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划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工作任务
按照市局要求,我局“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要以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为核心,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找出制约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十三五”时期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工业、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等发展指标,确定工业总体布局、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确定需要列入市级“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规划前期和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前期及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局“十三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十三五”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进行宏观决策、督查、指导和组织工作。
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督导、协调、组织、汇总,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具体工作由项目和产业指导股承担。
三、工作分工
“十三五”规划工作是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各有关科室按照分工要求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流程,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根据有关工作内容分工如下:
中小企业股:“十二五”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本县区产业集群基本情况;民营经济基本情况;创业辅导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创建情况;中小微企业基本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事项;需列入市级“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民营经济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经济运行股:“十二五”阶段工业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目标;重点企业及概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事项;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工业发展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工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网络和信息股:“十二五”阶段信息化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信息化经济发展目标;信息化工作现状;信息化工作发展设想;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领域基本情况;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工业企业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信息化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项目和产业指导股:“十二五”阶段产业发展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现有优势产业及基本情况;我县“十三五”期间的产业定位及布局;产业聚集区或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主要承载内容、投资主体和运营模式、管理机构情况;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需列入市级“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产业方面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重点实施的项目。
尾矿办:“十二五”阶段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初步思路;“十三五”期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目标;我县“十三五”期间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定位及布局;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的重点项目有哪些;需列入市级“十三五”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本县区是否获得过国家、省、市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授牌、奖励、项目支持及其他荣誉;我县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重点实施的项目。
一、目的
通过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缔和整治不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养殖场,逐步调整全区畜禽养殖布局,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规范养殖管理,保护养殖环境,实现畜牧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整治对象和重点
整治对象是常年存栏20头生猪、200只家禽、5头肉牛、3头奶牛、60只羊、200只兔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整治重点是流域禁限养区和计划纳入年农业源减排目标的69家养殖场。
三、整治目标
(一)完成全区整治对象畜禽养殖场的环保设施配套任务,实现粪污综合利用,无污染养殖。
(二)全面取缔不合格的规模养殖场。
四、整治措施
(一)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治理。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畜禽养殖规划的通知》(府办发〔〕102号)规定的养殖区域划分标准,并结合镇街制定的养殖规划进行治理:
1.禁养区。在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必须全部关闭或搬迁,拆除圈舍。
2.适养区。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对适养区内的养殖场实行治理,做到“两分离三配套”,即粪便干稀分离、雨水污水分离、配套沼气池、沼液储存池、干粪堆积发酵池。要求常年存栏100头生猪、20头奶牛、50头肉牛、2000只蛋禽、3000只肉禽和1000只肉兔以上的养殖场必须全部“三配套”,配套标准是:按每存栏100头生猪当量,修建沼气池2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70立方米、8立方米的干粪堆积发酵池两个,其余养殖场根据实际情况参照配套沼气池或化粪池、沼液储存池和干粪堆积发酵池。不能治理的全部关闭或搬迁,拆除圈舍。
3.限养区。对限养区内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治理,在减少或限制饲养量的情况下,参照适养区养殖场的方式进行整治。无条件治理的全部关闭或搬迁,拆除圈舍。
(二)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凡新建、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建在养殖规划区内,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经镇街政府同意方能修建,养殖场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存栏量在500头生猪当量以上的按规定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做到畜禽粪污处理、综合设施利用和动物防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镇街每季度末将养殖场的新建情况报告农业、环保等部门,若是出现在禁、限养区内新建养殖场的情况,没有及时报告导致建成后要搬迁、关闭的,补偿费由镇街自行负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检查验收
由区农委牵头,组织市政、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区级验收小组,对各镇街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整治不力,不达标的镇街要通报批评,并重新整治。验收结果将列入年度目标考核。
五、时间安排
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时间为7月1日-7月20日,通过召开会议或座谈会等形式,向业主讲明养殖污染治理的目的意义,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配合整治。
(二)调查摸底方案制定阶段。时间为7月21日-31日,主要以镇街为单位,摸清辖区内养殖场数量、规模、所在区域和环保设施配套使用情况,逐户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三)整改治理阶段。时间为8月1日-11月30日,各镇街按照已经制定的方案逐户开展达标治理。
(四)检查验收总结阶段。时间为12月,各镇街自查和区级检查验收及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委、环保、市政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规划、财政、水务、工商、国土、公安等部门和各镇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检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委,由王栋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成员单位抽调组成。各镇街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
(二)明确职责
区农委牵头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督促和指导各镇街整治畜禽养殖污染。
区环保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组织清理和完善畜禽养殖场相关环保手续,依法对向外排污的养殖场下达处罚文书,严肃查处整治对象违法、违规排污、排污费缴纳、污染治理设施的非正常运转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等情况。
区市政园林局负责依法对城市建成区内畜禽养殖场的取缔。
区规划局负责依法对违规修建的畜禽养殖场进行查处。
区财政局负责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财政鼓励、优惠政策,确保资金到位。
区水务局负责协助镇街养殖场区域划分,保护饮水源。
区工商分局负责依法取缔不符合规定的畜禽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有关证照等。
区国土房管局负责整治对象在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区公安局负责依法严肃查处整治对象阻碍执法部门依法执法检查和现场处理、煽动闹事情况,并对违法人员依法予以打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本辖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报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办公室,经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三)增加投入,落实补贴。区财政拨出资金进行专项补助,补助原则是先治(关)后补、验收合格、直补兑现。补助标准是:
1.环保设施的补助。在养殖场治污整改过程中,新扩建沼气池按每立方米120元、沼液储存池按每立方米100元、化粪池和干粪堆积发酵池按每立方米40元补助。
2.关闭养殖场的补助。在拆除圈舍和沼气池的情况下,按现有圈舍面积和沼气池体积进行一次性补助,圈舍每平方米补助70元(含拆除费30元),沼气池每立方米补助150元(含拆除费30元)。
一、学校基本情况
王府镇蒙古族小学现有中心校1所,村级小学8所,在校学生总计1516人,教学班73个,教师总数165人。有市级示范园1所,有5个班,幼儿教师10人。现有180名幼儿接受幼儿教育,全镇村小学前班8个,有教师8名,学生74名。一级教师77人,二级教师87人,三级教师1人。省、市、县骨干教师33人,市、县教学标兵、能手、新秀13人。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师资等办学资源;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加快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实现镇内各村小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为目标,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工作目标
1.到2012年镇内一所中心校和八所村小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基本实现镇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2.实现镇内学校间校园校舍、仪器设备、图书、公用经费、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均衡发展,基本解决本镇内的择校问题和大班额问题。
3.坚持内涵发展,强化质量意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努力缩小学校间教育质量差距。
4.健全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改善、教师补充、教师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方面制度。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评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年工作任务
中心校、阿拉嘎、腰大洼三所学校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学校设置。实现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全镇各校学生能就近入学。
(1)所学校走读学生上学途中单程步行时间,低年级超过30分钟,高年级超过45分钟。年五所学校走读学生单程时间达到规定要求。
(2)班数班额。中心校25个班,4个班超班额,现在最大班额51人,按要求超额6人。在年10月份新教学楼建成后班额控制在45人以下。目前,8所村小班数班额全部附合要求。
2.校园校舍。
中心校新建教学楼9000平方米,三所村小均新建校舍540平方米。使四所学校校园校舍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实现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合理分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低于5.2平方米。
3.装备条件
(1)学生课桌椅。中心校购置1038套,腰大洼购置45套,达到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课桌椅。再购置部分常用教学设备,并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科学实验室装备。中心校购置8340件,需资金176491.9元。阿拉嘎购置5106件,需资金109091.4元。腰大洼购置5109件,需资金110762元。其它学科教学仪器设备也要适当配置,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3)藏书,中心校购进图书1.1万册,需资金129580元。
(4)音像资料、电子读物。中心校、腰大洼、阿拉嘎要适当配置音像资料、电子读物,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5)计算机网络装备:中心校购置微机25台,腰大洼购置微机15台,阿拉嘎购置微机15台。
4.师资队伍
(1)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4〕65号)规定,全镇共缺编42人。中心校缺编35人。通过吸收特岗教师8人,村小调入,或争取师范院校毕业生等方式,满足了教育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
(2)能按要求配齐学校领导,领导成员的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3)教师取得相应教师资格。通过培训2名教师将取得小学教师资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基本合理。
(4)实行教职工工作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
(5)保证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每学年教师参加上一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中心校县级以上培训)。
5.办学经费
(1)教职工工资按照省有关规定能做到按月足额发放。
(2)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收费公示制度健全,无乱收费现象。
6.教育教学管理
(1)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特色文化。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2)实行校长负责制,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制定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
(3)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机制,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建立学区学龄前1年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免试入学。
(4)健全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生达到零辍学。
(5)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做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
(6)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实教职工德育工作职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与学生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7)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
(8)按规定开展间操、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经常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文艺活动。
(9)每学期利用当地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企业、乡村和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次。
(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下,由班主任主持,各科任课教师参加,同时听取全体同学和家长等各方面的意见。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日常考察由任课教师负责,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11)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制度,健全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各年级全科合格率:不低于97%。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98%。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近视眼年新发病率控制在7%以内。
(13)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学校设施、消防、用电、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学期期初、期末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二)2011年工作任务
三所学校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校园校舍。
三所村小分别加固校舍939平方米、596平方米、471平方米。使三所学校校园校舍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实现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合理分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低于5.2平方米。
2.装备条件
(1)学生课桌椅。外五家村小购置73套,哈马尔村小购置67套,三岔沟村小购置45套,达到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课桌椅。再购置部分常用教学设备,并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科学实验室装备。外五家购置4512件,需资金109686.1元,哈玛尔村小购置5169件,需资金111140.6元。三岔沟村小购置5234件,需资金109530.2元。其它学科教学仪器设备也要适当配置,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3)藏书,小购进图书1000册,需资金11780元。三岔沟村小购进图书900册,需资金10602元,外五家村小购进图书600册需资金7068元。
(4)音像资料、电子读物。村小要适当配置音像资料、电子读物,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5)计算机网络装备:小均购置微机15台。三岔沟村小购置微机10台。
3.师资队伍
(1)三岔沟缺编4人。通过村小教师交流,或争取师范院校毕业生等方式,满足了教育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
(2)保证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每学年教师参加上一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含中心校培训)。
5.办学经费
(1)教职工工资按照省有关规定能做到按月足额发放。
(2)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收费公示制度健全,无乱收费现象。
6.教育教学管理
(1)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2)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学区学龄前1年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免试入学。
(3)健全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生达到零辍学。
(4)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做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
(5)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实教职工德育工作职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与学生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6)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
(7)按规定开展间操、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经常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文艺活动。
(8)利用当地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企业、乡村和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9)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日常考察由任课教师负责,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10)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制度,健全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各年级全科合格率:不低于97%。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98%。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近视眼年新发病率控制在7%以内。
(12)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学校设施、消防、用电、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学期期初、期末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2012年工作任务
三所学校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校园校舍。
、两所村小均新建校舍540平方米。使两所学校校园校舍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实现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合理分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低于5.2平方米。
2.装备条件
(1)学生课桌椅。购置45套,购置79套,达到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课桌椅。再购置部分常用教学设备,并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科学实验室装备。购置5078件,需资金108380.1元,购置5160件,需资金113094.4元。购置5023件,需资金111425.5元,其它学科教学仪器设备也要适当配置,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3)藏书,购进图书380册,需资金4476.4元。
(4)音像资料、电子读物。、、三所学校要适当配置音像资料、电子读物,才能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5)计算机网络装备:村小购置微机10台。村小购置微机15台。
4.师资队伍
(1)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4〕65号)规定,学校缺编4人。通过村小教师交流,或争取师范院校毕业生等方式,满足教育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
(2)保证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每学年教师参加上一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含中心校培训)。
5.办学经费
(1)教职工工资按照省有关规定能做到按月足额发放。
(2)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收费公示制度健全,无乱收费现象。
6.教育教学管理
(1)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特色文化。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2)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学区学龄前1年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免试入学。
(3)健全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生达到零辍学。
(4)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做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
(5)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实教职工德育工作职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与学生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6)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
(7)按规定开展间操、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经常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文艺活动。
(8)利用当地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企业、乡村和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9)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日常考察由任课教师负责,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10)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制度,健全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各年级全科合格率:不低于97%。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98%。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近视眼年新发病率控制在7%以内。
(12)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学校设施、消防、用电、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学期期初、期末安全检查两次,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保证按计划推进,着力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2.完善组织协调机制。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村小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3.深化新课程改革。必须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注重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建立送教下乡制度,每学期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上公开课、示范课,开展教学互助;充分探索新课程改革后的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积极发展幼儿教育。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办好中心幼儿园,发挥市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提升学前教学水平。
5.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高效整合,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提高使用效益。
6.强化措施,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补充办法,在镇内统一配置教师资源,保证按编制及时补充合格新师资。对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任教师短缺的学科,实行巡回教学制度。自年3月至2012年,专任教师短缺的学科,到村校巡回教学每学年不少于20节次。
一、目的意义
加强县城规划区内建房管理和违规建私房治理工作,是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需要,是遵循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的需要。做好此项工作,对于提高城市品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范围对象
1、县城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农(居)民建房审批;2、违法用地、违规建私房的清理;3、以上对象的建房监管和对所有违法用地违规建私房的严厉打击直至采取强制措施。
三、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
4、国务院《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2007】71号
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四、加强领导
为整合县城规划区“两违”打击和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城规划区内农(居)民建房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私房执法大队三支队伍的有效资源,避免上述三部门的职能交叉、人员重叠、效率不高等现象发生,决定将县城规划区“两违”打击和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城规划区内农(居)民建房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新的“县县城规划区内私房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私房管理办公室”),将以上两部门人员优化组合,适当精简,建立一支“运转协调、办事高效、公开透明、相互监督”的私房管理队伍。
五、方法步骤
1、个人申请
(1)农民建房审批的申请:A、农民向镇城建办提供建房申请报告,原则上应该是拆旧建新或到建房点集中建房对象,报告上要有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共同签字及加盖村委会公章;B、接报告后镇政府组织城建办、镇国土分局、私房执法大队相关人员上户调查,核实是否本村村民、是否符合一户一宅建房条件等;C、调查后,镇、村张榜公示,并留存公示照片;D、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由镇党委书记审核,上报县分管领导把关后再转县私房管理办公室受理,每季度上报一次。
(2)居民建房审批的申请
A、居民建房户向私房执法大队提供申请报告,报告上要有村或社区盖章;
B、私房执法大队派员上户初步调查;
C、调查后由镇分管领导组织镇城建办、镇国土分局人员上户复核,复核后城建办主任、国土分局长、镇分管领导签字后再报镇党委书记审核,镇政府每两个月上报一次;
D、镇审核后报县分管领导审核,县分管领导三个月审核一次;
E、再转房管局做危房鉴定;
F、已鉴定危房等级为C级或D级的,建房户将危房鉴定书送镇城建办,镇分管领导组织城建办、国土分局相关人员上户核查并做好相关材料。材料完善后报请镇党委书记审核,审核后报县分管领导把关再转送县私房管理办公室受理。
(3)农(居)民违规建私房清理的申请
违规建房户到县私房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申请表,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原已办理证件、原交款票据及相关签批件等资料,由申请人带回申请表到村或社区盖章。
2、上户调查
(1)、对以上建房申请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员上户调查,调查和测量建房户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是否违反规划等,做好相关表格和材料的填写,并要求建房户出具两个承诺书,一是关于权属界址无纠纷、不影响四邻采光、自行负责施工安全的承诺书,承诺书上要有本人及四邻签字盖章;二是承诺严格按照审批的面积及房屋高度挂牌施工,属临街商业用地的出具图纸,限高16.5米,并按五层半封顶。非商业用地的限高三层半。
(2)、对已发生的违规建房,原则上一律予以拆除。但违规建房户主动要求申请清理的,经调查不违反规划且房屋已建成一层以上的可以受理。
3、现场复核
县私房管理办公室组织镇、国土、规划、私房执法大队、房管、城管、镇国土分局等单位人员对照上户调查出的资料予以复核,签署有关复核意见。
4、集中联审
复核后报县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联审,将联审结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
5、核算审批
按会议纪要记录情况由私房管理办公室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收费标准(押金)对各建房户填写核算审批表,核算人、办公室相关分管领导签字审核,最后报县分管领导审批。
6、发放施工牌
申请人凭缴费票据和办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到县城建指挥部办理施工牌。对于房屋已完工封顶再申请清房的对象,根据集中联审后形成的会议纪要的记录,可不办理施工牌,缴清所有税费后直接交相关人员验收。
7、监管验收
私房执法大队严格按施工牌上的要求及其本人承诺进行监管。建房户自领施工牌之日起五个月内必须主体完工,完工后私房执法大队派员初验,初验后报私房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复核,形成竣工验收表,并与建房户清算押金。
一、总体思路
以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履行规划管理工作职能,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为目的,不断完善机关工作管理,在已实施机关目标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对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和个人工作的业绩评价,进一步增强机关人员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化效能建设。具体思路是:通过将局机关总体目标任务按照组织体系细化分解到处室、年度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工作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工作事项和工作任务,并逐一分解到年度各个阶段,以建立绩效目标体系,即为组织建立月度工作计划和个人工作事项库;通过每月对处室的阶段性工作项目和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价,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结合年度总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对处室的绩效评价;通过每周对处室人员完成个人工作事项绩效情况的考核评价,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机关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方法步骤
绩效管理主要围绕绩效目标、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构建科学、规范、可行的绩效管理机制。
1.绩效目标
机关各处室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省住建厅的对口工作要求、局党组的重点工作以及本处室职能,制定年度个性工作目标,经办公室汇总并经审定形成处室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
年初各处室围绕下发的年度个性工作目标,制定月度绩效计划,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要突出重点,月度绩效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和月度绩效计划报局绩效办复核,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定后,录入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处室负责人要围绕本处室月绩效计划,分解并制定每周绩效任务。
2.绩效实施
每月5日前(遇到节假日顺延)召开一次绩效分析会,各处室汇报上月绩效计划完成情况,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拟对绩效目标调整的打算和下月绩效目标。分管领导对各处室月绩效进行评价,对各处室的实际工作任务与预期阶段性目标存在的差距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实现,并明确下月绩效目标。各处室需在会后第2个工作日下午下班前,将上月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分析会上认可的目标未完成情况要予以说明)、确定的下月绩效目标(对分析会上认可的目标调整要予以说明)等报处室分管领导审定后,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处室工作人员每天从处室事项库中勾选事项,并填写事项说明,自动生成每天工作日志;每周初个人申报周绩效任务,处室负责人汇总、审核,通过召开工作例会,下达本处室周绩效任务,评析上周绩效任务完成情况。每周二下午下班前,局分管领导完成审核评定处室负责人上周绩效事项,处室负责人负责所属处室人员上周绩效事项的审核评定。
3.绩效考核
各处室绩效考核,以月绩效分析会认定的完成情况,按照每个处室每月组织绩效100分的标准分,进行月度考核,对于未经局长审核认可的未完成事项,按照50%比例扣分;年终考核时,局绩效办牵头组织有关处室按照年初制定的标准,对目标未完成、交办事项逾期、软环境通报、工作重大失职、有理投诉、行政诉讼败诉、收到党政纪处理的的,提出扣分建议,并与各处室申报的本处室年内在排名进位、上级表彰、创新创优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加分项进行汇总。最终根据月度考核情况汇总、群众评议情况和加扣分情况,汇总获得年度考核排名情况,并参考处室个人平均绩效时间进行评优,最后报请局党组审定。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不到造成市里考核较多扣分的一票否决,取消处室和处室负责人评先评优资格。
个人绩效考核,以处室为单位考核,主要考察月度、年度总工作时间情况,对于个人完成办实事、宣传信息调研等指标性事项,由个人凭每月下发的《督查通报》,按照特定标准,申报加时,仅在本年度内申报有效。处室负责人的绩效等于80%所在组织绩效加上20%的个人绩效;处室副职的绩效等于20%所在组织绩效加上80%的个人绩效;处室负责人的绩效由处室分管领导审核;处室其他人员的绩效审核由处室负责人审核。原则上法定工作时间的70%为个人的达标绩效,超出部分为竞争绩效。年终考核时,根据月度绩效时间汇总、民主评议情况,汇总获得年度本处室考核排名情况,进行绩效兑现,按照所在处室不同档次不同评优比例,进行优秀评选。
4.绩效改进
(1)结果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工作月度及年终考核兑现奖发放、评先评优、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关于月度考核兑现,对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副职,按照级别和标准,预发月度组织绩效考核兑现奖,完成组织月度绩效计划100分的,给予全额发放,有未完成的,按比例扣减兑现奖;对处室负责人、副职及其他工作人员,按照级别和标准,预发月度个人绩效考核兑现奖,对完成达标绩效的,发放达标绩效考核兑现奖部分,对超出部分按照竞争绩效兑现,处室负责人不参加竞争绩效考核兑现。关于年度评先评优,根据各处室年度绩效排名,按照A档30%、B档50%、C档20%比例进行强制区分,A档处室为先进处室;个人评优以处室为单位,按照比例确定名额,按照排名确认人员,其中A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70%,B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50%,C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20%。关于年度考核兑现,按照特定基数和发放系数相乘办法发放,具体基数和经费渠道按市里规定执行;发放系数为所在处室系数与个人系数乘积,A档处室系数为1.2,B档为1.0,C档为0.8,分管领导分管多个处室的按平均系数计算,分管领导年度考核兑现系数优秀等次的为1.2,称职(合格)为1.0,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和不称职(不合格)不发放年度考核兑现奖。关于选人用人,将在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干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拔重用绩效结果突出的干部。
(2)持续改进。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和个人能力的持续提高,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负责人要对绩效差的处室进行指导,分析原因,研究整改措施;处室负责人要加强与绩效低的工作人员沟通,帮助查找不足,解决困难。若被考核处室和个人对考核结果存在分歧意见,可向上级进行沟通,沟通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向局绩效办提出申诉,由绩效办给予答复。
三、层次对象
绩效管理对象分为对处室的组织绩效和对处室工作人员(含处室负责人)的个人绩效两个层次。
组织绩效管理对象为机关各处室,共8个,分为局业务处室和综合处室,业务处室5个:规划管理处、用地规划处、工程规划处、市政规划处、村镇规划处。综合处室3个: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监察室。
个人绩效管理对象为机关各处室所有工作人员(含各类借用人员),其中经组织批准病事假、脱产培训或到外单位挂职超3个月的,不参加个人绩效管理。其他工作人员确不适合参加个人绩效管理的,由个人申请、处室负责人初审、分管领导复核,局长审批同意后方可不参加个人绩效管理。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调研学习(2013年2月-4月)。去市软建办、市审计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准确把握市有关要求,学习了解绩效管理成功经验。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2013年5月)。通过前期调研、学习,并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局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报送市软建办审核。
第三阶段:动员布置(2013年5月底)。根据认可的实施方案,召开机关动员大会,正式成立领导小组,部署绩效管理考核推进工作,要求以处室为单位细化分解年度工作目标和建立事项库。
第四阶段:软件开发及试运行(2013年6月)。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局绩效管理办法,并在市总体框架下,开发适合我局的绩效管理软件,并在机关处室中试运行。
第五阶段:正式运行(2013年9、10月)。通过试运行,及时修改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和软件,力争在10月1日前正式运行市规划局绩效管理系统。
五、组织领导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预测与分析的过程,而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人力资源的预测工作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所谓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的分析。人力资源预测则是指在对企业过往的人力资源情况及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状况的一种假设。其预测有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两种情况。所谓需求预测是指企业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而供给预测则是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调配能力以及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预测的影响
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时候有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影响人力资源的不同因素。可以说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供需始终处在不同的状态,也就是说供需平衡的状况是很少的,而供需的矛盾却是经常的。
在企业的初创和成长期,需要招聘大量的人员,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工作;在企业的转型期,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是很突出,这时需要考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能力分析,做好内部的岗位转换等调配工作,充分做好工作量的分析工作,使岗位的供需状况趋于平衡;在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内部存在着退休、离职、晋升等问题,内部冗员开始增多,人力资源需求严重不足,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工作,以确保这些冗员的安置工作,从而能够保障企业度过难关;在企业的再造期,企业已经成功转型,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处在一个较为理性的阶段,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尽管仍处在矛盾的状况下,但由于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所以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已经较少出现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也就是要解决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
人力资源预测的重点考虑问题
以下描述适合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的情况。
在企业的成长期阶段,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这个时期我们所做的人力资源预测工作,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一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发展战略中对人力资源岗位的需求重点是什么,如是重点发展研发能力或者重点发展市场销售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需的预测;
2、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和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包括所需高等院校的符合公司岗位需要的应届生的供给情况;
3、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特别是薪酬政策对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的影响,如公司的薪酬政策是否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等,这些对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的吸引都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4、企业内部文化环境以及外部地域的情况,如企业的品牌度较强,内部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等等,这些对我们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起到指导作用;又如企业所处的地方不是中心城市或是较为偏远的内陆县城,尽管整个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较为充足,但这样的地理位置仍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受到较大的抑制;
5、公司几年(至少是三年的)的招聘情况,录用率如何,到位率怎样等,这些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6、公司几年(最好是三年的)人员的离职情况,包括辞职率、辞退率等,以及离职的原因分析等等;
7、公司内部人力资源晋升的状况,晋升空间是否主要由内部人力资源补充还是通过外部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补充等;
8、大体确定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行政人员之间的比例,这对我们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人员的种类起到指导的作用。
人员预测的方法
我们将重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重点分析。以下描述仍然适合一个成长期的企业。
成长中的企业,其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对人员的需
求预测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专家预测法: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具有匿名性、收敛性、结构化设计等特点。适合于没有历史数据的企业的预测;
回归分析预测法:利用多个变量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用以预测变量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最简单的是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的优点的便于利用历史数据,理论完整,在目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适合于以年为单位预测总量变化。但由于很多企业的历史统计数据时间短、样本少,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Y=532.4+0.0253X,其中X为销售额,Y为平均人数。
利用以上公式,如果2003年销售额计划为35亿,则2002年人员需求预测为:Y=532.4+0.0253*350000=9387人。(利用该方法需要对预测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一般企业可以直接根据人均销售额进行人员的预测工作。
还有其它的一些分析方法,如弹性系数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经验预测法等。
以下是一个人员供给预测的方法:
比例系数法:根据各种指标历史统计比例系数预测未来指标走势的方法,在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中经常使用。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人员核查法、替换单位法等。
具体案例
以下所举实例,仍然适用一个成长期的企业。采用的需求预测模型是人均销售额法。所举企业是一个IT类型的企业,该企业当时正处在成长阶段,在此前没有做过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以下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是指2003年的规划。另外,人力资源规划中的招聘计划不在此举例。
1、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1)牵引公司各部门通盘考虑人力资源状况;
2)加强明年公司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3)提高公司用人的计划性;
4)增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背景
1)根据公司管理层会议确定的明年的销售目标,按照人均年18万的目标,以及年21.8万的挑战目标,制定本规划;
2)按照人均年18万的必须完成的目标计算,则明年集团总人数为574人。其中,深圳公司为472人,北京公司71人,广州公司20人,武汉公司11人;
3)按照人均年21.8万的挑战目标计算,明年集团总人数将控制在477人。其中,深圳公司394人,北京公司59人,广州公司16人,武汉公司9人;4)上海暂不进行人员的规划工作。
3、差异分析
1)按照人均年18万的规划分析,集团明年底人数须控制在574人的范围内。现有人数为555人,按照年20%的离职率计算,现有人数到明年十月份将只有444人,通过此数据分析,明年可以增加新人130人,净增加20人左右;
2)按照人均每月1.8万的挑战目标制定人员规划,则目前现有人员数量已经超过
预算的控制人数,可见明年全年都需要进行优化和整合的工作,而不再净增加人员;
3)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各公司以及各部门在制定明年人员规划的工作中,重点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少不合格的人员,优化本部门乃至整个集团的人员结构,而非增加人员。
4、制定2003年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1)根据公司管理层的会议精神,以及明年的人均目标,明年将不再净增加人员;
2)根据集团人力资源部出台的指导说明书进行编制;3)自上而下层层指导和自下而上层层评审相结合原则;
4)基于业务目标需求,保证重点领域、重点业务原则;
5)根据可行性原则,通盘考虑人力资源供求总量以及时间相匹配的原则;
6)必须考虑人均效率提高的原则;
7)实事求是原则;
8)根据人员历史数据和现状分析原则。
5、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说明
1)年度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数据:指根据公司全年度经营计划和工作需要而须配
置的人员数量;
2)人力资源部汇同业务部门和分公司共同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工作,人力资源部将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
3)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编制预测时仅考虑须完成部门年度任务,并在正常工作效率条件下不同岗位所需配置的人数,无需考虑储备人数、人员调配(调动、晋升、外派等)、辞职率、辞退率等因素,人力资源部在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之招聘计划时会考虑上述因素并据此将各部门的编制数据转换为年度计划招聘人数。
6、编制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1)成本因素
年度计划完成创收额
部门整体人均创收额
2)项目因素
年度内不同时期(建议以季度为单位粗估)项目总数量
项目运作进度(新产品、中间产品和老产品数量及各自所占比例)
参考市场部今年项目整体分布分析数据(项目增长比例等)及市场和销售谈判动
向
项目正常情况下配置人数
3)功能块搭配因素
职能部门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比例
上下级管理幅度(如一个销售正常大区经理下管理几个经理)
不同岗位配置比例(如一个项目正常情况下配置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生产人员
等数量)
4)其它因素
组织结构的调整
整体误差率建议值:±1-2%(突发因素等)
7、编制规划的流程
8、流程说明
1)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2003年度经营计划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指导书;
2)经董事会审批同意后正式下发到各业务部门及各分公司,作为部门2003年度
人员预算的指导说明书,同时下发给各公司各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编制表格及相关的人员历史数据;
3)人力资源部对参加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业务部门掌握预算实操方法;
4)业务部门根据部门经营目标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在12月6日前提交到人力资源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结合我镇消防规划编制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实际,坚持镇政府组织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完成消防专项规划(消防专篇)编制、修编,落实消防规划期内各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任务。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专项检查工作的领导,镇委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检查工作的统筹、组织、检查督导等工作。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由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确定一名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全镇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等工作。
各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合理安排工作阶段,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三、时间安排
专项检查工作从2016年8月10日至9月11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动员(8月10日前)。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成立本单位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措施。
(二)摸底自查(2016年8月14日至2016年8月19日)。
各单位要建立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机制,迅速开展本镇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的摸底自查工作。摸清本地区消防规划编制情况、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底数以及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消防文员队伍发展情况,建立详实的工作台账。
(三)跟踪整改(2016年8月20日至2016年8月31日)。
各单位要通过摸底自查,充分收集相应工作资料,建立台账,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研究剖析,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逐项制定补建计划和推进进度,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措施。镇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将于8月下旬对各单位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四)集中总结(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1日)。
各单位要对本地区消防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认真研究分析,形成专题报告。要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力求不欠新帐、快补旧帐,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消防规划内容得到有效执行。
四、检查内容
(一)各单位是否完成编制、修编消防规划任务,是否依据城乡总体规划的调整及时修编消防规划。
(二)检查核定本地区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摸清应建数、实有数、完好数,确定欠账数,并逐项制定补建计划;检查核定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及消防文员队伍发展情况,推动发展任务按时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建立专项检查工作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专人负责,明确具体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时间、任务、职责三落实。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加强我镇堤防工程规范化管理,落实《湖南省洞庭湖区堤防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和县指挥部堤防工程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坚持“统一管理,分片负责,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的原则,完善堤防设施建设,确保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现结合我镇堤防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依据2021年县指挥部提出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乡镇负责所属堤防的日常管护,建立堤防日常管护制度、分段包干制度”要求,报请镇党委、政府同意,以各村(社区)分别负责的一线大堤、东湖渍堤防汛责任段,由各村(社区)设置专职护堤员,具体负责本责任段堤防(含堤身防汛通道、平台、巡逻路等部位)的日常管护,形成堤防日常管理常态化模式,充分发挥堤防工程安全效益,确保我镇堤防工程管理工作在2021年底达到县指挥部堤防工程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二、组织机构
根据《湖南省洞庭湖区堤防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按“统一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成立插旗镇堤防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唐忠爱
副组长:方佳立
成 员:王立成、朱本胜、杜 军、胡 祥
办公室:王 飞
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一线大堤9.2km和东湖渍堤9.8km堤防规范管理巡查、督查及组织年度评比等活动,并对年度堤防管理进行综合评定和奖励,确保堤防规范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工作要求
为了确保防洪安全,要求各村(社区)对所属防汛责任段定期进行规范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1、堤面长期保持平坦、无坑槽,无明显的波状起伏,雨后无积水。(属地村负责)
2、堤身、平台无高杆植物和杂草。(防守责任村负责)
3、堤面、堤身、平台做到无杂物、牛粪等垃圾堆放。(属地村负责)
4、堤肩与堤脚完整美观,做到无坑槽、无缺损、无吊坎。(属地村负责)
5、堤身、平台不允许新增上下坡路。堤身、平台、禁脚范围内无牛坑、无雨流沟槽。(属地村负责)
6、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无违章建房、采砂、打井、挖洞、开沟、埋坟、搭蓬、堆放物料和垃圾、违章种植,发现有其它损害堤身和禁脚地安全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并上报。(属地村负责)
7、加强工程管理设施管护(如水尺、公里碑、分界牌、险工险段牌、工程简介牌),保障无损坏。(水利服务站负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督查考核
镇堤防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县部规范管理和我镇制定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同时针对各村(社区)管理工作内容年底进行全面考评,年终评分结果将作为镇人民政府对各村(社区) 2021年度评先评优依据。
2、建立奖励机制
环保大手笔扮靓北部湾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屋建瓴,在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全力构建北部湾环保屏障,走“绿色开发”之路。
经济发展,规划先行。我区各级环保部门群策群力,在配合做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规划环评工作,加快重大项目的推进。“开展规划环评,从总体上综合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这是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需要。”自治区环保局局长梁斌如是说。
4月25日,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环评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喜讯传开,振奋人心。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环评明确了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环境保护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全面实施“海陆统筹”、“优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地开展经济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中国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的“绿色窗口”。
这一精准的定位,与我区各职能部门近年来为保护北部湾海域环境所做的工作完全吻合。早在5年前,我区有关部门就制定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完成了环境容量测算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了沿海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使该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本着“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自治区环保局全力以赴抓好三个重点:第一,全力配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各项规划的编制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配合做好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规划环评工作,加快重大项目的推进。第二,制定并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通过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采取加大对现有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促进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并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园区建设,推行清洁生产,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发展空间,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对沿海各类开发区、海岸工程、旅游、滩涂养殖等资源开展项目及工业、城镇基础设施、海岸整治等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禁止上建设项目。第三,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质量和效率,并继续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齐心协力打造“绿色窗口”
*市在加快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环境下,更是绷紧环保弦,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制定了与本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线。
南宁市积极推进特色污染减排,实现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南宁市按照“发展是硬道理、减排是硬任务”的要求,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南宁特色的污染减排,实现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去年南宁市根据经济和环境形势及时编制和下达年度污染减排计划,突出抓好制浆、造纸、制糖、淀粉、酒精等五大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幅度削减COD排放,实现了全市制浆、造纸、制糖、淀粉、酒精重点行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换代,使环保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的目标是建设成最宜人居住的“中华濒海后花园”,成为北部湾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为此,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北海市环保工作的重头戏。北海市在划定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区时“自我加压”,将78平方公里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近年来,共投入8000多万元,改造、搬迁、关闭、治理了170多家造纸、印染、淀粉、陶瓷等传统企业及其他污染企业,拒绝了20多个不符合一类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项目。该市整治城市环境污染领导小组开展对城市内港污染、水产运输车辆及晒鱼场恶臭污染、建筑施工噪声、工业企业污染等进行专项整治行动,经过半年来开展调查摸底、宣传动员、限期整改、强制关停等阶段的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