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物理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物理教案

第1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一、新课改高中物理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唯有认识到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强化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思想方法。

首先,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同时在应试教育的提倡下,物理教学方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解题和应试技巧方面[1]。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机械的处理教学问题,不能灵活应对和处理物理学的对象和情景,单纯的单一进行模式化学习、套用公式、展开题海战术。这样的教学导致物理学习难以充分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缺乏独立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并不能体会到物理科学思想与知识魅力。针对此,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更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能够将物理学的精髓与智慧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高中系统性的教学体系来说,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也就是提高学生能力。新课改下,衍生出多种衡量学生是否进步的标准。学生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最关键就是要看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方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高中物理教师唯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够促使学生享受到这种能力所获取的益处。

二、高中物理思想教学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教师清醒认识到物理思想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所产生的效应,就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不同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同时知识点也非常的复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教师在展开探索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发现教学方法的应用,验证类课程应重视实验观察展开教学,论证课更加重视逻辑推理教学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学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输入相应的物理思想方法。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贯穿高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强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认识。

2.知识传授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地掌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物理规律的掌握,以便学生能够树立清晰的物理概念。事实上,这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但是就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单一传授物理知识内容,其实并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就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唯有将物理思想方法渗透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才可以说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其实也就让学生抓住物理知识系统的精髓。

3.挖掘教材中的物理思想方法

第2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物理学科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抽象、验证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科学,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它是高中时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学生仅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然而,高中物理因为其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面广,难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在这种困难面前,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退,给课堂教学带来压力。具体表现为:对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在乎的是期末考试的分数,而不是知识本身;课堂出勤率偏低,迟到、旷课现象严重;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那么,如何让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呢?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从学科发展背景和历史来分析,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都给出了新的尝试。

首先,案例教学法丰富了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这种单向性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被抑制,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出,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观众。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成果完全表现在学生多背了几个概念,又知道了几个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课程情感上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更是倍感吃力。案例教学法则对这种教学方式做出了改进。案例教学法重视双向交流,而双向交流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原来教学方式中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主客体关系转变为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的主客体际关系。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给予相应案例,想起提出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查阅各种他们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主动进行的。在学生逻辑分析和缜密思考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这不仅是学生深刻的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也是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次,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学内容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大学是“象牙塔”,但大学不应该以此为理由而远离世俗的社会。当前的一些大学课堂,教师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教案若干年不做修改,知识理论体系跟不上学科发展的进程。结果是,对学生有用的和学生想学的知识学生学不到,一些陈旧的观点却充斥着课堂。这怎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案例教学法迫使教师关注社会现实,引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去印证课堂理论知识。只有把眼光投向社会现实才能把理论知识讲的生动透彻,传统教学内容中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只会让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消磨学生学习的耐性。案例教学引用生动的案例来阐释基本理论知识的内涵,其深刻性和具体性远远优于教师乏味的理论说教。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法,教师就不得不勤于搜集相关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

再次,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只是以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为目的,没有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找不到锻炼的机会。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会鹦鹉学舌的工具而已。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不只停留在捕捉理论知识的层面,它还要求对案例运用理论进行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应视为学生能力上的升华。与此同时,学生思考的结果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的问题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可见,案例教学法在锻炼学生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知识储备上,也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上。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不能干预太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方法要多样化,研究性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因此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设计、操作、完成实验;开放图书阅览室,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出教学案例之后,首先要引导他们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的概念框架,提出预期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进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反复修改论证,确定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案,再次根据研究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作好实验记录,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然后对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检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品格,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逐步形成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四、总结

总的来说,学以致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并提升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也让老师在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这恰恰表现出教学环节中教学相长的特点,这一教学方法值得高中物理中不断推广和深化下去。

参考文献:

[1]朱亚平.分析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第3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 “跳出课本看课本”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在教学之余听到最多的对高中物理的评价是“高中物理太难了,尤其是力学”。为什么物理学给人的感觉总是一个“难”字?高中生应该如何应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物理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爱上物理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体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真正称得上学习物理学应该从初中二年级开始算起。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到了物理学中绝大部分的分支学科,但是只是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和结论,定性地研究一些物理现象,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到了高中阶段,物理学的体系基本展现出来,在初中的基础上再次加深研究,除了理解一些物理知识和规律,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物理过程,熟练地利用初等数学知识定量地解决物理问题,掌握物理的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利用高等数学的思维(例如:微分、积分的思想)研究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在为学学物理打好基础,做好过渡。而大学物理更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再次升华,将知识体系整理得更为系统,物理规律研究得更为透彻,物理现象的分析更为精确,但是最基本的切入点和思维方法还是与高中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高中物理将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对物理学的真谛和知识体系理解不深。

我在课后给学生辅导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眼光太短浅,考完试成绩不好,在分析时只盯着一小块知识点。例如:一个学生在高一期末考试以后找到我,因为期末考试考得太差,向我咨询如何复习一下必修2。而我看到试卷的错题,显然不仅仅是必修2的问题,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都有问题。我问他必修1学习得怎么样,感觉如何?他是这样分析的: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章当时提前预习过,考试成绩都在八九十分,还很不错,到了后来有点沾沾自喜,所以第三章力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成绩稍微差一点,但是高一期末考得还凑合,所以他认为必修1整体说来还是过得去,不需要复习。到了必修2突然完全没有头绪,一学期下来不知学了什么,也不知该怎么解题,所以他认为应当复习或者叫做重新学习必修2的知识,因为将来选科时他想选择物理。

我想这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有代表性,我们就这个实例来分析一下。

我想问这个学生或者我们教师一个问题: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全称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普遍形式的规律以及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1]在高中物理尤其是力学部分最突出的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普遍形式的规律。

二、高中物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的知识体系

整个高一两本教材让学生认识了物质运动中最为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包括天体运动),而这些运动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受到了相应的合外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合外力就可以决定物体作什么样的运动,而物体作什么样的运动也反映了物体受什么样的合外力,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的。所以高一阶段学好力学的关键就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必修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在前三章作了铺垫:第一章、第二章通过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让学生了解了用哪些物理量,如何描述运动,以及加速度α的含义和求解方法,为F =ma中的a作了铺垫。第三章相互作用让学生通过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研究,对力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进而知道如何求解合外力,即为F =ma中的F 作了铺垫。一切就绪以后就给出了牛顿的三个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包括已知运动求受力和已知受力求运动的两大类问题,以及超重、失重的生活现象。所以必修1的体系是很清楚的。

必修2除了机械能看似孤立以外依然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固然有不同之处,但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将曲线运动分解成直线运动来解决。而圆周运动更是由于合外力时刻指向圆心,与速度垂直,才使得物体的速率不变化,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最终导致匀速圆周运动,所以依然有F =ma,只不过此时F 被叫作向心力,a叫作向心加速度。了解了这一点,只要找到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m =mω r=m ,其中a= =ω r= ,就可以解决圆周运动的问题。而天体运动则是在圆周运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F 是万有引力,a依然是向心加速度,即F =G =ma=m =mω r=m ,其中R为两物体间的距离,r为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因此必修2中七章有六章实际上都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所以学好这个定律是掌握力学的关键,乃至对以后的学习都很有用。

而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真的是抛开了牛顿运动定律而孤立存在的吗?

我们知道当力的作用引起物置变化时,力就要做功。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所做的功应与某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量的改变有关。这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变化与作用力所做的功之间的关系,称为动能定理。下面我们推证一下:

设质量为m的质点,在变化的合力 作用下,沿某曲线,由A点运动到B点,质点在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 ,质点在力 的作用下发生了元位移d , 在d 内做的元功为dA= •d =m •d ,将d = dt代入上式得dA=m •d =m • dt=md • = md(v•v)=d( mv )变力 由A点运动到B点对质点所做的功

A=?蘩d( mv )= mv- mv(1)

这一结果表明,合力所做的功的确能够用一个运动状态量的变化来表示,这个运动状态量的形式是 mv ,我们把它叫动能,用E 表示,即E = mv 。

用E = mv表示质点在起点位置是的动能,用E = mv表示质点在终点位置时的动能,则(1)式可以写成A=E -E ,这就是质点的动能定理,可表述为合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对动能的增量。

而对于质点系我们有

A +A =E -E (2)

在一般情况下,质点系的内力包括保守内力和非保守内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所做的功A 分成保守内力所做的功A 和非保守内力所做的功A 两部分,将A =A +A 代入(2)式,得A +A +A =E -E ,而保守力做的总功等于质点系势能增量的负值,即A =-(E -E ),代入上式得A +A =E -E +E -E ,即A +A =(E +E )-(E +E )。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是质点系在B状态的机械能,第二项是质点系在A状态的机械能即

A +A =E -E (3)

上式表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一切外力和一切非保守内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这就是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由(3)式看出,当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不做功,或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即A +A =E -E =0,则E =E ,或写成E +E =E +E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个结果表明:若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则质点系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但它们的总和(即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个结论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2]

所以作为第五章的机械能部分也是源于牛顿运动定律的。

综上所述,其实高中整个力学都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得到的,学生掌握好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知识和考试成绩都可以获得质的提高。

这个学生恰恰是没有学好最关键的牛顿运动定律部分,但是当时的考试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建议该生重新审视必修1、必修2这两本书,从必修1复习起,结果效果极好,做必修2的题目几乎不费力气。可见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不仅仅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也容易忽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牛顿运动定律的思想贯穿始终,我想学生就能够“跳出课本看课本”,原来两本书就是一个牛顿运动定律,一点儿也不难。

这一点,日本的教材处理得很好,我有一本《川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目录为[3]:第一章《力是什么》,作为铺垫;第二章《力和运动》,建立运动与力的关系;第三章《各种各样的曲线运动》,将运动的范围再次扩大,使学生自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到此基本上将我们两本书的内容都囊括在内,我认为这对学生认识力学,认识牛顿,认识物理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信心的建立。很多学生一开始对物理都非常感兴趣,因为物理学涉猎范围广,实验多,和生活结合紧密。但一些学生因为题目难,考不好,而丧失了对物理学的兴趣,见到物理就怕,就躲,就不想学。因此在目前的高考形势下,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文科,因为他们觉得花同样的时间文科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考上大学。目前许多学校文科9个班理科3个班这种不合理的文理选科失衡将会对高中教学和大学教育带来困难。

所以,我们的担子很重,要解决学生畏惧物理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努力,另一方面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更要给学生指好路,铺好台阶,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前行,也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筱莉,仲扣庄.物理学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彭长德.大学物理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日]川博著.吴宗汉,彭双朝译.川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

第4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的原理。这里强调明示的、直接的传教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响应,甚至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大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倡使用暗示法教学。暗示教学法能弥补普通教学方法的不足,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

暗示法教学的基本特征:

1.情境性。暗示教学法存在于不同的物理教学情景中,在情境中发挥暗示的作用效力。

2.启发性。暗示教学法的本质是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愉悦性。暗示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让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愉悦的感受,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学生物理基础不扎实。随着高中招生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高中的生源来自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乡镇中学,甚至有的学生从来没做过物理实验,基础参差不齐。

2.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加大埘能力的要求更高,知识点更多,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感到很抽象。

3.与物理相关联的科目的基础薄弱,学生的数学、地理、生物等科目基础较差,影响了物理的学习,教物理的同时,还要教其它科目的基本方法。

二、暗示法教学的具体应用

1.语言暗示。教师的语言暗示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新生第一节课时,我并没有直接进入第一节内容的学习,而是用了一个多课时的时间对物理学科进行了总体概括,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应用前景,物理与数学、生物、地理等科目的关系,特别是从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看到的事物去提取属于物理学的部分,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萌生追寻答案的欲望,让教师语言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体态暗示。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体态暗示是一种灵活而又有实效的教学表现,恰当的体态能丰富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在讲弹力这节内容时,学生对形变产生弹力很难理解,特别是微小形变的条件下,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我从最简单的现象人手,用两张桌子搁着一根竹鞭,然后用手压竹鞭,这时能明显看到竹鞭弯下去了,能明显看到形变并感受到弹力的存在,教学效果非常好。

3.“旁逸”暗示二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故意从课本内容中跳脱出去,恰当地引入与知识相关的故事,似乎脱离了教学,却是旁敲侧击,让学生心领神会,举一反三。例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章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导入课题,而是向学生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给学生看了一段关于火箭发射以及航天员在宇宙飞船上生活的录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宇宙飞船是怎么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在宇宙里没有人提供汽油和电能,为什么它也能运动?”从中提取属于物理学的知识。由于课前暗示,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效率也极大提高。

4.环境暗示。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是教室,通过环境暗示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 比如,在班级组织物理嘉年华活动,利用学习园地出版一些关于物理的新闻和故事,在教室的墙壁贴上物理学家的名言警句:“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在这样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环境的感染,营造出学习物理的氛围。

三、暗示法教学的作用

1.加强师生间的感情联系,增强教书育人效果。暗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应用环境、语言、人格、体态等暗示,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而不乏味,学生在学习中学得轻松愉快,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师生之间能有效沟通,教书更育人。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探索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按照暗示教学法的理论,暗示教学法让学牛产生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同,让学生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积极主动地产生探索的热情,用心去体会物理学的奥秘,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参与学习,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巾,我们曾经无数次强调学生的学习纪律和永无停息地做学生的思想动员,但收效甚微。实践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想学好物理,但是他们的基础和学习环境又往往让他们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学习过程艰苦而乏味,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是相互对抗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用暗示法诱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沉浸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会觉得事半功倍。

第5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习题 拓展教学案例

一、分析习题拓展教学的案例

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习题价值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水平都可通过对习题的拓展映射出来。

案例:一个质量为m且带正电的小球由细线悬挂在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带正电的电荷量可使小球的重力正好为小球承受电力场力的倍,把小球拉到细线正好水平伸直位置,然后将小球自由释放,求小球下落到竖直向下处时拉力的大小。

教学要求:进一步对题目进行拓展,使原题得到充分的利用,结构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做出了以下不同拓展。

拓展一 分步设问几个问题,包括:

(1)小球在开始时会做什么运动?

(2)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3)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有多大?

拓展二

(1)小球在过B点以后会做什么运动?

(2)绳子最大压力是小球运动到何处?怎么求出这个结果?

(3)小球运动到最大拉力处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4)对于这样的特点,你会有什么联想 ?

(5)小球过B点以后继续运动会达到A点同等高度的位置吗?以什么依据得出的结论?最高点应该在何处?

(6)假设小球左摆到C点处的速度为0,从C点释放小球,你能否求出小球右摆的最大角度?

拓展三 (1)将电场反向,此时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之前的相比较,同时比较摆动到最高点时与竖直反向的夹角。

(2)小球初始位置变为水平位置的上方,绳子依然拉直的情况下会有什么结果?

(3)若电场与重力相等情况下有什么结果

拓展四 (1)若小球带负电(根据数据大小小球可分为能到达B点和不能到达B两种情况),讨论结果求出其解。

(2)把板间的电场反向改变,或者给两板电势差。

(3)小球过B后摆动到左侧的最高点,求初高度和末高度的差。

(4)增加垂直平面向里的磁场会有什么结果?

拓展五 (1)电场力与重力相等。

(2)小球电荷改为负电荷。

(3)小球初始位置在水平线上方(绳子松弛)。

(4)电场力于重力满足什么条件可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到B。

(5)电场力于重力满足什么条件可使小球刚好能沿B点返回。

拓展一:所表现出的教师认知是:题目有一定难度。采用分步设问的方法,就降低了原题目的难度,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

拓展二:教师对题目价值的认知与拓展一差不多,但分步设问多一点。

拓展五:可以发现拓展四于拓展五要比拓展三充分的多,特别是拓展五的拓展是在习题的拓展方法(情景迁移、条件变化、比较行的拓展、特殊比与一般比)指导下进行拓展的,因此教师对习题的拓展研究水平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如何提高教师习题拓展的能力

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对习题价值的认知水平、教师对学生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了解水平通过以上习题的拓展案例的分析完全得到投射,发现他们在教学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拥有不同教学能力的教师在习题的拓展深度以及广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为了能提高教师的习题拓展能力,可总结出三条建议。

(一)习题的研究须加强

教师知识结构中习题掌握的丰富程度以及对习题类型的组织都与习题拓展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习题掌握缺乏,就难以将习题类型的知识结构组织好,就难以对习题的价值作出认知,如果仅靠表面的相似来进行拓展组织,必定也只能得到不完美的知识结构。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习题拓展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师对习题的研究,也仅以此为途径才能提高教师的习题拓展能力,面对习题,要考虑拓展出的问题会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带来什么样的贡献,以此考虑逐步的形成一个题目组。

(二)学生须深入了解且教学目标须明确

通过拓展习题,老师可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重点是让学生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为了显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目标,须遵照教学大纲,时刻加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情况,通过重视这些重要因素来加强习题拓展的能力。

(三)习题拓展方法的研究与学习须重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有一些教师对习题拓展的方法还没有掌握,但在教学方面还是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多年来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这些教师若是可以正确的运用拓展方法来进行习题的拓展,他们对拓展的数量肯定有保证,对拓展的质量也会有保证。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须加强他们对习题拓展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学习和掌握习题拓展方法的研究。

第6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上课前将印好的材料(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历程、相关案例等)分发给学生。

(一)新课导入

回顾有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为学生埋下质疑伏笔,并告知学习本节课后能够解释。引出主题: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

首先阅读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历史资料,为方便分析,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材料展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读,并对亚里士多德简单介绍,说明其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有正面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即物体受了力才能运动,不受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这时有学生表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正确性”。许多学生都举出用手推粉笔盒,粉笔盒运动,手不推就停止运动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下来提出质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正确,那为什么你们还举出相应例子说明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那是摩擦力在作祟,顺利引出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伽利略进行试验研究的模型图,请学生讨论后简单描述这个模型的理念及实验过程,学生在作答时,强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小球,经过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将图中右侧的两个倾斜面的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学生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平面上的情况不太理解,这时教师阐明这就是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认为将斜面放平后球将永远滚动下去,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这个理想实验的模型中学生还没有真切地体会到摩擦力所起的作用,这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明确摩擦力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各小组都对组员进行分工,设计并记录小车从同一材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在毛巾、棉布及光滑的木板上的运动情况,最终得出摩擦力确实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笛卡尔总结的观点(事先已发放材料),方便与后面的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对比研究。紧接着对事先发放的案例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其内容是: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刹车,未系安全带的小女孩被甩出去,而坐在旁边的胖叔叔则没有。很多学生就此有类似体验,加上初中就已经对惯性有所了解,在看过材料后讨论分析时,学生就已经说出都是惯性惹的祸,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并根据小女孩和胖叔叔的状态归纳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三)规律习得

在上述通过自主学习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学生的总结都是围绕物体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展开,但是在具体表述上还是存在许多弊病,教师就此进行引导修正,最终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精确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四)总结巩固

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定律表述中“逗号”前表述什么含义,“逗号”后又表述什么含义。学生因为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所以回答很贴切,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提出的物理现象。

二、结语

第7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导学案”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及物理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导学案”并不是简单的学案,也不是教案和学案的简单结合,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实际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流程和内容,并借助教师的额外补充推动师生共同完成导学任务。“导学案”教学以教学案作为主要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容易因为得不到好的学习成绩而呈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降低,以致物理成绩不断下降。“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导学”,在于将物理知识按相应的规则划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将知识点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让学生从简单的物理知识学起,从而规避直接接触高难度知识而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核心和主体,学生只有将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才能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导学案”教学模式借助导学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能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导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掌握基本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认识到自身能力存在缺陷时,会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进行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以往的知识,还能掌握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导学案”主要由课堂准备、课堂学习及课后巩固三个层面构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为学生创建预习性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个课前准备导学任务,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等。这一导学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有了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

(2)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让学生借助课前自主预习结果进行补充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导学案的设计。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以下几点递进性的教学任务:1)“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2)定律中的“一切”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物体,是否存在特殊物体;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题目;4)通过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关于惯性的题目;5)设计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生活性物理题目,如防止因为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规则为以下哪一项?(A.桥梁设计限重标志,B.车辆靠右行驶,C.严重超速超载,D.保持车距,E.系好安全带。)

(3)巧妙设计导学任务,促使所有学生获得提升。“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统一性设计,否则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无任何提升、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完成作业的现象出现。对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和递进性的作业,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电流的磁场”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布置“电流的磁场观测方式”作业;对于中层次学生,可以布置关于“电流磁场的基本应用”作业;对于高层次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关于“电流磁场”的具备一定难度的习题。这种“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可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第8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内容;适切性;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科思维;先备知识

教学内容适切性是教学内容选择、组织、表达与学生的学习准备之间的适合性质和程度.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1].基于教学内容适切性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就是要解决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问题.

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极为抽象的概念,赵凯华明确指出:“这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2]著名哲学家罗素评价道:“加速度的基本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最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爱因斯坦指出:“今天我们难以估量,在精确地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公式并且认识它的物理意义时,该显示出多么大的想象力.”[3]如何搞好加速度等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避免高一刚入学就出现物理学业上的新两极分化门槛,需要智慧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相适切

不同个体的一般能力在表现早晚、发展水平、认知结构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表现出极大差异,教学内容要以大多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一般特点为基础,选择、组织、设置恰当的形式呈现相应的学习内容.“基础性”是评价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般认知能力适切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教学内容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学科教育,着力做到在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同时又满足“层次性”要求;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必须超越学生已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前面[4]120,因此教学素材选择、组织、表达要为创设最近发展区服务.

从初中的定性、具体、感性到高中的定量、抽象、理性,物理课程跳跃很大.

高一是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关键期,到了高二这种转化初步完成[4]118.但刚入学的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撑,因此,在高一要搞好高中与初中课程衔接,促进学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加速度是在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时提出来的,当时还没涉及减速运动.关于“自由落体”整个概念形成过程中,一共有6次重要进展.学者研究表明,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都经历了渐进期、高原期和突变期[5],因此,加速度概念的教学不能一步到位,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渐进式学习与问题解决才能完成.

由于学生物理学习的进程与人类研究物理学的进程相似,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给学生引入新科学学习内容之前,必须搞清历史上科学家探索内容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搞清科学发展过程中与该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错误的前科学概念、观念,为学生设计出能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的课程实施计划和结构.基于此,《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第1册》[6]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前五节分别是:“过程 变化率及其图解表示、运动及其时空描述、速度 加速度、 质点的直线运动、矢量”, 这样既先补充了学生数学方面准备的缺陷,又为化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难点做好了铺垫,针对单向的直线运动来定义速度,与初中物理很好地衔接起来,淡化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其编排思路与思想值得我们感悟与借鉴.

关于加速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见表1.

在课程标准关于《运动的描述》学习中,笔者认为学生至少需跨越四个台阶:描述位置变化――矢量的台阶、平均速度――等效的台阶、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比值定义法的台阶、用图像描述运动信息――图像物理意义的台阶.而在加速度的学习过程中均会涉及这四个台阶,跨过了这四个台阶,才能避免新入学就出现物理学业上的新两极分化.

粤教版必修1先重点搞懂加速到某一速度和由某一速度减小到0,至于由某一速度先减小到0后再反向加速类的问题,粤教版将其纳入必修2“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中重点解决.粤教版的编排,更有助于分解加速度的学习台阶.

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一般生活经验相适切

学生生活经验是课程教材开发的出发点,生活经验在教学内容中主要体现为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选择教学素材、创设学习情境需要遵循目的性、真实性、多样性、均衡性四个原则.评价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般生活经验的适切性也要从四个原则出发,使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学习情境的创设不明显偏向某个群体,做到与学习内容的目的密切相关、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或者所闻所见的现象等生活经验真实相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多样性相连.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性,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凸显从生活走向物理,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努力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性化,理性问题具体化”.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越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等越熟悉越典型的素材越适切.素材过多会淹没物理问题的主题和本质,关键要对展示的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尽量用情境熟悉、现象典型、源于生活的素材凸显物理问题的本质.高一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素材,如有观察飞机飞过上空的感觉、骑自行车上坡减速(下坡加速)体验、跑步起跑加速的经历、公交车启动与刹车(缓缓进站与紧急刹车)等乘车的经历与体验、乘坐扶梯(电梯)的经历与体验、观察到摩托车比卡车启动快.引用看似熟悉的素材,如从电视里才能间接感知火箭发射、赛车的启动用于教学,效果不会很好,而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通过电视也很难感知火车加速、飞机降落,人教版必修1编入了“汽车和火车的速度都在增加,但速度增加的快慢不一样”的素材,其均衡性弱,并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而粤教版利用“飞机匀速飞行、汽车从静止启动、运动员冲刺后的速度变化”三个素材较好地凸显了素材应用的目的性、真实性、多样性和均衡性.

三、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具体学科思维特点相适切

评价教学内容总是与具体学科相关,不同具体学科具有自身的(信息加工、理解、记忆和交流有关的心理活动)学科思维特点.同时,与一般认知能力一样,具体学科思维发展也表现出一般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时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要考虑到发展性.因此,教学内容与具体学科思维特点适切性的评价指标,也从“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基础性指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相应学科大多数学生的学科思维特点;层次性指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相应学科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指教学内容要为相应学科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均预留发展空间.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物理思维是物理智力活动的核心.物理思维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具有形象性,形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先导,抽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核心,在具体的物理思维中往往两种思维同时并存,并且相互作用、相互补充[7].高中物理研究对象多,动态思维多,理想模型多,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多是利用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理想化的研究过程.因此,应在初中学生已有的初步分析、概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抽象、概括,以及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具体学科先备知识技能相适切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往往能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相应的认知能力,对某些没有见过的问题形成合乎逻辑的假设,并做出某种解释.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已经具有的先备知识技能作为新内容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技能.因此,组织教学内容时,要事先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知识经验的状态,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高一开始就是运动学,涉及六个物理量和大量矢量,数学跟不上,且物理学习中的矢量、斜率、三角函数、几何都是先于数学的学习.“位移”“平均速度”的概念与初中所获得“路程”“速度”是标量这一前概念有较大的思维跨度.接着还要跨越“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门槛,整章难度极大.高中与初中物理对应的物理量(概念)的主要差异见表2.

弄清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对把握平均速度学习的难度与广度非常重要.事实上,对于非匀变速以外的曲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不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的.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平均速度主要基于以下六点:一是为粗略地描述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快慢的需要;二是理解瞬时速度概念的需要;三是求瞬时速度的需要;四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五是理解s-t图像图线割线和切线斜率的需要;六是研究匀变速运动的需要.其中前四个需要是基本需要.

弄清为什么要引入(平均)加速度,同样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平均加速度主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需要;二是理解瞬时加速度概念的需要;三是理解v-t图像图线割线和切线斜率的需要;四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需要;五是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需要.其中前四个需要是基本需要.

学习运动的描述时的主要思维障碍是相关概念的干扰.一是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学生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如速度、加速度,考试中仅3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区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二是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如初中《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学过的速度对高中《运动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概念的干扰.学生对“加速”一词已有的认识,对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会起干扰作用,为了防止“加速”对理解加速度带来困惑,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有意强调,加速度也叫作速度的变化率,并在板书中着力凸显,即a=.

由于“加速度”的内容编在“力学”之前,因此,对加速度矢量性的认识就更困惑.各版本对加速度为什么有方向均没说清楚.笔者认为加速度矢量性教学可像《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一样,先淡化处理,事实上伽利略当时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时,并没有意识到加速度是矢量.也可按以下四步解决:第一步,设计问题串: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1m/s2做匀加速运动,10s后的速度是多大?若不指明加速的方向,能判断10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吗?若向东加速,则10s末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第二步,引导学生得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第三步,再以直线运动为例,说明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用人教版的素材,分析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等.教材适切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40.

[2]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司.运动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23.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母小勇,马娜.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概念形成过程相似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5(3):73.

第9篇:高中物理教案范文

1 知识目标

1.1 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1.2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1.3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1.4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1.5 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1.6 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2 能力目标

2.1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2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2.3 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

3.1 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3.2 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3 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3.4 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教学建议

1 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 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

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3 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 , .要从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公式左方的 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源提供的电能.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义: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

教学设计方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 教育目标

1.1 知识教学点

1.1.1 初步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1.1.2 了解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

1.1.3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1.1.4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1.1.5 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1.2 能力训练点

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1.3 德育渗透点[来源:高考资源网]

1.3.1 通过外电阻的改变而引起I、U变化的深入分析,树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联系的观点。

1.3.2 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的思想。

2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2.1 重点

①正确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来源:高考资源网]

②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2 难点

路端电压、电流随外电阻变化规律。

2.3 疑点

路端电压变化的原因(内因、外因)。

2.4 解决办法

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类比分析、动态画面、图像等帮助同学增强感性认识,逐步了解电动势的含义,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分析各项的意义,使学生有初步整体感知,精选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而改变的规律的典型例题,结合图像分析突破难点。

3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如图1所示,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

教师: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源,必须有一种本质上完全不同于静电性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

4 课时安排[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

1课时

5 教具学具准备

不同型号的干电池若干、小灯泡(3.8V)、电容器一个、纽扣电池若干、手摇发电机一台、可调高内阻蓄电池一个、电路示教板一块、示教电压表(0~2.5V)两台、10Ω定值电阻一个、滑线变阻器(0~50Ω)一只、开关、导线若干。

6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观察、动手测电源电动势,并边观察边思考,逐步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渐理解公式含义,引导学生用公式法和图像法去分析同一问题。

7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电后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如图1所示,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小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就必须有持续的电势差。

教师:能够产生持续电势差的装置就是电源。那么,如何描述电源的特性?电源接入电路,组成闭合电路,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8 板书设计

8.1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8.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8.3 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