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教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教学教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学教法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字]地理教学 地图 教学模型 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理学科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了,它是对各科知识的综合,对学生学习其它科目有一定的帮助。我认为在现在的地理教学中,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丰厚的、新鲜的知识,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大问题。通过本人多年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断探索,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利用地图。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运用各种图表,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为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学生获得直观地理知识的源泉,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只有利用地图,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挂图,配合学生的地图册及课本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地图上,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记忆在地图上。

比如,在讲述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地形分布、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矿产资源分布,世界地理各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等基础知识时,教会学生把众多的地名、繁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落实在地图上,印记在脑海中。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储存和捉取,又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记忆持久。

第二,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理略图或自己设计地理略图,边讲边画,进行直观教学。这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是根据教材内容,把课本上的略图或自己设计的略图,一边讲一边重新画出来,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也可在笔记本上或纸上随着教师把图画出来,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画图和语言而自然转移,做到手脑并用,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从直观的地理略图中衬托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第三,认真设计直观教学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很强,许多地理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空洞,如果只是教师凭口讲,学生头脑中就无法想象,但设计一些直观形象的简易模型,就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采取趣味教学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进程的推动力是求知欲。怎样调动学习的兴趣呢?设置特定的情境,如在学气圈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这样引入:古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这种 “下边下雨上边晴”的现象到底有吗?于是通过展示动画,从而导入“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自然而然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2、采取案例教学法

新课标的实施,使案例教学更为常见、更为突出,教材引入大量的案例说明原理、分析原因、寻求措施,使学生从抽象空洞的理论中解脱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知识就在身边。如讲到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及布局原则时,就可以利用本市商场的布局加以分析,也可利用身边东北人、南方人的增加来说明人口的迁移及流动等等。再如每年春天我们华北地区都会有大风沙尘天气的发生,结合实际案例,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什么是沙尘暴?与扬尘、扬沙天气有何差异?2、它发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有哪些危害?3、对沙尘暴的治理你有哪些好的办法和设想?它的威胁给人类带来什么启示?等等。案例教学贴合实际,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采取探究教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重视探究地理问题。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并不要一味等待、被动接受,探究活动就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它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动手操作,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也对教师的教法提出新的要求,不能再“填鸭式”地满堂灌、一言堂,“穿着新鞋走老路”,而应将备课重点放在设计探究学习的方案上,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动手实验,观察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如暴雨诱发洪水灾害的学习,可布置学生课前自己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杯水快速倒在草地和水泥地上,观察水流状况。然后进行课堂设问,最后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升华。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词:地理情趣 互动教学 地图教学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我对地理教学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作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共同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中。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之一。

二.“互动教学”更应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体现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①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三.“新情景”在地理新课引入时必少不可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经常采用下面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地理新闻短片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或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地图化”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老师,而目前,地理教师不愿、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并且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

五.“能力化”是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与地理教学评价的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近年来,中考政史学科采取开卷考试,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欢迎,非毕业班的段期政史考试都这样进行。有的地方,初中地理教学评价也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体现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政史学科一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真实的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水平。

地理学业评价试题的特点应具备:

1.框架性,即公民必具备的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之最,世界地理之最等。

2.地图性,即所有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题。

3.开放性,如:暑假去桂林,东南亚,欧洲旅游的情境中应有方向、距离、车速、气温等各种查算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里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方法和目标,强化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

当然,以初中地理学业评价的改革为“牛鼻子”,也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浅谈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培养》

第3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13-02

1.正确选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

1.1在地理教学中,正确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方法,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使所学的知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巩固记忆,撑握技能,实现素质教育达到教学优化。

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或穿插使用启发式,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协调,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诱导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宽,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使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得以利用。

1.2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记忆。如在讲授长江以后,讲授黄河就可采用比较法。比较黄河的发源地、入海、长度、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两河在治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以上内容的比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 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 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 ?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 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 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 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3.提问要留有余地

在课堂上,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课题,当教师设置了2个问题时,你会饶有兴趣地去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当教师在屏幕上唰地闪出5个问题时,相信你会顿时失去探究下去的欲望,这就是一种认知超载的表现。因此,我们提问一定要善于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提问现象:教师刚把问题公布出来,就立即指名某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学生就某一问题讨论刚进入状态,教师便宣布讨论完毕,急着让学生汇报成果;一个学生刚回答完,有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还跃跃欲试,教师已匆忙将自己早已备好的标准答案公布出来……这种节奏的提问把学生鲜活的思想、灵动的个性、生动的体验全然压缩掉了。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学生回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4.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的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5.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6.运用多种电教手段,从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当然是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

第4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四步教学法” 四个环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注意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四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四步教学法”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自学检测

出示学习目标是四步探究教学的序曲,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们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来源,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必须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面。教师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环节。目标问题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最好是填空、简答,并且答案易在书中找出,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任务去阅文读图,积极主动地去自学,教师则在教室中巡视、指导。

二、师生互动

课堂是教学的核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是“四步教学法”的主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动脑、动口,在学生讨论问题的同时老师巡回进行指导,也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分析和判定,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根据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问题聚焦与点拨,总结与归纳,反馈到课本的知识点当中。讲授要“精”,语言简练,目的明确,深入浅出,揭示规律,道破原理,一语中“的”。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西四宁二甘青陕,还有内台北天上。利用歌诀记忆,学生记起来就很容易了。(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很畏惧,读图、析图能力较薄弱。老师要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例如江苏为什么刮东北风时,天气会变多云,或者阴雨?我国劳动人民是怎样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从事农事活动的?等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地成长。

三、巩固训练

检测训练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尝试练习则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书本知识后,循序渐进,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步骤。这一步的要求是:题目要精心选择,编排要有层次,基础部分使学生能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直接解决,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深入部分则要具有外延性、实用性,联系实际,挖掘隐意,要重点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灵活性大、涉及面广的题目,侧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初步运用的能力。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竞赛式、接力式、口答练习题、笔答练习题、抢答式等多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互问互答。

四、反馈提高

在反馈提高这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未过关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这种当堂检测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对所学知识再巩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是学习过程中检验知识,并使知识理解深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得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重要方法。把作业安排在课内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还可为教师调控教学过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通过总结和评价,使学生的认识产生飞跃,使教学达到更高境界。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总有一些新的问题生成,尤其是在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基础上。

初中地理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四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学检测是基础,师生互动是升华,巩固训练是关键,反馈矫正是归宿,切实反映了教学规律,真正遵循了教学原则,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一、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有利于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场景中,“看得到、摸得着”,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吸收地理知训。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环境,犹如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丰富、具体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第二,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任何教学都不应只是记忆的生硬组合,它本身应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学习,主动思考如何活学活用,而非死记硬背;第三,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氛围。情景教学法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二、情景教学法的特性

1.情景教学法的联系性

把情景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师要遵循联系性原则,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情景中,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之外,教师还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传递,让学生把情景中的知识与自己的思维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地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想请你们帮忙找目的地。下面,你们通过比例尺,来帮助他吧。”这一情境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地理知识,不仅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2.情景教学法的规律性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尽量创设真实而又亲切的情景,让学生自觉地调动思维,把知识融入情景中,并加以运用,使教学化繁为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如在教学天气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我是小小气象播报员”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情景教学法的趣味性

在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已经不能再适应时展的需求。充满趣味性的情景教学法,转变学生机械学习的观念,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工具,以增加情景教学法的趣味性。如在教学印度地理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再让学生当导游,而笔者做游客,向他们询问印度的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

4.情景教学法的本位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他们喜欢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感。如在教学亚洲地理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挑选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亚洲以及临近的大洲、大洋,然后以亚洲为中心,准确地报出各自的方位。学生亲自参与后,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5.情景教学法的发展性

第6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其特点是应用范围广,可以适应几乎全部的地理教学内容。缺点是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缺乏活力,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这样必定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几种现代的教学方法。

二、现代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虽然应用范围小,只能适用于某一或某几个地理专题,然而其形式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鲜明的图片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都有益处。例如,在讲巴西时,讲到巴西本国的石油生产量少,便发挥其甘蔗世界产量第一的优势,大量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这成为巴西的一大特色,此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石油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我国是否能使用甘蔗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如果不可以,为什么?那我国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石油的消耗?”针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给学生列举一些事例或者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比如说在学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来发现原因。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将植被覆盖很好的土块和几乎是的黄土块分别放在两块倾角30度的木板上,再用喷壶将流量相同的水喷在两个土块上,冲刷下来的水和土分别流进量杯中,对比量杯中的水和土的量,加大喷壶的喷水量,再观察量杯中水量和土量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发现:(1)植被的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2)降水强度也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暴风雨会加剧水土流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其对知识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地理课的探究心理,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发”即为启发、引导之意。比如说在学习“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彻底了解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

师:生产汽车外壳需要什么原料?

生:钢铁。

师:那生产钢铁有需要什么原料呢?

生:铁矿石。

师:那铁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很好,刚才我们是倒着推的,那现在正着说,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从哪里来?

生:自然界。

师:生产产品就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至于加工的次数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决定的,例如生产汽车外壳需要几次加工?

生:两次,加工再加工。

师:很好,那谁能告诉我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生:从自然界获取原材料,对其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在这一问一答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充分感受到了参与的价值,从而在参与中增强了学习的责任感,由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四)兴趣教学法

地理课堂教学中,兴趣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心理专家研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给人的思维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兴趣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兴趣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采用问题导入法进行兴趣教学,就是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最终导入课堂教学的重点,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立体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三、结语

教学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列举了几种,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实用,但也需要不断充实、更新,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吴利民.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学习贯彻《湖北省初中地理调整意见》[J].湖北教育(教学版),2010(03).

2.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

3.李明哲.“精”中求“益”——关于初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的几点商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Z1).

4.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推动师生与学校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

第7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不少老师认为地理难教,很多学生也认为地理难学。其实,只要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地理教活,把学生教好。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而了解地球的基本状况,就必须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因此,地球运动在整个初中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有关空间运动的概念仍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由于地球上的人无法感受到地球运动,因此要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必须运用实际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对比法

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对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此法,通过对比使得所学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在“地球运动”这课,运用这种方法事半功倍:

二、计算机辅助法(google earth)

由于初中学生的空间感不强,这种方法可形象描述学生所在地与地球的关系及地球在整个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下载需要的软件,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网址:http://earth.省略/

2.点击:Get Google Earth (Free Version)

3.点击:I’m good Down load google earth.exe

4.下载完毕,安装即可

5.点击小地球你就可以看任何你想看的地方了

三、模拟法

模拟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国外引入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情景模拟案例或者设计一定的情境和情节,要求学生假设为该情景中的某一个角色,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扮演和发展这个角色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一)学生模拟

1.自制模拟:用乒乓球或其它材料制作小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通过操作模型模拟试验的方法。强调在动手动脑中研究、分析、推理,从而了解地球的运动及规律。

2.角色模拟: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自转;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的公转;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公转(其它同学注意绕转中心及方向等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模拟实践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寓学于乐。

(二)教师模拟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了教师的传授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处于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不过,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既离不开学生,又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正确演示模拟地球运动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探索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思考,并由此得到结论,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有效教学方法。如教师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请学生观察思考地球运动的方向;教师同样模拟演示,请同学以地球仪上的北极为参照。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再以南极为参照,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

(三)课件模拟

课件是服务于教学的,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件对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让教学生动起来。课件的制作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适应社会变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才能。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运用合适的课件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在地球的运动中,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过程,用课件模拟的方式呈现,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故事法

把故事融入教学,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的说教、灌输教学方式所引起的学生的抵触情绪,使知识技能、情感教育不留痕迹。故事教学,不仅仅能树立教师的威望,还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种方法既使课堂教学生动、风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故事教学深入浅出,情感渗透润物无声,思想教育水到渠成。如在“地球运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已经绕太阳50圈了,还准备在转二三十圈呢!”你能不能判断爸爸的年龄?或者“一对双胞胎姐妹,先出生的反而叫后出生的为姐姐,”你能不能给与解释呢?类似的故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激情,润物无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实际生活体验法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要体现这一理念,我想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请同学谈谈夏季、冬季的昼夜长短情况(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从上学、放学体会到);中午12时太阳高度的变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观看北京奥运会的时间等类似的生活情景体验,使得复杂的情景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接受,也使得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第8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巧引歌曲。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又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2.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9篇:初中地理教学教法范文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前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几种形式:1、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在图上;二要多采用对比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2、借比法: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只靠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达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例如:通过书本受挤压变形,来说明褶皱的形成原因。再如:在讲地震时,可以用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的关系来说明、引导,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借比法讲述,能引起学生兴趣,再简单的一解释,学生就听得明明白白,易于消化。

3、类比法:在初中课本中,有些教学内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时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英国时,教师可通过列表与日本进行比较,达到“”的教学目的:

六年级:李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