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爱。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主要是为了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1
活动意图:
又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个节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敬老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
师提问: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制作项链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项链,送给爷爷奶奶。
四、学习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五、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2
一、活动意图: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社区的老人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二、活动目的: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懂得关爱老人,体验敬老爱老的美好情感。
3、了解有关重阳节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三、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四、活动安排:
(一)学园活动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具体时间:_月_日上午
大班幼儿走进村开展敬老助老活动,通过表演、捶背、做家务、玩游戏等活动陪伴村里的孤寡老人、高龄老人一起过重阳节。
活动流程:
1、幼儿赠送自制礼物给爷爷奶奶
2、幼儿表演节目(讲故事、唱歌、跳舞等)
3、幼儿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捏捏肩
4、幼儿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擦桌子、扫地等)
5、幼儿园赠送礼物
(二)各年段主题活动:
小班:
主题:感恩重阳——"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我和爷爷奶奶玩游戏"。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等老人的节日,通过帮爷爷奶奶捶捶背等体验活动表达孩子对老人的爱,激发尊敬老人的情感;
2、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邀请爷爷、奶奶一起游戏等,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中班:
主题:情暖重阳——"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制作活动(自制一件手工作品写上祝福的话语)。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动手制作礼物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大班:
主题:感恩重阳,老幼同乐——"我和爷爷奶奶共渡重阳佳节"。
活动目标:
1、通过与社区爷爷奶奶互动,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敬老活动,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人们表达自己的关爱与尊敬之情;
3、感受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帮助,进一步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3
幼儿发展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幼儿手工作品、幼儿节目、和敬老院联系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到光荣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她们一起过节老过节,开心吗?
(2)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互动环节
1、给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歌曲、舞蹈等节目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XX歌曲:"XX"歌表演:"XX"儿歌:"XX"
2、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让爷爷讲讲自己革命故事,使我们永远记得优秀的革命传统。
3、爱你一家亲为老人捶背,整理床铺、推轮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使老人感觉到亲人的温暖。
为规范和加强本校消防安全管理,做到万一发生火灾时能沉着冷静的指挥,迅速报警,很好的扑灭初起火源或控制火势,同时安全的组织疏散全体师生,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确保师生平安的目标,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 领导组:
董事长罗开荣
二、 ①灭火行动小组:
组长:王慧琼 组员:后勤组人员
主要职责:火灾初起时,立即切断电源,尽快到相应地点取下灭火器进行扑救。如发现现场人员需要救护,则应尽力想办法救人。
②疏散引导组:
组长:陈庆 组员:现场任课教师 各班班主任及各楼道负责老师主要职责:当火灾发生时,立即到自己岗位,组织指挥师生按预设的次序和通道有序、 迅速、安全撤离火灾现场。
③通讯联络组:
组长:付小芳
主要职责:一旦发生火警,负责与疏散、救护各组联络,控制校园广播,调动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应立即报警,先报119救火,再报110维持校门外秩序,根据人员受伤害情况报120,同时报县教育局办公室。
④救护安全组:
组长:郭学书 组员:李海波 后勤人员。
主要职责:当火灾发生时,如有受伤和被困人员,应协助灭火组和消防人员采取救助措施, 及时现场救护或移交120急救中心。
三、预防措施
1、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工作根据消防知识进学校要求,通过广播、幼儿活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消防知识,并建立消防宣传墙,设置消防宣传长廊,把各项消防制度、防火公约、会议制度、管理网络图上墙。
2、加强幼儿园消防硬件建设设置灭火器箱,配置干粉灭火器,消防斧(消防水带、水枪)等,并设置一个公共消防应急箱,学校重点部位配置灭火器。设立总务处为幼儿园消防管理办公室。
3、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标志在幼儿园内设置幼儿园示意图,标明消防设施,水源和消防宣传标志。
4、经常巡查,排除隐患。对教室的电源、易燃物的存放和用电、用火安全情况经常进行巡查。
四、应急措施
1、发生火灾时,由现场教师向园长或副园长或行政报告,幼儿园领导立即通知广播室,由广播室指挥相关人员立即行动,到达预定地点。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现场和主控室进行指挥。
①切断电源、广播告知。(稳定情绪第一、沉着冷静为要,防止引起全园恐慌)
②呼叫119、110,并根据实际情况呼叫120报告教委
③打开校门(当班门卫)
④灭火行动组到位;扑灭初起火源,关闭门窗,控制火势,为疏散争取更多时间。
⑤疏散引导组到位;疏散线路原则上按幼儿出操线路,特殊情况疏散组可临时根据火灾 发生的地点,做出果断的疏散线路决定,并加以引导。
2、撤离顺序:按发生火灾地点,所在班级同层优先原则,先撤离所在班级幼儿,后撤离同层次幼儿(离火源近的班级先撤),再其他层次,这样既确保重点,又便于扑救人员进出。如火灾发生在课间,由班主任迅速到班级现场指挥撤离,其他教师按要求到楼道指挥。如火灾发生在上课时,由任课教师现场指挥撤离,空课教师按要求到楼道指挥。
五、有关要求
1、沉着冷静指挥。组织人员按分工合作,沉着冷静,指挥得当。各指挥疏散教师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密控制下楼速度,以免造成楼道挤压,防止幼儿因恐慌而跳楼情况发生,疏散组成员应最后撤离现场。
2、幼儿不得参与救火。幼儿疏散时必须服从教师安排,有序按计划快步撤离,不得参与救火。
3、稳定幼儿情绪。无论幼儿园何处发生火灾,疏散人员都应撤到幼儿园操场、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后,不得任意走动,更不得返回火灾区。班主任或指挥教师迅速清点幼儿人数,并向指挥教师汇报幼儿情况。如火灾是发生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应马上叫醒幼儿迅速撤离现场,告诉幼儿不需要穿上衣物,为撤离火场争取更多时间。
关键字:RFID; 幼儿园; 安防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是一个很脆弱的环境,近几年频发的幼儿园行凶、砍人、绑架等事故,均是由于不法歹徒混入园区造成的。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管理人员进出,即:每一位家长、儿童、教师均戴有一枚RFID标签,入园、出园时利用门口的阅读器进行身份识别,在确定其身份后方可放行,整个接送过程能实时在管理电脑上形成监控,有详细日志记录,方便查询,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和教师出勤等方面的情況。一方面简化出入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可加强安全保护。
本系统结合RFID、计算机网络等技术,通过使用有源RFID标签、读写器和软件实现对幼儿园进行安防管理。本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1硬件部分设计:
硬件部分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组成,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1)电子标签的选型:
对于RFID的系统设计,首先考虑的是阅读器的读取范围。因为幼儿园是个相对较小的活动场所,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距离在30米以内比较合适,所以采用适应的2.4GHz频段。
电子标签采用nRF24LE1芯片。它是NORDIC的最新产品,利用无线和超低功耗技术,在一个极小封装中集成了包括2.4GHz无线传输,增强型51 Flash高速单片机,丰富外设及接口等的单片Flash芯片,是一个综合了性能及成本的完美结合,很适合应用于各种2.4GHz的产品设计。其中电源部分可以直接采用纽扣电池供电,芯片功耗极低,供电时间长。
(2)阅读器的设计:
阅读器是射频识别系统不可缺少的设备装置,是系统与诸多流动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换的工具,其技术参数指标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决定性影响。
在系统设计中,阅读器采用nRF24L01,控制器部分采用C8051F310。阅读器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微处理器、nRF24L01芯片、高频电路、模块天线、RS485通信电路、复位电路、LED状态显示和喇叭驱动电路等组成。C8051Fxxx 系列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具有与8051 兼容的微控制器内核,与MCS-51 指令集完全兼容。其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nRF24L01 通过SPI 接口和C8051F310进行数据交换。其工作原理如下:
阅读器会不停的向周围发射询问信号。当有“应答器”进入外侧阅读器信号覆盖范围,电子标签会被询问信号唤醒。标签向阅读器发出握手信号,提出通信申请。握手信号中包含电子标签拥有的唯一的ID号。阅读器接受握手信号后,向电子标签发出确认握手信号。在接收到确认握手信号前,标签将会不断发射握手信号。电子标签接受到握手信号后,向阅读器发出请求认证信号,包含加密信息。阅读器接受到请求认证信号后,如加密信息确认,则发送认证完成信号给电子标签,信号中包含高速路口代码和当前时间。如加密信息没有确认,读写器将返回错误信号给电子标签。阅读器向上位机发送确认信号,上位机将此时的时间及家长(孩子)的代码存储进数据库。
微处理器C8051F310控制nRF24L01的操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每一次读写电子标签数据时,必须按顺序先执行请求命令、防冲突、选择电子标签、密码验证等指令,然后才能执行读或写数据指令。其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
(3)通信方式的设计
在有源RFID 系统中,通信方式很重要。本系统通讯模块主要由单片机C8051F310、RS485串行通讯接口组成,实现同上位机的通信。
由于该幼儿园网络组网相对简单,要求通信距离较长。采用RS485和CAN总线均能满足要求,但从成本考虑,RS485价位略低。同时,RS485接口是用于主从机通信非常成熟,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特点。并且在通信中采用ModBus协议,同样能够保证传输质量。因此,采用RS485通信接口。
2 软件部分设计:
阅读器系统连接PC终端的程序可以称为上位机应用程序。因为这部分的应用程序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就是PC机与射频卡阅读器相互通信,读取其中的信息或发送所要执行的命令。另一部分任务则是将读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带有数据库的操作功能,即将收集的数据和操作信息记录入库以备将来的查询核对用。
系统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考虑RS485通信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管理模块的编写,这些模块是系统软件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结语
本文设计的基于RFID技术幼儿园安防管理系统,采用非接触式的射频卡作为身份标识卡,较好地消除了幼儿园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一方面降低管理成本,一方面提高效率并加强安全防护,宜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董丽华. RFID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85-96.
[2] 刘燕. 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探析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10);50-51.
幼儿园的所有物质、精神条件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则是由幼儿园各种物质器材、设备条件、制度环境、精神氛围等综合的、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或场所。这种空间范围和场所,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不仅要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还要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在总体上说,幼儿园环境应具备两大功能,即保育功能与教育功能。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刚刚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缺乏认知和生活经验,大脑如海绵一样吸收着大量的信息,创设布置良好的环境能实现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这也是《幼儿教师标准 (试行)》在“专业能力”指标中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放在首位。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幼儿园环境布置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目标是为工作第一线工作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高职教育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我们要把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
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设计能布置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并能根据幼儿园教育场景因地制宜设计与布置活动场地的能力。本课程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从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设计布置的过程出发,从而在整体教育环境创设中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文化特色,设计制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设计、能制作、能创新;明确环境教育作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熟悉对于不同教育特点设计布置环境的的设计要点和制作重点;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教学实践,培养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着力于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联系实际,实践学习观摩。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不只是学习对儿园的环境进行装饰绘画,更注重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真正实现设计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设置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体现精神环境。实际布置班级文化环境,体现园本文化,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实施全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现今,环境创设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学生对实践环节不了解,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技能操作简单,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不熟练。具备实践性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1.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讲授幼儿园创设原则和创设理论,授课教师教师主要完成阐述教材,而没有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本身的实践性、技术性出发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我们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为课程的内容基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需要,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任务,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结合真实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以及行业的认可,选取教学内容从点到面、从室内到室外、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制作方法,引入实践技能培养。课程涉到绘画、教玩具制作,紧密结合着眼于应用,侧重可持续性的人才发展方向,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幼儿教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实际环境设计。认识幼儿园环境育人的基本知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创设的要求和原则、掌握具体实施环境的技能。
2.幼儿园真实环境中建立实践性教学场景
(1)幼儿园中进行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必须与幼儿园场地相结合,真正做到实效可行的人才培养。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的需要。不仅是硬件设备的表现,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性教学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在教学中我们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作为真实场景的教学实践场地,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幼儿园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依据课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理和要求,在真实环境中得到的进一步学习和证实,更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对于设计布置的环境进行操作实践,也是将书本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园本文化的体现。
例如在和襄轴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蔚蔚艺术幼儿园以及幸福童年幼儿园的合作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中,学生和教师不是单一的绘制装饰墙面,找些图例临摹就行。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幼儿园,将课程案例建立在真实的环境中,与园长的沟通交流中深入了解每个幼儿园需求和理解幼儿园的园本文化以及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理念。解析幼儿园所需创设的环境的创设要求和地理特点,依据这些带领学生全程参与制定创设方案(有特色、有目的),修改方案,实施方案。完整的了解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设计实施中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设计制定方案。如襄轴幼儿园外墙创设需突出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的规范性,反映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我们确定为传统的写实手法描绘幼儿园日常室内外活动为题;而育才幼儿园的要突出青春、积极阳光的教学团队和新型的教学理念我们设计为活泼动感的儿童之家风格;幸福童年幼儿园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我们最终定稿前卫时尚的运动风格;蔚蔚艺术幼儿园的艺术创意室突出神秘,探险的主题,墙绘以精灵王国为主题色彩选用神秘的深色调为主。
一个优秀的创设方案首先是对幼儿园园本文化的理解――形成表现幼儿园的特色体现――制定能突出主题的方案(包括制作手法)――进行精细创设制作(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 体现出良好的、幼儿喜欢的环境。整个环节使学生理解了幼儿园的幼儿起到了决定性的能动性,环境不是死的环境,要做成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的环境。从不知如何下手到能进行反思修改,从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积极的进行创设,每个过程都让他们体会到了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联系,体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的社会化教学
除了经常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场地观摩实训学习,也分享实习幼儿园教师的学期创设方案和创设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进行点评,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意义,同时能使同学们对于各类幼儿园的环境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幼儿园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创设方案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设计不同组别不同的教育环境,依据教学需求,模拟制定以小组为单位的设计团队,指定不同的环境任务既有宏观的环境也有微观的环境、既有物质的环境创设也有精神环境的创设;进行实施计划,计划的编写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在指定的工作日内保质保量完成;编写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明细主要制定以下内容:创设目标、环境分析、创设理念、以及创设步骤、和创设总结。并结合相应的创设方案的演示,演讲全面展示每一组的设计理念阐述设计过程,这一举措不仅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重要位置,也在编写过程中了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从而反映出精神家园的建设。方案的编写突出创设目标以及创设环境的解析,又要有鲜明的个性体现,我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实效,从而在对理论的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多样教学资料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
使用案例教学建立幼儿园实景进行讲评。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以及实际操作的主动性。并通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各种案例分析,掌握实际运用环境创设的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为主,案例的形式不仅是幼儿园环境的示范图例单一的形式,还有历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PPT以及各类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演讲视频,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教学演示,组合成多方位、多手段全面的教学资料。通过对这些幼儿园区各个环境的学习,进行充分的讨论时间,对环境创设的得与失给予设问,也留下了无限想象和改造的空间。帮助学生充分研讨,不断探索与总结,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实践性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对于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课堂内外的实训,综合技能技巧创新,课程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年以来以专业技能服务幼儿园,为不同的幼儿园进行了外墙、创意室、区角等不同环境创设,获得企业一致的好评,认为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适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能够依据幼儿园的特色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和布置,这都基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学生需要的符合职业发展的高职课程。学生在实践性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将书本中的生硬的理论知识内容在具体的实践场所学习中轻松化解,技能技巧也在制作中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教学、课堂、岗位一体化。
近些年我们专业为合作校园建立和创设了不同的优秀案例,不仅使行业了解了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实践结合才是技能学习的反馈。课程全面实践性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学习不再照本宣科,学生的技能与实际环境融合。
课程的实践性必须拓宽与幼儿园合作渠道,是给学生一个大的平台,自由的发展。教师加强对课程实践的监管教学需要切实做到引导正确、指导到位。更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优秀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在实施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实践出真知,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发展,培养成实践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引性的心灵》,薛杰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5月
2.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
4. 阎水金《幼儿园环境与教育》幼儿教育1993年
5.《幼儿园指导纲要》是2001年7月
6.幼儿园教师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2月10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对于幼儿来说,课程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五大领域知识,也是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课程游戏化是在保证幼儿正常游戏时间的前提下,把游戏理念融入课程活动中使其实施过程具有游戏特征,从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幼儿。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说明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
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游戏活动时间、空间不充足
为确保幼儿的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然而,据发现,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时间上,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活动时间都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安排表来进行,固定时间里幼儿进行安排表上所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大多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但按规定,幼儿每天应该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可见幼儿的游戏时间是不够充足的。空间上,幼儿一般在室内活动区或户外游戏区活动。室内活动区,区域分布、材料物品的摆放都占用很大空间,人数稍多的班级,幼儿间就会存在拥挤的现象。户外游戏区,幼儿游戏的空间虽然相对较大,但游戏器材也占用一部分地方,一旦户外活动的班级过多就会出现混乱或场地不够的情况。
2.各区域材料投放不合理,材料补充更新不及时
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以及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各类材料,更快、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有利于课程游戏化的实现。但如果材料类型过于单一,幼儿没有可选性,材料数量过多出现剩余、过少引起幼儿摩擦等问题都对幼儿游戏和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急需解决。有的区域投放材料半年更新一次,有的班级根据主题1—2个月更新一次,有的幼儿园因为经费不足,从不更新。
(二)教师教育理念急需转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1.“小学化”倾向严重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幼儿园为吸引家长目光,增加招生人數,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轻视幼儿需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一味向幼儿灌输小学的文化知识,导致幼儿的兴趣和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幼儿自身教育功能变低。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珠心算、古诗背诵都朗朗上口,有很多小学的数学题他们也会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师注重知识的学习,使幼儿情绪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及评价能力都有待提升。首先,部分教师活动方案设计过于死板,材料准备不充分。有时为了教学有更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会提前准备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材料。但是教学过程存在可变性和未知性,面对不确定因素,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其次,教学内容“拘泥”教本,脱离幼儿生活。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较强的操作性,但是教材内容并非适合每个幼儿园,很多教材买回来以后需要做二次修改才能投入使用。然而,很多幼儿园购买教材后直接发放给教师,不做二次修改,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依赖教材,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再次,游戏组织不当,出现极端倾向。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行为影响游戏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一旦组织不当,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师主导游戏,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情境、游戏条件及规则等,教师掌控游戏,幼儿缺乏游戏自主性;另一种倾向是幼儿主导游戏,教师将游戏完全交由幼儿掌握,自身不参与游戏,也不会进行帮助和引导。最后,评价不及时,降低幼儿活动热情。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肯定,及时的点评可以增加幼儿行为的热情程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了这一点。
(三)教学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任何地方,教师的自身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这和他们的教龄、教学经验有关。教龄长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比教龄短的教师要丰富,对于这种差异性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很多幼儿园秉承“公平”的原则,对所有教师设立统一标准,致使有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有的教师的完成度只是达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计划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的组织情况以及活动最终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适当调整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只有在组织听课的情况下,才会有园长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缺乏,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所发现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建构幼儿园环境中的游戏性因素
1.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不只是幼儿和同伴间的嬉戏打闹,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各项身体机能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数字游戏可以开拓幼儿大脑思维、文字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等,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时间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除此之外,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空间,这就要求幼儿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对幼儿园各个区域做出新的规划和调整,尽量做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和良好的游戏条件。
2.合理投放材料,及时更新替换
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对于游戏中幼儿感兴趣的、数量不够的材料及时补充,以免幼儿之间因为材料不足发生摩擦,发现长时间没有更换已经破旧、损坏的材料及时更新替换,防止破损材料划伤幼儿,还要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新的材料,与主题对应的材料既可以吸引幼儿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1.重视幼儿情感培养,树立正确教育观、游戏观
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兒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幼儿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重视幼儿情绪情感培养。游戏化的目的是将枯燥、烦闷的课程内容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正视游戏与教育的特殊关系。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教学方案灵活化,材料准备充分。因为幼儿年龄过小,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面对这些因素,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才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学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是统一的,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更好地被幼儿所接受。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生活,根据幼儿兴趣设计各类游戏。再次,正确组织游戏,避免极端倾向。游戏活动中,老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从自身和幼儿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最后,教师及时客观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在特定活动的进程中,某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个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里的行为会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出评价,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教师受教育程度、专业化与否都可能导致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面对这种差异,过度统一的管理制度并不适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情况采取适宜的课程活动评价制度。
关键词: 园本教研 同伴互助 构建平台
教师的互助与合作是推进园本教研的有效手段,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整个幼儿园园本教研水平的基础。只停留在教师个人的研究,不能实现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同伴互助就是教师集体之间经常进行切磋与协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究发现问题,共同取得进步。
一、构建教研共同体,推进园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态是建立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离开教师个人的力量,幼儿园的教学改革不可能实现,理想的园本教研方式不是教师们各自为战,而是群体合作研究,建立教研共同体,互相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深化研究活动,从而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研究的文化、研究的合作方式。
(一)共同发现问题。传统的教学研究是以从上而下的方式开展的,经验源于教师,问题源于研究者,而课程改革下的园本教研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相融合的方式开展的,是教师全员参与,群体互动的。如教师尝试进行探索式主题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引导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并在每周进行“闪光的主题故事交流”、“我们的发现”、“主题活动中我们的收获”等交流活动,让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探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解决主题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共同设计方案。根据对研究问题的把握,我们改变了以往个体思考设计方案,组织教师根据教学的经验、幼儿发展的心理特点等进行课前的思考,尽可能多地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同设计方案,让课堂的组织更加全面、有针对性。如在认识洗衣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模仿洗衣机洗衣过程的动作感兴趣,就想尝试组织韵律活动“洗衣机”。这一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学素材找到了,但如何进行实施,仅凭教师的个体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就组织音乐课题组的教师进行活动前的思考,并一同设计活动方案。由于集中多人的智慧,教师对即将开展的活动在幼儿经验的准备、场地的安排、教学互动、形式上的安排进行了更加明确的构思。因此设计的方案很完整,教师执行活动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三)同伴互助,交流反思。找到问题后制订方案,怎样在实践中获得提高,教师的反思非常重要,发挥同伴互助作用,进行反思,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剖析问题,达到共同提高。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同伴互助及反思的方法。
1.经验共享。教师进行一课多例的教学活动,并在课后进行课例分析,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第一轮——原方案下的课例交流,在共同反思后再尝试。第二轮——改进后的课例交流片段。第三轮——再次改进的课例交流片段。最后二轮——集体反思总结和提升好的策略和方法。运用课题实施记录表进行交流,让教师互相交流自己执教活动中的体会,无论是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都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在互助的反思中获得共同的提高。
2.真诚沟通。我们在教研过程中发现,过去的教研,通常是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教师轮流发表意见,再由组织者归纳、小结,形成结论。这种教研活动形式固然能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但不能引发教师对问题深层次、多方向的思考,不利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教改实验中的教学研究,需要一种思维碰撞、语言交锋的研究情景,只有真正做到实话实说,才能促进研究者心灵沟通,情感相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才能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沙龙似的对话交流研究方式,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采用这种方式,可探讨一些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的问题。
3.理论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及反思进行理论的提升,集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围绕一次反思,引导教师收集相关的理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节省教师收集资料的时间,而且同一个研究内容,教师搜索的渠道不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信息分享能很好地丰富研究的内容,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如在音乐课题的研究中,让教师围绕课题的一个内容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建立课题理论资料库。互荐优秀的网站,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
二、创新合作研讨的形式,促进共同提高。
(一)彰显个性的头脑风暴式研究。头脑风暴式研讨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改变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并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工作中。这种方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如我们曾开展了一次“画音乐”的头脑风暴设计和研讨活动,全园分组,经过了“个人头脑风暴”、“小组头脑风暴”,最后集体交流中,有整合式的音乐主题活动,有创造性地进行电脑游戏音乐的运用,还有现场音乐画等大胆富有创意的设计,各组发言者作精彩的陈述。整个过程,研讨氛围热烈、轻松,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研讨。
(二)思想碰撞的辩论式研讨。辩论式研讨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或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在过程中,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们要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辩论式研讨不是直接告诉教师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标准,而是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激发教师在原有经验上的认知冲突,在辩论、驳斥中树立观点,在交流思考后形成新的认识,在激烈辩论、主动思考中进行自我知识体系建构。教师不仅能通过案例分析获得蕴含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还能使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和发展,培养反思精神,发展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掌握对教学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研究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能立即被用到类似的实践情景中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问题。
一、“分享与合作”品格的养成
儿童一直以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儿童的天性。因而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哪怕最“吝啬”的孩子在生日这天也会变得“大方”起来,为此我通过三个仪式的设计希望能借助“大方”的特点培养“分享与合作”的品格,具体设想如下:
1.接受祝福仪式
(1)过生日的小朋友会佩戴上特殊醒目的饰物,让每个碰到的老师或其他班级同学都能献上“生日快乐”的祝福。(此举意在提升孩子的喜悦感和被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2)过生日的小朋友会得到一张由幼儿园园长赠送的精美的生日贺卡,内有老师们的祝福与鼓励之词,并夹有一张全班同学笑脸的集体照。(目的在于定格同学与老师的祝福,以便孩子长大后,能重温那个美好的生日庆祝场景,让分享的意念贯穿幼儿的一生。)
(3)要求幼儿家长在生日这天到幼儿园同孩子吃一餐特殊的午餐,共享孩子的快乐。(此举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及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2.切蛋糕仪式
(1)要求过生日的小朋友从同班同学中挑选四个“好朋友”合作完成切蛋糕的“壮举”,要求切得均匀美观。(让孩子们早一天即在白纸上进行切割演练,由小寿星进行工作分工,遇有难题向家长事先咨询,这一活动很受孩子们欢迎,被选中的小朋友十分得意,比吃蛋糕更能令他们兴奋,场面十分欢快,平增了许多生日的氛围)。
(2)送蛋糕时要求小朋友按照文明礼节进行示范演练,让小小的蛋糕多了几分神圣感。(待人接物是中华礼仪之邦的美德,从小训练孩子用双手接物及接受礼物时的礼节,对孩子会产生莫大的影响。一开始示范后,孩子们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一切都变得省力省心了。)
3.互赠礼物仪式
(1)由小寿星给每个同学送上自己精心挑选的小礼物。(让孩子从小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认识周围的每一个伙伴,为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每位小朋友在接受礼物时,要求对小寿星说上一句赞美的话语。要求只讲优点,不讲缺点。(让孩子们能够包容同伴一些缺点,创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对团队的信任感。)
这三种仪式的操作,虽然很难立刻从中检测出实际的效果,但是我坚信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氛围影响下,孩子的心胸会变得更加宽广和包容,“分享与合作”的品格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悄悄成长。
二、“节俭与环保”品格的养成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环保是时展的基本要求,而如今太多的生日活动背离了两者要求,生日的开销越来越大,浪费也越来越多,幼儿园也不例外。家长们为摆阔气、争面子,往往一掷千金,力求完美,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容易让孩子模仿,从而染上挥霍的习惯。为此我从“生日用品”的调控入手,为孩子“节俭”与“环保”品格的养成创造机会,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规定每个幼儿的生日活动开支不得超过200元(蛋糕除外,因为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并要求每个孩子设计一个开支明细方案,贴在教室中作为宣传内容。(此项规定须得到家长的价值认同,明白其中蕴含的教育成分,使孩子从小学会理财及接受节俭方面的教育,不得随意增加开支,影响活动的有效性。)
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小商品市场购买相应的“小礼物”,期间让孩子学会“货比三家”及“讨价还价”的说服能力。(此项活动切忌不能由家长包办,让孩子亲力亲为体会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节俭品格的养成。)
回收每次生日活动后的蛋糕盒,并标上小寿星的名字,装上土后放置在幼儿园的空旷处,由每位小寿星负责购买当季的种子或扦插植物,让植物与孩子一同成长。(这是废物利用的一个绝妙主意,孩子们都十分珍惜它,在里面种上了五花八门的植物,日积月累之下,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更为难得的是,许多小朋友由此迷上了种植的乐趣,衍生出许多快乐的活动。)
三、“关爱与慈善”品格的养成
关键词:智能;可视化;设计
一、现有幼儿园安防系统的弊端及新需求实施可行性分析
今年3月份,我国多地曝出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情况下,长期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某些抗病毒药物导致部分幼儿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该事件被曝光后,不仅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忧,也使幼儿日常安全监管问题进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份的统计信息可以看出,2014年全国在园幼儿的数量为3894.7万人,预计幼儿园数量为135236所。因为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幼儿园的监控系统在有些地区的幼儿园已经实施,但也有些地方的幼儿园还没有覆盖。目前幼儿园监管主要还是以校门监管为主,但对于幼儿园内部的监管则没有明确的文件。由此,已有的监控系统弊端便显现出来,一旦事件出现在幼儿园内部便只能事后查看,无法提前进行干预防治,往往带给我们不可预料的后果。
如果此次“喂药事件”能促进相关机制出台的话,一方面,可能会对幼儿园内部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则涉及到主动分析监管的问题,并延伸到互联网的应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机、有线+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系统接入互联网。通过网络,家长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使用任何一台上网计算机便可以了解子女的生活起居状况而无需时时担忧。对于幼儿园管理者,采用远程监控系统作为教学管理辅助手段,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更可让家长看到学校的管理实力。更为重要的是系统记录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日常欢歌笑语的点点滴滴,还支持将所存储的音视频文件刻录成VCD/
DVD光盘,可以拿到家里直接播放,具有极佳的珍藏价值,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生日礼物。
幼儿园设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重要的是家长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学生家长更加放心将孩子交由幼儿园照顾。建设开放式幼儿园,提升幼儿园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可行性方案设计
(一)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对于幼儿园已建监控系统的建设模式分以下二种:一种是幼儿园自建,由于资金及技术因素,往往使用效率不高;另一种是由运营商或工程商建设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幼儿园则可以通过租赁形式使用,同时,还可将视频实时提供给家长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判定,互联网+运营系统+分控终端模式可实现幼儿园的主动监管,同时加入智能分析后,更能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
由被动转为主动,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1)连接: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宽带互联网,将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始终连接在一起,可以随时进行安全、亲情、管理等多维度信息的互通。(2)可视化:可视化是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通讯的最重要手段,可视化安全、可视化亲情、可视化管理等通过固定或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传递。(3)控制:基于连接和可视化工具的控制,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可以控制相关的智能化数字设备,构建智能的数字化应急措施和数字化生活环境。(4)智能:通过接入到运营平台的数字设备,对比如人脸识别、人员聚集或迅速移动、未知包裹的堆放等进行核实和报警预处理。(5)分享:基于微视频的互联网信息共享,一些有意义、有趣的视频、图片信息,经过授权之后,可以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分享、评价,形成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共赢的局面。(6)评估:家长可针对运营体系的服务,对幼儿园的服务进行评估,通过此类评估借助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策略,一方面促进运营体系和幼儿园的规范,另一方面更能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系统设计方案组成。每个幼儿园安装6-8个摄像机,其中对于具备车辆通行能力的通道,大门口加装能够清晰识别出入人员面部特征、车辆号牌、车辆前排司乘人员面貌的高清摄像机;非机动车及人行单通道,通过摄像后台处理,判定身份后方可进入。另外在幼儿园周界及重要部位安装报警按钮、红外对射探测器、声闪一体机等报警设备,在监控室部署网络报警主机连到VPN专网,实现丰富的预警和报警联动功能,提高幼儿园安全处置能力。
(1)系统架构
(二)平台架构。通过良好的分层结构,统一的接口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构建的复杂度。平台系统根据分层的设计理念把系统分成以下四个层次:基础平台层、平台服务层、业务层、应用层。
系统设计组成部分:(1)高清视频监控:全面接入720P及以上高清摄像机,提升视频质量和安防水平,满足细节监控需求,支持高清录像存储;(2)智能分析识别:幼儿园工作人员行为分析、进出口人脸识别及流量统计功能;(3)辅助系统融合:实现视频监控、安全警卫、消防报警、门禁、智能控制等子系统的集成,各子系统根据预案进行联动;(4)可视化管理:可按需配置本地视频巡视预案,同时可与其他系统配置联动效果,当其他子系统发生报警时,平台软件可收到报警后会自动关联相应的摄像机预置位,调用对应预置位的图像信息进行弹出;(5)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管理、视频质量诊断、资产管理、日志管理。
运营体系针对幼儿园的安保人员和家长进行不同的权限设置,达到使用目的的不同。同时,通过其提供的平台客户端,幼儿园还可进行幼儿评估、安保日志整理处置等应用使用;家长也可进行视频或图片的分享和服务评估等等。
当然,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一些受限制因素:(1)系统中使用的设备较先进,因此费用需要考量,按需定制也是一种过渡方法。(2)移动端使用的是4G流量,长时间用费用高,可在使用时,进行时限设置。(3)由于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可提供公开开放时间或区域。
三、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
本文中还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板块,如校车的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安防领域作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从目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领域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还不算大,这主要是因为受制于安防产品的价格及安装成本、网络技术发展及观念等因素。不过,这种情况是在逐渐变化的。未来,随着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度的提高,行业规范的出台,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市场中来,幼儿园监控将逐步规范。而商业化运作和运营互动都将推动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系统不断前行。同时4G无线技术的成熟,更为安防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走园”;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2-0036-04
三年制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园师资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我们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走园”实践教学模式。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学习全过程,解决了以往专业教学中的学用脱节、院园分离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实践和反思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大致可分为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是还有诸多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模式的跨度太大。从见习直接跨到实习,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不大。见习只要求学生观摩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工作岗位的任务,获得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感性认识。而实习则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直接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实习阶段尽管有专业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双重指导,但因为学生的实践体验过于薄弱,〔1〕只有见习期获得的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大多数学生会在实习中出现很多问题,给接受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带来诸多不便。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园不太愿意接受学生来园实习了。
第二,实践教学项目间缺乏系统设计和有效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实践教学项目间缺乏系统设计和有效衔接有关。目前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针对完成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系统培养,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所参与的实践教学项目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有些项目甚至流于形式;二是实践教学项目间缺少梯度设计,即项目和项目间缺少层次和难易梯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第三,学用脱节,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学用脱节是目前幼儿园教师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学用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角度看,现有的课程设置,尤其是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理论空洞、抽象等问题,有的甚至脱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往往导致所学非所用;从时间角度看,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很快在幼儿园得到运用,理论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内化为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更谈不上转化为教育能力了;从环境角度看,除了见习、实习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学生其他时候最多只能在模拟情境中进行一些模拟训练,缺乏真实的情境体验。
二、“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养成需要,将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在幼儿园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构建一个贯穿于三年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一年级的教育见习和三年级的教育实习之间,增加二年级每周一天去幼儿园参与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实训环节,从而将开展保教活动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落实到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形成以见习——课程实训——跟班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线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时间轴。各阶段的学习方式有所区别,如见习以观摩学习为主,课程实训是让学生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行动而学习,跟班实训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保教任务,顶岗实习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保教任务。二是教学内容维度,即设置一批具有“走园”特征的项目化课程。“走园”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加强“走园”课程教学模块建设,建设一批基于幼儿园教师真实工作任务、融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项目化课程,从而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融入项目化课程的学习之中。三是教学条件维度,即要为“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例如,建设一批可供“走园”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实践平台,建设一支融合学、教、研为一体的教师指导团队,制定与“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与“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校园文化等。四是教学环境维度,即创设真实、民主、开放的环境。“走园”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通过真实的幼儿、真实的教学内容、真实的教学过程,与富有实践经验的幼儿园指导教师开展民主、开放的教学探讨和反思共享,促使学生逐渐实现从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变。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走园”教学,通过将基本理论的“学”和在实践基地的“训”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知识,促进各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消弥实习与见习间的鸿沟。课程“走园”教学促使教学形式从纸上谈兵变为全程实践,教学方法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单向填充变为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紧跟幼儿园教改的步伐,同时将更多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带到幼儿园,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三、“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
1.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现“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可以选择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设施齐备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省一级幼儿园,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与实践教学基地互派教师,围绕“走园”的需要和幼儿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面临的问题,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形成学、教、研共同体。学前教育专业选派骨干教师到幼儿园担任副园长或园长助理,承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任务,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负责“走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园则选派教师作为“走园”教学指导团队的兼职教师,参与学前教育专业“走园”课程建设,担任学生的现场指导教师,也可以参与课程教学工作。通常每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要承担1~2个“走园”实践教学项目的教学示范活动,提供一个班级的见习和一个班级每周一天的实训平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共同解决项目实施面临的问题,共同致力于提高项目实施的效果。幼儿园和学前教育专业之间通过现场或影像录播等方式开展园、院之间的教学互动,共享教学资源。学前教育专业每年组织一次大型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以促进学、教、研共同体更高质量地开展幼儿教育领域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
2.开发课程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需要有明确的任务与路径。任务的完成与否,需要有及时、客观的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基于“为行动而学”和“在行动中学”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系统分析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需要的职业能力,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开发项目化的“走园”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保教项目任务书,并使其系统化。同时,配套设计系统性强、精细化的“走园”课程实训指导手册,以指导学生开展结构性较强的课程实训。教师按照行动导向原则,遵循保教活动基本规律、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基本步骤和相关要素等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在真实的保教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团队进行的是现场指导,即依据实训指导手册、保教项目任务书等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研讨。课程考核则强调在行动中考核,着重考核学生所组织的保教活动的质量及反思情况等。
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照教师提供方案——教师提供目标与素材——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的顺序进行。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幼儿实际进行适宜性调整,随后实施活动并及时反思。第二阶段由教师提供目标与素材,学生根据教学对象进行过程设计,随后实施活动并及时反思。第三阶段由学生根据幼儿的需要独立设计并实施活动。教师运用示范、组织反思、支架式教学、多元导师制等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学训交替、全程实战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常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3.建设教学指导团队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结合,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2〕“走园”实践教学指导团队的建设是开展“走园”实践教学的关键。我们以基地幼儿园为单位组建“走园”教学指导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或心理学教师和技能教师等。学前教育专业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职业经历、发展阶段和课程教学任务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团队组合,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除了指导学生外,学前教育专业还要求教师每周到幼儿园开展观摩或教学研讨活动,并与幼儿园教师合作开展专题研究,使“走园”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常态工作,以此不断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走园”教学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主动开展行动研究,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4.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过程管理是提高“走园”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建设与“走园”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课务安排、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督查以及教师到幼儿园挂职制度等。另一方面,营造开放、互动的研讨氛围,通过“走园”教学,促使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对教育教学实例进行深入探讨,注重研讨过程中的交流、反思、共享和提升,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考核,既注重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也注重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通过学业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和对专业价值的认同。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实训和跟班实训环节,开发了 “走园”课程教学模块,在真实的幼儿园情境中开展专业课程实训,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真实的幼儿园情境中的观摩、实践、体验和反思,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迅速提高,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不断强化,实现了渐进式的角色转变。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及幼儿园的充分肯定。
此外,“走园”实践教学模式虽然给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幼儿园在与高校的互动过程中,最终实现了共赢。学、教、研共同体的建立既对幼儿园的发展有利,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利。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学生的实践场所、教师的教科研基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则为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发展规划等提供了专业指导,促进了幼儿园办学品质和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过,“走园”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还需要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训项目的统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陈建华.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生共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5.
〔3〕刘安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3,(4):40.
“Garden” Practice Teaching Model:Construction of A New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Cheng Jun, Fan Fengfu
(College of Normal, Jinhua Polytechnic, Jinhua, 3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