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圆的认识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圆的认识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圆的认识课件

第1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64 ― 02

一般来说,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而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限选课与专业任选课两种。专业任选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实际所选择的课程,用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范围,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一、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专业任选课课程开设中的问题

1.课程存量少,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小

在开设专业任选课伊始,专业任选课资源有限,课程门类数量少,教师对专业任选课不甚了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开设了自己专长的课程,学生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需要学习的课程,还有些课程分学期反复开设,不能及时更新,这些现象都是学生选课时的不利因素。以我校为例,在2009级学生首次尝试设置专业任选课,要求选修不低于12学分,并从2009-2010(2)开始开设专业任选课。当时,数学教育专业,在数教091、数教092,仅开设了“图论”与“线性规划”两门课程;语文教育专业,在语教091、语教092,只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一门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稍好一些,开设了“西方文化入门”、“亚裔美国文学”、“英语词汇学”三门课程。可以看出,课程数量显然不足以让学生“选修”,有的专业甚至变成了“必修”。

2.课程目标没有明确的培养定位

一些高校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程设置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定位。专业任选课在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受重视,因此课程开设很随意。授课教师仅由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设课程,只需专业教研室审核,课程设置没有整体规划,导致了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专业任选课实施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浅显陈旧,方法单一

专业任选课开课教师职称大多数是新教师、讲师或是副教授,而罕见教授,在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下的居多。由于职称低,年纪轻,还不能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专业视野不够开阔,专业底蕴不够深厚,知识结构还有待于完善。因此,这些教师讲授的专业任选课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把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更谈不上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不感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陈旧匮乏

第一,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职称较高的教师由于科研任务以及其它任务比较繁重,无暇承担专业任选课的教学任务,而职称较低的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功底不够雄厚,难以进行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第二,教材资源不足。由于专业任选课属于新兴的课程,没有配备的教材可以使用,任课教师通常都是到网上选择一些教材,这样临时选教材的方法,必定存在很多问题,有一些课程不仅没有教材甚至连讲义都不齐备。第三,教学硬件短缺。由于专业任选课课时少,仅在16学时―24学时之间,所以很少有教学课件与之配套,任课教师即使自己制作了教学课件,也没有精力和动力进行完善与更新。

(三)专业任选课课程管理滞后

1.教学监督力度不够

高师院校针对专业任选课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第一,课程申请没有教务部门严格地把关,通常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课程,提出申请,由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核后向学校教务部门上交申请表即可。整个申请过程,既没有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所需。第二,教学文件缺少标准。大多数专业任选课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基本上比较齐备,也有部分院校这些必备的教学文件都没有,并且缺少必要的规范与标准。第三,教学过程监督不够。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学生上网选课,通知授课教师和学生开课时间,而对于专业任选课教学过程的监督却不够。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课程是否可以开课,开课过程中课堂效果如何,开课之后学生反馈及评价如何却很少问津。这些因素均导致专业任选课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

一方面,教学评价不及时。一般来说,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评价都是在学期末,课程已经结束,考核也已经完成,教学评价的好坏无法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教学管理部门与授课教师都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就不能进行必要的整改,这种期末式的评价体系显得滞后。另一方面,考核方式不科学。专业任选课课时比较少,教师通常会采取终结式考试方法,由于课程与学生都存在差异,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再加上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授课教师基本上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承担课程,这些不利因素抑制了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导致了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高师院校专业任选课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确立课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高师院校首先应该明确专业任选课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前提,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教者、学者、研究者”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根据高校办学条件与学生发展等实际情况,我们应将专业任选课划分为三个模块:教学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知识拓展模块,专业知识应用模块。每一模块确立其核心目标,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不同需求的专业目标。

2.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课程资源

首先,鼓励专家、学者、教授多开课,壮大专业任选课师资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的“国教30条”第六条中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是多上课。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把课程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期末考核分结合起来,从行政手段上激励优秀教师参与到授课中来。其次,开拓多元渠道,增加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与不足,为了弥补本身教学资源的不足,我们可以就近与有优势的大学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或者聘请一些专家,小学优秀教师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借助网络资源,既可以聘请有实力的专家、教授录制,也可以借鉴网上优秀教学资源。在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就借鉴了网络中的课堂教学案例,这样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便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又可以大大丰富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资源。第四,积极编写课程教材和讲义。目前市场上没有专业任选课教材,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写讲义,讲义的质量也没有衡量标准。因此,高师院校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鼓励教师编写教材。

3.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探求多元教学方法

现在处于知识迅猛发展的年代,知识也在加速发展,如果不紧随知识的更新速度,那么教学内容必定陈旧,脱离实际。专业任选课教师要有效地将最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精神以及专业发展最前沿理念都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去。语文教育专业,开设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少儿蒙学经典选讲”等课程。教学内容既跟得上国家倡导的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思想,又丰富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开设了“商务英语实务”、“旅游英语实务”、“展会英语实务”等课程。教学内容既拓实了以往的基础知识,又增添了实用性活动,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变得有实际意义,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超乎预想。

其次,尝试合作性学习法、研究性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案例教学法等学习方法

数学教育专业,教师在开设“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与模拟实践法。通过名师课堂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的利与弊,然后再通过学生模拟教学片断的实践,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形式,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在“论语”课上就以职业技能训练带动课堂教学为教学思路,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专题性教学法,边学习边实践,让学生撰写“我的论语心得”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诵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英语教育专业,在“简笔画与英语教学”、“歌曲与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游戏”等课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的辅助教学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模拟演练法、合作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课堂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4.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在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评价中,我们尝试采取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因素,如出勤、课堂学习状态、课后作业、随堂小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按照百分制进行打分,最后折成百分制,按照2:2:6的比例来计算期评成绩。这样进行评价,不仅监测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又反馈了学生学习课程后的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最终达到提高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考核方式上,我们摒弃了以往单一的闭卷笔答的形式,采取了撰写教育科研小论文或教学设计,模拟教学片断、说课、微课、教师职业技能考核、教学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使得考核方式多元化。

5.加强课程监督与管理的力度

目前,高师院校必修课程监督与管理制度基本完善,但对于专业任选课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为了提高专业任选课课程的质量,教务管理部门加强了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规划,课程的审核,网上选课平台(包括课程介绍,授课教师介绍,指导学生选课等),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根据本学校的学生需求与教学实际,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了专业任选课程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参 考 文 献〕

〔1〕李莉.我国大学选修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9.

〔2〕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曹玉慧.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第2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人力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对城市发展影响非常大,在城乡一体化、生态城市等理念的引导下,人力资源的节制、约束效果被充分突显出来。就目前城市人力资源劳动状态来看,复杂性劳动和机械劳动一样,都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建设作出贡献。

一、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由人才、劳动力、消费群体三者构成,作为人力资源中的精华,人才对城市建设的主导能力更强,因为人才的劳动行为是极富创造性的,它可以在原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建节能、高效建设模式。

1.1人力资源结构

城市发展必须与人力资源结构相适应,如知识老化、操作能力不强的人力资源,在推动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强。为此,技术领先者、高操作能力的人力资源,更受发达城市、发展中城市青睐。据统计,2012年全国发达城市的技术型人才数量做多,发展中城市劳动型、创业型、技术型人才相对均衡。

1.2人力资源使用率

市场化经济给企事业单位、个人带来了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是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却十分困难,人才饱和、人力资源转移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正常发展。资料显示,即使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其人才使用率都不高,在45、36%-67.23%之间。因此,人力资源使用率与城市建设的科学性直接挂钩,人力资源要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样,城市建设也应该为人力资源创造更多的岗位,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二、提高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关系的对策

2.1提高劳动力素质

现代经济,以生产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开始转型,科技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科技是人力资源最特有的经济优势,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劳动力素质。任何一个城市的土地、水、生产等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劳动力素质是无限的,素质水平高、应用效果强,城市建设的项目、资本会更加完善科学、充足丰富。因此,人力资源必须加大劳动力素质培养,以从本质上解决劳动与建设脱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目前,大部分城市依然没有摆脱劳动力素质低的困境,在随后的几年里,正处在资源矛盾发展阶段的城市,需大力拓展职业化教育,推行义务教育,从教育入手,优化城市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

2.2注重人才开发

众所周知,工业经济是支撑城市建设的核心,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以网络、科技、信息为主导的经济三元素成功侵入人力资源,占据主导城市资源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需要新型人力资源的支撑,因为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在发展中掌握主动,在建设中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城市建设发展依赖地区经济,专业化、规模化的专业建设项目,而这些发展内容的源动力都来自人力资源。

2.2.1引入“金字塔”工程

将人力资源划分为若干各层级,按照技术、专业、操作能力分类,构成人力资源“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力资源是城市核心人才,它不仅可以为城市创造丰厚的效益和价值,还能培养、训练出一支劳动力素质非常高的团队。因此,在开发人力资源时,城市要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人才、抓住人才。

2.2.2制定开发目标

首先,评估城市建设的大体环境和发展前景,围绕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确定资源总体实力、知识储备、操作能力等要素,并按照城市建设岗位的按劳分配,制定不同种类人才的开发方案;其次,创建人才市场,利用规范机制、合理配置,将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发展融合型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技术;最后,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将一个城市的人才资源汇总,根据资源信息,制定城市建设阶段性计划。

2.3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2.3.1创建人才培训工程

对不同种类的人才资源进行数量、能力评估,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拟定初步人才培训计划,培训的范围包括:重点科学、专业技术人、高新技术项目开发、企业家后备、金融保险、涉外经济活动、城市管理等人才。将这些资源汇成一个集合,让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围绕这个集合开展活动,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2.3.2优化报酬分配制度

针对技术型,存在明显能力优势的人力资源,城市建设应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首先,建设项目引进利润分红机制,让人才得到应用工作报酬,鼓励他们应用创新思维创造更大收益;其次,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科技工作者,在佣金制度的基础上,创建补偿劳动基金,由政府和受利企业共同承担,让人力资源在有效帮助下,拓宽资源能力;最后,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工资分成类别,以工作任务、责任、内容为基准,让工资报酬在压缩空间下实现“按劳分配”。如此一来,人力资源的发展会更加契合企业建设,技术革新、节能材料应用、科学规划建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3.4发展“产、供、销”一体化

相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升级的潜伏期更长,城市可以依靠一个“标志性工程”带动经济、政治发展,使城市在短时间内腾飞。而人力资源则不同,其变化幅度小,但是延伸范围非常广,可能极其微小的数据变化,便能影响城市一个领域、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为此,城市必须注重发展人力资源的“产、供、销”一体化,学会引入、培训、输送人力资源,通过资源链条向城市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技术资源、知识资源。此外,在“采购”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城市也应完善制度,如户籍、住房、养老保险等制度,这些制度可以将人力资源集中在一个控制空间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结论:通过上文对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发展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人力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固有资本,资源的能动发展、导向作用,可以改变城市一个发展时期的建设道路。为此,人力资源发展应独具慧眼,建立大的发展观,从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入手,有目的、有规划、有程序的完成每一个建设目标。总之,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控制要求很高,只有资源稳定了,城市建设才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环境资源,城市要想蓬勃发展,必须专注于资源建设,抓住每个重要资源的发展动向,走赶超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石永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12):110-124.

[2]张向前.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省泉州市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23(05):131-134.

[3]黎民.城市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人力资源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02):140-143.

[4]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7):109-112.

第3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17-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是从高职以及专科学校发展而来的,由于普通本科办学历史短,教育经验弱、运行欠规范等诸多原因,在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类型的大学,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怎样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的情况,谈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过不同的解释, 对其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周远清更简明地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综合各方论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教育架构已搭建完成,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2)办学规模不小,但办学特色不突出;(3)新建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但还未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2.2 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9月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表现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湖北经济学院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问题的白领层、创业者、实业家。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祖国服务,能解决问题”。

(2)人才培养特色。

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合并前的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重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湖北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以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继承和发展百年商科办学传统,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在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形成了特色。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湖北经济学院地处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紧邻中国光谷、武汉金融港和大型企业群的人才需求洼地。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寻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辟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比如,学校建成了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县域经济研究院等,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

所谓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

3.2 湖北经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合并组建以来,湖北经济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2.1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按照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原则,重点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类通识课程。在明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及时更新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成一个承启关系有序、内容紧密相连、彼此融会贯通、交叉重叠较少的课程体系。按照学校构筑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的要求,安排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各类课程学分分配。依据课程的认识属性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以此安排课程的衔接和前后关系,完成教学进程计划。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计划中,贯彻因才施教的要求,课程设置体现不同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主要公共基础课实施分级教学,开设一系列不同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实行教学计划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选修课中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可选择的弹性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课程,则突破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总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针对学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聘请相应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论证,特别是企业家的论证意见,及时吸收到课程设计当中,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能满足有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2.2 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业起步教育计划”,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些计划包括:(1)推出校内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案。(2)“读书工程”。由团委、图书馆提供书目,各院系团委、学生会组织读书活动,专业教师指导与评审,并规定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学分,使“读书工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每个专业建立若干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年度学生实习计划。(4)学生科研“四个一工程”。即创办一本面向学生的学术刊物;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学术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每年评选一批大学生科研新星。(5)“第二课堂”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学术活动,也包括非学术活动;既有校内活动,也有校外活动。主要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俱乐部活动、演讲辩论、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党校培训、公益劳动等。(6)“第三学期计划”。在每年暑假开辟社会实践性教育学期。该学期活动采取学校集中组织和个人分散活动两种形式。由学校集中组织的活动有大学生“三下乡”、企业实习、社区调研等。⑦职业证书计划。将与专业资格证考试的有关课程引入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在完成计划学分的前提下,参加诸如注册会计师、英语四六级证书、律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3.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整的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种类型的听课、集体备课、“老带新”、教学研究等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咨询、参谋和评议、督促作用,开展校内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等教学评估制度,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完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顺利实现。

3.2.4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评价思路,在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不单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激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制订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必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发展任务更为艰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绝非一蹴而就,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

第4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实验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沙盘模拟 对抗性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动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要求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的建设,还要加强实验课程的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将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课程以物理沙盘为主,操作道具包括沙盘盘面、员工模型、产品币及价值币等,学生可分为6组,每组5~6人,分别扮演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招聘主管、薪酬绩效主管、培训主管5个角色。课程把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企业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定价等企业管理内容贯穿起来,通过设置一定的规则,让6个小组通过自己的决策来经营,最后根据经营的状况来分出胜负。该课程一经开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们对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达到了课程设置的目的。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调查及课后学生反映的了解,我们认为,开设对抗性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其优势表现为:

1.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很多学生对沙盘教学中的对抗性游戏感兴趣,认为“一边玩一边学”,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理论课上学过薪酬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学生的理解并不深。通过沙盘实训,同学们发现,在人力市场上招聘时希望提高薪酬,以便招聘成功,而在薪酬发放时又感觉薪酬制定太高,“手头紧”,发不出来钱。特别是进行到第3、4年时,很多小组都能够比较准确地总结出本组在薪酬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失误。

2.沙盘教学开创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抗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企业实战,学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应对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

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沙盘模拟在实战中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抗性游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真正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

二、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总体上教学效果不错,但通过对该课程的研究,我们认为其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1.沙盘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全面。沙盘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模拟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来促使学生认识其实务工作。但是,在该沙盘的设计中,如人力资源成本的预算与控制、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人员的选拔、人力资源规划、薪酬政策制定的流程、社会保险等重要内容都没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容易导致管理决策的失误。例如,A组在沙盘实训中,完全不考虑人力资源成本的预算与控制,最终导致该组运营到第3年时,由于人力资源成本过大,工资发不出来而破产。因此,沙盘课程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沙盘教学的实效性。

2.部分规则设计不符合实际,导致沙盘模拟训练失去运行依据。因为存在竞争,每个小组成员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创造效益,但其中不乏某些小组的恶性竞争,由于没有对恶性竞争进行规则限制,最终导致沙盘竞争混乱,课程无法良性开展。例如,在运营过程中,其它小组根据战略有选择性的招聘员工,招聘行为比较慎重,而B组在获悉其它小组的意图后,恶意以超低价格招聘员工,由于没有小组竞争,最终人力资源市场中80%的D级员工都被B组招聘,导致大量产品生产,产品价格下降,在第3年的年终决算时,所有小组都出现亏损。除此以外,在薪酬规则中,管理人员工资低于生产人员的工资;在绩效考核规则中,用培训费用的多少来衡量培训主管的工作,等等,这些规则的设计和制定都不符合实际。

3.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课程连贯性较差。在课程安排上,第三学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课程,第六学期开设沙盘实训,由于间隔两个学期,一学年的时间,在沙盘实训课上,很多学生表示理论知识已“忘光了”,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很多学生无法正确做出战略决策。为保证课程效果,指导教师只好再讲授一遍理论知识,由此造成时间的浪费以及工作的重复。

4.任课教师的经验还待积累。沙盘教学采用“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引导辅助”的全新教学模式,由教师控制运营流程,对第一年讲解示范,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决策。作为指导教师,要上好这门课,首先必须把规则吃透,熟练掌握沙盘操作流程,才能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目前,沙盘课程教学经验积累仍显不足。

三、提高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1.逐步完善沙盘内容,增强沙盘教学的实效性。沙盘课程属于情境模拟教学,它所能模拟的实际场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它无法将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都一一复制。但是,对部分重要的内容,如人力资源成本的预算与控制、人员的选拔与配置、人力资源规划等,可以有选择性地加入其中,逐步完善沙盘内容,增强沙盘教学的实效性。

2.修改无效规则,保障沙盘教学正常开展。对部分不符合实际或者无效的规则,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同时,带领和鼓励学生勇于对沙盘模型提出质疑,对不合理的规则进行修改,不必要的规则完全删除。

3.合理安排课程,保证课程的有序性和连贯性。沙盘实训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沙盘实训的理论课程,两者必须保持有序性和连贯性。这就要求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与实训两个课程之间的顺序不能颠倒,而且间隔期不能太长,最为理想的是同一个学期内,前半学期完成理论教学,最后几周集中实训。当然,也可安排不同学期,但中间间隔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学期。

4.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搭建各高校沙盘任课教师的交流平台,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必须将课程开发公司引入进来,由课程开发公司进行沙盘培训,并搭建各高校任课教师的交流平台,组织相关比赛,从而使任课教师尽快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沙盘教学能力,弥补边教边积累及教学周期间隔长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王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对抗实验设计.实验室科学,2007,(12).

第5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性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担负着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大学的层面,服务社会这个职能除了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之外,从根本上是对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人才本身就是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现途径

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与方法、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教育过程。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如何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教学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一)以明确培养目标为核心

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方本科院校多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服务定位是为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人才既要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这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也必须是应用性人才。当培养目标明确后,人才培养模式各环节就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以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前提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前提。合理的专业设置应符合和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动态要求。在新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增设市场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又要关注学科综合发展前沿,设置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在专业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则应广泛调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应用性强的优势及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区域经济特征和资源特点发掘新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去,真正体现应用性人才的意义。

(三)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和突破口,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根据“理论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要求,来调整优化应用性课程体系。

首先,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合适的学时学分,所讲授的内容也应结合专业的具体需求和有助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科基础课,则应当在保留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学科基础课的前提下,对其他学科基础课压缩精简、优化整合;对于专业课则应当开设更多的实用性课程,包括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课程;同时,也应当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这不仅仅应体现在实践课程数目的增加,更应体现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合理,要紧紧围绕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实施,使之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采取灵活的课程内容、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实验课、专业课程实践、生产见习体验、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选修课则应本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原则,设置专业知识丰富全面、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技能应用性的较为灵活多样的课程。

同时,还应注重各课程模块之间的整体优化协调发展。要注重平台搭建与模块设计,处理好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避免课程孤立、课程过大和知识点过窄,加强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增强课程体系内在的柔性,进一步使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四)以实施为落脚点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这个教育活动中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需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灵活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学习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性课程要改变过分重视实际技能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将重点放到理论学习与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来说,如果离开实践环节就无法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任务,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遵循由基本实践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递进。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程力度之外,还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习,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3.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构成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骨干来校兼职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从而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选派理论课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其教学意识的转型。

(五)以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保障

只有将人才培养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人才培养活动才能稳定和持续,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高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配以专项经费,以鼓励各教学单位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探索。

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监控,有了它人才培养活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当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管理与利用、师资队伍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继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可用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结果评价方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果。

我们在借鉴其它学校的培养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因校制宜,与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的区域和办学特色相统一,尤其要注意保持和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切忌盲目照搬。

另外,我们还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充分采取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教学、管理、服务进行整体设计,将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实践与实训环节,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全部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种相对完整成熟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郎耀秀.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8.

[2]刘丹.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刘平请,谭明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6.

第6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眼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相应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0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近年来,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受到了医院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为了有效减少眼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我院根据老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院眼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8例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眼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8例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77例,女性患者151例,年龄在66到89岁之间,平均年龄(77±2.5)岁。并将2011年同期收治的347例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165例,年龄在65到93岁之间,平均年龄(78±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本院根据老龄人的实际情况选出20个发生突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并设计成调查问卷。每个问题都有三个答案,分别为A、B、C,分别代表的分数为1、2、3,最高分60分,最低分20分,根据评分结果,可将患者分为三类,20至30分为稳定人群,31至45分为不稳定人群,46至6分为危险人群。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能否自理、有无高血压、有无心脏病、有无糖尿病等。

1.2.2突发事件所包含内容老龄患者住院期间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心脏病发作、血压变高、血糖变低、坠床等。心脏病突发事件是指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压变高突发事件是指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已经有效控制,在住院期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2]。糖尿病突发事件是指糖尿病患者为了早日做手术,在住院期间减少进食量,从而使血糖降低或患者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治疗,从而降低降血糖等,因而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临床表现为大汗淋漓、意识障碍等症状[3]。

1.2.3护理对策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分数较低的稳定人群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生活护理;对分数适中的不稳定人群要采取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另外,还有在这类患者病房门做好蓝色标注,要求医务人员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对高分危险人群要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整体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实际情况的全面护理。另外,还要在这类患者的病房门做好红色标注,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巡房,发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向患者求救,同时通知医生,及时治疗,并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4]。

2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我院制定的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是引起突发事件的常见危险因素,通俗易懂,界限明确,简单易选。患者住院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了解,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患者出现突发事件的几率,不仅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上的不足,还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房做好相应护理标注,护理人员更能有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整体护理工作起到完善的作用。根据问卷的评分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倪传英,张健,吴慧,许燕.预防眼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10):24-26.

[2]任桂芝,李英淑,贺永杰.对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1,09(06):466-467.

第7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一)知识结构不完整

科研管理主要是对科研和开发活动的管理,包括科研计划、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它是基于“知识”的管理活动,这就决定了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拥有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

但是,目前科研管理人员普遍具有专但不广、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大都是大学学历以上程度的教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存在工、理、文分家的现象。然而,科研管理工作本身是涉及各种科学、各种门类知识的复杂的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将严重阻碍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应对各学科专业的广泛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应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科研管理实质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方向,但是科研管理人员大多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普遍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二)知识老化,缺乏创新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增长,新知识也急剧增长。这就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做一些上级部门下达的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什么相关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因此,他们中有的不思进取,不去研究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不能正视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自己的挑战,更有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年龄偏大,不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当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显得陈旧和老化。

(三)法律知识欠缺

科研管理涉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主体,科研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但是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急待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应对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并掌握,以指导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事实上,多数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对科研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的掌握,多数科研管理单位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工作。

(四)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良好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是21世纪科研管理人员应首先具备的,也是作好科研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科研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如一些国家科研管理机构在进行科研项目、审批过程中多次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的占用、挪用现象也层出不穷等。

二、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完善知识结构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决定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出成果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学科交叉,内容丰富。科研管理人员要搞好组织、协调和管理,还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和一些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科研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含理工农医、林、文、史、哲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科研管理人员要对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管理,必须具备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必须熟练和掌握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甚至有效的管理能够使条件较差的科研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果,因此,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科研管理队伍,是有效组织和领导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科研人员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管理是一项业务非常强的管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因此,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认识科研管理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而管理科学又是一门具有艺术成分的综合性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综合。

(二)加强相关法律知识

科研管理人员除具备必要的管理学知识,还应具有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基础法律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科技进步法”、“促进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一是有效的保护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二是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科研管理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能力。这些知识的补充和更新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不停的学习来获得。

(三)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就是进行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管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管理本身也是创新,墨守成规不可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力、法、新的方式、管理上要解放思想。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素质主要指管理创新理念的确立和创新管理手段的掌握运用,创新管理理念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市场管理理念和服务创新管理理念这几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主要指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需要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三、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由于科研管理人员的部门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科研管理人员的学识、学历、技能、工作年限各有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就必须将科研管理人员纳入不同的教育层次,实施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当然,科研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中还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一)高层次的正规管理教育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经历证明,一个管理者要获得管理上的成功,接受正规的管理教育极为重要。随着管理学专业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回到学校,集中精力学习熟悉关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从而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使科研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一显著的提高。尤其是青年科研管理人员接受高层次的正规教育,对于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队伍梯队,造就大批的后备科研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短期的培训教育

科研管理机构应有计划地分批次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短期培训。第一种:进行一年或半年的全脱产进修班,主要针对年轻的在职干部和后备干部;第二种:进行为期两个月、三个月的专题研讨班,学习的针对性强,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取得共识,以推动实际工作。

(三)组织学术活动和参观学习

让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一些具有创新、重实效的学术交流活动,使他们通过与同行的接触,交流各方面的信息,共同探讨问题,取长补短;另外还可以组织科研管理人员有针对的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四)在职实践学习和锻炼

鼓励科研管理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勤读书多钻研,研究相关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在职学习和锻炼是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岗位,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第8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近年来,通过狠抓学习、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我庭干警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还不尽适应。为此,要重点抓好“五个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我庭干警始终以“三个至上”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保持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与良知。二是司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三是纪律作风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畅通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规范干警行为规范,特别是规范庭审纪律、执行纪律和接访纪律。坚决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生、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克服特权思想,树立亲民、爱民的形象。四是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戒并举的廉政惩防体系,形成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的良好格局。教育干警明明白白审案、干干净净司法、堂堂正正做人。五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能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引、留、提”工作,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危机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合作意识,使干警更加主动学习,自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自觉成为思想解放的主力军。

二、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宗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点。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国家意志体现的执行者。克服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观念,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主动把人民法院的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始终把服务大局的理念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克服脱离党的领导谈审判独立的观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的监督,加强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制度,大兴调研之风,跳出法院看法院,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届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注意培养和谐司法意识,营造和谐司法环境,努力将促进和谐理念贯穿于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追求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正确处理好调判关系,准确把握诉讼调解与依法判决的基础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做好释法明理工作,不搞“一判了之”,最大限度地追求案结事了。

三、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生命线,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人民群众的巨大期待。近年来,我院始终致力于司法公正的不断追求,从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实践司法公正,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审判公信力不断提高。但当前的司法公正水平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契机,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探索新形势下的审判工作规律。在现阶段,实现审判公正,一靠审判能力和公正意识的提高。教育法官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牢牢把握法律的精髓,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克服审判活动中因循守旧的思想,使法律的适用更加合情、合理。“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进一步克服办事拖拉的作风,增强效率意识,充分运用先进的办公手段,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周期,尽可能地减小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二靠制度。审判管理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制订出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通过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目标管理等手段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各环节的司法行为,确保审判执行程序合法、操作规范、运转协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司法行为规范。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强化流程监管,加大警示和催办力度,真正做到每案必查,月月通报,确保案件质效。

第9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急需一线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统计学》主张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掌握具体的统计操作方法,进而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因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实践技能,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强大武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要真正发挥《统计学》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需要

《统计学》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分析,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效果差。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学生如果单纯听课,只能记忆5%的内容;单纯读书能记住10%;如果在听课或读书过程有听觉或视觉辅助,记忆有20%;如果其间有讨论,记忆会增加到50%,而如果学生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记忆会达到75%。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动手参与的?C会,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各阶段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室讨论制定,统计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始终未能走出校园。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单一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将来要步入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的校内实践,统计工作涉及面相对狭窄,学生无法应对一些特殊问题和突发事件,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统计学》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知识能力系统性的需要

《统计学》教学围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配备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配套有例题和练习题,但是各阶段之间是脱钩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没有围绕某一目的和任务系统性地学习。《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阶段围绕同一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承担起具体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一)深化《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据统计,该系学生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98%,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其次,更换了教材,将传统的教材更换为项目化教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发《统计学》课程

笔者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首先在班级中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计设计阶段各小组确定好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出任务,小组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拟),然后编制计划任务书。接下来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部围绕已选定目的和任务展开。最终,小组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报告、整理方案(含分组表、汇总表等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等。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是学校教育与模拟工作场所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统计学》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2014年8月,我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但是,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企业机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问题,企业一般都不愿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去实践。

企业要占领市场,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然而调研项目费时费力,企业很难从工作岗位上抽出太多人力资源。而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市场调研,或调研项目中的某一专题调查,企业有师傅指点迷津,徒弟(学生)按照要求带着任务进行市场调研,既解决了企业的市场调研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当好了学徒,接触了市场实践,培养了学生“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三、完善《统计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融入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整个实践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出现,各小组要做好讨论记录,一方面,可以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有区别的确定实践成绩。

(二)教师严格把关,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在最初就确定下来的,整个统计工作阶段必须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后续工作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不可以中途变换目的任务,不能“知难而退”,更不允许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前面的目的和任务脱节。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统计工作流程,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模式和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任务驱动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它注重“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带着任务在不断探索中学习。该模式偏向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可是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将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我们可以借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统计人员对各小组的统计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