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年终决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决算报表;负结余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编号:2012-GH-098)的部分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批准号:2013BJY030)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4日
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扩招以来,高校负债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十多年来,高校负债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前,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工作业已告一段落。高校负债的存在,使高校的预算管理难度加大,因为负债不仅仅是运用于基建项目,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用于学校设备更新等现象在多数贷款高校确实存在。作为发挥反映和监督职能的会计核算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理中,按照“大收大支”的预算模式在执行着预算,但是当年终盘点时,会惊愕地发现,尽管耗尽了历年的积蓄去弥补收支差额,年末仍然出现了负结余。下面以某省教育厅所属32所高校为例,对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中负结余问题予以探讨,并对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作深入思考以启迪新思路。
一、对32所高校年度决算报表有关数据的历史考察
(一)负结余情况。2004~2005年度部门决算调整引起的被某省教育系统称为财政政策性负结余挂账金额达58.3亿元,其中高校挂账近55.9亿元(这个数字正好与2004年底该部分高校的负债余额63亿元吻合,差额为在非事业财务如基建财务中核算的负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2005年末因以前年度挂账引起的应收及暂付款科目出现骤增,在32所高校中上亿甚至十几亿元的学校有16所。(表1)
(二)资产负债情况。2004年末,JYT所属学校资产负债率飙升100点以上的有1所,超过60%的高校6所,是大量的负债引起的,由于当一般基金余额为零时,超支因素在决算报表体系中分别体现在“收入支出决算表”的年末结余和“资产负债简表”的其他净资产项下,并以负数填列。但是,在调整后。2005年初,超过60%的高校1所,这样的结果是,降低了资产负债率,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人为调整的结果,这对于资本结构管理是不利的。(表2)
(三)一般基金情况。(表3)从表3不难看出,除一些学校在一般基金中核算了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结余外(这是核算上的会计差错,应予更正。),有13所高校连续两年为零,有9所高校连续3年为零。根据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精神,不难理解,当年末结余为负时,一般基金应该为零,因为一般基金是未指定用途的历年积累,是“家底子”、是“蓄水池”、是“调节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现行高校在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简表”的其他净资产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充当了“第二蓄水池”的作用,这或许正符合人们常说的“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个理念来解决高等教育财政危机问题。
二、问题的缘起——预算编制不周延,预算范围似是而非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第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应当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编制应当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第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结转和结余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目标、计划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和措施,按照预算编制的规定编制预算。高等学校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这和修订前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的预算编制原则高等学校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没有实质变化。国家教育部曾在《关于当前国家教委部属高校财经工作中几点意见的通知》指出:学校各级负责人不能将“负债经营”和“赤字预算”的思想引入到学校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高校的年度预算应坚持综合、统筹和平衡的理念,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搞超出学校综合财力能够承受的赤字预算。以上规定进一步限制了人们对高校负债运作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负债形成的支出是否应纳入预算体系?首先从预算的概念入手。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而事业发展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在潜在的支出目标之间进行有效的选择,在大量的需求中选择优先支出的重点、平衡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就是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实质就是合理配置有限资源。部门预算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预算收入包括:……预算支出包括:(一)经济建设支出;(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4月,在对2006年度部门预算进行模拟编制时,财政部下发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培训资料中,关于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307科目“债务利息支出”的说明是“反映政府及各预算单位的债务利息支出”,关于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308科目“债务还本支出”的说明是“反映政府归还各类借款本金方面的支出”,而于同年10月份下发的2007年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则把经济分类307科目说明修改为“反映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308科目未加改动。然而,在201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有关支出经济分类307科目“债务利息支出”和308科目“债务还本支出”的主体又分别界定为“反映政府和单位的债务利息和债务支出”。笔者认为,这绝不是细节上的疏忽,这预示着政府对预算单位的负债行为的暧昧态度!政府真的不需要考虑预算单位的债务问题吗?
笔者认为,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应该是现金流量中的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这样,负债确认、运用和偿还就是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按此逻辑推演,负债形成的支出应作为预算支出处理(这也符合《预算法》的第十九条的规定),负债的增加和减少应分别作为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处理(这又说明《预算法》的第十九条规定的不完善),以上处理符合预算编制的收支平衡理念。当然,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新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中的“307”和“308”经济科目理应考虑预算单位有关负债这一经济业务的还本付息问题。
在年度部门预算编制中,高校在事业发展和改革支出中,都会安排“还本付息”这一公用经费项目,这也说明从预算的角度已经默认了对负债作为现金流出处理。但是,从会计核算角度看,负债的增加和减少只是对现金流有影响,与收入支出是无关的。不过,这里隐含着这样一个命题:本金的减少,必然降低了当年的支出或增加了当年结余。关于贷款利息支出问题,有“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观点,笔者倾向资本化。因为,高校虽然不进行成本核算,但是,如果“费用化”,则对于用贷款购置的设备或基本建设支出存在价值低估问题,尽管对高校支出总体没有影响(不是在“教育事业支出”科目就是在“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进行核算)。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负债流入和流出应纳入预算编制体系并予以明确,同时,负债即偿还性资金安排的支出应据实在决算报表中反映。如果政策性规定挂账处理,则与综合预算思想相违背,将人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美化资产负债结构,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同时也会造成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完整、不真实。
三、对高校负结余挂账的再思考
(一)统一高校债务的核算和披露规制。随着负责机制的引入,高校赤字预算成为必然。一方面“借入款项”增加,一方面“结转自筹基建”增加,巨额的支出使得学校历年辛辛苦苦积累的“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形成的缺口部分按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规定,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因为“事业基金”项不能为负数。通过对32所高校财务决算数据的跟踪分析,我们发现,有的单位在负结余挂账不减的情况下,2006年度还有结转自筹基建支出,这从“当年度有收支结余”的背景下可以理解,但是,有玩数字之嫌。
现反观财政部网站2005年度部门决算编报问答(第一期)“23.单位负结余如何反映?答:财决07表中财政拨款结余应严格控制不能为负数。财决02表中一般不应有负结余,如发生,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如用偿还性资金列支出等,应要求单位进行账务调整;如果是因为历史原因或其他原因,则要求单位详细说明负结余形成情况。”在此不难看出,财政部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偿还性资金)不能安排支出,同时,也不难推断:只有负债在专门解决短期内的资金周转问题时,才会发生如此理想化的结果。按照财政部的思路,进行账务调整的结果只能是:分析负结余的原因、倒推支出、将支出挂账、在将来某年底有结余时再列支冲销此笔挂账——带有浓厚的统计色彩。这样的处理至少有以下弊端:不能反映单位的收支全貌,掩盖了单位的资产负债结构。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规定,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原则上为三年期(2010~2012年)。为了解决上述因高校负债运营引发的负结余挂账问题,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在政府的化债资金到位时,偿还负债本金的同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教育事业支出,贷:应收及暂付款”,同时,“借:借入款项,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同时,“借: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贷:财政补助收入”。
众所周知,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是推进整个财政管理体制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内容由预算的编制管理、执行管理和决算管理三部分。当高校负债真正纳入预算编制体系后,在预算执行中,则是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高校贷款安排的支出,无非是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和基本建设两块。对于前者,不论是购置设备还是引进人才费用,只要学校现金流量保持预算基础上的动态平衡,只要学校不破产即会计学中所谓的“持续经营”,将形成的支出(包括负债引起的利息支出)纳入决算报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行得通。对于后者,由于目前在高校中存在普遍性、处理方法又各不相同,有必要着重阐述。
对于直接在基本建设账上反映和核算的高校负债(从严格意义上讲,基本建设账是基本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建立的账目,工程结算和决算后移交事业账将完成历史使命,但高校基建修修补补不断,于是,在各高校基建账也长期与事业账鼎足而立就不足为奇了),由于纳入了高校年度预算体系,因此,应转入事业账,同在事业账中核算的负债一起,根据工程进度等及时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转入基建账。对于相关利息支出也应及时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转入基建账并在“待摊投资”科目反映并逐步进入工程购建成本予以资本化。笔者认为,这样处理的依据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对第581号科目(结转自筹基建)明确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的支出。转出自筹基建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材料’等科目;自筹基建经费转回,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年终结账,借记‘事业结余’、‘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这充分说明,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的支出应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核算,而高校负债属于“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无疑。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理应尽快出台,以作为高校会计核算的尺规,以解实务操作之惑,也便与2013年1月1日实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项衔接。
(二)加快高校信息披露改革步伐。在上述32所高校部门决算负结余的分析中引发人们的思考,但是这实质是信息披露问题。信息披露是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会计核算的目标,也最能反映会计体系的特点。
目前,国际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许多方面借用了企业会计的方法,比如用权责发生制替代收付实现制,用费用概念替代支出概念,编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都证明了两类会计方法的融合性。美国高校信息披露由基金主体转向学校主体,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财务报告,美国的高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好处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教育的“成本”,从而为取得一定的补偿奠定基础。我国现行高校会计对一般性支出按照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我国高校还没有完全放开本科生的收费制度,2014年秋季开始的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已经明确“自费”制度(当然,辅以有关的资助体系改革以不加重学生上学负担),这就意味着采用权责发生制也是客观所需。
我们认为,高校会计的目标应当是在解脱公共受托责任时,兼顾提供更多的有用的信息;以权责发生制为报告基础有利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报告实体应当是整个高校,并要全面反映整个高校经济资源;财务报告应关注收入和费用,并强调报告现金流量和附注信息的披露,新修订的高校会计制度应当体现这些理念。因此,我国高校信息披露是否应改良或改革已经不言自明,诚如2006年杨东平教授在《改革中国的大学体制刻不容缓》一文中曾严正指出:对教育改革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的迟钝,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难以达到4%一样,是我国教育落后的两个最典型的表征。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
关键词:电算化;项目资金;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这几年到基层事业单位进行项目检查,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项目当年未实施完工(即跨年度项目),然而年终又需要结转项目收支,以便编制部门决算报表,但是项目收支结转后下年又无法反映项目的全貌(即整个项目总的收支情况)。基层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也不尽相同:项目收支有的单位年终没有结转;有的单位年终结转了;有的单位在下年度重新增设科目(相同的科目标上年度或数字以示区别)核算下年的收支;有的单位甚至重新设置帐套(与原来那套账没有任何关系)核算下年收支,上下年度没有关联。后两种处理的会计核算根本没有连续性,而且项目也不完整。这几种帐务处理都不利于项目管理和检查。
现在都是实行会计电算化了,不需要重新设置帐套,也不需要重新设置科目,有个小技巧利用财务软件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既可以满足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要求,又可以反映整个项目的全貌,而且会计核算也是连续的。
对于单位实行专账核算的项目,如果当年项目未实施完工,在专账中项目收支年终可以不结转(什么时候完工,什么时候结转),但是在并入单位的“大帐”中年底要做年终收支结转,以便编制年终部门决算报表。
对于没有实行专账核算,在单位的“大帐”中一起做明细核算或辅助明细核算,而且根据每个项目的实施要求,核算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的跨年度项目,需要用到这个小技巧。下面就讲一讲如何使用这个技巧:
一、建账时,首先要完善每个项目的资料,同时根据每个项目实施要求核算的特殊内容建立好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内容要便于项目检查提供有关资料(没有特殊核算内容的项目不需要建立固定辅助核算项),然后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建立一套完整的科目核算体系(详细方法参考我在2015年7月《经营管理者》杂志中发表的《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下一般项目资金的建账》一文)。建立固定辅助核算项时,其核算内容应该按照该项目实施要求的内容建立。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建立好的固定辅助核算项不能确定为严格核算的辅助项。
建立科目时头脑要清楚,一定要特别注意每个科目的辅项信息,哪些信息需要,需要的信息要勾选上,哪些信息不需要,不需要的信息不能选,千万不能勾选错了,否则在后面的会计核算中会非常麻烦,甚至想要的核算内容根本无法得到,事与愿违。如果此环节没有做好,那么后面要讲的技巧也就无法使用了。建账环节就像建筑的地基,非常关键重要,也很复杂(可以将意图告诉软件服务商,要求其协助完成)。
二、上面的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的会计核算就跟以前一样了,只是要注意在做会计凭证时,科目该带的辅助核算项一定要带上(因为是非严格核算的辅助核算项,忘记带时是不会提示的。忘记带后,总账和项目账或固定辅助核算项的辅助账核对会不平),不该带的不要带,也不要张冠李戴带错了,否则核算出来的数据肯定就不准确了。
三、年终所有的经济业务处理完毕后,进行年终收支结转时,不要使用自动结转功能,首先要手工结转所有的基本收支(当然还是在财务软件中结转),然后再区别以下两种情况手工进行结转:
1.没有特殊核算内容的项目(一般都是本级财政安排的当年就要实施完的项目,否则年底未使用的资金会被财政收回,下年一般也不会再返还)以及当年实施完工的项目,所有的收支包括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收支全部进行年终收支结转。结转时相关科目的所有辅助核算项(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自定义辅助核算项等)都要手工全部带上,要完全结转,这样下年度不会再出现该项目的任何数据(项目的其他信息还在,只是没有上年的数据了),项目至此结束。
2.当年未实施完工的跨年度项目,年终为了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所有的项目收支必须全部进行年终收支结转,但是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收支不能进行年终收支结转,只是将收支余额结转下年。结转收支时相关科目除了未完工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以外的其他辅助核算项全部都要进行收支结转(也就是说做年终收支结转凭证时,相关收支科目的辅助核算项除了固定辅助核算项不带以外,其他的辅助核算项都要手工带上),是不完全结转,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收支余额会自动结转到下年。这样结转以后,下年度的收支数据有而且就只有该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数据了。
做完以上结转后,登陆到下年度账套,可以查询该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的辅助账簿,年初余额就是该项目固定辅助核算项核算的上年收支余额,与后面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起反映项目的全貌。而未完工项目的总账及项目账则没有年初数据。
如果第二年项目还未实施完工,仍然按照上面的方法(第3步)结转项目收支,直到项目实施完工,随 时再按照上面第2步完全结转项目收支,项目结束。
(一)“财政补助牧入”年终决算数的取数在财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前,财政经费根据预算全额拨付到预算单位,财政经费收入决算数等于财政经费拨款数,经费若有节余,年终通过结余分配进入基金科目,成为单位积累。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财政经费当年没使用完的留存国库,但一般情况下,第二年经过财政相关部门审定后仍由预算单位继续使用。
(二)基金提取的渠道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从预算单位的角度看应无节余,因为财政补助收入等于相应的支出,当年没使用完的资金留存国库。事业基金的来源渠道只有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和按规定留存单位的专项收入的节余。另外,对于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是否提取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以及提取的比例。这种做法既不规范,叉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积累和发展。
(三)固定资产开支的渠道如果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额度不够,但仍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购置(包括一般设备和车辆购置、专业设备购置、图书馆的图书购置等),可采取两个开支渠道:一是在当年的“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二是在“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中列支。单位可以人为地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开支渠道,调节当年事业结余。
(四)国家拨获项目会计科目的使用在实行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以前,来自国家或省里的项目资金,通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拨付至项目执行单位银行存款账户。单位收到项目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拨入专款”;项目拨(支)出时,借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贷记“银行存款”;项目完工时,借记“拨入专款”,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基金”等科目。在现行国库管理制度下,所有财政性资金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拨付,项目经费指标在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上列示时,单位不做会计处理。具体使用时,借记“拨出专款”、“专项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同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拨入专款”。之所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重复记账现象,其原因一是项目经费必须使用项目会计核算方式,而“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科目只能对应“拨人专款”科目,在项目完工时,项目收人科目与支出科目对冲:借记“拨人专款”,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会计处理与专项管理办法是一致的;二是只有这样进行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在年终对财政部门报决算报表时,“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决算数才能与国库财政拨款数相一致。但是,在同一账套内重复记录收入与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是错误的。
(五)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会计科目
目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事业单位根据年初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网上申报财政资金使用计划,对于批复的资金计划,若为直接支付,财务不需要做任何会计处理;若为授权支付,财务则需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从表面上看,事业单位可以随时自行开其付拎使用本单位零余额账户中的用款额度实现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成为单位的一项流动资产。但是,无论财政授权支付还是财政直接支付的结余资金,年终都必须转入“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对于财政部门而言,事业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可以区分财政资金支付的账户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还是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政性资金的指标只能通过具体使用才能归属本单位,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只是财政资金支付的形式不同,而会计核算的本质并没有区别。
二、事业单位核算方法改进的建议
(一)“财政会计收入”采取适合的会计处理方式
目前,对“财政补助收入”会计科目年终决算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按预算指标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决算数,对当年预算与实际执行数的差额,作增加资金类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记录和归集各个会计年度的财政经费数量。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按实际执行数确认财政补助收入。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不利于财政经费在各个会计年度的归集和同口经对比分析。后―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为普遍。笔者建议:对于“财政补助收入”年终决算规定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利于财政经费在各个会计年度的归集和同口经对比分析。
(二)专用基金提取的改进
专用基金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当年事业结余中分配转入;二是按人员经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提取福利基金;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支50%)。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各种基金的提取比例,因而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就时有发生。笔者建议:对于基金的提取本着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办法的原则,规定明确的来源渠道和计提比例,杜绝人为调节基金大小的现象发生。对“修购基金”的提取应以固定资产总额为基数,按统一口径分类提取。
(三)固定资产开支渠道的改善
笔者建议:规定固定资产无论额度大小统一在“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中列支,避免人为调节当年事业结余现象的发生。
一年一度的会计决算工作就要到了,为了使各分公司会计人员真正搞好决算的结账工作与新建账的衔接与过度,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和要求:
1、善于发现问题。
会计其实就是掌管一大堆的乱麻,通俗说就是保管单位的“针线笸箩”,该往出取的货币等费用,应按照财经纪律及有关支出规定行事,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就要运用法律及相关的会计知识予以鉴别,以便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减少损失。
2、监控齐动手。年终对辅材、原材彻底盘点。“铁路**,各管一段”。每人经管的这一小环节抓好了,企业通盘的大环节才有保障和依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会计工作警示语妙极了。会计人员对于原始凭证的取得应与业务人员多联系和沟通,首先保证你取得的第一手票据真实合法,单位名称、税号等重要元素务必填写正确。年终对账,对银行帐、现金账、辅材账、原材料账都要核对清楚;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
3、对年终决算工作高度重视。
结合企业年度方针目标及本部门的生产工作实际,该酝酿的酝酿,该倒算的倒算,对应上交总公司的占用应缴款项逐项核查清楚,按应计提上交的比例计算清楚,于年终足额清缴完毕。该算的收益算够,不愧对下面职工,不该计算的费用支出,也不要牵强,毕竟会计人员的账是要经得住反复多次地稽查的,让时间去验证,让历史去评说。各位,我们会计人员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要一查一个问题,都是经过我们一手操办的,这样对人对己,对企业及影响都不好。
4、重申职业道德与保密工作。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济卫士,自身要作风过硬,恪守会计职业道德,维护企业职工利益,说话办事要注意自身形象和方寸,哪些话该说,哪些事不该办,心里要自有一杆秤,前提条件和衡量的标准就是国家的财经纪律、财税法规和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市场浩渺无边、变化莫测,作为会计人员对保密工作既要重视,又要不失自己的一言一行,“成本不公开,家丑不外扬”,从一点一滴做起。
5、仔细、细心、认真是对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账簿记录,报表的及时报送,都要做到数字书写规范,摘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无刮擦涂改痕迹,让人有一种舒服感,一看就知道出自你内行的手笔,此之谓你这人上了会计这门道儿。
6、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
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认真做好我乡的收支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既要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影响本期预算的各种因素,又要客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还要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并多次向领导汇报,在现有条件下,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挖掘潜力,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利于操作,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教学业务及其它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其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在这一管理上,很多人长期不重视,存在着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为加强这方面管理,在平时的报销工作中,对那些该记入固定资产而没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的,督促经办人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定期与校产科进行核对,确保帐实相符。通过清查盘点能够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这样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使得学校能够集中财力办事业。通过认真落实执行,收效非常明显,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一、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要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新《会计法》为依据。遵纪守法,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
服从组织安排,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岗位任务工作。主动利用会计的优势和特长,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财会业务。对各办公室人员所需报销的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为领导把好第一关,对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会计凭证手续齐全,装订整洁符合要求,科目设置准确,帐目清楚,会计报表要准确及时完整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业务执行情况,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因此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煤矿兼并重组的新形势下的政策,自己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坚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把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并认真做好重点学习笔记。工作中能认真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公,务实开拓。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的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对一些创收积极进行催收,使得局和中心财务财务能够集中财力办公,通过财务室认真落实的执行,收效非常明显。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既保证局和中心一系列政党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健康顺利地开展,又使各项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发展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报表是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本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写出分析,能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提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科学调度,厉行节约
关键词:部门决算 编制 工作经验
部门决算报表是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财务情况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部门决算工作不仅要编制部门决算报表,同时针对报表要撰写详尽的财务分析报告。分析和研究一年来的单位收支活动,对单位财务管理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分析,总结单位财务管理经验,揭示出单位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编制部门决算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年大约在2月初上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才能。本人从事会计工作18年,负责编制本单位部门决算工作多年。从出纳做起,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相当熟悉,为编制部门决算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特别是本人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地震系统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多年的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经历积攒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谈几点心得体会,供从事此项工作的会计人员参考。
一、中央部门决算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做之前,心态要摆正
因为每年做此项工作都是在上年刚结束,新的一年刚开始。许多部门做完工作总结,就可以暂时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而此时正是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刚开始。劳碌了一年的财务人员必然会心生报怨,这时如果心态没有摆正,做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必然不会用心,做出的报表也必然漏洞百出,所以心态很重要。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基本的会计职业素质应该具备,如应有耐得平淡和舍得付出的思想品质,及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讲报酬、牺牲个人利益、加班加点的思想准备。
二、会计基础工作要扎实
制定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年终进行结账,对账,调账要早,我们单位每年在12月中旬就开始进行盘点固定资产和存货、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的会计基础工作。这些工作环节多,遇到问题时也比较费时、费力,从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部门决算编制的时间不够用,导致分析报告分析得不够深入。所以,扎实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前提。而要想顺利进行结账,会计的日常工作是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部门决算编制的质量,只有日常工作细致认真不出错,少出错,才能对账顺利,才能减少调账笔数,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才能保证部门决算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三、编制部门决算的人尽可能是一个人
部门决算编制的报表包括部门决算报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情况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及住房改革支出决算报表。这几个报表之间存在内在的勾稽关系,如果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是同一个人的话,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当然,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工作量就相当大,而且要能安排好时间,协调好各个岗位工作任务,相互间给予能力协助与配合。
四、根据经费来源渠道,与上级主管部门核对资金情况
部门决算编制前,单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是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财政拨款核对,要着重核对财政拨款资金各功能科目的收支余金额。只有核对清楚后才能据此编制财政拨款数,否则会影响决算收入金额和年末资金余额的填报,使决算数据出现错误。
五、做好各个账套数据整理工作
结完账后,根据不同的账套,进行数据整理。首先要根据功能科目进行归整上年结转、本年收入、本年支出及结转下年数据。其次,分别细化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知道有哪些数据可以直接从账套中进行取数,哪些需要进行分析填列。给单位整个财务状况一个框架,做一个数据整理表,做到总数控制,可合可拆,各账套之间条理分明。
六、做好部门决算数据录入审核工作
在进行部门决算数据录入时,首先要根据单位不同账套新建不同的数据库。其次,了解决算报表的报表结构,知道决算报表中的主表和附表的内容,知道各表填报的口径,知道哪些表是要填报的,哪些表是不需填报的。第三,决算数据录入完,要与事前做好的数据整理表核对。第四,做好账套间对冲工作。第五,进行数据库的分离和合并。
在进行部门决算数据审核时,首先审核报表上年年末数与本年年初数是否一致;其次,审核报表编制是否符合要求;第三,审核报表编制口径是否与上级主管部门口径一致;第四,审核报表编制范围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漏报和重报的情况。
七、做好部门决算分析工作
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最后一环,就是做好部门决算分析编写工作。部门决算绝不仅仅是数字的汇总,通过利用部门决算数据去分析,可以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而单位往往不重视部门决算分析工作,客观原因是前期工作用得时间过长,所剩时间不充足,出现敷衍现象,只要能通过审核就OK了。主观原因是编制部门决算分析报告的重要性,认识高度不够,部门决算分析流于形式,分析不够深入、内容不够丰富,分析报告不能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可以多加入图表,这样才有说明力,图表的构思要新颖,要能让看的人一目了然。所以,如何利用现成的部门决算数据,对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准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归纳和总结,挖掘单位存在的潜在问题,为下年财务管理与预算的执行工作提出改进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八、要把编制部门决算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编制较高质量的部门决算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单位要反复修改,用心,花时间在分析报告上下功夫。因为部门决算报表的填报内容杂、数据多,在数据录入完毕后,除了要特别注意报表内和报表间数据的勾稽关系外,还要注意非逻辑性错误的出现,并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核对。
部门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事业任务,实现年度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对做好学校的收支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这项工作,年初,依据学校事业发展,既要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排查过去在预算执行中的不足、又要客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对部门预算的影响、还要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多次向学校领导汇报,在现有政策范围内,挖掘潜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本着“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视财力求发展”的原则,坚决杜绝无预算、超预算安排经费,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强化日常经费支出管理
支出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支出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给矛盾,也是开源节流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举措。为了加强这一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对日常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通过认真落实执行,效果非常显著,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它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过去在管理中,很多人不重视,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买轻管的思想。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出台了《江都区樊川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了教育资产监管网络平台。每学年初与班主任签订公物使用管理责任状,学期结束后进行逐一检查核对,对使用或保管不善造成公物损坏或丢失的班级和当事人除按价赔偿外,还结合班主任考核条例实行细化量分。今年暑期,学校总务部门还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复核,盘活了部分闲置资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偌大的学校、众多的财产、校舍、课桌椅、仪器等分管到人,责任到人,做到大家当家,人人尽心保管。
四、强化年终决算
一、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要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新《会计法》为依据。遵纪守法,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岗位任务工作。主动利用会计的优势和特长,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财会业务。对各办公室人员所需报销的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为领导把好第一关,对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会计凭证手续齐全,装订整洁符合要求,科目设置准确,帐目清楚,会计报表要准确及时完整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业务执行情况,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因此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煤矿兼并重组的新形势下的政策,自己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坚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把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并认真做好重点学习笔记。工作中能认真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公,务实开拓。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的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对一些创收积极进行催收,使得局和中心财务财务能够集中财力办公,通过财务室认真落实的执行,收效非常明显。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既保证局和中心一系列政党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健康顺利地开展,又使各项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发展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报表是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本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写出分析,能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提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科学调度,厉行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