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风险范文

金融风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风险

第1篇:金融风险范文

[关键词]金融风险;传导;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也在加剧,并严重地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发展。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伴生物,是在金融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金融风险不是某种孤立的系统内风险,而会扩散、辐射到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金融风险产生后,如果未被及时化解而长时积累,就会引起金融风险的传导。

一、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导

金融机构内部某个部门发生了风险,如果没有及时化解,就会引起风险的传导,即传导到该机构的其他部门,然后使该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如信贷部、国际业务部、资产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之间风险的传导。当信贷部在发放贷款时,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很难确保在资金配置上的合理和安全,所以发生资产和收入损失的可能性也在所难免;当贷款不能及时全额收回时,银行会产生不良资产(即信用风险),如果不良资产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其资产质量不佳、收益质量下降;如果此时银行的大部分债务到期,该银行将面临不能偿债的风险,其信用风险就会传导到该金融机构的财务部、资产管理部等,从而使该金融机构面临风险,这就是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传导。

英国1995年著名的“巴林事件”,就是由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员里克.尼森越权交易衍生工具带来巨额亏损,再加上巴林银行缺少合理的独立监督机制,为交易员提供了可乘之机,管理层无法及时获取交易的真实情况,最终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失控引起巴林银行的破产。尼森在进行衍生品初期交易失败后,为了赢回损失,利用杠杆率(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和实际控制的资金存在一个比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杠杆率”)买入价值70亿美元的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及其期权,并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进行涉及200亿美元的空头投机,最终使得巴林银行损失10亿美元自有资本而破产。

该事件说明,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某个部门的失职(或某个人员的违规操作),将会造成某金融机构的倒闭。如果巴林银行建有完备的交易记录、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独立的风险管理、清晰的人事限制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则不会倒闭。

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导

由于现代金融机构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如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多边清算差额的支付清算系统面临的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会酿成全面的流动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金融机构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金融机构。因为金融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其经营和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公众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同时,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连接和聚集着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另外,还向社会提供信用中介服务,这就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紧密联系、互为依存,再加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造成金融机构之间时刻在发生着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某一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引起公众对所有金融机构信心的丧失,从而使某金融机构的风险传导到其他金融机构。

另外,如果金融机构某大型贷款客户无力偿还贷款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支付安排上的困难对其存款客户无力支付。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与客户之间、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网络链条,任何一个链条被破坏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市场出现危机。

我国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是我国自建国以来首家关闭的银行。海发行是海南省政府提出组建的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有大量的高成本资金压在房地产上,债务压力极大,已经积累了较严重的金融风险。1995年,房地产建设热潮刚刚退去,资金来源匮乏,高息揽存成为海南省金融机构的主要手段之一,海发行也很快陷入高息揽存的怪圈。另外,就资产管理而言,海发行在短短的3年内新增了大量坏账,即从开业到1995年末,海发行总部先后向5家分支机构借出资金58笔3.56亿元,未收回一笔;到1996年3月,海发行总部对5家分支机构的支持资金达85笔,累计发生额8.49亿元。

巨额的债务、高息揽存、大量坏账是海发行经营的三大困境。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海发行被迫兼并和托管海南省数十家陷入支付危机的城市信用社。海发行原本是“自身难保”,但行政干预的后果把海发行引向了深渊。1997年12月,海发行各营业网点排起了长龙,并很快演变成挤兑风潮,建国以来几乎从未发生过的挤兑情况突然在中国最南端的最大经济特区发生了。海南原有城市信用社34家,分布在14个市县,大都是1992年前批准的,管理混乱,问题很多。1997年5月,海口市人民信用社主任出逃,接着引起了支付危机,随后,全省十多家城市信用社受到传染,引发了大面积的支付危机。海南省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为解决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最后决定由海发行接受这批债务累累的信用社。1997年12月16日,海南省28家城市信用社并入海发行,接管之后,原以为取款无望的储户很快在海发行营业部的门口排起了长队,恐慌很快积累成挤兑风潮。最初的几天,现金以每天一两个亿的速度流出,到12月31日,海发行10天共兑付原城市信用社存款9.87亿元,其中92.5%是居民储蓄存款。由于原城市信用社和海发行均存在高息揽存现象,当海发行出现危机尤其是接管原城市信用社时,海发行便停止向储户支付高息,甚至开始追扣原已发出的部分高息,其结果是严重损害了海发行的信誉,并对储户的利益形成直接冲击,大批海发行储户加入到提取大军中来,有的大户甚至不惜损失数万元的利差,提前将定期存款取走。

原城市信用社和海发行的两股挤兑大军,使海发行脆弱的资金链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1997年初海发行先后从人民银行获得共30多亿元的再贷款。1998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拒绝增加再贷款,海发行随后推出的限额取款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兑付限额从2万元、5千元、1千元、200元一路下滑,到6月19日,海南省委大院里的海发行网点的兑付限额已经下降到100元。两天之后,海发行被公告关闭。

银行作为经营信贷资金的企业,自有资本所占比例极低,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的风险就会扩大甚至演变成危机。从海发行的教训来看,导致其关闭的根本原因在于巨额的债务、高息揽存、大量的坏账,这反映了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在风险扩大的情况下,其传染性将引发储户挤兑风潮。

三、金融市场之间风险的传导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在全球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国际游资的频繁流动,市场之间的环环相联,使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等不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互动性也大大加强,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这种态势将不会减弱。美国1987年股市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世界股市风潮。从1982年开始,美国的财政赤字便居高不下,贸易赤字也逐年上升。这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极大隐患。而此时美国的股市却仍是一片繁荣景象,直到1987年7月16日,道.琼斯指数为2496.97点,到8月25日达到2722.42点,人们对股市上升到3000点充满信心。然而,在繁荣背后已隐藏着危机,市场已经出现过几次抛售风潮,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心,部分外国资本撤出美国股市。1987年9月,大约350亿美元的日本资金从美国撤出,其他投资者对美国股市的信心开始动摇。10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157亿美元,比预计数高出50%。这一消息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担心,因为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可能会使美元贬值,由此对美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怀疑和恐惧,这些投资者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大量抛售股票,到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天,其交易是以延续周五的下滑开始的,这表明上周末积累了大量卖单。但是当证券交易机构的电脑系统开始不堪重负的时候,混乱就一发而不可收了,下卖单的电话线完全堵塞,那些好不容易冲过了忙音阻扰的顾客发现,他们的人根本不愿意接电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那些站在交易台前维持秩序的专家们发现他们自己也在面临可怕的金融风险。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后半小时,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3.18点,随后继续暴跌到201点。下午,道.琼斯指数虽有升降波动,但已经无力回天,到收盘时,道.琼斯指数从2246.72点跌至1738.40点,下跌了508.32点,下跌幅度为22.6%,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股票市值在1天内损失了大约5000亿美元,这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就在“黑色星期一”这一天,东京日经225种股票平均指数下跌了620点,跌幅为2.3%;香港恒生指数下跌了421点,跌幅为11.3%;伦敦金融时报30种股票指数下跌了183.7点,跌幅为10.1%,100种股票指数下跌了249.6点,跌至2053.3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了169点,跌幅为12.1%;吉隆坡综合指数下跌了51点,跌幅为12.4%;悉尼指数下跌了80点,跌幅为3.7%。此外,巴黎、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米兰、阿姆斯特丹等股市均有6%至11%不同程度的下跌,形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冲击波。

“黑色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一,即1987年10月26日,在亚太地区股票市场爆发了危机。由于受美国和欧洲股市暴跌的影响,10月19日,香港股民大量抛售股票,恒生指数一日猛跌420点,以3362.79收市,下跌幅度为11%,创空前最大跌幅。10月20日,香港联交所宣布停市4天,以采取救市措施。10月26日,经过停市整顿的香港股市复市,不料开市即出现抛售浪潮,恒生指数狂泻,下跌1120.70点,以2241.69点收市,跌幅创下33.5%的历史最高纪录。香港股市暴跌的冲击波迅速传回到欧洲大陆,在26日当天,纽约股市下跌10%,伦敦股市下跌6.2%,其他各地股市也又一次急骤下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股市的崩盘传导给了欧洲股市、伦敦股市、亚太股市等,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反过来,这些国家和地区股市的暴跌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股市的震荡。由此可见,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逐渐加强,也为金融风险的传导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风险的传导

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密切相连,相互交织成一个复杂的金融体系,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互影响传递,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也基本上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网络性效应。

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美国次级债抵押贷款违约率达到四年新高,拖累全球股市大幅度下跌。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美国次级债房贷风险引发全球股市震荡,英国、法国、欧元区市场、亚太地区股票指数大幅度下跌。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起的风暴已经越来越大,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的三只基金冻结赎回引发市场的恐慌,从当日欧洲市场重挫2%开始,到美国股市,再到亚洲股市,甚至每个商品市场乃至黄金市场。8月10日下午,欧洲股市开盘后仍延续周四跌势,几大股指数全面重挫,泛欧绩优30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各下跌1.7%,德国DAX指数下跌1.9%。为避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世界各国央行开始向金融市场注资,美联储下属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于2007年8月10日连续三次注资,总额已达380亿美元;全球央行在48小时内向金融市场注资超过3262亿美元。

美国次级债风险首先出现在美国金融机构,后引发到美国资本市场,随后传导到英国、法国、欧洲市场、亚太地区的股票市场。可见,金融风险无论产生于金融体系内部还是来自外部,风险产生后就会在金融机构内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沿着特定的路径传导,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传导路径网络。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可用下图描述:

参考文献:

[1]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邓名然,夏?.企业风险传导及其载体研究[J].财会通讯,2006,(1).

第2篇:金融风险范文

一、相关研究评述

由于问题金融机构和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且处置模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相关利益和资源分配,因此风险处置模式的选择事关重大,且一直饱受争议。本次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对问题金融机构展开了自“大萧条”以来力度最大的救市行动,包括对问题机构采用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关于道德风险的担忧,及对原有金融监管制度的反思。对此,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现有研究对政府干预和救助持警惕或反对态度,原因是担心滋生道德风险、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和损害纳税人利益。类似的观点可以追溯到Grossman(1992)和Weinstein(1992)对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进行的研究。Alison(2010)指出,政府对“大而不倒”的问题机构提供救助是一种逆向激励,最终将对金融体系造成破坏。谢平、邹传伟(2010)指出,本次危机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机制不足。处置机制应使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倒闭有充分准备,做到处置有序,降低债权人损失,并控制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完善处置机制可以缓解监管者及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与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缓解政府在应对“大而不倒”机构过程中动态不一致的问题(即救与不救两难)。基于同样的认识,大量文献都提出,针对“大而不倒”等问题,原有金融体系及监管体系暴露出严重缺陷必须进行重构。对此,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都提出了全方位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委员会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专门评估和咨询意见。各方案中关于问题机构处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明确监管当局在危机处置中的权限和程序,强调建立危机处置的完备预案,同时授予监管当局在危机状态下“便宜行事”的权力。同时各项提议中对于危机处置程序的启动条件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以防止该项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学术界和金融机构都普遍认同在危机状态下政府干预和救助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考虑到问题机构倒闭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和危害,现有研究对此都持肯定态度。从我国的经验来看,2003年,在证券业问题金融机构大量涌现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国内数十家金融机构集中进行了风险处置。丁国荣(2009)对此的研究表明,挪用保证金、挪用客户国债和违规委托理财等三种违规行为是我国金融机构被风险处置的主要原因,而通过以政府救助、并购重组和责令关闭或撤销模式等方式进行的综合治理,使得这些机构之前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风险得到了化解。该文建议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过程应以不损害其效率为基本要求,同时应妥善协调公司效率和风险处置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支持政府干预的观点主要是担心问题机构倒闭的严重后果,而反对者则担心干预的副作用过高将影响金融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二者视角不同,难以调和。现有的对策研究往往保持了信息经济学经典框架下的视角,从预防或缓解道德风险的角度,关注于风险事件发生前的制度建设。然而,对于政府干预行为本身的得失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尤其缺乏对于不同事后处置方式及效率的研究,因此对事后监管和危机时行政干预的决策难以起到支持作用。而现实中(尤其是在危机状态下),这一艰难抉择往往是监管部门无法回避的。对于特定问题机构是否要救助,及在何种情况下实施救助,需要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一般地,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可以概括为行政化与市场化两种模式。行政处置就是在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时,政府(或监管部门)主导下提供相应资源实施救助、帮助重组或助其顺利退出市场。依据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当问题机构出现重大风险时,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我国监管部门可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托管、接管、行政重组和撤销等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与此相对应,市场化的处置模式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完成特定问题机构的重整、破产退出等过程。这个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代表投资人利益并独立运作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质上看,这是一个“市场还是管制”的古老问题。此前我国曾在问题证券公司的集中处置过程中采用了行政干预和救助为主的处置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制约。从事后的效果来看,这种模式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稳妥化解风险的基础上推动了我国证券业的稳定发展。然而,在未来我国经济、行政、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面对飞速发展的国内金融行业和体系,行政主导下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模式是否仍应发挥主要作用就是一个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或者说应恰当界定行政处置措施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边界。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一般化的优化模型来分析这一问题,包括从理论层面对市场和行政两种风险处置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试图为未来风险处置方式的选择给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金融机构危机处置模型

更多地依赖于行政手段还是在司法保障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是在处理问题金融机构时的两种不同的选择。这里,我们将建立一个优化的模型来对市场主导和行政主导的风险处置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的模型建立需要如下前提,即两种方式在单独使用时都是有效的,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并可以相互替代。基于此,我们将先分别对行政和市场两种模式进行建模,然后在考虑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建立综合模型,分析对应于不同条件应如何差别化地使用不同的处置模式,并给出我们的结论。通常情况下,行政手段能较为直接、便捷地起到挽救问题机构及其相关客户及关联公司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假设采用行政手段处置问题机构的整体效果与机构的规模密切相关。同时,我们使用了“风险处置效果”一词来描述风险处置达成目标的状况。通常情况下,风险处置的目标与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例如金融监管的四大目标应当包括:金融机构的安全和健康,系统性风险的减缓,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需要指出,这里并没有对“风险处置效果”的内涵作出明确的定义,主要是考虑到政府干预和监管行为通常都有较为广泛的目标和动机,并与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相关联。不失一般性,此处的“效果”描述了政府监管可能希望达到的各种目标的总和,例如降低系统性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交易秩序等,这将形成不同处置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另外,由于风险处置的内涵较广,包含了停业整顿、托管、接管、行政重组和撤销等临时性和常规性的手段,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集中针对政府救助行为展开分析。考虑到救助行为在危机处置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典型意义,这样做也是合理的。由于建模的逻辑相同,模型分析的结论对于风险处置中的其他措施也是适用的。当问题机构占市场份额较大时,救助措施作为外在的行政干预手段对整个金融市场有积极意义。因为救该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救市场。极端情况下,假设整个市场只有一家金融机构,那么救它就是救了整个市场。进一步地,行政措施的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措施的力度有关(例如救助资金的数量),可以设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二是与机构规模及整个市场规模有关,我们假设救助效果与问题机构同市场规模之比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与市场规模呈负相关关系。行政干预的问题在于,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将使得市场预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例如,没有市场化的破产退出机制就无法建立真正的市场竞争,市场效率难以发挥,最终不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同时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具体在我们的问题当中,建立有效市场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兼并、退出等手段来解决包括问题金融机构处理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逻辑上,如果我们承认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建立有效市场,通过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那么,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行政措施在数量方面的增多和力度方面的增强将越来越不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当然,通过市场手段处理问题金融机构,逻辑上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首先,市场已经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基础的交易规则、定价机制等市场机制已经形成或者初步形成。其次,市场应当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消化掉问题金融机构给整个市场带来的冲击而不至于造成市场崩溃。或者说,单一公司倒闭所引发的市场冲击将在市场承受能力的理论上限之内。我们的模型对于市场处理冲击的时间长短没有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假设,在完善的市场模型中,市场力量占主导地位,市场力量越强,通过市场机制来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效果也越好。进一步地,通过市场机制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效果与问题机构的市场规模之比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与市场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市场手段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效果与市场措施的力度之比呈正相关关系。这里使用便于理解的“力度”来表达更多依赖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之意,同时也与行政措施力度相对应。这里,我们的目标是比较两种处置方式并找到理想的组合途径。因此,有必要将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综合到一块,也就是同时考虑市场措施和行政手段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处理。我们假定通过恰当的参数a和b可将上述模型纳入到一个解析表达式中:其中:z为问题金融机构处理效果;x代表市场处理措施力度;y代表行政处理措施力度;n为问题机构的规模;m为整个金融市场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假定,市场处理措施和行政处理措施力度此消彼长。即这里可以设不论二者的相对投入如何变化,二者总的投入力度不变。这个假设背后的现实逻辑是,在一定时期内,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问题上(或其他所有类似问题上),社会投入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会无限增长。这意味着政府如果决定多干预的话,来自市场的努力及市场空间就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为了便于建立约束条件的考虑,因此在模型中,不妨假设两种方式的力度和为,即模型满足条件x+y。图给出了两种方式综合作用下金融机构处置的三维模型效果图形。3)这样,我们就在风险处置综合效果与行政措施力度、市场措施力度、问题机构与市场规模之比三个变量之间建立了函数关系。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出使处置效果最大化的行政处置路径。

(一)最优处置路径讨论

经过演算,我们可以对上述最优化问题求解得出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最优方式及其演变路径。首先对目标函数进行求导:上式给出了在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过程中,通过市场化和行政化两种方式的不同程度搭配,理论上取得最佳处理效果的路径。可以看出,为了使处置效果达到理论上的最优,在市场规模越大、单一金融机构对市场影响越小的条件下,则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程度也应越高。可以看出,我们的模型主要借助问题金融机构与市场规模之比这一变量进行分析。这不仅与风险处置时首先考虑救助对象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主要取决于问题机构的规模)的经验相吻合,同时由于规模变量是确定的且容易观察,使得我们的研究结论更便于运用。图2给出了市场规模之比与手段的市场化程度之间的二维关系图。图3给出了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效果与市场规模比、处置手段的市场化程度三者之间的三维关系图,并对应于不同市场规模比,给出了手段的市场化程度的最优运用路径。

(二)关于路径的讨论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规模变量出发对处置问题中最佳路径的变化进行讨论。首先对最佳处理措施x()对市场规模之比进行求导,有:整理得到:上式表达了行政化和市场化两种处置方式不同程度搭配组成的最优处置路径中,问题机构与市场规模比的变化对处置效果的影响。并且,由于,上式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措施x()是规模变量的减函数。因此,给定某一时期特定金融机构的规模,若总体市场规模越大,则越小,x()也相应增大,即为了达到更好的处置效果,在处置中应更多地借助于市场化处置的方式。这个结果强烈暗示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应逐步从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处理措施的效果与市场规模之比相关,而既与市场规模大小m相关,也与问题机构大小n相关。因此,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市场机制很完善,市场规模也很大,但如果问题机构规模巨大,在其自身的风险有可能引发较大的市场冲击作用甚至引发系统风险的情况下,我们的模型表明,此时借助市场化处置的效果将大大降低,而采取较大规模的行政干预措施(如政府救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此,按照我们的模型框架,本次金融危机中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政府对危机中的问题金融机构采取的强力救助措施,以及通过行政手段救市与刺激经济的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第3篇:金融风险范文

关键词:金融 风险 风险管理

1、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直接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相关。一般而言,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两种情形,而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损失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所指的金融风险是指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金融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企业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分类

2.1、金融市场风险

在诸多类型的金融风险中,金融市场风险具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剧,金融工具所蕴涵的风险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运行的虚拟程度不断提高,工商企业的经营更加依赖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的业务也趋向金融市场。这些因素使得金融市场风险越来越成为现代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之一。

2.2、工商企业的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市场风险是影响企业现金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汇率、利率、商品价格等市场因子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定期财务报表的收益状况,而且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使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金融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本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导致企业的实体经济行为介入金融市场的程度加深。

2.3、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风险

作为影响资产负债价值的最基本因素,金融市场风险一直是金融机构最基本和重要的风险之一。而全球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全球企业环境的巨大改变,又使得金融机构经营中的市场风险暴露不断增加。

3、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3.1、金融风险管理的含义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活动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消除和尽量减轻国际金融风险的不利影响,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绩效,并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3.2、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风险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2)风险防范与控制:对风险采取预防和抑制措施,以期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减少损失后果的严重程度。(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某种交易活动,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从而避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金融风险转移的方法包括:风险资产出售、担保、保险和金融衍生工具等。(4)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利用不同风险类别的相关性,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取得最优风险组合,使其总体风险水平最低,同时又可以获得较高的风险收益。(5)风险对冲:对冲也称套期保值。是指针对某一资产组合面临的金融风险,利用特定的金融工具构造与其价值变化方向相反的头寸,以减少或消除资产组合市场风险的过程。(6)风险补偿:风险补偿主要是指在损失发生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即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或风险转移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3.3、金融风险管理流程

金融风险管理必须构建一个高效、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为金融风险管理战略的确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一般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风险控制部门五个部分组成各个部门和组织都具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和报告线路。

3.3.1、金融风险的识别

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就是认识和鉴别金融活动中各种损失的可能性,估计损失的严重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分析相当重要,是金融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金融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分析各种风险暴露。其次,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征。最后,进行金融风险的衡量和预测。

3.3.2、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和管理方案的设计

根据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分析,管理者就必须考虑金融风险的管理策略,拟订行动方案。不同的金融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是同一种金融风险,我们也可以在多种不同的策略中进行选择。

3.3.3、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控

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后,必须付诸实施。对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也是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对各部门进行协调,保证方案的实施,防止少数人或部门存有侥幸心理或拖沓行为,违背方案的要求,放任或偏好风险,而且也有利于风险管理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降低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科罗赫,加莱,马克.风险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莫里森.金融风险度量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第4篇:金融风险范文

关键词:金融风险;国内传导;国际传导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205-02

一、 金融风险的国内传导

金融风险的国内传导是在一国金融泡沫化基础上,货币危机向银行业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漫延,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

(一)金融泡沫的挤出效应

过度泡沫化的金融市场,会改变人们的时间偏好,即预期未来会有更大的金融投资收入。由于持续的巨量外资涌入使金融资产不断增值,因此,人们 “看好”预期而改变了投资机会线,将内涵式投资转为了金融投资。

内涵式投资是指集约化用于改进产品、技术创新的投资。在泡沫化金融时,挤出最为严重的就是此类投资。内涵式投资与金融投资相比,内涵式投资要经历时间相对较长且不确定的过程。内涵式投资被挤出造成的严重后果最终表现为一个国家产业转换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下降、产业结构长期低级化等等。

(二)货币危机导致资本市场与银行危机

一个国家如果外债过多且货币不断贬值,势必使债务费用暴涨,从而造成企业出现亏损,陷入支付困境,并可能破产;最终会波及股市下挫,总市值严重缩水。因此,当金融泡沫化的一国货币大幅对外贬值后,在短期(一年)内该国股价势必受到影响而大幅下挫,虽然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反弹,但这只是暂时的表向,因为它是以主要贸易伙伴国不能同时出现币值剧跌,或者也面临金融危机为前提的,缺乏股价大幅回升的基础,从而使货币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危机。

另外,货币贬值可能会在有大量外汇风险的银行中间出现清偿力丧失。因为对非贸易部门(如房地产部门)的大量贷款可能导致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无清偿力,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会削弱银行的财务状况,因此,导致银行危机的出现。

(三)国内传导机制

货币危机及其所带来的贬值之所以在新兴市场国家引起全面的金融风险,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债务合约经常以外币计价且期限很短。由于债务合约以外币计价,当本币贬值时,公司的债务负担便会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是以本币计价的,贬值的结果会使公司的收支不平衡与净值减少。若再出现贷款不良,贷款人会面临更大的损失风险,贷款就会发生萎缩,使投资和经济活动的缩减,导致货币危机在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从而发生金融危机。

另外,货币贬值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并无资深的信用来抵御通货膨胀。由此,会随即导致价格压力加大的货币急剧贬值从而引起实际和预期通胀两方面的同时剧增。

二、 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

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分为广义的金融风险国际传导和狭义的金融风险国际传导。广义的金融风险国际传导是指金融风险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单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跨国传导,也涵盖危机国内部风险的溢出;既有金融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也有贸易金融关系并不密切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狭义的金融风险国际传导就是指接触性传导,它是在金融风险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某些经济状况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整体或某个方面发生变化,从一国的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开始,再通过汇率机制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两个渠道,导致另一个国家或更多国家的股市暴跌和本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

金融风险的非接触性传导还表现为所谓的“传染效应”。例如,一国出现了金融风险会使投资者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因素和政策进行重新评估和预判,即便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因素和政策并未产生较大的变化,但由于投资者改变了的预判,结果对这些国家货币会产生投机性参考文献冲击的“自我实现”,这就是“传染效应”。

由于创新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各类金融市场之间已形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一国发生货币风险,投资者就会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产生变化和 信心危机,然后抛出这些国家的货币或全面退出这些市场,又反过来造成这些国家投资者的心理恐慌,在“传染效应” 机制下,导致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散。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参考文献:

第5篇:金融风险范文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银行的利益,与客户串通办理假按揭、降低购车首付比例等,这样经销商就把业务风险全部转嫁给了银行,形成银行汽车信贷的高风险。

3.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产业链短

银行办理的汽车金融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贷款,赚取利息收入,不仅造成收入单一,而且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是一项独立的资金服务业务,提供贷款以后除客户按时归还本息外,基本与客户断绝了联系,对客户、担保人等在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银行在贷款管理中普遍实行“审贷分离”的原则,即:贷款业务人员负责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抵押担保落实情况,将考察结果和意见呈报给贷款审查委员会或部门负责人,其本身没有贷款的权利,最终决定发放贷款的是贷审会或部门负责人。表面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了解情况的业务人员没有放款权利,有决定权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贷款责任上,由于最终决定权在贷审会,不仅损害了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业务人员只管放款,不管风险的消极态度;贷款出现风险时相互推脱责任,最终结果是责、权不统一;分工明确,但责任不清,而且由于这一机制手续比较繁琐,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良贷款比例却居高不下。

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防范汽车金融风险

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的协作。汽车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经销商任何一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化解其中的风险,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只有通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共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资信资格,防范贷款风险。汽车金融服务的各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全力打击信用不良客户。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违约严重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并互通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切实防范一车多贷、一人多车多贷现象的发生。另外,必要时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要取得车辆管理部门的配合,认真办理车辆抵押手续。

另外,严防保险公司、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经销商进行合作。对符合合作条件的伙伴签订贷款合作协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双方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应当具备下面三项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和设备融资;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和产品保险等业务,同时具备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目前无论是外资还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完整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将面临一定困难。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市场的金融创新,如车贷债权的证券化和打包处理等金融工具,更是国内无法短期内跟进的。国内厂商缺乏专业金融机构的运作经验,而外资企业适应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模式还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制造商、销售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政府及消费者等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梵: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车界论坛,2005,4:1~3

第6篇:金融风险范文

金融机构自身带来的风险。一是在贷款时,对贷款对象的资金实力等情况没有详细摸底和严格审查及评估鉴定,形成风险;二是关系、人情贷款,仅凭着关系好、情谊深,礼尚往来密切而发放贷款;三是金融机构对贷款单位贷款后的资金运用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经常性的有效监督、控制。

企业、单位造成的风险。一是企业、单位一些主要领导上任伊始,新人不理旧帐,借口不知不管,给金融机构的收贷工作造成严重困难,导致金融资金产生风险;二是一些单位借体制改革、机制转换之机搞“金蝉脱壳”、“改头换面”的把戏,把“老包袱”留给原单位,把现有的资产带出去,致使金融资产悬空,形成严重的风险;三是一些单位的领导申请贷款时态度诚恳,信誓旦旦,贷到款后,将贷款合同视为一纸空文,长时间不还本付息,也是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正当的行政干预造成的风险。一是不该干预的而进行了干预;二是事前有人干预,事后无人干预,把金融机构置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

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单一的风险。即信贷资产作为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主营业务,它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是金融机构资产占有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当地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构成比例低,发展后劲不足,生产不景气,产品无销路,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就会使金融机构很被动地跟着承担风险。

负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风险。金融机构负债中,定活比例一般在60%以上,有些则高达85%以上,金融机构负债结构不合理,这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内部环境的影响。

二、目前我国的金融现状

金融体制不合理。一是宏观调控机制不灵,表现为一控就死,一放就乱,乱了又控的不良循环。二是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为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业务,人为地增加了银行的坏帐、悬帐、死帐。

金融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法规的执行机关,对有章不循、违规经营现象制裁不力,处罚不严。此外人民法院在审理金融纠纷案件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极少采取制裁措施,客观上纵容了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金融法治,防范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立法,规范金融活动。金融法治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加强金融立法,健全、完善全面法律体系,所以,我们首先应加紧制定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律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证券法、信托法、期货交易法、融资租赁法,并针对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新问题,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金融监管的重要规章,使金融活动有法可依。其次是在完善立法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注意行政规章、地方法规与金融法律、法规的一致和协调。最后是最高人民法院对金融纠纷案件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作出司法解释,指导和规范金融审判活动,弥补金融立法滞后之不足。字串2

严格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强化监管,杜绝纠纷和风险隐患。其一,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统一法人制度,在鼓励各分支机构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把其业务纳入总行的有效控制之下。合理确定分支机构的贷款和授信额度、审批权限,并严格按授权、授信管理,对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经营管理混乱的网点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坚决纠正盲目设立机构,建网点,多级法人,分散经营等严重扰乱银行信誉的“反法人”行为;建立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监察体制,对分支机构进行经常性稽核和检查监督,从事后查处违规行为为主转向事前防范为主。其二,金融机构要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去审查贷款项目,监督贷款使用,减少贷款风险。加强对职工的风险意识教育,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复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的文本,特别是要注意完善贷款担保制度,签约前要严格审查抵押财产的价值、产权、实效以及担保企业的实际担保能力,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实行信贷管理与信贷经营相分离,调查与审查相分离,审查与审批相分离,改变信贷人员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督的贷款风险制约机制。要刹住违规经营现象,人民银行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和工作规程,明确金融监管的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分工协作要求,树立人民银行的检查权、管理权和处罚权,确保金融监管依法、合理、适度、高效地运作。字串5

第7篇:金融风险范文

    [论文摘要]在简述了金融危机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论述了我国金融活动中可能受到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也存在着金融风险,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与实物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货币经济,自然经济与粗放经济转向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有半封闭经济转向完全开放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存在着计划经济的遗留旧问题,而且面临着入世后产生的新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并恰当解决这些新旧问题,就可能酿成金融风险,诱发金融危机。

    一、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缺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金融业领域,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都逐步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金融制度的缺陷主要是指我国金融制度中的计划经济基因依然普遍地严重地存在。相对于一般国家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天然具有制度性缺陷,不仅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更没有成为现代化的企业。金融体系的缺陷是指高素质的银行管理人员偏少,基层银行职员的近亲繁殖,金融员工的平均知识水平与其所承担的责任不相吻合,金融机构的过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

    二、我国金融活动面临的不良因素

    一是灰色及黑色金融因素。灰色金融、黑色金融都是未经批准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黑色金融是指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金融组织及其活动,比如,从事高利贷的地下钱庄、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灰色金融是指虽不合法但却有些合理的金融活动,如老百姓之间内部互助会、未经批准的合作基金会、个人之间高息借贷(超过公布利率4倍)等。

    二是不良资产的表现形式一般是:逾期贷款、转为新贷款的贷款、破产企业的贷款,也可称之为坏帐、呆帐。一个银行或整个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不能超过20%不良资产额不应超过5年一个周期的利润额,或不应超过资本金的两倍。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04年末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76亿元,不良贷款率13.2%,而当年主要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9597亿元。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到位,这种不良贷款的上升势头并没有控制住。而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三是信息缺口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披露不足;(2)信息充分但没有好的鼓励架构充分地正确地处理信息;(3)有充足信息,但我们有没有能力接纳和分析信息,新兴市场多半没有这个智慧和智能;(4)监管架构问题;(5)合成谬误。

    四是金融监管因素。

    五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腐败,特别是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将直接降低公众对自身金融资产的安全感,这对保持我国的金融安全是有负面效应的;失业与下岗形势严峻;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上升;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启动有效需求,不利于社会稳定;城市化进程中的“两失”农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六是国际社会因素。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随着国民待遇的实现,市场准入的逐步放松,金融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均要求我国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其次,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2004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已达70%。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国际业务,客观上需要我国的金融机构为企业公司客户提供包括套期保值、风险控制、外汇理财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取消不适宜的外汇管制措施,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些都要求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金融产品要进一步多样化。这一点在有关文件中明确为要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三、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金融问题

    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膨胀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据初步统计,2005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0万亿元,同比增长20.66%,本外币贷款一季度新增912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342亿元,同比多增238亿元。为了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将自2005年4月25日开始再次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政策等。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央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偏快,2005年以来M1和M2实际数据均高于预测;信贷增长速度偏快,比年初预期高出10个百分点。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政策,将有助于控制货币投放和贷款增加速度,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第二,公众对人民币的预期升值,公众将手中的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的数量增大,银行外汇储备剧增,从而造成货币投放量加大。

    第三,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例依然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虽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直接融资困难,直接筹资不便利的问题,但是如此高的间接融资比例为全社会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第四,M2占GDP的比重过高,这种高比例除了在极其个别的国家外,在全球范围内是没有的。虽然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是过大的M2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风险集中度偏高。

    第五,总储蓄率依然偏高。2003年我国的总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到47%,截至2005年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万亿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上述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存在产品匮乏、简单化的问题,金融深化程度还不足,在不少方面还存在创新压抑的现象和问题。

    虽然央行和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防范金融风险,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的资本账户还没有放开,国际储备充足,经常账户有盈余,因此,我国的金融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国内因素,其具体表现为:不良资产风险越滚越大;银行的贷款结构不合理导致风险加剧:金融机构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房地产贷款比重偏高,票据业务超常规发展;银行资本金充足率低 。

    综上所述,我国的金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它植根于体制内部,形成一种系统性风险,作为单个经济主体是无法克服这种风险的。一旦某个突发性事件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的金融资产产生不良预期,并通过金融市场特有的传递渠道不断扩散和膨胀,当预期膨胀到一定程度,集体行动就会产生,比如银行挤兑或者大量抽离资本等等,金融危机由此产生,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

    参考文献

第8篇:金融风险范文

美国已经连续六个季度经济增长率高于2%,但是复苏的趋势还不稳固。欧盟和日本明显不如美国,实现了较低的增长率。新兴经济体继续集体增速下行,中国和印度相对较好,巴西、俄罗斯等国问题较为严重。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面临罕见的“四低一高”形势,各种金融风险又在集聚形成。我们预测,2016年不发生大规模传染性很强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概有80%;如果不发生危机,全球经济增长能够实现3%。

“四低一高”的世界经济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仍不明朗。

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其次,世界贸易组织曾经预测2015年全球的贸易增长能够达到3%左右,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实现非常困难。按照美元计值,因为美元升值了,全球贸易增速可能会超过负的10%。再次,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2015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只有加拿大一国超过1%,达到1.2%,其他六个西方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都在1%以下。另外,在过去一年半里,国际石油的价格降低了70%,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最后是超低利率政策导致的全球债务高企。IMF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1990年-2007年全球年均增长率3.2%,这样看来去年的增速也算常态。但是,这种增长是在超低利率政策下才勉强得以达到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2009年以来采取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这种以降低名义利率和实施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为主要手段的需求管理政策,副作用巨大,主要体现在全球债务水平在过去几年屡创历史新高。

据国际清算银行估计,1999年-2014年,发达经济体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从67%上升到了279%。新兴市场经济体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从37%上升到了157%。另据麦肯锡的估计,当今世界的公共债务、私人债务、企业债务加在一起超过了200万亿美元,全球的GDP只有70多万亿美元,债务和GDP之比达到了270%,这一比重达到了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达到的高水平。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7年-2014年这七年间,全球的债务净增长57万亿美元,这一增长幅度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回顾2015年的世界经济,还有几个变量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是就业问题。发达国家的就业率普遍在改善,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到了5%,欧元区失业率比上年降了大概1个百分点,这也很不容易,之前常年都在11%、12%,2015年降到了10%多一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投资。2014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负增长16%,下降幅度非常大,2015年预计能够增长10%左右,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数字也难以维持。即使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2015年增长了10%,也仅仅只达到1.4万亿美元,这离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1.9万亿美元左右的投资规模的差距还是非常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领域的一些问题和苗头。2015年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非常明显,而且波动很大,8月份中国股市出现波动,马上纽约股市下跌5%,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跌10%。从利率看,2015年12月美联储终于决定加息,即使加息,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全球的利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半年期的,在过去三年实际利率都是负的。2015年的汇率变动非常频繁,且幅度很大,像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的汇率贬了30%,美元升息以后,阿塞拜疆、阿根廷的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都在40%以上。全球80%多的国家货币兑美元出现了贬值,贬值幅度都很大。

须关注全球金融风险

对于2016年全球经济走势,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在积累。

一是来自美联储加息的速度、时间以及力度。现在只是微调了一下,0.25个百分点,有估计2016年要加到1.5%,甚至有说要加到3%,2017年达到4.5%,各种各样的说法,这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美欧日目前的通胀率极低,有担心加息会导致通货紧缩,而且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公司美元债台高筑,各国货币也可能竞争性贬值。如果美联储对加息速度、时间以及力度把握不当,有可能会拖累脆弱的世界经济。

第9篇:金融风险范文

关键词:金融风险;传导;文献

一、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传导的理论根源

1.金融危机传导的最早研究。最早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他的《狂热、恐慌、崩溃―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一书,是西方国家第一部系统研究金融危机的学术论著,也是第一次提出了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上,该书从分析1636―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热”开始,到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市暴跌、1990年11月日本股市的暴跌等,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时期,投资、信贷迅速扩张,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人们被繁荣的景象所陶醉,这种繁荣的陶醉感会从一个市场向另一个市场传播,经济泡沫愈加膨胀,最后以危机的爆发而强制解决。

2.经济学文献的相关研究。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重要根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市场间的关联性在增强。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会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传导。关于金融市场的联动程度研究,Stehle(1977)的固定收益的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国际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表明证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很高。后Errunza 和Losq(1985)的中度市场分割理论 、Bekaert 和Harvey(1995)的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证券市场的关联性。Baig 和Goldfajn(1999)也认为股票市场是相关的,即一个市场的变动会引起另一个市场的变动。从众心理、羊群行为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助动力。经济学文献的研究表明,从众心理、羊群行为也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根源。金融主体的从众心理是金融主体无法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时,便依赖于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决策。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理论

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探讨,海曼明斯基提出“金融脆弱性假说”,在他的《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中提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贷款者,有不断经受周期性危机和破产风潮冲击的内在特性,金融中介的困境会传递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危机。明斯基从企业角度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抵补性借款企业。此类企业是最安全的借款人。第二种是投机性借款企业。该类企业收支基本相当。第三种是“蓬齐”借款企业。“蓬齐”借款企业风险最大。另外,明斯基认为,形成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代际遗忘,即当前金融业的繁荣使人们忘记了上一次的金融灾难,本性的贪欲战胜了对过去危机的恐惧,认为当前资产价格的上涨会持续下去,于是又了重演了历史悲剧。另一个是竞争压力,认为贷款人出于竞争的压力而做出了许多不谨慎的贷款抉择,因为他们为了赢得顾客和市场。

三、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随着货币危机爆发频率的提高和危害程度的强化,激励着学者们对货币危机认识的深化,迄今为止,学术界已发展出三代完整的货币危机模型,包括: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由克鲁格曼(1979)提出,他认为,货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的汇率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造成对固定汇率制的冲击,从而造成本币贬值,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购买本币,但外汇储备耗尽时,固定汇率制崩溃,货币危机发生。第二代多重均衡、自我实现模型,由奥伯斯特费尔德(1994)提出,与强调经济基本面因素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不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预期在货币危机中所起的作用。第三代道德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免费担保,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投资欲望而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贷款风险,从而引起投资过渡、资产泡沫破灭、危机爆发。总之,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危机的生成及其传染,其原因归纳起来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投资者的预期及金融市场上道德风险的存在。

四、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的主要观点

李小牧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就是在一国金融泡沫化基础上,货币危机向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业危机,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应该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与扩散,既包括金融危机国内传导的溢出,也涵盖单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跨国传导,既有存在于贸易金融联系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也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狭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即接触性传导,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

刘立峰(2000)研究了宏观金融风险的传导。认为风险形成以后,会通过各种渠道与形式向外扩散、传播,形成新的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反过来影响经济、投资、贸易和金融过程,影响制度的变革与政策的修订。不同的宏观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都会有其风险的传导机制与过程,但通常情况下,宏观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形成及发展的原因是综合的,传导机制也是复杂的。

石俊志在他的《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2001)中分析了推动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一是恐慌心理的传播是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重要动力;二是不同类型金融市场的关联性、互动性是金融危机传递和扩散的重要机理;三是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现实性是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域之间传递和扩散的重要媒介;四是某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过于密切形成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递和扩散的纽带;五是国际间金融协调与干预机制跟不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步伐,为金融危机的传递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

姚国庆在分析经济虚拟化条件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时认为,将金融危机的传导分为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传染机制。金融危机在一国内的传导与扩散为金融危机的内部传导。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扩散称为金融危机的外部传染机制。形成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金融联系、实际联系和政治联系。因此,危机倾向于集体出现,一国危机之后紧接着就是另一国的危机。

从上述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传导的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是非常广泛的,从内容上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包括金融危机传导的具体内容、金融危机传导与扩散的形式、金融危机传导的原因等。但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其研究结论仅适用于某次金融危机,如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仅适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适用于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金融危机,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则适用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即这些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都带有一定的时滞性、特殊性。而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因此,对金融风险的传导机理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Charles P. Kindleberger: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A History Financial Crisis[M]. MACMILIANPRESS LTD, 1996.

[2]Krugman P. “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 Jouenal of Money , Credit and Banking 1979(11):311-325.

[3]李小牧,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5-32.

[4]刘立峰.宏观金融风险――理论、历史与现实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