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图书管理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管理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管理发展趋势

第1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发展趋势;提升对策

互联网使得社会运作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得到了提高。然而,其也使得部分传统内容逐渐丧失了应用价值。例如,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逐渐受到人们的忽视,电子书籍成为市场的主导。这实际上就是片面的网络技术应用或者说是人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欠缺所带来的后果。高校作为信息与知识整合的一个场所,其必须要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方可推动其整体发展,优化信息传输。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资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即: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知识传输成本。然而,传统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具有较为深厚的背景,这也就使得网络技术的引入会有所限制。分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具体目的,对其建设措施加以明确,是推动现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趋势,对其建设措施进行解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发展提供帮助。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趋势

1、资源共享,成本降低互联网的数据库中蕴含了较为广泛的知识内容,而互联网在共享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使得其资源共享的可能提高。另外,电子书籍的复制与传输相对纸质书籍而言,成本较低且速度更快。这些都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其资源共享的区域,降低信息管理成本。2、资源虚拟化,数量增加电子书籍其本身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所形成的一种书籍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书籍的保存所需要的空间更少,甚至说,其不占用实际空间,在大批量引进时,不用考虑空间问题。另外,传统的图书馆在引入新资源时,其需要考虑引入的数量。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数据下载,其本身与数量无关。有效地降低了书籍数量对管理的限制。3、流通方式转变传统图书馆的运行,其书籍流通以借阅为主。也就是,学生到图书馆去查询某个资料,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占用该书籍。就必须要通过登记、借阅、按时返还等流程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书籍的数量有限,一旦某本书籍存在大批量的借阅,那么其信息的传输就可能会存在断层现象。而网络时代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不会因为他人的信息查阅而导致资源占用,别人无法进入。4、检索服务方式转变在未来的图书资料管理中,文献检索将会成为最主要的文献工作。纸质书籍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一种为检索服务的措施。而网络环境下,其文献检索只需要通过关键词便可实现。但是,由于网络资源过于冗杂,这也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管理的重点。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设统一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储存的又一基本场所。就如同图书馆本身一般。要想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料的扩充,就必须要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而高校以自身为单位所创建的数据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资源限制。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进行联合,并且创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也就是子数据库与大数据库的结合,以使得信息的完备性有所保证。2、提高资源共享性在当前,部分信息的浏览会受到限制。这或是因为信息本身的版权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信息内容有所不妥。当然,在高校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时,其要提高资源共享性,可以通过浏览渠道的优化来实现。例如,部分高校为了保证知识的独有性,可以对本校学生进行开放,或是以网络限制来实现或是以用户浏览来实现。这都能够提高资源共享性。3、用户意识优化用户意识的优化主要包含了安全浏览与浏览指导。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也相对复杂化。不少用户过于信任高校所创建的数据库网站,对其中内容不加辨别,直接进入某个环节。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受到危险因素的侵入。面对该种状况,高校要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网络化,就必须要优化其用户意识。指导用户有效地进行浏览,辨别危险因素。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中所包含的知识,其不仅可以提供给需要查阅者,其中部分内容,可能也蕴含了一些发展的契机。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对其进行开发运用,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5、提高人员素质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面对该种状况,高校必须要优化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网络知识教育与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其对网络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认知,进而保证其实践能力的提高。6、深化各层人员认知深化各层人员认知主要是指高校管理层,其必须要认识到高校图书管理引入网络技术的必要性,并且,提供一系列的物质与制度支撑,以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三、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不仅使得资源共享便捷性提高,也使得信息储存的成本下降。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其本身作为信息的储备与传输的综合环节,其发展需要更多的信息纳入,优化传输路径。网络技术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故而,其对于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具体的应用上,还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其确实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斌.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119-120+122.

[2]胡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3.137-139.

[3]李红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5.35.45-46.

[4]高智红.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学理论,2015.22.159-160.

[5]王晓红,崔爱红.试分析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的建设和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

[6]李珊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

第2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图书馆学主要针对图书馆的技术、方式以及内容进行了研究。曾经美国的一位图书馆学院教授说过:图书馆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

1.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2.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因为相对滞后的实践活动无法跟上先进的理论研究的步伐,将会失去理论研究的意义。

2.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管理的有效化和精细化必然伴随着管理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只有法规和制度相对完善,图书馆管理才会规范有序,才会科学、合理、高效,图书馆繁荣发展才会有所保障。

2.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2.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是被传统的思想方法影响,以经验管理为主,使得管理相对滞后。因而提高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实践能力,并积极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的新要求、新思想,是弥补以上研究不足的主要举措。随着实践需求的不断增长,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2.2馆员的参与度不够。图书馆管理的主导因素就是馆员,馆员的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额管理。只有馆员积极主动的参与搭配图书馆管理研究中,才能够收获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且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也会较强。从目前研究来看,虽然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关于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问世,但多数成果缺乏立足实践的深入调研,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说较多,可为实践参考借鉴的观点或案例鲜见。

2.3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乏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问题长期被研究者关注,但往往是只闻雷声,不见雨下。传统的管理机制多年来并没有大的改观,一成不变的管理实践让管理研究创新成为空中楼阁,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因而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3.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审视图书馆管理实践,图书馆管理研究应该对以下几个领域高度关注。

3.1管理理念人本化。图书馆管理理念应逐渐向人本化方向发展,重点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图书馆员严格管理,有效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3.2管理方式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完整的融入,并将图书馆管理的客观实际需要作为目的,逐渐采用现代化的文献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传递使用的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呈现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使读者(用户)服务工作更加经济、高效、及时、准确。

3.3关注图书馆管理实践的新课题。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正承受着新的改革机遇和挑战,围绕这些主题所开展的研究,将为当前图书馆管理研究提出新的课题。馆员的自我管理研究、用户心理研究、用户行为管理研究、当前各种创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以及基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研究都是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同样,图书馆的一些传统的职能、结构都将基于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图书馆管理变迁所衍生的一些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模式也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4.图书馆管理实践创新的方向

4.1从封闭到开放。不断转变的环境和开放式的思想需要图书馆将陈旧的管理模式摒弃,积极采用新的思想进行开放式管理。开放式管理就是将藏书、布局、规章和时间的界限以及条块界限彻底突破,将图书馆和读者的物理距离极大的拉近,从而形成强大的以读者为核心的思想概念,有效进行动态内外循环。

第3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的学术起到推进作用,还能对周围区域起到辐射作用,促进高校及其周边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播。正因如此更应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然而在当前的图书管理及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服务至上”的理念并没有深入到每一项环节中,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某些地区的图书馆硬件不达标

在图书馆管理及服务中硬件设备就是其非常重要的载体,可是当前在某些地区的硬件设施仍然不达标,缺少现代设备,例如虽然有计算机,但其性能较差,更新速度缓慢,仍然只停留在借、还书的阶段,对于深层次的业务难以对师生开展。

(二)文献的更新速度较慢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充满着时效性的作用,而在高校中仍然只停留在购买书籍、期刊等阶段,很难跟上文献的更新速度。主要体现在书籍更新速度缓慢,为了达到升格的目的,很多高校往往购买比较专业、系统的书籍,而采购的书籍大部分都已过期,让读者难以抓住某一个领域的前沿。另外相对于购买书籍而言,购买数据库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可以说衡量当前图书馆的质量就是看其文献数据库的多少。

(三)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施冗杂

在图书管理机构中出现如下现状:如组织机构原则不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能不明确,缺乏流程保证;职能不健全;不同部门之间职能重复。由于以上现状使得图书馆管理组织运行的效率低下,造成组织上的职能混乱以及资源的大量浪费等。

(四)服务质量不高

在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出现服务质量不高的现状,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单一的服务内容,由于学校经费较少,限制了图书馆在服务质量上的发展,并且不能培训或者引进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开展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缺少服务意识,在高校中的各个部门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较少,并且接触的都是读者,开展的活动较少,很多工作人员都被只要完成自身工作就好的思想所禁锢,难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二、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对策与发展趋势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深入地了解了目前阶段我国图书馆管理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为此,在当前经济发展的今天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建设,就应当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作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应当加大在此方面的经费投入

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中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费不足,难以购买硬件设施、图书文献等。具体来说主要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水平。很多高校图书馆难以发展主要是由于图书馆比较狭窄,现代化设备较为落后,例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以及相应软件的更新速度。增加在“购书”经费上面的投入。藏书对图书馆而言是重中之重,因此,不同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明确主次,合理购买相应的书籍,定期开展图书馆活动,和学校师生交流沟通,购买其所需要的书籍,例如可以开展“你选书、我买单”的活动等。

(二)应当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建设

一名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能够帮助、指引学生去阅读,尤其是对那些不善阅读的学生,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对其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爱心、耐心,引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们养成读书的习惯,树立人生目标。因此,应当加大对图书管理员的培养,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掌握新的技能,更好地为学生去服务,为学校图书管理的发展奋进。

(三)提高服务质量

第4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一代图书馆

图工委

管理系统

分类号G250.7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6.001

图书馆在面临日益增长的数字文献资源以及读者更高的服务诉求下,管理系统面临整合升级,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呼之欲出。但是在新兴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图书馆应该如何自我定位,又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功能,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图书馆工作,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系统该如何发展等,诸多围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思考已经成为关心图书馆发展者热议的焦点。为分享优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换代的经验,破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面临的难题,归纳图书馆变革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年会于2016年6月2日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召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30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及图书馆服务商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阶段正处于图书馆转型的关键时期,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急需更新换代。究竟怎样的系统适合当前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又该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是这次会议研讨的重点。朱强馆长认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可定制的、功能灵活、支持个性化开发。图书馆应该联合第三方机构一同开发系统,解决学术成果资料中学者、机构的认证与识别,数字资源的维护与共享、系统的更新与完善等问题。朱强馆长强调,当前图书馆对其管理系统的发展无话语权,系统与数据开发商对数据库和系统的垄断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组成联盟,自主研发服务系统,加大自和议价权,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参会高校图书馆馆长与数据商代表所作L獗ǜ婧脱刑帜谌莸墓槟捎胱芙幔意在分享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思维模式,描绘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雏形与未来,为各高校图书馆今后开发与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参考。

1.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分析

1.1超越集成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的新角色(Be-yond Integrate Library System:Library's Role inEmerging)。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雪茅首先通过帆船的进化演变史引出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革新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应该是本质的变革,就像蒸汽机最终代替风帆成为船只前行的动力。图书馆原本建立在以纸质印刷为基础的工作流程系统已随着数字资源大规模的崛起而发生彻底改变。那种基于印刷的依次从获取、组织、发现、宣传到保存的单向工作流程,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兴学术生态系统中已被创造、修理、收集和使用四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所代替。其中,创造环节的主角是学术成果的作者,修理环节则是由出版商和其他组织机构对原始学术资料进行加工出版,收集环节主要由图书馆完成,将学术资料永久保存,使用环节又回归研究人员、学者、学生和公众,以此促进新学术成果的产出,然后重新启动新的学术生态系统循环。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新的学术生态系统循环速度越来越快,图书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清晰的定位将决定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与创新、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和数据信息知识这4个方面的转化将是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重点。最后王雪茅馆长总结:图书馆应重点从组织、战略规划行动和探索、人员岗位知识和技能、心态和文化、程序和操作、市场营销及推广、财政资源、基础设施等图书馆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进行管理系统集成,最终使集成化的图书馆系统走向集成化的图书馆应用。

1.2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沙勇忠详细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具体定义、体系、应用层面和发展趋势。他指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先后经历了由最初实现采购、编目、流通典藏、连续出版物等各项传统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向网上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再到现在的数字图书馆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布图书馆所有日常业务,社交网络、无线射频、触摸屏、3D打印、OCR(光学字符识别)、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图书馆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驱动力。

现阶段驱动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可分为近期趋势:以提升用户体验的价值,移动内容的优先与传播为目标;中期趋势:学术记录的发展本质,提升对研究数据管理的关注度;长期趋势:提升研究内容的可访问性,反思图书馆空间。沙勇忠馆长认为,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应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1)技术应用更加广泛;(2)技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3)智能图书馆技术的探索;(4)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5)个性化服务技术的推广。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将更多、更好、更有用的信息技术用于图书馆,促进发展、创新模式、提升质量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1.3需求驱动的图书馆系统发展思路与实践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以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介绍了重庆大学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通过我的书斋、ADlib3和弘深搜索发展起来的服务系统体系。2014年重庆大学图书馆按照用户层、服务与管理层、资源层、评价与分析层这4个层次对服务系统进行调整和简化,以图书馆总服务台、移动图书馆平台、智慧门户为重点,构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服务平台。关于最核心的图书馆智慧门户,他指出图书馆业务离不开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服务的现状仅表现为网站上各数据库商列表,是以“库”为粒度单元的服务,国内外一共有上百个数据库,读者体验很不方便。在行业的发展史上,从“跨库检索”到“发现系统”,都没能改变现状。受限于平台技术、版权观念等因素,图书馆没能实际拥有和掌控数字资源。因此新一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广泛收集数字文献资源的元数据,通过读者行为分析研究,制定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精细的应用场景服务。

现今的图书馆行业正在从“面向资源”到“面向服务”进化。面向服务的能力提升和转型,迫切需要新型的业务平台。新型资源门户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合并成一个大库提供搜索,而是要继续把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更加系统具体的服务内容。如提供科研专题服务内容,提供教学课程服务内容,提供基于读者行为的智慧推荐内容,提供院系所需的数字分馆服务内容。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大学之间的差异将越发明显,大学图书馆未来会成为各具特色的大数据服务中心,直面本校的教育科研需要,把数字图书馆融入数字校园里面去。因此,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征应该是以资源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利用更多新技术,如移动平台、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游戏式学习、体感技术、二维码、慕课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在新系统的开发中,要高度整合服务和资源,消除读者使用障碍。

1.4我们需要怎样的图书馆服务系统

资源环境的变迁使图书馆的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促使图书馆不断丰富和改进自身业务,因此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图书馆人所面临的难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副馆长以本馆的管理系统为例,通过介绍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建设思路、项目组织、进展和问题与展望,描绘了国内顶尖高校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她指出信息系统的建设阶段性地满足了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始逐步适应资源和环境。但是这种重建设的历史阶段势必忽略系统建设的规范性,给系统管理带来系列问题,诸如重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架构缺乏层次、互操作消耗大、数据一致性差等,这些问题甚至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性及系统性。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以强化信息系统分层建设为思路,推进数据建设与数据展示在逻辑上分离的建设模式,重视需求分析,以需求分析作为业务逻辑层(中间层),实现从资源/数据到精准的、更有表现力的服务,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灵活部署各项服务的能力。具体到点,她认为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系统应具备对流程的管理和全媒体的管理能力。在资源管理方面应该支持全网域资源聚合、全媒体一体化的资源管理,以多来源、专业化、细粒度的知识对象,共同编织一个美妙的知识关联网络。流程管理则应该支持订购一揭示一服务一统计一评估的全流程管理,解决效率问题。同时系统应该开放互联,支统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以互联网思维保留连接世界(TOUCH GLOBAL)的可能,解决合作问题,提供多终端适配、多层次的服务响应,支持与表现层的逻辑分离以及无缝整合。

1.5从“kuali OLE”到“Open Library CommunityForum”

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已跟不上高校的发展,图书馆系统已经不是简单的集成系统可以覆盖,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生态系统。然而没有哪一家图书馆集成系统公司可以承担所有图书馆功能的开发,在图书馆对已有管理系统的发展没有话语权的当下,图书馆应该从一些成功的开源软件得到启示,自主建设开放可定制的管理系统才应该是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未来。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大庆指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方法都在变,现今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无法适应电子资源利用、关联数据开发、开放获取、科学数据管理等业务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自主设计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其建设成为由大学图书馆主导,支持广泛的学术信息,与校园网应用和外部商业系统集成,提供工作流程设计,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同时支持广泛的联盟合作。陈大庆馆长详细介绍了基于RICE的KOLE系统架构和Kuali对象连接与嵌入(OLE)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以及深圳大学图书馆OLE系统的开况。他认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开放系统架构,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未知的、耦合的功能模块以及第三方系统,以此覆盖绝大部分资源,成为即时更新的知识库,并且满足图书馆联盟协作的功能需求,以支持多租户的软件即服眨Software-as-a-Service)。

1.6面向“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的下一代图书馆系统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部分数据商代表,一同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献计献策。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磊指出,单纯的资源提供商和单纯的服务系统提供商发展到现在都遇到了瓶颈,厂商也必须跨界。如何将资源和服务有机地连接,来解决图书馆的个性化需求,将是厂商未来的发展目标。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离不开资源,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现状是以“库”为粒度的粗放服务,各个平台上的封闭数据不可重用,制约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字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应用是数据库商各自为政,图书馆缺乏自己的服务应用平台。高度整合数字资产管理、读者管理、服务应用管理3大模块,打造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后端工作平台及前端服务门户,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直观的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教学与科研应用图书馆服务门户,将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所建设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高校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一步。

1.7图书馆技术的新篇章(A New Chapter in Li-brary Technology)

EBSCO大中华业务副总公丕俭为各图书馆馆长介绍了图书馆系统的发展简史,并详细讲解了EBSCO对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规划。他指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定是以用户需求为设计导向,灵活进行模块化设计,来满足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需求。如今的图书馆业务已不仅仅是对资源进行收集和管理,更多的像学术计量与评估、机构知识库建设等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使图书馆未来的工作重点已由资源管理转移到服务管理。EBSCO与深圳大学图书馆达成协议,合作开发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目标是帮助国内高校图书馆建设开放的、可定制的、多元化的集成管理系统。

1.8会议总结

通过报告与讨论,各高校图书馆馆长普遍认为图书馆管理系统首先要做到“瘦身”,即对本身的业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精简,“瘦身”成功后再进行需求的开发和满足。其次,高校图书馆在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服务厂商的支持与协作,重庆大学图书馆和深圳大学图书馆与第三方服务厂商的合作值得借鉴。最后,图书馆针对新一代管理系统的开发应该组建技术联盟,但在维护联盟关系、制定联盟责任和义务、联盟成员的确定、联盟关系的长效持续性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商讨。最后朱强馆长总结,希望此次会议可以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里程碑,并强调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重点面向数字文献资源的管理、面向读者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开放、可定制式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2.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特征

2.1读者需求引导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业务已不只是管理纸本资源,庞大的电子资源的管理、数据导航、虚拟学习环境营建、机构知识库建设、科研数据存储等,也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责任和价值体现。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必须以读者、高校所需要的服务诉求作为导向进行设计开发,才能使图书馆跟上高校发展的脚步。现今,图书馆首先应“瘦身”,梳理、整合与精简现有业务和服务内容,全方位调研师生、学者、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需求与期许,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发展导向。诸如,建立数字专业图书馆,为不同学院梳理、归纳文献资源。根据各学院开设课程和承担研究课题,由专职学科馆员建设数字专题图书馆,将相关文献形成专业鲜明、时间清晰的文献资料集合,同时开辟自由交流讨论区,根据读者需求及时更新文献。为读者搭建个人图书馆系统框架,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读者可通过自主添加数字文献资源、检索结果或检索轨迹,不断丰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并可以随时分类管理,使读者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空间。图书馆未来管理系统的发展应首要参考读者需求,将为读者提够更为便捷、精准和贴心的服务作为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指标。

2.2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应用的每一个飞跃都受益于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层出不穷的新信息技术必将不断丰富和充实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然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必须建立在提升读者使用体验的基础上,例如,移动图书馆的创建、读者使用图书馆轨迹大数据的分析,都必将直观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读者的使用体验。但是在海量的信息技术面前,图书馆绝不能盲目跟进,应充分调研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馆发展的信息技术,做到谨慎考察筛选,大胆尝试应用,将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充分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2.3管理系统助力高校科研发展

新一轮“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规划,给高校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发展最为重要的辅助单位,应该创新服务,助力高校科研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各高校学科建设特征与规划,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一代管理系统,设立不同业务模块,支持高校对重点学科发展建设所需的文献支持,开展具体学科的科研产出量化指标评估、科研数据存储与管理、人才评估与引进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满足师生日常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学院、实验室,了解学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对文献的大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特有技术功能,在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中,增加服务模块,提升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第5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从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大多管理方式较为滞后,没能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造成数据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化国土建设的需要,甚至不利于社会发展。在改善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中,应客观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实现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优势。

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方法陈旧,效率不高

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操作与管理方法,工作效率较低且出错率高;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很多数据只能以图纸、文件等形式存储,一旦遇到不可抗的破坏要素,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或损毁;再加上文件与图纸查询较为复杂,如涉及数据修改,需要多个部门和多道程序的配合,浪费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且管理效果也无法保障。

(二)数据整理混乱,缺乏统一性标准

当前有关国土测绘数据的管理,还缺乏统一标准。测绘数据繁乱,没有形成信息体系。例如,虽然强调“数据统一”,但部门或单位使用的系统版本不同,数据坐标系的读数也不统一,这些都影响管理数据的整合。这种情况造成数据管理混乱,影响了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数据使用。

(三)数据更新缓慢,不利于资源共享

测绘信息系统主要是强化对测绘信息的管理,但如果不能实时更新及深加工,就无法体现信息的价值;以往测绘数据管理工作偏向于数据采集方法的更新,缺乏对数据管理与整合工作的重视,错记、漏记现象频繁;由于缺乏对测绘数据的分析与运用,造成数据共享未发挥应有作用。

(四)社会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应用需要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测绘信息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土测绘数据仍局限于个别政府部门内部使用,没能实现部门间的数据融合与共享。加上未及时更新技术应用,缺乏对测绘数据的信息服务反应处理,大量数据无法面向社会、企业及个人,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完善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对策

客观分析以往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实现数据管理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测绘数据的无纸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也可采用“无纸化办公”的方法。通过内部局域网,可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应用,提高数据库入库率和正确率。采用无纸化办公后,测绘资料的整理、更新及运用都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通过文件备份可避免数据损坏,为数据管理提供保证。

(二)测绘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城市国土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数据信息的支持,因此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对于可能涉及到国土规划、国家军事安全等的数据,如何保障其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通过设置密码、多重备份等,可避免恶意入侵占用数据资料行为,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测绘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构建标准化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环节,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测绘数据应用的要求,针对性地设计系统软件,保证其合理性、可操作性。通过数据库将国土测绘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做到实时更新与维护,及时纠正错误数据并支持数据共享,可确保相关部门获得需要的数据信息,保证查阅的便捷。

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土测绘数据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传统数据管理工作,无论是工作思路还是方法都相对滞后,不利于数据发挥应有价值。目前城市国土测绘数据收集日益频繁,涉及到的数据成果数量较大,为真正发挥这些数据作用,就要对数据进行经常性核实、校对和编辑。测试数据信息中涵盖的属性信息、空间信息等,具有一定复杂性,也给管理工作提出较多难题。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成功运用,其中采用的GIS信息系统,也可将数据测绘与管理有机结合,强化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借助GIS技术的便捷化处理与分析手段,可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与维护。因此,借助GIS系统,综合考虑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实际需要,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运用其应用优势,优化测绘数据管理流程,实现数据融合,可更好地满足国土测绘数据管理需要,更好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当前,南宁市国土局开始运用GIS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南宁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的数据,对二者进行综合运用,实现一体化的集成GIS数据平台,更加强调测绘数据的生产,注重数据更新与深加工,能更好地满足实际业务需要。该系统主要运用“多数据冗余”概念,将GIS作为核心存储技术,将测绘数据和GIS系统空间相结合,其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以GIS为核心的多数据冗余系统应用

通过应用该系统,更好地运用GIS引擎接口作用,可针对不同平台的GIS数据库进行更新与管理,其操作简单、便捷,较为实用。南宁市运用该系统进行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一段时间内的应用效果良好,改变了以往数据与实际脱节、数据整理时间慢、出错多等问题,基本可做到数据一边采集一边入库,及时更新与共享。运用国土测绘和国土GIS技术相结合方法,既可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也可满足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说,实现测绘数据和GIS数据一体化运用,通过GIS技术所提供的保障实现数据收集、整合、确认、管理与应用等一系列过程,利用测绘平台实现数据的更新。

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涌现出来,对推动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起到支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是新型测绘技术之一。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信息化平台,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实现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胜.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国土测绘工作中的分析[J].世界家苑.2012(10)

[2]姜毅,张慧,崔红霞.建立现代测绘成果管理机制的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8(7)

第6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图书管理;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走入社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以前,人们想找什么资料,要坐车去图书馆,在路上就要花费一段时间。有了互联网之后,在网上一查就知道了,几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大大缩短时间,节省人力、物力。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在网上查阅资料。作为高校学生,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最先接受者和使用者,他们更是习惯用互联网来获得自己的所需信息。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信息化走入高校,时间不长,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是什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应该怎样发展?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一、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是大量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搜集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的重要途径[1]。高校图书馆以前是采用人工管理的,不管是图书的数量、种类还是学生借阅的时间等都是靠人工完成的。用人工的方式管理高校图书馆的突出特点是效率低,质量差。对书籍的统计往往有误差,造成学生借阅的困难。对于书籍的管理,比较混乱。对于哪些书已经借给学生,哪些书在图书馆不能一目了然,因此给学生和老师的借阅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应用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问题。而且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学生和教师大多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如果图书管理不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高校知识的需求,图书管理必须信

息化。

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了变革,采用信息化管理。但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信息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将信息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有的高校仅仅在文献检索方面实现了信息化。也就是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系统查阅自己想要找的书籍的确切信息。缩短了借书时间。在知识的共享方面还不能实现。比如一些专业电子网站的知识信息还是不能获得。

(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传统的高校管理人员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只是简单记录即可。但是高校图书馆里信息化之后,就不同了。以前的图书管理人员不会应用现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虽然学校配上了计算机,配上了网络。但只是形同虚设,这些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充分利用起来。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之后,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在高校十分缺乏。由于人才的缺乏,也导致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缓慢[2]。

三、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一)在学校建立局域网,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信息化的特点就是快速、便捷。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学校的局域网,将学校拥有的资源让学生可以共享。但是让高校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源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期刊网站合作[3],出一部分资金购买这些网站文章的阅读权,让学生可以不用付费阅读这些文章,学习这些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局域网设置阅读权限,在学生教室、宿舍以及食堂等都使用统一的局域网,只要学生在这些区域登录,就可以共享这些资源。

(二)完善文献检索功能,便于学生查阅

为了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另一方面就是完善图书文献检索功能。以前都是学生进入图书馆后,根据书籍的分类寻找自己要找的书籍,这种方法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都不一定能找的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所有的图书按照分类全部登记在网上,每一本书籍登记的时候都要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所在位置、借阅情况等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电子检索就可以一目了然。大大方便学生的借阅。

(三)动员学生与教师,共同建立学校的资源库。

高校也应该尽力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方便资料的查阅[4]。如果只是让高校管理员来完成这一工作,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是如果调动学生和教师,就比较容易了。资源库首先确立收入文章的标准,然后学生感觉有用的、符合收录标准的就可以收录在学校自己的资源库里。教师同样。这样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建立自己的资源数据库就比较简单了。学校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库,对于学校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进步会有很大的存进作用。资源库建成后,还要不断进行更新,补充最新的、最先进的研究信息。每个高校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建立特别全面的资源库,这就需要高校之间的合作。每个高校都将自己的资源库和兄弟学校的资源库进行信息共享,这就会大大补充资源库的信息内容。

四、结语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趋势,高校图书馆里信息化也成为趋势。虽然现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存在着很多问题,技术还不成熟,但是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便捷已经显露出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会发展成熟,为学生和教师获取资源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2

[2]吕婷.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07):56-59

[3]江立功.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12-21

[4]黄德金.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3):27

[5]李永红.浅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6-10

[6]刘咏枚.高校图书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青春岁月.2013(4):31

第7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81-02

一、传统图书和现代图书管理的对比

(一)传统图书管理和现代图书管理的载体不同

图书馆和纸质图书是传统图书管理的载体,而且图书资料繁多、难以统计,借阅时需要在大量的书籍资料中寻找,时间浪费很多,图书资源也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是它的局限性之一。现代图书管理则是将大量的纸质图书转变为电子、数字资源,以数字图书馆的方式存在,存储没有限制,方便快捷,对图书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传统图书和现代图书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图书是封闭式的管理,管理比较被动,管理者的管理服务多是程序性的,比如对图书的保护和读者借书归还程序负责。有时候附带做一些展览和咨询工作。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开拓图书市场。而现代化图书管理会自主拓展市场,不断提高效益和图书利用率。传统图书馆之间相互独立,在自行建设的同时也追求自身的效益,图书资源开发都是自主进行,资源不能共享,图书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图书管理方式则比较开放,以网络信息化图书数据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图书资源可以共享,图书馆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利于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有效使用。

(三)传统图书和现代图书管理业务不同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比较单一,多是根据图书展开,不会对图书资料进行加工,只提供单一的图书文献资料。而现代图书馆管理范围很广,信息技术运用频繁,例如图书文献数字化、电子化、资源共享,等等,管理工作深入且广泛,符合现代化对图书文献的要求。

二、图书现代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效的管理系统

当前,不少图书馆都是独立管理,图书管理系统也是独立的。尽管有图书馆采取了现代化管理措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还是缺乏健全的联合管理系统,图书馆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联合系统,原因在于图书馆相互的借阅机制很严格,手续办理效率低下,读者跨馆借阅图书很不方便,借用率不高。图书资料独立而且分散,缺乏信合信息平台,图书使用效率无法提高起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对书籍文献资料的浪费。

(二)图书信息化管理技术缺乏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被普遍运用于各行各业中,而图书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还比较缺乏。观念落后、创新后劲不足、高科技技术研发缓慢、现有技术薄弱等问题都是图书现代化管理的阻碍因素。新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滞后使得图书现代化管理效果不高,图书管理者不能根据形势发展采用新技术,影响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速度。

(三)图书专业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图书管理学科的建设进程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发展,专业人员的培养机制无法满足图书的现代化管理发展。有部分图书管理者管理理念陈旧,业务技能水平不高,没有创新的动力。图书的现代化管理急需大量专业人才,社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上的欠缺成了阻碍图书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原因。

(四)知识产权纠纷

图书现代化管理离不开图书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让读者更加便捷地查阅资料,同时也容易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建设相当重要,所以,图书管理者应该将信息化图书建设和知识产权产权保护联系起来,考虑到图书馆的利益和信息拥有者的知识产权问题。

(五)图书馆重复建设

不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都没有从整体上来部署,有的甚至还在重复建设,既造成了图书馆的闲置,又浪费了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文化部门必须对当地的图书馆建设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实地调查当地图书馆的发展形势,然后制定科学的战略措施,对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不能为了追求功绩而盲目重复建设,一定要将各图书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如何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图书现代化管理

(一)统筹规划图书管理发展

图书现代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是造福后代的大事。图书馆和管理者必须要转变观念,根据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发展要求来开拓创新。具体来说,要制定具体的图书信息化建设目标,完善图书目录登陆体系,建设智能化查找程序,以光碟化方式储存书籍文献内容,逐步贡献图书信息资源。图书馆应该结合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规划图书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地实施科学的建设措施。图书馆可以成立技术专家组,详细分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情况,并设计出系统而科学的规划方案。

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综合处理,建设图书馆数据库,将主要信息要素提取出来,规范地存贮到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并将馆藏信息转化为能够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息。书目数据库是图书数据库中最复杂的数据库,以书目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库,关系到电子图书文献的编目、流通、检索、阅读、文献开发等工作的自动化处理。所以,我们要对后台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将关系到图书现代化管理的成败。

(二)构建信息化资源的联合保障机制

图书馆应该联合起来,以合作、共享、发展为原则,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规划未来。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图书现代化管理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持续发展下去。图书馆在收集信息资源时不必要求面面俱到,也不能自主开发先进的、全面的、数量丰富的、实用性高的信息系统,更不能只依靠自有的各种资源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这不符合图书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所以,图书馆及管理者们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机制,联合编目,实现馆际互借,加强网上协同参考咨询服务,另外,还可以根据地域性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将各个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设图书信息化资源的联合保障机制。图书馆应该牢牢把握住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机会,积极建设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而高效的服务。图书馆之间不断协调各自的资源使用利益,强化发展活力,持续建设全面的馆藏书籍文献资料,强化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联合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现代化图书管理服务。

(三)加强图书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应该积极研究信息化应用建设,根据当前图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选择性地选择科研课题,推动研究和应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并努力促进图书信息化建设能够科学地进行下去。并且,制定有效的人员在职培养教育措施,让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图书现代管理新技术,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图书管理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提倡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及风险精神。提升图书管理者的业务技能,给他们创造机会去选修专业课程,例如在职攻读双学位、进修访问、业务培训、合作研究等等,这对图书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领会图书信息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当前的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迅速,图书管理者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不会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在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培养策略,要培养能力型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培养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自学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独立掌握、理解、转化、输出知识。对于图书管理人才来说,信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这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才干。管理者必须要能够正确地获取信息,科学地创造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图书现代化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援。

(四)持续投入信息化建设资源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图书现代化管理离不开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众所周知,图书是我们的文化智慧结晶,详细地记载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不管是国家还是地区,或者部门、院校,图书馆的规模和图书管理水平都标志着它们的文化底蕴,也是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图书是人类重要的知识宝库。根据当前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图书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任务,努力加大投入,推动图书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应该以信息化建设满足用户的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知识困难。要进一步扩宽信息知识服务的受益层次,为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服务。由此来讲,努力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有着长远的社会利益。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讲,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手段;图书馆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使得图书馆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体现了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其服务对象素质的要求。图书馆通过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人才甚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从而帮助克服教学科研中阻隔信息的“壁垒”和制约创新的“障碍”。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图书现代化管理是现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要求,其中的关键就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建设,而发展模式就是开放性的智力经营服务。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现代图书管理正迎来发展机遇。所以,图书馆要将高素质技术人员培养和信息技术运用结合起来,促进现代图书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并逐渐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国际图书管理方式靠近,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坤.浅议图书管理现代化[J].安顺学院学报,2008,(3).

[2]王艳.信息经济与图书管理现代化[J].北方经贸,2007,(6).

第8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智能Agent;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5-1191-03

Research and Implement of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Agent

JIANG Hui-xin

(Quzhou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is the trend of library serv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ized service level of the system, a multi-agent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agent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working in an existing Boo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us it is improved that the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level of system and efficiency of query.

Key words: intelligent agent;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BMIS

1 引言

图书管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自动化,成为当今图书管理信息系统(BMIS)的发展趋势,如何加快用户的检索效率和主动提供给用户最感兴趣和最需要的信息是当今BMIS的重要研究课题。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新的BMIS将原有系统变革成为一个“知识中心”,在此变革的推动下,原有以MIS理论为基础的BMIS需要一些新的理论和突破技术,新兴的Agent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将Agent技术应用到个性化信息服务,并工作于原有的BMIS中,使系统能够提供诸如个性化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定制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1]等,以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以及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2 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书管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的专业、兴趣、偏好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使读者通过尽可能少的努力而获得尽可能全面而准确的资源。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应用,可以跟踪用户的浏览历史、浏览习惯和浏览行为,学习用户的兴趣,适应和发现用户兴趣的变化。将读者的信息服务请求借助各类搜索引擎,分门别类地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与整合,对信息资源进行排序或索引,形成个性化信息数据库,进而为读者提供定期的特色服务。由此,个性化主动服务有三个基本要求:1) 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提供给用户,除去用户不需要的内容,反馈给用户的结果集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2) 系统能够跟踪用户的兴趣和爱好的变化,并能根据这些变化知道用户现在的需要是什么,能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找到用户更加满意的结果。3)能够智能预测用户的潜在兴趣。

BMIS中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研究经历了从研究搜索引擎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到基于智能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2]。搜索引擎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有力工具,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它不能有效解决“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的困境,不能达到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的平衡。基于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个基于能理解用户真正信息需求的智能Agent上的信息检索方式,它不同于搜索引擎的以服务器为主、面向主题的被动式的检索模式,而是以客户端为主、面向用户的主动式的检索模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智能Agent可以持续自主地独立发挥作用,是解决当前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在信息服务中多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可个性化构造个人兴趣模型,并利用它代表用户参加协同工作。智能Agent在收集用户信息、维护用户兴趣模型和分析用户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智能Agent的特性可以实现一些个性化服务,如:定制服务、即时服务和主动服务等。定制服务就是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和喜好,利用Agent技术使移动到相应的节点并对系统已有的基本服务进行定制或通过配置基本服务来产生新的服务。即时服务和主动服务就是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利用Agent的学习性、自治性,独立自主地完成计划任务。

在BMIS中运用基于Agent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目的是提升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服务的自动化和多元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图书管理发展和读者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智能搜索引擎、用户个性化特征的提取、图书信息组织[3]等。本文将基于Agent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4]应用于BMIS的目的是不改动现有的BMIS,而是在提取用户兴趣特征的情况下学习用户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现有系统的搜索工具主动搜索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实现此目的,必须运用智能Agent的环境感知性来了解用户的变化,运用其学习性学习用户的个性化特征,运用其自主性主动搜索用户的需求信息从而加快查询速度。

3 基于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框架与运行机制

3.1 系统功能

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在一个现有的BMIS上进行系统功能扩展。图书管理除了采用现有系统的所有功能之外,再增加了个性化图书信息服务功能,包括个性化定制服务和提高用户个人检索效率的服务两方面。具体有:1)个性化用户界面定制功能:用户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图书管理服务,定制个性化系统使用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图书资源;2) 用户个人兴趣输入功能:用户通过个人兴趣输入界面让系统学习用户的兴趣偏好以提高检索的效率;3) 个性化检索功能:其中增加了图书书目检索和全文或摘要的任意一致模糊查询,除了传统的查询结果记录完全包含检索关键词外,还能进行与关键词相关联的范围领域的查询,并且用户能够随时修改检索模式和信息输出格式;4) 用户对系统推荐信息的评价反馈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增加用户对系统推送信息的反馈评价功能,即User Profile功能,使得系统学习用户兴趣更加准确;5) 个人化信息通告功能:定期由BMIS向用户发送用户定制的新书通告、新的网络资源以及各种学术艺术活动信息等。

第9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图书馆管理;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1日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图书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这样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时候,需要的费用便很多。但是,这个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读者需要的往往是时效性比较强的读物,而数字图书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人们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以往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读者的实际需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进行图书馆管理时存在的一些不足,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

一、在数字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新媒体的价值

在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的图书馆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管理形式,其中,数字图书馆管理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体系。现在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时候,体系是在以往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技术,改变创新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并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还能减少工作过程中出错的概率。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电脑收集等产品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越来越适应电子阅读,图书馆在进行数字管理的时候便是将这个因素加进来,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递,并且传递的过程与新媒体有着直接关系。首先必须做的便是把图书馆中的资源数字化,将这些信息加到数字管理系统中去,供读者进行下载和查看。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在发展的时候管理模式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管理体系纯数字化,另一种则是以往的管理方式和数字化结合。纯数字化的管理体系是建立在没有实物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在网络的条件下进行资源共享,另外的一种便是实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以往管理模式的结合,将图书馆中的资源录入电脑中,在管理的时候也会更方便,读者借阅的时候也会很方便。

图书馆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利用网络进行管理会直接影响到纸质图书的地位,甚至会直接导致其消失,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将新技术引进到图书馆管理中去能够将其和以往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时候会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并且将新的技术加入进去,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便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更好地享受到图书馆的资源。还有一些图书馆也设置了一些自助借书和还书设备,在接受服务的时候更加方便。还有一些图书馆设置了图书的检索设备,读者通过检索设备能够更快地找到图书的具置。数字图书馆管理不但可以进行图书的借阅,还有一些多媒体视听室,让人们在娱乐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在新媒体时代下怎样更好地发展数字图书馆管理

(一)完善以往的管理体系,做好人性化管理。在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读者进行数字阅读以及图书馆管理实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很明显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能够更好地对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升级和改造,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更好地将资源扩充到图书馆中,不断地对服务进行完善,更好的对数字图书馆管理进行合理的完善和推广。现在我国很多数字图书馆进行管理的时候,终端设备是电子阅读器,并且将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扩展计划,那就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尽量实现不同级别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形成一个开放性明显的数字网络心态,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的数字内容。与以往的图书馆管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管理的时候,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在一些阅览区已经设置了一些软沙发,让读者在读书的同时还能够休闲,借书区域也配备了桌椅,读者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的时候,可以坐下来,对于书架本身的高度也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这样保证能够满足身高不同的读者的需求,让其在取阅的时候更加方便。

(二)对检索进行完善,更好地进行数字图书馆管理。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管理还不够完善,想要读者真正地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便应该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合理的完善。现在数字图书馆在发展的时候,一般都是把一些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储藏起来,再通过客户端上传,帮助读者更好地享受这些图书资源,数字图书馆在检索的时候,必须将各种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检索方案够合理,这样在检索和阅读的时候,环境也会更安全稳定,实现资料的共享。现在的读者由于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下降很明显,主要的原因便是数字阅读给以往的纸质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社会,信息非常多,人们越来越适应上网查找信息着一种阅读方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喜欢上网浏览,并且很多网络文学也是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收集进行阅读。在阅读到经典作品或则是专业书籍的时候才会去图书馆借阅。数字图书馆管理满足了读者阅读爱好和习惯,也提高了图书馆对于读者的吸引程度,确保图书馆发展的时候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三)发展更加先进的技术。先进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的过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想要更好地实现体系的完善,最根本的还是进行先进技术的研发。只有技术先进才能够确保其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让其符合现在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但是仅仅是进行先进技术的开发也是不能够做好其管理变革的,还必须更好地将以往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而数字图书馆的本质也是信息储藏平台的电子化,搭建以后的电子平台,读者可以利用网络对其内容进行访问和阅读,并且在进行访问和信息存储的时候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四)做好数字图书馆和以往图书馆关系分析。数字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是利用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把各种资源分散在各种载体上面,并通过这些载体让用户更加方便地了解其中的内容,确保资源共享的实现。并且数字图书馆和以往的图书馆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更加的先进、广泛以及便捷。但是,就目前而言,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时候,依旧受到技术和资金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局限性仍旧非常明显。现在,除了一些资金特别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和资金雄厚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数字化建设,其他地方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推进的时候,仍旧不够整体和全面。所以,现在很多的图书馆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依靠的还是以往的管理方式。所以,必须分析清楚数字化图书馆与以往图书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化,让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结语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高速发展,很多新事物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新媒体技术突破和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也直接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无疑提高了其数字化的速度,改变了其以往效率低下,漏洞百出的情况,意义非常的重大。不但提高了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其管理的智能化以及人性化,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读书目标,管理人员在管理的时候也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更好地完成工作中的任务。所以,新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二者的结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玲.浅谈现代图书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J].江苏政协,2012.9.

[2]潘素萍.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J].兰台世界,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