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转型在即
总体来看,2011年纺织行业上半年形势较好,但下半年增长速度逐月下滑,行业运行压力加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经营困难。1到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66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纺织品出口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8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2个百分点。
预计2012年我国纺织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速将较2011年有所减缓。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预计行业出口与效益增速下降幅度将更为明显,规模以下加工型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将更加突出。
但是,我国纺织工业具备产业体系完整和成熟的竞争优势,与目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多数产品在品种、质量方面仍有较为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趋紧的外部环境将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带来新一轮行业洗牌,促进企业加快调整提升。
可以说,我国纺织工业在度过国际金融危机难关之后,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
并存。
政策文件指导促进
为了应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一直在着手进行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2011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指标,目的是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规划》提出的九大任务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是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加强纺织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首要任务目标的重要
途径。
《发展规划》中强调了“十二五”要重点攻关的纺织信息化技术,包括面向生产制造层面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系统综合集成、面向纺织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面向行业宏观决策层面的宏观决策支持和知识库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发展规划》也分别对不同企业和不同子行业提出了两化融合的重点。如龙头企业开展全流程的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中小企业主要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化纤、纺织、印染行业重点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应用,服装、家纺行业重点推进设计和营销系统建设,纺机行业重点提升产品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除了《发展规划》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简称《指南》),也将对纺织工业产生促进作用。其中体现纺织行业特点的棉纺织在线检测、印染在线检测、纺织品智能加工和服装家纺数字化综合集成列在行业信息化部分;服装家纺数字化综合集成包括了服装大规模定制,有自动吊挂、自动化立体整烫、RFID应用、智能仓储配送等技术,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服装、家纺行业的信息化深入开展。
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加强自身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苦练内功,显然是信息化建设的契机。而《发展规划》的技术改造专项也将带动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加快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和推广。
需求强劲
以下是行业的三大发展趋势:
服装、家纺行业信息化需求强烈。服装和家用纺织品是纺织产业链的终端产品,相关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但是近年来,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不少企业对信息化需求增加,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杭州爱科公司在完善其CAD、CAM产品线的同时,建设面向区域的服装综合服务平台,开发面向服装行业的系列化专业软件;银川汇成公司提供的服装CAPP系统、CAQ系统和服装归号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十分适合在中小服装企业应用;苏州大学和上海和鹰公司联合开发的面向敏捷制造的服装CAT/CAD/CAM装备集成系统,实现了从客户信息采集到衣片裁剪完成的全程自动化,获得了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威士公司开发的智能吊挂流水线系统,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的缝制、检验、整烫、仓储、分拣等环节,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纺织工业信息化突出行业特点。ERP等管理信息化产品顺应了近年来纺织企业需求的转变,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特点,既要保持通用性强、技术成熟的优势,又要面向纺织各个细分行业的特点。如家纺行业的水星家纺、制线行业的宜宾惠美、毛纺行业的山东如意、棉纺行业的武汉裕大华等企业的相关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国际知名的ERP提供商SAP公司、微软公司都在寻求与专业开发商合作,推出专门面向纺织各个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满足用户的行业化和个性化需求,充分体现了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化的发展趋势。
纺织装备日益信息化。自动监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是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有多项关键技术属于这一领域。例如在去年国际纺机展ITMA上,像立达、丰田、村田等厂商的棉纺织生产线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可以联网各种类型的生产设备,突出了集成化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类矿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急速发展的矿产能源需求,我国地矿行业工作范围也遍及世界各地。地质探矿工作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领域和空间都有了极大拓展。在地矿行业业务拓展中,也对卫星综合应用技术提出较多的应用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质勘查找矿
最近几年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的应用的不断深入,二者结合的越来越密切,遥感技术给地质勘探找矿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之处。遥感技术辅助地质找矿的主要方法就是矿化信息提取。遥感矿化信息是指各类遥感数据源中反映地质构造、含矿地质体和岩石蚀变(与金属矿化有关的)等地质现象的遥感信息。根据多光谱数据的波段特征和探测能力,可提取出与金属(或共伴生)矿化有关的铁化蚀变(铁染异常)、富羟基矿物的泥化蚀变(羟基异常)和碳酸盐蚀变等遥感信息异常。依据遥感信息异常,结合其它地质信息,可以快速圈定、筛(优)选找矿靶区,进而确定找矿方向和找矿目标。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为地质勘查找矿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室内、野外的多源信息融合,形成了优势互补,能够从更高层次指导地质找矿,有效提高找矿效率。
(2)偏远工作区域通信、导航
地质勘查工作点多线长、高度流动,作业地点大多分散,多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象条件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的艰险地区,通常没有基础通信网的建设,无法满足工作区域内的基本通信保障。由于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以及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保障偏远地区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通信。利用通信卫星构建的卫星通信链路能够满足地勘工作中的紧急通信,进行语音、图像以及数据等的传送,可以满足管理人员或专家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地质工作部署、专家汇诊、指导野外工作和生产调度指挥,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勘工作的效率和主流程的信息化程度。
(3)紧急救援
随着地质勘查工作内容的增加和工作范围的扩大,参与地质勘查的单位、人员、车辆越来越多,地质工作者失踪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为野外车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2月19日,陕西省3名地质队员在可可西里地区赤布张错湖作业时失踪,经20天搜救仍未找到。2012年11月16日上午,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执行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3名地质工作人员外出作业时与总部失去联系,最终3人全部遇难。“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能提供覆盖亚太区域的导航定位服务,到2020年,其服务范围将覆盖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的定位精度和授时精度不仅能够为地质工作者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其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无需再建通信链路,在常规通信技术无法触及的地区,保障了通信的畅通,为一线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
二、系统组成
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由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中心、卫星专业应用服务平台和卫星综合应用终端平台组成。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1)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中心
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中心又由遥感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遥感信息通用处理平台、通信管理服务平台和卫星导航服务平台组成。遥感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作为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其提供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资源的下载、存储、管理、分发、共享和服务。遥感信息通用处理平台面向地矿行业典型应用需求,主要针对国产卫星和国外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实现遥感数据通用处理,生成标准遥感数据产品,可以满足常规数据产品生产和应急快速产品生成需要,为专业应用平台提供基本的数据处理服务支持。通信管理服务平台管理地矿终端用户的登录信息,判别用户身份和用户需求,并把用户需求向遥感应用服务平台和导航应用服务平台进行转发。通信管理服务平台根据系统可用信道资源进行数据分发。卫星通信传输组网系统是由相关卫星资源、卫星通信中心站以及各型卫星综合应用终端组成,建立指挥中心与工作现场的卫星通信传输链路。卫星导航服务平台是卫星综合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野外作业人员位置定位、信息传输的有力补充。
(2)卫星专业应用服务平台
卫星专业应用服务平台由遥感野外探矿专业应用服务系统组成,完成对通用遥感信息的深层次、专业处理,以适合于用户的专业应用需要。遥感野外探矿专业应用服务系统主要完成岩石矿物波谱库的建立,对高光谱的波谱、遥感图像、野外实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矿物信息的识别提取等工作,为最终实现找矿提供依据。
(3)卫星综合应用终端平台
卫星综合应用终端平台由固定式卫星综合应用终端、便携式卫星综合应用终端、车载式卫星综合应用终端和手持式综合应用终端组成。卫星综合应用终端满足地矿行业用户、现场应急指挥、专家、现场人员对遥感信息的应用需求,并通过与卫星通信终端、卫星导航模块的一体化、小型化设计,满足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使用需求,使得上述用户能够在各种场合能够得到及时的遥感、指挥等信息支持。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
三、主要功能
(1)遥感信息集成
实现遥感数据接收、遥感数据质量检测、数据存储管理功能,为地矿用户提供数据归档、备份、数据迁移等服务,实现遥感数据分发业务处理功能,
(2)卫星综合应用服务
系统实现遥感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能够对接入的多类标准遥感数据进行通用处理和专业处理,生成满足地矿各类用户需求的专业遥感应用专题产品。系统同时利用卫星通信组网系统进行遥感数据产品分发,提高地矿用户的遥感数据应用效率。卫星导航服务平台综合利用北斗系统、GIS系统为地矿用户提供导航服务功能,对人员、车辆进行实时跟踪、调度管理、信息管理、决策指挥。
(3)卫星通信传输组网
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采用星形网和拓扑网结合的混合网络模式,可实现中心与卫星综合应用以非对称前向和回传链路速率的双向通信,实现卫星通信传输组网。
(4)终端卫星综合应用
卫星综合应用终端通过从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系统获取遥感信息支持,实现遥感信息应用、通信组网、导航定位、监控等功能。
四、应用优势
地矿行业卫星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应用优势:
(1)进一步提高野外一线安全生产保障
便携终端和车载终端不仅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而且可以根据设定,定时向监控中心发送位置信息,并在服务器端记录备案。一方面可以用作野外质量监控,检查野外人员是否按照既定路线(点位)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监控中心在对野外人员、车辆实施跟踪定位的同时,可以结合终端机短报文功能,开展应急策划、实施救援工作,时刻保证野外一线工作安全。
(2)推进地质工作主流程信息化
通过应用卫星的数据传输功能,很好地解决了终端的数据回传难题,实现了地质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各个环节的有机联动,使地质工作主流程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
(3)加快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装备,是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强有力工具。借助于卫星综合应用终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解放出很多人手去开展其余的工作。此外,通过专家远程会商,还可以实现对野外现场的实时指导。
(4)实现多源信息融合,从更高层次指导地质找矿
具备了室内、野外联系的通道,室内研究和野外调查就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同步进行。室内研究成果(遥感异常、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等专题)、指导意见就可以实时传输到野外,野外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及时回传到室内。室内、野外的多源信息融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从更高层次指导地质找矿,提高找矿效率。
(5)提高遥感地质动态监测的频度和精度
基于卫星通信技术,遥感产品的定制、获取、传输等过程将更加容易、快捷。以往周期较长的调查工作无法适应当前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遥感技术特别是对地观测体系,无论是数据更新频度,还是影像精度,都为实现动态监测目标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
五、结束语
当前的印刷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面临空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字化和绿色环保进程中,各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相继问世,印刷企业也在积极备战,争相打造自己的“淘金利器”。可以说,技术创新正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和最闪耀的标志。
商场如战场,在这两三年间,我们看到一些企业蒸蒸日上,还有一些企业却惨淡经营甚至被淘汰出局。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唯有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才是出路。“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印刷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未来何去何从,找准方向非常重要,技术创新也不例外。
《印刷技术》作为行业内领先的专业媒体,创刊56周年以来,始终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是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印刷技术》更是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份责任与使命,传播领先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谋求跨越之路,与行业同仁共同缔造印刷业的美好新未来。在本期专题报道中,我们将与您一起探讨技术创新的魅力,体验技术创新的力量,帮助包装印刷企业寻找打开未来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本期专题报道中重点介绍的几种创新技术中,有的是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新兴技术,有的虽然是“老面孔”,但是在近两三年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当前新的市场环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不管是何种情况,技术作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驱动力,它们的发展趋势必将引领整个行业前行的方向。因此,包装印刷企业应该对这些创新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谨慎细致的审视和思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关键词]FDI;民族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援助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3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企业R&D创新投入的风险与有效性研究》(70772084)和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创新基地资助。
一、引 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FDI给我国本土企业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袁诚,2005)。长期以来,我国民族企业依赖外源型经济,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以低成本的劳动生产率等优势,逐渐壮大和发展了产业。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外源型经济,具有强大技术背景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的原因主要是看中了我国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大多数外资企业只将生产环节放在三资企业,非常重视对技术的保密,与其合作的国内企业很难接触到它们的核心技术,更不用说介入其技术创新环节了(江小涓,2002)。同样,国内的内源型企业往往满足于内源型企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热衷于扩大企业规模以降低成本并通过价格战来获得竞争优势,它们大多通过跟踪模仿战略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刘世锦,2005)。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土地的大量消耗,加入WTO以后更多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先进技术的竞争,这种优势正在丧失(陈清泰,2006)。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经验(Amsden,1989;Kim,1980;陆园园等,2006)。但引进是为了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只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哪怕只领先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其他竞争对手将很难生存,而后来者似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王红领,2007)。因此研究在引进外资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随着FDI的不断引入,外商投资企业在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我国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起了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这种影响是否因行业技术差距而异?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FDI对东道国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动态
1.国际研究动态
部分学者认为,当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时,当地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会投入资源进行自主创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赢得国内市场。Das(1987)认为从长期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势一种必然现象,这是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潜在成本,因为免费搭车的当地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东道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FDI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贡献是有条件的。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占的市场份额较大且技术水平差距太大时,FDI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没有影响(Kokko,1994)。Haddad and Harrison(1993)分析了摩洛哥公司层面的数据,证明了更高技术水平的FDI并不一定能带来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其原因在于摩洛哥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较大的技术差距阻碍了跨国公司溢出效应的产生。Aitken and Harrison(1993)分析了委内瑞拉企业的面板数据,结果表明FDI的技术水平对本国企业的创新起负作用。
Barrio等(2005)提出FDI对东道国企业有两种效应:负向的竞争效应和正相的外部效应,两种效应的大小共同决定FDI的作用,一般FDI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呈U型,在前期负向的竞争效应占主导,后期则外部效应占主导。这说明FDI对东道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像一把“双刃剑”(王红领等,2007)。
2.国内研究动态
中国是国际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学者们对FDI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观点不一。 王红领等(2007)认为FDI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但在激烈竞争中存留下来的企业变得更强大了,因而FDI的竞争促进了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江小涓(2002)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通过于跨国公司竞争,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很快,FDI促进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王志鹏(2001)认为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带来的竞争效应使我国企业比从前“变现得更好”,即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变革缩小了与外资企业的差距。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对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果表示质疑(沈坤荣,1999;姚洋,1998)。姜奇平(2004)认为大量外资涌入中国,特别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力的外资采取并购我国民族企业的战略,打破了我国原有的市场格局,导致了行业垄断,容易引起国有资产流失、本土开发能力下降,形成对外方技术过度依赖。秦晓钟(1998)、何洁(2000)等认为中国目前大量引入外资,并没有换来先进的技术,反而陷入了“越落后越引入,越引入越落后”的陷阱。
目前已有的文献,系统地分析FDI对东道国不同技术差距行业的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成果影响的文献并不多,多数文献侧重研究FDI对东道国企业的溢出影响。Findlay(1978),Das(1987)等学者,以及以赶超策略(Catch-up))为代表的理论认为:技术差距越大,当地企业从FDI溢出中获益越多。R.Findlay(1978)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内生动态模型,检验了FDI企业与东道国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等对技术扩散的影响,认为FDI输出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越高。国内学者王红领等(2007)等基于行业数据对FDI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过一些实证研究,但他们并没有深入研究在这种影响是否因技术差距而异,FDI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是否因技术差距而异。宣烨(2007)以江苏省为例,实证检验了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认为技术差距比较大时,溢出效应为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FDI对东道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而应区分不同技术差距的行业而论。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且不同的行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不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森林砍伐和投资建立芯片制造厂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应该有所不同。我们试图探讨FDI对我国不同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如何。
三、理论模型及假设的提出
1.理论模型
我们依据并参照Anderson and Enomoto(1987)以及巫强和刘志彪(2007)的理论模型(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见附注),来提出我们的实证假设。根据该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出民族企业创新的期望利润为:π=×(c-c)R*/r(1)
期望利润 技术差距
上(1)式中,我们将R产品的技术视为一种附属产品,生产q的过程就是企业令R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过程,q可以看作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产出;R*,q*即表示在没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竞争的情况下,民族企业基本产品R的产量与其所需达到的技术要求;c表示产品R的价格;c表示企业进行工艺创新,能将基本产品R的初始平均成本c下降到c;其中,a为外生固定系数,表示民族企业根据自身提供基本产品的初始技术水平q*与FDI企业提供基本产品的技术水平q之间的差距来决定自身努力程度。上式表明技术差距(q-q*)与创新利润π正相关,即技术差距越大的情况下,内资企业选择创新获取的利润越大。因此,当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越高时,内资企业投入资源进行创新获取的预期收益越大,也更愿意选择创新。
2.假设的提出
外资进入越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为当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之后,内资企业为了在与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然会加大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被淘汰的地位,因此外资的进入对内资企业起到了一种“促进剂”的作用(洗国明,2005)。这与FDI的主流学派“赶超效应”理论一致,即认为由于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越大,表明本地企业越具有后发优势,从而可以具有追赶和学习的空间,从而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越是明显。
当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时,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关联效应、示范和模仿效应以及看中学效应更好地获得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严兵(200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越强。因此,虽然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不上外资,但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较快,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而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的情况下,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的这些行业主要看重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外商投资这些行业大部分销往国外,把东道国看成一个装配和加工基地,这些行业的外资进入对东道国国内企业市场冲击较小,因而外资的进入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水平促进作用影响不大(洗国明,2005)。
由此提出我们的假设如下:
假设1a:外资企业进入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1b:当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FDI的进入越能促使民族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由于创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而创新收益也不能完全被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所独占,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促进私人部门的技术创新活动(胡明勇,2001)。当内外资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时,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等,而且创新成果又极易被盗版和流失(陈清泰,2006)。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的性质,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投资,而政府通过以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援助民族企业创新,能促进民族企业的创新行为。鲁文龙等(2003)认为在我国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落后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提供适当的保护和补贴,以增强国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外资企业的进入对内资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更大,且这类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所需投入的成本更大。根据前面的模型结果,可知技术差距与内资企业进行创新所获取的预期利润成正比,则政府对这类内资企业进行援助,不仅有利于降低创新的风险,且解决了这类企业的资金瓶颈,因此在这类行业,政府援助为本土企业获得技术能力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技术差距较大行业的本土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且能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我们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a:政府援助有利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的提高。
假设2b:技术差距越大,政府援助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四、实证部分
1.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的数据为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998――2003年的数据。由于行业分类的原因,本文剔除掉了2002年行业分类中删除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另外“其他矿采选业”因为数据不全也未纳入样本,最后选取了37个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参照王红领(2007)的做法,我们选取三个指标作为因变量来衡量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包括:(1)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2)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Tech);(3)专利申请数量(Patent)。
在自变量的选取上,我们选取各个行业FDI投资的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比重作为刻画FDI进入该行业强度的指标,而对于政府的补贴程度(Gsubsidy),我们选取内资企业科技经费筹集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作为考察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我们还引入了一些其他可能影响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变量。这包括:(1)企业的规模(ESize)。我们选取内资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作为考察变量。(2)行业的投资规模(ISize)。当一个行业投资规模扩大,急需扩张时,会遇到更多的技术问题,对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对此我们选取年鉴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之和来表征。(3)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Gap):参考陈涛涛(2003)的做法,我们采用内外资企业平均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来衡量“技术差距”,技术差距的具体计算方法:首先分别计算出行业中内资与外资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行业工业总产值/年末从业人员),然后用同行业中较高的一方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除以较低一方的平均值,这样每个行业的技术差距均为大于1的值。
各个行业的投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在指标选取上,三资企业的数据可直接从年鉴中获取,内资企业的数据则间接利用三资企业数据与所有工业企业数据之间的差值获得。考虑到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准入政策以及行业技术差距变量的取值①,我们未将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0的行业纳入样本。
2.模 型
本文重点检验FDI对东道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是否因各行业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而异,因此本文首先将所有样本纳入一个模型,分析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对国内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促进作用,然后再利用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Gap)将行业分组,将所有行业分成技术差距较小与技术差距较大的两组,然后再对每一组分别检验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有促进影响。我们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内资企业研发能力it = a0+a1×外资进入程度it + a2×政府援助it+a3×企业规模it+a4×行业投资规模it+uit (2)
(2)式中,a1,a2,a3,a4分别表示变量的回归系数,u为误差项,it表示第t年i行业的数据。我们重点考察外资进入程度与政府援助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企业规模与行业投资规模是控制变量。其中,各变量的说明如表1。表1. 各变量的定义说明
3.描述性统计
我们先来看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表2. 各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
资料来源:该表来自SPSS13.0。
我们将技术差距大于2的样本与技术差距小于2的样本分成两组②,比较技术差距较大组与技术差距较小组的变量统计值,内资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内资企业研发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及专利数均值差异不大,但技术差距较小组的外商直接投资均值远远大于技术差距较大组的均值,前者为0.284,后者为0.189,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多数集中在与内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这主要受我国对外资企业的行业准入政策所限,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未对外资企业开放,而我国目前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较大,而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等行业,则对外资企业开放,这些行业国内外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小。因此,由于产业政策或者其他原因,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FDI不能进入或进入程度较低。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到技术差距较大组的行业的投资规模以及政府的补贴都大于技术差距较小组,两组的企业规模相差不大。
其中,技术差距较大与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主要包括如下一些行业(如表3所示)。表3.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较大与较小的部分行业③
资料来源:该表由作者根据SPSS13.0统计分析的结果整理而得。
从表中可以看出,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性行业,这些行业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且多为出口型行业。而技术差距较大的行业主要为高技术含量的行业。
4. 实证回归分析
利用SPSS13.0,根据研究假设和检验模型,并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共线性后,得到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外资进入、政府援助与技术差距关系的实证证据
注: 括号内的值为变量的标准差,*表示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上显著。
资料来源:该表来自SPSS13.0。
表4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行业投资规模变量后,外资的进入程度、政府援助对民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正效应,说明外资的进入、政府援助对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所有样本的回归结果中,外资进入强度、政府援助与衡量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三个变量正相关,且都显著。我们的研究结论与王红领等(2007)、洗国明(2005)等研究结论一致,即外资的进入对我国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起促进作用。
在技术差距较大组,外资进入程度在三个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分别为3.347、0.06、0.026,且分别在1%、10%、1%的水平下显著;在技术差距较小组,外资进入程度的3个回归系数为 2.468、0.040、0.004,均小于技术差距较大组,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我们的假设1。说明在我国行业之间,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越大,内资企业“追赶效应”越明显,东道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得越快,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内资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以后,试图缩小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而外资企业为了保持领先位置,也会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内资企业又进一步通过技术的溢出、看中学等追赶,如此循环,则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趋势,类似“挤牙膏”效应(蒋殿春,2005)。而在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外资企业的进入对内资企业的产生的竞争压力并不大。我们的这一结论充分验证了R.Findlay(1978)年提出的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即FDI输出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越大,产生越高的技术扩散效率,越有利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比较政府援助的回归系数,在技术差距较大组中,以申请专利数、R&D科技经费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中回归系数分别为0.645,0.0033,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个结果大于技术差距较小组的回归系数0.540、0.0028,表明在技术差距较大组,政府援助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技术差距较小组的作用,从而验证了假设2的正确性,这一结论也表明我国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援助我国与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大的行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在这些行业,政府援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远高于政府投资在一些低技术含量的行业。
五、结论与讨论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FDI对东道国行业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我们利用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行业数据对FDI与中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做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与国际上的同类研究结论相符合,我们认为,内外资企业之间充分和适度的竞争是促使FDI的进入在我国行业之间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有效机制。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我国本土企业会在技术差距之下,通过自主创新等手段达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外资企业也会在竞争中,通过积极获取更为先进的技术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类企业在“逃离落后”中,不断形成“追赶效应”,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缩小了行业之间的差距。
第二,相对于国际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取得了更进一步的进展。我们发现,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外资的进入越有利于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的扩大,内资企业通过投入资源进行创新所获取的利润增加,也更容易在与外资的竞争中获胜,内外资企业之间的这种“你追我赶”,形成了技术上的有效竞争,促使本土企业在竞争中变得更加强大,自主创新能力更强。
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的外资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原则上讲,首先,为了有效地获取FDI对中国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培养或创造一种内外资企业充分竞争的环境最为重要。原因在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之竞争的外资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充分的竞争是促使外资企业更多更快地引进先进技术的最有效机制。但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的行业进入还有所限制,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如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对外资企业没有或者开放程度很低,而这些内资企业的垄断经营对国内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只有适度的开放,引入竞争,才能更有利于国内本土企业在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次,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值得重视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内外资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的行业,技术差距越大,政府援助所发挥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政府应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补贴方式,尤其是在技术差距较大的行业,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援助以便于内资企业更好地规避创新风险。政府适当的支持和倾斜政策,有助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在较短时间内缩短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
附 注:
(一)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将R产品的质量视为一种附属产品,生产q的过程就是企业令R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过程。在该假设下,R可以看作是企业基本产品生产活动的产出,而q可以看作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产出,q增加意味着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创新活动,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实现产品升级。
第二,我们令R和q的价格分别为pR,qq。假设R和q完全市场竞争,因此,pR=c,qq=cq,c,cq分别为初始状态下R和q的平均成本;包含技术q的产品R,即产品组合(R,q)的初始价格为pRq=c+cq。同时,我们假设cq保持不变。
第三,企业进行工艺创新,能将基本产品R的初始平均成本c下降到c。但创新有风险,企业了解创新成功的概率为h(x),x为企业自身努力程度,且x∈[0,1]。h(x)满足以下条件:h(0)=0; h(1)=1; h'(x)>0; h"(x)
第四,企业创新属于非剧烈创新,即其创新成功后R和q价格不变,产品组合(R,q)价格仍为pRq=c+cq,并没有因为基本产品R的成本下降而降低。
(二)国内消费者初始消费均衡分析
初始状态是本文分析的起点,此时外商投资企业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选择R,q的最有需求水平,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Rαqβ,其中α+β=1,且α,β均大于0。假设国内消费者的收入为I,则满足pRR+pqq
R*=αI/pR=αI/c (1)
q*=αI/pq=αI/c (2)
R*,q*即表示在没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竞争的情况下,民族企业基本产品R的产量与其所需达到的技术要求。
(三)民族企业的创新决策
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对国内市场不熟悉,且是后来者,它往往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且产品技术水平更高,并以此来吸引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如果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基本产品技术水平q小于民族企业初始技术水平q*,则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几乎没有竞争市场,民族企业也无需进行创新。一般我们假设FDI投资企业提供的基本产品R的技术水平q>q*,即初始状态下民族企业的产品组合(R*,q*)无法达到FDI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从而面临失去国内市场的危险。此时,民族企业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不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投入资源,等着产品市场被FDI企业侵占,退出市场后的利润为0;二是投入资源Cx用于创新,使基本产品R的技术水平从q*提高到q,并根据假设3可知该工艺创新令R的生产成本降低,但创新概率为h(x)。
民族企业创新成功后基本产品R的生产成本降低,未来无限期内的利润现值可表示为π1(根据假设4,基本产品R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国内消费者对其的消费量R*并没有发生改变):
π1 =(pR-c)R*e-rtdt-Cx=(c-c)R*-Cx(3)
若创新失败,则企业未获取任何回报,利润为:
π2 =-Cx(4)
则民族企业创新的期望利润为:
π=h(x)π1+[1-h(x)]π2=h(x)×(c-c)R*/r-Cx(5)
按假设3可得5a式如下:
π=×(c-c)R*/r-Cx(6)
上式右边第一项×(c-c)R*/r可视为民族企业创新的收益,第二项Cx为企业创新的成本。只有当π >0时,民族企业才会选择创新。
假设民族企业根据自身提供基本产品的初始技术水平q*与FDI企业提供基本产品的技术水平q之间的差距来决定自身努力程度x。当两者差距增大时,民族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FDI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赢得市场。我们假设x=a(q-q*),其中a为外生固定系数。
上(6)式表明技术差距(q-q*)与创新利润π正相关,即技术差距越大的情况下,内资企业选择创新获取的利润越大。因此,当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越高时,内资企业对创新的预期收益越大,也更愿意选择创新。
[注 释]
①当外商投资企业对某行业的投资为0时,则该年三资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0,内资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该年为非0值,其大于三资企业的值,则该年该行业的行业差距为一个非0的值除以0,不合理,因此我们没有将外商直接投资为0的行业纳入样本。
②国内部分学者采用技术差距为2作为分组界限(洗国明等,2005),本文参考国内学者的做法也选取技术差距为2作为分组的界限。
③注:本表中技术差距较大组列出的部分行业为,六年中(1998-2003)该行业每年均被分到该组的行业。技术差距较小组中带*的行业表示六年中有五年被分到该行业,其余为六年被分到该行业的。
[参考文献]
[1]Aitken,B. and A. Harrison.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 Evidence from Venezuel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3):605―618.
[2]Amsden,A.H. 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Industrializa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Anderson, R.K. and Enomoto,C.E., Product Quality and PriceRegulatio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Economica, 1986,53:87-95.
[4]Salvador Barrios,Holger G?rg and Eric Strobl .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Competi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Host Countr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5,49,1761-1784.
[5] Das, S. External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7,22,(1-2): 171-182.
[6]Erhan Aslanoglu. Spillover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Tu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000,12:1111-1130.
[7]Findley,R. 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investment,and the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J]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1):1-16.
[8]Fredrik Sj?holm and Magnus Blomstr?m,1999,Technologytransfer and spillovers: 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with multinationalsmatter?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4-6):.915 -923.
[9] Haddad, M. andA. Harrison. Are There Spillovers from Direct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42:51―74.
[10]Kokko,Ari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an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279-293.
[11]陈清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思考[J].管理世界,2006,(7):1-3.
[12]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23-28.
[13]代 谦,别朝霞.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4):15-26.
[14]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4-14.
[15]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8),3-11
[16]刘世锦.我国经济“低成本竞争”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特征[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6期,5-9
[17]刘志彪.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37-44
[18]陆园园,谭劲松,薛红志.“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技术学习演进过程[J].南开管理评论,2006,9(25):74-82.
[19]鲁文龙,陈宏民.R&D合作与政府最优政策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1):60-62.
[20]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5.
[21]巫强,刘志彪.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7,(2):53-60.
[22]洗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18-25.
[23]洗国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6):16-23.
[24]宣 烨.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企业特征视角的考察――以江苏为例[J].南方经济,2007,(6 ):51-60.
[25]袁诚,陆挺.外商直接投资与管理知识溢出效应:来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5,(3):69-79.
FDI、the Technical Gap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on――One Research Based on Chinese Industry Data
Zhen Liming,Tang qingquan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FDI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national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37 industrial data of China.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oreign capital not only brings the competition but promotes the nation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more the foreign capital enters, the severer the two kinds of enterprises compete, which can better improve the nation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f the technical gap is wider, the indirect promoting effect is more obvious. Meanwhile, with more governmental aid, the national enterprises can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better, and the promoting effect increases with the technical gap becoming wider.
关键词:水液压技术;船舶行业;优点;难点与关键技术;前景
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志码:B
1 引言
水液压技术是使用处理后的淡水或海水代替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的绿色液压技术。因水工作介质无污染、成本低、阻燃性、安全性好,其系统动态特性好、温升小,水液压技术在一些应用场合具有油压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水的粘度低、性差、腐蚀性强、饱和蒸汽压高等性质也给水液压系统的研制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现代液压技术是基于帕斯卡原理,根据水压传动技术发展、完善起来的。英国人Jeseph Brama (1749~1814) 研制的水压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根据帕斯卡原理研制的水压机。19 世纪后半叶,由W. G. Arm strong 研发的利用水为介质的液压机械和元件,开始主要用于船舶起重机和锚机上。在17 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100多年里, 液压传动的介质一直是水[1]。但是20世纪伴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水液压固有的缺点(易泄露,易腐蚀金属元件,液压元件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等),液压技术逐渐开始往油压发展。到了20 世纪60~70 年代,液压技术快速发展并日益完善,如今进入到稳定成熟的发展时期。然而伴随着时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液压油易燃烧和污染环境两大严重问题日益困扰着液压行业的发展,尤其对船舶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鉴于现代液压技术中多以矿物油作为介质,其在高温下极易燃烧。且如果液压系统发生泄漏,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以水为传动介质的液压传动,因水清洁阻燃,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之需求,故而近年来水液压传动技术备受人们青睐。同时,随着新材料技术和高精度加工技术的发展,基本克服水作为传动介质的缺点,推动了水液压传动的研究进展。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芬兰和德国等国家就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以及人才在水液压传动方面,并研制成功了一些水液压传动机械,已经应用于国防与工业生产当中。近年来水液压传动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 年波兰弗洛茨瓦夫工业大学研制了齿轮和外齿圈均采用工程塑料的摆线转子齿轮泵[2],2011年日本KYB水液压比例阀[3],法国研发了应用于机械手上的输出压力为21MPa、带宽大于20Hz的水液压伺服阀[4]。我国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5]也正在积极进行关于水液压传动技术方面的研究,响应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也已经研制出一些海水液压泵以及海水液压控制元件,并对水液压传动技术相关的摩擦学、理论、先进制造等学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之,相比于矿物型液压油和合成型液压油液压传动,水液压传动具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水液压传动在船舶行业应用的优点
油或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液压传动对比,如表1、表2所示:
由上述可知,油、水分别作为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各有着其不同的优缺点,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水液压传动技术在船舶行业应用的优点:
2.1 经济性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水来源广泛且无需贮存。目前,水的价格仅仅为液压油的1/5000[6]。对于船舶行业来说,水可以随处可取并能自身生产,更为便捷;对于船舶这类大型液压机械系统,可以节省相当大的成本,所以其经济性非常可观。
2.2 环境友好
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如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而水液压传动技术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水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资源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船舶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地点,对船舶机械以及船员有着相当大的要求,使用水液压技术可以减轻工作机舱的异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而且船舶行驶的范围广泛,油液的泄漏会对受污染的水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是水作为传动介质则会最小程度的降低污染。
2.3 安全性
油压传动技术在船舶制造及运输行业,极易引起火灾,危及船舶及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水不会燃烧,安全性好。另外水的比热与导热系数分别为液压油的约二倍和四倍[7], 故水液压系统的温升较低,一般情况下不需加设热交换器, 不仅简化了船舶系统结构,而且增加了舱容空间;既能提高船舶安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经济性。
2.4 维护简便
使用水的液压系统维修方便,工作杂质容易处理,维护成本低。当在水下工作时, 可以不用回油管和水箱等,大大简化了系统。油泵和油马达比相同功率的发电机及电动机尺寸小、 重量轻、配套安装简单。船舶上的动力机械和各种功能能准确同步,还能够被遥控控制。
3 水液压传动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
由表2可知,当水作为液压工作的介质时,水存在着粘度低、易腐蚀和气化压力高等特点,所以会对液压传动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水液压传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 限制船舶动力以及其它机械设备的输出功率。由于水的工作温度有限和水易气化的特点,导致研制的液压泵输出的功率太小,所以不适用于大型船舶、特种机械上。如何研制大功率水压系统是现今的一个难点。
2) 水液压的和密封问题。水的粘度低,不易形成膜;不能有效减小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同时水的腐蚀性也会加剧摩损的速度以及破坏程度。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船舶液压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船舶液压设备的水液压系统中,在设计上可采用静压支承的方式来实现纯流体, 最好应用聚合物或陶瓷等具有耐磨损或减磨性能良好的新型材料[8], 以减小元件的间隙和磨损来减小系统的内泄漏。
3) 腐蚀问题。由于水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和导电能力,会引起和加快对液压系统元件的腐蚀。一般在水液压系统中,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为了防止点蚀和缝隙腐蚀[9],可在水中添加酸、碱离子。金属的腐蚀对船舶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财力、物力的损失。
4) 气蚀问题。水的气化压力比液压油高很多,而且一般水中也含有空气,这使得水液压系统容易发生气蚀问题,导致元件材料表面被剥蚀,还会产生振动与噪声等问题,严重影响船员的工作坏境。一般采用限制系统温度、提高液压泵吸入压力等方法。
5) 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从油压向水压发展需要研究新的设计理论、建立新的数学模型,从而建立完整与完善的水液压传动系统。
4 水液压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展望
目前,水液压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的一些公司生产的水液压元件的性能基本上能与油压元件一样,但是这些水液压元件的价格非常昂贵。
我国水液压技术才刚刚起步不久,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9年浙江大学研制出压力8 MPa、流量100 L /min 的端面配流海水轴向柱塞泵,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工作压力超过45 MPa 的超高压海水柱塞泵研究。
现阶段,水液压技术在船舶上主要应用于高压清洗方面,正在逐步向船舶的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方面发展。海面清扫船、小型渔船以及一些特种船舶可以向水液压方面发展。随着环境问题和健康安全不断受到关注,水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鉴于水粘度低易泄露的缺点,可以对水进行处理,向水中加添加剂,添加何种纳米材料也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5 结束语
船舶液压化将是船舶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水液压技术因有其独特的优点,必将是今后研究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李壮云, 贺小峰, 余祖耀, 等.水液压技术的发展、机遇与展望[J].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03(1):1 .
[2] Stryczek J, Biernacki K. Gerotor Pump with Plastic Gears[c]//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Fluid Power Conference, Archen, Germany, 2012.
[3] Yoshida F, Miyakawa S. Effect of parameters 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proportional control valve using tap water [C]//Proceedings of the 8th JFP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uid Power, Okinawa, Japan, 2011.
[4] Gregory D, Olivier D, Yvan M, et al. Making hydraulic manipulators cleaner and safer: from oil to demineralized water hydraulics[C]. 2008 IEEE. 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Nice, France, 2008.
[5] 赵恩刚, 黄太祥, 吴张永, 等.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农机化研究, 2006(9):1 .
[6] 王小红. 现代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纯水液压传动[J]. 机床与液压, 2006(8):1 .
[7] 周华, 杨华勇. 环境友好的纯水液压传动技术[C].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2-3 .
[8] 群, 曹栋璞, 郎静. 纯水液压传动及其展望[J]. 机床与液压, 2003(1):2-3 .
[9] 白柳. 液压传动的重要发展方向—纯水液压传动[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1(6) :2 .
[10] 李永林, 胡新江, 曹克强, 等. 液压工作介质物理特性的数字建模[J]. 机床与液压, 2011(1):1-3 .
[11] 杨华勇, 周华. 水液压技术研究新进展[J]. 液压与气动, 2013(2):2 .
[12] 杨珍, 发, 陈经跃, 等.超高压水液压柱塞泵柱塞副泄漏性能分析[J].机场与液压, 2012(9):39-42.
[关键词] 农机行业 技术改造 必要性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36-01
1 我国农机行业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科技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不仅可以解决国内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可以满足更大批量的出口销售,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农机行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就必须要加强农机机械的技术改造与发展创新,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加强对我国农机行业技术改造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机行业在技术改造与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农机行业发展水平,难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所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农机行业面临的问题所在,从而可以提出更好的改革与发展建议。
2 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产品价格较低
针对目前的农机行业发展来说,要想提高农机器械的基本质量就需要保证一定的市场效益,这样才可以稳定农机行业的发展与改革。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农机产品市场发展不景气,农机产品的价格也并不是十分的合理,这样就导致了农机产品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如果农机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这样会严重制约农机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农机产品研发的动力,这样就失去了农机行业发展的基本创新的动力。所以,针对目前农机产品价格较低的发展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2.2 农机毛坯质量较差
对于农机毛坯质量较差这个问题来说,是目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农机毛坯在制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精确度,这样在进行制造的时候,就会出现粗制滥造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制作原料,同时也消耗了多余的劳动力。而且这些农机毛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仅会给农业机械整体构造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农机毛坯质量较差的问题,对于农机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重产品轻工艺问题的严重
在农机行业发展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重产品轻工艺的严重问题。具体来说,在重产品方面就是过分关注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大部分的农机制造商看到农机的利润较小,于是就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效益,减少生产环节,提高产品数量,想通过占据更多的产品数量来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于农机产品的工艺问题来说就表现在,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制作工艺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就使得一些精致的工艺并没有达到原来的工艺效果,从而失去了农机的基本质量。
2.4 对改进工艺装备的认识不足
对于任何行业的发展来说,制作者必须要具备科学的认知和发展观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制作工艺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于农机行业来说,部分制作者并没有对改进工艺装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样就不利于促进农机行业的改进与发展。而且对于改进工艺组装来说,必须要对工艺装备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工艺的改进。因此,针对目前部分农机制造者缺乏对改进工艺装备的认识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减少其对农机机械制造的影响。
3 农机行业技术改造思路
3.1 完善技术改造管理过程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机行业的技术改造,建造出更加符合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机械,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改造管理过程,提高管理的基本效率。首先,对于技术的改造而言,农机行业负责人必须要对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要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的推广;其次,对于技术改造管理来说,还需要成立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研究,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改造的完善与发展;最后,还要对农机技术改造管理进行制度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进农机行业的技术改革与发展。
3.2 加强人员引进和培训
对于农机行业技术改造来说,还必须要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人员开展新的技术研究,并使用到新的农机制造过程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机行业的技术改造与发展。首先,农机行业需要已经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掌握先进农机制造技术的人员,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机技术创新;除此之外,还要对已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基本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造。因此,加强人员引进和培训,是解决目前农机行业技术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策略。
3.3 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改造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最权威的永远是专家和学者,通过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帮助农机制造行业实现更好地发展与改革。因为专家往往是新技术的研发者,通过与专家合作,可以更早的接受新技术,推广出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要想更好地解决农机行业的发展问题,需要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改造,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改善行业问题,促进农机行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3.4 健全奖惩制度
农机行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来进行合理的维护,通过奖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机改造的管理,提高基本的经济效益。首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根据技术人员的日常表现,进行一定的奖惩,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奖惩制度健全之后,还要加大执行力度,保证奖惩制度的有效实施,这样才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农机行业的管理,促进农机行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故障诊断技术在农机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34-49
[2] 张守军. 农业机械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23-39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与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研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入手,在保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Air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与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关键词】糠醛;生产技术;升级发展
糠醛又称呋喃甲醛,透明无色带苦杏仁气味之油状液体,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化工产品之一,由于以糠醛为原料直接或间接衍生出的化工产品达1600多种,主要用于生产糠醛树脂、呋喃树脂、糠醛-尿醛树脂、酚醛树脂等。也用于制备果酸、增塑剂、溶剂和火箭燃料等。糠醛的生产以富含多缩戊糖的干蔗渣、玉米芯、稻壳等可再生的农林作物为原料,具有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在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大力发展糠醛产业,努力开发其下游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1.糠醛生产工艺简介
1.1工艺原理
糠醛的基本生产原理是:富含多聚戊糖的玉米芯,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经升温加压进行水解、生成木糖,木糖脱水生成糠醛。其反应式如下:
H+ -3H2O
(C5H8O4)n+nH2O——n(C5H10O5)——nC5H4O2
生产工艺流程大体分为五个工段:原料粉碎、拌酸、水解、蒸馏、精馏。
1.2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目前,国内外糠醛生产工艺种类较多,就水解和精馏而言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固定床水解、间歇精馏或连续精馏;另一类则是旋转床水解、间歇精馏或连续精馏。水解催化方式分为有酸水解与无酸水解,我国的糠醛生产全部使用有酸水解;无酸水解工艺目前尚不成熟,主要是采用玉米芯在中压(大于1.6MPa)水解釜中产生醋酸而进行自水解,缺点是成品收率相对较低。
1.3工艺流程描述
原料粉碎拌酸水解冷凝蒸馏冷凝毛醛中和精馏冷凝成品。
2.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规模:单体生产能力小、产能不集中。目前,国内的糠醛厂大多为年产3000t产能,近两年有新建年产5000t的生产系统,但还是延续传统的工艺,未能充分体现出规模效应,单位产品摊销费用相对较高,规模弱势凸显,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2)人力成本:一套年产3000t/a系统生产定员为50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工人工资费用由5年前的250元/t醛升高至目前的520元/t醛。
(3)安全环保问题:排渣、运渣、硫酸输送等工段均为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锅炉均为手动上渣锅炉,密封性能差、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不稳定;释放气体未有合理的回收装置,刺激性气体大部分释放至大气中。
(4)水解锅体积小,操作自动化程度低,造成蒸气能耗相对较高,目前行业大多使用12-15m3水解锅,吨醛蒸气消耗达21t-23t,整体设备利用率较低。
3.行业改造升级思路
根据原料收购半径,规划产能合并至10000t/年产,公司年消耗玉米芯原材料10.5万吨,每年产生的废糠醛渣约为14.85万吨,为了充分利用糠醛渣生物质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低碳经济,淘汰现有的落后工艺,筹建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并将糠醛生产系统进行优化:
(1)将手动燃渣锅炉升级整合为两台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35t/h循环流化床燃渣热电锅炉,平均效率较现有锅炉提高40%。
(2)建设2×3.3MW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为4752万kwh,折合节约标准煤5万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
(3)锅炉环保设施系统综合治理,各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烟气采用静电+高效布袋除尘(装置处理,钠钙双碱法(湿法)脱硫处理后经60m烟囱排放。
(4)采用水解排渣系统全密封装置,将释放出的无组织气体设计专用回收装置收集、蒸发冷凝器冷却成液体后进系统回用,彻底解决无组织气体的气味污染。
(5)采用无碱中和与轻组分(甲醇、丙酮)回收的连续精馏装置系统。
(6)所有环保设施及各岗位进行DCS系统自动化控制,采用分级分层体系结构,由工作站和通信网络两大部分组成,将各个工作站连接起来,实现集中监视、操作、信息管理和分散控制。
【关键词】统计技术质量
在ISO9001:2000标准中,过程控制、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诸多要求都与统计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ISO9000:2000标准将“统计技术”从1994版标准的一个要素“提升”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原理,在2.10条款“统计技术的作用”中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统计技术的作用在于可帮助测量、表达、分析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客观存在的变异。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有助于解决因变异引起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数据并作为决策的依据,有助于发现存在的质量和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其重要性在于产品质量的体现,从质量的角度反映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为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并为制定内部改进计划提供依据,对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费、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
许多贯标企业对统计技术的应用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装修行业自身的特点,习惯于粗放型管理,对统计技术这一现代管理方法缺乏了解,在实施统计要素时出现对标准理解不深、选用范围不明确、应用技术的类型掌握不多。有放性难以体现和控制失效等问题。本文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分析了统计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不利因素,阐明标准对统计术的要求,提出应用统计技术的控制方法。
一、统计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不利因素
l.由于装修施工企业自身特点的制约,统计技术应用的数据来源存在失真现象具体表现在:
(1)未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有的原始统计记录收集不足;
(2)应用统计技术人员与资料员(或施工员)不是同一人,或相互之间接口关系不明确,相当部份的原始记录未能及时记载,而是事后凭印象补填。
2.应用的统计数据时效性、系统性不够。应用人员未能全过程跟踪掌握数据的收集,有效地控制质量管理的持续性,仅是作为应付检查的依据。统计数据与客观事实的时间相隔太长,失去其控制过程能力及产品特性的意义。同时未能建立统计技术应用情况检查记录,并将有关记录按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积累(信息反馈)。
3.应用人员流动性大或兼职过多,使统计与质量运行脱节。
4.应用人员素质不高。对统计技术的对象、范围不够熟练,影响了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5.质量体系文件对统计技术应用不够明确。只是罗列了几种可以应用的统计方法,对在哪些环节(过程、活动)运用哪种方法没有明确规定。
6.对统计技术的应用普遍存在模糊认识。在贯标过程中,总感到它繁琐,加上对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不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实际工作中采取应付态度。
二、应用统计技术的要求
ISO9001:2000质量保证标准8.4“数据分析”要求: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数据分析活动中,应努力采用和推广统计技术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计利用效果进行评价。
因此,装修施工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以及装饰产品施工特点确定对统计技术的要求,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明确统计技术的需求场合;二是确定所需要应用的统计技术。
装修施工企业在以下场合必须应用统计技术:
1.工程项目各种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活动之后,或项目竣工后进行施工总结之时;
2.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后期;
3.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之后;
4.对项目部、供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能力监视和测量之后;
5.管理评审活动之中,包括对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的质量目标考核。
因此,需编制统计技术应用程序和作业指导书,以实施本企业确定的统计技术,同时对使用人员进行应用程序的培训和再培训,不定期检查统计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根据需要实行改正。
三、装修施工企业应用统计技术的控制
统计技术是质量管理中进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必要工具。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对统计技术必须有一个正确、完整的认识,从强化统计思想人手,促进统计技术的合理应用。数据分析要素中统计技术的实施与其它要素一样,是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过程中,在质量策划、培训、编制文件、实施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和认证单位的审核等方面,都要考虑的问题,尤其要把培训、编制文件和体系审核这三道关。因此,对如下诸方面工作必须加以重视。
1.加强对应用统计技术人员素质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操作技能及熟练程度。这类培训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面来考虑;
(1)在企业主控“统计技术”的职能部门,应该有一至二名对统计技术有较多了解,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情况较为熟悉的技术人员,以便管理和指导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2)企业中应该有适当人员,通过培训对统计技术有所了解,他们是企业选择应用的骨干。
(3)对一般的统计技术使用操作人员,可以在需要用的统计技术确定后,通过作业指导书给子培训获得有关技能。
2.建立层级应用人员网络,下定期检查情况,并形成检查记录。
3.从企业实际出发应用和编制统计技术工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对其应用要求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了,人员素质、资源条件达不到,不能有效实施,会导致出现严重不合格项;过低,企业自身质量管理素质不能提高,当认证单位审核员普遍提高对8.4要素的审核水平时,难以通过。
4.应用统计技术需明确掌握它的对象(过程能力、产品特性)及其应用的范围(确定、控制、验证过程能力与产品特性)。
5.把统计技术的类型和深度与本企业管理人员采集数据意识的广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文件规定、督促、检查等手段保证采集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充分性。
6.领导的积极性是提高统计技术应用水平的关键之一。因为统计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主管部门与部门应用意识及指导水平是提高8.4要素实施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统计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体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素质的高低。在实施统计技术过程中,应加强对应用统计技术人员素质的培训,建立层级应用人员网络,理解标准,把统计技术的类型和深度与本企业管理人员采集数据意识的广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根据不同过程、活动选择适用的统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