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戏曲欣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观众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创造了戏剧艺术。
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说:“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是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主要的各个器官和这个条件相适应,这是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这就是本质,这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戏剧要发展,离不开观众。因为戏剧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作的。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不是戏剧艺术创造了观众,而是戏剧观众创造了戏剧艺术。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戏剧艺术生产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生活在一定现实历史条件下的审美主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毫无疑问,戏剧作为一种群众最易直接感受,参加审美判断的艺术形式,有着最广大的观众。在剧场,演员的精彩表演不断地诱发了观众的思想、情感活动,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同一戏剧创作,而观众的这种创造性参与的整体气氛,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演员的情绪,推动演员的艺术创造。这种关系直接反映着戏剧与社会、戏剧与人类以及戏剧为什么存在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二、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对于戏剧的产生、发展是处于绝对不可缺少的地位。
我们知道,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侧重于再现生活,要“抓末靓狙,合傀儡于一场”,它是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戏剧的创作,首先不是以能否抒己之情为出发点,而是以能否抒发观众之情为出发点,首先不是以能否使自己满意为准,而是以能否使观众满意为准。应把抒观众之情同抒己之情揉为一体,用衡量观众是否满意的尺度来衡量自己是否满意。因此,戏剧可以通过上座率来检验自己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来观察自己是否征服了观众。当然,上座率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一些思想、艺术上均属于上乘的戏剧,有时也可能出现上座率不高的情况。反之,一些思想、艺术上并不出色的戏剧有时却会有很高的上座率。这说明了欣赏主体的审美需要结构是矛盾和复杂的。而这种矛盾的复杂性则主要表现在欣赏主体审美需要结构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当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活动之余需要愉悦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便表现为一般低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满足于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愉快;当他们作为社会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则又表现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要求在获得愉悦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憾,情感得到释放,思想得到启迪。当然,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需要的两重性,往往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三、如何适应、满足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是具有直观性的戏剧艺术创作在创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观众是多层次的,观众的审美情趣也是多层次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曲高和众,雅俗共赏,与作品的多义性有关,即一件优秀作品的意义不仅有多个层面,而且每一个层面也有多种含义。这样,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通过同一的审美活动“各取所需”,获取他所感知、理解的东西。发现一种使他感动的独特意味。有人说我们的戏老化了,传统戏总是那么几出,内容公式化、概念化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就是喜欢传统的戏曲,就是喜欢那程式化的一板一腔。他们的欣赏习惯满足了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绪,当然,也有观众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表现自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亲眼所见,亲身所遇、所闻、所感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也最能调动他们的美感经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憾,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受到振奋。这种自觉的更为高级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我们的戏剧呢?有些戏大量宣传唯心观、宿命现、忠君奴性、英雄史观等,这自然与当代戏剧观众的审美观念格格不入,使观众产生心理阻隔和厌倦心理,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绪。要知道,戏剧观众是具有双重形态的审美实体,一方面,在戏剧创作过程中,观众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是剧作家、舞台艺术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在戏剧接受过程中,观众作为戏剧作品的欣赏者,他们又成了审美主体。作为审美对象的观众(即观众作为非观众时)他们的形象是具体行动,有活生生的个体特征,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具有富杂性与丰富性。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他们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规律和欣赏趣味也是多样化的。但他们的审美评价都是一种饱蘸了情感因素的情感性评价、情感性判断。它以理性积淀的形式暗中悄悄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审美体验似乎没有规律而暗合于某种规律,没有目的而暗合于某种目的,从而使观众对戏剧舞台形象的本质有所认识。这正如王朝闻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读者或观众接受艺术所提供给他的思想,是通过他自己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而由他自己所掌握了的思想。”
四、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历史也毫不例外地将戏剧艺术推入了竞争的旋涡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子系统的戏剧艺术必然受到意识形态所属的其它系统以及政治、经济诸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的。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正在呈现一种多样化的趋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内文学、艺术等诸系统的多样化。或者说必须使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来适应政治、经济的多样化。可以断言,没有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大背景、大趋势,就不具备象《徽州女人》、《骆驼祥子》、《藏王的使者》、《文成公主》等戏剧的创作素材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戏剧。生活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社会,随着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多样,必然导致观众、读者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业余生活的多样化。这样,戏剧观众势必会减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由单调变得丰富,由单一变得多样,是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研究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不要用实用的眼光去研究观众,更不应单从争取剧场上座率的角度去考虑如何争取观众。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则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面对审美客体,依靠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经验,去进行感受和体验,在艺术作品的启发下,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开展联想和想象,从而对艺术形象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和补充,使作品反映的客观现实,成为欣赏者可以主观感知的具体形象,它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也同时被欣赏者接受。整个过程是多种形态的心理的积极运转和交织。戏剧观众欣赏的心理活动自有其特殊的地方。戏剧家如果不了解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就不了解当代戏剧,也就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戏剧家。许多有作为的戏剧家正是从研究观众的审美层次、审美心理定势、审美心理结构入手来创造为观众所欢迎的戏剧的。观众的审美层次是不同的,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沪、东南沿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观众审美水平很高,他们希望看到高层次的戏剧,否则,他们只能以小说、诗歌、绘画、歌舞、电影中的杰出作品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居住在农村的观众则对本乡本土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近年来电影、电视大量冲击着他们的眼耳,但他们对这一类“洋玩意儿”的兴趣远比不上对古老的本地区的戏剧艺术的酷爱。他们认为能听一次省上高质量剧团的戏简直是一次奢侈、一次享受,他们中有不少人至今还没有过个这个“瘾”。“戏剧危机”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作为这部分的观众的理论家、欣赏家们,也断然否定戏剧危机的提法。可见戏剧观众是由多层次的各种类型的观众组合而成。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李顺利:目前,北京是以三个城市中心商业街区为主体,但是还可能形成几个新的繁华商业区或次级商业中心。它们可能与王府井、西单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品位。如果时代广场、庄胜崇光百货往南延伸,跟沃尔玛、菜市口还有规划中的国际传媒大道能够形成片的话,就可能会连成一个新的商业繁华街区。但从北京的商业特征来考虑,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不一定特别多,可能形成几个跟它相辅相成的特色街区,比如突出某一个特色。就像马连道茶叶街、莱太花卉、十里河的建材、东城的夜市街等,陆陆续续可能还要逐渐培育一些特色街区。
原来规划当中的71个地区性商业中心也可能要逐渐形成两极分化:一种方法可能是要转化成承担社区商业中心功能的城区商场;另一种可能是演变成在交通要道旁有大量的专业店、或者相对集中的专卖店。然后再往上走是西单、王府井这样的繁华商业区与特色商业街区,当中应该有一些主体商业,但更多的是专卖店。可能一般的商品在别的地方也能买到,但是这里的商品引领时尚,是一些比较前卫的商品。
今后新商业中心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业态结构问题。北京的24小时便利店潜力太大了,到目前为止,北京现有的便利店不足500家,但是上海却有2000多家。今后便利店在居住区、交通要道可能发展的空间很大。潜力比较大的还有是社区购物中心,尤其是新建的小区可以借鉴新加坡的MINI中心模式,或者欧美国家的区域性购物中心的模式。如果没有社区购物中心,可能还会重复我们以前的老路:很多房子盖起来了,环境不错,但是最后购物跟不上。所以现在下大力气调整一些城市功能区的建设,社区商业中心的配套是必须的。北京市规划委规划了100多个这样的商业中心。二是商品问题。现在北京是缺乏一些更新换代的商品。服装应该是长盛不衰的,但是北京服装市场的发展跟咱们这几年整个经济的发展不符。今年1至8月份,服装的销售是下降的,这是不正常的。用的商品在上升,但是真正分析一下,打折、降价的商品占相当大的比重,引领时尚的,或者更新换代的商品少。我个人认为,北京市场目前的有效商品供给还是不足。北京现在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把国外一些好的商品,适合我们这些3060美元消费阶段的商品尽快引进来,这很重要。三是与奥运概念的配套问题。2008年后,奥运会本身的场馆、运动员村都要考虑奥运会结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和它的商业利用。商业与配套是一个长远问题,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北京的基础做得比较扎实。有了这个好的基础,硬件设施上去以后就有了基础。
提高商圈贡献率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李飞博士:我要强调的是,商圈不越大越好。一般认为商圈有三个层次,这是国际比较公认的。它有一个核心商圈,一个次级商圈与一个边缘商圈。它划分的标准就是按所占购买额的比例。实现了70%购买额的地区就是它的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大体实现了它购买额的20%左右;边缘商圈一般占销售额的1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圈绝对不是越大越好,所以我们的主要力量不应该花费在如何使我的商圈变得越来越大,而应该关注已有的商圈,使它的贡献率提高。同样一个商圈,它的贡献率可以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注意核心商圈的精耕细作,而不能搞广种薄收。
那么,如何提高商圈的贡献率?既可以低成本地扩大商圈,又可以提高商圈贡献率的惟一办法就是进行差异化定位,就是特色化。但是这种特色化,很多企业难以割舍。比如百货商场经营彩电,本来不赚钱,可都说能聚人流,赚销售额。这也许是有一定的道理。未来发展特色化最大的难度也正在于此,在于选择,在于放弃。中国有句古话叫“舍得”,“舍”了才能“得”,你现在根本不想舍,你怎么能得到。定好位了,还要到位。怎么做让顾客到位,这是我们要解决的。
由于商圈不是越大越好,自然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商业街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商业街的衡量有三个纬度:一个是长度,一个是宽度,一个是高度。从国际上来看,商业街多长的都有,但是真正能发挥商业街的功能、核心的就那一段,就是1000米左右。王府井如果再往北伸,伸到美术馆,也还能伸,但那是另外概念了。作为这个商业街的核心功能来讲就是1000米左右,如想延伸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从日本东京的银座、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美国第五大道来看,基本上是这个概念。什么全世界最长的商业街,中国最长的商业街,这都是非科学化的东西。
第二个是宽度,现在有一个论点,包括西单改造、王府井改造,以及大连的改造,都提出一个不要街而要城的新概念,理由是日本的名字不是一个街,而是一个城。我认为商业街就是街,硬把传统的商业街改造成方形的城,就毫无特色了。所以它有一个宽度,我们不能追求最宽,无论是从聚客率还是从便利顾客的角度来看。
第三个是高度。过去我们不怎么讲高度。但实际上商业街的高度也不能太高,比如在商业街上建一个10几层的大楼就不是商业街了。王府井要开地下商业街,地上的商业设施还没有完全确保,还要开地下商业街,往地下延伸和往高空延伸,都需要一个研究。商场就不适合特别高的,如果5层以上的话就很困难,有很多老总跟我谈过,说出个主意,我有5层以上的顾客就不愿意上了,怎么办好,那就没有办法,你只能开赌场或者干别的,但政策不允许。如果太高的话,对消费者产生压抑感。在西方国家,我们看它的商业设施,三四层的特别多。
娱乐要重过商业
零点调查集团董事长袁岳:我首先就西单这一片新旧商圈的发展前谈点看法。我认为,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西单商业街还是以庄胜为中心周边新起来的商业街区,它们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第一,核心商圈的人群质量有问题。虽然从长远来看,可以逐步把他们置换了,把低层次的消费人群换出去,把高层次的人群换进来,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从目前来看,它的核心商圈的人群质量是有问题的。同时,是否能有效地把远距离的理想客流动员过来也是值得怀疑的。临时搞个什么促销活动是可以的,但是从整体来说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原因在于跟生活工作方式有关系。白领有一个特点,白领真正可以用来购物休闲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据我们调查,他们通常分布的方式是一个周末,一个晚上。而且晚上的消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他们对群体的认同度有关。所以要在一个新的地区产生群聚效应,跨区域前来的障碍是蛮大的。
第二,这一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其他商业街区,而是在未来三五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北京城区商业布局所发生的变化。随着大型MALL(购物中心)和连锁商业的发展,尤其是MALL的出现基本上可以说是城区很多大型商店末日到来的标志,如果说过去预言大商场会批量倒闭预言没有出现的话,那么,我认为大型MALL建到三五个的时候会出现的。MALL会把高质量的人群阻击在,我们现在做街区娱乐概念的时候,通常是通过改变一个板块的性质,让这个板块变成带有旅游功能和娱乐的功能,而MALL不是,MALL一个点就具备这种能力。MALL因为与周围社区构成同质性,所以一下子就把成批的人干掉了,相当于一个子母弹,一个大炸弹。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再加上私家车的大量涌现,城里基本是进不来了。进不来之后正好外面有MALL,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我觉得交通的发展、社区分布的特点、未来业态的发展,对城区中间的商业街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再谈谈新旧两片的关系和问题。我认为,如果要在长安街以南的街区里面投资,不和传统的西单商业区概念连在一起好。为什么?因为西单作为一个老商业区,人们对它的性格、品质的认识已经定型了,包括商品、客流等等。倒是说,在新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的地区,要塑造新东西,我觉得成功的几率比说成是西单商圈南移、南扩要高,所以我认为在南边还是应该营造一个新的商业街区概念。
在营造这个新的商业街区概念时,我认为核心的不是商业,而是娱乐。无论是银座也好,或者像台北的西门町,那个地方就是年轻人在玩酷、玩硬、玩最时尚的东西,哪怕染个头发也要跑到那个地方去展示。首先得给人们一种去玩的理由,购物是玩的附属品,不是因为购物所以去玩,因果关系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要塑造一个板块新的性质,以娱乐为核心,然后考虑商业之间的部署。这种资源的配置,或者说业态的发展,不是仅仅依靠一个店、两个店从点上拉动的,实际上是整体街区配置的考虑。仅仅靠两个店要做成时尚社区是不容易的。实际上是板块的性质拉动人群。一个店只能拉特殊的少数人,不可能整体地拉动。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已经开始用资本的力量或者其他的原因初期发展起来的现有板块,商家之间要联动,政府在这上面也还有很多要做的,这样才能做成一个真正丰满的社区。
两区互动抓商机
宣武区经贸委主任王佐:我个人的感受是,长安街南北两侧的商业区域正在形成强烈的互动关系。但我认为宣武区自己会形成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商业区。从历史角度来看,菜市口就是一个商业区。近年来交通和区位条件又不断得到改善。还有就是庄胜崇光百货二期、沃尔玛即将开业,菜市口百货要回迁。菜市口百货的黄金珠宝还有影响力。此外,这一地段50万人口也是个重要保障。很多人提到了城市空心化问题。但我认为,城市空心化虽然是代表了某种趋势,但中国的城市和西方的城市空间结构完全不一样,西方的城市是扁型式的结构,中国的城市是凸型的结构,就是越往中间人口密度越大,因此,即使空心化了,其速度和程度也并不是一样的,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倒是国内其他一些大城市在制定商业发展战略方面的做法可能更具借鉴意义。现在基本上分为三大战略,一是城建带动战略;二是结构升级战略;还有一个是科教文化新兴战略。宣武区目前也在实施类似的战略,具体叫“二街六区”发展空间规划。“二街”中的第一条街指的是宣武门到菜市口这一条街,这一条街按照我们区里的想法是要做成国际传媒大道,而且可能要往南扩,或者放到菜市口,这就需要商业的配合。第二条街是广安大街,现在道路的拓宽已经完成,具体做什么,还需要专家论证。“六区”则包括了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菜市口传统商业区、广安门办公商务区等。
说到西单商圈新趋向,如果真正要南扩的话,我们区里一定得抓住机遇。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做特色、定位的研究。在做商业规划中,还希望能与周边区之间紧密配合,相互沟通,尽量避免做太多的重复建设。
提升商业硬设施
天让置业副总经理徐世恒:我觉得,南北开发商对商业地产的价值看法差异性很大,以前北京作为一个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政府在商业配套方面重视度不够。另外,开发思路也不一样。南方地产商在开发商业与住宅综合楼盘时,不是当一道主菜来做,只要高出成本价多少多少,就可以卖掉。我说一个事儿:一两年前,广州一个开发商有一个位于新大陆的项目,总共项目面积是8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占到30万平方米。广东的发展商怎么算账?住宅项目均价卖到8000元/平方米,而这么大的商业面积,他的定价是30000元/平方米。30万平方米创造的价值比50万平方米创造的价值还要高。以广州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看,它已经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商业街,这些特色商业街与本身珠江三角洲是发达的制造中心有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能够吸引年轻人经常消费的商业街,如果你在北京做时尚为定位的商业,可以去广州看一看,比如流行前线,比如状元坊,现在已经变成了广州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支付能力比较高的中学生、大学生经常去消费的场所。
我个人认为,西单商圈完全可以做成一块与其他商圈完全不同的、吸引众多年轻人来此消费的区域。这是我对西单问题的看法。现有的燕莎商圈和国贸包括王府井,一些有个性化的品牌非常缺少。时代广场刚才提到要时代将引进GAP和BANANA等品牌,这些是目前美国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品牌。
下面谈一下北京目前的商业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最近有很多从外地来的发展商,其中很多盯上了商业地产项目,比如琉璃场最近有一个商业项目,大约17万平方米。我的理解,北京现有的商业地产项目,用电脑术语来说是486的水平,还没进入奔腾的年代。
在未来的北京,无论是大型的SHOPPING/MALL,还是商业特色街,包括商业批发市场,都会面临一个产品升级换代的问题。现有的批发市场功能非常单一而且购物环境非常不理想。前门大栅栏应该说购物环境很恶劣。它里面的产品结构有没有特色,我们这里先不去讨论,从硬件方面它应该怎么样结合大型SHOPPING/MALL的便利和舒适性,结合商业街的特色去做产品的升级换代,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考虑的。
在不久以前,我们提到了“购物公园”的新概念,现在很多发展商已经意识到了再按照传统的百货业和主题商场已经不能满足更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共享客源受益多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总经理杨建: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98年在开业时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可喜的是,经过4年多的努力,庄胜崇光百货的经营业绩可以说明一切:至今年6月,商场在4年的时间里创造了36.8亿元的营业额,开业前三年实现了每年超过50%的营业额增长,去年年度营业额达到12.3亿元。在今年的店庆日,商场4天营业额超过1.1亿元,刷新了于去年店庆日创造的全国单店单日销售纪录。商场自2000年度就结束了亏损,2002年上半年的利润额达到1000万元。
总结这几年的经营体会,我们认为除了是整合了中、日双方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凸显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外,从西单商圈的发展中也受益匪浅。在对庄胜崇光的顾客构成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特征:从顾客居住地点看,41.5%的顾客居住在宣武区和西城区,这两个区的顾客是我们第一大客户群;其次是居住在丰台区和崇文区这两个南部城区的居民,约占22.4%;居住在海淀区和朝阳区这两个最发达区域的居民在我们的总消费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相近,各占10%左右。从顾客所乘交通工具和花费时间看,选择乘坐公交车来庄胜崇光购物的人数最多,占到32.7%;其次是乘坐地铁的顾客,占到16%;自己开车的为14%由于宣武门一带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在步行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中,有相当部分是从西单购物后再来到庄胜崇光百货商场的;从在路途花费时间方面看,42%的顾客花费了10―30分钟,33%的顾客花费了30―60%分钟,花费10分钟以内和1小时以上的顾客占16%和9%。从选择交通工具的习惯来看,公交车与地铁是顾客常用的。而在路途时间花费上,集中在10―60分钟。由于西单与宣武门都有地铁出口,相互之间的公交车路线十分方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很多的顾客是从西单购物之后,通过公交车、地铁和步行的方式来到庄胜崇光的。
从这些来自顾客的意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已有相当一部分的顾客在休闲购物活动中有将西单与宣武门视为一体的倾向性;西单与宣武两个区域的顾客群已经具有的排他性的特征,从最根本的层面可以看出,宣武门与西单在商业零售业方面已经在走向一体化,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商圈。我们对于西单-宣武门地区的商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的,以下提及的几点变化,将为整个区域的商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一是西单作为建国后形成的大型商业街,在北京市民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市政规划的原因,西单商圈向北延伸可能性已经不大。而在西单路口以南,宣内大街的改造已经在进行之中,年内由于路面修整工作结束与时代广场百货商场的开业,将会使整个西单自然的延伸到长安街以南。在宣内大街改造完成后,目前制约两个区域连接的宣武门路通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二是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的消费群体最直接的改变将会出现在宣武门。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位于庄胜广场东侧的20多公顷土地的旧城改造工作已于2002年初展开,新建的社区将会产生至少2万余人的高消费能力常住居民。由于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在宣武门地域上的自然垄断特征,这批住户及其亲友将会很自然地将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列为休闲与购物的首选。这同时也会给整个西单区域创造一批高档次的顾客群。
三是西单商圈一直延伸到宣武门将会给整个区域带来新的感觉与营业增长。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以时尚作为主题,将成为整个西单商圈的重要补充。同时,由北京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北京庄胜购物中心和北京庄胜国际汽车贸易中心将于明年开业,这两家将在顶级品牌店和高档汽车专营店两种业态上补充和丰富西单的商业功能。
百货要有小店衬
时代广场副总经理李雷:虽然我们时代广场与西单大街只有一路之隔,但我们基本上不觉得自己是属于西单商圈的。
说实话,我们对西单商圈并不寄于厚望,只想着如何把自己单体店做到闪光。这几年,庄胜崇光百货已经很成功了,如果能够和他们的闪光连成一片的话,倒更可能。如果真能这样的话,就是很大的机会了。虽然我们的初次开业并不太成功,但我们仍然很有信心。一方面是品牌做了较大调整。在过去的3个月时间里就有160多个商铺和我们签了约,其中有不少国际大牌子,有的还是首次在中国市场亮相。
关键词:新建区;“四上”企业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四上”企业是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实践中对达到一定规模、资质或限额的法人单位的一种通俗称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
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四上”企业的新增态势、分布结构可以反映出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性指标。2016年,新建区新增 “四上”企业76户(其中两户住宿、餐饮业为产业活动单位“视同法人”),较上年新增6户,同比增长8.6%,“四上”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提升,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新增“四上”企业基本情况
1.从数量看:2016年,新建区新增 “四上”企业76户,在全市12个县区中排名第6位,占全市新增企业比重为9.7%。其中房地产业和规上工业新增数量在全市位于前列,分列全市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新增9户和24户,占全市的比重为14.3%和14.8%。新增建筑业单位2户,占全市比重10%;新增批发零售业单位20户,占全市比重10.3%;新增服务业单位10户,占全市比重7.4%;新增其他投资业单位9户占全市比重5.6%。
2.从增长看:2016年全区新增的76户“四上”企业中,限上批发零售、住餐业22户,同比增长120%;房地产开发经营业9户,同比增长28.6%;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10户,同比增长66.7%;新增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2户,同比增长100%,规上工业企业24户。
3.从分布看:2016年全区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和长僬颍分别新增了38和13户,石埠镇、乐化镇、望城镇、樵舍镇均新增3户,西山镇、厚田乡均新增2户,大塘坪乡、石岗镇、铁河乡均新增1户企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增企业分布不均。一方面,2016年全区“四上”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三个行业共新增“四上”企业56户,占全区的比重为73.7%,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只新增2户,新增企业行业分布不均;另一方面,2016年新增“四上”企业中,长僬蛭38户,而还有8个乡镇的新增户数为零,新增企业地域分布不均。
2.新增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新增仍显不足。2016年新增“四上”工业企业中,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竹木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纸制品制造、玻璃制品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企业中,共计19个,占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近八成。批发零售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谷物豆类、日用品、装修材料等传统贸易企业中,共计14户,占整个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六成以上。
3.“视同法人”、“个转企”工作推M乏力。按照统计标准要求,单位要进入“四上”企业范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法人身份,二是经营状况达到规定标准。从申报情况上反映,截止目前为止,只有两户住宿。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是“视同法人”入库,还没有一户由个体户转为企业而入统的公司。从全区情况来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达标个体户较多,但推动其转型困难也较大。
三、对策建议
1.做好政策扶持,加快“四上”企业发展。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经营领域,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在土地、融资、税收、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增强新生企业的造血能力。加大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尤其是对于那些准“四上”企业,要采集积极措施进行培育、引导,力争尽早达到申报条件,尽早发挥投资效益。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扶持小企业做大做强。
2.加强部门合作,做到应统尽统。“四上”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只有把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统计入库,才能真实地反映全区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区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局、住建局和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组织联合督导组,在区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乡镇、园区的督导;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四上”企业申报这项工作,责任人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行业和企业情况,还需细致了解和全面掌握四上企业的入统标准和入统流程,将符合申报条件的“四上”企业一家不漏的入统进来,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使全区的“四上”企业申报的基础工作更夯实,企业入统渠道更畅通。
3.加大对申报工作的宣传,提升奖励机制。加大“四上”企业申报宣传力度,把区委、区政府制定的资金扶持奖励机制告知企业,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四上”调查单位库。
[关键词]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 信息化 对策
西南地区包括川、云、贵、渝、桂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7.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3%。2004年,西南地区的生产总值为17092.88亿元,占全国GDP的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14.9亿元,占全国的10.6%,人均GDP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822元和228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6%和55.0%。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商贸业发展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但它具有建设地区商贸中心和面向东南亚开展商贸活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一、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涵
1.商贸中心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英国购物中心专家纳丁・贝丁顿认为购物中心是在统一管理之下规划建设的商业综合体。学者曾庆均提出,商贸中心是以专业化协作组织方式和不断更新的经营形态,对大范围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集中区域或中心城市。笔者认为,商贸中心是商贸产业、企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在实现横向多元化买卖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大规模服务性综合体。商贸中心以大量的商品流通、信息流通及货币流通为活动内容,其凭借雄厚的物资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及各类信息优势,发挥组织一定区域内的商品、资金、信息的大量流通的功能,形成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强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商贸中心可分为国际商贸中心(纽约、香港)、国家商贸中心(上海、北京)和地区商贸中心(如西南地区商贸中心)。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涵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的简称,其是指通过选择西南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商贸中心为大节点,以联系这些节点的铁路、公路、河道为干线及干线上的中小商贸城市、城镇为小节点,按照“点轴”开发的要求构成大中小商贸节点结合、空间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由点线结合交织而成的商贸中心网络体系。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中的一级商贸中心有重庆市中心区(重庆都市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和成都;二级商贸中心有南宁、昆明和贵阳;三级商贸中心有重庆的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南川和长寿;四川的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南充、攀枝花、德阳、绵阳、乐山、广元、雅安、遂宁、西昌和达州;云南的大理、曲靖、丽江、昭通、玉溪、个旧、景洪、保山、楚雄和瑞丽;贵州的遵义、毕节、都匀、安顺、六盘水和铜仁;广西的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悟州、玉林、贵港、河池、崇左和百色。
二、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化的内涵
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63年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问题。1967年,日本一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提出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信息化是指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的核心是资源共享,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储存形式和光速的传递速度影响商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质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在时空上的阻隔,被计算机网络的联结所打破。物质生产与销售方面的竞争,随着信息作用的提高而被信息竞争所替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开展好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商贸中心的基础和前提,是增强商贸中心聚合辐射功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顺应数字化时代要求,西南地区商贸中心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由单一的实体商贸中心向由实体商贸中心和虚拟商贸中心共同体转化。信息技术对商业流通现代化起着加速器作用,信息化为位于西部的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括:⑴流通业技术与管理手段创新;⑵信息服务中心建设;⑶电子商务发展;⑷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发展;⑸商贸信息网站建设;⑹ E-CBD建设;⑺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三、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树立“大网络”概念,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应突破条块体制的束缚,树立“大网络”概念,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对现有“一家一户”封闭运行的“信息中心”,通过统一规划和联网,按照效能原则进行跨部门、行业、系统和地区重组,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信息化建设中,可率先在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和南宁商贸中心城市建立起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带动西南地区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应建立网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2.建设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是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商贸中心提供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是物流系统的中枢神经,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与基础。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可设在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和南宁商贸中心内。其功能是服务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通过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举措有:⑴建立和完善流通基础信息平台。重点建设好商业情报中心数据库和商业门户网站――西南地区商业信息网,完善“商贸信息”网上直报系统,并与大型商贸企业、物流园区、批发市场联网,与地区的电信、数据电视、邮政等信息平台和全国相关信息网络对接。⑵加快商贸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⑶制定商业业态的技术服务标准和其他标准。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信息化水平高的企业可以降低其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借助自己的商业卫星,沃尔玛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5000多家门店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和销量全部盘点一遍。高效先进的信息系统配合高度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帮助沃尔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品库存和在途时间,压缩了营运成本,从而使其成为业内的成本领先者。据统计,我国连锁商业企业投在信息系统中的资金占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为1.2%~2%,投入硬件与软件之比一般是5:1,国外是1:1或1:2。西南地区企业信息化滞后,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低。对成都市50家重点优势企业和2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的调查表明,超过60%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仍停留在初级水平。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为此,可采取以下举措:(1)扶持生产资料市场、大宗消费品市场交互式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网上商品交易。(2)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3)推进网上身份认证和网上支付系统建设。(4)加强区内外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提供内外贸商情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内外贸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政策法规、案例、标准、企业、人才、国际动态、技术支持、解决方案等资源库,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⑸加强电子商务相关法规及标准建设。⑹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可逐步将商贸中心商贸活动涉及的各部门和机构整合成一个整体,提供电子化、网站式的对内对外贸易信息与交易服务。为此,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应加快内外贸政府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根据内外贸发展要求以及电子政务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整合,加快政府管理中的决策分析、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
4.增加投入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流通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应加强流通业信息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加强现代流通软科学专题研究,全面提高流通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地方政府的技术创新、创业基金要给予匹配的资金支持。
从长期看,能满足技术投资长期性要求的是资本市场。因此,西南地区除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外,还应引导银行支持流通企业信息技术创新。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建设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培育风险投资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成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商贸企业信息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体系。
5.建立商贸中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
随着商贸流通技术进步的加快,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应随之提高。加强流通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改变流通领域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因此,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政府应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信息技术的研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日等国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培训的机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有关部门应制定电子商务应用考核制度,建立相关认证体系。
6.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体系
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应逐步将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转向中介组织,发挥已有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中介组织,引导它们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和规范行为,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风险融资与担保、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服务。
7.消除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体制
流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的拉力。但是,流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它还需政府和法律的支持。要推动流通技术创新,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使流通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加强西南地区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通过诱导性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来推动流通技术创新,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流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获益主体。
8.引导IT厂商加大对流通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的研发
关键词:音乐课堂 欣赏音乐 激发兴趣
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伯恩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没有广大的积极参与其中的听众,而是一些被动地听音乐的人,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有一个具有音乐文明的国家和民族。”这句话的含义是深刻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少数顶尖艺术家,全民爱乐才是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的保证。全面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修养,是千千万音乐工作者的终身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起步则是培养青少年欣赏音乐的兴趣。
欣赏音乐简单地说就是聆听乐曲,乐曲可以是声乐作品可以是器乐作品。在音乐流动中,通过仔细的听辨音乐中人声和乐器采用不一样的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等)组织起来的乐音或噪音来体会不一样的情感,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通过音乐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这是一件神圣而令人激动的活动,它激发孩子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接受音乐的洗礼,让心灵迎接美好的重生。激发孩子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甚至喜欢音乐的一切。当然我们这所说的是经典音乐,这是通过我们筛选的音乐,是将融入我们的思维的优秀音乐作品。美国教育家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理解音乐是一件繁杂而又简单的事,老师们需要将不同作品的思维融入自己的脑袋,再化繁为简,运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给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的课上有时语言显得那样苍白,音乐其实就是一个“悟”,就是语言学中的同感,你能感同身受,那就是理解。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必须结合他们的特点,用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调动身体每一个情感细胞,让孩子们在感受中欣赏,在感受中舞蹈。其实就是在感受中理解了音乐。怎样能从课堂音乐课堂上营造体验的氛围、激发欣赏的兴趣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
一、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兴趣
(一)运用网络途径激发兴趣。网络上的知识内容广而新,老师们如能合理运用课件让孩子们能从视听多方面了解乐曲,必定能够引起学生更多求知欲、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上我们运用形象具体的画面,代替抽象的知识内容。从直观的认知上迅速到达老师需要拷贝的音乐思维。
(二)运用比较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细致地比较,可以明朗地听出作品风格的迥异,体会出作品的深浅,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们对作品的积累,对于作品音乐风格的判定多了更多的评判依据。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相似或相反的乐曲比较,将作品在内容上、深度上的区别一一列出,制表过程中客观地解决欣赏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培养鉴赏的能力。比较也来自不同版本、相同主题不同作品、不同节拍、速度、风格等作品,可以通过聆听思考不同作品的表现、不同艺术家的演唱、不同唱法的区别、不同演唱(奏)形式异同,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长期以往,孩子们就会有一双辨明真善的眼睛、一对遨游音乐世界的耳朵。
(三)运用民族音乐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即世界的。浓郁的地域性是理解音乐最明显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音乐欣赏中,如果直接运用原生态的民族音乐,那么在课上首先听到的会是孩子们的笑声,因为孩子们现在的生活还无法理解那样表达情感、表现美的方式。因而在我们的课堂穿插舶来的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原封不动的照搬,课堂就会显得生涩呆板。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运用外来教学法,更好地结合中国本民族的音乐,通过听觉激发多方面情感,促进孩子们听赏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结合师范作用,激发兴趣
(一)结合师范作用激发兴趣。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范唱、伴奏无一不影响着孩子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因而在有意的活动中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音乐的风格、表现手法、伴奏类型,孩子们会模仿老师的表情、唱歌的状态,会跟老师一样喜爱音乐、痴迷音乐。我给一年级小朋友听赏舒曼的《梦幻曲》,这首作品旋律优美、线条流畅。我先用柔和的声音描述作品,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音乐,告诉他们可以做出你想像的动作,然后偷偷地坐在旁边观察每个人的表情。他们的表情迷人极啦:有的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有的和着音乐做出采花、飞翔的动作。当音乐停止时,班级的气氛好极了,有的同学晃动着身体迟迟不愿睁开眼睛,还央求我再听一次。简单的欣赏让人回味而记忆深刻。
(二)结合“心静”的状态,激发兴趣。我曾观看德国哈勒市男童合唱团的演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心静的状态:孩子们的声音纯净而放松,乐曲的处理认真而严谨,每句的进出都不留痕迹,声音那样的舒畅、动听。这样的歌唱状态是我们理想中的,平时我们的孩子闹哄哄的从操场上跑来,练习的时间有了心还在操场上呢,这不能不说是有点遗憾的。在我看来,老师需要营造宁静的氛围,示范教课上彬彬有礼,唱歌前让孩子们运用简单的气息稍作调整,偶尔凝神闭目,培养静心小习惯。在听赏前还可以准备一些乐曲中关于细节的小问题,让他们用心发现问题,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慢慢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了。时间久了、心也静了,对于音乐殿堂的眷恋也更多了。
(三)结合激励性语言,激发兴趣。激励性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应该多看到学生的优点、进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信心和积极性是要通过长时间的鼓励建立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注意方法,孩子该批评时也要批评,能鼓励也能要求,这样才能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认识到学习的本身就是困难重重,需要我们面对挫折和失败,需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信心,掌握教学中的度,就能达到鼓励激励的目的。
三、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一)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能创造符合教学的场景,状态,引导孩子融入音乐,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表演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会扮演角色讲听赏的音乐形象化。比如在聆听《鸭子拌嘴》中可以先用语言描述故事,将鸭子一摇一摆的节奏型和拌嘴的前十六、三连音节奏写在黑板上,分配好角色,让孩子们在听赏中完成需要表现的动作,合理的展开联想,唤起他们的注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中来,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空间。
(二)合理运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学习的关键,因为好奇是一种内在的渴望,使人总是追求那些力不能及的东西。好奇让孩子们把现实和不切实际的幻觉联系起来,以想象为前提深深地投入到现实中去发现它的本来面目。欣赏乐曲时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去探索乐曲中的奥秘,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借景生情,激发兴趣。师生的合作互动关系在课堂游戏中得到强化,在情境创造中得到交流。老师给予每个孩子的创造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是和孩子情感交流的过程。要让孩子喜欢音乐首先要让他们喜欢音乐老师,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灌溉学生,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感化学生。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艺术欣赏,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我认为每个人身体中都有音乐的种子,孩子们纯真、善良,他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浇灌激发孩子们欣赏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关键词]商业信息 Internet 数据库
信息是消息、数据、资料和知识的统称。商业信息,是指市场主体的特征、要求、意图、竞争布置、行为等方法在市场上的反映。商业信息按来源区分为竞争信息、市场信息及环境信息三种;按内容可划分为战略型信息和商业型信息。信息是商战胜败的关键,信息在商战中的价值与情报在兵战中的价值一样重要,因此商业信息的获取对从事商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庞大,至今Internet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系统,其信息内容涵盖了各学科领域。现在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从远处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到有用的信息,从网络上获取文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通过Internet获取有关产品、科研、市场与服务等信息。那么如何方便、快捷获取网络上的商业信息?本人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查找专利数据库
新的专利发明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如果发现适合自己的专利发明,就是巨大的商机。专利发明的技术含量高,竞争性强,发展前景广阔,是不可不重视的重要商业信息。利用专利文献引进最新技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径。
由于专利文献受专利法的保护,一些国家将本国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上网后,提供给用户使用。如中国专利信息网、美国专利数据库、PCT国际专利、加拿人专利数据库、日本专利数据库、欧洲及欧洲各国专利、台湾专利数据库等,其中大部分数据库可免费使用。
国内检索专利信息的主要站点:
1.中国专利信息网(http://省略)由中国专利局检索信息中心与长通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创建,并与1985年5月正式运行。其专利数据库收录了自1985年中国专利法实施以来的全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的题录信息。此外,还提供专利全文扫描图形,通过身份验证即可在线浏览并下载全文。
(http:// sipo. gov. cn/sipo/zlis/default. htm),该检索系统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提供,权威可靠。共提供十一个检索入口,每个检索入口给予一个英文字母代码,以方便在连接运算行进行组配检索。
2.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http:///patent/)。该库包含了中国专利局自1985年起公布的所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内容有题录、文摘和等,每件申请均有关键词、发明名称、国际专利分类号、范畴分类号、申请人、发明人、申请号、公告号、优先权项等27个描述字段。
3.省略.Net)由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承建的知识产权综合网站,集各种专利为一体,可检索1985年以来的中国专利,并且可以免费获取最新说明书全文。
国外检索专利信息的主要站点:
1.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http://patents.uspto.gov/)由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供,收集了自1976年以来的所有美国专利数据,每一条数据包括专利号、国际主力分类号、美国专利分类号、申请日、及专利文摘等信息。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http:///eng/index.htm)是WIPO的主页,有30多个超链接,可进入有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专利合作、WIPO出版物等页面。
二、查找专业数据库
专业数据库也是获取商业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文数据库:
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1997年8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集团公司联合研究开发的,该系统主要包括科技信息子系统、商务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三个子系统。商务信息子系统中包括企业信息、产品信息、商务动态、政策法规、中外标准和成果专利。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简称国研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运营。包括金融数据库、消费数据库、商业与物流数据库等十八个数据库。
英文数据库:
1.EBSCO商业信息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包括经济学、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劳动人事、银行以及国际商务等领域的2,091种期刊,其中1600余种有全文。SCI & SSCI收录的核心期刊为398种(全文有145种)。EBSCO公司通过国际专线提供检索服务,校园网的用户检索、下载无需支付国际网络通信费。
2.ABI/INFORM:ABI即为Abstract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的缩写,世界著名商业及经济管理期刊论文数据库,收录有关财会、银行、商业、计算机、经济、能源、工程、环境、金融、国际贸易、保险、法律、管理、市场、税收、电信等主题的1,500多种商业期刊,涉及这些行业的市场、企业文化、企业案例分析、公司新闻和分析、国际贸易与投资、经济况和预测等方面,其中全文刊超过50%,其余为文摘,有图像。分为全球版(Global)和研究版(Research),后者收录期刊和全文刊略少。收录时间最长的期刊始于1986年。
三、利用搜索引擎
网上的商业信息量大, 而且随时更新, 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是非常大众化的方法,搜索引擎就象信息海洋中的导航员,帮助人们快速查找信息。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实际上是个专用的www服务器,它存有庞大的索引数据库,收集了全世界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个WWW主页的文字信息。其功能可分为两类:目录式搜索(通过主题目录逐层浏览)和索引式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词直接查找 )。只要充分利用网上搜索引擎, 就可以多快好省地实现搜集商业信息的目的。
国内著名的搜索引擎:
搜狐(http: //省略)
雅虎(http: //cn.省略)
新浪(http: // sina. com. cn)
网易(http: //省略)
263在线( http://省略)
中华网(hup://省略)
国外著名搜索引擎有:
Yahoo(http://省略)
A1tavista (http://省略)
Excite (http://省略)
Infoseek (http:// guide.省略)
Hotbot (http: //省略)
Lycos (http:// 省略)
总之,Internet 向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商业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查询方法,而且不仅能够获取信息,还可以信息,成为进行商业活动的主要工具,因此随着Internet 的不断普及,网络将成为查询国内外经济贸易、商业信息最现代、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谭艺曼,赵荷晴.利用Internet 获取经济信息情报.图书情报工作,2001,8.
[2]宋军良.商业信息的获取途径.商场现代化,2006,3.
对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特征的研究应作为出发点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这段话生动地阐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对企业这个经济组织而言,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样明显:事实证明,有的企业即使原先很“本分”,但在周边“成功事例”的示范效应以及社会融资较易获得的“有利环境”下,也会变得越来越激进,将财务杠杆用到紧绷乃至断裂的程度。因此,对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特征的研究应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区域信用风险潜在大小或未来趋势的首要出发点。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情,决定了不同区域的金融生态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鲜明的地域色彩,讨论一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特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当地整体融资环境的松紧度
一是观察当地银行的数量、相互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一般情况下,银行越多、竞争越激烈,银行对客户的准入门槛就可能降得越低,客户获得银行融资乃至过度授信的可能性也会越大。而且很多时候,即使一家银行自以为只给予客户适当的授信额度,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方原因,多家银行“合理”的授信额度加总起来,也会使企业的真实杠杆率高到离谱的程度。这样的过度授信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往往就是银行贷款被挪用,而实践证明,银行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是不良贷款发生的普遍特征之一。在经济上升期,这类风险还可能被投资品市场的繁荣与企业的盈利所掩盖,而一旦经济步入萧条期,那些本不应获得贷款或本不应获得大额授信的资质较差的企业便会首当其冲,成为对银行资产质量进行冲击的“排头兵”。
这一方面可以参考的指标为当地银行信贷与GDP 之比重。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观反映某一区域内银行业过度授信情况的严重性以及该区域的整体偿债能力。如从2012年末全国各省市贷款余额/GDP的指标情况可以看出,浙江省该指标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全国第三位;而从时间序列来看,福建、山东、内蒙等几个省份该指标虽然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该指标数值一直呈上升趋势,即存在于经济下行期“加杠杆”的嫌疑。这些或都是造成当地近期银行信用风险集中发生的诱因之一。
其中,北京、上海情况较为特殊,部分原因可能是存在较多全国性企业集团总部原因,造成贷款余额/GDP的比值相对偏高。
二是考察当地民间借贷的活跃度。从理论上讲,如果当地民间借贷市场越活跃,则企业获得民间资金的便利性也越强,银行资金变相进入民间融资领域的可能性也越大。在经济上行期,民间借贷可以成为当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除银行体系之外的另一重要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民间借贷资金具有流向监测困难、风险隐患难以掌控、容易发生债务纠纷等天然缺陷,在经济下行期,一旦资金链条发生断裂,便会在“羊群效应”驱使下引发一系列联动效应,造成大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同时,部分民间借贷资金本身就可能间接来源于银行贷款,这就会进一步加大银行资金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比如,我国的浙江温州、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民间借贷市场历来均十分活跃,这些区域也成为近阶段银行信贷风险的高发地带。
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参考当地人民银行或其他机构的监测信息,重点关注民间借贷的资金价格、借贷期限、借贷用途等信息。
(二)当地银行信贷资金的外流程度
如果一个地区银行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说明当地存在产业空心化趋势,且较多情况下,流向异地的银行资金会被挪用于投资或借贷用途,将进一步加大银行贷款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对此可观察某一区域的贷存比指标,若该地区贷款金额较大而存款金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上即说明该区域资金存在漏出银行体系或流向外地的可能性。
从2012年末全国各省市贷存比指标情况可以看出,福建、浙江、内蒙等省份的贷存比指标都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地银行资金外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三)当地是否具有较为深厚的诚信文化
诚信文化也是考察区域信用风险潜在大小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区域存在重诚信、讲信义的传统,企业之间讲究“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江湖文化,这对于银行的资产安全自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正面保障。而一些区域的部分企业,或在历史上少数负面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存在对银行贷款能赖则赖的侥幸心理,或对自身诚信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银行介入时就需慎之又慎。
不过,文化因素只能作为软约束,而且事实屡次证明,在真正的系统性风险到来之时,原先海枯石烂的誓言和保证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在生存的压力和诚信的尊严之间,企业的选择往往是最现实的。比如,目前国内部分区域出现不良贷款后,部分企业开始还愿意为被担保企业代偿,但当越来越发现这是个无底洞时,便会明哲保身、甚至溜之大吉,造成担保链风险的不断蔓延。
因此,对文化因素的考察往往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真正决定是否可介入授信的,还是客户自身的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分和稳定,以及抵押物是否足值等因素。
(四)政府在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有无作为
比如,政府是否准备或已经成立有专门的财政入股的担保机构,为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在追讨不良贷款过程中,政府是否能够公平、公正地发挥应有作用,法院能否及时、有效地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等等。
对当地企业经营理念特色的考察应作为落脚点
历史上,我国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曾形成了不同的商帮,到了近代,这种区域商业文化的区隔也非常明显。这些迥异的经营理念,造成了不同区域的企业家在面对风险或机遇时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比如,据国内学者研究,浙江商人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勇于开拓、思维解放,这促成了浙江地区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但另一方面,在资本逐利性及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也造成了近年来浙江特别是温州地区民间资金大量外流、炒作房地产、农产品等资产的现象,使得当地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2012年以来,当地许多“热钱”因投资品价格下跌被套,导致众多企业链断裂而引发担保链风险,进而形成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这也是造成此次温州等区域风险集中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又如,福建地区特别是闽南的民营企业主,有着“爱拼才会赢”的特性。许多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后往往进行大额投资,有的是增加生产线、有的把钱花在争取上市用途,更多的则是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等风险较大的业务领域;还有一些资金则是想趁造船、航运等周期性行业处于“低谷”时“抄底”,结果却因踏错节奏而被套牢。这些大额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借贷和银行融资,使得相关企业财务杠杆率居高不下。在经济下行期,企业资金链极易断裂,最终引发一系列问题。
而珠三角此次之所以没有爆发像长三角、福建地区那样集中连片的风险事件,有观点认为,一是以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对珠三角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其他区域,使该区域企业主整体趋向更为务实、更加嫌恶风险,对大规模投资于不熟悉的领域变得相对谨慎。二是广东地区尽管民间借贷也较为发达,但在相对审慎的经营理念驱使下,区域内民间借贷多用于银行贷款到期时的“过桥”,期限通常较短且金额不大,风险扩散性和危害性便也相对较弱;而温州等地区的民间借贷多被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扩大规模甚至其他投资活动,即在表内贷款之外又一次放大了财务杠杆,一旦发生风险,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打击程度以及风险扩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更为显著。
对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特点的分析应作为根本点
(一)当地三次产业构成及演变
从当地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及演化历史,可以看出其整体经济产业环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而为银行对其整体信用风险环境的判断提供依据。
如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温州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同时其工业总产值增速近年来也有明显下滑,2011年甚至出现负值,说明本地制造业地位在不断下降、制造业转移乃至空心化现象在逐步加剧。但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增速却未见明显下降,由于当地银行贷款大部分投向仍为制造业,这说明要么银行贷款的实际用途存在较大疑问,要么贷款投向与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及产业景气度之间出现了背离,信用风险在不断积累。
(二)当地的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这方面可参考的关键指标包括当地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层次或地位、当地的主要产业组织形态、当地的企业主体规模类型等。
比如,从产业层次看,我国浙江、福建部分地区的企业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本身存在与上下游相比话语权较小、产品附加价值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困难、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等问题。无疑,银行给予这类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也会随着其竞争力的下降而持续上升。
又如,从产业组织形态看,浙江地区经济的条块状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即相同产业往往集中分布,如温州的制鞋、眼镜、灯具等产业,海宁的皮革产业,乐清的低压电器,义乌的小商品批发贸易,永康的小五金等均是典型的例证。这种产业分布形式易形成“集聚效应”,利于上下游供应链的完善和专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壮大;但从另一角度来讲,由于区域和行业结构相对集中,行业系统性风险不易分散;再加上银行在此类地区的贷款往往会由同一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互保、联保作为缓释手段,一旦发生风险,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再如,从企业规模来看,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达,经营主体也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本身即存在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经营失败风险相对较大等先天缺陷,银行贷款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以上几个产业结构方面的突出特点,也是此次浙江等地区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相对更为突出的重要原因。
(三)当地是否存在值得特别关注的风险较大的产业领域
例如,近年以来,受到欧美经济下行、需求减弱的影响,国内与外贸相关的行业普遍面临了较大的经营危机。从数据可以看出,此次信用风险较为突出的长三角和福建地区均属于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而广东地区外贸依存度也很高,之所以未尚显现大规模的信用风险,据公开报道是广东很多中小企业主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即已经开始收缩战线、按单定产,“没有单就关厂,或停止生产,借钱上新项目和新生产线的比较少”。由于其较少使用银行贷款和民间资金进行高杠杆经营,因而即使因经营困难而倒闭,对金融领域造成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关键词]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熵流;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园区是园内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是众多科技成果涌现和转化的有力平台[1]。园内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而且多处于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对其来说尤为重要。而创新是系统性的工程而非纯技术层面的工作,应当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审视创新系统对象。如何化解园内企业创新系统内在矛盾和冲突、充分利用科技园区所营造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最终促进系统有序健康发展是理论和实践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2]。本文试图从管理熵的角度来考察园区内企业创新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熵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本指系统中分子运动的无序性,系统内部的熵增会导致无序程度的加剧[3]。其后,物理学中的熵概念被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其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便产生了管理熵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有将物理学中这种熵的概念引入企业创新研究的领域,将其应用于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系统演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此,本文试图探析园内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并构建付诸应用的熵流测算指标体系、测算方法以及耗散结构状态形成的判别标准,以便为园区企业管理者准确把握企业创新状态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二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
六总结与建议
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摩擦,其内部职能部门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诉求时常不统一,对创新任务的理解存在差异,各部门的内部文化也有所不同,加之创新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总有不合理之处,如此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创新系统中障碍或矛盾的产生,这些矛盾就会带来正熵的增加[14]。要降低内部不断增加的正熵,就要从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中引入负熵流,这种负熵流的引入将有利于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比如科技园区内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给园内企业提供及时的金融支持、园区管理者向园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协调、管理咨询、信息沟通等服务。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的引入将对园内企业的创新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企业创新系统中矛盾的增加或正熵的增加是系统产生无序性的根源,而创新环境中引入的负熵流是系统走向有序的源泉。然而需要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从环境中引入有利于园内企业创新的因素就一劳永逸了。事实上,引入负熵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企业管理者还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化解内部的障碍及矛盾,比如加强研发-生产-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完善创新决策及具体执行的流程,采取合理的手段整合创新资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一点,从外部引入的并非一定就是有利于系统有序发展的负熵,如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渗透进企业,反而会导致创新系统更加无序。
[参考文献]
[1]陈青洲.科技园区管理研究―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陆利华,张克俊.我国与国外高新科技园区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3):127-128
[3]李志强,刘春梅.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9,(8):162-166.
[4]刘艳梅,姜振寰.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8-91.
[5]李锐.企业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CorningP.Thesynergismhypothesis:ontheconceptofsynergyanditsroleintheevolutionofcomplexsystems[J].JournalofSocialandEvolutionarySystems,2008,21(2):133-172.
[7]worksandinterfacesinenvironmentalinnov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heUKandGermany[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6,5(2):78-91.
[8]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3):119-124.
[9]KobergCS,DetienneDR.Anempiricaltestof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processfactorsaffectingincrementalandradicalinnovation[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Spring,2005,14(l):21-45.
[10]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142-147.
[11]ChesbroughH.Managingopeninnov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04,47(1):23-26.
[12]李玉辉.演化视角下企业创新导向的提升机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9-9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兴趣培养
在学习中,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知识有趣、活动有趣时,就很容易把他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其求知欲,引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其思维发展。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下面就这方面的体会和做法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明确意义,增强动力
很多同学,还不太了解学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意义。跨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已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人类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正如传统制造业工人需要掌握机械工具一样,现代化的进程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电脑这种强有力的现代化信息工具。因此,作为新一代信息时代的劳动者,掌握电脑应用的基础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学生掌握信息的多寡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尤其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所学校的事,它将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关系到一个民族是否能实现伟大复兴。就个人而言,现在不学好信息技术,将来就是一个“不认识字,不会写字”的文盲。不用说报效祖国,就连一份工作也难找到。这样让学生真正明确了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再慢慢培养他们的使命感,使他们深深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
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热情很高,每次上课都提前到机房。其实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聊天、或听音乐。除非在你的严密监控之下,他们才不得不练习学过的内容。稍一放松,又各行其事。他们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兴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笔者组织多种形式的小比赛。比如:看谁打字快、看谁说得好,这样可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再如指法练习,指法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是基本功,学好了对熟练操作计算机有很大帮助。但学生讨厌那枯燥无味的输入,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就要借助优秀的学习软件,如金山公司的“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的键盘指法练习,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软件,此软件,把英文打字练习编成打地鼠、警察抓小偷、青蛙过河、吃苹果等游戏,这些游戏个个趣味什足,充分把学习和娱乐溶为一体。如打地鼠游戏是这样的,一个地鼠从地里冒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字母卡片,只要你按下与这块卡片的字母相同的键,一个大锤把地鼠打得粉碎,打了一个,马上冒出另一个。学生进行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增加练习内容,最后计算机就象老师一样,能根据输入者的速度、正确率给予统计、评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指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为经常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看到自己的输入速度越来越快而高兴。同时还减弱了他们上网的欲望,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循序渐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课余,培养尖子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选拔那些对计算机有真正爱好的学生,组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培养学习尖子,以便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四、确保理解,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