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药保健品范文

中药保健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药保健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药保健品

第1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应国内中药、中药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呼吁,《中国保健》自本期起,在新增加的“市场观察”栏目中,请“原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魏小荣先撰稿,对“中药及中药保健品如何走向世界”进行系列报道。同时也希望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读关注此话题,并积极参与。本栏目欢迎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入世”将会给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自己开发新药投资大,风险也大,企业压力不小。唯一能发展的就是中药和中药保健品,中药和中药保健品是目前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中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商品,我们要紧紧抓住“入世”这一历史机遇,利用国际上的有利环境,既要发扬祖国传统医药的特长,又要吸收国外好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加快按国际标准研制开发现代中药及中药保健品,使其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为中药和中药保健品堂堂正正进入国际市场作出贡献。

一、2001年1至9月医保商品进出口情况

2001年1至9月中国医保商品累计贸易额为593770.92万美元,同比增长18.64%,其中,出口341231.29万美元,同比增长11.79%;进口252539.63万美元,同比增长29.36%。

①出口情况:

1.中药类商品出口39346.34万美元,同比下降2.63%。其中,中药材25381.72万美元,同比增长0.3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成药出口7171.33万美元,同比增长6%;提取物出口6793.29万美元,同比下降为18.63%。

2.西药类商品出口301884.95万美元,同比增长13.99%。其中,原料药出口157185.59万美元,同比增长9.57%;西成药出口15556.18万美元,同比增长 13.19%;生化药出口9800.99万美元,同比增长5.28%;医疗器械出口59065.80万美元,同比增长28.05%,医用敷料出口21000.19万美元,同比增长7.08%;农兽药出口39276.21万美元;同比增长20.51%。

②进口情况

1.中药类商品进口9851.99万美元,同比增长21.51%。其中,中药材进口5000.79万美元,同比下降为6.32%;中成药进口3548.65万美元,同比增长119.24%;提取物进口1302.55万美元;同比下降13.21%。

2.西药类商品进口242687.64万美元,同比增长29.70%。其中,西药原料进口49599.35万美元,同比增长31.64%;西成药进口60944.18万美元,同比增长24.92%;生化药进口6179.21万美元,同比增长33.25%;医疗器械进口114805.88万美元,同比增长41.97%;医用敷料进口1349.37万美元,同比下降12.18%;农兽药进口9809.64万美元,同比下降27.95%。

二、发展中药及中药保健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①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

在中国的中药中绝大部分源于天然的植物药。中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为世界天然植物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依据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数据,中国现有中草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天然药用植物有11146种,常用中草药材(天然植物药)1200多种,民族药4000多种,民间药7000多种,还有药物动物1581种,药物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

中国的中药制药产业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中成药制药企业已超过1100家,生产中药材的西药工厂约为1000家,中药保健品厂约有3000家,中药工业的总产值约为300多亿元,中药保健品产值约300亿元。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接挑战,让中国的天然植物药尽快进入各国的主流社会中。

②国外有需求

欧美回归大自然,有利于中国中草药及保健品出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兴起了“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和注视。据统计,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植物医药机构。国际上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开始重视传统的植物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以达到获取更大的利润和拓展市场的目的,据初步统计,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植物药的市场交易额已达到近300亿美元,而且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由于天然植物药发展快,前景看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医药界的关注。

2.美国法律放宽进口中草药

在美国,美国国会1997年通过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开始允许传统植物药中的天然复方混合制剂作为药物进入美国市场,并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增。

3.欧洲兴起了用“天然植物药”(中草药)的热潮,根据最新资料显示,欧洲共同体的天然植物药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化学药品,而且有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欧洲共同体是目前全球潜力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天然植物药市场。据有关资料记载,1999年欧洲天然草药补品的市场规模已达70亿美元左右,制药工业先进的意大利,以天然植物药为原料的药物制剂品种达200余种,每年消耗的植物药占药品总额的23%,法国、德国、瑞士的植物药比例占到24%-38%。德国从中国进口银杏叶,用现代化工业技术进行提取,将提取物制成治疗心血管药物,销售额达到3亿美元。

4.日本重视研究中草药

日本为进行天然植物药的研制,近年来建设中草药基地。据悉已建成一万平方米的中草药种植园,其中有5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到200吨。

5.韩国重视开发中草药新产品

韩国非常注意天然植物药的开发,仅人参、银杏叶制剂,每个品种年销售额都超过一亿美元。

6.世界制药企业等加强研制开发中草药

天然植物药与世界制药企业、世界各大制药公司纷纷设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在国际上申请中药及其它植物药专利数量迅速上升。1978年为15000种;1985年达到30000种。

21世纪,天然植物药(中药)及保健品出口,是中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中药几千年历史和具有独特的知识产权所决定的。我们要发扬祖国传统医药的特长,又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迅速与国际接轨,用高科技手段,加速中药现代化。在今后十年、二十年内使中国的中药和保健品的出口从现在的约10亿美元,增至60-600亿美元,这需要我们的加倍努力。

三、中药及保健品扩大出口应采取的措施

①转变观念,面向世界,加强责任心

当前,世界自然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使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日渐高涨。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来保障人类的健康,由此掀起了全球性的天然药物使用热潮。但有着深厚底蕴和几千年临床实践的中药出口情况并不理想。欧美国家直接从中国进口中药也只占其全部进口中药的11%,这种比例与我们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促进传统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按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现代中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2.政府、企业重视加大对中药及保健品的资金投入

各地方要围绕中药产业发展目标,结合各地方特点,拓宽中药产业发展所需要资金渠道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有关部门要为中药及保健品出口的企业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大中药保健品的投入和开发,加快企业整改步伐,广泛吸引社会资本,优化企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加快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3.重视中药及保健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务之急

重视中药及保健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企业自身的中药市场信息系统和中药研究开发信息系统。注意从信息中吸纳各学科、各企业、各市场中精良的信息为我所用,变我所长。

四、中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发

目前,中国国内市场是中药的最主要市场,占中国中药市场销售额的90%以上。但国际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仅美国每年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就是7000亿美元,人均3000美元。用于各种替代疗法的开支以接近200亿美元,其草药市场也已达到40亿美元。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大有作为。

中药应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建起精干的研制队伍,研究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现代化中药,建立科工贸一体的中药现代化联合体,以增强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重视中药材绿色基地建设。

发展无污染、绿色天然植物药(中药材)种植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中药及保健品的质量。

六、要宣传中医、中药及保健品

由于西医与中医特点不同,欧美对中医中药不甚了解,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活血化淤,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政府谈判,民间对流,企业之间谈判等。宣传中医中药的特点,使欧美国家的人民逐步了解中医中药,适应中药及保健品,可以扩大中药及保健品出口。

七、国外对我中药等审批严且程序复杂,在近期内,以药品名义进入国际市场比较困难。

今后一个时期,应主要以中药保健品进入国际市场为主,要加大中药保健品的投入和开发,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可以搞一些针对专门人群的以单味药材制成的单一功能的保健品出口,前景看好。

八、了解国际市场的需要,对症下药。

如美国要想进口治疗皮肤癌、前列腺癌等,国外对有效的壮阳药也有需求。如英国需要治疗湿疹、慢性关节炎、疟疾、牛皮癣和风湿病等。

九、保证质量,宣传适度

对某些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并有出口潜力的产品,要充分利用国外的销售网络,也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或请国外、在国外设办事处、建分公司等形式,扩大宣传,促进销售。

十、要重视和加快中药制药企业的优化组合,特别是产、学、研的强强结合。

组建科工贸一体化的中药现代化大型企业或逐步形成中国科技先导型的中药产业。

第2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歌名:补血市场 作词:十八年的补血药 作曲:国药品质 旋律:行进曲 演唱者: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 点评:

作为我国传统概念中意识最深的补血的概念,已经被一些后来先到的企业,如红桃K、血尔、女人缘等产品杀得天昏地暗,而老牌补血产品如驴胶、阿胶等,意识到传统的补血领域仍然还有新的增长机会,于是以“老歌新唱”的姿态勇敢地迈了进去,虽然说现在唱的声音还不如红桃K那么大,但是携国药的过硬品质,以“老歌新唱”的姿态迈进去后,却能够一路高歌猛进,成了补血市场的行进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老歌新唱的奇迹,也证明了特老斯的定位理论中是不是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空间:消费概念看见“老前辈”也会让个座。

这个“老前辈”,已经在中国喊了三千年,现在有了“营销策划”这个现代化的“大喇叭”,听见了,就象自己“姥爷级”的人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你不让能行吗?再说,你现在的观念提的再新,也不会“空穴来风”,所谓的“概念创新”也是一大堆“历史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啊。虽然加了一大堆西洋来的“科学技术”,本源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呢!说白了就是没有“爷爷”哪有你呢,所以消费者的“心智”一犹豫,“传统”就占具了一个“空间”。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返璞归真”的认知,将有更多的“老歌新唱”的产品被认同,我们预计,驴胶、阿胶类补血产品将在2005年打一个彻底的翻身仗。那些如“摇滚乐”、“爵士乐”、“饶舌乐”一样现代版的“补血产品”要小心喽!

看看2003年《同一首歌》中老歌新唱所引起的轰动吧,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将有理由相信:明天更会更好! 第2首老歌新唱 歌名:补肾市场 作词:6天激活你的肾 作曲:性命双修 旋律:摇滚乐 演唱者:张大宁 点评:

老歌好听,也许听一千遍也不厌倦。但是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这句话很难对。“补肾”这样的“老歌”不是没有人“唱”,已经有很多人“唱”了。如“老歌新唱”的汇仁肾宝,以及被老外“掰熄火”的保健品御苁蓉,“补肾市场”从来都没有被闲置过,“老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可能是即使“唱”得再好,消费者也已经“麻木”了。也许你张嘴就可以“唱”,但是消费者也可以张嘴就说:哦,知道了,知道了,补肾吗!却没有购买的行动和意愿。消费概念虽然有了知名度,产品却依然卖不动;这是因为消费者缺乏购买冲动。

要重建消费者对补肾这个概念的冲动,只有把“老歌”换个办法来“唱”了。于是就有这样的一个产品,把“补肾这首歌”,硬是“唱”成了“摇滚”——这个产品就是张大宁。

本来在“补肾”这个叫人昏昏欲睡的概念下,消费者都是打着呵欠,搔着痒痒,被这么一“吼”,都被吵醒了。消费者一看,还有一个眼熟的,戴着“专家”的帽子,穿着“中国功夫”的外衣的“明星”,也就也买个“票”,“看一看吧”。这样一来,“补肾市场”就硬被这个叫做“张大宁”的“补肾明星”给“唱火”了。

当然,最后消费者一看,这“演出手续”值得怀疑,而且这“摇滚”也唱得有损中国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于是各种非议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营销”上来说,这种“老歌新唱”的办法还是值得很多企业借鉴——如果老百姓对某个“传统概念”已经昏昏欲睡了,你不妨在他耳边“吼”一下,“摇滚”一下的效果其实挺好。

记住一点的就是:千万不要把百姓太“吵烦”了,另外一定要是“合法演出”。 第3首老歌新唱

歌名:排毒市场 作词: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作曲:大黄 旋律:说唱版,饶舌乐。 演唱者:排毒养颜胶囊 点评:

也许是中国医药生产企业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研究,也许是以前的市场策划者没有对中国中医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排毒”这样一个中国很传统的消费概念,竟然没有被很多厂家做成有针对性的产品。于是这样的一个“大蛋糕”就被“盘龙云海”一个企业占据了。是它最早把“排毒”这样的一个“消费概念”喊出去了, 也是它,占据了中国整个“排毒市场”。然而,2003年的“大黄事件”无疑对排毒养颜的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对它的销售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各种声音对排毒养颜胶囊的非议也甚嚣尘上。再加上龙胆泻肝丸的关木通事件,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也开始深入,“排毒”这首老歌面临着“新”挑战。

于是“说唱版”“饶舌”的排毒养颜胶囊广告出来了。我们不论在哪个报纸,哪个电视,哪个电台,哪个地方,都可以听到各种文案对大黄长篇累牍的解释,对“排毒概念”一遍一遍如老太婆唠叨一样地论证,排毒养颜胶囊的营销就在这样“说说唱唱的饶舌乐”中度过了它难忘的2003年。

2004年,排毒养颜的信任仍在,危机尚存。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盘龙云海还要前行;不管是碰到什么样的挫折,排毒养颜胶囊还得在市场中继续销售。所以这样的“说唱局面”估计还要持续到2004年。销售波动但是还会占据中国医药市场的“一席之地”。

但是“说唱饶舌”的排毒养颜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说比不说好,解释比不解释好;老歌要新唱,老话还得要新说。 第4首老歌新唱 歌名:小儿健胃消食市场 作词:固幼金汤,吸收健康 作曲:儿童健康食品 旋律:轻快的儿童音乐 演唱者:固幼金汤 点评:

早在2002年,固幼金汤的策划人就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鲜的概念,他说史玉柱要搞“黄金搭档”,各种各样的维生素A、B、C、D、E什么都补,孩童还要补钙、补锌、补血、等等,而他也要搞一个产品,一次把什么都给“补”全了,这种思路就是后来“固幼金汤”的策划雏形。

固幼金汤的思路就是提倡孩童的吸收健康,从“一日三餐”中吸收所需要的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吸收健康”了,就什么也不用“补”了。其实这种提倡“吸收健康”的概念,无非就是一种“翻版”的“健胃消食”的概念,因为健胃消食了,肯定就吸收健康了。而哈慈的健胃消食片、健民的小儿健脾颗粒等等产品,都曾经“一路高歌”,现在的固幼金汤在市场中的“旋律轻快”,能不能达到“前辈们”的“高度”,我们拭目以待。 第5首老歌新唱 歌名:养生市场 作词:修身养性,四修平衡 作曲:养生之道 旋律:民歌 演唱者:蓝色冰火牌参茸养心益肾胶囊 点评:

如果说养生是中国中医文化中的民歌的话,那这首民歌已经传唱了数千年。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养生产品却一直未能诞生。这个细分市场就象当年“排毒市场”一样,等待我们去开发。于是作为搞策划的我,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得到了一个医药营销企业老板极大兴趣,当他拍着胸脯说投资100万时,我知道,我们该动手来炒炒这个市场了。这个产品的主要概念基础修身养性由四个部分构成:修肾养性、修心养性、修神养性、修血养性,构成了我们所提倡的“养生之道,四修平衡”。

“老歌新唱”,需要勇气和胆量,作为养生市场的开拓者和前行者,我们都有理由期待蓝色冰火在2004年的医药市场中唱出一首激动人心的歌谣。

弘扬养生之道。期待蓝色冰火新辉煌! 第6首老歌新唱: 歌名:恢复元气 作词:健康“元来”很简单 作曲:专业康复品 旋律:校园民谣 演唱者:复元丹 点评:

当湖北中医学院的黄教授说要搞这个产品的时候,我惊诧于他的判断能力。是啊,不简单,难怪当年他能研发出脑轻松这样畅销数年的保健食品。“恢复元气”,又一个传统的“消费概念”,又一个没有“专业产品”来炒作的“空白市场”,被他抓住了,被他“老歌新唱”,一翻天地可能就此被“唱”开。

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比做歌谣的话,“丹”的文化无疑是一首“校园民谣”,一般都是在“高等学府”里“唱”的。比如说皇帝的“御医”中,比如说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这都是当时最好的“医药研究机构”之一。而黄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的一名学者,中医研究象牙塔里的一名先生,有如此对医药市场的细分和策划能力,的确值得称道。复元丹这首在高校里诞生的“校园民谣”,能不能在2004年传唱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就看医药保健品企业的营销之道了。 第7首老歌新唱 歌名:调经市场 作词:调表象,补根本,排补通血 作曲:经·血健康专家 旋律:华尔兹 演唱者:简爱牌补血调经片 点评:

有女人就会有“调经市场”,有中医就会有“调经”一说。调经的老歌已经被中国的企业唱成黄梅戏、京剧、粤剧等等,这首老歌还能“唱”吗?还要怎么“唱”呢?我们于是策划这样一种做法:把“调经”的“歌曲”唱成了“华尔兹”;把“补血”和“调经”结合起来“唱”,唱出一首“华丽的新歌”。

把“补血”和“调经”细分了,“补血”要补“好血”“;”调经排出“坏血”(含有坏死子宫内膜的血液——月经),只有把“补好血”和“排出坏血”有效地结合,“调经”才是调根本。这样的“老歌新唱法”消费者能认同吗?只有“市场才是检验概念的唯一标准”——我们就期待吧。 第8首老歌新唱  歌名:蜂胶市场 作词:真材实料,安全有效 作曲:知名蜂产品 旋律:爵士乐 演唱者:知蜂堂 点评:

传统蜂产品,有蜂胶、蜂王浆、花粉、蜂蜜等等一系列。而知蜂堂从蜂胶入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整个蜂产品的领跑者,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当然,现在蜂产品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有“葆春蜂王浆”、“蜂珍牌蜂系列产品”等等,大小企业齐上阵,各种蜂产品漫天飞,宣传方面也是中西合璧。而“知蜂堂”宛如“爵士乐”一样,有点“贵族”、有点“平民”,有点“摇滚”,有点“华丽”,品牌风格独树一帜,唱法绝对不一般,对中国百姓来说,唱法实在新鲜。但是2004年知蜂堂的“爵士乐”对消费者来说是否还有新鲜感,值得深思和怀疑。 [b]第9首老歌新唱[b] 歌名:六味地黄丸 作词:药材好,药才好 作曲:药材地道 旋律:京剧 演唱者:仲景 点评:

“六味地黄丸”这个普药,现在还能怎么做?如果说京剧是我国戏剧中的“国粹”,那么“六味地黄丸”就是传统中医的“国粹”了。但是“传统的京剧”现在还有人听吗?“六味地黄丸”这首经典的“老歌”还能“新唱”吗?宛西制药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第3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新年伊始,为使我们的朝阳行业不至沦落为 “遭殃行业”, 通过望、闻、问、切加市场调查的CT扫描对其进行全身检查大体上可以判断为这是一个全身性的痒通。主要病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患有的“行业信誉重感冒“

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起步阶段,很多产品靠“包治百病”的宣传创造了奇迹。但是到底有没有包治百病的医药保健品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是在利用老百姓的善良和天真。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在医药保健品业界广为传播:三株在初期到农村做宣传的时候,很多的农民卖了耕牛来买三株。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说三株的市场工作做的成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但是后面的故事没有人说:那个卖了耕牛的老农的病治好了吗?卖了家里的唯一的牛以后他们怎么生活呢?没有人管也没有人问,反正货是卖了出去。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欠下消费者信誉的债。而债是要还的,所以三株帝国在一瞬间倒掉时候,其结果是:无人怜悯!消费者是如何评价医药保健品的呢?没有人真正敢去调查一下,如果调查出来很可能是两个字:骗子!在商业社会中:有一条古老的准则——失去信誉就等于失去生命。我们必须明白信誉重感冒已经使医药保健品行业已经失去了半条命了。

药方:诚心一两、自律两钱、害怕三克

服用方法:

(1) 对待消费者要诚心

(2) 广告宣传上要自律

(3) 对于信誉丧失的后果要害怕

二、 患有严重的“战略型近视眼“

有人说做医药保健品的人都是目光短浅,这句话未免有点绝对,但是基本正确。你看看医药保健品的生命周期就知道了,一般来说一个医药保健品的生命周期正常在3——5年,短的1——2年。这似乎也是业界公认的定律了。但是,这种“正常“真的正常吗?一个幸幸苦苦培养的品牌难道3——5年就寿终正寝了吗?可以不客气的说现在医药保健品行业实行的就是抢了就跑的战略。还是说三株:据相关报道三株的前总裁吴炳新以医药保健品行业最有钱人的身份出现在富豪排行榜上,令好多人有些意外。一个生意正兴的庞大企业,因为经营出问题最后轰然倒下,他老板的腰包里还揣着20亿,但没有投入挽救自己亲自创立的企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医药保健品英雄的眼睛只能看到3、5年那么远的路,但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却相当的快,这就等于近视的人喜欢开快车,那只有一个结果撞到树上或者掉到河里。所以有做医药保健品可以挣钱但是上不了福布斯。近视会发展到弱视,最后就成为没头的苍蝇。

药方:配一副平心静气的眼镜

服用用法:

(1)把产品当油井,最蠢的人是油井刚刚开始冒油时就把它放弃了。

(2)想吃鸡蛋吗?请不要杀鸡。

三、 政策环境性类风湿

众所周知,医药保健品行业是媒体爆光率最高的行业,也是国家政策法规“关照”最多的商业领域之一。由于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操作行为普遍缺乏自律,违规违纪的事情多如过江之鲫。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虚假宣传:“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对医药保健品宣传内容进行的一项专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医药保健品的宣传内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达73.5%,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的占42.1%,未经卫生部门批准,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所以医药保健品陷入了一个政策怪圈,国家要管,法律法规越来越多,企业要短期获利,违规方式越来越隐蔽。最后就形成了猫捉老鼠的局面,老鼠的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猫逮的积极性。比如:国家规定的GMP,GSP标准就决定了很多医药保健品、药品企业彻底退出这个舞台。所以医药保健品行业的政策环境性类风湿每逢政策的阴雨天就会四肢僵硬,疼痛不已。

药方:遵纪守法药汤一剂。

服用方法:

在利欲熏心,急功近利时服下可保神志清醒,周身舒畅。

四、 媒体型老年痴呆症

医药保健品和媒体在过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医药保健品因为媒体的宣传而发展,媒体因为医药保健品的介入而红火。但是如今情况却是媒体依然红火,医药保健品却盛况不在。

其原因是医药保健品对于媒体来说过于依赖了。前几年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往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那就会开出一辆奔驰。”但是现在恐怕是开进一辆桑塔那最多开出一辆拖拉机。而且大多数人是开不起桑塔那的,就只好开进拖拉机,最后出来的很可能是自行车了。据权威机构统计2003年医药保健品广告投入总量在50——60亿人民币之间,产生的销售总额大约200亿,也就是说有销售额的1/3用在广告宣传上了。那么利润有多少呢?可想而知,广告费每年都在涨,但是广告却是越来越多,重复浪费情况严重,而老百姓也麻木了,广告的有效性也在减弱。仅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创造奇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由于习惯驱使,医药保健品企业仍然认为广告是灵丹妙药,有时简直到了白痴的程度,明知到10万元广告费只能产生5万元的效果还要投,只乐得媒体边数钱边笑我们傻。

药方:市场调查加利润分析

服用方法:

(1)在产品上市前期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2)根据利润分析来制定媒体投放策略。

五、流通渠道 “肠梗塞”

做为保健品主要销售渠道就是药店和超市,随着通路费用的不断攀升,进店、条码、店庆、促销、堆头……名目繁多的费用让流通渠道成为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的鸡胁。恶性竞争使更多的连锁药店希望摆脱经销商直接向厂家进货,从而触发了价格的不稳定性,在渠道为王的今天,实力较小的厂家唯有俯首称臣,销量不能达到规模,就面临被清除的危险。渠道管理成本和铺货率成为冤家对头

药方:导入科学的渠道管理体系

服用方法:

(1)、同经销商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同盟

(2)、后向一体化建立自营渠道如:专卖店、店中店

六、营销模式弱智症

有人说医药保健品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其实也说明了该行业的不成熟:运作产品可以任意的想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一旦有一种营销模式取得阶段性胜利就会有无数人效仿,三株、红桃K发小报成功了,于是小报成了做医药保健品的法宝,有些城市甚因此而派生了小报直司,该种风气愈演愈烈,近一两年来保健品行业特别流行一种会务营销模式,仅北京市场运作该模式的保健品企业就达两千多家。营销模式通常是在市场互相竞争中有所对比,才能体现营销模式的实际应用多么重要,相同的模式在同一地区,将大大加剧市场环境的恶化,对产品的推动是极为不利的。

药方:原则上我们不怕别人模仿,只是要防止模式的核心操作被复制,尤其在中小型城市或乡镇上更能体现重复的后果。

服用方法:

第4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在两年多前,国家药监局曾公布了一批停用的药品,其中包括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有媒体误报黄连素已被停用,引起了很大的误会。所谓的“复方黄连素”,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的药物,被停用的原因是“质量不可控”,与我们常说的黄连素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黄连素仍收录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使用非常安全,并且列入非处方药中。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黄连素除了治疗肠道疾病之外,还有许多新的用途。已经证实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黄连素还可以增强白细胞及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杀灭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治疗消化道溃疡。

黄连素还有一些奇妙的外用法,介绍如下,供大家选用。

复发性口腔溃疡每次漱口后,将黄连素研末敷在溃疡面上,每日3~4次,疗程不超过4日。

化脓性干耳炙用黄连素配成滴耳液,加0.2毫升消痔灵注射液和匀滴耳,每日5次,连用5~7日。

痱子黄连素1克,溶于300毫升温水中洗浴,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2日。

小儿痄腮黄连素5片,研为细末,加大黄粉10克,和匀,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用3~5日。

小儿疖肿黄连素5片,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水飞硫磺各5克,和匀,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每日3~5次,连用5日。

黄连素虽然是良药,但应正确选用,不可乱用。首先,由于黄连素是季铵化合物,口服吸收不良,而且血中的药物有效浓度不易维持,对于全身性感染疾病,不适宜选择黄连素,只适于胃肠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其次,腹泻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多呈急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呈慢性腹泻。黄连素只适用于感染性腹泻。

胃肠感染表现可轻可重,轻者仅腹痛、腹泻,重者会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食欲不振,严重时导致脱水、酸中毒、休克。一般而言,轻型炎症可以选用黄连素,重型则必须合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使用黄连素是无效的。

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复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腹泻。对非感染性的腹泻、腹痛,黄连素往往作用不大或毫无作用。

第5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据该保健品的经销商透露,医生每推荐一盒“全元康”可获利十几元,与他们合作的医生平均一天可“卖”出三四十盒。

“非处方药”竟是保健品

2007年3月2.日,据一位名叫马丽(化名)的患者反映,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的医生给她儿子开出的药,居然是保健品。

据马丽讲,在做了一项检查后,儿研所保健科李医师说她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马丽说她8个月大的儿子很难喂药片,有没有可加在辅食里的药。李医生说有一种自费的非处方药,并在处方上写下了“全元康”。之后,李医生特意告诉马丽买药地点,马丽发现那是医院的小卖部。店员卖给她3盒“全元康”后,拿出一个本子对马丽根据的是哪个医生处方购买“全元康”和购买数目进行了登记。

回家后,马丽发现她花144元买的3盒“药”是印着“卫食健字”的保健品。

“医生为什么会开保健品?”马丽说她感到非常疑惑。

2007年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儿研所,挂到了该医师的号。

记者告诉李医生,自己朋友的儿子缺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李医生推荐了“全元康”。她称这是上海的一家老企业生产的非处方药,钙、铁、锌几种微量元素可一起补。她在处方上写下“全元康”,并叮嘱“拿着处方出电梯右拐,进到输液室里面就会看到药房,就在那里买”。记者问她是不是应先去收费处划价,她称那边药房有收费处,不用划价。

记者根据李医生的提示,找到了“药房”――一个小卖部,货架上摆着多种保健品。记者递上处方,店员马上拿出“全元康”给记者。

记者看到“全元康”外包装上印着“卫食健字(2002)第0544号”,说:“怎么是保健品啊?医生刚才说的明明是非处方药。”店员说:“这是老产品了,买的人特别多,效果特别好。”

医生从中获利

根据“全元康”的批准文号,记者查到该产品的生产基地是上海雄基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

记者拨通了“全元康”北京经销处市场部工作人员王莽的电话,并和他进行了以下对话。

“北京哪些地方有‘全元康’卖?”

“儿研所、一般的妇产医院都有,一些婴幼儿用品专营店也有。”

“医院是在药房卖吗?”

“不是在药房。医生开处方,然后拿到外面买。我们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病人如果需要送货上门怎么联系?”

“可以给医生留下联系方式,或者向医生询问我们的联系方式后给我们打电话。”

“我也有儿科医生的一些资源,能合作卖‘全元康’吗?”

“可以。我们有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返点,一盒给医生返10块钱,最多12块;另一种相对医生比较划算,我们提供一个最低供货价,一般在30-33.6元。合作的话,具体可以再商量。”

“一天一般能卖多少盒?”

“不一定。像儿研所,(我们)也是跟医生合作,是我们邀请过来的医生,我们这边进行操作。一个医生一天最多能卖70多盒,最少也能卖10盒、20盒的,平均的话一天能卖个三四十盒。”

“那怎么知道自己卖了多少盒呢?”

“我们这边都有详细的记录,每个医生卖的都有记录。”

医生处方不能开保健品

第6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反映在市场有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的名称或盗用合法药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进行具有治疗疑难病等功能的虚假宣传。经核实,举报反映的产品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具体产品情况如下:

1 “辉瑞健脑回春丹”,标示生产企业名称:“中科院脑病研究中心”。该产品系利用伪造权威机构和知名约品生产企业的名称进行非法宣传销售。

2 “复方通络醒脑胶囊”,标示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27062”。该产品的批准文号系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名称及其生产的“天麻醒脑胶囊”的药品批准文号。

3 “胆舒软胶囊”,宣传网站地址:www,jiankang09,cn,标示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60027”,标示研发单位:“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北京胆囊疾病康复诊疗中心”,标示生产单位:“大连天宇奥森制药有限公司”。该产品及其批准文号系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大连天宇奥森制药有限公司的名称及其生产的“胆舒软胶囊”的药品批准文号。

4 “强效牌腰息痛胶囊”,宣传网站地址:www,01051298764,com。该产品系“清华大学附属疼痛研究院”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陕西君寿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君寿牌腰息痛胶囊”的合法名义。

消费警示:“长寿因子口服液”等未获批准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反映祥康养生堂在生产、销售“长寿因子口服液”、“长寿冈子酒”等产品时,夸大宣传产品的治疗功效。经核实,上述产品均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上述产品时,谨防上当受骗,贻误诊治,危害身体健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停止西布曲明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西布曲明在我国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数据和采取的措施,认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十效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征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西布曲明是减肥辅助治疗药物。近年来,在欧盟、澳大利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项旨存研究西布曲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该药可能增加受试者严重心血管风险(包括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可复苏的心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密切跟踪国内外对西布曲明的最新研究和报道。

第7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败局一、无准确定位,目标分散

我们把招商营销的目的分为四种:一是回笼资金,缓解压力;二是建立新网络,开辟新市场;三是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巩固老市场,增加竞争力。招商策划是招商过程的第一步,那么,招商策划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策划程序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只有目标确立了,策划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定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围绕目标进行随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从以上阐述我们应该明确以下的问题:在多长时间内圈多少银子?在那里圈这些银子?怎么圈这些银子?

招商目标是招商目的确认的第一步,那么确定招商目标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挖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打击竞争对手,增加市场占有率。继续挖掘和维系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的老客户,使之成为企业稳固的产品通路,通过企业文化的认同变为企业不可分割的整体。另外就是接受新进入者,医药行业名声在外的高利润每天都在吸引大量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个行业;而吸引这些资本进入自己的加盟商行列,则是招商需要致力争夺的,并通过强化培训会使之快速成长为优秀的经销商。 招商的目标不同,招商的方法就不同。招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才能保证招商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成了花架子,只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招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招商计划,招商工作只会是一团糟。

败局二、无实战策划,被动挨打

由于资金的压力,只要能捞到钱就行,招商圈钱是业内阳光下的秘密,厂家采取了杀鸡取卵的招商方式,策划也围绕这个主题,所以招商的路越走越窄,最终断送了企业的前途。

现行的招商策划完全只针对经销商,不考虑消费者和下游渠道。我们看到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策划,到处都是夸大不实的海口,虚假的证书和苍白的自白;没有从产品本身的特性上面去挖掘产品的亮点,根据产品的特点去策划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品,以及实施计划;没有根据企业的资源去细分市场。产品的所有策划就是吸引经销商的眼球,君不见现在的经销商都是半个策划家了,谁看不透那些粗劣的策划和简陋的包装。产品策划,只到了经销商接受的层面,经销商拿到产品也不清楚怎么做,还是要做二次策划及试点市场工作,成功的机会更小。

败局三、无品牌规划,急功近利

品牌是产品和企业的旗帜,是厂家和经销商长久利益的风向标。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架构,这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我们应该确定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品牌,是母体品牌还是副品牌,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当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建立企业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这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但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招商产品都没有进行品牌规划,只是单一的产品做单一的策划。每个产品品牌都是一个孤立的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没有连带关系,不能形成合力,没有考虑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完全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战,这也难怪经销商队伍不断变换大王棋,每年招商,年年招商。

败局四、无专业团队,后劲乏力

在招商竞争中突出重围,首先要有一支出色的招商队伍。招商人员作为特殊商品的推销员,要求有一定的公关水平,在对外洽谈中要勇敢、自信、友好,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还要求招商人员具有产品理论、市场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所以,组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可大大提高招商工作的质量,改善企业的外在形象,为招商工作增添发展后劲。

在圈钱招商的目的驱动下,很多企业制订的招商提成基本上是招多少有一个基本的提成点,而与后续经销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没有联系,造成经销商的水平参差不齐,政策一人一样,给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留下硬伤。

败局五、无示范样板,难以服众

样板市场是验证产品力和策划力的最有力证据,但是我们发现,在招商的产品中没有几个做样板市场,失去了展现产品优势的良好机会。药厂的自说自话,让经销商雾里看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策划是为了招商,不想花费力气去做实际工作;第二,没有钱呀,等米下锅;第三对自己产品不信任,对策划不信任,做还不如不做;第四,时间原因;第五,自己不会做市场,等等所有这些我们认为都不是理由,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经销商负责,对自己企业的长远发展负责,都需要先运营试点市场。试点市场的成功能极大地吸引经销商的眼球,就象导火索可以引起连锁爆炸式的反应,更多的经销商就会群起响应,同时产品口碑也将树立起来。震撼经销商赚钱的原始心理,引爆招商市场。

那么,现在还能招商吗?医药保健品严冬还有多久才能过去?许多保健品制造商经常抱着产品一筹莫展。药交会去了,热闹过后,归来空空行囊。广告打了,咨询者寥寥,更别说成交。卖出的几箱货款,还不够投进去的广告费。保健品招商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蓝哥智洋团队专家认为:中国的医药保健品招商已经进入整合招商时代,医药保健品招商严冬里的那一缕阳光已经照射在我们的脸上。什么是整合招商?所谓整合招商就是整合多种招商手段,加以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并充分考虑后期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厂商共赢体系。那种只管结果而不问过程,急功近利并与招商行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招商方法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面对整合招商时代的招商行为?如何提高招商活动的效率与成果?蓝哥智洋团队专家提出:差异化、细分化、系统化,也就是整合招商超级组合模式。即是在一个广泛细分的空间上,采取多手段、系统的方法使招商立体化,使品牌持续化。其总结提炼出来为:

一、品牌整合 厂商共赢(让小品牌成大气候)

二、资源整合(把一分钱掰两半)

三、策划整合:突破常规,出奇制胜

第8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在演讲一开始,黄璐琦院士还提到在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黄璐琦院士认为,“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给大家提出了一种警示,就是中药材的质量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解读 鲁湾

“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在业内已经流传了很久,现在见诸于公开媒体国家权威人士的疾呼,可见中药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许多患者在使用中药后,感到效果微微,或者认为中药功效慢,或者认为不对症。他们并不知道现在使用的中药已经不是祖先药方中的中药。名字还是那个名字,其中的药物成分已经不同了。过去的中药材大都是野生的,现在的中药材像种庄稼一样被大规模种植。为了提高产量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化肥和激素,如有润肺止咳作用的中药材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再如经常使用的党参使用化肥和激素后,产量也翻番。这些药材表面看壮壮实实,丰满光鲜,实际上已经没有原来的药效成分,吃了这样的中药岂能有效果。

而且中药历来讲究原产地,称为“道地药材”。中药材的“道地说”是指一种药材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产生的。古今中医医生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许多中医处方上甚至特意标上“川”、“广”、“云”等字样。这是因为各地所处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同,因此药物本身质量,也就是治疗作用有显著差异。如在我国分布很广的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就有16种不同的来源,差异很大。再如使用很广的大黄品种也很多,各个品种之间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

中医经典中也都重视药材产地。《内经》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本草经集注》也认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更明确指出:用药必依土地。现在,不分东西南北到处播种药材,药材原来的有用成分已经南辕北辙,何来药效。

第9篇:中药保健品范文

【关键字】 保健食品;添加成分;现状与对策

【中国分类号】 R2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14-01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监管体制不完善,加上食品市场的巨大范围,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地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隐患之一就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不择手段,钻行政监督管理“盲区”空子,即“我国食品检验部门监督抽验依据标准只检查与该产品相关的质控项目,而不涉及是否会有药品成分;药品检验部门又不具有对食品检验的资质”,擅自在食品中添加化学药品等化学成分,在广告宣传中极度夸大宣传治疗疾病等或其他特殊功效等等。同时不少经营者无法提供核准证明、供货商资质证明以及保健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而且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五花八门”,“食”、“食卫”、“卫食”、“卫健”、“卫食健”和“国食健”等各种字号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虽然,我国法律法规严格规定了保健食品与药品必须区别清晰,但一些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

一、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主要存在问题的现状

1、夸大广告宣传 主要是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不实、夸大治病防病效果的;未标明广告批准文号、标志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使用医疗用语或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的;利用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形象证明的;普通食品宣传保健作用的等等,为达到广告宣传的治病防病效果,违法添加化学等药物成分,其结果则是严重威胁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保健食品“食药不分”,埋下了保健食品“安全隐患”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严格规定了保健食品与药品必须区别清晰,但实际状况是保健食品与药品常常“难分难解”。从剂型上看,目前市场生产和销售的保健食品90%左右为口服液、胶囊、冲剂和片剂等形式,与药品的剂型基本相同,客观上容易与药品相混同。从功能上看,一些保健食品企业在广告宣传时,常常把保健食品的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功能和药品的降血脂、降血糖功能加以混淆。从成分上看,有关部门对部分保健食品摸底检测发现,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问题比较突出。如降血糖类:非法添加格列苯脲、格列奇特等,这违反了我国食品卫生法第十条的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减肥类食品:擅自添加化学药品“西布曲明”。以上种种情况,实际上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埋下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监管不力是导致食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多头管理导致职能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协调难度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采取的是分段管理体制,种养、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分别由农业、质检、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多头管理,难以实施有效监管。药品检验部门虽然有药品检测技术人员和检测技术设备,但依目前国家食品相关法律,则无权检测保健食品。

二、监管对策

1、 针对目前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等成分突出问题,笔者以为应加大对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可以利用国家现有的各级药品检验机构的技术力量,加以资金、设备、人员投入,对食品市场可疑品种加大抽验检查力度。

2、 加大对食品广告的查处力度,以杜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现象。目前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甚至是“谋财害命”。一些保健食品堂而皇之地宣传能够辅助治疗肿瘤,甚至宣称不用吃药能够降血糖、血脂等。一些保健食品在宣传时没有说明“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就是一些保健食品的宣传,常常借助“专家”、“名人”的“面孔”,以宣传“科学”知识的形式出现,消费者真假难辨。一些主流媒体,由于利益驱动,对保健食品的宣传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因此,各地政府成立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应把食品广告的监督检查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以杜绝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等成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