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子美学范文

老子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子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子美学

第1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词:老子美学思想;道法自然;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45-02

老子是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在美学方面也有巨大的贡献。他的美学观点不仅影响了他之后的思想家如庄子等,更是深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道法自然”的传统也成为我们民族性的一部分。一直到现在,他的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美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美学思想简述

对于道家思想的研究,我们历来侧重于庄子。但我们研究老子,虽然只凭着一本薄薄的《道德经》,依然可以说,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道家美学的创始者。因为庄子对道家美学思想的阐释是以老子哲学为依据的。

“道”的概念在老子思想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如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2]。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法则,也是老子对美学最高的追求。想要了解老子的美学思想,必须从其“道”的概念入手。

《老子》全书五千余字,“道”出现74次,频率最高,且全书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道”来写的。“道”是最高的美学范畴,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他一切美好的概念都派生自此[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生万物的过程,同样可看作道发生出具体万物之美的过程。其中的“一”,指美的整体。“二”指阴阳两元素,可解释为美的整体是由阴阳两种美的元素或美的属性结构构成的。“三”有几种说法,我认为在这里是指阴阳二气交合出的一种匀调、和谐的状态。“三生万物”,指的正是具体事物之美的产生。“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章)。追求“道”才是最高的“德”(玄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老子的“道法自然”说集中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特征,也表现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特征[4]。老子美学思想从根本上可以说是自然美学思想和自然审美观。“道”是自然的,追求“道”的我们也要努力接近自然的状态,做到“无为”。老子认为,自然无为乃是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生存发展的最高法则。“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无为”之所以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关键就在于“无为”乃“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提出这一观点虽本意不属审美范畴,但在审美方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切艺术杰作,虽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却又处处合乎自然天成,仿佛是非人力所创造而成的。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一直被一代代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高度重视,不仅被运用于理论研究领域,而且被用来指导创作实践。如刘勰“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王国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等。

老子思想中还有一些具体的美学概念,如“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妙”是一种混沌的美,也是“道”自身所固有的美。中国审美文化中常用的术语,如:奥妙、玄妙、美妙、妙不可言等,源头都在这里,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这个美学词汇,给人共同的感觉:这种美的境界很高,不可解说,仍然属于一种混沌美(或模糊美)。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每个独立的字都极美,放到一起如家族出行扶老携幼,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境地,这也是其被称为“古今行书第一”的原因。

“大”也是老子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和美学范畴。关于“大”与“道”的关系,老子做了相当详尽的解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大”一方面就是“道”本身,另一方面又是“道”高层次的显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也是这个道理。在老子的美学体系中,“大”是一个几乎仅次于“道”的概念。老子认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及“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作为高层次的美学境界,与具体之美完全不同。

“善”,意即符合“道”的行为。它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频频使用的一个美学术语,也是老子审美判断的一个关键词。老子评价“善与不善”,都是以其“道”为至高标准的。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具备水的一切品性[5],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善”这个美学术语,老子使用的范十分广泛,不止是适用于艺术美,更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美。

二、老子美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老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我们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前所未有得快,物质生活水准提高的同时,社会的精神文明却频频出现问题,特别是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老子的审美思想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教育意义[5,6]。

以自身的观察和经历来看,大学生们存在着很多如今流行的时代病,比如沉迷网络,忽视现实世界;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崇尚拜金主义;盲目跟风,缺乏自己的主见;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追求老子所推崇的“道”,领会其中的哲理,这些现象将有很大改观。

老子美学思想体现在对大学生的积极教育意义上,可分三个方面:

其一,是获取知识。不仅指获取书本知识,还指广泛地认识世界、了解自我,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即“求真”的过程。“道法自然”是老子美学思想的特征。从根本上可以说是自然美学思想和自然审美观。“道”是自然的,追求“道”的我们也要努力接近自然的状态,做到“无为”。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达到对外部世界的充分理解,这也是追求“大”的过程。我们获得的知识越多,对世界的了解、认识就会越深刻,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并善于利用,便能达到人与外界世界的和谐一致的美学境界。

其二,是提高能力。老子认为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具备水的一切品性,是符合“道”的行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各种能力,做到“上善若水”,即“求善”的过程。能力是知识的外化体现,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将随着知识的外化而不断提高,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符合老子美育思想的过程。

其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我们在知识体系建立“求真”的过程中,注重获得善的行为能力,进而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真善美的综合能力形成,进入“妙”的境界,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才是老子美育思想的完美体现。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精神风貌的综合表现,我们获取的知识,可以外化为行为习惯,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终极教育目标。一个人素质高低的直接体现是他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接近“道”所倡导的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是整体美的最高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强调整体素质,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就是“君子”。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追求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人都应该成为老子理想中的得“道”之人。虽然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但只要懂得“道法自然”的和谐之道,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朱立元.美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田建平.论老子的美学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2):97-102.

[4]靳青万,赵国乾.论老子“道法自然”f的美学内涵及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1997,30(5):32-38.

第2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词:老子关学;苹果设计理念;极简;一体化;交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24

1.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1.1有无相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保持意识空无,在更高意识维度去体验万物本源之“道”,它是唯一也是全部,是浑然一体的终极实在,得以观察到他的妙处。而保持着清醒的目的与认知,可以观察的明晰。所以说,在老子的观念中,不抱着目的,保持着无为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反而会因此领悟到更多玄妙之处。“道”可以说是是空无的,它无形无象,是“无状之状,无物之像”。也可以说是有的,这些也就被成为玄。这样的美学思想,是说明老子认为设计中不该太过功利化,没有目的的设计,也许会能解读出更多好的意蕴。

1.2大象无形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列举这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这些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同时这也是在又一次诠释有无相生的美学思想,越是有的事物也许反而却是无的极致。有的时候看似最简洁最单纯的东西,也许其中蕴含的道理与韵味便是无穷。

1.3专气致柔

“专气”的意思是把能量聚在一起。“致柔”这里的柔是达到极柔和的状态,“专气致柔”就是把能力集合在一起,内部很和谐协调,从而达到柔和的状态。这里老子美学思想的重点便是如果把一切的东西都聚集在一起归为一个整体,就可以达到一个和谐,具有美感的柔和之态。

1.4反观其身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我们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设我们忘掉“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所以老子认为在美学的设计之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忘记自己,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反观别的事情会有更多的体会。

2.苹果公司设计理念分析

2.1化繁为简的极简主义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就有:Simplicity is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这也是第一版宣传册上的标语,至今仍然沿用。譬如,作为电子产品就应该一眼看上去就有科技感十足的感觉,再用上简洁干净的白色外包装,突出苹果公司的LOGO,让主体物更加一目了然。朴素优雅的黑白选择与材料巧妙地运用,以最少的材料无形构造出魔术般的体量感。这就是苹果的至繁归于至简。

2.2一体化(Unibody)

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对于设计体验的理解曾经说过:“对一个实体物体的体验,一个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就是材料,再学习如何将它从原始的材料转变为最终的成品工艺。”这里面乔纳森强调的就是,一款优良的电子消费产品外观设计,取决于如何使用超精度的工艺加工原始材料,而加工的材质优劣,直接导致用户对于产品的最终使用印象。采用Unibody意味着,Apple可以将所有的产品体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用到那些拿在手里几乎可以忽略它的重量感的a品。这种设计的变化不在于你怎么设计一台漂亮的外观,而是基于内部的构造被设计成一种有序的“艺术”,哪怕是不被人看到的,所以它的核心在于通过工艺的累积来达到产品的极限,而这种漫长的设计累积衍生出后来Apple的“Unibody”了工艺思维,也就是在一整套体系的框架下完成对产品的迭代。

2.3完美的交互设计

苹果公司的交互设计一直做得很完美,其中ios系统的设计便是它的极致体现。他的设计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作为用户应该需要哪些功能与体验来进行这些设计,在这其中放弃了作为“设计师”的观点,他们站在众人的角度为设计的美学而考虑。所以最终苹果公司设计出的设计总是那么人性化,交互设计总是让人得心应手。

3.老子的美学思想在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中的实例分析

3.1色彩运用――黑白灰的世界

在纪录片《Objectified》中,Jonathan Ive着重强调了“getting design out of the way”、“undesigned”这样的概念。利用世界最基本的黑白两色、铝合金原本的银灰色、玻璃与聚碳酸酯原本的无色透明,这便是一种“undesigned”的实践。而这样的设计正好与老子美学思想中的“无”不谋而合。正所谓大象无形,苹果的大量产品设计中都运用了黑白灰等毫无色彩的元素,看似毫无设计感没有什么特殊寓意,但是这样的留白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2精致简洁――产品包装

第3篇:老子美学范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不是单纯绘画技法的学习,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课内容为地方课程资源教材,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以线描绘画一幢老房子为主要目的。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眼看看恩施老房子,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城市里的老房子如今大多已拆除翻新了。家乡的老房子对现代的学生来说已是很陌生的概念了。在教学安排上,首先利用恩施风景的录像导入,不但使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自然之美、情景之美,这样会使学生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而且思维十分活跃。针对一两幅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老房子的屋脊、门窗,柱子等造型特征,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老师的简单讲解,对这些房屋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摸城市的脉博,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我以用线的表现形式下手,用临摹或记忆画的形式将老房子在现在画面,因为绘画离不开线,尤其是儿童类绘画,从涂鸦开始,就利用歪歪斜斜的线来描绘索感知的简单形象。让学生学会表现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他利用线来表现,然后再过渡到面。这样学生就循序渐进的接受学习的内容,对最后的教学效果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我进行鼓励性评价,这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4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作品 自然生态美学 具体探析

引言

劳伦斯是上个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上个世纪英国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其诗歌作品,更是各国文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结合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具体诗歌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不仅是对其文学价值的挖掘,而且也是对其争议焦点的一种探究。因此,每一位诗歌爱好者,每一位文学研究者都有必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对其诗歌作品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进行详细地阐释与客观地说明。

一、劳伦斯诗歌作品与生态美学

劳伦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不仅有众人皆知的《儿子与情人》《白孔雀》这样的长篇小说,而且还有令人称颂的剧本《孀居的霍尔罗伊德太太》,特别是像其《新诗集》《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等颇具争议的诗集。综观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

自然生态美学可谓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它是自然生态学与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新学科,在这个学科中,它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基点上实现了生态学与美学的相互交融。这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美学以“人”为基点,实现了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和研究人类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美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劳伦斯诗歌作品中蕴含着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对其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却缺乏客观的说明。特别是劳伦斯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其表现方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上述问题不仅是劳伦斯诗歌中自然生态美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次研究阐释的重点。因此,下边结合自己对其诗歌作品的阅读感悟,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相关论述,对劳伦斯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的剖析和说明。

二、生态美学的核心内容与表现方法

劳伦斯诗作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指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人的本质对象化,而且也实现了自然的人化。正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和谐统一中,人们才真正地体验到了美的存在。例如在其诗歌作品《月光》一诗中,作者对天空中的“月亮”曾经有过这样的描写:她(指月亮)从深阁中升起,满脸羞红,庄重,赤身,仿佛刚从寝宫而来,至于满足的新郎,则看她升起……时间总会使月亮暗淡,我们来不及全然体味,在此,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在这首诗歌作品中,作者劳伦斯通过对自然景物“月亮”的描绘,不仅实现了自然的人化,而且也使人的本质力量达到了对象化。首先,作者把“月亮”这一自然景物描绘成一个富有人类情感的“新娘”,特别是这位“新娘”与后边的“新郎”相互欣赏的过程,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劳伦斯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还表现为美是作者主观精神与自然景物这个客观实体的相互统一。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名为《蚊子知道》的小诗。他在诗中写道:蚊子知道得很清楚!虽然他如此小/但它是别人的美餐/但是,毕竟/他仅仅满足于填满肚皮/他不会把我的血液来储存。在这首小诗中,作者劳伦斯认为众人贪婪的物质追求也是毁坏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首诗歌作品《蚊子知道》中,作者把自己主观思想与客观现实“蚊子吸血”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作者与主观思想的和谐统一,既是诗歌作品的主题也是诗歌作品之美存在的根基。

劳伦斯的生态美学思想还体现着美是统一于具体实践中的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观点。例如上边提到的两首诗歌作品,无论是《月亮》,还是《蚊子知道》,作者都是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发现了美的存在。在第一首《月亮》这首诗歌作品中,作者在欣赏月亮美丽的基础上,又在诗歌的结尾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们来不及全然体味,在此,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在这句话中,如果作者不去体味月亮这一自然景物,作者就不会有这种生态美,读者也不会从这位神奇的“新娘”身上欣赏到这种自然生态美的存在。在第二首诗歌作品中,虽然蚊子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但其也有令人赞叹的优点,那就是不贪婪,仅仅是满足于填满自己的肚子。这种对自然事物公正而客观的分析,正是作者发现其“美”的基础。换而言之,没有作者具体的实践行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没有体现作者劳伦斯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诗作的产生;没有读者对其诗作的详细分析这一实践的存在,劳伦斯诗作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也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说,劳伦斯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美是于具体实践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最后,劳伦斯诗作中的自然生态美学还体现为一种“和谐相处”的美学思想。例如下边这首诗作:他们踌躇不前,我们踌躇不前,他们有一支枪,我们没有枪。在这首诗歌作品中,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应该是平等的,甚至就连“踌躇不前”也应该是彼此一样的。但可怕的是“我们”与“他们”之间,在彼此踌躇不前的原因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支可怕的枪,一支足以消灭“我们”的枪却打破了这种本应该具有的平衡。这种本不具有“美感”的场景却因其达到了“丑”的极点而转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美”。

对于自然生态美学的核心理论内容,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作者表现同一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观点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在研究与阐释劳伦斯诗作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时,还应该对其表现自然生态美学观点的具体方法进行阐释。

首先,在生态反差中表现自己的美学思想。这里所谓的“生态反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生态反差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所有的组成因素彼此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然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却使这种彼此之间的平等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因此,作者劳伦斯就利用对这种生态反差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来加强读者对自己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解与接受。例如上边提到的《月亮》这首诗作。因为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使本应该具有“新娘”一样美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甚至会出现“来不及全然体味”的遗憾,甚至出现“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的事实。

其次,在生态环境描绘中突出自己的美学。社会的进步在带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破坏了美好的生态环境。对这种自然环境的真实描述,也同样能表达作者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也同样能令读者理解作者的生态美学思想。例如在《蚊子知道》这首诗作中,蚊子从不在自己的体内存储血液,这是一客观事实,而人类的贪欲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作者通过蚊子真实地再现这个客观事实的过程中,读者明确了这样的美学思想,贪婪的私欲破坏了美好的大自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所以说,作者劳伦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也达到了突出自己思想的目的。

再次,在换位思考的提示中再现自己的美学。在换位思考中劳伦斯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可以是诗作中的一只蚊子,也可以是诗作中的一条鱼。对于前者而言,读者可以从其诗作《蚊子知道》中获得例证,对于后者,读者可以从其《小鱼儿》这首诗作中找到例证。在《小鱼儿》这首诗作中,有两句非常有趣的诗句:他们(小鱼儿)的小生命对自己来说就是欢乐/在大海中。从这两句看似普通的诗句里,读者不仅可以感悟到生态环境对一个生物的重要,即生态环境是某一具体生物的欢乐之源。而且也可以感悟到作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渴望。对于小鱼儿来说,它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它赖以生存的大海为它的成长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因为在前边提示小鱼儿快乐的同时,作者又用一句“在大海中”来补充其快乐的原因。小鱼儿因为大海而快乐,那么人类呢?这不仅是作者要预设的问题,也是读者在阅读中必须思考的对象。所以,换位思考也是作者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表现方法之一。

三、生态美学思想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

劳伦斯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影响他的诗歌主题。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是诗作主题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因为社会进步带来的生态破坏,还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私欲而过度的开采与砍伐,都使人类自身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毁坏。其次,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决定其诗作中的主要内容。在劳伦斯的诗作中,任何一个体现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客观事实都可以成为其诗作的具体内容。小到一只蚊子,大到一条蛇,近到身边的一棵树,远到天上的月亮都是其诗作描绘的主要内容。再次,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是劳伦斯诗作的核心价值之一。任何一首诗作都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但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又多出了一份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可以这样说,劳伦斯诗作不仅为研究者探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例证,而且还为研究英国文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供了基础。因此,研究劳伦斯诗作的价值,一定不能忽略其对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总之,在劳伦斯的诗作中有深厚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美学。研究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既有利于读者理解其诗歌作品,也有利于读者把握其诗歌深邃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冯季庆.劳伦斯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刘宪之.劳伦斯研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1991.

第5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词]庄子;意境;庄子美学思想;超以象外;象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048-04

吴昊(1973-),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北京 100871)

自先秦以来,随着道家哲学在艺术领域的逐渐拓展和不断延伸,“意境”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追求。同时,“意境”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独立于世界的显著美学特征。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子提出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作为总的哲学基础。“意境”理论的产生正是以道家美学思想特别是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主要来源,从而奠定了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理论地位。正如徐复观谈庄子的美学思想时说:“(庄子的美学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

有关“意境”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意境”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个解释首先肯定意境是通过形象表现的。刘九洲认为:“所谓意境,就是情境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这主要突出意境被感知时的时空效果。袁行霈则更多地站在创作者的位置上看待意境,他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所谓‘意境’,就是在感性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这是有极大突破的论断,它肯定了意境的普遍存在性。金元浦在《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中说:“意境乃审美意趣构造之境。”蒋寅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表现抒情主题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的符号系统。”这又将意境归回艺术的范畴,并且肯定意境的意象结构。王德有在《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一书中的解释更为直接也更为个性化:“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对大智大慧的体悟。”夏昭炎的《意境概说》认为:“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的艺术世界。”那么,意境是被创造的?还是被体验的?抑或是被发现的呢?

关于意境的论述大体上可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从分析具体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意境人手,针对古典诗歌词曲进行美学鉴赏,解读意境的创作、品味意境的生成。如朴月的《历代名词意境回放》、陈铭的《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任志斌《诗经鉴赏辞典》等著作。

第二类,对前人意境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王国维、宗白华、王昌龄等人,尤其多见的是王国维研究,如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王振铎《(人间词话)与(人间词)》、蒋永青《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等。

第三类,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对意境理论进行梳理。如20世纪30年代老舍将意境范畴和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等人的意境观点引入《文学概论讲义》,40年代朱光潜在《诗论》中阐释意境的发生、构成等问题。1944年,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被众多学者视为关于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经典作品。1957年李泽厚发表《意境杂谈》,至80年代,南开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辑的《意境纵横探》(1986)、胡经之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1988)、贾文昭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1998)、《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和陈谦豫等学者编的《意境·典型·比兴编》(1994)等书,皆涉及历代有关意境的资料,成书重点放在文献清理。

第四类,在美学研究体系中定位。如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和祁志祥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和郁源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等把意境纳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美学理论的体系中。黄世瑜的《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丁枫和张锡坤的《美学导论》、杨辛和甘霖的《美学原理》等把意境纳入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体系中。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王克文的《山水画意境创造与笔墨理法》、张节末的《禅宗美学》、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王迪的《中国电影与意境》等,则从部门美学理论的体系来看待意境理论。

第五类,部分学者的意境理论专著,如夏昭炎的《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从意境的义界、形态,到意境的创作、鉴赏、源流五个层面探讨意境理论的系统构成。迄今已先后出版的意境研究专著,还包括:刘九洲《艺术意境概论》(1987)、林衡勋《中国艺术意境论》(1993)、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1995)、夏昭炎《意境——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1995)、蓝华增《意境论》(1996)、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2000)、成远镜《意境美学》(2001)等。

第6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字]老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有无虚实 庄子 虚静与物化 得意忘言

老庄及道家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他们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对文学艺术这类人文科学自然也在他们反对之列。但反对归反对,在老庄的著作中,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对中国古代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老子》四十章中曾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三组语言来比喻大的道理玄奥难明。它本不是说明艺术问题,但它接触到了艺术的超妙境界,给予后代文艺创作和理论以深刻的影响。与儒家更多的重视文艺的外部规律不同,道家更多的关注文艺的内部规律。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虽然说的是两种现象,但道理却是一个,这就是建立在他的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上的一套理论。

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就是无和有,虚和实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在老子看来,这种相反相成,是以无和虚的作用更大,所以在他的著述别强调无和虚。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建立在这个思想基础上的两对范畴。

先说大音希声,大音希声的字面意思是“宏大的声音是很小甚至是不能被人所听到的。”综合我们认为,“大音希声”所讲的实际上是音乐元素的有无繁简的问题,“希”是稀少之意,希声就是具体的音符稀疏,荀子所谓“《清庙》之歌,一倡三叹也。”也就是说音乐简单而质朴。

再说“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形与象也是一对既有区别,又相互有所联系的范畴。其中“形”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映象和象征,通俗地理解,可以说就是图像,《易・系辞》说:“象也者,像也。”其中包含着人的想象的成分。他这里所说的是想象之象,因其在人脑中构想,故云无象。实际上老子所说的象应更进一层,指人的想象所生成的图像。所谓无物之象,是比喻言之,并非真的象是无物之象,而是物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所以才说是无形。这也与“大音希声”中音和声的关系一样,是老子有无相生,崇尚简洁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象诗中的讲求含蓄简洁,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有限的文字当中蕴含深厚的意蕴,就得力于老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在诗歌理论对唐人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宋人严羽的兴趣说;清人王士祯的神韵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它艺术形式象绘画,舞蹈,音乐,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中,老子及其后的庄子都以他们的理论产生影响。

二、黑白、有无,虚实相生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又是虚实的统一。他们认为天地间充满虚空,就像风箱、山谷一样。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是这样的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动,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认为任何事物不能只有实,而没有虚。就像盘子因为是空的,所有才能装东西,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绘画美学有很大的影响,“虚实结合”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基础。总的来说:艺术必须要虚实结合,才能表现出生命,才能真实的反映真实的世界。在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中,司空图的“诗品”把虚归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虚就实,“超以象外”就是虚,计白当黑就是虚实相应的美学形式之一,黑色与空白的辨证关系奠定了中国画基本形式法则,使中国画艺术笔墨高度简炼,形成二维空间的画面特色。

庄子的思想很复杂,具体到文艺领域,他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崇尚自然,反对人力;主张无为,反对刻意。这种思想对他的文艺观产生重要影响。

(一)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文艺观

从音乐上的“天籁”,绘画上的“解衣般礴”,可以清楚地看到庄子所追求的是不要人力的合乎自然的东西,所谓“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齐物》)这种追求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很有影响,文学批评史上向来就有重视“自然”的一派,象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的《书黄子思集后》倡导的“如万斛泉水,不择地而出”以及其他理论家所提倡的反对刻意,重视主观兴发,一触即悟的创作主张,都可以看出庄子思想的印记。

(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

与追求自然的审美理想相一致,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他认为,作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与物合一。这样就可以不假人力,直接地再现自然的原始状态,葆有“全美”。

(三)“得意忘言”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可能是“得意忘言”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得到了真意而忘掉了表达它的语言。得意忘言说在魏晋时期由于王弼等人的阐扬而成为玄学和一个重要内容.其后它又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一起,构成一套对言,象,意的完整解说,对古代审美趣味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含蓄,尚空灵,求简洁等一以当十的表现手法起了推动作用。

小结

总之,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影响到后世含蓄,尚简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审美理想;二,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作家所追求的境界;三,虚静的理论对后世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道家的文艺思想由于更多地涉及到艺术的内部规律,所以它有不少思想潜移默化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好尚。

[参考文献]

[1]张磊.老庄思想的美学价值及对中国艺术之影响[J].美术大观,2008(02).

[2]史宏.谈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J].美学大观,2009(07).

[3]李天道.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7篇:老子美学范文

原创传承创新包装设计一、包装设计原创必要性

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充分表达出神秘的东方色彩,同时起到国际传播与交流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所蕴藏着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国人民对一脉相承的五千年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我们应该以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为己任,设计中若能融入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这应是怎样的一种民族自豪感?

在包装设计越来越趋于标准化、普遍追随国外、甘愿做时尚的“尾巴”的今天,设计独特性成为包装设计之出路,创意的重要性让我们意识到走中国原创是必须的;包装设计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原创能力也同样是必须的。

二、原创=传承+创新

中国原创的关键何在?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理解;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五千年文化正是原创的渊源,本文旨在“传承”与“创新”,倡导国粹渗入生活的设计。

1.传承。张授一先生认为:“传统”的“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这里的“传统”我认为叫“传承”更好。“传承”在包装设计领域中,传统美学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我们的设计思想;反之,当今设计思想又反映出民族的审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美不是神秘而不可及的,美是使人快乐的融和体,正所谓“非和弗美”。中国美学的起点可以说是从老子美学开始的,老子美学强调的是具有整体意识“统一的”美,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应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含蓄自然地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抒情形式,“以形写意”,“形神兼备”。由于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而重“传神”,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人或物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这与西方的传统审美、唯美主义是很不相同的。传统审美要求“内敛”,即所谓“含蓄”,与同样倡导的“和”的美学思想的孔子对后世起着深远地影响,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都以“和”字为核心,“和五味以适口,和五色以悦目,和六律以快耳,和天地人才以自适娱心”。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手工器型中就可以看出丰富的“和”的美学思想和颇高的艺术造诣,这些除了表现出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还可以看出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蕴含他们美的艺术构思,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这些传统对美的理解正是我们在当今设计中应该去传承与之传播的。

2.创新。创新系统性强,涉及心理学、符号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要考虑材料、技术、工艺、结构、生产流程、工业工程、色彩应用等可持续发展因素致使产品的制作方式、流通方式、使用与其它方式的改变,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原创设计必须将设计程度从外观造型设计向前推到原理研究,向后推进到产品化、商品化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研究实践。同样以原创为设计基点的教学思路是启发学生建立多角度、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弱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原创设计习惯与方法等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原则、做事态度,抱有远大的志向、开阔的胸怀来进行原创;引导学生开发内心世界的观念与见解表达,由此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时代媒体表现独特创意文化。

在创新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不断地否定自己、尝试体验,如:可以尝试老问题新构想的方法;可以改变组合方式,把原有的形式打散、重组、解构或转化;也可以尝试反方向、悖理的思维方法等。这些多维度多角度的尝试,能激发新的创意亮点,形成独特地包装设计;同时可以在新工艺、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综合实验,寻找最适合传达的表达方式;提倡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综合互补,融台姐妹学科的艺术及技术因素,形成作品独特的原创风格。点点滴滴将汇成创意大海,这些都是培养独特个性、原创能力的可行之路。

三、原创实践,静水流深

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就是中国原创设计成功的典范,他在设计生涯中逐步形成独特风格,具有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他将现代设计的法则、材料和技法与传统的神韵、意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与东方神韵,由此他获得了国际设计界的极高赞誉。浑厚的中华文化是他创作的源泉,潜心中华文化的他如鱼得水般地快乐,中华儿女勤劳谦虚的品性又像静水一般流淌,流深沟壑今天的造诣。

民间美术的乡土气息融入商品包装,那些纯真的艺术亲切感潜移默化了中国百姓,唤起国外友人对神秘东方文化新奇与渴望,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虽然为了适应现代大生产,原汁原味的民间图案受到工艺制作或审美上的影响,但其约定俗成的审美特征仍然铸就民族的审美意趣,这种改变是有限的,浓郁的“民间”味依然保持着芳香,这种“民间”传承与创新犹如千年的酿造,越醇越香。

第8篇:老子美学范文

关键词:自适其适朴素空明羁绊

“自由”是庄子哲学及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通观《庄子》首篇《逍遥游》就会发现它的中心主题便是强调人的自由,强调人的精神活动及生产生活活动的自由。“自由”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自由的审美心理和和带有浪漫特色的审美体验结合的基础上,庄子怀着超越世俗功利的情怀追求美的最高境界――至美。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学者对此众说纷纭,本文将从“自适其适”角度阐发自己在此方面的不成熟见解。

《大宗师》:“若孤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中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顾名思义,“适人之适”即由外物主导自己、役使于他物,不能实现主体自身的自由。与之相反,“自适其适”强调万物自身个性的彰显与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反对由于人为而对万物自由本性的悖逆。《拇》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秋水》也有“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牵牛鼻,是谓人。”的论断。野鸭虽然腿很短,鹤鸟虽然颈很长,但是它们对于野鸭鹤鸟本身的需求来说却是恰到好处的,倘若给他们续腿断颈反而会酿成悲剧;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倘若给马戴上笼头,给牛鼻穿上孔就是人为的行为了,这是违背万物自由本性的事情,是不应该提倡的。《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授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授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祝之,则解衣盘礴赢。君曰:可以,是真画者也。” 《天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之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真画家是在世俗社会中唯一能够保持自己的真性的画家,而不是竭力媚俗取悦统治者的庸人;生病的美人的极富美感的一个自然的动作被丑女一个意模仿后变得“惨不忍睹”。所以对于人来说超越世俗的物欲、保持与自身相适的本真的个性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值得提倡的。

“自然”是庄子哲学一直所标榜的话题之一,也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话题。在这位对自然有着极大的热情的哲学家眼里,他所一直追求的价值也就是大自然。在他看来,最高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而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的自然状态正是庄子所一直向往和憧憬的。《庄子・逍遥游》描绘了一位远离人世、不为外界所扰、与自然融融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大浸稽天而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神人是自由的,与世俗毫无瓜葛,因为她不食人间五谷而吸风饮露,出行不乘车坐撵而乘云气、御风龙,所以她可以自由地“游”乎四海之内外。因为对外物无所待,所以神人的精神是自由的、心灵是不受约束的,所以神人的境界是真正的自由之界,这种境界达到了庄子的追求:他一心要在自然的意义上消除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差异和分裂的痛苦,努力使个人的生存、社会的生存与自然的存在同化为一体,将个体生命与自然的本质融为一体。[1]

人和物都具有自然之本性。对于人来说“自然之本性”也即人作为主体随心随性去生活,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个人意志也是自由的。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不为物质所累,没有精神的枷锁,上文《逍遥游》中的神人正是很好的典范。对于物之“自然本性”庄子在《养生主》中也做了很好的阐释:“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樊中,神虽王不善也。”生活在沼泽地里的野鸡走十步才啄得一口食,走百步才喝得一口水,但它也不希望自己被畜养在笼子里,因为生活在笼子中虽然吃喝无忧、生活舒适但那毕竟是不符合自己的本性的,自己的行动受到了束缚、不自由了,对于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野鸡来说是毫无幸福感的。只有生活与自然中,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生活才是体现野鸡之自然本性的最合适之生活。物犹如此,何况人乎?所以才有《秋水》中庄子拒绝楚王重托的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追求自适、自得,追求心灵的逍遥,渴求摆脱世俗的拖累和羁绊的人格风范[2]再次得到彰显。

“恬淡”是道家文化的特色之一,庄子继承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追求自在的、符合万物本性的最高审美形态――朴素。《天道》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一方面表现为存在状态的本色,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主体行为和心态上的清静与无为。[3]《马蹄》揭示了原始社会人类对大自然所知甚少、与鸟兽共处的状态,也即人类素朴的自然本性状态:“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原始状态的人类有他们恒常的天性,也就是纺织而得到衣服,耕种而得到粮食,这是他们共同之德;人与万物浑一而无偏私,名为按天性放任自乐。……在那至德之世,人与禽兽住在一起,人群与万物浑然不分,哪里知道什么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人与无知之物一样,他的本性就不会离失;人同无欲之物一样,即为他的自然素质;自然素质不变即保持了人的本性。这里所描绘的社会是与被仁义礼制所规定的社会完全不同的一种社会,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人是淳朴的、自由的。这是一种与后世的充满仁义礼制却到处充斥着各种猜疑迷惑、尊卑贵贱、战乱屠杀完全不同的社会,这里的人可以与鸟兽浑然不分更何谈小人君子呢!所以,庄子认为孔子所谓的“礼”是违背人之本性的,是世俗的。庄子甚至贬抑孔圣人“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从主体行为和心态上理解庄子的“朴素”主要表现在清静无为。《在宥》:“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也?”真素朴者无是非之心,无内外之别,无有意之为,无我而自守,与万物混同为一而已。[4]

“朴素”是一种符合万物本性的存在状态,“朴素”是审美主体的一种非有意而为、脱离了人类的矫饰本性的、非被外物所累的自由的的心境,是身心皆处自由状态的审美主体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审美形态。

研究庄子的学者都熟知庄子极力反对世俗的种种丑陋行为,强烈抨击世间俗人的种种丑态。尤以《庄子・列御寇》中对曹商“寡廉鲜耻、卑己求禄”的行为和《惠子相梁》中对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的讥讽最为经典。李天道《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中较详细地归列了庄子所强烈批判的世俗之人的种种“恶行”:为求取功名利禄而丧失本性者;囿于物欲而不自知者;追求感官刺激沉溺于奢侈乐而不能自拔者;媚世媚俗而不自知其愚者……世俗之只图争执结怨,徒然扰乱人心,与心灵自由之境是水火不相容的。266《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

但是庄子不反对自然丑。“自然丑”虽“丑”但是终归是自然的,也即它体现的是丑物的自然之本性。而庄子看中的正是这不受世俗所累的自然本性。《德充符》有云:“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 ,数十而未止也。鲁国智者王骀是个因刑而残缺了一只脚的人,但是跟从他学习的学生却多得可以跟孔子相比;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面貌十分丑陋的人,男人跟他相处时却舍不得离开,女人见了他就要求父母把自己嫁给他。从一个世俗之人的审美角度来出发,季常认为王骀身体有残疾不能算是美的,甚至在心里对其有所看不起之意,所以他很纳闷为什么跟着王骀学习的学生的数量和孔子相似;鲁哀公也纳闷于人们为何倾情于哀骀它如此奇丑之人。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肯定了王骀、哀骀它等人的美在于其内心所具有的本真的美,从而阐释自己“以丑为美”美学思想,即万物只有从自己的本性出发、体现出自己的本性之真、不受累于世俗之功利才是美的。相反,违背自身规律与本性追求所谓的“美”会适得其反,《应帝王》的一则故事正是对此理的极好诠释:“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虽无七窍但不见得就是丑的,而倏和忽为使浑沌与众相同,擅做主张为其开七窍,七窍成浑沌却毙命。因此,在“适”与“不适”之间,智者对美丑的诠释很简单:“适”的即美的!

庄子用超越的心态看待宇宙万物,思考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在与游鱼、野雉、奔马、尘埃等万物感应中,他阐释着自己的“自由”的哲学及美学。他“把人的活动从自我中心的局限性中超,从宇宙的巨势中去把握人的存在,从宇宙的规模中去展现人生的意义”(陈鼓应《》)。他笔下的至人、神人的崇高人格共同之处便是超越了尘世俗事,用一种没有任何物欲、牵绊的空明心境审视万物,从而洞见天地万物生命的真谛及万物变居不定的本性。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5.

[2]李天道.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04.261.

第9篇:老子美学范文

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统一于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上。并且以“美”为最高。而“真”必须是“顺性命之情”的。所以,《庄子》的“求真”也是为了“求美”,无“美”也就无所谓“真”,“求真”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实现不仅是“大美”,而且是最高的“德”、“善”,其“善”是包含在其最高的“美”(大美)之中的。“夫得是(指‘游心于物之初’),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圣人。”(《田子方》),这一“至美至乐”的境界也就是极高的艺术审美境界。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观,主张“法天贵真”,即效法自然,珍贵本真,反对一切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反对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的儒家礼乐思想。庄子哲学思维上“法天贵真”的思想是整个庄子思想的精髓,这对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源

“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所谓“法天贵真”,就是顺应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即自然无为的“道”,这种“法天贵真”的思想表明,《庄子》不仅以自然为美,而且以自然为真、为善。“法天贵真”崇尚道的音乐、自然之乐,崇尚“大朴不雕”的天然美,就是为了否定那些假、恶、丑的世俗礼乐,而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之乐。

“法天贵真”――极度崇尚自然是《庄子》美学思想也是其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源。它认为“无声之中独闻和”、“金石不得无以鸣”,否定“彰声而声遗”的世俗礼乐,肯定“不彰声而声全”的“道”的音乐,极度推崇自然:它借有焱氏之口称颂“充满天地,苞裹六极”的《咸池》之乐,把“天籁”看作音乐的最高境界,更是崇尚自然。

这里表明了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自然。《齐物论》中把声音分为三种:“人籁”、“地籁”、“天籁”,即是指人为的乐音,风吹草动的声音,完全自然的音响。“天籁”就是“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齐物论》),即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各个窍空天然的差异所致,不是其它外部因素。所以“天籁”也就是自然,它是《庄子》的哲学与美学的重要范畴,是《庄子》所提出的最理想的美的形态,是音乐美的最高境界。二是大全。《庄子》推崇“天地之大全”(《田子方》),认为“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齐物论》)。对这几句话,郭象有很好的解释:“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口鸣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转引自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p160)。“彰声而声遗”,其美是片面的,不可靠的,世俗礼乐就是如此,这是《庄子》所否定的;“不彰声而声全”,其美是全面的,可靠的,这是道的音乐特点,是《庄子》所要肯定的。《庄子》认为这种自然而大全的音乐才是真美的音乐,才是至美至乐的音乐。

二、《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1、至乐无乐(天乐)

所谓“至乐”,也就是真正的快乐,在于得到“至美”。而得到“至美”的途径,则在于无为、“心斋”“坐忘”(指在意识中丧失了自觉意识),即忘却自身的得失祸福,忘却世俗的仁义礼乐,与道(自然、无为)合而为一,这就是“至乐无乐”。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乐》)在此,《庄子》说“至乐无乐”其实与老子“大音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至极的欢乐在于‘无乐’”。在《庄子》看来,“同乎无欲,是谓朴素”(《马蹄》),美的音乐是一种与“道”的属性相应的、具朴素之美特征的无声无形之乐,也就是所谓“天乐”。

《天运篇》记有皇帝对北门成谈《咸池》之乐:以四季的变化为主题,奏者用乐音的动态特征,通过强弱大小等力度,音色的高低明暗虚实等特征,着重描写了自然界在季节变化中所体现出来的物种的丰富性、连续性以及主宰自然变化之不可抗拒的力量之美。说其作为“天乐”,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它表现的是自然和谐的主题,是对音乐形象及其特点的描绘,描写了音乐欣赏全过程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正因为此,北门成在听“天乐”时才会感到迷惑不解。

《天运》篇是继《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观乐》后最有影响力的描写音乐审美活动的文章,是最早的见诸于文字的探讨音乐的内容与结构形态、运动形态、音乐的表现力、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崇高感等一系列重大美学问题的文章。《天运》篇对黄帝的《成池》之乐,对演奏音乐的地点、音乐的内容、音乐的演奏形式及演奏效果进行的阐述,更反映了《庄子》理想中的自然而大全的道的音乐思想与美学观。

《庄子》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虚而待物”(《人间世》)、“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化通”(《大宗师》)等命题,要求审美主体忘掉自身、忘掉功利,超越个人的生理感官,用心灵去感受、体验、想像,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合一的自由审美境界,认为音乐的真意不在声音本身,而在于声音之外,如:弹琴就是为了求得弦外之意趣,重视音、意之关系,以心手俱忘、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为其最终目标.并从创作、演奏、欣赏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体现出对弦外之音、音外之意的追求。

2、“中纯实而返乎情”与“民之常性”

主张人复归其自然本性,而摆脱儒家儒制法规的约束。在《缮性》中谈到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乐”时说,“中纯实而返乎情,乐也。”这是以人内心纯朴自然情性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反映出《庄子》对世俗的有声之乐是有所肯定的――认为音乐应该合乎人的纯朴本性,并表现这种纯朴本性,要求音乐表达人之自然情性,而不应拘于人为的礼法。“民之常性”即“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马蹄》)。《庄子》把音乐与这样的人性联系起来,它否定世俗的礼乐,是因为它认为礼乐不合“民之常性”,束缚“民之常性”,使人们“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它肯定某些有声之乐,则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音乐“有当于人之心”,合乎“民之常性”;它提出的“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更是明确主张音乐要表现“民之常性”,明确认为音乐的本质就在于表现人的自然性情。

基于此,《庄子・大宗师》所载子桑“父邪,母邪?天乎,人平”的悲歌在音乐审美中就不但实现了对情的肯定,而且实现了对悲乐的肯定,《庄子・让王》中提出的“鼓琴足以自娱”的命题,则强调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审美作用。

以自然纯真为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民之常性”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第一次把音乐与人性联系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3、“无言而心悦”

在音乐审美中,《庄子》对感性上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听觉感官上的把握给予了否定,因为这种感性的体验与把握缺乏精神上的体验。它认为“须精神之韵,心术之动”、“无言而心悦”,才是真正构成对“天乐”的审美,也就是说要在音乐审美中用心去领悟其玄妙幽微,而不是靠耳目感官去承接感性上的体验。

虽然绝对排除感性体验在音乐审美中的功能作用是不客观现实的。但它提出的“无言而心悦”,亦即重视内心感受的精神性审美愉悦的倾向,对后人有很大影响。这恐怕也是后人重视《庄子》审美思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结语

如果说《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用“至乐无乐”来概括,还不如用“法天贵真”更恰当:“至乐无乐”只反映了《庄子》“无为”、“心斋”、“坐忘”等音乐美学思想消极的一面;“法天贵真”却同时还反映了《庄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它崇尚自然,认为音乐美的本质是表现“民之常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朴素,音乐美的功用是抒性,娱乐人心――这就是《庄子》发展、改造了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