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教学技能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技能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技能实训总结

第1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2017年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职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为期三2天的培训,让我对信息化教学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微型化、集中化的教学,同时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对象具体化、实体化、直观化的新型教学方法。首选对于硬件的条件很高。其次,对于教师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教学设计的能力都要求很高。在培训的过程中,每一位培训的老师都提到教师主导,而从案例的分析上,每一位展示的老师确实也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在教学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想一些利用闯关类游戏进行的任务驱动,我想任何一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会尝试以下,在娱乐放松的环境下就把要掌握的知识点学会了,谁又不想尝试呢?同时,对于信息化教学,我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一、教学理念上的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责任感,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和运用能力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网络,各种信息加工软件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单从凯等学者关于“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表达不够精准,不够具体,不能够掌控每一个同学的弊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第2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内实训教学 精细化管理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21世纪是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校内实训教学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校内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校内实训的含义

校内实训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单元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习,目的是培养受训者的职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岗位方向技能。

二、源头管理――严格把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校内实训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校内实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对应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调研市场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实训内容。

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把关,审查实训内容是否能满足该专业对应职业对技能培养的需要,从而从源头上对实训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制定专业实训计划,力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序

(一)实训教学计划制定

实训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学团队制定,院(系)审查,教务处审定和管理。在培养计划中应对实训课程的设置、学时数的分配、教学进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安排,便于实训教学组织与安排。

(二)实训教学计划的管理要点

1.实训计划的编制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出发点,并与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2.定期检查与及时调整实训教学计划,通过定期检查,查找问题,反馈信息,调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及时修改计划提供依据。

3.必须保持实训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4.制定实训项目汇编表,进行实训项目管理。实训项目汇编表包括实训项目名称、所属系和实训室、所属课程、适用专业和年级、实训学时、实训开出学期等。

四、制定实训教学标准,务求有效指导和规范管理

实训标准是以标准的形式规定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条件、实训内容与方法、实训流程、实训学时分配、实训进度、实训作业及考核、实训管理和实训效果等,并明确该实训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此形成校内实训教学的标准体系。

(一)实训教学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校内实训的教学条件

主要从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置、指导能力四个方面明确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基本要求。实训场地要求按工作情境进行规划,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对接工作岗位实际,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指导教师要求对实训内容操作熟练,并且能准确传达操作过程的相关信息。

2.校内实训的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指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分为单元实训项目、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四个层次。实训项目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紧密结合,并且随生产工艺改进而调整更新,校内生产性实习工作任务体现真实性要求;实训项目和内容应与生产实际产品或管理流程紧密结合;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度高,体现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实训内容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按照项目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3.实训教学标准的管理

(1)制定标准。提出制定标准的要求,组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标准进行审定,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实施。

(2)适时修订。检查实训教学标准的执行情况,反馈问题。应侧重从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紧跟职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实训教学标准。

五、制定课程实训计划,确保实训准备充分

(一)课程实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应明确实训项目名称、实训班级、具体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分组、必备设备和耗材、实训指导书或实训教材等。

(二)课程实训计划的管理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由任课教师依据专业实训计划做出,教研室主任与实训中心或实训室相关人员一起会审,对不合格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合格的计划报负责教学的系主任(或院长)审核批准实施,并由系(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把核准的实训计划传送到教务处、任课教师、实训中心或实训室、所在班级。实训室制定本实训室的学期实训计划表,教务处以实训室为单位汇总一个学期中全校各实训室拟开出的实训项目教学计划制成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是实训教学检查和实训教学工作量统计的依据。

六、 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确保实训质量

任课教师做好实训指导准备,编好实训指导书,对实训项目进行预做;参训学生做好训前预习,经指导教师抽查合格,方能动手实训;实训室做好实训场地、设备、耗材等准备工作;承担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实训技术人员要通晓该课程全部实训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实训技术。

七、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实训

(一)实训操作

主讲教师讲授与实训有关的知识点、实训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并记录实训数据,教师指导。实训小组长对实训成员做好课堂评价(包括实训预习情况、实训态度、听讲情况、操作规范性与熟练程度、结果准确性等),并把评价结果抄送指导老师。

(二)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

实训室做好实训登记,内容包括实训班级、实训时间、实训项目、实训任课教师、实训分组、实训缺席学生姓名、实训纪律和效果,最后由实训任课教师签名,实训室存档。

(三)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

实训报告要求规范,教师对实训报告批改评分计入实训平时成绩。课程实训结束后,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训考核,随机抽取实训项目作为考核内容,项目相同的同批次考核,独自完成考试。对于单独设课的实训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计入学分。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实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取消该课程理论考试资格,允许进行一次补考。实训课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可分为实训课堂评价和实训报告完成情况。

八、实行实训效果评价,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到位

为了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训教学管理必须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开展实训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训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与监控。

(一)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与方式

1.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

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是指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与教学计划 (或实训教学标准)所规定的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之比。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实训项目开出率=计划规定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100%。

2.学生技能抽查

课程结束,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按照实训教学标准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抽查来评价实训教学效果,先制定课程每个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以任课教师所任教课程的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0%的学生(一般10人)进行技能水平操作,从课程开出的实训项目里随机抽取2个项目作为操作内容,每个项目50分,总分100分,取两个项目的平均成绩为该生的技能抽查成绩,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10人中有6人合格或优秀则该任课教师任教的该课程技能抽查合格或优秀,其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客观而真实。

(二)实训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是实训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应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

1.确定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对实训教学要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管理内容全面和量化的实训教学质量标准,根据实训教学规定的内容和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做成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作为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

2.过程管理与监控:实训教学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方法与手段、实训条件、实训组织、考核成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结果。所以,实训教学质量必须突出过程管理与监控。

3.实训教学档案管理与资料管理

实训教学档案必须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监控相结合,确保资料完整、规范,便于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改进。

(1)实训教学基本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卡片、实训项目汇编等。

(2)实训教学记录: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报告样本、实训考核试卷、学生实训成绩表;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本;实训典型教案或讲义;实训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总结材料;实训教学研究、总结、教改方案和经验总结。

(3)实训教学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上级下达的实训教学文件;学校制定的实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评价材料;实训教学人员情况一览表。

(4)其他资料:实训设备、材料经费投资分配情况统计表,实训设备、材料领用出库验收单,实训材料消耗统计表,仪器设备、材料损坏、丢失、赔偿报表,新开实训项目申请、验收材料,实训项目仪器设备配套情况报表,实训方法、实训手段、实训技术改进意见、实施情况及成效。

九、 按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进行过程总结并持续改进

PDCA循环指的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理)四个阶段。

(一)计划阶段

该阶段主要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保证的计划和方案。计划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查分析质量现状;第二步,找出实训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三步,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第四步,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二)执行阶段

该阶段是根据制定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由相关部门组织实训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三)检查阶段

该阶段是对照实训质量保证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实施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四)处理阶段

该阶段即处理检查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和规范管理制度,肯定和巩固成绩,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下次检查时重点考察整改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第3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是任何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特别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师资队伍的现状更加不容乐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熟”,不熟悉中职教学特点与规律,缺乏中职教育的经验积累。二是“不足”,师资来源渠道不畅,专职教师不够,具有高级职称者更少。三是“不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般不够高。中等职业教育对技能要求很高。作为中职教师,除了应该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亟需建立一支真正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到实践中去学习。学校应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去,以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他们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当然,学校也可以到企业中去聘任一些在实际行业部门担任过职务者来讲授相应的课程。被聘的兼职教师的课往往很有特色,言之有物,生动形象,实用性强,且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上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

2提高实训教学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都应在实验室或车间中进行,以“学会做”为标准。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而实践又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当今我国中职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践场所。有的虽有成功经验,也缺乏总结推广。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基本上一个模式,教室加示范操作室,这样简单的模式是难以培养出一流的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并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改进实训教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要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摆脱传统的普教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训。实现校企联合,可以实现校企两方的“双赢”。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需动用多大资金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训课有了保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见习、实训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企业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窗口。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强调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软件先进程度和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动手能力强,能为企业所用,学校就要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3)实训中教师要加强“教”“学”与“考”的关系。在课程的设置上,80%为技能,20%为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两方面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中职教育尤其重要。

(4)除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训以外,学校和老师在日常学训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推荐他们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同类大赛。

第4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摘 要:在职业技工院校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它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经过多年教学研究探索,把实训教学总结归纳为五步实训教学法,第一步组织准备,第二步演示指导,第三步过程指导,第四步考核指导,第五步,总结指导;或者简称一备,二演, 三巡 ,四考,五结;分述如下。

关键词:实训教学;方法步骤

一、组织准备是基础

实训组织准备是指完成实训课题应具备教学条件的各种准备工作;如场地、器材、工位、用具和组织分工管理等教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训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准备。基本条件准备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设计课题实训流程和实施方案。2.根据工位配置设备、仪器、材料和工具等。在人身和设备安全危险地点设置安全警示和常规标志。3.劳动保护准备;如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鞋和应急保护备品;4.优化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状况、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学习层次差异、学习兴趣等。5.预案措施。避免自然条件变化、供电状况和课题变更等不利因素干扰。

组织管理始终是实训课一个难点,教师既是一名知识技能传授者,又是一位优秀组织管理者;需要认真管理和严格要求,保证有条不紊完成好课题训练。无论是车间实训场地,还是室外实训场地,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需要实时安全教育;因此,有效课堂管理和认真组织教学十分重要,实训前有必要建立课题组织机构,把教师教学管理渗透到学生管理中,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社会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意识,体现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如组长负责制、工班长负责制、教师指导下分工负责制等;也可模拟企业管理来设置组织管理模式。总之组织准备要认真细致全面考虑,做到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措施得当,为整个实训课题教学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演示指导是关键

所谓演示指导,又称入门指导;主要指课题的操作要领,方法步骤,工艺要求进行演示指导的过程,在整个实习教学中起启蒙作用。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指导的规范性。目标要明确,用具要合理,环节要完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动漫等辅助演示。二是安全操作必要性。安全教育与安全指导要把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准则贯穿在每个课题中,使学生熟知安全操作规程;并且要纳入考核内容,特别是对专业学科要独立设置安全课题,对高危操作和特有工种演示操作,要进行安全演示培训,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一切安全事故。三是理论指导针对性。理论知识在操作中是一种复习回顾,体现理论指导实践重要性;讲课题理论时,要紧紧围绕课题所需知识讲,要突出重点知识到位;如方法、步骤、原理、重点内容、因果关系、注意事项等。在方法上灵活多样,在教室、车间、现场,结合实际操作仪器,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趣,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四是职业道德渗透性。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可粗心大意,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精神。要树立正确技术观和价值观。五是演示方法多样性。在演示指导中,除动手演示外,可利用现代职业技术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录像视频进行演示,使学生身临其景,拓宽视野,形成系统性思维。采用集中演示和分组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操作过程基本要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理性知识掌握后,实际操作操作训练过程就能顺利进行;如果入门演示指导到位,那么,在过程指导教学中就会事半功倍。

三、过程指导是目的

过程指导指演示指导后,以学生为主体课题操作训练过程。包括巡回和纠错指导。其目的是如何把演示指导中操作要领、方法步骤、规范要求,变为学生入门操作练习和普遍掌握操作技能的过程;特别是在初期的过程指导中,可能遇到问题很多;如学生兴趣浓厚,动作姿势不正确,操作过程次序混乱,仪器设备使用不当,甚至不会操作,材料工具使用不正确,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仪器设备出现不良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是教学高危期;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洞察秋毫,随时处理突发问题。为此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密切关注实训人身和设备安全,建立检查监护的安全有效安检规程,发现异常声音和现象要及时防范和应急处理,确保教学环境健康有序。2.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关注每个学生动作要领是否正确;练习进度状况等。3.注意基本用具正确使用,操作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要及时排除,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4.实时进行操作成果评价;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成就感。

从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师教生,生教生,分组操作比赛,集体研讨,动作分解,优秀生表演,成果展示等;针对那些动作较慢同学进行个别指导,要有耐心,时刻跟踪掌握情况,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失去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错误动作;确实把实训指导过程变为学生练习掌握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

四、考核指导是成果

考核指导实际上是一种技能竞赛和成果展示指导过程。主要分为考试指导、综合素质指导和技能评价指导三部分;在考试指导中进行针对性安排考核项目,通过考试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应变能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要求沉着冷静,得心应手,操作有序,安全规范;一是要遵守教学规律,合理掌握练习时间和掌握课题进度概况,不可急于求成,容易发生隐患和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二是要遵守理论指导实践规律,每课题考核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通过考核实践总结出理论依据。

教师在考核考试中即是指导员又是裁判员,严格按规章办事。把握好技能评价标准几个要点;1.评分标准要公开透明,每个课题训练结束后都有对应考试环节,同样,也有一个课题考试评分标准,按教材、按大纲、按规范等;防止无标准考试;2.评分标准或者成果评价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没有评价和评分标准,根据技能目标要求,需要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专家研究制定;做到准确可行有章可循。3.综合评价纳入总评成绩。有时通过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技能水平,如偶然失误、设备异常、系统故障等,需要根据平时情况或分课题练习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4.文明操作,从言谈举止,劳保穿戴,行为规范,操作文明,工具摆放,环境卫生等,要把文明操作纳入考核总评;培养文明操作素质。5.考核成绩包含考勤、考试、方法和综合素质等综合成绩。

考试方法可单人独立考试或小组考试相结合,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应均衡提高;评价标准考核考试方法不断创新,考核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把握好考核环节,对于提高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五、总结指导是提高

总结指导又称为结束指导;主要是对操作过程中出现共性问题进行总结,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重点体现四方面内容;1.出勤和纪律情况总结。表扬突出人和事。2.操作技术总结,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状况。3.课题进度总结。操作努力方向和准备完成任务项目;如操作考试、新课题安排等。4.成果评价总结。学生实习阶段结束后,认真写出实训总结报告;指导目的在于掌握,总结目的在于提高,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把各项操作技能使每个学生掌握好是教师宗旨。总结方式多样化,书面的如实训总结报告,分组式总结,教师集中总结;经验交流式总结;课题过渡式总结;只要组织得当,深入交流,共同促进,必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第5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实训教学;行车岗位群;项目导向教学法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定位于为铁路运输企业和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运输生产、组织、指挥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依托铁路行业,深度校企合作”的专业特色,以学习铁道交通运输管理及相关设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了“三结合,四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铁路行车组织》作为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内容的建设上始终贯彻“对准岗位的典型任务改革教学内容”的理念。

1.现场调研及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寒暑假及平时假期,对高职学院毕业学生、吉林地区及各合作企业实际车站进行了调研,重点针对课程的实训内容进行了访谈。

结合现场调研,我们总结出《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分为三大岗位群:

调车员(连结员、制动员)工作:主要讲授车站牵出线调车、驼峰调车、中间站调车工作的方法等调车员的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手闸、铁鞋制动调速、观测速、排风摘管为重点。

车站调度员(列车调度员、调车区长、车号员)工作:主要讲授列车运行图、车站作业计划、车站工作统计、列车编组计划的知识和方法,实践技能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列车编组顺序表的编制。

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工作:主要讲授铁路行车闭塞法、铁路正常(非正常)情况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实践技能主要学院演练室的设备进行实作演练。

针对三大岗位群的应会技能,铁路行车组织课的实训教学体系由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含技能鉴定)、毕业实习构成。

在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中,体现了:

实训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和团结协作等良好职业素养的任务。为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合理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使教学与专业技能考证制度接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兼顾理论课和实习课,将整个《铁路行车组织》理论教学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独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年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和行车组织中某项技能比赛,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协作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生对现场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很多知识明白但却表达不出,不懂相互合作。但这恰恰和铁路行车岗位的设置相脱节,铁路运输是一个多工种相互配合的系统,各项作业的办理都需要各工种的合作。随着生源数量的增加,以及校园实训设施偶尔还承担着沈阳铁路局的干部培训任务,所以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理论和实践总存在着偏差。

面临这些不足,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到行车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知识?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实训教学,摸索适合的实训教学方法。

2.实训教学方法的实践总结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主要解决途径是建设实训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包括场所、设备、教学指导人员、教学汁划,等等。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尤其是工科专业,实训基地更是不可少。

但是,高职的实训教学不能因为实训基地设施不足而放弃。我们在教学经过探索,即使在实训设施不足的情况,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教学活动。

A.开设第二课堂活动

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和接发列车技能比赛、静止上鞋比赛等,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协作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成立课外接发车、铁鞋制动学习课小组,开展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B.布置实训作业(课程设计)

布置实训作业的目的是通过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它穿插于教学的全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在有关单元的知识讲授完毕以后,在课堂开始布置实训作业(视情况按个人或小组布置),提出具体要求,如内容、操作方法、完成时间(通常最少为一周)等。学生在课余按要求实际操作,其间可以向老师咨询(通过E—mail、电话或当面请教等)。阅读收集上来的实训报告,准备评语。挑选优良的实训报告,在实训课堂上请报告主人上台陈述(目的、想法、过程、结论等等),接受全班同学的提问并进行答辩。教师讲评。这种实训方式对学生的锻炼极大。由于在学校接受过编制计划、铺画运行图等实训,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给学校或老师来信表示感谢,因为这些技能在他们就业后对他们帮助很大。

3.项目导向教学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我们在实训教学的实践中,对实训课程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项目导向法”贯穿于教学。

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任务单元均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六个环节来实现、根据岗位工的工作特点,为了便于操作,把它整合为四个步骤。

明确任务,即要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任务准备,即要学生计划自己或者小组“怎么做”。任务实施与监控,即要学生按计划做事。任务总结和评价,即评价学生是否做成。

第6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自主创新,本届技能大赛强调赛项教学资源的转化。通过技能大赛赛项与常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大赛中,凸显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常规教学;技能大赛;结合

自2008年以来,全国技能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参赛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水平越来越高,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技能大赛即是各职业院校的学子同台竞技的舞台,也是展示职业教学发展最新成果的舞台。通过技能大赛的参与,从指导教师到参赛选手,指导水平和操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参赛队伍及选手的名额限制,仅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竞赛选拔和相关活动,大赛参与面的普惠性还不够广。在总结参与几届大赛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原则。以化学检验课程为例,探讨常规教学过程如何与技能大赛进行有机结合方式。让技能大赛真正为教学改革服务。

1 教学内容与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进行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加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比例。最初教学任务设计的环节较多,知识点杂,也比较广,教学设计的初衷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就业面试打基础。但在教学效果反馈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忙于应付老师安排的各项自主学习清单、小组方案讨论、分析报告汇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很大提高,但就分析操作技能来说,由于没有单个项目的反复训练讨论,学生的技能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在分析报告结果讨论环节,相当一部分学生针对分析结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自我归纳和总结,甚至查找不到原因,技能的提高自然也无从谈起。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以技能大赛的考核点为切入点,设计教学内容,将考核的技能点分解到各个任务中,各个任务之间又有相互的交叉点,交叉点就是学生的反复训练和提高点,这样以点带面,任务之间环环相扣,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以工业冰乙酸的分析和工业氢氧化钠分析两个项目为例,项目中设定的工作任务是液体试样的采集和保存、溶液的配制、分析结果计算等。学生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掌握采样器的使用、电子天平的使用、滴定仪器的操作、滴定剂的配制和滴定终点的判断等各项技能。两个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点在于技能操作点,区别点在于理论知识点。通过两个项目的完成,学生能够在彼此联系点中强化学习称量、配液、移液、定容、滴定等基本操作,同时结合大赛,又加入仪器校正、误差分析、有效数字读取等练习,将常规教学过程与大赛有机结合,提高大赛的普及率。

2 教材编写与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

在教材编写方面,除了本校教师主编的工学结合教材外,重点又优化实训教程。实训教程包括实训方案设计、实训方案准备、实训方案实施和实训结果分析等环节。实训方案设计主要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国家标准的查找,对要实施的实训内容有个整体概念;实训方案的准备主要是学生对实训过程中用到的药品、仪器进行归纳整理,在操作前做到心中有数;实训方案的实施是老师要求学生以文字或图示的方式对实训内容进行梳理,达到一种知识点巩固的目的;实训结果分析是很重要的环节,大家要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很好的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次提高做准备,同时结果计算过程、数据分析方式以技能大赛为标准进行衡量,每次对每个学员的结果都要进行分数统计,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竞争意识。

3 教学方式与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

化学检验工是技能性较强的工种之一,比赛过程中对选手操作的准确度、精密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意识,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实训教学环节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采用“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实训考核”三递进的方式。人少的班级采用一人一组,人多的班级采用2~3人一组,其中人多的班级采用小组指导学习、监督操作、相互评价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础实训的操作练习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综合实训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实训方案分析、分析结果计算能力。而实训考核则是以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为主要考核题目,模拟大赛考核环境及步骤,让学生全程参与,以考核结果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常规教学过程与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对教师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要将大赛的经验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提升常规教学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使自身的技能有更大的提高。使技能大赛能更好的引领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2]吴达.教学与技能竞赛对接模式创新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

第7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项目教学 实训 高职教育 区别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诸如模块教学、项目教学、互动教学等。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符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甚至完全放弃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单纯强调技能训练,项目教学部分或完全等效于实训课程,失去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区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形式的不断变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简单要求员工掌握技能逐渐转变为具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外能力,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能力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外能力由可迁移的、跨职业的方法及社会能力组成,包括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

图1 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

实训课程多采用集中训练方式,针对某一专业技能开展定向练习与考核。通常与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训与课堂理论学习相互配合,在训练技能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验证。由于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因此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通过实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往往与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偏差。在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方法和社会能力培养上,实训课程几乎没有作用。

项目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制作,自主地学习知识,独立地训练技能,进而达到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项目教学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学生不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同或近似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完成项目获得,以此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区别

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技能掌握,因此教学设计和组织相对简单,一般采用教师演示、辅导、学生独立练习的形式。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与使用传统模式开展教学的实训课程相比存在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三个中心的改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环境为中心。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1.项目教学设计

教学项目是以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为背景,对课程中的目标表述及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及方法论转换后形成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它是项目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教学项目以课程能力目标为依据,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相对应。也就是说,教学项目蕴涵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对应的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则由对应的工作流程决定。

2.项目教学组织

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信息收集、方案制订、项目实施、信息反馈及成果评价整个过程,成为活动的中心。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拓展学习资源及创造学习环境,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考核方式的区别

实训考核通常采用上机操作形式,主要检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项目教学除了考查学生动手能力之外,还要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进行检查,因此考核形式更复杂。项目教学可使用文档提交、动手操作、成果演示、知识问答、教师评价、组员互评等多种形式,分别对项目完成各个阶段进行考核,并最终给出综合成绩,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查。

四、结语

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不是放弃理论学习,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边做边学、学做一体,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强调单一技能训练的实训课程有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

第8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而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组织这一实训教学,是决定钳工技能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本文就钳工技能实训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钳工实训 有效教学 探究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钳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钳工实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欠佳。钳工实习指导老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制订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才能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组织这一有效的实训课教学呢?经实践证明一个有效的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课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前

1、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

在钳工实训课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教师首先要进行考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且程序化的过程,但由于钳工训练场地比较分散,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应根据考勤情况,及时确定或调整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指导教师应对自己所带的实训人员了如指掌。

2、布置实训技能的具体内容

教材中实训课题内容的设置,只是考虑到学习的需要,除了錾口榔头,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的课题内容不多。因此我在实习每过一段时期后,就会安排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而又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的课题。那么在学生进入技能练习之前,教师要先对每位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一般以书面形式为好,并做到分工到人、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学生技能训练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小组协作或2人配合或1人独立完成等,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训练进行时间上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以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训练。

3、强调实训时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在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指导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对实训安全和注意事项进行思考,这是实训课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指导教师介绍实训所用工量具、刀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示范技能再次强调安全技能规范。此过程以指导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可以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纠正。

二、在钳工技能实训课中

1、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

钳工的实训内容,很多情况下是加工一个具体的零件,此时,就要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每次实训都亲自给学生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编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技能示范并讲解实训内容,以使每位学生清楚地了解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指导教师在示范技能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穿插说明技能要领。实习课不但要教给学生技术,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与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个别学生的手把手辅导

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技能训练后,即进入个别辅导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训练,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对技能要领的掌握程度。对个别学生技能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后要立即进行教育,并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技能示范,以强化教学效果。对极个别后进学生的散漫表现要给予批评,督促其完成任务。这一阶段对于品质优秀的学生来讲是让其全方面感受专业氛围的最好机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讲则是可以放松、散漫的好机会,对指导教师来说也是对后进生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所以指导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3、在实训场室中作到巡回指导

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巡回指导中腿勤、眼勤、脑勤主要在于发现问题;嘴勤、手勤就是对问题不但要细致的讲解,而且还要进行动作要领的反复示范,使学生对规范动作得到充分理解,并能根据动作要领熟练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加以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要领,从而加快技能的巩固和掌握。“五勤”在实习教学基本功训练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后

1、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每一位学生主动完成了所要求的实训内容后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点评。指导教师应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重点对本次实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表现好的后进生。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严肃、教条,尽量做到轻松、活跃,要把这个过程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下次实训教学。同时,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2、安排学生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在点评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立即安排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整理和清扫。具体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安排、监督下进行设备(台虎钳、台钻)的维护和保养,对工量具进行整理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场地进行清扫。

3、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

这一阶段是指导教师就当天的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作业的过程。指导教师重点就本次实训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说明。这也是学生回顾总结本次实训的重要环节。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职学校有效钳工技能实训的课堂教学环节可归纳如下:

一、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前

1、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

2、布置实训技能的具体内容

3、强调实训时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二、在钳工技能实训课中

1、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对个别学生的手把手辅导

3、在实训场室中作到巡回指导

三、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后

1、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安排学生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3、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

总之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的课堂教学既有一般课堂教学过程的共同点,又具有其它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对提高中职学校钳工技能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2005年出版

第9篇:教学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措施

实训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保证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关键。这里以笔者在网络实训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网络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措施。

一、网络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实训教学对培养中职网络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主要作用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能力,最大的作用是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实际来看,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精心设计实训内容是关键,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做完实训项目可掌握哪些网络技术,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哪些帮助。根据实际生活,可将实训内容分为四类:

1.网络基础类实训

这类实训着重训练基本技能,起到巩固理论教学内容的作用。主要有:双绞线制作、ADSL拨号上网、多台PC共享上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VLAN划分等,通过实训使学生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

2.网络管理类实训

这类实训包含五个方面: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核心,配置管理是基础。设计这类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网络中存在的故障能进行检测与解决,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内容有:网络数据分析、交换机的端口镜像、MAC地址绑定、VPN配置、IP地址规划、AAA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

3.网络综合类实训

这类实训以提高学生对网络的综合管理与维护能力为目标,主要内容有:生成树协议、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静态路由配置、RIP配置、OSPF配置等。通过这类实训,学生能掌握较深入的网络技术,胜任大中型企业的网络管理工作。

4.网络安全类实训

此类实训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法,具备防范网络入侵与攻击的技能。内容有:主机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安全、木马病毒等,具体包括:防火墙的透明模式配置、防火墙的NAT配置、上网行为策略认证配置、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等。

二、提高网络实训教学效果的措施

1.灵活多样的实训教学方法是保障

课堂的主角是老师和学生,但一堂课要想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所以,教师的职责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网络课感兴趣并喜欢网络课。在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每项实训都以任务驱动为主、多种教学方法互补。

2.巧妙安排实训内容的实施过程

网络实训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或完成一个项目,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其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

3.注重实训总结和实训报告的撰写

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都是及时总结的一种必要手段,可帮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实训报告的写作既能加深对操作过程的印象,又能联系部分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总之,要保证网络实训教学的效果,就要注重实训内容的设计和实训过程的实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身临其境中激发求知探究的欲望,使专业知识得以巩固,操作方法得以掌握,实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