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财税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税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税管理制度

第1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 企业 财务管理

财政税务是国家收入的其中一个项目,由于其所占比重较大,已经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税务是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强制从社会财富中获得一部分收入,是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而收取部分费用,以应对公共开支,保障国家机器有序运行。财政税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将财政税务的收取、分配、支出进行制度化的管理,从而使得财政税务的运行变得合理高效,有利于国家管理财政税务的方方面面。

财政税务不仅仅扮演着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还承担着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职能。财政税务的收支作为财政政策的主要部分,通过税收制度的政策调整,达到控制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效果。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市场参与主体造成重要的影响,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

一、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概述

所谓的财政税务制度,就是将财政税务的一系列发挥作用的过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法律约束力,从而要求被约束者无条件遵守,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谐。财政税务制度包括了税收征收的管理规定、课税标准以及各种与税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这一制度集中反映了纳税人与国家税收机关之间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所以需要充分保障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从而避免了各种可能引发问题的情况出现。同时,财政税务的收支也是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对财政税务的收支调整能够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从而成为国家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具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了很多的新模式,在新情况出现的背景下,需要不断调整我国的各种财政政策以适应我国出现的宏观经济新变化的情况。同时,国家的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市场参与主体――企业的变化,在国家调整财政税务制度的过程中企业也会调整内部财务制度,以适应这些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作出合理的税务规划,从而达到合理降低企业纳税支出,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的目的。所以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会对国家的经济状况造成影响。

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在考量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时,需要充分分析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影响主体,然后再依据影响主体考量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起的问题。财政税务制度作为一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的制度,不仅涉及到财政税务制度的规划主体政府,还会深刻影响到财政税务制度的服务主体企业。财政税务制度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还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税收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成本,是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状况的。税务制度的变化,意味着相应的课税方法和课税数目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企业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不断调整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降低税收等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同时,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发生改革之后,会对市场形成一种政策导向,使得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发生变化,比如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活动,影响着企业高层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通过层层递进的关系,从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到微观主体的内部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的影响机制,而这种一整套政策传导机制会形成双刃剑的效果。如果政策所引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估计,将会引发系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2.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起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

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作为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存在着政策传导的机制,对于政策的影响拥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这就使得政策的传导存在着时滞性。这种政策传导存在的时滞性就会对企业的成本构成上涨的风险,由于国家改动了原本的财政税务制度,而企业存在着一种行为滞后,使得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国家政策的变动做出充分的了解,从而存在着违反财政税务政策的风险,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由国家财政税务政策改动引起的滞后性,导致了企业在从事相关经济活动时,付出了额外的经营成本,当然这种成本包括对内和对外的成本。

当然,企业成本的增长还来自企业管理成本的增长。由于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通过政策传导机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制度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会对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这种调整,需要依据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程度进行,由于财务管理活动本身的严谨性,所以在调整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将很多的具体操作细则进行调整,同时一些财务管理的机构或者人员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造成了短期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如果遇到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更严重的将会导致企I破产倒闭等状况出现。

3.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人员的培训成本

国家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过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下影响最为直接的企业部门。税务活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最为重要的一项,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都会对税务活动给予重视,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和物力对企业的税务活动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从而形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正面的影响。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危机主要来源于税务活动的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了财务方面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导致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经营费用,并且承担着企业信誉损失的风险,无形损失也会影响企业的今后发展。

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调整之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自然需要调整,同时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重新调整。由于我国企业现今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有限,总体上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而且存在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导致企业招收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符合专业需求,在后期严重影响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对这些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国家财政税务政策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在人员招聘或现有员工的培训上,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内部人员培训成本,同时还需要承担企业在培训之后员工跳槽的预期沉没成本。

4.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影响了企业内部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

财政税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制度规定下对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活动的长期规范,进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发生改变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这种国家层面的政策变化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会促使企业的决策层调整原本的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达到基层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相适应的目的,以减小由于这两种制度冲突而带来的企业的成本增加。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变化之后,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制度的变化,已达到所需达到的政策指导效果。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难免会存在思维转换的困难,从而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人员正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制度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设立一个缓冲期,以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一个时间段的缓冲,适应这些政策的变化。

三、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充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企业在涉及财务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带来的冲击。这就要求企业决策机构在审议财务管理制度规划时,需要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具有政策弹性,能够依据现实经济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以充分适应现实经济状况的变化,使企业的政策成本降到最低。企业要想制定具有政策弹性的制度,需要企业决策者具有能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能力,通过这种了解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能力,及时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做出有效的政策预期,从而能够降低政策滞后性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

现实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虽然呈现出不可预测的性质,但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存在的,也就是存在着宏观经济情况的基本运行规律,只要能够认识到这种规律性的存在,就能够存在着对国家政策总体方向的判断,从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层面及时的做出调整。同时,完整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有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在财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和运行环节进行层层把关,及早发现风险因子,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降低企业的不必要损失。尤其是在这种国家政策变革的时期内,由于企业内部需要调整相关政策,导致出现风险的机率上升,企业内部需要充分做好危机应对的准备,以防危机出现。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在财务方面的职业训练,在理顺财务管理范围和部门关系之后,财务管理技能的提高也是重要的方面。在之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成本分析时,提到了企业总体上不能够足够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而专业化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企业需要充分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力,才能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可以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定点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调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相当重要,只有在企业员工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员工才会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努力完成好自身的工作。而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严谨性要求较高,只有员工能够保持好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3.建立企业内部完整的财务管理机构,增强对财务管理的掌控力

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在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执行机构来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高效有执行力的财务管理机构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内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在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而@种管理机构的存在能够从财务管理的方面统筹协调整个企业的运行,确保企业内部有效有序的运转。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能够统一将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的制度落实到地,也能扮演财务信息转运的角色,将各种财务信息提供给各个部门决策使用,可以充分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也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进行,有效防止企业的财务风险。

4.更新企业内部员工的观念,从而适应改革变化

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之下,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就给予财务管理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企业要在日常管理中重视财务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机制的约束力对常规的财务活动规范秩序,同时能够规避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在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进行财务开支,要建立费用开支的审查机制,对于各项费用开支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观念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从而能够适应制度变化,使得制度变化不会影响企业内部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昀.试析营改增税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124+175.

[2]聂亦慧,郭世超.营改增税务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5:133-134.

[3]王红敏.浅谈“营改增”税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J].财政监督,2014,26:71-72.

第2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由于资本不足,持续经营能力不强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给企业的长期收益和发展带来了障碍。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三是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够热心。

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分,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欠佳,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没有具体的制度可遵循,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容易使企业出现各种管理漏洞,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与一般从业人员多具有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使得制度的约束力不强,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财税公司现状

目前,国内财税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行业低价恶性竞争,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素质偏低,财税企业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市场拓展上,无法投入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来提升职员的专业技术,财税服务无法给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存在巨大财税风险隐患。

下面通过具体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例如,一家最小规模的财税公司,在V州或深圳市区要付出的成本如下:

房租(即便最小规模的财税公司,其办公室租金也在6000元左右,除非是自己提供职场)

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会计师3名(每月每人的社保费用在5000~10000元,除非企业的负责人有财税经验)

一般会计助理2~3人(每月每人社保费用通常在3000~5000元)

水电管理费(每月最少1000元)

电话网络费用(每月最少1000元)

其他杂费(每月至少1000元)

一番核算下来,要保证规范地营运,一个月需要4万元左右,才能从软件到硬件上保证客户的财税服务质量。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费用需要多少客户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如果每个小规模企业一个月收取500元费,至少需要80家客户,才能保证公司不亏本,即使有90家客户,公司每月盈利也不到5000元,除掉税负,那么90家小规模客户,平均每个人要负责20家左右的业务沟通及账务的跟进处理,基本可以保证质量。

但是,如果每月小规模客户只收取300元甚至更低的费,那么就需要160家客户来维持运转,但每月盈利不到5000元。那么每个人的工作量几乎翻倍,服务质量就令人担忧了。还有很多公司恶性竞争,只收100?200元费,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可想而知。这里还没有核算企业人员流动带来的管理困扰和增加成本。

通过梳理这些数据,很多人会说90家客户1~2人就可以提供服务,不需要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那么给出这种说法的人到底给客户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一起来看看现状:

目前大部分财税公司,每个月服务内容就是整理客户提供的原始单据并通过财务软件做出报表,然后每月进行国地税申报,那些原始单据到底是否合理,是否真实有效尚且不知,有的财税公司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客户只需要把资料扫描或拍个照片发给他们,就可以做账务处理,根本没有看到真实单据,一个人做出来的账务不要说互相监督审核,更不要说还有精力就账务情况与客户沟通并帮企业规范财务状况了,完全是为了做账而做账,为了报税而报税,这样的服务怎么能帮企业做到把控财税风险呢?笔者想要表达的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一个医生看不到病人,仅仅拍个照片发给医生就可以诊断病情吗?真正专业的财税,应该拥有专业素质的财税服务团队,通过企业的实际营运业务,及时化解企业的财税风险,让企业针对财税风险随时调整经营业务,起到真正的税务筹划作用。

财税管理师成职场新宠

第3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乡镇 基层行政单位 财税财会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我国乡镇财政出现巨额亏空的说法屡见不鲜。早在1999年,中国官方就对1998年底以前乡村两级自身的各种债务、债权和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进行一次彻底清查。虽然至今仍未知确切的结果,但中国基层政府的负债状况惊人应是确凿无疑。因此,具体到了解我国乡镇财政的实际现状,探讨我国乡镇财税财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乡镇财税财会的管理水平,改善我国乡镇基层单位财政状况,以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就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我国乡镇财税财会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环节缺乏必要的规范性

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的一个计划性的反应,它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等。有利于促进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但是,目前很多乡镇财政预算缺乏一套合理的批复、调整及执行的程序规范。如:在预算编制时,预算资金往往仅限于财政预算内的资金,而忽视非税收入的预算资金,导致预算编制不全面;在预算调整方面,部分乡镇在调整预算时,缺乏必要的审核批准程序,导致很多预算调整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就随意更改;在预算执行上,也并没有根据财政预算制度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规范的使用。

(二)财税管理与会计审核不相符

会计审核作为财税管理的必要手段,必须要与财税管理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乡镇财政的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乡镇行政机关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而乡镇所属单位的财务大多又较为琐碎复杂,财政会计核算的难度相对较大,这就导致财政管理与会计审核不相符,造成账目内容不规范、混乱、不真实等情况出现。

(三)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力

所谓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一般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并需要单独报账、单独结算的资金。然而,由于乡镇基层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普遍存在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出现,在实际工作中,专项资金也未按要求进行单独核算,多是混在经常性科目中,致使专项资金未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三、加强乡镇财税财会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系

一套健全的乡镇财政预算体系是乡镇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的必要保证,针对乡镇财政预算中存在的批复、调整和执行过程的不规范的现象,首先应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加强财政预算程序的规范性。在预算编制上,预算编制政府的税收收入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非税收收入的预算编制,尽可能做到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在预算调整中,应严格界定预算调整的适用范围和调整程序,并严格执行,严厉杜绝随意更改的现象;在预算执行上,也要加强监督机制,对预算资金的落实到位情况予以监督。

(二)将会计审核与财政管理相结合

制定一套适合乡镇财政管理的会计审核制度,规范财务审核。在具体的执行上可以实行财务所长复核,会计记账,出纳管钱的相互制约机制,对于票据的统一管理、账户的设置、采购的统办以及集中支付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确保会计审核与财政管理相统一。

(三)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

专项资金是政府发挥调控功能,集中财力办大事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乡镇基层单位应加强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首先,应该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建设,对于专项资金设置单独的会计账目,并且对于专项资金的去向要设置支出明细,避免将专项账目混在经常性科目中造成核算困难。同时,要加强专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做到谁使用,谁就要管理负责,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坚决杜绝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对于违反专项资金监管制度的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惩处追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乡镇财税财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点的问题,这需要不断加强深化我国乡镇行政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提高乡镇财税财会管理的水平,改善我国乡镇财务状况,以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乡镇财税财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第4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41

1引言

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可以说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当中,也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很多方面,从电力企业的招投标、市场销售到企业的资本运行,都有着财税筹划的身影。电力企业往往都具有庞大的业务和经营资本,因此必须把财税筹划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除此以外,财税筹划还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之下进行,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财税筹划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多方面的资金,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2电力企业财税筹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21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不够重视

虽然说财税筹划工作在庞大的电力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往往对其认识程度不够,也就不重视财税筹划工作。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只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不关心一些其他的筹划管理,这也与电力企业的半封闭管理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关系。甚至一些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出现了要对财税工作做具体筹划,但是却被领导层否定的荒唐情况。这些问题都体现了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的不够重视,而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电力企业中,可以说领导层的重视是一件工作能够做好的基本保障,这也就是问题的一大根源。

22财税政策和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的财税政策中,一些对电力企业非常重要的政策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和标准,这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出现“主观理解”的问题,在进行了一定的财税筹划工作后发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相异,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出现问题。除以之外,不同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要求,都需要当地的电力企业去不断熟悉。从电力企业的财税制度上来说,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相关部门没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规范。

23财税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员欠缺培训

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工作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方法为主,其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实际的办公中甚至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仅仅依靠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判断就做出决定。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或者很多财税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专职的财税工作人员很少。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财税工作人员事务繁多,跑税务局、加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不能够专心投入财税工作,更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财税方面的工作。

3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相关管理路径

31增强对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正确应对财税风险

电力企业要做好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国家的相关要求、规范做充分了解。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近些年已经进行了“营改增”等多种税务、税制改革,其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相关财税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对新税制、税务情况做到一清二楚,尽快改变在以往财税制度下的财税管理方式。展开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增强电力企业的财税风险意识,做好应对财税风险的相关工作。在国家实行新财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先行的企业财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更新,有序地开展新工作。要统筹好设计财税方面和资金方面上的各种经营业务,加强对企业现有财税制度的研究,保证企业的财税工作符合当前财税政策和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发挥好财税工作的监督作用,监督财税工作的进行和国家专项财政资金专款专用,保证电力企业的纳税工作。

第二,制定完善的电力企业财税相关工作流程。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中都缺乏细则化的规范,首先就要明确国家专项财政拨款的各方面运行,从申报到具体专款专用都要有一整套工作流程,并且要在这其中起到监管的作用。同时,要把企业的财政相关预算、财政资金使用、财务核查等建立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整合资源下进行财税工作。同时,要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新税法的相关要求,对企业实际的财税业务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做好财税风险的应对,保证企业财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部门的信息和财税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套应对的工作体系,财税工作很难把很多杂项综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电力企业财税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定期对工作进行汇总存档和总结。在财税工作人员方面,要减少兼职人员的存在,专门聘用专职财税工作人员,并且要求财税工作队伍定期召开财税工作研究会,进行具体的财税管理研究。

32创新财税工作方法,增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

电力企业作为财税大户,一定要对政府的财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税务部门的征收重点方面、查处多发方面做好自我核查,保证税务上缴无遗漏。在这其中,我们还要对税收稽查过程做充分的了解,找出企业自身财税方面与税务部门要求不吻合的方面,建立专门的交流工作组,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解决相关争议问题。除此以外,还要对政府的各方面财税政策拿捏到位,通过正确的理解来进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这其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要对国家优惠财税政策大力争取。我们要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国家优惠财税政策的经营方向和相关业务,积极与地方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得到国家的相关支持。第二是要得到当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出台大的财税政策后,地方也会有相应举措,一定要争取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4结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下,加强电力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完善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寻找财税管理新思路和新路径,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辉,薄会东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2]於亚洲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及财税政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唐瑞娟,黄永忠财税激励政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

[4]聂新伟,余熙国内外支持绿色电力发展财税政策体系比较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6(4)

第5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管理不规范,同时缺乏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信息化程度往往较低,甚至连基本的会计电算化都未实现,财务风险及税务风险高。此外,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培训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缺乏功能强大的平台,业务拓展遇到瓶颈,不能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端的服务。

云计算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有效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为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提供了一种软件服务化、资源虚拟化、系统透明化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多用户低成本共享计算资源。应用云计算技术开发的浩天云会计平台能够实现在线处理会计信息、按需付费、资源高度共享,促使财务信息化业务走向专业化、集中化。

在云计算和SaaS模式下,客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使用证账表等会计日常业务处理及财务分析等服务,按需付费,享受专业便捷、协同高效的会计信息管理和增值服务,突破了企业自行、联合开发和购买专业化会计软件的模式。应用云计算能够实现跨平台免安装,在线使用软件服务,并且广义的云应突破企业集团的界限,在全国甚至全球合作机构之间实现在线服务。云计算在线会计服务模式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摆脱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同时为进一步解决信息披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神州浩天推出的浩天云会计产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第一、突破了SaaS应用的局限。本项目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IaaS平台提供的大规模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网络带宽、网络安全、运维监控等技术,以及PaaS平台提供的负载均衡服务、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海量对象存储服务、缓存服务、消息中间件服务等技术,向上层SaaS应用提供大量高性能、高稳定、高弹性、易管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充分利用云计算和SaaS模式的特点和长处,使二者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打造安全、廉价、高效、可靠的云服务平台

第二、示范性的财税服务云平台。本产品为用户打造了一个示范性的财税综合服务云平台,用户无论何时,身在何地,使用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只要接入“云”中,就可以随时掌控自己的财税业务,使信息化成为一种像水、电一样方便地按需购买、按需使用的共用事业服务。

第6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关键词:纳税遵从观税收管理建

一、纳税遵从观的含义及特点

纳税遵从,来源于TaxCompliance的翻译,是指纳税义务人遵照税收法令及税收政策,向国家正确计算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的行为。它是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或自身利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服从税法的程度。关于纳税遵从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始于美国,我国在《2002年一2006年中国税收征饭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纳税遵从”的概念,提出了“如何建立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这一重要命题,研究如何才能在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同时,纳税人也能“诚信纳税”,建立起符合“和谐社会”要义的税收征纳关系和社会主义税收新秩序。

实现较高的纳税遵从必须基于三个条件:一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应承担的纳税义务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纳税人对税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有正确的认识,纳税人的价值追求与税法的价值目标相一致;三是能够意识到采取违法、非法等手段偷逃税款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纳税风险。纳税遵从观下企业税收管理目标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具体由发票管理、涉税会计处理、报表纳税评估、纳税申报等环节组成。

二、树立纳税遵从观,防范企业涉税风险

(一)建立稳定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动态掌握税收政策及变化。纳税人只有在熟练掌握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强化纳税意识,实现纳税遵从。税收政策是基础,及时获得和掌握税收政策,可以防止政策信息不对称,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税收政策数量多,时间跨度长,税收政策之间在内容上有覆盖性,这种“补丁上打补丁’,的浩繁的税收政策需要企业专门安排专业税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梳理。了解税收政策的途径较多,可以上网查找,如上国家税务总局的网站查找,可以拨打税务服务电话12366查询,也可以通过订阅财税政策公报类期刊获取财税政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定期派员参加税务培训学习,听取立法者、专家和学者的辅导讲座,加深对政策的理解等。企业专业税务管理人员通过这些渠道,动态了解并掌握同一税种政策的变化趋势和关于同一涉税事项税收政策的变化内容,正确理解具体税收政策的精神和要义,以便依法处理涉税事项,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二)建立以发票、合同、资金和库存为链条的涉税管理制度。企业要根据经营活动特点,结合业务流程,建立和健全以发票、合同、资金和库存为链条的管理制度,系统地处理好相关业务,若只管一单一环节,割裂其他环节,则税务风险较大。如加强发票管理方面,必须取得合法和有效凭证,具体为国税部门监制的发票、地税部门监制的发票、发票管理办法授权的企业自制票据(如银行利息单、机票、下资表)、财政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如土地出让金)以及境外合法机构有效凭证(如外汇付款凭证、对方收汇凭证、相关协议、中介机构鉴询三报告)等。

第7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不断进行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开始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是按照放权让利、搞活经济,逐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扩大地方的财权和财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构建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税体制新框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成了财政支出体制、预算体制的优化及税制转型等任务。

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正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继续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现行的财税体制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与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尤其是与当前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财政税收体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军区医院作为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制改革创新方面也必须做好相关工作。以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自身存在的弊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针思路,提出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对策。

一、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是关系着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

财政体制建立的基础是政府体制,由政府体制决定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决定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分配,这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现状。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从财政政策和各项财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到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收支模式、收支结构的确定等,都是由中央政府决策。而地方政府仅在中央集权统一决策或授权下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一直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遵循着“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的模式。分税制改革使得我国分税分级财政的框架初步形成,既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梳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方面实现预期效果,显著提高了财政总体实力与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是关系着社会经济不断高效发展的重要任务。因而对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综合分析,明确清楚现时状况。伴随着改革的逐步加深,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财税管理难以控制;监督监管不到位;民主管理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在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影响着管理人员,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对有关财政税收,产生诸多弊端。

(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来有益经验,在新形式新环境下坚定不移的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有益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

现行财政税收体制已不适应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新一轮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有:一是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以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以及收入权力和收入能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比例,适当减少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财政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需要赋予地方必要的财政权力,逐步实现从财力性分权向制度性分权过渡。军区医院也应梳理和政府的权责关系,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军区医院自身财政管理的体制。二是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收入机制。一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关卡。改革是从“放让权力”开始的,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建立和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税收制度是必须的。政府需要承担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只能,严格规范收入机制,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三是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增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四是建立健全宏观税负水平适中、税负结构公平合理、主体税种设计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合理的税收制度,是加快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结束语

财政税收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使其在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摒除现行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财税管理问题,加强监督监管;完善民主管理体系;健全各种体制机制。尽快建立新的财政税收体制,以适应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娥.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0)

[2]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第8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2009年工作总体上着重围绕“明确三大目标、突出三大重点、创新三个机制”

1.明确三大目标。即:财税收支总量目标、财政支出结构目标、财税运行质量目标。要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完成财政收支预算和地税收入计划,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用于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降低行政成本性支出比重;强化“地方财政收入”概念,在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的前提下,提高财政总收入中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强地方可用财力;同时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科学发展理念,做到债务可控,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稳健运行。

2.突出三大重点。一是在“收”字上出实招,拓宽三个渠道。把依法治税与帮扶企业统一起来,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既发挥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应,又做深做细征管工作,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拓宽理财领域,强化非税管理,推进社保费“五费合征”。加强与国税、罚没收入执罚单位的协作配合,齐心协力抓收入。二是在“管”字上下功夫,做到“三个子”管理。所有政府性收入实行财政统筹管理,实行一个“笼子”管理收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以一本预算综合、完整反映一个“盘子”总预算;推进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标志的国库支付制度,实行一个“口子”管支出。三是在“用”字上严把关,处理好必用与可用、多用与少用、急用与缓用、有效使用与监管的四个关系。

3.创新“三个机制”。一是创新财源培植机制。充分利用新一轮省对市县财政体制奖补机制特别是营业税奖励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丰富财政支持经济增长的手段,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贴息、奖励、政府采购等手段支持经济增长,实施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资的财政支持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突出支持港区开发建设、工业产业转型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财税增收格局。二是创新财政筹融资机制。处理好扩大内需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财政投资项目。狠抓土地出让收支计划管理,增强国司担保能力,稳妥调度财政资金,加强财政资金增值运作,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做好与上级项目对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三是创新财税协调机制。多争取社会各界对财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优化工作环境和办公环境;围绕强化税收征管、推进财税改革,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综合协税、护税体系;积极培育财税文化,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思路,牢固树立政治、经济、法治、创新、服务、风险“六种意识”,念好“实、稳、优”三字诀,正确看待津补贴规范后个人薪酬待遇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管理长效机制。

三、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圆满完成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提高财税科学发展水平。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着力提高思想认识。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网上辅导、专题讲座、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切实解决好干部思想观念上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要使干部树立起“越是困难形势,越要科学发展”的理念,摒弃面对困难相互推诿、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的精神状态,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着力增强实践能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年度工作任务落实,组织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财税大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以蹲点调研、课题调研、座谈会等形式,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深入调研,千方百计为税收增收出谋划策。三是着力强化整改落实。针对社会各界反馈来的意见、建议,认真组织梳理,分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进入制度化流程,成为工作的常态,形成一种氛围。四是着力取得工作实效。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克难攻坚上来,体现到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路方法和体制机制上来,用推动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促进财税事业更好地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二)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我们必须按照抓紧、抓早、抓实的要求,出实招、增实效,坚持“任务到分局,责任到片区、奖罚到个人”的原则,全力完成增长6%的目标任务。一是科学指导组织收入。按照“法治、务实、有为”的要求,全面开展税源分析、税收预测预警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强化重点税源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析,强化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坚决堵塞征管漏洞,始终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二是强化主体税种管理。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营业税征管,强化对农村建房、房屋租赁、资产转让、餐饮住宿、休闲健身等行业的税收征管,探索无证房产处置的有效方法,推广应用《税友20*》不动产建筑业税收项目管理软件。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汇算清缴工作,加强非居民企业、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管理和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三是优化地方税费管理。加强信息比对和委托代征工作,着力加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管。认真抓好外资企业房产税征管,全面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税源信息。落实好车船税交警部门代收代缴工作。落实房地产交易一体化税收征收管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计划和征缴管理,强化罚没收入管理,拓宽政府非税收入范围和征收渠道。四是夯实税收征管基础。进一步完善现有征管模式,建立健全定期税源管理分析例会制度,完善信息比对、纳税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组织年度税源结算,加强案头分析,密切管查协作,推行税源绩效管理,夯实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等税源基础工作。落实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管办法,强化个体税收征管。五是扎实推进“五费合征”。全面落实“五费合征”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调整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政策。完善和规范缴费登记、申报、缴纳、评估、检查及费源管理等征管流程,不断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管。六是继续优化纳税服务。把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统一起来,更加重视税收征管的公正性、优惠政策落实的公平性和管理服务的人性化。加强税费政策宣传,有效整合“财税百晓”服务、面对面和电话咨询服务、短信服务等多种服务资源,构建大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以“十百千万送服务”为主要载体的企业减负“春雨”专项行动,让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

(三)以勤俭节约为途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意识,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进一步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把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的各项支出,保障重点支出需要。2009年机关公用经费按预算数核减5%,接待、会议、车辆运行经费“零”增长,出国经费比上年压缩20%;压缩项目经费,按照工作任务和实际情况实行零基预算,公务用车购置冻结一年,核减、压缩的预算经费用于民生等重点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调整行为,除特殊事项外,执行中原则上不进行预算追加。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切实解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分散和使用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等统筹财力的安排,重点保证续建项目,新增项目从严控制在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扩大内需十大措施范围内。

(四)以保稳促调为根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保增长作为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帮减负,促发展。“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在当前形势下,保企业就是保经济、保就业、保民生、保税收。深入开展企业减负“春雨”专项行动,认真抓好社保费减征一个月、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和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等帮扶工作,加强税企沟通,优化纳税服务;认真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和暂停征收部分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帮扶企业尽快度过难关。二是拓市场,保增长。抓住沿海产业带建设启动,构建“一轴一湾四片四区”格局等发展机遇,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一批新兴产业在*落户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安排好财力,加大筹融资力度,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支持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三是抓转型、促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使用好2000万元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新企业所得税法“产业优惠”导向作用,支持“标准化战略”实施,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好市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奖励办法,完善小企业贷款和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办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四是扶“三农”,扩内需。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的总量和比重。继续推动整合相关支农政策和资金,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着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创业,实施家电下乡补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部署,按照“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的方法,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教育优化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城乡义务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提高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各项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与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衔接;强化预防保健、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企业稳定用工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提高低保补助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健全生态功能禁入区生态补偿机制,支持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支持“平安*”建设,保障公检法司财政投入,维护稳定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经费,提高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加大对安全生产投入,完善财政救灾应急预案,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第9篇:企业财税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类金融机构 财税管理 特点

通常情况下,类金融机构即“一行三会”主管外的金融企业,例如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类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和实际运作与金融类机构存在显著的差距,所以其采用的财税实务管理方法相比金融类机构也存在差异,要实现类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符合其特点的财务管理展开研究。

一、类金融中担保机构财务工作特点分析

(一)注重预算管理

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为担保公司管理决策、评估经营目标实现程度等提供依据,保证股东收益,所以在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缩减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距问题一直被高度关注。现阶段担保机构主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预算:首先,全员预算,考虑到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担保公司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控制与监督职能的发挥,所以在担保机构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将机构整体的目标分解,然后结合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进而使担保机构内部每个员工对机构的发展方向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任务量以及在任务量完成过程中的支出费用,这不仅可以保证预算的落实,而且有利于担保机构年度构架的稳定。其次,分层次管理,担保机构内,董事会层面、总经理层面和各部门层面要结合自身的权责对预算任务进行细分,然后将分解的情况汇总,可以使预算的额度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偏差进一步的缩减。再次,正逆向预算编制同时进行,正向的预算过程和反向的推算论证过程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所以担保机构在常规预算工作后,会在各部门进行独立预算,然后向财务部门汇总,由财务部门结合分解指标对预算任务编制的合理性进行盘算,如果发现偏差,需要进一步挖掘出现偏差的原因,这一方面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担保机构内部部门间的沟通,使各部门对自身可利用资源数量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避免对资源的浪费。

(二)注重结合量化的财务指标实现全员考核

随着类金融中担保机构的不断发展,其逐渐认识到绩效考核并不局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担保的整体经营目标明_后,结合完善、具有可操作性且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可以实现内部考核。现阶段担保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将基于财务核算的不良率、资金利用率、收息率、逾期率等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依据,既可以对担保运行的实际状况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准确的判断担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担保的抗风险能力。另外,现阶段担保在进行财务考核的过程中采用分层、分岗的办法,结合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确定具体的考核标准,例如,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以风险控制为主,所以考核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不良率和逾期率;客户服务部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客户关系,所以其在考核的过程中以收息率、利息实收率、老客户新担保数、客户数量、担保后期服务、客户管理等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等[3]。这种分层分岗的考核,实际上是实现了通过财务指标对全员的考核,是对财务数据充分利用的体现。

由于类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所以在除担保以外的其他类金融机构中也可以发现类似担保财务实务的特点,所以了解担保在财务实务方面的成功,可以为建立适用与类金融机构整体的财务管理机制和方法提供借鉴。

二、类金融中担保机构税务工作特点分析

类金融中的担保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设计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目和税率,在税务工作具体开展时还要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政策和税收优惠,完成纳税申报、财务处理、风险提示等任务,可见税务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关系到担保机构的收益和法律风险,所以担保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税务工作予以高度关注。要了解类金融担保机构税务工作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准确把握担保机构税务实务工作的依据

在营业税税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采用5%的税率进行计算的同时,考虑担保机构自身是否满足享受国家营业税优惠的六个条件,在确定具有享受资格的前提下,享受三年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受到先征后返的营业税后,税务人员应该在是企业实际受到后,在借方记录银行存款等科目,在贷方记录营业税金及附加或其他业务支出,以此保证营业税的先征后返过程不会导致税务记录的混乱,造成偷税现象的发生,在营业税税务进行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确认借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收入,避免担保机构因营业税记录误差造成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实务处理的过程中,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由于政府对担保机构采取的政府补助、奖励政策等支持,所以税务人员应按照国家统一的程序申报代偿补贴,并进行扶持奖励、专项收入会计处理,专项用途财政资金处理以及相关费用的扣除等工作,其中扣除工作设计到睡前是否可以全额扣除、是否可以限额扣除、是否可以扣除等费用划分,这对税务人员的税务处理能力和税务处理经验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类金融担保对税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所以税务处理队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降低了担保面临法律风险的概率,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出上述列举的两项税务外,担保涉及的其他税务工作也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任何财务人员不能随意的调整税率或随意的运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否则可能使担保机构面临法律惩处。

(二)合理的应用国家的优惠政策

我国现阶段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适用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其中担保公司在“金融服务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中被提及,所以位于西部地区的担保机构在税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此优惠,如果担保财务实务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应用国家优惠政策,会直接导致担保公司利润的缩减,影响国家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可见担保财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避免可能给担保机构带来法律风险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应对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全面、准确的了解,在税务工作中有效应用,保证担保公司利益的合法化和最大化。

(三)注重税务工作的细节

在税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任何细节均可能影响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所以税务人员在进行自我优化的过程中,应对税务处理的细节问题进行不断的优化和纠正。例如在处理担保补偿准备金的过程中,会涉及应收代偿款、担保赔偿准备金等多种科目,而且在会计提取的过程中,要结合担保赔偿准备金与当年担保责任余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提取,在提取、担保公司代偿、确定忍受贷款无法全部回收、收到代偿款本息、受到规定的代偿补贴等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会计实务记录,如果税务人员记录不准确或在记录的过程中较混乱,将直接影响担保机构的实际利润。

可见,类金融担保机构在进行税务处理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多,面对的情况也较复杂,完全凭借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开展税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担保机构在国家审计的基础上,要积极的在内部建立专项部门,通过内部审计抑制税务、财务管理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类金融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并不能被金融机构完全取代,并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对其各方面进行优化,这为类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针对类金融中担保的财税实务工作展开研究,实际上就是为类金融中担保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优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师桂峰.小贷的高效财务管理法[J]. 首席财务官,2015.

[2]潘忠.财务管理在担保行业的作用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5.

[3]张乐.对外担保财务管理方法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5.

[4]刘毳. 石岘纸业债转股类金融不良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