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第1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秋高气爽、景致怡人,周围的环境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此时也正是出游的好季节。开展秋游活动为孩子提供了观察探索的机会和平台,老师、家长带领孩子们一起去近距离观察、探索、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秋天,从而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游玩的东西及活动大多是父母和老师为孩子做准备,我们应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做计划,因此我准备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能和其他同伴一同制定秋游计划,并且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方案;

2、协商讨论、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提高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秋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老师的散文诗。组织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秋游和制定计划的愿望。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师:看了这美丽的秋天,你们是怎样的心情?想做什么?

幼:想出去秋游!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想去秋游,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可是秋游要做许多的准备,准备工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以往去游玩是谁为你们准备?这次由你们做主人,自己来决定,高兴吗?帮忙制定一份秋游计划,你们愿意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秋游计划的内容及指定方法。

师:秋游计划就是我们秋游需要做哪些准备。

师:首先咱们商量一下去什么地方秋游?什么时间去?

师:去了我们要做哪些事情?”

师:好好动动脑筋这份计划中还需要添加哪些内容?(带的东西,注意的问题)”

师:用什么形式来记录这些呢?”(可以用图画、表格、符号的形式,把秋游准备的事情和东西画在纸上,这张纸是你们的秋游计划书。)

三、让幼儿分组合作制定秋游计划。

请幼儿自由结伴4人一组合作制定秋游计划,提醒幼儿注意分工、合作。

师:这份计划书经过小朋友一说,听起来挺棒的。可是我估计一个人做有点不大可能,还是几个人一起做比较好。下面四个人一组制作一份计划书,先来分组。共同商量把秋游计划记录在这张纸上,一会一组中选一个人来说,你们可要好好商量由谁来说。

师:现在请你们按小组来做秋游计划吧,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四、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小组的计划,然后再完善、补充。

结束总结:

如果你们觉得计划书还需要修改一下也可以,但是这张计划书一定要保管好。在秋游的前几天你们要按照计划书上的内容去准备,我想因为你们制订了这样完美的计划书,我们的秋游一定会非常快乐!

第2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年级:大班

课时:1课时

教材出处:阅读树《夜里什么人不睡觉》

设计意图

阅读完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晨间谈话时讨论:“这些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们为了我们的吃、穿、住、用、行晚上不能睡觉辛苦地工作着,我们可以怎么感谢他们?”孩子们纷纷回答:给他们跳舞、唱歌、捶背、按摩;说谢谢他们;送漂亮的图画、给他们制作漂亮的卡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教育无处不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金色的秋天”主题正在开展中,秋天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农作物……孩子们喜欢它们的形状、颜色,对这些丰收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于是我选取这些材料让孩子们剪、切、画、贴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礼物”,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同时,也进一步的萌发孩子们对夜里工作的人的感恩之情。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材料的特征,运用剪、切、拼贴、画、固定、连接等方法制作“礼物”。

2.发展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萌发对夜里工作者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材料的外形特征,运用剪、切、拼贴、画、固定、连接等方法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阅读过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知道夜里有许多工作的人,以及他们的辛苦工作是为了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美好与幸福;区角活动中制作过一些作品。

2.物质准备:

(1)粘贴组1:各种豆类、染色的米、染色的稻草秆、稻谷等;粘贴组2: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叶子;水果组:苹果、橘子、柚子、青枣、梨、金桔等;蔬菜组:红、白萝卜、青瓜、菜椒、茄子、洋葱、南瓜、叶类蔬菜等;农作物组:玉米、地瓜、马铃薯、豆荚类等。

(2)收集以前大班幼儿制作的优秀作品。

(3)辅助材料:色纸、水彩笔、大小黑笔、各色即时贴、剪刀、橡皮泥、塑料刀、牙签、白乳胶、纸板若干。

(4)作品展板,《感恩的心》《雨的印记》音乐。

(5)画有“列车员、飞行员、船长、水手、医生、护士、警察、出租车司机、消防员、工厂上夜班的工人、加油站工人、收费站收费员、印刷工人、送牛奶的人、清洁工人、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老师”背景图。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谈话引入

师:这些夜里工作的人们真辛苦!小朋友用跳舞、唱歌、说感谢的话、帮他们捶背、按摩……很多方法来感谢夜里不睡觉辛苦工作的人,请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办法感谢他们?

幼:画图画、制作卡片、制作礼物…

通过直观展现夜里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背景图切入,能很好地渲染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1.师:这些作品是以前大哥哥大姐姐们制作的,漂亮吗?请认真仔细观察,都用了些什么材料制作了什么?选择你喜欢的跟同伴轻声说一说。

2.交流:你喜欢哪幅作品?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出了什么?

(三)介绍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秋天收获的东西,我知道,小朋友们很想为夜里不睡觉辛勤工作的人制作“礼物”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材料!

2.分组介绍材料。(拎出一组为重点做示范,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特征制作礼物,激发其想象。)

师:小朋友,快看!这根地瓜长得像什么?我们可以给它添上什么才能让它更像××?

小结:哇,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我们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让制作的礼物更漂亮!

3.提出制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材料像什么?最合适做什么漂亮的礼物;做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剪、切、画、拼接、粘贴等方法来制作,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作品;用剪刀、牙签时口不向着别人;礼物做完后可以向好朋友介绍介绍。

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做出漂亮的礼物!小朋友们有信心吗?

(四)播放音乐《雨的印记》,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引导并鼓励幼儿根据材料的特征发挥想象,大胆使用辅助材料运用剪、切、画、拼贴、粘贴等方法制作礼物。

(五)展示、欣赏作品

1.集体欣赏、交流。

师:哇!小朋友做的礼物真漂亮!谁愿意把你的礼物跟大家分享分享,请说说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礼物?你想把礼物送给谁?(请个别幼儿介绍礼物)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赠送”礼物。

教师:夜里工作的人们真辛苦,我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一起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他们吧!

(六)收拾材料,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有序的分类收拾材料。

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水果、蔬菜、农作物、叶子、豆类等材料,让幼儿再次通过剪、切、画、拼接、粘贴的方法进行制作,进一步体验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乐趣。

活动反思

第3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如今的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只是一种文本,一个范例,一种凭借,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延伸。品德课更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着教材转,课堂上灌输几条干巴巴的理论的教学,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倡“用教材教”,它反映了全新的教学观。(一)加强学科融合,充分挖掘教材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时,按照“发现秋天感觉秋天欣赏秋天赞美秋天”四步曲唱出了秋天的赞歌:通过给马虎找错误,让学生发现秋天的特征;通过录相欣赏校园内美丽的秋天,来感受缓缓走近的秋天;随后跟着录相,走进秋天的田野,欣赏秋天的瓜果飘香,丰收喜悦;最后再以颂秋天的诗,做秋天的游戏,读秋天的信,唱秋天的歌,一步步深入教材,把教学活动推向。特别是现行品德教科书,以其问题化、语境化、资源化的内容存在方式,建构出师生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有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的有道德的适当生活。(二)密切家校联系,丰富拓展教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学习“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应该不是什么陌生的事,因为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教师可从自己乡镇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拓展、重组。课前,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自己家一年四季都种植了哪些家作物?需要怎么照料?什么时候收获?课中,让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的情况,再归类总结,从而得出我们家乡农产品的种类、特点。课后,又让学生在父母指导下试种一种豆类,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这样,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探究、讨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演等形式表达出来,课后亲自实践,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二、以生活为舞台,再引领,再关注

鲁洁教授认为: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一)引领学生关注和尊重日常生活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小时候用过的衣物等,问问爸爸妈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傻事。课始,在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声中,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儿时穿过的衣、裤、鞋、袜,试着穿一穿,再说说感觉怎么样?学生们纷纷拿起衣服往头上套,可是怎么也伸不进去,裤子只拉到膝盖处,鞋袜就根本不用说了,只能钻进两三个脚趾头,学生们纷纷嚷着:“太小了,根本穿不了!”从收集到试穿这一过程,学生们显而易见地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接着,又让学生来说说,在自己成长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的感人故事。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拨动了孩子幼小但真挚的心弦。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充盈着孩子视觉和听觉,构成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精神洗礼,把学生日常的、知觉的生活纳入课堂学习中,并作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内容,引发价值冲突,引导道德思考,进行道德判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道德价值,从而萌发感恩之情。(二)引领学生践履和向往美好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旨在告诉学生不同职业的人们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我们要尊重并珍惜劳动成果。课堂中,让学生说说心中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各种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的。还让学生当当小记者,去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再谈谈采访后的感受,并在现场模拟其中一些劳动场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既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向往。由此可见,把生活中学生当前所面临的价值冲突,作为教学的资源组织来开展教学活动,才是最宝贵的道德教育时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定。

三、以体验为渠道,再创设,再感悟

第4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步骤】

片段1:师用大屏幕展示图画。

句子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门前的小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的菜园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的竹林里。春天在……

句子2:春天来到我家门前的小溪,溪水解冻了,清澈的溪水哗哗地流淌着,好像在告诉人们我要帮你们浇灌这美丽的田野;春天来到我家的菜园里,油菜叶子变得碧绿碧绿的,油菜枝头开花了,像给菜园披上金色的罩衣,金灿灿的那么耀眼好看;春天走进我家的竹林,竹笋从土里钻出头来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中淋浴……

生1:句子1像一首歌。

生2:句子1它直接告诉我们春天在哪些地方,比较简短明了。

生3:两个句子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生4:这两组句子读起来都很顺口,但是,第二句里小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和比拟句式,让我们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到春天的影子,它就像一个画卷,呈现在眼前。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它的身影,那我们就模仿下上面的句子,并把它用在作文中去吧,快动手吧!

(出示课题)

(评论:直接入题,巧妙设计,抓住学生高昂情趣,用画面引入文海,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迷人的童话世界中去)

【反思】排比和比拟是打开孩子思路的钥匙。运用排比能表达如诗如画的生动画面,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效果。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了中心。

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秋天是个调皮的娃娃;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提一点要求:是否能采用开火车式来完成)

生1: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生2: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稻子泛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棉桃笑得露出雪白的牙,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极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些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景物作为习作训练排比句的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自如地把学生想象的翅膀打开,相机启发,精妙的句子就会应运而生。学生通过说我口、写我手,把自己所说的精心整理后,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富有童趣而充满向往的句子,特别有趣)

【反思】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片段3:出示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拓展引申】

师:同学们,当你们观察到一种植物,想把它写得更加具体的话,就应该发散我们的思维,发挥我们的想象,把它写得生动而更加具有生命力。

现场描写:春来了,樱桃枝头上跳出了朵朵小白花来。

师:请同学们思考“朵朵小白花来”,这几朵会是什么样的……动手吧,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美丽的花朵。

生1: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清涟而不妖啊,就像亭亭玉立的女孩一样。

生2: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花真香啊,香得仿佛让你走进了香水世界;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看!多有一番情趣呀。看还有一个孩子写的三种花朵的姿态。

精选:有的花骨朵饱胀得很,要破裂似的微微露出害羞的羽鳞;有的花朵在枝头上绽放出迷人的花瓣,白如雪如棉;有的像一颗颗碎银似的撒落在枝条上;还有的才从枝条上刚钻出头来,悄悄地露出小脑袋……

【评论】在习作中,学生巧妙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三种花朵以排比句式呈现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有感染力,同时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便于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

第5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通过开展美术教学,不但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也能够让幼儿掌握绘画、手工等多种技能,这也提升了幼儿发现美的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彩绘活动设计,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

1.能仔细欣赏名画并发现其色块造型,大胆猜想米罗叔叔画上的故事。

2.尝试用线条和图形创意自己的抽象画。

活动重点:

1.在感知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米罗作品的猜想。

2.在创意活动中能使用棉签进行勾画色块。

活动难点:

1.能顺延色块的轮廓进行勾画。

(预测:幼儿在圈画时可能会找不好色块的范围)

2.能有创意地对色块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米罗作品《红太阳吞噬蜘蛛》;水粉彩画《小刷子跳舞》;黑色颜料;棉签活动

活动过程:

一、“猜画家”欣赏《红太阳吞噬蜘蛛》。

(1)参与感知过的米罗作品、波罗克作品比较,引导幼儿用敏锐的目光去辨别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

(2)寻找米罗作品中的“星星”标志,帮助幼儿巩固对米罗作品特征的辨认。

二、“猜画谜”。

(1)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猜想《红太阳吞噬蜘蛛》的故事,并启发幼儿产生不同的想法。

(2)告诉幼儿作品名称,让幼儿根据作品中的角色去猜想,这样可引导幼儿感悟画家的心灵。

三、“寻找色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用棉签将颜色宝宝找出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此环节出示幼儿初次作品《小刷子跳舞》,引导而后再进行创作)

(1)请幼儿按红、黄、蓝、绿的色彩顺序勾画色块。

(2)观察色宝宝的造型,猜想他是谁?

(3)为你的色宝宝添画其身体缺失的部位(如:为小兔宝宝添画耳朵,为汽车宝宝添画车轮等)。

(4)启发幼儿为自己新作品起名字,并引导他们讲一讲自己画上的故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幼儿缺乏经验的特点,降低了活动目标,重点放在使幼儿尝试欣赏名画,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这一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学习抽象作品的夸张和变形,在观赏名画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也尝试引导幼儿从作品的色彩、构图、图形等方面讲述自己对于抽象画的理解,最后,还让幼儿尝试进行了抽象画的创作。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2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3设计意图:

丰富的想象力是孩子特有的魅力,他们可以在想象空间里驰骋,甚至天马行空。陶行知提出“创造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活动中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以他们的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油水分离的美术方法让他们的想象神秘的展现出来,既符合幼儿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又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需要,同时促使孩子自由想象,自我表达,寓教于乐,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奇景,了解油画棒和水粉颜料一起画画的新玩法。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展现出来。

3.在想象、创作、展现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旅行》,音乐《飞舞的芬多精》一段,已调好的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报纸若干,刷子、白色油画棒、素描纸人手一份

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国庆节去旅行的所见所闻

三、活动过程

1.回忆假期的旅行,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国庆节放假有没有去旅行啊!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去哪里旅行了,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哪些好玩的的东西?(请个别幼儿举手回答)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已有了经验,感受旅行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兴趣。)

2、欣赏PPT,感受眼睛旅行看到的美丽,奇特的景色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旅行,不过是带你们的眼睛去旅行,所以小朋友们的眼睛要准备好了,紧紧跟着我,好朋友机器猫带着我们一起去。

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并以“你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边看边自由说说,亦可适当的提醒。

(评析:课件中孩子们欣赏到了很多大自然的奇景,有太空,海洋,各种各样的奇异山水风景,梵高的《星月夜》,世界奇观等,从各个方面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同时在一些事物的图形上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月亮的圆,海星的五角星形状,金字塔的三角形等。这在视觉感官上给了幼儿一些初步的印象,为下面的创作做铺垫。)

3、引导和鼓励幼儿伴随音乐,大胆的想象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眼睛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旅行,看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开心吗?还想不想去旅行?

师:这次我要请小朋友们的眼睛闭上了,我们要去好玩的想象旅行。那里可好玩了,小朋友可以自由的飞到空中旅行,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河里旅行……

师: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去想象旅行啦!

师:我们都有了翅膀,飞到了空中,看到了太阳和小鸟在一起游戏,看到了风筝和风儿在游戏;我们又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小鱼和河水在游戏,还看到了……又飞到了……看到了……(省略部分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

师:我们想象旅行回来啦,谁来告诉我你去哪里旅行了,看到了什么?(请幼儿举手回答,可以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评析:音乐和美术都是美的表现形式,我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聆听《飞舞的芬多精》,在童话般意境的音乐声中大胆的想象旅行,给孩子充分感受美的意境,想象出一幅幅童话色彩的画面,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

4、老师示范操作油水分离,神秘展现想象内容,再次激发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想象旅行,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看到了些什么好玩的?悄悄的告诉你们,其实好玩的都已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看的清楚吗?这支笔会让他们神奇的出来,看的更清楚,仔细看。

(加儿歌:小刷子,手中拿,盘中转一转,跳个圆圈舞,扁扁舞,再去纸上走一走,向左走,向右走,到处都走遍。让孩子一边说一边也做动作)

(评析:以儿歌的形式表现刷子的刷法,既清楚的表达操作的方式,又符合幼儿的兴趣,给活动增添乐趣,使之更完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我到了哪里旅行(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师:神奇吗?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其实我已经用白色的油画棒把我的旅行先在这张纸上画好了,然后用有颜色的颜料涂上去,它们就会出现。

5、幼儿在音乐中,大胆想象、创作并展示,相互欣赏

师:你们想不想玩?怎么玩,每个小朋友先用笔在白纸上画好你的想象旅行,再涂上你喜欢的颜料

师:要求:1.你们各自的想象应该是不一样的;

2.涂颜料的时候要把整张纸涂满,但是不能涂的太多,纸会破的;

3.注意颜料不要弄到身上,衣服上;

4.涂完后把作品放在旁边窗台上晾干,然后把手洗干净;

5.可以互相欣赏别人的作品,但是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别人

6、评价结束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朋友的画,说说他们去哪旅行了,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今天的旅行顺利完成,你们开心吗?下课后可以拿着自己的作品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去哪里旅行了。

总评析:

整个活动过程突出的是:神秘、有趣、五彩斑斓。不需要画出多好的作品,只要你把自己的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出来,然后让他们神秘的展现出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美术的神秘和有趣,看到了自己想象的精彩和五彩缤纷,调动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大胆地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没有一幅好与不好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每幅作品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孩子不须要求对色彩配置的考究,强调的是想像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须担心形象造型的可笑,强调的是心灵之窗毫无顾忌的敞开;不须要求构图形式的变化,强调的是随心所欲大胆任意的挥笔;不须害羞表现方法的稚拙,强调的是全心投入乐在其中的玩耍。解放孩子,让孩子想象飞起来,身体动起来,大胆说出来,在充足的空间时间里驰骋,让孩子们任意涂鸦,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4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深海里的各种怪鱼,大胆地发挥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2、愿意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3、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课件),各种各样的怪鱼卡片,彩色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条怪鱼,引发兴趣。

2、引导幼儿说出这条怪鱼怪在哪里。

二、交流讨论

1、带领幼儿到海底世界寻找出各种各样的怪鱼。

(观看课件)

2、幼儿自由找怪鱼并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怪鱼的外型特征。

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三、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幼儿试着用笔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2、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鱼名称、告诉老师,一起把怪鱼画出来。

四、体验成功

1、找同伴或老师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2、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5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描画方式绘画秋天的动物,再以油画棒形式勾画外轮廓并涂色。

2、能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体验在纸盘上作画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盘范画。

2、人手一个纸盘、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小动物们也都很忙碌呢?你们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它们都长什么样呢?

二、出示范例,教师讲解。

师:小朋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画在哪里的?是怎么画的呢?画好以后还要怎么样?(先用勾线笔在纸盘上画出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动物,然后再用油画棒勾画外轮廓涂色)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在纸盘上画时要注意把小动物画的大一些,把它们的样子画清楚。可以为它们设计漂亮的服装穿上。在用油画棒添画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色的均匀。(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第6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问题情境绝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我在课题研究中,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问题情境:

(1)精心设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设疑要因学习对象而异,因教材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要透彻理解课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参,搞清教材知识体系,弄通知识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做到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思维品质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查漏补缺,问在疏忽薄弱处。

(2)以趣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肯不肯参与、配合,取决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情绪状态和对所授知识的兴趣程度。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烈的释疑欲望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活动的空间,必要时向学生提出需要仔细探究的问题,以改变他们的研究思路,使他们朝着科学的方向探寻,从而体验到既有趣又丰富的调查研究结果。

(3)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独立探索,大胆发表见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允许他们讨论争辩,要耐心、虚心地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共同劳动、共同探究的关系。而这种民主融洽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他们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大胆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情境的设计,通常由几个问题完成。这几个问题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形成梯度,便于学生以积极求索的心态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或揭示主题,或隐喻思路,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通过创设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儿童是用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但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是抽象的,如何变“抽象”为“形象”呢?情境教学法可变“抽象”为“形象”。

情境教学法包括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表演体会情境,用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等等。恰当、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同样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想像,教师依据作品语言的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三峡之秋》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真切体会,我创设了下面想像情境:先播放《三峡之秋》一课的录音,听完录音,启发学生想像文中描绘的情境,体会到作者借助具有三峡秋天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三峡秋季早晨、中午、黄昏、夜晚四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赞美之情。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最后用大屏幕出示这四幅图同时配以《三峡情》音乐旋律,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这样,通过听录音、读课文、看图片,把学生的想像引入到文中和图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讲述自己头脑中再造的情境的过程中,知道了本文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以优美感人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早晨,露珠闪耀,峡风清爽,绿叶金实,秋光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长江热烈得像一条金鳞巨蟒,翻腾呼啸;黄昏,在青色雾气的笼罩下,江水又变得平静轻缓,宛如一条明亮的带子;当夜幕降临时,江面上灯火摇曳,长江越显得平缓、安静了,仿佛沉沉欲睡。那迟迟升起的圆月把清冽的光辉直泻江面,犹如一道道瀑布,一匹匹素锦凌空飞降。通过创设想象情境,学生陶醉在三峡秋天的美妙与神奇之中。

三、通过创设审美情境升华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艺术审美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地探索语文的未知领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实践中,我加强诵读,让学生对审美对象形成初步印象。尤其在诗歌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朗读,并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审美对象的特点,如声音、色彩、形状、气味等,诗歌的内在情感会越来越深入地与欣赏者(学生)的主观情绪交融到一起。同时根据教材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层面,通过音乐、绘画、歌唱等艺术手法创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中情感相契合。在进入情境后,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我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凝望,用他们的耳朵去倾听,用他们的心灵去体验……在形象的感染中使他们渐渐地感悟、体验到作品赋予的美,一种轻柔的美、壮丽的美,或是一种崇高的美。

四、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语文的方式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读”“思”“品”“议”“说”“写”。这些方式虽然古朴,但依然鲜活而不过时。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能把语文教的精彩纷呈。关键是在教学中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潜心会文”,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

第7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一、运用情感评价,扬起自信的风帆

情感体验伴随着学习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课堂上多采用鼓励性、赞赏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像位小老师!”、“谁能读得更好!”、“谁的脑筋最灵!”、“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的发言真精彩!”、“请你来当小老师!”……恰如其分地表扬和赞赏,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学习欲望和动机,能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让每个孩子敢于在课堂上大胆表现自己,敢于质疑,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如在教《北京》这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小声地提出了疑问:“谁能告诉我,什么叫着名胜古迹?”这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在偷笑,我马上面带笑容对提问的孩子说:“你真是个谦虚、好学的孩子。有谁读懂了这个词语,愿意帮帮他吗?”想不到这句激励性评价话语的作用真大!我留意到偷笑的孩子脸上闪过一丝难为情,提问的孩子高兴地坐了下来。眼睛四处张望,等待着大家来解答。这时更多的孩子站起来:“让我来告诉你!”声音一个比一个哄亮、自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在课堂中,一句表扬和赞赏往往能使我尝到评价改革带来的甜与乐!

二、情感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倡导评价方和被评价方在相互平等、尊重和互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本身,以获得评价的最大效益。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教学过程不仅是解决“知与不知”这对矛盾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的表达传递与养成的过程。情感教学一方面把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另一方面是从直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为目的。为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除了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外,还应利用课文本身所渗透的情感因素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师生情感 互动中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我在教《称赞》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而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把故事里的动物拟人化“通过初读课文,你们认识了哪些朋友?”当学生回答后,我把动物图贴展现在学生面前:“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我喜欢小刺猬,因为会称赞别人。”“我喜欢小獾,因为它会做板凳。”“我两个都喜欢,因为……”学生开始入情入境了,我乘势导入“那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再找读另一个角色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谁配合得好?”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像,让学生边读边评边感悟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同时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故事中当了一回课文中的主人公,切身体会到被人称赞带来的快乐。在学完课文时,我问:“你们现在喜欢谁了?”学生异口同声说:“两个都喜欢,因为它们都学会互相称赞。”最后老师范读课文,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一读完,学生就说:“老师您读得真好!”我说:“老师相信你们会读得比我更好!”由此可见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运用情感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更需要沟通与交流活动中完成。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者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将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这样的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讨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教《秋天的图画》时,老师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赞美秋天?”有的学生建议用感情朗读的方式,有的学生要求用画画配朗读的方式,有的学生建议用朗读加表演的方式。这时老师提议,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任务,然后全班交流,一开始,我认为这样的方式肯定会导致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朗读组的孩子们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应该怎样读好课文的每一句。画画组的同学正在分工作业:有负责画画的,有负责上色的,有负责粘画的,有负责配文字的。而朗读加表演组呢?正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正拿着课本在摇头晃脑地读书,有的正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在分组汇报时,讨论非常激烈:“老师,我认为朗读组的同学很棒,让我感觉到自己像在画中一样。”一个女孩说。那老师马上对她说:“你也可以读得这么美的,请他们向你介绍点经验吧!”有学生说:“老师我想向表演组的同学提个小小的意见,我认为“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应该这样演……有学生说:“我认为画画组的同学还可以画些课文里没提到的景物,比如树林里的落叶,我就很喜欢,”……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无拘无束地交流着,让我体会到大胆放手,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所收到的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通过互相评价,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通过互动交流,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培养了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8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大力鼓励,大力表扬。对学生的评语不是简短的好与坏,而是以积分的形式不断累积,对于好的句子,学过的词语,课文中积累的词语,能够在习作中出现……都要加分。还要鼓励学生多看看同学的作文,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鼓励学生,积分一周公布一次,对积分高的进行奖励,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口语交际,以说促写

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因为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比较丰富,句子比较完整、通顺。比如“介绍我的家”主题口语交际,在对话交流后,教师让学生写话,多数学生能围绕主题,从家居、成员、特点各方面写话,某种程度是课堂口语教学发言的再现。

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训练。班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对胆小的学生,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一位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三、观察生活,引导写话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提高写话兴趣与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且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自由地用笔记下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想。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观察,可以有几种作法:一是确定范围,连续观察。教师规定一个较宽的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观察,写下自己的观察积累,比如让学生观察门前的花,不给学生限制多少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二是定点观察,详细写话。教师可以根据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或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一角”,按顺序写下自己观看到的景物,或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导观察其特点。观察某一景物后,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四、观察图画,引导写话

小学生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应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

五、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语文书,同步作文,小星星,摇篮报,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每周在班上交流一次,为写话打好基础。

六、从简短的句子写起

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文具盒”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文具盒。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具盒,这个文具盒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坚持写日记。日记是经常性习作最好的载体,养成良好的日志习惯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设置“写话练习本”,到二年级改为日记本,其实主要是写话,从一句写几句,甚至一段,不管他们写得好坏、多少,只要他们坚持每天一记,教师给予批改,还为每位学生写鼓劲性评语。每周进行一次交流,在班级中交流他们的优秀日记,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学生逐渐养成习惯,这可为提高作文水平迈好一大步。

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也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受到了批评,要写出为什么受到批评,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老师冤枉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后来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看了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后,将你心目中的英雄写出来,写出你为什么敬佩他。

第9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体验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12-01

一、体验与体验教学

体验,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动词,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人或物或事情进行了解,感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1-6)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验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新理念。体验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从“激趣”入手,从而把单一枯燥的课堂变成主动发展的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体验教学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采取体验教学?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的逐步深入,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首次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他在《人的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了人类这两种知识,一种是能用书面语言文字表达的即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不能系统表达的知识是隐性知识。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概括、抽象与总结,虽然是来源于生活过程之中,却因其经过抽象加工过程而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和符号性,即存在着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暗含语社会,生活实际中,只能通过社会实践和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因此,隐性知识的学习最好采用体验式教学。体验教学是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比如一种阅读技能或提高作文水平,这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而必须要有学生亲自阅读和写作实践练习体验。再如,一种情感体验或信念的形成,乃至习惯的养成都要经历一番体验和实践,这是靠教师讲授无法达成的。由此可看到,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的特点造就高倍数的教育价值。因此,进行体验教学,是整合这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体验教学策略

1.再现文本,在情境中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定的情境,营造出一定的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利用表演是主要手段之一,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表演再现出来,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表演再现课文情境,符合儿童对于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

如在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这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我采用了分角色表演,让演狐狸的同学将当时的情景再现了一下:“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有摘到。”眼前的情景,让学生们一下明白了,狐狸根本没有摘到葡萄,更别说葡萄的味了。“可它为什么根本不知道葡萄味道还对别人说是酸的呢?”我紧追不舍的向学生提问,学生们沉思起来。“它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瞬时间,孩子们的想象力一下被激活,你一言我一语:“狐狸吃不到,也不想其它动物吃” , “狐狸想骗人”,“狐狸很聪明,这样就没人它的葡萄了” “狐狸没有吃到又怕其它动物笑话它”……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下就提高了,同时也突破课文的难点。通过情境表演,可以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这有助于将一些深奥的道理解析的浅显,便于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秋天的图画》一文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 (播放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色配上轻音乐),将学生们带入情境:“瞧,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呀?你看到了什么?” 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秋天,激发学生更多了解秋天的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 学生们从所熟悉的生活进入,从不同的角度,把秋天的大地描绘的非常生动。有了这样的感知基础,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就进入了他们的意识。这里包含着知识的学习,包含着语言的表达,也渗透着美得感受。

2.感知文本, 在想象中体验

想象体验指的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表象或经验,展开想象,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感知语言意境、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利用“意义空白”等途径进行想象体验。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几乎都没有亲身经历的感受,也不能亲眼目睹那美丽的景色。教学中,听录音,看图片,均不能满足学生那高涨的想“一睹芳容”的激情。为此,我就动用了想象的丰富性这一原理,借助想象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鱼的多:“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边听朗读边想象(第四自然段),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闭目养神,借助想象的翅膀,“亲眼目睹”了西沙群岛鱼的颜色多,种类多,明白了为什么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说“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想象丰富了学生体验,达到了“富无限与有限之中。”

三、分析文本,在移情中体验

移情体验指的是使学生在情绪、情感及理智等方面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移情性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起一致反映的过程。如《》一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在烈火中忍受的巨大痛苦,显然,学生以前是没有什么同等的经验可以借鉴的,课堂上也不可能让学生亲身实践,只有用移情的办法来解决。教师这样启发学生:有没有被一个燃烧的烟头或一点点火星烫伤的经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学生畅谈感受。那么,想想看,被熊熊燃烧的火团团围住又会是怎样的痛苦?在如此巨大的痛苦面前,他纹丝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其毅力是何等的坚强,精神是何等的伟大!此时,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

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不同的体验,如:比较体验、思辨体验、实践体验等等。体验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身体和心灵的解放,使学生乐学、愿学,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