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监所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监所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监所管理论文

第1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论文检索;优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TP39

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进行文献检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论文的主题一般是从论文的内容、标题、次标题以及正文中逐步选出来的,它反映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涉及范围,一般为词或词组。

使用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是当前学术界应用最为普遍的检索方式和手段,关键词以其速度和准确帮助人们迅速找到需要检索的论文而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尤其是在学术界,关键词是论文文献检索的标识之一,是读者找到目标论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是查找论文的重要途径。因此,关键词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该论文的被检索和成果的使用效率。

一、关键词在论文检索服务中的优势

关键词泛指论文正文内容中出现的,对描述和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语词,而关键词并不等同于主题词。主题词是对论文内容和精神的一个升华总结,而论文关键词则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是纯天然的自然语言,它来源于论文正文之中,使用起来是非常自由且轻松的,往往能够直接地反映作者的意图,也能够被检索人所理解和使用。相比起在论文检索中的其它要素,比如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题目等,关键词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它的主要优势总结如下:

(一)简单易学,容易掌握,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使用

手工检索,对检索者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劳动强度也较大,检索者很难独自开展检索活动,往往也借助于图书馆里的专业人士。而关键词检索,本来就是自然语言,从文本中选取而来,代表性很高,所以检索者在没有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只要能够确认自身所需求论文的意图或内容,能够用相关的关键词表述出来,就可以开始检索,整个检索过程非常的简便易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专业水平的检索者使用。

(二)检索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满足检索者的正常需要

关键词通常是指某一具体内容,专指性较高,它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述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的内容,可以表述具象与抽象,简单与复杂。更高层次的检索词检索,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内容,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索词固定在一个段落之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一般来讲,规范的论文尤其是学术论文,都由作者注有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在检索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重要的筛选目标。通过帅选关键词,将论文标注的关键词与检索者输入的关键词一致的保留下来,就成为最终检索到的论文了。

二、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论文的检索主要是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搜索引擎来完成的。读者可以根据关键词,轻松地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文献检索。由于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通常通过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出成千上万篇文献,在量上极大地满足检索者的需要,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会给检索者的检索准确度上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使用关键词检索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近义词和同义词影响检索结果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对于关键词的处理还显得简单和机械,单纯地从字面上进行处理,很难根据字面意思和内在逻辑,对意思一样字眼不一样的关键词进行归类和统一,出现同一意思的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有时还容易产生较大出入,使得检查结果难以与读者需求匹配,出现漏检和错检的现象。例如,在中国知网上,在搜索与土豆相关的论文时,根据关键词“马铃薯”和“土豆”,检索结果分别是36671次和4786次,检索结果相差9倍之多,极大地影响了检索的精确度,容易形成漏检现象。

(二)监测结果重复率较高,需要检索者筛选

在检索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检索的结果非常多,且有很多重复的现象,需要检索者自己动手一一筛选。造成检索结果重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关键词所指内容比较宽泛,容易造成相似内容也被入检到结果中;二是相同的论文被不同的主体收藏,而搜索引擎缺乏鉴别和排除能力;三是汉语中同义词和近义词较多,容易搜出海量信息,给读者带来筛选的烦恼。

三、如何改进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效果

通过分析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要继续改进和优化关键词检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对关键词库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进,尤其是对于新录用的论文,要优化和精确其关键词,确保关键词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二是搜索引擎采用智能检索体系,在检索的过程中,搜索引擎既能主动搜索相关相近的论文素材,又能够及时地将重复的,质量不高的论文自动删除,减少检索者的劳动量,提高检索的精确度;三是加强对检索者的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检索的整个流程以及优劣势,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适时的改变关键词和检索方式。

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是学术界的一个潮流和趋势,它的完善是大势所趋。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在改进关键词使用的过程中,也要配合其他相关的检索因素,取长补短,最终找到所需要的论文材料。

参考文献:

[1]李跃珍.信息检索与利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铭文;白狄;华夏;伦理观念;认同

中图分类号:K255/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101-05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看来,戎狄民族“无亲而贪”、“冒没轻А保其“直情而径行”的戎狄之道与华夏民族见利思义的“礼道”大相径庭。因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严夷夏之防,努力实现“用夏变夷”,防止“以夷变夏”。然而,上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先秦中山国都城遗址的调查和系列墓葬的发掘,尤其是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三件铜礼器――方壶、大鼎、圆壶,即学界所称的“平山三器”――所载富有思想性的长篇铭文却明确告诉我们。这个由白狄所建的王国,至少在其统治阶层。在战国中晚期已经深深地认同并接受华夏礼乐文化。就伦理观念而言,主要表现为:贵义重礼,视君臣上下之体为社稷福祸之所系;崇德尚道,视遵道率常为德,视德为附民之术、选贤之则、敬神之由。

一、义:君臣之道。社稷祸福之所系

伦理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即道德原则。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铜器铭文显示,当时中山国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君臣关系,君臣之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各种道德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种。中山王一号墓出土兆窆图铜版铭文“王命:贾为兆窆阔狭小大之度,有司诸官图之。进退兆窆者,死无赦。不行王命者,殃及子孙”,说明中山国君臣之间存在森严的等级差别,群臣上下皆听命于中山王,中山王对不执行王命的大臣具有生杀予夺之权。而且在中山国君臣的思想观念中,这种森严的等级秩序必须坚决维护。恰逢燕国国君子哙仿效尧舜之故事,将王位禅让给“贵重主断”的相邦子之。这一开明的让贤之举却在当时的中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方壶铭文载:

适遭燕君子哙不顾大宜,不?诸侯,而臣主易位,以内绝召公之业,乏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则??上觐於天子之庙,而退与诸侯齿长于会同,则上逆於天,下不顺于人也,寡人非之。贾曰:“为人臣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将与吾君并立于世,齿长于会同,则臣不忍见也,贾愿从士大夫,以靖燕疆。”

“?”,在本铭可读为“就”。“不就诸侯”的意思是说燕王哙“不成其为诸侯”,也就是不能做到“君君”。“??”,在本铭可读为“将使”,《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中山相乐池“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的记载,“将使”应该和“将行”一样是当时专司某项事务的职官称谓。在中山王看来。燕王哙逊位不仅导致燕召公开创的基业丧于一旦,燕国历代先君的宗庙祭祀因之匮竭;而且作为臣属的“将使”觐见天子,参与会盟诸侯,完全破坏了相承已久的礼仪制度,实属“上逆於天,下不顺于人”。而从中山国相邦司马贾的角度看,接受禅让的子之尤其不可饶恕,因为此人“反臣其主”的僭越行为,会直接导致“将与吾君并立于世,齿长于会同”的后果,不仅破坏了国内的政治秩序,而且也扰乱了国与国之间的伦理纲常。因此强烈要求对以子之为新君主的燕国实施军事打击。这一点,圆壶铭文表述得更加具体:

逢燕无道易常,子之大辟不宜,反臣其主,

惟司马贾龈腭战怒,不能宁处,率师征燕,大

启邦宇,方数百里,惟邦之棘。

方壶铭文谴责燕王哙“不顾大宜”,圆壶铭文申斥子之“大辟不宜”,可见在当时白狄中山的观念中,“宜”是君臣必须共同恪守的普遍性道德原则,也是君臣是非得失的评判准则。正因为如此,通晓“宜”乃中山国君主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大鼎铭文中,中山王追述自己早在幼冲之年,相邦司马贾便夙夜不懈地教导他,“使知社稷之任,臣主之宜”。也正因为如此,掌握“宜”成为一个出色臣子不可或缺的素质,据大鼎铭文记载,为了表彰司马贾的忠心耿耿与杰出功绩,中山王决定赐其“虽有死罪,及三世无不赦”,但司马贾却固守臣子本分,极力拒绝这非分的特权,以至中山王只好收回成命,高度评价他“知为人臣之宜”。

值得玩味的是。在年代比中山王器略早的郭店楚墓儒简《六德》中,同样用“宜”来定位君臣之间的道德原则,简文称,“男女别生焉,父子亲生焉,君臣宜生焉”,“男女不别,父子不亲,父子不亲,君臣无宜”。意思是说,男女有别,父子之间的亲爱之情才得以产生,父子之间存有亲爱之情,“君臣之宜”方可确立;反之,男女不分别,父子就不亲爱,父子不亲爱,君臣之间就无“宜”。《六德》突出强调了“宜”在规范君臣关系中的重要价值,与中山王器铭文不同的是,《六德》还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确立“君臣之宜”的前提和条件。“宜”,传世文献多写作“义”,如:《礼记・礼器》:“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尽心下》:“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有命焉”。在先秦儒家看来,义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端正君臣上下的位置,明确尊卑贵贱的差别,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大戴礼记・盛德》:“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贵贱有序、民尊上敬上矣。”战国中晚期的白狄中山国,极为看重既有的君臣等级秩序。甚至将用以端正君臣位置和明确尊卑贵贱差别的“义”视为社稷祸福之所系,国家治乱兴亡之根本。方壶铭文称,“燕故君子哙,新君子之,不用礼义,不顾逆顺,故邦亡身死,曾无一夫之救。”强调不遵守礼义是导致燕国君臣身死国灭的根本原因。此外,在方壶铭文行将结束时,中山王晋还如此谆谆告诫嗣王道:

唯逆生祸,唯顺生福。载之简策,以戒嗣

王:唯德附民,唯宜(义)可?,子之子,孙之孙,其永保用无疆。

所谓“逆生祸”。与前面所引方壶铭文“为人臣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表达的意思相同,强调违反君臣等级秩序的“不义”行为正是引发燕国动乱的根源;所谓“顺生福”,则可在大鼎铭文评价忠臣司马贾“克顺克俾,无不率?”、以及“社稷其庶乎,厥业在祉”中找到注脚。“?”,学者释“夷”,读作“彝”,析其义为“常”,确不可易。“率常”即遵循人伦之常,司马贾对国君能做到“事少如长,事愚如智”,是遵循人伦之常、摆正了君臣位置的体现;而于国有大功,却极力拒绝“虽有死罪,及三世无不赦”的赏赐,则说明司马贾能恪守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庶”,《尔雅・释言》训“希望”;“祉”,《说文・示部》训“福”。在王?看来,中山国有司马贾这样“知为人臣之义”的重臣,正是社稷大幸,王业之福。最后,中山王詈还以“唯义可缑”诫勉嗣王。“?”学者释“张”,可从。《左传・召公十四年》:“臣欲张公室”,杜预注:“张,强也。”《战国策・西周策》:“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鲍彪注:“张,大之也。”不难发现,当时中山的统治者业已将“义”视为强国兴邦之本。顺带提及的是,成于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就“义”的地位与功能有专门的论述,其中的《论威》篇云:“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将“义”与君臣之间贵贱尊卑差别的缘起、人际交往中亲疏远近等人伦秩序的确立联系起来,并视为天下万事之纲纪、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与本铭所反映的思想如出一辙。学者指出此乃《吕氏春秋》中的儒家之言,至为允当。反映了儒家道德原则在当时不仅流传于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西陲秦国。而且深深地为“贪而不让”、“利而不义”的戎狄之邦所接受与认同。

二、德:附民之术。选贤之则,敬神之由

除“义”之外,“德”也是能集中反映白狄中山伦理观念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平山三器”铭文中,有八处直接言及“德”字,与“德”内容相关的词句亦为数颇多,殊堪注目。为方便讨论起见,不妨先将含有“德”的文句用今字摘录如下:

载之简策,以戒嗣王:惟德附民,惟义可张。

(方壶)

怆其德,省其行,无不顺道,考度惟刑。(大鼎)

寡人庸其德,嘉其力。(大鼎)

以明其德,庸其功。(大鼎)

敬顺天德,以佐佑寡人。(大鼎)

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纯德遗训,以施及子孙。(方壶)

飨祀先王,德行盛皇。(圆壶)

呜呼,先王之德弗可复得。(圆壶)

就内涵而言,上引铭文中的“德”首先是一种调和君民关系的手段。在方壶铭文中,中山王詈告诫嗣王说,“得贤”和“得民”乃古之圣王安邦治国的两大重要方略,中山欲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长保江山无恙,同样必须做到“贤人至”与“庶民附”,而“辞礼敬”是“贤人至”的前提和条件,“乍敛中”乃“庶民附”的措施和手段。“乍敛”即古籍中的“作敛”,《墨子・辞过》:“厚作敛乎百姓”;或古籍中的“籍敛”,《墨子・节用上》:“今天下为政者,其使民劳,其籍敛厚”。其中“作”、“籍”表劳作,乃统治者对庶民的力役之征:“敛”则表租赋,乃统治者对庶民的布粟之征。减轻庶民的力役之征和布粟之征,乃中山?王观念中用以调和君民关系之“德”。而减省刑罚,忧虑百姓的疾苦,则被中山嗣妾子王总结为王詈“慈爱”庶民之举,是“先王之德”。圆壶铭文说,先王“日夜不忘,大去刑罚”,正是因为忧虑被处罚的臣民中有无罪而遭冤屈者,因而对于刑罚格外慎重。其中前者所言之“德”即养民以惠,后者所言之“德”即治民以宽。对老百姓实行宽惠政策乃先秦儒家的一贯主张,孔子认为“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统治者只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才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孟子则鲜明指出“省刑罚。薄税敛”乃仁政的重要内容,只有行仁政才能争取民心,才能无敌于天下。不难看出,白狄中山统治者以宽惠之“德”来争取庶民的亲附,乃接受和认同先秦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结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选贤任能是先秦华夏诸多思想家普遍倡导的政治理念,而在儒家看来,贤者即有德者,将有德者置于执政者的行列,是使百姓服从统治、使社会风气趋于良善的重要途径。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孟子也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均强调执政者之“德”。也正因为如此,儒家以修身正己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必要准备。提倡通过执政者自身的崇高德行去感召教化民众。饶有趣味的是,选贤任能也是白狄统治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王詈在方壶铭文中高度评价其“皇祖文武、桓祖成考”等历代中山王的“举贤使能”行为,并且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摆脱繁重的政务,“无慷惕之虑”地“去之游”。正是因为“委任”了像司马贾这样的贤臣。而司马贾作为中山王所称许的贤臣,则集中反映了中山国选贤的根本原则是“德”。在大鼎铭文中,王詈声称对司马贾要“庸其德”、“明其德”。在中山王看来,司马贾的“德”体现在忠君上,“竭志尽忠,以佐佑厥辟,不贰其心”,“事少如长,事愚如智”,“非信与忠,其谁能之”;体现在勤政上,“受任佐邦,夙夜匪解”,“进贤措能,无有常息”;体现在对既有君臣等级秩序的捍卫上,“身蒙皋胄,以诛不顺”,“亲帅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司马贾能够被白狄中山所任用,是“天其有型于兹厥邦”的结果,也就是说,上天给中山树立了一个道德楷模。“庸”、“明”分别为“嘉勉”、“彰显”之义,中山王之所以要嘉勉、彰显司马贾之“德”,正是为了强化道德楷模的引领作用,以达到播善于众的目的。十分明显,白狄中山选贤任能的政治理念深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平山三器”铭文表明,白狄中山极为重视祭祀,其所祭之神主要有天神(天、上帝)和祖先神(先王)。其中礼祭天神的背后,反映白狄的宗教具有伦理道德的意蕴;而礼祭祖先神的背后,则反映报本反始、崇德尚功乃白狄伦理的基本精神。白狄中山之所以在礼祭天神时“穆济严敬,不敢怠荒”,是因为在白狄的观念中,天神能够对人类发号施令,能够赐给人世以福祉;但天神的赐福并非仅仅依据人间对其顶礼膜拜与否,人君的德行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方壶铭文称,因为中山王“慈孝宽惠”、“举贤使能”,天神才“不敦其所愿”,使其得到“贤士良佐”司马k的“辅相”。白狄中山崇奉天神的同时,又强调勉力于人事,将人伦道德的遵循视为获取天命和奉顺天德的途径。其观念中的宗教性与伦理理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白狄中山之所以在礼祭先王时“穆济严敬,不敢怠荒”,则主要是基于先王的功业与道德。铭文称赞先王“身勤社稷,勤四方,以忧劳邦家”(大鼎),其“功烈”值得子子孙孙永世“追庸”(圆壶);铭文称赞先王“慈爱”,千方百计为广大子民谋取更多的福利,“日夜不忘,大去刑罚”,以免被处罚的臣民中有无罪而遭冤屈者(圆壶),其“纯德”泽及子孙,值得子孙效法(方壶)。通观“平山三器”铭文,白狄中山祭祀先王时的虔敬程度可谓无以复加,但丝毫看不出其中有祈求福祉的动机,更多的是出于对先王“德行盛皇”(圆壶)的仰慕与追思,其祭祀行为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性特征。学者指出,华夏国家的祭祀观念在两周时期先后实现了两次超越。西周时期,周人秉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神所凭依,将在德矣”的理念,视“德”为祭祀者用以沟通神鬼的媒介和获取福佑的依据,原始祭祀的宗教特征被赋予道德意蕴,人的主体性得到弘扬,华夏文化的人文特质于此凸显,此为第一次超越。春秋晚期以降,儒家学派强调祭祀的目的不在求福,而在“报本反始”、“不忘其所由生”,即以诚敬之心回报天地先祖的功烈与道德,以反人性之善,成就祭祀者的内在德性。实现了先秦祭祀从宗教向人文的进一步突破,从而使华夏祭礼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祭礼的独特面貌。此为第二次超越。可以看出,华夏国家在祭祀观念上的先后两次超越皆对白狄中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狄中山的祭祀礼仪及其所体现的精神正源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三、以义为道,以德为术

“义”作为君臣必须共同恪守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和评判君臣是非得失的准则,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维护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上下等级秩序,它既是人伦之道,又是治国之经。通览“平山三器”铭文,可以发现“义”间或被表述为“道”或“常”的现象,如:大鼎铭文抨击燕为“不义之邦”,圆壶则谴责燕“无道易常”;圆壶申斥子之“大僻不义,反臣其主”,大鼎称许司马贾“无不顺道,考度惟刑”、“克顺克俾,无不率彝”。值得注意的是,在儒家文献中,“义”与“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孟子・尽心上》:“尊德乐义”,同书《公孙丑下》则表述为“尊德乐道”;《礼记・表记》:“仁者,人也;道者,义也”;郭店楚墓儒简《语丛一》:“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此外,白狄中山赞成“顺道”和“率常”之举,坚决反对颠覆既有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之“易常”行为,与先秦华夏一些思想家的主张也是极为吻合的,如《左传・哀公六年》载孔子之言“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逸周书・史记》:“好变故易常者亡”,《文子・下德》“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

第3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基于分布式结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系统管理子模块

该模块是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基础模块,经常会用到,在教学管理系统的登陆界面处,界面上设置了两个信息输入框,上面的信息框是用来输入用户名,下面的是用来输入用户密码。信息输入完毕后,旁边会出现一个身份登陆选择,选择内容包括老师、学生、导师和管理员四种,选择完后将信息提交至系统,系统核对后会做出相应的提示。

2学生管理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服务的,在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后,选择学生登陆,若信息无异则进入相应界面。进入学生洁面后,有修改基本资料、密码和注销等选项;个人档案、导师信息、实验预约、个人课表(按学期和课程名进行查询)、成绩查询(可按学期、科目进行单科查询,也可查询全部成绩)等选项只有查看的权利,没有修改权力。

3老师子模块

该模块是老师专用模块,按照上述输入方法正确输入信息之后,在身份选择时选择老师登陆,系统核对信息后进入相应界面。教师界面有修改基本资料、密码和注销等选项,也可以对个人资料、教学课程进行查看,对学生本期成绩进行输入和添加。

4导师子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导师设置的,按照上述输入方法正确输入信息之后,在身份选择时选择导师登陆,系统核对信息后进入相应界面。教师界面有修改基本资料、密码和注销等选项,可以查看自己管理的学生,也可以对个人资料、学生成绩等信息进行查看。

5管理员子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管理员设置的,按照上述输入方法正确输入信息之后,在身份选择时选择管理员登陆,系统核对信息后进入相应界面。管理员的职责范围较广,不仅可以查看学生、老师和导师的个人信息、专业技能,还可以对学生、老师、导师的账号信息进行添加和删除。进行该项操作要知道一些基本信息,如学号、职称、姓名、年龄或者性别。

基于分布式结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利用JAVA语言形式在J2EE开发平台上,编写出具有MVC模式教育管理系统。

1可视化系统实现

1.1展现构件实现

在系统相应的查询界面输入AttendanceShow就可出现对应的展现构件,而checkShow作为业务的调用构件,其主要负责查询信息和公布信息,查询结果成功与否,界面会有相应的显示,若成功则返回一,查询数据会显示在相应的调用构件页面showresult.jsp上,反之,查询数据则显示在showfail.jsp页面上。本文提到的展现构件都是MVC模式C即Control。

1.2业务构件实现

attendanceShow作为管理系统考勤功能中的展现构件,其中包含了业务调用构件checkShow,而业务调用构件中又需使用到另外几个构件进行运算,分别是查询构件、查询数据构件和字符连接构件SQL。若成功则返回一,查询数据会显示在相应的调用构件页面showresult.jsp上,反之,查询数据则显示在showfail.jsp页面上。本文提到的展现构件都是MVC模式C即Control。

1.3运算构件实现

查询构件查询的数据信息是来源于视图、查询表和数据库。本文提到的三种运算构件不仅具有记录功能、控制功能,还具有统计功能,主要是对返回结果的某段进行控制记录,该运算构件还可以将统计之后的结果进行分页显示。

1.4页面构件实现

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需使用到多个构件,其中包含了业务调用构件、展现构件和相关的运算构件(查询构件、查询数据构件和字符连接构件SQL),用页面构件来处理查询的数据。在页面开发时需用到的HTML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为了让办公自动系统柔性化,在柔化过程中需用到HTML和JAVA两种软件,在开发前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保证业务调用构件BusinessLogic和用户界面处于分离状态;其次,HTML和动态网页构件也要处于分离状态。而针对业务调用构件BusinessLogic和用户界面分离的这个问题,通常都使J2EEJ中常用的MVC模型实现;而HTML和动态网页构件的分离通常都是利用EOS中的TAG实现,EOS中的TAG构件和Stiuts中的TAG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利用运算构件将获取数据用MVC模式、JAVA和HTML的形式展现在界面。

2界面设计

从教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界面所包含的各项操作就可看出教务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系统的管理子系统界面选项包括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师评估、规章制度、教材管理和其他调整通知。如图3所示为教务管理子系统的界面图。

总结

第4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 电子文件 纸质档案 差异

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信息化的高度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信息化领域的蓬勃发展,而电子文件以其传播速度快、复制和修改简单等诸多优点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信息工具之一。因此,只有及时有效的分析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好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以下笔者从多个角度对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的差异进行粗浅的探索。

1、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载体的寿命差异

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主要分为电子文件管理、纸质档案管理两种。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纸张的纤维素。因为在纸质档案管理保存中一旦遇到高温、高湿、氧化剂等化学作用就会使纸张纤维素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因此在档案管理中,一般对纸质档案的保存要注意排除外界环境的化学影响,使用科学、合理的保存手段可以加强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直至千年以上。

电子文件的载体主要是由磁性物质或者是光盘所构成的。首先,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吸引尘埃、易卷曲的等诸多缺点。其连接地基和磁粉的粘合剂又具易磨损、生霉、脱离等缺点,直接影响着电子文化信息的再次使用。同时,在受到外界磁场影响时,也极易导致磁盘和磁带的退磁、消磁现象;其次,光盘的信息存取主要是利用激光进行,主要由保护层、盘基、记录介质等部分组成。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光盘记录介质主要有硒、碳铝化合物、碲、碲合金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极易发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而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易氧化、不稳定,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载体的寿命要相对短很多,磁带、磁盘等电子载体一般使用寿命均不超过10年,而光盘的使用寿命也不超过30年。

因此,针对电子文件使用寿命短、不稳定、易氧化等诸多特点,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子文件的有效寿命,应该将电子文件存放在非阳光直射并且通风的环境中,同时对电子文件的使用寿命做详细的标注,在临近电子文件载体保质期时,应该及时进行电子文件的复制,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档案信息损失。

2、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技术寿命的差异

当纸质档案形成时,它所使用的纸张就会与字迹、内容永远的结合在一起,非人为变动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丝毫的改动。

而电子文件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电子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修改。而一旦电子文件的技术过时,其载体上的信息将无法识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革新,以至于新的存储技术代替旧版的存储技术。如曾经使用到的存储载体5英寸软盘到目前的光盘、U盘,在短短几十年的技术发展中,最初的5英寸软盘计数机早已不法识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致使原生产模式消失。如单个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电子文件设备,由于某种经济原因而导致厂家破产、倒闭,而使其销售的产品无法再找到配套的产品,以至于计算机无法在识取电子文件信息。

因此,对电子文件来讲技术寿命所到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载体寿命。所以,在档案管理中,针对每一份生成的电子文件都要相应保留一套运行电子文件的操纵系统、硬件设备等读取电子文件相关的技术或者在技术更新换代时,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一系列转换工作以适应新技术革新下,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

3、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差异

在档案管理中我们对纸质档案信息保护的目标主要是延长纸质的使用寿命。因为纸张和纸张上记录的内容、信息在客观条件下是结为一体的,在保证纸质文件形体的同时其文字信息就得以保存下来,且不宜更改其信息的原始形态。

而对电子文件而言,记录电子文件的载体和信息是可分离的,也正因如此,电子文件信息也面临着随着被修改、盗窃、销毁的危险。同时电子病毒作为电子文件信息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正无时无刻的危险者计算机的系统程序。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的信息保护尤为重要。

在日常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为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看管,使用数据加密法、数字水印法、数字时间印章法等方法。数据加密是指对电子文件中的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一种难以识别、读取的数据模式。数字水印法是指将作者的标识隐藏于电子文件之内,以确保即便文件被拷贝时,作者的相关重要标识仍然不会被拷贝走,以确保电子文件载体信息的唯一性。而数字时间印章法则是通过计算手段将形成后的电子信息予以信息封锁,一旦当归档的电子文件被恶意修改或者删除时,由于信息封锁其修改和删除时间与网上初始确认时间不符,其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不法更改,以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存储和录入人员职责的权限控制,以此形成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4、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方法的差异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管理方法上有许多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首先,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归档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为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将电子信息与信息载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技术过程,而由于信息载体无法固定,在编辑修改中叶不留痕迹,致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处于复杂而又多变的环境中,给电子文件的鉴别归档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在传送和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加密保护等等手段,以确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始性;其次,在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分类和编目的方式上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编目上,由于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早已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文件,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电子文件时,可以马上为电子文件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且给出电子文件想对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同时,可以在档案管理上建立全方位的收索工具,方便电子文件的查询,极大的降低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最后,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管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为利用者想要查询电子文件时必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读取,也因此决定了电子文件在使用上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即部分电子文件只有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成为档案馆注册会员时才能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过档案管理中心确认其身份获取查阅电子文件的授权资格后,才能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查阅。因此,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档案管理中心需要对利用者进行借阅登记并且提供相应的电脑缴费查询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文件作为信息化时展的智慧结晶,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纸质档案的管理知识,更要充分了解到电子文件与其实施管理上的不同,管理的注意事项。同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我国社会主义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樊建平,刘兴汉,刘宏伟,吴俊翔.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差异[J].内蒙古气象,2006,(2).

[2]谢维丽.浅析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3]王红蕾,单德凯.电子文件管理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第5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涯 生涯规划理论 大学生 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23-02

生涯(career)一词源于罗马字via- carraria和拉丁文carrus,意指古代的战车,进一步发展为驾驭和驰骋的技术和能力,含有未知和冒险的意思。《辞海》对“生涯”的定义是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具体指职业发展历程。1976年,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对“生涯”下了如下定义:生涯是指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这也是目前被西方学者广泛认可的观点。1976年至1979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4年的跨文化研究,将角色理论和原有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有机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同时涵盖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即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纵贯此图我们发现,在合理考量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生涯的发展态势(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实质上由人本身的力量左右。这个力量是广义的,包括人的兴趣所在、性格导向、能力和执行力以及价值观的追求和自我需要的实现。进一步细化到生活和工作中的事例,即科学实现自我定位之后,明确合理目标,采取切实行动以帮助实现并达成内心的满足和平衡。生涯规划包含的相关理论众多,其中霍兰德兴趣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仅适用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于更普遍的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具有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

1 霍兰德兴趣理论与寝室关系的调节

著名的生涯辅导理论家霍兰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想。他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归为六种类型:实用型(realistic type,简称R)、研究型(invest- igative type,简称I)、艺术型(artistic type,简称A)、社会型(social type,简称S)、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简称E)和事务型(conve- ntional type,简称C),并且人会因为本身的兴趣走近相匹配的职业范围,即归属于不同的兴趣岛屿。同时,兴趣与性格相辅相成,兴趣和性格的外化是行为方式,而来自不同岛屿的人的日常行为方式既有不同又相互关联。

寝室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最小单元,寝室和谐与否直接影响个人成绩及团队建设。同学们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具有不同的兴趣取向,形成不同的行事风格,排列组合到一起,自然存在摩擦和矛盾。以寝室卫生检查为例,细心的辅导员一定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接到任务后,寝室中张同学总是由于受不了寝室的卫生情况而第一个拿起扫把开始干活;王同学总是先给室友作好分工和进度要求,再加入劳动,不论室友是否已经开始进行;赵同学总是在耐心听完王同学的安排之后再开始做清洁,过程中非常注重配合和互助;而李同学总是一边参与一边抱怨“寝室挺干净的,为什么要做如此彻底的清洁?”将这四位同学的霍兰德兴趣代码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表1中所示的内容。

这终究是一场由于学生本身兴趣、性格差异导演的生活细节的小分歧。对寝室卫生情况认知截然相反的是张同学和李同学。假设当垃圾筒里仅有三张纸的时候,生活在C岛的张同学就已经无法忍耐而不得不将其倒掉,而生活在A岛的李同学可能只有在垃圾筒里的纸漫出来之后才引起注意并思考是否开始付诸行动。在这次劳动中,明显处于领导和被领导关系的是王同学和赵同学。因为来自E岛的王同学在面临一项工作时会本能地扮演领导、组织和监督角色,恰好遇上生活在S岛的赵同学,注重服从、团结和互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人的行动自觉服务于心理需要。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和期望的寝室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增进彼此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包容,营造和谐寝室氛围。

2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与自卑情绪疏导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