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1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自主识字、同步读写”

第一阶段:辅助汉语拼音教学(一年级上学期25天至30天)。

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效,新一年级开学后,凭借《汉语拼音速成游戏卡》辅助进行拼音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识字阶段。

第二阶段:自主识字为主辅以同步阅读阶段(一年级上学期150天左右)。

此阶段主要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进行自主识字,同时阅读配套联想写话读本《追赶天边的彩虹》,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在家里,一般的学生,每天自学1到2组,用时5到8分钟,然后家长检查;假期每天2到3组。在学校,实验班每周有一节自主识字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巩固、申报星级和检查评比――评价和激励是孩子自主识字的关键。

第三阶段: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一年级下学期150天左右)。

随着多数同学的识字量超过2000字,自主识字课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

第四阶段: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二年级320天左右)。

“分享阅读”指在实验班建立“分享书吧”,同学自主借阅。在此基础上,老师推荐20本书,其中4本必读,其它选读。读书会上同学之间分享读书的收获和精彩段落。

“联想写话”指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引导学生运用每一组的核心词(2到8个),通过联想,编写出通顺合理又包含一定道理的小故事。写话的要求逐渐提高:依次为(二年级上学期前两个月)通顺、合理,(二年级上学期后两个月)具体,(二年级下学期前两个月)力求生动,(二年级下学期后两个月)包含一定的道理。开始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自编。分享阅读课与联想写话课隔周进行。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

把一年级新生已经熟练运用的言语因素――汉字的字音(语音)作为识字基础,把小学阶段应该识记的3000个常用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依据汉字音、形的对应关系,利用字音统领字形、字音与字形对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技巧,达到集中、快速识记汉字的目的,让学生在两年内(一到二年级)集中完成识字任务。

一年级上册,安排识字6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400个生字、下册的前200个生字,以常用汉字(如生活中表示人、事、物、动作等字词)学习为主,以问答题、练习题、考试题的题目常用字为主;

一年级下册安排识字8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后350个生字、二年级上册的450个生字;

二年级上册安排识字8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生字400个、三年级上下册生字400个;

二年级下册安排识字81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第7~12册的全部生字。

――写字任务目标:两年内会写常用字2000个左右。

一年级第一学期会写常用字300个左右,第二学期会写常用字500个左右;二年级第一、二学期各会写常用字600个左右。

其余应该会写的500个常用字在中高年级的读写练习中完成。

――阅读、写作任务目标:一年级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上,二年级课外阅读量在10万字以上;一年级能够在20分钟内习作70字以上的短文,二年级能够在30分钟内习作150字以上的短文。

课型

“自主识字、同步读写”

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

自主识字检测评比(25分钟左右)

1. 儿歌导入。

2. 申报星级:学生以手指示意申报的星级,老师了解全班申报星级情况,简单小结鼓励。

3.自主识字我能行:利用《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自主识字,准备过关。

4.智勇大闯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申报情况,同学之间互相检测。由高星级检测低星级,或者同星级互相检测。

5.星级展示台:老师利用课件检测最高星级的4~8人。既是对优秀同学的奖赏,也是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6.发升级卡:老师给升级的同学发放升级卡。家长看到升级卡后在家庭评价表上贴上奖励图标。

同步阅读交流检测:(15分钟左右)

步骤同上。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清晰。遇到带点句子模仿说话、写话。

分享阅读课

1. 小组分享阅读:

A.每位同学都要发言,介绍自己读的书名、作者、体会(我喜欢书中的……因为……我给大家读一段……)。

B.回答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C.推选一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也可以轮流到班级交流)。

2. 班级分享阅读:

A.介绍自己读的书名、作者、体会(我喜欢书中的……因为……我给大家读一段……)。

B.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3.好书推荐,形式同上。

4.评价奖励:

只要符合要求,以鼓励为主。老师发放升级卡。

联想写话课

1.儿歌导入。

2.小组交流:

A.每位同学都要读自己新写的联想写话(选最好的)给同学听。 B.同学给予评价:好在哪?提出意见和问题。 C.推选好的到班级宣读。

3. 班级交流:

A.同学宣读自己的联想写话。

B.班级同学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4. 老师指导:

A.示范导入:引用刚刚读过的好作品导入训练点(如打比方等)。 B.明确本次联想写话的目标要求(如:要有打比方)。 C.以一组核心词为例,围绕训练点引导学生口头练习。

5. 联想写话:

A.学生自我练习说话、写话。老师巡视,发现典型。 B.班级交流评价。 C.小组同学交流评价。

6. 评价奖励(回家):

A.小组互相查阅数量,确定是否升级。B.老师发放升级卡。 C.家长看到升级卡后,在家庭评价表上贴奖励图标。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

言语识字课

通过口头语言识记汉字的课型,在了解学生识字情况的基础上(下发或出示识字目标,让学生自由认读),以识记汉字活动为主,教师重新确定课堂识字目标,通过学生的口语音节引出汉字的字形。单字识记之后,启发学生朗读文本(形式多样),在文中识字。为避免学生“冲滑句”现象出现,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抽查识字基础较差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利用4节课进行言语识字,每节课平均识记9个左右的生字;之后的三个学期,每周利用4节课进行言语识字,每节课平均识记12个左右的生字。

课堂教学基本方法:“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试一试”、“猜一猜”、“读一读”、“评一评”、“用一用”、“比一比”、“展一展”、“帮一帮”、“变一变”、“拓一拓”、“问一问”、“测一测”等。可以重复,可以选用。

读写巩固课

朗读文本、书写汉字的课型,以书写汉字活动为主。阅读是巩固记忆最好的练习方式。学生还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领会或者悟出汉字识记的规律。书写汉字是理解、掌握汉字结构的最佳练习方式。学生书写汉字,可以从教材中的独体字(常用汉字中计有280个独体字或者300个基本字)开始练习,之后,练习简单合体字的书写。在学生完成书写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激励他们进行组词练习,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课堂教学基本方法:“读一读”、“用一用”、“写一写”、“看一看”、“展一展”、“评一评”、“帮一帮”、“练一练”、“考一考”等。可以重复,可以选用。

读写萌发课

第2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基于此,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在木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活动,重视孩子的直接经验,鼓励孩子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孩子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品德与生活课新教材,富有活泼有趣的画面,具体感人的场面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亮点就是让孩子成为新课堂的主人。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诱导孩子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木道理,真正使孩子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孩子特点,引入或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孩子置于特定的生活色彩浓厚的情境之中,引起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呢?主要有三种形式

1、情境再现。是指以课木画面、场景或其他内容为素材,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形式。例如鲁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美丽的校园》,教材中的画面、场景是静止的,是没有情节的,情节要靠学生的想象延伸。教师可在课前用手机录制几组有情节的录像,如学校的草坪花丛、课间操、体育游戏活动、使用中的各功能室等,配上音乐、解说词,制成短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选材突出美丽的校园,使学生对校园充满向往热爱之情。当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后,教学转向我们怎样爱护美丽的校园呢?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儿歌占诗,教师网上搜集相关视频播放,变无声为有声,变文字为画面,增加趣味性愉悦性,增强教育效果。

2、情境链接。是指品德与生活教材之外,孩子己学习感知过的,同样有教育意义的且同品德与生活课有共同点的能够创设情境的内容。如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孩子学前教育中学过的儿歌占诗,大多己有现成的课件,教师把其使用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具有正迁移教育效果。如教学(鲁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就可以和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鲁教版)等课的相关课件链接,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感受生活的美,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感受金色的秋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再深入到怎样留住金色的秋天的实践活动,指导组织学生课外观察、画画、和父母春游秋游用手机拍摄图片录像,留下金色的秋天的记忆

第3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人文因素

Attempt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Wang Wen-ying

【Abstract】The primary language is a highly ideological foundation disciplines. It is not the people's lives, thinking, learning tools, but yet with a strong sense of human factors,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aracter, sentiments cultivate, the formation of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The thought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Human factors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它使人们生活、思维、学习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责任感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教育必须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在教学中自然而培养的关键时期,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对学生极富吸引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度的德育渗透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我的做法是:

1. 紧抓教材,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滥砍滥伐、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温室效应、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提倡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同时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正如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低年级语文教材有许多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环保渗透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题材。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领巾”真好》一课,教学生阅读这首小诗,犹如打开了一副清新动人的画卷,仿佛令人置身其中,亲耳聆听小鸟的欢歌,目睹小鸟梳理着蓬松、漂亮的羽毛,无忧无虑地嬉戏。文中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可爱的小鸟不仅能为树木“看病”,还能为菜苗“疗伤”。课文用拟人话的手法,写出了童真童趣,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小鸟吃害虫的行为更让孩子们懂得,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最后通过“红领巾”的爱鸟行动,使学生们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

因为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教学中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那高远的蓝天下,碧绿的大树上,有小鸟温暖的家,在和谐欢快的鸟鸣中,在“红领巾”们的笑声中,学生们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意识。启发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爱护小鸟,保护人类的朋友,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又如在学习《清澈的湖水》一课,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通过课件演示课文插图,重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让学生欣赏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欲飞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清澈的湖水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天空的蔚蓝、山恋的美丽。小洁攥紧了本打算扔在湖中的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垃圾箱。遗憾的是一块扔向水中的香蕉皮,吓跑了小鱼,打破了“镜子”的宁静。我引导学生对比小洁和扔香蕉皮的小孩的行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创造。小洁在那面“明镜”前,控制了一下正要撒开的手,这一瞬间的克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但并不是每人都能做到。能否做到这瞬间的克制,反映着一个人灵魂的高尚与卑污,同时也决定着我们生存环境的优劣。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呢?小洁的行为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自己在外出游玩时应该怎样做?如果看见有不讲公德,乱扔果皮的行为,你又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奠定了基础。

2. 依据教材特点,采取不同策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领会大纲精神,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情况,适时、适当地进行。如:我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一课时,先用故事《神笔马良》导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兴趣。讲课过程中,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先想到什么再想到什么,最后,又想到了什么?文中作者先想到窗前的小树,又想到树上的小鸟,最后又想到残疾的朋友西西,这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心中的什么情感?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课文教学活动,启发了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环境,保护的目的。

第4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低段;阅读材料;使用现状;加工;录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61-02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既然是语言,那么数学学习自然离不开阅读。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数学教材)为例,研究阅读材料在小学低段(1~2年级)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有效使用策略。

一、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呈现

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要呈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出现在新授部分,以书本的图标标识,或直接在方框中出现;二是出现在练习部分,以“读一读,讲一讲”或“读一读,做一做”等形式出现。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及所属领域如下表所示。

总体来看,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有以下特点:(1)篇幅不大;(2)数与代数模块的阅读材料较多,其他三个模块较少,甚至没有;(3)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字数也逐渐增多。

二、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中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够重视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低段学生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迫于课时压力,教师为完成当日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阅读材料容易被忽视。笔者对本校低段12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询问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态度,其中6名教师表示“不太重要”或“试情况而定”,1名教师表示“课上没有时间,一般是让学生回家自己阅读”,3名教师表示“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即可”。

2.学生识字有限,自主阅读不易

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大,且学生之间差异较大。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虽然整体比较浅显,但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学生独立阅读存在很大的困难。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主动阅读的兴趣。笔者对自身所带2个班级共97名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询问其对阅读材料的看法,约58.8%的学生表示“读起来太费劲”“有的字不认识”“不是很好读”,约17.5%的学生表示“想听别人读”,只有23.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自己读”。

3.家长观念陈旧,只做题不阅读

做题巩固新知是理科传统学习的“法宝”,家长在帮助孩子复习数学知识时,也往往将“练”放在首位。家长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态度怎样?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家长进行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20名家长中有6名表示“会给孩子读一读、讲一讲”,1名表示“会让孩子上网查阅相关材料”,2名询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会考吗”,7名表示“没有时间陪孩子读”,4名表示“阅读是语文的事,数学应该多做题”。

三、数学阅读材料的有效使用策略

小学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尤其是低段学生,他们刚进入校园,对学校、课堂和教师都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能让他们爱上数学、爱上学习。阅读材料作为数学教材中与众不同的存在,如果能被教师充分利用,将对学生的数学学有帮助。

1.巧妙加工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方面表现为注意力深度不足,另一方面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教师应挖掘教材,巧妙加工,把阅读材料安排在最适合的课堂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81页“一共有多少天(7的乘法口诀)”中“练一练”第4题的阅读材料选自《西游记》:“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教师可以提前使用这份阅读材料,在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之后便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让学生感受文学名著中的数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育技术,降低阅读难度

低段学生识字量小,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遇到文字较多的阅读材料时,独立阅读和集体朗读的效果都比较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阅读材料变为有声阅读材料,在备课时朗读文字材料并录音下来,然后将音频文件插入课件中。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可降低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免去学生不识字之苦。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40页“动手做(二)(认识七巧板)”中有一段介绍七巧板由来的阅读材料,篇幅较长、文字较多,学生当堂自主阅读难度大、费时间,教师在课前便将这段材料做成音频文件,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这种新颖又有趣的形式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就能轻松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3.家校密切合作,督促学生阅读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教师应引导家长改变观念、了解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的密切联系,督促家长尽量抽出时间辅导孩子阅读。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57页“练习四”第6题的阅读材料:“米和厘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我们国家还有自己的长度单位,比如尺和寸,它之间的关系是1米=3尺,1尺=1寸。比一比,1尺有多长?1寸呢?”教师可引导家长帮学生搜集尺和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家里讲一讲,然后把学生讲解的视频发送到班级QQ群中,供教师检查和家长相互交流。教师也可利用班会时间将视频播放给全班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5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一、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人文性很强,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要与作者同呼吸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触及心灵,与文本对话。例如一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三个儿子》一文中,有以下三句话“一位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还有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三句是母亲介绍自己儿子的语言描写,教师请了5名学生进行多次朗读练习,要求是读得像这三位妈妈说的话,但学生只为通顺而读,没能触及自己的心灵,不能体会到文中母亲“自豪、喜悦、夸耀”的心情,读得不像三位妈妈说的话。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是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妈妈,回想自己何时受过父母的表扬,当时自己与父母的心情如何?学生连珠炮似的说出父母当时的心情是:自豪、惊喜、兴奋、夸耀、期盼……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三位母亲的内心,走进了文本。教师恰当地运用了学生日常的情感体验积累达到了本节课阅读教学的目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阅读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文章的内容学生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或学生的感情一触即发却缺乏助燃器时,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如播放音乐、制作精美的电脑课件,都会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融入文本,受到美的熏陶和文本的启迪。例如,在执教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一课中,教师搜集了许多有关北京夜景的精美课件,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综合感受,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教师播放了两遍课件,第一遍播放,学生发出一片“哇……”的赞叹声,他们是在将语言文字的抽象美与北京的实在美在思维意识中相结合;当教师播放第二遍课件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则不自觉地出声地用文本中的词语“华灯高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来描述北京的夜景。这样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积累了词汇,完成了本节课理解、内化、积累与表达的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知识有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的知识拓展,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难忘的启蒙》一文中,由于教师没能及时提供也没让学生搜集作者当时所处“日军侵略”时代的写作背景,学生对文章中“先生”的形象理解出现偏差,不能理解先生的“严”与“宽”;在自读感悟这一环节他们认为先生用戒尺打学生是“体罚”现象,打学生是错误的,先生抵制上日语课也是错误的,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如此地理解文本显然违背了作者和编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帮助学生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在某些语文课中尤显重要。

四、找准重点词语和语句

教师要教给学生挖掘词语的方法,要少而精,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或句子”。例如,四年级《尊严》一文中,就要挖掘三个表述动作的词:“当镇长杰可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句话中的“仰”字;“‘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的“站”字;“‘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的“蹲”字,三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却把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年轻人由于饥饿难耐,无力而坐或躺,所以“仰”头;又为了尊严而“站”;杰克逊大叔为赞赏年轻人的尊严而“蹲”。这时,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挖掘,阅读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五、注重“落笔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落到实处,就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注重“落笔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但让他们落笔写下来,往往会错字连篇,语句既不完整也不通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用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这小小的一笔实际就是学生思考与质疑的开始。由画生字到画生词,由画生词到画好词,由画好词到画好句,由画好句到画好段,到质疑再到批注,这本身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课堂亦需动静结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下思考、质疑、批注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真正走进文本,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第6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深入解析课标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学内容,精心编制教学活动。明确课堂教学发展目标,使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入解析课标教学理念,钻研教材内容,全局性把握教材编制用意

课程教学标准作为我国落实新课改的文件内涵,同时也是我国对于小学教育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规范。其教学理念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编著、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估、考试命题方向的参考依据,对教学工作而言,具有十分深入的教学含义。教材内容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落实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资源。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探究课标教学理念,钻研教材内容,制订教学目标,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采蘑菇的小姑娘》这一课时,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事先制订其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小组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多用一些方法指导学生认字,结合学生中容易出现的书写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本课所讲情景是山区,班级中学生在理解中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多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通过有效贴合课标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当前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基于此情况,教师需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一定教学策略。如,利用小学生自身强烈的好奇心,设计一些启发性、开放性的可以刺激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

如,教师在教学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奇特的“钢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题目设置学习疑问,如,“是怎样的奇特?”“为什么说钢琴奇特?”等,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学习预习。学生在进行学习预习后得知:本课主要是讲时期,冼星海在延安艰苦条件下,因陋就简,用它自制的“钢琴”坚持音乐创作的故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授可以课件播放钢琴曲,用筷子敲击瓷器,听听声音。要求学生比较两种声音,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钢琴曲和敲击瓷器的声音对比,让学生了解人物创作的艰辛,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此时出示课文第一段:“时期,延安军民的生活很艰苦,每个人只能领到很少的津贴。冼星海总是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一些瓷器。”引导学生分析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并围绕“攒”字进行解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借助学习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使其置身于问题探究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则充当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教学帮助。现有实践研究结果证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析学习问题是现阶段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学习难题第一时间对其展开分析,若是还没有办法理解,及时求助教师。教师则需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反馈,集中讲解此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问题都需要帮助,而是要在考量问题的价值性及学习难度后,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惰性,不喜欢思考学习问题,而是经常借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其行为的错误性,并引导其自主展开问题分析。在学生分析学习问题时,学习答案也呼之欲出。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帮助学生自主形成乐于提问、善于发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逐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恰当高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拉近师生关系的途径。利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的多种形式,强化教学评价的时效性,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教师在教学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会植树的鸟》这一课时,在进行解析文本内容时,学生出现学习观点分歧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引导,要求学生评价对方观点,在互换分析角度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解析教材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适宜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24-28.

第7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 语文教学 优化 有利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2010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说过: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开发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远程教育省时、省力,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如何利用远程教育优化语文教学呢?我就谈一点儿初浅的看法。

一、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多样 ,不受时空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竭尽全力找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顺利学习教材。只要点击资料库,相应的资料尽收眼底。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比如,《赵州桥》讲的是建筑物;《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我是什么》讲的是水的形态和的作用;《星星的新朋友》讲的是卫星的作用。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例如:在S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备课过程中,我先看了看这课的课堂实录,发现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区分平面桥与拱形桥效果最好。课堂上,我用做实验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发现两者区别,从而感受到力学的美。收集的一张张精美的赵州桥图片,又让学生感受到它的形态美。欣赏完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心中的桥梁。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的地步。

例如:S版二年级上册《动物过冬》一课中我以听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再以读课文、欣赏图片、讲解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说一说小蚂蚁还去了哪儿?又见到了谁?我给了一些提示:蛇、蝙蝠、狐狸、熊、小蜗牛等。学生在说的时候就容易了许多。课后布置了《有趣的动物》的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过冬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电化教学,是以看、听、议、学相结合的特点,由静变为动,由无声的文字变得抑扬顿挫,由死板的画面变成生动形象的,由虚有变成现实,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兴奋的情绪。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

二、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少生活经验。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岩石书》一课中,学生无法想象地壳的运动及演变过程,通过从网上下载了地壳运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岩石书形成的原因。

又如:《曹冲称象》一课中,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是有些难度。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降低难度呢?在讲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读,再看视频,然后再读课文,小组四人说一说曹冲的称象步骤。问: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学生就会说用人来代替石头节省时间和人力。

三、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正是因为现代教学媒体以它独特的直观、直接、直露的优点往往能立杆见影的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从而使学生茅塞顿开。

例如:《我是什么》这一课教学中,指导第二自然段朗读体会“落、打、飘”三者的不同。我先让学生欣赏课件中“雨、冰雹、雪”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读、指名读,再做实验,我将小玻璃球从手心向下扔到地面,问学生:你感受到什么?声音大吗?听一听课件中雨“淅淅沥沥”的声音。雪从空中落下时的样子有声音吗?做一做动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雨落下来、冰雹打下来、雪飘下来”的声音的大小。最后再来读,自己读、指名读、竞赛读。在讲解第四自然段时,我借助图片向学生展示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水做过哪些好事?从学生日常着手,看一看图片浇花、洗手、水力发电、洗衣做饭等。学生马上会说;拖地、擦玻璃、洗澡等。水还做过哪些坏事?我也是让学生先欣赏图片、视频,再来说一说。

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改革课堂就是要求短时高效。借助电教媒体,可以缩短时间,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效果。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创作出丰富的CAI课件,鼠标轻轻一按,即可迅速呈现各种画面、文字等,所以从根本上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作文和写话练习教学。二年级看图写话《救小鸟》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图中的孩子用了什么方法?说一说。然后将有中字格的范文用大屏幕展示出来,我先范读,让学生再美美地读一读。每一段空格处红色标出,优美词、句用横线标出。最后出示写话要求和关键词语。学生很容易当堂完成,明显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要上多媒体课。正是因为课上可以接触到优美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

1、图片在语文的作用

图片在语文课堂中,他综合了语言、构图、观察、、归纳、想象、审美等知识,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领略语文和艺术的美。

2、音乐在语文的作用

肖邦曾经用音乐,把一群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然后用琴声给孩子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孩子安静下来,并且进入梦想中。这足以说明音乐对意境的渲染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引入适当音乐,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富有情趣与韵味,让学生感受到情的感染、美德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识字;情境;方法;渠道;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低年级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第一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单靠教师一方的努力,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热情地释放,识字教学课堂就没有了生气,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难以实现。因此,识字教学必须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各种途径,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呢?主要途径可归纳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挂图、实物、投影、游戏、表演以及多媒体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创设识字情境,促使学生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1]激活他们体验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的特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课件中演示秋天来时那多姿多彩的美好景色,让学生分别说说画面上有关的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通过开火车读、美读、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让学生熟读生字新词;通过“邮差送信”、“叫字排队”的游戏,让学生快乐识字;还通过自编字谜、猜字谜,让学生自主识字;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让学生在一目了然之中掌握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写好这些生字。在多媒体创设的“迷人的秋天”这个识字情境中,画面色彩斑斓,景色令人欣喜陶醉,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学习汉字的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

二、教给方法,引导轻松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低年级课本在识字课的编排上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教材中不但安排了“连、涂、画、拼、摆”等教学活动,[2]大量采用了“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致力于体现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这一特点。每个单元还安排有独立的识字课,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2口耳目”主要让学生领悟象形字的构字规律;“识字(二)4日月明”,则要掌握会意字构字方法。一年级下册中还出现了三字经识字、对对子识字、知识性儿歌识字、用量词识字、用谚语识字等。此外,每组的“语文园地”中也都有“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如“加偏旁”、“换偏旁”“加一加”“减一减”、近(反)义词识字等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掘教材特点,交给学生上述识字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编故事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多媒体演示识字法”、“图解识字法”、“动作识字法”、“联想识字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轻松愉快地识字,从而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既可以独立识字,又可以当“小老师”教别人识字,使他们从中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三、拓展渠道,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人教版实验教材设计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识字的空间,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到街上认广告牌、宣传标语、店铺招牌,[3]到商店里认学习用品、家用电器、各种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的名称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收集自己发现的错别字;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报纸或看电视、电影中认识新字;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做成剪贴报或识字本,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学习积极性高,并从中评选“超级识字明星”。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识字量,又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真是一举多得!

四、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识字与写字是融为一体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的,若将识字与写字割裂开来,识字不训练写字,是达不到目的的。但由于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指导学生写字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起笔运笔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感到乏味、无趣,无心写字,在下面乱讲话,玩东西,教学课堂就会陷入闹嚷嚷、乱哄哄的局面。因此,教师一定要别出心裁地设计好写前的导入,采用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如通过娓娓动听地讲述古今书法大师练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展览优秀习字本,表扬书写美观的学生,展示取得进步的作业等,唤起全班学生高涨的热情,形成你追我赶、不甘心落后的生动局面。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编顺口溜、打比方、演一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特点。如在教写“思”字时,教师可这样引入:“下面我们要请出一位神秘的嘉宾登上田字格了,这位神秘的嘉宾有个特点是‘十张口,一颗心’,你们猜一猜它是谁?”教师的话语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由此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写字教学中去。又如,教写“泪”字时,教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三点就像人的泪珠,右边的‘目’字指眼睛。写它时要注意左边三点水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目’字要写得宽一些。”这样简洁生动的表述,很快就让学生记住了“泪”字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通过评一评,比一比,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进学生把字越写越漂亮,兴趣越来越浓厚。

总之,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拓宽有效的识字途径,构建愉悦的识字平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步入“识字的王国”,使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热情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热土。

参考文献:

[1]陈慧君.让孩子们乐于学习孩子[J].小学语文教学,2004(5)

第9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写字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写字,写字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实际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儿童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二、规范姿势,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

(一)严格坐姿

写好字,坐姿是关键。要求学生坐时做到:脚踏实地、头正、身直、臂放平。

(二)细化执笔姿势

执笔姿势至关重要。从学生开始写拼音起,我就对执笔姿势做了要求,要求握笔时,必须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握住笔杆下端,握笔处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强调,握笔时要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支住中指。

坐姿和执笔要领,仅凭口授形象性不强,这时,就需要教师亲自示范或者借用课件的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模仿能力,同时在每一节课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正确姿势逐一指导,反复指正,最终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执笔习惯。

三、加强指导,教授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学生写字,其实就是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写好字,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加强对基本笔画的指导任何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写好了基本笔画,写字就成功了大半。

基本笔画的练习,教师一定要做具体的指导,做到一边范写一边说运笔方法,以帮助学生巩固笔画的名称,记住运笔要领。

(二)加强对偏旁部首的指导

偏旁是构字的部件,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汉字的数量很多,但偏旁是有限的。

(三)加强对书写顺序的指导

书写顺序是指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简称笔顺。书写汉字要求工整、正确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就需要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入、八),先上后下(二、草),从左到右(川、汉),从外到内(月、同),先外后内再封口(国字框的字如四、国),先中间后两边(如水、小),走之底和建字底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底和建字底。多数汉字的笔顺遵循以上规则,有少数字的笔顺比较特殊,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时作特别的提示。例如,二年级上册上左下包围结构“区”,就要先上内,后竖折,这类字教师可归类为:匹、区、巨、匠、匣等。另外,像“母、果、里、乘”这些笔顺易混字,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

(四)重点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根据汉字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等。汉字结构不同,其书写的要求也不同,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却是有章可循的。

1、左右结构的字。这类字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学生对这类字的书写掌握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左右结构的字根据左右两部分的占位不同,又分为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同高三种类型,写这类字时,可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如“科”、“桥”等。对“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等字的左右占格,要明确左右两部分的比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力求把这类字写得匀称富有美感。

2、上下结构的字。这类字要求布局匀称,在横中线两侧,如“姿”上下同高,上半部分的“次”可以写于横中线上,紧压横中线,下半部分的“女”可以写与横中线下,上下部分要紧凑。

3、左中右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求各部分写得窄而长,如“湖”。上中下结构的字,则各部分要求写得扁而宽,但不可突出田字格,如“蓝”。二者都要求写得紧凑不可散乱。

4、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时,被包围部分一定不能越出包围圈,如“麻”字,“病”字。

……

不管什么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体现汉字“方块”的特点,就是同结构的字,也要仔细区别,找出其细微变化,做到同中求异,把字写方正、匀称。

四、观察、示范与描红、临帖相结合

一年级上册的100个汉字,原则上要求每个字精讲示范,而越到后期,随着书写知识的累积,合体字的增多,则不主张对每一个字做详细讲解,这时,就需要教师抓住重点、难点,做少而精的点拨。示范时注意两点:一是要求学生认真看,每个学生都必须全神贯注。二是教师示范时要边讲解边运笔,学生边看边听边书空;教师示范时要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太慢学生没有耐性,也不能太快,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看不准、记不牢。

临写时要求学生正确握笔,摆好坐姿,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即写前认真观察范字,看偏旁,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些部件占什么格,哪些笔画在横中线上、哪些笔画在竖中线上,看字的结构特点及笔画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五、创造机会,在评价中进步

写字教学的评价,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中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肯定学生书写中的长处,改掉书写中的不当之处。

六、家校互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