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算编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搜集资料
做好准备工作想要确保工程项目获取最大化的投资效益,就需要在铁路工程项目工程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工作,对现场周围的水电情况,地质条件等方面有着全面的掌握,避免后续施工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延误工期进度。其次,预算人员还要收集大量以往类似工程多人相关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估讨论,从而保障铁路工程项目的有效价值。与此同时,编制人员在进行工程预算的编织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真正熟悉各个施工工序及施工技术要求,促使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仔细研究施工图纸
在进行工程的预算前期阶段,预算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图纸要求,与施工单位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真正了解施工图纸所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有利于预算编制结果的精确性。并从很大程度上,为后续的结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进一步提高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预算编织人员还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计算与控制,这也是施工图纸预算编制供作的根本依据,也是最复杂、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因而需要引起预算编织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对其工程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切实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通过所得的具体施工资料,采取相对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最终准确的工程量结果。与此同时,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不合理的部分,可以及时向施工单位反映,进行调整或修改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分享工程量汇总到一起,进行统一的精细化计算。
3提高工程量计算准确度
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认真完成投标企业要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明确工程量清单合理编制的重要性,在编制过程认真完成,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首先需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对文件内容要明确,比如承包者的责任以及承包范围等,从而避免在编制过程中出现漏项的情况,另外,对工程需要的特色材料设备等,要提前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相应的市场价格,以便在计算过程中避免估计失误的问题出现。第二,对施工现场要进行勘测,了解现场的施工条件、作业环境、业主的情况以及建筑项目的市场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4准确的套用定额工程量计算完并核对之后
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的单位估价表的定额基价,相乘、累加,得出来的就是分项工程量的合计。在使用定额之前,首先要全面地了解总工程、分部工程的情况,掌握编制的使用范围及依据。铁路工程定额的实行对控制铁路建设工程造价,促进铁路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铁建设[2010]223号文公布的《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等二十九项定额标准用于新建、改建及大修铁路工程,使用范围较广。在使用定额前,首先应认真学习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附录、附表及有关规定、掌握定额编制的依据和适用范围。其次,应熟练掌握各定额子目所综合的内容、计量单位以及允许换算的范围和方法。当工程内容与定额不一致又不允许换算时,必须执行定额,不得任意修改或调整定额。当工程内容与定额内容不一致,但允许换算时,应按定额的换算方法和范围进行换算,然后计算定额直接费,并在定额编号下注明该项目换算,以便审查时核对。
二铁路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1控制预算与结算之间的误差幅度
要想更准确预算好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其关键就是对本地区市场的机械设备、材料成本、人工薪酬事先做好深入调查。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施工时间与机械材料台班数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而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所需要支出的各种费用和经营利润、税金等都是以基本的直接费用作为基础,加上税率及费率是国家统一颁布的标准,在这里也是处于相对不变状态,并且这两种不变的项目在同一个工程中,其在一定时间内并不会受到市场的变化影响。但是就铁路工程项目的相关项目来说,特别是规模大,并且工期长的一些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而言,采取现阶段的预算方法已经不能对跨度过大、过久的项目做出有效的预算,所以当前的预算手段与时代逐渐脱轨,无法跟上市场的变化。所以,当前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对本地的机械设备、材料成本、人工薪酬事先做好深入调查,分析出正确的工程项目预算费用,从而保证实际结算与工程预算处在正常的允许范围内。
2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
人员培训编制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质量,编制人员的素质高也是决定概预算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培训、学习、实践来提升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现阶段,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着多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就算是具备专业能力的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能保证编制工作的完整性和无差漏,因此要确保编制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要提高概预算编制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增强责任感和业务素养,以保证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做好预算编制的审核记录
即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填写到“预(结)算审核意见卡内。大部分问题是可以肯定的,但也有些问题可能不一定错而是怀疑,需向编制人询问,可以用问号来表示。审核完后向编制人当面逐条解释或指出错误所在,对那些不是特别确定的问题如经过编制人说明而并没有错误时,可将此条意见划去。做好预算编制的审核记录,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其中预算编制的审核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编制人据以逐条改正错误,一份留存审核人处,来积累每个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的常犯错误,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筛选大家的通病,通过对其系统的剖析,使大家都受教益。
三结束语
1.1设计漏项与工期延长。
工程设计漏项现象是在工程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其产生的费用往往占据整个工程的半数以上,如若工程预算上出现漏项将引起工程极大的损失。引起工程设计漏项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的施工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标准设计,使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与变更。在工程漏项管理中,设计方案的不够深刻也是引起漏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在方案设计的初期,在方案研究谈论期间缺乏对项目细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使整体的设计水平降低。在设计漏项问题上,审查不合格与不严格也会导致设计漏项的产生。漏项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投资与预算的准确性,使工程在施工中无形增添了不必要的开销。在工程管理中,工程的投资、施工的质量与工程的预算工期是工程控制中的三大主要控制目标。工程完工的准时与否,在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能否按时投产,公司能否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无一不与工程的工期相关联,如果建设工程延长,将对工程的费用造成直接影响。
1.2预算材料价格有误差与方法不合理。
在工程管理中,需要很多各种型号的设备与器材。目前,在设备引进市场中,由于生产厂家激烈的竞争,使市场上各种建筑设备的价格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报价的不一致,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混乱、不规范,促使众多型号的设备超出了预算的范围,为预算的准确性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工程管理中,还经常出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预算人员对编制的不细心,对工程情况的调查不够深入,使造价预算出现了缺项的现象,缺乏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治理,直接影响了预算费用的准确性。
2加强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有效建议
2.1仔细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招投标的造价费用的掌握。
工程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只有科学与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够达到有效的预算与控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应对施工场地与施工环境及施工特点进行详细的考察,使自身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准确性预算。想要从根本上完善预算编制的体系,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有效分析,使预算编制按照科学性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工程的设施以及材料的采购能够公平公正。目前,工程单位对工程都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竞争。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综合选定工程的归属方,加大了甲方与施工单位的选择空间。使预算的投标价格更加符合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达到工程预算编制的控制与管理。在工程施工中,还应加强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施工的技术要求,为公司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通过仔细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掌握招投标的造价费的方法,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合理的控制了工程的造价,使预算编制变得更加合理、准确。
2.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约束建设单位。
在设计阶段,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掌握科学、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掌握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各项因素,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费用较低,但其对工程造价的整体会造成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建筑单位要形成一定的约束力,提高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明确法人责任制,严格按照合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广泛接受采纳其他管理者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结论
摘要:首先阐述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深远意义,介绍了国库集中支付的含义和基本流程,并深入详细分析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对单位财务工作的新要求,最后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为预算单位更好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务工作;改进
国库集中支付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要在全国推行的,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的一种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2001年开始已在部分地区试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不但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管,有效防止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及基本运作流程
国库集中支付就是改变现行财政性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其基本运作流程: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账户(财政集中支付专户),各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设立专门对应的银行账户(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需要使用财政资金时,必须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支付部门提出申请,经财政支付部门审核同意后,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直接向商品和劳务供应方支付款项,然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零余额帐户与财政集中支付专户进行清算,再由集中支付专户与国库单一帐户进行清算。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坚持“三权不变”的原则,即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权、预算执行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权限,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也未发生实质变化,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单一账户体系、统一资金结算,“零余额账户”的支付和清算的管理方式,使资金的核算渠道和划拨方式、支付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1)财务管理的重心向“预算”转移。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财政资金是按年度预算批复直接划拨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各预算单位许多财务工作都是围绕资金管理来展开。上级主管部门要负责拨付和管理各基层预算单位的经费,基层预算单位更是“看钱吃饭”,根据单位的银行账户存款数额来安排工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不再划拨到预算单位的基本账户,所有资金归属国库,单位只有用款指标和用款计划,各单位不再负责财政性资金的拨付,各项行政性收费也只是代国库办理,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已不再涉及具体资金的管理。
(2)财务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因为财政资金是直接划拨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所以所有对资金使用的监督都只能是事后进行,资金的安全、合法使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不再划拨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而是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零余额账户支付的支付方式,财政部门能够对每项资金的使用的全过程,包括用款计划、授权额度和实际支付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控,有效杜绝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等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得到安全、合法、有效使用。[next](3)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要求越来越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财务管理重心由资金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转移,这要求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非常了解宏观经济情况和单位的经济状况,熟悉财政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对单位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全面实行预算管理。(4)会计核算科目的转换。
①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拨款只通过经费指标、用款计划和额度进行反映。所以会计核算也不再使用“银行存款”科目,而是相应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等新科目。
②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应作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③对财政授权支付的支付,预算单位应作会计分录为:
收到授权支付额度时:行政单位: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零余额账户实际支付时: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如果上述2、3项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目,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④年末,零余额账户的授权支付额度被注销时,预算单位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行政单位: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单位对财政直接支付指标余额不进行账务处理。
另外,如果年末被注销的授权支付额度是属于跨年度项目,财政应该在下一年度返还的,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⑤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收费主体已经从预算单位变为财政国库,行政事业性收费业务转变为业务,原“应交预算款”“应交财政专户”也就失去意义,预算单位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再纳入核算体系核算。
3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建议
(1)预算单位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的文件精神,了解国库集中支付的运作流程,大力支持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工作调整。
(2)上级主管单位要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各预算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和办法。另一方面,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国库集中支付各阶段流程的信息平台,使各项工作更安全更快捷。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引,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以及激励等一系活动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率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它还是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管理方法。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以其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得以完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都将被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之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监管力度。另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最佳状态能够被一直维持下去。
二、全面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理解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在我国,总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阻碍着企业从真正意义上建立起预算管理体制。虽然当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引入其中,但是却未能深入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从而妨碍到企业对自身是否适合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这一方面未能有个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的正是“全面”二字。企业虽然在预算编制方面加大力度,但却将预算的执行、控制以及调整都忽略掉了。另外,在许多企业都是由其高层来决定企业预算,员工通常都不能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便使员工缺乏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继而不易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不能得以实现将会影响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目标的实现也会就此放慢脚步,如若放任此种恶行循环继续将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此失去了实行的初衷与意义。(2)未能充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构建。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未设有专业且完整的预算管理机构,就算有的企业对预算管理组织进行了设置却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实际效用,即此组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有的企业将日常预算交由财务部负责,由财务部来进行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负责整个预算过程,且不会有其他部门的参与。此种形式的预算管理势必会影响预算结果,预算管理组织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预算管理的工作不是财务部能够完全胜任的,它在需要财务部的同时更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董事会的组织与领导,亦离不开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3)未能灵活科学地处理预算编制。有很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前都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给予客观的分析,而是由管理层主管臆断,这样一来所编制的预算就会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也有的企业充分考虑的市场因素,但是在取数过程上不够仔细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且数据分析技术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所编出来的预算往往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距。还有一些企业视预算编制为纯财务性质的工作,将预算编制交给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其他部门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参与到编制的过程中来。然而,财务对具体的经营业务活动缺乏足够准确的了解,所编制出来的预算不符合实际从而加大了风险性,且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另外,因为预算编制不够灵活从而使得其难以同市场变化相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因此缺乏有效地知道依据。(4)未能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在当前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中通常缺乏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过于注重定量指标考核与财务业绩指标,却将能够展现企业目标的定性指标考核与非财务业绩指标给忽略掉。在考核内容上也只是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却会忽略预算编制准确性同及时性的考核。早财务业绩指标考核方面往往也只是重视盈利的实现及费用的节省,这样一来就方便了某些部门达到削弱必要开支以节约费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总体价值的实现。并且,还有许多部门为了获取个人利益对数字进行操纵,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不顾。另外,还有许多企业没有将预算考核结果同工资有效结合起来。总之,缺乏合理性并有待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经十分不利于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
三、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善的对策分析
(1)促进企业文化的构建。探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充分理解的主要根源在于未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思想与灵魂,是企业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企业的文化应该充分展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以及工作作风,其中包括企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制度以及价值观等内容。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管理者同员工的共同努力从能够得以顺利实现。首先,预算从编制到实行都离不开企业高层管理则的引导,这样才能确保预算具有权威性,同时也为下级员工的恪尽职守提供了重要保证。其次,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参与的预算之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安排关系到企业内部上下各个部门的职责,若要确保预算能够得以顺利施行必须要在思想同认识上达成统一。如果有员工欠缺对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理解,则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增进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这样一来将会使企业上下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恪尽职守。上文中有提到过,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一种纯财务工作,财务部门并不能为之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加强沟通并共同参与到预算中来。只有企业员工上下一心、尽忠职守,才能确保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从编制到执行这整个过程能够一帆风顺。(2)保障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构建。预算同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要采取措施来完善预算组织的构建,从而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有效的施展开来。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主要包括财务预算执行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及预算委员会。全面的预算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而非又财政部门“独揽大权”。因此,财政部门以外的各个部门都要充分认清自身职责、明确分工从而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应该为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且充分认识到各自的职责与权限,继而促使预算的整个过程都有着坚固的组织保障。(3)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与预测。主要的分析角度是企业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行业环境。其次要确保企业全员都能参与到预算编制。只有财务部或公司高层介入的预算编制是缺乏准确性的,因此,唯有企业全员参与到预算的全过程之中才能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得以保障。在此,所选取的预算编制方法应该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制定的预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预算的可操作性与先进性。所以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经济业务的不同性质来制定与自己相称的预算编制,从而保证其可操作性与先进性。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预算所反映的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促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最后,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可靠的信息生成与传递系统,从而确保决策的准确性以达到提高企业预算编制效率的目的。(4)加强合理预算考核体系的构建。在企业预算管理中,考核同奖惩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所制定的考核指标应该根据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与此同时所设立的考核既要重视财务指标与定量指标,也不可忽略非财务指标同定性指标,当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忘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财务的考核的指标中也要规定其他侧重点以避免一味的为了节省与盈利而妨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发生。有效的预算实施要结合员工工资,从而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汪瑾.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思考[期刊论文]—商情.2012(3)
[2]王蕾.全面预算管理[J].企业导报.2009(12)
【关键词】房建工程 预算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房建预算 工程预算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建工程得到快速发展,在自身工程技术得到更新的同时,更融入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工程预算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话简明扼要的说明了预算及预计对于事务的重要性。在房建工程中,工程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管理通过对行为计划进行量化,提供了直观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有助于管理者协调和贯彻工程计划,有利于工程的管理。
二. 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1.概念。
房屋建筑工程在项目建造之前,施工企业要对拟建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和相关附属工程及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进行预估计算,按照拟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费用定额及其相关配套使用的相关规定、标准等,预先计算并确定每个新建、改建、扩建或复建的工程项目所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称之为房建工程预算。
2.重要性。
房建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在预算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约束机制的功能,发挥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工程预算,其提供的各项工料消耗成本和工作量等资料是企业管理中必须重视的参考指标,同时也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中,工程设计变更预算账目是竣工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办理工程竣工结算提供了依据。房建工程预算管理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用货币的形式来体现工程项目的投资价值,是反映工程效果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加强工程单位管理、实现经济核算、编制施工计划、考核工程成本的重要依据。
三.目前我国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房建工程预算管理体制落后,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目前,我国现行的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基本上都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整个行业缺乏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的意识。房建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施工单位都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没有一致的衡量标准,同时工程监理单位通常也只注重对房建工程的施工阶段中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很少介入到投资决策分析中来。房建工程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中,做出了工程的概算计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乏对工程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和约束,导致工程设计较为保守,造成投资偏高。工程施工阶段中,由于工程的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确,加上成本管理不严谨,出现资金短缺等,导致投资管理失控。房建工程一旦无法按时完工,会增加额外的贷款利息,使得原本紧缺的资金更是雪上加霜,给施工单位容易带来巨大损失。
2.预算编制方法滞后,导致预算结果偏差较大。
房建工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是当前众多建筑单位所面对的普遍问题,由此带来的是工程预算管理人与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成本定额信息,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仅仅只能通过定期的调整系数来对造价作出调整,弥补预算及造价差距,此种模式和国际同意的工程预算编制方法有较大的差距,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另外,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各种新型材料和新型施工工艺及技术应用到施工中,原有的预算编制和工程定额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先进的生产力作用下的工程管理,同时由于我国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缺少一定的弹性,导致工程定额的单价跟新速度较慢,严重拖慢了预算编制工作。
3.预算管理从业人员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在我国现有的房建工程造价咨询和顾问公司中,占绝大多数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依靠定额进行房建工程的预算和结算审核,而其中的操作人员往往都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处理的工作资质。在推行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中,现代预算管理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无法适应造价管理的要求,这一问题被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素质较差,无法独立而又正确的处理工程中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对投资的预控能力较差,造成大量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事后处理的层次上。
(2)从业人员缺乏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事件正确处理及后期索赔处理的能力较差,缺乏对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的理解,无法正确应用到预算管理工作中。
(3)无法组织协调共享项目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导致管理较为混乱。
4.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限额设计未全面推行。
根据研究表明,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成本的比例占据为30%-80%之间,而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5%-20%,由此可见,仅仅是通过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控制,无法实现预算控制和管理的真实目标。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工程项目没有设计招标,存在较多的设计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预算管理。
四.提高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1.实现房建工程的全过程造价预算管理。
对竣工房地产的工程经济指标进行测算,确定较为合理的房地产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工程设计的概算依据,通过对房建工程的投资估算管理和深入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静态投资,并对动态投资进行充分预测,做好投资决策,保证投入资金的充足。要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对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时,要注意和设计方案进行对照检查,要做好工程设计变更的成本控制。
2.加强工程预算环节的监督管理。
针对目前房建工程预算环节较为混乱的情况,除了要加强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之外,要将工程预算作为工程项目监察的重点,深入做好预算管理的落实和检查工作。
3.提高工程预算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高校的预算预警机制。
工程管理队伍的素质低,就无法胜任工作的需要,要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对工程预算编制、管理、控制、检查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处理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合理控制和协调项目工程各主体的关系。
房建工程的预算管理涉及到施工各个阶段之中,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又繁琐的工程,要通过建立预算预警机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将非必要和非正常的经营活动及时消除,有效减少工程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将工程开支控制在预算之内。
五.结束语。
房建工程的预算管理涉及面广,同时较为复杂,需要工程管理人员的大力协作和配合,通过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教育,提升处理经济预算的能力和水平,合理控制工程动态成本,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的正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海莲 关于房建工程预算管理问题探索与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3期
[2]周荣平 浅谈房建工程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6期
[3]倪治标 NI Zhi-biao 浅谈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 -2010年7期
[4]陈瑾 新时期下房建工程预算中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1期
[5]陈雪梅 浅谈房建安装工程预算存在的不足及编制方法 [期刊论文] 《投资与创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战略 高校 预算管理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经费的筹资渠道也由原来的单一政府拨款型,向政府拨款为主,科研、校产、捐赠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多元型转化。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高校经费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迫切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
一、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战略管理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它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单位在宏观层面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进行资源配置,来提高战略的效力目标。预算管理是围绕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是高校重要的管理控制手段,贯穿于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战略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基础,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预算以战略为导向,高校战略决定了预算管理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战略管理要求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根据战略目标来进行预算管理;另一方面,预算管理是高校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确保高校战略实现的有效工具。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都是为共同完成高校组织使命而进行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还是联系高校战略管理的重要桥梁。高校预算管理目标的定位实际上就是学校战略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阶段预算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撑平台。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想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应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一)预算编制缺乏学校战略思想的指导
高等学校的战略是为实现高校使命或目标而确定的整体行动规划,是高校处理重大而复杂事务的纲领性策略。学校的战略规划应该与学校的整体资源相联系,对资源进行优化组织和合理使用。但许多高校在预算的制定过程中忽视了以高校发展战略为导向,使短期的预算方针不能适应学校长期的战略规划,各期预算编制衔接性差,预算管理的推行与学校长期发展目标脱节,不利于高校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和维护,更不利于高校价值增值。
(二)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下的预算管理不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施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战略规划和预算管理是两个相互分开的流程,学校的财务处与发展规划处沟通较少,预算管理往往只注重年度预算管理,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所列的目标值没有多大关系。在高校制定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财务作为保障措施,通常只是进行诸如要加强预算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文字上的陈述,并没有阐明未来五年战略规划所需资源的配置规划。大多数高校的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也同样没有与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挂钩,财政部门一般在当年的8月份提出编制下一年度财务预算的要求,而高校一般在当年的12月份才着手考虑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这就使得学校各部门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从而造成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与预算配置是脱钩的。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当前高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的标准,高校预算的编制方法大多采用增量预算法,即以上一年的实际支出为基础,考虑下年度的财务收支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来确定新年度的预算。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但是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易于形成刚性支出,不利于支出数额与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不符合公平效率原则。况且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其结果是一年比一年提高,造成高校资金供给紧张,资源浪费严重。
三、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作为高校通过目标管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必须以高校战略为导向,并对高校战略的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的框架如下页图所示。
(一)以战略为基础的预算目标的设定
预算目标的制定处于整个预算体系的首要地位,没有预算目标就谈不上预算计划的制定,它既是高校编制预算的基础,也是严格执行预算期望实现的目标。首先,预算目标应该体现高校的战略目标,没有战略意识的预算不可能增强高校的竞争优势。高校长期的发展战略必须分步骤分层次地体现在预算目标上,各个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是高校长期战略实现的基础。其次,预算还应该体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战略重点差异以及同一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差异。战略不同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针的差异,预算目标必须适应和体现这种变化。再次,预算的战略性体现于它沟通了高校战略与日常运营活动的关系,使高校的战略意图得以具体贯彻,长短期预算计划得以衔接。
(二)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是预算活动的核心环节,它本质上是对发展战略规划的一种货币化表达,是资源配置的过程。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各职能部门都能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根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程序,采用零基预算法与绩效预算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范围,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确定的重点事项来分解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经过多方面的沟通、论证,形成预算草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形成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这不仅可以实现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使预算编制更为细致,还可以增强各部门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预算管理真正成为实现高校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
(三)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即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预算编制能否得到实现,而且是预算评价的客观依据。无论预算机制多么完备、预算指标多么准确无误,归根结底需要执行者来完成。因此,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就要从人本管理思想出发,考虑人的自我需求及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愿望,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强化其责任意识。同时,各单位应严格按国家财经法规、开支标准核定各项预算支出及暂付款项,加强预算执行和控制的刚性,严格审批权限,奖罚分明。对于预算指标内下达的各类专项经费,应坚持专款专用,加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四)预算监控
预算监控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控制,它是预算目标实现的必要保证。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制度约束预算执行的程序以及资金的使用。对于财政专项资金,还应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制度,成立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落实项目具体负责人,对于各专项的申报、立项、进度实施、资金使用、验收评估等环节实行责任管理。对专项资金分配项目和金额是否合理,是否履行了相应的程序,是否严格按预算项目进行开支进行全程的跟踪监督。另一方面,加强部门预算指标的管理。应严格设定部门预算指标的批准、执行、复核、审计等监控制度和工作权责,实行部门预算指标分工控制制度,做到程序制约和责任牵制,使预算指标的批准、追加调整、执行下账、审核清理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保证各个指标项目的管理规范进行。
(五)预算考核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建立预算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可以促使预算管理水平及效益不断提高,也能够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需要注意的是,考核应以预算为基础。由于预算是在综合考虑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所以在对当期业绩进行评价时,以预算而不是以上年同期的业绩为基础。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过程中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关注局部目标时不能忽视总体目标,注重不确定因素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郭杨.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农业大学,2008.
2.葛磊.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0.
3.何其芳.强化高校部门经费预算监控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黄显云.基于战略预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6).
5.邵纯,张艳.战略视角下的我国高校预算管理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本文将博弈论引入到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利用博弈论的原理构建博弈模型,利用非合作博弈模型对高校预算编制过程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预算编制的对策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预算,资源,竞争,博弈
在高校预算管理的资源配置决策中,各系部一旦占有更多的资源,将有助于其更好、更快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受此影响,相关的资金使用部门首先考虑争取更多的资金,为争抢有限的资源,会展开相互竞争的博弈,使得预算过程充满激烈的竞争。在预算总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这种此消彼涨的竞争关系更加明显,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一竞争博弈分析,探索提升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可行措施。
一、博弈的基本理论
所谓博弈,即各参与人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的从各自所允许的几种选择中进行抉择并加以实施,最终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主要研究参与人在某种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在所有参与人都采取理性行为的假设下博弈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反过也来影响其他人或其他团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简言之,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理性参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与合作。博弈论包括参与人、信息、行动、战略、支付(效用或得益)、结果和均衡等因素。所谓的“纳什均衡”,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给定其他人所采取的战略,一个人只能采取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费用最低,而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多次博弈”才能达到,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博弈论可从参与人在博弈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合作性划分为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单位是群体,而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参与博弈的各参与人。虽然他们可能合作,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合作必须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以下将利用非合作博弈模型对高校预算编制过程分析和探讨。
二、预算编制的博弈分析
本文中,各系部为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委员会为预算的审核部门。如果将高校每个系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加以考察,其提出的预算申请大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上年预算规模为基础,加以适度调整的拨款;二是因特殊情况申请的追加拨款。如果以Y表示第i个资金使用者在t时期的预算资金需求,则Y为前一时期(即t-1时期)实际分配的预算规模;以A表示第t期相对于前期的预算调整幅度(通常情况下A>1,即每个资金使用者的预算规模呈现渐增趋势);以B表示当期该资金使用者获得的追加拨款数额;那么单个资金使用者的预算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也就是说,资金使用者实现自身预算规模最大化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上年预算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本年预算的增加幅度;二是在因特殊因素而可能出现预算追加的情况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补充预算拨款。每一资金使用者都在努力证明本部门比其他部门更重要,理应获得更多的增量预算资金配给,不同资金使用者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下,展开彼此之间的预算竞争。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委员会以高校的发展战略为目标,而各系部以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目标的不一致造成预算委员会与系部、各系部之间相互博弈,预算额度的最终确定是博弈的结果。
(一)基本假设
在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博弈分析之前,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1:资源的稀缺性。每年年初随着财政批复预算的下达,高校可用资金量已确定,在预算资金既定的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各系部之间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可以被调和,即各系部之间的预算博弈是非合作的
博弈。
假设2:博弈方决策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无论是预算委员会还是各系部,都理性地进行决策,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作出最佳策略选择。
假设3:信息不对称。在现实决策活动中,决策方对彼此信息的掌握并不总是很充分和对称的。预算委员会根据掌握的有限信息,对各系部上报预算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各系部虽然完全了解预算的真实性,但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各系部可能会隐藏真实信息,从而造成预算委员会和各系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理,各系部对预算委员会的信息也未必完全了解,各系部之间的信息也存在不对称性。
(二)以系部为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囚徒困境
在预算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这些不同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是彼此对立的。各系部间竞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通过代表本部门的利益集团向资源配置决策主体施加压力;也可能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游说;还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而提高预算额度等等。这种争取超额预算资金配给的努力通常是要花费相应成本的,但力争本部门的收益大于成本是其竞争努力的基本准则。由于预算规模既定,而这种竞争是需要相应成本的,需求方之间的竞争并非是一种“零和博弈”,因为在竞争过程中会把大量的内部资源消耗在彼此竞相进行的交易之中。这一过程就像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比喻的那样,在看节日游行的时候,每个人都踮起脚尖,试图使自己的视角好一些,结果大家都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同时大家的视角都没有得到改善。下面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部门间竞争的博弈过程。
假设高校只有法律系和管理系两个系部,为争取既定的预算资金而相互竞争,每个系部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策略选择。各系部在博弈的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只有竞争与不竞争两种。当竞争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从理性原则出发,各系会采取不竞争的策略,否则采取竞争策略。假设在不竞争的情况下,两个系能够得到的预算额度分别为Y和Y,成本均为0;在竞争的情况下,两个部门争取到的预算额度分别为Y′和Y′,付出的成本分别为X和X。根据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原理,Y′>X,Y′>X,于是得到法律系和管理系的竞争博弈矩阵图,如图1所示。
图1系部之间的竞争博弈矩阵
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知当管理系选择不竞争策略时,由于法律系不竞争的得益Y小于竞争的得益
(Y+Y′-X)[Y-(Y+Y′-X)=X-Y′﹤0],则法律系选择竞争策略;当管理系选择竞争策略时,法律系竞争的得益(Y+Y′-Y′-X)大于不竞争的得益(Y-Y′)[(Y+Y′-Y′-X)-(Y-Y′)=Y′-X>0],因此法律系选择竞争策略。可见,无论管理系的策略是竞争还是不竞争,法律系的策略都是竞争。同理,管理系也选择竞争策略。由上述分析可知,博弈矩阵的纳什均衡为(竞争,竞争)。作为该博弈的惟一纳什均衡,是法律系和管理系理性选择的结果。然而,对于整个高校预算资金分配来说,这种纳什均衡的结果却是不利的,各系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会进行激烈的竞争,造成预算资源的损失,而且各系之间的竞争状态会使高校内部人际关系趋于紧张,不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
三、完善高校预算编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力度实行预算管理,增加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制定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提供合适的预算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全校中发扬预算管理思想,让全体员工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公正的,可实行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科学可实行是保障整个激励体系的核心,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约束硬性和工作方式的软性结合,提高职工的工作激情。
(二)严格执行与监督,实现预算与控制的有效性
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各系部要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种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各种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作为预算管理的制定者应该要了解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以便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三)要划分各系部的职能,确保职能清晰避免相互重叠
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可争取的利益空间是由于工作职能的划分模糊。有些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而有些工作则没有任何部门负责,这种混乱的工作范围划分,会使得预算的工作难以进行。工作职能的准确划分,可以减少多报和漏报可能性,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技术保障
保障预算管理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保障信息的及时畅通。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才导致双方的博弈。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当中应该要有先进难得信息平台,提高预算管理编制基础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完善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工作。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数据收集、分类整理的管理制度。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能减少预算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盲目性,使编制的预算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 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3 陆正华、 李其霞、 陈修德,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博弈分析>;财会通讯,理财 2008 年第 6 期
论文摘要:本文以通信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特征及实施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后对其体系构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以次为据提出了下一步的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特征及其背景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活动。从理论上说,全面预算管理应具有全面性、战略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特征;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可协助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使财务管理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理财理念,并可与计划管理、库存管理、营销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一道,共同支撑着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就国内通信行业而言,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规范化及规模性调整后,现已取得3g执照、实现了全业务运营的通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实现3g投资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大环境下,战略导向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如何充分的融入这些战略理念,并将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得以实现,将对生产经营的引导、整合、控制、激励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促进企业战略以及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二、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构成
一般而言,通信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算内容、预算组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五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一)预算内容
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工具,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应由经营预算、投资预算、人工成本预算、运维预算、财务预算五方面组成,而非前期单纯的以财务预算作为统领。上述各预算环节紧密相联,相辅相成,总体上诠释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企业的战略导向。
(二)预算组织
作为预算管理职能的执行主体,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由公司决策层为主组建,并充分保证其独立性、战略性、权威性,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预算制度程序;审议、批复年度预算草案;审议、批准、下达各分公司年度预算目标;审议、批准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和预算执行考核结果。全面预算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并由总会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组如经营预算组、投资预算组、运维预算组、采购预算组、人力预算组、综合预算组由该机构再行指定。
(三)预算编制
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基础,通信行业的预算编制应采取纵向、横向相结合的原则,以战略为导向,以收支差额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科学、合理的进行编制,并辅以详细、客观的预算解释说明。在此过程中,完善的目标传导、分解机制和资源整合、配置体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预算执行
以全面预算编制为基础,全面预算执行的管控是确保其既定战略、预算目标得以落实和实施的关键。以山东联通为例,该单位以精细化思想为指引建立了一套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评价等在内的完整的预算控制流程,搭建了包括宏观经济、业务发展、量收情况、资源效率等指标在内的企业综合运营评价体系,将预算控制渗透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五)预算评价
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收尾阶段,对前期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是强化其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目标刚性、严肃性的重要保障。为此,通信行业的全面预算评价应与绩效考核充分结合起来,对其按季度、年度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形成对企业负责人的典型评价,并对其今后工作进行原则指导。
三、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革新全面预算管理工具
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例,通信行业下一步应积极尝试资金结算中心、财务公司这种资金管控模式,将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上述模式来加以实现,以增加预算管理的刚性,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一般而言,全面预算编制的结果应通过各项财务数据来反映,这些数据一经形成并通过审批,便具有了相应的约束力,各部门、各单位只能依次而执行。一旦出现超预算情况,则需通过上述系统层层审批来得以实现,此时任何越权审批都可被系统自行阻断。
(二)有效加强资本预算管理
从理论上说,资本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这需要以投资概算为基础,准确测算相关项目投资,并对其投资回报率进行合理预测。在编制项目投资预算和各期现金净流量预算时,需将预算控制工作与项目进展紧密联系起来,并将其渗透至项目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及时将各阶段工程成本实际发生值与预期值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动态控制。此外,资本预算考核需以投资回报率为依据,并与绩效相挂钩。
(三)推行利润中心管理模式
所谓利润中心管理模式,就是指在对各预算单位的考核评价中引入“准利润”这一概念,转变各预算单位责任中心定位,由“收入中心”转为“准利润中心”,并将效益理念与责任逐步传导、渗透至各预算单位。为实现该目标,首先需将可控资源权限适当下放到至各单位,并赋予其一定的销售决策权和资源控制权,以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经营积极性。其次,对各级单位预算的考核增加盈利性指标,合理归集利润中心的资源消耗,科学评价其经营业绩。
(四)强化预算分析预警功能
从目前来看,国内通信行业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预算分析体系,大多数单位都会执行月度预算分析,汇总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以及各成本中心的运作状况,并对差异较大的事项进行重点关注。下一步,通信行业的预算分析应以资金结算中心为平台,借助于erp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将预算分析升级至预算预警这一高度,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深度挖掘查找预算偏离原因,并形成对其支撑战略的修订性建议,从而达到战略预算反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关键字】工程预结算编制准确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作好准备工作、广泛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各类标准图集、察勘现场了解线路走廊的青苗及树木赔偿情况以及线路的人力和汽车运输情况、调查施工环境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方案研究,走访定额管理部门,收集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及地方性材料价格,确定编制方法。
2、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及子园附注,对定额中包括什么及不包含什么要心中有数,学习定额问题解答,了解定额子目分项步距,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图纸,尤其是总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全貌,做到心中一盘棋。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做出预算编制分项和计算出相应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与此同时,预算人员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外,还应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序,注重市场价格信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增长设计知识,避免出现重大疏漏。
3、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取费及利税。在其他费用的计算中就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塔基占地,一般的计算方法是按铁塔根开的投影加A 值来计算,而当存在降基时,斜面的面积就大于投影面积,还有很多设计单位在做概算的时候,排水沟不做征地计算,而现实中排水沟是被永久占用。取费标准的确定,在工程结算时已经明确,但在概预算编制期间,如何选择取费标准对工程报价及标底的确定起有着重要因素,因此取费标准在既保障国家及建设单位利益同时又能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了解工程项目对施工队伍的吸引力或参加工程竞标队伍的实力,通过对工程项目重要程度的认识,争取做到公正、合理计费工作。
二、影响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程预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建筑安装工程具有工作量大、工期长、环境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影响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量计算误差的影响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计算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准备程度。有时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中,材料用量计算方法是否符合工程计算规则、数量是否准备,需要预算人员仔细校核。建筑图纸中门窗表如:在某厂房通风空调安装图纸中,经过计算发现设备表中风机盘管数量少列12 台,热风幕数量少列10 台误差。
(2)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
工程预结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建筑工程相关的知识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建筑工程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素质。他们工作的任何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预结算。
(3)阶段性对预算的影响
一项工程要经历决策、设计、实施三个阶段,预算是施工图设计中的产物,它产生在项目实施阶段之前,其超前性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材料价差对预算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由市场决定。预算材料价差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信息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b.国家政策性调价。工程的阶段性是由工程的时间性决定的,每一个阶段依循着一定步骤,不能将下一道工序的时间提前.而国家每一阶段都可能进行政策性调价。例如:人工费,机械费调整。
c.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工程造价主要由工程实体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决定的。实体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不应有较大出人。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则因施工的环境、方法、工艺、手段不同产生差异。
d.预算没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施工期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基坑排水、土方坍塌、地下障碍、文物、自然灾害等。
(4)设计修改与变更对预算的影响
工程设计同样受到诸如地质勘察资料,没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建设需要;而预算不具备这种预见性,其结果直接导致结算超预算。
(5)预算工程量计算误差对预算的影响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图纸表达是否正确,全面,清楚明白,是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基础。在市政道路,桥梁及安装工程中,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往往在图纸中已有明确标示;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计算方法和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需要预算人员校核后方可使用。
(5)设备材料价格误差
在我国,同一种型号的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相差较大。
2、影响工程结算编制准确性的因素
结算编制和编制时间与施工图编制有所不同。施工图预算编制是在理想状态下编制的产物,是根据施工图及说明、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费用定额等依据编制的。工程结算的编制依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规定,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或变更、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材料价差、政策性调价等实际发生费用。施工图预算是在设计图纸后工程实施前编制,而结算是在工程实施后编制,两者存在绝对的时间差,结算真实反应了工程的实际投入。除了与施工图预算相同的影响外,上述提到的实际费用的变动也是影响其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方法
1、提高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质量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设计文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经审定后,按预算承发包的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签订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实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投资包干和办理工程预算、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以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招标的工程,经审定的施工图结算是编制工程标底的依据,施工图结算编制的质量是以上所有依据准确程度的保证,所以提高施工图结算编制质量是广大工程造价工作者的准则。
2、准确套价。对定额熟练应用
预结算必须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因此,套价不能哪个项目单价高就往哪个套,套价时应熟练掌握定额书的说明,工作内容及单价组成,并利用类似工程预算书、相应定额进行对照套价,减少漏项几率。
3、善于整理、计算变更工程
工程结算是以工程预算为基础的,是根据工程的实际发生对预算进行完善和补充,得出最终的工程结算造价,因此,变更工程的准确计算是工程结算的关键。在计算变更的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变更图纸及变更通知,使工程结算达到“快”、“准”、“细”、“全”的目的。
4、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第一手资料
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与了解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有关设计变更、签证项目等有密切的联系,而要如实获得这些资料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平时应建档收集设计变更、图纸会审、及洽商记录,还有未进入的正式资料,但有监理、建设方的口头及书面非正式依据,要及时登记并记录好。同时,深入施工现场,容易使施工图纸与实际建筑物相联系,对避免多算漏算,提高预结算能力等都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娟 浅谈如何加强项目工程预结算的控制及措施[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2] 李光辉 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