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临床药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药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药学论文

第1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1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

向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药物咨询(包括药物选择、相互作用、服药时间和特殊群体的用药等);收集药物的不良反应;开展药物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以提高医师、护士药品应用水平和使用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进行用药教育、宣传,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进行临床药学研究,为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监测;承担医院临床药学教育和对药师、医师进行培训,开展患者用药教育。

1.2处方集、临床用药指南和治疗规范

可以使患者的药物治疗合理化,促进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确保药品的使用符合处方集,并提供处方集和非处方集药品使用的正确程序。向临床提供经过评价的药学信息和建议,及时准确地提供与新的产品和治疗进展相符合的药品信息。临床药师对于新的药品,应该非常熟悉其优缺点,以及在目前临床应用中的变化情况,临床正确选择某类药品中的某一种药品,或者建议特殊患者用药剂量调整等。

1.3记录用药史

要了解患者所有以前使用过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滋补营养品等,询问了解出现过的疗效、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记录患者用药史,有助于临床药师评估并确定患者的药学需求,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对于目前的治疗没有效果,要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完全深入的评估。处方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的诊断相符,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时间是否合适;当前的治疗有问题时,应该有新的治疗替代品;确保没有药理学相似药品的重复使用;没有使用与治疗目的不一致的药品;要考虑药品与药品之间,药品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考虑药品的过敏,耐受性;确保药品的使用是按照处方执行;处方要与相关处方集或处方政策相符。

2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

2.1选用药物不当

在门诊处方中,妇产科为流产术后患者预防感染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级别过高;皮肤科为诊断为荨麻疹的患者使用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和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两者都是长效组胺H1受体结抗剂,属于重复用药。

2.2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

在门诊处方中,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处方用法:5mg,tid,说明书用法:5mg,Qd;硫普罗宁片处方用法;0.3g,tid,说明书用法:0.2g,tid;西洛他唑片(培达)处方用法:50mg,tid;说明书用法:100mg,bid。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地红霉素肠溶片处方用法:0.375g,Qd;头孢地尼分散片处方用法:0.1g,bid,说明书用法:0.1g,tid。对于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处方,临床药师会让患者重新找医师签字确认或修改,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3不适当的合并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体外理化配伍、药效学和药动学三方面。药师不仅要注意相关体外的药物理化配伍,体内的药理、药效上的相互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还要关注药物代谢是否有竞争抑制等。如:1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润格列奈(诺和龙)降血糖,因伴有高血脂,医生认为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降低有好处。从药理和药效方面,两药并没有拮抗作用,而且两药均属最近上市的新药,没有相关合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但临床药师认为两药均为肝药酶P450(CYP3A4)代谢,相互竞争代谢酶的结果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体内代谢的作用时间相对延长,横纹肌溶解(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由于HMC-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中氟伐他(来适可)通过P450(CYP2C9)代谢,普伐他汀(普拉固)不通过P450代谢,与瑞格列奈(诺和龙)没有竞争抑制作用,因此改用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降血脂更安全。

2.4药物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由于中药的提纯及杂质含量等问题,在临床的使用中需要特别关注,临床药师在查阅病历中发现一些中药注射剂使用溶酶不对,医嘱中使用NS250mL+舒血宁针20mL,Qd,iv,说明书规定:用5%GS250~500mL+舒血宁针20mL,Qd,iv,医嘱中使用NS250mL+路路通针250mg,Qd,iv,说明书规定:用5%~10%GS250~500mL+路路通针200~400mg,Qd,iv。临床药师发现后,经与临床医师沟通,已经改正。当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协助医师及护士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时间报告表,并能合理的想患者分析、解释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协助医师采取积极的救治方案,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并通过监测网上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5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医师制订用药方案,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实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最低的费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每月由临床药师负责对抗生素用量排前10位的按时进行公布,并按照抗生素单品种不超过10万元进行下月采购。临床药师每月对手术科室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检查,其中血管外科的患者进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碌脱术,使用左氧氟沙星针预防感染,根据文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要求,周围血管外科手术预防感染应选择第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将结果反馈到医政科,督促临床医师改正。

2.6特殊群体的用药

老年或体弱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一直是临床药师关注的话题。如:喹诺酮类药物由于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儿童不能服用;妊娠期妇女患高血压不能用口服的抗高血压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需根据肌苷清除率计算出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

3临床药师的发展方向

3.1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临床药师应专科化,各个专科的临床特点皆不同,因而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用药种类及方法均不同。应对本专科用药范围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该专科常用药物的药效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的禁忌症、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临床药师通过学习,对临床药品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国家承担的医药费用。

3.2临床思维的培养

临床药师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在临床中建立医药全方位的思维模式,在参与临床活动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治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体征、病理、生理及诊断的分型、分期、分度和并发症等,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其他病史,如过敏史、并发症和治疗前用药情况等。有学者认为,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关键点有药品种的选择、药物剂型的选择、药物途径的选择、给药间隔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疗程的制定、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考察等。

3.3临床药师与医、护、患者的沟通

针对临床上遇到的常见用药问题,临床药师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药学知识讲座,向医师介绍新药知识,分析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常见不合理医嘱,指导护士正确执行遗属,组织患者用药教育。通过培训班、讲座、发放《临床药物信息》等方式,将发现的用药问题与经验进行总结,为医师、护士及时提供更多、更新、更准确的医学信息,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医、护、药之间的良好沟通,保障了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3.4开展治疗药物检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患者对药物消除功能不良,如肾功能不足者用主要由肾消除的药物,肝代谢功能不足者使用肝代谢药物等;长期使用药物,患者依从性不良,以及发生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时;药物过量和中毒;联合用药引起药效变化等,可以通过用药后的血药浓度或尿药浓度监测来评价和预测疗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出调整给药方案的指导意见。

3.5开展安全性检测,提高用药质量

药物临床安全性涉及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有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有用药失误、有患者的体制特征与依从性等,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用药失误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失误的损害程度降至最小。

3.6开展药物利用与经济学评价

第2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1资料

以2013年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为研究对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从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作者地区分布等方面对80篇会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论文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占43.75%,调查分析性论文占22.50%,其余为综述和实验性论文,未有应用中药临床药学干预疾病治疗的个案报道。可见,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以理论探讨性论文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应用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实践性论文较少,这与中药临床药学目前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基本一致。

2.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80篇会议论文中研究内容除中药临床药学浅论最多外,还有中药用药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中药药动学、中药煎药及临方炮制、中药说明书及包装、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等,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研究领域也较多。但是,涉及中药药动学、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的论文较少,且多以理论探讨性和综述性论文为主,缺少开展上述具体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性论文。通过统计还发现,在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生物利用度监测等方面未有相关论文。

2.3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80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较广,但投稿数量最多的为会议主办地广东(31.25%),其次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苏(8.75%),其余11个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数量均很少,另外还有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山西、辽宁、福建、浙江、、宁夏等10多个省市未有论文。

3讨论

3.1建立完整的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临床药学工作也成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的临床药学工作多以化学药临床药学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开展较少,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较多,而实践性论文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还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也未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使中药临床药学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其二,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目前在我国尚无一名正式的中药临床药师,也没有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过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或开设中药临床药学课程。现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多为受传统中药学教育的中药师经简单的临床药学知识培训而来。传统中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药饮片鉴定,中药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药学人才[2],他们往往缺乏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等知识,导致难以胜任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此外,还存在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本身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不够等因素。鉴于上述原因,大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随着中药临床药学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本次会议论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论文对中药临床药学概念、主要任务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有的论文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思想认识、机构建立、编写资料、信息服务、中药调研和处方分析与点评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有的论文就中药临床药师的定位、工作内容等作了深入探讨;有的论文探讨了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有的论文还深入探讨了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中的中药处方点评的科学化、系统化实施要点。此外,有的论文还从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及医疗机构的培养安排方面,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及完善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临床中药师培养模式。上述会议论文中一些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本次会议首发的《中药临床药学》专著,对指导建立一套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因此,本次会议论文中占多数的理论性文章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内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3.2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有利于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3]。狭义来讲,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从广义上说,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上述狭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中药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监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之间及中药+化学药之间的配伍、中药处方点评、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物经济学、中药循证药学、中药调剂与煎服、中药临方炮制、中药临床试验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4]。从中药临床药学本身定义及其内涵外延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绝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必然会是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从本次会议论文的内容分布情况看,虽然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够,且有些领域未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应积极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细化、深化研究内容,丰富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的内容。

3.3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促进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提高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现正处在一个研究探索阶段,开展过程中肯定也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使中药临床药学更好的发展,需要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其存在或碰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本次学术研讨会正是以此为目的而召开的。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有16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天津、北京3个省市。虽然本次会议论文投稿数量较多,但仅分布在16个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对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薄弱,缺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认知度,强化医务人员的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邀请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较低或未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医院代表参加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学术活动,促进上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带动该地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全国中药临床药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4结语

第3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监护医院药学

临床药学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进人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药品采购、供应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忽略了药学工作的技术内涵,“以药养医”、“重医轻药”的陈旧观念使医院领导对医院药学重视不够,药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不多,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尚有欠缺,不能适应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这为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将日益高涨,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扭转医师处方无法监督的局面,促进合理经济用药。

世纪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实践已开始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核心”的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此模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为药学监护。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各专业的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但他们并不直接从事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由检验科来承担。这样,临床药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上。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服务深人人心,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据一份调查显示,临床药师在住院病房参与治疗工作中,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以上被采纳或经过修改后被采纳,药师面向患者参与治疗,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也使患者在病房的花费大大降低。[]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或药学情报功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品种与美国几乎没有差异,凡是治疗窗狭窄,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的品种,各医院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

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三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以药养医”的现象将会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第4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1我院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该处方合理。吲达帕胺晨起服用,以免晚间服用频繁排尿影响睡眠,长期服用吲达帕胺,须定期监测电解质。若血钾偏低,可给予适当补钾治疗;坎地沙坦片属于长效降压药,一般成人1次/d,4~8mg必要时可增加剂量至12mg。患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且使用利尿药、钙拮抗剂和ARB3种降压药,在日剂量正常前提下坎地沙坦一日剂量均分2次给药,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硝苯地平控释片需整片药片吞服,服药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阿托伐他汀晚上服用由于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较强的特点,而他汀类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起效的,故此类药物最好在夜间服用。

1.2医生和临床药师角度的用药分析比较:从医生的用药分析来看,分析的内容涵盖药物的选择、治疗的时间学、药物的副作用,较好地体现出临床思维。临床医生在全面掌握病情、药物、患者的有关情况下制订用药方案。首先明确药物治疗目的,平稳控制血压至目标水平且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兼顾考虑疾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并发症用药、药物的药动学、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生理特征、并发症、既往用药等。该用药分析重视药物的比较,除了考虑疗效还要兼顾并发症、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压药服药时间与实现平稳降压也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用药时间能够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着重从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分析用药的合理性。临床医生在分析用药时,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更多是依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否与诊断相符、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是否影响治疗,至于药物的比较、是否是最佳的选择往往不做过多的分析。目前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主要集中在是否符合用药规范的范畴,而不是集中到用药方案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这样的用药分析自然是以药物为中心,凸显了临床药师药物应用、药物疗效评价能力的不足,临床药学专业尚未解决将医学与药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难题。综上分析得出,医生和临床药师完成用药分析的优势与不足:医生熟悉病理生理学知识、疾病特点和发病机制,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角度评价用药是否合理更具说服力,另外医生对其专业领域中的药学知识非常熟悉尤其擅长于药物的选择和比较,这也是医生的优势;但医生没有接受完整的药学教育,知识来源主要是临床积累的经验、文献报道和指南。临床药师在药学知识的广泛性上更具优势,尤其在药物的安全性、药学属性方面如根据药动学知识设计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给药剂量和更多的安全用药方案,这方面是医生无法比拟的;而临床药师欠缺医学知识,无法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角度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更多是从理论上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不能深入评价用药是否符合个体化原则。倘若临床药师也具备相当的医学知识、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的药学知识,那么完成的用药分析将全面、科学、贴近临床。

2医学知识与临床药师的培养

目前临床药学发展的滞后,首先是临床药师的素质不足。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促进医院药学的转型与学科发展,临床药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水平和技能才能跟上临床药学的发展?临床药师应加强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如《诊断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药物流行病学》、《儿科学》等课程,让临床药师熟悉病理生理学知识、疾病特点和发病机制,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角度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用药时机、用药的合理性。医学知识有助于临床药师正确理解和诠释药物在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使其掌握的药学知识有用武之地。临床药师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参与临床实践,就能阅读病历、化验单、检查单,掌握患者病情的进展,了解用药的目的并参与讨论临床用药方案,监测与用药相关的指标变化,实施药学监护。临床药师从临床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学会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培养出药物应用、药物疗效评价能力和临床思维。另外临床药师作为医疗保健团队的成员,不是以检查、指导用药的角色参加临床实践,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为医生和护士提供全面、科学的药学知识,这样有利于临床药师赢得临床一线的接受。

3临床药师和临床药学的展望

第5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1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比如青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头孢菌素类与阿奇霉素合用,2种方案均是速效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合使用,其结果并没有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

1.2重复给药的多发生在同时给予2种同一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中,如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氨苄西林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联合使用的2类药物都是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这样重复给药并不能增加疗效,反而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增多。

1.3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配伍禁忌:是指2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产生浑浊、沉淀、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药理性配伍禁忌.

1.3.1物理性配伍禁忌主要由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引起的,例如静脉用脂肪乳是依靠物理力的微弱平衡达到体系稳定的制剂,如果将电解质(如氯化钾溶液)直接加入其中,脂肪乳稳定体系受到破坏,类脂小球的聚集和扩散可以在肉眼看不见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凝聚脂肪一旦进入血液就有造成血管栓塞的危险。

1.3.2化学性配伍禁忌发生化学性配伍禁忌的药物较多,如: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含钙离子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相混合后,会产生碳酸钙沉淀而使药液混浊;普通胰岛素注射液容易与镁离子、钙离子、锌离子等2价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而影响其疗效;注射用硫酸镁、门冬氨酸钾镁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中含有镁离子、钙离子,所以这些药物不能与胰岛素混合使用;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醌类药物维生素K1、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具有氧化性,前者与后两者中任何一种混合后,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维生素C、维生素K1或维生素K3疗效降低或消失;另外水溶性维生素中因含有维生素C成分,故也不能与维生素K1或维生素K3同瓶配伍;甘露醇的水中溶解度(25℃)为1∶6,常用甘露醇注射液为20%,属过饱和溶液,在温度降低时会自然析出结晶,若加入氯化钾或氯化钠等无机盐类药物,由于盐析作用,同样能使甘露醇结晶析出,静滴时引起小血管栓塞,故不能配伍;三磷酸腺苷注射液为三磷酸腺苷二钠盐,为碱性药物,在pH=8~11时稳定,偏酸性则产生沉淀,维生素B6注射液为水溶性盐酸吡多辛,pH=2.5~4,可使三磷酸腺苷二钠产生沉淀;地塞米松注射液pH为7.0~8.5,呈碱性,入壶后会加速β-内酰胺环的水解;酚磺乙胺的pH4.5~5.0,与地塞米松混合后可能出现浑浊、沉淀、产气、变色、失效、增加毒性或拮抗。

1.3.3药理性配伍禁忌由于药物在体内发生药理变化而引起,如:奥曲肽与胰岛素合用时,奥曲肽可抑制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并使胃排空延迟及胃肠道蠕动减缓,引起食物吸收延迟,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忌与抗凝药合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1.4溶媒不适宜的在临床中常用的溶媒有5%葡萄糖注射液,pH3.2~5.5,0.9%氯化钠注射液,pH4.5~7.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3.5~5.5[4]。许多酸性或碱性的药物选择溶媒时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出现酸碱反应引起潜在风险,同时,酸性或碱性的药物的溶媒选择也是我们审方的重点。如呋塞米为呋喃苯胺酸钠盐注射液,属于弱酸强碱盐水溶液,碱性较高pH为8.5~9.5,而5%葡萄糖注射液偏酸性,当其pH小于4时,可使呋塞米产生呋喃苯胺酸沉淀,所2014年王莉红:静配中心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初探以呋塞米静脉滴注时易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奥美拉唑pH为9.5~11.4偏碱性,所以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配置时应选择0.9%氯化钠100mL,在临床中常见选择5%的葡萄糖100mL、0.9%氯化钠250mL或是5%的葡萄糖250mL配置,此时,溶液偏酸性或是接近中性,使药物降解而变色。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选择药物的溶媒。另外,在长期审方过程中发现,外科系统对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常选择500mL的溶媒,如头孢唑林钠2g溶于500mL葡萄糖氯化钠中。再有,未按说明书中规定选择,如,说明书中规定用0.9%氯化钠注射液,而临床中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

2超常医嘱

2.1无适应症用药手术后患者无感染或是无预防感染适应症而使用抗菌药物的;中药制剂如喜炎平、糖肽类药物(如薄芝糖肽)等的滥用。

2.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我院临床较常见有薄芝糖肽、灯盏花素、骨瓜提取物、谷红等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对于这类医嘱及时与临床沟通更改医嘱,若不更改拒绝配置并上报医务科。

2.3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主要是相同药理作用的口服药与静脉滴注药重复的,如氨溴索、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静脉给药同时口服给药每日3次。

3结论

第6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对于临床药学这样理论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控制对于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3 调整集中式进行的毕业论文,改为全程式培养

第7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AOPP患者,其中2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为28岁。该该组病例中,均与AOPP诊断标准相符合,根据临床表现及CHE的高低将该56例患者分为16例轻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重度类型:33例患者由于敌敌畏,7例患者由于氧化乐果,9例由于乐果,3例由于“1605”,3例由于“3911”,1例由于其他。中毒方式:有53例是口服中毒,3例是皮肤中毒。从服毒后的15s~12h是开始救治的时间,患者服毒量在10ml~500ml。

1.2治疗方法

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立即给予清水洗胃,若患者皮肤和头发有污染,则需要同时清洗。皮肤中毒的患者除了使用清水对头发皮肤进行清洗外,给予吸氧、吸痰、保留导尿、开放静脉、常规使用2~6mg的长托宁、5~300mg的阿托品、1~2g的氯解磷定等。若患者出现呼吸不平稳,则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气管插管或呼吸抑制剂。将患者转入ICU主要治疗:

①抑制毒物吸收(将头发、皮肤进行再次清洗,胃冲洗、导泻);

②促进毒物排泄(对患者胃肠减压、利尿);

③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给予其氯解磷定、长托宁,并对阿托品的用法和用量进行随时的调节。在患者住院的头3d,常规给予患者20mg~50mg的地塞米松,并给予稳定机体内环境、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抗酸保护胃粘膜等治疗。若患者出现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平稳则需要对其及时的应用呼吸兴奋剂辅助呼吸。若患者出现心跳停止需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出现“反跳”则需要先将原因查明后再给予其治疗。若出现循环衰竭则需要给予抗休克处理。

2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治愈的患者有55例,治愈率为98.2%。仅有1例患者因自动出院而很快发生死亡。

3讨论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抑制,造成乙酰胆碱的蓄积,由此导致胆碱能神经被持续冲动,最终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烟碱样和毒蕈碱样等症状的发生。阿托品能够将乙酰胆碱对中枢神经和副交感神所造成的毒蕈碱受体作用进行阻断,有效的缓解毒蕈样症状以及有效对呼吸中枢进行抑制。但是却不能够缓解烟碱样症状以及使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所以若患者AOPP重度一经诊断,应当立即对其使用阿托品,不能够在将胃肠道清洗完毕后才使用;由于有机磷能够较持久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而阿托品在静脉注射1~4s才开始起效,达到高峰需要8s,并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同时AOPP患者体能堆积了大量的乙酰胆碱,比正常人对阿托品的耐受量更加的大,所以在应用阿托品时应当早期、足量、反复、维持。在AOPP早期、足量、快速的给予患者阿托品静注能够对抗循环衰竭、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支气管痉挛、呼吸中枢抑制有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若过量使用阿托品也是会导致中毒的发生。

第8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药物会影响药理学产生一定的临床医学效应。例如,半胱氨酸会造成血液中酮体的阳性,影响实验结果;酚酞会造成尿液成红色,影响酚磺酞的排泄,加快其排泄的速度;吡嗉酰胺与硝基氰组合作用影响尿的测定,影响检测结果;青霉素类的药物会造成红细胞的非特异性与白蛋白结合。另外,药物的代谢产物也会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苯湖泊会造成尿呈桔红色,氨苯蝶呤造成尿呈蓝绿色,维生素类药物的服用会造成尿呈黄色。酚酞类药物服用后,一部分会被人体吸收,由尿排出,尿液呈现红色;利福平眼药水或口服液会造成肝脏分解成乙酚基产物,呈现橙红色,甚至造成痰、汗液等呈现橙红色[2]。

2加强药物药理研究,保证临床医学结果的合理预防

2.1合理的分析药物信息的查询

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各地的临床反馈信息完成药物信息资源的统计,合理的对药物的质量继续合理的稳定控制,保证企业的药物品种和药理药性的多重检验,药品的检验与快速检测判断相互结合,充分的发挥检验技术的有效发展作用,从而发现药物检测过程中的可以问题。将药物检测工作与临床性药物性质相互结合,确定重要的药物品种和药物机理性质,监管药物检测工作保证药物临床的准确性。

2.2开展对于应急临床问题的检验工作

药品在临床实验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从技术层面完成相关原理内容的分析,确保药物质量的有效机理检测过程。建立良好的应急检测组织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应急组织管理领导队伍,从而有效的处理在实际药品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在平时要加强应急工作的演习,开放应急药品处理的绿色通道,保证应急药品的技术监督和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3]。

3结束语

第9篇: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复合型人才;科研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1-0129-03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指以药学知识为基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研究及干预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效动力学及药代恿ρЧ程,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经济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本概念最初于1957年由Donald Francke首次提出[2],并于1966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UCSF)率先创立临床药学专业[3]。临床药学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1989年由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建立了我国首个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至2014年全国共有32所高等院校具有临床药学专业,其中有12所院校具有硕士培养点,9所院校具有博士培养点[4-6]。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我院于2014年申请并获得临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培养点,负责培养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部分七年制在校生的实习带教。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与临床科室的交流及毕业生的反馈,笔者发现,现普遍实施的临床药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临床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临床不仅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药物咨询、指导服务,更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设计、分析、实施药物试验的科研服务。据此,经导师组调研与讨论,决定对在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课程安排及人才培养方案做一总结,以供同仁参考。

1 培养对象与目标

临床药学是以向临床提供具有药学、临床、科研能力的临床药师为培养目标的学科,故本学科的培养对象须具有临床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但由于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各高校的临床药学本科教育规模普遍偏小,而现今社会对临床药师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可将招收条件放宽至具有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在培养过程中,不仅需使研究生掌握为患者提供合理化用药方案的能力,还需以研究生可独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药物问题、分析药物问题、解决药物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

2 培养模式

2.1 培养时限

临床药学的培养时限一般为3学年(6学期)。但由于本培养点的规模有限,本校报考人数较多,故目前仅招收本校临床药学5年制本科生,根据培养方案,可将本校临床药学本科的第五学年与研究生阶段打通培养,这是由于临床药学第五学年本为临床实习,而本培养点即是临床单位,故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打通,在保证本科质量的前提下使总学程达到3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接触临床一线,更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连续性,并可压缩培养周期,即“5+2”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2.2.1 导师组负责制 为保证培养质量,由本校临床药学系负责32个月实践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轮转编排,并由导师、药学部的相关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的实践培养进行有效指导。在培养过程中,再由临床药学系集中组织安排进行阶段考核、结业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

2.2.2 专科定向培养 研究生在首都医科大学完成必修课学习后,导师根据课题背景、优势学科、研究热点及学生个人兴趣对其专科方向进行定位。研究生将以个性化的专科方向进行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

2.2.3 药学实践 在进行临床实践前,研究生需对本单位的药物品种、药事管理细则、科研课题及药学部运转模式有一定的认识。故在临床实践前,研究生需进行为期10个月的初级临床药学实践,在药学部门诊药房、病房药房、静脉配液中心、药检室、实验室及药库等各个岗位进行轮转培训,培训包括对药品的检验与调剂、静脉配液方式、用药干预、治疗药物监测及用药咨询等。在轮转期间,药学部还会安排各岗位负责人对研究生进行统一的讲座培训,使学生快速的、正确的了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2.2.4 临床实践 在完成药学实践后,研究生将进入为期1年的高级和专科临床药学实践阶段。学生按照自身专科方向进入各临床科室,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在此期间研究生需掌握本专科用药品种、适应症与药物遴选方法、用药原则、用药时限及药物不良反应辨别方法等内容,并在本专业临床药师及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的初步的用药监护。

2.2.5 科研实践 本培养点推荐研究生住校学习,研究生自入学始,即对其进行科研培养。在临床实践及科研实践期间,布置工作量较小的相关科研任务,嘱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并安排研究生对老师及学长的实验及科研进行观摩,使其在观摩期间迅速掌握相关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标书及论文撰写等相关科研内容。

在完成初级临床药学实践后,研究生进入为期1年的临床高级和专科药学,以及科研实践阶段。导师根据其专科方向、课题背景及学生个人兴趣围绕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及难点进行科研选题。选题需具有一定的高度,并应涉及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循证医学等多个学科,从而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科研方法及手段有更深的理解,并通过实验结果对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2.2.6 培训及交流实践 为加速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本培养点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沟通及言语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期间,导师组努力为学生争取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专业培训及学术会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在会议过程中进行汇报、发言及交流。另外,导师组每两周安排的一次学术交流会,研究生定期进行数据汇报,并对研究内容及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这不仅可使导师了解每个研究生的实验进程与实验问题,还可使研究生拓宽眼界,了解其他专科的相关知识与研究现状。

3 成果

3.1 熟悉药学业务工作

据了解,部分临床药学培养点忽略药学实践过程,从而加大临床实践幅度[7-10]。这虽可加深学生对临床药学的认识,但研究生在实践中却不了解自身科室的药品品种、药事管理细则及科室运转模式,从而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医生、护士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无从解答[11-13]。由此可见,药学实践是临床药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本培养点研究生在药学部轮转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本单位用药目录,更对各岗位工作内容及职责有了深刻的认识,使研究生在查房过程中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药品信息及药事管理细则。

3.2 临床药学能力增强

在本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在临床中发现及解决药物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据相关临床科室反映,对于药物品种、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常见问题,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或用药手册迅速给出结果;而对于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辨识、非常规用药等复杂问题,学生可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获取正确信息,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反馈于临床。由此可见,专科培养下的研究生已得到各临床科室的肯定与认可,这不仅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贡献,还为临床药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3 科研水平提高

在此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提高。研究生不仅可以按时高效完成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环节,还在与同学的相互帮助与合作中,对其他专科有了一定的了解。2015年以来,本学科点已毕业和在读的4名硕士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有2篇论文分别获得2014年和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优秀论文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由此可见,在此模式培养下的研究生不仅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思维与写作能力,还加深了对专科药物的理解与感悟,临床药学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3.4 交流沟通能力增强

在众多的科室会议、用药宣教、学术会议中汇报及发言中,研究生的言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均有显著的提高。在不断地锻炼中,学生渐渐从中找到了自信,办事能力及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4 总结

4.1 专科培养的优势

本培养点研究生在第二学期即明确自身的专科方向,有助于学生尽早对专科知识进行学习与梳理。通过对专科药学知识的研究,不仅能对该学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加专业的药学服务;还能更为快速的掌握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在学习其他专科时也可触类旁通,提高自身学习及工作效率。此外,专科培养也为科研课题指明了研究方向,使临床与科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避免科研与临床脱钩的现象。

4.2 加强科研培养的优势

目前,临床需要精通药学、临床及科研的复合型药学人才,而传统培养模式下的临床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疑是其短板[14-17],故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加深其对专科药学知识及问题的理解,还能切实分析、解决临床中的药物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及数据支持,使药学与科研真正服务于临床。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专长,也成为其就业的敲门砖[18-20]。

4.3 展望

诚然,本单位展开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某些培养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正与临床药学在国内的学科现状相一致。但笔者相信,在大家对临床药学教学的不断尝试、探索与挑战下,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临床药学的特色发展道路,临床药师也会随着工作的深入得到医生与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Pharmacy. Acute care clinical pharmacy practice:Unit-versus service-based models[J]. Pharmacotherapy,2012,32(2):35-44.

[2] Bond CA,Raehl CL,Franke T.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hospital pharmacy staffing,and medication errors in United States hospitals[J]. Pharmacotherapy,2002,22(2):134-147.

[3] T雪雷. 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2015.

[4] 张琴. 临床药学现状和发展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6):750-752.

[5] 吴永佩,颜青.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的内涵、范畴和发展趋势[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23(3):133-159.

[6] 吴永佩,颜青.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与相关概念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23(2):69-72.

[7] 龙萍,吴方建.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学学科建设[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1):884-886.

[8] 赵奎君,续畅,王秀娟,等. 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7):136-139.

[9] 杨志海,张幸国,马葵芬,等. 我国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现状调研分析及思考[J].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7):1553-1557.

[10] 张凤,夏天一,高守红,等. CNAS-CL01准则在临床药学教学和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16,25(18):11-14.

[11] 马葵芬,张幸国,王融溶,等. 基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数据分析临床药学科研现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1):94-97.

[12] 刘耀武,印晓星. 临床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427-429.

[13] 张文悦,翟所迪. 临床药学本硕连读六年制的实践和科研模式探索[J]. 中国药房,2008,19(13):1028-1029.

[14] 赵宇昊,唐燕,李书珍,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 28(12):1891-1892.

[15] 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 浅议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建设[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39-140.

[16] 蒋学华,李喜西,曾仁杰,等. 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药房,2008,19(13):965-968.

[17] 颜海弟. 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43-147.

[18] 张冰,金锐,吴嘉瑞. 基于现代中药师知识框架构建临床中药学课程[J]. 药学教育,2011,27(5):23-25.

[19] 李晓平,邵宏,唐忠婷,等. 国外52所大学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体系的比较[J]. 中国药事,2007,21(11):93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