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圆的认识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64 ― 02
一般来说,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而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限选课与专业任选课两种。专业任选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实际所选择的课程,用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范围,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一、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专业任选课课程开设中的问题
1.课程存量少,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小
在开设专业任选课伊始,专业任选课资源有限,课程门类数量少,教师对专业任选课不甚了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开设了自己专长的课程,学生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需要学习的课程,还有些课程分学期反复开设,不能及时更新,这些现象都是学生选课时的不利因素。以我校为例,在2009级学生首次尝试设置专业任选课,要求选修不低于12学分,并从2009-2010(2)开始开设专业任选课。当时,数学教育专业,在数教091、数教092,仅开设了“图论”与“线性规划”两门课程;语文教育专业,在语教091、语教092,只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一门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稍好一些,开设了“西方文化入门”、“亚裔美国文学”、“英语词汇学”三门课程。可以看出,课程数量显然不足以让学生“选修”,有的专业甚至变成了“必修”。
2.课程目标没有明确的培养定位
一些高校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程设置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定位。专业任选课在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受重视,因此课程开设很随意。授课教师仅由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设课程,只需专业教研室审核,课程设置没有整体规划,导致了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专业任选课实施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浅显陈旧,方法单一
专业任选课开课教师职称大多数是新教师、讲师或是副教授,而罕见教授,在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下的居多。由于职称低,年纪轻,还不能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专业视野不够开阔,专业底蕴不够深厚,知识结构还有待于完善。因此,这些教师讲授的专业任选课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把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更谈不上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不感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陈旧匮乏
第一,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职称较高的教师由于科研任务以及其它任务比较繁重,无暇承担专业任选课的教学任务,而职称较低的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功底不够雄厚,难以进行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第二,教材资源不足。由于专业任选课属于新兴的课程,没有配备的教材可以使用,任课教师通常都是到网上选择一些教材,这样临时选教材的方法,必定存在很多问题,有一些课程不仅没有教材甚至连讲义都不齐备。第三,教学硬件短缺。由于专业任选课课时少,仅在16学时―24学时之间,所以很少有教学课件与之配套,任课教师即使自己制作了教学课件,也没有精力和动力进行完善与更新。
(三)专业任选课课程管理滞后
1.教学监督力度不够
高师院校针对专业任选课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第一,课程申请没有教务部门严格地把关,通常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课程,提出申请,由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核后向学校教务部门上交申请表即可。整个申请过程,既没有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所需。第二,教学文件缺少标准。大多数专业任选课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基本上比较齐备,也有部分院校这些必备的教学文件都没有,并且缺少必要的规范与标准。第三,教学过程监督不够。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学生上网选课,通知授课教师和学生开课时间,而对于专业任选课教学过程的监督却不够。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课程是否可以开课,开课过程中课堂效果如何,开课之后学生反馈及评价如何却很少问津。这些因素均导致专业任选课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
一方面,教学评价不及时。一般来说,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评价都是在学期末,课程已经结束,考核也已经完成,教学评价的好坏无法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教学管理部门与授课教师都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整改,这种期末式的评价体系显得滞后。另一方面,考核方式不科学。专业任选课课时比较少,教师通常会采取终结式考试方法,由于课程与学生都存在差异,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再加上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授课教师基本上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承担课程,这些不利因素抑制了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导致了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确立课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高师院校首先应该明确专业任选课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前提,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教者、学者、研究者”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根据高校办学条件与学生发展等实际情况,我们应将专业任选课划分为三个模块:教学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知识拓展模块,专业知识应用模块。每一模块确立其核心目标,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不同需求的专业目标。
2.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课程资源
首先,鼓励专家、学者、教授多开课,壮大专业任选课师资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的“国教30条”第六条中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是多上课。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把课程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期末考核分结合起来,从行政手段上激励优秀教师参与到授课中来。其次,开拓多元渠道,增加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与不足,为了弥补本身教学资源的不足,我们可以就近与有优势的大学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或者聘请一些专家,小学优秀教师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借助网络资源,既可以聘请有实力的专家、教授录制,也可以借鉴网上优秀教学资源。在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就借鉴了网络中的课堂教学案例,这样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便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又可以大大丰富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资源。第四,积极编写课程教材和讲义。目前市场上没有专业任选课教材,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写讲义,讲义的质量也没有衡量标准。因此,高师院校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鼓励教师编写教材。
3.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探求多元教学方法
现在处于知识迅猛发展的年代,知识也在加速发展,如果不紧随知识的更新速度,那么教学内容必定陈旧,脱离实际。专业任选课教师要有效地将最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精神以及专业发展最前沿理念都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去。语文教育专业,开设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少儿蒙学经典选讲”等课程。教学内容既跟得上国家倡导的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思想,又丰富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开设了“商务英语实务”、“旅游英语实务”、“展会英语实务”等课程。教学内容既拓实了以往的基础知识,又增添了实用性活动,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变得有实际意义,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超乎预想。
其次,尝试合作性学习法、研究性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案例教学法等学习方法
数学教育专业,教师在开设“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与模拟实践法。通过名师课堂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的利与弊,然后再通过学生模拟教学片断的实践,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形式,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在“论语”课上就以职业技能训练带动课堂教学为教学思路,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专题性教学法,边学习边实践,让学生撰写“我的论语心得”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诵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英语教育专业,在“简笔画与英语教学”、“歌曲与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游戏”等课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的辅助教学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模拟演练法、合作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课堂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4.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在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评价中,我们尝试采取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因素,如出勤、课堂学习状态、课后作业、随堂小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按照百分制进行打分,最后折成百分制,按照2:2:6的比例来计算期评成绩。这样进行评价,不仅监测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又反馈了学生学习课程后的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最终达到提高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考核方式上,我们摒弃了以往单一的闭卷笔答的形式,采取了撰写教育科研小论文或教学设计,模拟教学片断、说课、微课、教师职业技能考核、教学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使得考核方式多元化。
5.加强课程监督与管理的力度
目前,高师院校必修课程监督与管理制度基本完善,但对于专业任选课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为了提高专业任选课课程的质量,教务管理部门加强了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规划,课程的审核,网上选课平台(包括课程介绍,授课教师介绍,指导学生选课等),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根据本学校的学生需求与教学实际,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了专业任选课程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参 考 文 献〕
〔1〕李莉.我国大学选修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9.
〔2〕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曹玉慧.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一、目标明确,突出育人
任何一节课,目标很重要,它是方向,它决定着这节课的最终走向。多元育人整合课目标中不但要有育人目标,而且要有明确的针对性,目标不要过大,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目标过大教师不容易把控课堂。比如,在教授《我长大了》这节多元育人整合课时,有五个教学环节(目标呈现、成长足迹、生活探究、感恩实践、成长愿望),其中第一个教学环节目标呈现中,育人目标是“学会关心他人”和“学会感恩”,如果直接抛给学生“学会感恩”这个笼统的育人目标,学生会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所以,要通过第一个目标的引导来落实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说,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会影响一节课的成败。
二、围绕主题,体现多元
多元的体现包括内容的多元和形式的多元,形式的多元是为内容的多元服务的。内容的多元要考虑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能力强,教学内容可以多安排一些,反之则少。教师要提前预设,否则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还以《我长大了》为例,本课中三个突出的例子就能体现出内容的多元,一是小时候的衣服现在穿不上了,个子长高了,证明我长大了;二是通过比赛,发现自己力气大了,证明我长大了;三是体重增加了,也证明我长大了。从三个层面都能证明我长大了,这叫内涵固定,外延增加。形式的多元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歌善舞”也好,“吹拉弹唱”也罢,它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是内容的多元,还是形式的多元,要始终围绕本节课的主题,“万变不离其宗”。
三、选题恰当,因材施教
教师选题一定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一旦选题“跑偏”,就会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课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件事需要教师去做,一是深入学生生活当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炼成多元育人整合课的课题。二是要对本班话题的可信度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堂进行验证。我建议,低段(1~2年级)以行为习惯为参照点,中段(3~4年级)以文明礼仪为参照点,高段(5~6年级)以感恩教育为参照点,当然,还要因材施教,不要“一把尺子过”。
四、抓住关键,层层递进
抓住关键,也就是要抓住育人点,进行逐步渗透,达到育人的目的,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有可能脱离主题,所以,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重视起来,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课堂。
五、关注生成,激感
当课堂上出现生成点时,教师要及时把握住每个生成点,并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引导。再以《我长大了》为例,情感升华应该是:我长大了从哪看出来怎么长大的你想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如何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即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六、资源搜集,有效整合
要想上好一节多元育人整合课,一定要有课前的资源搜集、整理的过程,或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或其他素材,这是为课上教学多元点服务的,必不可少,只有“浜昧稀保才有可能“煮”出“可口的大餐”,才能游刃有余,不至于让教师在课上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
七、三位一体,参与互动
我认为,多元育人整合课完全可以在传统方式中寻求突破。在探索多元育人整合课的过程中,我们试着让心理教师参与到课堂中,这样也许效果不错。但是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来讲,还差火候,于是又想到让科任教师、家长甚至社会中的一些元素加入进来,我们姑且称之为“第三者插足”,让他们融入课堂,参与互动,结果课堂氛围更加浓厚,育人效果更加明显。
八、理论实践,相得益彰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17-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是从高职以及专科学校发展而来的,由于普通本科办学历史短,教育经验弱、运行欠规范等诸多原因,在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类型的大学,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怎样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的情况,谈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过不同的解释, 对其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周远清更简明地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综合各方论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教育架构已搭建完成,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2)办学规模不小,但办学特色不突出;(3)新建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但还未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2.2 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9月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表现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湖北经济学院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问题的白领层、创业者、实业家。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祖国服务,能解决问题”。
(2)人才培养特色。
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合并前的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重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湖北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以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继承和发展百年商科办学传统,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在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形成了特色。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湖北经济学院地处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紧邻中国光谷、武汉金融港和大型企业群的人才需求洼地。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寻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辟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比如,学校建成了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县域经济研究院等,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
所谓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
3.2 湖北经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合并组建以来,湖北经济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2.1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按照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原则,重点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类通识课程。在明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及时更新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成一个承启关系有序、内容紧密相连、彼此融会贯通、交叉重叠较少的课程体系。按照学校构筑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的要求,安排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各类课程学分分配。依据课程的认识属性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以此安排课程的衔接和前后关系,完成教学进程计划。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计划中,贯彻因才施教的要求,课程设置体现不同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主要公共基础课实施分级教学,开设一系列不同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实行教学计划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选修课中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可选择的弹性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课程,则突破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总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针对学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聘请相应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论证,特别是企业家的论证意见,及时吸收到课程设计当中,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能满足有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2.2 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业起步教育计划”,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些计划包括:(1)推出校内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案。(2)“读书工程”。由团委、图书馆提供书目,各院系团委、学生会组织读书活动,专业教师指导与评审,并规定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学分,使“读书工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每个专业建立若干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年度学生实习计划。(4)学生科研“四个一工程”。即创办一本面向学生的学术刊物;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学术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每年评选一批大学生科研新星。(5)“第二课堂”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学术活动,也包括非学术活动;既有校内活动,也有校外活动。主要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俱乐部活动、演讲辩论、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党校培训、公益劳动等。(6)“第三学期计划”。在每年暑假开辟社会实践性教育学期。该学期活动采取学校集中组织和个人分散活动两种形式。由学校集中组织的活动有大学生“三下乡”、企业实习、社区调研等。⑦职业证书计划。将与专业资格证考试的有关课程引入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在完成计划学分的前提下,参加诸如注册会计师、英语四六级证书、律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3.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整的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种类型的听课、集体备课、“老带新”、教学研究等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咨询、参谋和评议、督促作用,开展校内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等教学评估制度,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完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顺利实现。
3.2.4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评价思路,在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不单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激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制订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必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发展任务更为艰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绝非一蹴而就,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院校 本科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44-0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学校与用人方-企业,根据企业自身需求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共同制定,在师资基础、技术操作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分别在学校及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目前该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高职院校的认可,但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应用较少。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行为、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沿用以往教育理念,保持了以往教育惯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成市场供需失衡,出现普遍毕业生含金量低等情况[2]。本研究主要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综述如下。
一、新建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较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虽然近年来部分院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占比,但收效有限。新建院校与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在技术咨询、合作委托开发以及研究机构构建等方面,不能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导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应用不足,院校对该模式应用的积极性较差。
2.“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情况发现,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操作技能较强,在订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中起重要作用。新建本科院校为确保教师学历以及教师职称结构等符合教育部相关要求,多选择从研究机构或重点大学引进硕士、博士,近年来引进力度加大,但新引进的博硕士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需求,形成目前新建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施的尴尬局面[3]。
3.企业订单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及提高,相关企业对本科毕业生期望较高,要求毕业生具有夯实的专业技能及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可通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快速成长为企业栋梁,与企业一起发展奋斗。但从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际情况来看,多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企业需针对毕业生花费较长实践进行岗前培训,成本较大,还需承担毕业生跳槽风险,因此企业方面对校企合作抱有迟疑态度,因此对订单式人才培养需求较小[4]。院校自身根据教育资源配置及规模效益方面出发对企业订单数量有一定要求,因企业属性及岗位需求,校企两方面需求存在差异,很难出现大批量订单。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各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方面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高专中的应用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主要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理论水平仍存在上升空间有关。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掘自身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对学校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提高均具有较大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相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讲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优势,学生接受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好,特别是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及应用,企业方面也提出了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需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较高[5]。通过本科院校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根据企业相关产品的工艺流程、生产条件等方向进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立完全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标准进行,包括完整的专业实验室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具备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的条件,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及支持[6]。本科学生因基础及时相对扎实,符合企业人才选择标准,企业方面更容易选择新建本科院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
三、新建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对人才的要求及需求均有所提高,本科院校应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际相对成熟,为提高教学质量未社会输送适用性人才,应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做以下调整。
多数企业均存在本科人才需求但数量有限,校企合作不具有持续性,不利于学生长期可持续发展[7]。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时不能仅针对某一个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应扩大范围针对整个行业进行培养,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选择。院校在实施人才培养前应对行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走向进行确定,通过企业需求建立小订单,行业需求建立大订单,人才培养更具普适性及针对性,实现行业大订单人才培养。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根据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习社会及行业所需技能,确保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学生毕业后提供多企业选择机会,确保学生离开企业后也可以有其他发展,避免教育资源浪费。院校方面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习课程及内容进行调整,如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基础公共课、选修课、实践课等,根据学习自身需求进行课程选择确保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通过实践学习帮助学生毕业后向企业工作岗位零距离过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师资方面,院校可支持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休息日到企业内部进行学习,鼓励教师获得相关行业证书,提高双师型师资力量,改善院校师资队伍,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四、结束语
通过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额皮痒方案中,可良性推动校企合作,建立可持续性合作关系,根据行业需求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缩短学生毕业后入职适应期。
参考文献:
[1]朱林生,王雅戈. 合作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36-39.
[2]刘再春,柳洁.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型人才为视角[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125-127.
[3]刘占文,丛树林. 新建本科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17:9-12.
[4]李克军,丁坤,赵博文.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探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62-66.
[5]刘金花.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新余学院学报,2015,02:50-51.
关键词:民族院校;本科生;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63-02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培养现状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等方面都与汉族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1],但也有不少学生存在学业基础比较薄弱、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竞争意识不强、创业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2]。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在一个还未适应的新环境里,他们会对未来和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学什么、怎样学、如何为自己设计出一条充分展现个性的专业发展方向等都需要指导和帮助。所以在民族院校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且关系到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发展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问题,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比较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3],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民族院校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4],而民族院校的学生因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其个性千差万别,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现状,特别需要大批能够长期扎根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所以民族院校理应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本着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为这些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南民族大学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思路,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把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让各类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形成具有能够长期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具备能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综合素质,这是中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理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为学生创造张扬个性的校园环境,为具有不同志向和禀赋的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方向和途径,逐渐形成了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的特色培养模式。下面以理科院系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例,阐述民族院校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培养方案,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每隔四年学校教务处会组织各院系对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一次重新修订,这一工作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因为优化的新方案更有利于学生在宽松的培养方案大框架里,获得自我设计和发展的主动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校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四大平台的大框架下,生命科学学院设置了六大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专业必修课平台,而专业选修课平台则先分几个方向,然后再按方向来设置课程资源,而这些课程与学生将来工作的可能去向联系十分紧密,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在落实基础和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差、参差不齐等特点施行分班教学,避免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好”的现象。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加强理科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为了强化、规范实践教学活动,中南民族大学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新方案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比例,该环节的学分几乎占到所修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主要包括通修平台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创新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修订后的专业课程实验不仅增加了实验数目,而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更新了实验内容,开设了有利于展现学生个性的综合研究型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学校各理工科类学院都相继建立起各类专业性和开放性实验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定期开展大学生相关专业的科研训练计划,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学生能在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自行选择实验内容。越来越多的理科院系与企业合作,到企业建立教学环节的实习训练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际操作,把专业知识切实地落实到学生的择业及其社会的生存中去。
(三)实施大学生导师制,完善个性化的素质教育体系
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会遇到大量的生活和心理问题,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会因这些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得过且过。例如,学生要在学校设置的一系列可供选修的课程资源中,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符合个人需要的相关课程,而他们对于如何选课、选教师、选方向认识模糊,很难按照学分制的要求独立地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结构和学习方案,迫切需要指点和帮助,此时导师介入,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迫切需求。而中南民族大学部分院系在实行导师制后,导师在了解所辅导大学生的个性、志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所要修学的课程,适时地进行科研训练,使学生面对教师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大学生导师制是民族院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眼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相应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0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近年来,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受到了医院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为了有效减少眼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我院根据老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院眼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8例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眼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8例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77例,女性患者151例,年龄在66到89岁之间,平均年龄(77±2.5)岁。并将2011年同期收治的347例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165例,年龄在65到93岁之间,平均年龄(78±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本院根据老龄人的实际情况选出20个发生突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并设计成调查问卷。每个问题都有三个答案,分别为A、B、C,分别代表的分数为1、2、3,最高分60分,最低分20分,根据评分结果,可将患者分为三类,20至30分为稳定人群,31至45分为不稳定人群,46至6分为危险人群。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能否自理、有无高血压、有无心脏病、有无糖尿病等。
1.2.2突发事件所包含内容老龄患者住院期间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心脏病发作、血压变高、血糖变低、坠床等。心脏病突发事件是指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压变高突发事件是指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已经有效控制,在住院期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2]。糖尿病突发事件是指糖尿病患者为了早日做手术,在住院期间减少进食量,从而使血糖降低或患者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治疗,从而降低降血糖等,因而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临床表现为大汗淋漓、意识障碍等症状[3]。
1.2.3护理对策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分数较低的稳定人群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生活护理;对分数适中的不稳定人群要采取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另外,还有在这类患者病房门做好蓝色标注,要求医务人员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对高分危险人群要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整体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实际情况的全面护理。另外,还要在这类患者的病房门做好红色标注,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巡房,发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向患者求救,同时通知医生,及时治疗,并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4]。
2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我院制定的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是引起突发事件的常见危险因素,通俗易懂,界限明确,简单易选。患者住院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了解,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患者出现突发事件的几率,不仅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上的不足,还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房做好相应护理标注,护理人员更能有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整体护理工作起到完善的作用。根据问卷的评分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倪传英,张健,吴慧,许燕.预防眼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10):24-26.
[2]任桂芝,李英淑,贺永杰.对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1,09(06):466-467.
(一)知识结构不完整
科研管理主要是对科研和开发活动的管理,包括科研计划、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它是基于“知识”的管理活动,这就决定了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拥有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
但是,目前科研管理人员普遍具有专但不广、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大都是大学学历以上程度的教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存在工、理、文分家的现象。然而,科研管理工作本身是涉及各种科学、各种门类知识的复杂的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将严重阻碍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应对各学科专业的广泛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应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科研管理实质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方向,但是科研管理人员大多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普遍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二)知识老化,缺乏创新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增长,新知识也急剧增长。这就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做一些上级部门下达的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什么相关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因此,他们中有的不思进取,不去研究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不能正视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自己的挑战,更有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年龄偏大,不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当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显得陈旧和老化。
(三)法律知识欠缺
科研管理涉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主体,科研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但是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急待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应对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并掌握,以指导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事实上,多数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对科研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的掌握,多数科研管理单位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工作。
(四)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良好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是21世纪科研管理人员应首先具备的,也是作好科研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科研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如一些国家科研管理机构在进行科研项目、审批过程中多次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的占用、挪用现象也层出不穷等。
二、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完善知识结构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决定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出成果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学科交叉,内容丰富。科研管理人员要搞好组织、协调和管理,还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和一些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科研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含理工农医、林、文、史、哲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科研管理人员要对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管理,必须具备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必须熟练和掌握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甚至有效的管理能够使条件较差的科研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果,因此,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科研管理队伍,是有效组织和领导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科研人员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管理是一项业务非常强的管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因此,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认识科研管理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而管理科学又是一门具有艺术成分的综合性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综合。
(二)加强相关法律知识
科研管理人员除具备必要的管理学知识,还应具有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基础法律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科技进步法”、“促进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一是有效的保护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二是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科研管理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能力。这些知识的补充和更新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不停的学习来获得。
(三)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就是进行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管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管理本身也是创新,墨守成规不可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力、法、新的方式、管理上要解放思想。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素质主要指管理创新理念的确立和创新管理手段的掌握运用,创新管理理念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市场管理理念和服务创新管理理念这几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主要指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需要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三、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由于科研管理人员的部门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科研管理人员的学识、学历、技能、工作年限各有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就必须将科研管理人员纳入不同的教育层次,实施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当然,科研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中还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一)高层次的正规管理教育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经历证明,一个管理者要获得管理上的成功,接受正规的管理教育极为重要。随着管理学专业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回到学校,集中精力学习熟悉关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从而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使科研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一显著的提高。尤其是青年科研管理人员接受高层次的正规教育,对于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队伍梯队,造就大批的后备科研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短期的培训教育
科研管理机构应有计划地分批次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短期培训。第一种:进行一年或半年的全脱产进修班,主要针对年轻的在职干部和后备干部;第二种:进行为期两个月、三个月的专题研讨班,学习的针对性强,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取得共识,以推动实际工作。
(三)组织学术活动和参观学习
让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一些具有创新、重实效的学术交流活动,使他们通过与同行的接触,交流各方面的信息,共同探讨问题,取长补短;另外还可以组织科研管理人员有针对的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四)在职实践学习和锻炼
鼓励科研管理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勤读书多钻研,研究相关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在职学习和锻炼是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岗位,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近年来,通过狠抓学习、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我庭干警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还不尽适应。为此,要重点抓好“五个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我庭干警始终以“三个至上”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保持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与良知。二是司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三是纪律作风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畅通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规范干警行为规范,特别是规范庭审纪律、执行纪律和接访纪律。坚决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生、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克服特权思想,树立亲民、爱民的形象。四是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戒并举的廉政惩防体系,形成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的良好格局。教育干警明明白白审案、干干净净司法、堂堂正正做人。五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能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引、留、提”工作,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危机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合作意识,使干警更加主动学习,自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自觉成为思想解放的主力军。
二、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宗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点。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国家意志体现的执行者。克服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观念,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主动把人民法院的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始终把服务大局的理念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克服脱离党的领导谈审判独立的观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的监督,加强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制度,大兴调研之风,跳出法院看法院,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届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注意培养和谐司法意识,营造和谐司法环境,努力将促进和谐理念贯穿于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追求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正确处理好调判关系,准确把握诉讼调解与依法判决的基础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做好释法明理工作,不搞“一判了之”,最大限度地追求案结事了。
三、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生命线,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人民群众的巨大期待。近年来,我院始终致力于司法公正的不断追求,从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实践司法公正,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审判公信力不断提高。但当前的司法公正水平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契机,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探索新形势下的审判工作规律。在现阶段,实现审判公正,一靠审判能力和公正意识的提高。教育法官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牢牢把握法律的精髓,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克服审判活动中因循守旧的思想,使法律的适用更加合情、合理。“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进一步克服办事拖拉的作风,增强效率意识,充分运用先进的办公手段,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周期,尽可能地减小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二靠制度。审判管理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制订出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通过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目标管理等手段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各环节的司法行为,确保审判执行程序合法、操作规范、运转协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司法行为规范。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强化流程监管,加大警示和催办力度,真正做到每案必查,月月通报,确保案件质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急需一线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统计学》主张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掌握具体的统计操作方法,进而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因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实践技能,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强大武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要真正发挥《统计学》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需要
《统计学》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分析,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效果差。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学生如果单纯听课,只能记忆5%的内容;单纯读书能记住10%;如果在听课或读书过程有听觉或视觉辅助,记忆有20%;如果其间有讨论,记忆会增加到50%,而如果学生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记忆会达到75%。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动手参与的?C会,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各阶段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室讨论制定,统计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始终未能走出校园。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单一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将来要步入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的校内实践,统计工作涉及面相对狭窄,学生无法应对一些特殊问题和突发事件,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统计学》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知识能力系统性的需要
《统计学》教学围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配备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配套有例题和练习题,但是各阶段之间是脱钩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没有围绕某一目的和任务系统性地学习。《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阶段围绕同一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承担起具体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一)深化《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据统计,该系学生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98%,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其次,更换了教材,将传统的教材更换为项目化教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发《统计学》课程
笔者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首先在班级中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计设计阶段各小组确定好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出任务,小组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拟),然后编制计划任务书。接下来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部围绕已选定目的和任务展开。最终,小组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报告、整理方案(含分组表、汇总表等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等。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是学校教育与模拟工作场所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统计学》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2014年8月,我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但是,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企业机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问题,企业一般都不愿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去实践。
企业要占领市场,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然而调研项目费时费力,企业很难从工作岗位上抽出太多人力资源。而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市场调研,或调研项目中的某一专题调查,企业有师傅指点迷津,徒弟(学生)按照要求带着任务进行市场调研,既解决了企业的市场调研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当好了学徒,接触了市场实践,培养了学生“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三、完善《统计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融入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整个实践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出现,各小组要做好讨论记录,一方面,可以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有区别的确定实践成绩。
(二)教师严格把关,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在最初就确定下来的,整个统计工作阶段必须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后续工作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不可以中途变换目的任务,不能“知难而退”,更不允许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前面的目的和任务脱节。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统计工作流程,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模式和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任务驱动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它注重“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带着任务在不断探索中学习。该模式偏向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可是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将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我们可以借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统计人员对各小组的统计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