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产业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发展理念

第1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一、确定思路,布局发展,聚焦发力

哈尔滨工业以能源、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长期受传统产业模式影响,粗放型增长,科技创新的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水平落后,急需用接受先进科技改造,提升竞争力。但哈尔滨市和省内其他城市一样,产业发展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哈尔滨市产业结构偏“重”,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工业产值80%来自传统工业,煤耗、电耗、油耗和排放量居高不下。服务业方面,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虽为农业大市,但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农业龙头企业为数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群优势不明显、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少等不足,成为制约哈尔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迫切需要优化升级。省委、省政府特别强调要在经济持续增长中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如何确保既要腾笼又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是不二选择。

二、重在落实,振兴攻坚,创新体系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核心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但高端产业体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侧重点都会不同,必须立足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基础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主体就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才可以实现产业体系高端化。农业方面,应以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经营集约、功能多元、发展持续、经济社会人才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主要是立足哈尔滨市基础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培强做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品牌、制造服务业体系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使产品由初加工、低附加值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将哈尔滨传统产业打造成层次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在完善机制,创新业态,突出抓好总部经济、创意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信息消费、服务外包、社区服务等九大现代服务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高端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项目。只有大项目、好项目才可支撑推动高端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激发内力”,另一方面,“广借外力”,大力引进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并通过人才的引进带动资金和项目的跟进,实现“引资”和“引智”双赢。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规划是关键,是引领。哈尔滨市应尽快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围绕发展需求、科学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外高端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对目前的产业发展,分别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把目标、重点和关键措施统筹起来,把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统筹起来,把产品、企业和产业统筹起来,把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各个产业环节统筹起来,形成诊断、规划、落地相结合的规划引领体系。

三、创新理念,产业转型,支撑未来

第2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营销思路 平安县 富硒产业 发展

硒在地壳中的存量极其稀少并且分散,它是人类身体健康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对防癌、抗癌有着重要作用,故被誉为“抗癌之王”。

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富硒地区相比,青海省平安县的富硒资源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平安县的富硒土地面积接近600亩,富硒区的硒土壤含量平均0.44mg/kg,不仅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而且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由于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湟水河穿越平安全县,当地土壤经过河水地下水资源的滤波作用,重金属汞、铅等含量非常少,而硒浓度适中,并且伴有锌、锶等微量元素,同时偏碱性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作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因此,该地是目前发现的中国面积最大、富硒含量最佳的富硒土壤资源。

目前平安县富硒农业发展已初步具备产业基础,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成效初显。但是,在发展高原特色富硒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平安县仍处于“小而全”的经营格局,普遍面临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平安县富硒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加强富硒资源与富硒产品宣传,强化生产意识与市场基础

要发展富硒产业,首要问题是要加强市场对富硒资源和富硒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利用各种层面的宣传平台,广泛的向市场传递硒产品相关信息,尽可能的引导富硒产品的消费。

首先,应当大力宣传富硒资源知识,切实提高平安县农民对富硒资源的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印制科普手册等方式,大力普及、宣传硒元素有益人体健康的知识。

其次,可以围绕农博会、青洽会、西洽会等重大节会活动与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新闻会、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开展平安县富硒农产品的宣传推介,使富硒产品产业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二、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富硒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目前,青海省富硒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进行产业规划与产品开发的同时,市场监管问题也日益突出。富硒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缺乏统一的生产加工规范、标识与品牌,这都严重损害了青海富硒产品的形象和声誉。

富硒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建立富硒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推广与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落实到选育种、种植,环境控制、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终端销售等的每一个工序以及每一个环节。研制和推广富硒农产品生产标准,不断规范并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研究各类不同富硒农产品含硒水平,建立相关富硒食品质量评价标准,并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保证富硒产品的硒含量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加强富硒产品深度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富硒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开发新的产品,使硒元素的开发利用与经济效益更好的农产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产出来。这里以富硒产品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富硒大蒜为例。

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富硒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将富硒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有利于推进富硒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这在保护平安县富硒产品销售市场的同时,也有利于打造出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品牌产品。

四、抓好富硒特色农产品商标与地理标志申报与保护利用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农产品要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并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离不开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有商标、品牌才能闯市场,有市场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通过对特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使用,加入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流程,能充分分享企业进行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的收益,增加农户收入。龙头企业通过对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合理有效利用,把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能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制定富硒产业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开发保护方案,结合政府的推动作用,组织申请富硒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使用,以这两项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的有效开发和使用能够极大的推动富硒产品市场的开拓,推动富硒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品牌。

四、增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富硒产业的支撑作用

加强科技投入,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是促进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此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地编制和申报项目,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富硒产品开发、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强化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监测检验体系建设、富硒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富硒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富硒产品。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富硒产业的开发。支持并依托有关科研机构建立富硒产品研究中心,对富硒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差异和功效进行研究,开展富硒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富硒产品的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在原材料生产环节,通过对农作物增施硒肥、对畜禽喂养富硒饲料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补硒,确保农副产品的含硒量等。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发展平安县富硒产业需要坚实的资金基础。可以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参与富硒产品的开发和富硒创业,还要支持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来带动富硒产品开发。

同时还可以利用青洽会、西洽会、政府门户网站、农业信息网等平台,进行网络招商、上门招商,从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另外,应当与目前已在江西丰城、浙江上虞、湖北恩施等地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知名企业积极联系洽谈,扩大合作领域,使更多的富硒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落户平安。

六、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关键点

以富硒蔬菜和水果为例,由于当地农民或企业生产条件差,没有能力建造高标准的保鲜、贮藏设施,所以大部分农作物只能在成熟时尽快出售,这就导致一段时期内市场供需的失衡,也从总体上影响了后续产业链的发展。目前来看,平安县的富硒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农户分散化的小规模经营,很难形成整体的产业竞争优势。

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可以弥补农户小规模生产的投入不足和深加工技术缺乏的弱势,如果平安富硒区各类农产品都能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结合各自特色开发利用,并形成知名品牌,则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所以,平安县及以上政府应当在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市场管理、新闻导向等方面给予富硒龙头企业较大的倾斜与扶持。

参考文献

[1]张洋,张荣,孙小凤,高旭升,吴立军.富硒大蒜的功效及开发利用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1年06期

第3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面临着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造成生态负荷过重。党的十会议再次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这一思想顺应了现实的环境压力急需改善的要求。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问题也愈发关注,无论如何,上述目标始终要围绕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才能实现。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环境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量呈递增趋势,除煤炭消费量在前些年略有减少,但可能是其转移到对石油及天然气消费中去的原因,实际能源需求总量还是不断增加。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道出了自然资源供给呈下降趋势的必然,说明经济发展不能单以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消耗。企业依靠各种资源生产产品,而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过量排放不仅是对环境的威胁,也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质量的威胁。《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单工业废气这一项2011年全国排放总量达674509亿立方米,环比增长29.92%。虽然产业集群有众多竞争优势,但也只有注重资源优化配置的产业集群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带给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一)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存在相似性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地缘现象,企业在某个领域内形成联系密切的完整渠道,在同类产业中实信息共享,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与生物群落存在相似性,生物群落是个体以群居方式互助来抵御外界的威胁。但生物群落会在演化中产生废物,正如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不断消耗也会产生废物,当环境净化速度能力难以跟上时,生物群落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二)产业集群追求资源循环的进化目标

不管是消费者或中下游企业,使用或生产产品后都可能产生废物。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通过废物再利用形成闭合高效的经济框架,这里的废物再利用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再利用,也包括企业或产业间的循环利用,尤其是上游企业加强对其他区间生产者或消费者拥有的可转化的资源再利用。循环经济对传统生产提出了挑战,因为这要在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中运行起来,需要成熟的技术手段,才能使企业真正达到清洁型的生产模式,而不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负担。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

1、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域性,既有同类型产业也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为废物的处理带来了便利。因为同类型产业废物排放具有相似性,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也有相似,通过贸易或协商将同类型企业的废物作为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集中化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2、产业集群对企业的激励创新

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了合作与竞争。竞争的压力使企业都认识到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则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升级成为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只有践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才能延长企业生存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

3、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

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了当地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关系中,这也叫产业集群的“嵌入性”。企业间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强大的信任基础能巩固产业集群的稳定性,企业间强烈的合作愿望和敢于共担风险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具体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般来说,政府会在企业大规模聚集区域大力注资以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其必须要具有规模且成体系后才能够充分发挥效应。产业集群要实现循环发展更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集中更多先进的废物处理设备,让区域内的硬环境得到优化。同时,地域内各个企业能共享基础设施,降低治理废物的单位所需成本,提升产业集群的区域承载能力和配套吸纳能力,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创新多种融资模式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和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企业在融资上存在诸多困难,比如融资手段太少和融资能力不足。企业融资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注入和股票市场融资,更多的创新融资模式会为企业带来有利的资金支持。其次,区域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整体融资,再在企业间进行分配,这样既能解决企业单独融资难的问题,也能减少单独集资的交易成本。此外,融资过程中还有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等问题,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就需要鼓励更多的创新融资模式。

(三)创建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依赖集群的协调和企业的配合,利用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让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激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敦促生产模式不合格的企业迅速做出调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两端进行控制,满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创建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四、结束语

产业集群要依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内部消耗,为企业创造更多附加值。循环经济发展是解决产业集群在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的必经之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标杆。

参考文献:

[1]王帆.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12

[2]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茂.循环经济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10

[4]许真臻.嵌入型产业集群根植性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9):40-42

[5]赵海东.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74-76

第4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从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客观上已经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从循环经济角度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走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之路。

一、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按照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的解释,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发展迅速,集群的竞争已经开始取代企业的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一国、一区域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国、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关,如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德国巴登一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印度的提若普尔等都对增强本区域乃至本国经济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的趋势,广东、浙江、福建等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例如,浙江现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达300多个,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近60%,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的防风打火机集中于温州的鹿城区和瓯海区。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产业组织优势、创新优势等方面。然而集群的发展并非十全十美,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资源透支等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我国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大多归属于传统的资源加工型,走的仍然是传统增长模式,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群内个体以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忽视生产的资源约束、综合及循环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严重影响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在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全面认识产业集群:它一方面是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源。以往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多关注其在竞争力、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而忽视了它在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环境的视角研究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以物质循环理念改进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群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废物的直接排放,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优势

为克服产业集群的负面影响,人们提出了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产业集群自身来说,它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打通集群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指集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的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产业集群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还将从多方面影响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在特定地域内将多数企业集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分散经营的劣势,分享集群的集聚优势,而且,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就不仅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也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然减少了废弃物一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是自组织能力的加强。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即它具有明显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多样化、趋异化的企业、机构等实体间形成了协作共生的关系。系统实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集群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的变化必然受到集群中其他企业、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作用于其他实体的选择,引起其他企业和机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自发产生对于环境的动态调整,实质上集群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的适应性和动态调整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力。

三是加强低成本优势。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可以减少输入端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并且通过资源化处理,使垃圾、废物又一次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物质能源的多级、层次利用,提高了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物质能源的需要。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的原料少了,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原料、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减轻了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承担的成本及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种国家税收和罚款。同时在产业集群层次实行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四是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塑造集群品牌新形象。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产业性两个特性,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或企业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导致消费者对集群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厂商的信任和忠诚。集群品牌会产生品牌效应,使人们将产品和区域联系起来,如西湖龙井、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宁波服装等。区域集群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五是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网络及网络-中的企业往往比企业的简单相加或单个企业更具竞争优势,网络中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资源共享获得了网络外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资源和能力,网络整体也因此获得了比企业简单的地理接近或集聚更强的竞争力。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越强,其竞争力也越强。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对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循环,同时还有民间及政府建立的各种中介组织,保证了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流转顺畅,从而使各个环节之间资源、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和循环利用成为可能。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区别于物质能量单项流动的产业关联型集群网络,网络节点间的关联明显地加强,网络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六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各种技能、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形成累积效应。同时,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方面。利用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可以说,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

1、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实现集群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从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着手,要使全社会真正树立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普及型的理论宣讲、大量的统计数据、成功和危害两方面的典型范例,使公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治理污染、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使用就是发展生产力。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集群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从源头上抓起,根治“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弊端。

3、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设立集群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而且集群内部各机构可以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从而完善生态集群建设的管理体制,组织、协调、监督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制定集群各方面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个人、企业或机构参与生态集群建设的政策,使集群快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上综合利用、经济上互利互惠、环保上共同维护的企业生产链条。

第5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作为国内最大的低聚木糖生产商,在第十八届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FIC 2014)上,龙力收获颇丰。龙力不仅成功主办了益生元与现代养生国际论坛暨低聚木糖(XOS)国际研究成果会,还获得了由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微生态(肠健康)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本刊记者在展会上采访了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肖林女士,请她详细介绍了公司最新研发动态及相关情况。

记者:龙力在本次展会上举办了低聚木糖国际研究成果会,请问贵公司为何选择在这一时间进行这一主题的?

肖林:低聚木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亚洲,在产品的种类、制备技术、性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深入。低聚木糖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可以称其为低聚木糖的核心发源地。低聚木糖在中国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直到2000年,相关科学研究发现低聚木糖应用前景广阔,因此龙力选择低聚木糖进入我国高新技术食品加工领域。2001年龙力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不断加强科研力量。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国内低聚木糖的业务板块中,龙力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生产规模达到世界最大;目前在产品的质量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可以起到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时至今日,龙力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亚洲的市场。虽然欧美地区人群的饮食更适应一些像菊粉、聚葡萄糖等的大分子膳食纤维,对他们而言低聚木糖还属于一个全新的产品。但研究显示作为一种益生元,低聚木糖对于欧美地区人群的饮食结构和身体状况维护,相较膳食纤维,功能更独特。为了扩大市场领域,龙力首先在美国申请了相关注册、认证,包括FDA的GRAS(一般公认安全)认证等;又申请了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功能宣称的准入注册,目前已经获得准入证书。

为了证明低聚木糖的功能及安全性,2011年龙力委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有针对性的对美国代表性人群进行验证评价。最终数据显示,低聚木糖不仅安全,对欧美地区人群的有益的生理作用也非常显著,特别对于人体中双歧杆菌的增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不仅在服用产品期间有很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停服以后的一段时期中,还能保持干预期中的较好水平。

目前龙力的市场开拓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低聚木糖的市场应用也越来越成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客户正在关注低聚糖、关注益生元和低聚木糖,此时进行研究能够掀起人类健康工程发展的新一轮,为后续市场的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龙力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微生态(肠健康)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得到这一荣誉对公司有何意义?

肖林:获得这一称号是对公司前期工作的一个认可,同时也使得我们对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明确了龙力未来的发展方向,着重加强在肠道健康、微生态健康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今后龙力作为一个益生元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研发单位,将借助现有的技术基础加大公司在微生态领域中的研究,丰富益生元产品品类;还将对现有产品继续加大应用方面的功能研究,并把现有产品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进行产品升级;同时还将继续做好市场中应用方面的技术引领。龙力的功能性食品业务板块将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团队的力量,也将加大对产品功能性的开发及市场开拓的力度。

记者:作为国内最大的低聚木糖生产商,龙力的优势是什么?

肖林:龙力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司绿色循环、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这保证了从原料供给、供应体系、生产组织到最终产品市场的平衡。由于产品品类丰富、领域全面,在市场变化的环境中有更好的协调能力,也增强了龙力在相关领域中的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久不衰的话题,国家强盛首先要人民强,人民强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全民健康始终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板块,龙力所做的原料方面的供给,也属于国民健康工程中的一部分。作为原料供应商,龙力团结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以龙力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力争把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龙力拥有功能糖、新能源、新材料等业务板块,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更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龙力是相关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企业之一。目前行业也认识到这一发展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国家相关机构、行业协会都在推崇龙力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至今,公司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产业特点,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还将继续完善相关工作,同时进行不同区域的异地复制,力争使得龙力的产业从规模上、整体市场贡献上都能成为业界翘楚。

记者:现代社会人们更关注如何在吃得安全的前提下吃得更好。您认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有何关系?龙力如何做到这二者的协调统一?

肖林:民以食为天,食品对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社会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人们更注重饮食的营养、健康。现在国家、社会都在积极宣传养生理念,告诉消费者如何健康饮食、如何调节更好的生活规律以帮助更好的体力分配。

在信息资源广阔的今天,龙力坚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一方面从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到产品应用,均按照HACCP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每天的生产流程中不断进行食品加工领域的评估,找出体系中的风险并分析风险是否可控,同时寻求风险的控制方式等;进行控制后还会定期验证,查看是否可以持续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交流,以了解和掌握在国内、国际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上的新技术和案例,通过案例举一反三,对照自身发现自己的弱项,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风险预警意识,保证在食品安全中没有半点纰漏。另外,公司还会利用现有的科研手段,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将相关数据尽可能系统的与下游企业进行分享,指导下游企业的应用,同时让公司自身做到心中有数。

第6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引进人才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建立并完善了一批主要农作物育种改良中心、分中心和主要农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的育种研发能力,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得到应用,在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质、专用、多抗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全国共创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亲本材料一万多份,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838个,新品种更新更换了2~3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促进了农产品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比如2003~2008年共有174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同期全国冬小麦平均亩产增产17%以上;2008年黄淮麦区通过国家审定的7个小麦品种区试平均亩产达550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6%以上。2003年以来,我国审定推广了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品种,如高产小麦品种邯6172,2004~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周麦18和百农AK58,目前秋收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已替代豫麦49号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带动推广区域的小麦亩产水平提高30公斤以上。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2004~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万亩以上,每亩单产比原主栽品种增加30公斤左右。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2004~2008年累计推广2.7亿亩,年平均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成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使推广区域的玉米亩产水平提高50公斤以上。

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大

据统计,品种每更换一次能促进粮食增产10%左右。近年来,为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良种示范和推广活动。一是每年在粮食主产省安排小麦、水稻、玉米等展示点500多个,示范点400多个,同时,各省、市、县也通过展示示范工作,筛选出适应当地的主推品种。二是利用展示、示范网络组织新品种现场观摩活动,将新品种直观、真实地推介给各级管理部门、推广部门、使用者以及新闻媒体。三是利用多种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新审定品种。在这些系列措施的推动下,目前品种更换一次的速度已经由原来的9~10年缩短到5~8年。以小麦为例,现有百万亩以上的小麦品种中有60%以上的品种在2003年以后开始大面积推广,2007年累计面积1.69亿亩,占百万亩以上小麦品种总面积的70%,这些主栽品种的推广极大促进了小麦单产的提高。

良种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建设农作物原、良种繁育基地项目358个,在西北、西南、华南等种子生产优势区和粮食主产区建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良种生产能力25亿公斤左右。加上地方投资及企业等社会投资建设,全国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50亿公斤增加到80亿公斤,加工能力由30亿公斤增加到50亿公斤,种子包衣从无到有,应用面积达5亿多亩。商品种子由30亿公斤增加到60亿公斤,基本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

种子质量有新的提高

《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生产经营者质量竞争意识逐步增强,各级农业部门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种子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指导种子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种子标准化和开展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积极规范引导种子企业不断强化质量过程管理,不断加强对种子企业的制种、加工、检验及包装等各方面的技术指导,注重加大对种子企业标签制作、使用的培训、指导和检查力度,认真督促企业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二是依法开展监督抽查和市场专项检查工作。监督抽查实现了从国家和省级到市县的延伸,抽查范围实现了由玉米、水稻种子向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种子的延伸,抽查方式实现了由冬季仓库抽样向春秋市场抽样的延伸,抽查内容实现了从四项指标向包装、标签、档案等的延伸,极大地推动了种子质量的提高。据农业部2008年对150多家大中型种子企业“两杂”种子质量抽查,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为94%,杂交水稻种子为99%,比2001年分别提高了5个和13个百分点。由于种子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种子质量案件大为减少,供种质量安全总体得到了保证。

种子法律和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一是以《种子法》为核心,种子产业的基础法律制度已经确立。农业部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25项配套规章,逐步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生产经营许可、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真实性、种子检疫、转基因安全管理等基本法律制度。二是全国25个省(区、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种和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三是根据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克服实际困难,从大局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种业政企分开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国有种子企业全部实现了政企脱钩,全国所有省级、96%涉农地市、90%涉农县区都建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初步理顺了种子管理体制,依法强化了市场监管,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7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业转型升级;五大发展

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指的是具有产业先进性、技术先进性和管理的先进性的制造产业。从装备的功能和重要性角度来说,先进装备制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等。我国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指出: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支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中也对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转变趋势做出了规划。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政府寻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破解我国目前所遇到的经济发展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吉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促进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之一,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始于1953年,距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经过详细地规划和发展,吉林省有望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一、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吉林省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以现有交通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为纽带,形成“两轴、五群、多核”的总体布局框架。

(一)两大产业驱动轴

四平、长春、吉林、延吉产业驱动轴,重点发展行走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汽车制造设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和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纵向打造白城、长春、辽源、通化产业驱动轴,重点发展通用装备制造产业。包括风电设备制备产业、矿山机械及冶金设备产业和环保装备等产业。

(二)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汽车产业集群。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依托长春市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发展汽车制造专用及成套设备,在联合长春经开区、高新区,以及吉林汽车工业园、吉林市高新区、公主岭汽车产业园区,共同打造一条汽车产业发展带。

二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为基础,依托长客股份公司,发展研发设计、集成制造、协同配套、综合检修、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国际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三是光电装备产业集群。以吉林省光电技术优势和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基础,开发先进光电设备。

四是散热器设备产业集群。依托四平换热器产业集聚优势,以产品成套化和服务制造为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换热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骨干企业提升换热产品的系统集成能力。

五是风电设备产业集群。依托白城风电设备产业基地,围绕国家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打造集研发、制造、配件供应、服务为一体的风电设备产业集群,推进长春、吉林风电配套设备产业发展。

总的来说,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是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对于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占全产业中的份额还很小。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产业基础也还没有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具体到不同行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集群模式。

(一)网状式集群模式

网状式集群模式中不存在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的核心主体,各个企业发展状况相当,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吉林省的电子及通信设备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并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适宜采取网状式集群模式。可大力促进各个地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该集群模式,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宏观调控,政策导引,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多赢。

(二)零星式集群模式

零星式集群模式适合集群形成初期。对于吉林省来说,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高端设备可采取该模式。通过零星式的集群模式,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高端设备制造行业可以充分发挥长春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壮大集群,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实现共赢发展。为了形成零星式集群模式发展态势,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市场驱动机制,并且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某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在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集群发展模式的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导向与市场调节的双重机制,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及分工协作能力,培育出一批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产业集群,以促进先导区内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三、基于创新视角的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改进人才政策,鼓励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的使用机制,完善人才的使用、评价和考核机制。

第二,建立环境支撑体系。一是要在公用设施承载能力方面,实现通讯、交通、水、电、气、热、光纤等管网与道路等基础设施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同步施工;二是要优化软环境,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前移服务窗口,延伸服务领域,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新兴产业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构建法律支撑平台。一是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保、安全、贸易和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和约束。(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2] 向一波.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3.

[3] 赵君.我国装备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3.

第8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文化 产业融合 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文化产业为智慧城市服务,主要渠道是发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诉求点的县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中,应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与地域文化的共同性,形成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的稳定城乡文化产业结构。①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空间布局上的双向性,打破城乡二元制发展格局,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将县域文化产业与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确保平衡发展,避免在城镇文化发展规划中大幅度向城市倾斜,忽视乡镇特点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综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依靠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实现城乡布局协调合理、城镇风格独特的建设格局;二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影响中,以城市文化背景为核心,在长期传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发展与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依附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密切关联,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在智力投资的基础上具有娱乐性,在娱乐中使人受到启迪。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三是精神性。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凸显了文化作用。为了使城市文化较快发展,人们依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产业,保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适应,并且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合理地渗入新型城镇建设之中,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新型城镇化的要素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集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县域文化产业是技术和知识整合后形成的市场产业。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应变性和时效性,为其发展拓宽空间,提高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新型城镇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了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性、创意性和技术性,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与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以本地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县域文化产业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利用中的能耗,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

人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度聚集的人文氛围,形成了新的人文环境,使县域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包括民族、、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人们创造和消费潜能的释放过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了人文精神。③

智慧。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下,加强城镇管理和经济调控,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调整城镇经济发展结构,整合文化、经济等资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城镇产业已经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发展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发展资金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建设文化产业设施,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的结果是文化产业规模没有规划中的合理,配置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不全、缺少档次高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不协调,科学技术创新缺乏后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创建和推广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基层政府缺乏将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理念。在城镇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上过于随意,对文化产业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某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或停留在表面上,或大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极力寻找买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按市场化资本运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长远看发展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导致效益片面化,不成体系,没有发展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

品牌观念淡薄,组织结构不健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合理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的意识,缺乏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开发中,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旅游文化基地,不能与周围的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系。在文化资源发掘中,不能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或在品牌开发出来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措施,不能有效宣传,不能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保护等。这些既是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品牌塑造力度的结局,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阻力。

县域文化产业构成中,强调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过多,对商品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性和投资效益性,阻碍了企业进驻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不思进取,被动地依靠经济的发展维持产业发展,而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体系构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文抑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抑制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产业、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单一,制约了文化消费。

目前县域文化产业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停留在规模小,范围窄的片面化经营模式上,与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有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决策失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经营效益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计算机技术发达、信息社会化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文化产业资源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的文化产业宣传资源,但是很多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不能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受众向网络方面的转化,缺乏互联网上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以人为本,集约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相关财政政策外,还要关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文化服务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化、均等化、大众化前提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让居民能够聚居在一起,长久地聚居在一起,民有所居,民有所养,民有所乐,县域文化产业就是重要的粘合剂。⑥县域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之外,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经济属性。县域文化产业要存在得长久,发挥其巨大作用,经济效益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寻找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临界点,突出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这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约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要集约,以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耕作或其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集约,不断创造和创新,要求不断推广和升级互联网技术,构建平等高效的交流互助平台。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创造,要实现劳动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能,运用各种手段,不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和集约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谋划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谋划发展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城乡文化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在保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必须在实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准确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行业特征和要求。保证政策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⑦

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基础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大,回报慢,如果缺乏优惠措施,很难吸引投资者。发展文化产业,县域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与速度。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放宽贷款标准,提前给予产业启动资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选择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贴息等物质上的支持;奖励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要加强大型区域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并进行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氛围,完善运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县乡政府要有所作为,对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合适的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重。市场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要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完善运作机制。在新兴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政府产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为其注入活力,培育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有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的区域产品;其次,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突出地域特色。县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显著,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及特色旅游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县域内已有的文化资源,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形象包装,以质量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把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产业当中。⑧

打造产业品牌。找准了文化资源的精髓,找准了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品牌的灵魂,找准了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把品牌理念渗透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强化经济效益观念,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科学整合,合理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强大的产业基础,科学的市场运作,将产生高效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切实保证各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文化产业的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县域的良好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合理控制文化产业的规模及数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助动经济发展。

(作者分别为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讲师;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基于冀东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和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及民生调研课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软实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ZY02,201203146)

【注释】

①宋晖,张效廉:“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4期。

②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求索》,2011年第5期。

③韩永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④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⑤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

⑥张静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理论与当代》,2012年第5期。

⑦ 李永哲,杨振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甘肃金融》,2012年第7期。

第9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低碳理念与低碳发展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减少旅游产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碳与温室气体的排汹量.减少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的污染、影响、破坏,我们应当创新低础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积极促进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低碳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向旅游者提供低碳旅游产品来满足其旅游、闲暇消费的需求,日闭十全大众提供低碳旅游产品也是低碳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由此,我们在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中.必须坚持低碳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在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研究、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完善和提高旅游产品的环保性。因此,为实现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政府应通过管理、政策控制、价格。使旅游工具由私家车改为公共交通工具。和游客选择关闭旅游目的地的距离。旅游企业也应注意低碳、清洁生产。为了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在生产和服务的旅游旅游产品,尽量使用再生材料,运行,以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二、低碳旅游环境笆理原则

低碳旅游环境管理、开发是对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起到了重登的作成。内此,在低碳旅游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低碳旅游环境管理、开发原则,以当前国际标难化组织提出的IsOl4000系列标准及指南为指导,运用环境管理体系(驯S)标牌、环境审核(EA)标难、环境标志(EL)标准、生命周期评价(LC八)标推、产员环境冈素(Ws)标准指导低碳旅游环境的管理与开发。基于此,在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中,政府运用必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干预和调控,并积极展开低碳旅游环境的管理、保护。

三、低碳旅游生产者责任,义务原则

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旅游产品并发者、服务提供者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在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需要积极树立旅游生产者的延伸责任、义务,使旅游产品生产者通过环境属性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即让生产者关注其产品的环境友好的表现,使社会上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可以和谐发展。在这方面,经济政策(如资源税的征收,促进绿色会计和税收制度,鼓励环保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调整政策(如能源效率标准,废物处置标准,产品认证和其他强制措施),信息工具(通过相关信息的释放利用市场和消费者,标志,电源通过产品环境信息标志)来实现。通过对低碳旅游产品的推广,促进旅游产业系统的规制和优化,促进旅游业的低碳发展。

四、环境伦理导向原则

倡导低碳旅游产业的目的是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因此,发展低碳旅游产业,应当文化旅游茸重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与环境伦理道德情操,自觉地应用在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自然和提供绿色产品,让游客可以实现低碳消费,低碳消费,降低材料消耗和无害的,做一个消费者行为的良性循环,不破坏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由此,我们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原则为主导,建立环境保护性的旅游观念、行为伦理与价值标准,认识大自然的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共生关系,从而使旅游者以超越自身的利益来审视自然、善待自然。同时.就低碳旅游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指导关系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发展。基于此,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区域的一体化设计,坚持旅游目的地管理和管理,减少对旅游地的负面影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以及可持续共存,确保自然系统和学生人权。

五、科学技术导向原则

低碳旅游是一种缓解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的新旅游经济范式,核心发展逻辑是降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环境管理、旅游服务中的能源消耗、碳诽放置、碳足迹。因此,必须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低碳及相关科学技术,减少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其中,可在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环境与设施设汁及旅游过程中,积极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尽量减少或消除游客和旅游的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环境的企业,以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护空气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水和目标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的水土保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的海外使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力、风力、等)发展清洁能源,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更少的昂贵和稀缺的原料。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不会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