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时代纪录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 纪录片; 创新;
新媒体被誉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 它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播文字、声音与图像, 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纪录片作为时代的伴生物、现实的记录者, 也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做到因时而动, 常新常变。
一、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影响
(一) 生产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渠道, 新媒体提高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 一改僵化的单向传播过程, 更使得传播方与接收方界限模糊, 增强了创作方与观众的互动。创作者完全可以将纪录片选题上传至互联网, 由网友自发讨论、创作以及共同鉴赏, 借助网友的宝贵经验完成作品创作。
同时, 新媒体技术发展促使全民记录成为可能。无需采购价格昂贵的专业摄影器材, 群众借助常见的DV、手机以及电子监控等电子产品便可完成录制工作。而部分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 借助群众的摄影设备也可有效留存,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素材, 例如交通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等社会题材类纪录片的第一现场新闻画面, 便是借助人民群众之手。
(二) 创作理念
受新媒体环境多元化的影响, 纪录片改变过去宣传教育的姿态, 而着重把握对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环境的思考, 更为关注人的因素, 即以人为本。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如潮, 全网点播量超8亿, 其导演陈晓卿在采访中坦言, 原定片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自觉菜系划分过于简单粗暴, 说教意味过重, 便重新拟名, 最终将创作重心转移至探讨人与美食的关系。
此外, 为争夺受众关注, 提高作品的收视率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愈发重视美学元素。例如将戏剧冲突、悬疑叙事引入纪录片创作, 或是利用新型拍摄技术突显画面质感, 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视觉体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便采用SONY-F3高清摄像机, 运用大量的前景深镜头、微距镜头等拍摄技法, 让人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尽情享受画面的优美。
(三) 受众心理
新媒体技术带来信息量的暴增, 受众的生活节奏得到明显加快。同时,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相应拔高了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人们更倾向于在零散时间利用手机消遣。因此制作精良、短小精悍的视频更能够吸引受众, 纪录片也应积极探索新型节目形式,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新媒体的普及也促进受众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年轻一代逐步掌握了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而当代年轻人有思想、有主见, 更青睐于个性化、多元化的影片题材, 对传统的、说教意味浓厚的主旋律纪录片则缺乏兴趣。
(四) 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并提供更为宽广的传播环境。制作发行的纪录片不仅可以在电视台、影院等场所上映, 更可在互联网、数字电视及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7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 纪录片凭借互联网可覆盖绝大多数潜在观众。
新媒体技术, 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 有效打破信息传播的地域限制, 推动了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全球化日程。中国出产的纪录片立足全球视野, 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所接受,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便于201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二、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一) 挖掘多元创作题材
正如前文所言, 手持DV、智能手机等设备现已在我国群众中得到普及, 视频的制作发行再也不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基层民众拥有独特的视角、复杂的背景以及真挚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随意拍摄的内容, 却往往是优秀纪录片所必需的珍贵素材。
因此, 纪录片创作人员需多听、多看、多想, 从多种渠道获取真实视频材料, 并充分挖掘其潜在内容, 将其充实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素材的挖掘, 需着重把握其内在故事性及真实性, 这样才能收获观众的情感共鸣。刘远祥的《西单女孩》、网络纪录片《老人与狗》便是此类创作典型代表。
(二) 强化影片美学特征
强化影片的美学特征, 是指利用综合手段, 提升影片的故事性及艺术性。笔者认为,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把控, 可借鉴《沙与海》《故宫》等优秀影片的先进经验, 从叙事艺术以及摄录艺术入手。
叙事艺术包括叙事结构、方式以及空间上的把控, 仅叙事结构便有阶梯递进式、中心串联式和板块式等。纪录片创作者需结合影片特点, 选择最适宜的叙事方法, 吸引受众眼球, 增强影片感染力及艺术性。而摄录艺术中镜头的运用应把握特写、空镜、长焦镜头、主观镜头、象征性镜头等技巧的独特含义, 塑造契合影片主旨的精美画面, 更可辅以必要的音乐, 烘托气氛、渲染情绪, 增强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
(三)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需要有意识地结合现代观众群体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纪录片创作活动。上文分析中提到, 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多元与独特的事物, 其观影活动又表现出典型的碎片化特点。为此, 纪录片创作选材需考虑观众兴趣, 并把握好松弛有序的叙述节奏。
美食、宠物、网络、文化等题材始终是观众的心头好, 而政论、时事、传记等话题也可能因舆论导向而激起人们关注, 因此若想收获观众认可, 便可选取热点题材进行纪录片创作。同时, 为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叙述节奏有必要随之加快。但也要张弛有度, 给观众留有喘息的余地, 尽可能利用其零散时间。例如, 贺州电视台从2016年开始筹划《古村物语》系列纪录片, 2017年开始播出, 14集都是以古村落或古村落有影响的人物为题材, 精选控制在13分钟左右,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不仅可显着提升影片的品质, 更能够获取新媒体背景下的宣传优势, 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以2016年11月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其采取了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 代表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可以说, 每一次电影拍摄技术的更新换代, 都将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作为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更应积极探寻新型拍摄技术, 增强影片的表现张力。纪录片创作除应用水下摄影、延时摄影、高速摄影等较为常规的摄影技术外, 更应探索利用先进的CG (影视动画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等, 从而更好地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三、结语
纪录片作为重要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不仅真实记录还原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更寓教于乐, 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普及知识、丰富见闻的历史任务。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以期辅助纪录片创作者顺应潮流, 创造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玉博.浅析中国纪录片的新媒体发展之路[J].科技视界, 2014 (21) :132.
[2].姬丽红.纪录片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创作[J].新媒体研究, 2016 (4) :58-59.
关键词: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 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54-03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Tatar nationality ploughshare Festival as an example, this case study attempts to renew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video production mode which used to give priority to recor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communication ideas about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story-filled videos, numerous users, young age and large-scope spreading,to make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o be the important means which the pubic can underst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Media;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Documentary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收看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需要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修改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以往都是以记录功能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非遗影像的传播效果成为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重要手段。
撒班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遗节日的突出特点。首先具有民族性,撒班节是塔塔尔文化的代表。撒班的缘起是塔塔尔族先民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撒班节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此,但是是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其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塔塔尔族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有着类似的风俗习惯,伊犁的塔塔尔族由于聚居的较为集中,所以保留了撒班节的原始元素;塔塔尔乡的塔塔尔族的衣着、饮食等方面也基本与长期同为牧民的哈萨克族保持一致。最后,撒班节具有极强的部落性。撒班节的庆祝方式就是一同载歌载舞,互相攀谈,举行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而且撒班节的庆祝时间是每年的春耕结束到夏收之前,具体日期完全由聚居部落自行决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 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极为小众的非遗节日,研究撒班节的传播思路不仅为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传播思路进行探析,更为新媒体环境下小众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创作提供方向。
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特征
1.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基本特征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40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7.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用户数量庞大,青少年用户众多,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使得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广泛性。新媒体视频的需求对非遗节日的影像化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同时针对青少年用户,小众非遗节日的影像对非遗本身有发扬和传承的作用。
1.2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习惯
新媒体视频用户碎片的阅读习惯,所以影像呈现碎片化。影像的目的不再是遵循时间、空间的逻辑来具体地介绍事物的全貌,而是通过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引起受众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再通过新媒体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将碎片化内容拼贴起来,使受众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视频用户普遍对影像的故事性要求较高,同时如今的影像进入短片时代。新媒体短片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不长于30 min的影像短片。在这个前提下,受众对影像元素的丰富性要求更高,单纯的纪录已经不能争取到受众碎片化阅读的时间,而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即影像内容的故事化。
1.3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渠道
由于媒介环境的改变,视频播放渠道从电视、影院大幅转向互联网,更精确地说是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同时,受众在不同的收看渠道下也具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往的视频都是在电视上进行单向的传播,几乎没有反馈的过程,这就使得受众缺乏参与感,而视频通过新媒体传播,更加注重的就是与视频用户的互动性,通过弹幕、在线直播等方式使用户参与进来,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辅助充实视频的内容,拼合碎片化的传播。
纪录片作为新媒体视频的一种,同样需要符合新媒体用户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效果。
2 非遗节日纪录片传播思路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纪录片的切口较大、时长过长
大众传媒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在传统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中,影片的视角较为开阔,全面地从客观角度展现了节日的历史、由来、过程等,这种场面宏大的视角使受众很少能感受到接近性,也就是说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不够接地气。而新媒体环境是非常强调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由于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往往切口都较大,使受众不能产生代入感。即使观看过后,也只会对节日表象略有所闻,无法引发更大的传播效果。
2.2 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思路老套
在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强调考虑如何引起受众的兴趣。非遗节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它需要的是受众真正透过非遗节日这面窗,去一窥该民族的文化魅力。虽然目前有“故事切入”这种易于使受众投入的叙事方式,还可以融合“客观记录、口述历史”等多种叙事方式,但也导致由于将节日切分过多,不可避免地缺失一些信息元素,其中深层次的节日意义很难体现。故事性与纪实性之间的权衡也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难以逾越的难题。以上的现象导致纪录片大多进入故事太慢,富有冲击性的镜头很少,缺失人文内涵。
2.3 传播策略的失误
目前大多非遗纪录片都是以电视纪录片的规格进行制作,直接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传统的电视、电影播放平台上,非遗纪录片更注重展现节日的完整性,导致一部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观看,这在新媒体平台是难以想像的,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里,超长架构的影片内容难以保持对受众的持续吸引。传统非遗纪录片展现全貌的特点会让新媒体环境的观影者望而却步,或者在观影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使得影片不能很好地传达非遗节日的巨大魅力。同时,在新媒体传播中,大众更加期望提升自身的参与感。新媒体提供了民众被赋权行动的渠道,除了分析新媒体大众所变化的接受心理外,还缺少制造更多能让大众参与到影像制作过程中的环节。
3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探析
当媒介发生变革,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的需求已经改变。过去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在电视上更多的是一种教育作用,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需要的是让受众能够更多地了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所以新媒体环境对非遗节日纪录片产生了分别来自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的新要求。
3.1 影片内容的重构
非遗节日纪录片所要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节日的过程,还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节日的v史意义。大部分节日都具有民族性,即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层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全貌的重要缩影。以撒班节为例,它的缘起是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一个民族将这样的感谢之情延伸出一个节日,这其中蕴含着塔塔尔族在数千年前的民族风貌,同时经由历史的发展,撒班节也有了加深于其原始意义的民族意义。非遗节日也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指的是其形成、发展均受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了解民族发展须知的大环境。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影片又需要有故事化的特征以及不能过于冗长的要求,所以影片就需要平衡纪录的完整性和时长。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夜爆红,人文类题材操作上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更易触及“敏感”,那么从平凡个体的生活与命运入手,以个体反映时代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内容上更易于接受,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会拍摄3、4个故事进行平行蒙太奇,这样使得整个影片充实且不乏味,需要表现的元素都是每个故事的核心,时长也受到了有效地控制。100集纪录片《故宫100》秉承“微纪录”理念,每集用6 min呈现一个故宫建筑,讲述一个空间故事,短小精悍,清新活泼,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新媒体用户快速浏览和定向检索的需要。
在非遗节日纪录片的内容布置上也可以参考这样分割成几个小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延续故事化的纪录优势,而且由一条故事线演变成多条故事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视角也更加多元,能更好地展现非遗节日的风貌。这种拍摄方式取消了大面积对宏大场面的拍摄,采用多小组跟拍的方式即可完成,同样满足了快速、小成本的新媒体制作要求。可以说这种拍摄方式一举两得。纪录撒班节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几户塔塔尔族人家,确定纪录片必须展现的要素,进行串联。
3.2 对传播渠道优势的利用
新媒体除了内容碎片化的特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虽然现在有很多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已经在网络上线,但它们都没有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这一优势。使得影片依然在“自说自话”,不能与受众进行很好的交流。
目前,许多电影在上映前都会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地与影片有关的消息预热,甚至进行片场直播让观众对拍摄现场身临其境。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创作中来。在微信微博上推送撒班节的相关背景介绍、节日介绍、人物采访等,在撒班节当天进行线上直播,使受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节日的氛围。
同时,更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交互性。从影片的筹划到后期的呈现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互动起来,更好地了解受众对这一节日的需求。甚至可以将拍摄思路在新媒体平台上,让受众自主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受众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当受众参与进来后,也一定程度上会促成对影片的二次传播,通过第一批受众的人际传播扩大传播面,以造成更加深刻有力的传播效果。
3.3 迎合视频用户的阅读习惯
从受众的阅读习惯来讲,除了内容的碎片故事化和加强交互性之外,对非遗纪录片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对一个信息的专注力是30s,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专注力缩短到15 s,传统纪录片习惯使用的长镜头,也将被大幅取代,以契合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除此之外,画面的美感也是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成了纪录片更进一步的追求,除了带来纪录内容和内涵外,还能带来一场美的体验。撒班节是室外节日,人们欢聚在草地上载歌载舞,通过多变的镜头,丰富的节日色彩能更加吸引眼球,使影片画面变得好看。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区”。目前“非遗”纪录片的新媒体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传播效果在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及时抓住媒介环境和受众的特征,将其应用到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当中,通过影像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使纪录片真正适应于媒介环境,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使非遗节日纪录片发挥出强大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琰,余秀才.多元与重构:论新媒体短片的影像传播[J].电影艺术,2008(1):160.
[3] 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7(12):173-174.
[4] 金毅.试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182-183.
2010年11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针对网络盗版剧集展开清理。合法版权是视频网站成功营销的基础――不可替代性和针对性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而纪录片与新媒体网站的合作,为网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契机,为纪录片的发展也开辟了新的道路。
“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一个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平台,受众从传统媒体分流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网民的数量达到2.98亿,约占总人口的22.6%。而网民的年轻化、高教育背景为纪录片的网络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和潜在收视需求。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纪录片的观众细分化程度会更高,
中国纪录片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
2009年上线的搜狐高清纪实频道,是中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实频道。通过与国内外最权威的版权所有方及独家版权公司进行合作,合作伙伴包括SAGA传奇、凤凰网、BTV北京、BBC WORLD WIDE、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金鹰纪实频道,板块分为人物、社会、历史、刑侦、自然、军事、探索、其它、传奇纪录院线及行业资讯、纪录片社区。
2010年搜狐纪录片上载总量为22476部,每月新增纪录片350部,截止到2010年12月纪录片频道总点击率189亿次。搜狐高清纪录片频道的流量在搜狐网仅次于影视剧、体育、综艺,位列第四。搜狐纪录片频道每天观看总时长超过其热播连续剧的总和,热门纪录片点击量更是过亿。
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在原有中央电视台大量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基础上,集纳国内地方台、BBC、国家地理及众多民间制作机构各具特色的纪录片资源。而且纪实台和国内外电视机构都有广泛的合作,计划继续拓展独立制作人、制作公司等资源,以丰富纪录片的储存量。
2010年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上载纪录片1300多部(截止到2011年2月16日),其中人物类、历史揭秘类、军事类、探索类纪录片受网友关注度较高。与搜狐高清纪录片频道和奇艺纪录片频道不同,纪实台提供的不仅仅是纪录片的点播,还推行台网联动,跟进重点纪录片的拍摄,从播出前的宣传推广到开播后的访谈解读,再到纪录片电视台播完、映后的视频点播,形成动态过程。依托中央电视台的强大背景和纪录片资源,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在纪录片新媒体传播中逐步奠定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力。
奇艺由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创立,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参与投资,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提供免费、高清网络视频服务的大型专业网站。奇艺纪录片频道开展多方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大陆桥、凤凰网、 奥维恩影视、云南卫视、北京京视传媒有限公司、旅游卫视 、珠影、中文发、陈氏传媒、旅游卫视 、中影集团,受众定位是高端白领阶层,题材类型包括社会、军事、探索、自然、历史、人物、文化、地理、旅游、典藏。
2010年4月22正式上线之日起,奇艺网就意识到纪录片内容资源对于网络视频平台的重大意义。2010年12月,上线仅8个月的奇艺月度用户覆盖超过一亿,增长速度在中国视频行业中居于首位。奇艺网还关注独立制片人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于2010年12月举办“改变视界2011纪录片发展论坛”,探讨新媒体给中国纪录片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截止2010年12月该频道总上载6000余集纪录片,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获得了百余万次的播放量。每人每天平均观看时长为52分钟。不少纪录片作品引起受众强烈关注,点击量超过400万次。
截止到2010年12月,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及门户视频网站,开辟网络纪录片频道的除搜狐网、CNTV中国网络电视、奇艺网之外还有5家,即网易、凤凰网、腾讯网、激动网、酷6网。国内各知名UGC(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视频分享类网站,对于纪录片的上载分享也高达上万条。
相对于开设纪实频道的各大门户视频网站而言,视频分享网站网友上传的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纪录片视频的来源也无从知晓。虽然原创纪录片数量不多,但也并非无人问津,有些原创作品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搜狐高清纪实频道举办的2010中国网络视频盛典上,常州网络人气导演董雷的纪录片《金婚》获得中国网络原创纪录片奖,该片片长4分59秒,以常州一对结婚50周年的老夫妻为生活样本,讲述了86岁的张松宝和78岁的韩祥娣50年不离不弃的婚姻故事。所以纪录片爱好者可以更加个性化,与门户视频网站的视频产生良性互动。网络纪录频道以购买正版高画质、高品质的纪录片为内容核心,吸引高端白领群体。两种频道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一种以网民上传视频扩大纪录片的影响,一种是通过频道运营抓住纪录片受众,双方的优势在未来可以更好的结合。
外国纪录片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
2010年圣诞节前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公布了对网络中立性期待已久的裁决: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因为无法判断上传内容的合法性而阻止浏览者访问的行为应该被禁止。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制造者开始使用网络上的素材资源;更多的纪录片制作者选择在网络上宣传、发行自己的影片。
著名的纪录片制作机构NHK、BBC、Discovery Channel、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除自身网站提供精选片段的短视频播放外,他们还与知名网站合作,在YouTube开设专属频道,让其纪录片的影响力深入全球。2008年9月,Discovery在YouTube网站开播9个频道,专门展映来自Discovery旗下电视网的视频,通过全球性的视频网站将其内容扩展到全球,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在合作之初,Discovery探索频道结合网络互动特点,在其系列节目《流言终结者》中号召观众帮助寻找新的流言或谜团以供破解,观众可以把想知道谜底的谜团以视频形式上传到Discovery在YouTube上的网址,频道从网民提交的谜团中挑出精彩的,在节目中予以解答。
美国Hulu视频网站,网民通过每月付7.99美元下载hulu plus软件,观看丰富的电影、连续剧、纪录片等节目内容。付费用户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PC机,甚至是苹果公司新近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观看视频节目。该网电影频道下开设documentary and biography专区,提供大量的纪录电影在线观看,并开辟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Discovery Channel等专属频道,提供电视纪录片在线观看服务。
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 iPlayer正式上线,BBC iPlayer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的一种网络服务,可以提供当前时间7天之前的几乎所有的BBC电视节目以及广播节目,BBC各频道下播出的纪录片也可以在线观看。Channel4纪录片《七天》(Seven Days)在网络上有在线聊天功能,观众可以与制作人互动并影响节目的发展,每周的节目拍摄和编辑成为当下的话题。同时《10年10月10号地球一日》(One Day on Earth 10.10.10)与《一天的生活》(Life in a Day)都通过网络收集全世界普通人拍摄的视频片段,网络为纪录片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迅猛增长的潜在观众。
德国一家公司制作的讲述苏联解体的纪录片《同志》与相关网站同时上线,并且可以通过互动游戏了解苏联历史。据《环球企业家》的报道,目前至少1/3的欧洲导演开始专门为网络制作纪录片。
英、美等国家完善的纪录片市场也为其网络纪实频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国外纪录片的网络传播受盗版影响的几率更小,用户通过交纳一定的费用在线观看视频,纪录片版权的合法性得到了保证。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特征
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体现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配合突发事件或是热点时事,各网站纪录片频道会推出相应纪录片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CNTV纪实台每天都会有3-5部纪录片的更新。
网络纪录片存储量几乎是无限的,并且观众可以自主选择,反复观看,与纪录片的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正相契合。电视播放只能在规定时间一次性观看,而网络纪录片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每个观众喜爱的方式和速度观看。网络不受播出频道资源与播出时段的限制,网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片子,自由点击,多角度讨论,为纪录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提供了制作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平台,并促成了网上讨论空间。互联网不仅提供观看纪录片的渠道,更通过评论专区的设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所有观众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形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又能够传递给更多的人,由此形成社会话题,发挥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
纪录片《我的抗战》于2010年9月14日在搜狐纪录片频道独家播出,上线仅一个月在线收看就突破千万。在形成巨大社会话题和影响力之后,《我的抗战》才陆续登陆83家电视台,并在全球华人纪录片互联网盛典中获得“2010年度卓越贡献纪录片奖”。阳光卫视出品的《国殇1937―1945年中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也是首先在网络等传播空间赢得巨大关注,形成社会话题,进而推动电视播出。网络双向传播的特点,使得纪录片制作人可以第一时间与观众交流,得到信息反馈,产生良好互动。《敦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前夕,总导演周兵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敦煌》,讲述《敦煌》背后的故事。
每一次技术革命往往产生观念价值的变化,甚至引发内容革命。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将会为纪录片带来新的改变。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网络传播将促成中国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准确受众。以收视率为主的评估体系中,纪录片注定是小众化传播的媒介形式。但是通过网络平台,网民可以随时关注自己喜爱的纪录片,没有电视平台播出时间和频道覆盖的限制,新媒体平台将喜爱纪录片的观众汇聚到一起,并在论坛中进行讨论,逐步拉动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准确受众。
网络传播平台为原创纪录片提供了展示平台,并促成纪录片的类型丰富和美学繁荣。收视率节目评判体系是制约纪录片电视传播的重要原因,片面商业化阻碍了具有文化品质的纪录片类型的传播和发展。各视频分享网站上,原创专区了一定数量的原创视频,虽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视频也无法定义为纪录片,但是确实也有一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通过网络得以传播,这对于以宣教型和消费型为主的纪录片格局,也是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网络传播将为纪录片制作与营销打开一个新空间。搜狐、奇艺等网站开辟纪录片频道,既是为了丰富自己网站片源,扩大影响力,也是网络发展的新增长点。网络传播中,众多潜在受众因为纪录片在网络可以随时点播、反复观看的传播特性而成为真正受众,而纪录片受众往往是教育程度、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人群,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与消费能力,与网络主要受众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网络平台发挥纪录片跨时空、跨文化的传播属性,纪录片传播积少成多,在逐渐具有人文品质和广告价值后将形成传播品牌。
新媒体对纪录片的影响已经从传播领域渗透到制作领域。网络上的公众集资方式成为2010年全球各大电影节的热门话题。英国导演弗朗尼・阿姆斯壮(Franny Armstrong)通过自己的网络筹集到150万英镑,拍摄了气候变化的纪录片《愚蠢年代》(The Age of Stupid,2009)。2010年奇艺网为加多宝集团的昆仑山矿泉水量身定制了一部名为《问鼎昆仑》的旅行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不同的是,它每集长度在10分钟左右,更加符合互联网用户的观看习惯。片中并未大量出现矿泉水的标志,而是通过呈现青海和昆仑山的美景、文化来进行隐性营销。
关键词 纪录片;科技传播;价值;要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001-03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与环境为创作素材,以客观存在的人或物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发轫西方,从技术上来说,最早的电影几乎全部是纪录片,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如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喝汤》等。1901年~1906年奥地利民俗学家鲁道夫・普契(Rudolf Pöch)拍摄了新几内亚土著居民的生活,可以被看作是真正的纪录片先驱。1922年,罗伯特・J・佛拉哈迪拍摄了第一部卖座很好的纪录片《北方的南奴克》,至此,纪录片开始步入发展和日趋成熟阶段。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定义来看,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人和社会的真实记录上,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人所生存的环境和人想获知的世界上。于是,一批有着鲜明的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科教类纪录片应运而生。《沙漠奇观》(1953年)、《迁徙的鸟》(2001年)就是关于环境和动物类科教纪录片的杰出代表。此后关于人文的、自然的、生物的、天文物理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其核心的意义在于揭示科学原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技术。
那么,现当代纪录片为什么会在科技传播领域大行其道呢?其承担科技传播的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其传播的价值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旨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历来非常重视,相应的科技教育、传播体系也非常健全。事实上,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素质的核心,是每位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其意义远不在于单个个人的发展前景,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根基。因此,不遗余力地传播科技、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直接推动了科技传播手段的变革和体系的完善。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便在这种客观需求推动的背景下得到了体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家或公共电视台,对于制作、播放优秀科教纪录片节目是非常重视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制作精良的科学纪录片见长,“明日世界”(Tomorrow World)和“地平线”(Horizon)就是BBC著名的科教类纪录片专栏节目,这些拍摄制作精良的科教纪录片播出之后,还包装成每集1小时的科学系列片向国际市场推出。在美国,科教纪录片的摄制题材与传播势头更是广泛而迅猛。著名的国家地理频道(NGCI)坚守自己的教育使命,其节目内容就涵盖了最新科学与尖端科技、自然野生、历史与人文、焦点事件调查等,以纪实为手段,致力于探索历险、保护环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广工作,具有鲜明的科教特征,其《缤纷世界》、《科技尖端》等栏目都包罗了丰富的科教内容。而Discovery频道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教纪录片制作及供应商,其节目主要播放流行科学、崭新科技和历史考古的纪录片,内容涵盖了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1997年,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还正式授予Discovery“人类探索特别贡献奖”,以表彰其“对地球人历史与未来的不懈追索和对人类科普教育视角与方式的突破性贡献”。
在国内,为不断满足社会对科技传播的客观需求,科教纪录片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大电视媒体开设起来。最著名的是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探索・发现》栏目,它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籍此达到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技术的目的;再如该频道的《科学世界》栏目,主要是以编译国外科技节目为主,同样也达到了科技传播的目的;又比如央视第一个大型科教栏目――《走近科学》,自1998年6月1日开播以来,生产、播出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以上这些节目,都同时具备了纪实和科教的双重特征,以纪实为手段、满足社会科技传播需求为目的,不难看出,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2 传播的广泛性使其具备巨大的潜在价值
科教类电视纪录片,首先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传播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广泛收视群体。
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自从1997年开播之后,不到10年的时间就在145个国家用超过25种语言播出了大量科教纪录片节目,目前全球有166个国家与地区,超过3亿5千万个家庭用户,可以通过34种语言收看到国家地理频道。同样,Discovery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非虚构类媒体公司,旗下拥有一百多家全球性电视网,目前到达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十五亿累计订户。仅在亚太区,Discovery就有十种语言定制的节目,到达32个国家和地区的四亿五千四百万累计订户。如前所述,无论是国家地理频道抑或Discovery探索频道,以纪录片为载体的科技传播节目,在受众群体数量上,显然具有突出的传播优势。
在国内,以CCTV-10为代表的科教频道,自开办以来收视率逐年攀升,目前无论从收视覆盖还是收视份额上看,已经位居全国10强左右。在拥有14亿国民的中国大陆,其科技传播的价值显而易见,尽管这种价值只能代表一种潜在的要素,但是脱离了这种广泛的平台依托,一切的成效也就成为了空谈。也就是说,从科教类纪录片及其相关栏目的传播平台和到达率看,受众的广泛性已经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这种潜在的传播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科教类纪录片在网络的传播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在互联网的各类搜索引擎中,只要输入“科教纪录片”、“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地平线”或者“探索・发现”等词条,都会得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搜索条目,从中可以大量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自己喜爱的科教纪录片。互联网作为一个拥有越来越广泛甚至是最广泛参与者的一个传播媒介,其传播科教纪录片的潜在价值同样不言而喻。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avid Clark曾经这样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哪里,不能忘记我们给更大的电脑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不能忘记我们为将来的变化所拥有的潜力”(RFC:第1336期)。显然,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的传媒到达率及其功能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除了互联网之外,到了后期人们还可以通过比较廉价的途径,以购买科教纪录片光碟的方式将科学知识教育课堂搬到自己家中,这就突破了知识水平、人才投入、场所投入等限制,确保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顺畅传播。
3 无可替代的传播功效使其价值得以凸显
科教类纪录片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它的传播功效上。为什么科教类纪录片有其独特的传播功效呢?
首先,要归结于纪录片的本体特征。纪录片以真实、纪实为本体,而真实(真切的画面与受众的真实感受)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为什么?因为真实让我们感同身受、真实让我们情绪共鸣、真实(尽管这种真实还存在一些质疑)让我们不得不信服。纪录片本体的真实性,让纪录片之所以成为纪录片。无论是浪漫的童话、跌宕起伏的小说,都无法与纪录片的真实魅力相匹敌。纪录片、尤其是科教类纪录片,在真实、贴近、可信等品质上为大众所公认,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等传播载体,最终赢得了受众的信赖,这种因真实而获得的信赖,也是科教类纪录片实现科技传播目的的基础之一。
其次,纪录片的表达方式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公民在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教育,而这样的学习与教育,效果往往是最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接受外界事物,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最为直接的形象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开始,所有直观、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是人类最容易、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而纪录片作为视听融合的艺术,其表达方式上的形象与生动是一般媒体无法比拟的。枯燥乏味的科研论文借助抽象的文字描述,并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科教纪录片却以现代影像科技为依托,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上受到了公众的欢迎,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让人们无法抗拒得了它的诱惑。就算撇开公众传播的层面,按照现在的拍摄、制作技术,科教纪录片也完全可以在人类科学技术的继承上一展宏图,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即便是非常尖端、深奥的科技,后人如果借助纪录片的形式来学习和继承,同样也会变得更为快捷。这种方式相信会在今后的科技传承上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人员所欢迎。
再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得以延伸。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手段和技巧也突飞猛进,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听不到、无法领略的画面与声音,凭借技术的进步,在科教类纪录片中都可以涉猎,这也正是吸引传播对象、实现传播功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技术进步带来科教纪录片的变迁,将在下文中作出特别说明,此处不展开叙述。
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毋庸置疑,然而要真正实现其价值,还必须遵循内在的传播规律。那么实现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还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不妨就科教类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要点做一些探讨:
1)硬件要素
如前所述,科教纪录片本身与科技发展提供的支撑密不可分,这主要体现在硬件要素上。
拍摄一部经典的科教纪录片,首先需要配备相应硬件设备。现代电影电视技术,在基础硬件上往往需要仰赖高清数字摄像机、轨道、摇臂、斯坦尼康、探头等进行的拍摄。拍摄科教类纪录片,很多时候需要还原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听不见的的图像和音响,因此更需要仰赖特殊的专业设备。
(1)微光摄像系统。在科教类纪录片中,夜间或黑暗条件下的拍摄经常会碰到,如拍摄动物夜间活动、动物在地穴中的活动等,这就需要借助夜视设备来进行。夜视镜拍摄基本原理是将环境中“微弱光线”经过光电转换放大后,成为肉眼可见的影像。现在的夜视镜瘸I栌兄鞫式红外线光源来补光,以便在一定距离热黑环境依然可见需要探索的目标,所以也称红外微光夜视仪,之后科技的进步又发展到更为先进的夜视设备,哪怕在漆黑的环境中也能看到需要看到的目标。夜视仪最初只限于军用,如今已经拓展到科研、野外运动等各个领域。
(2)高速摄像系统。主要用于记录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捕捉人眼所看不到的物体动态过程,可以记录下武器爆炸瞬间、物体破碎过程、人体运动机理变化等,在最初的高速或超高速记录设备通常采用高速胶片摄影机,随着CCD、CMOS感光元器件在技术上和生产加工上的进步,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目前对于高速运动分析和瞬时状态记录变得简单和方便。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疯狂实验室”,Discovery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等节目,很多画面都需要用到高速摄影技术。
(3)显微摄像系统。在科教纪录片领域,显微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微观世界,它主要由摄影成像设备、各类显微镜和相应连接设备构成,可以拍摄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的画面。例如,英国BBC拍摄的“人体漫游”科教纪录片中,借助电子扫描显微造影技术,可以拍摄到声音震动从耳内传递到脑部的媒介细胞,可以拍摄到人类受精卵如何分裂和发育,可以拍摄到舌头表面细胞等让人惊艳的画面。
(4)水下摄像系统。水下摄影摄像主要解决的是防水和操控的问题,同时注意焦距、视角与曝光等问题。借助当时高质量水下摄影系统,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路易・(Louis Malle)、雅克-伊夫・格斯特(Jacques Yves Cousteau)就成功推出了非常著名的纪录片“沉默的世界”(Le Monde du Silence)。该片为了拍摄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探索海底奇妙景观,其主要工具――水下摄影机也经过了特殊改良,工作人员跟随潜水员深入海底从未到达的深处,依靠各种水下设备,探测海底地貌、珊瑚礁,调查沉船的残骸,记录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画面。该片在1956年获得第九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次年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奖。目前水下摄影摄像已非常普遍,例如Deep Sea水下摄像系统就已成功使用在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深海幽灵》的摄像中。
(5)其它摄像系统
关于科教纪录片的摄影技术设备根据需要层出不穷。比如具有延时拍摄功能的摄像机可以把相邻的画面之间的时间间距按照实际需要来调节,定时、间断记录和再现景物的影像;比如利用内视镜拍摄,可以把人体或动物内部的情况用影像展示出来;比如利用红外线摄影机,可以捕捉到人类和动物骨骼运动的情况;比如利用分段拍照技术,同一时间拍摄360度影像,连接起来就是绕物一周的画面,看上去似乎将时间凝结不动,但画面却是连续绕周运动的;再如比如利用热感应摄影机,可以拍摄到动物或人体动作和身体不同区域温度的高低变化等等。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成像系统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将是更加奇妙、甚至是诡异的真实世界。
2)软件要素
在拍摄、制作科教类纪录片的时候,前期的拍摄设备固然重要,而后期的剪辑制作或者渲染系统同样不可或缺,这就需要依赖特殊的电脑软件来完成。
例如,英BBC拍摄的“人体漫游”(The Human Body),为了能拍摄到人体内的所有部位,首先采用医学扫描造影技术――核磁共振,在得到黑白单调的医学影像之后,通过邀请专家专门编制特定软件,把医学影像还原成电影电视影像,最后看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不能领略的多彩、立体、清晰的人体内部画面。如果没有后期的电脑制作软件的帮助,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特殊画面,那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了。
再如,12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在国内外受到了好评。在后期制作阶段,首先运用了索尼HDCAM高清录像机、松下的HD3700H高清录像机将高清素材下变换为标清格式进行粗编。之后又进行高清成片的分组精编剪辑,由高清线性电编和高清非线性编辑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在长达4个月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共使用了4种高清非线性剪辑设备,即一台 Discreet公司的Smoke、一台Avid公司的MC、一台Avid的DS两台苹果公司的G5。借助后期的软件编辑系统,也为《故宫》的最终成就作出贡献。
又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系列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绝大多数画面都是不可能做实际拍摄的,它所细致呈现的太阳系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气象变化,更多地需要仰赖电脑3D制作效果。这一系列特别节目利用精心设计的电脑软件合成影像,最终达到了带领受众逐步走出太阳系、饱览宇宙神奇景象,有效地说明地球之外的环境。
3)结构要素
纪录片以讲述故事见长,而科教类纪录片由于先天缺乏故事性而造成叙述上的缺憾,如何来结构与表达,让科教类纪录片变得更好看,是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科教纪录片以表现科学知识和技术为第一要务,然而缺乏故事的纪录片往往是单调而枯燥的,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科教类纪录片如何实现其科技传播的现实价值。在此不妨以Discovery频道为例作出说明。Discovery加拿大分部总裁、2006年北京国际科教影视展评委会主席保罗・路易斯认为:“我们得找到最好的讲故事的方法,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我们的挑战性就在于让它变得有趣起来。科学并不只在实验室里发生,也不仅仅是从月球到火星,科学可以包罗万象――从DNA的排序、爱因斯坦疯狂的发型、我手里这杯可乐是怎么制造的、你的录音笔如何工作,到打印机如何把我的名片打印出来……人们会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科学感兴趣”(中国青年报2006-12-06)。事实上,Discovery对节目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必须要在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在它的制片人指南中明确提出:“观众肯定不想从节目中听到一场科学讲座,他想通过节目身临其境。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给观众一种体验,其中含有他未曾预料的科学信息”。除了讲故事,组织素材是另一个重要手段。Discovery制作一部1小时的片子,往往会有数百小时的素材。制片人会先制作出一个草稿带,包含所有他想讲述的要素,然后由评审会审片。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意见:“不行不行,你给了太多信息”,“你偏离主题了”,直到很多次这样的审片和修改,才会得到一个最终版。
因此,从科教类纪录片的结构和表达模式上来看,人为地设置悬念、在不违背事实基础上添加戏剧的要素、将创作者希望抒发的情感与故事节奏有机融合,这都可以成为结构科普类纪录片常用的手段。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Le Peuple migrateur)以记录鸟的迁徙为主题,但是它在展开叙述的同时,也穿插了很多悬念与故事:它们可以安全到达终点吗?它们在沿途会遇到些什么?还有谁会在远方等待着它们?结合这些悬疑,节目的故事就能得到合理的阐述,这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
4)人的要素
任何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离不开人,排除技术手段之外,人在科普类纪录片中发挥的作用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人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追去完美的的价值取向,是一部纪录片拍摄成功的关键。
拍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科教类纪录片则要求更加客观严谨,为拍摄一部好的科教纪录片,摄制人员付出的劳动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比如,自然史诗巨作“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微观世界》(Microcosmos:Le peuple de l’herbe)的拍摄中,为了拍好这部片子,担任摄影的一对法国生物学家夫妇单单是开发适宜的特殊摄影技术与设备就耗费了整整两年时间,完成整部片子耗费了20年时间。《迁徙的鸟》(Peuple migrateur,Le)的拍摄更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他们组成一个有300多名成员的摄制组,花费整整四年时间来跟随候鸟的迁徙途径,横跨五大洲,所用胶片长达460km,动用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科学考察队。《人体漫游》(The Human Body)为了拍摄一个镜头来呈现整个怀孕过程,从怀孕前开始,每隔3个礼拜对同一对象(准妈妈)进行同样的拍摄,利用动态固定摄影机拍摄,最后花费9个月时间的拍摄才浓缩成45s的一段影像。
一部优秀的科教纪录片,凝聚着摄制人员无数心血和智慧,而最终奉献出来的,对公众来说是一场科学与文化的盛宴,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笔精神与物质的遗产。
参考文献
[1]任远,彭国利编著.世界纪录片史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9-05-01.
[2]肖平著,谭天,陈强编著.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 实践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6-1.
[3][美]霍金斯(Hockings,P.)主编.影视人类学原理.王筑生,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8-1.
[4]谭天,陈强著.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暨南大 学出版社,2007-9-1.
[5][法]马克•费罗编著,彭妹t译.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8-8-2.
[6]吴保和著.当代世界纪录片:概观与读解.文汇出版社, 2009-08-13.
首先,“电视无所不在”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电视无所不在”即充分利用传播新科技,把电视节目由单一的电视屏扩展到电脑屏、PAD屏、手机屏及各种客户端。2014年6月Adobe的《美国数字视频基准报告》指出,到2014年6月,美国主要电视机构的95个电视频道共建立了160个“电视无所不在”网站或者APP应用。21%的美国家庭通过国际互联网收看了“电视无所不在”所涉及的电视节目视频内容。美国主流电视媒体节目视频网上消费量增长了246%。①
其次,“第二屏”战略有效提升了电视媒体的观众数量。建立社交网站账户,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电视屏的互动,吸引年轻观众参与电视节目是美国电视媒体推进融合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2014年上半年,实施“第二屏”战略的美国电视机构,其受众数提升了49%。同时这些电视媒体的网上节目视频,来自海外的点击量达到了356亿,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3%。
再次,美国电视媒体的传统用户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4年第二季度尼尔森跨平台收视报告指出,ABC、 ESPN等美国电视媒体,为年轻一代受众提供在线付费电视节目内容,引起了传统电视媒体用户模式的转变,从而使传统的电视观众转变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电视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网或者卫星付费账户接收电视节目;另一类是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在线注册,获取网上账户,或者下载APP应用接收电视节目。
新闻类电视媒体的CNN模式
2014年较为吸引眼球的是CNN的改革。一般认为, CNN此轮改革的实质,“是对一种老旧的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要理解这一判断,可以参照CNN新任主席杰里夫?苏克尔的一番讲话,他说:“娱乐化、数字化,尤其是向手机新闻的转型,这三者结合起来,是目前的电视趋势。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电视改革将使CNN迈过时代的鸿沟,站在竞争的前沿。”②也就是说,CNN的媒体融合,是传统电视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而进行的一次覆盖内容、技术、传播、平台、管理的全流程改造。其目标是把CNN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机构,转变为适应于多屏传播的小而精的新型媒体集团。纽约商业品牌管理公司总经理乔希?费尔德曼就此评论说:“CNN正在进入一个所谓的‘你的时代’,CNN将提供适合受众需求的、量身定做的、高度个性化的信息,CNN将很好地使其适配于当代信息消费者的需求。”
1.对传统电视媒体进行改造
首先是对传统电视采编部门与新媒体采编部门合并运行。2013年CNN裁撤了图片和音频部,人员被合并到数字新闻部门,增强了数字新闻部门的力量。2014年6月,CNN又将电视新闻部与数字新闻部合二为一,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电视与新媒体两套采编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其次是传统电视台网站与多屏传播平台合并运行。在电视媒体概念下,CNN官网只是CNN作为一个电视台的官方网站,而不是全媒体传播的平台,并不适配多屏传播的要求。因此,CNN从2013年8月起对其官网进行彻底升级换代,使之成为一个多屏传播的综合平台。
2.构造新型媒体多屏传播的基本理念
改造后的CNN多屏传播构架为:电视+官网+APP应用。在媒体融合体系下,CNN的新闻分发已经由“以电视用户”为主,转向“以电视用户”+“移动互联用户”的H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新闻多屏互动体系。
构造新型媒体多屏传播的基本理念,即:一个品牌,一个标识,一套系统,一个产品,强化品牌统一性,彰显媒体品牌价值。一个品牌,即无论是电视频道、国际互联网站、APP应用都坚持CNN品牌。CNN旗下的品牌节目、品牌主持人等品牌元素,无论在哪一个平台上,都处于主打主推的核心位置。一个标识,即统一使用CNN商标识别LOGO,节目所使用的字体、LOGO、CNN主持人、记者的形象等标识要素,在CNN旗下任何一个平台上都保持一致。一套系统,即是CNN唯一的官方互联网传播平台。CNN电视不同语言、地区版本(CNN国际,CNN亚洲,CNN非洲等),以及特别节目,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其各自官方网站、社交账户等,都作为CNN官网的内部链接。一个产品,即任何一个传播功能只有一个产品,比如国际互联网站就是一个,观众新闻爆料上传就是一个CNN ireport。另外,CNN新闻手机客户端和PAD客户端也只有一个,而不是拥有很多杂乱无章的同类产品。
体育赛事类电视媒体的WWE模式
美国电视专家认为,从媒体融合的趋势来看,国际体育赛事类节目内容提供商将走向网上直销模式。世界摔角频道(WWE Network)被认为是2014年美国体育赛事类电视媒体迈进媒体融合的代表。
世界摔角频道的前身是世界摔角联盟旗下的点播频道WWE 24/7 On Demand,入网康卡斯特、AT&T、Verizon等有线电视网,由于观众面狭窄,截止到2010年11月,频道全部订户仅为115,000个。2011年,随着摔角竞技比赛的逐步升温,世界摔角联盟计划在原有频道的基础上,开办一个有线电视频道,但是对于这个频道的定位始终犹豫不决。2014年1月8日,世界摔角联盟最终确定世界摔角频道的定位是一个互联网电视频道,提供在线视频订户服务。
2014年2月24日世界摔角频道正式在美国开播。这一新型互联网电视频道采取了独特的运营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个24小时在线直播的流媒体频道,以及一个在线节目点播库,每月收费9.99美元。开播以来,在美国境内已经吸收了70万家庭订户,预计2014年底将超过100万户,并在欧洲、澳洲等国家开播。2015年计划将在德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开播。
从有线电视频道转型为互联网电视频道,世界摔角频道的成功吸引了全球的眼球。2014年4月,《纽约时报》撰文评论,世界摔角频道站在了世界互联网电视的最前沿。
影视剧/纪录片节目类电视媒体的HBO模式
HBO一直以来以影视剧及纪录片闻名遐迩。出于保护版权的原因,HBO一直采取以卫星/有线电视频道+ 版权出售(与亚马逊、奈飞等视频网站版权合作)的模式,新媒体仅占HBO节目播出的一小部分。
2014年,面对全球“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年”的大潮冲击,HBO坚守多年的版权经营模式发生了动摇。尤其是WWE等互联网电视频道的兴起,迫使包括HBO在内的电视内容提供商不得不考虑在传统以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频道为主的基础上,构建“有线/卫星电视频道+ OTT+版权分销”三位一体的新体系。
2014年4月8日到14日,HBO旗下热播电视剧《权力游戏》第四季首播采取了全新的经营策略,即网上独播。这次测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首播期间每小时平均收视人数达到1000万。在《权力游戏》网上独播测试成功的基础上,时代华纳决定考虑HBO版权经营的转型问题,从而抓住媒体融合时代的机遇。2014年10月,HBO宣布了HBO媒体融合的基本框架,③按照普莱普勒的设计,未来HBO的节目版权经营将采取“传统卫星电视/有线电视+OTT+版权分销道商”三者结合的方式:
1.继续延续目前的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方式,以保住现有电视观众。
2.继续维护并扩大与视频网站的战略合作,如亚马逊、谷歌或微软。
3.效仿Netflix模式,通过其旗下自主OTT产品APP(HBO go),直接向网民提供在线节目视频。
HBO的融合战略引起很大争论:影视剧/纪录片节目作为原创性较强的产品,商业模式转型,到底值不值?目前总的认识是:影视剧/纪录片网上直销模式越来越具有可行性,HBO向互联网转型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那些年轻人中间,很多年轻人家里只有宽带而没有有线电视网,实施新战略将为HBO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对于像HBO这样拥有成熟而稳定的版权经营体系的老牌电视媒体而言,转向OTT仍有很多陷阱。HBO每年仅从卫星公司及有线电视网这些渠道的进账就高达数千万美元,从其战略合作伙伴――网上视频销售商店亚马逊公司等渠道的收入也高达每年上亿美元,如果HBO走向OTT,不仅以前由卫星公司和有线电视网所承担的费用会转嫁到HBO身上,而且以前的这些合作渠道营收将不复存在。此外,技术障碍也是一个问题,要实施“电视+OTT”模式,那么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也得投入大笔资金。
围绕HBO转型战略的讨论仍在持续。美国市场研究机构BTIG研究员理查?格林菲尔德预警:目前影视剧/纪录片类电视媒体还不具备网上直播的完备条件,贸然转向移动互联投入巨大。但他同时认为,未来一到两年间,拥有优质内容的电视媒体选择网上直销战略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内容为王”规律仍然主导着视频世界,而平台和渠道并不是视频时代的焦点,谁拥有最有价值的视频内容,谁才在市场上说了算。④目前,根据调研,美国近20%的宽带用户愿意在宽带/卫星电视收视费的基础上,为HBO的在线视频点播付费,因此大多数国际电视理论家认为,HBO走向多屏是传统电视的自我进化。
「注释
①http:///tv-everywhere-really-everywhere-days/
②http:///2014/05/09/cnn-obsessed-malaysia-mh370-zucker/
讯:“南七道新媒”已经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3000万元,投资方为易一天使。南七道新媒创办人南七道说,要打造年轻人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平台。
“南七道新媒”由南七道创办于2015年,聚焦于科技和互联网大事件的评论解读,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旗下包括南七道、《胡说七道》、《胡说啥呢》等新媒体品牌,同时为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新媒体营销、品牌公关等服务。
南七道曾先后打造了“腾讯创业系”、“90后创业者”等概念,全程参与了“脸萌”“Faceu”等明星创业项目的品牌传播。2014年,南七道在担任了8年产品经理的角色之后,开始新媒体创业,作为一名既懂媒体又懂科技的新闻人,曾获虎嗅、腾讯科技多家主流科技媒体的年度作者。
他筹划的科技大事件娱乐脱口秀节目《胡说七道》,以“脱口秀+动画+微电影”的形式来解说科技或互联网热门事件。南七道称,目前《胡说七道》在包括腾讯视频的全网平台上平均每集播放量在300万左右,单集最高播放达900万,点播总量超过8000万,音频在企鹅FM也以350万的点击高居行业榜首。
为了在内容、参与性上有所突破,南七道新媒开始启动“全球年轻人互联网生活方式体验计划”,通过联合世界各地年轻人,以UGC+PGC的方式来解决内容创意不足与持续生产的难题,每期以不同的主题来展示全球年轻人与众不同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记录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国的社会进程,视频兼具自拍、直播和纪录片色彩。最终,南七道希望将这些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汇聚成一个社群,形成一个关注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平台。(来源:亿欧网;文/陈霞)
一、纪录片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视事业的起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诞生;在十年动荡时期,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几乎止步;80,90年代又获得了重新的发展,而且90年展迅猛,可以堪称是纪录片时代,像《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记录》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随着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电视台都摄制了纪录片编辑室,但是,随着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增多,纪录片的收视率越来越低,很多电视台不得不减少纪录片的制作和播放。
二、纪录片发展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的鉴赏水平的提高,优秀的纪录片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如最近播出的《故宫》《中华文明五千年》《再说长江》等等。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创作力量多样化。近些年来,随着纪录片创作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作的队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很多民营的文化传播公司、文化机构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几大视频网站的建立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纪录片视频平台,激发了广大民间机构的创作热情。
(2)多元创新创作理念。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似乎必须要符合直接的原生态拍摄模式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后来,随着发展,纪录片开始多样化,形式上也不拘泥于概念上的理解,主流类纪录片、精英类纪录片、商业类纪录片、边缘类纪录片等变得丰富多彩。像《抗战》《百年光影》等反映主导意识形态的纪录片类型,也有创作者意识很强的精英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深受观众的喜爱,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创作理念的多元化,也表现在各种渗透着记录风格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出现,原生态纪实纪录片、科技纪录片、调查类纪录片、历史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等,拓展了纪录片的题材和领域。
(3)多样化的艺术探索。近年来,一些如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叙事策略被引入并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纪录片也渐渐跳出固有的藩篱,努力开拓着自己的表现空间。首先,真实再现手法在许多作品中被大量运用。真实再现的使用,使历史中镜头无法展示的画面断裂处被影像缝合起来,一些无法拍摄到的历史变得鲜活,纪录片的可视性变得更强。其次,科技手段的运用开拓了展示空间。由于很多历史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电脑动画,特技等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
(4)纪录片的娱乐化。纪录片的娱乐化以一种简单、轻松的叙述方式、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牢牢吸引住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纪录片娱乐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另一方面是形式上。内容上主要是对故事化和戏剧性的追求。故事化强调的是过程的因果关系,用悬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成为一个纪录片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纪录片娱乐化在形式上的体现主要是对画面可视性的追求以及在制作手段上的一些创新。
三、纪录片发展中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日益增多,电视纪录片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与此同时,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纪录片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现象,使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趋向边缘化。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纪录片是最具有国际化的节目样式,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却没有找到国际化的表述语言。随着海外纪录片市场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寻找被国际接纳的表述方式越来越迫切。首先,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的首要困难就是正视文化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迎合,但不固守,想方设法多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让西方观众从我们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从他们的文化出发看问题。其次,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策略上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反映边缘、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题材的作品过多,表现中国农村和城市人民生活的影片则付诸网如。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现状可能更感兴趣,向世界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全面的中国也该摆到新的重心位置。
对网络文化的诘问由来已久。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22.6%。落实到13亿人口上,这个比例意味着中国的网友人数已接近3亿。
在这3亿网民中,一些年轻人自发地聚集起来。这些人或者在某一知识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或者紧跟最新的资讯,并且乐于将拥有的知识和信息与更多人分享。他们成立字幕组、翻译组,发行电子刊物,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之内传播信息与文化。
曾有纸媒援引网友的评论: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教育家,如果没有这些人,中国青年脑中的知识将起码丧失一半。
无论这个评价是否有夸大的嫌疑,不可否认的是,这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填平知识的鸿沟。
道兰字幕组:
为大众翻译有用的信息
两年多前美剧《越狱》的风靡,揭开了字幕组的隐秘面纱。包括CNN在内的多家外国媒体都曾聚焦中国的字幕组。《纽约时报》甚至以“打破文化的屏蔽者”为题,向这些网络翻译团队们致敬。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易的,字幕组成员也不例外,所有的译制都是我们挤出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做的。”道兰字幕组组长蓝旗营这样感慨道。
这番话实属有感而发。与其他翻译美剧、电影的字幕组不同,道兰专攻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没有可供参考的日语字幕,翻译过程完全靠听。一部50分钟的片子,译制时间是原片时长的36倍,从听译到,整个制作周期需要一个月。蓝旗营曾经查询过专业翻译公司的报价,在那里,要译制一部同样的纪录片,费用高达1.5万元人民币。而目前,道兰成员获得的唯一“报酬”是字幕组周年庆时用捐款给每位成员做的纪念衫,成本大约是15元。
道兰字幕组的成立源于组长蓝旗营的“激情澎湃”。自称“80后宅男”的蓝旗营在接触到NHK的纪录片后,顿时眼前一亮。本职是媒体从业人员的他既欣赏片中承载的丰富信息,更深深折服于这些节目的广阔视角和独到的叙事方式。
“有人西部支教,有人农村扶贫,我们没有那么伟大,那就为大众翻译一些有用的信息吧,于是开始翻译NHK纪录片。”
NHK电视台全天各个时段都有纪录片播放,对于数量庞大的片源,字幕组并不逐部翻译。每月月初,字幕组会参考NHK电视台的节目播放表,制作每月翻译计划。遴选的标准不光是“好看”,更看重片子内容的价值。一般来说,道兰偏重翻译经济、人文、科技类,特别是围绕石油、全球化趋势、金融危机等几个热点话题持续翻译。一旦获得有价值的最新片源,还会调整次序优先进行翻译。
蓝旗营很为他的字幕组感到骄傲。字幕组现役的翻译有30多人,先后为道兰纪录片同好会出力的人员有一百多。依靠这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字幕组成立才一年多就已经翻译了160多部纪录片。经过字幕组的推广,在中国,NHK纪录片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不过蓝旗营也承认,一个松散组织的字幕组之所以能凝聚这么大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时代提供了全球分工协作的可能,因为共同的目标和爱好,大家围聚在一起分工合作,跨越地理跨越时区,跨越国籍跨越肤色。”
【读品】:阅读记录分享
数量庞大的字幕组和译言类网站只是新兴网络传播团体的一种体现。在此之外,诸如【读品】、“科学松鼠会”之类的专业聚合体可以算是另一类“症候群”。
“书籍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的上瘾品。”带着刻意为之的谐音名称,电子书评期刊【读品】已经走过了3年的历程。能够坚持到现在,创始人之一的李华芳表示他也没有料到。
“上海滩历史上有很多同仁小报,存续时间都不是很长。实际上我一开始认为【读品】大概能做3个月,做完3个月之后,就没有了。很多同仁刊物的命运都是如此。”
【读品】一开始确实带有同仁刊物的鲜明气质。谈到创刊的缘起,李华芳用了一个词“饭局革命”。
2006年的情人节,几位平时就爱写书评的年轻人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火锅店里“无主题乱弹”。“我们对媒体上的新书宣传一面倒和学术期刊上佶屈聱牙的书评,都表示不满。”一本电子书评刊物的轮廓在谈话间渐渐清晰。
一个月后,李华芳做出了【读品】的第一份电子小样。3年多的尝试,打造出了【读品】独有的气质:不太关注畅销书,而侧重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类的书籍;不局限一本书发表评论,而是从多个维度进行扩展。
多少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被普遍认定的“速食消费时代”,【读品】主张的深度阅读却收获了热烈的反响。点击进入豆瓣网的【读品】小组,可以看到小组人数已经过万。而一些媒体也不吝赠送一些溢美之词,甚至还有人冠以【读品】“web2.0时代的活雷锋”的名号。
创刊一年之后,【读品】的辐射由虚拟的网络世界扩展到现实生活。本来只是想“见面聊聊”的想法衍变成了读书沙龙,每月一次,雷打不动。网上的热烈气氛也延续到了线下,每次沙龙都有很多人站着听讲,参加讨论。
读书沙龙之外,“金塘岛公益图书馆”计划是【读品】新近推行的另一个网络之下的项目。金塘岛是东海上的一个小岛,也是李华芳成长的地方。关于这个项目,李华芳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过一段文字:“从金塘乌开始起步,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有莫大的关联。因为自己小时候想读书而不得的窘况触发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心念――在有能力的时候,在岛上建一个公益图书馆。”
这一步棋走得不甚明朗。不过麦德林图书馆的故事似乎可以作为李华芳这一举措的旁证。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城市麦德林曾是人们公认“很毒很暴力”的地区、增加警力打击犯罪的措施并没有有效改善当地的治安、而成功解决麦德林地区治安问题的是――图书馆。
“图书馆美化心灵的各种传说,对我冲击很大。我也希望能带给当地一些知识力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产出。当然,这也不违背【读品】推动‘阅读记录分享’的宗旨。”李华芳补充道。
科学松鼠会:让科学流行起来
与【读品】的人文气质相映成趣的是倡导“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科学松鼠会”。2008年11月,这个上线仅半年的科普群体博客,一举夺得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
而仅仅一年之后,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科学松鼠会”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科学嘉年华”。对于举办嘉年华的初衷,姬十三的解释是:“让科学欢乐起来,就像音乐节一样。”
科学的狂欢究竟是什么样的?两天的嘉年华交出了一份“松鼠”们的答卷:在嘉年华的现场有以科学为内容的说唱,也有研究弦论的理论物理学家与音乐家大侃音乐,还有供科学爱好者交流的沙龙。
这是“科学松鼠会”首次举办大型活动,但并不是第一次线下尝试。小鸡看片会、小鹿读书会、还有达文西行走中队……“松鼠会”的活动花样繁多,总能让人大呼惊喜。“品牌活动”小鸡看片会人气极高,往往定额200人的活动,报名开启后几个小时就超员了。
“从网上走到网下的过程很重要。”“松鼠”张峥评价道。张峥博士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松鼠会”的成员们,被拉入了伙。他自谦自己只是一个比较的“松鼠”,发文不多,更多是支持这群可爱的年轻人。
张峥口中“可爱的年轻人”就是肩负“剥开科学坚硬外壳”任务的“松鼠”。这些“松鼠”们大多数是理科的博士,还有一些是科学记者和编辑。一年多前,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的姬十三将一群喜爱科学写作的同道中人聚集起来。“松鼠”杨杨打了一个很“科学”的比方:就像一群无序运动的分子,刚好气场相投,就凝在了一起。2008年4月,“科学松鼠会”群博上线。主题为科学的群博并不单一,“小红猪”翻译小分队引介外国的优秀科普文章,Dr.You进行有趣的科学问答,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松鼠”们的原创文章。
对于他们的工作,姬十三一直避免使用具有居高临下意味的“科普”一词,而更多以“科学写作”定名。中国科学写作力量的薄弱并不是什么秘密,张峥向记者介绍道:“在国外,科学发展很前沿,有很多科学写作作者本身就是科学家。相比之下,中国的差距还比较大。”为了发掘有潜力的作者,“科学松鼠会”举办过几次专题征文活动,在北京、上海两地还举办了科普写作进修班。虽然优秀的科学写作作者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松鼠会”愿意花力气把一批有兴趣的年轻人领入门。
web2.0时代的小众传播
“网络最大的力量就是能够将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聚堆之后,故事就发生了。”张峥饶有兴趣地回味道。早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1994年,张峥就参与创办了网络杂志《新语丝》月刊。
网名“红心杀手”的王佩是另一位堪称前辈的资深网络参与者。他的“聚堆”故事发生在1999年,当时他和张广天、王小山、张路等朋友一起创办了黑板报网站。鼎盛时期,他们《黑板报文艺》电子周刊有12万订户。在网民只有2000多万的当时,这实属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互联网只是一种媒介。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自发的、非盈利的文化团体,只不过在网络时代,他们换了一种传播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间学院的匡文波教授表示新团体的出现不足为奇。他同时指出,虽然【读品】、“科学松鼠会”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没有跳出小众交流的圈子。匡文波所言非虚,就在今年10月,“科学松鼠会”刚刚获得“年度小众网站奖”提名。
王佩对于“小众”的称呼相当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些“小众”传播团体的终极目标是为生机勃勃的民间文化争取话语权。虽然是“小众”,但并不意味着影响力就小:“如果放在传统社会,小众团体的传播半径也就方圆几百里。但是,别忘了现在是web2.0时代,小众传播的途径不再受时空局限,小众不需要改变属性,只需要掌握twitter、facebook、开心网等种种现代传播工具就行了。”
而去年的一份读者调查问卷显示,“科学松鼠会”的读者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者占了83.1%。面对相当精英化的趋向,张峥有自己的看法:“每个团体对社会的影响力总归是有分布的。如果能影响一部分人,而他们在将来可能会造成强大的社会效应――即便这是很小的一群人,那么影响他们比拯救大众来得更有效。”
蓝旗营的想法与张峥有相似之处。这也就解释了道兰字幕组为什么坚持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还将翻译的片子刻成盘赠送给大学老师做教学参考资料。
不过让蓝旗曹相当愤懑的是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道兰会赠送免费的光碟,接着就对这种超出一股理解的行为提出恶意揣测。
类似的体验也出现在李华芳身上。最初他认为建立一个图书馆更多是硬件上的问题,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硬件并不是最大问题。当地人并不将筹建图书馆当成一件好事情,流言蜚语都认定,不收钱做好事,那是傻子的行为。大部分金塘人经受过市场的考验之后,已经无法相信还有这样的“傻瓜”存在了。
这一几乎令人沮丧的开端并没有打倒李华芳和负责这个项目的志愿者,他们决心将头3年作为打基础的时间。“从乐观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个刺激当地观念的契机。”
在很多方面,李华芳都表现得相当乐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提出“自发秩序”理论。李华芳深受这一理论影响,他也将【读品】的发展过程看作由“自发秩序”走向“扩展秩序”的绝佳案例。
“尽管今后可能会有不同的子项目发生变化、人员流动更新等,但我相信【读品】会以其他的姿态呈现,来继续推动‘阅读记录分享’的扩展。”李华芳这样总结道。
相比之下,蓝旗营的观点要谨慎得多:“我们也拟好了5年发展计划,有一些让人热血责张的目标,可是事实上我们能够存在多久,我们自己心里也没有数。我们是夹缝中求生存,不确定因素太多。”
如何把团体当作一份事业做下去?这是这些新兴网络文化传播团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一直研究新媒体的匡文波教授看来,现在维持一个网站或电子杂志,技术门槛和运作成本都不高。单看生存条件,这些新兴团体要存活下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T2O模式 电视 融合
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人纷纷运用互联网思维探寻新的电视节目形态,“T2O”模式应运而生,这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产物,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T2O”模式(TV TO Online/offline),即从电视到线上或线下,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传播到电子商务终端,进行即时消费;或者将电视节目内容带到线下产业链,进行即时体验。 “T2O”模式最初是在O2O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O2O 模式,即 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即消费者在线支付线下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从互联网O2O概念中延伸出来的“T2O”,成为电视人践行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尝试。
2014年5月,旅游卫视和淘宝网“阿里旅行・去啊”一起,第一次提出了“T2O”的概念,双方以《鲁豫的礼物》试水,共同探索旅游节目电商化的全新商业模式。观众可以边看节目,边感受旅游产品,淘宝网同步上线《鲁豫的礼物》栏目活动,内容包括互动及出国蜜月游等产品售卖。随后,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2》纷纷试水“T2O”。
进入2015年,“T2O”模式迅速升温。江苏卫视的《一票难求》东方卫视《女神新装》、旅游卫视的《超级旅行团》等栏目全面融入“T2O”。不仅如此,电视剧开始试水“T2O”,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四川卫视的古装大戏《华胥引》等纷纷与淘宝天猫合作,观众边看边进行互动消费体验。
一、T2O:互联网+电视的融合新思维
过去,传统媒体是社会各种信息的主要生产者、传播者。当新媒体浪潮滚滚而来时,电视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手机客户端,以电视+互联网思维方式办节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殊不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社会需求、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更促生了人与人之间以互动、分享、交流为主要特点的新的传播关系。当我们以主体思维模式办节目时,不是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而是电视主渠道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这种以“电视+互联网”为主导的方式很难立足于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如何融合新媒体?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渠道改造传统媒体?去年以来,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纷纷开启“T2O”模式,无疑为电视融合新媒体找到一个很好的融接点,这是在互联网+电视新思维主导下的媒体融合新突破。
旅游卫视总监韩国辉谈到T2O运营模式时,提出了旅游卫视栏目新的评判标准,“第一,有没有产业链条;第二,有没有新媒体气质;第三,有没有线下活动。”基于这一思路,旅游卫视去年底推出了一档旅游体验式栏目《超级旅行团》,栏目中四位主持人运用真人秀的表现方式,在旅行顾问的带领下开始一场半自由行状态的旅行,栏目配套相对应的旅游产品线路,同时上线旅游卫视“年假旅行App”。旅游卫视通过《超级旅行团》《疯狂星旅行》《我家厨房》《鲁豫的礼物》等一系列节目,和淘宝等电商合作,实现“所看即所买,所看即所行”。
“T2O”模式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成功尝试。我们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电视节目,不是仅仅只开通节目的微博、微信,而是将电视节目内容和电商、用户消费紧密结合,运用互联网构建栏目新平台,将平台、产品与用户进行链接。当我们用“互联网+电视”的方式运营电视节目时,电视节目的价值判断和形态发生了质变。
二、T20:内容+消费的场景新构建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通过看报纸、电视选择信息,面对的是一个有限的媒体竞争环境,但是当今互联网将信息连接到一个无限的市场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当受众将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从朋友圈、消费圈中根据自己所需定制信息来源时,电视、报纸可能是受众被选择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传统媒体面临渠道失灵的窘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解决传统媒体渠道失灵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内容+形式”的两要素模式升级换代为“内容+形式+关系+场景”四要素模式。他认为,传播的内容再重要,必须要和传播对象发生实际关联,嵌入各种环境因素,构造场景。
2015年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出现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边买边看”。东方卫视和天猫合作,在《何以笙箫默》播出期间,观众可以在天猫手机客户端上购买与电视剧同步播出的男女主角同款服装,剧中涉及的家居、护肤品、手包等各类消费品,十多个品牌,都在天猫手机客户端在线销售。《何以笙箫默》的T20运营模式将电视剧剧情与消费内容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互动购物场景。
T20模式最初始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无心插柳”。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掀起了人们对地方特色美食的追捧,一时间,观众纷纷在各大电商平台寻找纪录片中的美食。2014年4月18日,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开播时,天猫出现了《舌尖2》的身影,天猫食品“舌尖上的中国”页面同步更新,从林芝野生蜂蜜,到四川的烟熏香肠,再到三门湾小海鲜,甚至陕西的臊子面和红油泼辣子,一系列产品都能在这个页面中寻找到。《舌尖2》通过美食和观众发生关联,营造让观众及时消费的新场景。
“T2O”模式为电视媒体融合之路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今年,电视媒体纷纷发力“T2O”模式。四川卫视与阿里巴巴影业合作,在古装大戏《华胥引》播出期间,推出手机淘宝“摇一摇”参与领淘金币、竞拍片中道具等活动。江苏卫视推出电影映前宣传栏目《一票难求》,邀请演员、导演在该电影上映前进行宣传评论,激发观众的观看欲。与以前电影评论类栏目不同的是,《一票难求》与电影票预订网格瓦拉联手,观众可以边看电影预告边在“微信摇一摇”里赢取格瓦拉发放的电影券,另外,观众还可以在格瓦拉APP《一票难求》专区中抢票。《一票难求》集电影预告评论和票务互动消费于一体, T2O运营模式更清晰。
“T2O”模式将电视节目内容和消费连通起来,弥补了电视和电商两大平台的不足,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电视融声画于一体,生动形象,但缺乏互动分享,电商平台传播双向互动,但宣传形式单一。电视通过“T2O”模式实现了内容与观众的互动,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要,弥补了传播单向性的不足。而对于电商来说,特别是在美食、服装、旅游等消费领域,以生动、丰富、直观的电视表达形式,通过纪录片、真人秀等电视栏目营造消费场景,极大地增强用户的购买欲,实现对不同产品的有效推广。
三、T20: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
“T2O”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8月在东方卫视开播的《女神的新衣》,每期节目出现六位明星女神和服装设计大咖,围绕着一个主题创意,每组设计一台T台秀,舞台现场有四位服装买家竞价,天猫网上同步发售同款服装。在每期节目中,节目内容变商品,观众变成用户,《女神的新衣》开创性地勾勒出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方式。
今年8月,《女神的新衣》第二季《女神新装》再次亮相东方卫视。升级版《女神新装》的T2O盈利模式更加清晰。首先将栏目收看人群定位在18―30岁都市女性,并围绕着这部分人群喜欢的服装品牌、类型及明星订制节目内容;另一方面,将合作电商由天猫换成京东和微信,观众的互动性更强,只需要用微信“摇一摇”和“微信支付”功能即可实现边看边买。据微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期内微信“摇一摇”互动量峰值达到10万人次/秒,多款“女神新装”一上线便遭到抢购。截止10月31日《女神新装》收官之时,《女神新装》十二期节目共获近10亿的拍卖销售总金额,创下电视T2O营销模式的业界奇迹。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的主要产品。过去,电视节目营销以广告为主,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媒体融合促生新的营销方式。以T2O模式为代表的跨界营销转变了传统的电视节目生产与营销方式,营销途径多元化。《女神新装》集电视广告、买家竞价销售、电商销售及通讯渠道流量费于一体,成功实现了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及节目价值的即时转换。现象级栏目《爸爸去哪儿》的广告冠名虽然从第一季的2800万元猛增到每三季的5亿元,但是湖南卫视的经营目光瞄准了《爸爸去哪儿》的全方位产业开发,拍摄同名电影、开发同款手游,与携程网等网站建立合作关系,适时推出旅游产品,在许多地方建《爸爸去哪儿》儿童乐园,赚得盆满钵满。一直致力于探索实践T2O的旅游卫视今年也终于尝到了甜头。截止目前,旅游卫视在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收益将过亿,产业收入与电视广告收入比从去年的1:9大幅提高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