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范文

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

第1篇: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对策;煤炭企业

目前,煤炭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盲目性,决策缺乏科学性,项目投资摊子过大,涉及范围广,以致于弱化了主业投资,造成主业与非主业比例失衡,增加了投资风险。为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全面利用各种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对项目各项活动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1]。然而,在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致使有些风险不可避免。而有些风险完全可以避免,有些则通过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使风险降到最低、损失最小。可以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企业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选择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以减少损失。

1煤炭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投资项目盲目,决策不慎重

有些企业在投资项目时,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缺乏科学的调研论证和设计,即使有论证也是走过场,未能全面地进行分析和探讨。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没有将所有的风险考虑进去,只是一味听从基层单位的建议,往往盲目跟进。另外,企业董事会的董事在现场决议时由于时间紧,未能提前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往往按照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的意见进行表决通过,造成盲目扩张。

1.2项目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狭窄

在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各主要风险因素中,项目投资额、企业规模、贷款利率等资金风险占较高比重[2]。煤炭企业大部分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现金流不充足、贷款利息沉重,尤其是近年来煤炭行业形势低迷,企业自有资金十分紧缺,融资渠道单一,加之银行贷款难度增加,煤炭企业逐渐陷入愈加困难的局面。由于资金压力大,很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项目因缺钱而处于停工或缓建状态,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1.3招投标工作不规范,合同签订时间过长

部分煤炭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规避招标、应招未招、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情形,招标文件编制不科学,甚至招标文件就是为某一投标单位“量身定做”。评委长期固定,评标标准和细则不够完善,没有统一公正合理、科学有效的评标方法,甚至没有评标办法,采用简单的投票方法,评委按自己的意愿投票,评标较为主观性,缺乏规范性及客观公正性。监督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无法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督作用。中标后,招标人迟迟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进行二次压价,严重违反了国家招标投标法律规定。

1.4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

部分项目在投资决策立项时,为了让领导满意或者是在董事会上易通过,没有科学地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而是将项目估算或概算设计的很少,把投资效益夸大,误导领导决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概算现象,甚至部分项目超概算几倍。由于部分企业设计与经济效益未能很好地结合,设计和概算上出现漏项。在设计的同时未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施工时未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投资增加,致使项目处于被动局面[3]。

1.5项目施工管理跟不上,延误工期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建设单位专业力量不足,未能发现施工单位的问题所在,现场监督不到位,督察不力,造成建设单位无法对施工单位进行控制,对现场签证把关不严,重大设计变更未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等,致使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

1.6未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大部分企业项目投资未建立项目后评价机制,项目竣工交付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后没有对项目决策及实施的合规性、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分析评价,未分析投资收益与预期偏差的原因,总结投资项目经验教训,没有形成完整的项目投资审计和后评价制度。同时,也未建立项目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项目投产运行后直接转为生产单位进行管理,有些项目由于多年处于停建状态,成为“僵尸项目”,也无人过问,更未进行追责,造成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

2煤炭企业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

国有煤炭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产(股)权投资、境外投资管理等基本制度;投资管理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可行性研究论证、尽职调查、项目管理、风险管控、投资后评价、内部审计监督、投资责任追究等专项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和基本流程,形成公司章程、投资管理制度、专项制度、实施细则及工作流程等分层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

2.2严格投资管理决策程序

国有企业应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制定和规范投资事项的决策程序,包括项目立项、考察及初审、可行性研究或投资分析、审计评估、专家论证、董事会决定等重点环节。项目前期阶段应组织技术、财务、法务等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对投资项目开展风险调查、技术论证及经济评价,做好市场调研考察,分别从资源状况、投资方向、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认真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环保容量、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等,把风险分析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以便更好地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

2.3适时调整项目建设思路

煤炭企业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国家的行业、产业动向和政策,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寻找与煤炭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如煤炭深加工、清洁生产、煤泥发电、制浆、煤矸石制砖、煤层气化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近几年国家对环保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粉尘和噪音。在煤炭生产中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地面塌陷,洗煤作业中加强回水利用、洗煤用水实行闭路循环,同时将矿井水沉淀、净化及消毒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使企业真正走上绿色发展之路[4]。

2.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控

煤炭企业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资金筹集的风险管控。企业要加强资金筹集和使用的规划、管理,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广泛募集资金,保证企业发展资金充足,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以项目优势、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本带动功能,提高国有资本贡献率。同时,还要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筹资效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效益。

2.5强化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投资管理机构及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试行投资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定期企业投资事项负面清单,明确提出禁止投资的领域及事项,引导国有资本投向,促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建立投资事项报告制度,对投资项目出现异常情况、重大投资损失事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信息要准确、完整,不得虚报、瞒报、漏报和拒报。对超概算项目要加强事中控制,一旦发现出现超概算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严控中间结算、设计变更和签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后期严重超概算情况发生。

2.6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国有企业应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制度》,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流程以及后评价人员组成、后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后评价意见应客观真实反映投资项目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投资规模、效益与可研或投资分析报告的对比,揭示出市场、法律、政策、财务、技术等问题和风险,判断项目与预期的实现程度,分析投资收益与预期偏差的原因,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教训,提出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决策和项目运营管理服务。

2.7建立投资损失问责机制

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过程中,应建立投资管理责任链,层层落实,尤其要明确关键环节责任主体、质量标准,实行管理责任制。若有关人员违反国家、省以及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的规定,未履行程序或未正确履行相关程序等,导致投资损失或造成不良后果的,经调查核实和责任认定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企业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2篇: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结范文

一、十七大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七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立足全市安全生产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过各镇、各部门及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连续四年在南通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中获得第一,安监局连续4年在南通市安监系统考核评比中获得先进集体,2006、2008年荣获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05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37起,死亡114人;2006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88起,死亡104人;2007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74起,死亡99人;2008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75起,死亡97人。2005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四年实现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二)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有力。一是建立责任保障体系。安全生产主要指标纳入了党委、政府政绩业绩考核,并作为地方政府换届考核的依据。围绕省和南通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从市到各镇、村和重点企业,以及政府与部门之间,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逐级考核和“一票否决”,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应急求援保障体系。在政府、行业、区域和企业多个层面落实了机制、预案、装备和队伍,新建了川江、平潮两地消防站,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三是建立监管工作体系。在2008年实施的镇级机构试点改革中,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工作关系、精简部门机构的大前提下,全市19个镇全部成立安全监督管理所,各镇同时进一步加强村(居)层面的安全监管力量,健全了市、镇(区)、村、企业的四级监管体系,安全网络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有力推进了监管重心下移和前移。

(三)重点领域本质安全度高。依法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藏,烟花爆竹的批发零售,以及非煤矿山、船舶钢结构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强化监管,促进这些高危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化。一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组织对危化品、非煤矿山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了评价、评估,强化源头管理,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准入关。二是推行高危企业标准化管理。在危化品、船舶钢构、机械制造等企业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大部分企业自觉以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生产设备、作业安全、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事故与应急、检查与绩效考核等为抓手,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三是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根据经济发展特点,把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船舶钢结构、钢丝绳、海洋渔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完善重点领域的安全基础设施、规范重点行业的安全行为、加大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等措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四是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实行动态监控。

(四)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改善。一是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推进。为提升企业安全保障条件、预防各类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安全宣传教育效果显现。不断开展领导干部、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资格培训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三级安全教育,连续开展“安全生产月”、“电视培训”等活动,增强了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三是企业分类评估有成效。连续三年在企业中开展分类评估活动,有效指导了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基础工作明显提升。四是加强行政执法。通过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扩大监管执法覆盖面,提高监管执法频率,监督监察覆盖面每年都在80%左右,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达100%,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加强,严厉打击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伤亡事故总量仍然偏高。主要是交通、火灾、建筑、船舶钢结构等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近年来,交通、火灾事故虽然有一定的控制,但是事故总量、伤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建筑和船舶钢结构行业亡人事故平均每年要发生7-8起,占工商贸企业亡人事故总数的90%。

(二)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如交通运输仍然存在着无证驾驶、违章驾驶、带病车辆运行、“三无”车辆接送学生、险路险段安全整治不力等情况。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安全生产设施历史欠帐多,存在大量短期内难以整治的安全隐患。

(三)部分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令人担忧。一些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思想上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重生产,轻安全”现象突出,没有从根本上把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舍不得在安全方面多投入,生产条件简陋,作业环境差;同时,部分企业业主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不熟悉,不能掌握安全生产管理要领,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盲区,安全管理薄弱;

(四)职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低下。大量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生产、建设第一线,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匆匆上岗,既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又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

(五)少数地方监管工作不实。有些地方工作满足于开会、发文件、走过场,缺乏扎实有效地监控措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表现文章作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少数镇虽成立了安监机构,但是镇安监机构人员仍然偏少、专业知识欠缺、装备不到位、待遇不高,基层人员积极性不够,影响了安全监管力度。

(六)如何长效管理思考不足。安全监管满足于传统,抓一般性检查多,综合治理少,抓法制治本、科技治本、政策治本、基础治本等治本之策的力度不够;偏重事故查处,全方位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够,特别是如何用事故教训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和效果还有差距;传统监管方法多,运用安全管理新知识、利用科技手段监管不够。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深刻。传统的发展观念还未完全扭转过来,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仍较多,少数企业领导在贯彻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旦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时,就“不要”安全。

(二)锐意创新精神还不够。近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连续稳定,多年在南通市获得考核第一。少数同志地产生了小成即满的思想,缺乏奋发有为、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思想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拘于法律法规有没有明确规定,上级有没有明确要求,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做法。工作上习惯于满足应付或简单贯彻执行,对是否切合实际和是否取得实效,考虑不够,创新安全监管的机制、措施不多,没有形成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三)推动科学发展的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同志还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形式主义仍然存在,勤政廉政、务实严谨的作风有所淡化,真抓实干还不够。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执行力不强,在一些工作环节上存在重决策轻落实、重布置轻检查等问题,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使一些工作部署和举措落不到实处。

(四)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丰富。还不能用科学统筹兼顾的方法,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平时工作中善于解决一些突出的具体问题较多,对如何从机制上构建长效监管等问题研究、思考不够。抓当前、抓急需较多,谋长远、打基础不够;在处理专业监管与综合监管、政府监管主体与企业主体责任,眼前治标与长远治本、事后查处与事前防范、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监管监察与服务指导等方面也还做得不够好。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主要措施

通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我局领导班子在形成思想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思想共识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局党组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1.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顾发展,不要安全就会使经济发展失去基础、失去环境、失去支撑,就会制约发展;安全是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是群众利益的底线,忽视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只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

2.安全发展的前提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后,安全生产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安全生产事故达到高峰。目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面对这种形势,安全生产工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兴安,积极探索和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奋力进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发展。

3.安全发展关键是突出“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维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把安全生产建立在职工群众大力支持、共同参与和有效监督的基础上。

4.安全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破解安全发展的“瓶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在安全生产中践行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管理,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自主保安、互助保安。

5.安监人员任重而道远。安全监管监察队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在推进安全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监人员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安全生产形势不断趋向好转,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幸福。

(二)对策措施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营造安全发展的氛围。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继续督促各镇、各部门切实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措施。教育各级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摆正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安全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政府和企业工作、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各级领导直到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重视安全生产的高度责任心,促使“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真正落实到位。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生产经营者。

2.坚持统筹兼顾,工作重心向构建长效机制转移。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在抓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作为工作的重心,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寻求突破,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防范事故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第一,积极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层层分解指标,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控制指标的全面落实。切实加强源头管理,严格行政许可,把好安全条件关。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分类监管等活动,加强安全执法力度,严防事故的发生。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责任。第二,积极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把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作为一项安全基础性工作来抓。督促企业针对实际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企业安全设备,提供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自觉建立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机制,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全员安全责任,形成企业尽其能、负其责的管理格局和责任机制,从而达到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目的。

3.突出“以人为本”,提高科学有效监管水平。生产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安全因素三者造成的,三者又是可以通过人的行动来加以控制,所以安全生产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安全监管必须紧密围绕“人”来做文章。

(1)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各行业防范事故能力。把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监管的一条主线贯穿到工作的始终,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企业职的主动能动性,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定员、定期安全检查,加大协调力度,合力推进隐患整改。对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坚决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提高各行各业防范事故的能力。

(2)强化应急管理,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事故是可防可控的,但有时又是难以避免的。为确保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平战结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爆炸、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群体性食物中毒等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和训练,切实加强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建立畅通的安全生产信息反馈机制和通信系统,形成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二是配足配齐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并确保器材完好、物资充足。三是组建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四是开展经常性应急救援演练和职工使用应急装备的操练活动,保证企业一旦发生事故,能拉得出、打得响、用得上,把事故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全民安全生产自律能力。突出以人为本重点抓好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镇、各部门分管安全的领导和安全管理干部,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等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发展的认识,提高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者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投资人和分管生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使其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安全生产培训,经考核获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依法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四是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参加专门培训和复审,经严格考核后方可上岗作业;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以“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为重点,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4)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安监工作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新生安监队伍的业务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监管力度。积极推进镇安监所建设,明确基层政府职责,规范镇安监所人员、装备配置,量化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促进监管重心下移、前移。二是建设专业型队伍。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要建立健全终身学习机制,把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用过硬业务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好国家赋予的安全监察职责。三是调动安监队伍积极性。完善科学的责任、指标控制体系,明晰各级、各部门安全职责,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奖优批劣,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安全生产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经济工作。

4.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大安全、大防控”格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安全”工作格局。一是分清责任,明确任务。根据各部门职能,进一步划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任务,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减少职能上的重复和交叉,理顺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属地监管的关系,消除安全生产监管盲区和死角。二是综合监管,敢于较真。处理好与各专业监管部门的关系,善于统率,敢于较真,发挥各专业监管部门的作用,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起好安全生产“带头人”的作用。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要及时提交安委会或市政府讨论决定。三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安监部门牵头组织好各项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配合专业监管部门开展各个领域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导各地开展辖区内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在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调处上要形成联合执法和办案机制,牢牢掌控全市的“大安全、大防控”工作。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局领导班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只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强化学习,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能力。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领导班子谋划发展实践。

(二)改进作风,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一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围绕安全发展战略,开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调研,进一步理清安全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围绕安全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调研,寻求破解安全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三是建立征求意见制度。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事先听取基层意见。四是减少会议和文件数量,提高质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完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考核办法和日常管理措施。强化监督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