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世界高等教育;经济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各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1.高等教育规模速度的持续增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近40年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60年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300万人,1970年增至2800万人;1980年达到4600万人,L匕1970年增加了64%;1990年为6500万人,是1980年的l,41倍;2000年猛增到7900万人,是1990年的1.22倍。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9700万人,2025年达到l亿人。['''']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8.1%,其次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为7.2%,南亚和西亚地区为6.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5,1%,中欧和东欧地区为5,0%,北美和西欧地区低于1.9%。高校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北美和西欧地区从1991年的52%上升到2004年的70%,同期,中欧和东欧从33%上升到54%,拉丁美洲从17%上升到2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从7%上升到23%。1995一2004年,OECD国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和希腊的高校学生数增长了一倍多,智利、斯洛伐克、墨西哥和韩国增长了50%-100%,仅有西班牙的高等教育绝对学生数是负增长。[2]
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把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超过百万人的国家称为“超大型体系”。虽然2002一2003年度全世界高等教育巨型国家仅比1995年增加了2个,但是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被兰乌克兰等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中波兰2001一2002年度比1995年增长了1.5倍,中国大陆、巴西和印度增长了0,8倍,墨西哥和伊朗增长了0,5倍。[3]在2002一2003年度被列入统计的207个国家或地区中,已有95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巧%(见表l)。
世界银行的专家分析认为,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包括:二战后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公立高等教育部门的发展;白领阶层持续增长的需求;新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和受过高等教育劳动者的需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被广泛
2.高等教育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近10余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化趋势,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综合大学或国立大学的作用日渐突出,私立大学或民办大学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大学作为一支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许多国家和高等院校本身都已经或者正在对高等院校的结构、形式,以及教学、培训和学习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一是非传统大学的发展和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如许多国家建立了新型的传统大学的替代性机构,促进了非传统大学的发展。二是私立教育机构的发展。由于高等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公共资源有限,使得私立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三是新型的学习和传授方式更加多元化。远程教育、网上学习等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学生入学,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几乎世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5]虽然有些学校,尤其是珍视悠久传统的大学对这一变革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但从总体上说,世界高等教育已在较短时期内发生了意义深远的改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此外,大多数国家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背景种族和前期教育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当前,高等教育机构吸纳了大量非传统的学生,“这些不是直接从中学毕业的学生,其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和种族背景可能既非来自主流社会群体,也可能不在全日制、以课堂为基础的模式中学习川“〕。这种多样化反映了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及随之而来的大发展的社会需求。
导致高等教育这一变革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以下诸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方面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高等教育必须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对象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全民终身教育的需要。其次,劳务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趋势,在新的专业技术与管理领域和新的环境中提供培训。再次,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各种职能与需要中的应用得到不断提高。最后,由于公共高等教育经费锐减,从而迫使高等院校设计效益更高的各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手段。
3.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方式的多元化
在传统观念中,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publicg。。d),政府应承担其费用。但随着世界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高等教育资金短缺是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普遍面对的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猛增加,高等教育的费用变得越来越昂贵,而国家的实际财政拨款却无法以相应的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性高等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和高等教育公共开支的明显倒退。[7〕为应对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吸纳社会资金推行教育成本分担等举措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l)加大政府投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近一倍,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到2006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大约是2.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8〕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例,在截至2002一2003年度的5年中,无论是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百分比,还是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巴西、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巴多斯乌拉圭等国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一直保持20%以上。[9]
(2)吸纳社会资金。在一些国家,高等院校通过针对一定的政策目标组织实施项目,如引入创新课程、改进管理实践增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得到相当数量的公共资金。以项目为基础的定向拨款往往通过竞争或对项目书个别评估的方式进行;分配给高等院校的重大资金项目更体现出以产出效果为导向。在许多国家,给高等学校公共资金的拨款方案与学生毕业率相联系;科研基金也往往更多地通过竞争程序而不是一揽子的定向拨款给某个具体项目。。
(3)收取学费。近年来,不少国家通过收费和增加学费以增加学校的财政来源,还有的通过科研商业化和机构设施与人员使用的商业化,进一步调动起私人资源。1995一004年,OECD有16个国家(除了捷克爱尔兰、日本和西班牙之外)的家庭和个人用于高等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从35%上升到53%)意大利(从17%上升到31%)、墨西哥(从23%上升到31%)葡萄牙(从4%上升到14%)、斯洛伐克(从5%上升到19%)、英国(从20%上升到30%)和智利(从75%上升到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及其家庭在为高等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川据有关资料,美国高校采取多元化的经费投资体制,一般从以下途径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办学经费:免税政策联邦政府拨款洲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捐款学费收入大学基金收益洛类基金会资助吸收留学生或海外办学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结合校内附属事业等。
4,高等教育绩效责任日益被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质量保证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美国制订了明确的高校分类标准;英国还成立了“质量保证署”,通过加强评估与监督,全面提高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的学术标准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而韩国通过兴办实验大学,推行“中期淘汰”少毕业定额制”,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有证据表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并不仅仅限于精英主义的教育质量加上严格的程序管理规章,高等教育的扩张还引出了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数额和方向问题。高等教育的社会利益使成本增长合法化,也相应地基本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由于公共资金有限性加大了政府的压力,而削减预算和紧缩管理也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产品。此外,日益增长的市场压力也更加要求加强高等教育的绩效责任[''''4],例如在美国,家长和学生抵制大幅度提高学费,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质量绩效责任和成本核算,高等教育日益受消费者驱动。
5,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在1929一1969年的40年间,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1906一1952年通过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进而确立了经济规模第一的地位。韩国从1963一199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到1995年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日本现代化比英国晚200年,比美国晚100年,但经过100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二经济大国,1990年,人均GDP超过美国。巴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0一2000年,巴西GDP从2350亿美元增长到5955亿美元,增长1.5倍,已列入中上收入国家。印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向中东石油国家输出了100万名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并有数万人受聘于联合国组织和世界银行,每年获取上百亿美元的高级劳务外汇收入,还争取到大量国际组织的援款,促进了印度经济发展。印度经济近10年保持6.5%的平均增长率,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软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5]另据2006年5月H日英国BBC广播公司报道:英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在四年之内增加了100亿英镑并且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50亿英镑,比飞机制造业和制药业还要多。
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教育和人才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往那种靠政府为主出资办教育,或者由全日制正规学校独揽教育职能的格局,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要。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发展新的办学形式,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以及跨国界联合办学等。可以预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将或早或晚地出现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的普遍公正,以及全民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等教育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此外,开放式学习方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为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普及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接受某些形式的高等教育或中学后教育,意味着扩大每个公民获得高级培训技能和知识的机会;其普及方式往往很新颖,而且会日益多样化。[16]
2,高等教育社会化功能愈加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其在不同领域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决策咨询的智囊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作用,乃至直接为社区建设和不同人群提供各种服务,使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更新和完善教育形态,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树立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全面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自觉性和前瞻能力。3.高等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和知识也在快速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当今世界科学「〕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一5年增加一倍,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这意味着大学生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产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因此,大学毕业不再是个人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接受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将贯穿以后的生涯。目前,在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发展到相当普遍,颇见成效的水平,其中日本在举国上下提倡终身学习和体制建设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沿。L''''7]因此,对高等教育来说,这一深刻的变革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愿望的变化。多样化和灵活性也意味着学校将具有下述能力:迅速满足甚至预测新需求的能力,使结构灵活多变的能力,改变录取标准以考虑职业生活经验的能力。而开放式学习方法、远距离教学,以及信息和传播技术等,均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的可能性。
4,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首先是教学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由于知识具有普遍性,因而知识的深化发展和传播使学术生活和学校科学协会及学生组织具有了国际特征。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课程内容世界化、交换办学经验、交换情报资料、参与世界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交换学者和互派留学生、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建立等方面。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将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她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
5,高等学校与企业界密切合作传统大学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具备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但是长期以来它们总是坚守自己的学术堡垒,与企业界少有联系。可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高等学校推到新的科技革命的前沿,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支撑的教育经费却在不断地减少。因此从1981年开始,英国的大学率先扔掉“反商业”的观点,积极与企业界联系。如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先后建立了沃里克制造业集团、工商管理硕士和行政官员训练课程会议中心、沃里克科学园区等单位,创收大量资金,同时学科得到很大发展,成为“英国最受人欢迎的大学之一”。法国美国等国的大学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加强了与企业界的联系。法国1989年的《高等教育法》强调大学要重视把科研转变为生产力,政府鼓励大学面向社会,通过提供科技服务满足工业界的需要。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在1986年提出了《重建伙伴关系》的报告,指出美国要重建大学与工业相互关系;在这个思想推动下,国家基金会在大学建立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ERC)o[''''9]正是由于大学积极与企业联系,出现了教育机构(尤其是科技人才密集的名牌大学)对产业活动的主动介入校办科技型企业的兴起对学校品牌和收益的主动追求教育界“产业意识”的觉醒和“企业家精神”的增强。这不仅开拓了高等教育的财源,同时拓展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1997年的785.7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500万人,接近翻一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1.树立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当前,激烈的世界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在高技术和创新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上,这归根结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和巧一64岁劳动年龄人口均居世界第一,具有潜在的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由于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重心偏低,总人力资本仅相当于美国的44.3%,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美国以及日本肺国等国家。[20]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与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确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宏伟发展目标。
2.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高等学校应当向一切智力上合格的求学者平等开放。这要求我们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做法,深化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私立高等教育,鼓励校企合作冲外合作办学,兴办独立学院等手段充分挖掘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同时要求我们推进教学改革,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高等教育的供给内容洪给方式洪给时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3.构筑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现在,从政府到各高等学校已开始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特别是在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在2010年前后,我国将有一两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然而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保证教育质量虽有促进作用,但如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高校,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来评估职业学院,未免使这些院校无所适从,不利于各高校的定位,更不利于办出特色。因此,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要根据培养目标,为不同类型高校制订出不同的质量标准,保障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4,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格局借鉴世界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l)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切实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9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2)明确政府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3)加强捐资助学的制度建设,提高捐赠收入的比例,如建立法规使捐款者在经济和名誉上得到双重回报。(4)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大学募捐,努力争取世界资金投入。(5)鼓励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广泛接纳海外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和建立联办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大学分院,争取更多的用于高等教育的世界银行贷款。
5,逐步建立“创业教育”新模式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具有自我创业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受教育者,就必须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使受教育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就业、守业、敬业和乐业,而是善于和乐于创业。为此,高校首先要树立公民教育的思想,就是把从小学到大学的服从、顺从、依从和盲从教育转变为自主、自立、自信和自强的教育上来。其次要更新旧的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镇鸭式教育背诵式教育和保姆式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教育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准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在各种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健康、自主地发展,形成其自身的人格、品质次化涵养,从而真正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性魔争力和发展潜力。
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四大特点
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本跨过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初期阶段,至于下一个阶段到底会呈现出什么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林也持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市场的供求关系现在趋于稳定。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新的平缓时期。而且,今年全国高考考生数量首次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第二,学校数量基本稳定。我国民办高校从最早的一两所,发展到现在大约320所。这个规模不会有大的变动。民办大学发展是市场的产物,市场需求决定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民办大学将转向对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制度环境趋于稳定。除了管理模式和税收问题外,民办大学的性质也要非企业法人化,今后要转向事业单位。
第四,新的市场规则正在形成。民办大学过去商业模式的宣传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变化,公信力、“软实力”因素逐渐影响生源,新的市场规则正在形成。
“民办教育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关口,竞争的内容、发展的模式、发展的重点可能都要认真地去思考、反思。”北京吉利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李延成说。
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应公平竞争
毋庸讳言,我国民办大学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依靠游离于公立大学之外的充足的生源市场。可是,随着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加上适龄就学人口的下降,民办大学的发展已逐渐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大学唯有在质量和特色上有所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认为,民办大学要提高质量,首先必须让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公平竞争,包括在评估、本科设立、研究生设立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像很多国家那样,虽然投入是民办大学自己的,但是国家要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包括有法律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周南照认为,民办大学要发展,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从理念、法律、政策上充分界定民办(私立)学校是一种社会公益;二是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更完善的法律保障;三是转变政府职能,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邻国民办大学的三大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姜英敏认为,我国民办大学可以从韩国、日本民办(私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三方面的启示。
首先,民办大学的发展都是要建立在特色基础之上。日本、韩国的私立大学规模差别很大,其中有的私立大学规模很小,却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有稳定的生源,学生就业去向明确。
其次,在管理方面,明确区分营利和非营利性质。如果是营利的话,它就完全按照企业运行的管理规律来办。如果是非营利的话,则按照非营利法人的管理来进行管理,这种明确的划分使得日本、韩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有法可依、有法可管的情况下办出自己的特色。
最后,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战以后,日本、韩国民办教育机构的发展,一般是与市场紧密相连。这使得民办大学能够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身的特色,找到前进的方向,能够与公立大学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促进关系。
内容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姜英敏认为,我国民办大学可以从韩国、日本民办(私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三方面的启示。
一、私立高等教育的各种模式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私立高等教育。但是其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地位作用、发展过程、存在方式等等均各不相同。为了能够合理地、科学地划分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有必要先来考察一下已有的一些划分方法。
耶鲁大学的RogerL.Geiger教授的划分方法是最为著名的。他依据私立高等教育招生数与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比例,将其划分为大众型(私立比例为70%左右)、平行型(私立比例为50%左右)、边缘型(私立比例很小)等三种模式。这种方法已逐渐为比较高等教育界人士所接受,确实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一些数量特征。然而这一划分方法之局限性与不科学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缺陷有三:第一,这一划分方法所得出的三种类型无法涵盖世界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众所周知,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是十分发达的。可是按照这种方法就无法划分。所以RogerL.Geiger教授本人也不得不加以特别声明,“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当属于又一种模式”。第二,这一划分方法的依据,信息过于模糊。不言而喻,各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加以认真比较研究的数据。因为各国招生总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差别很大,而且意义殊属重要。怎么能够不顾这一点而去奢谈什么私立高等教育招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呢?例如,印度和印尼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招生比例虽然很高,但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并不十分发达,仍然处于高等教育少数化的发展阶段,怎么能够说它们与日本、菲律宾、韩国等一样,也都属于大众型模式呢?第三,这一划分方法在划分的依据和划分的结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断档,因而有些结论是推导不出来的。例如,说平行型的典型特征是“公、私立高等教育的招生数基本相当(各占50%左右)”,“两者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几乎一样”,“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与公立的并无多大差别”等等。殊不知由于公、私立高等教育的招生比例是一个相对数,它们之间很可能此消彼长,至于它们的增长速度之一快一慢更是难以避免的。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某一时期都可能出现“二者的比例基本相当(各占50%左右)”的情况,但却未必同时兼有另外两个特征。反之亦然。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划分方法,是根据政府与私立高等教育的关系,把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划分为自治型、控制型、放任自流型、不即不离型等4种模式。这一划分方法亦有以偏概全的毛病,因为上列4种模式只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在具体的私立高等高等院校与政府之间所表现出来的4种不同关系,可是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往往是由各种不同的私立高等院校组成的,而许多国家政府对各种私立院校的态度并非都是一致的,因此,不能仅仅用其中的一种关系模式去概括某一个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的全貌。
有人认为可以根据私立高等教育与所处经济环境的关系,把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划分为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和不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两种模式。其实所谓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划分的。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私立高等教育模式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诸如人口的多少、经济结构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高等教育历史沿革的特殊性等等,均对一个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划分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不能仅仅依据经济发展情况,而必须主要地依据私立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至于根据私立高等教育自身的各种特征来进行划分,则又有许多种划分方法。例如:根据经费来源之不同,划分出完全自筹型、部分公助型、完全公助型等三种模式;根据功能之不同,划分出研究型、普通教育型、职业教育型等三种模式;根据地位与作用之不同,划分出骨干型、主力型、补充型等三种模式……上述就经费来源不同划分的三种类型和就功能不同划分的三种类型也都是针对不同的私立高等院校而言的,因此用它们来概括某一个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也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就地位与作用之不同而划分出骨干型、主力型、补充型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有可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某一个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部分特征,但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仍然是一种相对的标准,即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的结构比例。显然,它也是完全随着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私立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因而,也就无法单独对不同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那么,合理的科学的划分方法又该是怎样的呢?本文认为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划分依据和标准。首先,要有数量规模方面的划分依据。主要看私立高等教育的招生情况,但不能以占公、私立院校招生数的比例为标准,而必须以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为标准。超过10%的为大众型,不足3%的为少数型,占3%-10%的为中间型。确定这一划分标准的理由是:如果一个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招生数能够超过适龄人口的10%,加上公立高等教育,全国高等教育的招生数势必超过适龄人口的15%,从而符合了马丁特罗的著名的划分标准;而招生数不足适龄人口3%的私立教育,终归是一种满足少数人需要的教育。这一划分标准将使得不同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第二,要有层次水平方面的依据。主要看私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情况,但必须以国际通行的学位水准为标准。可以暂订有权授予学士学位或学士以上学位的私立院校占普通全日制私立院校总数之50%以上的为高重心型,占30%-50%为双向型,不足30%的为低重心型。第三,要有地位作用方面的依据。主要看私立院校所占的一些比重,但必须同时兼顾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标准。可以暂订私立院校学生数占公、私立院校总数的比例达到50%左右或者更高,同时在国家一流水平的大学中,私立院校所占的比例也达到50%左右或者更高,可称为骨干型;私立院校学生数占公、私立院校总数的比例达到50%左右或者更高,但在国家一流水平的大学中,私立院校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可称为主力型;其他的则一律称为补充型。第四,要有发展条件方面的依据,主要看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情况,但要广泛联系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以及私立高等教育经费中来自公共资金的比重等各项指标。可以暂订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25%左右或超过25%,私立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超过30%,私立高等教育经费中来自公共资金的比重超过30%,可称之为重视型;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低于15%,私立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低于30%,私立高等教育经费中来自公共资金的比重不足20%,可称之为忽视型;其他的为过渡型。
上述各项划分依据和标准,相互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各自都可以比较确定地描述私立高等教育的某一方面情况,而把这些不同的划分依据和标准组织成为一个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完整地把握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异同点,更加明确它们之多重特征所决定的特定坐标点,进而也就有可能归纳出私立高等教育的多种多样的模式。我们可以把上述划分依据及与之对应的各种类型列成下表:
划分依据各种类型数量规模大众型中间型少数型层次水平高重心型双向型低重心型地位作用骨干型主力型补充型发展条件重视型过渡型忽视型
现在就让我们对照上表找几个国家来实际验证一下。这里不妨以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印尼等国家作为例证。根据我们的划分方法,从数量规模来看,美国不再像RogerL.Geiger教授所说的那样,是“不好归入任何一种类型的特殊类型”,而是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一样属于大众型,因为这些国家私立院校的招生数均已超过适龄青年的10%。反之,印度和印尼则不属于大众型,而属于中间型。因为尽管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比例分别高达80%和90%以上,但是公、私立高等教育招生数合起来只不过占适龄青年的7%-9%左右。从层次水平看,美国、韩国属于高重心型,日本、印度属于双向型,菲律宾、印尼属于低重心型。从地位作用看,美国、韩属于骨干型,日本、菲律宾、印度、印尼属于主力型。从发展条件看,美国、印度属于重视型,日本、韩国属于过渡型,菲律宾、印尼属于忽视型。
分别归纳之,则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为:大众型+高重心型+骨干型+重视型。这说明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比较成熟,条件较好,今后发展可能比较平稳。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为:大众型+双向型+主力型+过渡型。这说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比较成熟,但条件尚不理想,今后或有进一步改善的希望。韩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为:大众型+高重心型+骨干型+过渡型。这说明韩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比较成熟,但条件一般,今后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尚不明显。菲律宾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为:大众型+低重心型+主力型+忽视型。这说明菲律宾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比较不成熟,条件差,今后的进取任务还很艰巨,困难很大。印度的私立高等教育模式为:中间型+双向型+主力型+重视型,说明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有其成功的经验的,但条件方面确实已经力不从心,今后面临的任务是稳定规模,调整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印尼的私立高等教育模式为:中间型+低重心型+主力型+忽视型。这说明印尼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时期,条件差,承担的任务过重,今后尤须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谋求新的进步。
那么,说到我们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对号入座呢?显然我们国家现有的民办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少数型+低重心型+补充型+忽视型,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还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条件很差,今后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但进一步的发展目标还只能以争取早日实现中间型+低重心型+补充型+过渡型的模式为宜,而不应当盲目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发展模式。
二、各种模式私立高等教育的不同作用
私立高等教育的模式是对私立高等教育复杂结构的一种概括。结构决定功能,而功能的发挥,即其实际作用,则会反过来影响着结构的变化,导致模式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私立高等教育模式加深认识,作出正确的评价。
我们应当承认,与公立高等教育相比,私立高等教育是有其消极作用的,其一,私立高等院校不属于公共机构。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它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办学宗旨、办学思想、运行机制与经营方式,不像公立高等教育那样能够步伐一致地为国家培养特定规格的专门人才。许多国家都对私立高等教育的这种消极作用有所警觉,并努力消除或限制之。其二,私立高等教育独立自主、各行其是,难免冲击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容易造成部分专业大学毕业生过剩的浪费现象。其三,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可能与公立高等教育争师资、争生源、争经费,影响或降低公立高等教育的水平。英国私立古老大学的优先地位,就使得英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水平很难提高。其四,私立高等教育易于滋生一部分“学店”和“文凭工厂”之类的滥竽充数、牟取暴利的办学机构,可能扰乱和影响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文凭信誉。其五,私立高等教育可能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对私立高等教育的资助给国家经济建设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严重地挤占了普通教育的经费。此外,许多效益不好的私立高等学校往往因过分迎合劳动力市场的暂时性需求,过分追求时尚和投学生之所好,而导致短期行为,不利于形成好的学校环境与提高教育质量。还有,私立高等学校自筹经费办学,往往过分依赖校友会或教会的支持以及来自企业界有关部门的资助,使得学术核心不容易抵制外界压力之瓦解作用,可能造成不同学科之间待遇差别过于悬殊,教师心理失衡而影响校园的安定。
然而,与公立高等教育相比,私立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又是十分突出的;有些甚至是公立高等教育所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能不看到私立高等教育作出的许许多多令人瞩目的贡献。兹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①产生了近代大学。近代大学起源于12世纪末,最早便是以私立高等学校的形式问世的。近代大学之词源系拉丁文之UNIVERSITA一词,指的是“行会”、“社团”、“公会”等联合体,根本没有教育机构或学校的意思,这与古代的大学之明确命名为学园、学校等有着微妙的区别。这也就是说,近代的大学作为建立在理智兴趣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的自发性的联合体,已经具有超越于当时之教会与政府的理想与目的的独立社会价值。尽管“教皇和皇帝通过给大学颁发特许状,通过慷概地给予大学捐赠和特权来企图加以控制”,但大学的存在与运转从根本上说,仍有赖于它自己所特有的一些性质与格式,如特定的人员构成、学术标准、学科专业的组织形式、课程考试、学位制度等。所有这一切也都超越了当时之教会与政府的组织与规范能力。显然,当时并没有预见到创办近代大学的历史意义,因此,近代大学始生之初,决不可能是官办的、有计划设置的机构。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看,它都只能是一项源起于民间的伟大创举。
②创立了研究生教育制度。内战前后的几十年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土和人口大大增加,工厂商业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贵族化的高等教育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冷落,赠地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开拓了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广阔前景。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美国新高等教育的统一格式。1876年成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德国大学注重科学研究的经验,独辟蹊径,为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开设专门课程和实验,正式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公开与广为流行的“重术轻学”的思潮相抗衡。它宣告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诞生,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③衍生了二年制的初级学院。19世纪后半叶,美国高中数量增长迅猛,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强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想出了一个在保证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招收更多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办法,于1892年首创把芝加哥大学分成为二级学院:大学一、二年级称作基础学院,三、四年级称作大学学院。后来又分别改称作初级学院和高级学院。这种办法很快为其他一些公、私立院校所仿效。
④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最早也是以私立职业学校的形式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人们的心目中,私立职业学校更多地属于“职业”,而较少地属于“学校”。因此,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即使开放如美国也不把私立职业学校的学生归到大学生队伍中去,不承认其具备申请政府设立之发给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各种奖、助学金及贷款的资格。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与内容的更新,私立职业学校的社会价值越来越明显。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高等教育法案,1972年又颁发了这个法案的修正案,正式允许这类学校的学生申请政府的有关资助与贷款。至此,私立职业学校终于被看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⑤创办了科学园区。科学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一项新生事物,最早创办于美国。4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Terman)为创办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IndustrialPark)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美国东部更以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为重点,形成了波士顿科研中心。如今,这一创举已经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仿效。
除了上述在世界高教发展史上所作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贡献外,私立高等教育对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诸如,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筹措了大量的来自民间的资金,减轻了国家的经费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了学术自由与办学自主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并发展了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大学;保证了高等教育从少数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成功过渡;为经济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输送了大量适用人才;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多种服务功能的需求等等。
综上可见,私立高等教育虽然有其消极作用,但是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面我们以美国和日本这两个私立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私立高等教育是如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两个经济大国,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方面均获得了其他许多国家难以企及的成功。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方面,美国已同欧洲具有优秀高等教育传统的国家不相上下,日本也正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美、日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实与这两个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成熟发达有极大关系。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为数甚多的私立高等学校均与公立高等学校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当然,两国的历史背景不同,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也不一样。因此,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两国公、私立高等教育所突出扮演的角色又是大不相同的,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已打下了相当基础。当时私立大学发展的主要倾向受欧洲名牌大学之重视学术水平的传统的影响,注重于学术研究与科学实验。由于坚持自己选定的目标,敢于与公立大学重术轻学的风气相抗衡,哈佛、哥伦比亚、斯坦福等一批私立大学终于建成了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使得美国的公立高等教育可以腾出身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培养工农业生产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日本的情况与美国有很大不同。19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资本主义基础还相当薄弱,因此,开始时日本采取了主要由国家兴办高等教育的政策。1880年,明治政府就把48.99%的文教经费拨给东京大学。而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却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惨淡经营,在公立高等学校所无能为力或不愿过多涉足的领域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毕业生成为私营企业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私立高等教育的成长壮大使得日本整个高等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满足了国家进一步工业化的要求。本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两国的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使得两国的两年制高等学校大量涌现。在美国及时办起了1000多所社区学院,绝大多数为州立,只有2%左右属于私立。而美国的私立高等学校仍主要集中在4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学院这一基本类型上。日本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主要是由私立高等教育来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大约有90%的女子大学和85%的短期大学是私立的。
以上说明,像美国与日本这样大规模发展私立高等教育,非但不会与公立高等教育发生冲突或互相牵扯,形成低水平重复办学的局面,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降低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与效益;相反,却更有助于两国分别不同情况,从不同的侧面去充分发挥私立高等教育之独立自主、灵活机动,和公立高等教育之目标专注、步伐整齐的优势,长短配合,互为补充,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生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绩效;绩效拨款;结果评价
一、问题的缘起
我国政府目前对高等院校的拨款采用“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即财政部门根据教育的投入成本为基础,对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学校分别制定有差别的定额标准,计算“综合定额”,根据高校发展的不同方向和政府资助的重大工程,如“211工程”等实施专项补助。以外事经费为例,每年11月至12月教育部都要求上报下一财政年度本校外事经费预算,次年3月外事经费最终由财政部以外事经费的方式下拨到高校,每年9月上报外事经费使用情况。同时有相应的促进人才引进和外事交往项目的配套项目和计划资金。但是实际上,按照综合定额和专项补助的方式下拨经费往往并不能体现学校的发展特点和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以及开展外事活动的成本,导致外事经费的使用常常捉襟见肘,无法引导高校形成财政经费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的监管只流于形式,并不了解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情况。同时。以学生为拨款标准的综合定额拨款方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专业设置门槛低,而学生培养的质量不高,就业困难。而从高等学校的公共价值来看,高校的投入和产出具有特殊性,高校不仅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人才为目的,同时需要承担大学精神,承担相应的公共价值,同时要保持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界定
明确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来源和确切定义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绩效拨款的概念、目的和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理解高等教育绩效拨款作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一个方式。
1.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思想来源——新公共管理运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部门中掀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吸收和借鉴企业管理中注重效率的管理方式来改革官僚体制中的低效和职能错位问题。一方面,新公共管理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目的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和业绩,降低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的成本;另一方面提倡建立多元控制机制,包括问责制、质量保证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公共管理运动提高公共组织和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的理念也推广到学校,成为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的思想来源。
2.高等教育绩拨款的概念
(1)高等教育拨款机制划分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途径。政府使用拨款机制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此作为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并指导高校的行为,使高等教育按照政府的拨款导向达到政策目的。拨款机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尽相同,按照教育经费的一般划拨方式可分为一般直接拨款机制和间接拨款机制,主要的方式是直接拨款机制。
直接拨款机制是指政府直接将经费划拨给高校,或通过高等教育协调部门或机构划拨,一般按照用途分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拨付。按照拨款的模式划分,普遍的类型有协商拨款、专项拨款和公式拨款。其中公式拨款是指在拨款时参照个拨款项目的不同的数学公式,设定一定的参数和公式因子,计算出高校获得的各个项目不同拨款数额,参考的主要标准有投入因子,如教职工人数,平均成本因子、目标配置导向因子和绩效因子,如学生毕业率和升学率等。由于公式拨款模式在合理的公式涉及基础上可以有效的规范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采用。按照拨款的依据划分,又可以分为投入拨款和产出拨款。投入拨款中主要考的因素有高校的层次、类型、专业、地域等因素,政府或者高等教育的协调机构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公式确定拨款数额,公式拨款方式是典型的投入拨款,它的主要依据是投入因子,公式中的主要指标是入学学生的人均成本。
(2)绩效拨款
绩效拨款以产出为基础,绩效指标对拨款数额发挥作用,学校在一定时期的各个项目的表现将通过绩效指标体系量化,再按照既定的计算公式计算拨款数额,拨款数额与学校在一定时期内达成的指标程度直接挂钩,完成的质量好,则获得的拨款额就多。这种拨款方式在拨款程序,拨款方法等政府财政拨款的各个环节均体现出绩效理念,注重实现拨款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3)高校绩效拨款
这种拨款方式是指政府将高校在办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绩效,或将高校所获得的资金与对资金运用的评价结果作为拨款的主要依据,通过衡量高校的绩效和科研成果来确定一系列绩效指标,再根据绩效指标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根究绩效评价的结果来决定拨款的项目和数额。绩效评价的成绩好,获得的拨款就多,反之则少。绩效拨款实施中的困难是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标准的选择。
三、美国田纳西州绩效拨款
1.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一些州试图根据地方大学达成州教育目标和结果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资源分配,并对高等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同时由州财政负担的40%左右的高等教育经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联邦政府下拨经费也不断减少,但是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却在日益增加。加之劳动成本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联邦和州政府都需要寻求一个更好的方法使高等教育既能够低成本运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减少以及由此造成的高校财政经费的紧缺,使得各高校之间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面对严重的财政资金危机、适龄入学人数减少和教育设施的过剩,许多高等学校除了进行整合、缩减以及联合其他高校之外,还采取种种策略与其他院校、社会机构为获得财政资源等而展开争夺。这种盲目的竞争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同时新公共管理运动注重管理效率和运行绩效的实践从政府扩展到公共领域。为了解决以上危机,美国政府强化了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在高等教育拨款方式中引入绩效概念。许多州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公立大学的拨款机制,通过绩效评估监督院校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2.田纳西州绩效拨款的进程
(1)田纳西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
美国最早制定和实施绩效拨款的州就是田纳西州,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75年,12所公立高校自愿参与了绩效拨款试验计划(共21所高校)。1979年,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与各高校共同协商制定了绩效拨款政策,并设计了10项绩效指标。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改进高等教育质量,敦促高校对公众和教育的更加负责,同时将该政策作为提高田纳西州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重要衡量工具。对于绩效表现突出的公立高校,政府将给予超出既定财政拨款总额一定比例的奖励。1980-1981学年,如果绩效评价指标表现良好,田纳西州的公立高校则可获得总财政拨款最高2%的奖金;到2012年,依据绩效表现而奖励优秀高校的最高奖金提高了到总财政拨款的5.45%。美国其他州也有实行绩效拨款的尝试,而田纳西州绩效拨款占该州整个高等教育拨款总额的比例在所有实行类似绩效拨款计划的州中是最高的。从1982-1983学年开始,田纳西州每五年根据年度绩效表现对绩效拨款指标进行一次微调。
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绩效拨款中起到重要作用。该委员会创建于1967年,主要负责规划州内高等教育长期目标,提供可行性建议等,同时协调学校的预算和课程设置。下设咨询委员会和计分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负责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资助经费额度,共有16个成员,主要由主管公立高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或教务长及田纳西州理事会的工作人员组成。
(2)田纳西州绩效拨款的指标
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田纳西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依据的指标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演进。几次重大调整之后,田纳西州使用的绩效指标涵盖了投入、过程和产出过程的不同指标。该州政府财务负责人协会认为,投入指标衡量的高校用于开展教育活动和工作的资金;过程指标衡量高校在工作过程中履行工作职能的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产出指标衡量高校为实现制定目标预期取得的成果。
田纳西州使用绩效指标从最初简均的标准逐步发展成针对不同院校进行分类和产出与投入更加明晰的标准,形成了10大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按100分制被赋予不同的分数,即不同的权重。10大绩效指标中产出指标所占数量和比重最大,其次是过程和投入指标。2000年到2005年,10大绩效拨款指标的6项是关于学生绩效和满意度的,包括综合教育考试得分、主修课程得分、学生、毕业生满意度,其余4项则关注学术项目和院校指标,包括项目绩效、学生转学率和就业率等。针对不同高校办学方向和特色,适用于两年制社区学院与四年制高校的绩效指标及其比重有些许差别,如社区学院的主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就业率指标是衡量这类大学的重要指标;而四年制高校的许多毕业生会接受专业学位或研究生教育,因而该指标不适用。同时,从2005年到2010年,田纳西州绩效指标将州战略计划作为标准之一,增加了高校计划目标和州战略的契合度评价。
2010年7月,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确定的评价指标。与2005—2010年相比,标准由5条简化为2大类,分别是“学生学习及参与情况”和“学生入学质量及取得的成功”。“学生学习及参与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体现:通识教育测评,专业领域测评,学术项目的认证与评估,满意度调查,就业率,评估实施情况。“学生入学质量及取得的成功”主要是看各院校对不同群体的关注情况,如成人、低收入家庭成员,非洲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择校生等13类群体。可以说最新的绩效评价标准更加侧重公平,而且在关注学术和院校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各院校提交报告的责任。
3.田纳西州绩效拨款存在的问题
首先,尽管目前采用的绩效指标采用了按类型评估的方式,但由于各高校基础条件和财务状况各不相同,现有评价体系很难公平有效地衡量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比如有的学校得到很好的评价是因为有充足的资金,有的学校得到很少的评价却使用了较少的资金,现有的评价还难以有效区分出这种微妙区别,更有效的衡量效率和效益。
其次,田纳西州绩效拨款的资助额度目前只有5.45%,一方面反映了该州的谨慎态度,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避免各高校陷入盲目竞争,另一方面,过小额度的奖励对高校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小额奖励能否确保学校有足够的积极性来参与评估,能否确保这一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同时,绩效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指标测量的更强调办学产出的结果,而对于这些产出所依据的条件和经历的过程则重视不足。过度强调可以量化的因素,而忽略了办学过程中重要的但非量化的信息导致高校中的许多工作目标难以用数量表示,因此绩效目标的确立需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防止因过度强调定量而导致片面性。
四、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对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的启示
1.政府直接控制拨款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政府对高等教育拨款,拨款机构是政府部门的直接运作。这种模式缺乏大学和社会的参与,很容易造成高等教育预算不能满足学校实际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拨款的金额缺乏相关法律规定,拨款的执行也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往往取决于财政供给能力和政府单方面的行为。政府始终控制着大学的经费来源,扮演着包揽一切的角色。
2.经费分配方式仍旧过于简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采取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其拨款金额并不能反映学校的实际办学成本,综合定额办法虽然也采用公式拨款方式,但仅以学生人数作为单一的参数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也无法从高校的办学活动和功能角度划分经费划拨类型。
3.拨款的透明度不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还存在着透明性不足的问题。教育经费与大学的层次和相关人士的活动能力与影响有关,却忽视了教育的社会需求。综合定额的核定和经费的分配过程缺乏透明性和公正性,使财政分配缺乏规范性。
通过美国的绩效拨款方式和我国当前拨款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拨款的几点启示。
1.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互动
我国当前采用的拨款方式体现了严重的色彩,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过宽,使高校缺乏办学自,无法回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缺乏办学活力、效率和追求高质量、高绩效的动力。政府应当给予高校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使高校有更多的权利为自身财政运作负责,对公众和社会负责,政府应起到引导和监管的角色,而不是管理所有问题。
2.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机制
绩效拨款机制能够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有效的利用资金。但绩效拨款机制建立的前提是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真实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结合拨款使用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将评估结果与拨款金额直接联系,以决定后续拨款的数额和形式。同时还要引入较高社会公信度的社会化专业评估机构实施评估,并对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和质询。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评价各类高校的特色,以实现绩效拨款的公平性。(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宋立渠. 美国高校的绩效拨款方式及其启示[D].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 2010.
[2]郑小凤.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 2006.
[3]王莉华.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9(2): 64-65
[4]王春春, 张男星. 美国公立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内容与特点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2, 264(1): 24-25
[5]邹巍巍.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2008.
[6]张晓岚, 吴勋. 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现状与启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 27(1): 88-89
生态教育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来指导教育。“教育生态化”是一种新理念、新视域,即用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中,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优化处理,“教育生态化”揭示了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生存发展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与人类、自然、社会存在千丝万缕校训精神与教育创新Xiaoxunjingshenyujiaoyuchuangxin的内在联系。完整的教育系统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有教育者、教育内容,还包括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要厘清教育的内涵,我们不得不对目标性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为目标不但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而且对于力量的凝聚、错误的纠正也有重要作用。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将目标放在第一位,只有如此,才能引领教育的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因此,目标的确立对于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而自然性只是人的属性之一。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现实性是人存在的本质,而这种现实体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因此,“现实的人”应该成为教育生态发展的立足点,通过教育将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系统,因此,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印记都能在教育系统当中体现。如今,多元化方向发展致使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难以为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消解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跨学科对话与研究必将走向学术研究的历史前台,教育研究借鉴生态学理论是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具体表现,具有时代必然性。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哲学依据:生态哲学
教育生态发展在继承传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学原理,强调教育应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制止和调整了以往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的弊端。生态哲学理念是生态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取决于其辩证思维,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整体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文明进行继承和创新,在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抛弃机械、静止、片面和孤立的思维观念,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的论断。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因而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作用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包括目标的全面性,即实现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主体的全面性,在教育主体上,要使每个学生受到公平的良好的教育,尊重、维护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少数或部分学生得到发展,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二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招生规模的扩大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适。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注重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掘。“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发展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这反映到教育中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的关系,平衡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坚持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并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可持续发展要求则指教育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发展的缓急都要注重其可持续性,不能竭泽而渔地发展,而要立足于教育的基本情况,有重点地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以体现生态学中的核心思想——生态平衡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的均衡和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对高校而言,要建设成和谐有序的生态教育体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辩证统一地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生态文明则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在高等教育中要强调协调发展,就要注重人与教育环境的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协调。生态文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上始终将和谐作为基调;此外,生态文明体现为生产观,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持续基础上的生产,长远性的生产;同时它还是一种消费观,一种不排斥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又不一味破坏自然的观念。生态意识本身就是人的看法和观念,它决定了人在对待生态环境上的选择,是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立场,是平衡人类内部权益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生态理念和思维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意识是生态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教育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因此,发展高等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观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高等教育的根本路径。
(二)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策略
1.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系统是由人、教育活动、环境构成的复合有机整体。理想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教育系统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良好协同。我们要看到,要想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就需要从教育系统的结构配置着眼。正因如此,优化教育结构是当前的必要选择,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出教育应有的功能。生态化对资源配置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从教育生态化视角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可清晰地看到现有的高等教育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学科布局不协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所致。因此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发展原则科学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功能。除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外,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坚持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本科、研究生教育质量,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力求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教育运行机制。
2.将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典型的社会文化,其不但充斥着浓厚的学生特性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过多地反映了时代价值观的走向。在校园文化营造中,除了直接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将隐性教育充斥其中,充分融入生态文明价值,将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去,引导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潮流和风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注重隐性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利用校园景观、校园网络、校训、宣传栏等强化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人文化的和谐氛围,使校园成为影响高校教育生态化发展的重要环境。
3.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
1949年至今,我国高教拨款模式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到1985年,主要以“基数加发展”方式分配经费;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至今,高等教育经费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④。“基数加发展”的方式,就是当年各校的经费分配额以其前一年所得份额为基础,考虑当年变化情况而确定。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法,它以历史的支出结果为基础,并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在制定预算的时候,决策机构所遵循的关于各院校经费需求的唯一真实指数是它们在前一年花了多少钱,这就易使各校在预算年末突击花钱,形成B~,所说的高校追求成本最大化现象⑤。其结果是,在短期内,成本是收入的函数,单位成本越高的学校,获得的经费越多,对提高学校内部效益极为不利。另外,由于基数的确定主观性极大,因此,在基数的确定过程中,一些高校对拨救决策部门的影响往往起相当的作用,这就导致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大成问题。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下,高等教育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综合定额,通过政策参数(在校生数)乘以生均拨款额得出;另一部分是专项补助,主要是考虑学校的特殊需要。与“基数加发展”方式相比,“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扩大了各院校使用经费的自,在鼓励学校提高效益方面有一定作用。而且,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在校生数,操作简单,在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都有所进步。但是,这种单一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过于粗糙,未能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成本行为,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更为严重的是,把在校生数作为唯一的政策参数,势必刺激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及追求学生层次(硕士、博士)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财政拨款模式进行改进。
二、高等教育的成本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事业费的结构就极少变动。这种成本结构是编制高等教育事业费预算和进行教育事业费核算的基础,对于考核学校定员、定额的执行情况和教育事业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分析教育事业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上述成本结构基本上是为会计核算的方便而设定的,并未能准确反映高等学校的成本行为;或者说,它不是以成本中心为标准,并未能在高等院校的各项活动之间进行功能区分,容易导致经费支出的功能混乱。科学的成本结构必须建立在成本中心的合理划分基础之上,而成本中心的划分又以院校的各项活动或者功能为依据。同时,成本分割必须既足够充分,又足够简单。如果划分过于粗略,就不能反映高等院校的成本行为;如果划分过于复杂,就缺少可操作性,不具实用价值。本文所执标准,在可操作性方面表现为:成本的划分以其可进行实证分析为度。根据这些简要的原则,并吸取他国之经验,.对我国高等院校的成本进行重新分割。
三、高等院校成本行为分析及拨款公式的形成
高等教育成本行为分析主要涉及教育过程的投人和投入使用的关系,目的是揭示高等教育成本的行为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浪费程度,了解高等教育成本模式中的问题。具体而言,成本分析主要是要确定各成本要素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高等院校的成本应分为八块。在参考了西方有关国家经验,听取了有关专家意见,并考虑到实证分析时数据采集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可初步得出影响各成本要素的变量。为确定上述各项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技术关系,在国家教委财务司的资助下,本文采集、利用教委直属14所院校1993年的实际~开支数据,分别以线性函数、单对数函数和双对数函数,对14所学校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方程是否通过检验,从t检验的T值看,均以线性函数的T值最大;而且,从散布图上看,当自变量取值较大时,因变量的增长略呈同步趋势。因此,选取线性函数为回归分,析所使用的模型之函数形式。为弥补回归分析之不足,本文又对上述8个成本要素进行了平等数分析。一根据分析结果,若设:F一某校应拨款总数关一成本要素i一1一n其中i一1教员工资i一2教学业务费而教学业务费分项目和科类\用几。表示,k一l一81一工科2一理科3一文科4一外语5一财经6一政法7一体育8一艺术及其它l一1~31一实验费用2一实习费用3一其它业务费i一3公共辅助教学人员工资i一4公共辅助教学业务费i一5行政人员工资i一6公务费i一7学生生活费用i一8建设维修费i~9后勤服务费i~10离退休人员费用i一n其它费用X。,一全校学生数XI:一教授人数X,2一副教授人数X13一讲师数、_Xl;一助教数X:,一工科学生数衡凡2一理科学生数X23一文科学生数X24一外语科学生数X25一财经科学生数XZ。二政治科学生数X27一体育科学生数.xZ。一艺术及其它学生数X3一公共辅助教学人员数XS一行政人员数X:~学校建筑面积XI。一离退休人员数如果按拨款公式算出的应拨款总额与国家财政开支能力不符(通常情况下是前者大于后者),则用下式加以调整:某一学校事业费实拨数(F’)一Rx按拨款公式得出的事业费总数。其中,R是一个调整系数:R一某系统高等教育事业费财政预算数/某系统高等教育事业费公式拨款数,亦即:F’~R•F。
四、拨款公式的检验
为了考察上面所建立拨款公式模型的可靠性,此处将有关高校1993年的数据代入该模型进行模拟估算,并将模拟估计值与实际支出数进行对照,以比较二者的差异。检验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14所大学为例,就教育事业费总额而言,相对误差(公式拨款数减去实际支出数除以实际支出数)只有0.8%。但是,具体到各所学校,模拟估计值与实际成本开支的符合程度就相当不理想。比如华中理工大学‘,相对误差甚至达到了49.6呢。2.教学业务费的拨款公式估计值与实际支出数的差别很小。教学业务费总额的相对误差是0.06%,实验费用0.04%,实习费用一0.14%,其它教学业务费为14.7%。由于拨款公式是按学校的实际支出估算得出的,而拨款公式的应用对象是政府的财政实拨数,因此需进行适当的调整:按拨款公式求得的某一学校实际应拨款数一Rx拨款公式数,其中R是一个调整系数,R一财政拨款总额令全体学校的公式拨款数。调整后的结果如表4。表中可见,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五所学校调整后的拨款数与财政实拨数的相对误差均在统计学理论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其它九所学校的误差则显示出异常的征兆。这九所大学依其误差的性质又可分为两组:一是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它们的误差都是负的,表明调整后的公式数小于财政实拨数;二是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它们的误差都是正的,表明调整后的公式数太于财政实拨数。有两个因素可以对这些误差作出解释,其一是教员中高职称人数占总教员数的比例,其二是财政实拨数占各所学校的实际支出数的比例。在本文所提出的拨款公式中,教员数是一个对学校的应得拨款额起较大决定作用的变量,此点可从教员工资占事业费总额的比例看出。而在公式中,教员工资是区别职称结构进行拨款的,高职称的教员占的比例越大,其工资总额就会相对较大,进而导致公式拨款数增大,反之亦然。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高职称比(教授和副教授之和除以教员总人数)分别是38.1%,37.2%,31.1呢,49.0%和32.7%,除东北师范大学外,都没有超过平均值49.0多;它们的较低的高职称比导致了教员工资总额的相对较低,并进而导致其公式拨款数较低。
相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三所学校的高职称比相对较高(分别是52.6汤,53.8铸和51.0呢),部分地解释了它们的正向的误差。第二个因素涉及到调整系数R。拨款公式是根据有关学校的实际成本开支,利用统计拟合技术得出的,因此它反映的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预算内成本支出行为,而且包括高等院校预算外(主要是学校的自我创收)的成本支出行为。考虑到现行财政的负担能力,才把调整系数R引入到拨款公式中来。事实上,调整系数R可以看作全体院校总成本中,财政实际拨款所占的份额。换言之,调整系数的引入,要求有关学校加强自我创收能力,使自己的成本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份额不超过调整系数R。如果超过R,则在趋势上会导致调整后的公式拨款数低于实际拨款数。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它们的实际支出中,财政实际拨款的比例分别是70.3%,67.0%,62.2%,90.8%,80.2%,除北京师范大学外,都超过了调整系数R(62.1%),因而它们的相对误差表现为负数;而清华大学的相应比例为43.7%,故其从调整系数R中受益交多。必须指出的是,高职称比和调整系数对拨款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有两种情况:第一,两者对公式拨款数的作用是同方向的,此时它们互相茄强对方的作用;第二,两者对么式拨款数的作用是反向的,如果其中之一有正向作用,则另一个有反方向作用,此时,总体效果如何,需看其中哪一个因素的作用更大一些。具体而言,高职称比越高,由公式拨款数应越大,反之,若高职称比越低,则公式拨款数就越低;学校的财政实际拨款数占实际支出数的比例与调整系数相比越高,则公式拨款数应越低,反之,学校的财政实际拨款数占实际支出数的比例与调整系数相比越低,则公式拨款数应越高。
在误差较大的学校中,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都属于第一种交互作用情况;其中前四所大学的高职称比均低于平均数,而且财政实际拨款占实际支出的比例均高于调整系数,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促使它们调整后的公式拨款数大大低于实际拨款数。清华大学的高职称比高于平均数,而实际财政拨款占实际支出的比例远低于调整系数,两者综合作用,促使清华大学调整后的公式拨款数远大于实际财政拨款数(20•0铸)。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存在第二种交互作用。其中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高职称比的影响比调整系数大;北京师范大学,调整系数的影响比高职称比大。唯一的例外是山东大学,它的高职称比低于平均数,同时财政实际拨款占实际支出的比例高于调整系数,但它的调整后的公式拨款数却比实际财政拨款数高17.5%。这一现象需从山东大学的教员工资实际水平中寻求解释:它的实际工资过低,致使拨款公式中教员工资比实际教员工资高出许多(表7),进而导致公式拨款总额比实际支出高出很多,最终结果便是调整后的公式拨款数比财政实际拨款数高。同时,实际生均教学业务费过低,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山东大学公式拨款数过高的现象。
五、几点说明和尝试性的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和建立的拨款公式看,与以前的拨款方式相比,现在的拨款公式具有若干特点。首先,它赖以建立的成本结构乃是以成本中心为标准形成的,较为有效地克服了拨款功能紊乱的弊病。其次,本文建立的拨款公式不再仅以学生数为单一政策参数,而是把教员及其结构、行政人员、学生数、建筑面积和离退休人员等变量引入到拨款公式中来,从而把单一政策参数拨款公式变成了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较好地反映出高等院校的成本行为。再次,在新的拨款公式中,教学业务费按不同的科类进行拨款,亦较为合理地考虑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成本行为区别。最后,在新的拨款公式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数(原来的拨款公式的决定性变量仅有学生数),而且包括教师数及其结构,以及财政拨款占学校实际支出的比重,因此在精确反映高等院校成本行为方面比原有拨款公式有所进步。调整系数的引入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正如上文所指出,调整系数事实上是人为认定的财政拨款占学校成本支出的比例。它要求,有关学校必须使自己的成本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不超过调整系数,才可从公式拨款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此点表明,拨款公式含有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鼓励有关学校努力创收,达到自我创收占成本支出的比例大于(1一R)的程度。这一特点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进而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本文所建立的拨款公式在公平、透明以及效率准则方面均有较好的体现。在公平性方面,每一所学校的资源水平,都由拨款公式所包含的同样的政策参数和分配原则所决定,从而减少了单个决策官员任意使用权力的可能性。有关官员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形成的判断,一旦在拨款公式中确立,就可变成理性的准则被客观地加以运用,即使是主管官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其进行任意的更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冲突与纷争,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从一个财政年度到另一个财政年度的决策程序、亦通过认识时滞和管理时滞的缩短而得到简化。在透明度方面,资源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具体准则,都集中表现在拨款公式中。有关各方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拨款的机理,而且可以根据拨款公式和自己的有关参数指标对自己应得的财政份额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和实际拨款数进行比较。如发现问题,则可与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理性的讨论和协商。在效率方面,由于每所学校的拨款都主要由学生数及其特征、教员数及其特征两个因素决定,因此任何学校都没有机会在自己的投入的质和量上夸大其辞。在人员配置和硬件设备方面有剩余的学校,其运行将更为困难。
英文名称:China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教科院高教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1.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产权制度逐步完善
民办教育历经20年发展,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高等教育法》到《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再到《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教育在“取消”“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的过程中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解决或缓解民办高教发展中的问题清除了很多障碍。本着“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理念,《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产权归属作了明确的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这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的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立法选择,在产权制度创新上迈了一步。
2.民办高校具有很大管理自
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还得益于民办高校运用了与公办高校迥然不同的“四自”运行机制,即“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现有公办院校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低下、无法自主办学、学校办大社会、习惯于等和靠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精简、高效、自主办学。“四自”运行机制体现出三大优势:一是享有较大的办学自和管理决策的自主性。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充分的人权、财权和教学管理权。二是机构设置精简、高效。民办高校中一般没有重叠机构,各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有较为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三是真正实行公开聘任制,使全校教职工在竞争的机制下工作,激发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形成成本优势。
3.民办高校能以需定教,合理设置专业
民办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瞄准细分市场,侧重技能型、实用型、市场面向型的专业。民办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与市场紧密相联,一开始就具有市场观念,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或调整专业和课程,紧紧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性地设置和举办定位于优势产业、朝阳产业、前景职业的专业,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毕业有路,不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使民办高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赢得对社会的吸引力,形成了目标市场优势。
4.其他方面
民办高校以其办学自和灵活办学机制,体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力,民办高等教育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的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社会上的可利用资金越来越多,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寻求国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把更多的资金吸引到教育中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物质、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同时能够增强高等教育内在活力,满足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的多样化的群众教育需求。随着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民办高校质量提高,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成熟,我国民办高教以活力和稳健兼备的姿态,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亮点”。
大力发展民办高教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正确处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关系的基本要求
高校发展既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又要有适当的外延发展,从高校个体看,由于经费限制,高校外延发展受到制约和局限,决定其要坚持内涵发展,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内涵发展以充分挖掘潜力为基础,当潜力挖尽后,在量的发展方面就应该稳定下来,必须设法增加新的教育资源,否则原有机构将土崩瓦解。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角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办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大学来完成,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由其他高校或新的高教资源来共同完成,必须采用新机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实现扩大外延发展,实现多途径、多层次举办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这块“蛋糕”做大。民办高等教育“生逢其时”,恰好成为高等教育外延发展的“重要支点”。
2.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正确处理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关系的基本要求
高校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这是由高校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的。高校的基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它不同于企业生产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它不能都按市场规律运作,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战略眼光,更多的是按教育规律办事。但是,我们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办高等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又不可能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高校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它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使办学效益最大化;又要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要提供优质服务,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这些正是民办高校的优势,它以市场为依托,是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
3.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增长”和“发展”是两个密切联系但不同的概念,发展包含增长,但增长不等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包括数量增长,也包括质量与效益的提高,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必须把单纯数量增长的传统教育发展观转变为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合理的结构是高质量、高效益的前提,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要求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途径的办学模式。虽然我国的民办高校与世界其他国的民办高校相比,无论是数量和规模上,还是质量和水平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它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4.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节支增收和合理利用资金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我国现有投入资金是有限的现状下,节支增收是“少花钱,多做事”,即利用现有有限资金多办教育的根本途径。在节支方面要求除加大精英教育经费投资力度外,发展低消费水平、周期短、见效快的多种办学形式,包括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在增收方面,可把高等教育看作一种特殊产业,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教育消费与社会投资。换言之,节支增收和合理利用资金要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5.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社会需要是多样性的,要求适用型人才具有多样性,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又要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有公办高校,又要有民办院校,还要有成人高教和现代远程教育。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构想――“四取胜”办学理念
1.意识取胜:明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质量观、健康人才观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是保证主体自身自觉成长的主观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民办教育也不例外,必须树立正确发展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要科学、准确、客观地定位,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定位是民办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要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总体而言,我国民办高校的主流在今后15年应重点发展专科和本科两层次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行政、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硬道理,以充分发展为前提,只有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有基础,也才能够尽快形成与公立大学相抗衡的竞争态势。在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应有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机遇实施超常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的盲目发展,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态度审慎地处理好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力求使其在健康成长的总目标下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再次,树立正确质量观。教育品牌是靠教育质量创出来的,民办高校应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把实践能力、特色专长作为重点,致力于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学生的安置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把学生毕业后有无用武之地作为办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保证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建立IS09001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使教育服务实现高效、严格、科学的全程化管理。
还有,树立健康人才观。转变传统高等教育人才观,重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既要重视现代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其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科学精神,也要培养人文精神;既要培养完善高尚的人格,又要发展其强健的体魄。还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不是一般适应社会热门的发展需求,而是适应整个可持续发展要求;课程设置要以人本主义课程观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融合的课程观来代替功利课程观,既注重实用的专业技能型课程,也注意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奠定宽厚知识基础,培养出多向度、厚基础、复合型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2.创新取胜:抓住机遇,增强活力,避免未来风险
一是人才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分流分段培养,按需施教,实施“2+1+1”模式,通专相结合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前二年为通识教育,重在打好必需的理论基础;第三年为专才培养,重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应用能力;最后一年实施分流培养。即实行“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现代技能课”模块化的特色教学模式,设置多个模块,让学生自我选择。按照“基础适度、突出特色、加强实践、市场导向”的基本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做到实践基地网络化、功能多样化,融实训、科研、就业等功能为一体,实行“一本多证制”,确保毕业就业零距离对接。
二是办学模式。生源是困扰民办高校的重大难题,不少民办高校患有招生“饥饿症”。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招生市场,谁能明确细分市场,找准生源定位,发掘潜在的目标群,并借此突出自身优势,谁就能赢得生源竞争,获得更多生存与发展资本。民办高校要解决生源问题关键是将民办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开辟广阔的农村高等教育市场,探索一条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优化农村教育体系、满足农民学习需要、提高农民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
3.管理取胜: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一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制度。以家族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方式和学校管理机构,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和社会价值,但也必须看到家族管理的局限性。一所现代化的民办大学,要有法制的基础,严密的组织,集体的智能,民主的管理,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才能保证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将为改变政府过多干预学校和学校管理者权力失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确定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民办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在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上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形成一种感情融洽、团结一致、共同关心学校发展的集体意识,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热情,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
二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一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必须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兼专比例、职称结构等方面是科学合理的,能充分体现出层次性、梯次性、持续性的特点。而据民办高教委的调查,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中56%是6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近80%的民办高校没有专职教师或专职教师很少,而聘请兼职教师的却占97%。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要求通过公开招聘,大力引进中青年教师,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专兼教师队伍,组建一支有实践经验和高教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加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好客座教授的遴选和聘任工作,聘请由一批长期在公办高校从事教学与管理的专家、教授,担任学院、系、处领导,指导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短期培训,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具有长远的持续不断的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4.品牌取胜:提升“特色三力”,打造民办高校“品牌旗舰”
市场化。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应做好市场调研,紧贴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形成“根据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学校”,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多专业发展格局,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条件。在专业建设中依托功能较齐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受到实际锻炼,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并面向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经济,突出像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服装为代表的重点专业。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不断充电。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改善自身的不足。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成人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其成为适应变化、适应终身教育的人;力争自我实现的人;能与他人共存、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改善自身的不足。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招生来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理论上说,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入学需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学校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后,由学校组织日常教学,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毕业证书。但在现阶段,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许多学校将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收的基本途径,因而学生入校注册后,学业考察相对宽松,学生很容易毕业。
从培养目标来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为本位,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也大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缩略版。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知识储备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轻思维创新。事实上,学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视成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恰恰是具备上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也已经从原来的纯粹以“学历”为核心过渡到以“能力”为核心。因此,现在的一些课程设置往往不能非常好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众多普通高校纷纷建立继续教育学院,而事实上多数高校设立继续教育学院的目的已经偏离了继续教育的初衷。从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状况来说,虽然仍具有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资格,尚不愁生源,但这种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必然会影响中国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考入大学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此背景下,现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所谓的吸引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大学学历将日益减弱,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势必将走到一个瓶颈阶段。
美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美国作为经济和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无疑是其能够飞速发展的强有力后盾。美国的教育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意义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其办学效果达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使公民享受到了“终身学习”的机会。
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都实行“低门槛”的开放式招生模式。但在学生入学后,为确保教育质量,采取了“高标准、高淘汰率”的毕业模式,其淘汰率大概在20%左右。由此可见,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广种薄收”的招生政策:一方面,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的大门向所有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学到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取得大学学位。这样一来,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实效就要远远大于形式。
在培养目标方面,由于美国高等教育普及率较高,学历教育尤其是本科学历教育在高校成人教育中处于次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不再以取得学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主要目的。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更多地参加与工作和个人发展有关的课程。比如,美国普通高校开设的职业证书课程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Program)是最常见的一种课程类型,也是吸引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000万美国人注册学习这类非学分课程。这类课程与职业关系密切,它是针对职业要求设置的专门化课程,以拓展和加深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是已有学位教育的补充。
对比后得出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美两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简单对比,我们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示。重视学历和文凭无疑是社会在尊重人才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只注重学历和文凭已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成人教育,更应该关注为成年人提供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职业培训。应当利用成人高校的资源办各种证书班。例如计算机最新工具类、汽车维修、数控机床的使用、现代管理及营销、国际财务报表等,使学生在半年至一年内利用业余时间能够掌握一种技能及知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由于目前社会上一些观念陈旧,再加上国家政策等原因,使人们对于文凭的重视大大超过了证书。因此成人高校证书班目前办的数量及质量远远不够,这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开发的领域。
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曾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会出现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具体地说,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在规模上急剧扩张,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观发生变化,将接受高等教育更多地看成是一种义务而不是像精英教育那样看成是一种特权;高等教育的功能从培养统治者(包括专业统治者)转为“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技术精英”;高等教育的课程更加灵活多样,具有弹性的学分制成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学生方面,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中等教育后中断一段时间再上学,入学越来越容易,而且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马丁·特罗所提到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采取更加灵活的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为其未来的发展道路不断充电加油。
总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理解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便真正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孙立新. 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5(1).
洪玉. 美国成人教育的五大特点[J]. 民族教育研究,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