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苔丝的悲剧范文

苔丝的悲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苔丝的悲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自尊;世俗偏见;双亲失职:贫穷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讲述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从而表达了对英国下层阶级,特别是妇女在道义上的深切同情。善良的苔丝本应该享受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可是事与愿违,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许多人认为苔丝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超力,比如命运的左右。

    在小说中,苔丝是一位纯洁的女性,她性格上不存在任何导致悲剧的缺陷。她在无知的情况下被亚雷克侵犯,作为一名受害者,等待苔丝的不是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而是人们的异样眼光和唾弃。由此,苔丝与命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苔丝竭尽全力摆脱萦绕在脑海中的不光彩的过去,奋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这一切都无果而终。她被世俗和社会打上罪人的烙印,并屡次被侵犯她的人设计陷害。更可悲的是当侵犯者——亚雷克逍遥法外时,苔丝却独自承担所有的不公。最终,绝望中的苔丝刺死了亚雷克,并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哈代似乎借此表达,每一个人都是命运手中的玩物,命运主宰一切。在与命运的交锋中,人始终处于劣势。

    苔丝首先在正确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随后又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正确的人。当她拼命地抵触错误的人的时候,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这个错误的人影响了苔丝的整个人生。而当她遇到正确的人时,残酷的命运甚至连坦白的机会都不曾给予苔丝。当苔丝在婚前企图向安吉尔告知不光彩的过去时,她的坦白信竟然阴差阳错地被塞到地毯之下。继而更为残酷的是当苔丝放弃了希望,屈从于亚雷克后,安吉尔又悔过自新,前来与苔丝重归于好。读者似乎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一双无形的手,一双命运的手将苔丝玩弄于股掌之中。

    苔丝的本性中蕴藏着强烈的自尊。从一开始,苔丝就不情愿去拜访所谓的本家以寻求帮助。若不是她心中认定她就是杀死家中唯一一匹老马——王子的凶手,她绝不会迈出那一步。失去后,苔丝拖着沉重的行李义无反顾地逃离亚克雷的家,当亚克雷追上并再次向苔丝提供他所谓的爱心时,苔丝一口回绝了。如果我们说自尊使苔丝暂时逃脱亚克雷的控制的话,那么这种自尊在她遇见安吉尔后将她一步步推向悲剧。安吉尔拒绝原谅苔丝并狠心抛弃她远赴巴西,苔丝仍旧挣扎着存活下去,等待丈夫的回心转意。面对艰苦的条件,强烈的自尊使苔丝不曾像被告知的那样向安吉尔的父母寻求帮助,而是默默地独自承担痛苦与孤独。

    苔丝在小说中自始至终都承受着社会世俗对她的束缚和偏见。在苔丝被侵犯后回家不久,她与所谓的表哥不正常的关系就在马勒村中迅速传开。邻居们纷纷对她的所谓不道德的行为表示蔑视。甚至连苔丝的朋友都认为她不是原来的苔丝了。苔丝竭力摆脱过去的阴影,不受流言蜚语的干扰,所以她每日的放松活动仅仅局限为日落后林中的散步。苔丝的新生儿在没有受洗礼的情况下夭折了,苔丝的父亲拒绝为其请牧师,因为他认为苔丝和她的孩子已经使他们高贵家族蒙羞,不应该再让牧师刺探他的家事。为此苔丝不得不自己为孩子洗礼。在苔丝的父亲去世后,可怕的世俗观念又使他们被迫搬离住处,无家可归。

    贫穷是导致苔丝去认本家的最直接的原因。得知自己有高贵的血统后,苔丝的父亲便洋洋自得。看着喝的烂醉的父亲,苔丝不得不替父半夜赶路送蜂箱。途中,苔丝和弟弟都睡着了,突然她们被一件不幸的事情惊醒了,她们的马车和邮车相撞,这个事故要了王子的命。苔丝是唯一清楚没有马将会有什么后果的人,她羞愧万分,严厉地责各自己。此时,除了那所谓的贵族血统之外,他们家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带着内疚,她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来帮助家庭克服由贫穷所带来的困难。在安吉儿远去巴西后,苔丝重返贫穷的家照顾家人。而父亲的去世使她们雪上加霜。贫穷迫使苔丝不得不再一次屈服于亚克雷。苔丝家境的贫寒由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亲失职。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苔丝,虽然仅仅十七岁,但是作为家中长女,她不得不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父母的失职不仅使苔丝的家庭深陷贫穷,而且最终变相地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幸。苔丝的父亲一知道自己属于曾经高贵辉煌的家族,便自恃清高。

    此时苔丝的母亲非但不归劝丈夫,反而由此产生让苔丝去认本家的,然后趁机嫁给有钱人的愚蠢想法。当苔丝受到侵犯并拒绝嫁给亚克雷后,苔丝的母亲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她不停地抱怨苔丝光顾着自己,不为家里人着想。她甚至责备苔丝说如果不想嫁给亚克雷就应当更小心一些。苔丝的母亲从未考虑过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她从来没有警告过苔丝她所面临的那个危险。

    苔丝的悲剧与两个男性——亚克雷和安吉尔息息相关。亚克雷认为女性仅仅为男性的玩物而已,他对苔丝的追求更多是由于占有欲和;而安吉尔则相反,他对苔丝的看法太过理想化,他更多是从精神层面理解苔丝,并拒绝去更真实深刻地了解苔丝。亚克雷的引诱从肉体上毁了苔丝,他像鬼魂一样无时无刻不烦扰苔丝,这种烦扰使苔丝羞于见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地生活下去。迫不得已,苔丝远走他乡,去一个无人认识她的地区。即便这样,她不光彩的过去总是萦绕她心头,使她无法释怀。

    对于安吉尔,苔丝渴望得到他的爱。爱情像甜蜜的毒药一样让苔丝欣然接受并毁其一生。爱情的甜蜜使苔丝和安吉尔暂时忘却了各自的烦恼。当安吉尔得知苔丝与亚克雷的过去后,那份真挚的爱情就转化为苔丝不得不独自享用的毒药。苔丝苦苦哀求安吉尔原谅自己,所得到的仅仅是安吉尔狠心的拒绝。苔丝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孩,但是她在精神层面极度依赖安吉尔。在苔丝内心深处,她相信安吉尔比她高贵,认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表面上看,安吉尔比亚克雷好上百倍,但是他给苔丝带来的伤害却远远超过亚克雷。安吉尔拒绝原谅使苔丝悲痛欲绝。在没有安吉尔的日子里,为了生存,苔丝不得不去夫林库姆农场做工。

第2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两部作品

虽各有千秋, 但仔细分析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苔丝; 呼啸山庄; 悲剧

Abstract : From the new visual ang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excavate the tragic origins from two works of Tess of the DpUrbervilles and Wuthering Heights. The same tragic origin of theirs is love tragedy , social tragedy and personality tragedy. The different tragic origin is moral tragedy and psychological tragedy. Although two works have their strong points , while analysed carefully they have achieved the same goal with different means.

Key words : Tess of the DpUrbervilles ; Wuthering Heights ; tragedy

《苔丝》(1891) 和《呼啸山庄》(1847) 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名著。前者出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1840 —1928) 之笔, 后者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 —1848) 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两部作品相差近半个世纪, 两位作家也有着各自的经历, 当然存在着诸多不同。但两部作品都产生于维多利亚时期, 因此都带有那个时期的特点。多年来对两部作品的单独评论与分析可谓层出不穷、浩如烟海, 但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的还为数不多。本文则把两部作品放在了一起进行分析, 找出了它们的相同悲剧根源和不同悲剧根源,为进一步欣赏两部作品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1 相同的悲剧根源

111 爱情悲剧

11111 《苔丝》的悲剧

苔丝, 一个纯洁、美丽的农家女, 为了一家人的生存, 不情愿地去了所谓本家———亚雷家养鸡。终因年少不谙世事, 遭到亚雷这个恶棍的奸污, 从此开始了这个悲剧的第一步。她恨亚雷, 但没有屈服, 在家人的斥骂和邻居的白眼中, 艰难地生活着。苔丝的真爱是从在牛奶场做工开始的。在那儿她遇见了安吉尔·克莱, 她把他当成“天使”, 同时, “天使”也被漂亮的苔丝所吸引。他们彼此倾慕, 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都热爱音乐, 都信仰宗教, 过去都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克莱向苔丝求婚, 但失贞的耻辱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她曾多次拒绝。最后, 出于对爱的渴望, 她接受了他的爱, 并在新婚之夜, 因不愿欺骗克莱, 遂将她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这又开始了这个爱情悲剧的第二步。克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他的理智与修养刹那间全部被抛在一边, 把苔丝视为一个“堕落的女人”而弃她而去。这对苔丝的伤害比第一次更重。但她仍没放弃对爱的追求, 她一边做工, 一边寻找着她的爱人。命运似乎在捉弄温柔、善良、孝顺的苔丝, 父亲的死, 把她又一次推向亚雷。而此时, 克莱在失去苔丝之后才意识到他是多么爱她, 这时这对多难的爱人又重逢了。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 苔丝杀了亚雷, 争取到了一段与克莱的美好时光, 但这都是以苔丝的生命为代价的。这是一个超凡的爱情悲剧。

11112 《呼啸山庄》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是以希利克历夫与凯瑟琳的爱情为基点的。凯瑟琳虽为富家小姐, 却炽热地爱上了从街上捡回来的孤儿希利克利夫。她认为, 将他们二人连在一起的纽带几乎是神秘而不可言喻的: 在灵魂中他们最是自己的本相,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是同一种元素做成的, 都是荒原风景的孩子。这是一种来自生命本体之爱, 是灵魂之爱。但在选择结婚标准上, 她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没能摆脱画眉山庄优雅生活的诱感, 没能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为了满足虚荣, 为了获得社会权利与经济地位, 她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小主人, 从此开始了这个爱情悲剧。婚后, 荡不起感情波澜的家庭生活使凯瑟琳抑郁寡欢, 她发现失去的人比得到的好得多, 她对希利克历夫的爱有增无减。而希利克历夫在得知凯瑟琳要嫁给画眉山庄小主人后毅然离家出走。3 年后, 这对恋人得以相见, 而此时希利克历夫已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复仇者。凯瑟琳一直受着心灵的折磨, 忧郁绝食而死。希利克历夫在复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下一代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看到了当年他与凯瑟琳的爱情, 在爱的感召下, 他良心苏醒, 情不自禁地停止了复仇的双手。后来他也绝食而亡。这对相恋的灵魂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了。

112 社会悲剧

哈代生活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即维多利亚后期。曾经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逐步走向衰败,英国在世界上不再是独尊的形象, 因为美德等国家在钢铁和贸易等方面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 所以,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也在动摇, 随之出现了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工业入侵偏远落后的农业地区, 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 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因受着地主的无情剥削而面临生存危机。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以苔丝的美丽、灵巧、勤劳纯朴、善良刚毅, 如果生活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 过上普通百姓的日子是不难的, 然而经济的贫困、生活的艰苦把她一步步推向深渊, 最终成了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在小说结尾处讽刺地写道: “Justice” was done , and President of the Immortals had ended his sport with Tess. [1 ]哈代将Justice (正义) 一词置于引号中, 是在讽刺这个判决根本就不是正义的, 这个社会是“有毛病”的。

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初期, 即动荡不安的维多利亚初期。当时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英国社会, 甚至整个世界。随之而来的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重, 而相继出台的一些法律所保护的又是有钱人的利益, 所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之后又爆发了著名的“运动”, 罢工不断, 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每一个英国人的心灵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 即使是北部偏僻地区的地主们,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安然无事了[2] 。《呼啸山庄》的故事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没有这个大背景, 凯瑟琳不能违背意愿地嫁给画眉山庄的小主人。当时她的内心是有过激烈的斗争的: 假如我和希利克历夫结了婚, 我们俩都要沦为乞丐, 而要是嫁给了林敦, 我就可以帮助希利克历夫逃离哥哥的魔掌。出于这样的考虑, 凯瑟琳离开了希利克历夫, 才促成了后来的悲剧。可以说他们俩的爱是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所拆散的。

转贴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希利克历夫本人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 却仍然用私有制社会中人吃人的手段进行反抗。他没有财产, 却掠夺了财产来实施他的复仇计划, 使他从具人性人物沦为具兽性人物。这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a full human life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was impossible of attainment . [3] (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造就一个完整的人。作者译)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 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113 性格悲剧

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自身弱点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苔丝是一个单纯的乡村姑娘, 对周围这个“有毛病的世界”了解太少, 对爱情还没来得及有清醒认识就轻信受骗, 铸成了爱情悲剧的第一步。后来在流离失所的为难时刻, 她又违心地跟了亚雷。当然家庭所迫是主要原因, 但她还是轻信了亚雷的谎言, 以为丈夫永远也回不来了, 对爱情绝望才走向亚雷, 继而迈出了悲剧的最后一步。苔丝的善良天性没有给她带来好处, 却铸成了她的悲剧。

《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 性情复杂,“时而友爱, 时而狂暴, 时而温柔, 时而激动, 时而深情款款, 时而任性率性”[4 ] 。她致命的弱点是: 无法抗拒画眉山庄的优雅生活的吸引和自己的虚荣心。她觉得林敦漂亮, 和他在一起会很开心。他又年轻又有钱, 她会以这样的丈夫而自豪, 会令邻居们羡慕。而嫁给希利克历夫会贬低她自己的。就这样, 她被吸引得背叛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这种本性与希利克历夫是一体的, 只为那尘世的浮华的缘故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小主人。从此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她不仅轻贱了自己的一生, 也毁了希利克历夫的一生。

虽然她们难免有自身性格的弱点, 但如果说面对厄运她们逆来顺受, 荏弱无力, 自悲自怜, 那两位作家的艺术形象也就黯然失色了, 两部著作也就不称其为经典之作了。正是苔丝对命运的不屈不挠, 凯瑟琳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才使两部著作扣人心弦, 发人深省。

2 不同的悲剧原因

211 道德悲剧

《苔丝》那个年代正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世袭道德观念发生冲突, 社会物质供求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急剧深化的年代, 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面纱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道德的伪善面具不撕自破。男人主宰着社会, 妇女社会地位地下。清教思想统治着人们的灵魂, 禁欲思想盛行。所以,苔丝心目中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 而是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克莱。她因失身而自卑, 即使后来被丈夫抛弃, 她还认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默默忍受。在她的心灵深处, 还残留着许多封建道德和封建观念, 至死都没能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她的不幸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 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 她虽然是为了全家人毁了自己的一生,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克莱和她都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 但当知道苔丝的不幸之后,克莱内心深处顽固的道德偏见、男女不平等思想暴露无遗, 他甚至使用他两个哥哥可能使用的话来辱骂苔丝:“You almost make me say you are an unappre hending peasant woman , who have never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proportions of social things. You donpt know what you say.”[

5 ] (你让我不得不说, 你是个乡下女人, 不懂什么叫体面, 从来就没明白过世事人情) 这种来自心爱人的冷漠无情, 给苔丝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苔丝是这个没有健全的道德观念的世界的牺牲品。

212 心理悲剧

“希利克历夫就是小说人物化了的艾米莉”[6 ] 。勃朗特在塑造希利克历夫这个人物时融入了她童年不太愉快的经历, 在这个人物身上还有作者脾气暴躁的父亲、为失恋而疯狂的弟弟以及哥特传说中的“恶棍英雄”的影子, 希利克历夫“提取了虎、狼、恶狗、野猫的显著特征”[ 7 ] 。正因为如此, 勃朗特笔下的希利克历夫的心理是反常的。他从一个孤儿变成了复仇者, 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原因,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告诉我们, “孩子被剥夺了爱会变得没有能力去感受那种感情, 或者以某种毁灭性的方式将其扭曲。”[ 8 ]仔细分析他的成长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 他从小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受到凯瑟琳哥哥的残酷报复, 连佣人也用针刺他, 呵斥、鞭打他。他不仅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 而且被剥夺了爱的权利。所以在他的心中, 一切事物多被扭曲了, 他用及其残忍的手段进行疯狂的报复。他与凯瑟琳的爱也是一种超常规的爱: 他们不是通过取悦彼此来相爱, 而是将巨大痛苦施加给对方; 他们不谈生活在一起, 而是谈死在一起; 他们不是靠进食来维持生命, 而是靠绝食来维持生命。最终都痛苦地死去。这正是他在恋爱上的绝望和畸形心理。

3 结 语

笔者只从以上5 个方面探析了两部作品的悲剧原因, 其实造成两部悲剧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仅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 两部著作虽各有千秋, 两位作家也风格各异(一位以强烈的悲剧气氛而闻名, 另一位却以非同一般的叙事方式吸引着读者) , 但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笔法, 展示给读者令人震撼的悲剧, 两部作品真正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 1 ][ 3 ] 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 济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59 , 378.

[ 2 ] 张奎武. 英美概况(上)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107.

[ 4 ][ 8 ]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M] . 徐晓雯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231 , 230.

第3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 《苔丝》;《秦腔》;女主人公;悲剧根源

《苔丝》(1891)和《秦腔》(2004 )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苔丝》又名《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一部悲剧性巨著。它讲述了单纯美丽、富有牺牲精神和责任心的苔丝迫于生计去认亲,遭恶少亚雷的,新婚之夜又被恋人克莱冷酷地抛弃,再次被迫落入亚雷之手,后又刺死亚雷,同回心转意的克莱逃生,却最终难逃法律制裁的故事。作品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又不甘于命运摆布,在邪恶的社会底层挣扎、反抗,甚至报复,但仍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的乡村妇女形象;《秦腔》通过陕南村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描写,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表达了对农民的沉重负担及农村文化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与深切同情。女主人公白雪是县秦腔剧团“台柱”“是为了演戏而生的” 。但由于市场化与时尚化的猛烈冲击,秦腔剧团的命运在短短的一年内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演员不再威风,只能到四邻八乡的红白喜事上去唱咏,更多的是到丧事上去歌唱。尽管有机会去省城工作,却依然艰难地坚持唱着秦腔的白雪,最终被认为秦腔土气的丈夫遗弃,她的遭遇也是传统中国的文化价值的失败写照。白雪与夏风的结合与分手一定意义上也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难以交融;他们结合之后白雪所生的那个没有的怪胎在很大的程度上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不相容或者说是交融下的畸形产物。[1]

两部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各自家乡的热爱和关怀以及对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边缘状态的乡村传统文明的悲哀和惋叹,[2]它们相差近两个世纪,两位作家也有着各自的经历,当然存在着诸多不同。但它们都产生于农村经济衰退时期,因此都带有那个时期的特点;两位女主人公都是美的化身,但她们的爱情却具有悲剧性色彩;她们善良能干,但却成为社会道德的牺牲品。本文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找出了她们相似的悲剧根源,为进一步鉴赏作品提供了新角度。

一、 社会悲剧:相似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两部小说的时代背景相似,都描述的是农村经济的转型时期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时期,小土地所有者日益衰败,农村破产,相沿已久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趋于瓦解,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面临着社会危机,旧的自由农民阶层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随之消亡的还有他们传统的独立自主和朴素诚实的文化。[3]历史发展的力量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他们一直引以为豪并深深扎根于生活中的生存方式也不得不为其让步。[4]53因此,生存方式被破坏并衰亡, 相似的时代背景不可避免地给主人公带来悲剧命运。

苔丝的故事正反映和代表着这种破坏和悲剧。在资本主义发展给英国偏远农村个体小农经济带来深重灾难的背景下,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姑娘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女主人公苔丝由于失去了农民所依赖的土地,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去给同姓的地主德伯家打工,被主人家的亚雷•德伯怀孕生子,受世人鄙视。作者在小说结尾处讽刺地写道: “Justice” was done,and President of the Immortals had ended his sport with Tess(“典刑”明正了,永生不朽的神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5]384哈代将Justice (正义) 一词置于引号中,是在讽刺这个判决根本就不是正义的,这个社会是“有毛病”的。她是一个自强自立、积极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她是一个想凭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追求个人起码幸福权利的淳朴姑娘,可社会的强权势力连这样的弱女子也没能放过,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

《秦腔》被绝大部分评论家称为是 “一部书写当代中国农村具有史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6]101在现代化城市浪潮的冲击下,古老的农村文化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解体。大量的农民被吸引流入城市,命运“难免是非死即伤”。其后果便是青壮年带走了村庄的活力,土地无人耕种而荒芜。夏天智去世、夏天义被大面积滑坡所埋没,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帮忙,最后“权当是夏天义得到了厚葬”[7]466。乡村世界的凋敝过程也是农村传统文化秦腔日渐衰败的过程。《秦腔》中秦腔的衰落主要是围绕夏天智和白雪而充分展开的。夏天智听了一辈子秦腔,入棺时枕着他写的六本《秦腔脸谱集》,脸上盖的是画着秦腔脸谱的马勺而不是麻纸。他的儿媳白雪是秦腔的化身,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夏天智丧葬时唱着秦腔,“唱得泪流满面,身子有些站不稳” 。她唱的是挽歌,既是为自己的命运而唱,也是为乡村和秦腔的衰败命运而唱。秦腔的悲剧也决定了白雪命运的悲剧。但她又不甘命运的摆布,于是“开春后就开始联络剧团里的人……寻找在清风街邻村串乡的乐班,希望能入伙。”[7]525一种悲剧氛围在小说中弥漫,也是在整个乡村弥漫。

二、爱情悲剧:两位女主人公都经历了被抛弃的爱情悲剧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善良、负责任,深夜主动为酗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因困倦不小心被一辆邮车撞死了家中惟一一匹维持生计的马。高洁的苔丝因愧疚只好违心认亲,为所谓的德伯本家养鸡。却终因年少不谙世事,惨遭不幸,这是爱情悲剧的第一步。她恨亚雷,也抱怨不负责任的母亲: Why didnt you tell me there was danger in men-folk?Why didnt you warn me?(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男人都不安好心?你为什么不先警告我?)[5]87后来,苔丝在牛奶场做工与安吉尔•克莱相遇,他们彼此倾慕,相互吸引。在新婚之夜,她把失贞的遭遇告诉了他,这是爱情悲剧的第二步。失去理智与修养的克莱,把苔丝视为一个“堕落的女人”,弃她而去,这给苔丝带来更大的伤害。后来命运又一次把她推向亚雷。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苔丝杀死了亚雷,终于与克莱度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但这都是以苔丝的生命为代价的。这是一种凄美的爱情悲剧。

夏风和白雪的结合是商州地区典型的才子佳人世俗型传统婚姻的代表,而作品中只有夏风对白雪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不喜欢秦腔” 的夏风一直想方设法要把白雪调往省城工作,却忽视了对妻子精神财富的热爱和保护。白雪是秦腔的忠实拥护者,坚决拒绝去省城工作,宁愿去乡下赶场子唱戏也不愿放弃对秦腔的热爱。终于,白雪先谈起了离婚的事:“过不成了就离婚么!”看着“夏风签字签得那么快,一股子眼泪刷地又流了下来,但再没哭出声” 。“大年三十的早上夏风走了” [7]450-504。对白雪如此冷漠、如此不尊重,都反映出夏风的薄情寡义、蛮横任性。白雪的爱情悲剧还体现在“疯子”引生对她的精神恋爱。夏天义说:“唉,世事实在说不清,咱夏风不珍贵白雪,引生却对白雪心重么。”[7]523暗恋白雪的引生是个“疯子”,他始终深信,只有自己才是真正深爱白雪的男人。他为了爱白雪而自宫,戕害肉身,却保持了精神恋爱的纯粹性。在突然爆发的山体大滑坡中,他们相遇了:“白雪也真是菩萨一样的女人了。她没有动,微笑地看着我。”[7]556引生对白雪的精神恋爱终于升华为神圣,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实际上也是一种悲剧。

三、道德悲剧:依然残留的社会道德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人主宰着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苔丝的女性性别与低下的出身给这个纯洁而勇敢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所以,她的“失贞”加上贫穷注定了她的悲剧。她因失身而自卑,后又被丈夫抛弃,她认定那都是自己罪有应得。克莱虽然有“先进的思想,善良的用意”,自身也并不“纯洁”,也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但在新婚之夜听到苔丝的不幸之后,不宽恕反而将她遗弃。他甚至辱骂苔丝:“you are an unappre hending peasant woman,who has never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proportions of social things.You donnt know what you say.”[8](你是个乡下女人,不懂什么叫体面,从来就没明白过世事人情。)克莱内心深处顽固的道德偏见、男女不平等思想暴露无遗。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行为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而当苔丝第一次自卫时,“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变成罪犯了。在当时的男权主义社会里,男人干了这种事并不认为有罪,只有女人――小市民宗法社会制度下的奴隶吃亏。[9]如果说苔丝受到亚雷的欺骗和是由于年幼无知、贫穷无依,那么第二次又被迫回到亚雷身边,则是由于克莱的冷酷无情加深了苔丝的不幸。

《秦腔》的主人公夏风代表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是大男子主义的忠实奉行者,深受重男轻女思想的禁锢,主要表现在对白雪缺乏真爱、对女儿冷酷无情两方面:他轻而易举地娶了漂亮稳重、知书达理、孝敬父辈、心地善良、坚强自重、挚爱秦腔的白雪,却讥讽和挖苦说:“戏剧已没落成啥样了,还指望什么名堂吗?本身成了泥牛了,你能入江过海?”当夏风得知女儿没有的时候就从白雪怀里夺孩子:“撂了还可以再生么!全当她病死了!”而白雪不忍心抛弃女儿,同婆婆又把孩子捡了回来,夏风则更是理直气壮地说:“这弄的是啥事么!你们要养!你们养,那咱一家就准备着遭罪吧!”他对亲生女不冷不热的态度,以及毫不犹豫抛弃女婴的行为,都让人感觉到他骨子里落后的、自私自利的农民狭隘意识。[10]而和夏风相对的疯子引生“后悔了没能自己去寺庙里为孩子祈祷神灵。” [7]414白雪是夏风的妻子,怀的是夏风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为夏风抢了他心爱的人而嫉妒。他对白雪的爱是绝对的、单向的、不要回报的,他的爱超越了世俗功利,超越了肉体。而夏风更多的是残忍乃至残酷。他对传统文化的背叛与白雪的守望是水火不容的,他们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

其实导致两位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及自身的弱点等。以上只从三个方面探析了两部作品的悲剧根源,但我们不难看出: 两部作品虽然各有千秋,两位作家也风格各异,但他们都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悲剧,两部作品真正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 孙新峰.论商州重男轻女思想对贾平凹创作的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06).

[2] 张玉洁,胡宗锋.乡土挽歌――读《秦腔》与《德伯家的苔丝》[J].小说评论,2008(06).

[3] 于红,胡宗锋.乡村守望者的悲歌[J].小说评论,83-86.

[4] 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5] 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 孙新峰,席超.秦腔:贾平凹对前妻的追悔和思念[J].商洛学院学报,2007(02).

[7] 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8] 杨岂深.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38.

[9]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459.

第4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梁祝》;亚里斯多德;情节论;性格论;情感净化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平民子弟梁山伯和富庶闺秀祝英台打破封建婚姻“门当户对”的藩篱,勇于追逐爱情的故事。故事以男主人公病殁,女主人公殉情,而后双双化蝶结尾,富于浓厚的浪漫悲剧色彩。《梁祝》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究竟为何魅力长存,经久不衰?是优美生动的叙述词藻?或是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是其对现实世界的贴切摩仿给观众带来的共鸣?亚里斯多德的悲剧观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解读《梁祝》的视角。

一、从悲剧的定义看《梁祝》

亚里斯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在他看来,悲剧应该就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坎坷起伏有真实的行动描写,故事情节完整,具有逻辑性和不可抗拒的宿命感,有震撼人心,净化情感的享受。

《梁祝》以爱情为纽带,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的人生行动联结在一起。男女主人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是对现实真实的摩仿,故事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有头有身有尾,从男女双方相遇写起,再到相知,然后相许,到最后的爱情绝望和幻灭,起承转合。《梁祝》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行动,观众追逐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产生悲悯之情,这是一种美学上的愉悦感受。

二、《梁祝》的情节论契合度

在悲剧艺术的要素中,亚里斯多德最强调的是情节。“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情节是对于行动的摹仿,是悲剧人物的行动表现。悲剧的目的在于情节的安排,动作的被摹仿,情节的巧妙和环环相扣可以不断推进人物的行动。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提到,亚里斯多德眼中完美悲剧的情节不应是直接简单的,读者可以预知结局的,而是迂回曲折的,是人力无法去改变去抗衡的情节。《梁祝》故事情节丰富有张力,可以浓缩为七个主要情节“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被逼出嫁”,“楼台相会”,“心死投坟”和“化蝶翩飞”。在明媚春光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兄弟。在观众认为他们可以执子之手,共同偕老的时候, 故事发生了转折:梁山伯求亲被拒, 心灰意冷,抑郁而终。祝英台被逼他嫁,投坟殉情,双双化蝶,相依谢幕。

《梁祝》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符合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双重情节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由福转向祸,主人公因祝家的传统的门第之见而离世,引起观众的悲悯之心,满足道德上的,最后创作者又对梁祝的祸事做出了一定的补偿,让他们化为蝴蝶,死后可以相守,由祸又转向福。但是亚里斯多德认为“圆满收场”是一种“弱点”,因此这种双重情节并不符合亚里斯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不符合他所赞同的艺术标准。

三、《梁祝》的性格论契合度

“性格”,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六要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性格是悲剧的身体骨骼,“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他们的抉择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第一,性格必须善良,这样观众看到其不幸遭遇时,才会产生悲悯之心。在《梁祝》里,男女主人公都是品行端正的人。祝英台虽出生名门望族,但却不热衷炫耀自己的金钱和特权,没有门第之见。她对马文才的仗势欺人之举极为厌恶,却很欣赏梁山伯的仗义和正直。梁山伯同样是个真诚善良的人,在祝英台受到嘲笑时,挺身而出,在生活上也是处处照顾结义“弟弟”。他好学上进,有责任感,希望考取功名为百姓谋福利。综上,两个主角都符合悲剧性格的善良这一点。

第二,性格必须合适,人物的性格必须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相符合,和剧本情节发展逻辑相符合,想要表达的主题相符合。对于《梁祝》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时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已然根深蒂固。祝家是名门望族,祝英台属于社会上流,因此她有骄傲任性的一面,也正因为出身这样的家庭,她向往自由,想要摆脱诸多束缚。梁山伯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属于知识分子中弱势群体的一员,他想要扬名立万,就只有通过科考,谋取一官半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他们有了交集,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两人的性格适合这一点也成立。

第三,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人物要不超脱凡人,这样才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梁山伯和祝英台有生活原型,是真实可感的形象,他们性格上存在弱点,不是尽善尽美的,如梁山伯有几分懦弱,祝英台有几分任性。同时,他们的经历大体上也是观众群体可以切身体验的,观众可以理解他们的感情,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心起波澜。因此,人物性格也满足第三点。

第四,性格必须一致。人物的性格不应反复无常,前后一致。纵观《梁祝》,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性格是前后一致的。从祝英台首次亮相就可以看出,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封建的家族尊卑很反感。她女扮男装,出门求学,来到碧落书院,这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在学习时,她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因观点与老师不同而受到责罚。但是,她始终保持着这种独特的性格,以致结局,她用死来反抗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梁山伯这个人物也是首尾相符的,他追求学问,好学上进,最终成为了县令。他一直待人真诚正直,因此收获了祝英台的爱情。由于性格懦弱,求而不得,最后才会抑郁而终,用死向等级门第妥协屈服了。

《梁祝》中的悲剧人物的特点与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人物的要求是一致的,在性格论这点上与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学说是又一定的契合度的。

四、《梁祝》的功用论:净化情感

《诗学》第六章谈到悲剧的作用“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而悲剧的这种净化作用可以让观众“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这种美的享受不仅有利于观众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也有一定的益处。

《梁祝》中的凄美爱情,令人回味无穷。因所属的社会阶层的差异,梁山伯上门求亲,直接被拒。为了坚持自己的爱情,他遭到梁家人的毒打。回家之后,卧病在床,最终遗憾而终。祝英台为求学,不惜女扮男装,为了爱情公然反抗自己的父母,最后以投坟这种决绝的方式离开人世。在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下,这种爱情是不被接受的,正是他们的这种反叛而不能得宿命激起观众的哀怜,收获一种悲剧的,情感得到净化和陶冶,与此同时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为改变制度而开始寻求出路。

五、总结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学说虽创建于古希腊时期,但该学说对其后的中西方文艺作品的创作有着指导和借鉴的积极意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创作原则与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在性格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梁祝》以化蝶的形式满足了观众道德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想,没有成就最悲惨的结局,不能成为亚里斯多德认可的如欧里庇得斯“最富悲剧性的诗人”笔下的完美悲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第5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苔丝 完美 自我价值 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文丛”中最经典的作品。哈代于1840年生于英国南部的多赛特郡,在哈代的笔下,家乡多赛特郡正是他多部经典作品的背景。哈代见证了19世纪后期工业资本主义带来的小农的破产和他们一切徒劳的挣扎与无望。他笔下的众多人物的命运往往受某种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加以作品中充满大量的巧合现象,从而造成种种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写于l891年,被视为哈代现实主义作品的巅峰之作。小说的副标题是“纯洁的女人”,描写的是一位美丽,纯洁,勤劳的农村少女短促一生的爱情悲剧。本文主要以女性形象的光芒与残缺来分析书中被理想化了的主人公的形象。

一、女性形象的光辉

《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

她具有女性身上最可贵的纯洁,丝毫不为亚力克的财富权威所打动,为了爱的人安琪,勇于坦白所有,尽管他知道那次坦白可能会终结她所有的幸福,但是她的纯洁战胜了内心的挣扎。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力克•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力克•德伯。她敢于自我牺牲,为了家人摆脱穷困,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的爱人,敢于同邪恶势力反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有着女性难能可贵的包容心胸,她可以包容安琪不堪的往事,包容安琪抛弃自己,给自己造成又一次的悲剧,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他。她从未责怪安琪抛弃自己带来的不幸,而是把责任归于自己。她一直对丈夫抱着希望,即使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还是写信给自己爱的人,祈求他的原谅。当亚力克诋毁安琪的时候,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情感,杀了亚力克。她包容了她爱的人给她带来的一切苦难,尽管这最后也带来了她短暂生命的完结。

她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爱的信任。她本不愿意追逐虚荣浮华,但是为了解决家人的贫困,她依然前往亚力克家,开始了她人生的悲剧。新婚之夜,当她对安琪坦白后,安琪残忍地抛弃了她,为了面子,甚至要求苔丝不要去找他,而苔丝处于对安琪的责任感,遵守了他们之间的诺言。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当安机问伊兹,那个曾经爱他的姑娘,能否像苔丝那样爱他时,伊兹几乎脱口而出,她不能,因为苔丝的爱是无法比的,她可以为他而死的。在别人眼里,都能看出苔丝,如此厚重的爱。可见这爱的程度了。即使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她也只是写信给安琪祈求他的原谅,盼望他回来。她一直都相信安琪对她的爱,即使是在被抛弃之后,她仍然相信丈夫是爱她的。在她面临第二次深陷亚力克的魔掌的时候,她仍把希望寄托在她爱的人身上。最后,出于对安琪的爱,她甚至举起利刃,刺向了那个造成她一生悲剧的人。尽管,她最后与安琪只度过了短暂几天的逃亡生活。但是,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终于还是跟爱的人在一起了。

二、女性形象的缺陷

在哈下,苔丝被描绘成一个几近完美的个体:温柔善良、美丽纯洁、质朴聪颖,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女性。但与此同时,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女性价值认同的缺失,从另一个角度又被塑造成了一个找不到独立自我,只为他人而活,在社会边缘挣扎的女性。苔丝一直成长在传统的乡村,这种社会习俗和意识无疑会在她白璧无瑕的心里沉积。主流社会所宣扬的女性应有的自我牺牲精神,促使她为了家庭出外工作以致踏人人生的“陷阱”,天真无邪的她在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自我价值认同的缺乏最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苔丝第一次遇见安琪时,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吸引了。听他弹琴的时候,苔丝意识不到时间也意识不到空间,她崇拜他,视他为天使,为他情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炽烈的爱情面前,我们不再能看到一个有自主性的苔丝,相反,只看见了一个爱的奴隶,在痛苦等待中消耗着自我。苔丝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建立在安琪爱情的基础上。新婚的当晚,苔丝述说了使自己失去贞节的过去,但没有得到安琪的宽恕,在这种爱情的魔障面前,苔丝迷失了本真。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和地位,又何来两性的互相尊重和平等?

当安琪晚上梦游时用床单把苔丝包了起来,并像对一个死者的尸体那样,恭恭敬敬的把她从床上举了起来,并把她放进一个石棺里。她本来可以唤醒安琪,避免这一悲剧的,但是她却认为所有都是她自己的错,是她自己应得到的惩罚。即使在被安琪抛弃后,苔丝依然坚信是自己的过错使得丈夫离开了她,并深深地自责,祈求他的原谅。最后,当安琪回来的时候,她也只是低声的说“太迟了,太迟了”,最后,甚至为亚力克对安琪的诋毁,使自己变成了杀人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此看来,在爱情面前,苔丝像一个丢失了自己灵魂的傀儡。丝毫没有理智保护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只是不顾一切的为别人而活,又为别人而死。

三、总结

从正的方面来说,苔丝是一个具有完美女性品质的形象,她的纯洁,勇敢,她的坚韧深深打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作者和读者都为这个拥有完美女性形象的主人公的悲剧感到遗憾和同情。但是,在那个资本主义侵蚀社会公正的时代,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少,对自我价值认同的缺失,又恰恰加剧了她一生悲剧的发生。所以说,并不全是时代的黑暗造成了苔丝的不幸,也不是像作者所阐述的那样,苔丝的悲剧仅仅源于宿命,命运注定了她的不幸,无法逃脱。而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心理的不健全,对自我意识的缺失,最终成了她悲剧人生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第6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德伯家的苔丝》写于l891年,被视为哈代现实主义作品的巅峰之作。小说的副标题是“纯洁的女人”,描写的是一位美丽,纯洁,勤劳的农村少女短促一生的爱情悲剧。本文主要以女性形象的光芒与残缺来分析书中被理想化了的主人公的形象。

一、女性形象的光辉

《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

她具有女性身上最可贵的纯洁,丝毫不为亚力克的财富权威所打动,为了爱的人安琪,勇于坦白所有,尽管他知道那次坦白可能会终结她所有的幸福,但是她的纯洁战胜了内心的挣扎。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力克?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力克?德伯。她敢于自我牺牲,为了家人摆脱穷困,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的爱人,敢于同邪恶势力反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有着女性难能可贵的包容心胸,她可以包容安琪不堪的往事,包容安琪抛弃自己,给自己造成又一次的悲剧,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他。她从未责怪安琪抛弃自己带来的不幸,而是把责任归于自己。她一直对丈夫抱着希望,即使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还是写信给自己爱的人,祈求他的原谅。当亚力克诋毁安琪的时候,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情感,杀了亚力克。她包容了她爱的人给她带来的一切苦难,尽管这最后也带来了她短暂生命的完结。

她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爱的信任。她本不愿意追逐虚荣浮华,但是为了解决家人的贫困,她依然前往亚力克家,开始了她人生的悲剧。新婚之夜,当她对安琪坦白后,安琪残忍地抛弃了她,为了面子,甚至要求苔丝不要去找他,而苔丝处于对安琪的责任感,遵守了他们之间的诺言。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当安机问伊兹,那个曾经爱他的姑娘,能否像苔丝那样爱他时,伊兹几乎脱口而出,她不能,因为苔丝的爱是无法比的,她可以为他而死的。在别人眼里,都能看出苔丝,如此厚重的爱。可见这爱的程度了。即使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她也只是写信给安琪祈求他的原谅,盼望他回来。她一直都相信安琪对她的爱,即使是在被抛弃之后,她仍然相信丈夫是爱她的。在她面临第二次深陷亚力克的魔掌的时候,她仍把希望寄托在她爱的人身上。最后,出于对安琪的爱,她甚至举起利刃,刺向了那个造成她一生悲剧的人。尽管,她最后与安琪只度过了短暂几天的逃亡生活。但是,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终于还是跟爱的人在一起了。

二、女性形象的缺陷

在哈下,苔丝被描绘成一个几近完美的个体:温柔善良、美丽纯洁、质朴聪颖,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女性。但与此同时,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女性价值认同的缺失,从另一个角度又被塑造成了一个找不到独立自我,只为他人而活,在社会边缘挣扎的女性。苔丝一直成长在传统的乡村,这种社会习俗和意识无疑会在她白璧无瑕的心里沉积。主流社会所宣扬的女性应有的自我牺牲精神,促使她为了家庭出外工作以致踏人人生的“陷阱”,天真无邪的她在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自我价值认同的缺乏最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苔丝第一次遇见安琪时,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吸引了。听他弹琴的时候,苔丝意识不到时间也意识不到空间,她崇拜他,视他为天使,为他情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炽烈的爱情面前,我们不再能看到一个有自主性的苔丝,相反,只看见了一个爱的奴隶,在痛苦等待中消耗着自我。苔丝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建立在安琪爱情的基础上。新婚的当晚,苔丝述说了使自己失去贞节的过去,但没有得到安琪的宽恕,在这种爱情的魔障面前,苔丝迷失了本真。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和地位,又何来两性的互相尊重和平等?

当安琪晚上梦游时用床单把苔丝包了起来,并像对一个死者的尸体那样,恭恭敬敬的把她从床上举了起来,并把她放进一个石棺里。她本来可以唤醒安琪,避免这一悲剧的,但是她却认为所有都是她自己的错,是她自己应得到的惩罚。即使在被安琪抛弃后,苔丝依然坚信是自己的过错使得丈夫离开了她,并深深地自责,祈求他的原谅。最后,当安琪回来的时候,她也只是低声的说“太迟了,太迟了”,最后,甚至为亚力克对安琪的诋毁,使自己变成了杀人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此看来,在爱情面前,苔丝像一个丢失了自己灵魂的傀儡。丝毫没有理智保护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只是不顾一切的为别人而活,又为别人而死。

三、总结

从正的方面来说,苔丝是一个具有完美女性品质的形象,她的纯洁,勇敢,她的坚韧深深打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作者和读者都为这个拥有完美女性形象的主人公的悲剧感到遗憾和同情。但是,在那个资本主义侵蚀社会公正的时代,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少,对自我价值认同的缺失,又恰恰加剧了她一生悲剧的发生。所以说,并不全是时代的黑暗造成了苔丝的不幸,也不是像作者所阐述的那样,苔丝的悲剧仅仅源于宿命,命运注定了她的不幸,无法逃脱。而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心理的不健全,对自我意识的缺失,最终成了她悲剧人生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哈代着,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第7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原型意像 圣经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尽管这本小说已经离它首次出版有120多年,但是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悲剧性的故事情节仍然吸引着一代一代的读者,成为文学史上光辉闪耀的瑰宝,极具可读性和欣赏性。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为一位单纯善良的乡村姑娘苔丝,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由于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家族可能是某个贵族的后裔,于是有了“攀亲”的念头,接着又有了苔丝和艾力克的相识,以及被后者而失去的悲剧。苔丝在毅然离开艾力克后,和牧师的儿子安吉尔相爱,她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在新婚之前向自己的爱人坦白自己不堪的过去,可是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反而遭到对方无情的遗弃。之后安吉尔在离开苔丝独处异国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返回英国,却发现苔丝由于家庭的窘境再次和艾力克一起。苔丝知道自己爱人的归来后,想到艾力克带给自己的种种磨难和痛苦,义无反顾的亲手杀死了艾力克,并回到了安吉尔的身边,两人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不过苔丝最后还是被抓住了,并处以了死刑。

在之前对《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的解读中,人们从多个角度都对其进行过分析,其中一个主要的角度是从社会背景对其进行评论。在本文中我将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重读苔丝,即用原型批评的理论来看待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在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论中提到了原型批评。他认为原型就是人类长期的心里沉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它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沉淀下来的结果,具有持久魅力与广泛影响并能传达出人们的内在要求、渴望和意愿的一种精神或情绪,这种精神或情绪必须存在于一个象征体,如神话、传说、自然现象以至于某一种物体。

一.小说中人物的原型解读

哈代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他还是深深的受到了传统观念以及基督教文化,特别是《圣经》的影响,他对《圣经》是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因此《圣经》中原型人物的影响能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1.夏娃

在《圣经》中,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的人类始祖之一,本来和亚当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上帝告诉他们可以吃任何的果子,只是有一种果子不能吃。然而她在魔鬼的引诱下偷食了禁果,进而遭到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苔丝的处境和伊甸园的夏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苔丝在面对纨绔子弟艾力克的各种引诱时,尽管经历了刚开始时的抵触和防备,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抗拒,导致了被艾力克的悲剧,犯下了为当时社会所不耻的罪恶,这和夏娃偷食禁果何其相似。苔丝后来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安吉尔,但是却遭到爱人的离弃。后来安吉尔回到英国,但是由于艾力克的原因,苔丝选择了杀死艾力克,最终导致了面临死刑的惩罚。这点又和夏娃偷食禁果被赶出伊甸园遭到惩罚可以说是一一对应的。作为一个基督徒,苔丝从失去贞洁那一刻起,就像夏娃一样犯罪了,在背负这一罪名的前提下,她也像夏娃一样遭到了惩罚,只不过惩罚她的是社会的刑罚和安吉尔的不理解,苔丝俨然成为夏娃的翻版。

2.约伯

约伯是《圣经》中一个人物。他作为上帝的仆人,笃信上帝,远离罪恶,上帝为了考验约伯对自己的忠诚,于是把各种灾难降临在约伯的身上,让他欲死不能,但是他却选择承受种种痛苦,相信痛苦过后一定有所收获,从来没有失去对上帝的信仰,成为上帝信徒的千古典范。至于小说中的苔丝,我们能够轻易地发现她就是约伯的翻版,只不过苔丝的“上帝”变成了她的爱人安吉尔。苔丝对安吉尔的笃信接近痴迷,几乎变成了敬畏,她在安吉尔面前几乎失去了自己。为了表示自己对安吉尔的忠诚,她不顾一切地决意向自己的爱人坦露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即使可能失去爱人,她也义无反顾地这样做,可见她的这种笃信是如此之深,只是最终没有得到爱人的谅解,并且导致了爱人的遗弃。即使是遭到了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当爱人从国外回来想要和她再续前缘,她便毅然决然地杀死了艾力克,丝毫没有考虑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可怕后果。即使最后面临死亡的惩罚,苔丝也从内心里感到是快乐的。从苔丝对待这种种痛苦境遇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安吉尔的忠心是如此深沉,面对各种考验都从不退缩,这一点和约伯对待上帝的虔诚是如此的相似。

3.天使

天使的形象在《圣经》中具有两重性,有时是美好的代表有时也是破坏性的化身,这种两重性使得天使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形象。通常人们熟悉的是天使美好的一面,他是上帝的使者,善良,友好,乐于助人,为人类解除痛苦并守护人类,是好运的化身,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对象。小说中的安吉尔有着和天使一样的名字,他在很多时候就真像美好的天使一样为苔丝带来快乐和幸福。当苔丝经历了之前的许多不幸之后,遇到安吉尔并与之相知,相爱,此时的安吉尔就如同善良的天使一样给苔丝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光明,点燃了希望。安吉尔以这种形象出现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天使正面形象的体现。但是,天使的形象在《圣经》中还有破坏性一面的描写。《圣经》中有天使毁灭所多玛城和施以瘟疫的记载。在小说中,安吉尔在听了苔丝的坦白后,不仅对苔丝悲惨的过去不能给以同情和慰藉,反而对苔丝的态度瞬间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之前的百般爱慕变成了无情的抛弃,也正是由于他的冷酷行为导致了苔丝悲惨命运的延续。他的行为使得苔丝在精神上彻底被打垮,是使苔丝做出之后各种无奈选择的直接原因。这是天使破坏性存在于安吉尔身上的鲜明写照。

4.魔鬼

魔鬼在《圣经》中则不像天使,他从来都是以负面的,邪恶的形象出现。《圣经》中讲到,魔鬼有一天钻进了蛇的身体,引诱夏娃吃下了禁果,导致夏娃犯下了难以原谅的罪恶,它的这种行为是被人们所不耻和憎恶的,另外作为魔鬼化身的蛇一般也是被人们看成是恶毒,狡诈的动物,这样把魔鬼和蛇合二为一也说明了《圣经》中魔鬼形象的消极性。小说中的艾力克就是这样一个魔鬼的化身。从他出场时被描述成一个纨绔子弟,到之后对苔丝的各种纠缠骚扰,直到对苔丝犯下无法宽恕的罪恶,他一直都是作为一个让人厌恶的形象出现的。即使有过一段基督教狂热布道者的形象出现过,那也只是一种暂时的伪装,因为重遇苔丝后,他内心的丑恶还是原形毕露,立刻显现,想要永久占有苔丝的欲望再次在他的内心点燃,伪装的对基督教的狂热一下子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最终还是让苔丝再次回到他的身边,并且导致了苔丝最终的悲剧。可以说苔丝的种种悲剧的始作俑者毫无疑问就是艾力克。他正如《圣经》中钻入蛇身体的魔鬼一样诱惑着,纠缠着苔丝,同时导致苔丝无尽的灾难和悲惨的命运。可以说艾力克在小说中就是魔鬼完美的代名词,从他的身上看到的只有恶,根本看不到太多善的闪光点。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圣经》非常熟悉的哈代当然还借用了很多其他的原型意像,这里只是从中挑选几个最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从这几个原型人物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哈代借用的人物形象都或多或少带有悲剧色彩。哈代通过借用这些悲剧色彩的原型来创作这部小说,使得小说的悲剧氛围更显突出,也使得小说中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形成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依托,使得整个故事更有文化内涵和底蕴,也使得小说更有味道和可读性。

二.结论

《德伯家的苔丝》可以说是哈代最为人熟知的作品,通过巧妙地运用《圣经》中的原型人物,生动的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中的一些人物代表,通过运用夏娃和约伯来描绘苔丝的可悲,运用天使来刻画安吉尔的双重性,运用魔鬼来塑造艾力克的邪恶,生动的叙述了苔丝悲惨的一生,同时也真实地还原了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农民在受到工业革命巨大冲击下的不堪生活处境。这种不堪的生活处境主要通过发生在苔丝,安吉尔,艾力克三者之间的故事得到清晰的呈现。哈代这种通过灵活运用原型意像,把《圣经》中的相关人物作为其写作蓝本的娴熟创作手段十分令人称赞。他个人极高的文学修养,增加了整部小说的魅力,因此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备受推崇的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陆维玲.《德伯家的苔丝》―圣经应用的典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栗原帅晓,杜艳.苔丝的原罪[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4).

[5]肖丽,徐文艳.《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分析[J]电影文学2009,(20).

[6]高迎春.《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原型人物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第8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关键词】苔丝 悲剧命运 因素

【Abstract】Thomas Hardy,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in the 19th century, described us a tragic life about Tess, a beautiful and kind girl,in his novel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ess’s tragic life lies in the causes of herself, Angel, Alec, ethics, the religion and so on.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nalysize the social causes of Tess’s tragic life, whichwill help us to know about capitalistic society correctly.

【Key words】Tess tragic destiny causes

ⅠIntroductio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one of Thomas Hardy’s most famous novels, describes us the tragic destiny about Tess, a beautiful and kind girl. The whole story is filled with a feeling of dismal forboding and doom. Fateful circumstances and tragic coincidences abound in the book; However, these do not eclipse the chief message of the truthful portrayal of the tragic lot of a poor country girl ruined by the bourgeois society,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iseries and sufferings of nobody whom Hardy described in his books.

ⅡAnalysis of the Social Causes of Tess’s Tragic life

a. The affection of social revolutions

Tess was born in 1880s when the farmer class had broken up and developed into the final tragic stage. With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tic farming, the old free farmer class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y stage. In the end, those social revolutions brought bankrupt and poverty to farmers. Though Tess was hardworking, clever, kind, and beautiful, she just was a farmer who was in the lowest status in the society. It was natural to encounter all kinds of oppression and torment from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therefore, Tess’s destiny doomed to be tragic.

b. The osmosis of the feudal pedigree views

The osmosis of the feudal pedigree views also caused Tess’s tragedy. Despit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ermeated capitalistic value opinion to all the corners of the society, the old feudal pedigree views still existed. when Tess’s father was told he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family of the d’Urberville who derived their descent from sir Pegan d’Urberville, he was very excited. He drank so much to congratulate for it that he couldn’t drive the carriage normally. Tess had to drive it instead of her father and finally lost their horse which her family mainly depended upon. They became poorer. Her parents told her that they had a rich relation Mrs d’Urberville living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Chase and persuaded her to go there to ask for some help. Finally, Tess had to work in the d’Urbervilles to live and suffered from all kinds of pain there. In the period of 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mind, Tess’s destiny doomed to be tragic.

c. The tease of the reserved moral values

Tess was the victim of the reserved moral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reserved moral, once a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was considered to be impure and unloyal, that is to say, if a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had to marry the man. In the English capitalistic society with traditional custom, man could do everything to woman; however, if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would be condem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It was the very traditional custom that made Tess suffer from all the kinds of pain after she was raped by Alec.

d. The persecutions of the capitalistic laws and religion

The persecutions of the capitalistic laws and religion also were very important causes that led to Tess’s tragedy. Laws should have been used to maintain justice, but in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laws often were used to maintain capitalists’ interests, squeeze working people and serve for the rich. Therefore, when Alec hurt Tess, Alec did not get any punishment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capitalistic laws.The hypocritical capitalistic laws forced Tess to go to despair step by step; at last she turned to be victim in capitalistic social altar.

The osmosis of religious mind brought a lot of spiritual pressure to Tess and hadTess trapped in tragedy in spirit step by step. When she saw someone writing quotation of Bible, she often felt fearful and sinful of her impurity. Hypocritical religious mind often made her self-torment and lack self-confidence.

ⅢConclusion

Thomas Hardy left people a lot to think about Tess’s tragedy. The causes that led to Tess’s tragedy were multiple and Tess’s ruin was evitable and unavoidable in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Tess's tragedy awoke indefinite sympathy of readers. Tess, a pure woman, will live in the people’s heart for ever.

【参考文献】

第9篇:苔丝的悲剧范文

读《茶花女》感受她风尘中的高洁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才发现早已泪痕满面,眼前总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影子,是她时而虚假、时而天真、时而无奈、时而悲痛的笑容。小仲马用那饱含辛酸的笔触创造了这个婀娜轻灵的形象。面对钟爱的茶花,她心存一份宁静,将人世之仇化为心灵之痛带向遥远的天国。茶花女,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因为一次失足承载了千古长恨,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为何社会之博大却容不下一个纯真女子?为何一个美丽的生命却如此悄然消逝?这是茶花女留给我们的思索。文明的社会应是惩恶扬善、慈悲为怀的,更是珍视美丽、恪守高洁的,然而道德的论丧与虚伪使社会文明扭曲,茶花女正是那个阴暗社会的祭品。巴黎——集世界之美丽于一身的城市,但是历史不会忘记这片美丽中曾有的残缺记忆,一个高风亮节的女子空对茶花啜泣,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雁双飞”的凄冷让世人潸然泪下。

读《苔丝》感叹她少女梦的破灭

同许多少女一样,苔丝对爱情与幸福曾经有着美好的幻想与渴望,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失身后的她已注定被幸福拒之门外,不得不与自己的仇人结为夫妻。最终,她无奈而悲怆地在刑场上结束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置身于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苔丝在电闪雷鸣中的绝世悲怆,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那份煎熬与等待。跳出局外,我们又不禁为之拘一把辛酸之泪。从一个纯情少女到一个死囚犯,苔丝的人生几多坎坷、几多曲折、几多痛苦、几多凄凉。怀着美好的憧憬,她走向社会;怀着无奈的绝望,她走向死亡。是冷面无情的社会扼杀了她如诗的梦想,如花的生命;是世态炎凉与人情刻薄冷却了她如火的激情,如荼的渴望。面对春日中的肃杀,面对阳光下的罪恶,她一个弱女子,除了妥协还能作些什么呢?爱与恨的交加、罪与善的矛盾、美与丑的抉择、心与泪的锤打,苔丝的悲剧就这样被人们铭记。是呀,一个多么温柔美丽善良的女子却在社会的一步步逼迫下,成为了一个双手染满鲜血的罪犯,落差之大令人扼腕叹息。

读《红楼梦》感悟冷月下的花魂

是谁,在春色满园之时悲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谁,在秋雨缠绵之时哀叹“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又是谁,抚今追昔,叹惋“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是她,那个钟天地之灵秀的林黛玉。潇湘馆飘来的丝丝琴声,秋爽斋飞出的串串诗句,无不显示出她超凡的诗情与才华。她无疑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大胆追求爱情,又尖利地批露庸俗与愚昧,她用比刀子还尖刻的语言刺向黑暗的社会,然而在那个时期,她必定为统治阶级所不容,于是满怀悲痛,她孤独地走了,走得坦然,走得凄冷。有人说:“看一个人的死,就可窥见这个人的一生。”我想,如果说林黛玉的一生是一首千古绝唱,那么她的死可以说是这其中最令人动容的一节。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污浊之地怎值得她留恋,阴险之世怎容得她选择,只有死她才能质本洁来还洁去,才能获得宁静,归于永恒。死使她叛逆的个性得以彰显,死是她对社会无情而无奈的控诉。

三个同样灵性的女子,三个同样凄美的故事,留给世人永恒的牵挂,留给时空绵绵长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