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招生工作是培养工作的开端和基石。高校可通过积极招生宣传,制定奖励政策,加大选拔力度,吸引、录取优质生源;实行双资格制度、隔年招生、一级学科招生、复合导师制招生和限制导师招生人数等举措,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策略,建立利于研究生培养的招生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1]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开端和基石。高校可从招生环节着手,调整并优化研究生招生的策略,从而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前期保障。
一、抓好生源质量,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前提基础
研究生生源是研究生教育的入口,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制定奖励政策,加大选拔力度,将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研究生生源的“质”和“量”。
1.注重招生宣传,保证生源数量,争取优质生源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一个对外充分展示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过程,学校知名度的提升又为研究生招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辐射面,逐步建立起研究生招生宣传的高效、长效机制,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优质生源。
(1)全面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在时间上应做到常年性、长期性,在人力上应做到全校性、全员性,并逐步建立起一个纵向、横向、立体的全面宣传网络。[2]
纵向是指通过学校、研究生处(院)、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做到各级单位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积极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横向是指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海报、编制宣传材料、参加现场咨询会、与兄弟院校互通信息等多种渠道和参加会议、学术交流、外出讲学等机会,进行大范围的宣传。立体是指尽最大的可能提供最为详尽的全方位的招生相关信息和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让社会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
(2)重点突出,保证招生宣传的精准。在做到全面宣传的基础上,招生宣传更应突出重点,以确保宣传的精度和准度,进一步发挥招生宣传的作用,提高招生宣传的效果。宣传材料内容要突出侧重点,既要做到相对稳定,又要与社会的需求、学校的科研动态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灵活性;材料制作要讲究实用性并突出特色,可将内容印制在考生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文具或日常用品上,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选择宣传媒介时,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主流且权威性比较强的媒介,也可适当考虑一些在考生中影响较大、对考生粘性较强的考研学习网站、考研论坛等。招生宣传要注重宣传的对象和区域,应把应届本科毕业生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把高等院校作为重点宣传区域,通过开展现场咨询会、高校宣讲会、学术报告会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高等院校优秀的生源基地。另外,招生宣传还要重视宣传的方法和技巧等。
(3)分析总结,提高招生宣传的效率。招生宣传工作须讲求实效,要及时分析宣传工作产生的效果,总结招生宣传工作的经验,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对报考生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可看出招生宣传产生的直接效果,对产生效果较小的方法、措施要及时改进,对产生效果较好的要加以推行;通过对录取生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可对来年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提高招生宣传的效率。研究生招生的目标不能只限于在数量上完成招生计划,不能只是多招生源,更要多招优质生源。
(4)注重平常,建立宣传的长效机制。招生宣传更应注重平常和潜移默化。除了报名期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阶段性宣传外,制定中长期的研究生招生宣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平时的现场咨询会、高校宣讲会、学术报告会等形式与本科院校建立一种长效合作的关系,在非报名期间宣传学校,从而在考生中建立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传播学校的影响力,更有利于达到招生宣传的效果,并且可以逐步减少招生宣传的投入,建立起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另外,要充分发挥高年级研究生和已毕业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动员他们一起参加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帮助、带动其本科同学、师弟、师妹等报考学校的研究生,进一步完善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
2.制定考生报考和录取的奖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生源
为进一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研究生,提高生源质量,高等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报考阶段、在校阶段、毕业阶段分别制定奖励政策,建立奖助体系,实现全程资助。高校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3]在此形势下,奖励政策对考生就更有吸引力了。
在招生环节,制定报考和录取的奖励政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对一志愿报考的考生进行奖励:如,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后,可适当地减免学费等;(2)对报考非热门专业和生源紧缺专业的考生进行奖励:如,对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到农科、工科等相关专业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等;(3)根据考生来源的高校给予奖励:如,“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推荐免试生和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其入学报到后,可给予适当的奖励等;(4)根据考生初试的成绩给予奖励:如,对初试成绩排名本学科前三名的考生给予一定奖励,二区高校可对初试成绩达到一区分数线的考生给予奖励等。
3.强化复试环节,加大选拔力度,录取优质生源
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中死记硬背的内容仍占了较大比例,部分考生经过突击复习也能取得高分,不能真正检验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4],也是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科研潜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随着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大,研究生的生源状况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生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5]因此,高校应强化和规范复试环节,严格把守复试关,加大复试权重和选拔力度,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复试应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质量”原则,不能拘泥于形式,从而真正发挥其在招生中的二次筛选作用。
此外,资格审查也是复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充分意识到资格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进行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并将审点放在考生的学历上。尤其是加强对同等学力考生、无学位考生、自考生、成人教育生、网络教育生等五类考生的资格审核,做到既不埋没人才,又确保生源质量。
二、改革招生机制,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在招生工作环节,除了在研究生生源质量上为培养提供质量保障之外,还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实行双资格制度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可实行双资格制度。对于学科、专业而言,双资格是指其学位授权资格和招生资格;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双资格是指其指导教师资格和招生资格。在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资格分开。学科、专业的学位授权资格与其招生资格分开,取得学位授权资格不一定取得招生资格;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教师资格与其招生资格分开,取得指导教师资格不一定取得招生资格。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确认学科、专业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在每年编制研究生招生简章之前,进行学科、专业的招生资格确认,取得招生资格的学科、专业才列入招生简章;在每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前,进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确认,取得招生资格的研究生导师才能在该年度招生。对于缺乏研究课题和经费支持的学科、专业和导师,可取消其在该年度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2.实行隔年招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学科发展体系的持续完善,其研究生招生学科点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高校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之本校原有教师的职称、学历和教学科研水平逐年不断提高,加快了研究生导师逐年增长的速度。
对于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较多的高校,生源数量长期严重不足的学科、专业可以采用不同学科、专业隔年轮流招生的方式,使得各学科、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相对集中,以利于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的开展;对于导师人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专业,可以采用不同导师隔年轮流招生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全体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为研究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部分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过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情况发生。
3.推行按一级学科招生
部分高等学校在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研究方向)比较多,但上线生源的数量不足且分配的招生计划有限,每个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研究方向)每年能招收到的学生人数非常少。
高校可对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科目进行对应调整,以一级学科为单元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逐步淡化二级学科的概念,将原学科结构中的二级学科和原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三级学科(研究方向)归并至对应的一级学科下,调整为新结构中的“学科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更灵活地选拔人才,扩大优秀学生来源,实行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将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大的学科空间,为全面实施一级学科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奠定基础。
4.推行复合导师制招生
在招生过程中,高校可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加大力度改善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结构,实行双导师制、多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方式招生,完善导师个人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导师体系,强化学科间、校内外联合,集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推行按复合导师制招生显得尤为重要。以第一导师指导为主,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研究方向以及不同学术背景的多名导师组建成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各有侧重、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实践、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每位导师的研究重点、能力、水平都有其局限性,而复合导师制可以发挥每位导师的优势、特长,发挥导师团队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集体指导作用,使研究生获得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5.限制导师招生人数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人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限制研究生导师的招生人数,可以使研究生导师将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分配到所带的每位研究生身上,对研究生加以学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高等院校可通过限制兼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人数、限制单个研究生导师每年的招生人数、限制研究生导师在校生的总人数等等,对单个导师的招生人数进行明确限制,避免导师招生过多、过滥,弱化将研究生招生数量作为研究生导师是否完成工作量的考核标准,逐步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进一步增强导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育出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在研究生招生环节,高校应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为工作重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抓好生源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内部进行适当的招生机制改革,探索并建立有利于本校研究生培养的招生模式,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以全面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5-10.
[2] 李远颂,张银东,朱国鹏,暴瑛.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373-379.
[3]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2013-05-06.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 号,2006-03-03.
[5] 徐琳,孙跃东.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与培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六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55-59.
【关键词】提高 研究生 培养质量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由1978年的1.0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53.82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将达200万人。我国已进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已由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向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即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本文从生源质量、过程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探析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从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从源头抓起,提高生源质量
1.1从本科入手
为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考虑从本科教育入手。首先,高校应鼓励或要求本科生多参加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交流,使他们更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空间,打好专业理论课基础,明确上研目的。其次,在本科阶段可通过实验室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单位实习等方式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能很好设计论好铺垫。同时,也要在本科阶段注重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把好入口关
为提高生源质量,一方面研究生招生工作者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在部分院校召开招生咨询会,详细介绍招生专业情况,突出地方对招生专业研究生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并用就业率数据说明,突出本校招生优惠政策以争取优秀生源,如招收推免生、报考第一志愿者公费、设立奖学金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复试面试成绩比重。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在复试面试环节,要规范程序,提高面试水平,加强过程监督,使复试真正能够做到择优录取,把好研究生入口关,保障生源质量。
2、严格过程管理,把好研究生出口关
2.1完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是研究生培养的两种不同类型。因此,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针对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特点,科学、合理、规范,能体现本学科的内涵,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又要根据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进行更新,也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等。
2.2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根据社会需求,结合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时对所开设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补充与完善,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可成立教学督导小组,采用集中普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检查监督,从而提高教师对研究生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可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研究生网上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等评价结果,评选奖励先进教学典型,督促鼓励落后教师。
2.3积极开展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为培养硕士生教学能力,可在第三至第五学期中组织研究生参加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承担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包括部分专业课的课堂讲授、实验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有关生产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跨专业学习的研究生,还应组织参加一定的生产实践活动,以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实践专业的需求,并增加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所参加的活动,要求研究生及时提交心得体会报告,并纳入考核指标,对考核不合格者不准毕业。
2.4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位论文是全面衡量研究生毕业水平的主要因素,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高校的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应切实发挥作用,指导学科组认真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工作,保证研究生论文具有创新性和可实施性,并采用各种措施,如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双盲评审制、建立学科专家库,随机选择答辩委员、答辩委员论文质量保证责任制、导师回避制等,实现答辩公平公正,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2.5建立动态激励机制,实行淘汰制
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淘汰比率接近于零,随着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零淘汰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管理过程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淘汰制,可以引起研究生的重视,达到促进研究生科研进度,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效果。激励与淘汰制度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如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等环节。对学习或工作表现突出的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形成良好的氛围。同时,学校要打破过去平均化的分配体制,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对鼓励研究生钻研学术,勇于创新起到激励作用。
3、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提高导师整体水平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在导师遴选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导师在学术科研和教学方面的能力,也要重视导师的指导能力,更要注重导师的人格魅力。其次要明确导师职责,建立激励机制,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有效地激发出导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导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导师工作质量。再次,要加强对导师的培养培训,针对不同梯队的导师实施有计划、有区别的培养和提高。对新任导师要进行岗前培训,使其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指导研究生工作;对在岗导师要多组织参加学术交流会,尤其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专题学术会议,吸取各种学术营养,博采众长,使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转变传统理念,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应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研究生学习条件,充分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高校应根据学科特色,利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使研究生参与到学校申请的项目中,尤其是一些国家级重点项目,同时也要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得以锻炼;其次,高校也要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和高校具有研究前景的项目和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研发型、应用性人才为重点,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使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结合科学研究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5、强化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
强化研究生心理素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心理素质在人的行为过程中起着定向、动力、调控、导向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难取得成功。当前,研究生的心理状态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仍有少数研究生在心理上存在某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抑郁、孤傲自恋、交往障碍等形式[8]。要做好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对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将心理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研究生入学后采用面对面谈话、心理试题测试等形式进行心理素质摸底工作,对心理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心理咨询,及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在研究生培养期间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媒体网络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研究生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引导研究生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指出:“高等学校内部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应从德、智、能、绩4个方面来评价[9],完善的评估体系不仅是高校对自己培养的研究生进行的评估,还应包括政府、社会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针对高校研究生宏观把握和具体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的评估。因此,要尽可能量化评价指标,使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来监督实施。
总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涉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tjsj/ndsj/
[2]武晓维,朱中超,季燕.美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举措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3]曹光群,方云,刘晓亚,等.从本科入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初步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
[4]王俐.加强培养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5]李永红,洪书生.重视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江西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6]王丽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途径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7]王建民,楚红丽.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_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问题;成因;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58-02
200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实行了重大改革,开展了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目的是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计划到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各占50%。据公布的2015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可知,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43.93%,按增长趋势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50%的目标。站在2015这个时间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与培养历程值得总结和思考。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现状
就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与培养的总体感知看,其走过了从最初人们基本不知道、不了解到逐渐被了解、接受的过程,不过这种接受需要解读。
首先,从招生报考数据方面。2009年的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是临时增加的,报考阶段没有,从2010年起全日制专业学位正式列入招考计划,当年占总计划的23.31%,此后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43.93%。表1为学位硕士历年考录数据,可以看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占当年学历硕士报名总人数的比例与当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占当年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相比,由初期百分之十几的差距到2015年的基本相当,表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得到了接受。
其次,考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知方面,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之初,因为是临时增加该种类的原因,考生对其认知无从谈起。此后,考生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国家正式研究生种类,但多数考生认为其不如学术型,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培养模式,担心不受社会认可。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计划的增加(对应学术型逐年减少),全日制专业学位考录比的优势受到考生重视。同时,招生培养单位的宣传和教育教学实际,以及就业上应用型与学术型的无差别对待,都给了考生正反馈,到目前考生从思想上基本认可了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再次,从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接受程度上看,全日制专业学位从有毕业生起就没显示出劣势,在部分学校的部分领域(专业学位的招生按领域招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去向甚至好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要归于培养单位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专业学位)的“同等”对待。用人单位的感受会是培养质量相同,且学位名称更具专业色彩,所以乐于接受。如上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已为考生和社会所接受,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硕士研究生培养转型成功了,达到了教育部设置这个类别的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日制专业学位被考生和社会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国家正式设立的学位类别,有双证;培养上与以往比也没有多大差别,质量没有降低。但实质上,这种“没差别”就是当下全日制专业学位面临的最大困境,探索其实质并摸索解决之道应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教育部2009年3月下发的教研[2009]1号“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依据,观察各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理论上每一种类全日制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都有相当明确的界定,如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专门人才,工程硕士的目标培养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等等,所以关键是围绕培养目标制订适当的培养方案。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不足是体系性地,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公共课部分与在职工程硕士相同或相似,与学术型差别也不大;专业课部分似乎都来源于与之相应的学术型各学科,体现不出领域、行业特色需求以及大工程、大领域的从业需求;实践性环节名称比较笼统、模糊,缺少细化和实施性;学位成果基本是按学位论文的要求提出,形式单一,与学术型基本相同。
2.实习实践环节缺少系统性且难于落实。实习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生产实际知识、专业技能锻炼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培养中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应显著区别的部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按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有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当前各培养单位对此的普遍做法是设定4~8学分的实践教学内容,以校内校外结合、课堂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开展。这其中的细节落实、效果千差万别,但达到高质量要求应面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检视:①有工作经历与应届生的半年与一年实践教学的区别安排,同时工作经历与录取领域的关系如何考虑;②实习实践中校内、校外两部分的作用关系及协调;③实习实践中专业认识与提高的层次区别、职业实训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协调安排和界定;④双导师制的落实及其在实习实践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⑤实习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组织与标准。实现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学位成果形式单一、缺少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最没有区分度的就是学位论文,因为一般培养单位(特别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的论文研究也多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研究也有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是由指导教师来定,而培养单位的绝大部分导师会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研究生,给研究生选题时,研究生种类肯定不是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对老导师,以前没有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学位论文选题也有很大比例是应用性的,与当下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学位论文上区分专业学位和学术型是困难的。另一方面,教育部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基本上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对此笔者认为,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等统称为学位论文不确切,它们是为获取学位而形成的各种成果,称学位成果较为恰当;其次,传统的学位论文完全不能彰显专业学位的特色及其所涉及的广泛领域,需要探索和变化。
三、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出路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问题,与学术型的培养区分度不明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①全日制专业学位推出的时机与方式比较突然,培养单位思想与条件准备均不足。②培养单位的客观条件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如果真要达到“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是需要在师资、实验室条件、实习基地建设、培养经费等方面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投入即使有也不是所有院校能在短期内完成的。③培养单位的紧迫性不足,探索与管理欠缺。④行业、领域的资源在专业学位培养中缺失是当下研究生教育中的一大困境。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探索方能达至目标:①稳定专业学位的招生种类与规模,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企(事)业单位科学定位在专业学位培养中的角色,形成良性互动。②培养单位立足行业和领域,开阔思路,开门办学。在制订培养方案时不能闭门造车,要吸引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评价的意见,吸纳行业专家对人才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的培养建议,把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实训条件综合到方案中。③培养单位在优化自身师资力量、实验室条件、经费投入等的同时,探索以高质量的实习实践为突破,点面结合,形成与行业、领域在人才培养上的互动模式。④探索多形式的学位成果形成与评价机制,活化学位成果形式,同时探索专业学位培养、学位成果与职业水平、职业资格的相互关系,使专业学位培养体现出应用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
综上所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很快占到硕士招生总数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会为国家的建设输送出真正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药类;研究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由“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就业尴尬的群体,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下嫁成风”,为了避免这种尴尬,高校应狠抓研究生就业工作,制定新模式的就业指导方案,动员全体教师、导师、校友以及所有社会资源为研究生就业指导提供支持和帮助,积极促进研究生就业。
一、研究生就业现状
201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63.1万,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2005年的34万多人相比,10年间增加近一倍。2014年在校硕士人数达到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近几年来,各地高校均普遍出现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现象。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样也面临着就业遭遇尴尬和就业难的问题。虽然中医行业医疗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尽管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还是不能更好的解决医药类研究生就业问题。
据调查显示,75%的研究生认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其选择单位时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研究生的期望值和用人单位给予的报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地域来看,大部分研究生都愿意到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60%以上的人选择了北京、天津和高校所在地,对小城市、边远城市和经济落后城市不予考虑。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理想的就业单位主要倾向于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三甲医院等事业单位,而对基层用人单位、民营公司和个体企业不太感兴趣[1]。
二、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经验介绍
(一)加强全程就业教育意识和就业指导,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新生入校后即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就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意识,并做到各阶段有所侧重。低年级时重在培养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开展研究生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如名师论坛、博士论坛、授课技能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研究生暑期培训学校、学术论坛以及“博硕医疗服务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毕业生举办相关就业指导讲座,邀请名师为研究生解读求职技巧难题、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开展执业医师考前系列培训,帮助更多的研究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开展模拟招聘活动,提高就业经验。
此外,在每学期工作会议上开展就业指导宣讲,帮助研究生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开展就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诚信教育,鼓励研究生“先就业后择业”,面对现实,降低期望值,走向基层,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就业。宣传党和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研究生了解必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增强他们顺利就业的信心。
(二)积极开拓多种就业渠道和就业资源,实施全员参与就业。配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上下一心,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外联系,积极走访、联系省内各级中医医院、中医卫生局,了解用人意向,并做好就业推荐工作;邀请用人单位在校内召开专场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研究生提供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的平台;同时对以前的招聘单位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和回访,巩固和拓展就业市场;通过校友录、校友QQ群和微信群联系广大研究生校友,寻求招聘信息,并给毕业生推荐工作;建立研究生毕业班微信就业交流群,鼓励同学们分享招聘信息资源和找工作经验,从而丰富就业信息渠道,更好的帮助研究生就业;鼓励毕业研究生走出去,到用人单位直接洽谈;指导毕业研究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关注各省市人事考试网、人社网等社会招聘信息,关注各中医类高校就业信息及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新媒体了解最新招聘信息。
(三)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了责任人、主考官、信息员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信息员作用的体现就是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导师所表现出的高度信息灵敏性,通过其拥有的大量人际关系资源、优质的社会信息资源,可在第一时间内协助研究生获得就业信息[2]。导师作为研究生直接管理者,可对研究生做出系统、真实的评价,并可借其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优势推荐研究生到友好单位就业,帮助解决研究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建议研三上学期,辅导员老师要针对毕业班研究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将研究生的就业意向通过信件形式反馈给导师,促使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就业推荐,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应聘的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四)探索建立“订单式”就业。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探索建立“订单式”就业――为企业制定所需人才类型和培养方案,这种“订单式”就业不仅缓解就业压力,而且有针对性的培养研究生人才,解决了研究生无就业规划的问题。
2016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我们要趁着这一优势和政策,鼓励研究生放开眼界,到更多的中医医疗机构工作,不能把眼光紧局限于三甲医院等事业单位。在新常态下,做好研究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力争研究生就业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赵娜娜,李楷楠,阚俊明.浅谈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J].青年时代,2015,08.
[2]朱崇梅,陈翔,黄平.中医学专业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125-126.
作者简介:赵娜娜(1984-),女,吉林松原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研究生 扩招 研究生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47-0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取得了快速发展,招生数量逐年递增。1994年全国招收的研究生仅为3.2万人,到了2009年,研究生招生达47.5万人,这种大规模的扩招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加速了我国大众化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研究生规模迅速膨胀也使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大众化进程中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招收研究生应具备基本能力要求,尤其是应具备科研潜能。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考研热继续升温,报考生源的学历结构越来越复杂,通过函授学院、高职院校及广播电视大学等取得学历的考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这部分生源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同时一些招生不理想的高校开始降低专业标准,以吸引更多生源,这种降低入学门槛的现象势必影响到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另外,生源报考的动机也比较复杂。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考研已成为部分大学生逃避就业压力的一种备选,硕士、博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仅仅是职场的一块敲门砖而已。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大量的官员读研、攻博的现象。官员“读研”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学权交易”、“钱学交易”,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2.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扩招的步伐
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性作用,这就要求其对所带的学生有全面的了解,然后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但是,扩招后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资料表明,2003-2004年度全国高校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4.87万人,另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数1.2万人,江苏省高校共有导师7846人,师生比达到1∶7.74。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太多,就无暇对每一位研究生进行具体指导。此外,部分导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兼职或项目的申请、科学研究等方面,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这样研究生教育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3.研究生课程系统设置不完善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占很大的比重,在此过程中能否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直接涉及到研究生个人的知识面和是否能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些都是学生后期进行研究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系统尚未完善,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课程内容陈旧,不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②课程结构不完善,科目设置与本科阶段存在大量重复现象。③授课方式与本科生无异,都比较单一,缺乏让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④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缺乏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
4.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却远远跟不上研究生的增长速度。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的缓慢,使研究生科研经费面临很大的经济困难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实验室、科研设备及师资等都出现了紧缺现象。这直接影响到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5.研究生教育淘汰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管理层面上几乎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研究生不管理论水准与创新能力如何,只要最后不犯什么错误,就能顺利毕业。零淘汰的培养机制滋生了一些研究生混日子的思想,这些研究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在学术论文撰写中缺乏理论创新,在毕业答辩过程中走形式,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导致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
二、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路径选择
1.良好的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
优秀的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我国“985”、“211”院校生源相对比较充足,选择性较大,而一些非重点或地处偏远的院校连计划指标都无法完成,仅靠调剂生源来维持。因此,高校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坚决杜绝盲目的追求规模扩张,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制订研究生招生计划,确保研究生数量与教学科研资源的匹配。其次,改革招生模式,将大学阶段的成绩、研究生考试初试及面试等成绩相结合,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潜力。最后,加大奖、助学金的发放力度,鼓励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研究生导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当前确保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促进导师队伍多元化。可以聘请外籍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或兼职导师,也可以引进和选留国内外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充实教学科研队伍,也可以加强在岗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②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任制度。导师规模的扩大,绝不能以降低水平和责任心为代价,而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制度,对导师的研究能力、学术成果有明确的规定。另外,要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导师工作积极性。
3.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系统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的基础。但是,我国传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模式僵化不适应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课程设置需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②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④课程设置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立足实际,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开阔研究生视野,全面提高其教育质量。
4.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
教育经费是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确保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进程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保障。如何增加教育的投入,满足研究生学习和科研需要?第一,国家和地方财政继续适度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第二,根据高等教育具有国家和个人受益的特征,继续推进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适当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为发展高等教育做贡献。
5.加强研究生自身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
提高生源质量,增加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都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因素,而内部因素是研究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应把研究生自身建设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点。首先,有少部分研究生是为了混文凭,必须排除这种不利因素,使其摆正学习态度,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其次,研究生不仅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更要把理论知识用到科学实践中去,多参加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活动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 平、李树林等.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2 刘 虹.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探讨[D].西北大学,2009
3 林莺莺.扩招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关键词:学位制度;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建议
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观念、体制、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及时有效的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位制度及培养模式
1 工科学位
美国高校的工科教育基本都集中在工程学院进行,其学位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贯穿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如图1)。
我国工科学位制度大体上吸收了美国学位制度的基本特点,一直沿用由学士、硕士到博士这样一种递进式关系的总体思路。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与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完整的序列。只是于1997年单独设立工程硕士学位,还没有设立工程学士、博士学位与工学序列对应。
2 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区别
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本质区别在于工学与工程的不同。科学家(包括工程科学家)的使命在于认识和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的使命则是改造现实世界和创造未来世界;科学家主要在实验室工作,工程师则在工程第一线从事创新。因此,我国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必是迥然不同的(表1)。
二、当前我国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急速扩大,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满足了人们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减轻本专科扩招后所产生的就业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规模的扩大往往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笔者认为原因在于:
1 学生因素
第一,自我感觉良好,目光短浅。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是研究生,有优越感,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这个他人包括其他外校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以至于学习、科研、工作停滞不前。
第二,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目前学生读研动机趋于复杂,功利性过于严重,过分忽视本专业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方面,造成研究动力不足。
第三,我行我素、敷衍了事。不少同学读研只是为了选个好导师,以至于方便将来推荐工作。对于自己的学习、科研工作都采取敷衍的态度,认为只要能毕业就行。
2 导师因素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导师队伍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有:导师知识老化、兼职过多、政务缠身、非业务活动频繁等。许多教师忙于项目、发论文,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很多导师在外面谈好项目让研究生来做,然后自己再去谈其他的项目。因此大部分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时,最通常的解决途径是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设法自己解决,长此以往,不免滋生不满情绪。
3 学校因素
第一,硬件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尽管国家近年来增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增加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发展的实际需要,办学条件改善落后于扩招速度,难以满足扩招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由于校舍紧张、实验设备短缺、教学经费不足、师资紧张、管理体制不适应等原因,许多学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将小班课改为大班课,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研究生。这些应急措施和不正常现象都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软件方面。工科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要求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应在本科的基础上跃上更高的层次。而一些高校关于研究生的课程本身非常少,再加上导师经常忙于项目,因此课堂学习收效甚微。培养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培养研究生面向社会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研究能力。目前我国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能力培养大多还是局限于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操作性能力、满足于动手操作和验证理论的模式。虽然较多的研究生已经参与了导师的项目,但大多是横向课题,常常重复别人的东西,且反反复复地做,很难有新的收获,有所创新。如果是纵向课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不够。
(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联系教育界与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工程部门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在消除“产学研”相割裂方面的重要作用。尽管工程硕士在所有专业学位教育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如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1 生源问题
工程硕士出现生源紧缺并不奇怪,尤其是高校林立的地方,这是由于:
第一,培养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工程硕士的声誉受到一定损害。现在有很多单位都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无形中展开了生源的争夺大战,甚至不惜降低录取标准,对工程硕士的声誉必然有一定的损伤。
第二,部分企业负责人存在人力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却忽视了科学技术只有武装到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甚至认为,人用完了可以再聘,无须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招生考试与工作繁忙的矛盾。许多企业其实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也希望派遣企业的骨干员工参加工程硕士培训,但这些骨干员工由于岗位重要,很难集中时间进行迎考复习,多是无法通过“GCT”考试。
2 培养质量问题
第一,生源质量。培养单位没有固定的生源渠道,其招生受到企业需求的制约,学校没有什么过多的选择。
第二,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工程硕士来源于不同的企业,原来所学专业不同、有着不同的工程背景、不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各人基础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统一的培养方案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对于培养单位来说,其教育的重心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程硕士培养尽管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还不足影响到改变其学术性培养模式的地步。不少学校仍然沿用现有的在校工学硕士的教材,注重理论教学、“纸上谈兵”多,结合企业实际少。
第三,师资力量。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是有特殊要求的,但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采用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单一、通用性差。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科研课题少,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经验,让他们面对来自不同厂矿企业、具有不同背景的“行家”,的确为其所难。
第四,管理制度。工程硕士培养是非全日制教育,这些“进校不离岗”的学员在工作与学习上存在一些矛盾,特别是企业管理与技术骨干,大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工
作上,投入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他们之中不少是异地生源,由于距离原因,和老师联系不便,相互沟通交流减少,这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第五,质量评价。由于工程硕士培养是有偿教育,且有些学员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往往都掌握着较多的资源,这使得工程硕士质量评价更容易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因此,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论文水平质量不高,但学校要考虑将来的生源和各种关系,导致论文评审、答辩不够严格,影响学位授予质量。
3 学位及认可程度问题
社会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人认为工程硕士学位低于工学硕士学位。源于工程硕士的入学考试易于工学硕士,录取率大大高于工学硕士,教学、管理以及论文要求等均低于工学硕士,且工程硕士只颁发学位证书而没有毕业证书。使人们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的同层次看法产生怀疑,造成有些企业单位对工程硕士学位另眼相看,甚至不予承认。
三、建议
(一)加强工学硕士研究生班级管理建设
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课程不多,没有专门的教室,学生住宿分散,同学问联系较少。加强研究生班级的建立不仅便于统一管理,更重要的是增进研究生彼此间的了解,对他们今后学习、工作以及人生规划都有重要帮助,从而可以适当消除学生的焦虑不安、患得患失等不良情绪。
(二)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传统师徒关系的维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大部分学科专业中,必须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像早期的普通高等教育也转变为今天大规模的专业培养一样,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必然过程。现在有很多人称导师是“老板”,研究生和导师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进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三)建立研究生多类型培养模式
由于工程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如何体现“学术型”和“专业型”等多种培养模式或者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结合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状况,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环节上作一些调整则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是否可以强化实践性、职业性教学环节的比重,而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则可以在加强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
(四)把握工程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关
招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口。首先,要扩大宣传。可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宣传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其次,严把招生关。要严格报考条件,把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招进来;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强调覆盖面;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面试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着重考察其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员录取进来。
(五)规范培养过程
首先,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开设可根据学员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主要的课程教学环节一定要保证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其次、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既要注意与本科生教材的不同,又要照顾工程人员的实际应用。
一、校企联合培养MBA的主要模式
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高校与企业各方优势最终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飢制和模式是关键,从目前已有的实践来看,校企联合培养MBA研究生有以下四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各选定一名导师,校内导师偏重于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指导联合培养单位导师负责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两位导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这种培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高校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高校和企业界的联系,让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书本外的实践经验,该项目实行“1+1”双导师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员和企业零距离接触,根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实战能力,双导师培养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实践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协商MBA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科研选题等,在校企双方共同的努力下达到多方共臝的效果,
模式二: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而学位论文可由企业导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高校在企业等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同等学术待遇,这种让学生积极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工厂等单位加强同他们的合作的培养方式,对于MBA研究生来说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模式三:校企项目合作,这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与企业之间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展开合作,因为这种模式程序简单、针对性强所以被较多地应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课题就是研究生的科研选题高校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校企项目合作对于MBA学生来说是一系列的实践锻炼,在进行合作课题研究中,更加明确学习和实践的方向和重心,做到有的放矢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稳定,往往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导致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具有连续性,
模式四:接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是指高校受企业委托,为其培养管理人才,企业会选派积极上进,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业务骨干进入高校深造,以期日后更好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企业委托方与高校培养方之间、企业委托方与接受委托方之间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经费和工资或助学金由企业提供,毕业后学生重回企业,这些学生除了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以外还直接将来自企业最新的课题带入学校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其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招收大批委培研究生,但是该模式往往会因为委培学生资质条件的参差不齐和攻读MBA的基础和动机等复杂原因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二、校企联合培养MBA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上述几大主要模式,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且具有互补性,但是它们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首先,无论哪类培养模式都离不开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缺少连续性造成教育资源不能够有效得到配置,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不能对企业所紧缺的人才形成有效的满足形成高校和企业存在对人才培养观念的较大分歧,而且这种分歧已经逐渐固化下来,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浪费现有的教育资源。
其次,联合培养模式都离不开导师,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们对联合培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可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考查导师的培养水平,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查,由于校内导师长期扎根于学校科研与教学的工作一线,他们的业绩是比较容易考核的,但对于校外导师,他们的时间不固定,而且其科研及教学水平在短期内不易衡量,同时对于校外导师又不能强制约束,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有很大的差别要形成更加和谐的教育培养方式还需要有更多的制度保障。
最后,校企联合培养MBA的动力不足,对高校和企业来说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优点和不足在联合办学体制还没完全成型、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时处于被动位置,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而企业会基于某种考虑而被动答应,校企联合的双方对合作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沟通渠道不畅通遇到问题时没能有合适的运行机制来解决问题,导致合作培养名存实亡,同时在进行双导师、共建培养基地或者项目合作培养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因为没有建立统一的联合培养标准,对校外导师的考核不规范,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或缺乏校企合作特色等而造成课程执行不力、科研成果归属权等问题。
三、校企联合培养MBA机制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培养MBA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并且每种模式在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何发挥校企各方优势,切实做到多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箄者认为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从全程入手,切实加强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要注重把握研究生招生质量,为保证质量,研究生招生要宁缺勿滥,特别是注重研究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强化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在招生之前应大力宣传招生规则,认真考核每个生源的入学条件,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入学成绩还要从态度、认知能力、责任感等方面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技照标准执行。
二是慎重甄选校企合作伙伴,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和校企共建基地模式,应从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方面考虑选择注重实际能力应用型的企业建立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参观关注企业的用人动向和用工标准建立企业的人员档案充分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课程或合作项目,既要发挥企业对培养基地或合作项目的建设作用,又能体现高校的科研能力,使得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达到高校、企业与学生共臝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高标准遴选企业导师,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遴选问题,不能拿校内导师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邏选标准可以先从简单的设置开始,再逐渐扩大到深层次的考核标准,比如导师教学效果的体现或导师对科研成果指导的贡献等方面,对校外导师候选人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指导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创新型思维等方面的考核,密切关注其教学过程給予支持和肯定的同时,提出意见让其修正,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建立导师评价体系。
四是狠抓各项日常管理工作,逐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好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关,应明确联合培养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除企业在核心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工科院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77-02
工科院校内的外语类专业在学校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外语专业的学生普遍规模比较小,每届本科学生多在100人以内,每届研究生多在60人以内,并且大多数工科高校内的外国语学院没有博士点。工科院校内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工作也有与工科专业不同的情况,在党建、团建、心理健康、招生、就业、考勤、评优评奖、资助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工科院校内外语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工科院校内外语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是个普遍问题。学校每年有转系、转专业的政策,每年5、6月份转系、转专业报名,约有一半以上的外语类专业学生申请转系、转专业。其中外语类高中的保送生在外国语学院是一个特殊群体,全国有17所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高中,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语言类保送生自这17所高中保送至高校外国语学院,这些学生多是以外院专业作为跳板,一年之后申请转系、转专业。教育部一直明文不允许外语类保送生转系、转专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执行程度不一。外语专业在工科院校通过高考招生时,一般是文理兼收,文理兼收的结果是每年有大量的理科学生被调剂进来,一年之后很大一部分学生也会申请转系、转专业。
二、生源质量不高
本科的生源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是全国17所具有保送资格的外校保送上来的保送生;第二是提前批次的小语种专业招生;第三是正常本一批次录取的高考考生。本一批次录取的考生,又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本一批次录取的高考考生中,几乎没有以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并被录取在外语专业的学生,多是被学校招生时调剂至外语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更不如本科生,每年录取的研究生,除了一部分是本校和“211”以上的高校保送过来的学生之外,其他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绝大部分来自不知名的高校,语言功底较为薄弱,外语表达交流不够流畅,学术写作比较吃力。
三、自我管理意识薄弱
文科专业的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具有创新意识,但也有着一些专业特点带来的不足,比如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相对工科专业的学生,纪律意识、考勤意识、集体意识、执行力度相对较弱。每次放假期满返校,都有学生以各种理由请假推迟。硕士研究生除了一年级有课之外,二、三年级没有课,且不需要跟着导师做科研项目,也不需要做实验,很多学生就经常在外面的培训机构等公司兼职上课赚钱,学院很多工作需要相关研究生配合时,只能通过电话或者邮件联系。
四、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文科专业的就业一直比较困难。在东南大学这样的“985”工科院校内,各工科专业就业率一直很高,但文科专业的就业是个老大难,文科专业就业具有无固定用人单位、就业渠道分散、就业与专业无关、收入水平较低等特点。因为经济形势的放缓,近三年到高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日益趋少,用人单位明确招聘文科类或者明确招聘外语类的就更少了。
五、出国交流比例不高
工科院校内的校级出国交流项目,多是去国外工科大学进行交流,文科学生只能在项目介绍里有“其他专业”一栏时才能申报该项目出国交流。外语专业学生,申报出国交流项目很困难,且专业对口的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很少,并且能受到csc等资助的出国交流项目更少。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出国交流的不足影响了同学们的发展。
六、学生人数规模小,男、女生比例失调
比如,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985”高校,外语学院是五个文科院系之一。每年本科招生规模约1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60人,无博士研究生。工科类高校一般男生较多,但外语类专业普遍女生比例高,本科生女生比例一般在90%以上,研究生一般在95%以上。
七、学生干部力量薄弱
因为学生人数规模较小,并且女生较多,专业思想又不稳定,因此工作能力强,又热心积极的学生较少,学生干部选拔非常困难。面对种种困难,怎么来应对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落实的。
第一,深入了解情况,摸清工作困难,理顺工作思路。深入了解情况是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每一个院系和专业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学生的状况和特征也不尽相同。文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人气质、能力表现与工科专业的学生差异较大;外语专业学生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又不一样;不同的领导和教师带出来的学生风格也不一样。
第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度是学生工作的根本,有章可依,有度可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学生工作也就变得顺畅,也就不需要大会小会不停强调。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是否遵守纪律,是否按时上课,是否表现积极,是否考试不作弊,跟我们的规章制度有关。如果我们建立了详细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那学生自然也就依据规章制度来学习工作。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者制度建立了,但不严格执行,学生自然也就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了。
第三,稳定专业思想,鼓励学生信心。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外语专业。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新生申请转系、转专业,这里面有17所外校的保送生,也有高考被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第一年主要精力在准备转系考试上,语言专业学习和课余学生活动一般都不会投入太多。通过各种方法来稳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思想非常重要,我们尝试了举行新生家长开放日、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举办新老生联欢系列活动、一对一谈话等各种方式,效果显著。几年下来,申请转系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思想渐趋稳定。
第四,开拓思路,争取经费,活动提档升级。外语专业因为学生规模偏小、女同学较多、经费不足,学生活动一直规格不高,在学校没有太多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要积极争取学院、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首要解决经费瓶颈。一般的工科院校,总体经费是相对充足的,校级相关部门经费是很多的,关键学会怎么申请。要深入了解部门的工作要求、经费申请机制流程,根据相关部门的目标要求,制订相关工作计划,申请相关经费。经费到位后,根据事先拟定的计划,集思广益,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精品化的活动。
第五,走出校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学生的质量跟招生工作密切相关,本科生和研究生情况不同,但同样都需要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本科生的招生,要加大在17所外国语高中的招生宣传力度,尽可能多的招收优秀的外语类保送生。研究生的招生,要加大在周边省份“211”以上高校外语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并且提高保研学生数在每年研究生招收数中的比例。
第六,鼓舞学生士气,多角度推进就业工作。外语类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不是太理想,就业率的排名在各个高校都比较靠后。但作为一个“985”高校的学生从根本上来说找一份工作并没有问题,主要是能不能找到一份地点合适、收入丰厚、家人满意、自己心仪的工作。我在毕业季来临之时,会跟毕业生一个一个谈话,了解情况,鼓舞士气,鼓励他们时刻充满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学生在这个时候对鼓励肯定的需求是亟需又迫切的。
第七,建设学生干部梯队。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各种活动需要他们来奉献付出,各种突发事件也需要我们的学生干部能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学生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和锤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讲的是部队,高校同样也是,学校一直存在,而学生不停的升学毕业,我们就需要把学生干部的培养形成梯队,保证不会断档,确保学生在做干部之前有充足的锻炼学习机会。
第八,推进学生出国交流比例。外语专业的学生本应是出国交流的主力军,但受制于专业本身,在校生出国交流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外语专业要与工科专业结合,共同参加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国际合作谈判,尽可能多的创造出国交流机会给在校学生。在校学生也要积极申请出国交流,并通过前期学习和社会活动履历的积累,给自己申请国外名校交流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科;专业学位;实践;提升;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03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0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步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占比50%以上,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逐渐从学术型为主向应用型为主转变。但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如教学计划、论文选题、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问题,致使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达不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且很多高校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片面以为专业性学位研究生就是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较差,也造成研究生们就业等方面的困惑与苦恼。因此,积极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切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已成当务之急。
1影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
(1)观念偏差。社会很多人士对高校的情况不是太了解,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是在职研究生,认为他们本身已经工作过,有过实践工作经验。但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升上来的,他们和很多学术性研究生一样,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和职业背景。基于专业研究生的这种特点,高校以及社会必须改变原有传统观念,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2)培养体系不健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产生时间不长,许多高校管理部门尚未吃透国家政策,尚未制订详尽的培养计划,就盲目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由于一时没有专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从而简单照搬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偏理论性,论文选题偏学术性,不能很好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目前我国高校专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尚少,大多数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没有经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无法满足目前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大多数情况是:目前的研究生导师既带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又带专业性学位研究生,专业性学位研究生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几乎没有区别。专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还有待形成。
(4)专业实践环节有效性不够。客观地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远大,它要求毕业生能够兼具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职业素养,因而培养难度相对较高。而国内高校现行的学生培养平台大多针对本科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具备专门性。高校组织的校企联合实践、提供的实验平台和创新基地大多数只能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展开一些对已知领域知识的重复验证,无法在实验技术、方法及独立性上为他们带来新感受,自然不会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多大助力。部分导师为了节省时间与经费,甚至会背离专业学位的设置初衷,蓄意规避或者减少对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社会支持不足。目前我国有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高达50%,而目前已有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数量有限,远远达不到提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需要。并且现有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很多不达标,层次不够,很多形同虚设,再加上实践教育经费支持不够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难度很大。
2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1)提高认识、营造积极实践的氛围。高校要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导师认识到:专业学位以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形成全员重视、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构建更宽广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水平,促进人才培养。
(2)改革培养计划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主要侧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目标决定了要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课程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切合职业需求。具体的培养环节表现为:课程教学中要协调好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合理分配好学时,根据农时实际,给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安排足够长的实践时间,同时加强同当地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让研究生进入实际的种植调查环节,和农业技术员一起走到田间地头,和农户交流,了解农事,了解农业。更加突出专业实践课的主导地位,农科研究生从实际生产中了解农作物不同环节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寻求解决。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并锻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双导师指导制。校内导师主要对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性思维进行培养,校外导师主要侧重于对研究生进行实践能力和职业领域知识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培养环节中,由于校外导师是高校自主聘请,导师水准参差不齐,数量不够,再加上对校外导师的具体要求偏少,考核不严格。鉴于此,学校学院层面要严把导师质量关,首先,将那些实践经历丰富和理论水平较高,有师德、有精力的行业专家、农业技术员、农口管理人员等充实到研究生校外导师队伍之中,让他们将农业生产、科研管理中的最新技术、行业信息等传授给学生,并利用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实习平台,进行现场实践指导。其次,要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践培训力度,投入资金让教师进入国内外农口企业及农业部门进行交流、进修、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导师的实践能力、增强师资力量。同时学校或研究生主管部门应根据每个导师的工作量贡献度给予校外导师合理的待遇,并明确校外导师的具体职责,加强对校外导师的考核。切实推进双导师制。
(4)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多数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主要有:社团实践活动;以公益服务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主体是本科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更有知识、更有能力,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分应该组织开展一些更符合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如:选派农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入农村、深入农户开展调查和农业技术指导工作,成立教授、博士为团长的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研究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水平。
(5)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创建农科研究生实践基地是高校与农业行业企业共同搭建的一个研究生培养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利用实习、见习的方式了解农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在实践基地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再深化理论的目的。高校要充分加强与农业行业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高校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积极和产业结合,充分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区、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让专业研究生真正走进行业一线,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6)保障研究生实践经费的投入。研究生实践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加强经费投入,依此才能保障实践环节的正常运行。同时高校应该开源节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如校友捐赠等,切实加强实践基地的软硬件建设,优化保障实践环境,着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创新性人才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培坤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