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描写环境的句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环境的句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环境的句子

第1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1、远处,天空雾蒙蒙的,隐约着小城的楼房平房。它们的顶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白的;高高低低的错落着,煞是好看!再远处,天地已经浑然,小城的两三座电视塔,影影绰绰的朦胧在雪雾里,依然的坚强,依然的执着。

2、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3、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轻轻地、轻轻地落在房顶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会儿,大地一片雪白,好象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闪闪发光。雪落在地上,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

4、松树葱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凛的东南风,摇摆着身子,收回尖厉难听逆耳的咆哮,像是故意在鄙视冬天。

5、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6、嗬!多么瑰丽的雪景,雪后的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装,成了水晶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的“银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白色动人的光芒,我像进入了雪的童话让我恋恋不舍,而落光叶子的柳树枝头,侧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7、天阴沉沉的,整个世界好像都被一块巨大的灰色棉被所笼罩,一阵阵寒冷的风摇动着白杨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忽然,有一种像蚕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地上便开始有一颗颗小冰粒跳动。

8、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9、此时的天空仿佛天女散花,无穷无尽的雪花从天穹深处飘落,如同窈窕的仙女穿着白色的裙子,用优美的舞姿向所有的生物致敬,然后轻柔地覆盖在房顶上、草尖上、树叶上,瞬间,万物的本来面目被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悄悄地掩盖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层薄薄的积雪,一眨眼工夫,雪花用自然的力量点缀了万物,将一切变得神秘起来。

10、树的叶子还没有落净。窗前的几棵法桐,几天前还枝叶葱茏。忽如一夜的冻雨,让仍然挂在枝头的叶子们一下子都变得有点枯卷。叶子们好像有些眷恋夏天翠绿的神韵,依然暗绿着,抓紧枝条,不愿飘然而去。

11、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

12、冬天来了。南方的冬天不下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法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无法与雪花乱舞,无法目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

13、出了门,我不禁得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这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只见上星期开得烂漫的棘树花被寒风吓得落了下来,小区的野玫瑰的刺也不像以前那样结实了,一按刺,它就掉了下来,粉红色的花瓣也纷纷落下来。

14、漫步校园,只见整座校园成了银妆素裹的世界;矗立的教学大楼披上了洁白的素装;小松树的枝条变成了臃肿的银条;嫩绿的树叶与红彤彤的花瓣布满了晶莹的霜花。这一切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令我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15、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

16、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7、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18、大路的两旁,树枝上的叶子变黄了,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坚持不住了,有的倒下,有的枯黄。小山上除了松柏仍然苍翠以外,其余的到处都是一片枯黄的景象。

19、棕色的树穿上了白衣裳,房屋戴上了白帽子,大地母亲也穿上了白裙,“小天使”们拉着雪花妹妹的小手轻轻挥只翅膀飞下来,每当这时候,我总是会缠着表哥、表姐和弟弟出来玩。大地母亲也成了百新娘,只有那些小枝上,出现了粉红的笑脸,啊!梅花是那么的坚韧不拔。它的身上也戴上了白色的珍珠项链,多美呀!

20、傍晚,黑色的天幕像一张铺开的大毯,无数朵洁白晶莹的雪花如天使一般纷纷降下。微风吹过,这正密密斜织着的雪似珠帘卷起,再配以城市的宁静,你会感觉到大地也在跳舞……

21、随着一场凌厉的寒风吹过之后,村庄立即变得清瘦了。小河像一条哈达静静的铺在了村边,枝杈此时也露出了峥嵘,街道似乎也变得更加宽敞,幽幽的街巷一眼便望到了头。

22、花园,早已被大雪覆盖了。树枝上挂满了一个个沉甸甸的小雪球,一阵微风吹过,树枝一颤一颤的,仿佛在向我们问好。院子里的花都枯萎了,不,不,那……那花开得正盛呢!没错,那是梅花。

23、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24、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25、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26、冬天的清晨一片苍白,往对面一望,远处的青山被白茫茫的雾挡住了像笼罩了一层白丝巾,模模糊糊年看不清。在街上,一阵冷风吹来,寒风刺骨,向空调开了冷风一样。街道两边,花儿早早的起床来比美,但都把小脸蛋藏起来,像害羞的小姑娘,只有那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开得更鲜艳。

27、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2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社戏中所有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如下: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船行之快,体现了我来急切的心情。

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这个句子使用环境描写描绘了戏台的美丽,与来时呼应,体现了我的依依不舍。

3、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船行之快,孩子们的划船技术高超,体现了我们愉快的心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1、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2、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3、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4、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记叙文主要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记叙指的是单纯地讲述一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只需要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就可以了。而描写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换句话说,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更为具象化。

在写作中,如果能插入适当的描写,就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而事件的发生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会显得更为生动自然。但同学们要记住一点的是,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描写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使人物形象丰满,事物生动自然。

【即学即练】

一年鱼

周海亮

那是一个很小的装饰品店,门口挂两个火红的中国结,很喜庆。那几天正拾掇书房,总感觉电脑桌上光秃秃的。心想进去看看吧,说不定,能给我的桌面上增加一件物美价廉的小摆设。

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瓶子。

瓶子芒果般大小,晶莹剔透的玻璃,夹一丝丝金黄。也是芒果的造型,艳丽,逼真。之所以说它是瓶子,是因为那里面装了水,并且那水里,正游着一条两厘米多长的粉红色的小鱼。

瓶子里装了水,水里面游着鱼,这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这个瓶子是全封闭的。它没有瓶口,没有盖子,没有一丝一毫的缝隙。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玻璃芒果。

可是那些水,那条鱼,它们是怎么钻到这个完全封闭的玻璃世界中去呢?

厂家在生产这个瓶子的时候,就把鱼装进去了。店主告诉我,这需要很尖端的技术。

你想啊,滚烫的玻璃溶液,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我去啤酒瓶厂参观过。我知道所有的玻璃瓶子都是吹出来的。在吹瓶的时候,瓶子会达到一种可怕的高温,鱼和水不可能那时候放进去。那就只剩下一个解释:厂家先拿来一个芒果造型的瓶子,装上水,放上鱼,然后想办法把这个芒果完全封闭起来。

我想店主说的没错,这样一件小小的工艺品,的确需要很尖端的技术。

店主告诉我,这个玻璃芒果,这条鱼,只需六十块钱,倒不贵。可是我弄不明白,我们怎样来喂这条鱼?怎样来给这条鱼换水?

不用喂,也不用换水。店主说,这里面充了压缩氧气,这么小的一条鱼,一年足够用了。也不用换水,水是特殊处理过的吧。只要别在阳光下暴晒,这条鱼完全可以在这个小瓶子里很好地活上一年。

那么一年后呢?我问。

鱼就死了啊!店主说,六十块钱,一件极有创意极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也值了吧?

当然,我承认值。这比在花瓶里插一年鲜花便宜多了。可是,店主的话还是让我心里猛地一紧。

鱼长不大吗?我问。

你见过花盆里长出大树吗?店主说。

那么,这条鱼的自然寿命是几年呢?我问。

三四年吧。店主说。

自然寿命三四年的鱼,被一个极有创意的人,被一个有着高端技术的工厂,硬生生剥夺了自然死亡的权利。

可怜的一年鱼!

为了自己日益苛刻的味蕾,我们杀掉才出生几天的羊羔;从蛋壳里扒出刚刚成形的鸡崽;把即将变成蝴蝶的蚕蛹放进油锅煎炸;将一只猴子的脑袋用铁锤轻轻敲开……

现在,为了日益荒芜的眼球,又“创意”出一条小鱼的死亡期限,然后开始慢慢地倒计时。

我想有此创意的人,如有可能,也应该享受到这条鱼的待遇吧?把他装进一个电话亭大小的完全封闭的钢化玻璃屋里,准备好三年的空气、食物和水,然后扔进寒冷的北冰洋,让一群巨鲨们,每天眉开眼笑地倒计时。

(选自《一朵一朵的阳光》,有删改)

1.请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楚文中所找的句子属于什么环境描写,然后再仔细分析就可以了。)

2.文中是如何对只有一年寿命的鱼进行描写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解题思路: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而这里的物体指的就是各种动物、植物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体和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器物用具等。解答此题时,只需要把文中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并进行概括就可以了。)

3.文章对“一年鱼”状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解题思路:描写是让记叙文锦上添花的必要手段,可以使记叙文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能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解答此题时,只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第5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一、词语运用

考题形式:《石崖上的枣树》第2题。

【解题策略】

此类题目,要根据词语的特定语境进行赏析。理解词语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推断该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品评词语的妙用,先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再结合情感色彩和主题思想来作答。

答题套路:“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答案见第一版。

二、手法赏析

考题形式:《石崖上的枣树》第1题。

【解题策略】

此类题目,首先要判断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反问、夸张等,再结合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题套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答案见第一版。

考题形式:《望乡曲》第2题。

【解题策略】

此类题目,首先要判断出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常见的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等,有时还会用到细节描写,涉及到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知识。作答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见第一版。

三、语言表达

考题形式: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015年潍坊卷20题)(4分)

【解题策略】

此类题目,主要从句式、用词、语言风格等角度入手,句式如长短句、反问句、排比句式等,各有其妙。用词如动词、叠词、口语运用等,各具特色;语言风格,有的含蓄隽永,有的文采飞扬,有的幽默鲜活,有的朴实无华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赏析句子时,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参考答案】

示例:(1)运用短句,表示当时形势的危急;(2)运用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父亲奋力扒冰拖船的情景。

四、哲理性语句赏析

考题形式:《望乡曲》第3题。

【解题策略】

第6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课型:讲读)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学会人景合一,勾画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一)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读。

(二)强调“伶俐、颈、一匹猹”读音和“撒秕谷、明晃晃、供祖像”中的多音字。

(三)重点教写“羞”字。

(四)出示词语意思。

(五)介绍作者鲁迅

(六)介绍写作背景

二、梳理脉络

(一)学生自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那几部分内容。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二)思考: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三))抓住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可爱与勇敢。

四、总结方法

总结本段运用的人景合一、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小练笔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写作提示:注意抓住环境、外貌、动作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文章结构图。

(二)回顾文章结构导入

二、品读感悟

(一)品读“我”与闰土相识部分

(二)思考:“我”第一次见闰土时,闰土时什么样子?

(三)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纯朴。

(四)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

(五)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闰土给我讲的有趣的事。

(六)品读“雪地捕鸟”部分

(七)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八)品读“看瓜刺猹”部分

(九)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

(十)再次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十一)出示描写“我”内心感受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

(一)出示《故乡》节选。

(二)二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第7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一、抓住描写,分析人物

师: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生:凡卡

师: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出示句子: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

师:一个“藏”字可看出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童心

出示句子:等我长大了,我会照顾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师:这一句话可看出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孝心

出示句子: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师:这里可看出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爱心

林莘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大胆地取舍,选择了描写凡卡心理活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凡卡的性格特点――富有童心、孝心、爱心,凡卡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立刻鲜活起来。

二、解读故事,了解情节

紧接着,林老师便进入到情节的探讨。林老师紧紧围绕“悲惨”二字,展开人物的命运。林老师重点抓住3个段落进行教学,6、8和13自然段,第8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凡卡挨打、挨饿、挨困的场面,第6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是通过回忆家乡的美景,回忆和爷爷的生活片断,反衬现在生活的悲惨。

林老师出示了第8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给这段分层,这段有三层:挨打、挨饿、挨困。

师:这三层中哪一部分是重点?生:挨打

师:这层中哪些字眼刺痛了你的心?

师引导学生找出:毒、揪、拖、揍、捞、戳……

然后启发学生想象: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我___________;

把我拖到院子里,我___________;

拿皮鞭揍我一顿,我___________;

拿鱼嘴直戳我的脸,我___________;

……

林老师通过这样一层一层阶梯式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把学生领进凡卡的内心世界,体会凡卡的痛苦,让学生沉浸在那种痛苦之中感同身受,学生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最后,师和生共同朗诵凡卡的“哭诉”――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学生读得情真意切,仿佛自己就是可怜的凡卡。

林老师在教学第13自然段时,极力渲染快乐的场景,她引导学生去想象爷爷跟凡卡逗笑的画面,让孩子模仿爷爷“吭吭”的咳嗽声,学习爷爷说话的样子,把孩子们都逗乐了,孩子们仿佛变成了凡卡,享受着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种短暂的快乐更能衬托出凡卡命运的悲惨。此时,林老师又出示凡卡“哭诉”的句子,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句子反复出现?经过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到这里,学生便能顺理成章地理解,凡卡已经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与折磨,凡卡已经在垂死挣扎的边缘。

最后,林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写《凡卡》一课的结局,这也是对小说情节的一个延伸,《凡卡》一课没有明写结局,只是说凡卡做了一个梦,梦里爷爷读着他的信,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结局,其实,前文有暗示,凡卡给爷爷的信爷爷是不会收到的,凡卡美丽的梦终将是破灭的,这更揭示了凡卡“悲惨”的命运。

这个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在结尾,结尾奠定整部小说悲剧的基调,把美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这就是悲剧。林老师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心、爱心、孝心的善良的凡卡,而这样一个孩子却是一个孤儿,有着悲惨的命运;他在鞋匠店快要活不下去了,写信给爷爷是他唯一的希望,可是这个希望又破灭了。林老师在前面极力地铺垫和渲染,最后在结尾部分达到。

三、寄托情感,依托环境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且来看《凡卡》这课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这课的第6自然段是典型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凡卡写信时回忆起了家乡的景色,尽管家乡的景色并不是很美,但跟凡卡现在所处的恶劣环境一比,竟然显得那么美,这里用回忆中的快乐反衬出现实的凄惨。林老师是怎么教学这段的呢?

林老师抓住了一句话,来体会那种快乐。

“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师:如果把这句话里面的“啦”去掉,你读一读会有什么感觉?

随即老师出示去掉“啦”的句子让学生读,学生读了之后发现,没有那么美好,没有那么快乐了。然后,林老师又让学生读加上“啦”的句子,记忆中美好的场景呼之欲出,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第8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一、从概括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旨这一考点去探索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文章写了人物哪几件事;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

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通常有:1.带着“在哪里,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的问题去读全文。2.边读边用笔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3.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要全面。

例如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看火车》第17题:

解决此题我们可以根据问题中提示的线索“火车”,画出相关句子。“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然后围绕着内心变化,找出相关词语,提炼出答案“恭敬、失望”一“兴奋、胆怯”一“不舍、失落”。

二、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去思考题目

在考试中我们常见的题型有:1.结合生活,谈谈阅读后获得的启示或感悟。2.联系链接材料,表达观点。3.仿写、续写,点明主题或感悟。

回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文章,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3.表达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4.语言通顺,表达流畅,要有层次感。

例如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题《猎手》第23题: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感想。

此题的解题思路: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自圆其说即可。应当首先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提炼出答案要点为:结局是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与猎人一同摔下来的狼变成了四十来岁的男子。由此告诫人们: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杀死自身。

三、从品味优美精辟的语言去赏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题型:1.分析词语的含义。2.鉴赏词语在文中的妙处。3.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有:1.在把握小说主旨的基础之上,结合特定的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2.注意词语的感彩,明白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3.找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或特色,如贬词褒义、象征,生动形象、精炼、整齐有节奏等。

例如2012年重庆市中考题《春光美》第14题: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首先应注意从词的本义出发,然后从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并结合主旨来思考,最后结合相关物、人、主旨,归纳出答案:(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体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2)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四、抓住环境描写去分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的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有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对表现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品格、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例如2012年福州市中考题《点燃一个冬天》第18题:

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注:大地上到处插满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第9篇:描写环境的句子范文

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2分)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本文对偶句众多,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并说说运用对偶有何作用。(4分)

4、有人认为本文作者自负清高,孤芳自赏,你认为呢?(3分)

5、古今异义(1)惟吾德馨中的馨:古义( ),今义:( )(2)无案牍之劳形中形:古义( )今义( )。(3)亭亭净植中的植( )今义( )(4)宜乎众矣中宜:古义( )今义( )6、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中的名,( )用作( ),翻译:( )(2)有龙则灵中的灵,( )用作( ),翻译:( )(3)苔痕上阶绿中的上,( )用作( ),翻译:( )(4)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乱,( )用作( ),翻译:( )(5)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形,( )用作( ),翻译:( )(6)不蔓不枝中的蔓,( )用作( ),翻译:( );枝,( )用作( ),翻译:( )。(7)香远益清中的远,( )用作( ),翻译:( )7、文言句式(1)何陋之有?属于( )句式。(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属于( )句式。8、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试找出相关语句( )。表现了室主人什么样的情感?( )9、作者写“陋室”的同时,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10、标拼音德馨( )、濯( )清涟、甚蕃( )、案牍( )、淤( )泥、噫( )、西蜀( )、调( )素琴、鲜( )有闻、鸿儒( ).11、香远益清中的益与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一致。( )老当益壮、无益于事、益气延年、集思广益。12、有仙则名中的名与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一致。( )人过留名、名存实亡、巧立名目、名胜古迹。13、陶后鲜有闻中的鲜与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一致。( )芳草鲜美、寡廉鲜耻、立场鲜明、鲜花怒放。14、判断对错。 (1)《爱莲说》中的“说”,《陋室铭》中的“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2)《陋室铭》一文押同一个韵,除最后一句外,偶句押韵。( )(3)《爱莲说》中的“爱”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4)《陋室铭》一文除最后一句话,全是散句,而《爱莲说》一文则骈散结合。15、莲,象征君子的美好品德。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的美好资质的句子是( )。16、《陋室铭》是( )朝( )(人名)所写,借“陋室”表明自己(“ ”);《爱莲说》是( )朝( )(人名)所写,以“莲”自喻,表明自己要做(“ ”)。17、《陋室铭》中描写房屋虽简陋,但有“三雅”:描写“居住环境之雅”的句子是();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论“自己志趣之雅”的句子是( )8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2)舟首尾八分又奇。(3)诎右臂支船。(4)左手倚一衡木。(5)选贤与能。(6)矜、寡、孤、独(7)荡胸生曾云 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芳草鲜美。(2)阡陌交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两个)(4)无论魏晋。(5)不足为外人道也。(6)诣太守,说如此。(7)缘溪行。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9)后遂无问津者。(10)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1)讲信修睦。(12)女有归。(13)外户而不闭。(14)造化钟神秀。(15)一男附书至。(16)室中更无人。(17)天明登前途。3、一词多义。(1)便舍船。屋舍俨然。(2)寻向所志寻病中(3)处处志之寻向所志(4)寻向所志耽耽相向(5)奇巧人八分有奇(6)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7)执卷端视端容寂(8)如有所语此中人语云(9)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第一个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二个亲(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11)复前行大道之行也 4、词类活用(1)无案牍之劳形。(2)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

(4)箬蓬覆之。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石青糁(sǎn)之。

(7)椎(chuí)髻(jì)仰面

(8)造化钟神秀。

(9)听妇前致词。(10)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11)渔人甚异之。

(1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虚词用法(1)之渔人甚异之具答之无丝竹之乱耳花之君子者也(2)而启窗而观中峨冠而多髯者(3)为为宫室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东坡

不足为外人道也

(4)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