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汉语范文

古代汉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汉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汉语

第1篇:古代汉语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比喻句;本体

比喻,古人说:“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比喻能把印象增大增深,用两种东西的形态或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些图景:人的闲情如娇花照水,我们心中便于人之外,又加了池畔娇花的一个可爱景色。”(老舍)比喻作为修辞格的一种,它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无论是在古代汉语或是在现代汉语中它都大量存在着。本文试从语法、语意的角度对古代汉语的比喻句作一探讨,从而发现古代汉语中无论比喻的类型,还是比喻的表述方式,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出古汉语中比喻句和比较句的区别。

一、比喻句的类型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本质不同但通过艺术的联想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形容描绘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描绘的事物叫喻体,被描绘形容的事物叫本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比喻词。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比喻句,第一,要有本体和喻体。第二,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中,第二、三两点是比喻能够成立的主要条件。

归纳古代汉语比喻句的基本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1.本体+比喻词+喻体 如,将军兼此三者,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庄子・盗跖》)

2.本体+喻体 如,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论语・颜渊》)

3.本体+喻体+动作 如,嫂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

第1种格式(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喻词、喻体都同时出现,是标准的比喻格式,无论是在古汉语或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这里仅以古汉语为例)例如,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

例(1)本体分别是“手、肤”,喻体分别是“柔荑、凝脂”,用“柔荑”和“凝脂”的形态来分别比喻“手”和“肤”的形态,十分贴切而形象。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喻词“如”来连接,且喻体是一个定中结构的词组。突出本体和喻体二者外在视觉形态上的相似性。

格式1中,喻词除了用“如”外,还可以用“若”“犹”“类”“似”“同”“象”“譬如”“譬于”等表比喻义的词语来替换。如,

(2)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

(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以上例(2)(3)两个比喻句,分别用了不同的喻词来表示比喻,但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这些不同的喻词都可以用“象”“如”来替换,结果也不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格式1中在某一喻体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有几个喻体同时出现的情况。例如,

(4)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这个例子是对箫声的描绘。如果只写“其声鸣鸣然”,显然十分平淡,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比喻,于是把箫声凄凉哀怨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总的来说,格式1(本体+比喻词+喻体)中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了,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叫做明喻。以上4例都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明喻。此外,还有一种比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比喻词,只是把本体和喻体写成是主谓句式或对偶排比的句式。例如,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例(5)“闲愁”是本体,喻体是后面三句话。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形象地表现出“闲愁”之多。

例(5)没有比喻词,但在理解时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可以而且只能加入“象”“如”一类的明喻词,重点突出其相似性,这类句子我们可以把它归入第1种格式中。

第2种格式(本体+喻体) 例如,

(6)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7)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例(6)本体分别是“君、庶人”,喻体分别是“舟、水”。把“君”说成是“舟”,把“庶人”说成是“水”,形象地道出了君民之间的关系。例(7)本体是“诸葛孔明”,喻体是“卧龙”,把诸葛孔明说成是卧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学识渊博、善于捕捉事情先机的神人形象。

以上两例都是把被比喻的事物(本体)直接说成是某一事物(喻体),用名词谓语句(有人认为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达比喻的内容)来表示比喻,叫做暗喻。它不是把本体和喻体说成相似而干脆说成相等,这样更强调突出了两者相似的地方。语气比格式 1的语气肯定。

第3种格式(本体+喻体+动作) 例如,

(8)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壮公八年》)

(9)(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贾谊《过秦论》)

例(8)“人立”,像人一样地站着。“人”既说明了主语“豕”的状态,又说明了谓语“立”的方式。

例(9)“云合响应”,像云彩那样地会合,像回声那样地呼应。“云”“响”分别表示动词“合”“应”的情态。

格式3中喻体为名词,并“以其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某些特征比喻性地描绘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态。”喻体在句子中做了谓语动作的状语。“这个做状语的名词(即喻体)可译作‘像……一样地’‘像……似的’等。”这种格式是古代汉语中所特有的,也就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二、比喻句与比较句的区别

比较句就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其中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而作为一个比喻句,第一,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第二,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且要有相似点。

从对两种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比喻句与比较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从结构上看:首先,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而在比较句中找不出来。其次,比喻句中本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而在比较句中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2)从表达目的上看:比喻是为了使所描绘的人或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而比较则是为了通过对比从而得出利弊得失、程度轻重、大小差异等结果。例如,

(10)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例(10)把“季氏”与“周公”相比,得出程度上的差异:季氏比周公富有。且被比较物(“季氏”)和参照物(“周公”)都是人。上述两例都是用“于”表示比较的,且表示比较点的词语(“少”“多”“富”)都显见于句子中。

总之,一个比喻句,我们可以从句子中找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并且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在表达目的上主要是为了描绘、说明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而对于比较句,我们在句子中找不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只有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并且二者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在表达目的上比较句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利弊得失、程度轻重、大小差异、优劣高下等结果。并且不能在被比较物和参照物之间加入“象”“如”一类的词。

从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出发,归纳了古代汉语比喻的几种主要形式,从中我们看到要辨别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不仅要看它在形式上是否符合比喻句的格式,是否存在比喻的四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还要看它在语法、语义上是否符合比喻的语法、语意特点。总之,要辨别比喻句不能只注重形式,还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利于正确地理解文意。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20.

[2]史锡尧.现代汉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59.

第2篇:古代汉语范文

第二作者:郝树栋,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与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开创了“三结合”体例,影响深远。李国英、李运富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是王力后又一部优秀的作品。本文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两部教材的不同、各具特色之处。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对比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追溯到1952年,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各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开设之初,没有明确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是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来确定,而是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转移。”①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作为第一部古汉语教材正式出版,但由于内容庞杂,试用一年以失败告终。

一、教学目标、适用对象与体例的不同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及教材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古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王本教材的首要特色是明确肯定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设置这门课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正因为王本是工具书,所以适用对象一般是大学师范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

二、文选部分的不同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语言的学习更是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积累的就越丰富,学习古代汉语更是如此。要获得感性认识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王本提出“以文选为纲”,强调“本书文选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说来,王本将感性认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全书文选共计247篇,选文既全面又重点突出,覆盖了散文、骈文、辞赋、诗、词、曲等方面的作品,重点是散文,散文的重点放在先秦。

其一,篇数寥寥无几,除去汉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文选,真正地散文篇目只有13篇。可以说,少量的文选是为通论服务的,是对通论的补充与实践,缺乏充分的感性认识。而王本与之相反,通论是为文选服务的。王本每篇文选下都配有相应的注释,李本只有文选,没有注释,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缺乏工具性,才相应锻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其二,李本虽然缺乏大量的感性认识,但是文选部分全部使用繁体字,保留异体字,并且不加标点,目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古代文献的原貌,以增加古代语感,提高解决阅读障碍的实际能力。李本教材长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材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比较注重文献的阅读和古注的利用,从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先生提倡起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践证明,让学生从原材料出发,学习之初就直接接触古人的文献、注释,对培养学生的古代语感和解读古书的能力很有好处”。②保留古著原貌是其他版本教材鲜有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三、通论部分的不同

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王本全书通论32节,涉及面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讲授内容基础、易懂。王本作为工具书,不追求知识的深度,只传授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句读、文化常识等,内容浅显易懂,不枯燥,学生很感兴趣。

(二)不求全面,不求系统。王本古汉通论并不是把所有知识体系全部罗列出来,例如讲音韵时只是简单涉猎基本音韵知识,并没有将各个时期音韵系统做详细阐述;语法方面的通论虽然章节较多,但也只讲了古今语法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容的取舍围绕提高阅读能力展开。

李本通论占全书大部分章节,相比王本的“感性认识”、“工具书”而言,李本可以称为是“理性认识”、“语法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系统性强

1.全书除前言外,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主编李本的各位老师认为,词汇、音韵、语法是构成古代汉语的基本要素,文字是书面形式,修辞从表达角度看是运用,训诂从理解角度看是阅读。这六方面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2.同王本相比,李本的体统性还体现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王本通论从词讲到字、句型又回到词的讲解,章节的安排上杂乱无章,缺乏规律性。而李本系统性强,从汉字到词汇、语法,再到音韵、训诂、修辞。

(二)内容全面

从全书的六章来看,不仅涉及古代汉语的字、词、语法、还有训诂、修辞、音韵等知识。王本也都有所涉及,但与王本注重字、词、语法,忽视训诂、修辞、音韵不同的是,李本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做到篇幅一致,六章平均分配。也就是说李本不偏废任何一个知识点,各个章节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每个知识点都做到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第一章文字部分,与王本只讲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字际关系相比,李本从汉字的性质、特点、起源、发展到汉字的结构、字际关系,从汉字的起源到现今汉字的发展,这种追根溯源、循序渐进的做法有助于认识与理解问题的深化。

第二章词汇部分,在王本的单音词、复音词、古今词义的差异、本义与引申义、同义词辨析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词汇发展的表现,包括新词产生的方式、同源词等,对词汇的发展做到了清晰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这一部分的内容,而其他古代汉语教材鲜有此内容,这就做到了与现代汉语的衔接。

第三章语法部分,词法、句法与王本大致相同,增加了句法成分的省略与数量表示这两部分。

第四、五、六章是音韵、修辞、训诂这三方面的内容,从概述,重要学说、专论等理论发展到实际的应用都有所讲解。

四、常用词和补充资料的不同

王本采用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方式,每单元后附有常用词。常用词的编写由于当时编写教材时没有专门的辞书,可以算是一部小型古汉语词典。因此,在书中编入常用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词的查阅。

李本除了文选和通论,还另外增加了问题讨论和补充材料部分,没有常用词部分。问题讨论部分提出了一些有争议或教材中没有详讲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讨论或者进一步归纳的。

王本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的开山之作,从内容到体例都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变化,王本教材也出现许多不适应教学的方面,如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李本作为一本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内容全面,还原古书原貌,利于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古书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佚名.各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整改情况,《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

[2] [3]李国英、李运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前言

[4] 何九盈.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J]全国优秀教材评介

注解

第3篇:古代汉语范文

[关键词]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代表了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最高水平,影响广泛,在古汉语知识的教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功不可没。然而,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文选中一些注释处理得不甚恰当,教材虽经数次修订,但都未能改正。本文作者将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与王力的《古代汉语》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它们公共部分的一些词语的注释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千里,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相比较,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三种情况:可补充者;可订正者;两说皆可通者。可补充者,即王力的注释很模糊或者失注,而王念孙的注释却很精确,我们认为可以采用王念孙的观点取代王力的。经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种情有4处。可订正者,即王力的注释经过我们考证之后证实是错误的(即误注),而王念孙的注释很准确,我们就用王念孙的观点纠正王力的。经过考证,需要订正的有7处。两说皆可通者,即王力的注释与王念孙的注释都说得通,这种情有5处。下面就值得商榷及失注之处,分类加以讨论说明。

一、王念孙本可补充王力本注释例

1、《战国策・冯客孟尝君》后期年

王力《古代汉语》: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王念孙《读书杂志》案:年下当有毁孟尝君于王之事,而今本脱去也。王听谗,是以使孟尝君就国,下文王为书谢孟尝君曰:寡人沉于谗谀之臣,开罪于君。正谓此也。

通过上下文语境,我觉得有必要加上“毁孟尝君于王之事”,它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文章的背景是齐王听信谗言,开罪于孟尝君。下文齐王向孟尝君赔罪。而王力本没有作仔细说明,给读者阅读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

2、《战国策・鲁连义不帝秦》久居若围城之中

王力《古代汉语》: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何为久居若围城之中而不去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案:鲍改若为此。吴云,若疑居字讹衍。念孙案:鲍之改,吴之疑,皆非也。若,犹此也。若,古字或兼数义,后人不能辨认,或改之,或删之。

在《汉语大词典》中,“若”有如此、这个的含义。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求若所欲,犹木而求鱼也。” 焦循正义:“若,如此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若谨行,常在朕躬。”这都证明王念孙所言不误。这是个比较重要的语言点,王力本却缺少注释,应该补上。

二、王念孙本可订正王力本注释例

1、《战国策・触说赵太后》有所郄

王力《古代汉语》:而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也。王力注释:郄,不舒适。王念孙《读书杂志》案:而恐太后之玉体有所也。念孙案:字,本作【亻*】,谓疲羸也。

我支持王念孙的观点。《汉语大字典》是这样解释的:《说文・人部》:“【亻*】,徼【亻*】,受屈也。”《广雅・释诂一》:“【亻*】,也。”又“【亻*】,劳也。”王念孙疏证:“司马相如《子虚赋》‘徼受诎’”。从这些文献上看,【亻*】是疲羸、疲倦的意思。王力的不舒适意思不够精确。

2、《墨子・非攻》也

王力《古代汉语》: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裳,取戈剑者。王力注释: 也,语气词,引起下文。王念孙《读书杂志》案: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裳,取戈剑者。念孙案:也即拖字之误而衍者。

我支持王念孙的观点,这个“也”是衍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至于杀死无辜的人。根据上下文,这个“也”是多余的。前面的“至攘人犬豕鸡豚者”,“至入人栏厩”,后面的“今至大为攻国”都没有“也”字。可见前后都不需要“也”作为语气词,那么“也”为衍文。

三、王念孙本与王力本两说皆可通例

1、《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以其类为招

王力《古代汉语》: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王力本注释:把黄雀的颈作为弹射的目的物(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类,当为“颈”字之误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案:以其类为招, 类,当为颈字之误也。

《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此作以其颈为。《艺文类・聚鸟部》、《太平御览・羽族部》引此云:左挟弹,右摄丸,以加其颈。这都是“类”为“颈”字之误的证明。

2、《庄子・北冥有鱼》培风

王力《古代汉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王力注释:培,凭,凭借、依赖。培风,等于说乘风( 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王念孙《读书杂志》案:培之言凭也,凭乘也。

第4篇:古代汉语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怎样通过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来提高未来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古代汉语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在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古代汉语课作为高校语言专业课开设以来,在教学内容上大都由理论和文选两部分组成,内容比较全面,面对这样一门内容多、课时少的课程,我们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做出选择和取舍,并且选择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古汉语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选择“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古代汉语理论部分时,应该选择精华进行教学,同时也应选那些学生需要、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比如文字部分,必选“六书”理论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学习“六书”理论,可以学会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这就符合了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这一目标的需要,对将来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词汇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同义词辨析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语法部分应选择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虚词的用法分析作为教学内容。而在选择文选的讲解篇目时,应该选择那些理论知识点较突出、集中,有代表性的文选篇目。通过文选的讲解将理论知识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有据可循。

2.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材,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编写辅助教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大都是采用繁体字印刷的,而现在大部分学生不认识繁体字,这将如何进行古文阅读?因此应将繁体字的认读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我们整理出《常用繁体字表》,将中小学学习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进行编辑、整理,用繁体字印刷出来,作为辅助教材来使用,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还可以选取一些难度较小、通俗易懂、耳熟能详,并且带有故事性的语言材料,来讲解古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例如,选取“孟母断织”“亡羊补牢”“塞翁失马”“管宁割席”等语言材料来说明学习古代汉语,要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之处,以及在语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3.选择可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

可以选择那些含有丰富、优秀、生动人文知识的文选篇目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讲授《段于鄢》、《晋灵公不君》、《齐桓公伐楚》这三篇文选时,同样是诸侯国的国君,为什么郑国的国君称“郑伯”?晋国的国君称“晋侯”?楚国的国君称“楚子”?这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周代诸侯划分为五等,《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周代的列位等级说:“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逸周书·职方氏》说:“凡国,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国大小相维,王设其牧,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左传》与《逸周书·职方氏》所说的周代的五等诸侯:公、侯、伯、子、男的排列次序,正表明它是标志周代诸侯贵贱尊卑的爵秩等列。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古代汉语课课时少,内容多,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尤为重要,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让学生大量诵读中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古诗文来对学生进行古汉语语感训练。这些古诗文虽然学习过,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这里所说的“诵”,是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了语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法就体现出来了。

2.实践法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把选取一些文选作为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文选中所包含的古汉语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进而使学生掌握古汉语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取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以及内容短小的古文,让学生进行教学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3.联想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讲授部分内容。比如,在讲授《汉字的构造》——“象形字”这一节时,通过图片的展示、对比,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此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汉字以形表意的特征及其独特的魅力。再如,在教授学生如何学习繁体字时,采用据形系联的方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繁体字。

综上所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古代汉语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必须、够用,要符合学情,要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以诵读法、实践法、联想法为主。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以及文言文教学的能力;同时,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春晓.对古代汉语课教学与目标培养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丘牧.古代汉语教学方法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6).

作者简介:

第5篇:古代汉语范文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

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

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该句不是判断句,“乃入见”可译为“于是入朝拜见”,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③贱即买,贵即卖。

该句不是判断句,可译为“发现价格低了就买,发现价格高了就卖”,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该句是判断句,可译为“应当立为大王的人是公子扶苏”,其中“乃”表判断,译为“就是”或“是”。

3.有些动词“为”“是”也表判断,但一般不常见。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为”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动词的“为”的区别。例如: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该句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可译为“作为”。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是”是代词,译为“这”。

③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该句是判断句,表判断的词是“为”。

④枯体即是荣体。

该句是判断句,表判断的词是“是”。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拾视之,非字而画。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此三者,吾遗恨也。

4.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惟兄嫂是依。

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5.下列各句中的“者”表判断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夫水,智者乐也。

C.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D.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6.下列各句中的“乃”表判断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是乃狼也。

C.访之,乃是逸少。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下列各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是是帚慧。

D.是世之所以乱也。

8.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9.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臣未之闻也。

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是以见放。

10.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此人力士。

B.为夫婿所薄。

C.何以能鼓乐也?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1.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此亡秦之续耳。

13.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楚虽大,非吾族也。

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4.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方正之不容也。

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15.下列各句中的“为”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已后典皆为板本。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项燕为楚将。

16.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是说也,人常疑之。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17.下列各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D.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8.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

B.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19.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非我也,兵也。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惟兄嫂是依。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1.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

D.百姓之不见保。

22.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3.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

C.秦,虎狼之国。

D.闻周公之被逮。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

1.D(被动句)

2.A(宾语前置句)

3.C(定语后置句)

4.C(宾语前置句)

5.D(A表停顿;B、C两项表“……的人”)

6.D(A竟;B加强语气可译为“就”;C加强语气,“是”表判断)

7.C(A、B、D三项都是代词)

8.B(A、C、D三项都是被动句)

9.C(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10.A(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11.D(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12.C(语意不表判断)

13.D

14.A(“皆”表判断;B、C、D三项都是被动句)

15.C(作为)

16.C(A“皆”表判断;B“也”表判断;C“非”表判断)

17.D(A、B、C三项都是代词)

18.B(A“是”代词;C“为”译为“作为”;D宾语前置句)

19.B(A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20.D(A、B定语后置;C宾语前置)

21.A(B、C、D都是被动句)

第6篇:古代汉语范文

《玉篇》:“鞕,坚也。”最初的文献中多写作“鞕”,处于没有变化的静止状态。经过一两个世纪以后,文献中的“硬”出现并多起来。这时“鞕~硬”处于动态的竞争之中。其后,“硬”取代“鞕”成为通行字,又进入了没有变化的静止状态。

类似“鞕~硬”这样的较新研究成果并没有完全被教材接收,更不必说最近十余年汉语俗字研究的大发展所带来的新气象了。在这方面,古代汉语教材表现出了很大的滞后性。当然,由于该书的修订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距今已经有二十余年。我们不能苛求编者在当时能够提前预测到未来二十年文字学的发展,并用今天的观点去质疑教材的不足之处。从教学环节来说,应当采用何种方式来调整古今字的教学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就教材所列文字的四种形态(异体字、古今字、繁简字、通假字)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异体字和繁简字两种类型。究其原因,在于异体字、繁简字都在形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或者书写方法不同,或者笔画数量差异。如“涙~泪”“夢~梦”“脣~唇”“輭~软”等字,看作一字异体是没有问题的;从笔画数量上讲,看作是繁简关系也说得通。学生比较困惑的是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关系,这在每轮的古汉语教学中都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就通假现象或通假字来说,学生从接触文言文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它当作了学习重点。各类文言读物中对于通假现象往往都会重点注出,因此学生接触到的类似的例子也比较丰富。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并且对通假现象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即不写本字而写借字。

相对来说,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上引入的新名词“古今字”则多少导致了学习者的困惑。虽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必然引用清代学者段玉裁所说的“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所举例证也是“宜~谊”或“予~余”条,没有做到像异体字或繁简字那样大规模的举例。因此,学生在理解古今字时是有疑惑的。这种疑惑表现在不能明确古今的内涵因而无法掌握古今字的外延。教材(包括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字方面共时的东西,学生接触到的也是某一字的不同写法,因此最容易接受的莫非异体字或繁简字了。就从历时阶段描述汉字的古今字而言,学生因为暂时缺乏文字的时代性这一观念而难以理解,这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但从探究的角度看,古今字部分恰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可以写成札记的论文题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题材。

从实践角度看,讲解古今字这一内容时仅靠教材提供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关注文字研究的前沿并将最新研究经过适当的改造纳入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充分引入学术界关于近代汉字的研究成果。以保证讲授的严谨性为前提,从形式(文字)和内容(作品)两个方面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如当“搬运”讲的bān,是唐代以后出现的新词。本写作“般”。《旧唐书·食货下》:“多属汴河干浅,又般运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到了元明之际,给“般”加扌(手)旁的字“搬”开始有了较多的使用。《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将妇人的床帐装奁箱笼,搬的搬,抬的抬,一阵风都搬去了。”就作为“搬运”讲的bān看,“般”先而“搬”后,“搬”通行后“般”便退出使用。二字之间有明确的时代关系,符合王士元、沈钟伟(1991)的分析。汉字发展史特别是近代汉字的阶段,类似“般~搬”的用例是非常丰富的。遗憾的是,这样精致而有启发性的例子并没有进入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进入教师的讲义。反过来,我们要追问的是在典范文言的语言基础——上古汉语时期,为什么没有能够举出足够多的类似用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存至今的上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人为有意或无意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勘也是一种修改,只不过修改的目的是使文献恢复到校勘者认为的“真”),很难看清楚文献的原始面貌。因此,段玉裁在注释《说文》时才屡次批评一些“浅人”的做法,如“浅人不知其不可删而删之”、“多有浅人疑其不备而窜入者”“浅人改之也”等等。按照太田辰夫(1991)后序的看法,流传至今的上古文献都是“后时资料”,不能用作完全反映当时实际情况的东西。后人改动的结果,使得原本有明确边界的现象变得混淆乃至混同,表现之一就是用古今字的今字去替换古字并认为这是所谓的正确。近代汉字阶段由于存在时代明确的“同时资料”就自然而然地避免了上述缺点。因此,强调用近代汉字阶段的例证用为讲解古今字时的证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廓清古今字的内涵,突出其特点。核心是培养学生对文字时代性的认识。比如作为总括副词的“具~俱”条。在上古时期,如《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指老百姓都看着您呐!这时汉语中音jù且用作总括副词的字就是“具”。“俱”尚未产生,因此此时“具”“俱”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到了北宋,此时在“俱”已经产生并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用“具”表示皆、都,可以说是通假现象。今天,在已经将音jù的总括副词规范为“俱”后,再写“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是写了一个不规范字(别字)。可见,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同一条目的分析是有变化的,但从历时的角度讲,音jù的总括副词最初写作“具”,后来写作“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古今字现象。

既然教材中没有把古今字这一问题完全说清楚,本着求真求是的要求,教师学生有必要通力合作,把现有条目尽可能多地加以细致分析。也就是说,每一组字都是一个课题,可以供学生进行操练。对于任何一组字而言,我们都有必要问一下,这两个(或几个)字之间有时代的关系么?沿此思路走下去,就会发现原本平淡无奇的例子给学生提供了意外的收获。如郭锡良本《古代汉语》中第80到82页的例子均可作如此的追问。以表嘴唇的chún“脣~唇”一组为例,讲授者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二者之间除了有异体字的关系外还有其他关系吗?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繁简关系,“脣”繁而“唇”简;其次,上古汉语中“脣”“唇”二字互见,二者意义或用法的差别又看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使得当时人们使用两个功能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呢?今天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从语言文字经济性的角度考虑,今天是不存在两个写法不同但功能完全一致的字的。据今推古,古代也应该是如此。因此,“脣”“唇”二字中很可能有一字是常用字,另一字为后人擅改。由此进一步引入“唇”的问题。“唇”是“脣”zhēn的异体字,意思是“惊也”。“唇”“脣”都没有表嘴唇的意思,可证“唇”之后起且“脣”“唇”之间属古今字关系。“脣~唇”组的变迁只是一个个案,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组都需要学生独立探究。

总之,我们认为古今字是古代汉语文字专题教学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教材的讲解很不完善,教师有责任收集相关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实现学生创新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洪成玉.古今字辨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01).

[2]李荣.文字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重庆出版社,1991.

第7篇:古代汉语范文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和疑问副词。另外,还有一些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

1.疑问代词:谁、孰、何、安、恶、焉、胡、悉、曷

“谁”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哀者?”“谁可使者?”

“孰”的意思是“谁”“什么”,可指人,也可指物。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是可忍,孰不可忍?”“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谁”“孰”这两个疑问代词均可作主语。

“何”与现代汉语的“什么”的意思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且何谓阁子也?”

“谁”“何”这两个疑问代词还可以作定语(“孰”不能),但“谁”作定语时后面一般带“之”,“何”作定语时后面不带“之”。例如:“是谁之过与?”“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何”这个疑问代词还可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何不试之以足?”“夫子何哂由也?”

“安”“恶”“焉”“胡”“悉”“曷”,这六个疑问代词可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它们作宾语时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且焉置土石?”“国胡以相恤?”“悉以知其然也?”“汝曷弗告朕?”“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胡”“悉”“曷”同“何”相当,可译成“什么”。

作状语时,“安”“恶”“焉”这三个疑问代词一般表示反问,可译成“哪里”“怎么”。例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焉用亡郑以陪邻?”“胡”“悉”“曷”这三个疑问代词一般是询问原因的,可译为“为什么”。例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奚惆怅而独悲?”“曷若是而可以持国乎?”

注意此类疑问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故容易与作状语时混淆,区别方法是看动词的后面有没有宾语,有宾语它就是状语;没有宾语它就是前置宾语。例如:“沛公安在?”(“安”作宾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安”作状语)

2.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哉

“乎”,句末疑问语气词,有时译成“吗”,有时译成“呢”。“乎”用在是非问句(问点在全句,句中没有其它的疑问词)的末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壮士,能复饮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乎”用在特指问句(句中另有疑问词,疑问点就在该疑问词上)的末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乎”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岂”“宁”等相配合,表示反问,可译为“吗”或“呢”。例如:“其有敢不尽力者乎?”“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诸”,是“之乎”的合音,用在句末,可以用“之乎”去解释,用来表示疑问。例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与(欤)”“邪(耶)”两组词互通(同纽同部),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可译为“吗”或“呢”。例如:“然则废衅钟与?”“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欤”“耶”用在句末,表示反问,可译为“吗”或“呢”。例如:“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哉”,表示反问,通常与“岂”“独”相配合,可译为“吗”或“呢”。例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哉”,表示疑问,要与疑问代词配合,可译为“呢”“啊”。例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轻重固何如哉?”“洞庭君安在哉?”

3.疑问副词

表疑问的副词主要有“岂”“其”“独”三个,用来表示反问,并且与句末语气词配合使用。例如:“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

4.固定结构

①“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什么样”。例如:“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今日之事何如?”“为之奈何?”“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以闲敝邑,若何?”“此为何若人?”

②“如……何”“奈……何”“若……何”,即将“如何”“奈何”“若何”拆开,插入名词、代词或别的短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把)……怎么样(怎么办)”。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③“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选择的疑问句中,放在名词或代词的前面,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个)……”,放在动词前面,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君少长?”“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④“无乃……乎”,用于表示推测、猜度语气的问句。例如:“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⑤“得无……乎”,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怀疑、揣度或反问,可译为“恐怕(莫不是、莫非、该不会)……吧”。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⑥“何以……为”“何……为”,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例如:“何以伐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⑦“何(奚、曷)……之有”,用来表示反问,实际就是“有何(奚、曷)……”,意思是“有什么……呢”。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宋何罪之有?”“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何陋之有?”

⑧“有(可、能、愿)……否”“不……乎”,是用否定形式表示疑问的,可译为“可以(能够)……吗”“不是……吗”。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跟踪训练

1.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梁客辛垣衍安在

B.女安从知之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我家臣也,安知公家

2.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B.吾方与诸羌树信,其可失诸

C.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D.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3.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晋侯曰:“孰可以代之?”

B.孰为其的哉

C.夫仁、义、礼、智、信,孰而可谓不善也

D.吾与徐公孰美?

4.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B.安危不定,何以贵圣

C.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5.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子胡不南见老子

B.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

C.子胡不进辞?辞之必免于罪

D.文章可见,胡宁勿思

6.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欲仁而得仁,有焉求

B.且焉置土石

C.夫子焉不学

D.吾知其难也,焉有亡郑以陪邻

7.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C.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D.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8.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9.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D.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

10.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王曰:“齐无人耶?”

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D.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B.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C.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D.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2.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B.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C.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13.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B.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C.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D.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

14.下列疑问句中,代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卿欲何言

B.又安敢毒耶

C.沛公安在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15.下列句子中,不表示疑问的一项是()

A.彼不我恩也

B.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C.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6.下列句子中,“何……为”的含义用法相同的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D.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7.下列句子中,代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谁为哀者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独五人之,何也

18.下列句子中,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壮士,能复饮乎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19.下列句子中,“何”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夫子何为

B.豫州今欲何至

C.今公何自从吾尔游乎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20.下列句子中,“安”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汝安从知之

B.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

C.我家臣也,安知公家

D.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21.下列句子中,“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老翁问:“童曷不来了?”

B.赵孟曰:“吾子其曷归?”

C.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D.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2.下列句子中,副词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将军岂愿见之乎

B.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C.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

D.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疑问句》

1.D(D项为反问句,其余三项为疑问句)

2.A(A项为推测语气,其余三项为疑问语气)

3.C(C项为反问语气,其余三项为疑问语气)

4.D(D项为疑问句,其余三项为反问句)

5.A(A项为疑问语气,其余三项为反问语气)

6.B(B项为疑问语气)

7.C(C项为疑问语气)

8.D(D项为疑问语气)

9.A(A项为猜度语气)

10.B(B项为反问语气)

11.B(B项为推测语气)

12.A(A项为选择问句)

13.B(B项为反向递进)

14.B(B项中“安”作状语,其余三项中疑问代词“安”作宾语)

15.A(A项为感叹句)

16.ABD(三项相同,译为“为什么……呢”;C项“为”是助宾语“汝”前置)

17.D(D项作谓语)

18.A(A项为疑问语气,其余三项为反问语气)

19.D(D项作状语,其余项中“何”作宾语)

20.A(A项“安”作宾语,其余三项中的“安”作状语)

第8篇:古代汉语范文

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谓语一般置于主语之后,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句子就是谓语前置句。

常见的谓语前置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为突出疑问的重点,谓语前置。例如:

①谁与,哭者?(《礼记》)

“哭者”是主语,“谁与”是谓语,说话人为强调自己提问的部分,即“谁与”,故将其置于主语之前。翻译时按“哭者谁与”的顺序处理,译为:哭的人是谁呀?

②子耶,言伐莒者?(《吕氏春秋》)

“言伐莒者”是主语,“子耶”是谓语,为了突出说话人对受话对象的疑问,故将其置于主语之前。翻译时按“言伐莒者子耶”的顺序处理,译为:说要讨伐莒国的人是您吗?

2.感叹句中,谓语是感叹的中心,为了增加感彩,谓语前置。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智叟以为愚公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说话时将表示程度的谓语提到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汝之不惠甚矣”的顺序处理,译为:你实在太不聪明了。

②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孟子》)

“死矣,盆成括”一句中“盆成括”是主语,“死矣”是谓语,是孟子对盆成括未来人生走向的预测,是孟子讲话的重点,因此前置。翻译时按“盆成括死矣”的顺序处理,译为:盆成括到齐国当官,孟子说:“盆成括就会死了。”

③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

“先生之言”是主语,“亦太甚矣”是谓语,为了突出重点,加强感叹的语气,谓语前置。翻译时按“先生之言亦太甚矣”的顺序处理,译为: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

3.陈述句,为突出陈述重点,谓语前置。

①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一句中“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齐宣王对自己的做法感到迷惑,为了强调百姓的误解也是有道理的,说话时故意将“宜乎”放在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百姓之谓我爱宜乎”的顺序处理,译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思呢,我确实不是吝啬财物才拿羊换下牛的,(但是)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有道理的。

三、定语后置句

定语本应是主语和宾语前的修饰成分,而文言文中有时却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就是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有四种基本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好事者”是定语,“少年”是主语中心词。翻译时按“村中好事者少年”的顺序处理,译为:村中好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促织。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荷担者”是定语,“子孙”是宾语中心词。翻译时“子孙荷担者”按“荷担者子孙”的顺序处理,译为:(愚公)于是带领着能挑担子的三个子孙。

2.“中心词+之(而、有)+定语”的格式。例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高”“远”是定语,“庙堂”“江湖”是宾语中心词,两个“之”是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高庙堂”“远江湖”的顺序处理,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3.“中心词+之(而、有)+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马”是主语中心词,“千里者”是定语,“之”是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千里马”的顺序处理,译为:千里马,吃一次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

②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主语中心词,“能不易其志者”是定语,“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的顺序处理,译为:阉党作乱时,能不改变志节的权贵,整个天下能有几个人呢?

4.“中心词+定语(数量词)”的格式。例如:

①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核舟”是宾语中心词,而数量词“一”是它的定语。翻译时按“一核舟”的顺序处理,译为:(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四、介词短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一般将介词短语置于动词后,这就是介词短语后置句。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介词短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

1.表示方式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①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

“祭”是动词,“以尉首”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按“以尉首祭”的顺序处理,译为:建筑坛台来结盟宣誓,并用将尉的头作祭品。

②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策”是动词,“以其道”是介宾短语作状语。翻译时按“不以其道策之”的顺序处理,译为:不按照一定的方式来驱赶它。

2.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于勤”“于嬉”是两个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精”“荒”是两个谓语。翻译时要将介词短语置于谓语之前,译为: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戏而荒废。

3.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将军向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于昔日”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试用”是动词作谓语。翻译时按“于昔日试用”的顺序处理,译为:向宠将军……过去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很能干。

4.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于弟子”是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贤”是谓语,是一个比较点。翻译时按“于弟子贤”的顺序处理,译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5.表示被动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于是”是介词短语,表示被动。翻译时要置于动词前,译为:(他)不被世俗拘束,向我学习。

6.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乎是”是介词短语,表示对象,“疑”是动词作谓语。翻译时“乎是”应置于“疑”之前,译为:我曾经对这件事产生过怀疑。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下列各句中,属于谓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B.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豫州今欲何至?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5.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问女何所思?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短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下列各句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C.国之儒子之游者。

D.父母唯其疾之忧。

10.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译文:赵国有一个人为鼠患而发愁,就到中山国那里去索要一只猫。

B.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

译文:我们将挨饿,受冻,不是因为没有鸡而生病了吗?

C.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译文:这不是你明白的道理。我担忧的是鼠患,不担忧没有鸡。

D.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译文:我粘起知了来,那还有什么不得心应手的呢?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倒装句(下)》

1.B(B项与例句为谓语前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2.D(A项为宾语前置句,B、C两项为定语后置句)

3.B(B项为定语后置句,A、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4.D(D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C两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5.A(A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6.C(C项为是定语后置句)

7.A(A项与例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D两项为定语后置句)

8.B(A、C两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第9篇:古代汉语范文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

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

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

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

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

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