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级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一峰作了发人深省的讲话,陈书记指出,近几年我们学校在各方面的建设显著提高,正在逐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在这样的良好势头下,我们要以“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某发展”为指导方针,把党支部建在学科点上,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陈记还指出,当前很多学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想上存在浮躁情绪等,他要求我们要认认真真读书,扎扎实实做学问,通过这次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身的能力,努力做到心理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通,学会化解压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研究生干部,要不断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一头扎入群众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成长起来,要进一步明确肩负责任,要组织协调团结带领好同学,最终圆满完成学校和自身的要求。
接下来,张承凤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以“健康心理与阳光人生”为题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对目前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分别从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对我们作了一次全面的心理教育和辅导。通过这次心理辅导课,我明白了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学习压力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情绪情感困扰问题、自我意识冲突人格问题、经济压力问题、就业压力问题,我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自身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如何更好更快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二次课是我们第一小组内部开展的座谈会,主要以学习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主要话题,展开讨论,对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我们要端正好态度,做好规划,定下目标,带着目标去自觉自律合理的安排时间,有针对性的学习,争取在自身专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会议最后对如何发挥研究生干部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总体来说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注意好方法问题;二是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三是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次课是由来自环境与水利学院的舒丹丹和张朝阳同学做的精彩报告,他们参加了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江油市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郑大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一份子,他们对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想给我们做了感人的阐述,让我深受震撼,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学识,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练意志,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次课是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李振伟部长作的以“知识产权与研究生创新漫谈”为题的讲座,同样令我们受益匪浅,李部长的讲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目前国际上以及国内有关知识产权的一些案例分析点评,发人深省的指出,当代大学生要用于创新,要有知识产权意识,知识的财富是无价的,大学生要努力培养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五次课是素质拓展训练,由于一些原因我未能参加,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通过听同学的讲述,我感同身受,希望通过自己课下的锻炼来提高团结互助组织协调的能力,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有学者认为,科研能力只是研究生能力的一种,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是并列的关系。[2]笔者认为,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法学研究生从事研究法学的科研活动,完成科研任务所需能力的总称。法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法科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我国法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1.1 针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补足有偏差。 法学研究生的知识补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知识补足,导师起辅助作用。一是无差别的知识补足,即导师根据被学生的整体情况对被其进行统一的知识补足。
就前者而言,导师的辅助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受自我认知能力和学术视野的限制,学生很难对自身的知识结本文由收集整理构和知识储备是否能支撑自己进行环境法研究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需要导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导师忽视这点,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无准确的认识,就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就后者而言,对学生进行无差别的知识补足主要是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实现的。目前,法学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趋同化”和“单一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结合地域差异,形成学术研究高地;又不利于集中专业优势,形成特色培养。单一化的课程设置也不利于学生获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而影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1.2 在向学生传授科研方法的方式与技巧上存在缺失。 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法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各个导师所掌握的研究方法有区别,其所习惯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有差异。作为被培养者的研究生本可以通过比较和相互借鉴,从而了解和学习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但基于师门之别,作为被培养者的研究生往往很难从其他导师处学习研究方法。同时,由于各个师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各师门间的研究生往往很难通过有效的交流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
1.3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创新上存在不足。 就创新条件的提供而言。创新需要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创新的内部条件主要是学生是否有广泛的知识基础,敏锐的学术嗅觉和用于尝试的勇气和胆识。创新的外部条件则主要指作为主要培养者的导师能提供的便利条件。具体包括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术空间,为学生的学术创新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为学生学术创新成果的发表提供帮助,为学生进行学术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扶持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导师给学生的学术空间有限;为学生的学术创新成果的发表提供的帮助不足;提供的物质扶持力度不够。就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言。扮演培养者角色的学校、学院、老师和导师应该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创新。此外,各个培养者制定的激励机制应有所侧重。例如,学校应在毕业答辩的条件上有针对性的规定,学院应侧重于从精神层面对学术创新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其他老师应在课程考察上予以激励,导师应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
2 改进法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2.1 矫正培养理念
2.1.1 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各个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个人的科研能力基础不同,这就要求培养者能正确认识各个被培养者的特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培养其科研能力。建议在研究生入学之初,作为主要培养者的导师应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自我总结和成才规划,以帮助导师了解每个研究生的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包括科研能力培养在内的培养方案。
2.1.2 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研究生攻读学位的时间有限,其个人精力与学术志趣也不同,应针对其特质,选定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避免研究范围宽泛的问题。
2.1.3 要树立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既注重采用普适性的方法培养研究生整体的科研能力,又结合各个被培养者的发展潜质和其成才规划,采用特定的培养方法,从而培养出有学术发展潜质,能为法学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的研究生。
2.2 调整培养方式。 一方面,调整设置的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笔者建议,在研究生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中,应适当加入相关学科中与法学研究有密切关联的课程,以此确保被培养者能获得相对统一的知识补足。
另一方面,创新培养方式,推行“导师组”模式。“导师组”模式是指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为每个研究生确定一名“主导师”,然后针对其自身情况再配备若干名“副导师”,以主导师为主,副导师为辅共同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将有利于被培养者吸取各家所长,也有利于克服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师门有别”的弊端,增进交流,尽快地提升其科研能力。此外,笔者建议在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年计划中,设置一个实践环节,而且对实践的内容和方向有所限制。
2.3 调适培养技巧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截至目前共收录了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数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高抒,张红霞,1999)因此,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我国的许多院校也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该单位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英语写作是语言习得中一个输出的过程,是英语学习者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及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英语写作能帮助学习者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提高逻辑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对学习一门语言输出的检验。因此,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语言综合技能,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使用语言能力的高低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程度和水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渐频繁,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已经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和要求。因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绝不能沿着传统的方式循环往复,而是应该探寻在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平台。因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更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两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是教师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特殊需求,以CBI主题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不同教学法或教学手段的动态综合应用探索如何提高医学专业研究生不同具体类型的SCI论文的英文写作能力。力争不仅使各种教学法或教学手段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的科学化、系统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医学研究生的SCI论文的英语写作水平,并为更大规模的推广创造切实可行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
本研究以辽宁医学院研一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主要采用对学生写作文本的分析、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学生写作反思、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定量和定性数据,力争相对客观地全面阐述研究效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三种不同体裁英文论文的写作培养探究学生在SCI论文写作方面的发展趋向和存在问题。此三种体裁包括研究(实验)报告、文献综述、临床总结的摘要和正文写作。
三、研究结论
(1)在研究(实验)报告的摘要和正文写作中,笔者发现:第一,在摘要写作中,多数学生经历了从片面到全面再到概要的发展过程。初次接触摘要写作,很多学生依据基础阶段英语作文的一般写法,把摘要书写等同于文章的开头段落,因此往往稍点主题,总体介绍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即可。在经过老师的精心点拨之后,学生很快了解到了摘要的总体架构,并知悉摘要的必要组成要件,因此在实际写作中内容缺角的现象大大缓解。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因过于追求要件的全面性而造成摘要字数过多、篇幅过长,这不但不符合摘要的书写规范而且容易与正文内容发生冲突。第二,在正文写作中,学生最难克服的问题是词句选择和表达的规范性、科学性。研究报告不同于普通的英语作文,在语言的选用上往往需要受到一套学术惯例的约束。例如在人称的使用上,学术文章往往要求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进行陈述,体现出研究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然而中国学生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第一人称。另外,在写作中大量存在的英汉简单互译现象也是造成中国学生SCI论文质量不高的基本原因。基于汉语思维的英汉互译不仅造成学生在连词、副词等词性上的选用不当,而且导致大量时态、语法和语义错误的频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
学习是一种能力,是我们改变思维习惯,为教学注入新鲜活力的一股源头之水;学习力是我们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初学者心态,扭转教育惯性、生活惰性的强大力量。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力。
2004年,我通过了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着手准备研究生考试,目标是首都师范大学。那一年,我第一次教高三,为了不耽误教学,我严格分割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办公楼最后关灯的人。第一年研究生考试就在预料之中落榜了。2005年高考结束后,我独自北上,想在北京谋求发展。那段时间,我一门心思谋求个人突围,最终沿着母亲的牵挂回到原点。返校后,我因成绩优异再次执教高三,但彼时仍没有放弃首师之梦。2006年高考后,我再次北上,报名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辅导班。我投宿在北大、人大,流连于首师、农业大学之间,感受着学习者的朝气与活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中止了这一倔强的逐梦之旅。2008年,学校贴出《鲁东大学教育硕士招生简章》,刚刚休完产假的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考,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在逐梦之旅中,我虽然没有实现终极目标,但还是收获了很多,不但开阔了眼界,还保持了一颗学习的心,我的教学境界、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感知和践行能力等都获得了提升。
当然,在这条路上,我付出了很多。骄阳似火的中午,我曾一个人孤独地躲在操场上大哭;月满西楼,我独坐在操场最高处聆听自己灵魂的声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每个伟大的梦想都有着强大的牵引力,而你要为此准备好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恒心。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为初级管理者,班主任大多能管好班级、课堂,唯独管不好自己。因为我们习惯了学校强力的行政推动,习惯了社会、学校大环境的浮躁;也习惯了居高临下管理学生,习惯了多快好省管理班级。学会自我管理需要我们对个人的专业发展具备一定的领导力。
自我管理从哪里开始?对此,我们需学习最基本的领导力塑造流程:第一步,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第二步,制定可实施、操作的工作计划;第三步,与同行(身边同事或网络同行者)交流专业工作技能;第四步,制定高效科学的工作流程;第五步,定期检查督导个人的工作成效;第六步,对个人的阶段性目标实行自我奖惩;第七步,学会写博客,打理个人工作室。
刚刚入职时,我每学期都会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一些成就,但无法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2003年,我触电网络,游走在中学语文网中网、人教论坛、中华语文网等多个语文教学论坛之中,从群体相学,到个人博客,每一个平台都有优秀教师团队帮助指点作品得失,考量个人成长。2009年,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的创始人郑立平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为自己定目标,准备在下一年要做的几件事,计划每件事如何奖惩自己,并将情况汇总起来,向群内公布,用团队的影响力与群体的道德力来引领个人的发展。这种在网络中对自我的领导与管理,也让我在学校工作中得到了实际的提升,进一步增加了自我领导力。2008年,我担任高二备课组长,语文教研组长,高二文科班班主任,同时执教两个班的语文课;2009年,我担任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兼两个文科班语文课,并兼任校办公室副主任;同时,我还是学校两大课题负责人,组织留守群体自主教育和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无限风光在险峰
科研,能告诉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最准确的路径。科研也是一种力量,一种学习心态的延续。很多人涉足科研,只是为了发文晋职,得到切实的好处;还有一部分人关注科研,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得到职位的提升。我们追求教育科研,是为了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我们不拒绝荣誉,不拒绝成果,不拒绝表扬,但要明白,这些只是投身教育科研的副产品。教育科研是一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源头和自我存在的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寻找什么。
这些年,教育科研让我欢喜让我忧,对它的追求也经历了由狂热到理性的回归。一方面,因为个人的成长,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享受着科研带给我的荣誉;另一方面,我也遭遇了嘲讽与打压。科研改变着我的心境,也改变着我的生活。慢慢地,我总结出一个道理:科研讲求的是潜心孤诣,淡泊名利,方式上是相生相长。
A:第一大问题就是不适应。开学的第二个月,心理咨询中心基本上被大一同学占据了,他们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有两类。
一是对环境不满意。有的新生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太小,不像大学;有的认为宿舍环境不如高中。我开始以为就是人大同学有这样的问题,后来在一次高校心理中心主任的会议上,我把这个情况一说,北大、清华的老师就乐了。原来,他们做过统计,新生也普遍对校园环境不满意。后来我们总结,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不管学校是大还是小,有湖还是有荷塘,这些都不重要,主要是校园环境和新生的期待之间有落差。所以,新生入学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理想落差。
二是人际关系。学生们高中一般是走读,即使住校,同宿舍的人生活习惯都差不多,而且目标特别一致:考大学。到了大学,宿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背景、饮食习惯不一样,文化差异就凸显出来了。这些文化差异是他们之前没有想象过的,也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应对和处理,很容易在宿舍人际关系上产生冲突和摩擦。曾经有女生用了宿舍同学的晾衣架就产生矛盾的,女生宿舍也会有打架事件。
我总结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点:现在的大学新生,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强,但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又相对弱些。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90后大学生跟陌生人打交道是没有问题的,你让他们去跟陌生人问路、聊天,都不在话下。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处理熟人之间人际关系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会多一点。比如,初来乍到,两个同学打招呼、寒暄没问题。但是,在一个宿舍里时间长了,就会因为一些事情产生矛盾。他们在宿舍人际关系上,过分强调自己的权益,忽略对方的感受。换位思考是90后大学生比较缺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同学们能够从字面上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比如晚上在不在宿舍看电影,别人入睡后打不打游戏,这些为他人着想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其实,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起因是过去的理想落在现实里,他们难以接受。新生们进大学之前的教育是理想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大家的目标单一,那就是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到了大学,然后呢?读研究生吧,好像找工作也行;找工作吧,出国也不错。中学时,同学们面前只有一条道,踏踏实实走上去就行了。一到大学,眼前突然出现了好几条道路。这时候,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就要被现实化,这个时候是最痛苦的。
Q:新生心理问题会在什么时候突出表现?
A:新生入校前两周,很兴奋。大概从第三周开始,失落感就来了。新生报到后是入学教育,然后军训,接着该“十一”长假了。这一个月里,新生摸不清大学的门道,也没怎么学习。新生对大学校园的课堂期待已久,在理想化的高中教育里,大学的课堂被描绘得跟天堂一样——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底下讲,恨不得跟古希腊城邦辩论一样。结果,大学课堂貌似和高中没什么两样——还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考试还是跟高中一样,还是得背书。这个时候,新生就会觉得很郁闷。
入学两三个月后,新生再来心理咨询中心,问题会有所变化,更集中于学业,尤其是第一个学期考试结束,肯定会有人数学不及格。
Q:新生该如何处理这些不适应?
A: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转型,中国人民大学从2008年开始实施心理通识教育计划,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方案,成为一门1学分的必修课。这门课的考试题中有两道必考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位置和预约电话。这样,能保证所有的新生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到哪里求助。有一天,一位女生来到咨询中心,从下午一直哭到晚上9点15分,我们换了三批人陪她。原来,她男朋友去世15天了,所有的人都瞒着她,她无意中知道后,崩溃了。她的第一反应是跑到心理咨询中心来哭,她没说姓名,所在的院系。这就是这门课最大的效果——懂得求助、知道求助。
经济学原理vs.人生哲理
杨老师是在大三教我们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教授,是后来我申请北大中文系硕士写论文时,我的宋词论文导师。杨老师是把我带上“正道儿”的精神导师,我现在没事儿就去骚扰下,并拜为师父。
一个经济学教授,牛到什么程度算是最牛呢?大概就是上过她课的学生,如果能在期末得到一个她的手机号甚至邮箱,都视为最高荣誉,屁颠儿屁颠儿地出了教室……
至于她每周来上课的课表,嘿嘿,大概都是师兄师妹私下相授,方便蹭课――“不用叫我红领巾,请叫我师兄”。
最开始认识师父,是在经济学原理的课上。大三那年,我们这群英语系的文科生,被安排了一堆中英文混杂的经管课,其中有一门就是长达半个下午的“经济学原理”。看着工大教务管理屏幕的课表,我都快哭了――看上去这么难的课程,而且连教课老师的名字都那么难啊!――杨(wěi)。
好在那时候还算是好学生一枚,还在做学委,于是乖乖地早了半小时到教室,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准备的。结果看到师父(当时还得叫杨老师)我就乐了。
现在想来,经济学原理那门课,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享受。上课从来没那么认真听讲过啊!一半人生一半经济学,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嬉笑怒骂,却是字字珠玑。到了课间,抱着杯奶茶,师父就坐在桌子上跟我们闲聊。
边际效益递减vs. 初吻
师父上课很有意思,她大概也知道我们这些学English Business的文科僧,上一门经济学原理必修课,估计也都是抱着“掐大腿锥刺股”尽量别睡着的心态来的。不使点狠招是不行的。
比如讲到“边际效益递减”(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按照课本上的定义,这是指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导数为负,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用数学语言表达: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小(此处略去N字)。
但师父不会这么讲。因为这么讲,我们这些文科僧早云里雾里地睡着了。“其实也就是说,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越来越少。”
“这就好比接吻,假定第一任男朋友和第二任男朋友的吻是同质的(也就是质量相同);但是随着接吻数量的递增,对于同质量的吻所带来的感觉(也就是所获得的效用)是递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初恋让人心跳加速,但是恋爱太多了就感觉下降了吧?这就是你身体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多年之后,一个男情圣在深夜给我微信介绍恋爱经验,无限感慨地传授我三句至理名言,“不要和太多人谈恋爱,不要谈太多次恋爱,不要谈恋爱太长时间”。我对着屏幕把头点的像鸡啄米,忍不住微信回了六个字:“边际效益递减?”
情圣闻之,决定梦中削发为僧,洗洗睡了。
机会成本vs.毕业方向选择
师父教我们的时候,正值我们大三,正是面临毕业后是工作还是保研还是出国的问题。我的成绩还好,选择也就相对宽裕些,但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迫在眉睫的选择有二,要么申请大四去做公派的交换生,然后毕业后直接走国外读硕的路子;要么就留在国内准备北大的免推研究生。小孩子考虑问题其实都是带着虚荣心在里边,去申请公派交换生,无非是觉得这是个“头上长角”的事儿――你看,品学兼优,一共才有3个名额吧。而去北大中文系研究宋词呢,一直是我梦里都能乐出声儿来的事。
我哭丧着脸去找师父。拿不准主意――因为前者的公派交换生选择,我考了全校第二,放弃了有点可惜;但是后者的北大中文系推免呢,每年全国才有4个名额,太难了。我不确定自己行不行,要不要试一把。师父坏笑着说,“怎么这么好的小姑娘,学傻了?拿机会成本算算不就好了?”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通俗来讲,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那么,毕业方向选择,怎么用机会成本去算呢?其实很简单,机会成本,也就是你因为选了offer A而放弃了offer B,那么被你放弃的offer B 可能给你带来的最高收益,就是offer A的机会成本。按这个道理,如果我选了A (也就是去读公派交换生),那么它的最大可能性收益(也就是 B的机会成本)就是方便日后出国读硕,无论是比较好的学校申请,还是自我适应方面都有好处。但是如果选 B (也就是去尝试申请北大免推研究生),那么它的最大可能性收益(也就是A的机会成本)就是我能够免全国研究生考试,只要通过严格的论文、成绩筛选,就能保研到北大中文系。一旦错过大四的政策性推免,北大宋词专业每年全国考研才招4个人,我一个读英文系的孩子,能考取的概率几乎为0。
这么算来,B的机会成本要低于A。如果按照经济学,面对选择判断,优先选择机会成本低的规律,那么选B,去试试申北大中文系,更为理性一些。
师父并没有告诉我答案,她只是点了我一下,不要把经济学学傻了,这些规律是可以用到人生选择上的。
期末的时候,我总结了一本“杨老师语录”,打印出来送给了师父。后来我的电子版都丢了,她老人家竟然还留着。再后来,经常把和师父聊天、喝下午茶的闲话儿写了小文,发在人人网上,曰“师父如是说”。结果竟然小火了一把,被评价为“一问一答跟论语似的。”
师父说,无论在自己很郁闷很高兴很得意很失落很绝望或是很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五句话,让自己瞬间平静下来。第一,知道自己是谁。第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第四,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第五,坚决去执行。
师父说,要清楚人生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你可以有其他喜好,但是要有主线,其他的该学会让路。同时这些喜好,不是为了去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女子,应该是另外一种优秀。
教师绩效评估旨在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并保证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开发与学校和教师双方的需求相适应,且是持续的、系统化的过程。[1]教师绩效评估的三大目标:作为对学校及教职工的工作评估必须具有公信力;必须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必须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2]缪斯(Mills)认为,高校教师评估有两个基本目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组织行政管理需要与组织绩效提升,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高校教师自身发展。 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协助组织有关决策人员就晋升、聘任、解雇提供依据;对于个人而言,评估是帮助个人对自己和工作做出进一步的决策,以提高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3-6]斯特科(Stake )认为,对高校教师的评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目的:奖励优点和改正缺点;以帮助管理者改善教师岗位匹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帮助教师不断学习和钻研其专业知识,同时促进教师理解整个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要求。[7]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内在满意度和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外在因素更能激励教师的工作动机和实现或提升工作绩效。[8]在一个能获得内在满意度和社会认可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出现较高的工作绩效。 绩效评估的两种形式,即组织决策与外在的奖励和惩罚相关联,个人决策与内在满意度和社会认可相关联,这两种形式被认为是不同的目的、程序、标准、控制,以及不同的信息类型及其信息使用方式。[9]伦斯代尔 (Lonsdale) 等就关于为个人决策评估(即进度审查)提出建议,对进程审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来提高高校教师绩效水平和工作满意度。[10]
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促进教师理解学校发展目标和要求,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2)为高校行政管理提供依据,改进和优化高校用人制度和决策;3)促使教师绩效改进和自身发展,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内容
高校教师绩效评估评什么? 这是国外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研究者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高校的使命和高校教师角色的活动被认定为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功能。[11]围绕这三大功能,沃兰斯勊(Wolansky)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指定的任务,包括教学任务、课程开发、教学材料的开发、实验室维护、行政分配等;2)服务,包括所在部门的教学之外的任务、学校委员会任务、学生指导、社区服务等;3)学术专业参与,包括专业协会的会员工作、学术会议的参与、顾问服务等;4)学术活动和专业发展,包括研究、出版、简报、建议、水平提高等。[12]其基本范畴包括教学、服务、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学术公民等四个方面。[13]也有学者强调教师的价值观、教学和科研作为教师评估内容,如莱理(Lally)和麦希尔(Myhill)提出:需要根据评估目的、教师的有效性来形成特定的标准组合,对反映每个内容的重要性标准进行选择,把高校教师在本学科领域的价值观和该组织对重点教学科研效果评估相结合。[14]以责任为基础的模型研究。 基于责任的评估模型包括:授课内容的质量,在传授知识和启发学习的成就,老师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师德。[15]斯库瑞文(Scriven)主张建立以职责为基础的模式来关注完成既定职责的能力。[16]以下,笔者侧重围绕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和服务三大方面对教师评估内容做进一步的相关文献评述。
(一)高校教师教学评估
对教师而言,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据戴维(David)的研究,要从课堂教学要求为中心来设定绩效评估系统,以提升和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有效教学的五项主要功能,包括教学时间管理、学生行为管理、教学演示、监管学生的表现和教学反馈。 另外,还有教学促进功能、在教学中的沟通能力及其他非教学职责,从这些方面来反映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胜任力。[17]同时,在教学评估中要考虑情境因素。 高校中有效的教学离不开特定的背景,需要参照学校的目标、院系的目标,并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理解、技能和态度等。[18]在教学中应满足学生和决策者的需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在教学评估中,应注重高校教师在课堂之外的经验学习,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19]费维特(Fairweather)在书中提到,赫伯(Huber)认为通过观察和评估,以及同行教学研究的传播和交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0]
(二)高校教师学术评估
高校教师活动也包括学术研究活动,以及通过学术研究传播和应用相关知识和理论。 其中,高校教师学术研究活动通常指研究和公开发表(论文、专著等)。 高校教师普遍认为通过研究提出创造性观点是学术活动最重要的部分。[21]学术研究包括学术发现,也包括应用型、综合型和教学型研究等多种类型。 费维特(Fairweather)反对用“一刀切”的模式进行学术评估,不同类型的评估都有具体衡量的尺度,他同时建议,应确定每个学科主要的研究和教学型期刊,以此利用它们来帮助评估学术生产力。[22]
(三)高校教师服务评估
高校教师服务功能的发挥应从为国家行政服务转向为公众服务,在高校教师工作中应考虑通过评估系统的改革和体制转型来促进该项功能的实现和发展。[23]高校教师的知识需要被理解、传播及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上的应用,故倡导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和公众服务性。这种服务和学术的实践包括技术援助、政策咨询以及其他可延伸的活动。[24]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内容研究汇总如表1[25-34]所示。
三、高校教师绩效的多元评价与反馈方法
根据高校教师绩效的内容不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 国外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中往往会征询多方面的评价结果以综合获得教师绩效评估结果。 帕尔森(Paulsen)和菲尔德曼(Feldman)提出针对高校教师工作评估的基本范畴:教学、服务、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学术公民,强调营造一个有利的教学文化,有助于激励个体,以改进有用的信息反馈,包括同行、系主任、学生和自我的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35]国外学者围绕多元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行、行政主管及教师个人进行研究。学生评估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信息源,虽然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仍有助于识别示范教学和教师的重要信息来源。[36]莫斯(Moses)研究了学生评估的可靠性影响因子,如对(学生)成熟度、性别、经历、年级、每班学生人数,评估的时间、学生情绪、导师的资格等级都会对学生评估的可靠性产生影响。[37]一般而言,学生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价是适当的,且研究表明学生在高校教师能否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氛围方面比对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评价更有评判权。[38]在有指导的认真评估过程中,学生的调查是一个有价值的评价教师的方法,学生能够为其导师提供公正的评价,学生知道有效的教师品质。[39]
同行熟悉被评估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专长,校内同行评价可对教师所在的知识和专业领域做出如下内容的判断:课程大纲与阅读清单;教师设定的课程目标;教师的作业、小组项目和考试;教师在课程中融入的研究内容;教师教学动机;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技能;学生通过考试和项目的执行情况;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程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为人师表的风格。[40]外部同行对高校教师学术公民行为给出评价,在“同行审查”中建立的规范、标准和程序,可帮助调整和监控系统内部各高校的学术行动,并建议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用到该专业领域中。 学术机构委员会和高校促进和任期委员会作为监管机构,评估符合高校教师预期的工作有效性所必需的能力,以改善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41]课堂观察是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人员亲临课堂进行观察,或者委派内部同行专家进课堂观察。 到教室进行短暂访问使管理者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况,同时需要提供一个后续的教师和管理者谈话的机会来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这种正式的观察与配合,使得管理者及教师不仅评价教学方法和教材,而且还有学生的反应。 同时,同行专家的观察对管理者的评估很有价值。 当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和讨论课堂中发生的情况, 可以促进他们相互支持和理解学生中存在的共性,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提高方法。 同行专家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高校教师看到自己优势和不足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巧。[42]
教师自评对教师的工作反思和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威廉姆(William)指出教师开展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自我评价能保证教师自我改善的持续动力的过程,即为自我激励的过程。 教师利用自我评价的机会,能不断发扬长处和改进不足,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43]在评估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有自己的发言权,自我评价是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改进自己在课堂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表现;自我评估结果为教师在职培训及其个人的专业发展活动提供参考价值,也可帮助教师预测行政管理人员在评估过程中的意见。[44]一般在教师绩效评估过程中或评估结束后及时进行反馈比较适合。 采用多元评估方式,可以从多个来源收集评估信息。 如果收集到的信息是可信任的、明确的、具体的,那么,反馈会更有效。 信息评估反馈中注意针对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如果接受者自愿参与到信息反馈过程中,那么,接受者更愿意接受反馈意见。 反馈过程中可采取各种形式(如口头,书面,统计图表等形式),根据接受者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45]
四、启示
关键词:信息素养;课程学习;课程整合
当今社会,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所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信息素养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对于我们高校大学生尤其要重视培养,其培养方式应该与各学科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其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且,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使信息素养融于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这是高等教育真正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信息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探索信息素养培养如何与学科课程有效结合的教学改革。
1 信息素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紧迫性、必要性
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总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必须能够确认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信息素养教育可使学生深入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展知识、构造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行判断性思考。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达国家正规教育的各级层面上开展,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我们深入地研究了信息素养的定义、各国标准、培养方法,特别是国外信息素养培养的一系列成熟可行的实践培养模式和规范化的实践项目。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有WTI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网络主题探究、7E网络主题探究、拾荒式搜索网络主题探究、Big6主题探究等。而目前,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课进行,而诸多地方院校大多是只简单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己,就连计算机教师也是只传授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忽略信息素养教育。那么,其他专业课教师则更加缺乏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意识。信息素养培养在许多高校没有受到重视。
首先,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决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也不仅仅是某些工具或软件、技术层面的应用,而是要将信息素质的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其次,教学过程应分清主次,本着课程知识为主、信息利用为辅助的原则。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在新载体新媒体的网络环境下教与学,信息及信息技术是为教学而服务的。在引导学习中是以课程知识点的探究为着跟点来加强学生们信息素质的培养,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达到整合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最后,学校应要求教师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注重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的具体教学改革案例
我们研究小组以《计算机基础》、《药理学》等公共和专业课程为例,引用国外成熟的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法,采用基于询问的、问题的和资源的学习,探索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型学习专业知识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采用具体的信息素养实践方法――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首先由教师对整门课程知识点进行归划,对于重点难点问题,设定情景与环境,利用问题驱动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按照Big6方法和步骤进行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地整个过程为:①学生组成团队,自行设计研究地具体问题②头脑风暴方法,确定尽可能多地信息渠道③利用各种资源来获取信息④选择有效信息⑤结合自身观点,整合信息(即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完成作品⑥师生评价、反馈。
现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教学案例,其教学设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大一新生,教师依据课程学习的进度,分别对日常生活问题、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三大部分设定学生研究的主题,既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小组自设具体研究问题,采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进行解决问题,书写报告表,使用Word或PowerPoint等技术手段创建学生作品,优秀作品予以展示。
课程主要教学过程如下:从第一次课开始就向学生们引入信息素养理念,从而确立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思考、自我总结的学习理念。讲解国外先进的实践模式与步骤,接着分组布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与学习问题,每位学生课外通过自己的搜寻、评价、分析与整理,最终形成研究报告。课程首先讲述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操作),而理论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最后全部由学生分组按照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的步骤进行,最终生成书面研究报告,以及小组选派出两位主讲人上台演讲相关专题内容。
最后,我们倡导广大教师都行动起来,信息素养培养不仅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职责,而更应该有广大教师投入进来,结合自身专业课程,把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把信息素养融入每门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结论中,通过经历一系列主题的学习,最终培养出既具有信息素养、又对自专业知识能专能精的创新人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过程 转变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实施,是在原来课程基础上的改革,这一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这次课改最本质的东西不是教材内容的改变,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渔”的技能,更要掌握以“渔“为目标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改实施下学生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提倡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多样化的自主学习。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呢?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能够在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前准备;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学习后能对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补救。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学生如果能做到自主学习,毋庸质疑益处多多。第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前就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第二,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要通过怎样的步骤,做哪些充分的准备才能完成,并且根据自己的基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会取得预期的结果。第三,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必然会创造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从而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自主学习有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不断总结强化的功效。第四,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成功的情感喜悦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充分体现了自我价值。也有效地为学生打下了终生学习的良好基础。教给了学生用眼睛看问题,用头脑想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系列方法。自主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里存在方式的转变,师生沟通方式的转变,也必然是实行新课改,培养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怎样让学生在情感上自主学习呢?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实质上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情感和结果在学生身上的反映。所以,为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教育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要从情感上想学,从方法上会学、从意志上坚持学。我们要把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当作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来对待。为此,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要积极形成一个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氛围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兴趣。学习是一个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渐进过程。这其间自然会遇到诸多困难,甚至失败。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分析总结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迎头赶上。这种承认现状,排除干扰,冷静对待,自强不息的心态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也激发学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
二、系统地要求和倡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引导学生按自主学习的步骤、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让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感悟成功的喜悦。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对学生来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表现在对学习成功的需要上。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努力持肯定的态度,就会更刺激他在学习方面探索的信心,从而养成喜欢学习的好习惯。第二,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的智力,情感体验,生长环境不尽相同,他们在学习上也会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制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时就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应采取分类推进,分层指导。第三、要做好示范。面对新课内容,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在学习前要做哪些准备?按什么环节进行?学习过程中怎样寻找自己的重点、难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什么?等等。要自主学习它并且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教师不但要引领,而且自己要示范,让学生少走弯路,取得预期效果。
三、倡导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方式
在课堂互动学习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促进者,容易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调能力的提高与个性的绽放,促进教学双双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 师生互动也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避免教学的“盲区”,尤其对“学困生、德困生”来说,有了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师生通过知识媒介实现“主客观的双重契合”,从而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使教师教有所长,学生学有所获,每个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都得到张扬。
四、开发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有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可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对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不再满足一家之言,而是需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教师就要在整体把握校内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目的的、有步骤地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样使教师的一切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使教和学能有机结合并持续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育者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尽快地去适应它,要在新课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再现。教育质量要大幅度提高,就要求我们培养出会学习,爱学习,终生学习的创造性人才来。要顺利完成这一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率先领会新课程的结构,精心研究,设计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和计划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将新课程改革扎实、稳妥的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做一名积极、大胆的新课改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着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
[2]《新课程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欧阳芬主编,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