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泊船瓜洲的诗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泊船瓜洲的诗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这样的结构模式的提出有两个理论依据:一、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的规律认为,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二、它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第2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对每个学段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年段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五六年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诗意呢?笔者认为可以用下四种方法。

一、充分地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要按“一平(― /)二平、三四仄(V\);二二一二、有节奏;遇平拉长、遇仄短;”这种平仄吟诗法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n ,如果读成平音jiD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 “光、色、、奇、湖、宜”这几个平音要拉长,特别是“宜”要拉至三拍。这样反复地吟诵出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全陶醉于诗情画意中,深深地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情境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反复冗长地讲说。”古诗的教学,讲究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如何创设出符合诗意的诗境呢?一是在绘画中想像诗词情境。很多诗歌都是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极富绘画之美感。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像,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通过绘画,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更加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兴趣。二是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扩展阅读

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

1.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教师可提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学完白居易的《忆江南》后,教师建议学生开一个“春天吟诗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诗献给春天。学生兴致盎然地背起了许多熟悉的关于春天的诗。同类题材作品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前阅读的古诗词进行系的梳理,沟通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2.向整篇(部)著作拓展。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前面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其他部分。

第3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4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画面展示意境法。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二年级上学期起就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为古诗《所见》、《绝句》、《小池》等配画,在创作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作画,一张张充满重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为诗作画,所馈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调节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

2.音乐感受意境法。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青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常歌曲《九月九的酒》,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细听,遇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实践证明,一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第5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一、反复诵读 

古诗词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古诗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深情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一)读准字音。读,讲究字正腔圆,字正则音正,腔圆则韵足。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例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要求学生大声读诗,把诗中的“渭、浥”两个生字和“朝、舍、更”三个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做到声音洪亮饱满。 

(二)读出节奏。古诗词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就能读得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可以示范读,指出诗句中停顿的位置。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告诉学生读出节奏的方法,即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读的时候注意做到“声断气相连”;或者采用师生“前四后三轮换读”的方法,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读出韵律。古诗词讲究押韵、平仄等,可以采用平长仄短的读法,把诗的韵律读出来。例如朗读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教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倾听,看看哪些字是轻读,哪些字是重读,轻读的字是第几声,重读的字是第几声。要让学生明白现在一、二声的字相当于古代平声字,要读得轻而缓;三、四声的字相当于古代仄声字,要读得重而急。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读诗方法。另外,诗中押韵的字叫韵脚,“漫、干、安”三个字就是诗的韵脚。读韵脚时可以比其他的字读得略重一些,声音延长的时间略长一些,但也不能一味地加大音量或者拉长字音,应根据需要来把握重音或者拉长音的分寸。 

二、揣摩诗意 

在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串讲”方式释义。这种方法做到了字字落实、逐句理解,但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应从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领悟诗意。 

(一)自主揣摩。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古诗词的意思。例如教学《泊船瓜洲》,可以让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领悟诗义,看插图想象诗句的意思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和体验,比教师用“串讲”的方式品词析句更加有效。 

(二)互动探究。当学生大致了解了诗意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探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在学习《泊船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教师抛出问题:“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字替换诗中的‘绿’字?”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展开交流。有的说用“到”字,有的说用“满”字,有的说用“入”字,有的说用“过”字,还有的说用“舞”字……最后发现不管用哪个字替换都没有“绿”字用得好。因为“绿”字既有色彩美又有动态感,把春风写得活灵活现,生动表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三、举象入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由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朱光潜先生说:“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诗歌的意象打开来,让学生见到意象,进而领悟诗情。例如执教《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师可以抓住“雨、柳、酒”三个意象进行教学。“雨”是送别诗常用的一个意象,表现悲伤的感情。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雨后美景图: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与阳关以西的荒无人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伤感。“柳”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从《诗经》“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有了借柳寄托离愁别绪的开端。“柳”者,“留”也,“柳”“留”谐音,折柳相送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酒”这个意象更是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常用的,借酒寄别情、消离愁,酒可谓送别的绝佳媒介。《雨霖铃》中“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让人深感离别凄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抒发离愁别绪的乐曲,出示雨后美景、折柳相送、劝酒话别、荒芜阳关等图片,让学生步入离别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第6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摘要: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是洋溢着诗意的,而天真无邪的孩子更是最有灵感的小诗人,作为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处处引导孩子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诗意。

关键词:诗意 语文 教学 生活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只有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灵魂缔造者――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人意,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毫无诗意可言。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的枯涩。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去浇灌我们生命的绿意呢?

一、语文:充满诗意的世界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那霎那间的感受,那入木三分的刻画,那诙谐幽默的调侃・・・・・・是语言的魔力,更是我们“以心验之”时灵动的勃发。

语文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每一处知识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生硬地摔在孩子们的面前,而要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含苞欲放的花朵,让她们诗意地开放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最好方式就是抓住文本诵读。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二泉月夜的美丽景色,他只是抓住课文描写二泉月夜的八个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壁、流水潺潺、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只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便将学生带进了充满诗意的二泉池畔,学生沉浸在如银月光中,流连于一泓清泉畔,此时,阿炳出场了。在王老师的引领下,一个戴着墨镜,终日操着胡琴在无锡街头卖艺的阿炳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当春寒料峭时・・・”学生读相关句子,“当夏日炎炎时・・・”“当秋叶飘落时・・・”“当雨雪霏霏时・・・”学生陆续读相关句子。一年四季总是略显悲凉,学生眼中的阿炳也越发凄惨。而王老师仍意犹未尽,他要让阿炳更真切地站在人们面前,“一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相关句子,“十年过去了・・・”学生还是读相关句子。仅这一句话,王老师就让学生读了至少6遍。在反复的吟诵中,还有谁不为之共鸣呢?学生听得陶醉,读得动容,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奏响了他的最高音。

二、语文教师:洋溢着诗意的使者

语文教师是充满着诗意的。做语文教师应该就是写一部曼妙的诗,内容缤纷多彩,语言行云流水。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诗意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严谨,更要求要文雅、精致,最好能字字珠玑。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诗意的老师必然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去追寻诗意的世界。

比如在教学导入语的处理上尽量将语言诗意化,能增强其感染力。

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生背)苏舜钦的《谁中晚泊犊头》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呢?”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春》。

语文教师诗意的表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洋溢着诗意,才能有着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诗意的课堂,然而 这诗意又不局限于课堂,更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

记得期末为每一位孩子所写的评语,我都注意了措辞的诗意化。例如给“个性小子”王鑫龙同学的评语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新龙,还记得老师送给你的这句话吗?虽然你不是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你一定是老师最难忘的学生。你无孔不入的叛逆因子常让老师头痛不已,你肝胆相照的侠义之举又总令老师感动至深,你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让大家望尘莫及,假如你用一颗平凡谦虚的心生活学习,用一颗锋芒骄傲的心思考创意,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两个字:智者。”

三、 孩子:童真诗意的寻觅者

在我寻求诗意的文字时,常常苦思冥想,只要往孩子群里一站,他们,就成了最好的诗人,最有灵感的作者。

在孩子那里,我可以听到这样形容太阳:太阳公公喝醉了,它的脸红通通的。太阳公公与月亮婆婆吵架了,气得火冒三丈;至于天气冷得够戗,孩子们会说,地球进了冰箱,雪花被冻在半空;月亮 :弯月/是一个月饼/被谁/咬掉了一半,又如:月儿弯弯像条船/上面装着个白天/轻轻的驶向彼岸,再如:月儿弯弯象把镰/想把云彩收割完・・・・・・

每个孩子都是蛰伏的天才诗人,内心蕴藏着巨大的潜质,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久违的诗情,培养“诗意之人”。我启示学生去思考,我和学生一起区讨论交流,我告诉他们:“最短的一段距离/是由我向你启步/是由你向我启步・・・・・・啊,太阳啊,你的启步/你的奔赴大地/把我们温暖。”我和学生一起寻找春天,我告诉他们:“睁开你明亮的双眼/你眼前的世界无比美丽与精彩/只等着你去发现。”

四、 生活:诗意无处不在

语文的诗意,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诗意,更多的是生活。

第7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理解;积累;思想教育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读懂学会古诗词是所有老师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方法探索。

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尺,按照年级的不同梯度而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1―2年级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3―6年级学生都要求诵读优秀诗文。对低年级只要求朗读和背诵浅近的古诗,而对诗意的理解、意境的感悟、词句的推敲不作规定;对中高年级则有明确要求,让学生诵读、背诵、还要倡导搜集、欣赏等课外活动。

不同年龄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和实际接受能力是有区别的。给低年级的学生讲授古诗时,字斟句酌的解释与与冗长的背景介绍学生听起来就会很苍白,学生只要能记住作者和朝代就行了,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诵读上。为此,在学生读诗之前,教师必须先范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听配乐的古诗词朗诵,让学生对诗词的韵律、节奏、轻重、平仄等有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如:小组合作诵读、配乐朗诵,并对诵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评价。例如我在给一年级学生讲授《咏鹅》一课时,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诵读上,听名家的古诗词配乐朗诵,引领学生抓住“曲项向天歌”这一句诗,竞相展开想象,表演与诵读相结合。

二、讲出古诗背后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里有丰富的知识,有优美的景物,有动人的故事。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靠自身的文学修养,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其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例如我在讲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的赏析教学时,我是这样讲述的:王安石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了几首,我们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家,是唐宋家之一,王安石还有另外的一个身份,他是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所处的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族所建立的辽国、西夏的侵扰,国家的军队不堪一击,吃败仗是常事。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为了富国强兵,发展生产,就任用50岁的王安石担任宰相主持变法。那么,什么是变法呢,变法就是一个国家对政治、经济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说我们中国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王安石推行的变法,触动了一些封建权贵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于是保守派和王安石的变法派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王安石在这期间是受尽了打击和磨难,而皇帝呢也是摇摆不定,也不完全地站在王安石这一边,这场变法维持了4年,到了1074年就失败了,王安石辞去宰相的职务,回到南京钟山的家乡进行休养。王安石在家乡度过了一段非常惬意的时光,养花、访友、写诗……,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只过了一年,皇帝觉得要想富国强兵还得需要王安石推行变法,于是又招王安石进京担任宰相,主持变法。这时的王安石已经55岁了,经过上次变法的挫折,可以说对政治已经是心灰意懒,他两次推辞,可是皇帝坚决不同意,于是王安石只好进京。王安石从钟山出发,经过京口,渡过长江到达瓜洲渡口,然后继续北上,到达当时的京城汴京。《泊船瓜洲》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停宿在瓜洲时所写的,而正是这片刻的停留却让诗人感慨万千。由此,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初步了解了王安石的政治生涯,渗透了历史文化知识。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应允许“模糊”存在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做到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其次,古诗距离今日,时间跨度太大。在几千年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汉字,把它放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理解,我们很难完全准确地诠释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所以,在设计古诗教学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一些字词的较真的解释。第三,对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境,学生会随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我在上一年级时,母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30多年来,在工作与生活中饱受挫折,才逐渐领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名句的真正含义,也才认识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

四、针对不同类别的古诗,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教授古诗,仅仅注意词语解释,诗句的串讲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观点。教师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写景诗,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认识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教材中还有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田园风光的写景诗,诸如: 《山行》、《望湖楼醉书》、《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教育;咏物诗,可抓住托物言志的特点来渗透思想教育。教郑y的《竹石》,可抓住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铁骨铮铮,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说理诗,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分析诗句,明白事理。如王之涣的《登X雀楼》,可教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可望得远,激励学生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志向。

无论哪一类诗,都是作者志与情的体现。教师只有牢牢抓住古诗的特点,确立德育渗透点,将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与思想品德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文与道的有机统一。

五、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学过古诗词的复习

四年级前,学生已经学过22首古诗,如果加上日积月累的诗句,就更多了。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升上高年级,这些学过的古诗却渐渐被淡忘,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倒背如流。这里原因很多。我认为,一是因为低年级重诵读,缺少默记,记忆痕迹不够深刻;二是因为缺乏适当的复习和应用。如此,学过的古诗词渐渐遗忘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从四年级起,我在教学古诗词当中,每次都要先唤起学生的旧知。不断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的古诗词。可以以诗人为专题。比如学习《独坐敬亭山》,就先把李白的诗背一遍;可以以内容为专题。比如学习《忆江南》,就把描写春天,甚或四季的古诗背一遍;可以以诗情为专题,比如学习了一组送别诗,可以把学过的古诗当中的送别诗复习一遍等等,方式多样,灵活选择。

第8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71-01

古诗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但是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理解凝练的语言里面的那种意境吗?而我们更多的只是让他们读读背背,要求他们会背诵,会默写,会说出古诗词的意思,可他们真的能对古诗词的意境心领神会吗?这个最精华的部分,他们理解了吗?如果他们所掌握的只是一个表面的话,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吗?究竟怎样教学古诗词呢?现在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知诗意

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诗意,才能谈得上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一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疏通文字,了解字词的含义。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二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三是有一些词应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4、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二、入诗境

诗歌的写作,跳越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叶圣陶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与亲。”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古诗教学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注重积累在读中感悟。但在实际教学中当我号召学生诵读古诗时,我发现在意境的理解上,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只能粗略的感悟,对其中的韵味知之甚少。所以平时在古诗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意方面做了积极地努力,但因为诗中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我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常常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太高。怎样使学生在趣中感悟理解,使古诗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在上了《清平乐 村居》一课后,我突然有所感悟:

课堂上,我本来准备采用原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结合图画,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自己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地方,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里师生共同解决。我正准备放手让学生讨论,忽然想到诗中写到了小孩,他们与班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因此为了增强古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我让学生将古诗内容进行了表演。准备开始了,各组学生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各小组代表便开始登台献演了。在演到“最喜小儿无赖”时,台下的不满声音出现了:“不对,应该趴着吃莲蓬。”“什么呀,应该是躺着吃。”于是,戏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辩论了。

第9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二、重视“背景”,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三、直面经典,感悟意境

1、巧用媒体,融进意境

诗歌教学的归宿在意境,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这种心灵交汇的复合体现情境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在学生朗读成诵,充分理解诗词意思,准确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词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教具、材料,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直接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意境当中,闭目吟诵,感悟意境。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意境感悟,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介绍庐山风光的资料片,重点选取庐山瀑布的镜头,声、景、色交融,反复播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轻声吟诵,同时播放录有飞流悬瀑似节律的音乐,全诗的意境豁然明朗。

2、驱遣想象,领会意境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例如《夜宿山寺》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那个“绿”字意境全出,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的深邃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所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3、诗画结合,巧悟意境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多呈现直观思维的内容可加深理解。一幅与学习的诗歌紧密相关的图画,学生不仅可以被画中的景物所吸引,加深古诗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由画出发,进入意境,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绝句》一首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幅《春意图》,画中有黄鹂、白鹭、远山、白雪、茅屋、小舟等等物象。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的时候,我又着重让学生“按图索物”,然后再进一步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没有画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画更为恰当。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很快把诗的内容学习会了,而且阐述了许多见解,互动中进入意境,又感悟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欢之情。

四、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例如,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