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借东西的小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借东西的小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关键词:吉卜力;宫崎骏;阿莉埃蒂;动画;继承;变化

1作品简介

《借东西小人阿莉埃蒂》是由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在2010年7月出品的动画电影,该影片是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宫崎骏将原作舞台从英国迁移至2010年的现代日本,讲述生活在地板下身长只有10厘米的14岁少女阿莉埃蒂,与搬家至此养病的小男孩翔相识的故事。执导该影片的新人导演米林宏昌,曾在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影片中担任原画师,是《地海战记》的作画副导演,在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显然影片的在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宫式特点,因此,我们依然能把这部作品看成是宫崎骏文本思维的一种延续。比如在画面色彩、乡村场景、女性主义等等的延续。

2画面色彩的延续

影片一开始,男主人公翔乘着姑婆的轿车驶入乡下的家,越过小桥,满眼的绿就映入眼帘。翠绿青葱的花草树木,干净清爽的画面,让观者不由地想到影片《龙猫》一开始,主人公小梅与小月随爸爸搬家到乡下的场景。绿色跟红色,是宫式影片最爱运用的颜色。作为宫崎骏的得力助手,在长期宫式风格的影响下,可以说同宫崎骏的画面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宫崎骏作品之所以有别于他人,其核心是立足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他喜欢在作品中运用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而自然界中最具代表性的颜色就是绿色。日本民族喜好青色,这是他们热爱生命和植物世界的情感体现,日本的很多陶器、工艺品、绘画等都是以青色、绿色和蓝色加以表现的。宫崎骏就是受此色彩观念的影响,常常将绿色大面积地运用于他的作品之中。早期的作品《龙猫》中,大量的背景就是乡间的田野和屋外的植物;《幽灵公主》里大片葱郁的山兽神森林也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绿色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明,宫崎骏是相当地热爱自然界的这种最原始、淳朴、干净而又具生命力的颜色。在《借》中,不论是翔居住的房屋的屋前庭院,还是阿莉埃蒂的家,都布满了植物花草,片片新绿,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神往。翔的姑婆家,是一个有些年代的老房屋。屋前的庭院,是一片茂盛的草地,并没有经过精心的修剪。相比较刻意的雕刻,导演更注重原生态的样子。房屋的外墙有茂盛的藤蔓盘绕,与葱葱郁郁的树丛很自然地融合了在一起。至于阿莉埃蒂的家,更是处处用绿色跟植物来装扮。屋内的主色调就是绿色,在墙壁的装饰上运用了绿底红花图案的壁纸,不管是门框,还是柜子都涂以绿色的颜料。这种自然而又有生活气息的色彩效果,很完美地阐释了小人族们热爱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态度。更体现了宫崎骏的自然观。

宫崎骏电影对红色的运用,往往是伴随着动荡和不吉祥事件发生。随之而来的场面往往是爆炸、火灾、战争与流血。比如在《风之谷》中,成群的王虫被激怒时,布满身体的眼睛发出血一般耀眼的红色。但有时候红色的运用,也在整个画面中起着平衡、点缀的作用,使得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的和谐。在《龙猫》一片中,小梅穿着红色的裙子在丛林里奔跑,使得小梅的这一角色显得更加活波可爱。在《借》的开头,翔乘坐的轿车驶入到家门口的路上的时候,被管家阿春的红色小轿车挡住了去路。在大面积的绿色背景下,一抹鲜红的出现,使得画面感非常的跳跃跟生动,也平衡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再如阿莉埃蒂在去借物的时候,换上了一袭红色长裙。红色更好地诠释了她充满冒险的精神和好奇心。她在去找翔的时候,站在窗台的叶子后面的那一幕,绿色和红色的对比运用,有种纯净的美。翔房间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他祖父早年为小人族在英国定制的房屋。这个房屋的主色调是采用了华丽的红色与金色的搭配,显得富丽堂皇。典型的欧式古典风格与阿莉埃蒂的家的自然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映了小人族们努力地靠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园,也不愿去选择人类给提供的豪华舒适的房屋,哪怕完全是出于好心提供的,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种“招安”,是对自己种族尊严的一种侮辱。在他们的意识里,住在定制的豪华房屋里的他们将不再是小人一族,而是“宠物”一族了。坚持自力更生的独立性,也是追求生存的种族尊严。除了绿色和红色,蓝色则成为其动画电影的一种调和之色。许多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经典人物就是身着蓝衣,比如《风之谷》中女主角娜乌西卡。在《借》中,翔在跟阿莉埃蒂相见的最后一面就是身着蓝色的外套。阿莉埃蒂对翔保持着的芥蒂之心,在此时也完全放卸下了心防。而与此同时,蓝色象征着宁静、和平,表达着创作者以蓝色来象征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

3乡村场景的延续

风景秀丽的场景是宫崎骏作品中的典型特色。宫崎骏用浓墨重彩的鲜艳颜色把一个广袤的自然展现得无与伦比的绚丽。他的大部分作品,在场景设计上,多数都是选择在宁静的乡间田野或是茂密的丛林。《借》在场景的设置上,同样选择了乡下。这个乡村情愫跟宫崎骏的童年经历有关。他出生于1941年的日本东京,正值“二战”如火如荼时期。为躲避战乱,他们全家搬往乡下。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他都是在宇都宫市的小学就读,在乡下的日子里,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在他成年之后的创作中,有关大自然的素材很多都是取源于对童年时期的乡下经历。如《龙猫》中两姐妹遇见龙猫的情形,就完全取材于在乡下的见闻。在《岁月的童话》里的主人公小月,就非常的向往乡村生活,在城市生活的她,每年都会抽出一段假期到乡村去居住,并在最终选择留在了乡下。从这么多的影片中,可以看出,宫崎骏他本人一直都是无比向往和怀念乡村的那种简单质朴、安静祥和的自然生活的。

在《借》中,翔因患心脏病,被带到乡下姑婆家静养。宫崎骏的影片,多数在故事的开端就是搬家,从城里搬往乡下。而在面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时候,一些新奇的事情就此开始,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往往都会让故事的主人公有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在遇到阿莉埃蒂之前,翔对于自己的生命跟生活是很悲观的,甚至有种自暴自弃的心态。但在看到阿莉埃蒂是那么坚强且执着地想要生存下去的信念之后,也重新拾起了对生命的珍视,选择勇敢地跟疾病做斗争。生长在原野间的阿莉埃蒂,也同自然界一样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塑造了阿莉埃蒂勇敢无畏的精神,而阿莉埃蒂用她的这种精神拯救了翔。宫崎骏的电影之所以这么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与观众形成了共鸣,更引起人们对自身的反思。

4女性主义的延续

宫崎骏的作品多数以十几岁的女性为主角,在他的影片中,女性都有足够的自觉和自主能力,具有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他最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一反日本动画常贬低女性的做法,他让女性担任英雄人物、拯救人民或是提醒众人觉醒,他想说的、想提醒人类的观念,也都籍由不同形象的女性角色来表达。《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便是如此,她虽然没有强壮的体魄,也无神力相助,但却以过人的胸襟和仁慈化解了许多危机。从《幽灵公主》开始,宫崎骏笔下的男性角色就多多少少处于不健全的状态,要么像阿西达卡(《幽灵公主》的男主人公)一样身体受到了摧残,要么像哈尔(《哈尔的移动城堡》男主人公)、白龙(《千与千寻》男主人公)一样被施以魔法,《借》中得男主人公翔也是个有心脏病的不健全的人。而影片中的女性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完成了解救这些男性身心枷锁的使命。

不过,《借》在延续了宫式动画的一系列特征之余,也有了些新变化。女性不再那样超脱于男性而存在,而是对男性也会有所依赖,并且是主动地依赖。阿莉埃蒂充满冒险精神,能像一个男生一样攀爬跳跃,去完成从人类那里“借东西”的任务,而且最终她也成为男主人公心灵补完的重要因素,这些都使她像以往宫崎骏影片中的女性英雄一样光辉;但同时,阿莉埃蒂也会因为母亲被抓走而哭泣,向男主人公翔寻求帮助这一点,即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是宫崎骏以前的影片中很少见到的。按照惯例,阿莉埃蒂应该是自己去想办法找到并解救母亲,而不是爬上翔的窗口去寻求帮助。既想表现阿莉埃蒂不畏艰险的英雄一面,又想表现她作为女性柔弱的一面,这是一种吉卜力影片从前没有过的暧昧之情。这使得本片中的阿莉埃蒂不再像《风之谷》中得娜乌西卡、《幽灵公主》中得幽灵公主那样是一个女性主义的符号,而是蜕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完整的人。这也是米林宏昌在女性角色上对宫崎骏思维的一种重新思考和尝试吧。这部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但每个细节都像吉卜力以往的作品那样充满匠心。除了每个陈设、每个道具、每张背景都是经过细腻地设计以外,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要点就是阿莉埃蒂的发卡。因为发卡的存在,使一个阿莉埃蒂变成了两个人。戴上发卡的她是个勇敢的小人族“猎手”,而摘下发卡的她则回归一种淑女。当然最终,这个发卡也成为了阿莉埃蒂送给翔的信物,这更加表明了发卡的重要意义。当阿莉埃蒂把发卡送给翔的时候,她瞬间从英雄变回了淑女,触碰着翔的手指留下了眼泪,这个情节非常动人。

总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已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每年我们都在期待着他的心的作品问世。他那唯美的画风,已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符号。对于生存的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度思考,使得他的影片具有相当的深度。在感受宫式影片的视觉效果、音乐美感的同时,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http:∥/inside/blog/6197785/.

[2] 徐振东等.经典动画赏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认同整合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 调节效应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测量同时具有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是唯一静态的,他们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同身份,因此流动儿童如何组织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流动儿童由于经历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同身份角色——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接触和内化了两种认同身份,每种身份对应着文化意义系统,从而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指导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一部分流动儿童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受到诸多限制,自己也无法完全抛弃农村身份。因此,对于处于城市学习中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不同身份认同的整合情况,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个体层面的影响是心理健康,不同的身份认同如果不能统合为一个整合的认同,那么就可能引发认同困难,影响心理健康发展。认同整合促进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能够解决认同身份的混淆,在面对社会融合压力下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主流文化国家中的移民、旅居者、留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限。第二,以往研究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即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心理健康通常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或称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标由自尊、生活满意度、主观快乐指数以及反向计分的心理问题等四个变量构成。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同时面临两种文化的直接挑战,具体包括如何获取城市身份认同,处理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如何与城市群体的人们交往,克服语言障碍、歧视等困难。如果流动儿童无法成功处理潜在的认同失调,即无法发展出一个合理的认同整合水平,进而无法在多文化情境之中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心理发展的困难。如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低下,影响了他们掌控这些富有挑战情境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困难的堆积。可见,自我效能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保护性因素,认同整合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认同和谐的水平越高,认同距离的感受越低,将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假设1是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假设2是自我效能促进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

2 研究与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整班施测的方式,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特征,北京、济南、威海分别代表一线、三线和三线城市。被试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教学班里,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有效被试的年龄分布是9~19岁,平均年龄是13.10±2.0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

包括8个项目,分为认同和谐、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认同距离的4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a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分数越高,意味着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认同和谐水平越高,认同距离越小。

2.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Scale,GSES)

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78。

2.2.3 UCLA孤独量表(UCIA loneliness Scale,ULS)

包括8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得分越高,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a系数为0.75。

2.2.4 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Scale,SES)

包括10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0。

2.2.5 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IS)

包括5个项目,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69。

2.2.6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与焦虑分量表

本研究选择抑郁与焦虑分量表,分别包括3个项目测量抑郁(感到苦闷、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焦虑(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一阵阵恐惧或惊恐)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分别为0.72和0.78。

2.2.7 主观幸福感量表(Subi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测量个体对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水平。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1。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步,计算心理健康的水平。其分数通过计算自尊、生活满意感、幸福感、抑郁(反向),焦虑(反向),孤独感(反向)的标准分的平均分而获得,即Z=(Z自尊+Z生活满意+Z幸福感+Z抑郁+Z焦虑+Z孤独感)/6。Z值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经过对这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的碎石图也预示着一因素的结构,特征值是10.34,解释了所有变异的46.46%。心理健康综合分数的α系数是0.85。第二步,计算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矩阵后,使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主要变最均转化成z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问卷采用了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导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将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等变量全部放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2.25%,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特征根分别为3.10、2.26、1.61,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率特别大”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足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2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主要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p

3.3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性别、学校类型、城市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见表2)。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得分为0.014±0.689,高于Z标准分的平均数0。在性别上,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p>0.05);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ZMD=0.292,p

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分成三类,将高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1,即高SES组;将低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3,即低SES组;将中间部分赋值为2,即中SES组。结果显示SES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明显(p

3.4 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在控制学段、城市类型、学校类型、SES的影响之后,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详见表3。结果发现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β=0.32,p

3.5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

由表3的第三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p

为了进一步解释认同整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回归分析(simple sloperegression analysis)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首先将被试以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其分为高自我效能感组(高分组,M>3。29)、低自我效能感组(低分组,M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对于认同整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3)在高自我效能感组与低自我效能感组分别是0.16(t=3.01,df=127,p0.05,η2=0.16)。然后,以认同整合得分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划分出高认同整合组和低认同整合组,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数,将其代入前述的回归方程,得到在自我效能高分组和低分组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数,如图1所示。

可见,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在认同整合水平提升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上升的倾向;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了轻微的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再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公立学校里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事实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不同:群体比较的参照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心理健康的界定(表现为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流动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在打工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哪一个更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已有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研究者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居多,而较少关注其积极心理,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偏差;二是心理测量工作多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测量心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因此,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心理健康的正负两个方面的表现,从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自尊的积极角度以及抑郁、焦虑、孤独的消极角度,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的消除与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增加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真正提升。

4.2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了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地同时存取多个认同及其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更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结果(social outcomes)。不过,早期的西方研究认为,由于双语言和双文化的情境是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从而导致了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甚至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双语言和双文化对于主观幸福具有促进作用,并不会导致认同冲突和语言混淆。事实上,一项以13个国家7000多名经历文化适应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客观的文化差异与适应的相关不明显。因此,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个体因素,我们将其聚焦为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策略及程度——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具有双认同的意识,即他们对于农村和城市都表示认同,这种积极认同可以减少心理适应压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两种认同被知觉为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交叉,甚至存在混淆,这种消极认同无法减少心理适应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4.3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双身份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会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自我认同感低的流动儿童恰恰相反。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变量在认同整合结果效应里的作用,首次发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明显,丰富了认同整合的研究内容,将会推动后继的相关研究。

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预测了心理健康。Bandura认为这个影响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而发展。那些认定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或者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2个或更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文化期望时,会有更大的风险导致负性的心理结果。这与如下事实一致:个体感觉他们的双文化认同角色之间是冲突和有距离的,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比那些认同角色之问和谐相处的人更加糟糕。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变量,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4.4 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本研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作为人的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具有其特殊具体性,因此发展一个双认同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导致他们有更大的负性心理健康的风险,而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心态平静的人格品质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

再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某个固定班级的一员,班级功能明显。在班级情境中,集体效能代表了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总体看法,依据目标达成的可能性,班级会对成员提出不同的行为预期,而在班级内部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班级效能是否在组织水平上影响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最后,面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从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方向,帮助流动儿童提升认同整合水平,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而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或措施要根据认同整合的水平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 结论

(1)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学校类型、性别、城市类型、SES、学段的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男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三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SES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和高中。

(2)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第3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关键词] 宫崎骏 宏观 生存观

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宫崎骏在这部影片中退居编剧一职,力推吉卜力工作室画师出身的米林宏昌为导演。即便如此,这部影片仍保留着宫崎骏个人鲜明风格。

一、主题分析

“动画电影虽然拥有一个童趣的形式, 但童趣的形式并不意味着肤浅的内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首先在于他以童趣的形式寄托了深邃的思考。”[ 1 ]影片内容形式延续了宫崎骏动画电影所热衷表现的童真童趣,也延续了以往的环保主题。在此基础上,这部电影的主题又有所提升,它聚焦人类生存现状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影片围绕阿莉埃蒂一家的生活,讲述了只有十厘米高的小人一族在当前人类世界里存活却受环境所迫,不得不搬家的童话故事。片中,借东西的小人有可能是被异化的人类,他们的外貌形象与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方式与人类相似,并且他们能够思想,明确着“偷”和“借”的信念,以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世界里存活下来。影片试图表达这样一个主要观点:正如小人一族的生存命运一般,如若人类继续向自然索取无度,那么小人一族正走向灭亡的命运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命运。

二、人物设置

影片中, 每个人物形象的出现都隐藏着特定寓意。可以说,影片创作者将想表达的价值观融入到人物角色设置中。在以往的宫崎骏影片中,少女作为主角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本片以小人一族的少女阿莉埃蒂作为主角。而小人阿莉埃蒂一家与翔一家,正是小人一族与人类的缩影,而乌鸦的多次出现又将影片氛围推向神秘与恐惧。影片创作者试图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寄寓更为深刻的美学意义。

1、阿莉埃蒂

小人阿莉埃蒂正值青春期,是个活泼开朗的少女。她好奇心浓厚,渴望冒险,试图去靠近人类,却又在与人类接触之后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搬家。同时,她有着高傲的自尊心,这一点体现在她与翔的对话中。即便是接受无奈搬家的事实,她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家族是弱者。相比人类强大的躯体,小人阿莉埃蒂更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

2、翔

少年翔因患严重心脏病而被送到乡下老宅养病。在那里,他发现了小人阿莉埃蒂,并逐渐了解了借东西的小人一族的生存方式和原则。虽然他的一些行为间接导致了阿莉埃蒂一家后来的搬迁,但他身上的善良本性仍让观众十分动容。

3、斯皮勒

斯皮勒这一角色在影片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属小人一族,他的外形形象却与阿莉埃蒂一家有所不同。他披着一个褐色斗篷,长发披肩,脸抹些许油彩,手持一张弯弓,食野生食物……这一形象和人类中的土著人外形十分相似,他的生活习性也正代表着人类逐渐消逝的原生态生存方式。

4、女佣阿春

她是片中典型的反派人物,曾三番五次地想消灭在老宅中发现的小人。她先是把阿莉埃蒂的母亲活捉,随后又找来灭鼠人士来消灭小人。她的这一反派角色,正隐喻当前残酷消灭弱势生物的一类人。他们非但无同情心,反而以地球主宰者自居。殊不知世界是平等的,若将弱小生物赶尽杀绝,那么地球生态链也将失衡。

5、翔的姨婆

她看到父亲专为小人们打造的那个玩偶屋里有一个落地茶壶,壶里有香草叶,于是她天真地认为曾有小人在玩偶屋里快乐地居住过,实现人类与其和谐共存的局面。其实,她的这想法只是作为一种美好、虚空的愿景而存在,很难实现。因此,她也代表着那类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抱有美好空想之人。

6、乌鸦

乌鸦的出现,既带来一种隐隐的不安、未知的不祥,又具有隐喻、提醒作用。其中,乌鸦第一次出现是在翔正走向草丛发现小人阿莉埃蒂之时,它起到提示阿莉埃蒂即将登场的作用;乌鸦第二次出现,是在阿莉埃蒂带着翔之前送来的那块方糖去找翔之时。她其实想让他明白,即便是“借东西的小人”一族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就在她来到翔的窗前,此时乌鸦在高高的枝桠上发出几声嘶鸣,仿佛是对阿莉埃蒂靠近人类的警醒;乌鸦第三次出现,是在翔请求阿莉埃蒂让他看看她的模样而她应允之时。乌鸦从远处像箭一般扎向翔的卧室纱窗,仿佛要阻挡翔看到小人阿莉埃蒂的真面貌。

三、场景造型

这部电影依然延续了宫崎骏电影绘画风格的细腻精美,加之宫崎骏力推的导演米林宏昌又是画师出身,他曾担当过宫崎骏多部动画电影里的原画师,因而对影片画质要求更高,也更偏向接近宫崎骏传统绘画风格。例如片中的场景造型大都风格细腻唯美,且色泽鲜明。例如阿莉埃蒂家里的种种家具摆设,都令观众惊叹其精致小巧。

值得一提的是,阿莉埃蒂第一次和父亲去“借”东西时,得以近距离接近人类的厨房。此时,电影画面以小人阿莉埃蒂的视角展现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角。在人们看来,自己所使用的生活用具都再普通不过,但在阿莉埃蒂的眼里,人类的生活用具无比庞大。例如她眼中看到的那些巨型锅碗瓢盆、吊灯、冰箱……借助阿莉埃蒂的视角,导演也试图将人类的电器生活用具再次向观众强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人类工业文明。为了“借”到一块方糖,阿莉埃蒂和父亲需花费很大精力。一不小心,甚至会丢了性命。

导演借助借东西小人一族的视角放大了人类的厨房,接下来又再次借助小人的视角窥视人类生活的世界。然而不同的是,这一次导演缩小了人类生活的世界。当阿莉埃蒂和父亲走进那个人类专为小人们打造的精致的玩偶屋时,她欣喜地望见房屋里有着精致的梳妆台,逼真的肖像镜框,华贵的餐桌,辉煌的吊灯等等。当她想“借”走这里的梳妆台时,父亲及时劝告她不能借这里的东西,如果借了的话马上就会被人类发现。阿莉埃蒂只好失望地答应父亲。其实,小人一族为了生存而有原则的借取,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且和人类生存方式有相似之处。诚如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好,不也总是无止尽地向大自然“借”资源么。可见,“放大”或“缩小”的场景造型里,都隐藏着些许无声的潜台词,这也体现出导演的匠心独运。

四、人物对白

影片还借助人物角色的对白来阐述当前社会中的些许普遍现状,同时也折射人类对未来文明的发展的看法。导演将他的人文关怀精神注入影片人物对话中,不断引发观众思考。

例如,当翔想和阿莉埃蒂说说话时,她冷冷回绝“人类是很危险的,被发现了就必须要搬家,爸爸和妈妈都是这么说的”。翔突然羡慕起阿莉埃蒂有家人对她的关心。阿莉埃蒂一家,虽然战战兢兢地靠“借东西”生活着,但其一家人却彼此关心,家庭氛围温馨。随后,从翔的话语中得知,他虽然有父母,但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感情不合,翔经常见不到父母。翔的孤独感恰与当下许多青少年们的那种由于缺乏父母关爱而形成的孤独感十分相似。此外,翔的姨婆感叹“真的有偷东西的小人存在呢”之时,翔及时纠正了她的说法,他强调小人们不是“偷”而是“借”。片中的人物对话,“模糊‘借’和‘偷’的概念令人深思,影片借小人一 族的命运映射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无度的行为,对这种占有了、使用了、享受了,面对日渐湮没的自然环境却无法偿还的行为是一种精神道德层面上的批判。”[ 2 ]此处,借人物角色的对话,影片再次明确“偷”和“借”概念的区别。

“真正的家园是记忆与希望、亲情与信任、信仰与文化的共同建构。但这些精神文化和情感信仰又都无不依托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所以有形家园和无形家园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两种家园,而只是同一个家园被思维所看成的两个层面。”[ 3 ]影片中,围绕翔与阿莉埃蒂的对话,不难看出,两人各自的价值观里都有着一个“家园”的存在,这个“家园”的存在也成为了种族得以生存的支撑。例如,当翔挑明阿莉埃蒂一族是正走向灭亡的一族时,阿莉埃蒂据理力争,她强调还有许多同伴生活在她所不知道的角落,而绝非种族正走向灭亡。翔向阿莉埃蒂强调这个世界上有67亿人。随后,他又一次强调,“美丽的种族无法应对地球环境的变化,从而灭绝了…你们也有着同样的命运”。随后,阿莉埃蒂通过话语表达了小人一族的生存宣言,“爸爸说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活下去,所以就算很危险,我们也要去往新的地方。我们的种族就是这样,想方设法地在某地活下去……”两人有关捍卫“家园”的对话体现出,小人种族虽然受外界环境所迫,需要不断搬家才能躲过灾难,但小人一族一直未退缩过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的勇气。即便他们所依赖的家园物质贫乏,精神却是丰盛的。而人类虽然拥有安稳、丰饶的物质家园,却未必能拥有团结稳固的精神家园。总之,影片中,人物的对话蕴含太多生态哲理,值得我们去深思。

这部依旧烙印有浓厚宫崎骏个人风格色彩的动画,不仅具有给孩子们带来童趣的微观童话视角,还具有一种激发成年人深刻思考的宏观视角。干净唯美的画面,离奇唯美的故事,深邃的思考角度……这部动画电影给观众带来太多感动与震撼。

参考文献

[1]时晨,《童趣形式下的深邃思考——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文化分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2期

[2]吴思森,《宫崎骏影片中自然与环保主题的现实寓意》,《电影文学》,2012年03期

[3]罗晓欢,《家园: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心灵旨归》,《电影文学》,2011年12期

第4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关键词: 宫崎骏动画 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自然观 形成原因

宫崎骏作为日本漫画界的大师,影响的不仅仅是日本的漫画爱好者,而是整个世界的漫画发展。他的作品之所以为无数人所喜爱,与他优美的画风、离奇唯美的故事情节和完美的配乐息息相关。他的动画的内容也许是离我们很遥远的过去,或是难以触及的未来,但是无不给我们震撼的感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动画之中往往蕴藏着正是当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中所不能避开的敏感问题,譬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很多宫崎骏动画的爱好者,以及日语学习者们以其动画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为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都是以宫崎骏之前的作品为中心。本文以宫崎骏的最新力作《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为例,来具体阐述他在此动画片中所反映出的自然观。

一、作品简介

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于2010年7月17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虽然这回宫崎骏退居二线,自己负责剧本,而把导演的位置让给了第一次担任导演的米林宏昌,《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依旧延续了宫崎骏动画的安静、唯美的特点;干净的画面,完美的配乐,离奇唯美的故事,简单却透着淡淡伤感的感情线。影片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地下小人》,该作曾在1997年被英国拍成真人电影《寄居大侠》。宫崎骏将原作舞台从英国迁移至2010年的东京都小金井市,讲述生活在地板下身长10厘米的14岁少女阿莉埃蒂与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识的故事。该片荣获2011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奖。

《借》中的情感细腻,虽然结局有些遗憾,但让人回味无穷。如宫崎骏的其他作品一样,本部作品表面讲述了少男少女相识、相知到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但是其中我们不难寻获宫崎骏着力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在本次作品中的自然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然观?

二、作品中的自然观

1.挚爱自然

《借》开始部分讲述的是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的少年翔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手术,来到了位于偏远乡间的姨婆家静养。姨婆家位于一片幽静的丛林中,这是一幢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欧式别墅。这里环境优美,丛林与房子之间有一片开阔的草坪,花草繁茂,只是看着那随风摇曳的花蕊,我们就仿佛闻到了淡淡的花香。就是在这片花海中女主人公出现了。虽然只有10厘米高,但是精致的五官、纤细的身影更增添了景色的美丽。作者在这里的刻画无不表现了其对自然的挚爱。只有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才会将景色刻画得这般生动美丽。

少年翔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小人,却没有像常人那样破坏这美好的生命,而是珍惜和爱护。少年翔其实也代表了作者,代表了他挚爱自然,赞美自然。

2.顺应自然

《借》中那奇特的三口之家,“借东西一族”――小人阿莉埃蒂和她的爸爸妈妈,他们生活在别墅的地板下,只有几厘米高,过着不为人类察觉的生活。遇到所需的日常用品时,便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潜入厨房借出来。有人视他们为小偷,但是他们只拿自己所需用的,从不多拿。而且在翔有意帮助他们时,他们选择放弃原本舒适悠闲的生活,举家迁徙,因为这是他们一族的生存法则。他们要顺应自然,更好地生存下去。

作品中还有一个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人物――同是“小人儿”的斯皮勒,他不像阿莉埃蒂一家生活在人类家庭的地板下,而是生活在那座丛林里。在残酷的自然条件下,他练就了一身的本领,他会射箭、划船,甚至会飞,这些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良好适应性――顺应自然,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3.创造自然

《借》的结局部分无疑是令人伤感的――阿莉埃蒂一家三口将要离开翔所居住的别墅,在丛林中开始他们新的、未知的生活。虽然将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但是从最后一幕坐在“茶壶船”上,沐浴着灿烂阳光的阿莉埃蒂的那充满对未来生活有无限憧憬的眼神我们不难发现,阿莉埃蒂一家将和斯皮勒一起开创美好的生活。

而此时的翔也不再害怕手术,因为他在阿莉埃蒂的鼓励下重新振作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是一群为爱、为友谊、为亲情不断奋斗的人们,他们热爱自然、顺应自然,同时也不畏艰难,努力创造自然。其实这也是创作者的心理折射,反映了他们的自然观。

三、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

日本列岛自然环境优越,四面环海,海岸线所及之处都有不少佳境。日本列岛火山纵横交错,构成众多的山脉,山中点缀不少河川、湖沼、溪谷、瀑布。狭长的列岛中从西南到东北动物、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观。生活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的日本人,深深热爱大自然,对自然充满很高的兴趣。日本列岛的气温、气象变化比较大,所以日本人的感觉比较敏感。

与此同时,日本列岛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爆发,使日本民族养成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日本列岛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为季风气候,每逢台风季节,台风暴雨猛烈袭击列岛。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这种大雨、大雪的双重自然现象可称为热带、寒带的双重性格。这使得日本人民努力地适应自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努力生活着。

2.稻作文化的影响

稻作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纤细的性格特点。日本有悠久的稻作农业历史。这一农耕劳动需要农民细致地作业和仔细地观察季节的变化。这使日本人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事物。日本人纤细的性格使日本的文学作品和漫画作品都努力而细腻地表现自然之美。

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水稻有最佳生长期,一旦错过就无法获得丰收。所以属于农耕文化的日本,自古就有“靠天吃饭”的谚语,这反映了日本人顺应自然的本性。日本人和大部分东方人一样,形成了一种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的思维模式。把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倡导天人合一。

稻作劳动对日本人勤劳品质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大量的重复、协作劳动,才能有收获,所以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努力地用自己的双手改造着自然,创造着生活。

四、结语

可以很准确地说,贯穿于宫崎骏的新作《借》中的,不只是那纯纯的少男少女的钦慕,还有那些惬意人心的蓝天白云,最重要的是宫崎骏那种充满博爱的自然观,几乎每部宫崎骏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他自己对自然最独特的见解,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中丝毫不缺乏保护自然的思想,但大多是学校或者父母强行灌输,心里不免会感觉厌烦,对自然的理解也就日渐腐烂,而就在这一点上,宫崎骏却通过动画这个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渠道,深深地渗透进了他那种博爱的自然观,使我们不仅有了塑造思想的途径,而且获得了深思的空间。

参考文献:

[1]http://baike.省略/view/3262584.htm.

[2]http://movie.省略/subject/4202302.

第5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当宝宝渐渐长大时,可以跟他们一起分享的事也越来越多,在那些与他们分享的过程中,超级爸爸会带着宝宝开始一路寻求心灵的家园。

超级爸爸进阶篇

《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几乎是所有狗狗电影里最感人的一部了。为了一份爱等10年,对于一只小狗狗来说已近一生。永远不要忘记你所爱的人,无论近在咫尺还是生死相隔,有爱在,我们的心就足够丰满。

《大鱼》

谁小的时候不是听着美丽的童话长大?而当我们长大,却不再相信那些曾经滋养我们心灵的童话。可是,我们是要千疮百孔的“真实”,还是要美好纯净的“谎言”?那个爸爸,在临终前,给了自己儿子最好的礼物——关于一条大鱼的故事。

《博物馆奇妙夜》

失业又失婚的赖瑞,去面试了博物馆夜间保安的工作。夜幕降临,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活了。黎明到来,博物馆的一切都乱七八糟,眼看着自己要被炒鱿鱼从而痛失儿子心中英勇父亲的形象,赖瑞决定带着儿子来博物馆待上一晚,找回作为爸爸的自尊!无论职业如何、境遇如何,爸爸都是宝宝心中的大英雄!

《海洋》

什么是海?什么是洋?那绚丽的海底世界,彩色的鱼群,会打架的海豹,大得如同一艘船的鲸鱼,还有那冲进海里觅食的海鸟,就像箭一样利索。超级爸爸就要带着宝宝一起看纪录片,带着宝宝一起去探寻海洋的奥秘。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你拿什么赢得大奖呢?笑到最后的人,依靠的不是惊人的胃口、拳头或者高科技道具,而是爱,是亲情,是正气,是良善。而这正是宝宝该从家庭中学习到的品质。

《卑鄙的我》

前面都是一个关于盗贼的故事,看着看着,却成了感人至深的父女情。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爸爸,宝宝,谢谢你给了爸爸一个机会。

《当幸福来敲门》

当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独自一人带着儿子,虽然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也要发誓给儿子幸福。无论遭遇多少窘境、困苦、失败,都要坚持梦想、悍卫梦想,对宝宝来说,爸爸都应该意味着一双坚实的臂膀和一个温暖的胸膛。

《无敌破坏王》

哪个爸爸不是游戏高手?带着宝宝一起看《无敌破坏王》,从一个“坏人”的身份和视角进入电影,游戏中的“坏人”就真的是“坏人”吗?还只是我们这些旁观者赋予他的标签?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宝宝你怎么看?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宝宝对任何迷你的东西都会有兴趣,而小人的世界更会让宝宝着迷,在这部电影中,即便是小人爸爸,仍像个男子汉一样保护着母女俩,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大人的世界里借东西。看这部电影,可以感觉到爸爸对女儿的那份柔软与坚持。

第6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失书之痛

李晓波

爱读书的人总将书籍视作如同自己的朋友乃至恋人一样,在其花费上常常是倾尽囊中所有,在书店不厌其烦地挑上很长时间,然后抱回来仔细欣赏,欣赏完后又精心收藏起来。

许是人以类聚的缘故吧,许多与我相知相交的朋友竟也是同样嗜书如命,平日里你非但从他那里“借”不来一本书,反而在你不经意间他们会从的书架上将你精心保存的一本名著“借”走了,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朋友宁可花大钱请你吃顿大餐却愿厚着脸皮从你这“借书”,让你恨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然而,当你想利用同样的方法将你的书从他那里再“借”回来时,谁知他便以其“小人”之心度你“君子”之腹,死也不让你再接近那本书,一口一个“我看完了一定还你”的许诺,让你无法硬从他那儿把书取走。看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无法回到自己身边,你此时的心情如同看着当初与自己山盟海誓而如今竟却与别人在你面前颠鸾倒凤的恋人一样难堪。无奈之余,你只得再三叮嘱其“看书时千万要小心,这本书很好,别弄丢了!”其情之切,其声之诚,婉如看见自己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虽感到万般亲切,却又不能亲自将其接走。呜呼!痛哉!( : )

“千万别借书给别人,我书架上的书大部分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原以为只有我知道法国大文豪法郎士的读书秘诀,竟不料大多数朋友都深谙此道,并且一个个运用得比我还娴熟,常常让我在与他们“借”书周旋中吃了大亏,自叹弗如。

失书是爱书人的一大伤痛,然而从未见有任何读书人因失去一本好书而去精神不振或跳井、上吊、抹脖子,却总看见其在领得仅有的一点薪水后精神饱满地到书店拎回来一摞新书。

这也许正是由于他们读懂了人生的缘故吧!

联系地址:陕西省潼关县工商银行

第7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哟,看来小乔很有信心嘛!那我可要考考你啦!你就用这张封面给大家讲一个小秘诀吧!

诸葛老师又调皮!哼,一堆错乱的图片岂能难倒我?我一眼就看出这是哪张封面啦!果冻们,相信你们也看出来了吧!但是悄悄告诉你,我都不用拼完,就已经想出一个小故事啦,秘诀就是―挑出封面图中不合常理的地方!

小鸟竟然戴着皇冠!这可不常见!

如果你也觉得此处不合理,就先跟着关羽跳到第22页,听听小乔的独家解析吧!

这个女孩子也太小了吧!这不科学!

刘备挑出了一个大小比例的问题。如果你也有同感,那就跟着他去第23页瞧瞧吧!

甲壳虫居然和三岁时的曹操有点儿像,一张白白净净的小圆脸,还有那小胳膊、小腿儿,活脱脱的Q版曹操!哈哈哈!

张飞发现的点总是奇奇怪怪的,如果你对此感兴趣,那就跳到第24页看个究竟吧!

好啦,亲爱的果冻,你觉得封面图中,最有趣、最有故事、最让你好奇的是什么?把那个细节圈出来,再像刘关张一样说说你的理由吧!

小乔连环问

小乔开始连环问了。果冻们,面对小乔的犀利问题,你能像关羽一样勇敢而巧妙地回答吗?

小鸟戴皇冠不常见,那谁戴才合理呢?

当然是人类的国王或王后!那么在鸟的世界里,就不能有国王或王后吗?

这个嘛……可以有!我知道了,这就是封面图里隐藏的故事线索,或许我可以根据它,创造一个鸟国!

这是个什么样的王国呢?

表面看来,这里有很多奇花异草,色彩斑斓,如梦如幻。这是我们能够一眼看到的,那还有看不到的部分呢,你能想象一下吗?

我猜鸟国的空气一定是带着芬芳的!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一定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咦,奇怪,我又发现了一个不合理的地方:这么美妙的鸟国,为什么这两只鸟儿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呢?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现在是清晨,鸟儿们都还没睡醒。又或许,鸟国的国王是个糟糕的家伙,让小鸟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不错!一个小情节已经出来了!再看看画面里还有哪些角色!

还有拇指姑娘和甲壳虫精灵。

童话故事里的拇指姑娘怎么会跑到鸟国呀?

嗯,拇指姑娘原来生活的花园遭到了人类的破坏,现在全世界只有鸟国环境最好,可是那个糟糕的鸟国王想把这里卖掉!

哦,那太可怕了!这可怎么办呢?别担心,拇指姑娘找来了甲壳虫精灵,大家一定会守住这个神奇国度的!

太棒了!这个故事写出来一定很精彩!亲爱的果冻,我问关羽的每个问题,其实也是在问你,我很期待你能给我不一样的答案,编出一个更加精彩的故事!

小乔影剧院

一只喜鹊的身长约40厘米,那么三只喜鹊首尾相连的高度才能比得上一个120厘米高的小孩。这就叫比例。这是特别妙的切入点,无论是让小女孩变小,还是让鸟儿们和甲壳虫变大,都可以安排它们在变化之后遭遇一些或惊险、或有趣的事情。至于具体的情节怎么写,咱们一起去电影里找灵感吧!

《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

韦恩是一个神乎其神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一台能够将物体变小的机器。有一次,机器竟然意外启动,将他的几个孩子全部缩小了!缩小后的孩子们不幸被扫进垃圾堆清理了出去。于是,后院的草坪对他们来说就成了广阔的密林,而平时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生物则变成了可怕的“野兽”!他们不是被飞虫追击,就是差点儿被老爸混着麦片吃掉,险象环生,最后他们到底有没有变回原样呢?就请你去电影里找答案吧!

《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大了》

这次韦恩家最小的男孩亚当居然被电流击中,之后就开始不断地“长大”!变大的亚当把哥哥拎起来放进口袋,冲出家门来了一场街头冒险。对亚当来说,街道上的房屋和汽车都像是他的玩具,人们看着这个巨婴全都惊呆了!最后这场闹剧该怎样收场?带着疑问快去看看吧!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这部动画片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小人》,讲的是身高只有10厘米的少女阿莉埃蒂和她的小人家族的故事。体弱多病的翔偶然发现了阿莉埃蒂的踪迹,还把娃娃屋的厨房放进阿莉埃蒂的家里,两人渐渐成了朋友,可是他们能否一直在一起呢?在这部动画电影中,你会找到答案。

小乔大猜想

张飞啊张飞,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调侃曹操呀!虽然我也承认,曹操小时候确实有着白乎乎、粉嘟嘟、圆溜溜的小脸蛋!不过,我想你的潜台词是,这个甲壳虫很奇怪,长得既像虫又像人吧!

嗯!没错!而且他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像是在欢呼,又像是投降。我总觉得它做这个动作的同时,一定会说点儿什么……

唉!总算把这个淘气的小姑娘哄睡着了。好累,我也要睡了!

可爱的小女孩,欢迎你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太棒了!小女孩终于得救了!

好吧,我投降!我再也不会欺负这个小姑娘了!

大事不好啦!老鹰家族向咱们发起进攻啦!

鸟妈妈!坏人来抓小姑娘了,你快带她逃走吧!

嗯,美美地伸个懒腰,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快点起床啦!鸟王后来了,你们怎么还在睡呀!

第8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恋爱时你们经常去电影院的吧?那段时光一定在内心里埋下了共同看电影的美好记忆。家里的孩子大了,也可以一家子去电影院或在家里看电影,其乐融融。

好的儿童电影同样是童话,而且是“活的”童话。既然是童话,就该有童话的元素,有坏蛋、无辜的好人、跟儿童匹配的故事节奏,还有让孩子提心吊胆的欢乐结局(而大人们总是觉得毫无悬念),如果你还没有洞察儿童电影中的这一切,那么恭喜你,孩子们会陪着你长大!

与书本相比,电影的表现力和广袤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孩子的认可。我建议父母们在通过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设定一定的小规则,成为欢乐的家庭仪式。比如我家每周五晚上是家庭电影日,全家人都要看事先选好的电影。我们家主要是为了孩子的英语听力才加大了看电影的密度――每周在周五看一次,并且命名为“Movie Day”。一般过了周三,孩子们早早就期盼着。周五那天,孩子们早早做完作业,女儿负责“印制”电影票,编上座位号和价格,“卖”给家里的所有成员;有时候会特别照顾姥姥和我,照顾姥姥是因为要搞“公益活动”,老年人不要钱;照顾我的原因是爸爸总是在电影日那天在网络上给很多家长做在线讲座,很辛苦,可以不要钱。

儿子在布置座位,准备零食。最抢手的一等座是地上的垫子,二等座是孩子们的小板凳,三等座是稍偏一些的长凳。票价倒不会因为座位等级的不同而不同――都是一块钱,只要从门口司票员妹妹的手上划过就好。

这样的一些小小乐趣,孩子们很在意,也很在行,随他们心意就好。大人没必要去干涉和指导。

大人干什么呢?泡好茶,调好饮料,端过来安然坐下就好。

孩子看什么电影

我们家讨论选片的时候,在确保适合儿童观看的前提下,一直认为娱乐依旧是首选条件。所以在我们家每周一场的年度排片计划中,有趣的儿童电影所占比重最大。一般而言,多数电影也具备教育性,特别是儿童片,没有教育功能简直不能上映,而且会有不同的人从多种角度来分析其中的深刻主题。

无论如何,作为电影,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图画书大师,同时也是好莱坞的编剧大家的大卫・麦基说过:“好的故事不是讲好人如何战胜困难的,好的故事是讲“邪恶的东西如何在伟大的‘善’面前屈服的。”

当然,我们看完电影也完全可以跟孩子进行讨论。不过,千万不要生硬地询问孩子的感受。我们可以在观影的过程中,观察下孩子的反应。可以发现在孩子那不经意的情感流露,对不同事物或者人物的兴趣,乃至担心、害怕、惶恐。这种儿童的主动投射,是我们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好机会。如果有讨论,父母应该率先讲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如果孩子不愿意说,也没必要深究。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新增加一个“深入”的方法,请孩子们说一说看完电影的感受,我们给记下来。同样,不强求、有感而发,而且愿意才说,才记录。

所以,我觉得亲子共看电影是在亲子共读之外的有一种有益有效的亲子互动。我们家会提前安排每周播放的电影,可以购买DVD光碟,也可以从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影片。现在我们看剧情片较多,看电影前会上网查查分级,一般是PG-13级的我家都可以看了。

坚持看原版电影

说我功利我也不怕。我们那个“功利”的目的还得剖析一下:看电影与学英语。国产片中虽说也有精品,但是适合儿童看的着实不多。就儿童而言,真善美是相通的,电影所带给孩子的人性教育不因语言、国别而不同。就学习而言,多听英语可以弥补我们给孩子读原版书时那不纯熟的口音。就习惯而言,从简单易懂的英语视频教学片入手过渡到英语电影,孩子们完全可以接受。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更多地选择英语片,有些欧洲、日本等国的好电影,比如《放牛班的春天》、“宫崎骏系列”等非英语影片,尽量要找到英语版或者选有英语对白的版本。如果没有,当然我们也看。毕竟学英语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和孩子共度一段美好时光,有着共同的话题,如果还能学习到什么,那当然更加心安理得。

小推荐

我们和孩子一起观看过的电影精选篇目,因为篇幅所限,先少刊登几部吧。

《驯龙高手》:

沟通、理解、相互信赖、亲情、严厉父亲

维京岛国部落统领的儿子嗝嗝,梦想着像父亲一样屠龙。现实总不那么如意,直到他救起一只最神秘、最恐怖的“夜之怒龙”……观影的孩子们也被“来无影去无踪,将对手毁灭于瞬间”的飞龙吓住了,直呼害怕,而当嗝嗝和它自由翱翔的时候,孩子们都拍手称快。

《借东西的小人》:

勇敢、冒险、相互激励、友情、母亲

这是少年翔与“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一家的故事。翔有心接近这些传说中的小人,却不知不觉打扰了他们的生活……孩子们对小人的生活更加感兴趣,那样的人和事情似乎是他们曾经的想象。

《环游地球八十天》:

相信、梦想、相互关心、亲情、家

1956年版,这在各版本里是最经典的一版,剧情幽默又有些小紧张,紧紧抓住了孩子的眼球,而且很多实拍风景也让孩子领略到山水秀美。也许看过这部电影,孩子会找来原著细细品味了。

《音乐之声》:

相信、梦想、相互关心、亲情、家

一部值得全家反复看的经典,好听的歌声,可爱又满满都是爱的家庭女教师,懂事又顽皮的7个孩子,严肃紧张的上校,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怎能让孩子不爱呢!又是歌又是舞,让即使小小孩也能坐下来安静地欣赏完。

《狐狸与孩子》:

第9篇:借东西的小人范文

【关键词】桃花扇;小人物;李贞丽;柳敬亭;苏昆生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22-02

《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实人实事,有凭有据”的历史剧,也是明清传奇中借爱情写政治的巅峰之作。剧作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清客、贩夫走卒各色人等,全都面目精神跃然纸上,作者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侯方域与李香君,更是以极大地热情塑造了一批小而不弱卑而不贱的小人物,他们并非主人公却贯穿全剧始终,是剧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人物。

一、小人物之:李贞丽――驯善的女人,伟大的母亲

《桃花扇》中的李贞丽不如李香君那样刚烈,孤高,甚至有些平庸爱财,《却奁》一出中,李香君面对那些金银珠宝弃之如粪土,而李贞丽却为那些好东西都丢一地而感到惋惜,《守楼》一出中,她替李香君嫁往田仰家,临走前还不忘:“(又嘱介)三百两银子,替我收好,不要花费了。”[1]仅这两个细节,两句言语就将一个平庸爱财的“老鸨”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但李贞丽的性格绝不仅限于此,她是一个,但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并没有把色艺双全的李香君当作自己的摇钱树,而是真诚地疼爱香君、爱护香君。侯方域本清贫,是靠杨龙友从中牵线,得到了阮大铖的资助才有能力梳拢李香君的。却奁之后,侯方域囊中羞涩,但李贞丽并没有嫌贫爱富阻挠二人相爱,仍然允许侯方域留在媚香楼中,并且以礼相待,可见她虽爱财却并不贪财,待人和善,对李香君也是发自内心的爱护。

《守楼》一出中,马士英等派人带着三百两银子来强娶香君,她没了主意,只好委曲求全,把香君拖下楼去。香君立志守节,拼命抗争,撞得血喷满地昏迷不醒。此时李贞丽完全可以趁香君昏迷之际将她送到田府,省事又避祸,但她作为一位母亲,不忍看自己的女儿这般痛苦无奈,更不忍看她为了守节而寻死觅活,情急无奈之下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代香君出嫁,走之前还再次交代杨龙友照管香君。

结尾处李贞丽送别故友之后,独自感叹:“妾身厌倦烟花,伴着老兵度日,却也快活。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哪能成寐也。逢旧人,触旧景,殊难为怀。”此情此景,此人此叹,都不禁让人悲戚含泪。李贞丽的一生以漂泊天涯收尾,与李香君最终的出家归隐相比,更有着一种现实主义的悲剧精神。

二、小人物之民间艺人:柳敬亭――幽默风趣的艺人,锋芒毕露的侠士

柳敬亭在桃花扇中起着“往来牵密线”的作用,他是一位民间说书艺人,没有显赫高贵的地位,在当时甚至是属于“下九流”,没有政治发言权,但却关注国事,爱憎鲜明,在那样朝代更迭,黑暗复杂的政治形势下,用自己的道义观念,用自己强大的信念,微弱的力量,担当起了国家兴亡的社会责任,奔走于朝廷与外将之间,《桃花扇》评中有这样言语:“敬亭传书而来,传檄而去,皆是冒险仗义,光景动人。”寥寥数语,写出了柳敬亭在剧中所担当的重任。柳敬亭曾为阮府的门客,但在了解了阮大铖奸佞的真实面目后高吟一首“老子江湖满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年来怕做朱门客,闲作街坊吃冷茶”,选择了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离开了阮府,足见他是一个有着正义感和节操的义士。

柳敬亭离开阮府后,曾为复社公子们说书,他借《论语》中“申鲁三家欺君之罪,表孔圣人正乐之功”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绝不与阮大铖之徒同流合污的决心。《访翠》一折中,大家一起吃酒行令,柳敬亭借坡与佛印说禅的笑话嘲讽阮大铖,“这样硬壶子都打坏,何况软壶子。”种种细节与行为都表明了他的爱憎分明。

作为江湖艺人,柳敬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人格和高尚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他还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修札》中,左良玉领兵东下,要抢南京,杨龙友请求侯方域以他父亲的名义写信给左良玉加以劝说诱导,阻止他的行为,然而写信容易送信难,谁能担当这等重任?谁又有勇气接受这样的重任?这种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气绝非一般民间艺人所有。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是丑角,这就决定了他幽默、诙谐的性格特征。如“访翠”一出酒行令中,唱到柳字时,香君含羞不唱,要请个相公,掷到了柳敬亭,柳敬亭说:“我老汉姓柳,飘零半世,最怕的是柳字,今日清明佳节,偏把个狗圈儿套住我的老狗头。”[2]他巧绝,趣绝,令人忍俊不禁的小笑话一次次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

柳敬亭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这也是他不附权贵,忠君爱国的最终表现,当自己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一切政治幻想都破灭的时候,自己心中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都变成虚无的时候,也只能选择归隐山林,做一江上渔翁,倒也逍遥。

三、小人物之书客:蔡益所――精明的卖书客,无奈的入道者

桃花扇底芸芸众生,其中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小角色,那就是在第一出就得闻其名而未得登场的蔡益所,一个与侯方域等清流结交甚密的南京书客。直到第二十出《闲话》,他才真正得以出场,与蔡瑶星等人于逃难途中相遇同宿在一家村店内,豆棚闲话中得知流贼攻破北京,崇祯帝缢死煤山的消息后不住地掩泪,听张瑶星说道还有进朝称贺,做闯贼伪官的人时,他破口大骂:“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可见他也是甚为关心国家大事,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极富同情心的一位书客。

蔡益所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精明的他连逃难途中也不忘自己小铺的生意,但他编唱本不仅是为了牟利,他要殉节文武者万人敬仰、不忠不义者遭人唾骂的希冀也说明了他的忠君爱国和明辨是非。《逮社》一出中,他因为出版《复社文开》被阮大铖捉拿问话,他并未露出丝毫胆怯与慌乱之态,而是临危不惧,阮大铖将复社文人逮捕之后,蔡益所赶紧与苏昆生相商解救事宜。

他一步步地被张瑶星引诱出家,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自己的书坊,放弃自己安稳的小日子,虽不情愿,但还是随张瑶星而去,期间他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竟然莫名其妙地入了道,当张瑶星完全沉浸在云白山青之时,他还迷迷糊糊地嘟囔:“老爷要去看山,须差人早安排公馆。那山寺荒凉,如何住宿?”[3]显然此时他对自己的处境还不大了解,张瑶星以他看破红尘的高度相劝:“舍勒那顶破纱帽,何处岩穴着不得这个穷道人”时,他仍旧有所期许:“这是那里说起?”如果不是官司缠身,又与复社文人关系撇不清,他怕是不会这么乖乖听话的。

直到《入道》一出,他与画师蓝田瑛都已经完全心甘情愿地跟随张瑶星,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小道。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他若继续开他的书坊怕是也过不安稳,这样无奈入道的结局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归宿。

、民间艺人、书客等这些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在《桃花扇》中无一不牵动着剧情的发展,他们是剧作者着墨渲染的极有价值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身处于弱势群体,才更能映衬出他们内心的强大。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群在正史中湮没无闻的小人物时,却发现不得不带着一种敬畏感去仰视他们。而这也恰恰显示了剧作者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上的高明。所以《桃花扇》才会一经脱稿,便立刻轰动京城,被题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

参考文献:

[1][清]孔尚任,云亭山人.桃花扇评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2.

[2]张红霞.论桃花扇中的功能性人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4):25.

[3]陈大远.论《桃花扇》中的柳敬亭与苏昆生[J].绥化学院学报,2006,(06):4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