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专题范文

经济学专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专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专题

第1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关键词:专业教育; 交通工程; 参与性;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1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及部分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有关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其主干课程包括了交通工程基础、运输经济学、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通行能力、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公路网规划、汽车原理及应用等。

文章以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阐明在学校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中已有的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探索,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出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一、运输经济学课程概述

运输经济学是面向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班号代码:32201)和交通运输专业(班号代码:32301)在第三学年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课,其先修课程包括经济学、交通工程学和统计学。目前主要的参考教材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严作人教授等著的《运输经济学》(第2版)。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交通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运输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经济理论与方法,与工程项目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科学地认识交通发展和运作中的内在经济规律,掌握交通中经济问题的理论知识,提出可行的交通经济政策发展建议。

二、 已有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

问卷调查主要分为2种类型,包括了第一节绪论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调查和结课时的课程建议调查。

首先在第一节绪论课时,对学生进行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采用的是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教学。参与的班级包括了0932201和1032201班,分别获取了28位和34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情况,了解其对运输经济学的理解和期望。

在结课时,对学生进行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建议调查,采用的是email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其对课程学习的想法,想学到什么知识,对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并及时地反馈到以后的教学中。参与的班级为1032201班,34位学生中有24位提出了共计40条相关的课程教学建议。

学生所提的建议包括了加强经济学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重视课前预习,拓展专业阅读材料等方面,从中看出学生对运输经济学课程的不同需求,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

(二)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

及时将课题所研究的新成果引入到运输经济学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引领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接触科研,培养其研究兴趣及方向。

例如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应用在出行者方式选择行为和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中,可以分析出行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同时,讲解如何将拥挤收费政策与国内的实际联系起来的应用及研究,以及计重收费政策的应用及其对超载货车用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

鼓励学生自选与运输经济学相关的话题,通过资料查找、组织和PPT制作,最后开展演讲。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部分学生将演讲的题目经过调整后,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研究方向,例如对燃油税的研究、哈尔滨市CBD区域实施拥挤收费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进行经典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以及读后感撰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水平,从经典外文中品味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增强对课本中相关专业术语的了解和掌握,又能够加强其对经典外文的理解深度,深入思考运输经济学理论及交通经济政策的作用。

其中经典外文文献的选取以Transport Polic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和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等交通领域的著名国际期刊为主,主要涉及拥挤收费、停车收费、公交收费、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三、取得的经验总结

考核方式上,采用随堂测验和让学生讲课的方式。随堂测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尽快消化和掌握。

让学生讲课有利于学生的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方面,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设计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

教学相长方面,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沟通师生间关系,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新知识教给学生。

四、 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的交通工程专业授课特色[1, 2-5],未来将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具体的探索和应用,具体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理论与工程相结合、课后答疑的完善、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一)教学设计的改进

现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授课教师准备,上交至教研室或院系批准,并在学校的教务处备案,但是学生对教学设计知之甚少。而在UW则有专门的Syllabus设计,第一节课人手一份,包括课堂要求、学习目的、考核方式、答疑时间等,标明上课的时间、学习的章节、课前预习的内容和需要阅读的材料,布置作业和收作业的时间等,同时每门课都有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的网络化管理。

结合目前正迅猛发展的幕课(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授课方式,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实践,例如Ben-Akiva教授在MIT OPEN COURSE WARE上的课程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alysis: Demand and Economics[6],其中涉及了交通成本、定价理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及评价等,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入一些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入程度,同时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与反馈。

今后将在教学设计方面深化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预习内容的布置和补充学习材料的准备,二是考核方式的明确化。

(二)理论与工程相结合

目前在交通工程系的专题报告和讲座中有的是专家学者的总结性或专题性报告,与运输经济学的结合不紧密,同时时间安排有冲突,学生不一定有时间去听。而在UW的嘉宾论坛(Guest lecture),邀请与本课程相关的有专门研究或实践应用的专家和学者,其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扩展其研究方向。

今后将邀请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程经济分析、财务评价等内容,演示运输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同时参照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少实教授和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徐崇泉教授的课题讲解经验,将自己在工程实践中的体会与学生分享,满足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需求。

(三)课后答疑的完善

现有的课后答疑与交流部分是课间休息和下课后就课堂内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建议反馈不及时;而在UW设有专门的Office Hour,每周至少安排2个小时在教师自己的办公室和学生见面,为学生答疑和解惑,扩展和深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课堂和课堂后的有机结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要。

今后将采用多种方式答疑,如网络答疑、预约答疑、固定答疑、集中答疑,每周设定固定答疑时间,并通过邮件和QQ的方式与学生交流[7]。对学生的课程建议,一方面通过邮件及时反馈教师给本人,另一方面调整和完善下一届的课程讲解内容。

(四)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在UW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再进行分组和讨论,每组3~4人,学生通过自行分配课题研究内容,合作完成某一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结束的时候,各个小组分别做Presentation,由授课教师和助教共同打分。同时UW的专业课程讲授不受某一本教材的约束,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来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教师会明确学生在下次上课之前课前阅读的资料,包括课本和网上资源Supplemental materials,具体到页数。

今后分组讨论和翻译的学生规模控制在3~4人,提倡组内讨论,有利于组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同时参考Small教授等的著作The economic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将国外的理论和知识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外文阅读能力。

五、结语

以交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借鉴华盛顿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和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4个方面的探索,并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对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提供参考和帮助。参考文献:

[1]Hu, X., An, S., Wang, J. Courses taught i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China [C]. 2013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ctober 11-13, 2013, Weihai, China. 985-988.

[2]吴绍春. 从11门课程看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8, 6(3): 15-18.

[3]黄云志.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性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31(增刊): 83-86.

[4]刘亮亮. 华盛顿大学和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 2006, (7): 35-36.

[5]Dubrow, G., Harris, J. Seeding, Supporting, and Sust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Initiat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Seattle (WA): The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6. (13 July 2006; http://grad.washington.edu/Acad/interdisc_network/ID_Docs/Dubrow_Harris_Report.pdf ).

第2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关键词: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17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2-0125-05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出现了困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谋求用市场经济来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的选择。虽然基本目标一致,但各计划经济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绩效更有天壤之别。由此催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即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经济体制的变迁进行动态研究,转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各个经济学流派都对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我国一些学者则力图建立转型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范式。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极富价值的理论成果,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建议。但是,一种统一的、被广为接受的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还没有形成。这将不利于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一、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在转型经济学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概念,即过渡、转轨和转型。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改革。厘清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转型经济学的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效率困境而推出的旨在改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改革措施,是转型经济学的源头。国内外学者一般将改革与转轨、转型严格区分开来。如周冰(2004)认为,改革与转型或转轨首先在研究目的和理论定位上不同,改革理论的目标是直接指导改革实践和政策制定,而转型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的纯理论研究,其目标是对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作出科学的阐释。其次,二者遵循的理论规范不同,改革理论研究的母体是经济学,而转型经济学从一出现就是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世界银行(1996)指出,转轨涉及到社会和经济各方面深刻、系统性的变化;当改革能够渗透到社会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能够对规范行为和指导组织活动的制度加以改变时,才发生转轨。波兰G・W・科勒德克(2000)认为,改革的焦点是调整与完善现有制度,而转轨是改变制度基础的过程,是由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替代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过渡、转轨和转型三个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但它们各自所突显的重点并不相同(周冰,2007)。“过渡”一方面表明逻辑的起点在计划经济、终点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两头明确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转轨也同样暗含了两端明确的意思,但转变的内容更狭窄,即经济调节机制从“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化。而转型强调的是这个变动过程的性质,属于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改变,是从一种体制模式到另一种体制模式的转换,起点虽然还是计划体制,但终点则出现了动态和不确定的特征。目前这三个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混用着,核心的内涵还没有很大的争论。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转型是最能准确表达这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术语。

靳涛(2005)和周冰(2007)把转型的概念划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体制转型或者说是经济转型,指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是最狭义的转型,也是转型经济学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二个层次是社会转型或者说国家转型,是指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加上政治制度转型。第三个层次是文明的转型,指社会或国家转型再加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这是最广义的转型。显然,经济转型是整个转型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而且经济转型本身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家和中国的转型实践说明,对于成功的体制转轨而言,政治民主化或改革不是必要的条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对转轨更有积极意义(王蕴,2005)。主张改革与经济改革不可分的观点实际上还没有理解经济转型的特有规律,将政治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起来的分析,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转型理论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明的转型,显然不能局限在经济学领域,也不能局限于某种社会科学领域,而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二、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几种范式

1、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

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以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学派等为代表,其中,货币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影响最大。货币主义主张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这一工具的核心又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而政府的作用仅在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允许当事人的自愿谈判,不管权利初始界定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外部性都会得到解决。他们的主张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当中,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稳定化”、“私有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在“休克疗法”指导下的转型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中国的转型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此,他们又认为,转型取决于各国经济改革中的结构性因素和初始状态,中国的成功不具有普遍意义。如“休克疗法”的倡导人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994)等人认为,中国是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开始改革进程的,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面临的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则很可能引起利益上的巨大冲突。因此,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主要是特殊的内部条件,或者说是“经济落后”的产物。但是,中国的改革正面临着产权陷阱,改革前景不容乐观。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是市场的运作,而不是研究市场的生成问题。而经济转型本质上是一个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变化问题,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性变革,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在这里都难以发挥作用。根据他们的理论,计划经济被打破之后,市场体系会迅速发挥作用,但实际上,新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新凯恩斯主义的范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凯恩斯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转必要条件的思想,强调转型过程中的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能像

“华盛顿共识”那样做一个最小角色的政府。斯蒂格利茨(1998,1999)系统地论述了“后华盛顿共识”的主张,该共识大大加强了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为使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工具。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政府的主要工具有控制通货膨胀、治理预算赤字和往来帐户赤字、稳定产量和促进长期增长、审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在竞争政策方面,主要有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促进私有化、确定管理控制机制等。钱颖一(1999)认为,“后华盛顿共识由简单的转轨公式诸如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看法转向关注制度建设,以及分析制度的影响”。文贯中(2001)进一步指出,“后华盛顿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将发展的目标定得更加广泛和长远,并且让政府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后华盛顿共识”把转型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竞争的作用,认为私有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与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一样,新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一个关于市场生成和发展的理论。虽然它强调了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它着重于阐述政府的政策工具,而且依然是基于对市场内在缺陷的认识提出的,没有明确区分转型条件与市场条件下政府功能的实质性不同。德・维拉斯(de Vfies)和本・芳伊(BenFine)(2002)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开出的转型方案,即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后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世界的贫困问题,更不能给世界带来繁荣。

3、演化经济学范式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来自于达尔文主义,其奠基者凡勃伦与现代开拓者纳尔逊、温特都把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类比和隐喻的基础。凡勃伦是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演化经济学重要的灵感来源。经济演化思想在奥地利学派那里被广泛应用,经典例子是门格尔有关货币从物物交换经济中有机和自发地演化出来的理论,哈耶克等人则试图为个人自由和自发秩序的合理性提供强有力的论证。现代演化经济学发源于美国,以1981年博尔丁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和1982年纳尔逊、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标志,演化经济学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在演化经济学家们看来,为解释持久的经济变化过程,生产要素的投入只是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则要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前提的变化,即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换言之,它关键取决于“新奇的创生”。新奇的创生是永无休止的经济变化的原因,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中它被处理为经济系统内生的。演化经济学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是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纲领上的基本区别。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他将“北京共识”概括为:“1、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如中国的经济特区);2、坚决捍卫国家和利益;3、循序渐进,不断精心积聚具有不对称能量的工具(如外汇储备等)”。他明确表示,“北京共识”的灵魂是“创新”和“实验”。贾根良(2006)认为,“北京共识”的精髓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观之间存在着惊人的联系。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转型会发现,一项良好的经济政策制定必然要持有系统观和过程观,前者注重的是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嵌入性,而后者则强调的是时间的建设性作用,包括历史的沉淀、现在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新奇以及保持变迁的连续性等。在此基础之上,经济政策的演化观必然要坚持最小限度打乱原理、试验性政策学习和质量型经济政策等基本主张。

虽然经济演化理论对转型过程的研究非常有启发意义,但演化经济学范式也并不能成为最佳范式的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演化经济学对转型过程的研究根本不能揭示转型的本质特征。演化经济学所考察的是经济系统的一个长程的、自发的、渐变的过程,它考察的是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和方向。而转型则是较短时间内整个经济系统结构性的变化,它是急剧发生的。从历史长程来看,这种变化只是“系统演化路径上的分叉或者突变的那一个点”,“转型的结束正是一般意义的制度演化的开始”(周冰,2007)。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力量对比与矛盾冲突,尤其是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演化经济学很难对这些关键的力量与矛盾作出细致、深入的考察。从演化范式的政策观来看,它还只是提供了一些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4、制度变迁范式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要到制度变迁中去寻找原因。根据热若尔・罗兰的定义,转型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因此,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来解释、研究转型过程就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在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也最多。制度变迁理论最初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需求一供给”均衡的分析范式,其后多转向老制度主义的演化分析方法,最近则多用演进博弈论的分析工具。虽然制度变迁理论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还不能称其为一个独立的范式,但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制度变迁的研究正契合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需要。因此,制度变迁理论在转型经济研究中也倍受推崇,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理论工具。樊纲(1993)最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提出两种改革成本并将其用于对两种改革道路的分析。盛洪(1994)则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认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改革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问题。旧冯涛(1996)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利益诱导、利益补偿、利益替代的战略主线,可以总称为“替代型”的改革战略。杨瑞龙(1998)通过中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周业安(2000)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并认为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黄少安(2000)基于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研究,提出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刘(2004)则将转型方式划分为突变式制度变迁和演进式制度变迁。

在单项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很容易确定制度变迁的主体,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动力、阻力等关键性概念。但是,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罗兰所谓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也并不是单项制度变迁涵盖范围的简单扩大。“转型指的是整体意义上的制度系统的结构和性质的改变,由于这种变化程度的剧烈和显著,以至于使得改变之后

的制度在形态分类的意义上不能再归入原来制度的同一类型,因此才称之为体制转型”(周冰,2007)。简单地用单项制度变迁的理论来解释整体性的制度结构的变迁,不仅难以得到对转型的全面理解,而且很可能会因遗漏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变量而得出片面的结论。

三、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前景

转型经济学的起点是计划经济,终点是市场经济,中间是转型过程。目前,对于转型经济学两头的研究有充足的范式资源,但对于转型过程,也就是转型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还没有十分恰当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因此,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还没有对转型的本质进行一致的概括和抽象,众多的理论范式都企图“用一个子集的特征去规定全集的特征”(陈甬军,2000)。“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前对过渡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过于依赖已有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不加分析地把已有范式的不同分析性观点组成理论拼盘,对过渡经济学分析问题做出的回答和解释,必然导致逻辑混乱和各种观点之间的逻辑不一致性”(张新,2005)。因此,无论从经济转型层次,还是从国家转型层次,转型理论研究急需一种统一的范式。

国外对转型理论的研究仍然以新古典、新凯恩斯和制度范式为主,热若尔・罗兰的《转型与经济学》是转型经济学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工具,阐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但该书并没有提出转型的一般理论,更没有形成新的分析范式。

国内学者出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困境的思考,同时也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性吸收,对于转型经济学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希望借此来构建我国的理论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有的学者从我国特殊的转型之路着手,虽然没有提出独立的转型研究范式,但却构造了自成一体的理论框架。如樊纲(1993)指出我国渐进之路的本质是增量改革;林毅夫(1994)从发展战略转变的角度来揭示我国转型的内在逻辑;张军(1997)从价格双轨制人手解释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厉以宁(1996)则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内纳入转轨的条件,提出了转型发展理论;周振华(1997)则以体制转型为约束条件,研究了狭义的发展问题;胡家勇(2003)则认为,转型的实质是政府转型,从政府改革、建立有效政府的角度研究了转型。

第3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该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该文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能力训练内容及情景、任务设计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该设计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情景设置下的任务,以学生训练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设计是该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

1 课程基本信息

《大学英语》是该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授课时间是第一学年,学时是128,学分为4。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中英语,后续课程为大学专业英语。该课程设计主要是面向机电工程系一年级的学生。

2 课程定位

该课程主要是服务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1)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能力目标:(1)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以及工作中必需的信息交流和交际,意思表达清楚,语音语调准确。(2)能用英语填写与工作相关的表格和单据;能用英语写常用的应用文。(3)能看懂一般的英语资料,能借助词典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4)能在需要时,对工作中出现的中文和英语进行简单达意的翻译。

知识目标:(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包括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另外掌握300个与专业相关的词汇。(2)掌握各类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及常用词汇和句型。(3)了解西方国家的交际方式和文化。(4)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商务礼仪。

素质目标:(1)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2)在完成情景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3)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4)在完成小组和个人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4 能力训练内容及情景、任务设计

总情景:毕业后,你和几个同学决定自己创业,成立一家公司(要求:成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

能力训练内容一:成立公司。

情景:你和几个同学商讨公司成立的相关事宜。

任务(1):确定公司名称,设计公司商标。任务(2):确定公司各部门名称及其职能。

能力目标:(1)能给公司取名并设计商标。(2)能画出公司组织结构图。

知识目标:掌握相关词汇。

能力训练内容二:公司网站主页的设计。

情景:公司注册成功,现在你们开始进行公司网站主页的设计工作。

任务(1):撰写公司简介和产品目录。任务(2):设计公司网站主页。

能力目标:(1)能撰写公司简介。(2)能写公司产品目录。

知识目标:(1)掌握公司简介的写法。(2)掌握产品的英文表达。

能力训练内容三:招聘。

情景:公司需招聘总经理秘书1名。人力资源部经过筛选简历,通知1名应聘者面试。

任务(1):写招聘广告、制作个人简历。任务(2):两人一组,一人为面试官,一人为应聘者,进行模拟面试。

能力目标:(1)能看懂并撰写招聘广告。(2)能制作个人简历。(3)能进行招聘和面试。

知识目标:(1)掌握招聘广告常用词汇,并掌握其写法。(2)掌握简历的制作方法。(3)了解面试的程序和技巧。

能力训练内容四:会议的组织和召开。

情景:你是新上任的总经理秘书。总经理决定召开部门会议,具体事宜交由你负责。

任务(1):和总经理沟通,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写会议通知和会议议程。任务(2):召开会议。会议结束后,由秘书上交会议记录。

能力目标:(1)能写会议通知。(2)能写会议议程和会议记录。

知识目标:(1)掌握通知的写法及常用词汇和句型。(2)掌握会议议程和会议记录的书写格式。

能力训练内容五:接待。

情景:美国的一个客户要来公司,公司安排你负责接待。

任务(1):给客户打电话确定来公司的具体时间及其他事宜,然后电话预定宾馆和餐厅。任务(2):陪客户就餐。

能力目标:(1)能接打涉外电话。(2)能电话预订宾馆和餐厅。(3)能用英语和客户进行简单必需的交流。

知识目标:(1)掌握电话基本用语和基本的商务礼仪。(2)掌握预定宾馆和餐厅的基本句型。(3)了解中西方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能力训练内容六:产品销售。

情景:美国的客户对公司的产品很感兴趣,要求进一步了解产品。作为销售经理,你要利用这次机会销售公司的产品。

任务(1):介绍公司产品。任务(2):进行产品销售。

能力目标:能使用较好的技巧和策略进行产品销售。

知识目标:(1)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2)熟悉产品销售的技巧和策略。

能力训练内容七:售后服务。

情景:某客户写了一封投诉信,反映产品存在的问题。客服部及时处理并给客户反馈信息,客服部经理决定对问题产品做一次问卷调查。

任务(1):写投诉信和反馈信。任务(2):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分析,然后提交调查报告。

能力目标:(1)能写投诉信。(2)能处理客户投诉,及时反馈信息。(3)能就某产品进行问卷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

知识目标:(1)掌握投诉信的写法和相关词汇。(2)了解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3)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能力训练内容8:公司圣诞晚会的组织。

情景:公司定于下个月举办圣诞晚会。行政部安排你负责晚会的组织工作。

任务(1):制作圣诞晚会的海报;写邀请函邀请贵宾。任务(2):就中西方节日,各组排练一个节目。

能力目标:(1)会制作海报。(2)会写邀请函。(3)能谈论中西方节日。

知识目标:(1)掌握海报的制作方法和相关词汇。(2)掌握邀请函的写法。(3)了解中西方节日及其庆祝活动。

5 考核方案

该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期末总成绩=任务完成(30%)+期末考试(50%)+课堂表现(10%)+出勤(5%)+各组互评和组内评价(5%)。每部分都采用百分制。

6 教学材料

主要参考教材为《新职业英语》和《实用听说教程》。

7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因为所带班级专业的不同,部分任务在具体实施时,会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设定更具体更详细的与专业相结合的情景。

第4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问题;对策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不同于会计系列课程的法律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会计学科相互衔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是教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培养目标分析

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会计专业本科低年级开设,目前笔者任教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功课繁杂,教学内容有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课程,对经济法基础知识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清楚。使经济法教学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培养懂法律、知经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问题分析

经济法教材欠缺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整合。有些教材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经济法发展。例如2014年公司法、预算法都做了大量修改。笔者使用的2012年版经济法教材无法反映诸多变化。教材内容罗列法条,缺少具体案例,课后缺少习题练习,导致教学陷入单纯讲授法条而缺乏基础知识支撑的困境。

(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

第一,经济法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国家干预措施,面对日新月益的经济情况,经济法呈现变动性强,数量繁杂状况。多数教材中既包括市场契约法又包括市场主体法,还包括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等。内容远超法学中经济法界定。经济法教师面临内容选择困境。第二,学生对经济法理论内容理解困境。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习惯标准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感觉较难接受。例如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有的教材列入宏观调控法,有的教材列入微观经济规制法。

(四)教学方式困境分析

第一,经济法需要大量法律法规做支撑,内容繁杂,会计类学生对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法律规范难以理解和掌握,感觉十分枯燥。第二,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每周3节,整个学期48课时难以深入讲解经济法内容。教师害怕案例占用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把多数课时用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缩短或取消,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难以提高。

(五)考核方法仍需改进

经济法课程教学时数较少,考核次数也较少,缺少平常考核,以期末闭卷一次考核为主,考试时间为2小时,若内容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方式来考核记忆内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缺少理解。难以满足实用性教学目的。若试卷中以过多案例方式考核,2小时内也难以全面考核课程重要知识点。

二、解决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会计专业学生主修课程是会计学,经济法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会计专业有关经济、民商法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二,经济法教学目标应与就业和考证相衔接。用人单位希望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丰富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在校期间考证主要是会计证或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教学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从单纯学历教育到学历加素质教育。

(二)经济法教材建设

首先,经济法教材要联系会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衔接,给会计专业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参加资格考试提供帮助。教材应加大实践能力训练,附有较多实际审判案例题目,并配套大量习题供学生熟悉知识点。其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适当融入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比如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融合,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知识结构适应会计专业相关法律事务需要。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内容应包括:(1)法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经济法基本制度;(2)民法,主要涉及物权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3)商法,主要涉及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内容;(4)社会法,主要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5)经济法,主要涉及宏观经济调控法,如票据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等内容;微观经济规制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内容;(6)诉讼法,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对与会计工作相关性不大的,如产业调控法律制度,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土地法和房地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可略去。其次,教学计划要考虑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分清知识点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专业及就业相关经济法规,能正确分析案例。最后,对会计专业法律知识要求应有别于法学专业,内容要体现会计特色,有针对性联系会计工作中遇到的经济法问题。如票据法内容编排可参考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填写要求。

(四)改善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经济法作为会计专业无先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教师以恰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如通过合同法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合同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产生学习欲望和动力。其次,避免授课出现经济法与会计知识脱离现象。着重讲解会计监督经济法规。例如:上市公司做假账的问题源头在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有做假账的强烈动机,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粉饰或掩饰财务报告,就难以被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聘请。政府(税务局、检察院等)因技术和政治障碍,难以短时间遏制大企业造假,社会投资者、内部职工力量太弱,没能力遏制大企业财务造假,小股东如持股排第三名至第十名的机构持股者,有一定能力,但权利不够。引导学生提出公司法改革建议,拓宽创新思维。最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会计工作,要重视涉及会计学条款学习。下面以公司法公积金条款(第166、167、168条)为例说明。

第一,法定公积金范围有些学生常将法定积金和资本公积相混淆,第166条第1款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百分之十列入法定公积金。第3款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第16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因此,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两种。法定公积金以公司法为计提依据;任意公积金计提由企业权力机构决定。资本公积金是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第二,盈余公积提取基数很多学生认为盈余公积提取基数是净利润或可供分配的利润。授课要讲清会计公式。例如: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其他转入是指盈余公积补亏加其他调整因素后的金额。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因此,提取盈余公积金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当年税后利润。会计处理如下:①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即历年累积盈利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比例②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即历年累积亏损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年初未弥补亏损)×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第三,法定公积金与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比例限制。公司法第168条第2款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百分二十五。学生常混淆盈余公积构成及留存比例计算。可用举例明确。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2014年,该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为60万,提取任意公积金累计为40万。当年,该公司拟公积金转增公司资本50万。A方案用法定公积金30万、任意公积金20万转增资本,B方案用法定公积金40万、任意公积金10万转增资本。问:应选择何方案?解:转增后至少留存的法定公积金数额=100×25%=25万。任意公积金不受25%限制。应选A方案。

第四,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用途公司法第168条第1款规定:公司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弥补公司亏损。教学发现学生对公积金用途难以分清,可提及公司法条款结合会计处理明确。资本公积有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能够转增资本的是资本公积的资本/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发生经济业务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不能转增资本。

(五)考核的方式要围绕会计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

第一,课堂测验要改变标准化或记忆性考核方式,注重课堂案例分析和阅读理解等能力培养。例如布置思考题,如何理解公司法第166条规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若同学难以解决,可结合库存股会计处理提示。例:甲上市公司于2014年11月1日回购1万股奖励员工,2015年2月1日尚未计入个人账户,若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分配2014年利润,那么在2015年2月1日甲公司持有本公司的1万股用于奖励职工股份是不参与2014年利润分配的。原因是公司利润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公司分配利润,需将公司分得利润分配给股票持有人。导致循环往复。第二,布置课程网站作业与考试,利用课程中心网站开展网络化学习。通过网站论坛及时答疑,加强教学互动。平常可布置对某法律现象提交论文方式,加深法律条款应用能力。第三,做好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的设计,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构建经济法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考试模式,实行教师流水批改试卷方式。

综上所述,经济法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考证需要相衔接,以明晰教学目标为前提,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编排教材,分清教育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素质拓展,最终培养出懂法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斐:论经济法教学中的选择困境及其解决原则[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第5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众所周知,在1998年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并统一放理学下,同时又对该专业可授的学位进行了规定,理学学位和经济学学位均可。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对这一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否有变化,课程教学体系如何设置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急需解决。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学可以为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主要从事对一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归类和总结;而应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主要服务于各个领域进行定量分析。所谓统计学的应用性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和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只是它应用性的一个领域。对于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来说,应该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去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理论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实现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顺应时展的潮流。

二、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学生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畏难情绪较强

由于统计学课程理论性太强,涉及到的概念、含义、公示比较繁多复杂,如果学生不做足够的课外练习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统计学理论太多,学生学习兴趣低、从心理上害怕,再加上经济管理类文科学生较多,数学功底比较差,对学好统计学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统计学,加上课堂上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这些都是导致统计学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二)学习内容增加,成绩考核方式不合理

从1998年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以后,大多数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学的原理,还增加了部分统计推断的内容,并增加了经济管理类相关具体应用的实际案例。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内容的实用性更强,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取闭卷考试,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提问问题和课堂作业和阶段测试,而期末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测试,却忽视了考查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对实践和实验缺乏评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系统性不够

统计学科中实践、实验在整个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各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各自的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平台,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但是这类教学模式的评估和考核不太完善。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实际应用举例,很多案例和相关专业的结合度不够,相互课程之间的渗透能力比较薄弱,联系系统性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各自专业中的实际应用。

三、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措施

由上文可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师通过采取案例引入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简化统计学的数学模型,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可以加强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教师也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体系的立体化和多元化,以课堂理论方法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完善统计学教材,提高考核方式的合理性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统计学教材,更加注重对统计方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适当地介绍一些统计常用到的一些软件,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心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方式应该更加重视对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多层级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不仅要通过闭卷考试考核课本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讨论、答辩、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

(三)加强对实践试验的评估,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思想

第6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1.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上方倾斜

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

道的信息。(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

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

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 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第7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一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目标设定单一,项目自身条件的限制

加强身体素质,注重“三基”一般都被认为是田径课程中本来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且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也得益于体育教学的锻炼。不但要注重技术教学,还要注重对于体育的竞技追求,在竞技体育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极限化、标准化,只适合少数的学生,培养更多的精英学生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程教学应该更多的趋向于多元化、普遍化,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来制定。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不愿意上田径课,其主要原因是练田径又苦又累,并且运动模式单一,不像球类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间的配合和交流,练习的过程比较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趣味方面,田径项目的特点具有自身的条件限制,不容易进行教学。

2教材内容空洞,缺少创新

在“田径课改改革方向”的调查中表明,有大约40qo的学生注重教学内容,39%的学生注重教学方法,21%的学生注重的是教学的形式。这种情况和很多普通高校师生的观点是相符的,很多大学田径教材只是单纯的对中学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复,没有实际价值,也没有层次的递进性,从而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的热情不高,没有引人人胜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力度,不能随机应变

现在很多的田径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上课模式单调化,没有体现出体育课中应有的活动性、娱乐性和游戏性等等,这是十分普遍的一个问题。在技术学习方面一般都是使用“注入式”的教学,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没有给足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也没有给足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欢乐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4考评体系不完善

田径教材过去的评价方式是进行量化考评,只是注重“评价使用量化形式”、“量化胜于不量化”。这种模式,是一种一刀切的模式,也是现在教育的产物,让考试成为学生心理的负担。因为评分机制方面缺乏灵活性,教学的一致要求较多,在考核方面没有表现出人性的关怀,让体育成绩差的学生被忽略。有关研究表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最想获得的东西就是调节学习的占46.3%,重视锻炼方式的占32.2%、使用运动技能的占21.5%。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学生使用单一的量化考评和很多学生所从事体育活动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大多数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中,都失去了应有的欢乐和趣味。

二关于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问题的分析

1对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理念的分析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使其具有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等学校各项运动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于偏重于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以上培养目标看两者有其共同点,就是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除掌握健身方法手段外,还要自身训练,体验和感受运动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才能适应将来教学。因此,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健身,运用竞技运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健身。

因此,未来的田径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将会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也要参考中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来培养将来的体育教师。

2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分析

田径课程应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需学习的内容较多,选择性不足,主要以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内容,造成了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意感受的分离。未来的体育课程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都是好内容。

3对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分析

在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今天,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怎样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田径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试图将动作要领讲深讲透,示范动作也力求完整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无需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即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未能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未来的田径课程强调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将变成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学习,教师仍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示范和讲解,但不是满堂灌,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示范和讲解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未来的田径课程强调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共同提高,重视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自我锻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对田径课程的理解和快乐。

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管理方法的分析

学生的田径学习及成绩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否合理、有效既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问题,也关系到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田径课程对学生的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未来的田径课程将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旨在使学生能够尽早地发现问题,改进学习策略,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体验成功的感觉,以提高自己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分突出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大多数学生只能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失败感,进而不喜欢体育学习和活动。

三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问题的措施

1修订课程标准,注重“健康因素”

要树立健康的意识,把进行田径教学作为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在技术方面,要根据对象的能力和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能进行统一或是较高的要求,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课内增知,课外强身”的观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积累,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要明白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握技术,更多的是以该技术为基点,建立体育观念,从整体出发,建立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大学期间,其中的运动技能目标中规定,学生要掌握一到两个自己所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合理的进行最普遍、最有效和最方便的跑步健身锻炼的能力,能够正确的制定和调整个人的健身计划,注重对锻炼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合理的使用田径运动来更好的提升身体质量,加强有关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

2完善田径教材,注重学生的需求

根据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容易疲劳、能量消耗大和一些不良反应的特点,首先要在运动生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而且,在练习的数量方面,要加强人人参与;在组织方面,要摆脱运动过程中单一的运动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融入更多的游戏性、娱乐性和竞赛性,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注重自身教材的完整性、发展性和整体性,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要尽量的选用学生接触比较少的,在难度和要求方面具有层次性的田径项目,而且要积极的吸收在田径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要进行有价值的户外活动,最好是贴近自然。

3优化老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的教学行动研究比较落后,已经成为高校田径教学中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所以,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注重老师的继续深造。因为终身教育是老师的职业要求,高校田径老师所遵循的教学体系是以竞技为主,和过去的知识构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许多冲突的地方,已经不能顺应现在高校田径改革的要求。老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学习机会,不愿意去突破自己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很难呈现出来。在田径教学改革的模式来看,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其实际上是让老师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它严重的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程。

4改变评价体系 ,

第8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关键词:服装专业;技能培养

0 引言

我国服装工业发展举世瞩目,既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也是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人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高等职业学校的服装专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高职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流失率越来越高,重要原因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不到位,仍然沿用着课堂知识教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教学方针,使得学生毕业后对生产中需要使用的技能不熟练,只能和那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社会人员一起去车间一线蹬缝纫机。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高职学习的无用论,学生流失率越来越高。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 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面对时尚潮流不断冲击的复杂环境,很多学校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学校面对复杂多变的服装环境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上课,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变化性,学校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结构,如何要求学生能够学习一套系统的服装知识呢。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服装专业的学生大打折扣。(2)教学方式老化,缺乏实践教学。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触及的比较少,很多学校仍然处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中。高等职业学校需要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实践型人才,纸上作业无法培养出一个能够胜任社会职业的学生。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也只能做成单件的衣服,看似掌握了必要技能,但是缺乏对服装的思考,特别是缺乏现代化流水线服装生产的相关知识,最多只能是一个合格的裁缝,而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学生。(3)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高职教学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创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关注学生对于服装的理解,导致学生对服装产业的误解和对自己前途的不自信。这样对服装没有自己的思想的学生,无法成为服装行业的专业人才。

2 如何培养和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

(1)准确定位社会需求和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学校必须要对社会的需求作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此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向。由于招生竞争激烈以及办学条件局限性等因素,今年来高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素质偏低,而社会由于技术的进步对于服装行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高职服装教育正离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远。如何进一步拓展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就要把握社会的大方向,准确定位社会的需求,明白高职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与预知能力,让服装专业的学生好就业,就好业。(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老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决定着整体的教学效果。如果依然是关起门来搞教学,就会使学生走向一个瓶颈。首先要对服装专业老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服装潮流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老师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跟得上潮流的速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不落伍。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引进优秀的人才,补充现有的师资力量,尤其是要引进一些服装企业的骨干人才,他们常年工作在服装行业的第一线,对于服装潮流的走向、实用技能的掌握都更及时更全面。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师队伍。(3)强化教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承担着承载知识和技能的只能,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更多的是通过教材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由于服装领域的特点,教材无疑会滞后于服装领域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积极和一线的服装企业合作,编写和开发与当下时展相适应的工业制版本的教材。在教材的编订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一个详细的规定,一方面给了教师一个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例如服装的专业知识掌握就可以细化为服装制版知识、服装版型设计知识、服装推广知识等。此外,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偏向编制不同的教材,如偏向服装制版岗位,那么教材中就应该注重服装版型设计能力、服装排版能力、样板制作能力的培养。最后教材中还要注重服装行业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多的领会到服装的实际生产过程,完成教材与企业之间的完美衔接。(4)因材施教。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服装专业课程主要有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等专业课程,不同的专业课程教授的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服装设计基础主要教授的是素描、色彩、服装设计效果图、手工与电脑绘制款式图等基础性的设计知识,而服装材料的课程项目主要有材料的识别、面料性能的识别等。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长项进行因材施教,在全面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部分课程的讲授。(5)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技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技能大赛也越来越红火,由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纺织教育学会等社会各界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高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题目、评判标准都来源于周密的企业调研,大赛的参赛、培训、教学是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检验和引导。如2012年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进行服装立裁、平面样板转化、样衣裁剪制作等环节,并对准备阶段制作的服装进行动态的展示。整个比赛流程对学生的裁剪、手绘及电脑服装款式图绘制、面料裁剪、CAD服装制版、成品制作等技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目标在于测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应该以大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在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规则,实现课堂的实训化,例如可以进行边讲边练式的教学。还可以依据大赛建立考核平台,树立与企业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标准。(6)加强学校服装生产基地的建设。学校的理论教学工作搞得再风生水起也没有实践效果来的好,只要让学生亲自站到生产线上,亲自去进行服装的设计生产,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技能。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学校要加强服装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学生去接触真实的生产环境,感受多类型、多层次、高科技的生产设备,让他们能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学校还要与多个服装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能够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自己的技能,同时找到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就业型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教学质量的体现,学校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实训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知识,学会技能。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晓燕.如何避免服装专业学生学历与技能割裂[J].才智,2012(15).

第9篇:经济学专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处境不利 成因 对策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转化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共同领域和问题,如何实现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转化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内涵界定:概念的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们使用的词汇纷繁复杂,如“差生”、“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 “学业障碍学生”、“问题学生”等[1],即使是使用其中一个字面相同的名称,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时也存在巨大差异。

1.1 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在我国教育界,“差生”、“后进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名词。“差生”顾名思义就是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思想品德皆差予以界定,这种太过贬义的称呼有损学生人格,贴标签意味强烈。因而国内某些学者主张用“后进生”“问题学生”等表述来替代,但这些称呼仍含有浓烈的歧视意味。还有两个概念则是“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更多是神经生理学层面的问题,它主要针对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问题;更为常见还有“学业障碍”、“学业不良”等,它们所指的是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underachiever),与学习成绩不良关系更为紧密[2]。

在此种情况下,本文提出“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表述。从广义上讲,后进生和差生等都是包含在学生处境不利群体范围之内,它们在本研究视野内是一群需要特殊关注的处境不利学生。相对于上述几种概念,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提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不是称呼上的文字游戏,而是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信念。处境不利学生这一称谓更能彰显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更易使家长和学生接受。因此,本文采用非贬义的、相对的、可进步的“学生处境不利群体”(Disadvantaged Students)一词来描述班级中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暂时处于不良境遇的学生。

1.2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概念界定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处境不利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处境不利、同伴交往中衍生的处境不利、社会流动和变迁中的处境不利、家庭经济处境不利、生理缺陷处境不利等五类[3],本文主要从学习生活、社交生活这两个层面对这些类别的处境不利大学生进行研究。本文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考察是基于教育视野的一项研究,是高校范围内的学生处境不利群体方面的研究,并且本文的研究不包括贫困大学生群体,而是特指高校里的那些综合素质比较低、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作如下界定:是指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在学业表现、人格完善、能力发展、同伴关系等方面暂时处于相对不利的发展状态或发展潜力被抑制的群体。

本文围绕江苏某985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 HND)中心处境不利的大学生进行研究。案例班级是通过对分班成绩测试不理想和平时行为表现不好的学生而人为组建的“补差班”。这个特殊班级中的大学生群体区别于同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拥有物质财富上的绝对优势却在学业等其他方面位于不利处境。他们无需个人努力就能从父母那里继承大量财富,使得物质生活相当优越。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却遇到了各种各样难以克服的问题,有人存在智力偏低、认知建构性差,有人存在某些消极的人格特征,有人则是因为自身社交能力较差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无论如何,他们当前都共同地处于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不利处境之中。

2 陷入处境不利的根源:成因与特点

2.1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特点

案例班级有着人数少、师资强、课程单独开设的特色,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掌握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动力、无学业规划,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或多或少存在厌学情绪,生活习惯差,家庭条件优越但家长忙事业缺少关爱,因此学生的自尊心――自卑感并存。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困难,考试成绩差,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学习方面对教学活动缺乏兴趣;二是缺乏探究精神,惯于被动学习,机械重复学习内容,没有创造性思维;三是注重描述性知识,不会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对知识点完全没有理解[4]。处境不利的大学生在心理上通常有如下表现:一是在情绪方面,自卑、心情不稳定、心理承受力低;二是在沟通方面,人际交往能力差,与同学关系不密切;三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低下,注意力不易集中。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制约着此类大学生的发展,最终逐渐沦为处境不利群体。

2.2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形成,各方面原因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2.2.1 家庭教育问题

从外因方面来看,家庭影响不良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影响包括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父母个性和经历的“代际传承”等。家庭教育的失误,如管教单一、棍棒教育、滥打滥骂父母要求不一致、单亲家庭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或忧郁孤僻或任性暴躁,承受挫折能力差。如案例班级A学生,幼时家庭管教很严,大小错误其父都施加打骂,少年时期后就频繁离家出走;由于长期管教不当,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性很差,经常无故旷课,学业情况不容乐观。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家长坦言已经无法管教,也建议老师不必对其过于用心,只求能让他感受一下大学生活。

2.2.2 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现代大学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受着社会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折射出社会上的很多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正悄然膨胀。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一旦接触到这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受到的直接影响就格外大,对他们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直至成绩落后、贪图玩乐、不思上进、信仰扭曲。如前所述,本文中处境不利的大学生虽然在学业和生活上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另一面是大学里面特别有钱、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尖端”群体。如案例班级B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之好,该生自初中起就读于贵族学校,很少受学校纪律的约束,长期以来没有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进入HND中心学习后,学习成绩较差,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认为家里有钱总能出国,成绩是否好或者是否在国内上学其实无所谓,完全受社会不良风气指引,信仰金钱万能。

2.2.3 自身的生理、心理原因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产生的内因需要深层次的挖掘,可以追溯到学生身心层面,包括动机障碍、认知的障碍、意志差别等。特别是大学生上进心强与意志薄弱的矛盾,一部分智力较好的处境不利大学生,多少存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心理,但由于基础较差和长期形成的散漫、畏难、毅力不强的习惯,稍有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因此内心充满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如案例班级C学生,很早就踏入社会工作创业,目前已事业有成,在多年的社会打拼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下决心移交了公司事务,来HND中心学习。一开始该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但由于较早脱离学业,缺乏系统的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毅力,只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热情即告放弃。

3 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思考

国外学者已对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一些国家也已在政策层面出台了种种措施,例如美国针对处境不利大学生的支持战略[5],英国全面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健康发展措施[6],印度大学对处境不利学生群体的有关保护政策等等,都是体现了补救性教育计划和支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转化:

3.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大学阶段仍不能放松与处境不利大学生的家庭联系,辅导员和家长要随时保持沟通联系,用灵活多样的教育,以激励手段,感化处境不利大学生;运用弹性教育法,促进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实现转化。在学校中要树立良好的班风,用良好的班风帮助克服掉处境不利大学生的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学校家庭要双管齐下,注重展示学习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自发自觉地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2 通过成功体验启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旦充分调动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会形成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要多给此类大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善于捕捉他们哪怕是再微小的“成功点”,鼓励、帮助他们迁移到学习中去;采用分层教学,把握好教学的速度和难度,让处境不利的大学生学习的思路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8],让他们感到自己正逐步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建立起信心,尝到探索知识的乐趣,通过成功体验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达到转化的效果。

3.3 建立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诊断和指导机制

大学要诊断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性格、情绪、动机、动力这四方面的诊断,以此确定学生存在的不良非智力因素,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加速实现其转化。而学习指导的首要任务是为处境不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学习不良因素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举措以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指导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顽强的意志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指导要促使处境不利大学生拥有顽强的学习意志,以免转化过程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转化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耿中.关注弱势学生是教育的理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6 (10).

[3]郑信军.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文军,孙俊才.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J].心理科,2009,32(1):230.

[5]Ronald Davie. Combating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edited by Theo Cox, London and NewYork:Falmer Press,2000.

[6]DanielA.Be11.What it Means to be Disadvantaged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ResPublica(2008)14:65(R)C6.

[7][美] C eci 1 D.Mercer,Ann R.Mercer著,胡晓毅,谭明华译.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干明赞.问题学生赏识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