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临床见习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见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见习报告

第1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TGcholHDL-C高脂血症冠心病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定量分析,对高脂血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冠心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调查对象

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80例,空腹静脉取血3ml检测,男107例,占59.40%;女73例,占40.60%。年龄30岁以下10例,占5.56%;31~40岁48例,占26.67%;41~50岁39例,占21.67%;51~60岁57例,占31.67%;60岁以上26例,占14.44%。

2调查方法

2.1试剂:由北京中生生物高科技公司提供并按其说明方法进行操作。

2.2仪器:美国产BECKMAN-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

2.3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终点法测定血清TG和chol,用磷乌酸-镁(PAT-mg2+)测定法沉淀后,上清液为高密度蛋白,用酶法测定[2]。

3调查结果

3.1男女例数血脂含量增高百分率:在180例血脂含量中有49例血脂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增高。男107例,血脂增高32例,增高率占29.90%;女73例,血脂增高17例,增高率占23.29%。男女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男性增高率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男性嗜烟酒或肥胖等因素对血脂增高的影响。

3.249例血脂含量增高的人数年龄:30岁以下2例,占4.08%;31~40岁4例,占8.16%;41~50岁13例,占26.53%;51~60岁24例,占48.98%;60岁以上6例,占12.25%。说明血脂含量的增高程度从51到60岁年龄组高于其它年龄组。在49例增高人数中血脂含量增高分布情况,如果要说明哪个年龄组血脂含量高,则必须用年龄组增高人数与被检测人数比值来表示。

3.2各年龄组血脂含量增高人数所占百分率:30岁以下检测10例,增高2例,占20.00%;31~40岁检测48例,增高4例,占8.33%;41~50岁检测39例,增高13例,占33.33%;51~60岁检测57例,增高24例,占42.11%;60岁以上检测26例,增高6例,占23.08%。

3.4在血脂含量高的同时具有HDL-C减少4例,占8.3%;同时在血脂含量正常中HDL-C减少3例,占1.7%。

4结果分析及讨论

4.1检测结果中有49例血脂含量有异常改变,占总检测人数的27.22%,可以看出在180例血脂含量检测所占比例较高,而这49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TG和chol增高,并在血脂含量增高的同时具有HDL-C减少4例占8.3%,而血脂含量正常中HDL-C减少3例占1.7%。

4.241~60岁之间血脂含量高于其它年龄,而且男性异常高于女性,经统计学处理,P

4.3检测中影响血脂含量的因素:血脂含量可随摄取脂肪食物过多而有所变动,而且幅度很大。如,摄入高脂肪食物后,血脂含量可暂性大幅度上升,通常要6小时才趋于正常。因此,临床检测血脂含量时,应在禁食12小时后采集血样进行分析,必须注意这一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才能为临床可靠的反映人体内血脂的真实情况。

4.4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冠心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检测血清中TG和chol即使正常,血清中HDL-C的含量降低,仍是临床冠心病的先兆。

[参考文献]

第2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瘤病毒;薄层液基细胞学;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High-risk HPV screening combined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GUAN Guoqin1, WU Keping2, XU Bin3. 1. Family Planning Publicity and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3131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xi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zhou 3131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Huzhou 313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CT (TCT)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986 cases of women wer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o were performed TCT, high-risk HPV and colposcop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 By using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TCT, HPV and TCT + HPV joint inspection were methodologically evaluated. Results: Among the 986 cases of research objects having received TCT examination, there were 31 cases of ASC-US, 27 cases of ASC-H, 49 cases of LSIL, 21 cases of HSIL and 9 cases of SCC; in HPV examination, there were 201 cases of high-risk HPV-positive and 19 cases of low-risk HPV-positive; by using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sensitivity (86.9%), Youden index (0.67)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7.4%) of TCT and HPV joint inspection were improved to a different degree. Conclusion: The joint screening of TCT and high-risk HPV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Human papillomavirus; TCT; Cance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志码】A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将近全世界新发病例的1/3,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形势不容乐观[1],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高危型人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相关[2,3]。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e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为宫颈癌发生及进展重要阶段,临床宫颈癌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IN及高危HPV的筛检是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手段。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986例妇女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高危型HPV筛查及阴道镜病理学诊断情况,旨在探讨TCT及HPV联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98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妇科以白带异常、宫颈炎、接触性出血、阴道流血就诊患者及正常体检妇女,年龄21~64岁,平均(34.9±7.2)岁,分别行TCT及高危HPV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TCT、HPV及TCT+HPV联检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对象均有性生活史,就诊前一周内无抗生素使用史,排除宫颈锥切、子宫切除及有盆腔放射史患者。

1.2方法

1.2.1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用特制的塑料毛刷取样器采集宫颈外口和宫颈管的脱落细胞:①时间上避开月经期,取材前24h不上药,24h避免性生活;②分泌物较多与有出血时,取材前,用棉球轻轻擦去,不可用力擦;③取材应用直接观察下进行,保证宫颈刷对所取部位有一定的压力,宫颈刷的尖端放入颈管内,两边紧贴宫颈的外口,以取得足够的细胞成分;④取材过程中宫颈出血时,应立即停止。细胞学诊断按照2001年TBS报告系统[1]分别为:①正常范围(WNL);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③腺细胞异常,不典型腺细胞(AGC)倾向于肿瘤的不典型腺细胞,宫颈管原位癌(AES)、腺癌。细胞学诊断≥ASC,可判断为阳性。

1.2.2高危型HPV筛查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18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HPVMM4)和5种低危亚型(11、42、43、44、6)共23种HPV基因型,全自动基因扩增仪为ABI7300,试剂由珠海赛乐奇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2.3病理学检查宫颈组织学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多点活检(0点、3点、6点、9点),标本给予10%中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诊断≥CINⅠ为阳性。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对方法学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及阴(阳)性预测值评估。

2结果

2.1TCT阳性患者阴道镜下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986例研究对象TCT检查ASC-US 31例、ASC-H 27例、LSIL 49例、HSIL 21例、SCC 9例,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详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新发病例以2%~3%的速度递增[4],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宫颈癌病因明确,在临床可以预防,早期诊断是关键所在[5]。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液基细胞学检查为近年应用于临床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取样简捷性、制片清晰度及病变阳性检出率有较大的优势[6],近年逐渐取代了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成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细胞学检查手段。巴氏涂片阳性率低,且假阳性较高,取材、制片质量及阅片经验均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液基细胞学在上述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7]。但脱落细胞仍然仅反映当时的细胞形态,尚无法取代病理学诊断。在我们的研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结果表现为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较高,虽然灵敏性相对巴氏涂片有较大改善[8],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较为明确的因素之一[9],对高危型HPV检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病因学筛查手段,HPV病毒主要感染生殖道黏膜,病毒DNA可通过整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病毒E6及E7蛋白可破坏机体P53抑癌功能,导致细胞癌变[10]。并不是所有HPV病毒感染均发展成宫颈癌,大部分HPV感染存在一过性,患者可自愈[11]。HPV感染导致宫颈癌与HPV型别及感染持续性有关[12]。HPV病毒目前发现将近200种型别, 5%女性可呈现持续性感染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13]。我们研究数据显示:986例研究对象,高危型HPV感染201例,低危型19例,其中病理学明确诊断CIN以上病变80例,高危型HPV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符合率较低,考虑HPV感染大多数患者一般呈一过性[14],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另一方面HPV少见类型的感染也是造成HPV检查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高危型HPV感染及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可大幅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在三种方法的方法学评价中,联检灵敏度达86.9%,阴性预测值达97.4%,数据说明两种方法检测均阴性则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机率较少。

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需要较长时间,宫颈癌也是临床唯一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15]。早期诊断是关键,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的联合筛查,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高危人群进行临床干预治疗,阻断宫颈癌进程度,可达到宫颈癌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英,孙进,王宇.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探讨.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08-1211.

[2]李金明.实时荧光PCR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40-243.

[3]耿建祥,王旭波.人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8-448.

[4]潘小利,张子云,张连,等.高危型人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6):2278-2279.

[5]Lu B, KumarA, Castellsague X,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hylactic vaccines, against cervical HPV infection and diseases among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BMC Infect Dis,2011,11(1):13.

[6]蓝松,杨丽霞,袁依华,等.高危 HPV 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西部医学,2013,25(5):685-688.

[7]王泽曼,陈玉,郑建鹏.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高危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12):2414-2416.

[8]徐铁兵,邢春英,王维琴.35245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性科学,2012,21(4):11-14,18.

[9]Schiffman M,Wheeler CM,Dasgupta A.A comparison of a prototype PCR assay and hybirid capture 2 for detection of narcinogenic human papillomavrus DNA in women with equivocal or mildly abnomal papanicolaousnear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05(5):250-251.

[10]钱德英,岑坚敏,王丁,等.高危型人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l):34-37.

[11]芮平.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中国性科学,2012,21(7):48-50.

[12]何云芹,邵明君,季丽妙,等.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2):4778-4781.

[13]石峥,周红.都市高收入人群宫颈高危HPV感染与TCT的相关研究.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6):417-420.

[14]周莉,陈姗,张帝开,等.持续性人类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研究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2):2482-2486.

第3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5年6月—2008 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患者5318例,其中230例患者行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HPV-DNA检测,173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318例中LCT异常512例; 其中230例患者行HPV-DNA检测, 阳性114例(73.55%), HP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LCT);高危型人瘤病毒(HPV);阴道镜

宫颈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5万,约占世界的1/4。宫颈癌与人状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确关系[1]。 宫颈癌的发病及进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其间有效的筛查及恰当的治疗完全可能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阶段并彻底治愈。本文采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在普通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5318例,部分患者230例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对173例细胞学结果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2],与组织病理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08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患者5318例,年龄20~60岁,结果异常者512例,其中230例患者行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HPV-DNA检测,173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 专门的液基细胞刷插入宫颈管内约1cm,保持适当压力,使细胞刷呈扇形,顺时针旋转3圈,收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洗入装有Autocyte prep保存液小瓶中,经Autocyte prep制成薄片,再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

1.2.2 细胞学诊断方法 采用2001年TBS分类法[3]:(1)正常范围(WNL),(2)鳞状上皮细胞异常:①不典型鳞状细胞(ASC),②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③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④鳞状细胞癌(SCC),⑤不典型腺细胞(AGC)。(3)腺细胞异常:①不典型腺细胞(AGC);②宫颈管原位癌(AIS);③腺癌。

1.2.3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173例患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送病理。按TBS方案统一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术语,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1)和宫颈人瘤病毒感染,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含CIN2及其以上病变(CIN2)。

1.2.4 HPV-DNA检测取宫颈分泌物用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检测系统(Hybird Capture,HC-II)检测。

1.2.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液基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标本5318例,WNL 4807例(90.39%),ASC 349例(6.56%),LSIL 82 例(1.54%),HSIL 26例(0.49%),AGC 54 例(1.02%)。

2.2 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结果 ASC中宫颈低度病变49.42%(43/87),CIN2 8.05%(7/87);LSIL中宫颈低度病变54.00%(27/50),CIN2 8.00(4/50);HSIL中宫颈低度病变29.41%(5/17),CIN2 52.94%(9/17);AGC中宫颈低度病变36.84%(7/19),未检出CIN2(表1)。

2.3 HPV-DNA检测结果 512例细胞学异常中的230例患者HPV-DNA检测,其中52例细胞学结果为ASC的患者因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阴性未进行阴道镜检查;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155例,HPV阳性占72.98%,阴性占27.02%,且随病变级别升高HPV阳性率呈递增趋势,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表2及表3)。如表1所示17例HSIL中宫颈活检结果有3例为炎症或化生,但高危型HPV-DNA均为阳性。在CIN2中,仅有1例为高危型HPV-DNA阴性,其宫颈刮片结果为ASC-H。表1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表2 液基细胞学异常者HPV-DNA检测结果注:HSIL、 LSIL组与ASC组比较HP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彭兰芝[4]报道,CIN约10年发展为原位癌,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约需3~10年,而CIN发展为浸润癌可能需10~15年,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阶段,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传统涂片的假阴性率高达53%~90%, 而液基薄层技术采用液体存储宫颈细胞,自动化制片,制成细胞单层、背景清晰的薄片,避免了常规刮片中因黏液、血液及炎性细胞的遮盖导致的漏诊[5],提高了细胞学的准确性,1996年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文献报道液基细胞学较传统涂片有较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6]。

本研究中检测出ASC及其以上异常512例,占9.63%,173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出宫颈HPV感染以上病变103例,占1.94%(103/5318例),CIN2及其以上病变21例,占0.39%(21/5318例)。行阴道镜检查的87例ASC中检出CIN2病变7例,占8.05%,与文献报道类似[7],可见应用液基细胞学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式。

本研究中,液基细胞学异常、且行阴道镜检查及HPV-DNA检测的155例患者中,随病变级别升高(ASC/LSIL/HSIL),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17例细胞学诊断为HSIL的患者高危型HPV-DNA均为阳性,而其中3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及宫颈病变,21例组织病理学结果为CIN2患者中高位型HPV-DNA阴性仅有1例,其细胞学结果为ASC不除外HSIL,病理结果为局灶CIN2,可见高危型HPV-DNA检测是对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重要补充。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HPV-DNA阳性的女性中15%~28%在2年内发生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而HPV-DNA阴性者只有1%~3%在2年内发生SIL,可见,对高危型HPV-DNA阳性的患者的进一步检查、追踪至关重要。

我院妇科门诊对所有就诊患者常规进行宫颈癌防治宣教,尤其是1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糜烂、外阴阴道湿疣、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的患者,妇科手术前患者常规予液基细胞学进行宫颈防癌筛查,涂片不满意者需复查。对ASC患者依照美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协会(ASCCP)对ASC的处理提出3种方案实行个体化处理:重复细胞学检查;立即阴道镜检查或高危型HPV-DNA检测。对LSIL和HSIL患者则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有条件的患者行HPV-DNA检测。

由于液基细胞学准确性较高、方便、无创等优点,行细胞学检查后残余标本可以行HPV-DNA检测,患者也较易接受,LCT是宫颈癌筛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选方法。若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则更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Saranath D,Khan Z,Tandle A,et al.HPV16/18 prevalence incervicallesions/cancersand p53 genotype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form India.Gynecol Oncol,2002,86(2):157-162.

2 钱德英.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7-138.

3 Dine S,Dine D,Robert K,et al.The 2001 Bethesda Systerm 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ervical cytology.JAMA,2002,287:2114-2119.

4 彭兰芝.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命名分类病理及转归.中国适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54-456.

5 The 1998 Bethesda Systerm for Reporting Cervical/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i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orkshop.JA-MA,1989,262(7):931-935.

第4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一、实验----真实的一体化教室及实验设备:

眼视光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提高学生运用这门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在眼视光技术的教学环节里就显的尤为重要。针对眼视光技术实验的特点,结合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是:

(一)对于技能型实验采用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技能;教师首先讲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操作要领、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报告的撰写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和自我训练。对于技能训练、基本性实验,学生应事先预习实验教材;并通过教学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技能。

(二)对于提高型、研究创新性实验,如兔眼角膜缺氧实验、接触镜护理液细菌培养与菌落观察等实验,学生以2~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了解实验准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而学生制作PPT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礼仪规范则从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进行规范。结果证明言谈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我校眼视光技术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低视力和盲人情景体验和引导等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视觉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不便,认识到视觉康复的重要意义,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多元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如:采用设计评价、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还建立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制定了“平时成绩 + 期末成绩”和“实验操作 + 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原则在《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接触镜验配技术》、《眼镜技术》等课程中应用,并鼓励创新。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化为主要依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评优。同时针对技能操作要求高的课程《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各占100分进行考核。

二、实训----真实的工作场景及规范的操作流程:

眼视光技术是一个以技能操作为专业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沟通技巧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就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技能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同时增加学生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培训学生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使学生的工作能力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技能培训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后,取得相关职业证书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晋升和较高收入的机会。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达95%以上。同时,每年在学生实习前通过技能强化集中培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评出技能标兵,为学生的顶岗(带薪)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临床见习――真实的工作环境:

临床见习是临床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在见习中学生需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完成在校实验外,去医院见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见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思维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有一个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眼视光技术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度的安排,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到附属医院(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见习。根据医院科室设置,分别安排眼科、耳鼻喉科、视光中心、眼镜加工中心等四个科室见习。在见习过程中根据学生人数,平均分成两大组,每周各组互相交换,直至全部见习完。眼视光技术(经营管理方向)在以上基础上,增加营销,眼镜店面管理,共4周。针对五年制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的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在学生实习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8周顶岗见习,通过验光技能、接触镜验配技能、眼镜定配技能、眼镜营销等模块的见习,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产教融合,发挥企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能力。

四、社会实践――真实的社会体验及锻炼: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途径包括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是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途径。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眼视光技术专业通过每年 “全国6.6爱眼日”专题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积极设计、制作手工画报,通过展报的形式,宣传国家的防盲治盲政策,介绍防盲治盲项目,传播眼保健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盲治盲意识。同时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还深入到学校周边小学、社区、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地进行免费视力普查、视力保健知识宣传等公益活动,发扬白衣天使传统的奉献精神,把爱传送到社会,并宣传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眼视光技术专业,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毕业实习――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对象: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坚持执行巡回教学与教学检查工作是有效地保障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加系统的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切实保障和有效监控临床实习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提高眼视光专业实习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在巡回教学和教学检查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本制度,以利于更加规范、系统地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

六、毕业实习报告――真实的实践工作总结及体会:

第5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 妇产科教学 临床见习 男生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病人性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带教男生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如何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妇产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 男生在妇产科见习中存在的困难

1.1 教师方面 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由于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强于男生;而且个别教师认为以后女生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遇到困难时,不愿努力向病人宣传教学工作意义、动员病人配合教学,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见习的首要条件。

1.2 男生本身

在临床工作中从事妇产科工作的男医生很少,加上社会的偏见,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见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如果见习前没有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当面对病人时没有自信心和主动性,更加打击了男生见习妇产科的积极性。

1.3 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妇产科见习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病人的学科,通常的检查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拒绝接受学生尤其是男生询问和检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权拒绝学生询问病史、观摩手术和操作,尤其是体格检查。由于愈演愈烈的医患隐私纠纷的影响[1],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与投诉,只有不让见习生进行相应的医疗教学活动。最后,教学资源的不足,高等医学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使现有的教学医院病人数无法满足见习生的要求。

2 解决的方法

2.1 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 所谓教学,并不是仅仅指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临床见习课的讲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不是结合其内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来讲授,最终培养出的医生只会诊断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病,当他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同时教师所讲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通过经常阅读医学期刊,上网查阅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阶段,事事感新鲜,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优秀的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男生。通过对优秀带教老师,特别是在男生教学中得到好评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会、妇产科知识竞赛、学生授课比赛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竞争性的活动,加之带教老师对男生的关心和重视,均能极大地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兴趣是增强紧张度,引起大脑皮质活动状态的一种因素,凡符合人们兴趣的学习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对男生的戒备心理。

【关键词】 妇产科教学 临床见习 男生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病人性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带教男生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如何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妇产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 男生在妇产科见习中存在的困难

1.1 教师方面 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由于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强于男生;而且个别教师认为以后女生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遇到困难时,不愿努力向病人宣传教学工作意义、动员病人配合教学,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见习的首要条件。

1.2 男生本身

在临床工作中从事妇产科工作的男医生很少,加上社会的偏见,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见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如果见习前没有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当面对病人时没有自信心和主动性,更加打击了男生见习妇产科的积极性。

1.3 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妇产科见习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病人的学科,通常的检查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拒绝接受学生尤其是男生询问和检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权拒绝学生询问病史、观摩手术和操作,尤其是体格检查。由于愈演愈烈的医患隐私纠纷的影响[1],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与投诉,只有不让见习生进行相应的医疗教学活动。最后,教学资源的不足,高等医学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使现有的教学医院病人数无法满足见习生的要求。

2 解决的方法

2.1 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 所谓教学,并不是仅仅指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临床见习课的讲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不是结合其内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来讲授,最终培养出的医生只会诊断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病,当他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同时教师所讲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通过经常阅读医学期刊,上网查阅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阶段,事事感新鲜,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优秀的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男生。通过对优秀带教老师,特别是在男生教学中得到好评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会、妇产科知识竞赛、学生授课比赛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竞争性的活动,加之带教老师对男生的关心和重视,均能极大地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兴趣是增强紧张度,引起大脑皮质活动状态的一种因素,凡符合人们兴趣的学习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对男生的戒备心理。

2.2 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重要性的认识

从我国未来的社会医疗发展的需要来看,医学本科教育的主体并不是培养专科医生而是全科医生,而且每一位医生的专业都可能与其他学科交叉。人是一个整体,妇科病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不管今后从事哪个专业,均需涉及女病人,有许多疾病需要与妇产科疾病进行鉴别。在某些基层医院,医生需要面对内、外、妇、儿等多科疾病的病人,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妇产科医生。通过妇产科见习的学习,能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帮助他们解除害羞心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男生在病人面前表现得从容镇定,充满自信,取得病人的合作,树立起良好医生形象,完成实习任务[2]。

2.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男生学习积极性 胡灵玉等[3]采用仿真模型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认为是男生见习带教的最佳模式。我院妇产科教研室通过丰富妇产科教具和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弥补临床见习资源的不足。增加了仿真妇检模型、孕妇检查模型、分娩机制模型等,甚至建设了模拟产房,使学生在模型上和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基本技能反复操作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当面对病人进行实际操作时,大大地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得到病人的很好配合,增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争强好胜心甚浓,他们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自己能胜过别人。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竞赛。通过理论知识的必答和抢答、对“模拟病人”的病史询问、多种操作技能的比赛,综合评判参赛选手的能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知识,又可以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2.4 宣传妇产科界楷模,增强男生学好妇产科信心

半个多世纪以来,林巧雅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她对妇产科所做的贡献蜚声中外,我们除了将林巧雅大夫的无限热爱医学事业,对病人无限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优秀事迹讲给学生听。同时,也给他们讲述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白求恩式的妇产科医生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先进事迹。特别强调目前妇产科界的优秀男专家曹泽毅、郎景和、江森等,他们虽然是男性,但是同样可以在妇产科界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广大的妇女服务。解除男生对学习妇产科的顾虑,甚至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对部分男生的问卷调查,有近半数的男生有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的意向。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使一个刚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四年级医学生,尤其是男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好妇产科临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以培养高质量的妇产科临床医生至关重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引导,提高男生学习妇产科的兴趣和积极性,争取病人的配合和信任,一定能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文胜,王健敏.新型医患关系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39-40.

第6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一、见习前奏

获释寒假社会实践火热报名中时,很兴奋,放假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见习实践活动。鉴于罗定同乡学护理的人数比较多,据了解已经见习过的人数屈指可数,有意向见习的同学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一个团队去见习。忙前忙后,找老师,找经验丰富的学长指导,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顺利,在放假前还真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团队,队员跨两个年级本、专两个学历层次。最后很可惜,在见习后期才发现队长我本人失误,没有成功申报团队社会实践,学校也就不认可这个民间团队,结果只能队员各自写自己的社会实践论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见习报告。

二、见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课本知识,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用于实践。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所有的护理技能都必须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越显护理专业的魅力。在护理这个专业学校学习了近二年,还未能弄个清楚护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环境干?应该怎么去干?虽然在平时会有实验课,但全是在学校内;虽然后期学校也会有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但在此前,还真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如何走进医院,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见习成为那一群跃跃欲试护理专业学生的一次小练兵、一次小实践。很自然地把学校教学引到临床。

三、见习的经过

第一天 整体感受医院环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点整,罗定市中医院八楼护理部门前站着6个着装整齐的见习护生(原计划团队见习后因故变个人),见习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在护理部主任蔡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科室。龙葵娣、覃丽妮去了七楼内二神经内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楼内三普通内科儿科,胡伟聪(本人)、彭韦玲去了四楼内一心血管内科。

蔡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护士工作站,心血管内科护长玲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带教老师飞霞姐,很快就带我们见习了各种抽药、稀释、查房、各种治疗、发药、各种交谈、人文关怀。

第二天 胸腔闭式引流

38床自发性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手术为小手术,在病房内进行,作业见习生我见习了过全过程。头高脚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药为普鲁卡因,麻醉师又是手术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试为护士操作。护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书上写的一样,每天更换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保证引流瓶在伤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盐水下2-4cm,查房时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是否波动。很多专业知识要求撑握,很多内科护士不了解引流瓶,叶玲护长就组织了一次学习小会议,介绍引流瓶相关知识。

第三天 实习生在科考试

恰逢实习生在科考试,实习生们表现紧张,考完就很比较自然,然后科室轮转了。

第四天 见习病危患者紧急抢救

28床病危。作为见习生目睹了抢救全过程,最后医务人员把病人救回来。该病人是医院的老病号,3日前心律不齐好转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稳定,主诉腹涨痛,与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时排尿有关。10分钟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诉心慌,气闷,目眩,眼黒,心电临护提示室早、窦性心律过速,病人家属情绪低落。值班医生报告主任,主任联系其他科主任会诊,经抢救病人病情稳定。

此次抢救收获,临床护士病情报告制度必须执行,护士遇到突发事件,评估自己能否处理,不能则快速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天 护患关系

尝试运用护士人文怀技巧。内一科住院部有40个病床,5个临时备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够的病人用于实践沟通。利用前几天认识的病人,尝试刻意用一些技巧,见习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问一般资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发现:微笑、礼貌、文雅果然会在护患关系中起重大作用,撑握药理知识,为病人解说药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护士人际

复杂的护士人际关系: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长,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处理不好则会身心俱疲。恰好见习团队中有一个同学做得欠佳,这里就分享一下经验。梁金冠同学被2个护长投诉,护理部主任批评,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纪律。她本来分配到内三科见习,却不好好在内三,却先跑去内一,后跑去内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去护士办分室玩手机。结果怒了二个护士长,主任批评了队长,和她本人。

四、 心得与体会

各方面初步了解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见习巩固了各种护理技能,稍稍尝试运用了护理各种技巧,确切把课本知识引到实践。

五、谢辞

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的支持,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护理部安排教学,感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各位老师教学。

六、附件

第7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 临床见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34-02

高职高专教育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建设中要注意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应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地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医内科学》是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的第一门临床课,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而临床见习恰恰是中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桥梁,是有别于其他领域教育的特殊方式,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见习,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工作的能力。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相对本科来说学时较少,临床见习时间短,过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另外在临床见习的实际教学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附属中医院中医内科教学病源缺乏,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病种单一、患者不配合、教学环境相对紧缩、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所以,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临床见习质量,我们进行了以下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一、应用多媒体案例教学

在见习中教学医院病人不是病种单一就是病人少,临床上病种来源不定,学生见习时间有限,有时见习课中缺乏典型病例;一些年老或病重的病人在智力和记忆力方面存在障碍,难以配合问诊、体查过程,有些病人则是态度不好,根本不与学生交谈,使同学们获取病例资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给见习带来的不便,将多媒体案例教学引入见习教学。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将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2]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典型案例进行演示,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案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案例的应用方法:收集和建立临床教学案例资料库,对典型的病例进行摄录或拍照,收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各项检查结果、诊治经过等。案例资料力求包含大量的细节和信息,这些资料真实、直观、典型,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案例演绎过程形象、生动、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某一种疾病产生深刻印象后可将不典型病例给学生进行讨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分组分析病史,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因果分析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

二、引入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组织引导的学生自学、讨论为主要形式。[3]PBL教学法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鼓励和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法,根据学生对典型案例的讨论情况,即对问诊、查体、归纳病史特点,以及对该患者诊断、鉴别诊断分析,采取治疗措施的回答情况,给予引导、补充、分析、归纳,并顺势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通过教科书、网络、参考书、期刊等查阅资料,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并与同组同学相互协作,解决相关问题。针对临床见习课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及时进行知识的整理、总结,以加强PBL的效果。

三、启用标准化患者

标准化患者又称为模拟患者,或者患者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经过培训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生操作技能,能充当评估者和教师。[4]选择热心中医内科教学工作、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两名临床医师作为标准化患者,分别承担问诊内容、技巧培训考核和神经系统体检操作培训考核。所有学生针对进行标准化患者分站考核,采集病史,并进行全身体检操作。由于标准化患者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和不便,如培训难度大、师资不足、病例局限、无法向学生展示阳性的体征等,目前仅作为见习结束的考核方法之一,有待下一步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加强见习管理制度

见习是《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见习开始接触病人,了解临床工作的性质和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学校和医院应严格安排见习带教人员,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管理,并积极组织有关领导进行督察工作,坚决杜绝见习学生在科室“放羊”。见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关心患者并保护其隐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无故缺勤,擅离岗位;每科见习结束前按时写好见习小结及见习实验报告。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临床见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给他们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他们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l

2 李同果.试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201

第8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 影像见习;数字化;教学;PACS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20-02

随着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暗室冲片、医生用灯箱看胶片的模式被打破,临床医学影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影像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应用系统。它将医院内现有的影像诊断设备通过院内计算机网络互联,将影像信息以数据形式保存,利用计算机实现存档、查询和远程诊断等[1]。

1 我院临床医学影像及其教学数字化应用概况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我院承担广州医学院医学影像教学将近30年,亲历影像学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不断进步,拥有丰富临床及教学经验。我院一直走在影像信息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前列,从2001年在原有数字医疗设备的基础上建立了PACS,实现全数字化、无胶片化运作将近10年,只要是在医院内,带教医生、实习生均可在同一台电脑的PACS内查阅、检索,调用共享的资源,自由调看X线、CT、MRI、超声和ECT等高质量图像,还能查看患者相关检查和既往检查报告, 新旧对比,为诊断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依据;相同的病例亦能在此系统上方便地查找[2],因此只要有充足的电脑、显示屏,通过PACS医院内的实习带教就能轻松实现数字化,这极大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在学院本部进行的见习带教――作为学生直接接触影像图像的第一个窗口,由于学校与医院的资源不能共享,很遗憾地不能运用PACS进行教学,使得数字化改革仍处在实践中摸索的阶段。

2 影像见习带教数字化的迫切性

既然数字化技术能为临床医学影像及实习带教提供极大的便利,那么见习带教又能否早日受惠于数字化呢。实际上,受PACS只能在医院内部网使用的限制,校内进行的影像见习课,其数字化建设远远落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采用“医学影像胶片+观片灯”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即学生围坐在灯箱前看片并听老师讲解、然后学生分组自行看片。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方式产生越来越多的弊端:①教学胶片随着时间老化及反复使用,必然会造成其损坏、丢失、污染、错放及发霉变质等现象,数量不断减少或缺失,严重影响教学[3];②影像临床工作已实现无片化运作多年,传统胶片损坏后,不可复制,难以补充;③传统胶片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大贮存的空间、管理也较为困难;④胶片大小固定,当学生人数过多,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胶片上的图像、并听清楚老师的讲解;通过分组示教减少学生人数又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这种情况在扩招后尤为严峻[4];⑤不利于学生对有兴趣或难理解的部分加深学习。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延续,见习课的数字化变革势在必行。

3 影像见习课数字化实施方法及成效

要实现教学的全面数字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校与医院网络互联,安装PACS系统,但由于涉及到网络光纤铺设、患者资料保密等因素制约,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仍难以实现;如果把见习课都安排在医院内上,又会因为学生众多妨碍临床工作而难以安排。因此,校内的见习课的数字化建设颇费周折。为了跟上临床医学影像全数字化的形势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医院对硬件设备大力支持下,我科自2007年开始做出大胆的尝试,分两个阶段实现见习教学的数字化建设:

3.1 数字化教学第一阶段

2007~2009年为数字化教学第一阶段,由授课教师利用PACS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典型图像,取代以往教师用灯箱读片、学生围坐的方式,迈出了数字化见习教学的第一步。此阶段只需要每间见习教室的讲台配备一套电脑、音响、投影仪等设备就能实现,接下来学生仍旧分组用灯箱看片。

虽然是简单的第一步,但是为教学模式注入数字化的元素,其中一个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庞大而丰富的PACS数据库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医学影像学是图文并茂的学科,见习课是架接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桥梁,其教学质量高低对整门课程起着关键作用。学生学习影像无非就是学会看图像、学会判断,因此见习课的灵魂是图像而非理论文字,图像的选取以及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以及学习的兴趣。PACS内存储的影像学数据是教学图像的源泉,在这里挑选图像不仅余地大、容易挑选出代表性好且又清晰的影像图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操作省时、省力、高效,减少了数码相机拍照、扫描仪扫描、洗照片等设备和程序, 保证了图像本身的清晰度、分辨性和色彩[2,5]。其次,图像、课件均可重复使用而不存在丢失、损耗的问题,利用投影仪、麦克风、音箱等多媒体设备,既增加了见习课的学生人数也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也可在课件上放大图像或配以文字、箭头标识说明,显著提高了读片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再次,课后,学生可在个人电脑复习观摩课件,加深记忆。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及酝酿,笔者精心制作了呼吸、循环、骨骼、消化、五官、神经等系统多个专题、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多媒体影像课件,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

3.2 数字化教学第二阶段

2010~2011年为数字化教学第二阶段,我院PACS数据库经过10年沉淀拥有大量影像图像,根据教学大纲,笔者下载了一批又一批典型图像,逐步建立起电子教学图库,并放置在新增的供学生使用的电脑内。每间见习科室配备30台供学生用的电脑,基本满足“一人一机”的要求。在教师用多媒体示教完毕后,学生可自行查阅、检索电脑内的电子教学图库。目前我院所建立的电子教学图库,得力于信息部门的技术援助,先运用“教学辅助打包软件”把PACS系统内的典型病例打包,然后再通过“教学辅助解包软件”放置在学生电脑内使用,此软件的功能除了可以查阅患者的各种影像图像外,还模拟了PACS部分辅助功能,包括可以查看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还具备影像一些后处理功能,例如调节图像对比度、亮度、放大和缩小图像, 测量病变大小等,基本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至此,影像见习实现了全面数字化教学,其优势也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软件建立起的电子教学图库,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件上的病例,开阔了学生视野,更贴近临床真实工作,可结合患者病史、基本资料,就不同的影像检查展开分析,最后可直接对照真实影像报告以及病理结果进行观摩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其更加全面理解知识点。

此外,教学数字化简化了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使用PACS发报告的同时,将具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资料分系统调出,用软件打包永久保存,取代了以往传统收集教学胶片的方式,避免因保管不善、见习时反复使用等造成的损毁、发黄变质、错放、甚至遗失等缺点[1,6],大大节省人力、物力以及存放空间。

4 影像见习教学数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尽管见习课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教学,但其完善是渐进、漫长的过程,需要继续不断地努力:①随着PACS的应用和发展,虽然可累积和不断产生新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扩充和更新电子教学图库,但仍然损失许多之前用胶片记录下来的典型病例,而且有些病例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难以重现,需要花大量的人力、时间重新扫描变成数字化图像尽可能保留下来,否则将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遗憾。新的教学资源补充难以在短时间实现,需要每位医教人员通力合作持之以恒提供、收集,并应落实成为一项工作内容。②网络设置是目前数字化教学的瓶颈,课堂上的电脑众多,但之间并未形成网络连接,不能实现同步操作及更新,老师只能逐台电脑补充资料,多次重复操作,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不利于管理。③软件水平有待提高,尽管信息部门目前所提供的教学病例打包软件,大大简化了图像下载的程序,而且成功模拟了PACS的部分功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便利,但是稳定性欠佳,遇到图片量较多时阅片速度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更新资料,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而是要全部覆盖。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院已有意向与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软件以改善当前不足,推动数字化教学建设更上一层楼。

影像见习数字化作为一种崭新而高效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与学的平台,解决了传统医学影像见习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利用PACS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完善电子教学图库,设置多媒体教室进行网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等方法必将成为今后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体系改革方向,从而使医学影像学教学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永良,赵志清,杨茂洪,等.PACS 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236-238.

[2]梁新强,周洋洋,陈群.浅谈PACS在影像教学中的几点优势[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4):264-265.

[3]杨小庆,杨明,刘斌,等.PACS在构建医学影像学教学图片资源库与电子图片试题库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69-171.

[4]言伟强,刘鹏程,高文清,等.PACS/RIS在放射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2):53-55.

[5]唐啸,谭伟,柯要军,等.教学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98-99.

第9篇:临床见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临床技能中心;教学平台建设;临床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16-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现今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不但应该掌握扎实的课本知识,还要尽快熟练地掌握临床技能,并拥有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1]。现今,九零后医学生已经开始大量进入临床见习及实习阶段,他们比以往的医学生思想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接受能力更强,以往的课堂讲授、互相练习、床边示教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使得见习阶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日渐突出[2]。因此,在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中,探讨如何以临床技能中心为教学实践平台,加强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与临床思维培养,成为目前的一个重点。我校近四年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实践,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并据此成功申报了校级及省级精品课程。以下就具体改革方案作一阐述。

一、完善临床技能中心的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

目前诊断学教学上突出的问题,就是日益增长的医学生与日益紧缺的见习资源之间的矛盾。之前扩招的五年制医学生,以及近些年增加的留学生、八年制医学生、重新开始招生的儿科班学生等也加入见军。同时,在见习过程中,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特别是发现见习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往往会拒绝配合查体;而患者一些隐秘部位的体检、诊断性穿刺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法等也确实不适合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实施。因此,建立并完善一个高度拟真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解决以上矛盾的必然客观要求。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的临床技能中心不断完善临床技能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技能中心包括四个楼层,占地约3000m2,拥有阶梯教室、小教室、手术室、消毒室、视听室、模拟人室、更衣室等多种功能的教室,并配备了总监控室,可以随时观察教学效果并实现双向通话。技能中心还配备了各型模拟人,用于临床教学中的心肺听诊、呼吸机设置、心肺复苏、全身护理、分娩教学以及诊断穿刺术等培训。同时,技能中心还配备了大量电脑终端以进行心电图、模拟考试、多站式考试等培训。在技能中心管理方面,对于五年制及七年制学生采用每组6-8名学生配备4名教师进行小组带教的教学方式,带教课一般在课堂教学之后2-3天开展,给学生提供了在实践操作中复习理论知识的机会。技能中心对于八年制的学生则采用更加突出技能训练的管理方式,即上课时由一名主讲教师配备两位助教同时授课,一边讲课一边带教,减少了以往带教老师重复讲解的时间,带教老师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主讲老师讲授的课程深浅程度,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技能培训。

在诊断教研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技能中心还在我校网站上开通了预约课外练习功能,供医学生夜间来技能中心练习;同时安排主治医师或讲师级别的老师轮流在相应夜晚时段坐班指导。由于平时白天学生上各种理论课的时间安排得较多,每个同学在技能中心练习时间相对较短,这种夜间指导的安排获得了广大医学生的一致好评,每晚20名学生的预约名额很快就被学生预定完。

二、不断强化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设以更多临床模拟设备为基础的教学中,必须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技能训练上来,才能真正实现集讲授、示教、操作练习、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医学技能培训,以实现学生准确而熟练地掌握临床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3]。

我校技能中心在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见习课时的方式,切实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技能训练上来。新版的大纲和实习指导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技能培训和考试,减少了讲授部分,鼓励学生自学部分课本内容,相应增加了见习课时和小组讨论。在教学大纲中的每一个部分均注明此知识点是一般了解还是重点掌握,并自编了各系统实习指导,便于学生自习、预习。在教学要求中,大纲强调教师必须较以往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适当调整理论课与见习课的比例,由此,讲课与见习比例达到1:1.5。在以小组为形式的见习课中,教师和学生比例在1:6左右。同时,本教研室实施脱产带教制,以减少带教医生由于繁重的日常医疗工作对教学形成的干扰,并在开学前开展带教老师的集中培训和考核,做到老师先过关再带教。为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技能训练的重视、提高技能培训效果,教研室还在排课时同步安排课堂教学与见习。这种平行排课的方式,一方面基本杜绝了以往见习早于大课、导致学生毫无准备地来见习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使带教老师得以在练习前不用先花时间讲一遍大课,最终增加了见习的时间,改善了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

在技能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应该拥有设备先进、环境逼真的教学硬件设施,更应该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PBL/CBL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活生生的病例来激发大家练习临床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以巩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的示范、提问和总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在强调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个性的培训。目前的教学中已经有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等多个PBL/CBL教学范本,扩大教学适用范围,以减少对学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技术的传授[4]。

2.引入标准化病人(SP)辅助教学。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学生越来越难以在患者身上进行体格检查练习。教研室为此引入标准化病人(SP)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练习机会[5]。目前SP病人的数量较为充足,已经有十余名专职和半专职的标准化病人,并能够在学生的技能训练的问诊、查体等各项操作中扮演消化、呼吸、循环、以及外科急腹症等多种类型疾病。同时,由于SP病人毕竟与真实患者存在差异,教研室还保留了床边教学课时,以实际的病例促进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研室还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反馈,针对学生认为SP病人还存在一些比如存在诱导、不够逼真等缺点,在教学中将这些问题进一步改善。

3.利用网络和电脑系统,充实教学内容。教研室着重建立完善了诊断学网站资源,通过提供教学视频、图片等方法,方便学生随上课随复习;同时还与兄弟院校加强网络交流,互通有无。在实验诊断学方面,使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及检验信息系统(LIS),辅助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增加实验结果规范化、实验室LIS系统、质控等方面的内容,使未来的临床医生对实验室的数据来源及可靠性有所认识。在网站建设中,教研室增加了实验原理的介绍,做到使学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使学生掌握较前沿的医学技术,教研室在网页中还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反之,对于书上记载的一些相对落后的、临床已经不用的方法则简略带过。同时,教研室还积极申请实时影像系统,与医院LIS系统相联接,将检验科的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每一份镜下图片、每一份报告即时连线都动态展现,这种展示的过程既生动形象,又客观准确,使学生能在网站中对真实的检验图片和报告有更多接触和了解。

四、从考核层面引导师生重视临床技能训练

在日常学习中,医学生往往存在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而医学临床技能的考核是很难通过简单的笔试和口试进行的,因此如何引入新的考核方法以客观公正地衡量考生的能力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本教研室为改变学生以记忆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目标,力求建立以评价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为重点的考核管理模式,以调动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性。

在考核前的平时训练中,教师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和互动,根据考核要求不断发现和改善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如教研室采取的期中师生座谈会,就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及时发现后进同学、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并采取措施加以辅导和督促,为学生最终考核获得较理想的成绩奠定基础。而从另一方面,学生每节课后也给上课老师打分、提意见,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改善。

在对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的具体操作中,本教研室改变了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平时训练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到了30%,在训练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当堂打分,即学即考,学生参与见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因此得以保证。而对于体格检查和四大穿刺等项目的考核,我们也单独给予考试,单独占分数。同时,教研室通过采用多站式考试、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等方法,不断提醒学生重视技能练习。从大多数学生的反响来看,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的确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视临床技能操作和训练,临床实习的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近两年,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及格率下降了一半左右。

总体而言,通过本教研室的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我们认为,在诊断学教学中,本着务实、创新、严格、互动的原则,通过临床技能中心这个教学的平台建设,在不断加强技能训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强化师生在临床技能训练教与学中的实践理念、并通过相应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以实现诊断学教学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杰州,李玉光,段明科,等.创建临床基本技能精品课程的构思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34-35.

[2]杨宇峰,陈雷.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7-348.

[3]朱飞燕,熊梦辉,周增桓,杜庆锋.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7):59-61.

[4]施毕旻.浅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6):44-4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