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背影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背影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背影教学设计

第1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电子设备;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制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子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与普及, 传统的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受到了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冲击。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习惯了计算机、投影机、交互式白板的集成系统,学生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有效地开展英语学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紧跟大学英语教改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使用电子技术和设备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电子设备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制约

如果不能对电子设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一个“度”的掌控,那么可想而知,英语教学课堂的效率将是低下的。教师将沦落为电子设备的奴役,疲于应付各种按键操作,忽视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失去互动。学生则麻木地浏览或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大量的信息输入未经消化加工是难以产生有效地信息输出的。

1.幻灯片课件阻碍了师生交互。在现有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笔者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利用电脑,投影仪,电子板,翻页笔等设备快速播放幻灯片,往往导致学生忙于抄写记录幻灯片中的讲义内容,而忽略了师生间的课堂交流。在课堂上,教师更像是一个幻灯片播放员,而不是知识传授者。

2.音像资料播放分散课堂注意力。英语学习涉及到听力练习,在日常教学中离不开视频,音频播放设备,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剪辑播放的音频,视频没有加以时间设定,一旦播放时间过长,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次序,同时也会分散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其他相关内容的关注,最终违背了利用电子设备促进学习的教学初衷,教师也就成为了音像放映员。

3.手机过度使用减少学生词汇积累和使用。电子词典查询生词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家常便饭。学生手机不离身,无时不刻地随心上网查找练习中遇到的词汇。往往在阅读,翻译中一旦稍有不会,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度翻译,有道查词,或者直接google搜索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会下降,英语学习的提高更是空谈。

4.沉迷网络影响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接收。网络资源内容和质量良莠不齐,这本来就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海量信息资源让学生产生习惯惰性,只想依靠电脑软件或网页搜索做出判断,而不是自己对问题加以综合分析,理性思辨,难以鉴别网络信息优劣。美剧风靡盛行,无论是恐怖暴力还温情搞笑,电视剧集的字幕翻译反映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学生一旦通过某些翻译错误而形成对某些事件或者相关文化,社会问题的偏颇看法,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愿看到也是承担不了的。

三、电子设备在大学英语中的优化配置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电子设备的合理运用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方式,有着传统的板书,教案,笔记等纸质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就其本身而言,电子设备也存在“双刃剑”的特性。我们不能忽视电子设备存在的隐患,如幻灯片课件的过度使用会让教师产生依赖性,阻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听力视频资源播放时间未能设定就会影响课堂效率,分散学生注意力;手机的便捷查词功能只会让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下降,而网络沉迷会让学生产生倦怠,难以甄别西方文化知识的优劣好坏。在大学英语课堂,诸多电子设备的运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因此绝对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让电子设备的辅助教学用途来取代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安排,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尽量优化电子设备的信息数据支持,快速查验检索,拓展专业知识等服务。

1.信息数据支持。网络电子资源的海量信息在于其瞬息万变的数据更新。英语听说读写译过程中无论碰到什么需要了解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点,课堂上没有机会接触,字典里无迹可查,网上总能寻觅到踪影。例如最近网络盛行的疯狂自拍这一新词被网络收录为selfie,而低头族就叫phubber,是phone 和snub这两个词的合成体。想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流行风尚,教材里涉及不到的,去网上搜不会让你失望。要是喜欢的美剧每周更新一集,难以忍受如此煎熬,索性周末攒着几集一起看。这种连轴看美剧的方式是chainwatch。网易频道的名校公开课视频,中国日报网的《英语点津》栏目里的BBC英语教学,这些资料都可以用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表达能力。电子影视资源让学生接触要点新闻和休闲娱乐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比枯燥乏味的单一词,句,段文本讲授要更受学生欢迎。学生通过更加地道的生活场景体验西方异域文化,感受语言对比,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快速查验检索。网络电子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以高速便捷地辨析词义,拓展词汇,避免“一名之立,旬月踌躇”。在课堂上学生不会随身携带字典,一旦碰到生词,学生习惯手机上网用百度或有道字典。可是碰上几个意思相仿的近义词又会束手无策,这时建议学生使用维基词典(Wiktionary),建立对中英网络字典的比较意识,减少学生在做英语练习时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情况。另外,各种电子翻译软件在质量上也存在高下之分,学生却根本不在乎,只求能用上手完成任务。一旦学生接触到的电子信息越多,要花在辨明信息真伪上的时间就更多。这种情况下,老师对于学生的帮助就是尽量推荐相对权威的翻译网站,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

3.拓展专业知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专业知识过硬,语言能力出色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要求,那么运用电子设备让学生强化与未来就业相关的内容学习,引入职场英语,对专业知识加以拓展是必然的。由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结构存有局限,学习的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四、六级考试的辅导培训需要专门花费课时,种种因素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程度。那么电子资源的使用能对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丰富的电子影像资料让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专业知识高效便捷地在英语课堂上得以呈现。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延伸和语言能力培养组合在一起,肯定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改的路越走越宽,电子设备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完善,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到为了教学而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而不是为了使用电子设备让正常教学受到冲击或干扰。课堂运用电脑,投影仪,白板,网络等等电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理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英语技术化教学及“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各项电子设备的英语技术化教学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尤其对于增强课堂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性意义显著,这一点不容置疑。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各种音像播放电子设备的应用历史和发展历程都表明任何教学电子设备都不会自动带来教学效率和效果。基于电子设备的大学英语数字化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最终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活动设计,取决于英语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与互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优势,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变低效繁杂枯燥的大学英语教学为高效生动活泼的人文知识拓展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洪.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6(05).

[2]骆为.网络环境下的翻译教学与虚拟化交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3).

第2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团队教学法 课程设计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94-01

团队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使命,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实行教师指导,组长负责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的若干部分、大作业、课程设计等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将这些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团队,由各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学习、主动探索、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每个学习团队最终需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同学展示,并进行评比。

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设计实践课的教学,过去一贯采用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团队教学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而且使设计成果更加完善。本学期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中,采用团队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结果。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 课程设计要求达到的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知道设备的性能及使用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设备工艺参数的选择;学会设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二 课程设计内容及实施方法

1.课程设计的内容

内容包括:(1)发酵工厂淀粉糖化罐设计。(2)酱油生产通风曲池的设计。(3)食醋生产酒精发酵罐设计。

2.实施步骤与方法

第一,组织形式。学生先进行随机分组,然后教师根据各个团队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再推举团队组长,由组长协调团队成员的学习和统筹安排成员的任务分工,分8组,每组3~4人。

第二,布置设计题目。先由教师提出设计题目,对专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形成团队专题研究大纲。

第三,专题探究。(1)提供参考资料。实施前,教师为各团队的不同专题指定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等资料,以避免学生面对专题无资料、走不必要的弯路等问题,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2)细化任务、分工合作。开始实施时,组长根据专题的内容和要求,将任务分解分配给团队成员,并给各成员一个完成任务的最低标准。在这个环节,教师应给予指导和支持。(3)集体研讨。实施中要开展研讨,各成员报告研究进展、已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对有分歧、不明确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进一步探究形成共识。(4)编写报告。实施结束时编写设计报告,总结研究的成果。

第四,成果展示与评价。(1)成果展示。团队集体进行介绍设计的依据和设计过程的基本方法,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进行互动。这样既锻炼了团队成员的能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2)成果评价。主要以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讲解的逻辑性、条理性等为评价标准。(3)过程评价。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合作程度、讨论交流、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4)实践反思。引导各团队成员对专题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对探究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书面总结。团队内交流、班内交流,帮助学生完成最后的提升。

三 总结

团队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专题为主线、以任务目标为使命、以团队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团队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内容综合、实践性强、理论发展变化较快的专业课课程,但其内在精神所依托的基础比较厚实,在保留其精神内涵的前提下,将它做若干变通、修改和丰富,应该可以运用到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中。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过去生物工程设备的课程设计,由学生独自完成,没有集体的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2)提高了设计成果的质量。通过合作,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中,资料的搜集、设备参数的选取等,都比较合理和完整,并且设计方案科学,具有实际应用意义。(3)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各个成员分工明确,加强了各个成员查阅资料的意识。(4)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5)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符合教学改革的精神。

总之,在一学期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教学过程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整改完善。

参考文献

第3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论文关键词:影像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应用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和具备物流设备的基本用途、合理选择、正确配置、正常使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应用与操作物流设施与设备也极为重要,这些设施与设备不但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完成物流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从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来看,熟悉和掌握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功能、原理、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教学内容抽象,机械部分难懂,而且缺乏实践和感性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对教师而言,物流设施与设备方面的实验实训设备缺乏,课程演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效果普遍不佳。

现代影像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制作相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后期的编辑,嵌入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中,使课程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以弥补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和掌握目前最新的、常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

一、现代影像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一)现代影像技术的概念

现代影像技术是指可以应用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视频、图片资源,如:设施设备的图片资料、设备使用视频,物流企业的运行视频资料,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视频等。教师通过对以上资源的收集、整理或自行摄制,制作成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料片,嵌入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有效运用,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影像化教学的特点

1.直观形象,增强体验。影像资料主要以视觉图像为基本要素,直接呈现出清晰的人物或事物的具体形象,可以鲜明地再现现实的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与亲身体验一样的效果,也便于记忆和区分不同物象的特性。

2.生动具体,便于记忆。影像资料集声、形、情、色于一体,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色调、音乐的变化以及表演或展示来渲染气氛,并充满动感和节奏感,比单纯的语言教学对学生的感官形成的刺激更为鲜明、生动和具体,因而更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3.简单易懂,激发兴趣。影像化技术可以将繁琐、复杂的内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多种表现形式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并增加趣味性。采用影像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4.信息量大,集中性强。影像是可以同时展示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于不同的企业运行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均可在一堂课中进行演示和展示,让观者最大限度地接受影像所传递的信息。

二、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枯燥

目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大多按照设施设备的分类来设置课程内容,分别介绍运载设备、集装化设备、装卸设备、输送设备、仓储设备及加工设备等内容,其中许多涉及机械和传动原理,这些内容繁杂,阐述机械、枯燥,趣味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都定位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对偏重机械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也缺乏基础;另一方面,很多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太科学,更多的是阐述设施和设备的工作原理,缺乏实践性的知识和内容,教师教学也缺乏新型教学手段和技术。

(二)学生基础较弱,接受能力差

一方面,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分数普遍不高,数理知识掌握程度不透;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没有开设机械类的基础课程,学生缺乏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这些因素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对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机械设备运行原理及设备的维护等知识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高。

(三)缺乏熟悉物流和机械知识的复合人才

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属于交叉性学科,教师既要具备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这样的复合性人才。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横跨两个专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物流设备和设施种类繁多,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很难全部掌握各种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知识,教师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甚至有很多设备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四)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缺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兴起,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加大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购买专业模拟实训软件,搭建了物流实训系统平台,甚至建立了智能化立体仓库。但是,虽然投入了巨资,仍难于满足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需求。因为,一方面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涉及面广、品种多,既有在生产、流通环节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也有在仓储、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环节所应用的软件设施,这些设施与设备投入资金量大,学校即使资金充裕也不可能购买全部的设备;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运用,物流设施与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更新不可能跟上实际工作中设备更新的步伐。

(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难于发挥作用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可以将教学、学习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也可以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但目前如何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实现校企间的合作共赢,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难题;而且,物流设施和设备涵盖了货运码头、车站、航运、生产、仓储等众多的企业,要同时与这些企业建立校企间的合作十分困难,很难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构建物流设施与设备案例教学平台

针对上述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影像技术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构建高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平台,通过现代影像和多媒体技术,将物流设施、设备编辑成一整套有序的影像资料,从物流机械的种类、工作流程、工作场合,全方位的通过视频展现给学生,可以解决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设施与设备不足的难题,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脱节的现象。具体做法是:

(一)教学影像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整体设计。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深刻剖析,确定教学过程中需安排、准备的用于展示或演示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物流设施设备类型展示:通过视频向学生具体展示物流机械类型。

2.物流设施设备功能展示:通过视频向学生具体展示各种物流机械操作功能。

3.物流设施设备实施场合:通过视频了解物流机械在各类企业的应用,在不同场合中如何选择和使用。

(二)影像资源库的制作

根据确定的影像资源内容收集、整理或摄制所需的图片、视频资料,并进行后期的编辑、制作,形成完整的影像资源库。

(三)搭建影像教学平台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影像资源嵌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平台。

(四)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授课,在涉及到需利用影像资源教学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影像资源的调用,通过图片或视频技术对相关物流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示或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系统的完善

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影像资源库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根据实际工作中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情况,收集、整理和制作新设备、新技术的影像资料,充实影像资源库,使教学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四、在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影像技术的意义及存在的困难

(一)在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影像技术的意义

1.是改革传统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有益尝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有助于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

4.有助于在学校推广影像化技术教学。在影像化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并以点带面拓展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例如:财务会计、摄影基础、绘画、汽车维修、模具应用等课程。

5.节省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费用。

6.可以促进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复合性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存在的困难

1.影像资源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困难。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涉及面广、品种多,要收集全部设备的图片、视频资料存在较大的困难,若要自行制作则成本太高。

第4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一、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纺织设备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1 、普及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近年来各企业推出的纺织设备新产品积极地推广应用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某些特殊要求的还应用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技术。用于纺织机械设备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调速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用变频器开环控制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此方案适用于对调速精度要求不是很高(2% 一5%)、调速范围不大(10:1以内)的各种纺机设备,如针织机械和部分染整机械等。

2)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此方案工作可靠性好,适用于要求调速精度为0.5%一1.0% 、调速范围在20:l以内的大部分纺织设备。

3)带速度反馈的矢量变频控制异步电机闭环变频调速。此方案电路调速性能好,可从零转速起进行恒转矩速度控制,具有良好的动特性,适用于对调速性能要求高的纺机设备,如整经、浆纱、热定形和化纤机械等。

2 、推广了智能化控制技术各种纺织机械设备普遍采用了PLC可编程控制器或IPC工控机等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控制器,这样可方便地实现:(1)各电机速度的准确控制、同步协调运转或位置的准确跟踪,如浆纱机、分条整经机、涤纶后处理机等;(2)按设定或生产要求的工艺曲线控制各机件的运动,如粗钞机等;(3)按设定或生产要求的操作程序完成加工全过程的控制,如清梳联台机卷轧染机等;(4)网络通讯。 利用PLC不仅能实现一般的逻辑控制,还具备包括模拟量在内的数值处理和网络通信等功能,并可通过网络构成分布式系统,完成各种复杂的控制要求。

3、 数显应用普遍各种纺机设备普遍采用了数显,如各种数显仪表、人机界面和触摸屏等。前者一般是显示单一参数或少数几个参数。而后者,一般则显示多参数或图形并带有智能功能,实现人机对话,可以曲线或图表形式显示工艺参数的历史值和当今值或状态显示。人机界面可设文本操作面板、图形操作员面板和触摸屏等,可与PLC配套使用,有的还支持现场总线协议。

4、 传感检测技术应用加速了自动化程度随着纺织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感器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通用常规参数例如温度、速度、长度、张力等的检测技术较成熟。如FL100型粗纱机,为了精确控制粗纱的最佳卷绕张力,该机使用CCD摄像传感器,能够以0.1mm的精度检测粗纱的悬垂度,大大提高了粗纱张力调节精度。速度的精确检测或者位移的精密测量应用光电编码器可得到满意的解决。

二、 指导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

1、 在租纱机的应用新型粗纱机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大大简化,多电动机分部传动使防细节功能更可靠,控制器和执行期的功能更加先进,控制精度更高。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使系统控制更易于实时修改和设定。

如国产的FA491型粗纱机由工控机控制四台电机,分别传动粗纱机的四个执行部件,即罗拉、锭翼、筒管和龙筋来代替。根据粗纱工艺的要求,建立了四电机速度输出;纺纱张力,纺纱成型等多个数学模型,实现了四电机同步控制、粗纱机恒张力纺纱。它采用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式操作键盘进行人机对话,具有贮存成熟工艺功能,使得工艺调整和更换品种方便、快捷。工艺锭速可达1500 rpm,机械转速可达1800rpm,率先实现了高速高产,具有大小纱变速功能。

2、在整经上的应用目前整经技术发展迅速,集机、电、液、气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充分体现设备的高速化、整经质量的高质化、控制技术的自动化和生产品种的高适应化。

如国产的ASGA221型高速整经机适用于直接(分批)整经工艺,15kW 三相交流电机经变频器变频调速,确保线速度恒定。实行机电一体化,逻辑动作由PLC控制,并设有联锁保护装置。经轴直接计长,通过旋转编码器由PLC控制,经轴计长误差小于0.05。气液转换装置驱动钳式制动器,制动灵敏可靠。经轴、加压辊、测长辊均由电气保证其同步制动。筒子架前反弹式红外线自停装置,动作灵敏,并由指示灯显示断头位置。整机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实现等距离卷绕、自动条对准,精度高。触摸显示屏可全方位故障诊断显示。操作站内容丰富,操作简单,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3、 在清梳联的应用清梳联单机和全流程采用的光电检测、压力传感、位移传感、信号转换、伺服系统控制、计算机处理、变频调速、自调匀整、计算机综合监控等技术提高了全流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保证了全流程连续、同步、平稳运行,使输出棉条长片段、超长片段,甚至短片段的均匀度都能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了成纱质量和稳定性。近年发展起来的异性纤维在线自动检测清除装置,采用彩色数码摄像技术,通过面扫描,修正照度差异,光谱分析能精确判定异纤大小及位置,并由高速气流将异性纤维排出。

4、 在无梭织机上的应用随着喷气引纬系统电子化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喷气织机已经可以用计算机自动设定、自我诊断、自我修正、监控引纬过程。因纬纱特性引起纬纱飞越梭口时间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节空气喷射时间,校正纬纱飞越梭口的时问,并能自动调节喷嘴的喷射压力、校正纬纱飞行速度,还能优化喷气时间和压力,减少动力消耗。织机引纬失误时,纬纱自动处理机构能自动清除废纱并重新开车。织机停机后重新开车时,能根据停机时间和上机张力使后梁后退或织轴倒转,保证织口位置不变,并自动调节送经量,防止开车横档。工艺参数自动设定系统只要输入织物组织和织机速度,便能自动完成复杂的引纬工艺参数条件和经纱张力设定。

5、筒管纱卷绕机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第5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食品机械与设备 多媒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1-01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它结合食品专业相关的培养目的以及教学规划的具体规定,具体的讲解相关的食品制造设备等相关的基础体系以及活动理念和性能措施等等,能够培养同学们了解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安全操作等知识与技能,进而确保其对于设备的种类和结构等等有非常深层次的认知。为后续的设备制作管控以及品质管控等等的活动的开展打下非常坚实的根基。

1 关于课程的特征和教学活动面对的困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的基本知识,能从事食品加工工艺设计、农产品加工及贮运保鲜、食品加工产品品质控制、食品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食品加工设备选用、品质分析检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身为关键的课程,它为这个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分析食品制作步骤所涉及的机械及设备的平台,进而有助于其打下非常坚实工程知识根基。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的时候,要掌握的是机械的原理以及食品相关的知识等。它的关键意义是为了保证同学们了解生产步骤中的所有的设备的活动知识,以及结构特征等等,进而提升其选型和设备维护等等的水平。

该课程的实践特征非常强大,其经由很多的图纸内容,讲述设备的基础内容,关键分析其活动原理以及结构和功效等。因为农科学校的同学自身的活动基础并不是非常好,虽说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不过因为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扰,比对于工科学校的同学们来讲,他们在机械层次之中还是由一些欠缺。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少,而且想象力不是很好,对于其结构等的掌握有很大的难点。除此之外,此类设备的种类非常多,而且结构很是繁琐,同时因为同学们不具有实践的机会,所以无法获取有效的意义。

2 关于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优点

所谓的多媒体是说将文字和图像等的处理工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电脑来展示教学活动的一类措施。该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集成性以及互动性的特征,其非常的形象,而且很是方便,能够合理的展示出相关的信息,还能够开展互动,将氛围提升,进而对于提高教学的品质等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和过去的教学措施比对来看,它有着很多的优点 。

2.1 激发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过去的时候,它使用的是挂图等来展示内容,很显然它的意义不好,不具有立体性,更加的无法实现动画的意义了。单纯的靠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不能够将它想象出实物的样子的,此时同学们的厌恶情绪就相应的出现了。但是使用多媒体措施的话,其融汇动画以及彩图之类的措施,就可以明显的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 使得教学信息变多,对于老师更为深层次的讲述知识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

过去的图片展示措施,对很多装置的图纸等无法实现清晰展示的意义,由于那些投影等都是对之前的图纸的复印,所以无法再多添置内容了,而且不能够对其变大或是变小,老师在讲述的时候也很困难。然而使用多媒体措施的话,就能将所需的内容变为动画的模式,进而使得同学们对其产生一种非常精准的认知。

3 关于此类课件制作以及使用相关的知识

3.1 搜取相关的素材知识

要想生成此类课件,就要先搜取相关的素材知识,比如相关的数据以及图像等等。而获取这些内容的方法非常多,第一是相关的食品生产单位。在加工车间之中能够清除的得知装置的形状和构造以及活动指数等等的详细信息,如果许可的话,还能够得到一些影像内容。此类知识对于提升同学们对设备的理解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次是相关的设备生产或是营销单位。经由参加设备展销会等,能够得知一些信息内容。除此之外,生产单位为体现其产品,会设置很多非常直观的图像等,它们本身是制作课件的很有用的信息。三是通过网络、专业书籍等也可以获得大量多媒体课件的素材。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要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教师本身应该对食品机械设备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最好能亲身接触或观察过相关的设备,对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有足够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多的软件是Powerpoint,但对于食品机械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光使用Powerpoint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需要使用如Flash,Photoshop,Authorw,等多种动画或图形处理软件,如果能使用VC,VB等高级软件,更能使多媒体课件生动多样,展示效果更佳。

3.3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近年来,本人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在讲授食品输送机械设备这一章时,我应用Flash软件将各种泵的输送原理及过程用动画显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液体物料的吸人、加压、送出等过程,使泵的结构、各种部件的作用原理等知识点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在食品浓缩设备的章节,将不同浓缩方法的食品物料运动过程用动画模拟,学生就能看到在实际生产现场也不可能看到的物料运动状况,对理解浓缩设备的流程、原理及使用操作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

第6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引入,如彩超、CT、MRI等,使医院的影像学检查水平明显得到提升。医学影像学检查效果除与影像设备性能有关外,还与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有关[1]。加强医学影像设备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本文就对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医学影像设备教学现状

(一)课程特点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临床常用的彩超、CT、MRI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维修方法。该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且涉及面广,知识内容更新快[2]。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已在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中广泛开展。但经实践观察,发现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基础知识薄弱,经了解,大多学生对电子学、物理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知识的掌握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②学生对该教学课程不够重视,大多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所学的电路原理、故障判断及维修方法等知识与就业岗位无直接关系,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③因医学影像设备通常体积较大,难以在课堂进行演示,当涉及到抽象或较复杂的电路图时,因学生对影像学设备电路工作原理的不了解,加上影像设备理论知识较多,枯燥、乏味,使得大多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④医学影像设备通常较昂贵,学校难以配置种类齐全的设备作为教学使用,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操作,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革方案

针对当前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体制不断改革下,以及医院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已成为医学影像设备教学的重要问题。经调查了解,影像学技术人员参与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提高医学影响设备的维修效率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医学影像学设备故障主要由技术人员操作不熟练、未按说明书操作、未严格按操作要求定期维护和保养等原因造成。因此,加强医学影像学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对培养影像设备技术人才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结合我国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内容,包括X线机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超声成像设备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X射线机基本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种类、结构及基本原理;各影像学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B等。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学所选取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三版)》,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因此,对影像设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开展以技能型人才培养未导向的课程体系,按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将课程整合为X射线机设备、超声成像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及核医学成像设备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包括结构组成、基本原理、设备使用、常见故障判断、日常维护等[3]。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以往临床多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工作任务的不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此外,对现有的考核模式进行改进,将考核成绩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总结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加强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将医学影像设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培养技能型人才,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惠芳,杨德武.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方案[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137-138,139.

[2]宋莉,王韶卿,鲁雯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电子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5):3705-3707.

第7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教学改革

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我院基于任职能力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使得大部分学员在实践操作时只是按教员告知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而对其中的原理并不理解,导致学员没有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期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技能形成能力。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了在单元教学时间融合课堂教学、动手实操和模拟实验于一体。《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指出: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为指导思想、培养为重点是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核心是以合理精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以实践性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二、《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考试课程。通过学习,能使学员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网络搭建流程等基本知识,理解网络层级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基本原理,形成中小型网络建设规划、设备配置使用、安全管理的专业基础能力,为后续任职岗位课程学习奠定网络理论与技能基础。

该课程涉及的概念术语较多,理论性较强且抽象,在教学改革的驱动下,课程设置中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紧贴后续任职岗位课程需求和士官学员认知规律,同时保持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以网络搭建任务为牵引,以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为主线,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原理与基本应用。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部队需要的士官人才,根据职业教育及部队需求,在教学改革思想的指导下,落实学院提升教学质量工程精神,坚持理论讲授与实作训练相结合,通过实作训练使学员感知现象、理解原理、形成基本技能。

(一)改革教学内容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根据“理论够用,重视实践”的教学理论,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局域网搭建、网络互联、广域网传输、网络安全管理。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逻辑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每个模块由若干个任务组成,以任务引领的方式展开。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各部分内容均包含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用于验证原理和形成基础技能。

(二)改革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教学中,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准备中,充分了解学员基本情况,准备教学设施器材,备课,撰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以具体的任务实现为牵引,按照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规划总结讲评的流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成绩的评定由两部分组成:理论成绩(90%)和平时成绩(10%),试卷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后,该课程的评定由理论考试成绩(占60%)、技能考核成绩(占30%)和过程考核成绩(占10%)3部分组成。理论考核采用试卷库组卷,闭卷考试,由机关统一组织实施;技能考核采取项目抽考与平时实做训练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任课教员组织实施;过程考核主要从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思路、一种改革,在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之前必须仔细研究该课程的具体特点,制定好实施方案。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考核环节的改革,既巩固了学员所学的基本原理,又推动其由学习知识向应用知识的方向转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了基于任职能力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第8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机械手搬运站;MP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02-02

《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等必修的一门课程,涉及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课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各种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运行控制原理、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技能。要想教好、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让学生将相关基础专业课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顾此失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更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有鉴于此,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思考与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拟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教学过程,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的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用促学”,即以任务为驱动,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整合,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笔者所阐述的项目教学法是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MPS实训设备的基础上,以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站为依据,合理设置项目教学的各个工作任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实现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典型应用

自动化柔性生产线MPS实训设备是一种最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类产品,它是在接近工业生产制造现场基础上又针对教学进行了专门设计,强化了各种控制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该实训设备由8个工作站组成,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机械手搬运站、工件加工站、工件分拣站、工件传输站、工件装配站、装配搬运站及立体仓库站,控制系统由西门子PLC完成,具有较好的柔性,即每站各有一套PLC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可以学习简单的基本工作站的安装与调试,也可以学习复杂系统的控制、编程、装配和调试技术。

机械手搬运站是MPS实训设备中的第二站,主要完成将工件从上料检测站搬运到工件加工站的待料工位。下面就以机械手搬运站的安装与调试为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课程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任务引入 首先教师通过播放MPS正常运行视频,并正确操作演示MPS工作流程,学生了解柔性加工生产线加工工艺,观察机械手搬运站的工作过程,并思考如何安装与调试,通过关键问题的引入,分析该工作站的结构组成与调试方法,明确工作目标,引入工作任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如表1所示。

明确目标,确定任务 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明确工作目标,布置工作任务,并下发工作任务单。机械手搬运站的安装与调试主要涉及机械装置、气动装置、控制系统和程序调试四部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项目主要目标,在该次课设计了两个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分析任务,制定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每个小组3~4人,其中1名组长,每名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角色和工作岗位,组长接到工作任务单后,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工作任务细分并制定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指导其开展工作。根据机械手搬运站安装与调试的工作要求,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如表3所示。

任务实施,互动交流 在明确工作任务和制定工作计划后,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在教师指导下,协作完成任务,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在教师引导下对完成的项目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互相交流,并提出知识扩展和创新之处。表5展示了机械手搬运站安装与调试的任务实施过程。

任务考核,成果展示 任务考核和成果展示,是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考核内容分5S管理、成果展示、项目创新和工作记录四项。各项目小组将工作成果进行汇报交流与展示,教师对展示小组进行考核和点评,同时小组间互相交流和评价。通过成果展示,小组间互相交流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法、收获和体会等。教师通过小组工作任务的验收和班组成员的表现,给各小组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在项目汇报完成以后,由教师、组长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任务延伸,知识汇总 工作任务完成后,为了项目学习的延续,教师根据下次工作任务,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机械手搬运站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和PLC程序调试等内容,并将本次课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汇总整理,为整个机械手搬运站的安装与调试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课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工作任务的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应用,最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李虹.如何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教学[J].科技信息,2009(29).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曾庆乐,周玲.“项目教学法”在《电气系统安装与维修》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22).

[5]章国华.典型生产线原理、安装与调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张玫.项目教学法在机器人技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

第9篇: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20-02

一、大型仪器设备的定义及其涵盖范围

实验教学中心大型仪器设备通常指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基本属性就是应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它涵盖了分离纯化设备、计量鉴定设备、光谱和色谱设备、结构分析和定性定量检测设备等。本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上述类型的仪器设备达九十余台件。分布于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7个实验室内。

二、传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弊端

1.分散管理。早期的实验室仪器管理是建立在各个学科和各种专业的实验室基础上的分散管理,各种大型和通用仪器分属相关学科和相关实验室,每台仪器利用率很低,其他学科和实验室还不能随便使用这些仪器,致使这些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利用价值。

2.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制定了一些关于仪器设备管理的若干规定,比如,采购制度、保养制度、维修制度、操作规程等,但这些规定和制度大都是笼统的、不具体的、针对性不强的一些条文,执行起来难免不好落实,结果是管理不到位、保养维修不及时、大型仪器的损坏和流失在所难免。

3.重复购置、报废和积压较多。由于分散管理使得一些实验室重复购买一些相同的仪器设备,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有些仪器设备到货后不能及时开箱验收,超过了保修期。多年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及时报废而造成积压。

三、大型仪器设备新型管理模式的建立

1.将分散的仪器集中管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经费支出占整个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的绝大部分,它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极其重要。为了提高其利用率,我们把分散的仪器设备集中管理,突出相关学科和实验室的共享共用,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分楼层、分使用功能的专项管理,比如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普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离心仪器设备、发酵仪器设备、光谱仪器设备、色谱仪器设备、制备型仪器设备等由专人负责管理。由于这些仪器既要兼顾本科生实验课教学,也要照顾科研课题和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这种管理模式解决了大型仪器的重复购置,有效地节约了经费,共享的结果就是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仪器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仪器专业知识,对仪器的工作原理、规格型号和操作规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仪器故障的排除有比较多的系统经验。同时他们还应该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而耐心的工作精神,对自己管理的仪器设备用途、特点和注意事项全面地掌握。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拟定管理细则,规范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程序和方法。基本熟悉仪器的采购、招投标及不同厂家同类仪器的特点比较和选购意向。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训练;外出进修和在职提高;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和技术考核指标体系。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仪器设备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包括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购入日期、标准配件、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学校编号和实验中心编号等)并存与档案室。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学校和实验中心关于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分别建立单一仪器的管理档案(包括仪器存放房间号、使用记录本、维修记录本、具体负责人等),建立大型仪器使用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年度仪器检定制度,确保每台大型仪器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4.切实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日常管理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对所有仪器整体做宏观价值管理,还要求对个体仪器的实物做具体管理,本实验中心主要是采用仪器设备分类管理,利用网络和人工协辅管理。①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对所有大型仪器都编制了详细的分类目录并确定分类序号,以利于准确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每台仪器设置了固定资产卡片,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有详细的清单和库存配件资料。每台大型仪器设备都附有使用记录本和维修登记册。任何使用仪器的人都必须在使用后做详细的登记。②使用(操作)培训。为了保证大型仪器的完好率,我们对每一个操作者都在使用之前进行培训,特别是新购进的仪器。普通操作者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发给某一仪器的使用资格证。让每一个操作者都掌握仪器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仪器就不会轻易被损坏,教学和科研以及研究生的课题,还有对外服务才能得以正常进行。③仪器使用预约制度。本中心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研究生课题、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外测试任务等,现有仪器设备数量相对不足,为使各方应用和测试任务有序进行,充分发挥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应有效能,妥善安排本科生实验教学和研究生做课题使用仪器的时间,合理协调科研课题和对外服务所用仪器的顺序,所有仪器使用都采用预约制。一般由使用人提前一周左右向相关的管理人员申请预约登记,按计划和指定时间使用仪器。④及时的维修保养制度。仪器管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遇有仪器故障,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维修,不能自行维修的必须立即联系经销商和仪器制造商进行维修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乃至学校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确实提高这些现有大型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开创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积极性,实验教学中心的各项工作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程艳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当代经济,2009,(01).

[2]刘清源.浅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

[3]洪庆华,马凤国,冯卫芝,等.高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8,(05).

[4]胡芳,徐浩.论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

[5]李韦华.高校设备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0,(11).

[6]何坤.浅谈高校设备管理现状与整改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07).

[7]黄楠.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8]黄久龙.实验室设备网络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8).

[9]陆宝忠.浅谈高校仪器设备的效益管理[J].科技资讯,2007,(34).

[10]关丽萍,宋皓.探索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1).

[11]毕建杰,王淑静,等.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方法与经验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01).

[12]蒋文生.浅谈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峡科学,2011,(02).

[13]杨雪梅,王培.关于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2).

[14]李剑锋.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

[15]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16]李风芹.省属高校如何提高大型设备利用率[J].人民论坛,2011,(17).

[17]胡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18]曲文静.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J].华章,2011,(1).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一五”质量工程项目(20100907);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