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平家物语;史记; 典故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平家物语》[1]是日本中世杰出的战记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儒家的思想,佛学的理念,中国典故运用,白居易的诗文,到说唱的形式,均可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影。中国学者申非在《平家物语与中国文学》[2]一文中曾明确指出:考察全书,引用中国文词典故共一百二十四处。这些典故诗文的引用从诗经到论语,从史记到北史,从吕氏春秋到列子,从说苑到白氏文集,涉及中国从先秦至唐代的经史子集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些引用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史记》[3]。这些引用散落于物语的各个角落,看似物语作者漫不经心的偶尔提点,但对推动平家物语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典故物语作者均是信手拈来,足见《史记》中的一些典故在当时社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史籍的引用,使得即使中国读者在阅读这部日本的战记小说,也会生出许多亲切熟悉之感。笔者从物语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史记中典故的引用之处,拟说明在《平家物语》中的史记中的典故引用的作用。
一《平家物语》的介绍
《平家物语》成书于十三世纪初,是日本中世时期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据西乡信纲等著的《日本文学史》[4]介绍:“这个物语,曾由琵琶法师演唱,叫做平曲,较其他战记物语流行得更为广泛。(中略)关于作者,在《徒然草》(第二二六段)中,有一段记载说是信浓前司行所作,说法不一,但均无确凿的根据。有一点大概是没有怀疑余地的,那就是作者是一个与睿山有关系的下层贵族,从他原有阶级出身来说,是一个自由的,甚至是非常独立不羁的人物。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虽不能确认,但一般公认,在承久之乱(一二二一年)前后,大部分就已经完成了。”该物语记述了一一五六年至一一八五年间源氏与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经过,以平氏一族的兴盛衰亡贯穿始终。物语前六卷描写了平氏家族的荣华鼎盛和骄奢霸道。例如:囚禁法皇,逼迫高仓天皇退位等;后六卷着重描述了源平两大武士集团大战的经过,渲染了平氏家族终被消灭的悲惨结局。物语作者最后加上了灌顶卷回忆往昔平氏一族当权时的奢华,以对比最后结局的凄凉。哀叹物语开篇祗园精舍中所说的世事无常。
二《平家物语》中的《史记》
物语第一卷第三节鲈鱼一节中这样描写到:平家这样的荣华,据说这全是由于熊野权现的保佑。这个缘故是在往昔清盛公还是任安艺守的时候,从伊势海乘船到熊野去,有一尾很大的鲈鱼跳进他的船里,那熊野神社的向导说道:“这是权现的保佑,请赶快吃了吧。古时候曾有白鱼跃入武王的船里,这乃是吉兆。”[1]9虽然清盛公在参诣的途中,应该保持十诫,精进洁斋,但是清盛把鱼料理了,自己和家里的子弟以及仆从,大家分吃了。自此以后,吉事继续,自己做到大臣,子孙也都升官,比龙的乘云而上还要更快,凌驾先祖九代的先踪,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
这里所提到的“白鱼入舟”的故事出自《史记・周本纪》,原文是:“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中略)诸侯皆曰:纣可伐矣。”[3]20话说商纣王残暴无道,周武王集聚力量,准备夺取天下。这一年,武王想看看支持自己的诸侯有多少,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就在黄河渡口盟津会盟诸侯。武王过河,船行到河中间,突然有条白鱼跳了起来,不偏不正正落在武王的船上。武王大喜,俯身把鱼捡起来,激动地捧着鱼祭奠上天,感谢上天把天下托付给他。一条鱼儿怎么会让武王这么激动?原来,这个小小的事件,对周武王来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鱼身上有鳞甲,和战士的甲胄有相通之处,于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就把鱼当作军队的象征;商朝以白色为贵,白色代表着商朝的王权;而舟,和周同音,舟也就象征了周王室。这一切联系起来,那就是商的军队要归周了,商的天下也要属周了。在当时,周王室作为商的一个诸侯国,想攻打商王朝并取而代之,很多人都会反对。伯夷、叔齐后来就拉住周武王的马质问:“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却去打仗,这能算是孝吗?以臣的身份,却去杀君王,这能算是仁吗?”[3]125(《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两个人的话,而是天下好多死脑筋臣民的话,以为君权神授,是千万动不得的。周武王要夺取天下,必须争得人心。而要争取这部分人的人心,只能以毒攻毒,以迷信来对付迷信。于是,那条鱼,就被周武王赋予了更多内涵。
事实上一条鱼跳到船中,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哪里会成为代表天意的征兆呢?盟津那个地方,正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水流湍急,鱼儿逆水而上,常会跳起来,落到舟中的也是常有的事,根本算不上稀奇。而当时周武王伐纣之心已决,就算是没有这个“白鱼入船”的偶然的事件,他也会去假托其他的事件,以去造成“君权神授”的假象。
从物语第一卷第二节我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平清盛虽然深受皇恩,但是却受到众多贵族的排斥,以至最后逼得平清盛不得不带假刀上殿的一幕。这充分说明平清盛当时的处境与周武王其实大同小异:想得到更大的权利,但明显面临道德上的约束与指责。这时借由“白鱼入船”的典故,来比拟当时自己的处境,给众人以心理上的暗示与安慰:平家的崛起是受到神灵庇佑的。这在佛教思想占社会主流地位的群众中会有何等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一节的故事可以充分说明《史记》在当时社会的流传之广,当时的学者对其的熟稔程度之高,不仅明晓情节,更能学以致用。
物语第五卷第六节咸阳宫一节讲述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拥护平氏一族的人以秦喻平氏政权,以燕丹喻源氏一族,暗讽源氏一族必被灭亡,这一章的故事是站在支持平氏一族的人的立场上讲述的。物语中说燕有太子丹者,为秦始皇囚禁十二年之久。丹太子哀求始皇放自己归国以进孝心,始皇本不情愿,推脱道:“汝欲归国,须等到马生角,乌头白那天!”[1]215燕太子祈求上天垂怜,竟然真有“生角之马现于宫廷,白头乌鸦栖于庭前之树” [1]215,神迹面前始皇不好诋毁,只好放燕太子归国。途中虽然又加陷害,但燕太子的孝心感动天地,始终得到神佛庇佑,这才一路平安归国。太子丹归国之后含恨,不肯再向始皇屈服。始皇欲出兵讨伐燕国,太子丹惧怕之中找到勇士荆轲,期望荆轲可以刺杀始皇,以解燕国之困。荆轲明白若以一己之力无法完成使命,于是先是找到勇士田光,但是田光认为“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不及驽马;吾已老迈,不堪重用” [1]216。而后又因为要以示替荆轲守秘的决心,遂撞头自尽。荆轲又找到被始皇重金通缉的秦将樊於期,想以樊於期的头颅作为面见始皇的礼品。樊於期与始皇有不共戴天之仇,“此仇日夜切齿,恨入骨髓,只苦于无计复仇,吾区区头颅,弃如尘芥,立时便能给你。”[1]217由此荆轲拿到了献给始皇的 “礼物”。最后荆轲找到年十三即杀人的秦舞阳,商定一起面见始皇,图谋刺杀。最后荆轲终于得以面圣,并一度将始皇的性命握于自己掌心。可惜荆轲一念之仁,听信了始皇“望能稍缓片刻,容朕得闻爱妃琴音而死” [1]218的谎言,使得始皇最终有机会逃脱被刺杀的命运。“此后始皇遣大军攻灭燕国。苍天不佑,白虹贯日而不通,遂使始皇逃脱大劫,燕丹终遭覆亡。”[1]218
此篇故事取自《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的故事。物语作者在叙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大体是按照《史记》的脉络行文的,但细节之处还是有所区别。例如:物语作者没有描述易水送别情景。《史记・刺客列传》中原文描述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1104另外还有一处显著的不同则是结局处荆轲在大殿上欲行刺秦王,扯住秦王衣袖的片段。《史记・刺客列传》中写道:“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3]1104与原文相比显然物语作者的描写更加的戏剧性,而且秦王的理由在即使是在生死关头听起来也让人感觉甚是风雅。
由此一方面可见《史记》的故事在日本受容程度之高,以及作者对其的推崇――否则也不会单独成一个章节去讲这个故事。另外也可见物语作者在引用《史记》典故的时候并不是全文照搬,总会或多或少有些改变,这些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将中国文化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中。
物语第五卷第十一节富士川中讲到平氏一族得知源家已起兵讨伐,欲趁源家军势未盛之际,火速派兵消灭。平家任命平清盛的孙子:二十三岁的平维盛为大将军,总起三万大军前去迎敌。物语作者就这一事件感慨道:“昔时大将军征伐朝敌,出师前必须先行朝觐,受天皇御赐节刀;(中略)出师云国时,朝廷就只授予他驿铃,置于皮带中,悬于杂色颈下。古时大将军出京征讨政敌,皆需有三大觉悟:御赐节刀当日,忘却家宅;步出家宅之后,忘却妻子;投身沙场英勇杀敌之际,忘却自身性命;此时平家大将军维盛,想来也一定拥有了这三大觉悟。”[1]228物语作者在这里所阐述的三大觉悟,其实是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中转化而来的。《史记》原文是:“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3]523翻译过来是说:“将领从接受任命之日就不顾家庭,从亲临军营申明号令就不顾亲戚,从拿起鼓槌指挥作战就不顾个人安危。现在敌国深入我地,举国骚动,士兵暴露于境内,国君睡不安稳,食不香甜,百姓之命皆系于您一身,还谈得上什么相送呢!”穰苴说这段话的情境是当时兵临城下,穰苴临危受命,但是认为自己:“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原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3]523也就是说自己出身卑贱,是国君把自己从民间提拔上来,地位放在大夫之上,士兵并未亲附,百姓也无信任,资望既浅,缺乏权威,希望得到国君的宠臣、国内有威望的人来监察军队,只有这样才能使别人臣服。于是国君派去一名宠臣前去督军。结果这名宠臣轻慢穰苴,竟然没有按期到达军营。穰苴在问宠臣迟到的原因时,宠臣说是因为众人送别出征,所以耽搁了时间。于是才出现了物语中所引用的穰苴的所说的出师的三大原则。《史记》这一事件的结果是穰苴斩了宠臣,立了军威。出师之后更是与众将士同甘共苦,旗开得胜,最后凯旋而归,不辱使命。而在物语中平氏一族的大军在面临敌军时最后却是丢盔弃甲,仓惶而逃。此时再联想出师之时物语作者的感慨,煞是讽刺。
想当年平清盛带领平氏一族崛起,一方面是用神灵庇佑去蛊惑人心,其实最重要的是因为在“保元之乱”①中立有战功,又在“平治之乱”②中击败了源氏一族,手握赫赫战功这才进入得以进入当时的贵族之列,以掌大权,为以后的权倾朝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观如今的平家,装备优良的三万精兵,竟然犹如惊弓之鸟,被几丛篝火吓得丢盔弃甲,做鸟兽鱼散状,真是悲哀。此时物语作者引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的故事来慨叹平氏家族的出征,除了讽刺作为武士政权代表的平氏一族的退化,其次也可以看出来物语作者对穰苴这样的武将的推崇。
三结论
吉田精一曾说过:“中国文学之所以存在于日本,是由于有日本文学的存在。”[2]正是因为日本文学欠缺中国文学所具有的某些东西,所以中国文学才得以存在于日本。“假如日本并无《平家物语》的存在,那么《三国志演义》也就无需渡海而来了。”[2]这也同样适用于《史记》。终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平家物语》中物语作者对《史记》典故的运用,既有沿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但更多的却将这些汉文化赋予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解读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搬。按照吉田精一的理论,我们可以说《史记》中的典故运用精彩了这部浩瀚的历史长卷,历经千年岁月依旧可以警醒世人的《平家物语》。但是如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很多像《平家物语》这样的著作对《史记》的推崇与演绎,也许《史记》也会淹没在中日两国交往历史的尘埃中了。所以说,《平家物语》对《史记》的受容,《平家物语》对中国其他古典文学的吸收创新,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传播与继承,是有重要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王新禧(译).平家物语[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申非.平家物语与中国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3).
[3](西汉)司马迁(著) 韩兆琦(注译)《史记》[M].中华书局,2010
[4]西乡信纲(等注).日本文学史[M].人民出版社,1978
注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要点的能力。解答该题同学们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要注意所选语句必须符合“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内容。然后把选项加以对照,再使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句①和③都符合要求,故选C。句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句④写乡校的作用,故排除D;句⑤写怎样“爱人”的问题,故排除B;句⑥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句⑦写子产从谏如流;句⑧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筛选文中的相关信息,仔细核对原文,认真推敲,因为是文言文,所以要注意按照古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去思考。A项“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答案:A
【技法指津】
古人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应懂得概括,把文章所讲的内容总结、概括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所学的知识才能得以拓展、延伸。
这种方法运用到古代记叙散文的阅读中,表现为抓其要点,探其妙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边读边思,认真读原文,避免浮光掠影
1.借助注释,粗读文章。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文章,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结构。
2.质疑解难,了解大意。通过细读,要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所以应结合语境去揣摩。要注意把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和文言虚词等。有的可以联系课内学过的文言文知识,通过比较来确定词的含义。
二、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概括能力
1.深入领会,把握内容。在掌握了字面意思后,要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记叙了什么事件,描写了几个人物,分几层意思等。
2.理清情节,弄清结构。古代记叙散文在情节结构上很注重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甚至有时,作者就像是一位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可见,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是我们阅读古代记叙散文首先要做的。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章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三、掌握技巧,鉴赏形象
阅读古代记叙散文时,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去分析鉴赏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可分为: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描写;侧面烘托、正面烘托;人物经历、身份、修养等。如《荆轲刺秦王》的人物形象刻画就非常成功。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塑造了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的人物形象。还有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武阳外勇内怯等。另外,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放在一定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去分析。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齐桓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选自《左传》)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子使与师言曰(使者)
B.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料想)
C.王祭不共(同“供”,供给)
D.师退,次于召陵(临时驻扎)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夹辅周室/君若以力
B.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师进,次于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岂不谷是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B.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C.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D.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为取得霸权,率领诸侯联军先击溃楚的盟国蔡国,又借口伐楚。齐国恃联军势众,对楚国威胁恫吓,气焰嚣张。
B.楚国使者虽然有些胆怯,但凭借楚国的实力,针锋相对,对齐国所指责的罪名,有理有节地进行了反驳。
C.齐国既不能在军事上取胜,又不能在外交上占上风,于是两国达成妥协,齐桓公许和退兵。
D.通篇由外交辞令构成,其中楚使的外交辞令,不亢不卑,软中有硬,尤为出色。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译文: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译文: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译文:
6.本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记叙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尤其是楚国两位使者的语言,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