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大学学习计划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学习计划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学习计划方法

第1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考勤;信息技术

0 引言

在现代高校中,学生考勤对学校工作人员、班主任甚至授课教师来说都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大学从学校纪律、学生安全等考虑,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考勤需求,如课堂考勤、校内团体活动考勤、节假日返校签到考勤、周末寝室查岗等等,频繁地考勤对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十分繁琐又无味的劳动,且考勤的结果还不一定具备准确性,如传统点名、签到方式中的代答、代签,或应答后又违反规定离开指定场所等。因而,无论从工作效率还是效果而言,传统的考勤方式都存在缺陷,需要探索新的、灵活的考勤方法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系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化考勤技术已在一些公司及特定的活动场所使用,并开始在高校这种人口密集、覆盖范围较广的环境进行推广,如WiFi考勤、RFID考勤、微信考勤等,但又存在各自不足。本文主要对以上考勤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场合,并对以上方法在高校学生考勤中的综合应用以达到功能全覆盖进行探讨。

1 考勤管理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广义来说,高校学生考勤分为课堂考勤、活动考勤及寝室考勤等,其中,课堂考勤、活动考勤主要服务于督促学生遵守校方的学习纪律,而寝室考勤主要是学校从学生安全管理出发,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应到达规定的场所,以免因各种原因导致伤害。因而,高校考勤工作十分必要。

然而,在高校大量扩招的形势下,工作人员仅对学生进行考勤这一项工作来说已十分繁重,经常需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例如安排学生工作人员、班主任、其他教辅人员等随机或逐教室、逐寝室进行直接或间接点名、签到,耗时、量大,且结果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依然存在学生间代答、代签、或签答后开小差走人的现象,对管理带来不便。

2 信息化考勤及管理方法

近年来,一些信息化的考勤方法已在高校学生考勤中逐步进行推广,满足了部分特定场合的考勤需求,但单一的信息化考勤方法,在实用性、方便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还不能同时满足,需要进行综合使用。

2.1 WIFI考勤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能够让手机等常用电子设备连入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并且WIFI能够获取连入设备的MAC并对连入的用户进行定位,同时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WIFI有效覆盖范围一般为50-100米,定位精度可达到1米以内。

当利用WIFI进行考勤时,只需学生到达考勤地点后(如教学楼、图书馆、寝室等等)通过连接附近的无线路由器发射的WIFI信号即可进行签到。路由器会记录下所有连入WIFI设备的MAC地址等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可通过上传的信息分析出连入设备的使用者、连入时间、断开时间以及使用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与数据库中预存的学生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得到该次出勤中哪些学生缺勤以及迟到和早退。老师和同学也可通过事先开发的App(分教师端和学生端)登录进行查询,查看出勤的情况。

采用WIFI技术考勤主要是因为该技术现已非常成熟,无论是在信号覆盖范围上还是在信息传输速度上都远远满足考勤的需求。由于需要通过手机传递信号,故不易出现代签和作弊的现象。其缺点是每次考勤时需要携带手机并开启WIFI操作有些繁琐。且考虑到路由器一般都安装在室内,故在远离路由设备的空旷操场等户外区域进行活动考勤时不适宜采用此方案。

2.2 RFID考勤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通过无限电讯号识别特定的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RFID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应答器、阅读器和应用软件系统。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一般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拥有唯一的标识代码。阅读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可读取和写入电子标签的内部信息。RFID的识别范围以及定位精度受辅助标签的数量及密度影响,其定位精度可达到毫米级,但信号覆盖范围较小。RFID技术最初广泛用于物流管理方面,该技术不仅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出经过阅读器周围的运动对象,还能同时识别出多个运动对象并进行定位。

利用RFID技术进行考勤时需要每位出勤学生携带事先进行编码过的电子标签(可将电子标签提前植入学校的校园一卡通内以方便携带),并且考勤区域(如教学楼、图书馆、寝室等等)需安装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阅读器以及适量的辅助标签。当学生进入考勤区域时,阅读器就能读取每个电子标签内的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时间及其位置上传到服务器上,并与服务器中预存的学生信息进行对比进行身份识别,实现考勤。

采用RFID技术考勤主要因为其识别过程更加的方便,学生无需做任何操作,只需带上内置电子标签的校园卡即可。而且RFID的识别效率高,可同时精准识别出多个经过附近的学生。与WIFI技术类似,RFID技术不仅能过记录出勤人的个数,还能记录进入教室的时间、离开教室的时间以及携带者的位置信息,而且拥有比WIFI更高的定位精度。其缺点是信号覆盖范围小(数米至数十米),成本相对较高,同样不适合空旷的室外场景。

2.3 微信考勤

微信已成为学生主要通讯工具之一,且经过用户实名绑定。可通过微信平台调用手机GPS对手机持有者进行定位。定位范围广,但精度较低。

在使用之前首先需要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内开发好所需功能(如签到系统,系统包括分析统计签到人员的信息、签到时间以及所处位置等),并提前存入每次出勤的名单,学生在考勤前提前关注公众号进行相应信息绑定即可。当学生到达考勤地点后打开微信进入公众号进行签到(签到时最好打开GPS),若中途或活动末需要再次考勤,学生可重复签到。开发的系统可根据学生们的签到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签到后学生也可通过公众号进行查询,若出现漏签现象教师登录后可帮学生进行补签。

采用微信考勤的优点是不需增设其他硬件设施,成本低,签到地点不受外界影响。但定位误差较大,不适合精准定位的场合而适用于户外考勤场合,例如学生是否返校等。

3 考勤方案的对比与综合

对于以上三种考勤方式,我们可进行多方面对比。由于WIFI考勤和RFID考勤的覆盖范围以及成本受采用设备的数量影响较大,这里我们以覆盖同一所教学楼为例进行简单比较。

通过对比三种考勤方式的优缺点不难发现每种考勤方式各有各的适用场合。考虑到成本、易用性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课堂考勤、活动考勤及寝室考勤等应采用相应合理方案。

对于课堂考勤,主要考虑的是定位精度、代签的难易程度以及成本,采用WIFI考勤更为适合。对于RFID考勤方案若要达到相同的覆盖范围以及定位精度需要大量铺设阅读器和辅助标签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代签现象。对于微信考勤由于其定位精度浮动范围太大也不太适用。

对于活动考勤,由于大部分活动场所都在室外且管理相对于课堂考勤不够严格,故采用微信考勤最为合理。

对于寝室考勤,虽然从安全考虑需要严格把关,但一般只需知道学生是否回到寝室即可,而对定位精度、覆盖范围等没有严格要求,故采用RFID更为合理,只需在每个寝室楼栋的门口安装一个阅读器记录学生进出寝室的时间即可,成本低且更易使用。

4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考勤过程繁琐冗杂、效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三种基于信息化的考勤方案。并将三种方案的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给出了各自的适用场景。相比原始的考勤方式,不仅扩大了应用场景还提高了易用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考勤技术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程哲豪.基于Android使用WiFi技术的签到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6:17.

[2]楚明君.基于Android使用wifi通讯技术的签到系统的需求分析[J].通讯世界,2015,5:70-71.

[3]郭玲.基于iBeacon技术的微信“摇一摇”考勤系统的实现[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9-23.

第2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1 病例介绍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28岁,孕8周,因“产检发现腹腔占位病变1 d”

入院。查体:腹饱满,右侧腹可触及巨大肿块。上缘达肝下,下缘达右侧髂窝,横径超过中线,质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和反跳痛,右侧腹部叩诊呈浊音,左侧呈鼓音。肝区肾区无叩击痛。患者5年前曾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否认外伤、输血史。

1.2 影像学资料

1.2.1 腹部彩超 宫内见一孕囊,大小约26 mm×21 mm×

21 mm,形态呈类圆形,宫内见一早期胚胎,大小、形状符合孕8周正常指标。右侧腹腔见一稍强回声团,范围约133 mm×

230 mm,与肝脏分界清,肝脏、门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受压移位。

1.2.2 ECT(肾动态影像+GFR) (1)左肾位置、形态及大小大致正常,右肾受压移至左肾下方,右肾缩小。(2)双肾总GFR为67.1 ml/min,其中左分肾GFR为51.4 ml/min,右分肾GFR为15.7 ml/min。(3)双肾肾图曲线呈排泄缓慢型。

1.2.3 腹部CT 右侧腹膜后可见一巨大占位,最大层面约

19.1 cm×13.3 cm×31.5 cm,上缘达T10椎体水平,下缘达右侧髂窝,其内可见大量脂肪密度影,平扫CT值-81~-26 Hu,增强扫描病灶可见强化,呈逐渐强化,其内可见迂曲扩张血管影,病变与右肾实质相连,右侧肾脏受压推移,肠系膜上静脉受压推移,肾门于L3椎体左前方,病灶局部与右肾动、静脉及下腔静脉相贴;肝脏、胰腺明显受压移位,十二指肠受压变窄;余双肾皮质见多发直径2~11 mm低密度影,其内见脂肪密度影,密度尚均匀,右侧肾上腺显示不佳,左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肝4、8段各见一直径约2 mm不强化低密度灶,其内可见脂肪密度,余肝内平扫与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意见:

(1)双肾血管多发平滑肌脂肪瘤,右肾病灶巨大病灶,其内增粗血管。(2)肝4、8段低密度影,考虑小囊肿。(3)考虑宫内妊娠囊。(4)考虑右侧卵巢囊肿。

1.2.4 腹部数字剪影数字造影(DSA) 肿块由右肾上段动脉参与供血,动脉期可见大量迂曲的小血管快速显影,实质期见明显肿瘤染色,右肾被肿块压迫至腹腔左下。

1.3 实验室检查

(1)肿瘤5项大致正常;(2)术前肌酐:59 μmol/L;(3)孕酮:15.04 ng/ml;β-hCG:41 066 IU/ml;(4)肝功、血糖、血脂、血浆蛋白大致正常。

1.4 手术治疗过程

患者于2017年11月5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2017年11月6日在DSA室行经皮腹腔动脉造影+右肾错构瘤栓塞术,并于2017年11月6日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全麻下行右肾巨大错构瘤切除术,具体手术过程如下:取腹正中切口约30 cm长,打开腹腔于腹膜后探查见右肾有一巨大肿物将右肾部分包裹,色暗红,边缘尚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见输尿管无增粗变形,输尿管内未扪及肿物,遂充分暴露肾蒂,显露肾动、静脉,用哈巴狗钳同时阻断肾动静脉后,于距肿瘤1 cm处横断肾脏,肾创面缝合后开放哈巴狗钳,缝合肾包膜,并固定于右肾窝。术中出血约1 500 ml,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 ml,红细胞2 U。

1.5 病理学检查

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右肾错构瘤。重约4.155 kg,镜下见脂肪、血管、平滑肌增生,免疫组化:SMA(+),Desmin(偶见+),S-100(-),CD34(血管+),CD99(-),Ki-67(2%+)。符合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6 结果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可,术后肌酐:51.6 μmol/L,于术后10 d痊愈出院。术后2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复发迹象。

2 讨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肾脏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0.3%~3%[1]。现认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起源于血管周围上皮组织。近年来,克隆分析技术研究表明:RAML是单克隆增生形成的真性肿瘤,平滑肌是肿瘤成分,而脂肪是化生性的成分[2]。RAML可以发生在单侧或者双侧,单发或者多发,可伴或不伴结节性硬化症(TS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常见于20~40岁女性。据Fujii等[3]报道,RAML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男女比例为1∶4。20%~30%的RAML合并TSC,其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癫痫、面颊部皮脂腺瘤症状;而约50%的TSC合并有RAML。2004年WHO肿瘤分类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为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认为前者为良性肿瘤,后者具有恶变潜能,后者临床上少见[4-5]。免疫组化可鉴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否有恶变倾向。Kimura等[6]报道抗人类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为RAML的特征性肿瘤标记物,近年来发现抗黑色素-A(A10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CD68等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现已常规应用于病理检测[7]。

妊娠期合并RAML的个例报道并不多见。国内姚天才等[8]报道了1例RAML患者因妊娠未能及时发现肿瘤而延误诊治,导致其在孕8个月时因子宫受到肿瘤压迫而流产,后因右肾形态严重破坏及功能丧失,故而同时行右肾切除的病例。L’Hostis等[9]通过研究发现25%以上病例的肿瘤组织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这一发现解释了一些女性RAML患者肿瘤体积增长较男性快,以及在怀孕期间肿瘤增长会加速的原因。另外,刘东明等[10]指出妇女怀孕期间合并RAML易发现出血及自发性破裂,因此对于处于备孕期的RAML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预防性切除肿瘤。对于妊娠期才发现患有RAML的患者,或因肿瘤压迫子宫导致流产、或因检查手术等需要而实行人工流产,尚未有可以保全胎儿至出生的案例报道。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对无症状性RAML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常可在术前做出明确诊断。RAML在B超中多呈特征性强回声团;CT上则表现为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影,CT值为-20~-110 Hu,唐光健等[11]提出“杯口征”或“劈裂征”的特征性表现,二者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3.3%,二者同时出现为56.7%,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AML的生物学特性,可帮助RAML的诊断;MRI的表现则根据脂肪含量不同呈现出不同表现,但仍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12]。

RAML的治疗原则常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症状决定。大多数单纯性RAML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因肿瘤生长过快、过大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就诊,这类患者可表现为肾区疼痛、肉眼血尿、贫血、高血压、肿瘤破裂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绝大多数RAML为良性肿瘤,恶性少见,因此对于RAML的治疗主要在于通过采取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以控制肿瘤生长及其生长速度,进而减轻或消除肿瘤增长对局部组织器官的压迫而导致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防止肿瘤发生自发性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其治疗目的并不在于切除肿瘤。Steiner等[13]根据肿瘤大小提出治疗原则:孤立且肿瘤直径<4 cm者可随访观察;肿瘤直径4 ~8 cm者可根据症状或者肿瘤增长速度决定是否随访观察或者采取手术治疗;肿瘤直径>4 cm者或有症状者,应选择手术治疗。但是,Dickinson等[14]等则认为肿瘤直径>8 cm者瘤体自发破裂的可能性大,故无论有无症状,一经发现均应积极行保肾手术。

本例患者右肾瘤体巨大,CT提示右侧瘤体最大层面大小约19.1 cm×13.3 cm×31.5 cm,DSA提示肿瘤内迂曲小血管丰富,为防止患者在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遂于术前行选择性右肾动脉栓塞术。选择性动脉栓塞作为治疗RAML的一种方法,可用于瘤体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目前疗效尚不确切。但对于巨大RAML,术前采取选择性动脉栓塞,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肿瘤切除时发生大出血进而导致出血性休克,为手术治疗提供可行条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正常的肾组织,保护肾功能。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右肾肿瘤具备手术指征,左肾为多发小病灶,遂行右肾肿瘤剜除术。目前,RAML的手术治疗包括原位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楔形切除术或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等。Kessler等[15]则认为即使是很小的RAML也会引起症状和自发性破裂出血,或因轻微外伤而出血(15%~20%),因此建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行预防性外科治疗。除此之外,腹腔镜下冷冻治疗RAML亦有报道[16]。此项技术肝肿瘤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应用于RAML的治疗上仅有少数报道,或许可能成为RAML的一种新治疗手段。

第3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规划学习;一线两点三环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72-02

收稿日期:2006-11-02

作者简介:李秀文(1967-),女,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从事法学教育研究。

开放教育中的“规划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学习条件和主观学习能力,提出一个自己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自主学习。

我校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依照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于2004年春季开展了“规划学习”的课题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掘他们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潜能,提高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效果,为促进学生全面、生动、自主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实践成果

2006年2月,我们开始收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综合数据对比分析,显示出了规划学习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验学生的规划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1.实验学生与非实验学生规划学习意识及能力对比

上调查结果表明,非实验学生的规划学习意识普遍较差,对学习计划的种类、内容和具体要求认识模糊,制定的计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只占少数,多数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流于形式,规划学习效果不明显。相反,实验学生普遍树立了规划学习意识,学会了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和分解学习目标的方法,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学会了根据学习计划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增强了随机应变、灵活管理自己的学习的能力。

2.学生学习效果、成绩对比

规划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的形成性和终结性成绩均比未参加实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非实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高不明显。

3.实验学生与非实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情况对比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在教师的帮助和辅导下,实验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面授辅导,而是主动上网选择便捷的学习方式,如网上自检自测、参加BBS讨论、网上交流与答疑和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效能得到了应有发挥。而非实验学生相关数据的变化则不明显。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始终贯彻了省广播电视大学提出的“三寓三化”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规划学习促进了学生对人生和职业的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法律专业的王健同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还有的学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也为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

(二)教师辅导学生规划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

在实验前,辅导教师对指导学生规划学习感到无章可循,指导缺乏针对性,指导方法和环节不够规范。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提出了基于自学环节的规划学习的三步骤:指导学生撰写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执行并控制学习计划;通过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通过实验中规划学习三个步骤的具体落实,教师普遍提高了对学生自学环节规划学习指导的意识,能够自觉在教学辅导中按照步骤去做,从而增强了对学生有计划自主学习辅导的实际效果。

教师辅导学生规划学习情况实验前后的对比见下表:

二、理论成果

(一)丰富和发展了开放教育中教与学的模式

课题组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并初步构建了自学环节的“一线两点三环互动”的规划学习模式。一线即辅导教师以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执行、完成为教学设计和辅导的主线;两点即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阶段教师要指导帮助,执行阶段教师要跟踪调节,学习计划检测阶段教师要检查督促,都体现了以实现学习目标为目的的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师生互动过程;三环即规划学习与其他环节不能脱节,应将其贯穿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导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使之相互结合,互动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完整的规划学习实践模型。这为中央电大和黑龙江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创新水平

课题组教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课程的一线辅导教师,在实验中他们学会了反思、总结,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科研素质和教学创新水平。课题组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分别发表于省级杂志《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林区教学》、《远东高教学刊》等。“一线两点三环互功”自学环节规划学习教学模式在法律、财会、计算机等专业辅导教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促进、带动了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创新。课题组还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以学习计划执行为主线,教学方法辅导为核心,教学计划检查为形式的面授辅导课的实践模型。课题组成员还参加了省电视大学组织的三环互动教学示范课评比并获奖。课题研究于2006年4月成功结题并获得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刘尔明.现代远程教育十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基更.远距离教育基础(修订版)[M].丁新,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3]王言根,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刘尔明.“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描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

第4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大一新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高中生考大学的热门选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全国各大院校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开设了艺术专业或设计专业,使得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艺术设计前景“一片繁荣”。但是,当学生入学之后,却发现“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面对完全陌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时,会表现出对前景的迷茫和担忧,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发展。大一新生入学后最难适应的应属大学的教授方式,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要需要调整的也是学习的方法,急切需要养成的是学习的习惯。《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精辟概括了“善学”的重要性。“善学”既是会学习,从中学阶段的“学会”到大学阶段的“会学”的转变,其本质就是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因此对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尽快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其整个大学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状态却普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后就好像突然没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由于艺术专业的录取是文化和专业分数的结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考进大学,会临时抱佛脚突击练习专业,根据学校的录取情况选择就读的专业,真正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所选的专业并不是感兴趣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满满的作业,没有了老师的紧逼,没有了家长的督促,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不知道要如何利用,渐渐养成了玩游戏、睡懒觉等习惯。

(二)缺乏自律意识,自控力弱

多年来养成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学习习惯,使得学生一入学就有一种“小鸟自由了”的感觉,以前不能玩的游戏可以尽情玩了,以前不能看的电视剧可以尽情看了,甚至一直被禁锢的心此时也蠢蠢欲动,谈恋爱不再畏畏缩缩。另外,考证、兼职、聚会等各种活动充斥着新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在学习上。老师上完课就走,辅导员不可能每天盯着,家长管不着,同学又各有各的精彩,自己不好好学也没什么影响。缺乏自我反思的习惯,缺乏对自我的有效约束。

(三)无法适应上课节奏,学习主动性差

大一新生在入学后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会感到茫然,原有的方法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的学习状态,大学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特别是艺术设计类的课程,纯理论的大课相对不多,单独辅导或操作练习的课程较多,且因老师的上课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此种教学方法。大学阶段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可是多年养成的依赖老师的习惯让他们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

以上挪列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和教学质量。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教学模式,转变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迫在眉睫。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并不断巩固调整的过程。一旦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不需要更多的外在意志力来调控,也能取得学习上的收获。如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要我学习”过渡到“我要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制定学习计划,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往往需要外在力量的干预,学校与老师在新生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生入学不久就帮助他们制定月期或学期学习计划,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学习目标。但制定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以防那些急于求成的学生因完不成任务而产生失落感,打击信心,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同时,计划和目标也不能制定得太过低拙,太容易完成的计划会使学生失去完成它的动力。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来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度过迷茫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以外,在规定时段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作业或参展参赛,最好是能和专业课程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认识到课外他们能做些什么、看些什么会对学习有帮助,对自身修养有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监控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的教学模式往往只讲授重点和难点,艺术设计类专业更强调“熟能生巧”,所以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掌握。面对内容多、速度快、课时少、课后需要大量练习的学习模式,需要一套完整的学习监控体系。根据之前的学习计划来监控大一时间段内的学习进度,及时跟进或调整教学内容,评价学习成果,反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行奖励与评比机制,对于学习成效明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未能完成学习计划或者态度明显不认真的学生给予诸如加大练习量的惩戒措施。在班级或本专业范围内进行公开评比或优秀成果展示,让学生看清自己的优势或差距,激发他们向好争优的斗志,发挥教与评的作用。督促学生长期坚持实施学习计划,有制约力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改变学生认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协助制定学习计划和监控学习过程无非是要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当一段时间的外力介入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会明显提高的,当学生发现自己有进步后,主观上也会逐渐认同并接受这一学习模式,更加主动实施学习计划。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学生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对专业、对自己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自主度更高、操控性更强的学习计划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大学学业生涯规划,内容不仅涵盖专业和文化学习,更应包括修养、社交、兴趣爱好、其他技能提高,以及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将来的就业创业定位等内容,更明确学习的目标,合理有效安排时间,化外在监管力为内在需求,主动实施学习计划,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营造学习氛围,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第5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计划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习计划的设计方法正是学习掌握计划制定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就未来事业的根本保证。

学习计划的设计包括价值意义的认定、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计划时间的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价值意义这属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有无学习计划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具有广泛意义的人生理想目标。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人生有一个共同的度量标准:时间!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可以用分分秒秒的时间来计算的,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公平的,而且具有不可回溯的特性。所以有人讲,人生最大的资本是时间,人生最短缺的资源也是时间。在智力正常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人生成就的大小,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时间观念,以及对于时间的支配能力。所以,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往往感叹人生苦短,终生勤勉有加,才成就了记载青史的人生伟业。正是由于时间对于人生如此重要的价值意义,所以人们对于时间的哲理性思考才从未有停止过。如:“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人生哲学的命题;“时间就是金钱”,这是经营哲学的命题;“时间决定着成败”,这是成功学和失败学的共同命题。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涵盖于其中了。有无学习计划,能否严格地执行即定的学习计划,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认为,确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掌握计划时间的基本方法,科学的利用和支配宝贵的时间,是我们必修的第一课!有一门新兴学科就叫做“时间学”,这必须认真地学习研读才是。

二、学习计划的设计要点就是要解决好计划项与时间分配的问题。计划项是指我们需要时间耗费的学习、生活的内容确定与划分,,可以概括为课业学习、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和生活杂务等四项内容。课业是支撑未来人生职业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技能体系,由一系列的课程所组成。课业学习是国家对大学生硬性规定的学习任务,有专业课与公共课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别。尽管课程的性质不同,对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但课业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各门课程的学习均包括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和考试五个环节,学习计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对每门课程的每个学习环节做出适合于自己的具体的时间分配,不得有遗漏。否则,就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影响课业学习成效的问题,如偏科、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等等课外阅读是现代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手段与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的学习形式之一,在我们的素质养成过程中与课业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言,其意义更大。课外阅读的计划项范围包括:专业核心读物、专业相关读物、新兴学科读物、兴趣爱好读物及完善知识、技能结构的其他学科读物等。阅读有一个“量”的问题,即读多少为好?理论上讲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但受时间的限制,所以不可能是无限量的。我觉得每学期至少要精读40本书,即平均每周要读两本书,寒暑假要按一个学期的阅读量安排阅读计划,其中不包括报刊杂志的阅读量。如此算来,四年本科相当于16个学期,可阅读640本书,加上教材和其他读物,相当于1000本左右的读书量。这就是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知识积累。当代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各种社团活动,班级、系、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还有自行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兼职活动等,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和传统观念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丰富的知识技能,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积累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育界、学术界把课外活动称之为“第二课堂”,是很有见地的。所以,参加课外活动也应该列入学习的计划之中。如有有时间应积极参加院、系、班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参加一两个影响较大或者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认真地参入其各项活动,努力争取对其决策产生某种影响,努力进入其决策层,这样就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比较全面地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抱负。此外,从二年级开始,从事些社会兼职活动,如做家教,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职业性劳动体会劳动者的酸甜苦乐,领悟父母兄妹师长等劳动者的艰辛,培育劳动者的情感和敬业精神;还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增加一些收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课外活动可以为我们脱掉“学生装”成为“社会人”提供先期的磨练机会。进年来高等院校为大学生提供的此类相关服务越来越全面,但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任何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是必须由个人学习掌握的。所以,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事务,应在学习计划之中,认真对待,不可敷衍草率。否则,或影响个人的美好形象,或有害于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父母师长乃至个人非常不愿意发生的结果。

三、计划时间的安排第一、按计划项的重要程度分配时间的原则。重要的计划项多分配些时间,反之则相对少分配些时间。第二、计划可支配的时间,忽略不可支配的时间。第三、连续累计满30分钟的时间,最好把它纳入计划之中。第四、不要忽视零碎的短小时间,可将某些学习内容安排在这些零碎时间中解决,如背咏外语单词,思考问题等。我国古代先哲们在时间的利用上总结的“三上”即鞍上、枕上和厕上的著名经验,值得借鉴。第五、留有余地的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计划的丝丝相扣,每天都应有适当的机动时间,每周留有一段机动的时间,以处理预想不到的某些事务,才能更有益于保证计划的实施。

第6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健词:中职生;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45-02

中职生该如何才能学好数学?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勤计划,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因素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到了中职学校,数学学习行为就要进行科学的管理,也就是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制订数学学习计划。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说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有计划地学习现已成为数学特长生的共同特点,数学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就是有没有数学学习计划。所以,中职生要勤于制定数学学习计划,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

那么中职生该如何制定数学学习计划呢?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参考:一是制订学习计划要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订得太高,一时实现不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订得太低,过于容易达到,自己的数学水平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提高,而且可能会助长自满情绪;订得太死,缺乏灵活性,一切都来个条条框框,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使自己很到厌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订得太松,又根本起不到计划的作用。二是要有一定的严格性,以保证计划的正常进行。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新出现的情况能及时解决和调整。三是执行计划时,则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四是制订计划,不用过于重视形式。只要是能达到目的都是好计划。五是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总之,就是做到心中有数。

2 勤参与,这是学好数学积极性的体现因素

定了数学学习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此时就需要你积极参与计划中,要实施计划,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如何参与以便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呢?

2.1 积极参与课前预习。预习就是在课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从而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2.2 积极参与课内听讲。课堂听讲时最重要的是主动参与学习,思维高强度参与。课堂上,努力争取想在老师讲授的前面;数学定理、公式,争取自己推导出来;数学例题,争取自己先分析、解答;进而,当命题的条件刚刚写出,自己就去猜想它的结论;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自己就试着去定义它;甚至,随着课程的进行、知识的发展,自己设想,又该提什么问题了,又该提什么命题了,又该定义什么名词等。一句话,打主动仗,不是被动接受。课堂听讲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数学例题既然是自己解出来的,数学定理,公式既然是自己证出来的,当然理解深刻,不易遗忘。即使忘了也不怕,因为本来就是自己推出来的,再推一遍就是了!这样久而久之,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也会逾来逾强。

2.3 积极参与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基本相同。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4 积极参与课后复习。课后要及时参与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建议立即翻书查看。其次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建议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再次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数学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 勤思考,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思维活动因素

中职生要学好数学,还要重于思考,要养成认真积极思考的习惯。数学课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课。比如: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量词的关系,或从现有的关系中挖掘出更深刻、更全面的联系;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迅速的或多角度的处理问题。只有勤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上课时首先要积极质疑,敢于提问,参与讨论,勤于思考。其次,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思考才能体会数学中大量的"程序性知识"的深意。这样,通过勤于思考,数学能力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

当然养成思考的习惯,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与诱导,教师通过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此同时,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4 勤纠错,这是学好数学分析能力的体现因素

学习数学就难免会出现错误,对中职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基础偏差,信心弱等因素造成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学好数学,纠错是一步不可少的学习步骤,纠错可以避免再次出现错误,作业或测试后,要将错题更正至少一次,勿必要找到错误处,修正观念,才能将该知识点学得更好;若多次出现错误的可制定错题集,以免再一次出错。

经常这样做,就会对中职数学的各类题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哪些题和内容上容易出错。比如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错因分析: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定义域就要根据函数解析式把各种情况下的自变量的限制条件找出来,列成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该函数的定义域。在求一般函数定义域时就常会忘记下面几点:(1)分母不为0;(2)偶次被开放式非负;(3)真数大于0;(4)0的0次幂没有意义。

5 勤回忆,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

中职生要学好数学,光靠勤思好问,多做几道题等是不够的,还要经常回忆。回忆对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不但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与回忆不分家,空间想象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猜想、创造、探索能力也与其息息相关。忆得越多,解题时你思路就越多、越广、越巧,速度也就越快。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避免繁琐的运算,使运算合理化。反之,则方法少,思路窄、速度慢、效率低,甚至不知所措而望题兴叹。从心理学角度来考虑,回忆是人的一种本能,它能让一个人对以往所学数学知识更加记忆深刻。中职生若能利用这一特征来学习数学,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回忆呢? 有人说:"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就能更好地记住它。"这说明理解是回忆的前提。只理解不回忆不行,只回忆不理解也不行,不理解不回忆更不行。明白"理"与"记"之间的相互联系,则回忆起数学知识就容易多了。还有如:明确目标,存心回忆;积累经验,概括回忆;培养兴趣,积极回忆;分类归纳,系统回忆等也是回忆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6 勤总结,这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因素

中职生要学好数学,还必须经常对数学进行总结,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总结是学数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好的总结,可以使数学知识浓缩成"板块",得以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理解;可以使数学知识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中职数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第7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 动机 学习策略 能力培养

1 引言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念。它首先由Holec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外语教学领域。 Holec (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自主的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学习者自主来自于学习者个人愿意承担学习责任的意愿。自Holec之后,其它国外学者也就自主学习概念进行了界定,自主学习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热点。以下是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简要回顾和介绍。

Higgs (1988)认为,学习者自主是一个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的、学习者基本上不依赖作为教学管理者与方法提供者的教师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的过程。Zimmerman (1989)认为,自主学习从心理过程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或意识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Littlewood (1996)认为,自主作为一种能力包含能承担抉择责任的动机和信心,学习者具有独立选择的愿望和能力。所谓愿望就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动机和信心;所谓能力指学习者具备为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及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 Benson (1997)认为自主学习应包括: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心理动机;对自己学习内容的控制。Ryan (1997)等人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调控的过程,不受他人的支配,但与他人可以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教师的指点、同伴的帮助等。

综合以上介绍,笔者认为自主学习着重强调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和帮助,在同伴协作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习者要具备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的能力。同时,学习者要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里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倡导者、设计者和监督者在学期开始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系统记录关注每位同学学习情况,适时地对学习出现问题的同学给予具体帮助和学习策略或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和自我评价。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得到普遍运用和推广。然而,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还有许多学习者和教师都不太了解。为了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摸底,了解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对深圳大学非英语专业的180名新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

2 调查研究

2.1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以Holec及其它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为基础,参考鲁子问、康淑敏教授(2008)《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一书。同时,笔者根据被调查学生具体学习表现设计添加了部分问题项。问卷包含: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态度、策略、自我监控和评价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5部分,共20项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回答:A是;B偶尔;C不是。回收问卷后,笔者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讨论问卷问题,并就学生回答挖掘原因。

Oppenheim(1992)指出,试验问卷能增加其可靠性、有效性和可实行性等作用。为了让调查结果更准确,笔者在正式进行问卷调查前小范围(10人)进行了问卷试验(Piloting Questionnaire)。试验问卷时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笔者针对问题首先修改了问卷,并在正式调查前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确保学生在完全理解问卷基础上回答问题。

2.2调查对象

笔者对深圳大学非英语专业2010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对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摸底,今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在开学1个月后发给7个专业180名新生,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2.3调查结果与讨论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 (1985)把外语学习动机划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类。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有所了解或有特殊的兴趣,希望与之交流,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如问题1就属于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是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或得到好处,他们视学好外语为找到好工作或获得好生活的一种途径。如问题2、3、4属于工具型动机。从问卷结果看,绝大多数学习者(75.6%)学习英语是为了能更好就业,而学习英语是因为对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的同学仅占28.9%。这一数据表明工具型动机是非英语专业同学学习英语的最主要动机类型。

访谈中,笔者试图找到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兴趣不高的原因。发现非英语专业同学学习英语主要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如过级、出国、就业、以英语为工具等。他们注重英语的适用性,对自己目前不能用到或不能直接用到的英语知识不感兴趣。同时,有的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挫,导致成绩下降,这也是他们对英语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态度非常令人吃惊。多数同学(42.5%)喜欢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然而,超过半数同学(56.3%)认为自主学习对提高英语成绩没有帮助或偶尔有帮助(27.6%)。当问到觉得自己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时, 43.7%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自主学习能力,34.7%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大多数同学对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持支持态度,接受并喜欢这种新模式。然而,普遍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新生觉得自主学习对提高英语成绩没有帮助可以理解。笔者总结了学生访问中提到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原因:首先,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是非英语专业新生,他们在高中接受应试教育,老师没有培养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学生习惯在老师引导下学习,很少尝试主动安排自己学习。再次,几个同学提到,在中学很少有时间到多媒体英语学习中心学习。即使有也是在老师安排下进行听力练习,没有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机会。

调查显示,能根据自己情况确定学习目标的同学占32.1%,多数同学(39.5%)不能或偶尔(28.4%)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在制定学习计划方面,除了老师规定完成的学习内容,有制定自己学习计划的同学仅有16.3%,绝大多数同学(60.5%)没有为自己制定。最后,多数同学(44.7%)不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访谈中,笔者发现新生对教师依赖较多。他们认为英语学习主要依靠老师,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既可,很少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同时,很多同学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不了解,在学习中即使清楚自己的学习问题,也不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这说明部分同学对学习策略认识不够,不能灵活地把学习策略运用到学习过程中。

大学新生自我监控和评价情况总体较差。其中,能为自己建立学习档案的同学人数最少(12.6%),能评价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表现和进步情况的同学数量稍多(34.2%)。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或偶尔对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受访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普遍缺乏自我监控和评价意识,他们很少或没有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评价。他们认为这是老师的事,学生对学习进行监控和评价是他们高中阶段没有尝试过的。当问到英语老师有没有引导过你们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时,受访同学一致表示没有或偶尔。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除学生自身原因,老师也有很大责任。学生主要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

总体上看,新生对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并不理想。首先,新生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各板块功能了解不够,仅46.3%的同学了解, 31.2%的同学偶尔了解,22.5%的同学不了解。这将直接影响他们自主学习进度和效果。

同时,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能选择对自己有用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的同学占少数(28.9%)。其余同学均不能或偶尔能进行选择。这再次说明了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对自己和对网络学习内容的了解。在访谈中,部分同学谈到在网络课上,他们主要完成老师规定的学习内容(即每单元的听力练习),剩下时间没有想过要去选择其他内容自主学习。因此,教学系统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

最后,调查发现,能有效使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中师生交流平台与教师交流的同学非常少(17.3%)。大部分同学没有(46.2)或偶尔(36.5)在网络学习中与老师交流。通过访谈,笔者归纳了三点原因:第一,部分同学认为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听几次或结合正确答案分析的方法自己解决;第二,对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同学采取放弃,有的同学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把问题写到讨论平台和老师交流,他们会有许多顾虑,比如:担心问题太简单,受到其它同学和老师的嘲笑等。第三,有同学指出,曾经给老师留言过,但等了两周老师才回复。所以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是学生放弃交流的原因。

3 调查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3.1培养、激发学生融合型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Gardner(1985)认为:融合型动机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动机,并与语言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这一动机持续影响学习者,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积累英语知识。因此,要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需激发他们的融合型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对英语本身和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程度。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结合自主学习内容及学生日常交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导入文化,把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如:影视、宗教、政治等融入到语言知识学习中。只有把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3.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Oxford(1990)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动。本调查发现新生对教师依赖较多、对学习策略概念模糊、不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学习策略等问题。这说明大学新生缺乏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不能灵活地把学习策略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在课堂上把具体学习策略贯穿到学习任务中,从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从了解不同学习策略上升到灵活运用不同学习策略的高度。通过培养新生运用学习策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3.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监控、评价

自我监控和评价是自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自我监控和评价学习者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表四数据显示大学新生自我监控和评价情况总体较差,调查结果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显示了对大学新生进行自我监控、评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鉴于新生还没有系统接受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新生教学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监控、评价学习情况很难做到,即使能做到,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必须有一个由教师参与的过度阶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督促学生监控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如出现问题或不合理地方,教师可给出学生具体建议,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自我监控和评价。

3.4采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模式

建立学习档案是开展形成性评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包括学生的各种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评语、学习系统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等日常学习信息。然而,学生对该项的实施情况较差(12.6%),这说明新生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结果来衡量自己学习,对形成性评价认识或重视不够。

本研究结果显示,刚经历过高考的大学新生对终结性评价非常重视。受高考影响,他们注重结果,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思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大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采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模式。具体可通过增大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例,逐步加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如建立学习档案;对自主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等,多角度的开展形成性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应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乐趣。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5通过引导、示范,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调查发现,新生不了解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各板块功能。因此,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网络系统使用培训必不可少。这可以帮助新生更快适应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效率。

除开对各板块功能进行介绍,教师还应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并结合各位同学的专业特点及今后职业规划,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自主学习。充分体现网络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的优点。

最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的多方位交流对话。让学生不再孤独的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习积极性。这印证了Dam (1995)的观点:自主学习不仅仅依赖于个体,也依赖于群体。因此,交互、协商、合作对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4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了新生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自主学习出现的许多问题,同时,深入挖掘其原因。总体来说,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将成为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欣慰的是他们对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持支持态度,接受并喜欢这种新模式。英语教师应了解新生自主学习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支持,发挥好设计者、引导者、监督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enson, P.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Learner Autonomy[C]. // P. Benson and 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 Longman, 1997.

[2]Dam, L. Learner Autonomy: 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M].Dublin: Authentik, 1995.

[3]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85.

[4]Higgs J. Plan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Promote Autonomous Learning: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M]. London: Kogan Page, 1988.

[5]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6]Littlewood W.“Autonom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 1996, 24(4): 427-435.

[7]Oppenheim, A. N. Questionnaire Design, Interviewing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M]. London:Pinter Publishers Ltd, 1992.

[8]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9]Ryan, R. et al. Nature and autonomy: An organizational view of social and neurobiological aspects of self-regulation in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7, 9 (4):701-728.

[10]Zimmerman B. 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3): 329-339.

[11]高一虹,周燕.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的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3):113-118.

[12]郭晓宁.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3):71-75.

[13]桂诗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理分析[J].现代外语, 1986,(1):1-13.

[14]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附录:

深圳大学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A 是B 偶尔C 不是

一、自主学习动机

1.学习英语是因为对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

2.学习英语是为了能更好的就业。

3.学习英语是为了过级和英语考试拿高分。

4.学习英语是为了以英语为工具,阅读英文资料了解其它学科知识。

二、自主学习态度

5. 喜欢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

6. 觉得自主学习对提高英语成绩有帮助。

7. 觉得自己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三、 自主学习策略

8. 能根据自己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9. 除了老师规定完成的学习内容, 你有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10. 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 自我监控和评价

11. 能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

12. 能管理学习计划的实施, 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13. 能根据学习任务调整学习策略。

14. 能为自己建立学习档案。

15. 能评价自己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

16. 能评价自己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17. 能评价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五、 网络资源利用状况

18. 了解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各板块功能。

19. 能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

第8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专业;听写训练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97-02

一、引言

听写作为语言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测试方法,在各级英语教学中一直被广泛应用,而且在英语专业四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是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传统长久以来得到广泛认同,被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曾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可分能力假说理论的挑战,但70年代后,以Oll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整体语言能力假说,基于大量的语言测试试验及考试数据分析重新确立听写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手段的地位”[1]。目前国内学者对听写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听写能力和语言能力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和影响听写能力的语言或非语言能力的因素上面。

二、英语听写类型及难点

英语听写的分类一般遵循Oller[2]提出的分类标准,即标准听写(听写者根据音频完整写出文本材料)、部分听写(听写者根据音频填写材料中的缺失文字)、干扰听写(录音中加入干扰背景音,以体现真实感,增加难度)、作文听写(通过记忆写下录音的文本内容)和复述听写(口头复述所听到的录音内容并进行录音)。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所设置题型中的听写项目“旨在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拼写熟练程度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3]。根据上述分类,TEM-4中的听写部分为标准听写,即短文听写。而大学英语四级(CET-4)中的听写为复合式听写,是部分听写(单词听写)与听写作文(原句或意思相近之新句)两者的结合体[4]。

张春芳[5]对国内英语听力测试及教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写测试中所暴露的问题主要包括:(1)听辨音能力弱;(2)未能达到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要求,导致他们在拼写和检查阶段不能还原正确的句子;(3)遭受母语思维的影响;(4)听写学习策略缺失。其中,邓媛[6]所作的关于学生听写策略的问卷调查表明,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以及注意力容易受干扰是多数学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绩优者善于抓住句子意群和关键词帮助记忆,而学困生的听力理解趋向片段化,短时记忆弱,且易受干扰产生混淆,导致信息输出较为破碎化。同时,在情感策略方面,由于听写能力弱造成的紧张情绪会干扰注意力和记忆力。对自主环境下的听写训练软件开发来说,基于上述研究改善和解决听写学习策略问题对保证训练效果极为重要。

三、基于自主环境的英语专业听写训练软件设计

一般而言,教学软件开发程序要求开发者要先了解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CAI系统设计基本策略及目标运行环境,在确定选题和开发方向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模式,先行构思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的脚本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教学/训练内容的丰富与否是最终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在系统调试完毕后,要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完成评价、修改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基于自主环境的英语听写训练软件要遵循上述程序,注意以下几点:(1)自主学习软件应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在运行环境上要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出发。该类软件能安装在可保证网络带宽但又不与因特网相联的校园局域网或自主学习中心的计算机终端上。(2)学习软件的界面设计应注重教学性、交互性、系统性和艺术性的协调统一。作为教学软件,其界面风格应简洁典雅,主题突出,避免主次不分,并根据需要设计明确便捷而有效、合理的导航标志。(3)内容模块设计应能让学习者根据个人的起点水平选择合适的训练层级,逐渐实现从易到难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考核要求的目标。(4)重视学生听写策略问题的培养和强化,将其体现在框架设计和内容安排上。元认知策略的建立可以通过软件首页的详细介绍了解各个板块的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根据个人水平和学习时间依次形成各个板块的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听写技巧”、“单句听写”、“段落听写”、“模拟听写”、“真题听写”等实现听写技巧认知和逐步强化提高。“听写技巧”综合介绍TEM-4听写考核要求及听写技巧,但这一技巧的实际掌握有赖于在后续板块中逐级达成。“单句听写”主要培训学生的听力理解和拼写速度,形成个人特有的单词和符号书写习惯。该板块难度安排较低,有利于建立基础较差的学生建立自信心。“段落听写”、“模拟听写”实现从小段落听写到标准长段落的听写,逐步增加学习难度和实践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模拟听写”的难度设计建议稍高于“真题听写”。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在进行历年真题听写的考前实战环节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提升其考试前的自信心。(5)融入现时教学计划,实现监控和评估的有效结合。监控可分为自我监控和他人监控。应当鼓励学生反思、总结和评估个人在各个板块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通过学习计划有效保障个人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借助同伴,或将其融入某门当前教学计划中,通过教师的检查监督和答疑解惑保证和实现学习计划的完成。这有助于学生逐渐建立起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在各循序渐进的板块练习中掌握良好的、有效的认知策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书写技巧。同时,在此过程中,通过学伴或教师的学习交流活动,实现情感上的反哺能动效应。

四、结语

近年来,虽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及网络技术获得飞速发展,但鉴于我国的国情及基础应试教育的影响惯性,可以预料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在学习资源提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商业开发的教学软件和课件在系统性和专业性上具有巨大的优势,是语言自主学习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任课教师对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资源的补充更具针对性,更容易将其融入课程教学计划和评估中。两者相铺相成,互为促进,而任课教师作为开发者也会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彬彬.TEM4之听写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7(6):109-112.

[2]Oller J. W. Jr. Language Tests at School[M]. 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9.

[3]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孙燕平,聂建中.CET中复合式听写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7(6):109-112.外语界,2002,(2):51-57.

[5]张春芳,芮燕萍.近十五年国内英语听写研究概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6]邓媛,张文忠.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写中的使用特点及影响作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2):61-65.

Development of Self-directed Dictation Skills Training Software for English Majors

Fu Zhisong

(Qiongzhou College,Sanya 572022)

第9篇:大学学习计划方法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网络自主学习 培养

教育部在2004年初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已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辅以多媒体及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新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与元认知策略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元认知策略把握的好坏直接决定网络自主学习的成败。然而,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少数民族高校,网络自主学习改革刚刚起步,加快改革使少数民族大学英语学习者掌握元认知的策略迫在眉睫。

1 定义和内涵

1.1 网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专家Zimmerman指出,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中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是一种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即能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能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Zimmerman B. J. & Bonner,S. & Kovach. R.,2001)。我国学者孙小孟则根据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制作了以下网络自主学习流程图。

图清晰地指明了网络自主学习的环节:①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自学;②学生尝试练习和自查小结,不断达到目标要求;③学生进行讨论,解决自学中的遗留问题;④教师重点讲授,解决学生通过自学、尝试练习、自查小结以及讨论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学习目标。董奇和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可分为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督、评价和反馈;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调节、修正和制约。笔者认为,网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指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主动运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对英语学习前的计划和安排,学习中的监督,以及学习后的反馈、评价、调节和修正,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1.2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 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随着元认知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当数量的语言学家将其引入到学习策略的概念中,将之称为元认知策略。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起到对学习进程进行计划、规范、监控指导的作用。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对其进行的自我评估,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调节策略。计划策略(planning)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如设置学习目标,计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等。监控调节策略(self-monitoring)指在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监测和评价,如查看计划阶段性完成情况,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节。评价策略(self-evaluation)是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一步加以调节和修正,从而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2 元认知策略在民族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地、互动地、开放性地学习。元认知策略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在自觉的意识状态下学习,使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选择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策略,真正做到会学习。掌握元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对元认知策略的深刻认识对我们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计划策略作用。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指导,因此,确定学习任务必然成为保证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环节。运用计划策略能有效地帮助网络学习者为自己布置适合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提高网络学习者的定位感。

2.2 监控调节策略作用。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拥有更大的自和控制权。如何有效地控制学习过程,监控调节策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听力、词汇、阅读或写作过程中,学习者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认知活动的变化,同时运用监控调节策略不断对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为调节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学习者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2.3 评估策略作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环境对认知过程的要求,增加了学习的复杂性和难度。这就需要学习者有能力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和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监控和评价学习效果。评估策略使学习者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者的内归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责任感,端正学习动机。

3 网络自主学习者元认知策略培养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明确: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要想获得网络自主学习的良好效果,必须掌握元认知策略。研究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培养是卓有成效的。如何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帮助学习者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多年来,我国的学习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学习者,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并习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被动接受教学模式。进入大学,要转变为网络自主学习,这种角色的转变或者定位,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师、实施者、管理者以及评估者,即自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不再是学习者所有学习活动的主宰,只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为组织、检测、敦促提供帮助的人。

3.2 导入元认知策略理论知识

理论是实践活动的指导。少数民族学习者大部分来自信息较为闭塞的地区,他们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元认知策略理论知识。首先应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策略,他们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明确自己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导入元认知策略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开讲座的形式进行,让学习者初步认识和了解元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等。其次,在元认知策略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实践进行讲解或示范。

3.3 在实践中进行元认知策略培养

3.3.1 计划策略。培养学习者的计划管理能力,协助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语言学习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目标上。民族学习者进入大学,对网络自主学习不甚了解。教师应该帮助他们了解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懂得自主学习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在制定计划前教师应该通过访谈、问卷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明白要为使用而学,激活民族学习者的自觉性,增进教、学互动。

3.3.2 监控调节策略。监控调节策略指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学习者对自身进行的学习活动不断进行观察、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包括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对自己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监控。一般来说,在学习前后、在学习中都需要运用监控调节策略。教师应帮助学习者监控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等,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醒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况调节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策略,帮他们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适当调整。如提醒学习者对照学习目标和计划,检查每个阶段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学习笔记;总结学习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撰写学习心得,检验自己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找出近阶段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总结,特别要注意检查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通过对近期学习过程的全面检查,适度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使其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进程。何时运用监控策略,教师对学习者进行直接指导是关键。

3.3.3 评估策略。自我评估策略是指反思自己的学习,在完成一项语言活动后,总结经验,自我评价得与失。例如,完成某项语言学习任务做得怎样?学习者只了解学习过程还不够,还要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评估,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展状况,做到有的放矢。进行自我评估可以用标准试卷进行测试。测试后要对试卷难度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列出今后打算,为下一步制定目标和计划做好准备。教师应帮助学习者评估学习效果、策略使用及计划完成情况,找出长处与不足,有意识地加以发扬和改进,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网络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教育平台为少数民族学习者提供的仅仅是外部学习环境,而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实施有效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习者自身掌握较强的元认知策略,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一方面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更要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使他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课程对他们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 of Problem Solving[A]. In L.B.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C]. Hillsdale,NJ: Eribaum, 1976

[2]Nunan, D. Strategy trai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RELC Journal, 1997

[3]O’Malley, J. &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90

[5]Zimmerman,B.J.&Bonner,S.& Kovach,R.自我调节学习[M].姚海林,徐守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