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销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李大姐!今天家乐福的鸡蛋卖2.9/公斤,赶快去买”
“真的吗?我才从***超市回来,那里鸡蛋可卖3.5哟!”
“是啊,要赶快,促销活动今天最后一天!我好不容易才排队买到。。。”
情景2
“小李!国美十一期间,购家电累计满1万元就可以再送1台电视列。你不是要结婚准备电器吗,赶快抓紧机会啊!”
“谢谢您关心阿,不过我已经在苏宁买了,做活动累计满9888元就送彩电,而且还可以参加抽奖,头奖是香港迪斯尼免费游,不过我们没抽中,只得到了一个纪念奖鼠标一个,不过我也满足了,呵呵呵!”
相信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或者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画面。老百姓购买物品,经常是“货”比三家,寻求物美价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上,顾客消费比较的不仅仅是“货”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一切的可细节化的因素。对于经营零售商品的卖场,行销活动就变得至关重要,和商品本身一样,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手段。
于是就出现上述的一幕,每个卖场都在进行活动,每个卖场都把行销活动作为吸引来客的主要手段;并且每个客户的消费倾向也被卖场的行销活动所影响,说白了就是谁能够提供更多的优惠,就在哪里消费。
到底什么是行销活动呢,行销活动也称为行销企划。行销和企划是递进式管理手段,二者相辅相成。行销简单地说是“做什么”即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调查手段,找出顾客的需求,是企业重要功能之一,凡是企业与顾客接触与交易都属于行销所关心的范围。企划即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根据行销得出的客观数据,采取具有针对性地活动来吸引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
分清楚,什么是行销,什么是企划,才能更好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大卖场行销策略的几种方式
一、选址市场调查
不断地市场扩张,是大卖场核心竞争内容之一。所以市场扩张的速度和质量是有效扩张的关键指标。怎么保证关键指标则成为大卖场关注的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的卖场就不惜成本在做这项工作,每个新店的选址都会进行专业的市场调查。从宏观上包括预设项目地区宏观的经济状况,地方政策,地区特性等。从微观上包括项目所在地的有效商圈调查,即该区域内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消费习性,竞争对手状况,商品资源状况等。仅仅一本小小的调查报告,所花的成本费用近在10多万元,值还是不值,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大卖场的经营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卖各类商品给顾客。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目标顾客群本身的特性,比如大多都是多大年纪,平均收入是多少。他们的消费习惯是怎样的,即通常喜欢在晚上消费,是否习惯在卖场买菜还是在农贸市场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且使之量化,成为指标。前期的市场调查是任何大卖场开新店的必备功课。
二、顾客满意度调查
任何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不断地更新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顾客是大卖场的衣食父母,必须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顾客满意度调查是个好工具。通过平均取样,面对面的沟通调查,了解顾客对卖场的综合印象。
综合调查通常分为4类:
1、商圈调查
即卖场商圈内小区状况,如是否有拆迁,是否有新的小区入住,
居民本身是否发生改变,是否有新的竞争对手加入等。
2、大卖场商品调查
顾客对分类商品的满意程度,居民对分类商品的关注程度是否
改变,商品的陈列等
3、大卖场的硬体满意度调查
包括卖场设施是否完善,如购物车、购物篮满意程度;卖场
购物氛围的满意度,如店内音乐是否舒适等
4、大卖场的软体满意度调查
软体服务是的则是员工服务情况;卖场营销方法的被认可程度,如促销活动是否吸引顾客,DM宣传是否有效等。
顾客满意度给大卖场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指标,是大卖场向前发展的指路灯。
三、神秘客调查
神秘客调查,笔者第一次参与是一个朋友所托。KFC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十分具体的标准,如顾客点餐后,收银员必须在1分钟内配餐完毕,微笑地送走顾客。神秘客是请熟知标准的陌生人假扮顾客到各店进行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检测店铺的各项服务标准,对检查情况客观地打分。按照调查的结果各店进行评比检讨。笔者所在的卖场就引用了这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定期对卖场进行检查,保证了各项工作标准的有效执行。
四、市场价格跟踪调查
【关键词】电力服务行销;电力优质服务;电力企业;策略
引言
电力服务行销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电力优质服务的提供,能够为电力企业拓宽市场管道,使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得到提高,从而打造出电力企业的知名品牌。我国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模式,提升电力服务的营销手段,以优质的电力服务获得用户的认可,使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电力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1、电力企业服务和营销特点分析
电力企业的服务具有多种特点,不可分割性以及可变性和无形性、容易消失等特点。其中,电力企业的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在服务有关用户时,其服务是无形的。电力营销的服务和生产工作是一体的、同时进行的,决定了电力企业服务的不可分割的特点。电业企业服务的可变性是说服务相对于时间和主体以及地点都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提供服务的主体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时,也是具有可变性的。所以,电力企业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在进行消费之前要进行一些讨论,保证服务的质量。电力企业的服务容易消失性的特点是相对于服务不能存储来说的,服务的价值在于及时地为有关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电力优质服务在电力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企业的不断的发展,对于市场竞争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要能够为企业的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使用户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的满意度,从而使企业健康成长,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取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在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中,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电力优质服务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于优质的服务是电力营销工作的关键内容。
在目前电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电力企业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使用户得到较好的服务保证,使电力企业得到用户的肯定,获得用户的认同,才能让电力企业的产品获得良好的形象和品牌。电力企业的领导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使电力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有关产品和各项工作都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生产。
其次,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电力企业的宏观发展以及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企业各个群体对于用电量不断的加大,而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加大的影响。因此,要求电力企业能够承担其社会和经济的重任,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作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最后,电力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为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电力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用电服务,而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同时,有利于电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使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和供电工作中,避免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和不良事故的发生,使有关用户得到满意的服务,同时使电力企业健康的发展,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提升电力服务行销与电力优质服务的策略
要提升电力服务行销以及电力优质服务,就要遵循一些建议和策略。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营销服务的管理系统。目前,对于电力企业都有一套企业用户的服务系统,并广泛地应用于电力营销和服务当中,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及时地对用户的咨询和一些问题提供有关情况和解答。
要以客户的需求作为目标,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并全面了解客户,然后按照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加强对服务需求和个性化的要求,利用专业的组织人员,以及专业的服务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客户的满意。
其次,电力企业可以采用项目负责制的方式,对电力建设项目和各种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电量的损失,形成科学有效的控制电量。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对于智能电表的出入库管理工作以及各种安装运行等工作,都要进行规范化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努力减少客户的投诉,完善电力企业的服务和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再次,电力企业在企业内外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重视服务承诺,使电力服务的内容逐渐透明化。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报纸,以及各种电视等宣传媒体,对电力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跟踪报导,使电力调度形成公平、公开公正,重视对用户的承诺,及时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进行深入开展电力企业的营销手段和优质服务,使企业的有关送电和各种服务能够及时到位。
最后,电力企业要增强电力服务的质量,并规范营销和各种服务的程序。电力企业规范营业,对于规范服务质量、规范有关程序,有利于电力企业提升高标准的服务,加强和协调好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对一些服务和流程进行科学化、细化分析和规范。避免出现服务在一些流程中出现中断,使有关用户收到一定的损失。然后,实行跟踪负责制,针对用户的要求实行有效的跟踪服务,使用户切实感受到服务的周到和贴心。
4、结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了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实现。电力企业要不断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提升电力服务的营销手段,使电力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于水红,崔怡阔.提高电力服务营销与电力优质服务策略[J].电子世界,2013,(16):173-174.
[2]赵阳. 提高电力服务营销与电力优质服务策略探讨[J].消费电子,2014,(20):46-47.
三星证实了杰夫·普鲁特的说法。多年来,三星一直通过长线推广保持品牌长期稳定的高曝光,提高三星电子网站的访问流量,提升到达率。针对新品上市的短线推广,线上与线下联动,推动新品迅速扩散和传播。三星长短线配合的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品牌优化营销策略独具匠心。
长线推广+短线推广的三星SEM品牌优化营销策略,着力于保持三星品牌长久而稳定的高曝光和关注度,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角逐战中,面对危局,蓄势突围。
新的市场环境
据《华尔街日报》2011年8月31日报道,苹果在2011年二季度以110万部的差距击败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冠军。苹果iPhone、HTC,还有横空出世的小米等,让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的激战。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三星要在市场上站稳,加大营销力度势在必行。
“消费者期待品牌在他们的交谈中扮演一个更加活跃、积极的角色,如果品牌没有在交谈中参与进来,那么很不幸,购买者将寻找其他品牌。”杰夫·普鲁特说,“消费者通过品牌交谈获得信息,通过搜索进行深度的交互,搜索最终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三星品牌的受众定位为中高端消费群体,他们在做出购买决策前有网络搜索习惯。这些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通常会通过搜索了解产品、产品价格和用户评价等信息,所以,搜索营销在他们的购买行为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但传统的搜索营销策略往往根据新品的推广时间,将品牌词、产品词、通用词和人群词混合在一个产品推广周期中,分阶段进行间歇性投放,这样就造成了整个品牌SEM推广的间断、不连贯,不仅对品牌形象不利,而且容易造成推广CPC(Cost Per Click,每点击成本)不稳定性波动,居高难下。
长短线配合的品牌营销优化策略
鉴于传统的搜索营销策略有其弊端,同时,为了让品牌长期曝光,提升访问流量,提升品牌忠诚度及影响力,三星采用了“长短期有效配合”的品牌优化营销投放策略。
着眼于品牌长期曝光,三星科学管理关键词投放,对重点品牌关键词单独设置预算进行管理,利用百度搜索,通过海量关键词的投放满足消费者日常的搜索需求,让消费者随时能够看到三星官网的推广信息,提升品牌价值,降低品牌词的CPC。同时应用百度掘金从购买过程着手,全程覆盖用户,进行精准投放。
百度掘金与百度推广一样,由百度推出,是一种针对电子商务客户量身打造的商业推广方式。百度掘金、百度推广将效果营销和品牌价值营销整合到一起,依托百度行为分析技术和精准匹配技术,连接用户的购买需求和客户的推广需求,将客户的产品展现给有需要的用户,并为每个用户匹配合适的商品素材,挖掘百度的流量价值,对“商品-人群-物料”进行精细化匹配。
而在短期方面,即新品上市或节假日促销期间,三星增加与产品推广活动相关的关键词进行短期推广,促进产品销售。
三星采取品牌长期推广+产品活动短期推广的品牌优化营销策略,从营销效果来看,进行长短互补,降低了CPC,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点击量、更高的转化率。在品牌推广层面,以多渠道、多形式、分阶段全程覆盖潜在用户,通过长期稳定的品牌推广,彰显三星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将三星的品牌理念传达给潜在客户,并强化其认知。
【论文关键词】发展趋势;营销管理;营销战略
一、消费者行为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和变化是促进营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和时代最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科技,以及消费者因科技而拥有更高的知识和能力。现在他们的行为正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注重价值取向,追求个性化、独特化。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还追求其附加价值。同时.个性化已逐渐成为现代人性格的一大特征,其号召力还会进一步上升“人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去寻求、表达、确认并且肯定一种存在的感觉”
(二)信息索取趋于多、捷、便。互联网的运用和发展,正逐步减少和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信息成本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三)关注和重视社会利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消费者在满足个体消费需求的同时,更注重保护生环境,防止污染.节省及再利用资源。
(四)消费者的奢华路线。消费者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五)追求便利的要求日益突出,超市和大卖场日益成为购物首选。根据AC尼尔森的购物者趋势调查,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
(六)高度竞争的市场,忠诚度不高的顾客。现代代业态的发展为中国购物者带来了便利、实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多的营业时间。
二、营销管理未来的几大发展趋势
(一)知识化趋势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尽管这并非是排斥资本的重要性,但资本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将趋于下降。营销管理的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设法变成能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尊重知识、运用知识的良好风气,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到创造未来,把握未来。
(二)数字化趋势新经济形势下,数字信息将取代模拟信号,信息处于数字形式之中,许多不同形式的信息被合成、创造,并以光速压缩传送,这为营销形式的变革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前提。而顺应营销形式的数字化走向。营销管理也必然广泛地采用数字化技术,才会更为科学有效。
(三)个性化趋势市场的细分化和个性化是未来市场发展总的趋势。个性化的营销最终是以产品满足单个消费者需求为归宿的。因此,个性化的营销强化了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的目标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向开拓业务、提高顾客忠诚度。
(四)网络化趋势网络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石。一方面网络经济将迫使许多企业进行必要的改建和调整,另一方面,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规划、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都将更多地采用数字网络。
(五)非价格竞争趋势在传统的经营条件下,由于产品、服务各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这往往容易使企业陷入价格竞争。而新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服务日趋专业化、个性化、差异性,因此企业竞争。将采用为顾客提供更具特色、更能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形式展开。
(六)合作化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性决定了企业之间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和使用上不仅存在竞争,还必然导致合作。共享知识、共用信息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增强企业竞争力,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为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
为满足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转变的需要。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有:
(一)在营销理念上,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到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增加顾客体验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消费者者经从满足基本需要向增加消费体验方向转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把你的产品和服务从满足需要提升到满足欲望和增加客户体验.必须建立全公司营销导向,并且在市场细分战略上,使用欲望细分,是一种依据顾客价值观念来划分市场的方法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是理解顾客购买原因的关键。
(二)营销重点放在满足消费者心理、精神及情感需求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靠单纯的硬性广告轰炸就能提升品牌附加价值并大获其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中国不少品牌已通过广告完成了品牌初级资产的今天,要把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创造体验作为抢占消费者心智的重点。让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发自肺腑地认同它。
在产品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单纯的利益需求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而能满足消费者自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品味追求,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味”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确属时代的必然要求。世界著名的宝洁公司明确指出,品牌有三重天:从基本的清洁功能型到中层的时尚型,最高境界是品牌精神行销。
(三)在促销战略上,创意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今天,消费市场已进入成熟期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也早已超脱“质”的阶段,而进入较高层次的“品味”水准,品味不是商品,而是概念,所以2l世纪商品推广重点应为不是卖商品本身,而是卖概念为主的推广策略,即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顾客们就会蜂拥而至,争取购买,拥有、使用这种商品。
(四)在营销策略上,讲究品牌整合营销营销的终极目的在于建立品牌,实现不营而销。品牌整合营销包括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势品牌之间的联合,比如可口可乐与传奇的整合、娃哈哈与QQ的捆绑销售等,互联网的快速聚集人气必然通过与传统产业的整合来实现增值。其二是传播推广策略的整合。公众、户外、网络和电视等多哥广播频道的联合推进。空中传播形象,地面攻打消费防火墙,在生活圈的媒体群中全方位的让消费者感受,终端临门一脚让消费者掏腰包。其三是品牌的延伸和拓展。长虹出了手机,吉利除了轿车还有几所学校。联想除了电脑还有地产等。企业家们永远不会安心于一时一地的做生意。国际是工厂,全球是卖场。
[关键词] 感性消费 零售商业 营销策略
一、解读感性消费
根据西方营销理论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追求的已不单单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商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往往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即“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等;其购买行为通常建立在感性逻辑之上,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因此所谓感性消费,实质上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愉悦、个人实现和情感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应。感性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市场的热门话题。
1.感性消费出现的原因
感性消费趋势的出现并非偶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消费者情感需求比重在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改善,消费者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此时,人们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目的,通常已不再仅仅出于生活必需的需求,而是出于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望,或是追求某种特定产品和服务与自我理想概念的吻合。
(2)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现代产品包含的技术已相当复杂。由于信息不对称,一般消费者已无法具体了解商品的内部功能和结构,消费者正在逐步失去对产品的理性鉴别能力,只能转向对产品外观造型,品牌形象及消费的场景感受而进行感性甄别。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时,一般是通过产品信息的传播形成认知,满足消费者利益点的引导,焦点的助销刺激,采取购买行为。
(3)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向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越来越趋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服务产品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特别在核心服务层次上。而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或实现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2.感性消费的两大营销法则
(1)诱导观念营销法则
在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所购买的感性商品,往往是一种能与消费者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心理商品。这种购买通常是一种随机的、非理性的购买,其购买欲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诱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了诱导消费的有利条件。感性消费的出现,迫使企业抛弃那种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导向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导向的营销观念,而必须确立“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的策略思想,树立诱导消费的生态学营销观念。这种生态学营销观念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以此来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综合了生产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思想,兼顾了用户需求与企业发展双方的因素,既研究用户的需求又研究企业的发展。这种营销观念需求企业站在有利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到“什么样的商品才能诱发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以“消费者需求什么样的商品”作为立足点。企业须主动积极地引导消费者跟着自己走,改变营销的内容和方式,通过美感意识诱导、产品诱导、促销诱导以及知识诱导等有效形式,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能动地引导需求,开发潜在需求,从而使自己取得主动权。
(2)情感制胜营销法则
感性消费时代的商品交易,不仅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钱货交易,而且也包括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要想方设法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了解广大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企业只有认真地研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特有心理,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从中找到某种替代性的象征事物,然后通过别具特色的感性设计给产品赋予某种气氛、情感、趣味、思想等,凭借感性的力量去打动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美国著名制鞋商塞浦勒斯,在企业濒临倒闭时,聘请了一位名叫弗兰克・罗里的心理学家担任总经理,成功地运用了感性设计,使得企业起死回生,兴旺发达。弗兰克・罗里认为,消费者和顾客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产品虽然没有感情,但可以设法使之具有感彩,让它引起消费者的通想和共鸣。罗里的经营名言是:“顾客买回去的不是鞋,而是分门别类的情感。”他说:当今美国社会已进入经济成熟时期,人们购买鞋子不只要求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要求商品能体现和寄托消费者自我意识的个性化、感情化。于是,塞浦勒斯公司便致力于创造各种富有情感色彩的鞋子,推出“男性情感型”、“女性情感型”,还有体现各种不同个性、迎合人们独特要求的“野性情感型”、“轻盈情感型”和“优雅情感型”等各类鞋子。这种别出心裁的销售方式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销售效果,创造了公司历史上的销售高峰。
二、基于感性消费的零售商业营销策略
近年来,随着商业零售业态的增多,零售商厦数量与日俱增,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与此同时,商业企业的竞争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有情的服务赢得无情的竞争已成为现代商业企业增强竞争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张“王牌”。时下,一些赫赫有名的国际大卖场进驻我国,它们促销的着力点是在特色化、专业化的大旗上画上温馨送爱的图案,用更实惠的口号来团结消费者,用更富人情味的创意来牵引顾客的消费视线,营造一种令人感到亲切的企业形象,通过顾客这个社会公众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促销的目的。
1.环境怡人化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物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已从过去“单纯购物型”向“购物休闲娱乐型”转变,因此,消费者对购物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顾客进入商场,首先感到的是购物气氛。美化购物环境,其实质就是渲染卖场气氛。著名营销学家菲力普・柯特勒指出,设计良好的气氛“在购买者身上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效果,因而提高了他购买的可能性”。随着消费心理的变化,今天到商场购物的人除了希望购到好的商品外,还追求其他利益,如浪漫的情调、幽静气氛、快捷服务、礼貌待客等。
商品陈列是美化购物环境重要的一环。商品陈列的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摆放商品,而是把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透过商品的二次加工机能,转化为具有附加价值及魅力的“商品”,达到诱导消费、创造顾客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是商品陈列展示化,二是陈列展示生动化。商品陈列展示化技巧应充分考虑商品露出度,便于消费者认知。烘托购物气氛的关键则在于陈列展示生动化。对于特殊商品如高档商品,应专门摆放在环境优雅的场所,通过视觉传达显示商品优质特性来满足消费心理,日用品则应放在视觉易触及的地方,以满足消费者希望快速完成购买的心理。
照明灯光的运用也是渲染商场气氛、影响消费者情感的重要因素。除基本照明外,精明的商场均善于运用装饰照明和特别照明的作用。装饰照明的吊灯、霓虹灯对美化购物环境,渲染商场气氛有独到的功能。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个商场在营造氛围时,应根据自己的经营定位,结合消费心理,力求形成统一的风格,以显示购物环境的个性。
2.销售柔性化
今天,行销的角色已经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的操纵消费者变成今天邀请消费者的真诚参与;从过去的“告诉”及“推销”变成今天的“沟通”及“分享”。柔性销售便应运而生。尽可能让顾客参与说明和演出,让顾客得到一个成功产品的经验,这是必要的。强化顾客参与,其实质就是制造体验,以此激发准顾客的情绪和感觉。
将顾客的视、听、味、嗅、触觉带进所销售的商品中,善加利用,这对企业的促销会产生巨大影响。与消费者“分享”及“沟通”之所以如此重要,还因为这种分享及沟通在许多时候能扫清顾客的心理障碍。放眼市场,新商品层出不穷,科技含量高的商品日益增多。对许多商品新的性能、操作及维护等,消费者往往由于“心中无数”,怀有一种神秘感,故而犹豫不决。正因为如此,精明的商家都应善于通过“分享”及“沟通”制造“体验”,把消费者潜在购买欲望转变成现实的购买行为。
3.服务温馨化
西门・海尔曾说:“你说什么人们不会记多久,但你带给他们的感受却永远忘不了。”竞争不仅仅是价格,而应当是价值。竞争的第一个回合是消费者的“审美”,而第二个回合则是附加值。因此,学会服务、用好服务会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附加值,这是企业成功的必然之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服务心态
企业必须真正树立消费者至上的宗旨,把利润看成是贡献社会之后应得的报酬,如果企业得不到利润,只能说明对社会贡献不足,对大众服务不够。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谈到企业经营过程中服务心态时要求全体员工树立“自始至终以顾客为上,奉商人之德”的观念,要把公司出售商品如同嫁女一样对待,女儿出嫁后,父母仍然挂念其婚后生活是否美满、幸福。企业如果始终如一以这样的心态和素质作为行动的准则,就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支持和好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正确对待用户的挑剔和不满
正确对待用户就是要与用户交心,了解用户的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尤其要能接受用户的挑剔,因为用户的挑剔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用户对产品还有一点购买欲望,第二是产品尽管精雕细刻,难免有不到之处,消费者的挑剔往往给企业反映了平时“看不到,听不着,想不全”的侧面,而这些侧面正是企业改进的法宝。企业应从怕挑剔逐步地转变到爱挑剔并主动接受挑剔。
(3)优质服务必须靠相应的规范制度来保证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除企业领导和员工有良好服务意识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才能落实。以有情的服务赢得无情的竞争是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经营致胜不可小视的关键。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企业及零售商在感性消费时代的社会责任问题。无论是怎样的著名的企业或者实力巨大的零售商都必须时刻注意自己对整个消费群体以及社会应的责任问题。目前营销行业自律规范还仅限于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而对于顾客方面的自律规范还非常少。因此在营销过程中企业不能一味的迎合消费者而更要考虑社会道德问题,不然就会出现像Levi's牛仔裤广告那样,引起众怒而匆匆下马。此外企业一味对消费者进行引导甚至是诱导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众对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在急剧增长,公众支持并赞许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追求更多的社会目标。企业的行为如果与公众期望一致,则必然能赢得良好的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顾客,为企业营造良好宽松的销售氛围。
参考文献:
[1]范秀文陈英毅:感性营销――企业赢得顾客的新思维.经济管理,2002
[2]卢泰宏何佳讯张红明:第五种消费者价值与体验营销.销售与市场,2004
[3]刘志明:商品营销:从功能性向情感性迈进.中国商界,2003
【关键词】周星驰 品牌 营销
在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香港电影人周星驰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将香港无厘头文化发展到艺术的高度,其电影作品屡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成为实至名归的票房冠军。在香港,他已是喜剧片的代言人,在大陆,他亦凭借其精彩的演技征服了广大观众,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周星驰热”。
“周星驰”这一品牌是从1988年凭借电影《霹雳先锋》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等等每年的奖项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从九十年代人们“要求解放、要求释放”的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共鸣中树立起来的;从《百变星君》让观众欲罢不能——“看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有一百二十分钟的笑点,有一百分的人生哲理”中获得的。
一、“周星驰”品牌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罗瑟·里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论,要求向消费者说出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即每个广告都必须对消费者有一个销售的主张(proposition);二是这种特殊性(unique)是竞争对手无法提出的,即这一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无法也不能提出的,必须是具有独特性的;三是有强劲的销售力(selling),即这一主张必须很强,足以影响成百万的社会公众。①
“无厘头”是“周星驰”品牌建立初期的独特销售主张。这种具有独特性的电影风格是当时电影市场中少见的、能引起大部分观众共鸣的电影文本。其中“无厘头”的销售主张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
纵观周星驰的所有电影,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的影片以“喜剧”为关键词,但是他总是以悲剧人物的塑造来展现其喜剧天分,通过强烈的反差凸显主题。
《大话西游》是风靡全中国的周星驰系列电影之一,周星驰采用一贯的“无厘头”手法演绎了这部“爱情悲剧”,印证了电影中的那句话“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她说,‘我爱你’……”。
2、幽默的“周氏语言”
幽默是周星驰电影的生命力,其中语言的幽默更是登峰造极,也成就了周星驰一派的无厘头风格。周氏在语言上的运用经常有语意偏离,语意错位,歪曲原意,在小人物的对话中毫不避讳的使用粗俗语言,这种语言上的无厘头更增添了电影的喜剧色彩。②
周星驰巧妙的运用押韵来制造笑料,例如:
“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哮,小小书童可笑可笑。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月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唐伯虎点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桥段,这里却被周星驰大胆修改,使得原本严肃的对白,有了喜剧色彩。
周星驰电影没有严肃的时间定位,可古文可白话,可英文可穿越,只求达到喜剧效果。
3、简单的价值体系建构
周星驰系列电影的戏剧色彩在于电影中的善恶分明。一方面有钱的“坏人”的身份往往是黑社会老大、或者品行极端恶劣的表里不一的社会“正派”。另一方面,是由周星驰扮演的穷苦“好人”。所谓“邪不能胜正”在周氏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满足了观众的小人物的“英雄梦”。
4、电影剧本的特色改写
对历史典故、传说经典都是周星驰消解的对象。《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被改写为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的山贼,与牛魔王抢媳妇。相反的,啰嗦的唐僧则被描绘成传统的好人,总是喋喋不休的讲话。
5、电影背后的文化心态
罗大佑曾说,香港其实只是个移民社会,是缺失了很多积累的东西的。人们面对着那么多文化碰撞必然会需要一些自我麻痹而且又能够从中反思的文化存在,以往的喜剧是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而周星驰的“无厘头”是肤浅的、搞笑的。因为当时香港搞笑片的初衷即为“看了就笑,笑过即忘”,不给人的思想上负担、包袱。周星驰电影中大量的搞笑噱头,让人们在观看时得以全身心的放松,因而广受欢迎。
二、“周星驰”品牌的延伸
大多数的传媒产品都可以根据其利润和使用率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③这里对于传媒产品生命周期分期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传媒预见未来的变化,从而调整战略、使产品最大化利用。
1、延续品牌知名度
周星驰作为一个香港电影界标杆,其地位、票房号召力等等方面已经很难撼动,但是他仍会出席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访谈节目,仍会注重自己的“出镜率”,一方面是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他不会有陌生感,一方面是希望老一辈的人不会遗忘他。以2008年上映的《长江七号》为例,小童星成了整部电影的主角,周星驰饰演的父亲也甘当配角一职,这种父子情的演绎吸引了不少小观众的目光,上映期间带动了“全家活动日”的新浪潮。2010年周星驰把《长江七号》制作成动画片《长江七号爱地球》,并力邀张柏芝及其儿子为影片开唱主题曲,不仅留住了以往一直追随周星驰的老影迷,同时又吸引了一批新的小影迷。
2、不断拓展品牌内涵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每个品牌都要不断寻求发展、创新。媒介品牌增值是媒介品牌运营的动态过程,也是媒介机构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过程,其手段包括媒介品牌组合、媒介品牌创新、媒介品牌延伸和媒介品牌管理。④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把新产品的价值特征结构概括为:比较优势、和谐程度、复杂性、可分割性和可沟通性。这就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提升旧产品的魅力指数。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星驰的名气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那般鼎盛,为了“周星驰”品牌的延续,周星驰不得不开展新的活动。2004年将《功夫》首映票房捐献给印尼海啸受灾区便受到舆论的盛赞。另一方面,周星驰还被聘请为中国大陆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并进到各大高校巡讲,星迷、媒体甚至学术界对他的关注更甚从前。
三、“周星驰”品牌的营销
1、“周星驰”品牌的建立——名气取胜
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从符号学的眼光中,人类文化就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综合。”并认为,人是符号化的,人是符号的动物。这里,面对周星驰一贯的表演风格来说,其实我们已经形成了关于他的某种定式——夸张的面部表情、拖着长长尾音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等等,有时候“未见其人先听其声”就能分辨出这是周星驰的哪一部电影。“周星驰”一词逐渐的被“符号化”,这也是这一时期(1988-1999)周星驰电影的行销策略。
在周星驰主演的影片中,主要利用明星的人气、经典桥段的改写,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周星驰和黄百鸣、李力持、王晶等人的合作,也打出了一片喜剧电影的新天地。
另外,周星驰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对民间故事、经典电影的重拍,对本土化的英雄的改拍,周星驰将观众心目中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在一众不可或缺的配角的努力下,“周星驰”一词逐步成为票房的号召力,“周星驰”品牌以及周氏表演模式在这一时期确立下来。
2、“周星驰”品牌的推广——营销为主
随着周星驰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追捧,周星驰个人对影片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从一个完全没有营销经验的演员,向制片人的方向转型,走上了自导自演的道路,此时(1999-至今),真正意义上的周星驰电影诞生了。
案例一:《功夫》
《功夫》在香港上映的第一天就打破单日票房纪录,台湾市场突破一亿新台币,内地票房1.7亿人民币,最后全球票房突破1.2亿美金。这与周星驰当时采用的周氏独创营销方式十分有关。
案例二:《长江七号》
在《长江七号》的营销策略中,有两个亮点,即联合营销和影片授权。
《长江七号》与英特尔的联手,实行联合营销宣传,互相借用渠道,扩大了与消费者的接触机会;同时提供捆绑式销售的服务和产品,实现更大市场、更大诱惑力的占有;另外也赢取媒介关注,转载、曝光率不断攀升。
《长江七号》在中国电影授权之路上走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也是对中国电影产业链条完善的有益探索。电影授权,是指电影出品方授权赞助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与电影相关的平面和影像资料作为商业用途。电影授权从形式上分为平面授权、影音授权和其他授权。电影授权的前提是赞助企业在做商业创意时不能擅自破坏原作品的完整性,电影授权也是有限制的。卡通或者卡通的真人版,可以做授权。
纵使江上代有人才出,“周星驰”在其品牌延续上做足了功课,周星驰在影视界留下的足迹是没有人能够复制的,其背后有周星驰跑龙套时的艰辛、不断自我突破、不满足的个性造就的,周星驰也成为“无厘头”电影的开山鼻祖。
参考文献
①R雷斯:《实效的广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1961:15-18、31
②张颖,《长江七号:联合营销的一颗棋子?》,全球品牌网,2008-01-25
③蒋丽华:《浅谈周星驰电影品牌营销》,2008-06-19
④张小元:《回归与超越——理论新闻学新视野》[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0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人数众多,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特点。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一进入大学之门,即意味着要远离家乡父母,消费大概在3000元每学期,一年也就是6000元了,(这还是南昌水平,别的省份可能更高)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约有一千三百多万人,总的估算,约有七百八十亿了,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呀,难怪有些老太太常说,我就是在学校门口卖茶叶蛋也可以把自己养活。细心的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让学生供养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上面说到,大学生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000元人民币,这些都是他们的自主消费,作为同一类人,他们在消费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下面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独特性
大学生处于消费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表现得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他们往往走在了朝流的前列,同时又追求个性,喜欢做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或是购买一些与众不同的物品,以求引人注意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效果。
(二)兴趣性
目前许多年轻人都是“追星族”,大学生也是如此。于是,他们便把生活费的一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画报,娱乐报,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等和明星有关的东西。另外还有上网,其实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笔开支,只是或多或少,据了解,有的学生一年上网的钱,都得花好几千元。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钱,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三)时尚性
有人说,大学校园是最时尚的地方。他们总喜欢时尚消费,比如旅游、电脑、和手机消费,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特别是女生们的服饰,不要很多钱,但是搭配很现代、很时尚。她们在选购服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花不是很多的钱,去购买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衣服,结果呢,实在是喜欢,一狠心,花一个不低的价格把它给买下来了,过后却难过好几天,成天叫着自己大出血,在选购其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男孩子就有些区别了,他们一般是准备已久,根据手头情况去购买相对较高档次的品牌,也不会太计较已花掉的钱。由此可总结出两句话,男生少购买,大品牌,强出手;女生多出动,中品牌,软上手。
(四)从众性
不同的校园环境也会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跟校园内的氛围有关。如某人搞了一个发型,大家觉得不错,在理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想到那种效果。其他还包括穿着消费,运动消费等,都有一定的从众性,但也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
(五)攀比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别人去那家高档餐馆吃饭,我也就想去,再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明显的主要有,购买一些流行产品及吃喝玩乐方面,而这样的东西一般又比较花钱,但有的同学就把它当作一种身份的体现,愿花很大的代价来购买它。
(六)礼节性
在大学里,礼尚往来是很重要的消费力,今天你过生日,我得送礼给你,你请我吃饭。明天轮到我过生日或是有什么喜事,你又得大手笔的还我,还有的是一帮学生,某天某个人请大家吃饭,或是消费什么,隔几天另一个人觉得自己要还礼,又是一帮人出来消费,结果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不断地循环,这样极大地扩大了消费的量。
(七)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面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另外,受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而推出许多商品之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消费的无的放失。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或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八)冲动性
大学生消费也具有年轻人所共有的特点,即在购买物品时,有时候容易产生冲动购买,例如他们容易受广告促销的影响,明明本身就没打算过要购买这种产品,但当时推销员说得很好,或是看到广告很有吸引力,而突发其想地要购买,结果买后又后悔了。
(九)围绕女生性
男大学生的消费一大部分是用于交往,而更多的是用于和女生交往的,也就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特容易花钱,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些酒吧、中档餐馆及一些公共消费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男女生共同消费,而且在这个时候,男生一般都不太在乎花多少钱,只要高兴就好,所以消费完以后,皆大欢喜。而同种性别的人在一起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女生,可能会少于平时的消费量。
转贴于
(十)无计划性
相信念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当代大学生是最会哭穷的,不管他是否很有钱,也许他一年的生活费在1万元,但还是总叫说没钱,每当到了月末,或是学期结束的时候,有的甚至在开学一半,就开始叫着没饭吃了。其实他们都是很有钱的人,一开始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有很多钱,有些东西看起来也不是要很多钱,又好像很实用,结果见到好的东西就是想购买,后来打开钱包才发现,原来钱这么不经花。当意识到要节省的时候,钱也就快差不多了,以后就只能省吃俭用了。由于钱袋落差太大,他们也就开始大喊穷了,殊不知是当初自己用钱没计划好。这是许多有钱大学生们的一个通病。
二、商家营销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如此的巨大,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也非常的鲜明。作为营销人员,该从哪些地方出发,具体实行一些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商家获得最大的利益。本文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点:
1. 许多大学生特别注重个性的宣扬。总喜欢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所以,生产厂家应该注意使自己的产品尽量新颖,有特点,能够区别不同的对象,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的对象。企业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开展个性营销、定制营销和网络营销。大学生都会上网,而且电脑玩得很转,刚好为商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且网络营销也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不受地域限制。通过进入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消费者可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和其组合,使购物更显个性。以个人报纸为例,消费者可事先设定他们偏爱的栏目和版面,由此而获得一份完全依据其个性设计的报纸。这种个性消费的发展将促使企业重新考虑其营销战略,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作为产品服务提供的出发点。其次,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遥感和遥控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将具备以较低成本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增强为个性营销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实现个性营销还必须解决庞大的促销费用问题。网络营销的出现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企业的各种销售信息在网络上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极低成本发送并能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庞大的促销费用因而得以节省。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例如可通过电子邮件向消费者传送特定的信息或致以节日的问候。这样使得商家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个性消费的需求。
(2)网络营销能满足大学生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网络提供24小时服务,不存在节假日或营业时间限制。消费者可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购物。查询和购物过程需时极短,程序简便快捷。在一些选购品或有特殊性的商品购买中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例如书籍的购买,消费者不必遍寻各大书店,也不会因本地书店没进货而求之不得。这一特点使网上购物特别受那些需要大量信息进行决策的分析型消费者或以缩短购物时间为目标的消费者青睬。可为大学生购物节省时间和精力。
(3)网络营销能满足价格重视型消费者的需求。如前所述,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而消费者则可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与电视直销或多层次传销相比,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产品低价格的追求。
2. 针对于大学生消费的兴趣性和时尚性,建议某些商品在销售过程中能和一些明星的东西混在一起,作为赠品也行,比如画报、歌碟等。另外,售销商还应在一些新出事物上大作宣传,做一些比较新鲜、活泼的校园促销活动。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校园靓丽生活广告,把它同时尚连接起来,引导一种时尚消费。这样的话,同样会吸引那些具有从众和攀比消费心理的人。
3. 商家要注意利用好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购买行为。如何能使人们购买,关键是促销手段和行销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在第一时间里购买,这里大概有这几种情况:(1)广告说得很好,一听就想吃或是想用;(2)价格便宜,买一送一,或是送别的东西,让人感觉购买该种东西很划算;(3)有精神价值,比如一些纪念品,或是小玩意儿;(4)有挑战性,比如搞一些能考验智商的谜语或游戏。
4. 不管是产品生产厂家,还是服务业,只要是重点面向学生市场,都应特别注意女生的服务。产品或服务业不仅要多注意适合女生的口味,还要注意营造一种浪漫的气息和氛围,甚至可以考虑向女生提供免费服务,引来了女生,自然就会带来很多男生的光顾。
5. 针对大学生用钱针计划的特点找准销售时机。大学生用钱一般很难有计划性,而且是越有钱,计划性就越差,作为商家在制订一些销售方略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时机,最好在开学的那段时间,同学兜里都比较满,容易购买一些高价商品,而到后半学期,特别是快放学的那一个月,除一些比较便宜的食品外,其它商品促销活
动最好停止。因为,学生已经没钱了,并且那个时候考试也快到了,他们一心想着学习了,没那么多精力去关注
这些商品。
三、结语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当前很多商家争向竞足的焦点。谁能利用更好的营销策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更多大学生的青睐,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成为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白战风.消费心理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关键词]网上银行营销策略对策
网上银行(internetbanking)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手段。1995年10月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BN)在美国诞生。1997年初,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尝试网上银行业务,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先后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银行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还产生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其信息容量惊人,且灵活、便捷,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找准网上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效益,已经成为我国银行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半年新增4300万,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2006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其中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集银行、投资、理财于一体,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账户查询、转账、7×24小时汇款、缴费站、网上外汇、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黄金、网上期货、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是目前国内功能比较齐全的个人网上银行。截至2007年11月,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已达3844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达到94.9万户,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92.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曾经在05年12月12日的“财经年会”上表示,要在未来四年内,把工行40%的业务转移到网上银行,十年内可能将把70%的银行业务转移到网络渠道。
二、我国网上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品匮乏。目前中国网上银行的业务匮乏,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所提供的产品,无论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交费、银证转账,还是为企业销售网络办理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网络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
2.安全问题。自2004年,社会上开始出现假冒银行网站,利用木马病毒或者通过欺诈手段盗取客户资金的情况。根据对网上银行的调查,以全国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为样本空间,对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和不可能客户均进行统计,有50%~70%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不安全,这与互联网的一些调查结果相吻合。互联网网民最反感的问题也集中在安全问题,选择比例最高的十个问题中涉及安全的有五条,网络病毒、入侵、网络陷阱、隐私泄漏等。所有统计数据表明,安全成为网上银行各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网上银行就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3.品牌形象问题。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先拥有占市场优势的品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各个分行、支行各自为政,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各网站是孤立的,彼此互不相连,各自推广自己的网站,忽略了整体的品牌形象的建立。银行系统内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最佳效果。
4.网上支付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对于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支持和服务。网上支付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以快捷简便的方式,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的支持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在电子银行交易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支付手段,电子银行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终通过支付手段得以实现。但是,我国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支付的时间不长,业务量也较少。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使用了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储蓄卡、邮政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多种方式中,货到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相比,我国许多人宁愿采取成本较高的货到付款方式,也不愿采取信用卡网上支行的方式。
三、我国网上银行的营销策略
1.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产品的新体系。首先,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产品创新规划体系。客户是银行业竞争的主体,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是我们产品创新的宗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创新前做好系统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市场调研、论证,分析工作,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产品、怎样的功能,了解客户心目中喜欢的电子银行模式和使用方式。同时,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相应的客户需求调查,再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对于已经投产的创新产品要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高度重视收集客户信息,了解新产品对客户的适应性,并计算出该产品所占的市场价额,实现的经济效益等,从而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的可行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并不断地完善,从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次,实行项目的量化管理,提高产品的创新效率。明确各部门在产品创新中的关系,严格规定产品的研发流程和开发时间,将每一产品的开发进行量化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创新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将所负责的产品创新工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于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出色、工作中有创新思路且收效显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优势,确保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电子银行新产品的成功推广。
2.切实解决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问题。实际上,技术问题早已不是发展电子银行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我国信息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有些方面还比较领先,所需的是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商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的拓展来实现网络系统的事前防护。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并且,建立不良借款人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现统一授信的监控。同时,建立一整套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具体重大事件内容,处理程序,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业务发展时,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努力为银行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服务平台。
3.加强品牌塑造和推广,形成网上银行品牌优势。据调查,购买网上银行服务的顾客消费心理多属理智型,只有消费者认同的网上银行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其最终的选择。同时,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不仅是可观的无形资产,更是网上银行持续创造利润的来源。国内网上银行发展较早的招商银行拥有“金葵花个人理财”、“点金企业理财”、“一网通”等知名网上银行服务品牌,工商银行则拥有“理财e站”企业网上现金服务平台、金融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平台等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网上银行客户和业务量。与之比较,其他银行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网银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明显落于下风。因此,我国网上银行应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塑造卓着的网银品牌形象,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潜在顾客,不断开拓市场。
4.对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据调查,网上银行也存在明显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带来80%的网上银行业务和利润。因此,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定位应有针对性。从目前网上银行发展情况来看,对目标市场缺乏了解,对各类客户提供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也分散了营销力量,难以形成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重心和增长点。因此,建议对国内网上银行市场进行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对高创利的客户加强宣传和营销,并进行特别照顾,努力建立和维护他们的忠诚度。在公司网银业务(B2B)方面,建议定位于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优质上市公司及金融同业客户;在零售网银业务(B2C)方面,则定位于高端个人客户(白领、高收入、高学历群体)。
5.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网上银行增值服务。目前绝大多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网上代缴费、购物支付、转帐、帐单查询等业务,与金融同业相比,网银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之品牌形象一般,在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对网上银行而言,目标市场客户群体的差异性更为明显,因此要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网银产品和服务,同时应随时发现客户的变化,做出快速反映和创新。建议运用问卷调查、现场咨询、上门走访、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分析等手段,在充分发掘目标市场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网上银行创新性产品,针对客户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满足其差异化的需求。如开发集团客户网上现金管理、网上企业和个人集合理财、网上授信及资金扣划、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网上银证资金划转和银证合一业务、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支付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推出跨行网上银行业务品种等。
参考文献:
[1]高学敏:网络营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钟赣生:银行营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企业外部融资;长期市场绩效;正常回报率测量;指标选取与计算
一、引言
一般来说,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企业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企业外部融资包括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具体而言,权益融资包括以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此后简称IPO)、配股与公开增发(SeasonedEquityOffering,此后简称SEO)为代表的公开权益融资;以定向增发或私募股权(PrivatePlacementofEquity,此后简称PPE)为代表的私下权益融资。负债融资包括发行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债券进行公开债务融资(PublicDebt,此后简称PD),以及采用银行贷款(BankLoan,此后简称BL)的方式进行的私下负债融资。
企业外部融资事实上是社会资本通过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本配置给各不同组织形态企业的资源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价格反应为管理层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了关键的信号。权益融资还是负债融资,公开融资还是私下融资,一家公司选择发行何种形式的证券进行外部融资,很重要的一点首先是要知道市场会对这种融资方式作出怎样的反应。
西方学界关于外部融资市场反应的研究包括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市场绩效,前者关注的是融资公告前后两三天内的公司异常回报情况;后者则关注的是融资事件对公司投资回报的长期影响,一般为融资事件发生后的三年或者五年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末,公告效应是研究的焦点;自新股发行长期市场低绩效现象发现后,近二十年时间里,融资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成为研究的主流。IPOs的长期市场绩效是被学者们最早关注的,研究结论也各有不同;SEO对公司股价的影响随后成为决定权益公开发行市场绩效的重要组成因素;PPEs作为私下权益发行,由于其短期公告效应的特殊性,其长期业绩也备受关注;PDs的长期市场反应是否异于公开权益发行,成为一些学者研究的焦点;银行贷款公告效应的特殊性同样使其长期市场业绩得到部分学者的青睐。
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大量关注长期市场表现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常回报率的衡量和异常回报率的计算极具挑战性。
二、正常回报率的测量模型
要确定融资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就必须知道其正常回报率,不同的理念和背景情况下,不同的作者会选用不同的正常回报率设定标准。
(一)同期市场回报率作为融资公司的正常回报率
早期研究IPO市场表现的文章,SternandBornstein和BurserandChan分别采用纳斯达克成份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市场正常收益标准来计算首次上市公司的异常回报率,但是两者的结论各异,前者发现平均两年市场调整后的回报率是11.2%(已排除初始收益率),而后者称相对于市场收益率新股的回报率平均每月低22%。尽管并没有证实首次公开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为负,但用市场收益作为计算IPO公司异常回报率基准的方法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Ritter曾经分别采用NASDAQ市值加权指数、Amex-NYSE市值加权指数、NYSE市值最小公司组成的指数作为IPO公司的正常回报率;LoughranandRitter研究新股发行的市场评价时,在得出长期市场低绩效后,依然应用Amex-NYSE市值加权指数、Amex-NYSE等值加权指数、Standard&Poor’s500市值加权指数、Standard&Poor’s500等值加权指数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之所以研究其他融资事件时(除公开权益融资外),很少有作者再应用此方法,是因为诚如Ritter发现的,事件公司异常回报率对所用对比基准很敏感,面对如此多的市场指数调整后的异常回报率,没有办法确定究竟哪一个结果更合适,因此,当横截面特征相同的匹配公司进入人们的匹配视野时,这种方法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具有共同特征的匹配公司的同期回报率作为融资公司的正常回报率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itter以“Size+Industry”作为风险因素标准,选取与事件公司来自同一行业,且权益市值相同的已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公司同期正常回报率的代表;随着FamaandFrench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改进,“Size”、“Size+B/M”、“Size+momentum”指标也成为匹配公司的选取标准;SpiessandGraves研究SEO公司的累积异常收益时发现,以“Size”、“Size+Industry”、“Size+B/M”分别选取的匹配公司计算所得的五年期数值为-39.36%、-31.24%和-30.99%,转化为年均差异为-6.86%、-5.59%和-5.55%;Billett,FlanneryandGarfinkel也同样发现“Size+Industry”与“Size+B/M”匹配标准计算的长期异常回报率数值相当,无明显差异,“Size”标准计算的事件公司长期股价下降最严重,“Size+momentum”标准最轻。这些发现,恰于BarberandLyon用随机样本检验发现的:“Size+B/M”标准计算的融资公司长期异常回报率与真实情况最接近”,因而也成为众多代表性文献的首选匹配方法。
尽管如此,MitchellandStafford仍讨论了这种方法的最大诟病:被匹配公司肯定具有某种未观测到的特征,这使得他们与关注的公司存在根本区别,否则为什么他们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同样的融资事件呢?而且,不管是采用什么指标计算异常回报率,这种方法都没有考虑时间上两类公司的相关性。不管怎么说无法完全摆脱内生性的干扰是其先天不足之处,但是现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支撑,加上现实操作上的一致性,都使这种方法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成为衡量事件公司正常回报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三)基于FamaandMacbech方法的发行效应日历时间横截面回归模型
综合股票收益决定因素的实证文献:Banz,Chan,HamaoandLakohishok,FamaandFrench,Davis和Lakonishok,ShleiferandVishny,LoughranandRitter加入发行效应虚拟变量,新创了一种衡量事件公司正常回报率的横截面回归模型:
rit=a0+a1lnMVit+a2ln(BV/MV)it+a3ISSUEit+eit
其中,rit是个股i在月度t的原始回报率;lnMVit是个股i在月度t的权益市值(发行前最近一年年末值)的自然对数;In(BV/MV)it是个股i在月度t的权益账市比(发行前最近一年年末值)的自然对数;ISSUEit是虚拟变量,标志新股发行效应(事实上可延展到各种融资事件),只要公司进行过新股发行(IPO、或SEO,任何一种形式至少一次),且月度t处于该事件之后的30个月(或60个月),该值即为1;否则为0。系数估计与t检验均依照FamaandMacbech方法分别回归求均值进行,保证了通过虚拟变量ISSUEit得到新股发行公司长期市场表现的同时,也求得了反映真实水平的t值;同时,这一模型与DanielandTitman论证的“股票的收益反映了公司特征,尤其是权益规模(Size)和权益的价值性(B/M)”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从而为在更深层次探讨融资公司长期市场表现问题提供了额外的支撑。
(四)FamaandFrench的三因素日历月份时间序列回归模型
FamaandFrench认为,“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依赖于公司展示出来的不可模仿因素的实现,集中体现在市场风险溢价、小公司的收益减大公司收益的差值、高账市比公司收益减低账市比公司收益的差值”,进而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Rpt-Rft)=α+β(Rmt-Rft)+sSMBt
+hHMLt+et
其中,Rpt是融资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在月度t的收益率;Rft是三个月期国债在月度t的收益率;Rmt-Rft是市场风险溢价;SMBt是月度t小公司的收益减去大公司收益的差值,体现了权益规模效应;HMLt是月度t价值股收益减去成长股收益的差值,体现了价值股效应。
假设发行公司的长期市场低绩效仅反映了风险(β)、权益规模(Size)和权益账市比(B/M)的不同差异导致的复合效应,那么,截距项α不管是数值上还是统计意义上都应该显著为0;否则,说明在控制了上述决定股票收益的三种因素后,还存在其他未观测到的因素,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了新股发行公司的长期市场低绩效。
三因素时间序列模型的优缺点为:通过形成投资组合的方式,有效消除了横截面层次的收益相关问题,使t值更加可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牺牲了大量有效样本。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该模型可能存在潜在的遗漏变量问题。正如MitchellandStafford指出的,三因素模型无法正确衡量小公司与高账市比(B/M)公司的正常回报率,而在所有关于融资公司市场表现的研究中,事件公司往往大部分是小公司,于是按照后者的建议,同时计算匹配公司投资组合回报率,进而比较两类公司的截距项α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骤,事实上大多数学者也正是这样做的。
三、异常回报率的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通过一定的模型求得事件公司与对比基准的正常回报率后,事实上存在两种计算异常回报率的方法:累加与连乘,相应地就会有两种对应指标:累积异常回报率与买入并持有策略下的异常回报率。
(一)累积异常回报率
关于长期市场表现的早期文献,只是简单地将事件研究的技术延长至一个更长的时间窗,比较事件公司的回报率与匹配的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如市场指数回报率或匹配公司投资组合的回报率)。自Fama,Fisher,JensenandRoll关于事件研究的开篇之作后,AR+CAR就成为早期研究事件公司长期异常回报率的一种常用方法,该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异常收益率(AR):
累积异常收益率(CAR):
表示事件月q到事件月s之间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计算出这两组指标后,可以通过主要观察CAR的正负,评判相对于匹配标准所代表的正常收益率,融资公司市场表现的好坏,但是必须要注意到的一点是,AR、CAR本身的计算已经将匹配标准的收益考虑在内,这一点更加重了人们对于该类指标的内生性怀疑。正如ConradandKaul所坚称的,“长期来看CAR会呈现出向下或向上的偏差”;KothariandWarner用模拟数据证明,这种方法下的参数估计值及测量的统计量都会被夸大;BarberandLyon补充指出,对于新上市的公司这种方法会带来额外的偏差。正是这诸多的不稳定性,使采用该指标的学者越来越少。
(二)买入并持有异常回报率
累积异常收益率没有准确反映投资者买入该股票并长期持有这一现实情况,长期持有者的实践经验应通过复利计算,即连乘各持有期的回报率进而得到买入并长期持有回报率。这种方法假设投资者在证券发行首日以收盘价买入,并一直持有三周年(或五周年),相对于把等量资金投资于采用某标准选取的具有共同特征的匹配公司的持有期收益,投资者财富究竟是增加还是折损了,以及增加或折损的程度。
Hertzel,Lemmon,LinckandRees、SpiessandAffleck-Graves、Billett,FlanneryandGarfinkel这几位作者都延用了BHAR,即:
买入并持有异常回报率(BHAR):
BHAR=BHRi-BHRm
然而,MitchellandStafford指出,BHAR指标会让人产生股价对事件信息调整速度的错误印象,因为BHARs会随着回报率观测期的延长而增大,即使第一个观测期不存在异常回报率②。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投资于两类公司的收益对比,Ritter在BHR的基础上创造出WR(Wealthrelative)——相对财富指数这一概念,其计算公式为:
BHRs+WR指标相对于CAR有很大改进,克服了前者稳定性差的缺点,被后续SEO、PPE、PD、BL的研究广泛采用,成为证券发行(融资)企业长期市场表现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