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第1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据统计,集团所属上百家企业年采购总额达300 多亿元,是集团实现降本增效的一个重点。多年来,由于在管控模式和操作流程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架构,在管理水平上也各有差异,因而集团所属企业的采购管理“各唱各的调”,有些企业明显存在问题和不足。其中,在采购模式上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分散的采购模式无法形成采购规模优势,造成采购成本增加;二是分散的物资不足以吸引核心供应商参与竞争;三是与关键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尚停留在初级层面,未注重战略合作关系的培育;四是采购部门设置重复,机构繁琐,人员成本支出较大;五是缺少系统的供应商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导致了集团采购价值最大化难以体现,也直接影响到集团对外采购形象。

2010 年,集团着手对所属企业普遍使用的物资实施集中管理,积极促进由企业分散采购向集团集中采购管控模式的转变,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本文就集团创新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综合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集中采购”是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逐一显现,已无法适应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集团采购管控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集团只有促使企业向“集中采购管控模式”发展,做到“集中渠道采购、规模效应采购”,才能争取到谈判主动权,挖掘供应链内在潜力,凸显采购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使然,也是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1.1 构建科学的集中采购管控模式

集中采购是指由集团总部主导实施,与评估确定的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采购协议,集团总部统一购买、结算或所属企业分别购买、结算的采购方式,分“统谈统购”和“统谈分签”两种管控模式。

2010 年,集团为提升采购管理绩效,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在集团总部层面新增采购管理职能,在集团内推广先进的采购管理方式,同时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效应,以实现采购成本节省和供应商库优化,形成较为统一和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集团总部遵循“统一对外,集中决策”的原则,集中采购需求,整合所属企业优秀供应商资源和技术力量,大力推进“策略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努力实现集团层面采购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以及物资本身特性,集团的集中采购管控工作深入研究物资分类,对不同物资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和操作流程,并形成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采购方式创新,有效地形成全局性或区域性采购框架协议,所属企业遵照框架协议,按照既定规则,直接派发订单,避免重复谈判,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

1.2 健全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采购管理制度是采购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准则。为了提高集团采购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集团先后制定了《采购管理规定》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8 个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管理流程,作为规范所属企业采购工作的约束性文件,同时制定了《采购执行管理办法》和《采购质量管理办法》等4 个采购制度框架,并由所属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通过制定关键、通用的采购管理制度,整个集团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采购管理、运行和监督体系,使集中采购工作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堵塞管理漏洞。采购管理制度建设与集中采购管理工作互相促进,并根据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为集中采购提供制度保障。

在操作流程上,集团实行“集中管理、分级执行”的采购管理策略。对于所属企业通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物资,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进行集团集中采购;对于仅少数所属企业采购的重要原料,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授权一家企业主导协商或企业间组成联合体共同协商,各企业分别执行采购;对个别所属企业采购的重要原料和重大装备,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并牵头成立品类采购策略决策委员会,建立以年度或季度采购策略研讨为主的工作机制,对所属企业制定的品类采购策略进行审核、分享集团内相似采购操作经验,并最终决策品类采购策略,由各企业分别执行采购;对整个集团的战略性供应商,由集团总部实施统一管理。

2 以“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发展”为主导

强化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价值创造者”为定位,以“集中管理、分级执行”的管控模式为导向,以采购运作能力的显著提高为核心,以员工能力与信息技术发展为支撑,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采购管理体系。

集团在其总部完成采购部门组织定位的转型后,建立总部集中采购平台,全面负责集中采购工作,逐步实现集团生产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最终实现采购部门为“价值创造者”的战略定位。随着集团总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体系的逐渐形成,集团的集中采购管控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流程和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采购管控模式的有效落实。

2.1 实施战略性采购,协同供应链运作

战略性采购,是指对企业成本有重大影响以及供应风险比较大的战略性物资进行集中采购。这种采购一般通过协议方式确定供应商,并在双方之间构建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对战略性采购,集团可以供应链管理为抓手,促进采购营销体系规范化,与战略供应商(大客户)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互品“年度框架、季度定价、月度协商”的工作机制;把一批知名的石化设备制造商和化工产品生产商培育成集团的战略供应商群体,全面提升集团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层次;通过建立与战略供应商之间生产计划、需求计划等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定期合作谈判机制。现在,集团已经与中石化、宝钢、神华集团等国内著名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集团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企业为降低物料成本,控制优质资源,获取更多利润,必须延伸供应链,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和管理好上游供应商,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落实和推行规范的供应商动态管理,形成科学的供应商分类机制,有助于提高集团的供应商管理水平,实现对战略供应商的协同合作,为采购工作绩效的提升确立基础。集团协同供应链管理,一是有利于控制供应链上游资源,提高对资源的集中管理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序调拨和合理使用;二是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三是有利于优化采购渠道,获得供应商在技术开发、货款结算、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缩短供货周期、提高生产率、减少库存、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四是有利于与供应商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确保物资持续、稳定供应,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2 完善采购平台,打造信息系统

采购信息化管理(电子采购)是提高集中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是提供完整电子采购解决方案的系统平台。电子采购平台包括寻源和采购两大功能,其中寻源包含寻源管理、合同管理、支出分析、供应商管理等功能;采购包含采购执行、主数据管理、电子审批、采购目录管理等功能。采购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网上电子竞标平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竞价平台只是一个提供供应商网上竞价的采购管理平台,它仅实现了电子寻源的一部分功能。采购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满足采购订单和审批,还要满足采购寻购需求、招投标管理、网上电子寻价、供应商管理、合同模板规范等功能,通过IT 系统达到一系列战略目标:即统一规范标准采购流程;削减物料、服务的采购成本;完善统一合同模板等。管理流程和标准制定工作与集团ERP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集中采购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所属企业提高日常经营管理效率、发挥集团管理的优势、简化采购流程、节约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而且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采购流程中的使用部门、供应商、采购部门、财务以及审计等部门,通过网络平台对采购项目的审批、文件的审核、信息的、供应商报价、监管部门的监督等实行全程电子化操作。通过采购流程的严格规范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实现集团采购资源共享、成本控制、采购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升采购执行的合规性和运作效率。

2.3 掌控资金流量,增强控制能力

资金流是采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流顺畅,是采购商务流、物资流、信息流有机整合和高效运作的关键。掌控资金流,实行集团统一财务结算,可增强集团的控制力,使采购资金得到最大限度利用,降低财务费用,并可形成经济库存,减少采购、仓储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减少库存积压,缩减所属企业供应部门相关人员,实现集团对物流的有效控制。目前,在采购资金方面,集团已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或分别)结算”;还将在物资储备方面,实行“分类管理”,根据物资特点及供应渠道分类储备。

2.4 加快人才培养,推进专业采购

优秀的采购人才是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加大对采购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能有效保证集中采购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集团所属企业涉及业务及生产产品覆盖面广,采购物资品类多,专业化采购管理难度大,对采购人员要求较高。实施及推进集团集中采购,必须有专业化团队的有力支撑。

集团应把系统内的专业采购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和高效使用,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实现采购的专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提高集中采购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2.5 规范采购行为,加强有效监督

集中采购管控模式从制度上解决了计划权、采购权、使用权三权分离问题,使采购、计划、质量、财务和使用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同时监审部集中加强对采购工作的定期或专项监审,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的集中采购监督体系。只有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反腐防变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采购行为,加强采购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才能有效防止采购领域腐败的滋生。

集团采购部将建立起集中采购的“供应商和价格变化通告机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到采购相关环节,促使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开展,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集团采购部对所属企业提报的年度和季度需求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求规格的完整性,发出紧急寻购的次数进行记录和考核,积极促进采购规格标准化和采购量向集中采购供应商集中;加强对资金计划、支付凭证及支付过程规范性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集团采购部在集中采购活动中,接受所属企业对采购渠道、协议条款等方面的监督,使集中采购工作得以良性循环发展。

3 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集团以电脑等8 个品类集中采购为试点,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通过对所属7 家试点企业217 家供应商的综合评估,最后入选集中采购供应商为37 家,涉及集中采购金额2 453 万元,预计节约金额566 万元,节约率19%。

集中采购规避了传统的单个企业孤立采购的劣势,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的直接成本,增强了采购方势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集中采购的间接成本的降低,则体现在企业采购人员的精简等管理成本的降低,体现在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的效率提高。另外,集中采购缩小了一些不规范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给予一些优秀供应商企业更大的成长空间。

4 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集中采购是对现有分散采购模式的一次改革,在采购体系的构建、企业的认同等方面,必然会遇到新的困难和阻力。要切实解决问题,需抓好四个“关节点”。

4.1 高层管理者全力支持

集中采购工作本身就是集团中央集权的一个举措,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所属企业出于某种利益考虑而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抵制”,这就要求集团采购部门要具备较高层级的管理职能,因此集团领导要给予集中采购部门充分的支持和信任,确保集中采购工作顺利推进。

4.2 设计考核制度保证“采购时效”

“采购延误”问题是集中采购推行过程中企业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但这并不是集中采购本身固有的问题,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是集中采购影响力不够,企业采购部门对集中采购的运作程序了解不够,集团与所属部门的采购接口不够完善;有的是供应商接单和供货等问题;有的是企业计划性不强或一些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过长、方案反复修改等原因造成,对此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并采取严厉的考核制度,努力杜绝时机延误问题。

4.3 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集中采购意味着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资金使用的自由,必然触动一些企业和部门的切身利益。

在推行集中采购过程中,个别企业往往强调自身的独立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或以集中采购周期长、效率低、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产品等借口规避集中采购。个别企业对局部利益的过分强调和放大,必然会导致集团整体利益受损和失衡。集团在推进集中采购过程中,需要企业树立全局意识,强化一体化理念,着眼集团利益最大化,努力实现企业局部利益与集团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

4.4 大力宣传采购管理制度的改革

目前集中采购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基层企业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对集中采购的认识理解问题。个别企业领导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采购管理制度的实质内容,在一些问题上“人云亦云”,对集中采购工作进行不切实际的指责,一定程度上给集中采购的实施带来了难度。要通过集团相关媒体报道、通过相关会议或举办学习班、培训班,提高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的认识和执行制度的能力。

5 结语

第2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集中采购;审计分析;操作规程;询价;协议供货

集中采购,作为会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各行会计财务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的调整,其内容日趋合理,对各核算主体业务指导的操作性加强,但实际中,对于地市中心支行,因人员构成、职责分工、观念等因素影响,集中采购业务操作流程仍未实现标准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各行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行会计人员配备方面的差异。本文将对近年审计实践中可能涉及的、典型的部分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一、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零星采购的异同分析

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同属政府采购范畴,组织、实施中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强调内部控制有效性、采购方式合理性,零星采购不在政府采购范畴,程序简单,限制少;相比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有明确的采购目录及标准,根据采购项目及标准,划分各级机构权限,实施中注重计划、统计分析,更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采购作为集中采购的补充,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一定限额以上,由需求机构实施,强化对其他重要项目采购资金管理、控制。

二、集中采购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1.单位层面。目前,大部分中心支行实现了财事权分离,由会计财务科承担会计管理职能,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科技科、人事教育科、货币金银科等部门承担相应的事权审核职能;但实践中,个别行财、事权部门未实现相互制约,典型表现为后勤服务中心具备财务费用审批权,集中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丧失。

2.职责分工层面。不相容岗位分离是集中采购内部控制环节的又一风险点。对于地市中心支行一级,因人员等因素制约,一般未设立采购中心,普遍表现为会计财务科、后勤服务中心在采购实施、评标、验收环节职责划分不清,流程未实行标准化,管采不分离,不利于相互制约。

三、集中采购管理

1.需求调查、统计分析。实践中,通常,需求部门在报送采购目标的核心技术规格、参数方面会出现定位不精确的情况,或直接指定某款产品,且市场调查止步于价格比对层面,不利于实现资金高效使用;同时,日常使用环节,未建立在用商品、服务的维护档案,对其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反映其优缺点,供今后采购参考。需求调查、统计分析不完善易形成需求与实际背离,表面节约费用,使用周期内受维护成本高、故障多等因素影响,资金实际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2.采购方式选择。审计实践发现,多数中心支行采购中,或者在采购档案中表现的多为询价方式,部分标注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的项目,因其操作环节缺少成立谈判小组、谈判记录、正式标书等要素,实质上也是询价方式,这反映出一方面可能由于时间紧、竞标和谈判成本过高而被迫采用询价方式实施采购;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对询价方式适用的范围尚不完全清楚,认为询价简便易行,进而任意使用该方式进行采购;竞争性谈判的特点是因行业标准不一致或有差异等因素,不能直接取得报价,需要供应商详细描述所售商品的性能、参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报价,供采购方选择,但实际中,会计财务人员往往忽略了这一实质特征,为满足采购多样的要求,将本应划为询价的项目定义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作为公开招标的补充形式,执行中应重点关注标书的全面性,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3.典型采购项目实施。耗材类商品采购方面,因其种类较多且需求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多数中心支行对大额耗材支出采用询价方式采购,面对紧急、小额需求时,选择直接购买,该行为属于零星采购,与制度要求不符。

车辆加油、维修保养、保险采购方面,多数中心支行在油料采购方面,仅与谋加油站、公司签订一份协议,未针对具体情况就采购事宜进行例外、事前约定,实际执行中出现未在协议公司加油的现象;维修、保养方面,多数中心支行通常只与当地1家汽车维修公司签订定点维修协议,实际执行中,进口车在协议公司无法维修,便交由品牌授权机构维修,与机动车管理办法相违背;定点维修并非要求仅可在一个固定公司维修,而是应将机动车分类,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维修、保养机构,提高机动车养护水平;机动车保险采购中,多数中心支行对保费金额、投保项目进行推敲,通常直接选择与知名财险公司缔约,而不关注具体的条款约定、赔付标准,在极端情况下机动车事故的出现易诱发大额免赔、自担风险的情况。如各保险公司在三者险赔付方面,针对责任比例与赔付的约定不同,共分为A、B、C三类,其具体表述存在明显差异。

2015-2016年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文件要求分支行下载采购目录,实践中,部分机构仅将该文件直接提及的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计划,对政府采购目录中投影仪、扫描仪、计算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会议音频系统、服务器、钞票处理设备等未予以关注。

4.公示。集中采购涉及的公示主要是采购年度结束后,对本年采购情况以适当方式公开的情况,分支行在该环节因时间、恰当方法等原因,多未能较好执行。

四、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常见、典型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完善内部控制,全面实现财、事权分离;调整职责分工,将不相容岗位分离;根据日常采购实际,改进、完善操作规程,规避随机风险;其次,改进需求调查、统计分析,由需求部门综合成交价格、使用年限、维护费用、便利程度等因素,提出备选方案,再由会计财务部门结合本年、历年预算,兼顾项目特点,选择合理采购方式,交后勤部门实施;同时,应追加使用周期养护情况作为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在相似、相同采购中作为参考,从根本上实现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再次,在采购项目认定、方式选择上,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及分行、省会中心支行下发的集中采购文件,及时调整、修订本行实施细则,明确项目、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中,耗材等项目具有在一定期间,规格和标准不变,采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实行定点采购、协议供货应为最佳采购方式,但该方式下的供应商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考虑公开招标费用、人员不足等因素制约,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 93号)中“应当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或各省市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定点采购供应商或电子商城中选择”的建议,从中央国家机关或所在地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处采购,继而降低费用、减少舞弊;同时,通过登陆政府采购网,利于分支机构实现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认定、预留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目标实现。

机动车保险采购应综合报价,赔付标准、方式以及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最大限度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客观要求,选择出具A类条款的保险公司较为合适,其代表为人保财险;机动车维修保养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如,运钞车的维修保养,介于其用途特殊,可定点运钞车制造厂商指定维修点;其他车辆可视情况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如,针对进口车应优先选择品牌4S店,合资、国产车应综合考虑技术水平、服务价格等因素选择定点维修机构;当然,也可选择政府公务用车指定维修厂作为定点机构。

公示环节的操作需要会计财务科人员综合采购价格、数量、使用人等因素,合理选择公示范围,对涉及敏感信息的部分可以选择备案、报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审核的方式不公开;公开是采购完成的后续环节,是否可以合理公示,一方面需要会计财务科汇总采购数据、分析后商定;另一方面则由集中采购的方式决定,如,机动车维修、耗材等日常支出频繁、金额较大的项目,选择地方政府协议供应商、摘录其公示信息可减少工作量,该方式下,会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责任相对较轻。

集中采购的实质要求是在会计财务科统筹全行资金,在期间连续、资金有限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各行因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素质差异,所选择的方式也不会完全一致,但都应以计划、有效节约、连续可行为基本操作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银发〔2010〕21号).

[2]《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银办发〔2007〕1号).

[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3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中央单位或人员在集中采购方面法治意识淡薄,未牢固树立依法进行部门集中采购的理念,未牢固树立依照预算法及有关法规进行预算管理的理念,没有把思想认识和行为统一到遵守部门集中采购的有关法规上。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中央单位作为采购人,应当依法实施集中采购”,以及“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内设机构牵头负责政府采购工作”,但有的中央单位没有区分和明确部门采购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各自职责和工作要求,导致有的主管单位不想管、不认真管,有的主办单位不会办、不认真办,有的使用单位不学习、不执行有关规定,自行其是。

(三)法规制度不完备《政府采购法》颁布施行已10年,《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实施时间也将近10年,但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未能认真总结政府采购的经验,即使制定了《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尚未正式稿。再者,《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间的矛盾、不协调之处明显存在。应从制定法律法规的高度,对中央单位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提出明确要求,进行顶层设计,作出内在逻辑一致、协调的规定。

(四)程序行为不规范有的中央单位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一套规范的政府集中采购程序,导致这些单位的部门集中采购过程出现不符合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类别、限额、方式和制度规定的行为。如,采购方式选择随意性大,存在把关不严、放宽标准的问题;再如,采购程序不严密,擅自简化采购程序,缩短采购周期,不按规定政府采购信息或采购信息不公开,搞地区保护和行业封锁。

(五)检查问责不严格《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权授予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更是明确规定“财政部应当依法对中央单位、集中采购机构、供应商执行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主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但在部门集中采购的实际工作中,两法规定的管理办法和检查制度得不到切实执行,对违反政府采购法和有关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和腐败行为的典型案例进行查处通报力度不到位。

二、审计促进完善中央单位实施部门集中采购制度的思路

(一)审计目标对中央单位实施部门集中采购进行审计的目标是,审查部门集中采购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揭示违反部门集中采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的行为,分析部门集中采购制度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部门集中采购的意见建议,推动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和政府采购行为的改进,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部门集中采购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审计的重点内容1.审查部门集中采购预算和计划编制执行情况对于部门集中采购预算,应重点审计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依据当年的《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以及《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规定,编制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要求;预算是否严格按照采购目录分类编报,是否明确规定了商品或劳务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和采购时间;预算编报范围是否全面、完整,预算资金来源是否合理;有无超过采购单位真正需求,多次重复采购、提高采购规模的问题;预算过程中有无任意追加或削减预算的现象,以及有必要追加或削减预算时是否能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审核批复;年度中的临时性采购是否合理,是否履行了相关程序;年末预算结余是否仍能用于规定用途。对于采购计划,重点审计部门集中采购计划编制是否以年初批准的预算项目为基准,并结合采购目录和采购具体需求情况编制;是否“按照项目构成、使用单位、采购数量、技术规格、使用时间等内容编制具体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编制的填制申报是否规范,申报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计划、超计划采购的行为。2.审查中央部门集中采购范围政府采购项目应属于当年年度的《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范围内的集中采购品目和采购限额标准以上项目,据此要重点检查部门集中采购是否严格按照国务院当年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部门集中采购目录规定的范围执行,采购的范围、规模、数量、品种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擅自提高或降低采购标准等。3.审查部门集中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策集中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其中,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集中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审计人员要对具体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采购方式符合相关规定与否,是否存有擅自改变采购方式尤其是规避公开竞争的问题,特别是要审查是否存在将公开招标方式改用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其他采购方式的问题。对于改变采购方式的,需要审查是否能严格报财政部进行特殊审批等。审计人员还要审查有无利用法律规定范围外的方式进行采购,并要分析采购方式选择不合法、不合规的具体原因和实际影响。4.审查部门集中采购程序采购程序的审计主要是依据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对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机构的委托、采购方案的制定、采购信息的、招投标环节和合同的签署、采购标的的验收和采购资金的支付等环节的合规性实施程序上的核查。具体讲,审查部门集中采购是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及诚信原则;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规定在相关媒体上公布;是否按规定制定集中采购的具体操作方案,能否按方案的内容真正实施;所采用的集中采购方式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是否在财政部专家库中抽取专家,专家行为是否能恰当履行职能,是否与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有不正常来往;是否能按合同履约验收货物和支付款项职责,出现纠纷能否恰当处理。要重点审查招投标活动,确定是否存有暗箱操作等情况,是否有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的围 标、串标、陪标行为,是否存有招标者事先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甚至内定中标者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伪造、变造投标资料骗取中标的行为。5.审查部门集中采购合同包括对部门集中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的核查。审查是否出现未按约定时间和程序签订采购合同的情形,是否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是否未履行规定程序而变更合同,是否存在不能正常执行合同的违约情况,是否存在为满足合同执行而虚假验收等情况,是否能恰当处理合同履行中的纠纷违约事宜以及供应商申诉与行政复议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6.审查部门集中采购当事人的资质包括部门集中采购机构资质、供应商资质和评审专家资质三方面。审查有无不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参与部门集中采购活动的问题,有无不具备资质的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活动的问题,有无不具备相应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评审专家进行评审的问题。7.审查部门集中采购的电子平台包括对部门集中采购电子平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与运行的效果进行审计。具体要审查评价电子平台的设计是否做到功能齐全、完备;运行是否高效顺畅;使用是否有恰当授权;采购信息甚至下一步有望实现的网上开标、网上评标是否能通过部门集中采购电子平台公示;是否能通过电子平台及时了解、监控部门集中采购过程,尽可能实现“阳光采购”。8.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包括审查部门集中采购的内控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严格执行;是否根据部门政府采购实际情况制定;是否能全面规范政府采购工作;设计是否科学,以及采购部门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政府采购会计制度。对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审查,包括审查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二级预算单位以及公证机关、审计部门、纪委监察部门等是否切实负责起本部门集中采购的管理职责和所监督的部门集中采购环节的职责,是否根据法律法规对部门集中采购所涉及的本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恰当的检查督促,是否形成监督检查的合力,是否对集中采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9.审查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绩效应从绩效审计常用的“3E”上进行审计。首先是经济性的审计,审查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价值是否实现最大化,所购财产物资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审查有无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的现象。其次是效率性审计,审查所采购的财产物资、办公设施及劳务是否必要,是否明显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最后是效果性审计,审查部门集中采购制度的推行是否可以真正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部门集中采购的效益是否达到预算预期的效果甚至更好,以及《政府采购法》要求的效果是否达到,即政府采购是否“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第4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采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1-0077-06

一、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公司原有采购模式

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公司于1958年组建,先后经历了大规模的三次扩建,拥有50余年的建厂历史。2002年根据国有企业改制及相关部委要求,成立了集团公司。公司初始资产规模167亿元,员工6 500人,公司原有的采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公司内部采购部门设置重复,机构繁琐,人员成本支出较大。

2. 各采购部门采购方针、规则不统一,无法对外统一采购,供应商对同一公司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产品供应,造成公司对外采购形象降低。

3. 各采购部门对于同类货物的采购,不能形成统一标准规格,造成货物的价格混乱,货物的售后、维护、维修工作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4. 由于是分散采购,不能形成采购的规模优势,造成采购的成本增加,同时分散的货物由于不具备规模优势,不足以吸引货物的核心供应商参与竞争。

5.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没有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供应商流失或变更情况较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作。

6. 与关键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尚停留在交易层面,未注重深层次合作关系的培养。

7. 供应商的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还未形成。

8. 公司采购部门、采购人员的采购专业能力水平较低,采购活动具有盲目性。

二、建立并实施集中采购改革模式的原因

2003年6月,继集团公司成立一年后,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集团公司成立了集中采购部,实行集中采购的采购

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显现,已经不能适应集团化公司飞速发展的需要,采购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 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乃至销售整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成本,采购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获利情况。

3. 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采购管理活动,合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以有限的资金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在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 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

采购存在“利润杠杆效应”,正是这个效应的存在才使得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想方设法在采购上下功夫,为企业“挤”出更多的利润,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采购部门越来越受到这个微利时代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们的重视。

5. 集团化公司的集中采购相对传统分散采购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的人工、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具体成本降低如图1所示。

6. 集中采购主张集中、规模,这正是高层管理者中央集权管理的一个方面。

三、某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的探讨

(一)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思想的建立原则

1. 集中采购工作是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之上。国有集团化企业的特点是使用国有资金因而必须坚持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之上,既要符合国家、部门行业的行政法规也要符合地方政府的属地化管理要求,坚决避免违背法律、法规现象的出现,并合理应用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如集团建设用电梯的集中采购,下属企业受属地化管理限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此类项目必须按地方标办进行招投标,从而阻碍了集团内部的跨区域整合。而解决的方法就是根据法规规定采用国际招标进行整合采购,同样也达到了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

2.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建设初期采用“管采一体”模式,成熟后逐步进入“管采分离”模式,充分体现服务的意识。“管采一体”是政府采购中心组建初期的模式,也是集团化公司集中采购制度推行的必由之路。由于集中采购的推行涉及到集团内部多种利益、权利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受到阻碍。因此在推行初期一定要具备高级管理职能才能顺利推行下去。但是这种“管采一体”是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工作机制,存在“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的可能,所以“管采一体”只应是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部门成立初期模式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初级阶段。在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部门正常运行后就要实行“管采分离”的模式,“管采分离”可以充分体现采购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供应商的充分竞争,发挥集中采购的最佳效益。

3. 集中采购项目内容根据帕累托分析法及“二八原则”进行确定。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分类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主要、次要和一般项目,从而有区别地确定采购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见图2)。而“二八原则”也称为“80/20效率法则”,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即20%因素往往决定事物80%的结果。这一原则表明,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而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故亦称为“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即集中采购只需要控制20%的采购项目品项总数,但是其累计采购金额可以占到整个集团总采购金额的8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八原则”。

首先,收集集团各下属企业年度计划,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并计算,如计算同类项目总采购金额,同类项目数,占总采购金额的百分比等内容。第二,制作ABC分类表。用大排队的方法将全部品目逐个列表并按采购额度的大小,由高到低对所有品目顺序排列;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2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的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30%的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如果品目数量很多,无法全部排列在表中或没有必要全部排列出来,可以采用分层的方法,即先按采购额度进行分层,以减少品目栏内的项数,再根据分层的结果将关键的A类品目逐个列出来进行重点管理。第三,以累计品目占总品目的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销售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根据ABC分析表中的相关数据,绘制ABC分析图(如图2所示)。第四,根据ABC分析的结果,对A类产品即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2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左右的物品作为集中采购项目品目的目标。第五,对所选集中采购项目品目的目标进行筛选确定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

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及“二八原则”对集中采购项目进行确定有利于把握住集中采购的主线,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降低成本效应,减少集中采购实施的盲目性,减少采购工作量。

4. 加强集中采购的廉政管理。由于集中采购部门成立初期是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工作机制,大规模的采购项目容易滋生腐败,为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集中采购工作的每个环节是在公司纪检部门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采购人员签署道德行为约束文件,坚决避免私下与供应商接触;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减少人为弹性操作,完善集中采购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要求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项目进行合规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实施监察和查处,切断腐败滋生的土壤。

(二)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组织体系的构成

2006年2月由笔者参与制订的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出台,该体系借鉴了多个国内外大型企业集中采购组织体系案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规定部分、支持规定部分、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具体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1. 管理规定部分。管理规定部分是集中采购体系文件的主框架,约定了集中采购的管理权限、集中采购的范围标准等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文件组成:

(1)采购管理规定――约定了集中采购的地位及各部门的管理权限以及所有体系文件在集团范围的合法性。

(2)集中采购管理手册――其下面三个支持性文档分别为工程限额采购实施细则、设备物资采购实施细则、服务采购实施细则,主要约定了集中采购的范围、实施方式等内容,对工程采购采用限额管理的方式进行即达到一定约定额度就要进行集中采购;对设备物资的采购采用目录管理的方式,每年度采购部门会依据集团年度计划出台设备集中采购目录,所有在目录里的物资设备项目都要进行集中采购;对于服务采购除采用目录管理外还采用限制性采购方式进行,即采购部门会出台限制性采购项目清单,该清单每年度不作调整,始终作为集中采购内容,采购部门会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用户或集团范围内的成员企业只要对供应商发出订单即可,如办公用品、办公电脑的采购。

(3)自主采购管理手册主要约定了不需要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内容,虽然不需要进行集中采购但是集团范围内的成员企业仍然要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法规政策和集团的集中采购政策制定自己企业的采购体系文件,集团的采购部门对成员企业的自主采购有审核、指导、监督的权利。

2. 支持规定部分。支持规定部分主要是对集中采购的过程进行支持和规定,该部分是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法规并融入集团集中采购的指导思想制定的,主要分为供应商管理规定、采购谈判管理规定、招标管理规定、采购绩效管理办法。特别是在采购部门成立初期,这些支持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约定了集中采购的客观程序,避免集中采购人为因素的操纵,阻挡住腐败的滋生。

3. 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采购管理公约,它从法律的角度使集中采购在全集团成为可能,在公约中有成员企业法人签署授权同意将本企业的工程、物资服务等采购交给集团公司采购部门,为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基础;第二部分是商业道德和商业行为准则,主要约束采购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采购权人员规范廉洁的进行采购工作,同时以公开信的方式向供应商提供投诉渠道,接受供应商的监督。

4. 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主要是为集中采购、成员企业的自主采购提供标准化文本模板,将采购活动统一标准,避免风险,提高效率。

5. 集中采购组织体系的构成。某集团化公司集中采购组织体系(资产管理采购部)于2003年6月建立,建立初期的集中采购部门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其管理职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集中采购能够在下属成员企业内顺利推行,此时集中采购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2005年在集中采购的思想已经被集团成员企业接受,集团对原有的集中采购部门进行了改制,新的集中采购部门(采购中心)功能定位于服务,充分体现了“管采分离”的思想,有效避免了腐败的滋生。新的采购体系组成如图4。

以上对某集团化企业的集中管理体系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即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了集团企业集中采购业务功能对接,落实了集团集中管控原则。虽然上述集中采购体系并未十全十美,但其克服了传统的单个企业孤立采购的劣势,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采购方的势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组织为了加强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而演变的必然结果。

(三)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所产生的效果

1. 规模效应。集中采购工作将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同类的项目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应、规模优势,相对于零星的分散采购在价格和服务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经过统计,集中采购项目的资金节约率平均为10%,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如笔者所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某围界项目,集中整合后的围界数量达到了近100km,如此之多的数量吸引了众多围界供应商的竞争,最终中标厂商的围界单位延米的报价为328元人民币,比集团下属成员企业400元/延米的采购价格便宜了18%,节约采购成本720万元。如果按照采购的杠杆效应即假设一个企业的销售净利润率为10%,那么它需要7 200万元的销售额度来实现这个净利润。

应该说集中采购突出的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集团整体运行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

2. 经验效应。集团的采购部门作为一个集中部门,归纳总结了大量集中采购信息和成员企业的采购信息,这些经验信息在集团下属成员企业或集中采购过程中达到共享共用,既能作为采购过程中的依据,同时也可以成为谈判过程中的“重要武器”。如笔者所在某国有集团企业集中采购部门在对某下属成员企业扩建航站楼行李系统直采谈判(已经有相关行政管理的直采批复)的过程中,由于直接采购只有一家,无法形成充分竞争且工期又迫在眉睫,而这些不利因素已经被直采厂家掌握。下属成员企业在与直采厂商先期接触过程中感觉谈判压力很大,直采厂家一再强调原材料涨价、相比较国外同类产品便宜很多等因素,价格方面明确表示不做出让步。集团集中采购部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利用集中采购信息经验互享的优势,先后从集团其他成员企业调来该供应商投标其各自企业行李系统的投标书,并与该成员企业扩建工程行李系统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聘请了国内行业享有声誉的行李系统专家进行咨询,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与直采厂商进行正式谈判的过程中,直采厂商看到这些资料明确地反映出自己的利润、成本结构情况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报价的确是高了,最终该直采项目价格从6 292万元人民币降到了4 928万元人民币,价格降幅达到了22%。

经验效应另一个效果还体现在规范采购程序输出方面,集团范围内的下属成员企业采购程序特别是招投标程序参差不齐,集中采购部门将这些程序总结归纳成一套完整的采购程序,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投诉和不公正的现象。

3. 品牌效应。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往往在国内占有垄断或很重要的地位,其品牌在很多投标厂商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下属成员企业采购的很多情况依托于国有集团化企业的品牌往往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如笔者所在某国有集团企业下属成员机场扩建跑道全向信标仪、测距仪的采购谈判过程中,被采购方明确如果出示与集团的隶属关系,可以请示其亚太区总部给予更大优惠幅度,正是利用集团企业这个品牌,下属成员企业采购到优质、低价、高服务的产品。

集中采购的规范程序、规模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品牌,由于集中采购程序严谨、采购量大、公平竞争,很多供应商都愿意进行长期合作,而不愿意丢掉这个“大用户”,通常这种情况也是采购部门在进行谈判的筹码,为了获得长期合作或者给用户一个良好“印象”,供应商往往会在货物价格上“忍痛割爱”给予让利。

(四)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实施过程的困难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是一个较为新生的事物,在集中采购工作推行的过程中,在体系的构建、成员企业的支持、集团领导、员工的认同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在:

1. 集中采购需要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集中采购工作本身就是集团高层管理者中央集权的一个举措,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下属成员企业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而进行各种方式的“抵制”,这就要求集中采购部门要具备较高层次的管理职能,同时集团公司的领导也要给予集中采购部门充分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这样集中采购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2. 集中采购的时效性。通常采购的时间效率延误问题是集中采购推行过程中下属成员企业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是集中采购本身固有的通病,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地方、行业及集团公司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根据国家招投标规定表述去到开标的时间必须是20天),这种情况造成集中采购时间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的延误,但是国家、地方、行业及集团的规定是为了体现采购过程各个方面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原则,必须要坚持遵守。

(2)下属企业部门计划性不强,一些项目仓促上马而另一些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过长、设计反复修改,造成项目集中采购时间压缩、项目执行时间紧促,从侧面容易造成集中采购时间效率延误印象。

(3)下属部门项目前期编制采购需求的能力较低,致使采购需求标准不能达到集中采购要求的技术标准,需要反复修改确认,从而延长了集中采购的时效性。

(4)下属部门采购倾向性较重不利于项目采购的平等竞争,为达到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采购部门需要反复沟通,必要时还需要使用强制手段进行修改,可能会引起下属部门不满,同时也会造成采购时效性的延误。

(5)集中采购的影响力不够,集中采购在下属部门程序化运作还不够深入,与下属部门的采购接口的还不完善,集中采购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集中采购意味着对成员企业资金的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成员企业资金使用的自由,必然触动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切身利益。在推行集中采购过程中,个别成员企业往往强调自身的独立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或以集中采购周期长、效率低、买不到自己心目中的产品等为借口,规避集中采购。个别单位局部利益的过分放大必然导致集团整体利益的失衡受损。集团在推进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各成员企业有全局意识,力争实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有机结合。

4. 对集团采购管理制度的认识问题。目前集中采购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采购单位对集中采购的认识理解问题,其中关键又在于各采购单位主管领导的重视与否。个别成员企业的领导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采购管理体系文件的实质内容,在一些问题上人云亦云,对集中采购工作进行不切实际的指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集团的集中采购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5. 资产管理标准的缺位导致采购需求的盲目。由于公司原有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造成需求部门在前期立项以及提出具体需求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对需要的具体参数及功能没有参照标准或标准不统一,采购需求在设计时常出现超出实际需求的现象,盲目追求高性能、多功能的进口产品。这样的采购需求往往直接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尽快开展和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标准化是科学的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的采购工作的需要。它将对采购工作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虹,邓溯锐[J].情报杂志,2004,(1).

[2]周金泉,刘兆峰.现代公司治理权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3]储奔,王晓宇.自我管理团队:概念、成功关键要素及其应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4).

[4]钱东人,朱海波[J].商业研究,2004,(15).

Discussion on the Centralized Purchasing Model in the State-owned Group Enterprises

Chen Hongquan1, Zhao Meng2

(1. Technical Purchasing Department,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l; Airport Stock Limited Company, Beijing 100621, China;

2. Finance Department, Hebei Publish Group,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第5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集中采购

引言

在竞争日益白炽化相激烈化的现代社会,企业想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取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以扩大利润空间,必须在压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方面做出努力。集中招标采购是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持续挖掘物资购领域降本潜力、提高效率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防范质量风险、保障应急供应、服务生产建设需要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成为大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

1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优越性

1.1采购成本的降低

大型施工企业实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可以大大降低采购成本,而采购成本的降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一是整合采购部门,实现集采人员统一培训提高,同一个物资采购品种专人负责,统一建立资源渠道,减少部门交叉采购、人员重复配置;二是整合配送流程,实现集中采购,分散供应的专业化。采购、供应分开独立操作,有效杜绝腐败增加采购成本的同时提高供应服务质量,强化集采推行的可行性。

1.2谈判力量的增强

在以往的分散采购模式下,企业各个部门各自采购所需物资,分别与供应尚进行谈判。此种模式既增加了交易和磋商成本,而且在谈判中不存在优势.规模化的物资采购而形成的买方市场,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又可以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集中采购加强了企业的议价能力,除了采购价格本身外,还能取得较好的付款期和交货期。较长的付款期和准时交货,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通过对存货管理的整合及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存货信息做到实时更新,可以进一步降低存货,加快资金的周转。

1.3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也是控制生产费用、保证成品率和良品率的有效手段。在集中采购的模式下,不断建立健全战略供应商名录,加强合作,实现可靠渠道采购、规范化的原材料质量规格及其检测方法,可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和认证,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2大型施工企业推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建议

2.1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的计划性

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是实现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集中管理,解决集中管理与集中供应矛盾的基础,因此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物资定额计划和物资及集中管理计划,为了确保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遵循以下三个计划原则:准确性和代表性,这需要依靠长期的物资集中采购经验和积累的物资定额资料以及相关统计报表等实现;可行性和预y性,建立的采购计划要积极稳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对于一些突发的情况能够有一定的预测,并建立计划备案;物资定额编制的完备性,物资定额不仅包括单项物资定额,还包括与之相应的综合定额以及主要的物资材料、相关信息和辅助材料等。在物资定额的过程中,应当对以往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要把计划周期内生产技术变化、市场需求因素等考虑在内,确定准确的物资需求定额。

2.2推行动态化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的最终目的是降低采购的总成本,如果一味的为了集中而集中,则失去了集中采购的真正意义,因此在集中采购模式中面对各种突况应该加入动态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如果需求计划提报时准确性较差不能完全覆盖同类物资的不同型号,可将该型号物资根据历年的需求量给予估算。并在招标前给予应标供应商以明示,将数量不确定因素综合考虑到报价中,实际采购量以双方订单为准。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紧急或特殊情况,物资需求型号不在集中购范围内,如果再次进行招标则耗费时间长,不能迅速解决生产供应,这种情况可以邀请已经确定的集中采购中标供应商对该型号物资进行小规模谈判,价格参考中标物资型号中标价,第一时间解决现场生产需要.集中采购目录也可进行动态调整和细化,根据物资的需求情况将物资划分为定商定价式采购和项目定量采购,定商定价式采购在年初进行,根据年度计划及历年需求量给予预估数量。定量采购项目需等待项目计划落实后启动,若定量采购项目只涉及一个分公司,不具备集采条件优势的,也可将该物资临时调出集中采购目录或授权分公司进行集中采购。

2.3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是企业有序运行、依法合规管理的基本保证。要在认真分析以往集采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为集采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要健全和完善集中采购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管理,强化监督,严格控制设计指定、用户指定、提前实施等现象。根据采购实施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制度和流程,加强供应商管理,适时对供应商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完善供应商考核体系,严把资质审查关,确定供应商准入标准,考察标准、量化考核标准等,出台不良履约供应商的应对措施及违规投标供应商处理办法,推行动态删除不良供应商和引进具备优势的供应商制度,实行月度评审、季度评审和年度评审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优胜劣汰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集中采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4加强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实现集中采购的基础,要不断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大标准梳理、整合力度,全面推动物资采购标准制订工作,建立物资采购标准化信息库,为物资标准化采购筑牢基础。要加强集采物资标准化管理,努力实现目录内的物资品种统一执行标准、推行标准化技术要求,使得集中采购结果更具可操作性。要大力推进标准化采购,规范采购需求计划管理,积极推进设计选型标准化、需求计划标准化、采购与使用标准化、管理与维护标准化,实现个性化采购向共性化采购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挖掘集约化、规模化采购的潜力。要通过集中采购工作,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同时通过标准化工作来带动和提升集中采购,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5合理选择供应商

在进行物资采购时,招标单位要根据自身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根据充分的调查和实地走访对供应商的具体情况有一千清晰的了解;对于供应商的资质以及各种相关资料要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型施工企业物资的质量水平,因此对于招标单位而言,在招标前需要对招标单位有深入的了解,充分收集供应商的相关资料,尽量对供应商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同时在实际的招标采购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供应厂商要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在选择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另外要优先选择已经开展合作且有良好信誉和雄厚综合实力的供应商,确保采购后期供应顺利进行。

2.6制定科学公正的评标办法

在过去十几年的招投标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评标一般是由招标单位依照相关规章制度组成的评定委员会完成的。在评定的过程中,多采用的是综合评追ê妥畹屯侗昙鄯āW酆掀拦婪ㄊ侵赣善蓝ㄎ员会对投标人的报价以及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而最低投标标价法是指投标人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标部分能满足招标文件中实质性的要求,投标人的商务标部分先由评定委员会按照收到的所有投标人所报的最低成本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标工程的合理最低成本价。

2.7科学组织开标评标工作

第一,建立评标专家库,每次开标前在评标专家库中进行抽选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小组,组织开展评标工作;第二,在接近开标时要检查评标的文件、资料以及设备是否齐全;第三,参与物资计划的工作人员对于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第四,在开标会议开始之前主持此次会议的工作人员应该提前告知投标人本次会议的议题议程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开标的过程相对而言就变得简单很多,所有参与本次开标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流程中计划的事项进行即可。另外在评标时,评标委员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评定,保证评标的过程能够公平、公开、公正,使得评定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2.8大力推行网络采购

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取代简单复杂的人工招标采购模式,实现网络平台招标采购将成为一种降低采购成本,凸显采购规范化、公平化、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大型施工企业要逐渐提高大、中,小型物资集中采购程度,不断建立网络平台招标信息、供应商独立注册参与网络平台投标、实现网络平台报价评标的招标采购模式,降低大量人力投入和人为干扰,扩大招标信息和投标目标客户范围,同时对小批量特殊批次物资推行阿里巴巴网络竞价采购的模式,实现资源综合竞争降低招标采购成本的趋势化。

第6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物资管理 采购 发放 回收利用

企业的生产过程,也是物资消耗的过程。石油生产消耗的材料费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物资管理工作,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对于节约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物资部门采购和供应工作的基础,根据计划管理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和供应,加强归口管理、净化采购渠道,实行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模式,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为了准确掌握生产建设物资总需求,合理组织货源,有效使用流动资金,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物资供应部门必须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部门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依据仓储量、用量、价格等制定的,是以季度计划为准执行的,是考核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依据,通过计划管理,发挥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渠道优势,规范市场主体物资计划采购行为,提高供应环节的经济效益,及时均衡地保证企业生产建设的物资供应,实现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

二、严把物资采购

石油物资采购工作的地位十分重要,采购价格过高,直接导致原石油产品成本升高。因此,必须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从源头上堵住漏洞,确保石油安全生产和及时供应。

1.建立集中采购制度

建立集中采购制度推行集中采购、框架协议采购、集中结算、集中配送的管理体制,同时将计划、采购、验收、结算等业务分段管理,实现物资采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机制,以达到采购管理各环节权责清晰、链接稳定、相互监督、公开透明的目的。集中采购可以发挥规模优势。如各部门都有自行采购权,人员配备多,采购批量小,不仅不便于管理和监督,也不能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因此,对油田公司的物资采购,应充分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增大采购批量,减少中间环节,主要物资都从生产厂家采购,可极大地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

2.物资采购方式多样化的战略伙伴采购

物资采购方式多样化的战略伙伴采购。石油行业现阶段的物资供应体制决定应转变原有的观念和采购模式,将供应与需求关系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向双方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传统的采购方式无法解决一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物资供应问题,而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采购方式就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条件。共享库存资源、降低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以及准时化采购是战略伙伴采购方式在采购中带来的益处。大宗物资采用招标采购方式,可以大大节约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提升采购的透明度。定向采购。定向采购是物资采购部门依据供应商评价体系评定合格供方,形成合格供方名单,确定各类物资的定点采购供应单位,建立企业的资源市场准入制度,最大限度压缩中间供应环节,加大生产厂家直供比重,并对定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优胜劣汰。

3.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监管设立价格监督管理部门

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监管设立价格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决策时,坚持按权级进行民主决策,避免个人专权和决策失误,在日常采购管理中明确价格监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实行分级决策;监督部门对采购价格进行监控,有效避免了采购环节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

三、物资发放过程中的消耗控制

物资发放过程中的消耗控制要从堵塞外流、减少浪费出发,对各单位建立消耗定额,并进行严格考核,对主要物资要实行定量、限时控制,规范物资发放领用程序,搞好物资消耗去向公示,实现物耗的有效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1.建立标准、规范制度

建立标准、规范制度。在企业内部要做好每一件事,必须有一套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是管理的基础。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各项物资管理办法,规范物资领用发放管理程序;尽可能的建立交旧领新制度、定量限时控制制度、物资消耗去向公示制度及物资消耗管理考核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

2.推行限额领料和交旧领新制度

推行限额领料和交旧领新制度。对消耗大、价值高的主要物资实行限额控制。特别是对主材等消耗大,又有消耗定额的物资,要严格限额领料;辅材类材料,要根据同行业、同等条件下单产单进的消耗量,结合当月实际,确定消耗计划,作为控制的依据。配件要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和年度修理计划,有计划地更换零配件,安排好日常维修保养。对一些价格低、数量多的工具、器具要实行交旧领新制度,丢失折价赔偿。此举能大大降低石油所用材料消耗,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3.建立公示制度,增强物耗透明度

建立公示制度,增强物耗透明度。石油企业摊子大,物资种类多,物资消耗也大,物资管理起来很不容易。特别是物资流失问题是一个非常难说清又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因此,治标先治本,可将物资消耗去向列表,从物资领取时间、领取单位、物资名称、数量、价格到领取人全部登记清楚。并在公开的公示栏内公示。物资消耗去向的公示,使消耗公开透明,让职工参与管理变成现实,物资流失、浪费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还应对计划定额和实际消耗进行比较,节约的要进行奖励,这种控制与考核机制还是十分有效的。

四、物资的合理储备与回收利用

1.合理储备物资集中储备可优化库存结构,减少了储备资金占用

合理储备物资集中储备可优化库存结构,减少了储备资金占用。改过去企业内部的多头储备为集中储备,以总量控制为目标,以调整结构,增加有效储备为核心。储备管理的重点是储备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库存无动态物资的减少,有效储备品种增加,通过对库存的控制,优化储备结构,提高储备效率,加快储备资金周转次数。物资资产占用太少,则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物资资产占用太多,将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造成资金浪费,增加财务风险。因此,制定出必备物资储备定额,每月进入正常采购计划,定期采购,确保正常生产的需要。同时,对物资要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积极处置闲置物资,积极利用和处置,从而减少储备资金的占用,降低储备成本。

2.重视回收利用

重视回收利用石油产品材料,对居于主要地位的刚才、油套管、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等加大回收利用,这些物资大部分不是一次消耗的,因此废旧物资的回收复用,是企业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废旧材料回收复用的管理,应建立废旧物资台账,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回收复用管理办法。制定回收管理程序和相应的回收复用考核奖惩办法,有效降低石油材料成本。

五、结束语

物资管理对于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源和资金总是有限的,做好物资的科学管理工作,能促进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最小的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更要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成本。采购管理者只要抓住石油化工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就能有效地降低采购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保证石油化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7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物资管理;招标;集中采购;信息化

企业的物资管理和招标集采是日常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否保证有效及时地将物资做好招标集采和正确的管理决定了企业业务能否正常展开以及企业的经营业绩。在物资招标集采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加强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实现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

1关于项目物资的分析

在现如今,很多项目的负责人都会意识到科学有效地管理项目物资是多么重要。必须全面地做好这项工作,才可以真正实现控制项目工程的成本。现在的项目物资管理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其中就有项目工程管理方案的拟定、采购物资、运输和存储等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很多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关于项目物资管理的工作,会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所需要面对的是较为复杂的管理组织,所以导致了我们在进行施工成本管理的同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各类问题,我们面对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对项目工程施工当中的传统物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人们都可以真正意义上懂得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2企业在实施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管理的特点

一方面,企业项目物资集中采购的物资需求量比较大,有着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项目物资的品种非常多,供货的渠道也比较多,物资复杂而零散。实施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物资招标采购活动,合理的管理能够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和集中管理水平,还能够提高物资管理质量,维护招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企业物资采购价格信息渠道畅通,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使物资采购做到管理有规章,签约有约束,履约有检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当前企业物资管理及招标集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招标、投标存在不公平性

招标工作一定要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等原则,但是很多的违反正规流程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于工作之中。在这种招投标类型中的违规操作是不容易被看出来的,可是这样确实剥夺了其他人员的合理竞争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很多的招标项目中,管理模式中依然存在着“明招暗定”的现象,这就促使“关系标”、“权力标”仍然会相继出现。许多的招投标的当事人,他们相互之间围标串标,互相沟通来制造违规行为,这就对公平竞争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妨碍了行业的稳定发展。

3.2价格机制不够完善

现在我国企业的项目物资招标集采价格设置还有欠缺的地方。招标集采过程中,采购人员没有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对市场供货情况以及价格走势并不是了如指掌,导致在对材料进行定价时做出的选择并不正确。到了真正进行交易的时候才发现其中存在的不符之处,甚至带有很多的附加条件,对双方的顺利交易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双方矛盾激化。

3.3比较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现阶段,我国境内依然有很多的施工企业在采用旧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方法,他们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这种工作量大、强度高的劳动,最终会导致物资管理信息没有及时更新,相对来说时效性比较差,这也降低了库存物资的调控能力。

3.4缺乏物资管理的计划性

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我国目前有大部分的工程的建设方,都缺少对于管理计划方案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的重视,一个好的物资管理计划方案可以促进整个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支出。

3.5项目物资在储存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物资存储不善可能导致严重的浪费,增加物资消耗,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比如一些露天堆放的物资,这就很容易加大物资的损耗。还有一些物资的防盗措施不完善,最终导致物资丢失,或者物资不按先后顺序出库,使得物资过期甚至是浪费。也有一些仓库的物资标识在收发物资后经常丢失或损坏,这就使项目支出成本大大增加。

3.6招标组织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物资集中采购招标主要是以低价中标为原则。在一次招标采购多种物资时,容易出现采购量大的物资报高价、采购量少的物资报低价,导致最终总价偏低,但价格违背市场规律的技巧性报价最终中标的现象;或者是为了达到最低价,压缩成本,导致物资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3.7标准化采购程度在巩固采集成果方面表现不明显

除去一些一次性的用料,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个性化”物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规模化采购难以实现,价格始终是居高不下。在上报计划的时候,尤其是上报工程项目物资,要优先考虑标准、通用的产品,对那些标厂商标产品的物资优先采购,禁止有“倾向性”的信息存在。

4项目物资管理与招标集采改善措施

4.1对企业招标采购的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企业可以顺利工作的依据就是要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项目物资招标集采中,应当完善企业的价格管理、质量检验、采购责任等制度,充分保证采购的质量,减少不合格品原材料的购买,降低采购风险,提高管理力度,促进企业发展。笔者所在公司为了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制定了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对物资设备招标管理机构及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4.2完善企业物资招标流程和评审过程

物资招标采购部门应当更新和完善企业招标流程以及评审的过程,这对企业的采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首先,采购人员要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并且要核实相关的信息数据,从而确定招标的类型,清楚采购数量。同时采购部门应当对企业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协同质监部门共同控制采集物料标准的制定、物资质量的检验以及管理。笔者所在公司对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就招标的范围、物资设备招标管理机构及职责、招标、开标、评标定标、物资采购(加工订货)合同的签订、罚则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工作流程和人员责任给定了清晰的规定。

4.3物资采购信息化管理

4.3.1采购信息数字化的实现

想要使物资的管理水平提高,从而可以实时查询库存物资、单据、消耗物资、合同,以及计划和合同分析,企业就要确定动态化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编制有效的物资采购计划,预防生产终止。指标考核动态管理的顺利实现,从而形成货源稳定、价格合理及质量保证的供货商的关系,企业要构建一套针对于供货商的档案化管理机构,及时记录同供货商合作的物资种类、数量和价格,通过指标分析以及和供货商的长期合作,最终可以有效避免分散采购的形成。企业要分析市场上的物资信息,从而构建相对于供货商的评价体系,并且要同供货商的供应信息比较,最终对各种物资的走向信息可以有精确的把握,避免盲目采购。物资管理部门要融入到生产的第一线,同时,要对企业收集的物资需求进行分析,建立信息并且及时进行反馈,实现精准生产,同时也对如何评判供货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4.3.2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物资采购系统

为了提高运行的效率,以及采购的正规化,并且和企业的总体计划以及物资库存相融合,企业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供货商和产品实时的传统数据库。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完成物资信息共享,增加网络招标的功能,并且提出物资采购的要求。

4.3.3把物资采购系统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

将物资采购系统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让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可以有效的延伸。在物资采购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避免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对内部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4.4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项目经理要在项目实施开始前根据项目方案对各种物资需求量进行分析,并且编制采购计划,和相关管理人员沟通协调,把物资的需求量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项目承包方自购物资计划分头执行、项目发包方提供物资计划。实施项目物资计划的过程中,在因为项目设计变更和进度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原计划的正常实施的时候,项目承包方就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4.5把物资储存的管理水平提高

物资储存的管理要分为两方面:第一,存储管理和储备定额。物资储存的目的是可以保证项目的需要,全方面来考虑物资供需平衡的问题,所以建立了物资库存,物资库存可以分为三种:保险储存、经常储存、季节储存。储存物资要注意以下几点:限制物资使用限额,对于那些超出限额领用的物资要提前办理与之相关的手续,认真填写物资领用单,把超额的原因写清楚,并且要经过项目经理以及无资源批准方可实施。建立一套物资使用的台账,详细记录使用情况以及节超情况。让物资使用监督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并由无资源对其进行监督。第二,对物资仓库管理进行重视。为了能够清晰地分辨不同类别的物资,应当在物资上明显地标注产品质量状态。同时要著名物资的生产企业、进场日期、数量、品种规格等详细内容,便于管理和发料。

4.6完善组织方式,实现规模采购效益最大化

增加带量招标的份额,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物资需求的预测,对于生产经常用的批量物资、年采购量可以预测的包别,尝试实行目录式带量采购招标的方式,把供货量通过甲级商排名,并且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实行带量采购可以加大潜在投标人的兴趣,增大他们的重视程度,批量越大,吸引的潜在投标人就越多,进而采购活动的竞争性也就变得越发强烈,采购方的选择也会增加,最终提高质量和价格上的优势。

4.7加强标准化管理,发掘规模化、集约化采购的潜在能力

实现集中采购的基础就是标准化,经常对标准化基础工作进行巩固,加大整合力度,全方面促进物资采购标准的制订,成立一个物资采购标准化信息库,牢固物资标准化采购。对集中采购物资标准化管理的工作要加强,尽全力实现目录内的物资品种执行标准,使集中采购的可操作性凸显出来。大力开展标准化采购,对采购需求计划管理正规化,积极促进设计选型标准化、需求计划标准化以及采购与使用的标准化、管理与维护标准化,将个性化采购转变成共性化采购,最大限度降低个性化的需求,从而继续对集约化和规模化采购的潜力进行挖掘。

5结语

物资的采购和管理是企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原材料,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从采购机制入手,寻找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物质集中采购方式,做好信息化建设,降低采购成本,采取集中采购的运作模式,提高供货品质和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实现信息化采购管理。由于个人经历和学识有限,文章存在的不尽完善之处仍然有待相关研究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实力。

作者:湛亚迪 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慧霞.物资集中规模招标采购中框架招标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35).

[2]代碧涛.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新论[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02).

第8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s a top priority of the project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ow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 by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employee should think about. Through intensive analysis of the risk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ries of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h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关键词: 在建项目;管理;风险;措施

Key words: project under construction;management;risk;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00-02

0引言

电力施工企业在建项目在履约过程中,设备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设备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风险,如果管理不到位,未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控制风险,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现就在建项目设备物资管理各环节中常见的风险及防范措施阐明如下:

1常见的风险

1.1 计划管理风险如设备的配置计划没有经过充分的组织论证和经济分析,设备资源配置不到位,设备不够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设备过多,增加项目成本且易造成完工后设备的闲置。

1.2 采购管理风险如采购中可能存在一些违法乱纪现象,或采购的设备物资不满足项目要求,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选择的供应方不诚信,有的供应商存在着恶意竞争的心理,为了中标,价格压的很低,在后期供货和提供报务时,从中大做手脚,偷梁换柱,以次充好;或受市场价格的波动,供应商要求加价或终止合同,进而使企业处于一种较被动的局面。

1.3 仓储管理风险如物资仓储没有严格地执行进出库登记制度,疏忽管理,给一些人可乘之机,造成物资材料的流失。或库存管理不到位,造成物资的生锈腐蚀等。

1.4 运行管理风险如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或未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或违章操作,发生设备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超期服役设备运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防范措施

2.1 加强设备物资的计划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既能满足工程需要,又不浪费资源①企业应作长远谋划,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重点发展核心装备实力,突出各子分公司的专业优势,实现各子分公司之间设备专业优势互补,核心装备可适当购置,通用设备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对社会设备资源的引入研究,要充分掌握社会设备资源结构、价格、设备状况、供应渠道、供方信誉等信息,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外租外联设备高效、安全使用。②国内项目按照“优先挖潜、调剂,适当外租、外联,必需方可购置”的原则编制设备组织计划,对国际项目按照“一点一策、一国一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项目管理属地化”的原则。③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实时科学地统筹规划好设备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之间的转换。④设备采用“统一领导、两级集中、两级管理”的原则,物资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采购”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企业下属各单位在年初上报设备材料采购计划,总部设备材料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对同一规格或型号的设备材料进行集中招标或区域招标等,实现批量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2.2 加强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构建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实现规模采购效益①制订出台了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对电力施工常规设备及大金额的设备纳入公司集中招标采购平台,既规范了设备采购行为又实现了规模采购效益;②对生产经营成本影响大,以及批量大、额度大的物资材料,应纳入到集中采购范围,同时要积极发掘和认真总结各单位物资集中采购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及管理思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定期以简报的形式通报物资材料集中采购情况。③充分利用设备物资信息系统构建电子招标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并在平台上公示设备材料的招标采购信息,做到招标公开透明,实现信息共享,以节约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益。④物资采购准入制,完善了后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招标采购实行“准入制”,供应方必须是企业的设备材料合格供应方,并对合格供应方名册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采购后评价制度,对诚信企业,可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合作,构建长期低成本物资采购供应的快捷通道,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对不诚信企业,取消其三年内在企业的投标资格并在企业内部予以公告,特别恶劣的在行业内部进行。⑤规范招投标活动程序。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招标程序实现模块化管理。对招标投标的程序(技术交流―招标公告―编制标书―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信息平台上公布,如在企业内部推行设备物资招标文件范本、采购合同范本等。

2.3 加强设备物资的仓储管理,控制非正常的损耗

①建立健全各类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如岗位责任制度、验收发放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帐目单据管理制度等。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库存物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闭环运行,动态实现对库存物资的全过程监控,杜绝管理漏洞。②对入库材料做到“三不入库”:即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入库,数量不清的不入库,计划外或未经领导批准的不入库;物资验收完毕应立即办理正式入库凭证,并据以登帐、立卡,完成入库手续。③建立库存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内部材料互相调配。④推行物资价差量差管理,加强物资消耗控制。⑤加强库存物资日常养护工作,做好钢筋等物资材料的防潮、防腐、防锈工作,减少物资自然损耗。⑥加强危险化学品与易燃易爆品的采购、运输、仓库保管、使用、安全、环保及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2.4 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严格执行操作维修保养制度,避免非正常的损耗及设备事故①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严格执行维护保养,避免非正常的设备损耗。推行“机长负责制、风险金抵押制、单机核算”等,将设备消耗与产值挂钩考核,定期通报,查找管理漏洞和差距,收效显著。②以设备安全管理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查活动,如坚持周检月评活动、专项检查活动等,设备安全运行常抓不懈,杜绝了恶性事故的发生。③认真研究超期服役设备的使用对策,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技术鉴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使用、安装、拆除、维修的过程监管,并成立专门的队伍负责运行管理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④加强作业人员的持证管理,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及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总之,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思考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不断规范设备物资管理,真正地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邹翔.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发展[J].企业研究,2010(10).

第9篇: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一年来,我县政府采购及控购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对政府采购及控购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积极主动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为节减财政支出,财务支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促进廉政建设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政府采购工作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使政府采

购改革开始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全年全县政府采购总额xxxx万元,政府采购次数xxx次,比上年同期xxx万元,增加xx万元;比上年同期xxx次,增加xx次。通过政府采购共为财政和部门单位节约资金xxx万元,节支率达到xx%。回顾一年来政府采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各部积极配合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工作紧紧依靠和配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今年,我县积极推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直接支付。要求加大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力度,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财政性资金配合的资金。都必须对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都要向财政部门上报政府采购计划,实施政府采购,未上报政府采购计划擅自自行采购的,财政核算中心拒付项目资金。

二、大力宣传政府采购法,逐步使政府采购走向正规化

我县政府采购工作紧紧围绕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使政府采购各项规定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认识,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为重点,不断完善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依法行政。我们利用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政府采购法》,按要求落实政府采购法,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法。并制定了《xx县**年政府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招标数额标准》,逐步使政府采购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上来。

三、构建监督体系,体现“三公”原则

为了使政府采购项目操作程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监督制约机制,始终坚持“规范为重”的原则,把好采购审批关,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组织实施,加强现场监督,重大项目邀请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全过程参与,有力保证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增强了政府采购透明度,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从源头上遏制了消极腐`现象,确保政府采购成为真正“阳光采购”。

四、全县政府采购执行情况

**年我县政府采购实际支出xxxx万元,比去年同期xxx万元,增加xx万元。

1、从货物类采购情况看,我们采取了随到随采购的积极办法,想单位所想,急单位所急,严格按政府采购文件办事,按规定程序为单位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价格,最好的产品,全年共采购次数xx次,采购金额xxx万元。

2、从服务采购情况看:①会议费情况,我们严格按照《xx县政府采购资金报帐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和《xx县会议经费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审核各类项目,继续实行“走会、看会”,实事求是,灵活掌握大会食、住情况,积极主动与单位配合,搞好会议期间的服务工作。全年共召开二类以上会议xx次,预算数为xx万元,实际支出为xx万元,节约资金xx万元,节支率达xx%;②车辆保险情况。根据文件精神,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实行统一保险,根据各单位车辆保险的实际情况与保险签订车辆保险合同,对个别单位资金有困难的,我们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与保险公司协商,把保险基数降低到最低,这样,即扩大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又维护了单位的利益,今年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共保险车辆xxx台,保险金额xx万元,节支率为xx%;③四大家车辆维修情况:我们为了确保车辆维修质量,重点审查维修厂家的信誉程度,在维修车辆时,我们采取了“货比三家”的办法,并提出合理的保养及承诺,每台车优惠x%—xx%。今年维修小车xx辆,维修金额xx万元,节支率xx%。

五、控购工作不能削弱,只有加强

**年我县控购工作,继续按照`政府、省控购办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审核资金来源,特别对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不预审批,对资金不落实的不预审批,凡*款购车的不预审批,重点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公款消费。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行政、事业小汽车都纳入了政府采购,全县今年购置小汽车zz辆,通过我们的努力,控购工作职能不能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强。

总之,一年来,我县政府采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将依据“规范操作,循序渐进,协调发展,开拓创新”思路,以规范管理为重点,力争进一步拓宽采购领域,加快工程采购步伐,加大政府采购制度专项检查力度,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促使大家进一步地做好政府采购这一阳光事业。

物资采购自查报告(二)

根据自治区及市县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及自治区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小组督查所发现的问题,我院药事管理会对本院药品采购管理又进行新一轮自查自纠行动,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完善药事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贮存保管制度,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等;通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编制了本院的基本药物采购目录。

第二、本院全部使用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全部执行零差价销售。

所有药品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招标采购网上下订单。禁止网外采购和标外采购。禁止采购非基药品,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严格执行网上采购,标内采购。严格执行D药招办(**)1122号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做采购计划,并及时的对药品验收入库。

第三、对购进的所有药品和器械卫生材料都进行双人验收。

做到票物相符,价格与中标价格和国家制定的价格相符,对不符合的药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更换处理。验收人员在验收合格的票单上签名。严格按照市里遴选的配送商进行配送基本药品。

第四、根据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进行贮存保管。

药品按功效、剂型、种类等进归类摆放,严禁乱摆乱放,保持药品清洁卫生。库房要有专人负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药品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对于需要低温存放的药品要放置到专用的冷藏设备贮存。特殊药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库房还要加强防火防盗防虫防鼠等设施。

第五、药库管理人员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及库存量认真进行拟定药品采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