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工程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骨架课程之一,是食品专业本科院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三传理论”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和设计计算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运用技术能力、分析解决工程设计和生产操作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具有综合性强、内容繁杂、基本理论多等特点,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和吸收,学习困难。基于此,为提高教学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1]。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进而掌握基本原理、熟悉基本单元操作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打下牢固的基础,是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2]。
1课程分析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理解和吸收的效果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分析课程教学难的原因,对症下药[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课程设计知识面广,理论多而强,且课程对相关学科知识内容要求高,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等。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运用会比较困难,且由于课程理论性强,会感到枯燥,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最终放弃该课程。②课程与工程实践契合度高,实践性强。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条件,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条件差,因此对食品加工过程的设备认知能力机会少,造成学习困难。③设备类型多,结构复杂,各种操作现象抽象,难以理解。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详细解释、说明,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④公式多,设计计算复杂。课程中需要大量利用经验公式和假设,与传统固定计算有区别,学生理解、选择运用困难。在没有整体理解掌握的条件下去选择与假设,导致学生只能生搬硬套,从而学习效果差。⑤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差,部分需采用实物条件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条件欠缺。⑥教师能力的限制。由于课程难度大,教师会出现虽然自己理解,但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授课程,使“教与学”脱节。
2课程教学改革
2.1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开课前,向学生强化课程的重要性,说明课程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大学课程总体而言难度不高,对于一般课程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对于“食品工程原理”而言,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导致刚开始学习就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导致整个课程的学习无法跟上,教学效果差。如果从开始就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难度,可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会不自觉地花更多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与之相关课程进行说明,提示学生主动性的对相关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等课程进行弥补工作,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2调整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作业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由于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和逻辑性强、涉及课程多,食品专业的学生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础较差,从而学习困难,教师的授课工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增加对重点内容的授课学时,如流体的流动、干燥、传热等基本内容,减少如吸附、膜分离等应用课程的学时,转为自主学习为主,同时降低课程的难度要求。学生在将来工作时,并不一定会用到食品工程原理相关内容,通过强化重点内容的授课,学生将来用到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内容。此外,还要更新教学内容,如传热过程中补充红外加热技术、辐射传热技术等,干燥部分添加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等技术的讲解,更新单元操作,让书本教学跟上时代技术的进步。总体而言,课程内容虽然调整,但不能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而特意去减少必修内容。相反,对于重点的内容,需要更加重视,如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干燥等。
2.3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如问题式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等。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仅仅听,思考过程少。这种教学模式虽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但大多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课程难度大的“食品工程原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促进剂,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才更易理解、吸收和利用。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模式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问题的设计以及解决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已有教学工作者开始了尝试。由于“食品工程原理”单元操作的理论和计算都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根据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以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可通过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强化课程内容和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时候提出飞机为何能上天、如何让水往高处走等。此外,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4]。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允许学生反驳教师观点,以此可强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分析。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怕提出错误问题,尊重学生,缩短教师与学生距离。例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重要性时,应该加以表扬,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分的方法进行鼓励,促进学生积极提问。
2.4归纳授课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难度大,学生不容易掌握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自主归纳章节内容关联性难度大,从而造成整体融会贯通课程的可能性小。因此,教师需要对单元操作的问题简单化,整理章节之间的关系。“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单元操作多,但都是围绕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的“三传”基本原理。例如,讲流体流动、流体输送的章节都是围绕伯努利方程的基本原理授课,要以伯努利方程为核心,将授课内容简单化、归纳化,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程度。
2.5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配合
目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演示在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可以集中大量图片和声音,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有利于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对于“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其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设备复杂、种类繁多,如果一一列举和说明,在有限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切实际。因此,对课程中的各单元操作采用动画演示教学,能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动态问题,如离心泵、离心机、旋风分离器、换热器、精馏装置、流体流动类型。在动画播放过程中,教师可辅以语言解释,促进学生对关键问题的理解。同时,在对单元操作的理论讲解过程中,将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图片、演示动画与推理计算三者结合起来,可使单元操作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多媒体教学授课速度快,很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思路,导致“教与学”脱节,无法及时做笔记。即使少部分同学能做笔记,也是仅仅“笔头记”,而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毫无实际帮助价值,影响教学效果。此外,“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公式多,纯粹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公式进行推导,学生不易理解,需要将多媒体与传统的板书结合,边推导边讲解,更容易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6改革成绩评定方法
传统“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成绩评定多以考试成绩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为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可将成绩评定分为多部分。包括降低考试成绩比值,从目前常用的80%直接降低到50%;提高实验课、实践课程成绩,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二者可分别占比15%;提高平时成绩,尤其是课堂回答问题的比例,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可占比10%;增加课程设计成绩,将课程设计成绩单独提出,强化课程设计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的重要性,可占比10%。
2.7注重知识的运用
传统教学忽视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仅仅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呈现学习的被动性,导致学生的每一节课程都是在懵懂状态下度过,有时即使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实际上仍然未能完全理解课程中的单元操作。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性的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些需要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放手去完成、去思考,多鼓励学生,少批评学生。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适当或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相对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还应开设设计课程,一人一题,也可以小组形式完成课程的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自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
2.8其他
要提高“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质量,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1)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后,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关心,形成一种轻松的课题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2)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教师是授课的执行者,也是改革者,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必须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单元操作,辅助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单元操作的认知水平,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更有主次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授课。
3结语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学校的教学体系。
作者:范方宇 阚欢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范方宇,阚欢.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农产品加工,2016(12):81-83.
江连洲,李杨,刘珊,等.食品工程原理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考试(教研版),2012(7):11-12.
于慧春,张仲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5):145,400.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35-03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理论课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通过实验教学,验证了理论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结论和结果,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理论性很强,具有典型的工程特点。学生普遍感到概念多、物理量多、公式多,学习起来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讲授均由教师完成,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实验往往成为一种形式[2]。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面向生产一线,需要较强的实践技能来从事现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实验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如何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始终不渝的一项重要任务[3]。本实验教学小组通过五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一、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实验单独设课,单给学分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与理论教学互相补充。实验课的教学由4名专任教师负责,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学时设置在24―32学时之间,单独进行成绩评定,单给学分。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上实验课程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验课与课堂理论教学由一学期同步进行改为推迟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实验课程安排可以不受课堂理论教学进度的限制,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秩序。
实验课程单独设课,可以改变教师、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强化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解,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实验“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实验室
以往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实验班级多,受实验学时数及设备台套数的限制,教学实验经常5―6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实验内容。这样,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另一部分学生却只能旁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无法客观评定。同时,由于实验室往往在上课时才向学生开放,导致使用高峰时设备不够用,而不上课时设备又大量闲置。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实验课堂效果不佳,设备利用率低。
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是国家对高校本科教育评估的要求之一,而且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实验内容的顺利完成[4]。
本实验教学小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率先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室进行限时开放,制定了开放时间和管理办法,为各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锻炼机会,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在课余时间轮流到实验室补做在平时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未完成或做失败的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设计类或综合类实验项目。这样,既克服了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套数少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弊病,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三)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材
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预习、复习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教学小组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于2010年编写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本领域资深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与实验设备厂家进行多次沟通探讨,根据仪器设备的更新情况,充分采纳了厂家设备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验内容叙述上,将传统的“灌输式”语言转变成“启发式”的语言,力求文字篇幅简约、通俗易懂,图表清晰透彻,生动形象。在实验操作方法介绍中,删减了为避免学生损坏实验设备而详细编写的实验步骤,修订完善了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补充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突出了安全操作方面的内容。每个实验增加了思考练习题,题目丰富全面,既包括设备运行的关键问题和理论依据,也包括与实验内容相关的补充知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上逐一作答,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
(四)在过程教学中强化预习的作用,以“模拟教师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前预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是一项重要的自学环节[5]。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讲义写好预习报告就算是预习,但由于“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实验步骤较多,学生仅仅依靠阅读实验讲义,很难完全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因此,达不到预习实验的目的[6]。对个别不认真的学生常常把预习变成简单的照抄实验指导,自己写下的内容都不经过大脑,做实验时完全依赖教师的课上讲解,才能对实验装置有所了解。另外,仅仅通过书本预习,学生对实验装置的启动、操作、控制等问题感到无从下手。课上第一次接触和使用设备,对各种仪表和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水、电、泵、风机、易燃易爆试剂等安全问题知之甚少,因此,容易发生错误操作,甚至引发事故,学生往往也存在畏惧情绪,不敢动手操作。
为此,我们对实验预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书本预习的同时,增加学生实验现场预习的环节。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同时教师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带着问题和任务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和实验讲义,经过总结消化理解吸收后,写出简洁的总结性预习报告,不能完全照抄;二是学生到实验现场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到实验室熟悉仪器设备,对照实验讲义进一步熟悉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测量仪器仪表,记录下问题,组内讨论。经过这样两个步骤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对准备要做的实验已经比较清晰。课堂上教师对重要的常用知识点、原理、设备构造、步骤、注意事项进行随机提问并打分,合格后才允许动手做实验,并作为过程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动手操作,一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深,往往跟着其他学生滥竽充数,课程结束后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操作考试难以通过。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题组提出“模拟教师法”授课形式,经过4轮的教学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发“模拟教师”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模拟教师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正式上课前对学生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开放实验室,学生反复推敲实验内容制定出“学生教案”,在正式课堂上由主讲学生进行模拟授课,教师监督补充,启发引导,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并通过提问、讨论等环节真正理解消化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和实践动手能力,收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一)分配主讲任务
由于受大型仪器设备的套数限制,一次实验授课仅限于24人,分成四个小组,同时进行4个实验项目。在正式上课开始前一周,为每名学生分配一个实验的主讲任务,安排预习内容及预习报告的书写规范,同时强调主讲责任的重要性和成绩评定标准,要求学生高度重视。
(二)课前预习
学生在分配任务后,开始对照教材、实验指导和相关资料进行实验预习,按照要求书写预习报告,同时定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结合现场预习自己主讲的实验内容,充分自学,总结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教师集中培训
负责各个实验的教师将主讲相同实验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现场培训。联系设备的生产实际,对操作、应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等各个环节认真讲解,同时一一解答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反复操作,直到熟练掌握设备的运行方法。强调好重难点和思考题,规范实验记录处理要求,另外,讲授一些实验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自己总结一些课上提问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四)完成“学生教案”
主讲学生在培训后要求撰写“学生教案”,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教案形式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决定,任课教师对上交的教案及时批改,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拿到修改后的教案认真备课,可以选择给教师或寝室学生试讲练习,期间有不清楚的问题随时找教师请教,做到融会贯通。
(五)课堂讲授
正式上课时由主讲学生给小组其他学生讲授实验,教师在旁边辅助。学生可以使用板书和各种教学设备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现场演示实验操作,并对组内的学生进行提问考核,待组内所有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后才开始操作实验。在整个课上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着引导、辅助和监督作用,遇到主讲人讲解不到位、不透彻的地方,由教师及时补充,保证实验课的质量。
(六)效果反馈和评价
主讲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通过对组内学生的提问来检验收听效果,问题完全是刚讲过的内容,同时教师对主讲学生的教学过程给予评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课后思考题,并对实验方法、设备的优缺点以及授课形式提出建议。
三、采用全方位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区分部分学生的真实水平。课题组通过实践,改革优化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将实验预习到期末考试分成5个环节,分别制定评分标准,强化过程教学管理,以期最大程度反映学生的客观水平。具体安排如下:预习成绩占15%,主讲成绩占30%,课堂表现占20%,实验报告占15%,操作考试占20%,总成绩100分。
(一)预习成绩(15%)
这部分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预习报告的书写质量和课前准备情况,二是讲课前对每名学生(包括主讲学生)进行提问,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基本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主讲成绩(30%)
对主讲学生在分配任务后的准备情况以及课上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包括集中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学生教案”的书写质量、备课态度以及现场发挥和语言能力等方面。
(三)课堂表现(20%)
教师课上留心每名学生是否态度端正、认真思考、认真操作,是否能够团结协作,有无随意进出实验室、摆弄手机、迟到早退、逃避劳动等行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勤于观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操作,并经常以提问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验报告(15%)
在保留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绘制设备流程简图,同时报告不能完全照抄实验指导,必须通过自己总结和归纳,不强求一律,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独自处理完成数据,得出结论和误差分析,同时回答课后思考题。报告如有抄袭或数据处理雷同按0分处理。数据分析必须注重实验事实,实验报告中要附带指导教师课上签名的“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以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实验报告要求按时批改,及时发回学生手中,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课上集中解答;对书写精彩、有创意,整洁舒适的报告给予加分表扬,在学生间进行传看交流。
(五)期末综合考试(20%)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势在必行
0.引言
建筑行业是一个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如何避免和减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施工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利用现代科技,远程视频监控手段,实现实时的、全过程的、不间断的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已势在必行。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指应用视频信息网络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环境、作业条件、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的远程实时图像监控管理。它包括视频采集、传输、编解码和终端监控、录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将设置远程视频监控中心,通过集中管理软件直接对施工现场摄像机进行远程操作,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实录监控。监控中心发现受远程视频监控施工现场存在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时,立即告知施工现场,并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1.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1.1 施工现场监控点的布置
目前,大部分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均为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住宅,其规模宏大,施工基本同步,进度紧凑,作业人员数量庞大,工序错杂。如何对施工现场全方位的实施监控,故监控点的布置尤为重要。监控摄像头布置点应不少于两处:一处摄像头安装在主体结构附设塔吊的塔身上,随着操作层的升高,监控点也将同步上升,除对施工操作层进行全面监控外,同时可以鸟瞰整个施工工区;另一处摄像头安装在工地进门处,以观察门卫管理情况。
1.2 视频图像远程监控的实现
理论上,如果终端主机安装了实时监控软件并接入宽带,即可在互联网上任一台电脑上实施远程监控。实施远程监控系统后,施工现场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开发商办公室都可以看到从塔吊和门卫处摄像头传输来的视频图象,远在数里外的监控中心亦同样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工地实景。施工现场监控室所见的图象质量可达DVD画质,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进行同步操控,实现平面357度、上下90度立体化监控,并可随时调整摄像头焦距,掌握微观、宏观场景,监控画面可多幅(视摄像头布置数量而定)、单幅切换,使监控更具针对性。在远程端,图象经过互联网传递仍可达到DVD的画质,和施工现场情况一览无遗,同样可以对摄像头进行调控,观看不同视角的画面,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的目标。
1.3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保证
提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服务单位,必须保证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图像的清晰度、网络安全和功能质量;摄像机实时图像采集的设置,必须保证监控中心能随时实施对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和画面的切换、局部放大及定位监控;在监控中心实施定位监控时,施工现场监控操作员无权操纵摄像机实时图像显示及安全管理资料的输送。
2.远程视频监控的效果
2.1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如何搞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事故发生频率,一直是施工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利用现代科技,优化监控手段,实现实时的、全过程的、不间断的安全监管也成了建筑行业安全施工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视频信号经过数字压缩,通过宽带在互联网上传递,可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功能。将这一功能运用于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势必会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使施工企业跃上新的管理平台,政府监管力度得到近一步加强,及时有效地掌握现场施工动态情况。视频监控装置如“电子眼”,全过程、多方位地对施工进展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作业人员而言,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制约力度,规范了施工行为,提高了安全意识。
2.2掌握动态信息,问题及时整改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信息,可以观察到门卫及环境管理(如:工程设备、设施、材料的进场,工作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安全通道的设置,安全“七牌二图”宣传告牌等)情况,场地管理(如: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场、大型机械使用、基坑开挖放坡、围护及坑边堆载等)情况,施工现场管理(如:作业人员安全装置、脚手架、临边围档及危险作业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根据所戴安全帽颜色区分现场施工、管理、监理人员到位等)情况。全天候监控掌握施工现场动态信息,发现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2.3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适当减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有针对性的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发现违规现象,迅速传达落实整改信息,提高掌握现场情况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宏观监控,优化施工场地布局,合理规划,综合调配人力物力。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使高层管理者们出差途中随时了解工地进展情况,提高采取对策的实效性。
2.4 落实岗位职责,明确事故责任
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层次参差不齐,远程监控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敦促了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促进规范操作意识,便于施工统一管理。施工过程被录像存储备份,可随时查看监控信息,即使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也便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明确事故责任。
2.5远程视频监控,提高监管效果
实施远程视频监控,会使政府安全监管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远程实时监控的出现,对于安全监督机构制定抽、巡查计划,明确监督重点及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跟踪监督等工作,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检查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对文明工地的评审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3.远程视频监控应用前景
3.1 辅助管理工具,获取较好效益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用于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监控,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提升,极有效地辅佐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它能使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作出高效正确的决策,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合理节约成本,实时信息共享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实现建筑企业与客户端实时信息交互功能。 建筑产品所涉及的建筑企业有开发商、承建商、设计公司、监理公司,他们都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安装监控端实现视频信息共享及交互传递。如:作为开发商在工地现场安装远程监控端,相当于请了一个质量、安全方面的电子专家,既能节约投资成本,又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情况。开发商可以在售楼部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体现诚信理念,同时更能展现施工现场进度及各种状况,合理制订销售计划,取得利益最大化。而作为设计单位则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动态,对施工难点或设计欠妥之处及时进行监管和整改。通过信息交互功能的实现,可进一步实现社会化监管效应。
3.3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施预控目标管理
由于安全备案及工程竣工备案制的实施,需要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即可以合理安排抽巡、查计划,明确监督重点及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跟踪监督等工作,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检查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对文明工地的评审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此外,作为政府高层决策领导,对区域内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远程监控系统,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调度,按时按质完成既订目标。
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外补充人员10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
二、招聘人数及岗位要求
1、招聘岗位:文员、安全监督员;
2、招聘人数:10名;
3、岗位要求:见附件《市建管处公开招聘编外补充人员岗位表》。
三、报名资格条件
招聘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以及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见附件岗位表)的人员,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独立完成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条件;
3、身体健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的人员;
2、现役军人;
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4、法律规定的不准报考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招聘流程
公告-报名-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政审-聘用。
(一)报名和资格初审
1、报名时间和方式
公告时间: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1月2日;
报名时间:2018年1月3日至16日;
报名方式:将报名表、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及相关证书扫描件、个人照片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2、报名流程
报考人员应在报名表中注明所报考岗位。凡因弄虚作假或虽通过资格审查但实际与招考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取消招考资格。进行报名和考试必须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
3、资格初审
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考生,招聘单位以电话或短信平台方式通知报考人员参加笔试,领取准考证,未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不能参加笔试。
(二)笔试
笔试内容只设公共课部分。考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笔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3: 1的比例进入面试资格复审。面试资格复审最后一名出现同分情况的,取得与专业相关从业资格证者优先进入面试资格复审环节,如果最后一名都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一并确定为参加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在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上公布。
(三)资格复审和面试
笔试结束后,按规定的比例,对进入面试的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凡与报考条件要求不符的,取消其参加面试的资格。
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应提供以下证件、材料:
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件)原件等材料。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笔试与面试成绩按5:5的比例合成考试总成绩,在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上公布。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和政审
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政审人选。如出现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笔试成绩高低排序,笔试成绩高者为体检和政审人选。体检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合格后进入政审环节。体检或政审不合格的按合成考试总成绩得分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五)公示和审批
对体检和政审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名单在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上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人员,上报市住房城乡建委审批。
编外补充人员一律实行合同管理,根据有关规定,由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
五、聘用待遇
正式聘用后,工资福利待遇按照芜湖市财政局核定的编外补充人员待遇执行。
六、其他
应聘同一岗位的人员,其报考人数与岗位招聘数的比例不得低于3:1,不足规定开考比例的,取消或相应核减该岗位招聘计划数。以上事项如有变动,请注意有关公告。招聘过程中凡有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应聘资格。咨询电话:0553-3833021;监督举报电话:0553-5905161、0553-5905148。
本公告条款由芜湖市建筑工程管理处负责解释。
市建筑工程管理处招聘岗位表报名表.doc
论文关键词: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采用,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便于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处于受控状态。
本文结合当前青岛市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现场及远程项目管理的需要,探讨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简介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利用公共电话网、互联网及用户端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运行状况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监控管理网络系统。
施工项目部和企业远程监控管理中心不必亲临施工现场,便可通过安置在施工现场的程控变焦视频探头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信息及机械设备配备、原材料库存等现场具体情况。为项目决策机构和监控管理机构快速反应提供辅助决策,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快速、便利;还可以对项目管理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集、传递和实时共享。大大减少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量,充分体现网络办公的便捷更能。
二、系统的组成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由信号采集及反馈设备、传输设备和管理控制中心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各种信号的采集功能,如视频、音频、烟雾等其他异常信号以及相关参数的采集。
1、采集设备是整个系统的信号源,就像整个系统的“眼睛、耳朵、鼻子”。能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视(视频摄像探头)、监听(拾音器)、监测(红外探头、烟感探头)。通过安置多个摄像探头、拾音器、报警探测器等可以使探测设备覆盖整个被监控对象。通过管理控制设备,可远程对数码视频探头进行变焦、转向。
2、传输设备
传输设备是系统图像信号、声音信号、探测信号向管理控制设备传输的通道。把由输入设备收集的信息转化为音像信号、探测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的监控器上。目前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多采用IP网络传输实现数据传送,如通过局域网、宽带接入、ADSL拨号等方式确保数据采集的实时性。
3、控制管理中心
控制管理中心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控制设备由显示设备、记录设备、输出设备构成。主要功能有:视频音响信号的显示、输入信号的记录存储、对采集设备的远程调控(调焦、转向、多画面通道的切割切换)以及发出反馈指令等。
管理中心的组成:
管理中心按照逻辑功能可以划分为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等服务器群。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服务。该数据库系统功能有:用户帐号、登录信息管理;视频服务器信息管理;流量统计管理。
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主要负责与数据库交互,为整个移动监控系统提供业务逻辑控制。其功能模块包括建立并维护多个客户端的网络连接;鉴权和身份认证;维护用户的登陆会话;接受用户的服务器定位搜索请求,从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结果。
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提供流媒体业务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移动流媒体的录像保存、实时流媒体转发。
备用服务器:该服务器在管理服务器或者数据库服务器发生意外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转入服务状态,代替执行管理服务或者数据库服务。
三、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
即墨市宝龙城市广场是一个集高层住宅、商业社区服务为一体的高档综合住宅小区。该小区由27栋28-32层高层住宅、15栋6层住宅、8栋二层商业网点楼及一个50000m地下车库、一座健身会所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500000m,总建筑面积200000m,6栋住宅小高层均采用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均为四级。该小区于2009年10月开始施工,现已进入装修阶段。为创建青岛市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工地,该项目施工现场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可满足使用要求。
系统的功能作用:
利用公司内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条件,针对建筑施工现场控制点分散、难以管理的特点,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有:
通过对工地现场四周、入场门及材料堆放区、仓库的实时监控,防范工地火盗事件的发生。系统可连接多个烟感、红外探头,一旦捕捉异常信号,系统能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供项目部办公室及公司办公室管理人员同步复查并进行本地及远程数字硬盘录像,以备事后复查。
通过对工地现场楼梯洞口及临边、材料加工区、机械及电气设备多画面显示监控,同时掌握多现场安全情况,还可以与现场人员即时通话,加强与现场管理的互动。及时发现并制止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为项目部修正进度计划或制定质量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提供信息资料。通过对原材料取样、试块制作进行监控,杜绝将不合格材料用于现场。通过调用本地或异地数字硬盘录像,实现施工现场试件、试块取样资料、现场安全影像资料和施工进度信息的资源共享,方便工程参建各方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异地监督检查。
支持多方远程视频网络会议,就现场发生的某一事件共同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一、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市场管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特色介绍
通过讲授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发展动态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观念及理论的演变和新发展;并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市场营销实践现状及其案例分析,了解和借鉴市场营销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已有的案例库资料的基础上追踪典型案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通过对其不断完善筛选形成案例库更新;同时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案例引人课堂。运用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来进行教学。
初步运用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解决企业在农产品营销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企业的农产品营销活动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诊断,并提出农产品市场营销改进方案。
(二)农产品市场营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创新性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又兼有营销业务能力,既懂营销技术又懂营销管理基本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使受教学生能够掌握国内外主要产品的供求状况、区域分布以及营销特性,了解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中的前沿热点。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性、实践能力以及开拓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为未来参加市场营销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市场营梢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笔者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即贯穿一条主线、实施两个教学方法、把握三个重点、联系四个实际、抓好五个环节。
(一)贯穿一条主线,着重强调在教学中要强调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路、观念、思想和理念,特别是强调一个“度”的把握;
(二)实施两个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一是互动教学;
(三)把握三个重点,即: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与预测、4PS的分析;
(四)联系四个实际:国内外实际、企业成功实际、学校实际、个人成功实际;
(五)抓好五个环节:笔记、作业、讨论、论文、演讲。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结合国内外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互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听课兴趣,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等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在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教育,提倡创新精神。
三、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特色
(一)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使整个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能力,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职能的掌握,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践者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二是发展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手段的掌握。
培养学生六大关键能力。按照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即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市场预测能力、4PS分析能力、相关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六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所需的实用技能上。这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与重心。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步赚
1.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的要求进行本课程的建设,同时引进、补充新的课程组成,优化课程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2.修订和完善配套教材建设,特别是要出版实践性教材,完善教学文件的管理。建立齐全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习题集、讲义、试题库等教学资料,输人计算机进行管理。制作或完善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资料库、模拟实验等。
3.补充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在网站中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教学,并提供大童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自学。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变过去“课程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融合和知识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转换与迁移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营销经营决策能力。按照建立国家、省厅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要求,系统扎实地对市场营销建设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整合,提高学生场营销的实验实践能力。学会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本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质量,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部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材料和部品,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联合颁发的建住房〔1999〕295号《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推广使用符合《陶瓷片密封水嘴》(JC663-1997)及《水嘴通用技术条件》(QB/T1334-98)标准的陶瓷片密封水嘴。
二、自2000年10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长江、黄河上中游等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工程地区的天然林及天然珍贵树种为原料生产门窗、地板。
使用速生丰产林木材生产门窗地板要经过干燥、防虫、防潮、阻燃改性处理,提高其使用寿命。
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复合木质门窗、地板。鼓励采用木材采伐加工的剩余物、竹材、农作物桔杆、回收旧木材为原料生产复合门窗、地板。
三、在本市建设工程非承重墙体以及围墙中,禁止使用粘土砖,零零线以上的承重墙体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应当按前款规定执行,推广使用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和非粘土瓦。
四、在本市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下的建设工程中,禁止设计、使用铸铁排水管,推广应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禁止排水管道使用砂模铸造铸铁管,推广应用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
五、在本市多层住宅以及多层公共建筑中的生活给水管道,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本市高层建筑的给水管道和各类建筑的煤气、消防管道,禁止设计、使用冷镀锌钢管。
六、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水量在9升以上(不含9升冲洗水量)的便器,推广使用一次冲水量6升的座便器。
便器与水箱配件应配套供应,保证便器的密封性能和冲洗性能,便器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保证其配套产品的节水功能和质量,并在产品上标明冲洗水量。
七、在本市住宅、商办楼、公共建筑中禁止设计、使用普通钢窗,推广使用符合《PVC塑料窗》(JC/T3018)标准的塑料窗以及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要求的建筑用窗。
积极开发木塑和铝塑复合窗、钢塑和钢木复合节能保温窗、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
八、对《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中规定实行准用管理的建材品种,除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规定实施管理的产品外,用于本市建设工程的,应当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
论文摘要:“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知识抽象,内容繁多,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困难。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简单地展示,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讲授各类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主要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安全操作等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等方面的知识有深人的了解,为将来从事食品加工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1、课程性质及教学难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的基本知识,能从事食品加工工艺设计、农产品加工及贮运保鲜、食品加工产品品质控制、食品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食品加工设备选用、品质分析检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食品机械与设备”为该专业学生的提供学习了解食品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机械及设备的平台,对于学生的工程基础的建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画法几何、机械原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等。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应掌握食品生产中各类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性质等方面得知识,培养学生设备选型、设备使用维护、设备配套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通过大量的设备原理图、结构图和流程图,介绍食品生产设备的基本知识,重点是各种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机械结构和使用功能。由于农科院校的学生工程基础普遍较差,虽然也有相关的基础课程,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相比工科院校的学生在机械基础方面仍稍嫌不足。学生的机械基础和空间想象力相对薄弱,对机器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另外,食品加工机械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加上学生没有太多机会亲历生产第一线,难以形成清效果。
2、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中的优势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中在一起,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它形象、直观、快捷、高效地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媒体教学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 1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使用的是挂图或胶片投影来展示机械设备的图片,展示的效果一般,没有立体感和色彩,更谈不上动画效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将其还原成立体的实物,对此相对枯燥的教学元件,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动画、录像、彩色图片等,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2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帮助教师更深入讲授教学内容
传统的图片展示,对于一些设备的结构图、流程图还可达到清晰效果,但一般的胶片投影均来自教材原图的复印,不可能再添加更多的知识信息,并且做不到进行局部效果的放大缩小,教师在讲解时也颇费精力。使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将需要展示的图片进行局部处理,方便对设备的关键零件或组件的讲解。对于某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或流程图,还可以用动画效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多媒体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3. 1多媒体课件素材的收集
要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收集多媒体素材,包括食品机械设备的各种数据、文字、录像、图片、声音、光盘等资料。获得这些素材的途径通常有三种,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现场可很直接地了解到食品机械设备的外形、结构、工作过程参数、设备的配套设施等资料,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到录像、照片等资料。这些素材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设备的构造及使用情况非常有利。二是食品机械设备的生产或经销企业。通过参观机械设备展览会或产品介绍会,可获得各类机械设备的大量资料,另外,设备生产企业为了展示他们的产品,通常会制作一些较直观的录像VCR或动画影片,这些是制作多媒体课件非常有用的素材。三是通过网络、专业书籍等也可以获得大量多媒体课件的素材。
3.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要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教师本身应该对食品机械设备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最好能亲身接触或观察过相关的设备,对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有足够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将自身的理解贯通于多媒体教学中,才能使制作的课件更切合实际地展示教学内容。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多的软件是Powerpoint,但对于食品机械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光使用Powerpoint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需要使用如Flash , Photoshop ,Authorw,等多种动画或图形处理软件,如果能使用VC, VB等高级软件,更能使多媒体课件生动多样,展示效果更佳。
3. 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近年来,本人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了多媒体课件,虽然未能将全部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但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作用非常突出,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如在讲授食品输送机械设备这一章时,我应用Flash软件将各种泵的输送原理及过程用动画显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液体物料的吸人、加压、送出等过程,使泵的结构、各种部件的作用原理等知识点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在食品浓缩设备的章节,将不同浓缩方法的食品物料运动过程用动画模拟,学生就能看到在实际生产现场也不可能看到的物料运动状况,对理解浓缩设备的流程、原理及使用操作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300-03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导师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1)导师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老师担任,通常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2)导师与被指导学生实行双向选择。(3)一名导师指导20~30名本科学生。(4)多样化的指导形式。可以利用课堂、班会或答疑。(5)全面的评价监督机制。采用校、院、学生三级监督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导师与被指导学生座谈的机会,根据上述反馈信息使本科导师调整指导内容,不断提高指导效果 [4~5]。
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相关数据与结论,具体内容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05、06、07、08级共1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七个班级为对照班级。实施上述的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以学习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或各科的平均成绩为检验指标)、实践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为检验指标)、创新能力(以毕业论文为检验指标)、个性发展(以学生参加班委会、学生会、各种学生组织的情况为检测指标)、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学生获得各种奖励的情况为检测指标)为数据分析的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1.单科学习成绩数据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成绩为检测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4)班、食品科学与工程畜产班、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粮油班、粮食工程07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1)。
2.各科总成绩数据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以各科总平均成绩为例)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06(2)L班为对照对象,上述两个本科班级均为联合办学类型的学生,因此具有可比性。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下页表2)。
(二)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实践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实践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成绩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05(4)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畜产、食品科学与工程07(2)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粮油、粮食工程07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3)。
(三)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以毕业论文成绩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1)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5(4)班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4)。
(四)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参加班委会、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组织等情况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8(7)L班、食品质量与安全06(2)L班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5)。
(五)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学生获得各种综合性奖励等情况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我院08级班级(我院08级共12个班级)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在我院、我校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并于2009年底获得校优秀班级,我院08级只有这个班获得这一荣誉。
(六)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我院其他班级(我院08级共12个班级)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0,我院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0.2%。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效果,该模式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琳.本科生导师制下的高校绿色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4):65-66.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1.
[3]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4):430-434.
[4]马丁・特罗.从英才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07.
[5]尹鑫.新形势下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探索[J].高教论坛,2004,(3):61-64.
Effects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Tutor Model
WU Da-wei,YANG Hong-zhi,ZHANG Chun-zhi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onology ,Hei Long Jing Bayi Agriculture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