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2020年度目标
(一)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不少于108场次。
(二)购买文艺院团、艺术团的组建等基层文艺队伍演出,举办乡村艺术展演等活动。
(三)新人新作创作2首歌曲,编排2支舞蹈作品,创作1部小品。
(四)举办县2020年群众文化活动暨第五届伍须海“游海节”活动。
(五)开展基层活动,免开两馆和乡镇文化站。
二、重点工作
(一)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
1.支持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不少于108场次
2.系列文化惠民购买服务项目:购买文艺院团、艺术团的组建等基层文艺队伍演出,举办乡村艺术展演等活动。
3.创作扶贫题材特色艺术作品:新人新作创作2首歌曲,编排2支舞蹈作品,创作1部小品。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正确引导,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兜底保障。随着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受到影响。这些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如果没有实现就业,其家庭就存在返贫风险。利用县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与县扶贫办建立对象比对机制,各乡镇要按照临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救助范围,消除返贫风险,做好兜底保障。
(二)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兜底救助、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持续开展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对象坚决做到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做到应退尽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生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情形的按民政规定条件给予临时救助,缓解生活困难。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机制,完善低保工作与扶贫工作信息共享机制。
(三)稳步推进低保标准“两线衔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省厅统一制定的全省区域性指导标准,及时向县政府上报2020年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方案,确保2020年全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不低于现行国家扶贫标准。
(四)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委会成员近亲属备案制度、低保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骗保”“误保”“漏保”和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发现问题严肃问责。
(五)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要及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六)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贯彻落实省民政厅《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我县实际积极探索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审核审批办法,细化临时救助分类、分档标准,规范实施“一事一议”机制,深化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全面建立乡镇备用金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对遭遇急难型、支出型困难的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水平,开展“救急难”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迅速动员,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和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步骤,切实把压力和责任层层传达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到位。
当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70%扶贫搬迁1350户、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9350人;编制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力争使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面启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设“红色、发展、绿色、富裕”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各地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试验区全面推进探索经验。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5个村开展试点。三是做好革命老区()优势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洽谈活动筹备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各类推介项目的收集、整理、编印及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别要加强与企业对接洽谈工作,重点推介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骨干项目,力争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达到50亿元。
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市要集成资金、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对8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确保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80%用于重点贫困村建设。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引导农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扶贫领域,把产业化扶贫与旅游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继续抓好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工作,选送1200名贫困户子女到市电子信息学校进行“双证”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改革“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施方式,探索“资金到县、直补到人”补贴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继续与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合作,推荐一批优秀应届初中贫困生到国华中学就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置模式,把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旅游搬迁结合起来,做到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强老区建设。做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同时,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启动6个重点老区中心乡镇连片开发和62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与老促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总结5个国定重点贫困县和1个省定重点贫困县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各地要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要围绕实现脱贫奔小康试点“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0%年度目标。二是认真做好连片开发试点。进一步完善红安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示范项目,确保通过国家验收;麻城彩票扶贫试点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罗田县、团风县杜皮乡、黄梅县柳林乡“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蕲春县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要抓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和作法。动员各种力量,扎实开展扶贫。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工作。对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要密切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联系,切实做好外资中心党支部与红安县长丰村、浠水县汪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服务工作,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对我市的进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帮扶工程。调整和补充市、县(市、区)四大家”领导扶贫联系点,力争每个整村推进重点村有一名市、县级领导带领3-4个市、县直部门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程。继续在全市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县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其他干部二人帮扶一户,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对扶贫点工作进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组织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在扶贫系统内部部门重点岗位科级干部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的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低、工作效率差、纪律松弛、群众观念淡薄,以及“吃、拿、卡、要、报”,“冷、横、硬、推、拖”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二、参评范围
市扶贫办机关各处长共计5人。
三、评议内容
1、履行职责。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情况。是否认真、全面履行本科室职责,对属于本科室(或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是否积极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有积极表现。
2、依法办事。依法实施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情况。是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否严格执行有关程序规定;是否超越范围行使职权,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3、政务公开。工作职责、服务承诺、工作措施公开和落实情况。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多形式、多途径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等内容;是否按照规定公开应公开的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提供信息的,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和期限予以答复。
4、工作作风。转变作风,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果情况。是否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落实首问首办、限时办结等制度,是否在规定或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答复、处理等工作,有无推诿、扯皮现象;是否对管理或服务对象存在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现象;是否主动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5、勤政廉政。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情况。是否主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是否存在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是否存在、等行为。
四、评议办法
(一)评议方法
评议由群众问卷评议、述职评议、单位领导评议和日常考核四部分组成,满分为100分。群众问卷评议、述职评议、单位领导评议中,由市民评办统一设计评议问卷,每张问卷对被评议人员的评价分为四个档次:“好”为100分;“较好”为“80分;“一般”为60分;“较差”为0分。因对被评议人员不了解而弃权的,不进行统计,在总票数中扣除。
1、群众问卷评议。由机关干部、各县扶贫办和部分贫困村代表,对被评议人员进行打分评议。办民评办按照比例进行统计汇总,得出群众问卷评议结果。
2、述职评议。由纪检组组织述职评议大会,机关全体人员及下属单位代表(领导班子成员除外)参加,具体程序是:(1)由被评议人员进行述职,介绍本人年度工作情况;(2)现场填写测评票;(3)现场统计并公布各类得票数量。
3、单位领导评议。由纪检组组织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填写测评问卷的形式评议本单位被评议人员,市民评办监督指导。
4、日常考核。由办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对被评议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实行记账式考核,得出日常考核分。
(二)计分方法
群众问卷评议、述职评议、领导评议均实行百分制计分方法,按比例计入被评议人员的最终得分。具体计算公式为:被评议人员得分=群众问卷评议分×50%+述职评议分×30%+单位领导评议分×10%+日常考核得分。
五、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动员部署,确定被评议人员。通过平面媒体或网络对被评议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群众问卷评议。
3、述职评议和单位领导评议。由纪检组组织完成。
4、评议结果运用。对评议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评议工作进行总结,并根据相关规定,对被评人员落实奖惩。
六、奖惩措施
1、评议结果按得分多少排序,90分以上为先进,80至89分为合格,60分至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总体目标
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法律服务共享发展为宗旨,通过推行“三到三免”措施,优化整合司法行政职能,优先建立覆盖建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建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强化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办事能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具体内容
(一)切实做到“三到位”。一是法制宣传到位。法制宣传教育股要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挂联谁落实”的要求,统筹各部门、各乡镇、各挂联单位到建卡贫困村开展集中法制宣传2次以上,将“农村法律服务手册”送到每个建卡贫困户,切实做到一户一册;组织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志愿者、乡村法律顾问,充分利用“五小普法套餐”、“六大系列”等有效载体,常态化开展建卡贫困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每个建卡贫困村培养“法律明白人”5—10名,每半年组织一次“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确保法律明白人作用充分发挥。二是法律服务到位。建立法律服务“站、点、员”工作机制,在乡镇设工作站、建卡贫困村设联系点、社设联络员,负责法律援助、公证办理、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事项协调联络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制定“12348”法律服务热线、“法律顾问”宣传广告牌,在建卡贫困村公示并广泛宣传,保证群众遇事能“找到法律”;落实“法律点菜服务”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律师、公证员、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到村开展法律体检和扶贫专题法律服务,现场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有效预防扶贫领域违法犯罪。三是依法治理到位。各司法所要指导各建卡贫困村依法按程序,建立完善以村规民约为主的“1+N”自治机制;依托村社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定期开展各项矛盾纠纷排查,每年对贫困村的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培训1次以上,确保矛盾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对建卡贫困户家庭服刑人员实现亲情帮教不漏人,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到强化教育和人文关怀双到位,杜绝脱管漏管,切实帮助其回归社会;积极与社会救助、就业帮扶等主管部门沟通联络,确保对贫困村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率达到100%。
(二)全面实现“三免费”。一是公证免费办。开通精准扶贫公证办理“绿色通道”,对建卡贫困村扶贫领域的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招商引资、公益活动等需公证服务事项和建卡贫困户所需各项公证事项不设门槛,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律免费办理,对情况特殊的开展免费上门服务。二是顾问免费派。整合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资源,优先配齐配强建卡贫困村法律顾问,确保贫困村“一村一律师”全覆盖,贫困村法律顾问原则上由村所在乡镇法律顾问兼任,对贫困村不再收取费用;法律顾问采取定期值守和灵活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组织和群众提出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时到场或通过电话提出法律意见,同时向当地司法所报告。三是官司免费打。立足全省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好贫困村法律服务联系点作用,开通建卡贫困村法律援助专项通道,对建卡贫困户法律援助申请不设门槛、不需收入证明,直接在网上审批,实现“应援尽援”“应援快援”“应援优援”,县法律援助中心每季度对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切实保障好贫困群众合法权益。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进法治扶贫“三到三免”是依法治县和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实现共享发展的务实行动。各股、室、处、所、中心要高度重视,积极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努力把此项工作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纳入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统筹、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管理、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工作目标
加强扶贫开发局各部门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实现干部职工办公区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垃圾投放准确率力争达到100%。
二、组织机构
为提高工作认识,有效推动局机关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全局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同志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组员,并下设办公室,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具体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联系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宣传培训
一是开展阵地宣传。通过单位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微博平台、微信群及时推送垃圾分类知识,机关会议集中传达部署垃圾分类工作,确保每名扶贫干部职工了解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并引导人人参与分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工作培训。根据市垃分办工作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县市垃圾分类动员学习会等培训,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普及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分,提升干部职工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是拓宽宣传领域。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的模范先锋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宣传员、督导员,并结合主题党日、假日走基层等活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影响身边人参与全市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
四、设施配置
1.由办公室负责对机关办公楼2、3楼分别设置分类垃圾桶2个(分别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
2.办公室按照市垃分办要求规范设置宣传展板。
3.同时通过机关宣传栏及时粘贴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五、落实责任
单位主要领导对全局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班子其他成员对所属领域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教育督促、各股室负责人分别对所属人员做好垃圾分类教育宣传,以实际行动做好示范引领,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确保把生活垃圾分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六、健全机制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建档立卡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达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对象
(一)监测对象
1.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52户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82户边缘户。
2.除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1618户脱贫户。
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分级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扶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预估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不含)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若为脱贫户则在国扶系统中标注为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扶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含)但低于10000元(不含)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含)的脱贫户。
(三)监测原则
坚持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三、监测内容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式
镇、村三级联动、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扶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
五、监测步骤
按照“排、访、评、录、测、补、销”七步工作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筛查确定、动态监测、分类帮扶、补短销号,具体步骤为:
(一)初筛初定
第一步:精准“排”。在3月25日前,由村“两委”、第一书记负责,驻村帮扶干部、网格化精细管理工作队成员参与组成工作队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不稳定,以及平时掌握的上访、、群众反映较多的困难家庭户作为拟监测对象,集中一次入户排查。
第二步:重点“访”。镇党委、政府统筹组织力量对村上报的初步监测名单开展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新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户,按照监测对象评定标准,进行核实并综合评定是否符合监测对象条件。
第三步:综合“评”。
1.村级初评。村委会排查汇总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初评,提出初评意见。形成初评意见后,在统筹组织人员逐户核实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复核,形成书面评定结果反馈到镇上。
2.镇上评定。镇扶贫办对村上反馈对象名单,组织力量开展动态监测,并据此开展暗访督查督办。
(二)准确锁定
第四步:准确“录”。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镇扶贫办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监测对象信息,组织人员及时在国家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分类建档管理,红色监测对象在国扶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由扶贫开发局把国家子系统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形成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黄色监测对象由乡(镇)、村同时建立台账管理;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
第五步:每月“测”。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扶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
(三)分类帮扶
第六步:分类“补”。根据分级对象、分类实施帮扶措施:
1.红色监测对象。以“补”为主,对照今年脱贫标准补齐短板。对于收入不达标的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协调就近和外出务工等途径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力的,民政部门负责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对于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由水务、教育、卫健、住建等负责补齐短板。
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突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主题,加强扶志扶智教育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六、时间安排
(一)及时开展评定,准确录入信息。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评定工作。4月20日前,完成评定红色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工作,4月25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
(二)加强监测帮扶,限时完成补短。从4月开始,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措施,做好监测对象的对标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全面销号。
(三)全面巩固提升,提高脱贫质量。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确定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立行立改,及时销号。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站所要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硬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细化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销号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工作落实。
一、结对帮扶目标
通过开展帮扶单位和干部与全街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帮扶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确保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街年均增幅,实现2015年减贫40%,2016年减贫30%,2017年减贫20%,2018年减贫10%,到2018年力争644户贫困对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9—2020年用两年时间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确保稳定实现帮扶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如期实现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标。
二、结对帮扶方式
(一)区领导挂点联系。每位区领导原则上依据包村挂点和联创联建工作安排,结对6户贫困户。督促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落实结对贫困户工作责任制,统筹协调指导扶贫攻坚工作。
(二)区直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区直单位根据包村挂点和联创联建工作安排,结对帮扶一个社区,并结合“连心”小分队派出工作队驻社区帮扶,由单位领导带队,分管领导任队长,1-3名干部为工作队员。
(三)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一是结对要求。街道在编在岗的干部职工都必须参加结对联系贫困户,派出所、财政所、国土所等基层站所在街道结对帮扶。区直部门单位根据在编在岗干部情况,按照每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的要求进行结对。结对帮扶剩余的贫困户,由街道干部包干帮扶,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结对帮扶干部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干部变动后,新进干部自然接替。二是结对安排。按照“先区直单位后街道,先领导干部后一般干部、先在联系帮扶社区内结对子,后在临近社区微调”的原则,结合各社区的贫困户数量和类型由街道统筹安排结对,贫困户多的社区要多安排干部,挂点单位干部数少的社区适当增加街道干部人数,干部人数较多的单位在相邻社区安排结对。新纳入扶贫范围的贫困户要及时安排干部结对帮扶。
三、结对帮扶内容
(一)掌握情况,精准识别
结对帮扶干部对所驻社区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存在问题、群众意愿等进行调研。对已确定的结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登记造册。对属于贫困户但不在册的,按程序补录;对不属于贫困户的,按程序及时调整出册。
(二)因户制宜,精准帮扶
结合实际,帮助贫困社区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分析归类,制订分类脱贫措施。围绕脱贫成效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户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帮扶措施因社区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社区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套帮扶办法,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社区和贫困户身上。重点做好“三个着力帮扶”:
1、着力帮扶贫困社区发展产业。充分利用社区现有信息网格,帮助结对帮扶贫困对象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高产油茶、有机蔬菜、葡萄瓜果、花卉苗木、猪牛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结合社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于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此外,鼓励引导贫困户以产权为纽带,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将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参与合作农场、联户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新的产业,参与生产劳动,获取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
2、着力帮扶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组织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就业创业、农村实用技能等培训,让有条件的结对帮扶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为结对帮扶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结对帮扶对象转移就业,支持创业;积极介绍贫困户到宜春市经济开发区、袁州区医药工业园、彬江机电产业基地等园区企业上班,帮助扶贫对象在本地就近就业。
3、着力帮扶贫困家庭改善条件。一是改善教育条件。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困难家庭助学措施。重点帮助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子女上学,确保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确保高中阶段读得起书,不因贫困而辍学;帮助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子女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确保考录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学业不受影响,确保结对扶贫家庭贫困学生能够“上好学”。二是改善居住条件。帮助结对扶贫家庭改造危旧土坯房,确保结对扶贫贫困家庭住上“安全房”。三是改善饮水条件。联系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居民饮水提升工程,帮助结对帮扶贫困家庭改善人畜饮水条件,确保贫困家庭喝上“放心水”。四是改善出行条件。帮助加快公路建设,解决结对帮扶贫困家庭日常出行难的问题,让结对帮扶贫困家庭走上“阳光道”。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街结对帮扶工作。街道主任任组长、宣传委员、分管农业副主任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各驻村工作组长和各社区书记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所,民政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保障帮扶资金。在不增加干部个人和企业负担的前提下,积极筹措产业帮扶资金。采取向上争一点、单位自筹一点、向社会募捐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专项支持有产业发展意愿和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没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不享受资金补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多渠道募集帮扶资金。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辖区面积6.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850亩,山地面积18600亩。总户数1215户,总人口4668人,一般贫困户45户,低保户108人,五保户5人,计生困难户84人,优抚对象6人,贫困学生50人。
二、工作目标
以户为主,明确责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打好扶贫开发工作基础。以“5.3.2”结对帮扶模式,争取我局结对帮扶的29户贫困户进行脱贫,此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道路硬底化建设;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及种养,争取所核定帮扶29户贫困户达到人均年纯收入2736元以上,实现预期目标脱贫奔康。
三、帮扶计划
1、与德泰手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与公司负责人协商后在XX中心小学旁边设置分店,方便农户们取货,分店的主要产品是制作塑料花草,操作简单,对劳动力要求低,70岁的老人家也可以胜任,而且无危险,农户可以选择在店里做也可以选择取货回家做,没有固定工作时间,按件结算,大大方便了在家带小孩的老人和妇女,每月收入也可保持在200—300元左右。
2、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5年XX村共计需改造修缮小型公益项目五个,分别为狗面岗小组水渠清理疏通、月形下组塘头背三塘加固、黄土岙道路维修、虎山口自来水饮用建设、月形下大桥附屋设施建设,我局下拨帮扶资金共计3万元用于该五个项目建设修缮。
3、联系外出务工。对有年纪不大,有能力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我局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根据其所擅长的技能与XX工业园企业取得联系,对有招工意向的企业推荐,如双方均有意向,可在企业试用一段时间,试用期满后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四、工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