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保自查自纠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按照县纪委要求,镇上召开专题会议,对我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决定由镇纪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工作期间,镇主要领导还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督促各村、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就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及时给予了纠正和整改。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针对这次专项检查的主要任务,我们认真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情况
为了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资金直接便捷地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方便农民领款,镇财政所通过与邮局协调联系,给农户开设了存款账户,将粮食直补资金及粮食综合补贴直接发到农户的储蓄卡上,各农户持本人的身份证件即可领取。农民补贴“一卡通”,为农民建起了一条助农资金安全、快捷的发放渠道,保证了补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截至目前,全镇已发放粮食直补36.6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4.2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资金255.3万元,良种补贴15万元,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种粮农户、养殖户和购机户进行了补贴,并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没有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现象存在。
2、救灾、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情况
一是认真搞好全镇救灾、救济等社会保障工作,今年共救助雪灾受灾户216户,发放救灾款5.5万元。二是做好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工作为做好农村低保审核工作,我们组织村社干部对全镇贫困家庭重新进行了摸底调查,共确定上报农村低保对象户270户864人,在上年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元。三是及时发放各类救助款物。从元月到十月份共发放救济、救灾、低保等款物共计32万多元,向受灾群众和困难户发放救灾面粉900袋、救灾大米30袋,为贫困人口、“五保”供养对象和优抚对象提供了生活保障。
3、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强化资金管理,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专户,凡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各项资金,均进入专户管理,实行封闭运行,统一拨付到镇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分校核算,分校拨付,保证专款专用。今年,全镇共落实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525997元,其中免杂费994135元,贫困住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531862元。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乱收费的管理力度,各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没有发现超标准收费现象,学校收费秩序正常,群众满意率较高。
4、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我们严格按照有关奖励政策要求,今年截至目前,计划生育特困救助9户共9000元,两女户结扎奖励7户共21000元,特别扶助44户共发放扶助资金45840元。
5、转移支付资金到位和村干部工资、办公经费发放情况
一是设立专户。按照“村财镇管、镇管村用、专户专账”的方式由财政所集中统一管理,分村核算,支出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实行报账制,确保村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工资统发。村干部报酬由镇财政所直接划入村干部个人账户,确保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三是严格办公经费核发。按照规定,分批及时拨付办公经费,坚决杜绝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的情况发生。
6、合作医疗报销情况
尽量简化合作医疗报销手续,设立了专门报销机构,并逐步建立报销审核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更加方便群众就医和报销。截至目前,镇、村卫生院、所共收报代金券19.73万元,卫生院收治住院病人78人,转诊191人,报销医疗费用3.686万元,真正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
7、抗震救灾物资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今年,镇上积极筹措民政救灾应急资金达3.7万元,用于救灾应急和贫困扶助,由镇民政办设立专户进行管理。四川大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及时通过镇政府网站、媒体等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踊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帮助他们共渡难关。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向灾区捐款、捐物,全镇共累计捐款达169637.7元,按照规定,统一上缴县民政局。同时,镇上及时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广大党员也通过交纳“特殊党费”方式支援灾区,全镇940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54570元,也已全部上缴县委组织部,并按照规程开据了“特殊党费”收缴发票。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对部分惠农政策宣传地不够深入。
2、对已经落实了的惠农政策,其软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个别部门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够具体的问题。
四、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将根据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台全镇惠农政策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凡是不按照政策要求落实的人员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纪律处分。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机关的副职担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认真组织每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本着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做到群众满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很抓了干部作风整顿,建立健全了机关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了服务行为,增强了制度的时效性和约束力。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乐在群众后”两项主题活动,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公开便民服务电话,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并提供预约服务。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民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纪律、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
(二)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普遍遭受旱灾,部分乡镇遭受大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面对灾情,我局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受灾乡村,会同乡民政所人员认真调查核实灾情,准确掌握受灾情况。据调查,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3万公顷,受灾人口2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020万元,在准确掌握灾情底数和群众生活的前提下,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今年以来共争取救灾款75万元,全部下发到各乡镇,对6258户15560人进行了救助。同时组织开展了“进百村,帮万户”手拉手扶贫济困活动,落实了3369名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对困难户的“一对一”帮扶,落实帮扶资金27万元,衣物360件,确保了灾民和困难户的基本生活,没有发生一件因救助不到位越级上访和非正常问题。通过调查核实,对215人次看病难的城乡特困户给予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35万元。近期我局对患大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特困户进行了摸排,掌握需要救助情况,做好医疗救助计划,年底前医疗救助资金可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建了县、乡、村三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签订了救灾物资贮备协议,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和人员及时到位,能够快速有序地开展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爱心工程基金会,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对全县的孤儿进行救助,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共有孤弃儿童220名,全部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和正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每年帮扶不少于两次,帮扶资金或物资不少于500元,上半年共落实帮扶资金46600元,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食用油、大米、文具等物品。同时对孤弃儿童全部落实了五保供养待遇,每人每月可领取五保供养金100元,确保了孤弃儿童能够正常学习、生活。
(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下辖10个村,53个社,一个居委会,共2932户,11849人,现有劳动力5353人,常年务工3017人。乡2016年农民增收计划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50元,比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80元,增长22.03%。通过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到2016年11月止我乡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25元,比2014年增收755元,同比增长23.07%,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117人,劳务收入288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296人,较好地实现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乡通过召开促农增收动员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职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推进该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着力研究并督促落实好相关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人,注重实效,建立促农增收工作队考勤机制和每周一例会汇报制度,并建立年终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合力攻坚机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协同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深入开展“挂帮包”活动,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规划,形成推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开展“两个带动”,推行“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定期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信息,不断提升“三农”服务能力。
(三)做优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1.稳定粮油产业。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乡坚持“巩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割制改革、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粮食播面稳定在2.34万亩以上,产量0.82万吨以上;油菜播面稳定在0.46万亩以上,产量0.11万吨以上。2016年,粮食生产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50元。
2.做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茶叶、核桃“双百工程”。一是加大对村、村、村、村、村茶叶示范带5400亩茶叶的管护和补植;二是加大核桃产业的发展规模。在搞好村、村1100亩核桃管护基础上,已全面完成核桃新增扩面1500亩;三是积极探索在茶叶和核桃空行套作甜叶菊、药南瓜等中药材,大大缓解了农民种茶前期无收益的问题;四是大力发展梨园350亩,现已全面完成梨树的栽植和管护,明年将挂果。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005元,同比增加200元。
3.做优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以空山黄牛、巴山土鸡、中药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产值力争突破8000万元。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专合组织5个、专业大户20个,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助农增收。
4.拓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打造“梨园坝古村落乡村旅游”。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万元,以此促进农民增收。
5.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引进了川通清铭白茶专业合作社和秦巴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组建专业合作社5个。以村和村为核心和起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为当地及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常年增加1500余人就业。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6.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各村对我乡的种植大户、经济型小老板、外出务工之星、养殖能手等致富能手进行调查摸底,共有27位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我乡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广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培训党员107名,致富能人161名,对黄正洪等7户种养专业户进行资金扶持3万余元,“7.1”召开乡致富能手表彰大会等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四)提高农民工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1.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就业培训,力争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创业人、技能人、文明人、就业人。加强就业指导,搞好综合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共培训农民工1000人次,输出劳动力5100人次,其中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4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00万元。
2.就近转移农民。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非农经济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加工、运输、建筑等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年内回引创业人员2人,就近转移劳动力200人,实现收入100万元。
3.加快城镇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引导农民向城镇、新村聚居集中。坚持产城一体、产村相融,以城镇、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五)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加快产权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份量化等工作,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根据业主申请搞好确权登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产生新增耕地确权到农户。
2.引导流转交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有序流转,共流转土地1900亩;规范化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逐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障农民权益。鼓励农民通过房屋、农机具等资产及生产资料租赁取得收益。
(六)兑现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推进精准扶贫开发。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各类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扎实推动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贫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300元以上,贫困人口增收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2016年,全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0.95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5%以上,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补助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虽然我乡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引进龙头企业的力度不够快,项目征地租地等政策服务等步伐较慢。
2、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农民增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任重而道远。
3、我乡的农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经济产品和家庭饲养业,没有农副产品加工包装附加值增值收入,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加强。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聚力优势产业发展,在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
1.继续加大茶叶的管护和扩面。加大对村、村、村茶叶示范带的管护。
2.加大核桃产业的发展规模。在继续搞好村3500亩核桃的管护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省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力争在全乡新植清香核桃2000亩。
3.加大梨园产业的发展规模。
4.继续扩大中药材套作,在茶叶、核桃、梨园中套作甜叶菊、药南瓜等药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