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

第1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概念图教学意义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海霞(1977-),女,河南周口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21-02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其理论根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作为奥苏贝尔重要合作者之一的诺瓦克教授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图的概念。

一、概念图的核心要素与关键步骤

1.概念图的核心要素。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核心要素。其中,概念又称节点,是广义概念,泛指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可用专有名词、思想、情感、教学或符号进行标记,并置于圆圈或方框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箭头和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箭头可以单向,也可以双向。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性、概括性强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上层,特殊的、从属的概念置于下层,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来展示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等。

2.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概念排序、各级连接、反思完善等是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在概念图制作过程中,要选择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先出现的概念作为“主题概念”,并用方框框起放在图的顶端。关键概念在整个概念图中是核心。概念排序,在确定关键概念或主题概念后,要在其下面依据任务需要及逻辑关系增加更多的具体概念,并依据概念的概括性进行概念排序。把概括性最强的概念置于顶层,依次向下。各级连接,给各级概念排好序后,建立概念间的深层次交叉联系。交叉连接需要发散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概念的数量,研究当前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思完善,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改变,要随时调整与充实概念图,不断完善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有力工具。

二、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1.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学习心理学把知识按照陈述性方式和程序性方式分类。陈述性知识用来表征知晓的事物、事情和观点,能使学习者了解并形成观点,构成思考和运用观点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运用陈述性知识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和策略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依赖的。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需要通过激活才能成为程序性知识,因此,掌握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并不一定会应用或使用这类知识。概念图可以成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迁移的桥梁。概念图通过核心要素的确定及关键步骤的实施,促成一种中间知识类型――结构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是指在一个领域中如何把概念一体化并使其相互联系的知识,能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研究表明,拥有高水平结构化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拥有概念图设计经验的学生在动手处理问题时,首先会把问题的相关要素绘制成草图,然后从中找出最具决定性的一点作为突破口,并以此为切入点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入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激活并迁移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动态化。

2.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教学本身既是生态的,又是系统的。在这一生态式系统中,既有主体、客体关系协调的问题,又有主客体关系协调的工具、手段与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实现教育目的的相关环境因素。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一体化的过程。从教学环节上看,谁教谁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的如何学的如何、如何评价与改进等都是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相互牵连的要素。概念图能够促进教学主体的能动性,能够通过绘制保证知识之间的迁移关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考察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和反馈教学。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概念图可以作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反思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

3.学习态度改善的有效载体。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教学条件、情景和方法中,应用概念图策略会使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获得知识策略,提高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体现出自我的意义。

三、概念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应用

1.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当前,我国高职的发展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又要具有了解学生、把握教材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开发课程与科研、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还要具有职业分析、服务社会、创新性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一大课题。高职教师要想成长,就必须改变自我成长的方式和途径。概念图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把握自我成长的核心任务,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制定自我专业成长规划。“主题概念”是“现代高职教师标准”,在此基础上,反思“我有了什么”“我还需要什么”,设计一些途径来达到现代高职教师标准的要求,最后,在概念图中设计补救措施完善概念图。

2.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兼顾教学目标、学生状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并且要使这些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情况下,概念图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结合高职课程、教学及教材特点,高职英语具有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活动性强、教材主题性强等特点。课程综合性强是指高职英语课程大多需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包括教学要求、企业行业岗位要求、公民教育要求等多方面元素。教学的活动性强,是基于高职教学的整体要求而说的,高职教学不同于体系化的学科本位教学,是一种通过学习者主动和全面的学习,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的过程,是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引导、检查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并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教材的主题性强是指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以一个个完整的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环节,可以结合高职英语的特点,利用概念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等进行整体设计与安排,为有效教学、优化教学提供保障。

3.概念图可以帮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佳等问题广泛存在。这种缺乏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虽广受批判,但改革一直步履维艰。事实上,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就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改革抓手。概念图可以成为这一有效抓手。在教学过程中,概念图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参与概念图的绘制与修改,达到师生互动合作的目的。研究表明,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有利工具。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从个性化概念图到班级概念图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探究合作的过程;从个体对潜在概念图的质疑、反思、批判到科学概念图的形成、发展、应用,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情境,而且需要努力挖掘和共享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同化,实现有意义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概念图绘制、整合的过程,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中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具体化、明确化。学生通过与教师共创概念图,使思维得以延伸、扩展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呈互动状态,学生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自主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解答概念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概念图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水平。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一般还是以考试、测验、毕业论文等终结性评价为主,很难从细节上显示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把握高职生面向工作过程和学习领域的应职应岗能力状况。概念图以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概念图的绘制,把握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计划、设置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概念图的设计、补充与完善,也可以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概念图。学生设计概念图的过程是有意义学习与建构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概念图设计与制作、概念图讲解、基于概念图的问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给予评判。也可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交流互评,达到思维共享和创新,并建立学生个体概念图档案袋和课程教学概念图资源库。

5.概念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是否具有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相关经验和素质是高职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现代职场的蓝领人才,要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过程、岗位任务、岗位任务完成途径、岗位任务完成绩效等方面有设计和把握能力。概念图能够帮助职业人完成上述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乃至整个高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图,旨在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连接与层次构筑,促使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达到认知目的,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4(2).

[3]张丽萍.概念图及其功能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4]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2)――用Inspiration制作概念图[J].软件导刊,2005(6).

[5]D.H.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刘赣洪,张静.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的应用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7]王立君,顾海根.概念图对学生成绩和态度影响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8(6).

第2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漯河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漯河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3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平顶山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平顶山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4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教学策略;案例研究;问题导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81-03

生态水文学是水文学中一个相对年轻但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是研究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于1992年的都柏林国际水与环境大会上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和人与生物圈计划(UNESCO's International Hydrology Program and 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的实施而迅速得以发展,成为当前水文学的研究热点。目前,生态水文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①陆地表面气候、土壤、植被、地下水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服务于土地利用、粮食生产和气候变化调控;②河流廊道内径流的动态变化、水生生物的响应以及污染物在河岸带内迁移转化等,主要服务于水资源开发、水质保护与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③河水和地下水对湖泊、河口和海岸带的水量和物质输入,主要服务于水质保护与改善(特别是富营养化)以及渔业生产。可以看出,生态水文学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一系列的国际焦点和国家重大需求密切相关。正因如此,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生态水文学已成为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阿根廷等国的许多大学不仅很早就开设了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课程,部分大学还专门设立了生态水文学专业。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也都将生态水文学作为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一、生态水文学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需求

自诞生之时起,生态水文学就致力于生态环境与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和为流域尺度上土地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供指导,具有极强的实践和应用色彩。因此,在生态水文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管理和决策、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批判性思考等能力,缩短真实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显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无法单独承担这一重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推行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在盛行。该教育理念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很大关注,注重体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在理解和关注学生兴趣与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满堂灌”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主要起创造学习环境、引导学习活动、提供相关资源的作用,以使学生能主动地接收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这一教育理论与生态水文学的教学目标非常一致。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教师应在生态水文学课程教学中大胆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想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键是教学策略的选择。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问题导向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自主学习等。这些策略在适用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上存在明显差异。这里重点探讨适用于工程教育的案例研究法和问题导向学习两类策略。

二、案例研究在生态水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教学,是指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研究活动,从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学生可以逐渐熟悉生产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技能。事实上,作为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案例研究既可用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也可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当案例界定清晰,且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时,案例研究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当没有给出或只给出部分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信息搜寻、数据分析、转换和创新时,案例研究通常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工程教育中,基于案例的学习相当普遍。不少研究证明,基于案例的学习能够增进学生的代入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

在生态水文学课程中,案例研究教学的开展遵循如下步骤。

1.介绍。教师给学生介绍案例研究教学的基本概念,并对生态水文学课程中拟采用的案例研究教学进行概括性介绍,以使学生理解案例研究教学的优势,克服从常规课堂到案例研究课堂转变中的不适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心理准备。

2.案例选择。针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好与拟讨论的主题密切相关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应符合以下标准:取自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专业探讨价值;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进行创新性和批判性思考;不能过于简单,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例如,可以选用历史上的富营养化事件、国际知名的试验流域的相关成果、当前的水资源管理问题等,也可选用本专业学术杂志上的研究性论文。

3.案例感知。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材料,使其熟悉案例情境,掌握案例涉及到的主要事实和数据,识别案例情境中包含的关键问题,对案例进行初步分析。案例感知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自主探究。基于案例信息,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个体的自主探究。对于已有解决方案的案例,按“问题提出、现象观察、假说形成、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假说验证、结论形成”的流程对案例进行分析,重新演绎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评价与判断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尝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没有提供或只提供部分解决方案的案例,围绕已识别出的关键问题和案例中的重要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探讨实施的具体计划,并按“准备、执行、评估、调整”的行动调节理论进行执行。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和决策、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5.交流与讨论。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的独立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在生态水文学教学过程中,将交流讨论又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进行分组合作,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就自己的自主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下阶段课堂陈述与讨论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准备、幻灯片的制作等;第二阶段是课堂陈述,即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其案例分析过程与成果进行正式陈述;第三阶段是小组间讨论,在每个小组汇报完毕后,引导其他小组对其进行提问、评价、补充等,开展小组间的交流。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领导力。

6.总结评价。在案例研究教学的最后,教师对整个案例研究过程做出总结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得到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总结评价的内容包括:①学生在前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要突出其优点,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管理和决策、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批判性思考等能力上,而不是知识或学术观点上;②对案例本身所蕴含的知识或问题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集中在知识点的提炼、与已有知识的联系、需要补充的知识等上面,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找到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三、问题导向学习在生态水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解决过程的学习,它旨在让学生试着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只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进行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最初起源于医学院和专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活动,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工程教育中。众所周知,问题解决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认知活动,而问题导向学习则通过模拟人类自然的问题解决过程来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和灵活的问题解决技能提供大量机会,保证在新情境中可以迁移技能与应用知识。此外,问题导向学习还被证明可以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代入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态水文学课程中,问题导向学习的开展遵循如下步骤。

1.介绍。教师对生态水文学课程中拟采用的问题导向学习进行简要介绍,以使学生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心理准备。此外,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对接下来的问题导向学习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性介绍。

2.问题提出。问题的提出有两种方式:教师提前精心准备好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只给出主题,介绍相关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在问题导向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的现实世界的问题。比较理想的问题应该复杂性适中、结构简单且可能具有多个解决途径或解决方案,同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如降雨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如何影响城市水安全?大坝修建或拆除的影响有哪些(安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为什么全球范围内陆地径流在减小?为什么某河流的出山径流量在减少?

3.分组研究。通过教师指定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将学生分组,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首先通过内部讨论确定总体的工作规划;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还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取这些必要的知识;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初步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开展信息收集、实验设计、数据统计、模型构建、综合分析等工作,按照“准备―执行―评估―调整”的行动调节理论执行计划,从而解决问题;最后,基于上述成果,编写研究报告,制作下阶段汇报所用的幻灯片。在该阶段,老师主要起引导者、辅助者和资源提供者的作用,要避免控制学生的思维。该阶段最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问题导向学习的核心所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管理和决策、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批判性思考等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假设提出和检验、数据收集、实验操作、统计分析、模型模拟、学术写作等专业技能,还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终生学习的态度。

4.陈述与讨论。通过课堂陈述的方式,各小组对其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思路与过程以及最终的问题答案或解决方案进行介绍。陈述时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演示,鼓励所有成员都参与到陈述中(可采用分段分工陈述方式)。陈述后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判,教师也可参与到提问中去。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技能。

5.评估与反思。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中要注意用语,以肯定为主,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以建设性意见的形式进行合理点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之间也进行平行评估。这些评估,促进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上的欠缺,为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的制订奠定基础。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水文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将“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截然对立。生态水文学兼具理、工科的特点,涉及的部分理论知识或基础知识在案例选择或问题设计上存在着较大困难,可能需要传统的课堂讲解;无论是案例研究还是问题导向学习,在开展之前都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介绍,对关键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概略式讲解,这都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范畴;在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中,如果选择的案例是本专业中较为艰深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学术论文,可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为合适;两类教学策略最后阶段的教师总结与评价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属于必不可少的内容。

2.无论是案例研究中的案例,还是问题导向学习中的问题,都必须选择真实世界中的实际情景,在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3.在讨论阶段,教师不能完全“隐退”或只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要成为讨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提示学生进行对比、反思和举一反三,使得讨论得以深入发展,同时防止学生离题或者提出不当的问题影响讨论,防止一个学生或者少数学生垄断讨论。

4.在分组研究阶段,教师应起到监督作用,督促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不能出现一个学生为主,其他人袖手旁观的现象。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不能简单地重复事实,或者在案例研究中重复和无条件认同前人的结论和观点。

5.教师应营造开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发言,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或意见也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韧性和对失败与挫折的无所畏惧。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珍惜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灵活性。

参考文献:

[1]nce,M.J.and R.M.Felder.Ind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Definitions,comparisons and research bas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6,(95):123,138.

[2]av,A.,G.M.Shaver,and P.Meckl.Lessons learned:Implementing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urs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0,(99):55-69.

第5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评价 教学 激励

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我们采用了面试、笔试、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多维评价。以下谈几点体会:

一、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

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应该注重对学生建构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二、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但尚存在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三、关于作业的评价。

第6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高职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赵玉霞(1985-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设计研究工作。(山东 济南 2501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84-02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各高职院校无不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思考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作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衡量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因此应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仍沿用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不是为教学而评价,而是为评价而教学。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价理念落后。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仍然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求和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很多课程中,占据总成绩25%的平时成绩演变成了考勤分数,忽略了平时成绩的意义和作用,期末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无法凸显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只强调了评价的筛选功能,忽视了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点拨作用。

第二,评价方式简单。传统评价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技能专长无法评价,导致所学与实际工作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要。

第三,评价主体单一。传统评价中的主体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唯一判定者,他们的评价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最终的唯一的评价,整个评价过程缺少用人单位参与、缺少学生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准确性大打折扣。对于学生通过评价进一步提高,也缺少足够的指导意义。

第四,评价的反馈功能无法实现。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反馈,但是传统学生评价结果只是量化的成绩,没有附加指导意见。这种反馈只给学生传达了学习结果,却无法指出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因而评价的时效性和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纲要》中提到:“应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科学的评价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因此,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相结合的,科学、精确、量化、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是强化质量意识、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借鉴、反思国内外普通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当前3所院校部分高职专业学生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及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课题组构建了具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一)确定评价目标

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活动。在实施监控与评价之前,对预期的学习结果即学习目标须做出明确的陈述。学习目标的设置和明确陈述是学生评价的最重要一环,如果学习目标设置合理而陈述可以观察和测量,那么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二)分析职业任务

国家职业标准明确提出对从事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行业企业内部也有各自的岗位标准,职业任务分析是结合企业岗位需要,通过对某个岗位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任务及每项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逐一剖析,从中了解从事该职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及其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大纲,使用信息加工分析对评价目标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不同专业需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大体的过程和主要框架是相通的,都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规律和特征。

(三)构建评价体系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首先,研究并确定评价目标构成的关键要素;其次,对各要素按照层级进行分解;最后,将所分解出的要素按照层级关系排列,构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评价要素的直观可测性、要素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要素评价的可行性,并保证整个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下图。

2.确定权重。在本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有3个,分别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利用特尔斐法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职业素养为1,职业能力为5.5,知识为3.5。其中,知识考核又分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4个二级指标,对不同课程、不同学习阶段可有选择性的取舍。

3.确定考评标度。职业能力可从两方面进行评价,即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将课程分解为若干项目、再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然后确定每个项目需完成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制成项目完成情况评价表。评价表中既包含项目名称、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学号以及同组人员姓名等基本信息,也包含项目组成、项目报告等核心内容。其中,项目组成要列明各项具体任务的内容,项目报告要包含任务方案、实施过程、结果分析、报告规范性等内容。评价方式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并要列明总评评语。

依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划分,将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六个指标。其中,与人交流能力又包括交谈讨论能力、主题发言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三个具体指标;与人合作能力又包括协商制定目标及分工、按照计划完成目标两个具体指标;自我学习能力又包括制定目标和计划并实施、自评学习效果并反思两个具体指标;创新能力又包括提出创新性意见、做出并实施创新方案、调整或评估创新方案三个具体指标;解决问题能力又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及评估解决问题的方案两个具体指标;信息处理能力又包括收集整理信息、展示应用信息两个具体指标。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体现为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评价主要从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说,独立自强指有自信心,能够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般问题,学习主动;责任心指在执行工作前能做好周密计划与充分准备,工作态度认真积极,有组织性,遇到问题能积极解决,对结果负责;敬业精神指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踏实认真的精神,保持高昂的求知热情和恪尽职守的精神;团结互助指与同学真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职业操守指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爱护教学设施。职业素养评价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践

课题组应用本评价体系在一学期内对三所高职院校10个班级共568名学生分别就一门专业技能课、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一门公共基础课进行了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边评价边整改。如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不太容易做到具体,使得评价时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专业技能的二级指标及内涵需要由专业课老师根据课程项目情况制定,但是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对该体系掌握情况不同等原因导致量化的分值、权重的分配还不十分科学、合理,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

最终的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基本上达到了评价效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1、忌信口开河,杂乱无章

竞聘演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竞聘者必须在事前对要争取的职位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职位特征和胜任这一职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在所述的内容上做文章。

有些竞聘讲演者对自己要竞争的职位,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翻来覆去地解释,对所应从事的工作,抓不住重点,东扯葫芦西扯叶,自己说不明白,听众也搞不清楚。

2、忌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有的竞聘讲演者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谈工作优势时好提当年勇,自认为条件优越,某职位非我莫属,做好工作不过是小菜一碟在谈工作设想时,脱离实际,来一些海市蜃楼般的高谈阔论,极易引起听众的反感。

3、忌妄自菲薄,过分谦虚

竞聘讲演要求竞聘者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竞争优势,大胆发表行之有效的策略纲领。但有的竞聘讲演者却唯恐因自己的标榜,而引起老板和公众的不悦,把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估弄到水平线以下。

这种过分谦虚的表白,不仅不能反映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和气魄,也不利于听众对你做出正确的评价。

4、忌吐词不清,含混模糊

竞聘演讲一般要求讲演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工作特点、工作设想向听众娓娓道来。

但是有的竞聘讲演者却不善于把握演讲的轻重缓急,虽连珠炮式地将整个演讲一气呵成,但因吐词不清,或语速过快,使听众不知所云。

5、忌服饰华丽,求新求异

登台演讲,服饰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和自然流露。竞聘演讲是一项正规、严肃的主题活动,听众们往往会以所竞争职位的需要和自己的审美观来评判演讲者。因此:讲演者的穿着应以庄重、朴素、大方为宜。

有的竞聘者认为穿得与众不同就会以新奇取胜,于是或服饰华丽,或不修边幅,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群众眼里通不过,也不会给公司领导留下好印象,从而使演讲的效果大打折扣。

竞聘演讲为广大人才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是商务演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

愿朋友们都能够克服演讲中的不良倾向,客观、公正地作好自我评价,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阐明行动方案,向公司领导、团队成员推销一个真实、客观的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展示才华的工作岗位。

演讲经验十条

1.演讲的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使喉咙获得良好的休息。

2.穿着合宜得体的服装。

3.在演讲前,如果有机会与听众打成一片,应该把握住,与听众握握手,对他们微笑,或打个招呼。

4.心理上、情绪上、精神上保持放松,预先假设可能发生的事,但不要被它困扰。

5.在讲台上,要轻松自在地站好。

6.最应该注意的当然是演讲的内容。在做引言时,应先将重点主题陈述出来,然后在主文中,将主题一一剖析,并且赋予新的观点。试着多讲一些词藻丰富的话。可能的话,最好掺入一点幽默的字眼(千万不能使听众觉得无聊)。注意强调重点,戏剧性地把它们说出来,随后降低声音,再安静下来。

7.准备周全的题材,并且做充分的预备和练习。

8.演讲前不要进食。乳制品尤应禁止,因为它可能使你的喉咙充满粘液。

第8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方法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or our country's huma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to increase employment help reduce employment difficult sit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am except appraisal teaching effect, identify study result beyond, is also an important examination employment ability metho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and explains the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ethod.

Keywords: employment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Innov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入,高职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高职教育在获得越来越广泛重视的前提下,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考试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具备的能力水平、探索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为推进高职院校的有序发展做出有效的探索。在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应该针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生素质和考试方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服务。

一、高职学生就业的困难现状

1、社会上的因素

高职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差距加大:在国家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毕业生人数由2002年毕业生145万,到2011年毕业生人数达660万。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就业供求失调,就业率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减少。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歧视: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不同学历、性别的应聘者。出现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2、高职教育因素

2.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起点低、基础差,自我约束力弱。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功利行为增多是当代高职学生的标志,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一般围绕是否会对自身和未来发展有利为标准。

2.2高职院校考试的特点

高职院校考试以终结性考试为主,高职院校承继和借鉴基础教育考试和普通高等教育考试的方式,在考试方式上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压力大、教材内容多,学生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师在设置考试内容时多采用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方法。考试体现实践技能内容不足。

3、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高职毕业生对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不足;决策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和对现实资源的利用能力弱,不能很好的将学校所学课程运用到工作中。

学校只能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社会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二、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的作用

促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必然促进教学的改革,为了适应考试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上会做出变更,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也符合教学改革的目标。

2.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改革会引发教师对新知识、新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推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客观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3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考试制度改革的初中就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功地进行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

3.1目前高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考试目的模糊化和功利化,导致考试偏重基础知识,忽视综合技能的培养。其次,考试形式单调,封闭性考试多,开放性考试少;终结性考试多,形成性考核少;识记内容偏多,实践技能考核偏少。最后,考试评价死板,课程考试评价存在着评价功能单纯、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

3.2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坚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原则,高职教育就是为了社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坚持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直接连接着就业市场,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必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其三,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向专业性和实用性倾斜,在考试上必须围绕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关键环节。最后推行多样化原则,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要求构建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模式。

3.3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

首先,转变考试观念,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必须致力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就业需要转化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其次,建立学校和用工企业联考的模式,将学生技能掌握于企业标准想结合,有力推进学-用的统一。其三,转变考试管理方式,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考试管理模式,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需要、意见好建议,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实现对考试方式人性化管理。最后,专业课考试应该体现实践技能内容,对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现场模拟和现场操作的方式,切实体现考试为人才专业发展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考试制度改革不但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率的需要。要想在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中取得成功,就必须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在强调考试制度改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将考试、教学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向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以突出职业性、行业性为特点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振兴高职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吉明.国外职业教育考试对我国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广角,2008,07.

第9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

【关键词】教学评价 方式 英语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91-02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1)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2)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限于简单的陈述和知识的再现。具体情形是课堂里只有教师在认真地演“独角戏”,教师关心的是自己的教学方案能否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毫无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终结。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与教学相结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由于教学评价与教学的密切相关性,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依照英语新教材改编的目的,遵循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要做好教学评价,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 从教学评价目的上进行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教师的鼓励对不自信的学生更有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可以用语言和体态进行鼓励性评价。言出自心,教师只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一样,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也像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浓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 从教学评价标准上进行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的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三 从教学评价内容上进行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要求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克服困难的学习意志、与他人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的反思等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可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学习过程评价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与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四 从教学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要使评价方式多样化,一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采用书面考试,也可用口试、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点评、课后访谈、问卷调查、学习档案、社会实践、探究性学习等评价方式;二是评价参与的对象多元化,如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并将多元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多样,既可用语言描述,也可用数字表示,还可用象征性图形,如红星、笑脸、红旗等。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具有综合、语用、合作和思维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的微观语言行为的评价。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评价方式应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而且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的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并应注意与家长的交流,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

五 从教学评价实施主体上改革,突出学生主体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参与评价法的内涵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纳入评价的范畴。评价是调整学生整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习得。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地参与活动。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总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性,规范和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学会利用新的评价方法更好地为中职英语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