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技能的人才。这一理念,无论是从眼前的教育内容,到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等都是无可厚非的。另外,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他说过: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教学实践中,将头绪繁乱的各部分历史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纳入一定结构,形成知识框架图,是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达到高效完成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这也是基于目前新课程高中教学现状问题的思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使学生重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和高考的要求。同时,达到优化课堂效果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以创建实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动态性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2、活动实践法: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以课堂引导构建、谈话、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进行探讨。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对象:高三六班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策略及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从2013年9月份开始至2013年12月底结束,共分三阶段。第一阶段:(2013.9—10)课题的准备与申报阶段通过对现阶段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学生学情的了解、分析,充分考虑后,我确定了小课题---《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建构与应用的研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收集。如通过对高三六班78名学生的调查:他们困惑的问题是:第一,现在新教材使用专题体例的教材,时空跨越大,内容跳跃性大,时序性差,古今中外历史融于一本教科书,一下很难适应。第二,在初中阶段学的是通史体例的教材,学习方法上、思维方式上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直存在不能适应专题学习法。理论研究方面: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阅读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著作:《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探讨》等,寻找课题的可操作性及理论依据。第二阶段:(2013.10—2013.11)素材积累与方案研究实施阶段本研究立足于我校的校情,学生的学情、高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为了更好的促进课题研究,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校学生现状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成绩。做法是:第一,结合所一轮复习册子《世纪金榜》,以“导学案”的方式指导知识结构的构建、理清线索,提高学生认知和自学能力。第二,根据必修一(政治文明)和必修二(经济文明)所授内容,引导学生每课、分单元及进行整个模块的知识梳理,并以表格或大扩号归纳的形式形成文字性的东西。再进行纠正、完善,同时好的作品在班级(张贴在公布栏或文化墙)、甚至是在其他班级予以推广。每次过后,积累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素材,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定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效策略,并形成阶段性的研究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学生动手总结一些典型的案例拍成了幻灯片,对存在的问题,老师及时点评总结。第三阶段:(2013.11—2013.12)研究成果的总结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化和提升,撰写研究报告,并形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字材料,最后结题,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成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激发了学生求知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解题能力与技巧,如答题考虑: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来,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等。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本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更好的完善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组织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第2篇: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兴趣;系统;情感;主动性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价值、道德、评价判断等都具有塑造作用,学生正处于性格、认知的发展完善阶段。因此,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能够以史为鉴,把历史知识运用于当下的生活当中,同时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新一代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时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考试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中心地位,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

但是经过课堂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上课不喜欢听老师讲,认为历史不需要理解,只要背下来就能考高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只是为了应试需要,并没有从心底里热爱这门学科,教师往往发现学生明明都把知识点背下来了,但考试还是有很多题不会。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把知识的学习整合为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把握,考试是对学生理解上的考查,因此只有让学生用心感受,细心对待历史的学习,才能实现以上学习目标。

兴趣教学在当下成为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主自觉地深入思考和理解历史呢?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画面。学生长时间看课本易产生疲劳,如果为其呈现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还会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把精力集中在历史的学习上。第二,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被教师认可的内在需求,一旦被表扬,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但是如果课堂上遇到问题,学生表现过差,教师课上暂时不必立刻责备他,以眼神示意,课下单独谈话,耐心说服,学生心悦诚服并且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会对教师产生尊敬之情,那么以后再上课就会遵守纪律。第三,实践证明:学生中学阶段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如果认为这个教师严格、教学能力好的话,就会认真对待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充分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上课说话要抑扬顿挫,引导学生紧跟教学思路。第四,历史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具有丰富的潜在教学资源可供使用,几乎每个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其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专心。

历史知识的学习比较系统化,例如,在讲经济、政治等多个模块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以时间为主线,将人物、事件串联起来,然后再在空间上进行拓展深化。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唐、宋、元、明、清,每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上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考查。尤其高三阶段对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融会贯通。还要注意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要在点、线、面上都有所侧重。同时,知识的系统化还需要学生对相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例如,在学习北魏改革时可以和商鞅变法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在比较中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深入了解事件推动发展的本质因素,既有单个历史事件“面”的铺展,又有“线”的梳理和对照。系统化教学还可以通过教师在黑板上列大纲的方式体现出来,使得历史脉络清晰可见,然后在每个历史阶段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列大纲,对自己进行“线”的考查。

以上是通过外在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历史知识的情感特征,建议教师对学生采取情感教学。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中日比较有名的战役总结归类,如果单纯让学生背诵每个战争的意义,会造成学生的被动感。教师要以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切入点,挖掘历史知识中国家的概念,上升到保家卫国的层次,学生产生对自己国家的捍卫意识,从而加深记忆。另外,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其领导的著名战争,要帮助学生对其产生感情。

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都要围绕以建立学生的主动性为中心,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我讲你学”“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即使再怎么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但如果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能动性,一切也都徒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历史学习是对事物本质的探求,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掌握知识,学生知道怎样分析问题之后,能够独立解决新的问题。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例如,在探求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的时候,课本上会有解答,但是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归类会有哪些影响因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又包括人为客观和自非人为客观,学生自主思考差不多都能想到,只是在语言上需要进一步修饰,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历史观的一步步形成。三是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并且分出重点、难点,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养成了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