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产业集群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集群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集群论文

第1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1.1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政策情况近年来,安徽省和各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商务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帮扶企业克服资金、技术等困难,极大促进了安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合肥市在《合肥市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发挥电子商务的先导性带动作用,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努力提高行业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同时文件提出要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实行政策聚焦和工作聚焦,破解本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瓶颈问题,加强财政税收、贷款融资、土地规划、人才培养、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大力扶持本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池州市在《池州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现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协作体系.马鞍山在《关于推进马鞍山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全市积极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出台扶持政策.安庆在《安庆市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中提出了对电商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租金补贴等政策.蚌埠市已将电子商务列入市重点产业,将与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进行科学布局规划,也将优先获得资金支持.

1.2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目前,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集群快速发展的态势.合肥已有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合肥)动漫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园、滨湖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电商企业入驻,有效推动了本地电商产业集群发展.芜湖市也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市政府机关整体搬迁后,原先的办公大楼已交付镜湖区用于打造电子商务大厦,引进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目前芜湖已形成了包括宝能慧谷电子产业园在内的多个产业集群.蚌埠已发展了包括皖北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内多个电商产业集群.其他各地市近年来也纷纷建设了电商产业园区.但由于安徽缺少国内领先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较缓慢.目前安徽各地电商产业集群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通过技术、资金等政策支持,吸引本地及外地电商企业入驻,从而实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2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才短缺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涉及到IT技术、物流、管理等对方面,需要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安徽地处中东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IT技术类、电商运营类人才.目前,皖江城市带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电商企业较少,对电商相关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够.另外,皖江城市带地区城市规模较小,交通不太便利,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抑制了外地人才来创业的意愿.

2.2意识落后皖江城市带中小企业众多,但大多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不太熟悉,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对电子商务的作用了解不够全面,只重视短期内的产出,没有看到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二是缺乏对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的深入了解,在选择经营模式和服务商时难以正确判断,而一旦失误将影响企业信心,放弃电子商务;三是对电子商务应用认识片面,认为只需搭建一个信息展示网站,或是开个淘宝店就是搞电子商务了,对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等认识不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

2.3缺少龙头企业目前,皖江城市带具有代表性的本地电子商务企业有三只松鼠、羚羊早安、蝶恋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他本地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近年来,安徽各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入驻本地产业园,但这些引进的企业大多以分公司或者新项目的形式入驻,公司总部仍在原地.这种引进模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产业促进作用,但难以引领本地电商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缺失导致皖江城市带的电商发展速度相比江浙地区缓慢.

2.4缺少电商服务企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完成摄影、包装、设计等大量辅工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这些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公司来运作,电商企业最好专注于运营、售后等工作.但皖江城市带电商服务企业相对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电商企业最后只能自己完成全部工作.这样大量的辅工作对企业造成了一定负担,影响了电商企业的专业化经营.

3促进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3.1大力引入电商专业人才目前,安徽电商人才主要以本地高校毕业生为主,外来人才较少.外来人才缺乏导致先进技术和领先科技项目难以引入引来,导致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电商产业发展大多以淘宝店的形式为主,缺少新兴电商模式企业.皖江城市带地区应大力引进外地电商人才,给予户口、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塑造本地原生态人居环境,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本地工作和创业,形成高中低端结构合理的梯队人才队伍.

3.2鼓励本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发挥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规模发展和品牌建设.深化大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提高供应链和商务协同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活动,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对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成功开展电商的企业给予费用补贴,树立典型,带动其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发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并给与技术开发补贴,支持企业研发新型电商平台,提升本地电子商务应用水平[4].

3.3鼓励外地电商企业来本地投资创业皖江城市带地区现有电商企业的电商应用水平较低,地方政府应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知名电商企业来本地投资创业,鼓励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对来本地投资创业的外地电商企业给予税收补贴.通过外地知名电商企业的引进,形成龙头效应,促进本地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提升.

3.4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电子商务产业链复杂,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地方政府应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吸引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通过定期举办电子商务论坛,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电商培训讲座,为本地企业传授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本地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结论

第2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SWOT分析法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产业可在SWOT分析法下得出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同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加以改进完善,从而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下面笔者就对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

1.1重庆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优势重庆处在高原地区,地势较不平坦,同时气候利于多种中药植物资源的生长种植。重庆所含的中医药资源品种丰富,中医药品牌在市场经济上也占有一定份额。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地道性还体现在特色中医药材料上。多种特色中药材都生长在重庆。

1.2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重庆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还做的不是太精,这就是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劣势。同时重庆中医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所产出中药材料质量不稳定。因此部分质量较差的中医药资源材料流入市场,造成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同时重庆没有将中医药的生产制作产业化、规模化,对中医药的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将新型科技运用于中医药的生产上,中医药生产的技术工艺较为落后,没有开创出一套摆脱传统的创新型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1.3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国家政策对于重庆的中医药发挥着较大力度的扶持是有利于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家加大了对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同时国家政策对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以刺激重庆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中医药产品的进口贸易总额得到了增长,为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国际合作项目增多,为重庆中医药产业迈向国际化的脚步奠定了基础。

1.4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外部威胁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面对着其他省市的竞争,如辽宁、广东等省市,这些省市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也较为先进,在国内市场上一定程度下挤压了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威胁着重庆中药产业的市场份额。同时除了国内的中医药企业的威胁,国际上也出现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中医药生产制造企业,给重庆市的中医药产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2对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决策建议

2.1对重庆内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议重庆还有国内中医药研究基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重庆的分段式地理环境更为多种多样的中医药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习性的中医药植物资源可以满足于不同的分层日照、分层气候,从而使重庆的中医药资源种类丰富、分布较广泛。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著名药材生长,比如中低山区域的黄连、党参、杜仲、天麻、金银花、八角莲等职务中医药资源。再往海拔低处,则有丹皮、青蒿、木瓜等中医药资源生长。而浅秋地带则生长着使君子、花椒等中医药材。优良的自身发展优势,再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发挥自身发展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重庆市中医药产业发展。

2.2重庆中医药产业面对外部机遇相关建议政府部门应鼓励重庆相关中医药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中医药产业文化氛围浓厚。相关企业应积极促进市场消费能力提高,鼓励重庆市民经常性选择中医药来进行治病、预防等,从而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相关企业应当注重中药的质量建设,树立良好的中医药企业形象,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链的扩大。

2.3针对外部威胁的发展决策建议对于外部的发展优势,重庆的中医药产业企业应当把握住市场拓宽的大好机遇,提高中医药制作质量,将中医药贸易推向更深远的国际市场,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利润率,进一步积极向国际市场寻求对口企业,从而实现中医药产品的对接。针对目前国际以及省外的中医药发展威胁,重庆中医药产业更应该建立起完备的中医药发展模式,积极应对相关挑战。

3结语

第3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1调查问卷分析

笔者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在广州市一些网游动漫产品出售加多的地区做了问卷调查,希望对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的提出起到一定的帮助,下面笔者对调查结果给予分析。

1.1消费者对国产的网游动漫产品的喜爱度低

从笔者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可知,消费者对我国原创的网游动漫产品的喜爱度较低,从图1中可知,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一般,明显选择不喜欢的人群多于喜欢的人群,可见消费者对国产网游动漫才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这就在侧面折射出我国网游动漫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创的产品很难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致使消费者对其的喜爱度远远低于对日韩、欧美地区的产品。

1.2本专业学生对网友网游动漫产业的看法

此次调查研究还加入了对网游动漫专业学生的调查,在笔者对问卷的分析统计中,发现本专业的学生在“你觉得广州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题中答案最多的是原创性不够,产品受欧美及日韩的影响较大,模仿程度较深,并且网游动漫人才缺乏。

2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发展思路与策略

2.1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总体发展思路

笔者根据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目前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以国家级网游动漫基地为契机,利用广州市对于网游动漫产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根据目前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形成高度紧密联系、竞争力强、创新性高的产业集群。

2.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相对于非集群产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更高,增长速度更快,创新性更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降低成本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创新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本质。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性范式主要有两种:线性创新范式和网络创新范式,表1中把两者进行了比较。根据网游动漫产业的特点,笔者认为网络创新范式比较符合其发展要求,网络创新范式的主要参与部门可以概括为产业界、政府、学术界,其创新投入又可概括为创新力、市场、技术等。这些参与部门和投入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其网络创新环境的培育,其环境的培育就要求能提供充足的创新原料、先进的信息平台、紧密的网络架构,以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溢出。要求为本集群内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和合作的环境,另外,降低技术型小企业的进驻门槛,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良性互动,创新环境的培育需要各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这样就需要一个机构来促进各方面之间的联系,这样就需要一个行业协会的有力作为,各参与方之间通过行业协会的有力作为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使得各参与方形成一个有律的组织体。2.3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对策

广州市可以借助国家级网游动漫基地契机,综合各种资源,加大网络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广州具备优势:第一,参与机构,广州市目前有网游动漫企业140家左右,其中较大的企业有漫友、网易、光通、世纪龙、等知名企业,目前广州市已经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等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省新闻出版局、天河区政府、黄埔区政府共同组成的“广州市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跟踪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动向,开展技术预测,提出优先发展项目等,据笔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的大学开办有网游动漫专业的以达到9所之多,所以说网络创新范式发展的一系列参与机构,广州都具备而且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二,创新投入。对于创新投入来说,广州市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的发展集聚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也拥有一系列的研发机构,如产品的设计、软件的开发等等,经济条件也决定其的市场信息的流通速度快,这也就加大的企业的技术竞争,并且广州市明确出台相关文件来支持网游动漫产业的发展,第三,地理分布。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扩散要求其要具备较发达的产品信息交流网络,广州市的信息化水平领先全国,交通运输条件、互联网络、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等发达,所以说这也给网游动漫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综合上述的分析,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走网络创新范式的集群发展之路是必须的,笔者根据这些关系构架出网络创新范式的基本框架。

第4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信任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成熟的产业集群不仅仅是很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表征,而更在于企业扎堆在一起这一表征下隐藏的深层次的社会资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企业内外、区域内外所形成的各种网络关系、信任关系、规范制度等。因此,需要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角度出发,把握社会资本的实质内涵及其对产业集群的作用机理,提出产业集群组织内社会资本的重塑方向,积累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促进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1社会资本的概念综述及外延界定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首次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概念,并将起定义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此外,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和解读。国外比较广泛认同的定义有以下几个: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于1988年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罗伯特·普特南(RobertPutnam)提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效率”。亚历山德曼·波茨(AlejandroPortes)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处于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指出,社会资本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林南(Lin)认为社会资本是“期望在市场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

国内对社会资本概念研究比较早的是张其仔,他将社会资本简单地定义为社会网络,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种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边燕杰和丘海雄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涉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卜长莉认为,社会资本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的群体或组织的共同收益为目的,通过人际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国内比较得到认同的是李惠斌和杨雪冬给的定义,他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研究视角,因此关于社会资本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界定。将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社会网络;二是将其定义为一种普遍联系或社会关系;三是定义为一种行动者的隐藏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四是定义为信任、网络、规范、制度等。

2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作用机理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认为,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之中的。企业等组织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是嵌入在区域的社会资本之中的。这种社会资本通过信任机制、流动机制和创新机制作用于产业集群。

2.1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信任机制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本,它是经济活动得以稳定协调进行的重要因素。福山(FrancisFukuyama)指出,信任是一种有助于“使人们在群体或组织中为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rrow也曾言,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更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企业中的每一项交易活动都包含有信任要素,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剂。在产业集群组织内,企业的信任比集群组织外的信任更为重要。格鲁特尔特(Grootaerl)等人认为,企业密度高的地方,信任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产业集群组织内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讲,理性的选择是在经济交易与合作中采取信任。在产业集群组织内,信用的选择与放弃(即冒险、背信、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实质上是一场囚徒困境博弈。在有限的博弈次数下,信任的囚徒困境博弈均衡是产业机群组织内每个企业都理性地选择互不信任。但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和企业之间重复博弈的可能性约束了企业的行为边界,使企业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实施面临着很大风险。格鲁特尔特(Grootaerl)等人认为,“社会资本建立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结果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下降”。

2.2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流动机制

产业集群组织内的要素流动以及产业集群组织内外的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有利于要素在企业之间、区际之间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格鲁特尔特等人认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传播技术和市场信息,从而减少市场在信息传播中的失败”。在目前信息渠道和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条件下,通过非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网络来传播和扩散信息,加快信息在产业集群组织内的流动与共享很有必要。林南(Lin)认为,“在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网络充当了信息桥,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社会关系网络作为集群组织内部以及集群组织与集群组织之间的重要载体,不仅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频率和效率,同时也为知识流、经验流、技术流、资金流以及人才流等“要素流”创造了机会和便利。对于产业集群组织来说,内部的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深厚,要素就越能自由而充分地流动。产业集聚促使社会资本集聚,而社会资本集聚为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创造了“便利通道”。另一方面,要素的充分流动反过来强化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形成。彼得·布劳(BlauPeter)指出,“社会关系取决于接触的机会”。

2.3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产业集群组织系统内,社会资本是创新的关键所在。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就认为,在新经济中,社会资本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因子。社会资本加速创新的动力之一是合作与信任。福山认为,“组织中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蕴涵着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大而且更明显的价值,高信任度的社会,创新的可能性更大”。在一个企业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组织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是组织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正如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所言,“成功的创新取决于合作与信息共享。没有合作的网络——如果这种网络还能运转的话——会导致交易成本急剧增加,引发合同纠纷,使各方蒙受巨大损失。”对创新来说,加强产业集群组织内企业之间知识共享与交流合作很有必要,而这依赖于网络关系资本的畅通和信任关系资本的有效发挥。社会资本加速创新的动力之二是流动性。产业集群组织内,丰富的社会资本网络使信息流、知识流、技术流、经验流等高速流动,从而为知识文化的相互碰撞创造了条件,而正是这种碰撞的火花使创新成为可能。

3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发展方向

3.1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应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我国产业集群尤其是自然生成的产业集群大都根植于传统社会资本之上。这种传统社会资本的核心是家庭(血缘、亲缘),社会网络本质上是血缘、亲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社会资本通过血缘、亲缘得以传承。正如著名学者对传统社会资本的描述,如一轮轮波纹,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愈推愈远,关系也愈薄的人际网络。

传统型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成为其形成的助推器;当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需要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法制体系逐步健全的条件下重新整合的时候,传统型社会资本又成了阻碍力量。另外,从信任来讲,福山(FrancisFukuyama)认为中国社会是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因为一切社会组织都建立在血缘之上,人们缺乏对家族外其他人的信任。这种传统型社会资本有利于节省短期交易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形成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和可靠的行为预期。传统社会资本过于封闭、保守、排外,只在血缘、亲缘、地缘网络内形成紧密的关系和信任,对外界资源普遍缺乏信任,因此也就阻碍了外部信息、技术、知识、人才等资源的流入。在经济发展以开放为目标取向的条件下,传统社会资本必须以开放、理性的心态向现代型社会资本转化,由非正式社会资本或关系型社会资本(信任、关系、网络)向正式社会资本或契约型社会资本(规则、制度)过渡。

3.2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应从凝固状态走向流动状态

根植于传统社会资本的产业集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凝固的系统。从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流动性角度来看,存在着产业集群组织内外封闭,即我国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本对外部的社会资本有着某种与生俱来的排斥现象,对外来的社会资本不信任,从而产业集群组织内外的合作很难实现。比如温州人的观念中存在“自己人”与“外人”之分。“自己人”形成帮带,注重抱团,形成很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但对于“外来人”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和排斥感。另外,从产业集群组织内部来看,存在着横向封闭和纵向封闭。横向封闭是同类企业(生产替代品)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阻塞、合作的欠缺、互信的不足;纵向封闭则指处于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各类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机会主义行为频频发生,长期合作信任关系难以得到有效维持的状态。产业集群组织由发育、发展到成熟必须打破内外封闭、横向封闭和纵向封闭,加强内外交流、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促使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从封闭、凝固走向流动,优化要素在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配置。

3.3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应从单纯的竞争走向竞合(竞争与合作)和信合(信任与合作)

产业集群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势必加大了企业生存的压力,造成企业之间盲目竞争、过度竞争甚至无序竞争。这种状态导致了产业集群组织自身的内耗,不利于产业集群组织提升竞争力,更不利于与产业集群组织外企业或其他集群组织进行竞争。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哲学基础是“大范围竞争、小范围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与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之间的竞争,而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区域内产业集群组织的实力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整合。因此,产业集群组织的社会资本必须转化定位,从过度的注重竞争向注重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尤其是长期互信基础上的合作转变。通过信任、合作,建立产业集群组织深厚的社会关系资本和广泛的社会网络联系,而这又反过来强化集群组织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规避风险和机会主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频率和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的解释范式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6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弗郎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8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编.黄载曦译.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PeterBlau“InequalityandHeterogeneity:APrimitiveTheoryofSocialStructure”[M].NewYork:FreePress,1977

第5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1.1创业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国外学者对于创业投资集聚的研究主要基于创业投资具有空间邻近偏好的假设[5],他们认为,创业投资的地域集中是由于创业投资活动的空间邻近偏好造成的,即创业投资者喜欢投资于距离自己近的企业。更有一些国研究指出,创业投资机构对本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明显的投资偏好。Florida和Smith通过观察英国创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发现,位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创业投资机构倾向于寻找集群内的企业进行投资[6];Powell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美国几个大的生物工业园区(Boston、SanFrancisco和SanDiego)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7]。创业投资在本地集聚是产业创新集群形成的主要驱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本地创业投资行业的支持。王缉慈指出,硅谷内衍生新技术企业的能力之所以如此之强,关键是创业投资在本地发展壮大为区域内企业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金融环境[8]。在创业投资的引导下,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聚集在一起,这种由创业投资空间邻近效应所产生的资源集聚环境有助于加速本地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尤其是当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创企业在向外部寻求资本时,创业企业家为了接近资金、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来源,往往更愿意选择在创业资本和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地区设立公司;并且随着区域的企业成功率的提高,这将吸引更多创业资本和创新资源形成集聚,这种由资本集聚与技术创新集聚形成的“马太效应”促进了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良性循环。

1.2创业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不仅取决于资源因素,更重要是由行业的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所决定。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知识溢出的本地化是影响产业创新集群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从创业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获得的知识溢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投资者与企业家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溢出,创业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能够为投资者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大大促进了投资者对企业家的经验交流和隐性知识的传播;二是由创业投资所推动的整个行业范围内的知识溢出效应,很多创业资本聚集的行业具有明显知识溢出特征,创业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能够帮助行业知识溢出在本地范围内实现最大化收益[12]。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看,创业投资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产业创新集群的影响在于为知识流动提供了便利。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知识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流动性极强的行业,由创业投资空间邻近效应所导致的知识溢出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提供了强化机制。首先,创业投资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邻近性增加了双方对产业集群的知识输入,并逐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积累,对于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创业资本在本地范围内从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能够促进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人才流动,尤其为隐性知识溢出提供了条件;再次,由创业投资推动的知识溢出效应促使产业创新集群逐渐发展成为两者相互融合的集群创新网络,有利于形成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自我增强机制,是提高产业集群内的创新产出与生产率水平的重要源泉。

2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共生系统

从上述分析可知,创业投资的集聚效应与产业创新集群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本文运用产业共生理论对创业投资行业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和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关于“产业共生”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尚未存在统一的观点。按照袁纯清对于经济主体共生关系的定义[13],本文将“产业共生”界定为以不同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之间存续性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表现为在一定共生环境下共生单元之间按照某种共生模式所形成的关系。产业共生关系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产业链连接所带来的价值增值本质,只要发生产业共生,共生关系中的经济主体一定具有明确的利益追求,虽然各个共生单元的职能分工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下形成有效的互动、协调与融合,并发展成为一种超越市场和企业的组织形态———产业共生系统[14]。产业共生系统是一个中间型组织,它由三大要素构成: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1)共生单元。本文分析的是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之间的共生关系,从产业层面来说共生单元主要是指创业投资集群与产业创新集群,而从企业层面来说共生单元则对应的是创业投资机构与技术创新企业。(2)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指影响产业共生系统形成的所有外部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能够出现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共生现象,本文的共生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吸引更多的创业资本与产业创新集聚的政策、基本设施和市场环境等。(3)共生模式。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或相互结合的形式,产业共生模式存在卫星式共生、网络式共生等组织模式[15]。本文根据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阶段,将两者的共生模式归纳如下:一种是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模式。它是指在产业创新集群形成的早期阶段,以某个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为主导,其它与该投资项目具有产业联系(上游、下游、相同节点)的多个企业围绕主导项目进行运作,一个或多个创业投资机构通过投资于主导技术创新项目,待主导技术创新项目取得产业化成功后,带动更多创业资本进入产业链上其它技术创新项目,从而形成以主导技术创新项目为中心的卫星式共生模式。另外一种是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模式。我们知道,一个创业投资机构不可能将其全部资本投资于同一个技术创新项目,随着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壮大,其投资对象的范围应该更为广泛,有时候创业投资机构之间会相互共享某些信息和资源,并相互合作联合投资于某些前景较好的技术创新项目,多个创业投资机构同时投资于同一区域相同产业的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先形成小范围的技术创新集聚,待这些项目取得产业化成功后,带动更多创业资本进入同一产业的其它技术创新项目,从而形成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模式。

3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共生的理论模型

在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初创、成长、成熟、衰退是其生命周期的四个必经阶段,这在形态上与生物学的Logistic模型非常类似,因此,本文将创业投资行业(以变量VC表示)与产业创新集群(以变量HT表示)的增长曲线基本模型设定如下。假设变量VC(t)和HT(t)的演变均遵从Logistic规律,两个产业的相互作用和关系通过方程中的系数ai和bi(i=0,1,2)体现出来:系数a0、b0分别表示创业投资集群与产业创新集群各自的增长率,若把两者看作是同一个产业共生系统的话,a0>0(或b0>0)表示创业投资集群(或产业创新集群)可以依靠系统以外的资源为生,而a0<0(或b0<0)则表示创业投资集群(或产业创新集群)不能够完全依靠系统以外的资源为生,显然后者是我们所关注的情况。系数a1、b1分别表示创业投资集群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密度制约,一般假定a1<0、b1<0说明创业投资集群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增长受到外部资源环境的限制。系数a2、b2表示两个集群的相互关系,当a2<0、b2<0时,说明创业投资行业(VC)与产业创新集群(HT)之间相互竞争;当a2>0、b2<0时,说明创业投资行业(VC)寄生于产业创新集群(HT)之上,反之亦然;当a2>0、b2>0时,说明创业投资行业(VC)与产业创新集群(HT)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根据关于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增长曲线的基本设定,下面基于Logistic模型对两种共生模式的演化过程进行理论建模。

3.1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演化模型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模式主要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创业投资机构是在某个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之后才出现的,即创业投资机构依赖于产业创新集群的项目资源而生。假设创业投资行业和产业创新集群的固有增长率分别为rVC和rHT,NVC和NHT是它们的最大容量,其中VC(t)NVC和HT(t)NHT反映了相当于NVC和NHT而言单位数量的创业投资机构或技术创新企业消耗的资源量(假设总资源量为1);σHT表示技术创新主导项目每单位自然市场规模饱和度(相对于NHT而言)对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水平的贡献,σVC表示创业投资机构每单位自然市场规模饱和度(相对于NVC)对技术创新主导项目产出水平的贡献。根据Logistic模型卫星式共生模式的性质,本文设定以技术创新主导项目为核心的卫星式共生Logistic模型如下。

3.2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演化模型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模式假定产业共生系统中的创业投资机构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它们各自的存在对对方的产出水平(或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即σVC>0,σHT>0。根据Logistic模型网络式共生模式的性质,本文设定以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Logistic模型如下。

4模型的均衡解及稳定性条件分析

4.1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演化模型求解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组(2),可得出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解。求解不等式组(4),可得出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演化模型的稳定性条件:σVC<1,σHT>1,σVCσHT<1。σVC<1表示创业投资机构对技术创新主导项目产生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因为在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项目资源较为稀缺,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十分激烈;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水平依赖于产业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主导项目,而主导企业则对创业投资机构具有较大的选择权,因此作为卫星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对主导企业产出水平的贡献并不明显。而σVC>1则表示技术创新主导项目对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水平的贡献较大。作为产业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主导项目,主导企业一方面通过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高速成长获得创业投资机构的青睐,另一方面通过带动上下游以及同一节点企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吸引到更多创业资本,促进整条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因此,在技术创新主导项目的带动效应下,产业创新集群对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水平的贡献十分明显。σVCσHT<1表示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产业创新集群模式客观上要求技术创新主导企业本身的产出规模比较大,而作为卫星的创业投资机构数目要比较多,并且彼此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协调能力。

4.2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演化模型求解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组(3),可得出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解。求解不等式组(5),可得出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演化模型的稳定性条件:σVC<1,σHT<1,σVCσHT<1。σVC<1,σHT<1表示在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情况下,创业投资机构与产业创新集群中的技术创新项目彼此之间对对方产出水平(或投资水平)的贡献不会太大。因为网络式共生模式更加强调的是维持共生单元之间的地位平等和收益分配均衡,如果某个创业投资机构在资金规模、投资管理能力以及知识溢出效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创业投资机构的话,具有优势地位的创业投资机构完全可以忽略联合投资网络,单独投资于多个技术创新项目,那么网络式共生模式就失去意义;而某个技术创新企业在产出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则属于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模式。σVCσHT<1表示多家创业投资机构与多个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的贡献水平相当,但贡献度并不是很大,足以保证共生关系的长期稳定。

5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6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互产业集群理论集群效应

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概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主要采用实证或规范研究方法,立足于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一是产业区理论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研究了产业集聚现象,认为聚集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能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利益和便利,还给出了产业区内环境的特点及优势所在。二是工业区位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韦伯,他认为产业集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简单规模扩张引起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是大企业集中于某一地方而引发更多同类企业出现,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因素和经常性开支成本四个方面的因素。三是增长极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帕鲁和保德威勒,强调政府在产业聚集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四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经济学家科洛索夫斯基,认为产业聚集的核心是专业化企业,围绕这一核心的是关联企业、依附类企业,企业之间具有生产的投入产出联系,企业共享各类基础设施。

(二)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集群现象的解释、集群概念的定义、集群分类、形成原因分析、成长机制研究、集群优势研究、集群创新问题和集群政策研究等方面。本文拟从集群与集群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角度,提出交互产业集群理论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交互产业集群理论

(一)交互产业集群的概念

交互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各自基于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需要,使与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产生集群效应并形成发展为各自独立的产业集群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种集群发展现象。例如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与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属于交互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典型代表。

(二)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条件

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1.产业交互条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之间一方面存在依附性,即依附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被依附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如果没有被依附产业,依附的产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产业集群化条件,是指交互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交互的各个产业本身要具备产业集群化所需的条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条件:

市场条件,指交互的各产业市场需求规模较大,发展相对平稳且前景广阔。生产要素条件,指交互的各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能充分满足产业集群化扩张需要,甚至某些生产要素还具有占有优势。产业条件,指交互的各产业内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群体、产业链条较长、易于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等。制度条件,指交互产业集群发展所在地实施的是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制定加快大量企业向交互产业聚集的各种支持政策。基础设施与中介服务条件,是指交互产业集群发展所在地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搭建有交互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物流、专业市场平台,能提供包括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孵化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关公司、各种协会组织、猎头公司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中介服务,以及政府部门办事的高效率。文化条件,指交互产业内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被企业信奉和倡导的共同信念,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和社会责任等,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

(三)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

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在本质上是基于对集群自身效应、集互效应和区域经济组织效应三个方面效应的追求,具体表现如下:

规模聚集效应。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规模效应来自于产业规模和区域经济扩大规模,一方面在交互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只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实行专业化生产,生产效率极高,使单个企业获得内部规模经济无法获得的外部合作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交互产业间的依附关系扩大区域经济规模,使各产业内企业可以享受产业相加的“乘数”规模效应,而防止了单一产业规模过分扩大造成的规模不经济。

竞争效应。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竞争效应来自于各交互产业内部和交互产业竞争效应叠加。叠加在一起使该区域在区域竞争和全球竞争中竞争优势更明显,竞争地位更加有利,从而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创新效应。交互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互产业集群更容易形成高效、有利的创新平台;二是交互产业集群产业内及产业间企业的互动合作和知识交流;三是交互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依附性需求刺激了创新。

制度效应。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全部成本是由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共同构成,在交互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企业间经过长期重复博弈会形成隐性契约关系,这种隐性契约关系有利于遏制缔约后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带来企业间契约实施成本的节约,无疑这是交互集群及其优势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产业依附与溢出效应。交互产业集群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产业的依附性,没有产业的依附也就无所谓交互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组织发展效应。赫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超越式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战略选择。

三、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价值

交互产业集群理论为集群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揭示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这种集群现象在种植业与旅游业交互发展中表现比较突出,但事实上许多产业间的交互发展关系都是存在的,因此,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无疑将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现代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组织中更重视产业间联系、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和整个区域竞争力提高,与传统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产业布局主要考虑产业在空间分布相比更科学合理,所以受到区域经济组织理论的重视。但从区域经济组织研究和实践来看,过去人们在思维上主要围绕某一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经济组织,忽视了从交互产业集群化角度发展区域经济组织,而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将弥补这一不足,为区域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区域经济组织更加完善和科学。

交互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和实施“追赶战略”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与劣势,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大都选择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和实施“追赶战略”的做法,其中发展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实现其战略意图的较好路径。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和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安曲江;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群

西安曲江系西安曲江新区的简称,位于西安市区东南部,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东起马鸣路,西至翠华南路、纬一街、长安南路南段,北起小寨东路、西影路,南至雁塔区南界址,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旅游产业领域内地域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旅游相关企业和组织机构,通过商品和辅助活动而集聚在一起的一个有机网络系统。旅游产业集群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与旅游产业领域有关,这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二是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三是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旅游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这是旅游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一个地方旅游产业集群经常包括多个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之间联系紧密,结盟运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西安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共生。

一、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资源优势

在文化资源储备上,西安曲江历经周秦汉唐,时间长达3000多年,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涉及政治、经济、建筑、宗教、民俗、文学、教育、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饮食等诸多领域。现存历史遗迹主要有秦二世胡亥陵、杜陵、少陵、曲江池遗址、大雁塔、大慈恩寺、乐游原青龙寺、唐夹城堡遗址、寒窑等;历史文化活动主要有唐朝上巳、中和、重阳节时的祭祀、宴庆、巡游活动,其中尤以新科进士的曲江宴饮、杏林宴饮、雁塔题名最为出名;文学方面形成了“唐诗曲江”现象,涉及到曲江的山水个性、四时景致、园林建筑、宗教文化、节庆活动、世俗风情等,包括了《全唐诗》所收录的五百多位著名诗人中的一半多,流传下来近500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文化资源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具备转化成文化资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价值。也就是说,这些文化资源对塑造独具特色的曲江城市风貌和地域文化氛围,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历史名城、进行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产业基础优势

在产业基础方面,曲江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基础良好。在曲江新区15.88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了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在千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在两亿元左右。新区内除了秦二世陵、汉宣帝杜陵、唐代城墙遗址、大慈恩寺、曲江寒窑等文物古迹外,还拥有大雁塔南北广场、雁塔东苑(陕西戏剧大观园)、雁塔西苑(陕西民俗大观园)、雁塔南苑(曲江春晓园)、老西安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艺术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大唐通易坊以及唐华宾馆、曲江宾馆、曲江惠宾苑宾馆、曲江商务会所、曲江旅游服务中心、钻石王朝、湖滨花园、中伟外商俱乐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泛美花园、曲江六号、丰景佳园等一批重点旅游商务配套设施及房地产项目,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行、游、住、食、购、娱”诸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产业政策优势

在产业政策方面,曲江新区除了可以享受《国务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局关于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西安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所规定的政策优惠外,还可以享受《西安曲江新区优惠政策》。此外,为了重点发展和扶持文化、旅游、酒店、会展、节庆活动等产业类项目,鼓励各类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名人工作室或分支机构进驻曲江,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曲江开发和城市经营,新区管委会又出台了十条优惠和扶持政策,并将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文化地产联盟基金、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基金,作为促进曲江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区位优势

在可进入性方面,从大环境来看,西安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中国区域经济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枢纽作用,是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和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城市,是西部的金融、贸易、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和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陕西“一线两带”的核心区,其科技和教育力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此外,西安有飞往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80多条,港澳地区航线2条,飞往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线8条,是陕西省“米”字形干线公路网的中心,有2条国道主干线,3条西部大通道和5条国道在西安交汇,另有7条省道由西安向外辐射或环绕。全市拥有出租车10000多辆,用于接待外宾的大、中型豪华轿车近千辆。这些优势为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人才、资本等方面的保障。从小环境来看,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介于西安市二环和三环之间,是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气候由于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1℃~13.4℃,比较适合全年出游。曲江新区南接长安区韦曲科技园,东临灞桥产业区,西临高新区,北接老城区,临近雁塔高教文化圈和小寨商圈,生活、教育、医疗配套完备方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一)缺失系统的集群发展方案

从曲江旅游度假区到曲江新区成立至今,曲江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一套比较系统科学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方案来指导。从近几年曲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一直在摸索中实践着集群发展的理念,并在旅游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曲江从根本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曲江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由于过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了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社区等利益共同体在集群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主人翁作用。其次,新区虽有“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和“集群发展”的概念,但由于其旅游产业规划不系统、不完整,没有确立集群发展的原则,也没有制定集群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战略,更没有建立集群发展所需的多元化筹资渠道,致使曲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无论先天后天都显得营养不良。最后,曲江新区内的主题旅游企业多处在一个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间缺乏互动、协作与配合,彼此间的竞争之状远大于合作之态,虽集聚而不成群。

(二)相关及支持性要素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集群,不仅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政府、机会、企业战略和竞争结构完备,还需要相关及支持性要素的密切配合。曲江目前共积聚了7大旅游景区(点),10大宾馆酒店,一家旅游服务中心和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除此以外,就只剩下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主题旅游企业、其他相关的娱乐及购物设施、住宅小区等,相关及支持性要素企业和组织严重不足。而在现有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格局中,真正创造效益的也不过只有大雁塔风景区、大唐芙蓉园景区、曲江海洋馆等几家主题旅游企业。此外,区内主题旅游企业、酒店与区内外旅游要素供应层面上的其他旅游企业和组织联系不密切,旅游产业链短,游客通常在游完上述景区(点)以后,就基本上会出现无处可游、无物可购的窘况。为此,曲江新区需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产品,完善相关及支持性要素,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游览体系,同时还要加强与农业、轻工业、部门服务业的联系,以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链条连接。

(三)产品设计中消费者参与性、互动性要素不足

曲江新区是一个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从目前推出的旅游产品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佛教文化类,以大慈恩寺、青龙寺为代表;二是彰显圣唐文化类,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三是海洋文化类,以曲江海洋馆为代表;四是亡秦文化类,以秦二世陵风景区为代表;五是爱情传说类,以曲江寒窑为代表;六是文物古迹类,以陕西历史博物馆、老西安博物馆等为代表。随着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消费时代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商务、体验等复合型旅游消费时代的过渡与转变,如今的旅游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和事件的观光和欣赏,而是愿意更多地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节事活动当中,成为事件或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而不仅仅是观赏者、旁观者。分析曲江新曲的六大类旅游企业,参照旅游业态的新趋势,新区内旅游企业的最大缺憾就是其产品设计中以观光型产品居多,消费者的参与性、互动性要素明显不足。举例来说,像“曲江流饮”、“雁塔题名”等文化典故,完全可以以唐代的科学考试文化为主线,以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为节点,从而把曲江设计成为让全国的高考学子考后都愿意来曲江体验唐代科考文化的朝圣地。此外,围绕“唐诗曲江”和“唐诗三百首”,可以设计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诵唐诗,品国文,梦回唐朝”等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四)缺乏灵活的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

综观曲江新区内的主题旅游企业集聚,总体感觉比较散,整体上不像是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体。究其原因,这与曲江新区内各旅游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彼此间缺乏灵活的旅游线路串联和组合有关。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内还没有形成一条旅游线路设计,更缺乏可以很好地把区内的旅游企业串联起来的灵活丰富的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在与区外旅游企业的联系上,旅游线路的设计也呈现出比较单调的情形,除了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可以作为一个点和区外的旅游点串联组合起来,形成几条产业化的旅游线路以外,区内的其他旅游企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主要依靠短途的一日游散客维持局面的境地,其盈利和生存状况均不容乐观。其实,曲江新区内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各自的优势来组合成多条动态化的差异性旅游线路,以旅游套票或组合旅游的形式整体营销,联动互利。此外,区内的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区外旅游线路的设计与营销当中,积极拓展与区外旅游中介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区内、区外联动多样的灵活性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这既可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也有利于解决区内企业旅游营销方面单兵作战的困境,更有利于提升曲江新区的整体价值和线路竞争力与吸引力。

(五)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曲江新区内各主题旅游企业在产品的包装和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区内各个景点的门票的包装和设计来看,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设计和包装流于形式,缺乏创意,不具备旅游纪念的特质,结果是游客一经离开景区,甚至是还没有离开景区时,门票已经不知去向。其实,曲江新区内各主题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以各自的旅游主题为出发点,联合或独自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门票系列。比如可以以邮票套票、明信片、纪念章、纪念手册或者以光盘等形式来别出心裁地推出自己的门票产品,延长其生命力。曲江新区在宣传方面具备优势,但由于其在产品的包装与设计方面不够重视或者说是没有足够重视,在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方面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曲江新区的旅游产品不广为人知。根据笔者对北京、上海、南京、昆明四个城市的随机电话采访,知道“曲江”旅游品牌的几乎为零,而知道大雁塔的被试却为百分之百。这说明“曲江”旅游品牌在省外的社会认知度非常低,远远不及区内的大雁塔,同时也说明曲江新区在省外的宣传推广活动和力度还不够。究其原因,这与曲江新区在宣传推广方面过度依赖本地媒体和资源,没有或者缺乏全国性的立体和平面媒体在宣传、推广、策划、营销等方面的支撑不无关系。

三、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机会

在社会旅游需求方面,曲江拥有雄厚的国际、国内(潜在)旅游需求支撑。从理论上看,游客出游力的大小主要受到游憩者的心理动机、性别、年龄、可支配收入、文化水平、职业、家庭结构和其他一些社会经济变量(包括地区经济水平、交通状况、出游价格、闲暇时间、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经济距离和心理距离等)的影响。因此,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旅游总需求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全国五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之一的西安,“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者人数9956.6万人次,年均增长9.1%,累计旅游创汇收入14.95亿美元,年均增长8.7%,累计国内旅游收入560.8亿元,年均增长11.6%(见表1)。曲江新区作为西安的重要旅游板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主题景区必将对潜在的游客形成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

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及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曲江新区采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旅游产业带动战略”,以大融资大开发促进新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涉及内容主要为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旅游项目从评估、设计到投入、产出,资本回收期和收益期一般都比较长。资本是趋利的,在投入产出既定的情况下,哪个项目的风险性较小,盈利周期较快,资本自然会选择它。显然,新区内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会受到来自区外的资本盈利项目的竞争和阻碍,困难比较大。曲江新区作为一个旅游新城区,无论是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住宅小区还是城中村的农民安置区,所涉及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拆迁及土地征用等项目都需大量的活动资金。而土地征用和房地产项目由于受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200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2005]8号)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是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客观而言,曲江新区如果不能够拿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农用地转用批文和土地征收批文,其旅游建设资金链一旦断裂,曲江新区的很多在建和拟建项目工程便会立即陷入瘫痪的境地,不但产生不了预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反而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比如说土地的废置问题,拆迁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等。总之,曲江新区内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土地投入和建设基金投入,而这些项目会受到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及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第8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创新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可以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而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因此,加强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应用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1.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人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2.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

3.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产业集群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l)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目

前我国以长三角为典型的跨区域创新体系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了构建大区域框架下创新体系的趋势。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产业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

(2)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产业集群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如果位于集群区域则会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要素,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

(3)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4)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

二、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1.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该区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区域,也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

近几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武汉城市圈,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仅能使湖北的发展始终走在中西部的前列,而且对于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

虽然历经谋划、联姻、分工、定型、起步和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无论在城市群规模、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中国城市最新竞争力排名,在巧个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强于长株潭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显然,武汉城市圈还处在极袱阶段,成长及发展空间巨大。

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中出现的问题,一是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集聚、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三是缺乏龙头企业,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四是管理方式落后;五是产业集群内人才不足,素质不高;六是没有形成健康强势的产业文化。武汉城市圈内大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上的模仿多于创新,不少个体私营和承包企业瞄准紧俏产品模仿、抄袭,缺乏长远战略。集群内部存在恶性竞争,导致集群内企业各自为战和集群的内耗。许多企业做大以后,失去创业时的激情,企业逐渐失去活力。经理层的内在利益驱动短期化,导致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

2.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迅猛,为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目前大致如下:

武汉市初步形成以武钢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区,以武重和武锅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工业区,武船为中心的船舶制造工业区,武汉纺织工业为基础的轻纺工业区,青山石化为中心的石化工业区,武汉沌口汽车城以及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群。黄石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冶金、机械、轻纺、高新技术四大产业集群。鄂州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燕矶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黄冈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r春医药、陶瓷两大产业集群。孝感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光电子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孝南生活用纸、汉川金属制品、汉川纺织服装、应城长江埠精细化工、云应地区盐化业、云梦薄膜包装、安陆粮油机械、大悟石英玻璃、孝昌机械电子十大产业集群。咸宁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机电产业集群。仙桃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无纺布、机械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天门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医药、纺织服装、铝轮毅、泵阀、油脂化工、菊芋、塑料、纺机产业集群。潜江市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化工医药、油气开采、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当然,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产业集群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武汉城市圈仅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以冶金为主体的几个产业集群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他的几个产业群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产业集群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另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例如,对武汉市整车产业来说,汽车产业链的中间一环—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集中度相对较低、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营销能力弱的问题。

(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小。从整体上看,湖北省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7%,大大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气

(3)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在一些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区域内一些产业发展领域存在“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未能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园区内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发达,使得大企业或者存在“大而全”的现象,或者其采购销售市场主要在区外,与区内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

三、基于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对策与建议

对依托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是影响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目前产业集群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带动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仍然沿用老的套路,不加以创新,那么产业集群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势必影响到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创新是资源配置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其产业集群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武汉城市圈只有从产业集群上升到创新集群这个阶段,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持续自主创新的试验区,也才能在创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实现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创新,促进城市圈经济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1十8”城市区域与资源配套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从九个城市的情况看,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鄂州市已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孝感已初步建成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的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光学、电子、新型建材、盐磷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体系;黄冈市金属、非金属矿储量大,开采价值高,同时又是湖北省粮棉油、畜禽鱼主产区之一,蚕桑..茶叶、板栗、水果、中药材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咸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1%,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繁多,有楠竹之乡、芒麻之乡、茶叶之乡、桂花之乡的美誉;仙桃市的煤、石膏、石油、天然气、电气石、白钦石等矿产具有一定的储量;潜江市拥有石油、天然气、岩盐、卤水等矿产资源;天门市是全国最大的棉乡,皮棉总产九百万担。根据八市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武汉市这个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理优势等方面的情况,围绕武汉市钢、车、机、烟、酒、药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集群,即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大力推进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配合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建设该产业集聚带;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大力推进汽车制造、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配合仙桃、潜江、天门市建设该产业集聚带;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2.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保持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是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的,但由于发展过快,投人不足,目前还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专门化程度低;产业关联度弱;结构竞争力相对薄弱;管理和文化竞争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产业集群作用的正常发挥。笔者以为应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整合科技资源,统筹产业布局,建立健全以创新为目标的交流渗透和协同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带动、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为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领域、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领域、新材料领域、高效节能与环保领域应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竟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推进武汉国家光谷电子和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同时,还应根据圈内产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工作,使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真正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依托,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并使某些产业在国内或国外具有技术领先的水平和强劲的竞争优势。

3.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武汉城市圈应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的整合与合作,围绕产业技术难题或瓶颈开展科技攻关,为产业集群提供企业家、技术和营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发展体系。同时,要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

第9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品牌塑造

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经济实力的大小和竞争力的水平。对旅游企业来说,品牌是其实力、地位、信用的体现,是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

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旅游产业仍存在着“散、小、弱、差”的问题,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企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对我国旅游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旅游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是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新经济形态。我国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都出现了大量专业化区域,尤其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尤为迅猛。

旅游业虽属第三产业,但是一个宽产业,它更具有“集群经济性”。美国北达科他州旅游集群、加拿大的葡萄酒及农业旅游集群、阿尔卑斯山的健身旅游集群等大量国外旅游集群的成功案例显示,旅游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具有聚集特征的产业。当代旅游的最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化、协同化、网络化,它也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借助产业集群的定义,同时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在一定旅游目的地区域内大量集聚而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等可以利用的公共资源。而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实质上就是把旅游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是一块金字招牌,其积极影响表现为:

提高了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带来更多的客源。对旅游企业而言,客源就是生命。由于我国旅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是无力打造自有品牌的,要想招徕客源,必须依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这块金字招牌。

有利于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旅游市场格局中占居有利地位。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托一个主导产业的,它可以是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产业链上任何一个企业,当这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就能形成品牌,也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而依托这块金字招牌,必然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旅游业仍存在着“散、小、弱、差”的问题,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企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旅游产业实施集群品牌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才能有效地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与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的关系

关于旅游品牌的塑造的两种倾向关于旅游品牌的塑造,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以及旅游企业都十分重视,但他们的着重点是不同的,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业协会等不重视旅游企业个性品牌,而是热衷于地方旅游形象的塑造,比较重视集群品牌,另一方面表现为旅游企业,主要是旅游企业家,不重视集群品牌的塑造,而是热衷于自身品牌的塑造。

对于前者,这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看到个性化品牌支撑着集群品牌。因为没有单个旅游企业在自创品牌上的努力,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壮大,旅游产业集群也就没有了强劲有力的企业作为骨架支撑,这样的集群品牌是短暂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业也是很难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这也是一些地方好大喜功,热衷于搞旅游形象的塑造,但旅游经济效益却没有跟上去的重要原因。

对于后者,这主要在于他们没有领悟到集群品牌可以摧生个性化品牌。纵观我国企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可以看到:众多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客观上的压力和动力带来了单个企业的持续改进,也带来了个性化品牌的成功。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与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相辅相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与旅游企业个性品牌都十分重要。地方政府要实现打造休闲旅游之都、文化旅游之都、水电旅游之都等等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旅游企业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而旅游企业要发展壮大,要逐步实现从主业向相关产业的拓展,也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以及在规划、营销等方面的重视。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与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缺一不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需要有旅游企业个性品牌作为支撑,同时又要把握众多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的本质定位。品牌的这二个方面,互相促进,既对立又统一。

关于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思考

由于旅游产品大多为公共产品,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首先必须依赖政府、旅游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的运作,他们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通过旅游管理部门来调动旅游企业进行集群品牌的塑造。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保证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旅游产业集群的塑造在实际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其一是体制障碍,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地沟通协调不畅;其二是政策,一些城市怕被矮化、弱化、吞食掉,存在有意无意的“克隆现象”,形成恶性竞争,为此,必须在体制上创新。一方面,制定公平高效的竞争规则和规范旅游企业竞争行为的惩罚约束制度;另一方面,消除体制障碍,明确财产权制度,消除政府对旅游企业过度的行政干预,同时取消各种地方旅游企业保护制度,如大型旅行社可直接到地方办分社,逐步取消地陪制,同时鼓励外商进驻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此外,各地要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旅游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宣扬诚信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完善信用规章制度。

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它们是旅游企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力量。但是,由于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通过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其竞争力提升受到严重的制约。为了有效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的倡导下,可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旅游企业进行扶持,使旅游企业和本地机构共担风险和投资,同时也分享收益和回报。

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与硬件环境注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通讯网络及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学校及一些培训机构的设施投入,特别是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基础

目前,国内正呈现一种旅游企业集团加速组建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例如首旅、中旅、国旅等旅游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纷纷惊现重大举措,这必将进一步改善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散、小、弱、差”的局面,也必将提升我国旅游企业国际上的竞争力。

我国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各地经济特点和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旅游企业集团,以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行业,其核心层、紧密层和辅助层相互依托,共存共荣。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发展考虑,应立足于旅游产业最基本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联合打造各地旅游集群统一品牌,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高层次、大规模地实行相关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形成由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主导和规范市场的格局。

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紧密层和相关层发展考虑,可着重发展旅游产业价值链相关的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会展、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相结合,释放这些行业的潜在优势,形成新型旅游业态,如,旅游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会展旅游、旅游保险等,从而延伸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强旅游产业集群内各类企业组织的有效交流和合作,并由此进一步推动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和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的形成,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品牌旅游企业和产品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关键

以品牌旅游企业,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旅游企业是创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主体,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竞争乏力,创建品牌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改建和治理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收购、兼并等形成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企业。

以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各地应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名牌。

以主导、高品质和系列化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各地应根据其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等旅游品牌,共同策划和推广精品旅游线路,以组合合理、品种多样的高品质、系列化旅游产品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

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智力要求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教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实行人才的开放政策,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为旅游集群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以保证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尹贻梅等.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