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第1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维,翻译,世博,标语

 

一,引言

王瑛(2005)萨皮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曾经指出,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并制约人们的思维。思维对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卡尔.普莱布拉姆认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睦邻关系不仅因为各民族语言的繁杂受到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定义认知根源和组织连贯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碍(Pribram,1949)。翻译是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翻译也是思维共享与思维交换的过程。翻译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规律,即思维共性,但思维方式又是“个人选择,评价和组织外界刺激的过程。”(Singer,1971)因此,思维也具有个性,正是这种思维的个性导致了各民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不同,从而成为民族交往的障碍,也成为翻译过程中的大敌。那么,各民族尤其是中西方民族在思维上有哪些差异呢?体现在语言中有哪些不同呢?对翻译过程有何影响呢?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

2.1静态VS动态

尹振宇(2008)英语是屈折语,其动词的使用由于形态变化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严格的语法规范,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当一个句子涉及多个动作或事件,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或先后关系时,只能用限定动词表达主要的动作或事件,其他与动词有关的意义可以通过非谓语动词或通过形容词、副词、介词及同源名词形式表达,从而使得英语的静态特征得以体现。而汉语中没有词的屈折变化,不能像英语的某些单词那样,既可以作为单词具有完整意义,又可以充当词根加上词缀构成派生词;而且由于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往往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连动式”和“兼语式”也层出不穷。例如:“她到了公园发现小明已经走了”;“我看见他拽着小偷出去找警察”。同时动宾结构也使动词的使用显得很自由。如:“学习外语很重要。”这些都势必使汉语表达呈现动态倾向。翻译时须清楚地了解英汉语言的这种特点,采取词类转换法,灵活地选择词性,摆脱名词化的束缚,淡化英语表达中与汉语词类的机械对应,实现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如Better City,Better Life

译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这个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比较结构在动态和静态上的差别,即汉语表达动态感强,而英语则呈静态;这里的翻译是不对等的,即产生了“信息差”,因为原文和译文没有同时使用比较结构或者使用了不同层次的比较结构。形式上,“Bettercity, better life”反映了英语作为曲折语,名词占优势,从而呈静态的特点。而中文译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使用了动词‘让’而充满了动态,这是汉语本身的特点使然,因为汉语是非曲折语,动词使用较多,叙述呈动态;形式上看起来两者不很吻合,但如果我们对这两句话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该中文翻译其实表达的极其准确。原标语的潜在之意,侧重城市发展的与时俱进.强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调的是不断的改善。其比较对象是城市自身,是通过城市自身的改善。让生活。包括城市里的生活,甚至也可以包括乡村的生活更美好。信息的轻重角度来看,在译文中,“城市”这个信息得到突出,它强调城市的发展是使人们生活更好的动力和源泉。论文大全,翻译。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博览会。论文大全,翻译。这在中国,有历史意义;在世界,也有历史意义。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注意到,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本届世博会,它的城市主题,恰巧是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这些国家既往的城市格局和风貌,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如,城市有我更可爱,官方译文为“Our City,Your Joy”中文使用动词“有”使整个句子呈现动态。这里的“我”既指上海市民,又指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中文标语传达出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号召大家热情的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工作中去,从而使世博会办的更好。英文的译文呈静态,名词占优势,句中用了两个简短的名词词组,“our”和”your”,”city”和“joy”形成强烈的对比。而city和joy,读音中辅音的一致又形成了英语中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且译文简短干脆,容易记忆,充分考虑了标语的特点,使它宣传的精神深入人心

2.2 人称 VS 物称

胡维(2008)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根源。它反映的是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和民族文化定势。中方思维在传统上认为主体自身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了自我就认识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表明了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必须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

李柯(2005)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执着于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我之间的距离。认为只有离开了距离,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描述和剖析,语言表现多以无生命名词为主语,体现了较强的客体意识。

汉民族心理中源远流长的关键词作主语和使用作主语的非人称句,以此来强调物的重要,让事物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大全,翻译。

如上海世博会标语“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嘉宾”译成“Shanghai Welcomes You with Open Arms” 中文口号的说话人是省略了的第一人称,即“我们”,“嘉宾”是他者的范畴,即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同时预设了第二人称的存在,即作为读者的“你们”,所以,世博承办方(包括志愿者)、中国人、外国游客三方分别体现为第一、二、三人称,读者取向是中国人。在语义关系上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可以被纳入同一个范畴,即“东道主”,言者与读者的统一是最典型的读者取向。口号的英译转换了读者对象,这种转换从两个名词的翻译中尽览无余:“东道主”对应Shanghai,“嘉宾”对应you。中文口号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英译版中体现为地点名词Shanghai,而中文口号中的第三人称变成了英文口号中的第二人称,即“嘉宾”变成了you。中文虽然隐含了人称,但暗含着每个上海市民都是本届世博会的主人,应对游客以礼相待,热情好客,充分显示出上海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而对应的英文简洁、清晰,运用了英语中地道的表达方式,使外宾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2.3主语VS主题唐媛(2009)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直观的、综合的和整体的,强调部和外部世界、主客观的整体性。具体说来,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一般是“螺旋式的”。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把作出的判断或推理的结果,以总结的方式安排在结尾。这种“螺旋式的”逻辑使得中国人利用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语言表达上,一般是首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摆出事实的证据,最后再做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中国人习惯将次要信息摆在句首(如状语或其他叙述部分),先将外围环境,时间背景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画龙点睛,道出话语信息的中心部分或表态部分。

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分析的和推理的。具体地说,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往往采用直线推进的方式。这种“线形的”逻辑方式使得西方人采用直接交流(直截了当)的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他们习惯首先说明看法或观点,点明主题,然后再依次说明背景、条件、原因、证据或进行分析。因此英语句子的主谓机制一般位于句首,开门见山,提出重要信息,然后用各种标志进行补述、修饰、限制。

如: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

Civilization in focus: we all gather at the Expo中文标语先渲染整体的气氛,指出上海世博会在世界的地位,它是一场世界文明的盛会,是中西方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论文大全,翻译。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踏出国门,便可领略全球不同的文化。中文标语在从侧面阐述完外围环境之后,之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指出虽然它如此盛大,但却又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大家的世博”,这里的“我们” 指出世博的承办主体,也突出责任主体。英文译文则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重点,前半句指出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文明盛会,后半句补以次要信息,这里的“we”指代来自全球的游客,是前半句进一步的解释。再如,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At Your Service at Expo中文标语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第二人称“你”指“中国游客”,而”我们“则是指在上海世博会服务的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前半句烘托大的背景—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文化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而后点出话语的核心信息,即志愿者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会让全世界的游客感受到温暖。论文大全,翻译。这里体现了中国志愿者的周到服务,也让中国游客感受到了人文关怀。英文译文并没有渲染周边的环境,而是直入主题,点出为游客服务的宗旨,“At your service”愿为您服务。 这是在英美国家酒店或餐厅服务员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当顾客在餐厅用餐,或住酒店有事找服务员时,他们通常都会先说这句话。另外,古代的臣子,仆人接受国王的任务时,理解成愿为您效劳(效力,效忠)。有时候,也表示对对象的尊敬,表示愿意帮忙。“语言使沟通的桥梁”地道的英文表达,更能拉近与外国游客的距离,使他们如同在自己国家游览一样,没有任何障碍,亲切感油然而生。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思维和翻译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会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运用上。论文大全,翻译。而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本文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结合标语的特点,分别分析了标语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思维中静态与动态,人称与物称,主语与主题的区别。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Tao TeCh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Press. 1998.

[2]Pribram. Karl.Conflicting Patterns ofThought.San Francisco.1949.

[3]Singer. Marshall.Culture: A Perceptual Approach.The Bridge,Occasional Paper.No. 11 1971.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蔡平.文化翻译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8

[6]卞浩宇.语言和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7]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8]胡维.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9]李柯.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看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2)

[10]王瑛.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翻译[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6)

[11]唐媛.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负迁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12]尹振宇.静态、动态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 柳州师专学报2008(12)

第2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中西方;比较;发展

贾建明先生曾经在讲到博物馆意义的时候,十分恰当地引用了美国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话语:“那里(按:指博物馆)实在是一个使用眼睛的地方。”而在贾文看来,这是“聪明的看法”,它“代表了多数有志之士对博物馆的理解”,我赞成[1];自从1905年张謇自己出钱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来,到今天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历了百余个年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博物馆是提升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公益设施,是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的重要场地,越来越被追求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人们所接受[2]。博物馆致力于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它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由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发达,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拥有善于经营的头脑,西方许多的博物馆在多方面都做得较为出色,对比之下,中国的博物馆起步相对较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远比不上西方,民众受教育的程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结果造成了中国的博物馆的发展步伐明显比西方落后的后果。所以,了解中西方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中国的博物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再结合中国现状,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事业,是当要的事情。下面我试着从五个方面来对比中西方博物馆的差异以求从中找到进步的经验和方法。

一、中西方博物馆学在理论建设方面的差异

我国最先注意到近代博物馆的人当属徐继畲。他在1848年辑著的《瀛环志略》一书中,全面介绍了各国的地理、历史以及风土人情[3]72;福建人林铖在1849年撰写的《西海纪游草》一书中曾经详细叙述了其在美国参观的博物馆;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康有为酝酿并撰写了能够反应他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大同书》,在此书所描绘的大同社会里,每人都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各地政府都设有博物馆、美术馆、公园、动植物园等供人们工余和休息日来参观、学习、游览,这样人们才能够过着着“忧虑绝无”的极乐生活。与此同时康有为当是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博物馆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同时又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机构。但是,在当时,中国人所写的著作和文章里面,多数将博物馆作为国外的风土人情来加以介绍,仅仅是为了让中国人来打开眼界,增长见识,并且这些著作也大多不属于专业的学术型的著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博物馆学研究才开始复兴。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它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博物馆学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这才使博物馆学的研究活动初步开展,并出版了《博物馆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博物馆一览》等论著和资料。《东方杂志》等也翻译介绍了一些外国的博物馆。

当前对于博物馆的研究,大多数文章、著作是单纯的针对国内或者国外的博物馆来加以研究,例如介绍中西方的博物馆的著作: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写的《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吕济民主编的《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杨玲、潘守水主编的《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段勇著的《当代美国博物馆》等,在这些文章里,他们或者是从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如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藏品、讲解、博物馆与观众、博物馆陈列、博物馆教育和宣传等,但较深入的通过对比来指导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却不多见[4];由此可见,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建设还是不完备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我认为中西方博物馆在理论建设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方的博物馆理论建设比中国早,发展较早;因为最早的博物馆产生于西方,这就决定了它的理论发展也会早。19世纪中期以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873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曾经提出了:“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皆具有教育及科学的目标。”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所著的《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强调了博物馆应成为一般人的教育场所的观点[3]70;这些都代表了西方的博物馆学界理论研究最早的成就。而中国在1905年建立了南通博物苑之后,有关的博物馆的理论建设才慢慢发展起来。

2.西方的博物馆理论研究和它的专业工作群体结合的非常好,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在这个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如果我们对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博物馆学发展做一番比较,我们能够看到,和西方国家比起来,社会主义的国家更重视对于博物馆基本理论的探索,在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国出现了像尼可里、斯特兰斯基等一批优秀的博物馆学的理论家,他们在博物馆的基础理论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我国从八十年代初期博物馆学研究开始兴起,这首先体现在博物馆,然后在一些大学的博物馆学的教研室。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是比较重视基础理论建设的,博物馆人围绕着博物馆的性质、职能以及目的发表了一些文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工作群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并不是所有博物馆的实践工作者全能自觉认识到博物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和他们的日常工作的关系。一种观念长期支配着博物馆的实践工作人员:博物馆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与理论思辨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这种观念持续时间特别长,但却与事实并不相符。实际情况是,在博物馆中即使是最细微的工作都能与博物馆哲学、博物馆社会学的一定观念相联系[5]。

3.中国的博物馆和西方的博物馆在学科建设方面是有不同的,并且在中国博物馆学科的理论体系中,那些分支学科的内容丰富程度和它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对于博物馆学来说,因为各国实践活动的差别,其学科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很大差别,但是在学科体系结构上,这种差异理应是逐渐趋同的。中国的博物馆学在积极创造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应尽量向学科的统一规范性方向发展。当前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比较公认的博物馆学体系是由一般博物馆学也就是普通博物馆学、专门博物馆学和应用博物馆学构成。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涵盖了一切博物馆,它是把全体博物馆的共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对于所有博物馆来说具有普遍意义。[6]137应用博物馆学是指应用博物馆的实际理论,具体包括一切实际工作,比如与博物馆的功能有关的工作活动、技术以及文献登记。

一般博物馆学即普通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专门博物馆学作为博物馆学的三大主要分支学科,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内容上它们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在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这些分支学科的内容丰富程度及发展速度并不是均衡的,应作出具体分析。[7]

总的来说,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的博物馆学界应当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认识中国博物馆界当前面临的问题,由此来确定要研究的主要方向。西方博物馆学的新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具有建设性的新思路,尤其是关于博物馆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强调博物馆教育中关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但是由于国家基本国情和博物馆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必须是有选择的。一方面,我国博物馆的许多组织、制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就决定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博物馆学界还会围绕这类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一些由西方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观念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也要求我们在引进时有所甄别。[8]

二、博物馆建筑差异

博物馆建筑能够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博物馆建筑是观众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和受欢迎程度。但是事实是,在近些年来的博物馆建设中,却出现了一些“流行病”,主要表现有:

1.博物馆建筑一味地攀高比大,轻视其使用功能

一些地方尤其是领导们看到了其他省市建立了博物馆,就也想尽力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博物馆,盲目建设的后果是导致博物馆建筑功能使用性能差,使博物馆跟不上实际需求,建筑空间大量浪费。这些行为不按博物馆建设的科学程序和管理规范要求做,重视建筑轻视展览,更是缺乏经营理念的表现;

2.由于缺乏学术研究和展品研究支撑,展示文物的保护没能得到足够重视

例如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九鼎八簋”因为被资质不合格的装修公司承揽陈列展示而被损坏,福州市一单位的100多件名人字画因展柜密封问题发生霉变等。[9]

这些问题正是当下博物馆事业的通病,给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关于博物馆建筑的问题,我们不防从其它国家吸取一些有用的先进的观念,进而来指导中国的博物馆建设:

1.注重环境因素的设计理念

(1)博物馆与自然地理环境融合的理念;如丹麦哥本哈根“方舟”现代美术馆的建设。

(2)博物馆与人文历史环境相协调的理念;如德国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

2.注重功能因素的设计理念

(1)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理念;例如美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设计的盖蒂中心,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博物馆综合体。

(2)要注重功能现代化、人性化的理念;例如由法国AREP公司让・玛丽・迪蒂耶尔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设计的首都博物馆新馆。

3.追求艺术因素的设计理念

(1)追求标志性建筑形象的理念;例如瑞士的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的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2)追求雕塑感建筑造型的理念;如2001年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英国曼彻斯特战争博物馆。

(3)以建筑艺术表达情感、思想的理念;如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4)追求独特建筑形象的理念;如1997年由美国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4.注重技术因素的设计理念

(1)表现结构、设备等技术特性的理念;如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2)仿生学建筑形态的理念;2000年由设计师圣地亚哥・克拉特拉瓦设计的美国密尔沃基博物馆,这就是一座利用自然生物形态的建筑例子。

(3)高科技生态建筑的理念;日本的著名女建筑师长谷川逸子的代表性作品:日本山梨水果博物馆就是一座高科技生态建筑。随着社会功能需求的提高以及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文化艺术的追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些因素都不断推动着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以及发展。研究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对于提高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水平、促进博物馆建设的进步、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从大的方面着手学习,取长补短,再进一步具体到博物馆建筑的细微之处,这里就不做较为细致的述说了。我们的目的是争取使博物馆的外观先能够引起观众产生参观的欲望,在他们参观后,博物馆的内部又不使观众失望的效果。

三、博物馆内部建设差异

博物馆内部建设包括两个: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时代要求也对博物馆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博物馆建设只有更好地改进自身内部建设,才能提高它的服务质量以达到它为科学研究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

博物馆的硬件建设方面对比:

1.藏品

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大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使祖先的文明发展能够传承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保护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尤其是博物馆人要有较强的藏品意识,一个再好的博物馆如果没有有价值的藏品,那么它也是没有实际存在意义的,因此要有发现藏品价值的观念和眼睛,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征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交换、调拨等方式征集藏品[3]140。由于在藏品收集方面的被动性和国民的麻木,造成了我国许多珍贵的藏品流失到海外,据不完整统计,中国流失的海外文物达164万件之多,它们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着甚至被拍卖。西方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却能很早就开始注意收集各种珍贵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较强,使得现在它以自己丰富的奇珍异宝而闻名世界。

2.展厅展柜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方法就包括展厅以及展柜的设计,展厅既要保证足够的空间供观众参观休息又不感到拥挤,又要满足采光照明比较好,展厅的颜色以及质地都要和展品相配。展柜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要做到能够防潮防霉等,这就需要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器材等等。

3.光线照明空调等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同时愉悦观众的视觉和感官,这就对它的光线、温度设计等提出了要求。现在西方做的比较成功的博物馆都在这方面比较注意。博物馆里需要安装能够控制光线柔和度的照明灯,还要安装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等。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整体的效果比我们好的多,它的宏伟壮观的气场以及舒适的感受,使参观它的观众深深地迷恋而流连忘返。

博物馆在软件建设方面对比:

(1)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在外部的机构设置上,博物馆基本都是国家或地方某机关领导或者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中西方国家都意识到博物馆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博物馆且多属于文化教育系统,它的内部机构设置总体上可分为为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但是我国多数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受到其领导部门的较严限制,以至于很难主动去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博物馆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对机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也不能随便增加一些适应博物馆角色转变所需的职能部门,很难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不能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

(2)博物馆专业人才的配置;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新形势下对博物馆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合格的博物馆人,其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博物馆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能够进行专业性研究,还要能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有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博物馆的实践中的能力,还需具备必须的电脑操作能力,其只有打造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型的博物馆人才,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3)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博物馆的必然要求。所谓数字化博物馆其实是对一个博物馆全面的要求,在博物馆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项工作无不需要数字化,数字化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有藏品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管理、文物所在环境的自动化监测控制管理、陈列设计多媒体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防火防盗等技术防范自动化监控管理、楼宇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语音声控微电脑技术管理、局域网络系统建立与管理、信息互动技术管理等。数字化的发展和逐步完善,未来在文物修复、文物复制、门票管理、编辑出版图书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目前,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推上网络的博物馆总数已达三四百万之多,但是在我国,全中国约有2000多座博物馆,当中已经实施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和改造的博物馆仅有一二百个。这种极不协调的巨大反差现象的出现,绝不仅仅是由于经济的落后以及资金的不足,其中应该还含有十分确定的观念形态的因素。

如果说博物馆的外观建筑是一个人的形体,那么博物馆的内部建设便是它的心脏,这是保持它的生命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所以容不得一点马虎。

四、博物馆宣传力度认知度差异

为社会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是国际博物馆界共同的宗旨。而在我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博物馆的根本任务。在国际上,所说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在我国,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3]304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中国的博物馆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命运也是非常坎坷不平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后,博物馆的观众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这就使它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强了。相比之下,西方的博物馆由于有效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并且西方理念的更新,它的观众参与度更高,博物馆发展呈现更加多元化、多样化。

总的来讲,西方国家的教育水平偏高,民众文化素质较好,来博物馆参观早已成为他们一项自发性的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德国为例,据统计,德国有90%以上的人参观过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也难怪德国博物馆协会的主席曾公开自豪地宣称:“德国人对博物馆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了足球!”反过来看中国的博物馆,其实确实有很多人还不习惯、不熟知、不了解博物馆是怎么回事。不乏有些观众只是由于博物馆的免费政策才走进博物馆,还有的博物馆参观秩序杂乱,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参观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警示我们,博物馆不单是对外开放运营就可以了,还要起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和引导作用。

纵观我国的博物馆,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的博物馆在宣传和观众认知工作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刘丽君在《博物馆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曾提到:

1.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搞好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意识尚未真正树立起来,更没有把宣传当做陈列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2.宣传力度不够强大,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多层面、多角度、辐射面广的宣传网络。

3.宣传工作存在盲目性。

4.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导致的结果是,来到博物馆的人普遍是文化程度偏高的,有的就算来了也没有能力真正认知到博物馆的内涵,无非凑凑热闹而已。然而在西方,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例如在德国,中小学生把课堂搬到博物馆中来是经常的事情,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学生在博物馆的展厅内席地而坐,聆听老师讲课。博物馆还会针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组织相应的系列科普教育,如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就针对学生团体展开了每周一次的系列教育活动。首先由博物馆和大学教育机构一起寻找主题,然后将主题向学校推广,接下来由博物馆工作人员与老师沟通,最后再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育活动还邀请了讲解员、科学家和展览策划人参与,大多以讲座、对话、写生和郊游等方式进行。目前,中国的一些博物馆也开展了这样的尝试,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观众体验区和国博讲堂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通过和德国的博物馆比较,中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思想观念,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认识到宣传是与展览室一样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这一环节的工作。

2.不断提高国家教育水平,这是提高博物馆认知度的根本所在。

3.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是时代的要求,进而建立数字化博物馆。

4.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建立博物馆网站,这是科学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博物馆才能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的目的,才能提高它为社会服务的质量。

五、博物馆资金来源的差异

博物馆是一个人性的非盈利性文化事业机构,它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和鲜明的产业性,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性质,当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尤其是在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后,博物馆的运行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来支撑。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却是当下博物馆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又如何来营销博物馆,最大程度地吸入社会资金呢?

根据科学的考证,国外博物馆在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如张文立先生所言,可以归纳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最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博物馆对社会资金的利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对于社会资金的利用呈现出了逐步加深和日趋多元化的趋势。这反映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于博物馆的社会资金利用已经形成了共识。二是社会资金来源已经成为博物馆资金结构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社会资金已经构成了博物馆实质性的支撑,成为博物馆发展必不可缺的。三是博物馆在利用社会资金方式和手段方面,相对比较丰富些。除门票之外,博物馆还通过争取和接受捐赠、从事投资、开展经营活动、获取会员费等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并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16]博物馆的生命力在于自身,如何从西方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来找到自己发展壮大的道路呢?我认为中国的博物馆要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市场经济的形势,“把博物馆做成“大众文化”的产业,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与文化休闲相结合,与旅游业相结合,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

关于扩大博物馆社会资金来源的具体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做好博物馆的广告以及电视传媒的宣传。要借鉴西方的博物馆,注重自身的形象宣传,可以通过张贴广告、发放印刷品等方式让人们找到博物馆的存在感。

2.博物馆的经营者要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质量。因为服务和消费有着密切关联,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服务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

3.博物馆要尽可能成立一些能够筹资的中介组织,以尽可能地利用外来资金来发展壮大自己。

4.政府要出台相应可行的诱人政策来奖励社会资金的捐赠者,以达到鼓励的效果。

5.营销:把博物馆的纪念品作为无形物品的附属物推销出去,并能使观众乐于接受。这就要求博物馆的无形产品要足够的深刻和震撼,它的有形产品不仅有特色价格还要合理,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6.建立公共博物馆基金可以通过发行文化彩票来筹集稳定的资金。

7.在博物馆基金筹措的初创阶段,可以采用政策鼓励的形式,吸引一些企业来向博物馆基金投资和赞助。可采用企业投资或赞助博物馆基金可减免税费,并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这样的政策。

总之,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博物馆日益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成了一道丰富多彩的现代博物馆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信息载体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任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由于西方博物馆的发展能够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加上博物馆学者的理念更新、观众的广泛参与,其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中国的博物馆要寻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就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博物馆经验,取长补短。“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正确认识与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贾建明.缪斯之梦―话说博物馆的起源[N].中国文物报.2001-12-7

[2]杨海燕.中西方博物馆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杨海燕.中西方博物馆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05-10

[5]严建强.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J].中国博物馆.2000(02)

[6]海.我对纪念馆特征的概括,载《博物馆的沉思―海论文选》[C].文物出版社.1998

[7]李慧珠.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06-10

[8]严建强.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J].中国博物馆. 2000(02)

第3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总结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第4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共同构建的,这些多元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各个民族都有其特征,东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对中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了避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使人不至于因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行为。中国地处于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相互影响、制约,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在维持善良人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三达德,《中庸》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川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华传统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即带着父系血缘关系残余跨人奴隶社会,血缘关系通过家族组织影响很大,家庭成员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而且特别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亲属关系转换为宗法性的伦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规范人们社会心理和行为。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百行孝为先,孝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尊君、敬长、尊上,用孝道规范人生行为,理性地践行忠孝观,《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惹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荀子的“三不从”强调孝子应慎重思考,从维护家庭利益出发,理性地分清对错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过孝亲忠君传输下去,从社会心理层面、行为规范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塑造了独特的伦理传统,即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注重的是个人的德行修为,而不是要靠强制性法律约束,这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称为“德性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说它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即德智双修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张德(道德)、智(知识)双修,通过知识积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指不断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指对知识的学习,从此处可看出“德性”为尊,“道问”为次。后世朱熹、陆九渊虽就尊德性、道问学孰轻孰重有过争辩,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传统,仍以“德性”为尊,“道问”为次。明朝归有光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尊德性者,非以专于内而不兼乎外;而道问学者,非以徒鹜乎外而忘其内也。德性不离于事物,则尊之者不离于问学矣。”讲以道问学、尊德性为一,智性与德性不可分开,主体可借助求知途径达到自身道德的升华。西方的智(知识)性文化,只是单纯地探讨宇宙的终极实在,以及宇宙的客观构造,关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则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将此转为对内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励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体悟以人为中心的宇宙真原,这是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董仲舒认为:“何本?日: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地人三者共同构成万物之根本。张载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瘾残疾,载独鳄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此篇把人与万物合为一体,把人伦贯穿到天地万物之中,把天道及天命道德内化为人的本性,从个体之德发展到家庭,再推及天下,形成互助互爱的一家人,达到天人合一。

第5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

一、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概念

交际(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依附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有效的交际只有在发出信号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但是因为交际行为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它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并受交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只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际环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义的交际环境指交际的现场环境和国家、时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近的语外环境,狭义的交际环境指上下文。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定了言语的含义;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口气、词语色彩等;有助于突出语言表达效果。说话者如果不注意交际环境,话语就不会协调,难以达到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的作者唐菊裳认为: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条件下,有时即使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电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爷爷不幸出事,而这时小丹尼的头被嗑破,父亲许大同送小丹尼斯去医院急诊。认真的美国大夫在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后背刮痧时留下的紫痕,以为孩子是受到了虐待,直接打电话报了警。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医院当场禁止大同夫妇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又比如,在电视剧《迷失洛杉矶》中,孙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孙子”,小孩玩的皮球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孙子旺就跑过去捡球。谁知竞跑到了邻居家的草地上。邻居却认为他不经允许进入到自家草地,严重侵犯了自己隐私权,感到非常愤怒差一点起诉孙子旺,后来经过调节而幸免于一件官司。而孙子旺却感到委屈不理解,认为自己就是为了捡一个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这两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事件说明: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交际双方必须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对对方的行为或语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反应。

二、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际有依赖于它所处的交际环境。这里所说的交际环境包括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宽泛的交际环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筑和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具体的交际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质量,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故障,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上述社会知识;反过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于交际环境认识愈来愈深刻,人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交际策略也日益灵活。外语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文化,二是交际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不仅学生是掌握知识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际文化,即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图1来表示三者的关系如下:

由此看出,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交际环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发现交际故障并能及时补救的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对交际环境的认识。交际是双向的过程,只有具有交际对方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外语教学应与交际环境(社会知识)相结合,把交际环境(社会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现阶段高职高专“够用”原则和“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外语教学要突出外语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涉外交际能力,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也有人认为,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只要很好地掌握交往对方的语言就行。笔者以为这有失偏颇。由于交际双方对文化环境或情景因素缺乏共识,或是由于双方在这两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交际双方缺乏有效的交际环境,因而在交际时可能出现诸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必须依赖交际环境。  三、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

利用课堂,创设交际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讲解雪莱的名诗OdetotheWestWind中,这时就要比较theWestWind(西风)和汉语中“东风”之意。这要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所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西面环山,东部临海,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warm”和“hope”。而“西风(thewestwind)”往往给人以凄凉、忧伤的感觉;但英语国家(英国)西临大西洋,东接欧洲大陆,所处地带为海洋性气候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thewestwind)”是温和逸人的。所以这些国家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对“东风(theeastwind)”的理解亦如出一辙。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如讲到大学英语精读(TheSampler)一文中,在介绍完中国的春节sprigFestival和西方的(Christmsa)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拓宽阅读面,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并生活在当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要留在国内,他们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资料。学习者可以在平时有意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等。然而关键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阅读报刊只是了解国外一些新闻动态,那就所得甚少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从学生方面来说,在阅读原版外国材料时,应从作者所在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

(三)举办各种英语活动,创设“准交际环境”

如邀请外国朋友或外教举办英语讲座,介绍国外风俗文化,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国外节日(圣诞节、万圣节)让亲身学生感受国外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培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也逐渐涉人与外国交往的范围。因此,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实际生活,如文秘、医学等方面内容。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报告,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具体社会交际场景。比如讲解Myifrstjob时,为学生提供英语求职信的格式,并让学生模拟写出英语求职信,最后模拟求职场合,告诉学生在接受外国(特别是美国)老板的面试时,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一向被国人推崇的拐弯抹角式的提问方式,往往会使对方觉得你不够诚实。

第6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工程建设国际合作日趋频繁,尤其是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桥梁工程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对外工程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为了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的需要,必须在土木工程领域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英语的涉外人才。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桥梁工程这样的专业课程。

一、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涉外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建设国际化日趋明显,外国建筑公司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公司也承接或合作开发大量国外建设项目,“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扩大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其中的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需要技术人员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通晓外语,能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并能翻译国际标准、招投标文件、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2.对外学术交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青年学者出国留学访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我国学者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多,水平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国学者不但专业素养要高,还要能熟练应用英语,能与国际同行自由交流。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虽为应用本科,以培养土木工程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但每年都有部分优秀学生考入“211”,甚至“985”院校,从事学术研究。以2015年为例,道桥方向有2人考入湖南大学,2人考入长安大学,还有数人考入长沙理工和重庆交大等原交通类部属院校,如英语不好,会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二、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文献[1]的结论,需要学生的英语四级优秀或通过六级,才能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桂林理工大学位于西部地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主要生源来自广西,当地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低,不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和足够的词汇量,对他们开展双语教学,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影响部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但不采用双语教学,针对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班,因材施教,仅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并不可行。2.合适的双语教材缺乏。双语教材应鼓励使用一体化设计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自编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双语思维的能力[2],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桥梁工程双语教材。桥梁工程属于专业课,中外之间规范不同,度量单位也不一样,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也有所差异。西方原版教材必定是基于所在国规范的,如荷载取值、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均与国内不同,采用原版教材,授课中必须讲解中、外两种规范,极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学习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规范不熟悉,学非所用,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3.双语师资缺乏,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刚学完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与英语教师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学生对我们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不满意。这反映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授课能力。多数院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达到,如笔者所在教研室,讲授桥梁工程的教师达4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科研经历,精通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缺少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备一次课需要2—3天,压力极大,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掌握讲授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

三、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学科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应当做到通过教学和环境,通过强化训练,使英语达到能够替代或接近母语的水平[3]。但鉴于桥梁工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采用中英文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要目标,只要求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学生阅读英文资料,作业和课程设计用英;而英语基础差及不考研的学生,只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专业英语的补充。

1.双语教学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个人发展规划等,将学生分为A、B组,A组为英语基础好和准备考研的学生,要求认真阅读英语教材,用英语完成作业;B组为学习一般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

2.教材的选用及课件、例题的编写。笔者中文教材选用姚玲森主编的《桥梁工程》[4],英文教材选用JIMJ.ZHAO编写的《engineeringbridge》[5],课件用中英文编写,并做好英文例题,供学生参考。在双语教学内容方面,中西方类似的内容,如设计荷载类型、梁桥和桥梁墩台采用双语教学;而中西方差异较大的内容,如荷载效应组合、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等,只采用中文教学,避免加大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

3.课堂教学。由于桥梁工程知识点多,知识点间关联性差,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且大部分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跟上讲授进度,在授课前先上传所有课件、辅助资料与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前做针对性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授课先以汉语讲解,然后以英语解释,解释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用的词和短语也应尽量简单。讲述重要的关键词使用英文教材中的原词、原句,让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解释原理时,尽量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讲解同一专业知识内容,用一种讲解学生可能听不懂,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甚至于只换一个单词,学生会恍然大悟,提高专业词汇的使用频率,使学生耳熟能详,便于他们听懂和理解。

4.作业、课外阅读资料。课前将相应的英文阅读资料穿上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编写英文版例题,供学生做作业时参考。要求A组学生用全英文完成作业;B组学生可用英文,也可用中文,不做强制要求。

四、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做调查问卷,A组学生反映看外文教材就跟看中文教材一样没什么困难了,都感到收获非常大,不仅在专业知识层面上达到了目标,而且认识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还有学生表示,采用双语教学后,学习英语兴趣更浓了,以前目标是学以致用,现在则是为用而学。

五、结语

面对桥梁工程中西方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差异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于评估的现状,采用分组做作业、考核等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明确双语教学的定位,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65-74.

[2]张子新,胡欣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6,24(6):117-118.

[3]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3):62-64.

[4]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第7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方法论 对比分析 罗森 巫鸿 细节描述法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是英国资深汉学家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所著,孙心菲等人翻译的一部专著,2002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当今西方汉学界,谈到美术考古问题时,几乎没有不推重罗森的。”(中译本序作者范毓周语)。该书是作者近年来有关中国古代美术史的部分论文的汇编,内容涉及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等多种质地的古代艺术品。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罗森的《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进行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巫鸿提出:“美术史首先注重对方法论的研究,西方学者对方法论很重视,敏感。比如研究一幅画,首先要问研究的方法,所以特别讲究方法的自觉性。” ①方法论对于美术史如此之重要,对于方法论的重视自然是理所应当。罗森可谓是目前西方对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书中体现的方法论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对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的方法论一窥。2.如今的学者为了贬低巫鸿,每每喜欢拿罗森的《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作为对比,说这样的书才叫“艺术史”。

对于巫鸿和罗森的不同评价代表了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激烈冲突。具体的分析拟从选题内容、史料引用、研究方法、叙述模式四个方面进行。

一、选题内容

在选题上,罗森显然对器物类作品情有独钟,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等多种器物。其从各种不同风格的造型和纹饰等视觉艺术的形式要素入手,把细致入微的样式分析,置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中加以诠释和理解,试图从器物造型中探讨社会形态等问题,如《是政治家,还是野蛮人?――从青铜器看西周》一文。“以小见大”是其选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作为一个欧洲人,罗森不可避免地以欧洲人的观点来看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因此其在选题中不仅重视中西方艺术品在制作方式以及材质选择背后的不同传统,同时也着意于造型或图案创作的文化态度和不同信仰系统的相关内涵。其选题经常贯穿中西,如《中亚银器及其对中国陶瓷器的影响》《荷与龙》。

二、叙述模式

有人提出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采用了“主题描述法”,而把罗森在本书中采用的叙述模式归结为“细节描述法”。罗森的行文通常是从微观的地方入手,对器物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做出很小心的描述,从而“以小见大”,但是缺乏整体性。与巫鸿主观构建的先入为主主题引导性太强相比,罗森的叙述显得更客观。

三、史料引用

考古材料还是历史文献的引用是中外学者最为冲突之处。罗森和巫鸿最大差别也在于此,巫鸿比较偏重于历史文献的引用,而罗森比较偏重于考古资料的采纳。其文章背后的参考文献多是来源于《考古》《文物》等考古杂志。还有很多考古手段的运用,如在《关于唐三彩外销问题的最新研究》一文中,表1 陶胎和釉彩成分分析,表2 中子活化分析和表3 X光荧光光谱分析,都是现代考古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考古通用的分期方法,在罗森的文章里有多处借用,如《过去在中国的多种含义》中对使用青铜容器的四个主要阶段的区分。此外,罗森在文中提到的考古材料证据通常都是最新的,比如《关于唐三彩外销问题的最新研究》中提到的在陕西省的黄堡镇发现了生产三彩器的耀州古窑,是“直到最近”的新发现,充分体现了其对考古材料的关注。

罗森对于历史文献的引用在书中也有少量的体现。其在引用历史文献过程中表现出对古代文献的不信任,如在《古代玉器的再使用》一文中引用了《周礼》关于古玉的一些说法“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②但在随后的文字中很快又指出:“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不合常规的,因为,我们从发掘材料中未看到这些玉器以任何方式一起使用,而这里却将它们归在一起。”③

四、研究方法

罗森对器物本身很显然地采取的就是图像学的解释方法。一件器物的观察通常是很细致的,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在其文中对某一器物很细节的图像志描述。几乎每一件器物背后都有详尽的图录,风格分析也是其研究方法中的一大特色。比如《晚商青铜器设计的意义和目的》一文对饕餮纹饰变化的风格分析。

罗森在《过去在中国的多种含义》一文中写道:“强调指出所有器物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最重要的方面是器物的组成部分,即它们的型制和装饰以及那些型制和装饰的特征。在本文的讨论中,这些组成部分可能环柄和面饰,或饕餮主题……第二个方面是这些组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关系一词是指一个组分同另一个组分的在大小装饰程度和位置上的关联。例如,就商代的酒器壶而言……第三个方面是赞助人、工匠、主人以及观赏者与青铜器或其他器物的相互作用。”④其研究方法分为这三个的层次,就把前面说到内外因素的研究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包含了。其中很明显的是,其对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关注突出表现在对器物的研究不是看在博物馆的样子,不是收藏家手中的单独收藏品,而是利用考古的系统发掘,要还原到本来的环境,即“原境”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综合考量。这一点和巫鸿强调的“程序”是很一致的。

综上所述,笔者从四个分析角度对罗森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中方法论进行了一个基本考量。并且笔者经常有意识地拿罗森和巫鸿作比较(原因是巫鸿虽然是方法论接近西方模式,但是有着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双重背景),亦是希望这样的一个评析能对读者理解中外美术史研究方法论上的差异和互补有所裨益。

注释:

第8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2.人际交际理论视野下《雨中的猫》中的冲突张稚敏

3."真"(まこと)——私小说的生命力之源刘倩卿

4.东京文学 深刻的人性思考——读施林克的《朗读者》刘慧

5.从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真东西》看小说艺术中的真实与想象张晋

6.从《罗生门》中动物般的人物形象看利己主义董妍娜

7.《苔丝》中的圣经原型与循环叙述黄乐

8.找寻人类最后的栖息地——从生态批评视角解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胡红渊

9.从沉默到话语——浅析《眼望上苍》与《紫色》的女性成长王艺

10.自然与女性的赞歌——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蔺咏新

11.浅析色拉叙马霍斯和苏格拉底关于正义观问题的对峙张戎

12.解读人类生存状态——从《等待戈多》谈起王巍

13.浅议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宋媛媛

14."柔情"背后——琼瑶作品分析周秉荣

15.《围城》中语言的语用偏离现象分析高倩

16.新时期中国小说魔幻意象的美学透视陈黎明

17.论刘恒小说的悲剧性启蒙叙事王海强

18.华丽形式下的苍白内容——也谈中国式大片楼海珍

19.小议群文舞蹈的创作郭兆军

20.传媒对河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影响郝艳杰,王二军

21.简析新媒体时代后文学的审美意识武晶

22.电视谈话节目现状研究东京文学 杨航

23.从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看黄自音乐创作民族性特征孙颖

24.论当代舞蹈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陈珩

25.西汉布衣将相研究综述褚寒社,邓超

26.略谈明朝绘画理论肖业伟,成志功

27.中西文化跨时空的对话——从民歌《木兰辞》到电影《mulan》的转变张萌

28.从《孙子兵法》和儒学思想看管理者郑晓婕

29.谈的读书观张金林

30.身世酒杯中,长歌复长恨——试论辛弃疾的饮酒词郭文娟,贺艳红

31.谈"烟花"刘宁

32.仁者无敌——论元杂剧里的包公戏李伟

33.董仲舒的天人哲学民本论王云涛

34.东京文学 论汉赋的形成发展特点张东杰

35.《孙子兵法》对后世思维模式的影响刘娜

36.文学的化身——论宋代歌妓词中的意境和感情基调申重实

37.和谐家居,和美人生——小议房地产广告中"和"的使用情况陈丽敏

38.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马杰

39.一弯明月,几许清愁——浅议唐诗中的月亮意象黄文珂

40.《红楼梦》中林黛玉诗词的修辞艺术王悔洁

41.从律例看明朝的涉外法律李运通

42.论韩愈的文道观与中唐散文风尚的改变刘承智

43.纵横捭阖,砥砺自得——评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张金梅

44.汉字"鬼"及华夏的鬼魂崇拜邹小华

45.浅析先秦时期成都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彭力勤

46.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下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思考马艳雯

47.借你一双慧眼——谈中学单项材料作文的审题褚慧敏

48.浅谈二外日语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中心陈姗姗

49.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军训后期管理模式的研究宋钰静,樊少华,何云

50.我院篮球专项课考核办法改革的实验研究蒋恺,裴建伟,徐金广,巫坤亚,孙国勇

51.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张继栋,许鹏

52.形式体言「はず和「ゎけ刘云

53.宗教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略淡庄兰凤

54.美术艺考生之自我效能感初探江海涛

55.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刘超敏

56.新时期关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王东梅

57.让校园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回归校园生活潘晓芳

58.从合作原则和面子理论角度谈期刊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肖建平

59.设计和营造建筑与室内的心灵空间朱琦,肖丽

60.跨文化言语行为中的不和谐探原李高明

61.浅议物业管理公司如何规避治安风险李刚,路艳娜

62.生活和时间知觉贾志平,梁小伟,王彤

63.RewritingTourismTextunderthePrincipleofTheme-HighlightedStrategy陈玲

64.冷战后西伯利哑地区在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中的地位田西鑫

65.中国独立影像该何去何从——21世纪以来的中国独立影像论黎健明

66.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延续文化的功能浅析韩馨叶

67.广告符号的分析——Channel[V]倪若拙

68.网络,一块超级大蛋糕董小易

69.揭秘彩叶植物东京文学 马晓

70.浅析人本理念下的自主管理王东梅,李刚

71.实施沉默权制度后讯问应注意的技巧王朝辉

72.浅议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限制兰垒

73.网络恶搞成因及管理王义杰hHTTp://

74.关于网络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思考孙艳杰

75.谈谈新闻热线怎样发挥在新闻节目中的作用施媛媛,李文峰

76.论什么是袖珍公园张鸶鸶,邹宏玉

77.近代中国市政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关系试探王醒

1.《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阿尼玛原型分析张卫波

2.从《交叉小径的花园》到《迷舟》——浅析博尔赫斯与格非之间的同与异乐晟霁

3.试论初期佛教自然观杜国伟

4.骑士精神VS信息时代祝乃荣

5.从荣格的象征理论看绘画心理治疗的可行性周梦

6.康德时空观的特点及其影响张爱云,罗春华

7.西方作品中"镜子"意象的功能异同陈丽

8.现代文明的困惑——"廊桥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张希英

9.论莫里森小说中美国黑人的自我憎恨心理孔珍

10.论余华早期小说中的时间意识蔡信强,李倩

11.越时空的毁灭——论新时期战争小说的"人"悲剧陈婉

12.浅谈"玩家"朱新建"美人图"中的"真"石琳

13.90后语言解构侯婷

14.读图时代"看"音乐杨小利,张鲁遥

15.浅谈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马睿

16.女性意识视角下王安忆与张爱玲的文学对比刘岚

17.论当代中国法的文化建设毕绍斐

18.浅谈动画电影的听觉语言金鑫

19.《呼兰河传》中两极对立因素的相互对比邱丽娟

20.与媒体联姻让戏曲突出重围房伟奇

21.关于绘画与平面设计的讨论刘芳

22.存在之思——关于刘亮程的小说《虚土》雷建鹏,王红星

23.理性精神与乡村情感——评阎连科中篇小说创作祁欢

24.《围城》与《名利场》之相似比较孔祥兰

25.浅析新疆当代女性绘画艺术的特征与不足李娜

26."色彩"绘画中的灵魂薛瑛

27.论中国设计文化的价值董静,杜鹃

28.浅析科学技术在影视艺术传播中的作用孙永江

29.浅论佛教思想对苏轼诗歌的影响刘本艳

30.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日常化传承黄文熙

31.游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20年代周作人的民俗文化观张华

32.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色彩的组合林晓

33.试论辛弃疾词中的三国人物纪胜全

34.浅析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形式蒋保伟

35.从《汉宫秋月》与《陈杏元和番》看山东筝与河南筝王慧

36.简析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情感寄托王晨,李桂云

37.孟浩然诗歌"清淡"美学风格及成因之探析许吉林

38.东京文学 试析李煜词中的月李新艳

第9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环境语,空间,时间,差异

人类的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涵盖的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很多。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出发,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大类。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

一、环境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环境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讲,环境是指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人们所居住的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交际。纳普认为,人们既受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环境,我们一旦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一种看法,就会将这种看法体现在所发出的信息中。这一信息一旦发出,接收者对环境的认知感也会发生变化。梅拉比安将环境引发人们情绪的反应分为:有激发性/无激发性;愉/不愉;受约束/不受约束三种类型(Knapp,1987:107)。

二、影响非语言交际的主要环境因素

影响非语言交际的环境因素很多,本文着重从空间、时间差异方面分析影响非语言交际的环境因素,以期达到促进交际的效果。

1.空间信息的差异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发生影响,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Hall,1973:180)。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有的规则。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如体距的差异;对空间范围的感觉也不同,如对个人领地的不同态度;文化不同,有关空间和距离使用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如利用空间距离显示地位差异。正是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人们有时会认为他人过于鲁莽,侵犯了自己的领地。霍尔将空间范围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非正式空间三种类型。非正式空间指的是人际交往中近体距离和领地要求,具体可分为拥挤、近体距离、领地性、空间取向及座位安排。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中英空间信息方面存在的差异。

(1)对待拥挤的态度

罗斯纳安通过对中英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本质差别为中国文化具有聚拢性,而英语国家的文化具有离散性。

中英的悬殊差异表现在受到冲撞或推挤时的反应上。英语国家的人总是要竭力避免与人碰撞,一旦受到了冲撞,反应就极其强烈。中国人遇到碰撞时同样感到不快,但常常抱着容忍的态度,认为人多,在所难免。

中国人聚餐时,如果雅间位置不够,他们宁可挤在一起也不愿意分开。英语国家的人则不同,他们会占用两间或宁愿轮流用餐也不愿挤在一起。

(2)近体距离

交际双方关系疏密不同,体距不同。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体距最小,仅限于恋人、家人之间;个人距离次之,存在于朋友和亲戚之间;社交距离再次,主要用于处理公事或陌生人之间;公共体距最大,主要用于公共场合,如演讲等。

文化不同,体距也不同。通常中国人的体距比西方国家要近得多,在公共场合更是如此。如在我国有时可以看到公共汽车上两人同坐一个座位,这在英语国家十分少见,哪怕是一家人,他们也会分两辆车坐,或其中一人站着,因为在他们看来,挤在一起是无法忍受的。

体距学认为,对交际关系的预期效应与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的体距相一致,否则将导致不安和焦虑。而中西体距文化的不同也就成为误解的根源。

(3)领地观念

空间观念的核心就是个人领地的所有权以及对这种权利的维护。.行为科学家一致认为领地性存在于人的行为之中,有助于调整社交活动,但也会成为社交冲突的根源。文化不同,领地观念也会有所不同。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地范围,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地范围。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反映是对privacy的态度。英语国家的人十分重视个人隐私的维护,他们认为同中国人交往中最大的冲突就是他们的隐私受到了侵犯。例如,在英语国家,旅店住房是客人的临时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允许无权进入室内。对于这一点,在中国生活或工作的英语国家的人曾普遍抱怨,中国的服务人员随便出入客人房间,旅客不能得到独处的自由。

(4)空间与取向

空间不仅指水平距离和取向,还有高低取向和距离问题。取向是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社会和世界所采取的态度,涉及到地位高低和先后次序问题。

利用空间取向来显示地位高低的方法很多,法庭上高高在上的法官、教室里的讲台、宴会上的主宾席台无一不表明地位高者所占位置也高。英语国家讲究女士优先的习俗也表现在利用空间取向表示对女性的照顾和尊重。例如在英国集体合影时,女士坐在前排,男士站在他们身后,官员站在两侧,而且一般站在后面。这与我国的位置排列大不相同,在我国重要的人物和领导排在前排居中位置,其他人不分男女,都按地位高低或年龄长幼排列。

(5)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是利用空间位置表示个人地位和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文化不同,我国和英语国家在座位安排方面也存在差异。以宴席座位为例,英语国家餐桌以右为上,左为下,而我国则以面向南或面向门为上、以面北或背门为下。英语国家夫妇双方参加宴席时,男主人陪女主宾,女主人陪男主宾;而在我国却是把同一性别的人排在一起。所以,在英语国家一般是男主人陪伴尊贵的女主人入席,让其坐在自己的右侧;男主人左侧为第二位重要的女宾。女主人陪伴尊贵的男宾客席,让男主宾坐在其右侧。中英宴请座位安排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人认为最尊贵的位置是最显著的,而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离主人近的位置是显著的。中国夫妇坐在一起,而英语国家却尽量将夫妇分开,避免两名男子或女子坐在一起。

2.时间信息的差异

文化不同,对时间的期求和处理的规则也不同。人类学家霍尔将文化时间分为: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和技术时间三类(李中行、张利宾,1991)。

技术时间是一种精确地时间结构,精确地测量出时、分、秒等,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与人际交往或文化交流关系不大。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由历史沉积而形成的,他直接影响着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知能力。如在我国,农民根据农历的24个节气计算时间、安排耕作等。随着国际化的进展,不同文化的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系统日趋相同,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的角色也就不断被淡化。相对于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最为复杂,在跨文化交际中叶最难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类时间之上。

霍尔将不同文化的时间习惯划分为单元和多元两类。单元时间文化认为在单一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该文化成员做事严格按照明确的时间表进行。多元文化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做多件事情。该文化成员做事比较随意。我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时间文化,这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诸多障碍。如中国人以前拜访朋友时不习惯事先约定,以为友情无价,手上除非有重要的事否则都可以放一放;另一方面可能以为事先约定,主人须为此做准备,怕打扰了主人。而英语国家受单元文化的影响,不仅要事先约定,往往还要规定谈话结束的时间,以便主人安排接下来的时间。这样中国人的拜访会让外国朋友措手不及,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从而认为西方国家的人过于冷漠,而西方国家的人则认为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单元时间文化,进入单元和多元时间并重的时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和英语国家在环境语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了解这些差异势必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进行文化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重点是相异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所在,发掘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总结出规律性。通过对比,排除文化干扰,创造跨文化交际的共同基础,以实现顺利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Knapp,M. No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 2nd ed. Holt,Rinehart&Winston. 1978

【2】Hall,E. T. The Silent Language. Anchor Books. 1973

【3】李中行、张利宾.非语言交际----人际交流的艺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