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高等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研究

第1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

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

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

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

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

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

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

,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

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第2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发展;教育改革

教育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现象,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各种竞争主要是取决于各种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其本质则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与其教育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其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才得以拥有持续的生机和活力注入。本文通过对中日高等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并借鉴日本当今高等教育模式,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况

(一)高等教育体制

中国高校在设置上根据苏联的教育体制为模板,专业划分上过于细窄,并不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这也导致了现今中国教育的又一次改革,针对一些过于细窄的专业进行合并,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并扩大其知识面。并通过联合办学以及合并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改革之巨,由此可见。然而由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独有特点,在这样一段时间当中,我们仍然会保留着一些中国传统及其特有的教育体制,例如高等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教职工居住以及大学生住校等等旧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教育模式

一方面,中国、日本,乃至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都呈现一定的共性,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又具有其教育的独特点和多样性。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期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伴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进入一种变革期。摒弃传统的陈旧教育学观,以及传统教学中抑制学生思维和自主能力发展的教师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更加倾向于对其进行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现况

(一)大学设置类型及其管理

日本大学的设置主要分为国立与私立大学两类形式,在日本的每个县级城市都至少拥有一所国立大学,然而私立大学的数量则更多了,其聚集点主要是日本大中城市。国立大学由国家负责教职工工资等费用。因此,国立大学的学费较低,从而导致其入学竞争较为激烈;私立大学的诸多费用则是由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的赞助来共同维持,地方政府占主要部分,导致了私立大学学费较为昂贵。学生则根据自身家庭的经济情况及其学习情况等因素自由选择学校。日本的私立大学历史悠久,其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法人代表制,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行,而学校财务以人事等重大问题则有董事会进行决策。学校教授通常是聘用国立大学的知名退休教授,以此保证师资力量。国立大学则略有不同,由教授会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教授通过全国招聘,师资力量雄厚。

(二)教育模式

总的来说,日本的教育模式是介乎美式与德式教育之间,正处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期。他们秉承着“教育立国”的理念,这也是其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源所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同样面临着各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他们则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教育上,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高回报的投资来看待,对其高度重视。知识结构不仅成为其经济、科技、乃至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更是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全新文明观。他们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一,通过对相关课题探究能力的培养保证研究质量;其二,着力于大学自主性以及自律性的提升;其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促进其大学教学的不断改进;其四,整建组织运营体制。

三、我国教育的问题所在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科学文化的交流不应有国界,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传播,这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所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其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源,则是在对学生教育的认识上仍然有所偏差。

(一)缺乏教育认识

我国教育中,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技术等相关能力的锻炼上,为其将来的谋职做准备。[2]这种看法显然是有所偏差的,教育应当是心灵和精神的交汇,学习也应当是伴随一生的事情,而非仅仅将教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将来谋职本钱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二)缺乏创新教育

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僵硬的教条而缺乏生气,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甚至人类智慧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僵硬教育下,学生已经逐渐失去思维能力而成为一种机械接受和复制的工具而存在。而那些曾经让人心灵震动的知识也逐渐成为了束缚学生发展的干枯教条,不再有任何色彩。虽然伴随着教育改革这些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并非一时可以改变,仍然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存在。

(三)缺乏学生空间

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或者接受教育后,连正常人起码的生活空间都不存在,又谈何发展与创造,现今我国教育将学生空间挤压得淋漓尽致,一切服务于考试分数的争夺,大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喘不过气,更不用谈其精神生活的拓展了。

四、我国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其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重点则是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个人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潜能的独立个体,对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能力抑制的教育显然是有失妥当的。明确教育的方向和学生的主置,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要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模式中跳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良好发展。

将学生从机械复制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其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全身心融入和互动中完成对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日本,学生到了大三则将被分配到实验室参加各种研究报告会,让他们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大四则完全进入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从而保证他们的综合能力培训时间。另外,与日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相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还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的切换,应当保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教育和课堂主体的地位。还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科研适当的引入教育当中,结合教育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的综合模式,聚焦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研究解决上,学以致用,实现其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一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在。所以,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这一点在日本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日本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必须在国外学习半年之上。我们也同样应当如此,将教授之下的教师分批送往国外进修,让他们了解各自领域和专业的国际动态,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以及教辅人员比例,适当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改与科研工作,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 国际化 优势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09-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及其高等教育机构为因应全球化背景而在战略上设定国际前沿目标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在实施层面表现为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及其效果。[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按照国际高等教育界通行的理念、准则和规范指导办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一国或者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水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人才的过程。[2]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3]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被江苏省授予2013年 “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研究会先进集体”和“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的称号。本论文集中讨论了具有矿大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一 国际化的办学实践

1.学生的国际流动

中国矿业大学一直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扩大出国留学学生和来华留学学生的规模,形成了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学生的国际流动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目前有在校留学生180余人。就留学生的层次分布而言,大部分为学历生(degree-seekers),而非非学历生数(non-degree seekers)。在学历生中,本科生的数量最多,一直占据主体地位。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分为流入(国际留学生)和流出(本国学生接受时间不等的海外学习)两种形式。2013年,国际部会同教务部,设立出国留学奖学金,选拔了126名出国留学预备生。

同时国际部积极推进各个研究生、本科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中加MBA项目、格里菲斯大学土木工程本科项目、墨尔本皇家理工建环本科项目、俄罗斯奖学金项目、美国全球优秀本科生项目、奥尔登堡大学交换生项目以及其他多个校际交流项目派出学生100多人。在鼓励本校学生短期访学的同时,2013年学校设立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鼓励更多留学生选择矿大为他们的学校。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年招收留学生54人,其它各类学生29人,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70人,较之前有了增长。[4]

2.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还体现在学校对师资力量国际化的重视。师资力量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世界上许多高水平的著名大学,师资力量往往都是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矿业大学采取了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来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首先,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经常组织教师及行政人员的短期访学工作为便于教职工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积极主动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对学校因公出访审批手续进行了简化,同时推出了《中国矿业大学出国(境)人员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处级以上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政策,在严格规范外事管理的同时,为教职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2013年,学校累计派出111批次因公出访团组,共计296人次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或考察访问,比去年同期增加49%。此外,学校停办多年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团组海外进修项目也得以重新启动执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教职工自觉对外交流的主动意识逐渐增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5]

其次,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加大聘请外籍教师的力度。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教师学术背景的多样性,同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积极拓展聘请渠道、强化服务措施等举措,学校2013年重点工作之一――聘请15名语言外教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英语、德语外教分别承担了英德语言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公共英语、同时承担了研究生英语及孙越崎学院等的语言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此外,2013年,学校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英国、丹麦、日本、韩国、南非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和学者200余人次来校合作交流。 [6]

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学校还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学校2007年获批的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继续由国家重点资助并实施。2013年,学校聘专引智经费实现360万,其中含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项目3项,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2项,另外今年申报的第四个“111计划”――“深部地下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已获批执行。[7]

3. 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

一个学校的国际化不但体现在学生和师资的多元化,更重要,更核心的是要实现教学的国际化。1996年,OECD将“课程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定义为“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Maurice Harari)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视野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8]

我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稳步推进双语教学。2010年《中澳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列为校教学改革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制定并实施,3位外方合作高校教授为中德学院、中澳学院授课,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每个专业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以后会开设专业英语课。但是和其他项目相比,教学上的改革力度较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单一,接触不到原版教材,虽然引进了外籍教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和课程国际化的问题。

4.国际合作研究

在科研方面,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本校优势专业的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一方面提高教师与学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的能力;同时依托国际会议,促进科技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2010年9月17日,我校校长葛世荣率团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10年世界能源论坛大会并向来自世界各国的700多位与会者发表了题为“中国未来能源与洁净煤技术”的演讲。2010年3月15日至3月22日宋学锋副校长等一行七人于赴德执行考察访问任务,主要是落实“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推进会”中煤矿安全设备物联网、城市系统物流规划、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四个产业化项目。 [9]

5.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也是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2010年我校先后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尔登堡大学、波鸿工业技术大学、德国RWE公司、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卧龙岗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合作单位分别签订了教育科技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美国南达科塔矿业学院发起成立的全美矿业高等教育联盟拟以团体会员方式加入,联盟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2013年,学校新签约海外合作高校10所,续签7所。其中,新签约澳洲高校1所、续签4所;亚非高校新签约4所; 欧美合作高校5所、续签3所,布局日趋合理。同时,根据学校要求,结合各单位对外交流实际情况,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分别选取了5家合作伙伴作为重点交流对象。目前,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基本实现至少与海外2家以上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使得我校国际交流工作更加务实。 [10]

二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特点及其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纯引进少量外国留学生,公派留学生,教师短期访问合作等方式发展成一套全面的,多渠道的,多层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经与国外一批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联合培养、交换交流学生、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第二,参与主体的层次逐步从研究生向本科生下移。中国矿业大学早期的学生对外交流项目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近两年,矿大不断推进本科生短期访学交流项目。学校组织人力,物力,推进短期访学项目的进行。第三,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发展中心,这一特点在国际会议的举办和国际合作项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虽然中国矿业大学在国际化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中国矿业大学还缺乏对于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国际留学生比例依然偏低。从国际留学生的来源国家来看,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多集中在亚非欠发达国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其次,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借鉴不够。高校国际化强调的是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目前中国矿业大学的多数国际化办学方式都是以项目为中心,以会议为表现形式,缺乏系统教育理念的植入和教育体制方面的真正变革。再次,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在许多方面依然体现出“依附性”的特点,对于其他大学借鉴的多,输出的少。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借鉴,彼此的输出。

总之,中国矿业大学以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探索实践行业特色和国际化办学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探求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讲实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2] [8]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 [J] 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3] http:///

[4][5][6][7][8][9][10]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年鉴[R].2013.

第4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

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外有大量研究。国外相关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高等教育与个人发展等方面。我而国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从近年的研究分析看,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存在以下关系。

(一)高等教育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

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另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为其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力,这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高等教育都发挥着社会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美国大学创办的目的:大学的特点就像是一个巨型的仓库,由于美国人不知道如何打发年轻人的时间,大学的初衷就是占用年轻人的时间。真正意义上的读大学教育只是用来安置那些既未成年又不是孩子的年轻人的有效方式”[1]。虽然,阿论?金思伯格的观点有些消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人眼中,高等教育的“蓄水池”功能。适龄青年一般在大学或者就业岗位两个水池中流动。就业的“替代品”是上大学,考研热的背后不是真的有很多学生希望从事研究工作,只是为了延缓就业,或者提升自己入职的筹码。

(二)高等教育是个人就业能力提高的助推器

知识经济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个人知识的拥有度、创造度、应用度决定了个人人力资本创造财富的集聚度,也决定了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2]。事实上,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经过专门的高级培训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才能胜任。目前,我国存在结构性就业困难,一方面某些单位无法雇佣到胜任的人,另一方面,大量普通劳动者就业困难。“我国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和胜任就业岗位需要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3]。大学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对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拥有度和创造力有较大的作用,发挥着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助推器作用。

(三)社会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

就业状况始终是检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把有限的积蓄,甚至不惜举债筹款来支付教育费用,不过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获得金钱和非金钱的回报”[4]。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直白地表达了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期望值,当然不否认有个别特例不期望回报,但只是极少数。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按照社会就业的需求状况确定自身的发展。目前,虽然高等教育的职能不断扩展,某些科技前沿的东西非社会所能预期,短期内可能无就业的空间,但这只是个案;对于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来说,特别是非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都是适应社会就业要求的,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就业就意味着办学失败。所以,从大部分情况看,社会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高等教育充当蓄水池的作用明显,部分高校发挥了“仓库”的作用。总体上,高等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作用发挥不充分,集中表现在地区布局不合理、高等教育层次设置不合理和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三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地区布局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布局都极不平衡。我国“211”工程资助学校目前是112所。其中,北京市24所,江苏省11所,上海市10所,陕西省8所,湖北省7所,5个省市占了60所,超过一半;大部分中西部的省市只有1所。“985”重点建设的大学39所,北京市8所,上海市4所,共12所,占全部的三分之一,很多省市没有1所。不可否认,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要多于非经发达地区,但是其差距不可能成倍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事实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由于某些原因更喜欢在学习地就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镇一间房”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社会就业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作用在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上没有发挥作用。

(二)办学层次不合理

从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就是最直接的证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升至9.76%。自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快速上升,根据2013年08月19日CCTV新闻公布2013年达30%。本科生教育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顺势跟进,博士生教育乘势而上。而社会真正急需的职业教育却出现困境。本科、硕士、博士的扩招,超出了不少大学的培养能力,同时也超出了社会需求。一方面,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下滑,影响到高等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就业能力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就业竞争力增强,提高了用人单位用人层次,造成了人才浪费。

(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

近二十年,我国高校的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实现“大、高、全”。1995年,无锡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学院改大学的浪潮;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印证了合并组建的过程。目前,全国万人以下的本科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已难寻觅。学院改大学、技术学校改学院,改成大学的要建国内领先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改成学院的技术学校要创省内一流、部分专业国内领先的行业大学。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都喊出了“规模要大,层次要高,专业要全”的口号,并积极向这些方向努力。某些学校不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和历史,所有专业都上,结构极其不合理,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高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助推器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专业优势和特色上。只有有了优势的专业,才能加强专业研究,只有有了专业的研究,才能在行业中有地位,才能把握社会就业的需要,从而有目的地培养人才。而由于盲目地“大、高、全”,原有专业的优势逐渐化为乌有。

三、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只有良好互动,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和助推器作用,社会就业才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指南针作用。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良好互动,必须从政府合理规划、高校做好合理定位两方面入手。

(一)政府要加强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的高校和作为个体的高校领导,追求单位和个人的卓越是本能。制定科学的规则、合理的规划,进行适时的监督,使作为单位的高校和作为个体的高校领导者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各种行为符合科学规律,不破坏国家的整体利益是政府的职责。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之所以存在问题,与政府的规划不合理,调控不到位有较大的关系。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平衡,固然有历史的、高校自身发展的原因,但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是直接管制,不同于监控型,学校更名、专业审批、招生计划均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存在问题政府难辞其咎。因此,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要加大支持的力度。要合理均衡区域发展,增加经费投入,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中西部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5]。同时,要严格高校的分层管理,合理规划各类层次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最近,我国推出的把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作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是教育分层可喜的一步。要通过政策和监督对高校的欲望进行限制,不能盲目扩张。

第5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经济发展与高校教育建设之间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又制约教育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下,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

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国内生产总值和高等院校本科招生人数大体呈现线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高等院校本科招生人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之间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假设山西省国内生产总值为(Y),山西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招生人数为(X),可以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根据以上所得出的数据,分析其经济意义: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表明GDP对高校招生率有显著影响。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培养人才,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动力和支持。因此,高等教育的建设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知识基础,并为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

二、山西省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我省应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普通高等院校在近些年实现了数量的增长以及规模的扩张,但是仅从数量和规模上难以实现高等教师发展水平质的提高。因此要求我们需要在适度规模下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合理制定山西省的高校扩招政策;

(二)通过国家经费投入和社会融资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在现有规模下的健康持续运行;

(三)提高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素质及办学条件;

(四)加强高校产学研相结合;

第6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本质主义的取向属于一种哲学取向,其认为万物的发展,包括学科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独有的规律,而这种规律的变化,就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弄清楚学科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研究和探索出科学的发展规律。

当前,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质主义取向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为思辨哲学。思辨哲学倾向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本质主义取向的表现之一,其显示承认了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然后又肯定了高等教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认为,高等教育学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进行探究,在摸清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之处的同时,找寻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这也是高等教学存在的价值,而如果高等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没有不同之处,那么就失去了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研究的意义,高等教育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方面为实证科学。当前,在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主义取向方面,很多学者都认为从理论上对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进行研究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会让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脱离现实,不符合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高等教育学的现实发展方向。因此,在本质主义取向中,一些学者便以实证科学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学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说,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从理论方面出发对其本?|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先是对研究提出了相应假设,然后通过总结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模型,以此来对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进行研究。

二、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非本质主义倾向

与本质主义相比,非本质主义取向的研究几乎否定了本质主义取向的所有研究,认为本质主义的研究是不客观的,同时也是不人道的。其认为不同的人对事物拥有不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取决于人本身,虽然可能存在不同,但存在就是有道理的,因此,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强行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和观点进行统一,而应该遵循非本质主义,尊重每一件事物以及每一个人的特殊性。

1.非本质主义对传统学科价值的追求提出异议

这一点,在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本质主义取向方面,很多学者是依据我国以往的学科研究经验,对高等教育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很多人对该研究方式提出异议,认为这种研究方式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同时,根据我国现在的学科价值研究经验,根本就没有能力对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尤其是当前科技快速发展,人类文明进步飞快,对学科价值的研究和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相关学者认为我们没有能力研究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另外,近年来,受西方开放式学术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学术,认为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科的实践出发,对其活动和社会作用进行研究,而非从理论方面出发,对其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因此,这是不切实际的行为。

2.非本质主义提倡多元化

非本质主义提倡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否定本质主义中的唯一方法论和独特方法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学科,在研究中,只要是对研究有帮助的研究方式,都可以进行采纳。而对非本质主义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解后也可以发现,在研究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研究并非是局限在某一学科上,而是引入了多学科的研究方式。同时,非本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学者也认为,高等教育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学科,其不能够阻止其他学科的渗入,同时也不能将其他学科独立在外,与传统学科相比,高等教育更像是一个研究领域,因此,其研究也不能以本质主义取向进行研究。

第7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15-01

近几年来有少数学者对高等教育期刊、研究课题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在提高个体研究水准的同时。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对于总结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在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是指,在构建高等教育科学体系过程中的一系列引导下,深入认识和分析总结高等教育的现象和规律,是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

1.1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

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一个世纪前才被系统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额度不断发展,使得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指导理论的不断进完善,高等教育受到科学方法的不断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成熟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的梳理有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研究方法的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为初创时的方法贫乏期,发展时期的方法借鉴期和成熟时期的方法整合期。

1.2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可以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研究目标,从而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准确定义研究问题;再次,仔细分析收集的相关材料,运用研究问题相关的知识,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对分析的内容进行总结,最终得到一个有意义的结论。这就是真个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2、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很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等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之前,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把握现状是展开调查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质大多属于个体研究,合作研究和集体研究则很少,研究形式主要表现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非常少,而且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以文献法、数模法和观察法居多,其他的研究方法则很少。但是研究方法略显单一,研究方法方面,

3、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在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和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现象与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加工、改造和创新,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以使高等教育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3.1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使得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够。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依赖实验研究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而理论的实验研究使得实验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被忽略。在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方面,高等教育研究中理论思辨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大多以较高比例当选学者进行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从高等教育研究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些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3.2 高等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不断趋向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论相融合。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组合才是真实世界的属性,高等教育活动也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我们要不断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这不仅满足高等教育系统不断朝复杂化、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而且符合整个科学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综合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才能更好的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日显重要,高等教育系统日显复杂,这些不断发展的因素使得科学认识高等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而调查研究足以担当重任,高等教育将会从理论不断走向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等教育研究应实现主体多元化,提高个体研究的水准,强化合作研究和集体研究,提高思辨研究水平,注重实地研究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更加开放化、多样化和科学化。

第8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高等教育公平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有不同的策略性解释,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常导致实践上的周折。从公平的哲学意义出发,即可以底线的界定来追溯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实质。高等教育公平在个体与国家两个紧张性维度里与社会分层相互作用,长期视域里将出现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要求代际传递带给家庭的负价值至少要低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价值,以此为价值取向,需要做出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合理安排。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底线;贫困代际传递;精准扶贫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并由社会边缘位置走向社会中心地位。在这一社会演变过程中,个人与国家同时对高等教育存在着不同价值取向的诉求。因此可以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是面对现实矛盾的一种理性过程状态,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在个人与国家不同诉求的矛盾紧张中,通过理性手段实现社会秩序的善的过程,即正义的实现。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不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与制度的选择。因为,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具有道义上和伦理上的应然性,并且体现为允许差异性与可补偿的不平等上;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是具有永恒性的理念追求,易使人们走向绝对平等主义的乌托邦想象。如何能够在追求崇高理念的同时保持理性,在一个特定现实状况的社会里确定适当的“底线”,将是一个困难的社会技术问题,这是本文试图致力解决的。

一、何为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

在西方,英文之justice即正义、公平之意,预示着一种统一的基本秩序,这种秩序既是自然宇宙的,也是社会性的,同时也是人格化的。对于教育公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做出具体阐释:第一,公平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第二,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去发展。此种观点,同时表达了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主体对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一是人人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公平中的“平”,即教育机会均等;二是个人的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发展的最高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体现了公平中的“公”。由于柏拉图时代的教育,主要是贵族阶层所享有的特权教育,是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因此其阐述的两点之间隐藏了教育资源紧张的现实矛盾,即无法让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在当时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今,基础教育实现了普及,而高等教育仍是较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同样存在上述柏拉图观点里隐藏的现实矛盾问题,难以让个体都享受相同的高等教育机会。以此观之,柏拉图的观点可谓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表达。

二、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衡量依据:贫困代际传递

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公平在个人与国家两个需求维度间的相互竞争和契合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便是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底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一个最高规定,也是最核心的规定。因而,鉴于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认识此问题,明确该底线的性质及其衡量依据分别是什么。

(一)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基本矛盾:精英型教育与大众型教育

公平作为正义的形式表现,又以正义为实质而存在,那么公平必然需要正义来判断其性质。换言之,“底线”作为一个硬指标,能够规定公平的实质存在。因此,“底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最强有力的规定和保障,体现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差异补偿”。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性质来看,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精英型与大众型之间的基本矛盾中。第一,高等教育公平是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开始普及及其过程中存在的,并且以高等教育内部的精英型教育与大众型教育并存为背景。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贵族高等教育(特权型)、民主高等教育(精英型)和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型)。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和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型高等教育也难以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梦想,仍然存在着高等教育在公平上的不均匀分布。因此,过去贵族阶层的特权型高等教育是否遗传为现在的精英型教育,精英型教育是否为新形式的特权型教育,大众型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相对于其他未获得高等教育者是否为新的特权,仍值得商榷。正如布鲁贝克所言,“说大学教育是一种特权,其含义显得模棱两可:这样一种哲学既可以与机会均等相一致,也可以与其矛盾”[1。对这些疑问的解答成为“底线”的存在依据和界定公平的标准。第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对精英型教育与大众型教育具有不同的意义。就高等教育的性质而言,可分为两种水平的教育,即精英型教育和大众型教育,或高深学问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然而,两种层次的教育对有限教育资源的紧张争夺,致使在精英型教育导向上难以实行平均主义,因为“在英才主义中,公正要求一个才智出众的学生应该享有优越的机会”[2;史密斯认为,一个人的能力绝不能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内被认识清楚,而只能设想如果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的话它能怎样。[3这是精英型教育遇到的公平责难。因此,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必须要在高等教育精英型与大众型之间选择一个维度,“因为公正在机会与才能成比例时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4。而这个“机会与才能成比例”的维度,必然隐含着一种价值诉求,基于国家、个人和社会的不同角度将形成不同的偏好,这正是认识底线的判断标准。

(二)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三个维度:国家、个人与社会

“底线”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也是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最佳状态”。具体而言,是指在人人享有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哪些人应当享有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其依据,这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技术手段和操作程序问题;如何安排主要的高等教育制度和策略以满足国家的长远宏观的发展战略,如高校录取制度、大学管理制度和国家关于教育的财政制度等。无疑,上述所言涉及到底线的标准问题,可以基于国家、个体和社会的不同角度对底线的判断依据进行分析。

1.国家利益的效率原则:精英型高等教育

罗尔斯在反对英才主义的同时,认为:“由于财富和权力方面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造成的教育差别,只有在它们对整个国家有益时才是正当的”[5。他不认为英才因有天赋才能而获得优势教育机会,而是因为向他们提供了教育经费,进而能够利用他们的天赋才能去帮助不太幸运的人们。英才主义的教育或者精英型教育为满足国家的最高利益需要,牺牲了其他人的教育机会,而获得国家的长远发展,进而给所有人带来效益。对于精英而言,其受到教育的价值不仅为自己获得了足够利益,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或社会创造了巨大的外部效应。例如,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从国家理性来说,正如布鲁贝克主张的“差异的公正原则”,这种不平等主义的精英教育是公平的,理应反对平等主义。对精英人才资格的甄选,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技术体系和评价程序制度。在未正当解决评价技术体系和评价程序制度之前,潜在性地存在牺牲个人的受教育机会,这种潜在的不公平仍然存在伦理上的责难。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恰恰涵盖到这个责难上。因此,只有真正解决评判技术或者制度,才能实现对底线的标准判断,以满足国家需求。否则,容易使高等教育造就优势人群与劣势人群的分层,甚至形成“马太效应”,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累积,进而损害国家整体利益。

2.个体公平的差异补偿原则:大众型高等教育

针对能力原则或者精英主义的瑕疵,罗尔斯提出“去帮助不太幸运的人们”,这种“差异补偿”成为个体最低水平的保障。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会造成对个人的自由或利益的遮蔽这种不可预料的风险。由此,对个体的最低水平的保障尤为重要。高等教育机会上的自由在一个国家内被分配的机制和规则,体现为高等教育入学录取的政策方案。为了实现国家及其成员在整体利益上的尽可能大的收益,使用“底线”而不使用诸如“最高正义”,同时以差异补偿作为底线来完成对个体最低教育权利的保障。可见,个体的最低教育权利保障是精英型高等教育通过“差异补偿”使弱势者能够“利益最大化”,以此判断高等教育公平的底线。个体的公平保障是两方面的差异补偿,一种是经济上的,另一种是提供更多的其他教育资源。经济上的补偿或补助,如国家对贫困生实行的“两免一补”的财政政策,或者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征收额外所得税;[5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或机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如成人教育。然而,多元化的或者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内部仍存在着潜在的不公平风险,而高等教育的外部不公平则是这种内部不公平的延续。

3.社会分层的差异公平原则:阻止高等教育

的“马太效应”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形成高等教育的多层次,表现为尖子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异。在知识化与信息化的经济时代,知识文化与社会经济特权形成相互转换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差距较大,在政治、经济上形成新的社会等级阶层,这种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层次及随后形成的社会等级极端差异化,将深深影响高等教育的公平。由此产生新问题,高等教育内部的两种水平层次的教育,即使达到了布鲁贝克所说的“差异的公平原则”,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具有知识收益倍增的效应,走出校门的精英们在社会竞争能力上将更加强势,而弱者更加弱势,在社会中形成“马太效应”,促使社会形成精英与大众两个阶层。因此,这种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策略仍然遗留了社会成员在高等教育上的不均等分布。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国家精英》一书中,用实证调查的方法论证了法国高等教育在某种形式上维护着社会的不平等结构。在对知识、权力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后,他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认为“文化资本需要长时间地积累,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传承,那些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的家庭的后代更是得了先天之力……文化资本的传承无疑成了资本继承性传承最好的、也是最隐秘的方式”[6。通过布鲁厄的有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名牌大学的精英更多地出身于社会的支配阶层,而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受支配阶层。反观国内的现状,家庭条件和所处的社会阶层亦日渐成为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走进名牌大学的重要因素。通过直观的社会现象和具体的数据,走向普及趋势的高等教育仍然与社会的阶层分化共同发生着作用,使社会的精英和大众分层与高等教育的两大分层同时进行,互为因果。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根植于社会的等级分化,反之高等教育又再生产并强化了社会等级秩序和扩大了原有的社会差异。这种交互作用正反映出虽然高等教育被认为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伟大工具,但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仍不能够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社会的职业分层、文化分层、经济分层与权力分层等无不深入到高等教育中去,使高等教育的公平隐含着一种虚伪性和空想性。“不平等的社会因素作用巨大,它可以使教育制度在经济条件平等的情况下,把社会特权转化为天资或个人学习成绩,从而不中断地维护不平等。表面的机会均等实现得越好,学校就越可以使所有的合法外衣服务于特权的合法化。”[7

(三)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衡量依据:贫困的代际传递

由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可知,高等教育公平的诉求,涉及到承认精英教育的合理性,实现教育的差异补偿,阻止高等教育社会分层的“马太效应”。就教育现实而言,已经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精英教育的需求,但个体层面的差异补偿与阻止社会分层的“马太效应”这两方面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恰恰与家庭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因为禀赋或才智的不足无法获得精英式的教育,另一方面个人的禀赋或才智往往很多大程度上受家庭文化资本(往往体现在父辈的受教育程度)多寡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家布劳•邓肯建立了教育获得因果模式研究框架,认为人们的教育获得与其父辈的社会阶层特征和教育水平有着极为显著的关联。直接承袭布劳•邓肯的威斯康星学派引进一些与布劳•邓肯相异的变量,如个人智能、努力程度、父母和学校的鼓励等,由此产生了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之经验研究的两个重要的分支。[8总体而言,邓肯学派重视个人的先天客观条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其理论前提是个人在努力程度和心理力量为固定值的情况下,外在的社会阶层条件环境对教育公平的因果影响,未考虑个人的主观因素;威斯康星学派则注重个人在人际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心理活动或人的主观能力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考虑到客观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许多个体为改变个人前途和所处社会阶层而做出的努力。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是一个人长期的文化积累过程,即布迪厄的“惯习化”过程,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遗传性质。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分层化的教育不公平具有破除作用,但是,还应关注社会力量中的客观因素,如国家及其教育的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经济与文化资本的代际遗传问题等。由此,这种不公平在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分层作用,很有可能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使贫困群体继承上一代的贫困甚至更加弱势,而强势群体比上一代更强势,两极化的长期发展将动摇社会与国家的政治基础。这是教育不公平最深远的严重后果,也是社会正义伦理最关切的地方。因此,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依据应最终体现在,是否能够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坚守高等教育公平底线的策略:贫困代际传递的限度及阻止

(一)贫困代际传递的限度:基于家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高等教育获得

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正迈入普及高等教育的阶段,不断对大众的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此相比,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是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只有伴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高度发展才可以实现其理想的结果状态。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具有巨大的外部正效应,精英教育更加具有倍增效益。贫困代际传递在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是国家为未来长远发展做出的一种反向投资,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贫困群体的部分利益。这种牺牲换来对精英人才的高等教育和社会精英力量的有效投入。就国家理性而言,应思考投资与回报的效益关系,公平的底线正是这种合适性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投资与回报的比率越小效益越高,贫困代际传递相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越小越有效益,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越高,带给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补偿就越大,那么贫困代际传递就会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而趋于弱化,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论是高等教育的内部还是外部均不能否认贫困代际传递的客观存在。然而,当社会逐渐走向发达阶段或接近发达阶段的时候,贫困代际传递不但会由于社会的“马太效应”与两级分化而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也会损害社会发展的公正伦理。因此,就高等教育的公平而言,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教育公平底线的核心衡量标准,必须要设置合理限度,即代际之间所传递的贫困标准必须小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价值。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适当的差异性代际传递,以赢得巨大的高等教育内部效益回报和外部正效益回报,同时,应防止高等教育的效率原则损害社会差异公平原则及家庭的代际传递公平。关键在于代际传递带给家庭的负价值至少要低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价值,这是底线的标识。因此,在制定具体的高等教育政策时,应当运用经济学数量统计理论,将国家基本的人口、资源、地区差异、经济水平与社会阶层等具体指标作宏观掌握。通过对宏观数据的掌握,根据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运用经济学内生理论来确定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层次与类别,以及地区分布。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差异补偿政策等进一步完善教育保障系统。

(二)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止:基于精准扶贫的高等教育分层与分类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一旦确定了贫困及其代际传递限度的适当标准与类别,对其阻止的策略就具有了扎实的事实基础与理论基础。某种角度上这符合“精准扶贫”的理念。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的限度,从全国与地区的不同层面出发,调查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数量与分配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人口状况,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确定高等教育的分层与分类,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定位与教育目标的分类。因为,如果不能合理实现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就如当前诸多地方大学把办学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大学上一样,将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某种浪费。这不仅是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很大程度上亦是学生及其家庭教育投资的亏损,造成“上大学致贫”“毕业便失业”的现象。因此,高等研究型教育、高等应用型教育与高等职业型教育呈现出合理的分层与分类,有利于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以此观之,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回报的高等教育类型(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教育脱贫的一种合理策略。由于不同地区与家庭在贫困程度和原因上存在较大差异,精准扶贫成为比较理想的策略。一方面,在不同省份或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规划合理的分层,衡量好办学的层次与成本,降低入学门槛,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家庭贫困情况,以及学生的才智等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高回报教育类型与层次。根据差异公正原则,依据学生的潜质与能力可以选择研究型教育,也可选择应用型或职业技术型教育。此外,根据差异补偿原则给予扶贫补助及其他优惠的政策性差异补偿,防止因贫困辍学。当前引入的高等教育准市场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垂直性的等级分层,这种分层往往成为“马太效应”形成的诱因。为预防高等教育的等级分层给社会分层造成的潜在不公平,甚至造成上文所述的贫困代际传递,有必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形成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生存与发展的高等教育类别。通过制定政策实现高等教育的合理分类,能够有效适应贫困家庭子女的禀赋与能力以及社会职业发展需求,以期防止贫困家庭子女因结构性失业造成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消弱。

作者:尹建锋 徐文婷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注释:

[[1][2][3][4][5][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8页,第70页,第72页,第72页,第70页,第75页。

[7]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第9篇: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的步入大众化阶段,对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资源短缺一直存在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会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已经像高等学校中延展,但是从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把高校旅游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研究还少之又少,并且只是将高校旅游简单的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方法,没有意识到高校旅游的合理发展对高校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试图从高校旅游视角下来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高校旅游;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7602

1 相关概念

1.1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向高等教育投入一定资源后所创造的价值相对于投入资源的多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无形投入等,人力投入主要包括学校中所有的教职员工;财力包括国家及地方的财政拨款、学费、社会(企业、个人和团体等)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及捐赠以及学校的自谋收入等;物力的投入有学校的固定资产、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教学仪器设备等;无形投入主要有学校的社会形象及知名度的塑造等。高等教育的产出主要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数量、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等。

1.2 高校旅游内涵

1.2.1 高校旅游的含义

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方式,近些年备受学者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今关于高校旅游的内涵主要有:金世胜(2000)认为:“高校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白戈、徐朝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其旅游目的是高等院校尤其是著名的高等院校。徐凌(2000)用校园旅游的概念来予以表述:“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根据以上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高校定义的具体内容不同甚至名称不同,但本文认为高校旅游的实质就是指把高等学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1.2.2 高校旅游特征

关于高校旅游的特征研究有以下几种观点:顾筱和(2005)认为我国高校旅游具有旅游资源独特、投资回报率高以及旅游主体相对集中3个特征。成梁(2005)提出高校旅游具有教育性、时间性、新奇性以及针对性4个特征。闫红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具有时间选择季节性、文化消费、旅游主体多化化3个方面的特点。

2 高校旅游的意义

2.1 真正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从总体上来讲,高等学校具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即提供必要的社会教育的任务。那么,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更多的社会人员走进高等学校中,接受大师们的尊尊教诲、利用高校精密的仪器设备、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再一次受到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从而,在发展高校旅游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对整个社会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2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近些年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世界银行也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仪器设备、实验室以及教学楼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其使用率还不到60%。我国教育部调查发现,仪器设备使用率不到80%,一些精密并且价格高昂的仪器设备使用率60%以下,一些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不超过15%,并且教学楼及实验室的利用率仅仅为60%。特别是在学校假期期间,高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大部分都是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够合理的对外开放,避免高校资源的浪费,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和补偿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的扩大,导致高校的教育经费越来越紧缺。发展高校旅游,可以为高校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一些捐款、捐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办学经费。将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从而可以促进学校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2.4 提升高校的形象和知名度

高等学校想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一定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良好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就是高等学校宝贵的无形财富,其能使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为之向往,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已然成为旅游者的“朝圣”之地。通过发展高校旅游,更好的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让社会更全面的了解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进行自我宣传的有效方式,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在社会当中知名度以及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

2.5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专业实习场所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收费制度,所以高等学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的问题一直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据调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15%―30%,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8%-15%。所以大部分高校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机会,调查显示,工作可选择的岗位很少,并且大多数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如食堂收碗筷、打扫教室等),并且稳定性很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多的问题。开展高校旅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旅游组织可以作为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的理想实习基地,各项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旅游管理这样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的教育能和实践仅仅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高校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校旅游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其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认为其主要问题包括:

3.1 思想观念滞后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促进高校旅游发展的主观意识严重缺乏,一些学校坚决反对高校中引入高校旅游,但是多数高校是持观望态度,任由高校旅游“自生自灭”的自由发展,高校缺乏对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导致了高校旅游的无序发展状态,如今,高校旅游中大多是以散客旅游为主,而其旅游也是以观光为主,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旅游的特点,不能够使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2 可能影响教学科研秩序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为了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需要安静、幽雅的环境,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对日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给学校的治安方面带来隐患。同时,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造成校园交通的拥堵,并且,游客层次参差不齐,许多游客乱废弃物、践踏花草以及乱刻乱画的行为可能会破坏校园的环境。

4 相关建议

4.1 转变观念,重视高校旅游

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高校同时肩负着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责,此外,发展高校旅游,既可以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可以使得高校获取额外的无形和有形的收益,同时,又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对学校和社会而言都可谓是“双赢”。并且,高校旅游是在旅游市场日趋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和问题的程度日益严重,开发高校旅游已成必然。高等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旅游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接受并支持高校旅游,这样才能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瓶颈”。

4.2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

从前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促进高校旅游健康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

政府需要明确高校旅游发展的方向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促进高校积极主动的发展高校旅游;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有利于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模式,如在时间方面,可以制定各种假期的开放制度(如校园开放日、寒暑假、黄金周等),在空间上,可以尽量的将观赏区域和教学区域隔离开,避免影响教学秩序;在管理上,可以设立专门的高校旅游管理机构,保证教学与高校旅游的发展两不误;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高等学校的高校旅游发展潜力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打造不同品牌的高校旅游,实现高校资源的最大化合理使用。所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和高校旅游的充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世胜.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白戈,徐朝霞.重新定位高校旅游[J].中国旅游报,2006,(07).

[3]徐凌.论校园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4]顾筱和.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5,(4B):36.

[5]成梁.从高校管理角度看高校旅游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2831.

[6]闫红霞.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B):153.

[7]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李福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敏,唐任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10]张雅婷.高等教育资源运作现状根源分析[J].科教论坛,2007.

[11]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4):3136.

[12]马陆亭.试析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改革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

[13]杨洋.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

[14]司林波,唐学庆,赵悦.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与管理,2009.

[15]谢友才,胡汉辉.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