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个性消费; 品牌个性塑造
一、大学生的个性消费行为表现
所谓个性消费,通俗点说,就是人们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志趣和心情。个性消费的出现可以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使得对个性、差异化的表现更加明显和复杂,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形式的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更希望拥有产品之外的个性部分;二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培育了个性市场,消费者能在品种繁多的产品中做个性选择;三是个性消费环境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为个性消费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面对着社会结构的改革,利益分配的调整,信息膨胀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其思想、价值观、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必然带来个性消费行为的变化:
首先,主体化的价值观导致自我消费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主体化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个人拼搏、自我表现、自我价值等思想观念更强,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被动到主动,从退避到进取,从自我压抑到自我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则表现为自我消费意识增强:(1)消费观念的时尚和新潮。据调查,有12%的同学非常认同、35%的同学比较认同“只要喜欢,再贵的东西也会想法买下来”,换言之,近5成的同学在消费时强调个人喜好。当被问到是否会体验超前消费时,19%的同学选择会,45%的同学选择不会,36%的视情况而定。而现实中,有26.6%的同学已经有过超前消费。(2)个性品牌消费占主流。调查中,大学生零花钱主要用在运动服装、电脑游戏软件、社会交往等,而对于购买服装,52%的学生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其次,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导致消费的务实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已逐渐从理想向世俗化转变,以往易冲动浮躁的心态渐趋理性化、成熟化,大部分大学生基于现实经济条件以及务实性的态度,在消费决策上以求实、求廉为主,另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加上没有自己创业艰辛的体会,在消费决策上则多表现为求新和求名。调查中,75.3%的人在衣食住行的标准上选择“以经济实惠为主”,59%的人选择的是“兼顾实惠和高标准”,仅有5.3%的人“尽量追求高标准”。此外,在购买物品时,54.6%的人首选“质量”,27.7%的人首选“价格”,还有18.8%的人首选“时尚”。
第三,多元化价值观带来多元化的消费。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价值主体的个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兼顾化。大学生已不再被传统观念所约束,社会的多元化给了他们个性拓展的空间,消费上亦呈现出更为多元化:(1)更为理性的金钱观。一方面,大学生渴望拥有金钱,在对金钱观念上,48%的人认为“金钱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独立意识。在被问到希望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消费的收入时,77.8%的人选择“打工”,但还是有 10%的人选择其他的方式或不清楚。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他们选择了更积极主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要求。(2)社会人际消费表现突出。当代大学生多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狭小和封闭的成长环境以及从小到大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的个性表现较复杂,一方面,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能力弱,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以及年轻人特有的个性又迫使他们有社会交往的愿望,在消费表现上突出表现在社会和人情消费逐渐增多。调查中,有85.2%的同学有“人情消费”,而“人情消费”则集中体现在“为朋友/同学过生日”、“请同学/朋友吃饭”等。(3)多样化的闲暇形式。大学生闲暇时间的运用更为多样化,面对媒体和市场的诱惑,他们表现出多样的闲暇形式。
二、品牌个性塑造及其必要性
品牌和人一样都是有个性的,所谓品牌个性,其实质就是消费者真实个性在某种商品上的一种再现。品牌个性的塑造就是企业通过对动态市场的准确认知和把握,把目标市场的共同特征提炼出来,并加以强化。同时持续不断地向目标市场消费者进行这种概念的传达,以取得目标消费者的认知与共性。对大学生这个目标市场来说,品牌塑造的思路就是将品牌个性与大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其消费个性)相匹配,则品牌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个性的前提下,认为塑造品牌个性是:
1.当前大学生市场所要求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年鉴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108.56万人,这几年招生数量仍在不断上升,可见大学生市场潜力之巨大,产品需求之旺盛,是各路商家的争夺之地。生活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每天大量的影像、声音、形象和想法都在冲击着大学生们,广告的喧闹,品牌的众多,让他们无从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品牌的灵魂是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品牌,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自己的产品要在芸芸众生中凸现出来,被大学生接受,并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必须使品牌体现出差异性。用产品属性、功能等来展示差异性是很难保持的,而由品牌个性建立起来的差异性则最牢固,很容易在消费者脑海里扎根。此外,当前大学生市场以日用、百货这种差异化较小的产品居多,企业或商家要展示本身品牌的差异性,必须建立个性化品牌。
2.大学生个性特征所决定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较典型的个性特征。一是思维方式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移,其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都在增强。表现在有主见、不盲目服从、不人云亦云。他们的思维具有较好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对新事物容易接受和理解,对新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是感情奔放,好强、好胜、好冲动,敏感好奇,追求时尚。一方面,能相对克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但由于其在生理和心理等的不成熟,又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因素。三是具有叛逆性。在不断的成长中,大学生的自由和独立的愿望更强,他们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有时喜欢表现得特立独行。
品牌的个性塑造不能离开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心理,一般来说,消费者都喜欢和他个性相符合的品牌,因此,要更好地抓住这个目标群体的的心,必须塑造出自己品牌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充分体现就在于品牌的个性。
3.品牌忠诚度的培养所必需
品牌忠诚度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行为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实际行动上能够持续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 这种行为的产生可能源于消费者对这种品牌内在的好感?, 也可能是由于购买冲动、促销活动、消费惯性、转换成本或者市场覆盖率高于竞争品牌等其他与情感无关的因素促成的。情感忠诚度是指某一品牌的个性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吻合?, 消费者对该品牌已产生了感情?, 甚至引以为豪?, 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朋友和精神寄托?,进而表现出持续购买的欲望和行为。
品牌个性大部分来自情感,只有少部分来自逻辑思维。这是因为品牌个性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或者说是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感觉,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这种品牌的感染力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强大的品牌动力,最终形成情感忠诚度。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中,情感多于理性,现在的很多消费会留下很多情感因素,比如可口可乐、耐克、NBA等等都带给大学生们对学生时代生活的怀念。而这种情感感染力不仅仅体现在现在,它还将产生空间和时间上的辐射性、延展性,随着大学生们走入社会,品牌忠诚尤其是品牌情感忠诚将极易在他们未来的中高消费阶层中产生。 三、品牌个性塑造的策略
品牌个性的塑造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因素来积极驱动,大卫·艾克把这些因素分为与产品相关的因素和与产品不相关的因素。基于以上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对品牌塑造必要性的叙述,品牌个性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产品品牌个性化
体现产品个性的因素有产品类别、属性、包装、价格等。因此,产品品牌的个性塑造也即围绕着这几个因素进行。首先,在产品的类别和属性上,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市场,“差异化”和“创新”是首选。当前进入大学生市场的产品主要是生活基本用品和IT电信产品,事实上,大学生本身特性就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新东西。任何能体现其价值、形象、个性的产品和服务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现在大学女生中盛行的美容、美甲、耳饰等能充分表现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和个性,但这些产品和服务几乎都来自于日本和韩国。其次,产品的包装犹如人的衣服,它不仅可以美化产品,同时也是品牌个性的体现。面对大学生的产品包装要符合他们的口味,太俗太华丽的都不适合,而有着独特“气质”的包装一定受欢迎。如有的企业把“酷文化”融入在包装中,以宣扬其特立独行的个性。第三,价格。由前分析可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多元化的,月消费额从几百到几千的都有,但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比较务实,如果一味追求高价策略,不仅会带来校园的过高消费,而且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但如果都实行低价策略则会略显落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5成左右的大学生购买服装类产品还是选择专卖和超市,而这些地方的价位都比较适中,能被大学生所接受。
2.品牌传播的个性化
品牌的个性,常常通过广告的沟通及传播策略得以清晰明朗,进而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以大学生为目标市场的广告策略可集中选择为:一是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使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最能代表品牌个性及诠释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关系,它实际上是将品牌的个性特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换言之,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行为实际上都是对某一特定角色形象的自我心理体验,而这种角色的自我感受和体验也正是消费者采取消费行为的目的之一。对大学生市场来说,名人,尤其是当期明星,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代言人。二是诉求方法的创新。以大学生为诉求对象的广告,应当以情感诉求为主要手段,打造时尚、温馨、青春、简洁等广告风格。为满足大学生的求新、求变、求名的消费动机,广告内容应力求新奇、形式多样、信息快捷。三是传播媒体的使用。平面广告以时尚杂志为主,空间广告则以热门电视节目、校园户外广告等为主。此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广告来传播品牌个性也已经成为品牌传播的新的途径。
3.品牌个性定位的与众不同
品牌个性定位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个性风格与市场定位。品牌个性的定位不是宣传产品。关键是发掘出兼容具体产品的独特风格与经营理念。品牌个性定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学生的品牌定位,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当前意识要求——以新潮 、时尚、休闲、个性为主,还得满足大学生未来的意识要求。很多定位于中产阶层的产品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市场。以信用卡为例,前不久,在上海各大高校的食堂周围及校园要道,招商银行的专职人员向高校大学生宣传信用卡的各项优惠政策,场面之热烈,形式之多样,一时间,办卡摊位前被大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继招行之后,建设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在随后的一周内也相继在上海高校抢滩。显然,银行已经看到信用卡在校园的市场潜力。几年后,大学生就将踏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中高收入人群,银行只要先让大学生成为其客户,然后通过加强售后服务等措施,使之成为自己的忠诚客户,就可为将来拓展业务空间。
此外,定位于白领阶层的,能彰显成熟或成功男性(女性)魅力的服装、高级化妆品,也同样能满足大学生对未来自我的一种渴求。因此,在品牌个性定位上不应拘泥于现在的一些表象的东西,更要看到大学生们对未来自我深层次的渴求。
4.品牌文化的独特性
品牌,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
品牌文化就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形态以及经营行为的总和。
面对大学生市场,在塑造品牌个性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育独特的品牌文化。一旦某种品牌文化在大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来,选用该品牌就会成为大学生们终生理解、接近该种文化的一种途径。以索尼为例,索尼的校园营销战略是“放长线,钓大鱼”,即以文化为线,大鱼则是现在的大学生——未来的中高层消费者。面对目前尚未饱和的DV市场,作为中国DV市场的霸主,索尼把视角瞄准高校,在2011年9月-11月,索尼公司通过举办全国DV大奖赛、全国高校 DV巡回讲座、邀请知名人士做各种演讲和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培养学生对DV文化的热爱,追求高品质的DV文化的同时,建立了大学生对索尼的品牌忠诚。同出一辙的还有飞利浦的历时五届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大学生中的这些超前品牌经营,目的是在大学生们还在读书期间,就让他们对本公司产生好感,而这种好感来自于两者:一是产品,二是对公司文化的认可!
参考文献:
藏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周朝琦,等.品牌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消费;混沌;导引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数量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早已成为特殊的消费人群。由于大学生群体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总是走在社会的前沿。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社会上其他消费者。在当下,各高校的大学生消费的导向作用也日益增强,认真研究青年大学生消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青年大学生消费的困境
1.1冲动消费。“冲动消费不是必须的消费,大多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引起的消费行为,是非常态的消费。”[1]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看已经成年,但往往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因此,做事时常不够理性。并且长期待在学校中,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展还不太完善。当在社会中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时,心理往往大受打击,情绪波动也很大。这时就有不少学生会选择以消费来排除愤懑。举例来说,有些学生受了委屈,尤其是女学生,她们往往选择去超市买一大堆零食,在宿舍里一吃就是一天。这种行为都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类似这种冲动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1.2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消费高,花钱大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消费低,花钱会计划着,这种区别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因为大学生的生活是集中住宿,难免会出现比较。又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成长阶段,其自尊心和好胜心强,不愿低人一头,再加上抵制不住来自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的诱惑,往往就会出现攀比消费。一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产品,长此以往会陷入恶性循环,推高大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炫耀性消费本身并不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挥霍与浪费,其根本东西在于通过夸富式炫耀来博得社会羡慕从而期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目前一部分大学生越来越“向钱看”。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经常一掷千金,在同学面前消费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无论需要不需要的都随便买,让其他同学看起来非常有面子,让别人羡慕不已,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1.3盲目从众消费。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所谓从众,主要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我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3]。在目前的大学生消费中,盲目从众的现象十分普遍。还有些学生是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费,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所以就经常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虽然大学校园中消费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学生家庭收入情况还是有差距的。相对于多数人来讲,对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随大流、讲派头现象早已习以为常。因此,避免盲目从众消费现象的产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水平相近的同伴一起购物,远离“羊群效应”。1.4奢侈浪费消费。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也较高,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不知“苦”滋味。因此,在消费中也不曾想过父母挣钱不容易,需要的不需要的只要想要就买,难免会有不少浪费现象发生。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大学生更加注重包装和改造自己,不少同学为了追逐虚荣,时不时的请客吃饭,花钱大手大脚,经常仰仗着家里的积蓄到处摆阔气,买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名牌包等等。
2青年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2.1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生活时间最久的环境,对于每个人消费观的形成和消费行为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自然而然就会给子女更多的生活费,由于“90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因此,家长总是担心孩子钱不够用,除了每月一定的生活费以外,还会额外给出零花钱。这就为一些大学生的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合理消费提供了经济保障。然而,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孩子,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状况,有节制地消费。家庭消费观念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作为微观环境的一种,对于每个个体的成长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很多想法和行为直接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多数家庭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少讲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样就会使得孩子从小就对消费不过分计较。有些比较富裕的家长经常灌输“不差钱”的思想,对大学生消费产生误导。还有些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家庭,其父母也是抱有“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自己孩子被别人看不起”的想法,总是自己省了又省,把钱都留给孩子用。这些家长的消费观念一再放任了部分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2.2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从个人层面上理解,是当个人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甚至压抑基本生存需求而去追求高档、奢侈型的消费方式。”[4]伴随着改革开放,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消费主义观念也不断涌入中国并对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当代大学生对一切陌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使他们较早地接受了这种熏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消费主义,进而加入了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的队伍中去。社会上的餐饮、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琳琅满目,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大学生去消费。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传播和渗透消费信息,很多商家利用传媒大造声势,进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2.3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从学校的重视程度上看,一方面,教学层次的高低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重视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学层次高的学校(如211学校、985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而这些学校的学习、学术氛围比较浓郁,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淡化了在消费上的不理性;层次相对较低的学校(如职业院校)比较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风气不佳,体现在消费上是更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和攀比性。”[5]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是考试选拔制度,所以各高校的首要目标也必然是提高升学率、考研率和就业率等等,这就决定了目前各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素质,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与指导。从学校的教育引导方式上看,学校主要依靠专业教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和校园心理师,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并没有专门设专职教师来对学生开展消费教育,这就必然会导致教育不贯通、不完善等缺陷,大学生们也就不会重视。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课堂上了,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专业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备课和讲课。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更是又多又杂,既要管理班级内的日常生活还要参与管理班委内部的事情;再次,大多数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室的人肯定是心理有问题,听起来并不像是“咨询”,而更像是“看病”。总之,目前大学里有关消费观的教育的确欠缺。2.4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消费问题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正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前期,虽然购买欲望很强,但是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这就决定了其消费会受到很多限制。大学时期是一个渴望独立而又不能完全独立的尴尬时期,此时的大学生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善,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为了满足自尊和虚荣,很多同学采取消费的方式来表达。大学生在校是群体生活,每天与他人朝夕相处,难免会有羡慕和嫉妒,于是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消除这种感觉,当代大学生就会通过大量地花钱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让别人羡慕自己。同时,大学生的好胜心强,有不服输的精神,但是这种好胜心表现在消费上就不容乐观了,很多学生往往通过任意消费来展现自己的自信和优越,导致炫耀性消费的盛行。
3青年大学生消费导引
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解决大学生消费的困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3.1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的很多消费观念并非完全来自学校,更深层的来源仍然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内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至关重要。首先,父母应改变“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想法。在对待孩子的消费问题上,大多数家长都采取有求必应、尽量满足的态度。我们应该从源头入手,父母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改变态度,以理性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花销。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家庭的消费已经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渐行渐远,很多家长为了摆阔气,往往是大手笔地挥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改变家庭消费观念,树立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2规范社会消费环境,营造积极、和谐、绿色的消费环境。政府要引导正确的消费观,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导向。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对国民的消费观产生了重大冲击。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传合理、理性的消费观念。规范传媒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环境。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大这一特征,导致信息中含有消极的部分,这些消极因素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加大对传媒业的监督力度,并且提高传媒人士的素质,对于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3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消费意识方面的教育与引导。(1)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改变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纠正大学生对财富的认识偏差”[6]。在大学新生刚入学时就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理财理念。其次,完善理财教育课程体系。定位理财类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理财课程定位于本科教育水平,发挥经管学科优势,将个人理财、会计学基础、消费经济学等经管类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公选课,并在高校广泛开设,为今后的就业、创业等奠定良好的理财基础。(2)学校应该优化校园环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营造积极的校园消费环境,让当代大学生深受环境的熏陶,自觉养成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习惯。(3)学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他们是经济弱势群体,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家庭经济差异可能会很大,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更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校应利用多种渠道帮助他们,除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物质上援助以外,还要对他们加大精神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消费心态。3.4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同学间的消费差异,努力克服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切实根据自己家庭条件的状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其次,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作出计划,消费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同时,学会记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再次,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独立意识,不能过度依赖于父母,可通过各种兼职工作来赚钱,作为生活费用的补充,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增强社会实践经验,也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杨晶茹.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150.
[2]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6.
[3]胡炜青.目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156.
[4]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0.
[5]魏琴,周泉,徐捷,等.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124-125.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正成为世界重要而且快速增长的奢侈品市场。中国是全球最有发展潜力,且增长最为迅速的奢侈品市场。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入了经济腾飞、社会祥和、人民富足的繁荣阶段。中国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随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因此被唤起和激发,中国正在涌动着一股强劲的奢侈品消费潜流,这是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促成的。本文就奢侈品的消费心理进行相关探讨,以期更好了解奢侈品消费研究。
2顶级奢侈品消费类别及特征分析
一切经济活动是从需要开始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根据消费过程的运行轨迹,消费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是从消费需要、消费需求的研究开始的。这样就要涉及到:研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需要,人们的消费需要如何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研究需要总量的变化、需要结构的变化:研究如何根据需要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变化,人们的消费需要如何由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的消费需要的不同变化、特点以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影响消费需要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分析需求上升规律的作用及其实现,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对顶级奢侈品的消费研究正是作为消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顶级奢侈品是与必需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的出现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恩格斯的消费资料基本属性理沦(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以及日本心理学教授宇野政雄的消费结构三阶段理论(以衣食为中心、以安全舒适为中心、以生存意义为中心)可知,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自然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追求高级的消费形式以满足其更多高层次的需要,所以顶级奢侈品消费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奢侈品指在各种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更多时候用来描述那些费时费力精雕细刻完美无瑕的精制品。奢侈品的定义因人而异。对于一个贫穷的孩子,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可能就是奢侈品;对于一月收入千余元,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普通上班族,一件上千元的衣服是奢侈;对于富豪们来说,这些简直不值一提。奢侈品不仅与金钱直接联系,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品味。顶级奢侈品的消费指的是享受超出社会平均价格水平以及社会心理的价格承受能力的产品消费,同时也是一种超实用功能的、以享乐或炫耀为目的的消费,是购买和享用异乎寻常的高档或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顶级奢侈品消费可以分成“创造性项级奢侈品消费”和“浪费性顶级奢侈品消费”两类。
(1)创造性顶级奢侈品消费是指消费通过劳动和技术而创造的更优良、更精致、更高档的产品。它被称为顶级奢侈品是因为该产品成本高昂,价格昂贵,暂时还没有进入大众化产品阶段。例如,当大家都在看黑自电视的时候,彩色电视机就属于顶级奢侈品。当大家都在看CRT电视的时候,等离子电视机也属于顶级奢侈品。这种顶级奢侈品属于创造性顶级奢侈品。这一类奢侈产品的消费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从长远来看创造了社会的富足,它能集中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质内涵,并刺激革新创造工作机会,塑造品位和风格。
(2)浪费性顶级奢侈品消费是指非实用性的排场、张扬和铺张性消费。比如,为举办宴会而花费巨款大放焰火,为举办婚礼而雇用几百、上千辆的车队招摇过市,为摆谱显阔而一掷千金、纸醉金迷等等。这一类奢侈消费品对社会风气有不良影响:第一,“先富”阶层的奢侈消费冲击了社会心理的平均价格承受能力,对社会起了一种强烈的社会风气的示范作用,其结果,是容易导致整个社会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第二,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感削弱、人们对收入分配日益感到不公的情况下,富人的奢侈消费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上颇为普遍的“仇富心理”,实际上是人们对社会公平感削弱现状的不平。第三,顶级奢侈品存在“可经济替代”,在此情况下去追求奢侈消费,造成了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稀缺资源的浪费,对于此种消费是不应提倡的。
3顶级奢侈品消费特征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的关系会背离得很远,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并驱动人的行为选择,我们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在奢侈消费中,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己不在商品的本身之上,而是依附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的“符号象征价值”。从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为博得红颜一笑可以一掷千金。戴一只几百元的手表和戴一只价值百万元的江诗丹顿表,其看时间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戴一只用18k金作壳,满是钻石的名牌江诗丹顿表能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极其昂贵的名牌商品称之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在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成名作《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作为经济学家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对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持批判和嘲讽的态度。他认为,这些人有了钱以后以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从事浪费性消费,这就是炫耀性消费。他还以这个阶级如何在服装上争奇斗胜,借此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来说明这一点。凡勃伦对炫耀性消费是否定的,这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也曾洛阳纸贵,但并没有能阻止炫耀性消费的“发扬光大”。当然,这也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阻止的东西。他去世80年间,炫耀性消费愈演愈烈,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2001年德国企业家沃夫冈•拉茨勒写了一本名为《顶级奢侈品带来富足》的书。这本书被称为“风靡欧洲的奢侈宣言”,荣登德国《明镜》周刊的畅销书榜首。拉茨勒认为,少数富人放弃炫耀性消费并不能消除世界的贫困。炫耀性商品(即顶级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它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质内涵,它能刺激创新、创造工作机会、塑造品位和风格,总之,只有肯定炫耀性消费才能增进社会财富,使更多的人生活更好。这正是《奢侈带来富足》的含义。这两个人的观点其实代表了人们对炫耀性消费的不同心态。凡勃伦作为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从道德层次上批判炫耀性消费,而拉茨勒是拥有沃尔沃、美洲豹、陆虎、林肯等众多名牌汽车的PAG集团董事会主席,则从现实经济的角度称赞炫耀性消费。观点不同是正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一致。是否进行炫耀性消费是消费者选择的自由。我们今天还是普遍认为:顶级奢侈品是消费者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顶级奢侈品消费是引领消费时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尽管顶级奢侈品消费只是占总人口比重较少的富人或中等收入阶层的人的行为,但对引领消费时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非常重大,它会带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潮流,拉动国民经济。我们可以亲眼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顶级奢侈品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大的现象,无论是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还是教育、医疗、休闲领域,我们都能看到由高档物品(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的方式在引领着人们的潮流,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潮流和时尚的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在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品牌展示、旗舰店、名人代言等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高档首饰、化妆品、服装、手表、汽车等顶级奢侈品的消费和高级文化娱乐消费方式的选择,都在不断的推进着这个人都市朝更加国际化迈进。
4顶级奢侈品消费群体及消费观念分析
顶级奢侈品消费者是由形形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其构成成分相当广泛和复杂。通过调研,研究者发现:尽管没有严格意义的顶级奢侈品消费者,但是顶级奢侈品消费者具有一些相同的行为表现。在一项由某时尚杂志所做的调查中显示:有96.2%的被调查者愿意为至少一种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多花钱”,几乎有70%的人确定了多达十种他们愿意以巨额开支消费的产品类型。这意味着,与他们在其他种类产品上的开支相比,他们愿意花费在顶级奢侈品消费上的开支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极其不相称。然而,另一个调查中,“只有近一半的消费者(48.4%)准备着为一个特定的产品种类“能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这部分的消费者中只有一半愿意为三种类别的产品狂热消费。上述这些调查结果提供了一项有趣的发现:顶级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往往具有高度选择性。他们细心地而且是有意地去趋优消费特定种类的优质商品,同时他们又在很多类产品中,或者说大部分其他品种的产品中花更少的钱,进行“趋低消费”;他们有选择性的购物标准既是理性的—包括了对产品的工艺和功能的考虑,也是情感的。具体来讲,趋势优消费的人群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有工作的单身青年一族.这一类人除了房租、家庭用具和电话通讯费用之外,没有什么其他花销,会有不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2)独居空巢的人。包括已婚夫妇、丧妻者或丧夫者,他们收入不错,孩子们不再住在家里。
(3)离异女性。在上述调查中,离异女性说她们愿意在多达30个品种的产品中选择价高质优的购买,这远远超过了其他消费群体。通过对其消费心理分析发现:一方面,离异女性试图从顶级奢侈品购物中寻求一种情感慰藉;另一方面,还或多或少的存在报复性购物的冲动。
(4)丁克家庭。丁克家庭即DINKs(doubleincomenokids)是指没有孩子的双收入家庭。这类家庭,通常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挣两份收入,拥有足够的可支配财富能花在优质产品上。同时,他们工作压力大,需要购买让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更轻松的物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的重要作用、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加理性和成熟,但是以上诸因素还能够培育出受情感力量所支配的大量的顶级奢侈品消费者。人们总是提倡勤奋工作,而对过度消费却感到不以为然。这种价值取向对顶级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开拓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社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在赋予了消费者以更大的购买力、更丰富的消费知识和广泛的购物范围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损失和压力。由于工作压力和紧张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难以维系,离婚率不断攀高;工作缺乏保障,雇员缺少对公司的忠诚;尽管在工作上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却往往感觉不知所措,不知何去何从;为争夺报酬最高的工作和最引人注目的机会,人们感觉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带来的压力;担心自己达不到标准,会在竞争中失败。消费者内心的焦虑需要心灵的慰籍,也需要缓释的通道。而购买顶级奢侈品则在一定程度成为消费者释放焦虑的媒介和通道。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和与购买顶级奢侈品密切相关的四种重要情感因素。
(1)关爱自己
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工作人员,特别是有家庭的工作女性感觉工作过分劳累,时间远远不够用。他们迫切希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片刻喘息时间,在劳累了一天后犒劳自己一下,给疲惫不堪的身体注入活力,缓解紧张的情绪。因此,购买顶级奢侈品能让她们感到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我感觉更好。诸如,个人保健、洗浴及护肤用品、减肥温泉疗养、家用美食、内衣内裤和床上用品及家用电器都是重要的关爱自己类产品。
(2)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指发现、建立、维护,加深与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人的关系。人际交往包括三个次空间:吸引异性、成为朋友和团体中的一员、照料家庭成员。人际交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活动,也是顶级奢侈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为了吸引异性,消费者购买衣物、内衣、珠宝、首饰,并且利用各种各样的美容手段,让自己显得更年轻,也更具吸引力;为了建立友谊、密切与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他们分享优质葡萄酒、餐厅大餐、汽车、运动设备和旅行;为了关怀家庭成员,他们购买使用方便的器具等。例如商务交往是要讲究排场的,精明的商人自然知晓这个道理。要讲究排场的话,当然也就离不开奢侈品。生意场上很多奢侈品是一种实力表现,体现出商谈的诚意。瑞士手表一向是高档奢侈品,几十万元的手表在中国市场也一样有人买。但是,一般不是自己佩戴。当生意中的一方摆出豪华酒店、名车等等排场之后,一般对方都会认为这体现了其经济实力。尤其中国人爱面子。一般的中国人都认为排场足是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生意自然好谈多了。
(3)探索
探索,指探索世界,获得新经历,开拓个人视野。其包括:探险、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得到乐趣。顶级奢侈品消费者寻求一种经历,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挑战,而且有助于树立其在周围人们心中的形象。对大多数新顶级奢侈品消费者而言,融探险和学习为一体的活动值得他们花上一大笔钱。旅行、减肥温泉疗养、汽车、运动设备、外出就电脑、葡萄酒都属于探索类物品。探索,既包括真实行动也包括一种感受与体验,它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
(4)个人风格
个人风格指表现个人品位,使自己与众不同,显示出成熟和成功。个人风格往往与“时髦”、看上去“漂亮”和感觉“独特”相关联。服饰、内衣、时尚首饰、手表、汽车、酒类、外出就餐和旅游都是能够让消费者展示他们的风格、知识、品位和价值观的产品类型。
5消费者顶级奢侈品消费选择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顶级奢侈品消费选择行为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大量变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些变数加以考察。一种是内部因素,如需求、欲望、动机以及消费者的情感、信念、观点、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能力水平、收入水平、教育程度、个人倾向性等因素;另一种是外部因素,又可分为环境因素以及与商品有关的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等,与商品有关的因素包括广告、包装、设计、价格、品牌、产地、促销等。作为内部因素的消费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动力。动机不同,所表现的顶级奢侈品消费选择行为必然存在着差异。在商业上应用较广的是心理动机理论,包括12个方面:追求一致性的需要、归因的需要、归类的需要、对线索的需要、追求独立的需要、求新和猎奇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自我防御的需要、出风头的需要、强化的需要、对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模仿的需要。在制定广告和营销策略肘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相应的定位。影响消费者顶级奢侈品消费选择的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与商品有关因素。其中,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重财好名。人们希望通过奢侈品消费,维护自己的面子,提高社会地位。同一社会层次的成员在价值观、爱好、兴趣、行为方式上具有同质性:社会群体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成员结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群体影响个体消费行为,信息如何在群体中传播。前者涉及群体影响类型与影响程度、群体内服从、群体人员的角色及其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家庭是重要的社会群体,家庭人员共同进行购买决策;情景或购买情景是在特定时空条件影响消费者活动的环境因素。与商品相关因素包括了:广告、品牌、价格、口碑和该商品的包装等。
1.消费趋于多元化和理性化。网络购物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购物环境、多元化的商品。当今大学生网络购物最多的是服装,其次为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化妆保养品、生活与体育用品,最后是礼品类、虚拟物品、购票、音像制品。可见,实物商品、风险较小的商品其网络消费比例更高。网络购物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人与人只是通过文字交流、图片传达信息等决定是否购买,中间可以避免商家人员促销、诱惑等。大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大量产品信息,通过综合、理性的分析,最后在大的范围内、丰富的产品中选择质量最好、价格最低且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
2.方便快捷与实惠、实用并存。大学生网上购物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品价格低。网络中的商店可以省去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一些费用,例如进场费、场地租金、员工的工资、各级销售商的利润等,从而使得网络商品的附加费用比较低,商品的价格通常低于传统商场的商品价格。当今是时间与金钱竞争的社会,所以网购这种节约时间的便捷消费方式更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网上购物能提供购买时间和挑选范围上的便捷,节约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大学生可以通过业余时间随时购买商品和与商家沟通,获得上门服务和邮寄的商品。
3.更加关注产品个性以及服务质量。当今大学生还具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大学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喜欢效仿、比较,寻找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周围人拥有的,自己也要拥有,喜欢用品牌来吸引同一群体的眼球,体现自己的财力和地位,展现个人高品位。大学生攀比、炫耀的心理需求,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消费实现。购买到的产品送货上门,如有不满可沟通退货。这些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实惠的心理。物流是网络交易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能够促进网络交易的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
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购买前包括五个阶段:潜在需求的唤醒———收集信息———购买方式选择———购买商家选择———购买产品选择。购买中包括两个阶段:支付方式选择———等待接受产品。购买后包括两阶段:售后服务———售后评价。购物前分析:网络营销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诱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主要表现在:网上商店的网站的特色风格、产品的个性化设计、网络广告的独特创新、亲朋好友及网络好友的推荐等。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方面: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信息渠道主要包括:消费的实际经验教训、个人对市场的观察研究、个人消费活动的记忆及使用同种产品的感受。外部渠道:亲朋好友的推荐、网络广告、大众媒体推动等。比较选择主要是:通过衡量风险和利润的大小来选择是传统购物方式还是网络购物方式;比较商家的价格、信誉、售后服务等,选择可靠的商家;通过商品的描述、图片展示、质量评价等来确定产品。购物中分析:网上支付手段有货到付款、支付宝、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通过比较风险的大小,消费者选择可靠、可信的支付方式。等待产品的过程也是商家下达产品的订单、物流配送、接受产品的过程。配送的过程有可能出现货物损坏、丢失等现象,也影响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满意程度。购买后分析:当消费者接受产品后,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物流问题、退换产品等,商家要及时与消费者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消费者使用完商品后,会对产品做出客观评价———满意或不满意。满意的情况下会重复购买,做出好的评价,向周围好友推荐,对商家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反,不满意会做出不满评价,对商家产生负面影响。
三、营销策略
影响当今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主要的因素是:价格、质量和便捷性。为此商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商家要保持与顾客沟通,倾听顾客需求,并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商家通过服务热线、在线QQ或旺旺等方式,实现一对一、双向的沟通,商家才能了解到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产品个性化设计、完善产品和服务、解决购买中存在的问题。商家应完善退货制度:制定完整明确的退货程序;规定出现什么情况时可退货,费用谁来承担;退货时间及时。此外,消费者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维修。商家应履行自己的承诺,实现“三包”或免费维修。如想进一步方便消费者,可设立全国联保。
2.在客户投诉的问题当中,物流配送问题占75%。商家应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利用第三方经营优势开展网络业务。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可以自建配送体系。
1.1享受生活的奢靡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消费习惯受到西方商业体育、体育运动明星的享乐奢靡生活的影响,或是在社会“物化”和拜金主义的潜移默化下,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奢靡把追求享乐作为生活目标,这种全新的消费习惯已不能小视。使得这一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奋斗的意志,浪费了青春毁掉了自己的未来。
1.2虚荣盲目的攀比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大学生由于虚荣心的驱使,在运动鞋、运动服饰、运动器材、运动饮品食物等方面,往往盲目追求名牌,不顾家庭经济能力。有甚者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将学费消费掉;还有将国家发放的贫困助学金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追求,购买运动名牌而不是用来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
1.3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习惯
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十分享受对于时尚的追求,面对社会上流行的时尚消费生活的引诱失去理智,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商品的性价比来进行消费而是根据流行的喜好进行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高科技产品成为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的主要对象,还有追求夜生活的时尚消费也是大学生所追对象。
1.4为搞关系的“人情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际人情消费过度,表现在消费项目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增高、消费比重不断扩大、消费金额不断膨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导致的危害心理
(1)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胸无大志,精神颓废,学业荒疏,更忘记了自己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2)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3)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冲动和浮躁心理,出现了“符号主义”消费的特征。
(4)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背上沉重的“人情负担”,这种负担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3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正常正确消费观念
3.1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消费观
利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日常规范、自觉奉行的理念信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3.2加强国情教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正确消费习惯要建立在对国情透彻的了解的基础上。虽然我国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但是还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大学生还要成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美德,抵制不良消费习惯的排头兵。
3.3加强校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和寝风形成的优秀的大学校园氛围,成为大学生抵制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形成勤俭节约消费习惯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的校风建设端正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营造“端正人生目标,构建节约校园”的育人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3.4发挥家庭协同作用,形成健康的大环境
1.1总体而言
大学生的消费总额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这也是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虽然总额上升了,但从比重上看各项消费上升的速度是不同的。比如“学费和住宿费”是大学生必须消费的,近年也呈现上涨的态势,但是它的消费比重在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中却是不断下降的。这也能够说明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是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最快的恰恰是看起来相对不重要的“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大学生存在“消费主义”的倾向。什么是“消费主义”呢?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大学生认识不清什么是该消费的,什么是值得消费的。这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因此,在消费方面如何使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2缺乏理财观念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对理财知识了解比较全面的占学生总量的极少一部分,大多数学生都对理财知识了解很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理财完全没有概念。很多学生的理财知识是从家人、周边朋友或者课外书籍上了解到的。而且,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了解一些理财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理财问题跟自己毫无关系。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财现状是比较堪忧的。大学生缺乏用钱的规划和预算,没有坚持记账的习惯。月初节余,月底拮据,几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生活是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钱财。
2解决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指导消费的合理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理性消费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笔者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期对促进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良好的消费行为源于正确的消费意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统对我们国家及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中坚持自觉自律。科学的消费观,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是一个有理智的敢花钱与会花钱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从而学会合理、科学的消费。其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立对中国传统优良消费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使科学消费观真正入脑、入心,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享受必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2.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创新教育体制模式,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理性思维、敢于担当、自控自律等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建立一支执行力强、技术精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及一线教师在内的所有力量紧密配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学生实际,时刻关注学生的消费动态,及时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消费问题。
2.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非法学专业“法学必修课”教育目标定位偏差1986年,中国高校开始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后、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2005年两次对高校的“两课”进行改革,将原来的《法律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并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所有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此,里面所涉的“法律基础”部分也就是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必修课”。从静态的课程内容设置到动态的教学实践,“法学必修课”都表现出其教育目标的定位偏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目标的层次错位。将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编为一门课程,“这种教育首先是应对国家政治的需要”[5],与此前的《法律基础》课程相比,其涉及法律的内容明显减少,而且位置靠后,2009年修订版的编排体系中“法律基础”内容被安排在最后两章,即只有第七、八两章涉及到浅显的法律知识。最新的2013年修订版国家统编教材安排在第五、六两章,并且第六章完全是政治色彩浓于法律知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此种设置明显是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将法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范畴,法治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使得法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发生了层次错位,“道德规范内化的高层次目标取代了法律规范外化的低层次目标”[6],法学教育的独立性淹没在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之中。第二,对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目标的内涵定位偏差。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部分,其教学目标应以法律的认知教育为主。“法律认知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法律文化、法律规范制度、法律现象本质的一种整体上的感受和知觉。”[7]也就是说,认知的对象绝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与法律概念的简单解释与识记,而是一个包含法律文化、法律规范、法律现象与本质的一个复杂的、具有内在结构和规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但在现实中,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实践中很少有法学专业的老师)多数将法律的认知教育停留在“知法”这一最浅层次上,并没有真正从整体上把握法律认知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内涵。这必然忽视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本质的理解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更完不成从法律认知到法律践行的转变,难以养成法律行为习惯。
(二)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普法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的所谓“普法教育”,主要是在校级公选课平台开出的法律课程公选课以及在校园内部进行的其他形式的法治宣传。校级公选课是在文理科之间互选的一种课程学习模式,采用大课的授课方式,上课学生少则100余人,多则200来人。基于高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与选课人数密切相关,开设公选课在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中可谓备受青睐,但就笔者看来其实际效果可谓甚微,使得通过公选课形式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完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授课教师与选课学生态度不端。多数公选课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工作量,而多数学生的选课目的在于拿到选修课的学分。由此上课教师并不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有人上课即可,选课的学生也并不关注能学到什么知识,拿到学分就行。这种教师与学生双双“混迹”的现实,对整个公选课制度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第二,学校对公选课的监控机制过于弱化,对教师和学生均无法形成最基本的实质性约束。公选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基本上没有存在实质的监控,授课老师各行其道,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老师也很少用有效的手段控制教学,最终使得公选课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学生偷懒与钻教育制度漏洞的罅隙。当然,也导致少数确实希望通过公选课学习到相应知识的学生对公选课制度颇有微词。除法学类公选课外,其他形式的普法教育也很难对非法学专业产生效果。比如每年的12•4普法宣传,基本上都是由法学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针对社会大众进行,很少有在校园内部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开展的,而且这种“拉条幅、喊口号”形式的所谓普法,本身也难以起到普法的真正效用。再者就是高校的“法律文化节”。就笔者的理解,高校的“法律文化节”应该定位于由法律院系组织,针对本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生动有效的普法教育。但就笔者所在学校来看,历届“法律文化节”都是邀请一到两位校外的专家,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做一场专业报告,受众仍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就是在法学院门口扯一条幅,放一版面,再无其他内容,也是形式大于实质。
(三)非法学专业“专业法学”课程教学效果欠佳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法律的作用也早已深入到经济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建筑、能源、生化等多个领域。实践证明,越是市场经济中的新兴行业,越是需要专门化甚至‘高、精、尖’的法律人才。”[5]因此,高校非法学专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专业设置指导文件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安排了相应的法学课程。①但这些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法学”课程,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造成该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情况:第一,多数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在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中是作为限选课或者任选课列出来的,由于师资等原因,部分该类课程甚至在整个培养方案的适用周期中从来就没有被“选中”过,只是静态地停留在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表而已。第二,由于缺乏对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与分析,该类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基本上是由授课教师自由把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不能将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缺乏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很难真正起到培养法学素质与实务能力的效果。第三,由于师资有限,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通常由法律院系的老师担任,授课老师往往凭借其职业化的教学习惯,很少考虑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与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某门专业法学课程的不同需求,不能按照“区分教育”的目标施教,缺乏法学一般理论基础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往往感觉无所适从,而想更深入地学习又不得其门,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也更容易沦为学校法学教育的鸡肋。实践中个别工科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取消以往所设置的该类“专业法学”课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高校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教育难以起到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应有作用,甚至没有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构建起最低层次的行为底线与心理防线。对于走上社会后,“技术型人才‘吃法律亏’或违法担责甚至锒铛入狱的现实,高校法学教育的先期缺位难辞其咎。”
二、完善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凸显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的独立性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法从物质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但法一旦产生,就获得了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法的独立性表现在其内在属性与运行规律方面,它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组成相应部门法,以其确定性规范普遍地规制社会生活。法律虽然与道德有着天然的关系,但法律与道德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法律虽然也受到道德的指引并反映合理的道德诉求,但法律一旦建立,就与道德规则相分离并不受道德规则的干涉。道德强调通过舆论的评价规制个体的内心,而法律强调通过统治阶级的强制力量规制个体的外部行为。法律的功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是道德功能所不能取代的。法的相对性要求法学教育要相对独立于道德教育。法律仅仅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位阶要远远高于法律的目标位阶,法律教育也有其相对独立的认知基础与路径选择,应当遵循法律教育从认知到情感、从意志到行为的递进过程这一教育规律。所以,应当把法学教育从对道德教育的依附性中独立出来,在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行为普遍弱化的情况下,更应该凸显法律的规范作用。[6]因此,从长远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学教育应当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单列出来,并充实法律教育的内容与分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与普及法律知识。
(二)强化非法学专业法学普及教育的实效性正如前文所述,高校内部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普及教育主要是公选课平台所开出的法学公共课。为了非法学专业学生能真正在法学公选课上获取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情感,最终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增强法学公选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而言,首先要对开课老师的资质有所要求。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资历老、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评价好的老师,因感觉公选课缺乏师生的顺畅交流及思想的碰撞与共鸣,而不愿开设公选课,热衷于开设公选课的又往往是一些连小班专业课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很好控制的年轻老师。因此高校应该对开设公选课的教师在职称及教学能力上有一个宏观的控制,鼓励教授、副教授及教学效果评价好的教师多开公选课,禁止助教开设公选课程,严格控制讲师开设公选课。其次,教务管理要加强对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整体设计的审查,实行层级责任制。一旦某一公选课教学效果反映差,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出现问题,不仅授课教师自己要负责,最初审批同意开出该课程的教研室主任、院系主管领导都应当承担相应的监督过失责任,而不能仅仅在课程开设审批环节流程性地签上同意的字样和自己的名字。最后,要加强对公选课的监管。不能因为公选课在周末及晚上开课而放任自流,应当设有专人查纠公选课的教学秩序,坚决杜绝随意调课、空课及无故顺延,对于到课率过低的公选课及时通知授课教师采取相应措施,并在下一个教学周期限制、禁止其再开设公选课程或者禁止其开设同样的公选课程。对于无缘由不到课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要严格按照教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取消其资格,不能无原则地给予这些学生学分或者给予人情学分。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开设公选课的不良态度以及学生选择公选课的不良动机给予矫正,才能保证开出的公选课取得应有的实效。
(三)改进非法学专业“专业法学”课程的教育措施首先,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设置,要充分考察专业课与法学课的关系,根据专业课程与法学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安排教学计划,进行学时与学分的分配。在专业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出其应用性特征,同时,鉴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学基础理论的欠缺,在对其进行专业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基本的法学理论基本原则贯穿于应用法学的教学之中。其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并加强非法学教师与法学教师的沟通与协作。因为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实际上有很多的行业规范,大多是专业技能与法律法规的综合体,因此其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兼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精深的法律背景。这就要求法学授课教师在法律知识之外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鉴于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师大多来自法学院系,与学生所在院系的专业课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使专业法学课程与非法学专业课程相衔接,避免二者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进度上相互脱节。[9]最后,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专业法学课程只能进行传统的讲授;二是专业法学教学就是对于具体法条内容的解释。相反,在对法学专业学生教学时所采用的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诊所教育等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教学,除了解释具体的法条外,同样也应该将相应的立法背景、相应的社会热点问题等作为教学的内容。
教育部已经把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计算与核定办法(试行)》的计划写入《关于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安排意见》。这明确地透露出以下信息:1.学费标准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成本核算基础之上。2.成本核算应该成为国家、社会和学生对高等学校教育收支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3.学费应该体现差异性。学分制收费改革也必须遵循上述原则,本文试图沿着学分价格及其定价机制内生化进程,探讨学分成本与学分定价的内在关系。
一、学分成本的主要内容
学分成本是指以“学分”为基本单元核算和归集的高等学校教育服务成本。其基本内涵、核算范围与教育成本、生均成本都不尽相同。
(一)学分成本的基本涵义和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学分成本核算必须注意几个基本前提。第一,只考虑高等学校为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资源耗用。也就是说,只有以高等学校名义发生的、进入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支出,才纳入学分成本核算的范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成本只考虑纳入了高等学校部门预算管理的部分投入。第二,学分成本按课程归集、按学分核算。按课程归集的成本除以该课程的学分数就是该课程的学分成本。各课程的学分成本因专业、学科、课程性质、师资水平差异而不同。它比高等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对象更直接、更具体。第三,学分成本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际培养成本,其成本属性具有多元性。
(二)高等学校办学成本种类多样、性质复杂、共同成本庞大,核算非常困难。在学分成本核算和归集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服务成本与非教育服务成本
教育服务成本不能以高等学校的总收入或总支出为依据,因为高等学校的总支出和总收入并非都与教育服务有关;另外,高等学校总收入或总支出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但教育服务成本核算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核算基础,适当考虑其他计量基础;教育服务成本项目可以划定为教学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学生资助费用、公共辅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六大类;后勤服务、学生保险等学生自愿性消费的费用不属于教育服务成本,但学校为之补贴的部分或者学校参与并耗用的部分应该列入;学校闲置资源、未用资源、不可用却仍然挂账的资源不属于教育服务成本,但如果在可预见的将来要使用或已经列入资源使用规划的部分,可以以合理的方式和金额列入。
2.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教育服务成本按照是否可以直接归集到核算对象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学分成本按具体课程归集,直接归属到该课程的成本内容有限,大量的教育服务共同成本必须按一定原则进行分摊。学分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主讲教师的课时费、教室(含实验室)占用费、教学设备占用和专用材料耗用费、教学水电费、学生实习实验费等。如果上述成本不能直接归属到该课程,可以划入学分间接成本。在学分间接成本的归集方面,可以根据相关性原则和最紧密联系原则,按课程的管理层级分课程、专业、教研室、学科、学院和学校等层次,层层分解、逐步归集。主要按课程的学分数进行分配。
3.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教育服务成本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层层归集,如上述的课程组、项目组、专业组、教研室、学科组、学院和学校。在教育服务提供期间,该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为可控成本,反之为不可控成本。对于学分成本核算,我们认为应该以可控成本为主要核算内容。凡本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一律放到能控制其发生的更高层级责任中心统一分配;凡本时期的不可控成本,一律延伸到能控制其发生的有效期间(如五年计划、十年规划和远景目标)考虑。对于在学校层级和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一律不纳入学分成本核算范围。
4.实际培养成本与目标培养成本
高等学校教育服务的提供与学分收费具有时间差异性,也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定价和市场交换。通常情况下,往往是产品的生产和成本核算在前,产品的定价和销售在后;学分收费则是标准制定在前,教育服务提供和成本核算在后。(1)学分收费标准不可能完全按照过去发生的培养成本确定未来的实际支出,必须考虑和预计教育服务目标培养的成本因素。(2)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五年计划、十年规划、远景目标等学校的资源配置和事业发展规划都可能影响学费收费标准的制定,至少应该影响到规划期在校生的学费标准。这也必然要求学校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实际培养成本和目标培养成本的关系。另外,学校也存在“研发费用是否资本化”的问题。学校的科研支出、师资培训支出、人才引进支出、为提升学校名誉而发生的宣传费用等相关支出,如果没有形成固定资产,往往一次性计入学生的实际培养成本。这会提高当前成本费用而降低未来的成本费用。
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综合考虑不同时期培养成本(包括实际培养成本和目标培养成本),来制定学分收费标准是比较可行的,不同时期的权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二、学分成本核算模式
学分成本核算有多种模式,以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水平与偏好来确定。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全面采用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和定价模式
政府财政拨款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较低(比如民办公助类型高等学校、财政拨款低于30%的地方院校)、规模较小且实行集中财务管理、其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可以尝试这种模式。
(二)双轨运行,分别核算
即:学校的收支在会计核算科室遵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满足上级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要求;但财务管理科室对会计科室提供的学校收支基本信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数据,并指导和协助院系开展教育服务成本核算工作。在主要依赖政府拨款、规模较大且业务活动多样化、实行校院(系)两级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水平一般但拥有一批熟悉管理会计的财务人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这种模式。
(三)多类别多层级成本核算,广泛运用管理会计技术和手段
即:学校层级遵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学院层级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在学科组、专业组及项目组层级则按责任中心核算其责任成本。在学分成本核算上从最底层级开始,逐层汇总。每层级主要核算其可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可控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一般由上一层级组织分配,不可控成本逐级上移至可控层级组织核算。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财务管理水平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这种模式。三、学分制收费与学分价格
学分制改革当然会要求学分制收费制度的变革。在“改良的学年制”下,学分制收费只是学年制收费的简单换算,学分价格是外生的。即国家规定的学年制收费标准实质上机械地固定了学分价格,其定价机制依然是学年制学费定价机制。这主要是在学分制试行的初期阶段,学分制收费制度的创新往往被忽视,而仅仅作为适应当期学分制改革的权宜之策。
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充分挖掘和发挥学分制的质量监控、效能刺激等方面的边际功能,推进高等学校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高等学校必须在建立和完善学分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把学分收费与学分成本紧密联结。国家应该在坚持高等教育收费宏观控制的同时,重视并尊重高等学校和学生的学分定价自,促进学分定价机制的内生化。即:在核定不同学校、专业、年级、层次教育服务产品的服务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服务供给和需求特点进行差别定价。这种学分价格是内生于教育服务过程的,其定价机制也充分体现了教育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权利和义务。
学分价格有三种基本模型。
(一)学年制学分定价模型
在学分制改革初期,可以采用学年制学费换算模式。学年制学费实际上已经在学科大类上体现了差别定价,如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另外,同一学科大类不同专业因为学分数的不同,单位学分的价格在实质上也有差异。同一专业不同课程、同一课程不同级别(如初级、中级、高级)虽然在单位学分价格上相同,但具体课程也从赋予学分多少的角度,在总学分价格上体现出了差异性。
学年制学分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是:1.根据国家收费政策的规定,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大类上体现教育服务成本的差别,即高成本高收费的成本补偿原则。2.在相同学科大类里的专业差异、课程差异、师资差异可以通过学分数的调整来间接体现。可以在不突破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课程门数和毕业所需的基本学分数的调整来调整单位学分价格。也可以在不改变单位学分价格的情况下,赋予重要课程、品牌和优质课程更多的学分数来提高该课程的价格。
(二)生均成本定价模型
在广泛开展生均成本计算与核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生均成本制定学年收费标准,并适用学年制学分定价模型。也可以将生均成本换算成学分成本,从而适用学分成本定价模型。生均成本与学分成本的转换方法是:对生均成本项目逐项、逐层分解为学校共同成本、学院可控成本、学科及专业所属成本、课程负担成本,再根据相关性原则按课程归集和汇总。该课程学分成本=该课程总成本/该课程学分数。
(三)学分成本定价模型
1.以学分成本为基本依据确定学分价格
学校不允许学院突破政策规定的收费标准,原则上各专业基本收费标准遵照国家规定。学校可以授权院系自主决定该专业内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不同档次教育服务的学分价格,包括学分单价和学分总价。在毕业所需的基本学分之外的教育服务产品,学校和院系完全参照企业的定价机制确定学分价格。学分价格=学分成本×课程综合权重。
课程综合权重由课程、教师、管理水平、学生评价和偏好、学生负担能力和学校发展等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在权重选择中,要符合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受益原则要求凡是学生直接受益多的课程,权重则高;凡是外部性大的课程,或学生受益比例相对较小的课程,权重则低。负担能力原则要求凡是绝对成本大,部分学生难以承担其成本的课程,权重则低;凡是成本不高、学生自愿选择的课程,权重则高。
遇到高成本低产出课程时,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如果是成本控制不严,只能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权重,原则上不得高于同类课程;如果是资深教授讲授的水平高、专业性强、受众少的课程,可以考虑该课程的外部性和学生负担能力,调低权重;如果是冷门课程,且对学校发展无显著影响,可以考虑不调低权重,利用学生的选择淘汰该课程。
2.做好各项配套改革
1.政治因素。
十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但是身体健康才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这既为高校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我国高校经历了1978年高考制度的重生,国家选拔优秀的学生免费上大学,这为国家正待恢复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亟需的高等人才。那时高校体育基本是苏式体育教育模式,基本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跳箱、单双杠等一些对于现今都属于高、险、难动作的体育项目,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造就了那时人高、大、瘦,却一副“铁骨刚筋”的体格。但是体育一直是教育的附属品,当大力发展教育被国家一直作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在不断吹响时,体育一直在寻找“真身”中游离,始终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虽然也有学者为之努力,但在高考指挥棒的阴影下挥之殆尽。
(2)1999年,在国家大手笔的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等因素影响下,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扩大,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高校通过扩大招生,把“精英教育”普及成“大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素质,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撑。寻求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追赶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举国体制”下的国家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体育发展重大问题,创新发展思路。
2.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需要重点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事业,需要国家和政府进行大力的经济支持。“经济是社会科学中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谈竞技体育的发展,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对高校的投入采用中央集中调控,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统一、集中力量对扶持高校进行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这种模式就是现在“举国体制”———国家可以按国家意志和国情需要,统一调配社会稀缺资源,使高校体育适度超前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社会资源采取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配置方式,高校体育也逐渐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靠市场资源来求得发展,求生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非均衡发展是源于经济学中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该理论认为“由于人类生存的社会、自然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统一的资源配置模式显然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源利用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采取适度的‘偏好’发展策略,将资源优先配置到社会、自然禀赋较好的区域或部门,使之形成良性的合力区,通过这些有条件的区域或部门优先发展所发挥出的辐射效应与扩散效用,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国家实施高校211工程,究其本义就是想对优势高校进行有限资金的集中投入,优化体育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得到所要求的效果和效益。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选择的必然结果。
二、实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非均衡发展利弊剖析
1.积极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非均衡发展的实施主要带来了三个效应:①示范带动效应。我国高校的“211”工程计划的实施,就是要通过示范区的作用,以点带面,局部带动整体,先进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教学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发挥教学特色,起到其他学校借鉴、学习的榜样力量。②融合凝聚效应。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殷切的希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高校间体育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界发展的共识。以清华跳水队、北工大足球队等为代表高校体育教学在融合各方面的优势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③辐射、扩张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势高校优先发展起来,必然会对相关地区其他的高校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对其他地区的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发展和结构配置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高校还会产生巨大的扩散效应,与相关地区高校体育产业形成有效的联动,从而拉动相关高校间产业的快速发展。
2.消极作用。
这种集中投入,优先产出,短时间内解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收益,使局部高校体育教学成绩出现了闪光点,但是就教育整体来说弊大于利。这种集中力量,发挥作用的弊端导致国家、政府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资金投入不均衡,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出现了“马太效应”———强势者愈强,弱势者愈弱。当“马太效应”使社会资源向少数人高度集中时,就会降低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中国的教育机构拿着人民的资源,却把教育办得越来越马太效应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应该深刻反省!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国家经济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投入的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公平,最终形成社会有失公平正义的困厄局面。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