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法律与人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管理伦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课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中职校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也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这一课题。
所谓中职校人力资源是指中职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员工全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中职校人力资源的主要成分是教师。由于教师受教育程度较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的愿望较强烈,因此,只有抓好中职校的人力资源伦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中职校人才培养目标。
1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1管理模式上德法兼治
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中,中职校大都实行依法治校,对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有明文规定,一旦违反会有相应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能规范教职工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有时却显得不尽人情,忽视了大家的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中职校人力资源要转变管理模式:实行德法兼治,即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推进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另一方面选择和实施具有人性化、能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量满足教职员工对尊重、信任、友谊、支持、理解、感情等精神需要,突出道德对人的教育作用和伦理的管理职能,以良好的伦理道德来激发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管理职能。
1.2管理思想上以人为本
传统观念中,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才为本,把“才”作为提高效率、实现效益的生产工具,而把“人”看作是工作手段。这是一种片面的管理思想。人是万物之灵,中职校教师不会单纯地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他们更需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化管理理念,将资源中的人回归本真,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精神需求等等,让管理活动围绕着相信人、培育人、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而展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真正要旨。
1.3管理思维上非效果论
效果论与非效果论是不同的伦理思维方式。效果论是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功利主义。非效果论是指不以能够带来最好结果的方式来判断对错,而是选择更符合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为标准,要求我们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动者,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实践证明,在管理中应实行非效果论,注入人文关怀,关心爱护教师,在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基础上达到利益最大化。
2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
2.1作风民主
中职校管理者应改变一贯的官僚主义作风,改变那种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从“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思想;要认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关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认识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给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渠道,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护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2处事公平
中职校管理者应该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为尺码,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做出的贡献给予奖励,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求对教师没有差别对待的普遍竞争规则,同时要求普遍的规则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公正地执行。 转贴于
2.3关注教师
关注教师是中职校管理者理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决教师的困难当作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为教师办实事。定期深入到广大教师中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多渠道地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视,真正把温暖送到教师心中。要根据教师类型、个性、成长规律和特点、成长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长,做到对谋略者委以重任,使怀才者用当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稳定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4严于自律
严于自律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道德素质。严谨自律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谦虚谨慎、工作上不骄不躁、为人上坦诚磊落,勇于负责、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应坚持率先垂范,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
3.1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中职校要用正确的先进的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坚定他们的信念,明确他们的道德奋斗方向;从工作实际以及教师的思想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2培养内省慎独能力
中职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既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又具有教师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内省与慎独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内省是推动道德从他律过度到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动个体道德发展较快地进入自觉乃至自由的阶段。内省这种互动性的自我教育能调动个体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进而使之对道德有较全面、客观、深入的认同,使道德作用显著增强。慎独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用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无人听见、看见时也防微杜渐,自觉进行修养。慎独不仅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种功夫,更是一种道德境界。
3.3加强教师道德实践
道德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不同的机制。道德学习很难通过封闭的授受方式完成,它要求激发和调动内在的经验,由内而外地去感悟、体验;道德具有极强的情境性,它不能离开生活情境以概念学习的方式抽象地学习。所以,加强道德实践是提高教职工个人修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建生.以人为本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之友(B版),2008(07).
一、营造氛围,唤醒创造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位好导演。教师要着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里,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交往模式是基础,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是纽带,实行民主的教学管理方式是核心。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进行认知、情感、意志等的交往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参与者,应实现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而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则通过恰当的点评和引导,把课堂变成启迪思维、闪烁思想火花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求知怡情。
例如,在教学“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师让学生议一议“中学生正在学校读书,与纳税无关”这一话题。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趁势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争相发言,最后一致认为学校的经费来自国家税收,我们是受益者,应督促家长主动纳税。这种“群言堂”民主气氛浓厚,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争论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锻炼了思辨能力,在对问题的自主探究中唤醒了创造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解学生。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加之,尽管思想品德教材不断进行修改,但难免有时滞。因此,教师要包容学生对教材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并同他们平等探讨,注重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交往模式,促使学生创造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形成集体创造的风格。实行民主的教育方式,保障了创造活动的良好运行。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造兴趣
对于较为抽象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来讲,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能创设新颖别致的情境,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
例如,笔者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美国纽约的一位消费者在当地的一家冷饮店买冰激凌时,怪店主给得太多了。店主一脸认真地说,对不起,你只付一半钱就行了。”给多了,还要道歉,还要减价,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学生的种种想象中,教师适时地穿针引线,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
这个情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学生思维活跃,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而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造也正是从这里起步。
三、质疑问难,培养创造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开而弗达,引而待发,留下思考余地,让学生在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从而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对于《可持续发展与基本国策》一课,学生接触相关知识较少,理解尚且困难,质疑更不易。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杀鸡取卵”这一成语所蕴含的道理;然后让班级王某(兄妹多)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接受教育的经历;之后让学生观看1998年夏天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受洪涝灾害的录像片段,继而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共提出了15个问题。此时,笔者“揭其精”“析其理”,“点”彻底,“拨”透彻,将学生的思维领进一番新天地,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说明:其一,可持续发展不仅让当代人有鸡蛋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要把鸡养好,让子孙后代也有鸡蛋吃,给后代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口、资源、环境;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必须与人口控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竭泽而渔。其三,人口、资源、环境是现阶段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在质疑中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层层分析中不断产生新认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一次有效锻炼。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使用激情法,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启趣法,使学生好奇,愉快地探求趣味事物的根源;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奥妙而去推理其原因所在;故错法,让学生在一笑之后再反思其谬误所在。这样消除了学生畏难、要面子不敢提问的顾虑,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以练育思,培养创造技能
教学中所讲的创造技能与自然科学和创造发明不同,它是指个体对新知识、新方法及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的发现、认识并掌握运用的能力。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技能的方法,便是不同题型的训练。因为练习的过程既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基础知识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创造技能的过程。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种练习必须是广泛挖掘题源,通过变式、重构等方式设计的一些具有较强思考余地和较高训练价值题目。这类题目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题目开放不封闭;二是答案多元不惟一;三是评分采意不采点。对答案的评价着眼于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观点是否正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晰。
例如,漫画题《一片喊打声,不见打鼠人》:三只老鼠过街,人们喊打声不绝于耳,领头的老鼠夹着香烟说:“别怕,他们只是喊喊而已。”老鼠背着赃物,哼着小曲,大摇大摆地走去。请运用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观点分析说明这种现象。
这类题目的答案通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从公民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角度展开分析;可以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不容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法律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分析,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结合思想品德教材,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如论文评选、科技小报、辩论赛、社会调查等,日积月累,自然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技能。
[论文摘要]社会责任体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道德责任建设是整个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础。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道德责任建设,以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一、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社会安定、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责任”是指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显然,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范围、从不同的意义上承担多重责任,小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大到国家责任、社会责任,行业上从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各种各样的责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类发展进程。
1.责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责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必须依靠他人和集体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只有生活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和安全保证,社会正是人们出于生存目的而结成的一个共同体。社会生活的这一前提就决定了“责任”构成社会存在的纽带,这种责任不仅源于个人对自身生存本能的满足,同时也包含了由此派生出的个人对他人生存的责任以及社会对个人生存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脚 其次,责任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总是处在对 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欲望追求中,推而广之,整个人类系统中的个人与他人、与整个社会,总是处在对有限生存资源的争夺之中。但是,作为社会的人,从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从个人的长远利益以及整个人类生存出发,人们又不会置其它于不顾,人们总会 自觉不 自觉同时也寻求着社会的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培根所说,“力守对公家的职责,比维持生存和存在,更要珍贵得多”,即是说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会有目的地进行行为选择,尽量避免与他人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对行为选择的这种目的性,实质上就是人对行为选择的责任预见以及对行为结果的责任承担。
2.责任是维持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要以特定的秩序和规范为社会存在提供保障,这种秩序和规范集中体现为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而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求得印证。在原始社会早期,虽然没有因为分工和阶级差别而产生的责任要求,但是为了共同防御外来侵袭及生存的需要,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已按照其责任能力的不同在部落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共同对部落的生存发展负责。随着分工的发展和后来阶级的出现,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保护现成职业分工和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长治久安之方,比如先秦古籍《周礼 ·考工记》记载的“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不同的阶层均对应着不同的责任要求。在工业社会,随着分工的细化,责任更是得到了充分发展,职业责任这一独特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每个人只要介入市场关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就会迫使他服从资本主义的行动规则。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阶级差别,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但是这不意味着责任的弱化,相反,更需要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国家负责,为了维护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仍需要对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提出不同的责任要求。
3.现代社会凸显了社会责任的建设要求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对人的责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人的自由意志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行为选择,而责任又是同人的自由选择分不开的,因而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和尖锐:一是人的生存的本能责任与对自然责任的冲突。虽然我们都认同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人类的生存环境 日益恶化,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高科技广泛应用的挑战。我们通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我们正处于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地位,负有各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如果我们无知、疏忽、目光短浅和愚蠢,那么我们就会造成一个灾难性的未来”。像克隆技术、大量核武器和各种化学武器的使用等,都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这无疑要求强化与人类改造世界巨大力量相匹配的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理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主体拥有自主自决的权力和利益,而它所倡导的求利原则,使人经常陷入自身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的冲突中,处理不当便会导致唯利是图、制假售假、坑蒙拐骗、行贿受贿、见义不为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泛滥。因此,大力推进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
应当看到,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中,始终贯穿着道德要求,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的根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的人会很好的履行社会赋予他的其他责任;更难以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的社会,会有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会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发展。
1.责任本身包含了鲜明的道德要求
《汉语大词典简编》对责任的定义有三重内涵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分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分内应该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现代汉语词典》提到,“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尽责;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在英语中,针对不同的语境表示责任的词很丰富,词义最宽泛的是 resposibility。根据韦氏学生词典,resposibility的含义主要有:其一,责任是一种尽职的品质和状态,包括在道德上、法律上和精神上尽职,可靠的、可信赖的;其二,指担负的事情。责任即是主体自觉履行其社会角色要求的份内的事,并对其履行的情况和后果的担当。可以看出,种种对责任的界定已包含了两个过程:自律和他律,这其中就内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一,道德是责任发生的基础。“所以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 ‘现实’的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特殊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道德倾向于将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善恶标准,自觉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责任只有得到主体的内在认同,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得到贯彻,如果没有道德上对责任的认知,主体不但认识不到责任的必须性,甚至也意识不到责任的存在。第二,对责任履行的评判也依赖于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道德的本质就在于它按照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所形成的善恶标准,对人的心灵、行为和相互关系提出“应该如何”的要求和劝告,人们的失责行为不仅要受到外在的惩罚,还受到自身良心的惩罚,“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是一种内心认同的责任意识。所以人们常常把主体内心对责任的履行及行为后果的评判比作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原告”是人们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对责任的认同程度;“被告”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前即行为后对责任的履行程度,“法庭”就设在主体内心,“原告”、“被告”、“法庭”都集行为主体于一身,评判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主体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即主体对内在道德标准的履行是否认真、坚决。
2.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根基
现代社会在责任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集中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上。但是,人作为自由能动的动物,这种强制性的制约机制总是有限的,要真正使人们认识到责任,切实履行责任,关键还在于增强人自身的责任感,而对责任感的提升关键在于道德的提升。这是由道德的功能决定的:第一,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力。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从现实生活中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态度出发,调节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侧重于引导当事人按其应有的责任来行事第二,道德的认识功能是用善恶观念来观察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从而引导人们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第三,道德的评价功能是运用善恶观念去评价别人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在责任体系建立中人们按照社会公认的责任认知形成善恶观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第四,道德的教育功能尤其注重唤醒人们的羞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人们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在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手段,即保证行为选择的善的目的,最终达到善的结果。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人们对责任践行。
3.道德责任定位及其内涵
道德责任是履行其他各项责任的推进剂。道德责任是一种超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之上的无形的、至高无上的责任。但是,它又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责任,而是必须借助于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才能实现。而道德责任与其他责任相比更为根本,主体正因为有了道德责任,才有自觉履行其他具体社会责任的行动因此,道德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依据和前提,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责任。在对道德责任内涵的概括上,曹凤月教授的意见颇有建树,即作为社会责任体系根基的道德责任应该是以下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在社会规范参考系中,主体对自己某一具体行为善恶性质的自觉控制力;二是行为执行的认真与否的程度 ;三是承担行为的社会道德后果。也就是说,道德责任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 自律的道德承担,正如康德所说的,道德责任是我们的自觉,并承诺道德法则对我们的约束。“此一概念的重要意义远远超出了强制的范围,而且它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它在引导人们进行自由决策时所发挥的作用 ”。
三、加强道德责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不负责任现象的反思,“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责任概念的分量越来越显得沉重。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真正卓有成效地加强社会道德责任建设,才可能有效地实现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的主体首先是个人。英国学者哈耶克曾经指出,“欲使责任有效,责任还必须是个人的责任。在一自由的社会中,不存在任何由一群体的成员共同承担的集体责任,除非他们通过商议而决定他们各 自或分别承担的责任”。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一个自觉的、有理智的人 ,其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其价值观的规范约束下完成的。对责任的承担关键还在于个人的选择。当公民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后,对善恶美丑的判断也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他的行为也就具有了特定的方式、倾向。因此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现代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并存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这与市场经济的提倡多元价值的精神并不矛盾。尤其当前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轨过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如果缺乏应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的理性引导,势必影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故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责任建设大有裨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契合点,树立既有利于和谐社会整体发展,又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社会成员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培养,使人们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寄托和追求,在行动上有了共同的方向,并以它为尺度去量度、评判、裁定现实事物和主体的选择,审视实际生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
2.加强道德责任教育
道德责任教育是责任养成的重要手段,它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的有道德责任认知的人们,依据一定的责任要求和责任规范,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最终能否被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关键固然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这种道德责任观念的传播,而道德责任教育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起初并不懂得什么道德责任,只有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生活,将自身利益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和途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才使其行为具有了某种道德责任的意义。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种恰当的道德责任教育,揭示主体利益与其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之问的关系,才有最后形成一定道德责任人格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责任教育对于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这也已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道德责任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责任素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学会关心”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要“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等。
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首先,道德责任教育是一项持久工程。道德责任教育是改造人本身的复杂工作,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和道德责任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质的飞跃,只能是建立在平时对道德责任践行的日积月累基础之上。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要打持久战,要不停顿地坚持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要求习惯于遵守、须臾不离,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次,道德责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离开了实践性,教育必然成为空洞的说教和美妙的清谈。只有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事例,通过善和恶的对比,让受教育者深受感染,才能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责任情感。再次,道德责任本身是有层次性的,即对个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与此相呼应的是主体对道德责任的体认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责任能力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责任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通权达变,能够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这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对责任的践行。
3.培育良好的道德责任环境
良好的社会道德责任环境对人的道德责任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组成了社会又生活在社会中。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人人对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责任意识,社会整体上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又反过来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进行公民道德责任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利用社会大课堂,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高。
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不知不觉而又无时不在,所谓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的心理、道德、习俗在某些人群中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腐朽东西又不可避免的传人我国,其负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使整个社会道德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本清源,大力培育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的培育还需要一定的保证机制,它需要借助于教育、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力量,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特殊的善恶分明的氛围,对人的责任履行具有特殊的权威性,代表着广大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使身在其中的人们不得不考虑自身的道德责任问题,自觉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耻辱感。这种社会大多数人道德上成熟的善恶判断,体现着社会总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意]佩 西.未来一百年——罗马俱乐部 总裁的报 告[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4儿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序言[M].苗力田.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02.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一 升格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能力观和质量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我们对学生身份的认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随之发生变化,高职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充分正确地认识高职大学生,科学合理定位现代高职教师角色。
1 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处现实社会里发展中的大学生,其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大一大二的学生,身体还在继续生长发育,生理发育接近成人水平,内分泌趋于旺盛,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精力旺盛,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和细致地分析与综合事物。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1)个性发展趋于成熟化和稳定性;(2)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各种认识能力普遍提高;(3)交往领域扩大,情绪强烈,容易激动,情感内容日益丰富;(4)兴趣的深化与职业成就相联系;(5)规划生活、设想未来与预期社会化。
2 大学生是完善中的人
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但高职院校的有些教师仍重智育轻德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做事轻做人,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思维,重理论轻实践。究其根源是教师眼里的大学生是片面的人,是只需专业素质而无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人。人都是完整的人,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具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多种智能和潜能素质的有机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高职教师理所应当树立完整完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3 大学生有独立主体意识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是学习的主体。具体表现在:(1)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具有独立人格,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影响而不是被动接受。(2)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大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目标、能力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其差异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人。(3)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大学生已是渐趋成熟的个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司空见惯,学习中不唯书,不唯师,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4 大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高职教师应该把大学生看成是“主动学习的人”,我们以往所说的“受教育者”将大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存在、纯粹的“接受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在终身学习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专业学习目的明确,更多地把学习与将来的就业创业和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既向老师学习,又自觉运用互联网在虚拟空间内学习扩充知识面;既学习书本知识,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既学习较为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又渴望了解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有意识的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导致“学习是为了就业”的短视行为,从而忽视“学习是为了成才”这一根本目的,此时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高职教育改革新理念要求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高等教育是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设计课程与教材,通过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解、把握和再现固定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大学就像工厂,高校教师将大学生塑造成预期的“产品”,而大学生习惯了不加思索地拿来,毫不质疑地接受,创造力和想象力、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和限制,同时有碍高校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传统教师的局限性在于:知识的传授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塑造者,将学生看成有生命无思想的人;真理的代言人,至高至尊,缺乏平等交流;一劳永逸者,忽视终身学习。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高职教师要充分认清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当代高职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和学生一起从事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航者――人师。
2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与时自我完善
进入工业化,社会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事教书育人的专门职业。特别在当前社会体制转型、学习的终身化、价值文化的多元化和思想理念的冲突与碰撞,知识信息总量的不断递增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教育规模与效益彰显新的时代趋势,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拓宽专业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和育人能力,从经验型、随意型转向专业化、职业化。
3 知识的快速递增和突变要求教师不断改进知识结构
知识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增值利用的资源,已从认识范畴扩大到应用范畴。过去人们关注的只是人类静态的陈述性知识,现在更要看重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今时代知识量的激增和知识观的改变,给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促使高职教师不断更新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高瞻远瞩,拓展思维,树立教育国际化新视野。
4 数字化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新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应运而生。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切方面和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的教学模式,要尽快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既能收集和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又能加工和研究信息,更能开发和利用电子多媒体软件,教会学生网络学习的方法,努力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教育和学习平台。
三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升格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和要求提高,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兼收五年一贯制初中毕业生,教育对象年龄结构层次、心智发展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其社会特点,激发大学生全面的素质和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师角色观,及时转换传统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充分凸显其真正的功能。
1 高职教育服务者和导航者
高职教育质量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而高职教师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中,教育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交学费进入高校学习,目的就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高职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学习和创新,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高职教师是教师,更是教书、服务育人者,上升到法律关系上,教师有义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付费的大学生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从外部获取信息,然而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许多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在终身学习时代,高职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主要更大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为学生充分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
3 多元智能的开发者和指导者
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学生的智能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别。它承认差异,不承认“差生”,主张评价学生多元化。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有优势和不足,而学校教育的宗旨在于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优势和业余爱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高职教师不能认为高职生比本科大学生差,应全面悦纳每一位学生个体,尤其对有缺陷和特殊需要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和温馨的照顾。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完整的个体。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都有潜能的存在,等待教师有的放矢地挖掘开发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实现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充分发展的职业教育理想。
4 民主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
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教学技术的高低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少关系不大,只有人际关系的良好、师生情感沟通的融洽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教育中的全纳教育理念注重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倡导个体以社会主人的身份改造社会。高职教师应倡导民主学习,群体合作,快乐学习,和谐发展,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他们把握自己的命运。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拆在外,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一切有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中来,教师要走近、关怀、引导、感召、影响、激励、鼓舞学生,使其思维得以感悟,智慧得以启迪,视野得以扩展,技能得以提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师生相互悦纳、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学生主动争取发展提高的每一次机会,真正树立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人人平等、个个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
5 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高职教师必须适应终身学习时代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学习。21世纪,学习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在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普遍行为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育人者先育己,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高职教师在关注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应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还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追求知识渊博与技能娴熟的“双师”素质,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6 “双师”素质的教学专家与科学研究者
高职教师作为教学专家理应努力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掌握教育教学技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楷模承担着传授和发展应用科技的重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开发新型科学技术适应市场新需求,同时不断改造更新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前沿科学知识。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雅斯贝尔斯曾作过精辟的描述:“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播僵硬的东西。”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谈到这一关系时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学专家与科研工作者。
四 如何做合格又优秀的升格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
1 经过岗前培训,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和“05方案”实施新要求
高职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应该既是学术研究的行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专家。高职教师必须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四门高校教师资格课程知识,树立依法从教和科学施教的观念,同时较为系统地学习、领会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新理论,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吃透教育部关于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政课新课程方案的系列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培训研讨,扎实工作,力争成为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课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
2 牢固树立正确的信仰
高职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的崇高信仰,是爱岗敬业、搞好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前提,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应努力学习原理和中国化,牢固地树立对的信仰,应像方永刚那样以竭力传播和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己任,坚持用去教育、感染和引领青年学生。少数思政课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但骨子里并不信仰,只是出于一种职业需求,缺乏信仰,导致他们不热爱思政课教学岗位。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精神的劳动、理性的延伸、生命的力量,并永远是人们最后的希望之锚。思政课教师的信仰问题尤为重要,没有对的信仰,就难以培养出完全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国内外考查论证,从活生生的事实比较中,真正感受到理论的价值和力量,从而产生信仰上的自觉。
3 培育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雨果说:“道德是真理之花。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思想又往往是行动的先导。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既是教师为师的基本要求,又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有效保证。思政课教师不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还要研究人的生存及意义、思维及方法等,这就需要通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所形成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这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作用。个别思政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不正确的政治观点,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热情,其行为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正是不注重与时俱进地培育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很难想象思想道德水平很低的教师能培养出道德水平很高的学生。培育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重要,必须通过教师学习、内省、积善、慎独等有效方法,加强人格修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他律自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为学生做人的道德楷模和民族道德升华的促进者。
4 不断提高理论与知识素养
合格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结构。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要以理说服教育学生,必须具备良好而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地钻研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同时不断建构完善知识结构,专博相济,一专多通。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思政课教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和讲授,用原理去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理论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并努力践行,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5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讲授,无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成败,不能等闲视之。课堂教学不能一讲到底,一法到底,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上,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但应达到异曲同工之效。近年来思政课教师创造的研究性、启发式、参与式、专题探究式、案例解读型、多模式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分别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创新目标定位应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提高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应做到:对学生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热情,对课堂充满激情;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思想深层问题,教学有的放矢;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正确理论与错误思潮来比较评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抵制错误思想的免疫能力;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寓理于例证之中;妙语生花,将精彩带进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教与学互动,师生常交流借鉴,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6 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升格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中专时科研缺少积淀、基础差、能力弱;有些教师因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科研;有些教师既不了解学科前沿与社会现实,也不了解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更不能通过科研转化为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些教师单纯为了评职称撰文著书,缺乏科研自觉和热情;有些教师思想未能解放,缺乏探索问题的勇气。客观上讲,社会提供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刊物较少,宣传口径要求很高,论文专著审查过严,教学任务确实偏重,对思政课有偏见,认可程度差等,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科研上的热情和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应以良好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促进教学的高水平和实效性,从而赢得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立足之地和应有地位;应刻苦钻研,增加科研积淀,增强科研能力;合理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其有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创造条件,使教师真正了解社会;按国家政策使思政课教师阅读有关报刊资料;确立学术交流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研究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真正把学术研究无落到实处,大胆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多出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成果;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和平台;从制度层面解决高校评职称中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成果不同等对待问题;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投入和奖励的幅度;改变对思政课的漠视和偏见,改变几百名大学生上大课而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