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观范文

语文教育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育观

第1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1 激发兴趣

语文究竟怎么教,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以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今后不需要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教学”顾名思义,应该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教什么,怎么教都要从“学”的实际出发,关键是教学生“学”,教得学生“爱学”,“会学”学生学得主动,有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单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处于应付的被动状态,教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过钓鱼经验或看过钓鱼的人都知道钓鱼人的劲头或是瘾头,他能够起早贪黑、不畏酷暑,虽辛苦却乐此不疲,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有兴趣,学习语文也是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学习是艰苦的,同时也蕴藏着无穷的乐趣。片面强调苦学,是曲解苦学。学习当然要吃苦,怕吃苦,贪安逸,不下功夫,是学不好的。但吃苦,要吃的是地方;下功夫,要下在点子上。把学习当作是不得不应付的差事,被动地学就苦,苦不堪言;学得主动则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掌握前人积聚的知识财富,需要记忆,更需要心领神会。强制和灌输,只能使学生厌倦学习,扼杀求知的积极性。《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教师有启发之责、激发之任。

2 教给方法

在激发起学生的高涨热情之后,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首先是读课本。我一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根本。王力先生说过写书的人最重要的功夫就是会搭架子,那么反过来说我们读书的本领应该是拆架子,认真学好课本,背诵课本上的名篇佳作,看起来费力多见效慢,但日积月累,就可后发先至。二是读课外书。

第2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生活化 语文 教育

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精神世界的剧烈变化,理性与情感、思想与信仰、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精神世界的种种挑战,我国语文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文关怀,为成长中的受教群体营造精神上的家园,是当下众多教育学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从现实生活角度进行语文教育探究,无论是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还是对学生自身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内涵

以生活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应将语文教学同生活紧密相连,并从生活观角度实现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受教群体的重视与关注,了解并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特性,引导加强对生活各方面的经历与体验;充分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利用多种不同方式使学生关注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并使其明了语文学习对于现实生活及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调节与平衡语文教学、现实生活、教学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启发受教者进行自主体验、认知、感悟并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学会明辨赏析真、善、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为个体在未来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及美好生活构建创造更多的可能。

2.意义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在具有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教育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有重要的意义。

(1)语文教育价值的发挥

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展开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关注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体验,才能有目的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调动内在学习动机,受教者才有可能在课堂内及生活中主动学习并应用各种语文知识,我国的语文教学也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工具性价值[1];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进行文化传播,才能展现并发挥中华文化的博大及包容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激发,才能在精神层面感受到中华文化深远厚重的人文气息,而只有经历了文化对灵魂与精神的长久浸染和熏陶,学生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及品格性情的陶冶,而语文教育也通过这一过程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2)辅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育时空,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将使教育更能够触及到学生的深层次情感,使其得到情感的全新体验、心灵的更高感悟,以更博大的教学姿态激发出教学双方的参与热情,调动师生的自主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使受教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并能够熟练应用语文知识技能,最终达到学生母语语言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够进行对自身的多层次多方向探究,学会如何看待和尊重生命、热爱并营造生活,积极寻求精神层面的良善美好,创造个体的存在价值。

(3)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情态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能够淡化传统语文教育中师生双方的地位,展现教学双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完整状态,营造更为平等和谐、氛围融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心态下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探讨,挖掘母语文化中的精粹,分享不同个体在生活中对于语文的不同体会,并在此过程中相互提高,为语文课堂赋予不一样的生命活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良性动态循环,还原语文教学最本真的情态。

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教育任务

生活世界的主体之一是人,人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并完善自我,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培养[2]。作为主要教育科目的语文必须将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发挥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作用。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无论是浅层次的知识技能传授,亦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发展,都应始终坚持以人为主体的最终教学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精神健康并具有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自主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教育任务。

2.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是主体,因此强调的和谐性代指人与生活世界中的对象之间的适度平衡,具体而言就是人与他人、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适应。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关系的搭建,使课内教学融洽而充满活力。以和谐原则为前提的语文教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消减,进而能够做到真实而积极的、不同情感与精神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认知与感悟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并体味如何实现与他人、自然及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和谐发展。

3.语文教育的体验性

体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种存在形式,缺乏体验的个体无法具有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升华及智慧的启迪。体验是对生活的融入和思考,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语文教学同时也是学生用以感悟和理解语文文字及语言中深刻意义的重要途径。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学需要坚持以体验性原则引导学生对课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领悟,挖掘隐藏在文字深处的艺术魅力,与创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拓宽精神视野。自我表达需要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母语语言学科,如果缺乏真实体验,学生将失去创作灵气与热情,因此,坚持体验原则,引导学生体验、品位生活中的细节,是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3]。

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策略

1.加强语文教学的体验性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更要重视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及实践,积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并能够实现主动的自我个性构建。因此,语文教育并摒弃传统上机械、单调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使学生能够以心感悟,用情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语文教学是由教师、受教者、文学知识以相互交融和促进的形式而构成的复杂体系,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只有以自主体验的方式才能适应这一体系,而如若缺乏了体验性的教学过程,文学知识中的精神内涵则很难被学生内化吸收。因此,语文教育应采取情境塑造、诵读加强、课外实践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课程以强化教学中的体验性内容。

语文教学的活动课程是教育生活化的最佳体现形式,学校应重视并适当增加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学习、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状况、课内传授经验与个体实际经历相互结合,不断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界限,使其能够与社会相互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语言技能,促使学生提升母语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这一途径使学生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和健全。可充分发挥学校及有关教师的优势,深入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开设文学选修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化文学知识讲座,营造活跃的生活化语文学习气氛,引导并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或文学团体,积极开展科学而有计划性的社会调查、书法比赛、校刊编制等实践活动。以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为突破口,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育教学;以实践为手段为学生锻炼自身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条件,逐渐培养和树立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自信心。

2.淡化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来源,因此我国的语文教育不能脱离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而独立存在[4]。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将课内知识延展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生活与文学知识的对比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其思想观念、情感意识的自主激发。因此,教师应转变旧有教学形式,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课内涉及到的文学内容以更为生动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淡化生活与课堂间的界限,将抽象的黑白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美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文学中、生活里及在二者交汇处的精神价值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自由想象,以生活为依托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气息,并以课堂为考据关注并改造现实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或多或少都与生活有着联系,《兰亭集序》描绘了欢聚宴饮的乐趣,《雨霖铃》(寒蝉凄切)叙述了离别的愁绪与不舍,《荷塘月色》展现了自然的美好,《边城》则真切展示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面貌。显而易见,语文教学以课文为起点延展向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延展过程中具有了无限的开放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人文性质进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文内容的生活化加工处理,在教授过程中将书本内容与受教者个人经历、现实生活及心情感触等因素相互联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本蓝图的指导下重构情境,在情境范围内指导学生对课本知识做更为深入的感知,进而提出并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指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及自身感悟进行总结性报告,总汇、归纳知识要点,加深理解领悟,同时对报告中的谬误进行及时修正,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和获取,满足受教者的精神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

3.赋予语文教学以活力

语文教学要实现教育价值,培养全面、真实、具有高度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学生人才,就必须改变旧式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为课堂教学赋予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交流,分享情感经历、思想理念,并依据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映射特点进行适度引导和点拨。适当减少说教性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观念阐述,在交流中实现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解读;推动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使其有机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误解及偏差应引导其追根溯源、自我发现并进行纠正,以加深对自我思维及知识内容的领悟。

语文教学要具有更多的活力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可以组织开展例如即兴口头作文、续写改写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练习,强化竞争意识,增强受教者的参与兴趣和语文学习热情;在课本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杂志、网络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形象评析的文章,并进行小组探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学习《荷塘月色》、《雨巷》等具有较强抒情性文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课文相呼应的画面及音乐,使学生能够以更为形象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学习抽象性课文内容,在视觉与听觉的多重刺激下感受课文传递的情感内涵,活跃课内气氛,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处理必须坚持以课内教学内容为主、生活内容为辅的原则,掌握尺度,不能因过于追求创新形式的而忽略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要坚持教师的指导性地位和作用,整体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均衡需求。

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同生活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教学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迷人多彩,体会生命、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自我完善并实现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王平亚,何小忠.生活世界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及其回归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1(9).

[2] 宋园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学语文教育滑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2(4).

[3] 魏婷婷.“生活化”,还是“语文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4] 曹卫星.架起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薄俊生生活语文教育思想探微[J].小学语文教育,2013(4).

第3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语文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学科,其旨在通过语文的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等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语文素养。转型时期大学语文教育仍存在如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课堂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教学模式安排不科学单一等不足。创新大学语文教育也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拟将立足于高等教育管理这一视角,探寻大学语文教育存有的缺陷以找出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的路径。

二、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一)教材内容设置不尽合理:重人文内容而轻技能培养

从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安排看,诗歌占有最大比例,其次才是散文、小说及戏剧。诗歌作为最富有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的文学形式,融合了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人文精神,而诗歌之外的散文及小说也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关怀。这些举措都将大学语文教育重点置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诚然,这样的教材安排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其也漠视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大学生语文技能这一教育目标。[1]语文素质不仅仅意指文学素养,也包括对学生表达能力等的提高。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认知不充分,对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差、表达措辞不规范、语法不过关等方面。个别学生应用写作水平极差,对于申请书、简单的会议记录等都无法合格完成。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学性、人文性的渗透,也应关注对其知识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语文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

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实践,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脱离了社会实践的大学语文教育难以实现其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大学生将过多精力投入于课本内容,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也鲜少提炼对生活的感悟,更无从谈及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实践。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闻窗外事,缺乏生活感悟和社会历练,大学生往往难以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怀及文章深远的立意,也无法深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大学生生活于封闭的象牙塔,未能深刻、广泛地体验社会生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实践应紧密联系。拒绝社会生活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即成为无源之水,这也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2]

(三)教学模式的安排不科学

大学语文教育当下依然延续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育为核心手段,以教师为重点;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重视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忽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意识及应用能力匮乏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俨然成为知识传授的接收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削弱。另外,语文教学过程固守单一模式,围绕教学大纲设置教学框架,无以发挥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严重削弱了学生学学语文的热情。最后,是教学方法的单一,主要采取传授型方式,课堂重点锁定为对教材的讲解,甚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及其心理活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俨然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潜能难以得到充分释放,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三、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

(一)提高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路径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

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语文教育乃至其他一切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上述大学生并未掌握、熟练运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现状,建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增加相关内容。考虑到这些知识大多已在中学语文课堂讲解过,故不必再专门占用过多课时来讲授,而只需在平时的课堂授课时,将遇到的此类问题作出针对性讲解即可。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二是讲解,争取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诠释该概念;三是举例,通过实例来巩固、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吸收。

2.采用模拟教学法

于日常教学中,常常碰到有的同学语文人文知识较好,但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忽视培养大学生语文素质及语文能力而导致,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语文教育必然削弱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建议采取模拟教学,让学生模拟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某一角色,亲身体验这一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例如,其可以模拟担任某一单位的文职,对此应相应提高其语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如熟练掌握通知、广告、会议记录、海报、启事等应用文体写作。此外,还应提高学生的语法知识,使其在文章写作中保证字词、句法等方面过关。模拟教学法一个关键的目的是通过给学生施压,从而强化其主动学习的动机。明显的危机感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将自身所学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从而有针对性提升其应对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鉴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故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通过朗读,人的各器官能相互作用,借用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等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尤其是对于那些意境深邃、文笔优美的美文,更应注重朗读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其次,提供学生即兴发言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设一些问题,通过针对性提问,让学生在课堂即兴回答。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临场应急发挥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路径

1.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感召性、广泛性、吸引性的特点,应致力于构建先进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有助于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将课内教育延伸到课外教学。例如,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该类活动,它有利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大学语文课程所特有的美学思想、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此外,还可举办辩论赛,或者邀请学界著名专家等来校进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使得学生自觉将大学语文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奠基。

2.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语文教育亟需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缩小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处理好语文课堂学习与生活语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可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修养,促进学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学生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情谊,鼓励学生胸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及抱负。还可建议学生将所见所感写成文章的形式,并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互联系,在生活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

(三)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路径

1.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情感属性,健康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促进人的学习质量及创新欲望,通过有效、合理的调动,能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也正是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意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首先,应重点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应着力于改变以往将重心放置于对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上,力求突破以教学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情感关怀的单一模式。其次,还应重视教师本身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教育本身是一项互动的行为,教师如若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学,必然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明朗健康的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世界观、品性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无不深刻影响着学生。再次,利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启发下,可以滋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致力于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转变,教师不能作为单一的主角,而应引导学生发挥作为教育过程主体的角色。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予以其能动性处理问题的机会。对学生有所困惑的问题,教师也不直接给出答案,而应通过启发、引导、提示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完善。此外,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途径,大学语文教育中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形式为主,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和渗透性等特点,难以有唯一的答案,对于主观题也难以回答对或错,对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回答加分的方式,改变以闭卷考试考核、评价学生所学情况的单一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为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通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采用模拟教学法、强化语言表达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其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再次,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语

参考文献

[1]郭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新构建模式[J].语文建设,2013(23).

第4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人格教育 初中语文 新理念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初级中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要对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了解分析初中生人格现状,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以及教学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初中语文学习中人格的养成策略,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实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理想世界,从而从本质上帮助学生实现其个性的社会化人生价值和意义。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相和谐的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学习模式,在学生人才培养的观念和实践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

一、人格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需要提出人格教育。目前,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学生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这一切都说明,语文课程改革重点定位在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功能,更是实现语文教育“元”的价值。

2.从初中语文教学功能的角度出发,它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发展性,需要人格教育来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很少因材施教,虽然也一直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绩效不高。同时,还存在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问题,使得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悖,不能够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3.人格教育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目前,一部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常见的有:自控能力差、思维方式极端、团队协作能力差、心理平衡能力差。

从语文教学角度考虑,以上情况表明语文教育功能从某种意义上偏离了其本质——燃烧起受教育者心底的火种,让他们生命之光焕发出炫丽的光辉,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具体措施

1.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个人人格魅力至关重要。在心理品质方面,语文教师要乐观向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顽强的意志;在教育观念方面,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终身学习”、“豁达的语文观”等思想;在学习品质方面,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严于教学,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2.把人格教育放在课堂上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公平公正、活力四射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多在课堂上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教学的过程,在互教互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还要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变革和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过程。

3.把人格教育延续到课外活动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延续到课外活动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从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培养出的抽象情感力量,内化为实实在在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应多采用一些课外(比如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并为学生的人格实践创造机会。

4.寓人格培养于语言能力中。把人格的培养寓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从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出发,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我们提倡自我阅读和整体感悟阅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基本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感悟文章的真谛,这样能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学科的潜能。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让学生阅读、累积、解读和使用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从感性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并以此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使人格得到升华,这些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潜能。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精华,并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以及优秀的文学人物等,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努力塑造人格魅力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智慧和人性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波 语文教育与文化人格的培养.临沂师范学报,2002, (7):66。

[2]孙云 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科学教育家,2009,(2):55。

第5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情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天然管道,对于在“天然管道”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动情,动情于自己的职业,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动情于学生。不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情感教育的桥梁。要教师动情,则要有对学生的爱才行。只有热爱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会因为教师的“爱”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充满了炽热之爱,便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对集体、对祖国的爱。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极强的使命感的教师才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才能满怀热忱地服务于学生。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笨嘴拙舌的语文教师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原有的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需要具有多桶水且能不断更新“多桶水”的教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内外的知识,博采众长,广纳百家,用他人丰富的经验来使自己见识更广。这样教学才会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抒作品之情,发作者之想,把课上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学生才会动情于课堂,才会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深深地喜欢这位老师,喜爱他所上的课。丰富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活跃讲坛、树立声望的支点。

二、情感教育中的教育观念

设境激情,是语文课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就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教学中,可利用设境激情的教学法,给学生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所述意境之中,同作者和书中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羞涩”把荷花写活了,多像一个个粉面含春、娇羞欲语的少女,姿容妙曼,媚态可掬,堪为撩人的一笔。作者用生花妙笔,细腻地描绘了荷花,让学生细细研讨、慢慢品味,能不拥有美的享受?

三、情感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方式能减轻学生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活动更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大量有利于语言发展的交互修正;小组信息轮换型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包括平时沉默寡言或害羞木讷的学生都能积极活跃地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应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中增强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第6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一方面学生经历了义务教育的培养阶段,掌握了完备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在即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过程中,知识面逐渐开阔,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高中教育阶段往往采取“填鸭式”的理念,以考入重点高校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的人文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师职业素质存在缺陷。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对学生素质影响最大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欠佳,那就很难影响、启发、熏陶学生的阅读兴趣,价值观教育更无从谈起。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多方面体现的,除专业的学术知识外,还包括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丰富的情感等,尤其对语文教师而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素质优势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发挥重要功能。然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升,一些教师存在严重的认知面狭窄问题,甚至一些教师自身对阅读教育存在看法,缺乏主动性、引导性以及表率作用,而学生往往以教师为范本,从而阅读教育只涉及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本质上的了解,对培养学生价值观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阅读,是一种书面的交际行为,但这种行为并非只是阅读本身,还包括笔记、思考、探讨等多项内容,换而言之,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联的。写作过程中能激发学生针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更加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教育效果也更为显著。而现实中,我国的高中教育中简化或减少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有限开展的阅读教学中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可采用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搭建自主平台。

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正在被摒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提倡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事实证明,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与一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学生个体的重视程度应该减弱,相对应地,通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构成学生群体间的合作形式。例如,以学习小组的模式展开合作学习,一些阅读资料中个人无法消化的知识,可以借助于集体的智慧。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进行价值观培养的举措,这将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素质,完善主体人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毫无疑问,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素质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美学的理念来发挥教育功能。

(三)构建读写结合,深化价值观念。

第7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思考

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给教师也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过于注重教材和机械的训练,这样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感悟,抛砖引玉。

1 挖掘语文学科的教学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对文本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是否“共鸣”,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像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这无激情的教学,虽有行但无内涵。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融、和谐统一,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知识、传承知识是必要的,然而这只是学生成长需要的一部分。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创新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能诸方面健康成长,使其个性在成长的相关素质方面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人。

传统的语文教育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智能、情感、脑功能等心理和生理特点。我们必须认真审视传统教育,探索语文创新教育,认真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让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 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创新活力

诚然我们可以用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来描绘教师授课的基本表现,但伴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发展,以及教改工作的全面展开,教学中又多了对于学生更为耳目一新的教学手段,这一更新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语文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进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4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改编故事、续写结尾、编演课本剧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编演课本剧对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有裨益的,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我们相信随着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这一课题,将随着语文教学步伐的不断向前而获得发展,我们相信只有把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必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5 结束语。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8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不仅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体现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当前,各高职院校为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作为基础学科的高职语文却日趋边缘化,甚至有被专业课完全取代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受招生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院、系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招生指标的争取上,放在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上,这些当然无可厚非。高职院校在学历上先天的短板,在办学规模、水平、经验及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也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的师生们普遍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把“专业课”学好了,毕业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比什么都强,至于基础课,从小到大,都已经学十几年了,多学点、少学点,学与不学都无所谓。这种心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领导对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对语文课堂不重视。

(二)课时太少,难以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多数为二年或二年半,为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基础课的课时量被大幅压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开设语文课的高职院校,实际授课量多数在30至60课时之间,分为一或二学期完成。能够开设三或四学期的语文课,实际授课量在120课时以上的,几乎不存在。更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逐年削减语文课教学课时,部分学校将语文课改成应用文写作或开设一、二门选修课代替,极个别学校甚至直接将语文课砍掉。一方面是大力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方面却逐渐将语文等基础性学科边缘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人不解,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三)语文教师缺少工作动力,教学改革停滞不前

高职院校以理工科院校居多,这便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这些院校中属于“弱势”群体。即便在一些综合类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语文这门看起来“谁都学过”、“学得都差不多”的科目,也多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困难重重,课堂教学质量无从保证。在这种局面下,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么改行,彻底离开教师岗位,要么转教一些其它相关科目,如“就业指导”、“公关礼仪”等。特别是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语文教师,人才流失严重。只有那些年龄较大,接近退休,实在无法转行,或者非常热爱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之产生的恶性循环就是,愈是无人重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就愈差,教师工作的动力愈是不足,教学改革就愈加停滞不前。如此一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命运可想而知。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文性、工具性之争分歧较大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在探讨教学改革的出路。但是,在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一些人认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文性的突出地位;更何况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这个层次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素养,所以,高职语文不仅不能放弃人文性,反而应突出、强化其人文性的地位和特点。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高职教育在根本上还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其办学目标必须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以“适用”、“实用”为标准,离开了这些目标和标准,一切改革都是空谈。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带来许多困惑。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究其根本,应该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国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完全推卸责任。语文教学改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语文教学不能与专业课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较好地结合起来,缺少能够大面积推广的成熟的高职语文教改经验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走向艰难处境的重要因素。 转贴于

二、如何走出困境

(一)主动出击,争取支持

高职语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获得领导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可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出击,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和手段,宣传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上级领导和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几乎所有的语文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语文的学习更能体现“学习的终身性”这一重要特点。人处于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起居,甚至是娱乐活动中,时刻都在运用和实践着语文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口头表达交流,还是书面阅读浏览,这些获取、分析、归纳、编辑、输出各种复杂信息的过程,都是运用、实践和学习语文的过程。而且,语文这一学科带给我们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它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至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和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呼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要做到这些,重视和依靠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将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二)转变思路,增加课时

没有量变的积累,很难产生质变的飞跃。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课时量的增加必不可少。然而,高职院校专业课和实训课内容的大量设置,决定了语文课要想获得大量的课内教学时数是不现实的。既然客观事实无法改变,那么,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转变思路,实行变通,在不影响正常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想方设法增加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办法有很多,比如:利用午后7、8节课或者晚自习时间,大量开设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选修课、讲座;利用网络,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形成质量较高的阅读笔记或论文;利用第二课堂或者学生社团,组织书法、演讲、朗诵、辩论等系列活动;利用党团活动,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与专业课教师密切合作,深入各种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协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处理实际操作、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实际上,语文学习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只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肯于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思考,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活动中去,就一定会创造出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语文教学工作,最终质量良好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三)积极改革,大胆尝试

实事求是地说,高职语文教改相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落后。特别是同专业课相比,在课程建设、精品课开发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勇挑重任,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迎头赶上,在培养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立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

现在,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根据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应用文写作、文学赏析、书法训练、口语训练等若干模块,实行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将这些模块设置成必选课和任选课,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加以取舍,这样既保证综合素质的培养,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还有一些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设置实训周,集中时间,强化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非常大胆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

此外,在教材的编写、使用上,在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上,高职语文都应该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如教材的选择,同一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不一定局限于一本书,应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大胆取舍,而且应该鼓励教师积极推进校本教材的建设。在成绩的评定上,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笔试与口试、期末与平时,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综合评价。坚决避免出现一张试卷定成绩,几个数字定高低的现象。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愿意学,不怕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高的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第9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语文课从来都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虽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倡导德育教育,但不能远离根本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三、倡导合作探究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