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超细纤维范文

超细纤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超细纤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超细纤维

第1篇:超细纤维范文

超细纤维的品种有超细粘胶丝、超细锦纶丝、超细涤纶丝、超细丙纶丝等等。利用不同的技术,可制造出不同纤度、种类及用途的超细纤维。其生产技术与制造工艺大致可分为直接纺丝改良法、高分子相互并列纺丝法、剥离型复合纺丝法、多层型复合纺丝法、共混分割法和海岛法等。

1.直接纺丝改良法(DSP)

直接纺丝改良法又称常规纺丝改良法,是指用常规纺丝方法改良其工艺设备直接制造微细纤维的方法。目前可以用POY或FDY纺丝机,在工艺设计上稍加改进就可适用于超细纤维生产:

⑴螺杆挤压机要有一个低温混合头(LTM),以保证熔体的均匀一致;

⑵要有高质量,纯净的不含凝胶粒子和颗粒状杂质的熔体,因此要有熔体预过滤器;

⑶组件要求下装式,以防烟囱效应,保证喷丝板组件温度均匀;

⑷喷丝板设计中要注意“无湍流”的孔间距及排列方式;

⑸丝条要充分均匀冷却以降低Uster值;

⑹喷丝板面至侧吹风距离尽可能短;

⑺上油系统在喷丝板下面约300mm~600mm处;

⑻纺丝甬道比常规纤维短,一般为300mm~500mm,以降低纺程张力;

⑼采用锭子式卷绕头纺POY用沟槽筒,FDY用双转子式横动装置;

⑽加热器和假捻变形器之间的丝路要直,否则会造成毛丝和降低纤维强度;

⑾摩擦盘要采用聚氨酯盘,以减少纤维表面磨损。

用POY和FDY纺丝机生产微细纤维,最大优点是可直接获得单一组分的超细纤维,不需像复合纺丝或共混纺丝那样进行双组分的剥离或溶解,一般可稳定生产0.7dtex~1.0dtex的纤维,因此成本较低。如果熔体质量和机器性能好,可生产最细至0.44dtex的微细纤维。若是生产单丝纤度低于0.44dtex纤维要用复合纺丝机。

2.直接优化纺丝法(DSOM)

通过优化纺丝工艺对传统纺丝方法的改进,在熔体纺丝时要适当降低聚合物黏度、提高熔体纯净度,降低喷丝板下方的环境温度使冷却加速并提高冷却吹风的均匀程度。利用直接纺丝无须化学或机械处理即可直接获得单一组分的超细纤维,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目前通过直接纺丝法所制得的最细商业化产品为单丝线密度为0.165dtex的PET纤维。与常规纺丝法比较,聚酯超细长丝的纺丝方法需做如下优化改进:

⑴适当降低聚合物黏度。可通过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或提高纺丝温度来达到目的,这些措施可防止因液滴型挤出而断丝。

⑵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应呈同心圆均匀排列,使丝条均匀冷却。

⑶降低喷丝板下方的环境温度,使丝条迅速冷却,并在喷丝板下方20cm~70cm处集束、卷绕,以获得未拉伸丝。

⑷使纤维经受4~6倍的后拉伸。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进行10~20倍的拉伸,但技术条件不稳定,而且范围较窄,故未获得应用。

⑸通过高精度过滤以提高纺丝熔体的纯净度。

⑹减少熔体的挤出量。

这种DSOM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当前超细纤维发展主要趋势。西欧,美国主要采用这种工艺生产超细旦纤维。用于做仿丝绸和做高密织物(功能性服装)。POY工艺中最经济的方法是POY直接上整经机,即WD或WDS的方法,直接做超细旦的大经轴。意大利ValLesina公司已用此工艺制造单丝纤度为0.5dtex的超细纤维用于仿真丝的经纱,但这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3.复合纺丝法

采用复合纺丝机生产超细纤维最早是在日本开发成功的。早在1970年由东丽公司开发的超细纤维用于仿麂皮。1972年由钟纺公司开发仿真丝织物,1981年由钟纺公司开发了超高密织物,同年东丽公司又开发了第二代仿皮革产品,1985年钟纺公司又开发了高性能洁净布。

复合纺丝制造超细纤维根据不同的工艺又分为剥离型和海岛型两大类。剥离型超细纤维是将两种互不相容但熔体黏度相近的高聚物熔体进行复合纺丝,复合纤维织造和染整后,经剥离得到超细纤维。剥离方法有机械法,溶剂溶除法和溶解法。海岛型超细纤维是两组分中一组分为海,另一组分为岛,岛分布在海组分中。海组分要选用易溶性高聚物,如聚苯乙烯,这种纤维织成织物后用溶剂将海组分溶解,留下岛组分,用此方法可制得单丝纤度为0.001dtex的超细纤维。

复合纺丝法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大量的复合熔体细流组成一根超细纤维,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技术设计与复杂的熔体分配方式,而且制造纺丝组件和配件都必须相应配置,还要利用两种或多种组分纤维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织造后采取不同的整理手段才能得到各种各样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工艺,利用复合纺丝法制造超细纤维又分为剥离型和海岛型两大类。

A.机械剥离型复合纺丝法

该方法是将两种化学结构上完全不同、亲和性有差异但熔体黏度相近的高聚物熔体,按一定比例通过复合纺丝制备成橘瓣形、米字形、中空形等复合纤维,利用两组分的相容性和界面粘结性较差的特点采用机械剥离得到超细纤维。剥离方法有机械法、溶剂溶解法等。日本钟纺、帝人等化纤公司制作超细纤维用的主流工艺就是机械剥离型复合纺丝法。

B.海岛剥离型复合纺丝法

海岛剥离型复合纺丝法又称“溶解(或水解)剥离复合纺丝法”。这种超细复合纤维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从纤维的横截面看是一种微细而分散的岛组分被另一种海组分包围着,海组分与岛组分在纤维轴向上是连续、均匀的,将所得复合纤维采用合适的溶剂溶解或水解除去其中的海成分即可得到只保留岛成分的超细纤维。

早期的海岛型复合纤维采用PET或PA作为岛组分,海组分大多采用PS或PE,然后用苯、甲苯等有机溶剂除去海组分,但这样带来了环境污染、易燃易爆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致力于水溶性聚酯(COPET)的研究,用其作为海组分,在热水或热碱液中即可水解,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目前在海岛剥离型复合纺丝法中主要有“定岛型”与“不定岛型”两种工艺:

a.定岛型复合纺丝法

定岛法较复合纺丝法的熔体分配体系和纺丝组件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其“海”组分与“岛”组分分别由单独的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然后到纺丝组件进行复合。在纺丝成形过程中海岛间不分离,保持单丝形态,同时岛组分在成型过程中不粘连(单丝内岛与岛之间良好的分离)。复合纺丝后是以常规纤度存在,即所得纤维截面为海组分的皮芯包围岛组分的芯层,只有将“海”成分溶解得到“岛”组分的芯层,才可真正制成超细纤维。

①根据钟纺、帝人、东洋与杜邦、Hills、库拉雷等大公司的经验报告:岛成分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是连续均匀分布的,岛数固定且纤度一致,一般只能达到0.1dtex~0.05dtex左右。但目前已能生产980岛或更多岛的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

②据杜邦公司披露,目前适用于制造海岛型超细纤维的聚合物有:聚苯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烯烃等;其纤维中的岛组分有PET、PA、PP2等;海组分有聚苯乙烯、聚乙烯(有机溶剂可溶)、聚酯/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热碱溶液可溶)和聚烯醇(热水可溶)等。例如杜邦公司“HPF”产品以聚酯为岛组分、聚苯乙烯为海组分,制得超细聚酯纤维的纤度为0.001dtex,截面呈圆形,直径为0.1μm。也可以整个复合丝的形态加工成织物,在后加工时除去海组分,在纤维间出现微孔隙而容易相互滑移,做人造革特别合适。

③根据日本钟纺、帝人的报告:定岛法可自由变化海岛比例,控制超细旦纤维的纤度和截面形状为降低成本,可减少可溶性组分的比例,减少溶解量,同时对可溶性聚合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④库拉雷公司也认为,在不可溶聚合物纺丝温度下,可溶性聚合物必须热稳定性好,在纺丝过程中两者要有和谐的流变学性能,不可溶聚合物价格适宜,且溶解过程应当无污染,无毒,无腐蚀。

⑤该工艺的定岛技术正在不断开发中,例如制造眼镜洁净布的超多岛技术、岛组分表面的凹凸化、岛组分异纤化混合排列、岛组分混合不同聚合物的技术等都已得到实际应用。

b.非定岛型复合纺丝法

“非定岛型复合纺丝法”也称为“高分子相互并列体纺丝法”。该技术是通过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纺丝制得,纺丝后也是以常规纤度存在。与定岛纤维不同的是,在不定岛纤维中岛的大小、数量、分布及其长度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随机性。岛的数量很多,所以平均线密度更小,用溶剂萃取海组分后纤维呈束状,单纤纤度一般在0.01dtex~0.001dtex左右,甚至可达0.0001dtex,因而与胶原纤维更相似。

①根据钟纺、帝人、东洋等公司的报告,采用非定岛技术生产海岛纤维,对设备的依赖性要比定岛技术的依赖性要弱些,但是对工艺技术控制方面要更复杂。如海岛组分间的分散与拉伸情况,粒子尺寸与分布,熔融流体在纺丝过程中剪切黏度的匹配与控制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岛组分纤维的纤度、长度、数量、分布均匀程度、分离效果等。

②杜邦、Hills、库拉雷等大公司的经验报告:非定岛技术是利用非相容高聚物体系共混纺丝,由于两组分组成比与熔体的黏度比有一定的关系,可使一种组分形成分散相,另一种组分形成连续相,分散相以微纤状分散在基体相中,即所谓“不定岛”式海岛型共混纤维,将其中海组分溶解或水解掉即可得到超极细纤维。

4.其他纺丝法

目前,国际化纤大公司开发超细短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很多,举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供参考。

A.喷射纺丝法(或熔喷法)

该方法是从刀口状喷丝板端开出的一排细孔,熔融的聚合物从众多微小喷丝孔中吐出,再用热风吹散的方法。由于该方法采用吹散熔融聚合物的形式,因此主体是细纤维。但也适用于制造粗细不均匀的短纤维相互熔融黏着的薄片。将细纤维与粗纤维同时喷出制成混合物,可得到蓬松性和保湿性优良的薄片。从制造方法上可以知道该方法的缺点是纤维的分子取向低。

在此基础上,美国Al-banyinternational公司新开发的静电熔喷纺丝法,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静电作用下,以适宜的溶液喷射量及黏度参数,运用于纱线成型中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纳米级超细纤维的纺丝方法。

B.闪蒸纺丝法

闪蒸法是纺粘法的一种,属于溶液纺丝。该纺丝法是将聚合物溶解于低沸点的溶剂(如液化气等)中,加热、加压从喷丝板瞬间气化喷出制成纤维。这种瞬间高压喷射出来的聚合物,喷丝速度每分钟可达到1万米,形成的纤维直径一般在0.1μm~10μm之间,可得到0.01dtex的超细纤维,属于纳米级超细纤维。所以,也有人把闪蒸法称为“闪纺”或“急骤纺丝”,在非织造布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可用于装饰材料和信封等各种包装材料。此外,在聚乙烯中加入抗静电剂、透明颜料并利用超声波粘合工艺等是当前杜邦公司发展闪蒸纺丝法的一大趋势。

其他纺丝法还有:离心纺丝法,湍流成形法,冻胶纺丝法,原纤细化法,超高速牵伸法,湍流成形法。

超细纤维新技术新产品

超细纤维被称为新一代合成纤维,它是高性能,高品质与高档次的纺织原料,是化学纤维向高技术、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新合纤的典型代表。国际各大化纤公司都在竞相开发超细纤维的新技术与新产品(NT/NP):

NT/NP-1、“regenerate”超细纤维。美国AlCbanyinternational公司在超柔软拒水性超细纤维“primaloft”的基础上,新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超细纤维“PrimaLoftRegenerate”。该纤维为直径0.001dtex~0.01dtex的超细纤维,由50%以上的再生材料及专利微纤维制成,结合超细纤维及专利的特别处理程序,成就难以置信的柔软、质轻及防泼水性,而且符合严格的测试标准,其特色是高保温效果、快干性能佳、轻量化、透气性佳、手感柔软、蓬松度佳、拒水性佳等功能。其吸水性为一般纤维的1/3,在干燥时的保暖效果多14%,在潮湿时的保暖度多24%。

NT/NP-2、“Super clean”超细纤维。韩国SilverSta公司近期开发了名为“Super clean”的新型超细纤维织物,因其具有超强的洁净能力,洗涤时不需使用化学清洁剂,其产品在市场极受欢迎。Super clean的纤维材料采用PET、PA及PA6新式配制,经裂变分解织造而成;该纤维细度为真丝1/20,头发丝的1/360。该超细纤维另一特点是在成丝中采用Orange flap技术将长丝分成多瓣形,使纤维比表面积增大,织物中孔隙增多,借助毛细管芯吸效应使吸水能力极强,经久耐用,可经过大约600次水洗。而其特殊的横断面能更有效地捕获小至几微米的尘埃颗粒,大增强除污去油效果十分明显。

NT/NP-3、“Beli -effect”超细纤维。日本钟纺公司的“Beli -effect”为一种阳离子可染型的复合聚酯超细纤维。Beli -effect是将原先70%聚酯/30%尼龙混纺的“Belimax”,改良聚丙烯与聚酯的部分而开发新型超细纤维。Beli -effect在开纤中采用24瓣分裂水刺工艺,剥离后单丝细度为0.05dtex~0.1dtex,开纤率可达80% 以上。Beli -effect为高收缩高密度处理织物,因而其制品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及蓬松性,主要用途包括外套、女衫、夹克、椅套、袋子、鞋子等。

NT/NP-4、“Trevor biyou”超细纤维。旭亿成公司最近开发生产的“Trevor biyou”仿真丝超细纤维新产品,是采用“RCT技术”将涤纶/聚酯相配复合,使两种聚合物的结合比例和形状都控制成无规则的,在用溶剂溶去一种聚合物后,剩下的另一种聚合物长丝细度为0.01dtex~0.1dtex,其形状仍是无规则的。采用Trevor biyou超细纤维所制的织物表面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能产生细小的不规则的漫反射,呈现出不同角度的不同光泽,穿着舒适且采用了异收缩混纤技术,手感好且丰满,适用于女罩衫、礼服等。

NT/NP-5、“WSLR”超细纤维。东丽公司生产的“WSLR”是具有丝鸣效应的仿丝超细纤维。WSLR采用聚合物“潜在多级高收缩”技术,其纤维经高压水刺开纤后单丝细度可达0.11 dtex。同时采用“多层花瓣形截面”技术在三花瓣的各顶端刻有0.1?m的沟槽,其产品发色性优良,通过微缝之间的摩擦产生“丝鸣”,该产品主要用于女罩衣、套装、茄克衫。

NT/NP-6、“RominaIII”超细纤维。尤尼吉卡公司创新开发的“RominaIII”超细纤维,是采用改性聚丙烯/聚酯两种材料制成的0.01dtex~0.05dtex的超细纤维。其创新技术是在纺丝时采用一根丝条组成,即在微小区里单丝间具有丝长差与复杂的结构功能,这样就形成了超细纤维复杂的多层结构形态,具有凹凸和丝圈绒效应,使织物具有合成纤维所没有的自然风格即光滑性和蓬松性,具有柔软纤细的手感,是天然纤维所不及的。

NT/NP-7、“Natural light”超细纤维。美国肖氏产业公司最近开发的“Natural light”超细纤维,是以聚苯乙烯做海组分、以聚酯做岛组分的共混双组分复合纤维。Natural light用作新一代人造革基布时,先以针刺法制成非织造布,溶掉聚苯乙烯后成为单丝纤度为0.00011dtex超细纤维。Natural light还采用了Cut down新技术,从而改变纤维断面具有自然光泽的产品,这种新断面反射出不同于传统聚酯纤维的光泽,降低产品亮度使得更接近自然的光泽。杜邦公司服装事业部部门经理Tonya Farrow披露。Natural light将被大量应用于裤类、裙子等服装,具有竞争力很大的市场潜力。

NT/NP-8、“Super Beaver”超细纤维。美国Hills公司研发制成的新型透气防水超细纤维“Super Beaver”,是以尼龙/聚酯两种聚合物开纤分裂的橘瓣形超细纤维,其单丝细度达到0.01 dtex~0.001 dtex。其关键技术是在开纤分裂中采用了“异纹斜截”工艺,使纤维细胞壁上的纹孔、胞间连丝等结构以实现细胞之间水分及其他物质的输导和流通,从而具有超级仿海猩皮的结构。这种超细纤维经过织造加工过程后具有不规则的弯曲在织物上显得非常细密,可防止外来的水珠并可让汗液排出,可用于泳衣、户外服装等产品。

NT/NP-9、“Thermostat”超细纤维。美国库拉雷公司新开发的“Thermostat”超细纤维,其纤度可在0.005dtex~0.01dtex之间选择。Thermostat是一种异形截面型记忆适温纤维。其工艺是运用高分子合成改性技术,对聚异戊二烯材料进行分子组合及分子结构调整制成能自动调温的化学纤维,它对周围的温度反应特别敏感,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服装内形成一个小气候环境。酷暑时该纤维的异形截面自行收缩使编织物的孔眼张开而通风透气,大大提高服装散热能力;寒冬中该纤维的异形截面又自行膨胀,使编织物的孔眼闭合而阻止空气流通,从而提高服装的保暖能力。

NT/NP-10、“SABK”超细纤维。库拉雷公司从南美蝴蝶王的翅膀结构获得启示,开发出一种深色效应的超细纤维“SABK”。为了探究南美蝴蝶王翅膀的炫幻色彩效应,库拉雷公司研究了蝴蝶翅膀因光干涉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和光泽,并通过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即把热收缩率不同的聚酯相互组合在一起,制成了扭曲型横截面、具有驼峰特性的超细纤维,其纤度达到0.001dtex~0.05dtex,从而使这种深色效应纤维具有与南美蝴蝶王同样的微观成色效果。

超细纤维开发动向与发展趋势

超细纤维是化学纤维发展的一大突破,它的开发带来了纺织工业“划时代”的新产品。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超细纤维的持续发展以及超细纤维材料在常规和高性能产品的日益拓展,将会不断进入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根据美国纺织纤维产业联盟(USTIA)的最新预测报告指出,超细纤维材料研究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将会不断涌现,这既促进了超细纤维的发展又丰富了新材料科学的内涵。其开发动向与发展趋势有:

一是恢复生态的替代措施。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致使天然皮革产量年年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首先是为了弥补天然皮革的不足;其次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超细纤维合成革被逐步用来替代一部分真皮。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技术的发展使得超细纤维合成革已大量取代了资源不足的天然皮,而一些采用人造革及合成革做成的箱包、服装、鞋以及车辆和家具的装饰,也日益获得市场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种之多,传统天然皮革根本无法做到。

二是研发范围不断扩大。未来超细纤维材料研究与相关学科不断交叉、渗透,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出现,从传统的化纤学科及其相关的物理、化学学科渗透到材料学科、能源学科、复合材料学等领域。

三是更加注重仿生态环保性能。自然界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利用最简单的成分、最普通的条件获得了最稳定的微观材料结构,人们可以从这种微观分级结构中得到启发,通过生物拟态或者仿生设计制备出性能更优越的超细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充分发挥仿生超细纤维可再生、可降解利用的优势,特别是节约、降耗、降能是未来超细纤维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更加重视基本性基与功能设计。超细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其优异的基本性基与功能;未来的超细纤维及其材料的开发研究不但注重其基本性基的改进,还注重赋予其新的功能,注重复合化、高性能化、功能化。

五是第三次热潮的产业用途。超细纤维的开发今后肯定会在所有的产业领域内得到发展。这种先导型的高技术纤维,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预计若第三次热潮来临,重点将是在产业用途方面。产业用领域、装饰用领域对高功能和多功能的不断追求,都将成为超细纤维产品不断拓展、不断开发研究的驱动力。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超细纤维产品将会大量用于工业、农业、航天、海洋等领域。

第2篇:超细纤维范文

在房建工程保温施工中,无机纤维喷涂技术是继聚氨酯、挤塑板、棉毡、保温砂浆等传统保温材料施工后一种新工艺,具有良好的绝热、吸声降噪、防火、适应复杂结构等优异特性,抗菌不霉变,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其综合特性是传统保温吸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该项技术在中国建筑保温、防火、吸音等新材料领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结合本实例工程,保温部位为地下室顶棚,隔间多、梁为下翻梁,管道、管线众多,施工部位比较复杂,在此条件下对顶板做保温,综合各种施工方法,最终选用无机纤维喷涂。

2、特点

2.1、解决传统技术限制

在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针对结构能量散失大、冷热桥点多、结构复杂、异性曲面多样等特点、整体适用纤维喷涂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绝热材料(玻璃棉毡、毯、聚苯板等型材)接缝多、密封性差、安装工序复杂、易老化变形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整体绝热性能,使其能源损耗和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2.2、效率高

采用机械化施工,效率高;可直接喷涂于钢材、混凝土、木材、玻璃、石膏板、塑料、等材料表面上,无需适用其它任何支撑、挂件和加固材料。

2.3、卓越的保温绝热性能

保温喷涂玻璃棉是一种具有高绝热值的高级保温材料,它的绝热系数可达0.0346w/m.℃,这一数值保证了很好的绝热性能,特别是在复杂结构或异性结构上喷涂,使绝热层形成了一个密闭无接缝的整体,有效的阻断了冷热桥,提高了保温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绝热材料接缝多,与基体粘接不牢,易脱落,易变形等问题。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及能源设备投资。

3、适用范围

本工法的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地下室顶棚(采暖房间与非采暖房间的分隔区域)、设备机房等建筑区域的保温、隔声。结构复杂的大型(异型)体育场馆、博物馆、音乐厅等建筑的隔声、保温。

4、工艺原理

无机超细纤维棉与水基性粘接剂混合,经过成套专用喷涂设备喷涂于建筑等基体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无接缝、密闭的硬质无机纤维喷涂层。其涂层具有保温、隔声的作用。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喷涂施工要点:

5.1.1喷涂基层处理

1)喷涂基面处理:用压缩空气或清水清理喷涂基面灰尘和污垢;检查吊挂件及预埋件是否牢靠,应将松动部件紧固,如原基面已经损坏或有严重裂缝,应先进行修补。

2)与图纸核对校验,确定纤维喷涂部位,对非喷涂部位应做标记和必要的防护。并对门窗及各种设备、管线等部位防护遮挡,堵塞非喷涂部位及通风管线通孔。

3)清理工作面的障碍物,保证喷涂手的顺畅移动空间极其安全性,保持最佳喷射距离和喷涂角度。

5.1.2材料配制和调试

1)打散压缩纤维棉,连续将喷涂棉填入喷涂机内,并保持料箱内纤维材料充足。

2)由专人负责按喷涂胶使用说明,使用洁净水在专业配套容器(安装有高速搅拌机的200升刻度塑料容器)内稀释粘接剂原液,严格控制配制比例,不得随意增加水量稀释,并持续开动电动搅拌器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每桶注意调配。冬季施工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或间隔式搅拌,避免胶液冻结失效,但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4℃时,为保证施工质量,不宜于继续施工。

5.1.3基层表面预喷底涂层:基层表面处理清洁并保持干燥,即可使用已配好的喷涂粘接剂对基面预喷胶处理,胶量适当和均匀,不流淌。

5.1.4纤维喷涂

1)喷涂设备调试,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调验喷涂主机风压、胶泵压力和给料装置,通过样板试喷、胶液流量和出棉量的测量,逐步调压范围和进料搅拌速度,直到纤维喷涂状态温度(保持温度范围在5℃-35℃内),达到喷涂工艺的要求。

2)分区安放厚度标尺(标块),然后进行喷涂。喷涂角度应符合技术要求,以便获得较大的压实力和最小的回弹。对于喷涂厚度小于100mm厚的喷涂层可一次喷涂完成。

5.1.5喷涂层表面整形:待喷涂产品表面干燥约半小时后,根据保温或吸声工程的不同要求,使用毛滚、铝辊、压板或铝合金杠尺等不同整形工具进行表面整形。

5.1.6在整形后的产品表面再次喷涂粘接剂面涂层,以增强表面强度。如设计要求表面着色,可在面涂层完工后喷涂色浆着色。

5.1.7喷涂后的施工现场应及时清理,将回弹料清除现场,并拆除喷涂防护等。

5.2 喷涂成品保护及注意事项

5.2.1对喷涂后的保温吸声层,应提供通风、干燥环境,通常在平均温度25℃,相对湿度≤60%时,依据不同厚度干燥固化时间为24-72小时,此后可进行装饰等其他工序。

5.2.2喷涂成品保护

1)喷涂前应安装各种管线、风道等设备吊挂件,避免喷涂完工后在基面钻孔、剔凿。

2)喷涂成品在干燥固化期间,避免受到机械碰撞及雨水冲刷。

3)对于喷涂层局部因受到碰撞而造成破坏时,应进行局部修补;对于经常处于容易受到机械碰撞的部位,可贴覆剥离纤维布或其它防护材料,用以对纤维层表面进行保护。

4)保持喷涂区域环境清洁,避免灰尘飞扬,污染成品喷涂层表面。

6、材料

主要材料为:直径小于5微米的无机纤维棉,材料呈灰白色。详细指标如下表:

注:以上材料指标主要适用于地下室顶棚(采暖房间与非采暖房间的分隔区域)、设备机房等建筑区域的保温隔声。具体施工可按照施工部位及要求选用不同指标的材料。

7、机具设备

1)、主要施工机械:JD1100型一体式专用喷棉机、高压胶泵、专用喷枪和电动搅拌器;

2)、主要使用工具:厚度标尺、测厚针尺、放线工具、滚筒、模具压板、液体量筒等。

3)、所需机具按照现场施工面积及工期等要求进行选用,可按每500选用一套上述主要机具使用。

8、劳动组织及安全

操作工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

佩戴防尘口罩,高空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等防护工具。

机电器具必须安装触电保护装置,发现故障立即维修。

按要求使用各种机械,要有专人操作,防止机械伤人。

9、质量要求

9.1无机纤维喷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符合本规程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标准的要求。

厂家应提供盖有CAL和CMA章的法定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有效期按检验部门规定为两年。

施工前,对喷涂纤维棉和粘接剂进行抽样检验,纤维棉应干燥无结块,洁白无污物,粘接剂应无分层、无发泡、无变质和变色;

9.2喷涂施工前,应对基层表面灰尘、油污认真清理,基层质量应验收合格;基层应清洁,表面无灰尘、无浮浆、无油迹、无锈斑、无霉点、无盐类析出物和无青苔等杂物;

9.3在正式喷涂前,必须对基层表面进行喷胶底涂层处理,以增强喷涂层与基底的粘接强度。预喷胶后,即刻进行纤维层喷涂施工。

9.4 喷涂纤维时,喷枪应尽量垂直基层表面,并保持50公分左右的距离,匀速往复式喷涂,喷涂速度以及喷涂层不露基底、不产生疏松和孔洞为准。

9.5喷涂厚度应参考预先安放的厚度标块进行喷涂,并采用2m靠尺进行平整度修整。

9.6 修整后的喷涂层表面,应单独进行喷覆胶粘剂的面涂层处理,以有效增强纤维层表面强度。

9.7 在作业区的环境和喷涂基层温度均不低于4℃时,严禁使用非干燥热源的加热办法提高环境和基层温度,进行喷涂施工。

1)喷涂层表面进行整形滚压后,应呈现自然、连续的纤维纹理,无明显滚压痕迹。

2)纤维喷涂工程表观质量应符合表9.7.2的规定:

9.8允许偏差

1)喷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依据本规程第9.1.5项规定,在随机抽取的部位采用针刺法,用探针和钢尺进行喷涂层厚度检验,每检验批的总平均厚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2)喷涂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8.2表的规定:

10、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严格管理,工程垃圾定点堆放;

(2)、施工现场保证工完场清;

(3)、工具、材料的摆放须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位置堆放、码放整齐;

第3篇:超细纤维范文

[关键词] 卵巢肿瘤;腺纤维瘤;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55-02

卵巢腺纤维瘤(ovary adenofibroma,OAF)属上皮性肿瘤范畴,属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及透明细胞肿瘤,性质划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种[1]。该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了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收治的OAF 3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甲:患者女,50岁。已婚,停经2年,痛经数年,2年前取环时发现“盆腔囊肿”;阴道出血半年入院。妇科检查: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扪及直径60mm肿块,边界清楚,活动性欠佳;左侧附件未扪及肿块。

乙:患者女,69岁。已婚,绝经20年,不规则阴道出血8个月入院。妇科检查:阴道通畅,无异味,宫颈Ⅱ度糜烂,宫体增大如孕40+d大小,质地中等,右侧附件可触及80mm×80mm×90mm 大小包块,质硬,活动性好。

丙:患者女,76岁。已婚,绝经26年,一年内两次阴道出血入院。妇科检查:阴道通畅,无异味,宫颈萎缩无结节扪及,宫体正常,子宫左上方扪及一包块,直径约80mm大小,质硬,似与子宫相连,活动性尚可。

1.2超声

甲患者超声检查右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大小84mm×54mm×66mm。乙患者超声检查右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大小79mm×79mm×68mm,其内见半环状血流信号,内膜回声杂乱,伴局限性回声增强。丙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见一低回声区,与子宫紧贴,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大小83mm×89mm×76mm。

1.3免疫组化

甲患者未做此相关检查。乙患者:腺上皮CK 7阳性(+);Cer bB-2阳性(++);纤维细胞Vimentin阳性(+);CK 20、CA125、CA19-9均为阴性。丙患者:ER、PR(+10%);Ki-67(+10%);P53(-);CA125(+)。

1.4手术方式

术中送快速病理检查,快速病理回报均为良性。甲乙两患者因均已绝经(停经)行阴式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术后一周左右出院,目前患者尚好。丙患者已绝经行右附件切除术,术后跟踪暂时尚好。

1.5病理结果

甲患者:肉眼所见:右侧输卵管70mm×5mm,卵巢30mm×13mm×7mm,切面见一乳白色结节,直径6mm;镜下:主要由纤维组织组成,其中有分布几个衬覆好的浆液性上皮的腺体,内衬类似输卵管黏膜纤毛细胞的瘤细胞;病理诊断:右卵巢浆液性腺纤维瘤。

乙患者:肉眼所见:右卵巢结节状肿块,大小100mm×80mm×70mm,表面较光滑,肿瘤切面实性,呈灰黄色,局部见囊腔,直径6mm。镜下:肿瘤表面见单层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被覆,瘤组织中见大小不一的腺体形成,细胞质透亮,细胞核腺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无明显非典型性,核分裂罕见,间质为增生纤维组织;输卵管未见异常;病理诊断:右卵巢透明细胞腺纤维瘤。

丙患者:肉眼所见:右卵巢结节一枚85mm×75mm×70mm,结节切面呈实性,质地中等,灰白色为主;表面附输卵管52mm×5mm。镜下:主要由非典型的腺体和囊腔构成,腺体和囊腔内衬透明细胞,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核仁明显;背景为致密的纤维性间质,局灶间质浸润;病理诊断: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伴局灶癌变。

2讨论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50%,占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主要有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肿瘤及透明细胞肿瘤等几类[2],卵巢腺纤维瘤为卵巢少见的实体良性肿瘤。

2.1临床表现

大多数学者[3]认为卵巢OAF发病率颇低,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0%~1.3%。本院5年间也仅发现此3例。OAF临床缺乏特殊症状,其发病年龄多在23~70岁之间,50%发生于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国内报道多数为单侧,也有双侧,约占5.8%~15%,肿瘤光滑,活动度好,肿瘤最大可至300mm,平均100mm。本3例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其中一例为切除左卵巢囊肿时发现,均为单侧OAF。

2.2病理特点

卵巢OAF其组织发生来自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和其下的间质组织(致密的胶原纤维以及皮质部间质)。由于其形态结构与囊性腺纤维瘤有明显区别,尤其在大体形态上具有实体性明显的结节状外观,因此,应作为独立的组织类型。OAF多见于浆液性,其次为黏液性肿瘤,而少见于子宫内膜样及透明细胞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称为腺纤维瘤、交界性腺纤维瘤、腺癌腺纤维瘤。本报道其中一例为浆液性,一例为透明细胞性,一例为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伴局灶癌变。

2.3OAF恶变

OAF来源于生发上皮内陷,其间质源于卵巢白膜或皮质,常易与上皮来源肿瘤混淆,鉴于其肿瘤独特性,应注意恶变。此甲乙两患者均为良性。丙患者为交界性。

2.4鉴别诊断

良性病例应注意卵巢浆液性腺纤维瘤、卵巢黏液性腺纤维瘤、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卵巢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之间的鉴别诊断;OAF恶性病例需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囊腺癌鉴别诊断:后二者大体为实性或囊实性,切面灰红或多彩状,见出血、坏死。腺体异型明显,分支多,其周围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肿瘤组织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透明细胞和(或)靴钉样细胞,易见核分裂和坏死。尚需与卵巢的癌肉瘤鉴别;后者组织学除癌的特点外,常伴有间质成分的增生,间质梭形细胞常类似于纤维肉瘤,有时还可见其他异源性成分,如骨、软骨、横纹肌等,可资鉴别。

2.5处理原则

此类肿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绝经患者应行阴式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育龄患者根据年龄及生育要求可选择保守性手术。

[参考文献]

[1] 连利娟. 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5.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889- 1897.

[3] 李卫平,李亚里,孟元光,等.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纤维瘤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 医学杂志,2005,30:542-543.

第4篇:超细纤维范文

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第21个年头,中国迄今已经有6.3亿网民,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这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将在哪里出现热潮

在未来5~10年,“互联网”将可能在哪些领域出现热潮?哪些领域较容易取得突破?哪些领域较难取得实效?难点是什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经济性、便利性和性价比越来越高,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被广泛安装在数亿人群和产业中间。在应用方面,继传媒、广告、零售业之后,交通、物流、本地生活服务、批发和产业集群、制造业、农业、金融、房地产等会一个一个产业在线化、数据化。

比较容易被突破的领域:一是行政垄断比较少、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比如零售业、餐饮、物流行业;二是供需发生转换,供大于求的领域。例如,如果房地产供求发生反转,也会加速互联网化;三是问题较多、老百姓不满意,信息化水平低的行业,比如城市交通、医疗领域。例如,过去出租车行业被认为是学历较低、信息化落后的行业,但是过去一年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瞠目结舌,在北上广杭等城市,出租车司机几乎成为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行业,达到80%~90%的水平;而且依靠打车软件的服务,很多司机实现了数据驱动业务流程: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打车人群的预测,驱动行车的轨迹。

比较难突破的领域是行政垄断壁垒高的行业,比如金融服务、能源行业(例如汽油零售)、通信业。这些领域取决于放松管制的改革进程。

中国“互联网”存在哪些瓶颈

目前来看,我国“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或者说产业互联网的顺利推进还存在以下的制约要素:

1.制度不适。目前信息生产力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主要是受到了原有基于“工业经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具体体现在制度安排上的落后。比如:没有促进信息(数据)的流动与共享的政策;只有IT投资预算制度,没有购买云服务的财政支持制度;再比如,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等等。

2.观念落伍。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观念固化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因袭原有的信息化老路,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服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用,也没有适应消费者作为主导的商业格局的转变。

3.基础设施滞后。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持续进步相比,宽带、现代物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城乡、中西部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信息经济的深入普及、应用。

4.技术创新体系陈旧。当前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仍然倚重传统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国有企业,相关的产业扶持资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一些依赖补贴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效果不佳。

5.小微企业环境欠佳、经济活力不足。尽管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政府扶持措施仍难落地,体现为对小企业重视不足,更多的扶持政策还是落在“中型企业”上。在国家经济“降速转型”形势下,“大众创新”愈发受到重视,而承担“大众创新”的主体正是小微企业。

6.人才匮乏、教育体系落后。目前,与低技能的劳动力相比,适应“信息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人才非常短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比如,电子商务人才、移动互联网人才、互联网金融人才等领域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互联网”发展的着力点

首先,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经济不是一个靠刺激内需的短期投资思维,而是内生驱动的经济体,是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新范式。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经济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经济形态、竞争规则都在发生重大转变。在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了两家。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中国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取得先机,甚至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

其次,宽容创新,不要急于“规范”和实现“健康”发展。

我国互联网经济过去10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对传统垄断行业利益形成冲击,有关部门也开始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主要表现在:法规密集和零散、监管大于扶持,行政许可过于繁杂,重复许可、许可审批不透明等问题。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要确立“先发展、后管理、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原则。建议对于目前各部委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清理、删除;对于正在拟定中的相关行政法规暂缓出台,待《电子商务法》出台之后再完善补充。

即使要出台行政法规,政策的总体精神应该是扶持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应用,或至少保障线上、线下经济相同的政策监管条件,不单独强化对线上经济形态的监管。

第三,简政放权、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电子商务平台上99%都是小微企业,但互联网的小微企业“小而不弱”,充满创新和变革活力,将来必然会涌现出超越阿里巴巴、腾讯的创新型企业,为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在这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建议在电子商务治理中,政府仍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让市场充分竞争和有效自律。建议对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在工商、税收、市场监管等方面,采取“放水养鱼”的态度,扶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推动制定国家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战略。

同欧美各国加快制定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采取积极行动相比,我国仍缺乏国家层面的云计算、大数据战略。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交通、政务、金融等行业的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发挥价值的最重要领域。但在国内,长期以来存在的职能“条块分割”格局,信息系统建设的“孤岛现象”,在促进云计算建设、加速数据流动中仍然是非常大的障碍。这需要政府主导,在这些领域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为普及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效率的提升。

“互联网”对政府治理提出的挑战

很多研究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系统。治理者不应该奢望这个生态是横平竖直、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生态就像一推杂草,看似杂乱,但却最有生命力。治理者的目标不应该是把这堆杂草剪成草坪,看上去很有条理、很规矩和舒服,而应只是去除掉里面的害虫就行了。所以,未来的政府治理可能是生态化治理的模式。

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的定义,治理是指公、私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治理与统治的概念不同,统治强调的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管理的主体必须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私人机构、社会组织。从管理方式上而言,统治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强调政府与私人机构、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协商,多层互动,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生态化治理是在治理概念上的发展,强调的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者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生态化治理包括主体多元、责任分散、机制合作三大部分。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几乎生态圈中所有的主体都分享了治理权力,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从现有的治理情况看,消费者、网商、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治理机构、服务商、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媒体都成为治理主体,享有了治理权力。

第5篇:超细纤维范文

【关键词】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有意义的是文学的自觉,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自觉之后的文学。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这种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下面分别就从这三个标志来浅析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自觉现象。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先秦文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是文学的萌芽期。接着到了两汉文学,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文学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学创作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这一时期文学最终成为了独立的门类。

先秦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这一时期没有纯文学的散文,散文的创作往往和历史和哲学掺杂在一起,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先秦诗歌有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则注重了抒情性。先秦没有赋这种文体,汉代的赋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关因素,而形成的新文体。魏晋南北朝时期词赋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特色,文学性得到加强。先秦小说是神话和寓言一类的故事。汉代没有小说的文学形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小说逐渐成为一种正式文体。

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先秦时期各种文体区分不太明显,文史哲不分,诗舞乐结合。各种文体之间无明确的分界。到了汉代,文体看似有了一定的分别,但文体掺杂现象仍然存在,但是大部分文体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写作要求和基本风格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辨析开始被文人重视,文体分别更加明确。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体明确分为“四科八体”。关于文学体裁分类的作品有很多,作家们也开始注重文体特点,有了自己的风格。

三、对文学的审美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能称为文学,就是因为其有它的审美特性。文学自觉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一)散文

先秦散文文史哲不分,散文具有说理性或描述历史,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诸子说理散文,有些具备相当的文学性。到了汉代,散文的文学性相比先秦没有太大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有着格式化,呆板凝滞的风格。西汉散文成就较高的是政论散文,贾谊的《过秦论》是这一类的代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辩文的创作出现,主题广泛,名家辈出。嵇康的论辩文最为杰出,他的论辩文析道缜密,辞喻丰博,兼几家之长,将论辩文推到新的高度,如其《养生论》阐发了形神交相养之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逐渐骈化,作家开始推崇追求美文,骈散逐渐合一,散文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家们开始自觉追求文章的审美特性。这个时期散文的要求不断变化,体现着文人的自觉意识的增强,不断增强文章的美感,审美特性极大增强。

(二)赋

先秦没有出现赋这种文体,赋自西汉出现,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代骚体赋出现最早,逐渐形成了一种体制,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以“九体”为代表。骚体赋体制固定,主题相类。汉大赋在骚体赋之后出现,最有成就者是司马相如,他的《天子游猎赋》对汉赋而言有范式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辞赋创作受时代影响很大,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受骈化影响很大。魏晋时期的辞赋变得出抒情化、小品化,个性化也得到加强,而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表现主要就是抒情性的增强。王粲的《登楼赋》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一时期的大赋也开始抒发作家自己的感情,不再拘泥政治,如潘岳《西征赋》、谢灵运《山居赋》。由于永明声律说兴起,赋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抒情小赋的创作涌现。如江淹的《恨赋》既充分发挥了赋体空间结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造成跌宕起伏的气势,藻饰也恰到好处,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诗体赋是魏晋南北朝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是对赋的抒情化的进一步尝试。赋的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三)诗歌

先秦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是抒情性的,为后世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它们都是诗舞乐的结合,与音乐还有很大关系。《诗经》中的“风雅”思想被后世诗人立为准则,比兴手法为后世提供典范,魏晋时期许多人都借鉴了《诗经》的手法。但《诗经》的手法还是比较古朴。《楚辞》开诗歌浪漫主义先河,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提供了典范。《楚辞》的形式自由、富于变化,它的象征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到了汉代,汉乐府诗歌与音乐仍有联系,但是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度。进入东汉后,五言诗取代了四言诗,完整的七言诗也产生了。《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古代抒情诗歌的典范。《古诗十九首》运用的抒情方法也多种多样,后世很多文人以此作为范例,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的建安时代,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建安风骨”成为诗歌美学典范。个人创作的五言诗大量涌现出来,每个诗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曹植的《白马篇》抒发了自己对前途的信心。曹操对乐府诗进行了改造,使之脱离了民歌成为一种独立文体。至此,诗人开始自觉追求审美特性。西晋诗歌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藻饰华丽,《猛虎行》诗风繁复,《赴洛道中作》句式骈偶,这种诗风的有简单向繁缛的转化时文化自觉的明显表现。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而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谢灵运作山水诗,鲍照善边塞诗,梁陈出现宫体诗,诗歌类型多样化,个性化。齐梁陈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四声的发现和运用,促进了“永明体”的成熟,使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巨大改变可以说是文人对文学审美自觉追求的成果。

(四)小说

第6篇:超细纤维范文

【关键词】超限运输 公路桥梁 危害治理

一、概述

随着汽车工业等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公路网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超限运输的现象。当前,超限运输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瓶颈。可以看到,超限运输不仅引发了许多交通隐患、危及道路交通安全,还对公路桥梁造成了极大程度的损坏,给国家经济造成了损失。对此,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主要总结分析超限运输对公路桥梁造成的危害,并简单探讨治理的对策。

二、超限运输对公路桥梁的危害性分析

超限运输主要是指超过公路建筑规定的高度、长度、高度的限界,或者总负载超过公路、公路构造限载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无论是其运输的设备、构件或货物的高度、重量、尺寸或是长度超出了公路管理部门所规定的范围,都属于超限运输行为。由于各方面利益的驱使,超限运输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超限运输对公路桥梁所造成的损害是极大的。

首先,超限运输对路面造成的危害。一方面,超限运输会严重破坏公路,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荷载的重复作用,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弯拉强度下降,而引发变形。而根据相关理论表明,变形是随着荷载的增加面增加的。当荷载超出一定的数值时,路面内部就会产生疲劳破损而导致局部的剪切变形。在此种情况下,超限运输的加剧使荷载继续再增加,路面内部结构的变形则急剧增加,使路面丧失了弯拉强度,被严重破坏。因此,在超限运输的情况下,路面结构的残余变形极为严重。另一方面,轴载质量对路面的影响也很大。实践证明,轴载大小与路面的使用年限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出现超限运输时,作用于路面的轴载出现了极大的增加,从而加大了对路面的破坏。尤其是当超限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制动行为,会使轮胎接地压力大增、轴载成倍增加,使路面结构的变形超出了容许的范围,则造成了路基的结构性破坏。总之,超限运输增加了路面荷载与轴载,使路面结构受到极大的冲击与压力而产生变形,导致拥包、断板、沉陷等现象。而这些损坏不仅难以修复,更直接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数据显示,在超限车辆中因为爆胎、刹车不灵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率较高。而这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同时也会造成路面的损坏,加剧公路的老化。

其次,超限运输对桥梁造成的危害。超限运输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桥梁结构的破坏。在超限运输的情况下,桥梁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远远超出了设计所能达到的范围。结构的实际内力超出了允许值,则直接危及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超限运输的重量与桥梁结构的损坏程度成几何倍数的增加比例。超限车辆的配件多为金属类,使车辆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桥梁的负荷能力与承载能力,造成桥梁结构物疲劳破坏。则有可能导致桥梁的桥身变形或桥梁拱圈开裂、桥墩变形等灾难性的破坏。由此而形成的破坏,又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并损坏桥梁结构与防护设施,危及交通安全。

再次,超限运输会造成对公路桥梁环境的破坏。由于超限车辆的重量远远超出了规定的货物配载标准,超限车辆的发动机在上坡、起步、刹车、制动时处于极限的状态。这种极限状态使使汽车释放出黑烟,这此黑烟则严重污染与破坏了公路桥梁的环境。与此同时,一些超限车辆配载的货物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包装,货物有可能沿着行驶路线掉落,造成对公路桥梁环境的污染。

此外,超限运输还易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展,并制约了国家对公路桥梁的投资建设。一方面,从全面各地的交通事故可以看出,交通事故的发展与超限超载是密切相关的。超限车辆由于其重量的增加与改装配置,使其各个部件超负荷地运转,可能导致其制动等操作性能的不灵活,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超限运输造成国家交通规费的流失,从而影响了对公路桥梁的建设投资。超限运输使运输行业形成了恶性竞争循环,更使国家流失了大量了交通规费,从而影响了国家对公路桥梁的养护与建设的投资行为。由此,便反过来降低了对公路桥梁的建设力度,造成恶性循环。

第7篇:超细纤维范文

超级市场的抹布品种繁多,但归根到底按材质可分为新型化纤超细纤维、天然植物纤维、纯棉、无纺布、海绵,以及普通毛巾。

实验1

作为主妇好帮手,一块合格的抹布首先要能轻松吸附灰尘。

实验方法:用痱子粉代替灰尘撒在黑色桌面上,然后逐一用6种材质抹布擦拭。

实验结果:表现最佳的是化纤超细纤维抹布,用它擦过的地方很干净,几乎看不到白色的痱子粉了;表现最弱的是无纺布和海绵,随擦随掉,反复擦拭几次,桌上的痱子粉除了被搓成了堆,并不见怎么少。

实验2

除了擦拭灰尘,吸水也是抹布的重要职责之一。一块能大量、快速吸水的好抹布能在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挽救主妇可能面临的尴尬情况。

实验方法:将一杯水的量倒于桌面上,然后用6种产品去擦,检验残留水迹便可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化纤超细纤维又是成绩不俗,一下就把水吸得干干净净了;海绵也表现不赖,倒在桌子上的水被它擦过之后也是一点痕迹都没有了。无纺布的表现最令人失望,几乎不吸水。

实验3

无论是擦灰还是吸水,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便是――你的抹布是否易掉毛?擦去了灰尘水迹却留下自身的小毛毛,这可不是合格的好帮手哦!

实验结果:仔细观察上述两个实验发现,化纤超细纤维和海绵不掉毛;而无纺布、植物纤维、纯棉、毛巾都有不同程度的掉毛现象。

实验4

只有容易洗净,又速干的抹布才不会给细菌提供生长的环境。所以最后一项测试内容便是,抹布们是否易清洗易晾干。

实验方法:我们将6款材质抹布沾染上灰尘,然后用清水冲洗。

实验结果:海绵、无纺布与化纤超细纤维三者几乎都不需搓洗,水冲洗时就把污垢带走了。

分析:海绵和无纺布没有经过纺织,相对来说结构比较松散,所以污垢不容易存在里面;同样的,这种松散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速干。而化纤超细纤维好清洁是因为灰尘与水的亲和力更好,所以一接触到水流,灰尘很快就被冲走了。化纤质地由于本身的吸附力不如纯棉,所以也能很快晾干。

测评结果:化纤超细纤维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因为它纤维细腻,只相当于棉纤维的几分之一甚至更细,因此它的表面积更大,不仅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尘土,而且光滑柔软不会刮伤物体。

特别提醒:化纤超细纤维也有致命缺点――不能沾油!因为油的分子很小,所以很容易进入化纤超细纤维细密的纤维结构内,但是一旦进入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化纤超细纤维一旦沾了油污就很难洗净!那么油腻的厨房怎么办呢?试试海绵吧!由于海绵没有纤维和经纬结构,所以油污和尘土都近不了它的身,只能在表面浮着,自然也就好清洗。

洁喜超细纤维多用抹布 化纤超细纤维

特点 易吸尘土、易吸水、不掉毛、好洗易干

用途 家具、家电及摆件

售价 约100元

魔术海绵

特点 不掉毛、接触油腻后同样易洗净

第8篇:超细纤维范文

【关键词】 超声造影;二维灰阶超声;胆囊腺肌增生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40-01

胆囊腺肌增生症,也称胆囊腺肌瘤病,多发于中年人群(40-60岁),以女性居多,其发病率在2.8-5%。传统观念中,将胆囊腺肌瘤病归于非肿瘤性、非炎症性良性病变,但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胆囊腺肌瘤病同样具有恶性病变的可能,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早发现、早治疗胆囊腺肌增生症有着重大意义[1]。为探讨二维灰阶超声与超声造影在胆囊腺肌增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2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45.2±6.3)岁。经病理检查,显示病灶处的胆囊壁有0.4-1.0cm厚。按照病变位置分布,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三类,其中16例为局限型,8例为节段型,4例为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胆囊腺肌瘤病在镜下可见胆囊肌层、黏膜过度增生,腺体扩张,且增生黏膜进入肌层。弥漫型在镜下可见胆囊肌层、黏膜过度增生,在胆囊壁上有大片泡沫细胞。所有患者均伴有慢性胆囊炎。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二维灰阶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日本Toshiba Aplio 500型彩超诊断系统,美国GE Logic 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4C宽频凸阵探头,支持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成像。

1.2.2 二维灰阶超声 检查前患者禁食12h,对胆囊行常规多切面检查,仔细观察、记录胆囊壁厚度、回声热点、增厚部位,并测量胆囊大小。

1.2.3 超声造影 造影剂选用意大利Bracco SonVue,在SonVue冻干粉中注入生理盐水5ml,震荡摇匀为混悬液,经肘静脉以套管针团注2.4ml混悬液造影剂,注射完后立即使用生理盐水5ml冲洗套管针。造影检查2min,观察并记录胆囊壁回声情况、胆囊壁增强时间,保存造影动态图像、超声图像以供分析诊断使用。

2 结 果

2.1 二维灰阶超声图像特点 胆囊前后径在2.0-3.2cm,长径在5.7-7.3cm,增厚胆囊壁厚度在0.5-1.1cm。①局限型12例。胆囊底部可见局限性增厚,胆囊腔局部变窄或消失,壁内可见囊性区者12例;②节段型4例。胆囊体部可见节段性增厚,胆囊腔局部可见环形狭窄;③弥漫型3例。胆囊壁可见弥漫性增厚。19例可见肌层及黏膜过度增生,内壁增厚,黏膜出现腺体样增生且进入肌层,可见大量小囊状突出,也称罗阿氏窦。9例未明确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二维灰阶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67.9%(19/28)。

2.2 超声造影图像特点 ①局限型14例。注射造影剂13-18s,平均(15.6±1.3)s后,胆囊壁底部可见不均匀增强,囊壁增厚处有多发未增强区,回声呈蜂窝样;②节段性8例,胆囊体部呈不均匀增强,囊壁增厚处有多发未增强区,回声呈蜂窝样;③弥散型3例。胆囊壁可见普遍增强,增强均匀。所有节段型、局限型病例(22例)均为罗阿氏窦。1例未明确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96.4%(27/28)。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诊断检查,P

3 讨 论

关于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目前尚无明确完整的阐释。很多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胆囊胚胎期芽囊化不完全有关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可能是因为胆囊出现动力学障碍,造成胆囊内压升高,压迫黏膜进入肌层,从而发生罗阿氏窦所造成的。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理表现以慢性增生为主,同时伴有黏膜增厚增生,退行性改变,罗阿氏窦增多,逐渐发展为窦状进入肌层(接近浆膜层),形成内憩室,黏膜厚度增长为正常厚度的3至5倍,此时容易淤积胆汁,若继发感染,就可产生胆结石[2]。

胆囊腺肌瘤病的发病率不高,多发于女性,其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不适、厌油腻、恶心,反复胀痛。由于该病多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且这3种疾病的症状十分类似,所以在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胆囊腺肌瘤病的术前诊断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如MRI(核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造影、超声检查。在影像学诊断中,罗阿氏窦为直接征象,然而对于罗阿氏窦数量少、面积小的病例,影像学检查诊断较为困难。

在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为首选手段,但其诊断率不高,在本研究中,二维灰阶超声检查的确诊率仅为67.9%(19/28)。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法中,超声造影是一门新技术。在肝门、胆囊三角中,胆囊动脉是一条重要血管,起自肝右动脉,注射造影剂后可增强胆囊壁显示,能较好地显示囊壁连续性和胆囊病灶血供情况。胆囊腺肌瘤病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为:胆囊壁增厚位置可见增强,伴多发未增强区(罗阿氏窦),回声呈蜂窝样。通过胆囊造影,能使罗阿氏窦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在本研究中,超声造影的确诊率为96.4%(27/28),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诊断检查,P

综上所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中,超声造影检查比二维灰阶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更高,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第9篇:超细纤维范文

【关键词】残胃胃炎;胃镜;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3-02

残胃炎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残胃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哪种方法能够及时、准确、经济、无痛苦的完成并被病人接受认可,我们对120例经过电子胃镜、X线数字气钡双重造影、超声等三种检查方法并确诊为残胃炎病例进行比对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病人男性8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0.5岁。主要症状:上腹痛、腹胀、纳差、黑便。原发病变分别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癌、其他病变。手术方式分别为: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

1.2方法和设备 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和3.75MHz。被检者前一天禁脂餐饮食,晚餐后禁食,检查前四小时禁饮水,取仰卧位常规扫查腹腔各脏器,了解空腹时残胃腔的大小,有无潴留液,胃壁的厚度及有无异常回声。然后,把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一袋50g用500ml沸水冲泡,搅匀至糊状,待温后嘱病人口服,即可进行超声检查。数字气钡双重造影使用的是西门子R200遥控胃肠机。病人早晨禁食,检查前30分钟左右肌注6-542针10mg。检查时,检查床倾斜至30-45°,以防止钡剂过快的通过残胃。欧林巴斯160型电子胃镜,在可疑病变处取活检组织2-6块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2 结果

残胃炎分两种情况,一是吻合口炎症,另一种是残存胃部的炎症。残胃炎超声声像表现为:胃壁不同程度增厚,呈非局限性的增厚,但最大厚度均小于12mm。内侧粘膜层强回声区不均匀、增厚,其中参杂低回声区。从而确诊炎症的存在;X线数字气钡双重造影影像表现为:空腹潴留液,胃小沟浅而细或增粗>1.0mm,胃小区增大至3mm以上,数目减少,即可确诊为炎症;电子胃镜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浅糜烂;粗糙呈颗粒状改变;橘皮样及小结节样等改变。本组三种检查方法对残胃炎的检出情况见表1

3 讨论

文献报道残胃炎发生率为60%-100%。由于切除了幽门及其支配神经,破坏了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的生理功能,使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减少导致胆汁反流,而碱性的胆汁、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A2可破坏胃粘膜屏障,清除正常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易溶解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导致H+逆向粘膜弥散,促进组胺释放致使炎症、糜烂或溃疡形成。胆汁反流是残胃炎的重要病因〔1〕。吻合口炎症占残胃炎的69.82%。除了与反流的胆汁有关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食物磨损。术后吻合口要担当起幽门的作用,而吻合口的胃组织没有了支配幽门的神经组织的支配,不能象幽门一样收神经支配自主开发,只能靠食物的挤压排出食物,致使吻合口粘膜上的粘液不断的被食物蹭掉,导致食物直接和粘膜接触。加之食物在残胃后胃容积减小,食物在胃内存留时间缩短,从而不能被消化液分解成柔软的食糜。所以,吻合口的炎症发生几率更大于胃的其他部位。

胃镜是诊断残胃炎的最准确的设备,本组病例中检出率达95.8%,未检出的是由于手术致吻合口粘膜皱壁重叠缝合后间隙过小,镜子无法进入造成。但是,由于是有痛性检查,很大一部分病人不能接受,而且,也无法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应用于残胃病人的日常体检中。虽然近期无痛胃镜开展比较风行,但仍有很多禁忌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检出率虽然不如胃镜,但也达到92.5%。对检查漏珍的病例回顾发现主要是炎症表现较轻,胃镜上仅表现为粘膜少许充血红肿,而且,大容量小焦点的X线机是显示胃小区的重要因素〔2〕。上消造影虽没痛苦,但作为残胃病人的常规体检应该考虑到辐射的问题,所以,也应该尽量少做;超声在三种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中是最环保最能让病人接受的方法。但是,不足之处是检出率低于前两种检查方法,只达到78.3%。于文献报道差距较大〔3〕。而且,超声检查胃还没有被广大的病人和临床医生所接受,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综上,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对诊断残胃炎有相当高的价值,超声无痛性、无辐射广为病人接受。如果在发生超声结果和临床不符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检查上消造影或更进一步的胃镜检查,为最佳解决方案[4]。

参考文献:

[1]Lorrsso D,Lisalata M,etal. Duodenogastric reflux and gastric polyamines in the non-operated stomach and in the remnant after B illorth Ⅱ gastric resection[J]. Anticancer-Res.2000,May-Jun:20(3B):2197-2201.

[2]刘尊清.胃小区异常对粘膜病变的x线诊断意义[J].安徽医学2001,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