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需求理论范文

需求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需求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需求理论

第1篇: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顾客需求;需求识别;动态满足

一、顾客需求研究背景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竞争优势思想,之后众多的学者和企业为寻找建立竞争优势方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很多企业经历了产业特定化(industry-special)、利基营销(niche-marketing)、全面质量管理、组织重组、组织再重组等自我改造的方式,这些行动都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为企业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努力都是在对组织内部进行改进,而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顾客需求”。人类迈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飞速发展、以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企业的竞争、营销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顾客与企业相互联系、沟通的方式,顾客与公司(品牌)的关系更加密切、人性化,消费者在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分销和服务等营销活动中扮演着更加重要和积极的角色。这一切变化促使人们将如何锻造企业竞争力的视角转向了企业外部,提出了由市场导向过渡到顾客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方法。其中,Woodruff提出通过探察顾客获取竞争优势,创造顾客价值,得到顾客满意,保留顾客忠诚,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菲利普・科特勒提出要以满足顾客需求的新观念来理解市场营销。并将市场营销重新定义为:企业为从顾客处获得利益回报而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与之建立稳固关系的过程。众多的以顾客导向为中心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和观点,无一例外,第一步都强调要理解顾客需求和欲望。消费者通常面对大量可以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那就要从比竞争对手更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入手,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二、顾客需求的概念及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决定和支配的,而动机则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产生了某种需要而这种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在内心出现一种紧张和不安的状态,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和不安,人们就会寻找满足需求的对象,从而产生了进行活动的动机,在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就会为了满足需求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当人们的需求完全得到满足时,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然后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动机,引发新的行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是自身的需要,需要也是市场营销最基础的概念。人类的需要是一种感到匮乏的状态、包括基本生理需要、对归属和情感的社会需要,以及对知识和自我表达的个人需要。欲望是人类需要的表现形式,受到文化和个性的影响。在得到购买力的支持时,欲望就转化为需求。在既定的欲望和资源条件下、人们会选择能够产生最大价值和满意的产品。

顾客需求的内容特点:(1)对象性:所有的顾客需求总是包括一定的内容,或是某种具体的事物,或是某种特定的感受。(2)目的性:顾客的需求指向能够满足需求的具体目标。顾客的需求总是和满足需求的目标紧密相连的。这一联系具体体现为想要得到某种产品或开始某一顾客活动的意念。(3)层次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会、尊重与自我实现。它们从下往上形呈金字塔行结构,处于底层的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同时也最容易满足;而处于塔尖位置的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一般来说也最难满足。

顾客需求的变化特点:(1)时间上的连续性:顾客需求总是不断的循环往复,当一种需求被满足后,其他的一些需求就会被内在动机或外在刺激激化成为人们行动的目标或动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多种需求的产生,但总有一种需求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当主要需求被满足后,原先处于次要地位的需求便可能上升为主要需求,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动力。而且这种替代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2)个体上的差异性: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取决于顾客自身的主观状况和所处环境两方面的因素。而不同的顾客在年龄、性别、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个性特征以及所处地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千差万别,由此形成了多种多样、各个相异的顾客需求。(3)伸缩性和周期性:伸缩性表现在顾客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将会随着内外部条件如支付能力、价格、等的变化而发生一定限度的变化及顾客对需求追求的层次高低、内容多寡和程度强弱等方面。周期性是指一些顾客需求在获得满足后,在一定时期内不再产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重新出现,并显现出明显的周期性。重新出现的需求不是对原有需求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变化和更新的需求。

三、顾客需求的识别方式

顾客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显性需求(Manifest Demand)是指顾客意识到,并有能力购买且准备购买某种服装的有效需求。顾客的显性需求并不难发现,但是由于需求的多样性,有要求企业通过单独或联合运用多种细分变量将庞大的需求市场划分较小的、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的具有某一特殊共性的细分市场。隐性需求是指顾客没有直接提出、不能清楚描述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生产者根据技术的发展、对市场变化的预测等方面来提出的,这种需求是需要引导的。隐性需求不是直接显示出来的,而是隐藏在显性需求的背后,必须经过仔细分析和挖掘才能将其显示出来。隐性需求来源于显性需求,并且与显性需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隐性需求是显性需求的延续,满足了顾客的显性需求,其隐性需求就会提出。两者需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不同而已。隐性需求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赖于显性需求,离开了显性需求,隐性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同时,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之间又是互为补充的,也就是说,隐性需求是为了弥补和完善显性需求的不足而存在的,它可使需求目标更好地实现。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要想在满足性需求甚至吸引性需求的水平上满足顾客,就必须深度挖掘顾客的隐性需求,创新性的理解顾客需求,比顾客自己更好地理解顾客需要,并创造产品和服务满足显性和隐性需求。这时,传统的焦点小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显然不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体验中心法。(模拟顾客需求)。设立专门的实验室或体验中心,通过软件系统或体验场所,创造出与现实相同的条件与环境,藉以判别顾客的一些特殊需求。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和顾客进行充分沟通,和在现实中较为容易获得的顾客信息相互补充。设立体验中心,加强对消费者隐性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挖掘出有价值的顾客需求信息,推动企业改进和创新在更高水平上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顾客价值。(2)消费者沉浸式调研。这种方法强调要与目标消费者保持形影不不离、深入观察她们的生活、言语、行为,但是并不与消费者直接谈论有关商品的任何信息,而是畅聊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感悟,在一种自然、轻松、真实的环境中了解顾客无法表达的对产品的隐性需求,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企业从其他任何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最后并将沉浸式调研过程拍成录像,供其他没能参加调研的团队成员使用、分析。另外,顾客需求的一系列特点都有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挖掘顾客需求,具体的方法不必一一赘述。

四、顾客需求的动态满足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狩野纪昭博士则提出了以下模型(如下图),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能满足顾客在产品、服务和关系需求上的程度。

(1)基本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顾客要求,企业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就会是消费者转向其竞争者,从而丧失市场占有率。而满足了这种需求也不会让顾客的满意度升高。这些需求是必要的需求,也是最低限度的需求。(2)满足性需求:如果能满足,便会超过顾客的基本期望,但不至于影响个别购买者的行为。这些需求会影响顾客对公司的感受。但如果没有提供,也不会导致顾客流失:即使满足了顾客的这些需求,也不足以把竞争者的顾客吸引过来。因此,满足性需求或许会影响满意度,但一般不会影响购买行为。(3)吸引性需求:指提供很高的或超越顾客预期的价值,以至于影响到顾客的购买行为,能促使顾客更换厂商以获得该价值。企业提供或表现出吸引性需求越高,其所提供的价值也越高,从而使企业表现的改善能带来更大比例的顾客满意度提升。这些顾客需求是提高顾客价值,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最好途径。随着顾客需求的演化,基本需求、满足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需求的内容、强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狩野纪昭博士提出,随着时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其规律是吸引性需求逐步变为满足性需求,满足性需求逐步变为基本需求。顾客需求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创新而动态变化的,原来的吸引性需求会逐渐变为满足性需求直至基本需求。吸引性需求不断产生、转化为满足性需求直至基本需求,后一阶段的主导需求是前一阶段的吸引性需求,也就是在吸引性需求的激励作用下,三个不同层次需求在不同的需求阶段进行演化。

五、结语

探索顾客需求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必须完成的也是首要完成的任务,满足了顾客需求企业就能生存,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就能发展,最好的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就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企业在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前提下,可以在需求点上实现差异化与接近顾客,建立顾客价值,更好地成为顾客导向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

参 考 文 献

[1]胡旭初,王奇娟,张大亮.论顾客价值驱动的需求演化过程[J].浙江大学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2]哈维・汤普森.创造顾客价值[M].赵占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M].楼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胡旭初,孟丽君.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第2篇: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 行为审计; 违规行为; 瑕疵行为; 自利; 有限理性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123-05

一、引言

行为审计就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并采取一些相应的后续行动。我国的审计实践中,行为是否合规合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主题,这类审计,本质上就是行为审计。行为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行为审计的重视程度为什么会呈现差异化?这些问题都涉及行为审计需求理论。关于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陈汉文,2012)[ 1 ],尽管对于上述审计需求理论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总体来说,这些理论对于信息审计有较强的解释力。理论对于行为审计有一定的解释力,然而,缺陷行为并不都源于问题。总体来说,行为审计需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解释理论。

本文以自利和有限理性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行为审计的需求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中美两国审计主题差异。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相关文献;其次,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有限理性,提出行为审计需求理论框架;再次,用这个理论框架来解释中美两国审计主题差异,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关于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审计需求的理论认为,在委托关系中,审计是委托人与人的共同需求,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委托关系中的成本(Watta,Zimmerman,1983;杨时展,1986)[ 2-3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信号传递理论,二是信息含量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审计就是一个信号,通过审计的一些相关事项的选择向市场传递了信号;信息含量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功效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及决策有用性(Timan,Truman,1986)[ 4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认为,审计兼具信息价值和保险价值。财务信息使用者除了寄希望于审计师通过鉴证机制在实质上降低财务信息风险之外,还可以通过风险转移机制将其所面临的财务信息风险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给审计师(Menon,Williams,1994)[ 5 ]。

上述三种理论中,理论对行为审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缺陷行为并不都源于问题。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基本上与行为审计无关。

谢荣(2011)[ 6 ]提出,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由于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目标不同,每个人的动机和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为了确保社会或组织的有序性并达到某种既定的目标,对于人的行为需要加以控制和引导,审计是控制和引导的方式之一。这种观点直接涉及针对有动机的行为之审计需求。然而,行为审计也涉及有限理性导致的非动机行为。

总体来说,关于行为审计需求还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以自利和有限理性为基础,构建行为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

三、行为审计需求:理论框架

一般来说,行为审计离不开委托关系,其主要目的是鉴证人履行经管责任时是否存在缺陷行为。人的缺陷行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缺陷行为,其产生原因不同。一般来说,缺陷行为分为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性自利,二是多目标委托关系。瑕疵行为主要是源于人的有限理性。当然,有限理性也可能产生违规行为,而自利也可能产生瑕疵行为,但是,这不是主要情形。缺陷行为产生原因大致如图1所示,实线表示主要原因,虚线表示次要原因。

(一)违规行为产生原因

违规行为是行为人违背法律法规及合约。从理论上来说,违规也可能不是故意,而是由于不知道或忘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合约而出现了违规行为。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违规行为应该是故意而为,这种故意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自利,二是人在多目标中的理性选择。

1.人自利与违规行为

人在履行其经管责任时,具有相当的自,但还有三个现象同时存在:第一,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都强于委托人,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不可能消除,如果要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势必对所有事项都详细了解,此时,委托关系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委托人给人授权,就意味着一定会有信息不对称;第二,激励不相容,也就是人目标和委托人目标存在差异,尽管委托人可以设计一些激励机制来降低激励不相容程度,但是,永远无法消除激励不相容;第三,环境不确定性,人的努力和环境的作用共同决定人掌管的组织之产出,并且,环境具有变动性、复杂性,无法在组织的产出中分离出人努力之贡献和环境变动之影响,所以,委托人无法通过产出来判断人的努力程度。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会给人一些资源和权力,同时,也会有一些期望或要求,这些期望或要求,有的是明晰的,可以称为显性合约,有的是隐含的或理所当然的,这种性质的合约称为隐性合约。无论是通过隐性合约或显性合约,委托人都期望或要求人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约。委托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期望或要求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些法律法规和合约本身就是委托人制定的,当然期望或要求人遵守;另一方面,即使这些法律法规和合约不是委托人制定的,但如果违反这些法律法规和合约,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委托人带来负面影响,委托人为了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会要求人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和合约。所以,总体来说,正是由于委托人源于其自身利益,会要求人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约。

然而,人是否会按委托人的期望或要求去做呢?一般来说,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性,人有可能背离委托人的利益或不忠于委托人意图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例如,卸责、偷懒、大手大脚、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可能是其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就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约的遵守来说,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从而人可能出现机会主义行为。首先,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对于委托人和人来说,可能存在激励不相容,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形下,对于人来说,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的利益可能大于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时的利益,所以,人有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的冲动。其次,就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的遵守信息来说,人有信息优势,人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都高于委托人。正是由于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人可能出现违背委托人的期望、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的机会主义行为。最后,由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违规行为得以发现,人可以解释其违规的原因是由于环境因素所导致,而不是其自利的结果。

在行为审计的许多情形下,被审计单位领导为了谋取单位利益而采取违规行为,这种违规,对于被审计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来说,是否属于自利呢?笔者认为,被审计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出于谋取单位利益而采取违规行为,也属于他们本人的自利行为。其原因有二:第一,既然是为单位获取利益,这些人本身也是单位的成员,他们本人当然也会受益;第二,即使被审计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不能直接获得利益,但是,谋取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是其职务行为,而每个人都从职务履行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包括有形报酬和无形报酬,例如,岗位绩效好了,得到升迁,或者是得到下属或同事的赞同等等。

2.多目标委托关系与违规行为

无论人的是多维度目标还是单一维度目标,人出于自利都可能产生违规行为,然而,在一些情形下,多维度目标更可能引发人的违规行为。多目标委托关系与单一目标委托关系有较大的不同,例如,当人的任务有多项时,委托人对不同工作的监督能力往往是不同的,有一些工作可能比另一些工作更加难以监督。正是由于对不同工作的监督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对易于监督的工作过度激励会诱使人将过多的努力花在这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Holmstrom,Milgrom,1991)[ 7 ]。

就违规行为来说,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约可能是委托人对人的要求之一,从而也就成为人一个维度的目标,然而,如果人面临多目标,人会如何看待遵纪守法这个目标呢?人需要协调多个维度目标的履行,当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时,可能会采用一定的方式在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偏重一些目标,淡化一些目标,甚至舍弃一些目标。例如,委托人一方面希望人完成责任目标,另一方面可能还希望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当二者存在矛盾时,人会权衡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性,可能会选择以违规的方式来完成责任目标。例如,有的领导就表示,现在许多制度不合理,如果不违规,则难以干成任何事情。在一些情形下,为了做成某些事项,可能会选择违规。

当然,人是否真的会选择以违规方式来完成责任目标,会基于其自己的利弊得失之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多目标情形下,选择违规也是人的一种出于自利的行为选择)。如果委托人对责任目标的激励程度高于遵纪守法,当二者不能兼得时,人如果放弃遵纪守法而完成了责任目标,则得到的激励会高些,此时,人会选择以违规方式来完成责任目标;相反,如果委托人对遵纪守法的激励程度高于责任目标,人可能会选择遵纪守法,一定程度上放弃责任目标。从委托人角度来看,一般来说,人是否完成了责任目标,是易于监督的,而人是否遵纪守法,则监督难度大些。人当然也会预期到这一点。所以,一般来说,当责任目标与遵纪守法不能兼得时,人通常会将责任目标置于优先地位,违规行为可能会发生。

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尚未现代化,许多法律法规和制度不甚合理,要完成一定的责任目标可能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的约束。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单位可能会选择违背这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从而出现违规行为。对于这种情形,行为审计仍然要判定这些行为是违规行为,并且还要有后续的处理处罚。但与此同时,还要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优化这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避免这些行为继续发生。

(二)瑕疵行为产生原因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直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并且认为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完全理性,并不能作出最优选择。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完全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决策者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决策者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有限理性人只寻找满意决策(Simon,1955;西蒙,2002)[ 8-9 ]。

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并不能在任何情形下都作出最优选择。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因此,信息是不完全的,是有限的;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人的信息能力是有限的;三是人会受到情境的影响,在一些情形下,会作出情绪化的选择,理性在这里的作用是有限的。基于以上原因,人是有限理性的。

既然人是有限理性的,就可能产生一些对经管责任履行不利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本来可以用更合适的方案来完成,从而出现瑕疵行为。瑕疵行为不是人的故意行为,完全是由于人有限理性,没有作出当时环境条件下的适宜选择,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如果不是有限理性限制,人可能做得更好。非故意性是自利行为和有限理的主要区别,某种行为对经管责任之履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是故意的,则是人的自利行为,如果不是故意的,则是人的有限理。当然,在一些情形下,可能无法区别是自利行为还是有限理,例如,严重的管理混乱,究竟是人故意不作为,还是人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呢?严重的违规行为,究竟是人故意违规,还是人不知道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呢?所以,在行为审计看来,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缺陷行为,即使是有限理性所导致,也应该“推定”是自利行为。

以上从有限理性角度分析了瑕疵行为的产生。事实上,在有些情形下,瑕疵行为也可能源于自利。例如,由于卸责、偷懒等而产生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正是这些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导致了瑕疵行为的产生。

到此为止,本文从自利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分析了缺陷行为的产生原因。事实上,还有许多权变因素对缺陷行为的产生有影响。例如,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财政财务状况、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甚至攀比、模仿都可能会导致缺陷行为的发生。这些因素具有权变性,在不同的情形下具体因素不同,本文不作深入分析。

(三)缺陷行为应对机制与行为审计需求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经管责任履行中,由于人的自利和有限理性,可能产生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作为理性人(不一定要求是完全理性),委托人当然会预期到人的这些行为,并且会建立一些应对机制来应对人的缺陷行为。

一般来说,在应对缺陷行为的构造中,首先是内部―经常性机制发挥作用(称为第一道防线),将缺陷行为抑制在萌芽之中。内部―经常性机制包括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和道德机制,这些机制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这些机制能够植入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之中,所以,具有内部性;二是这些机制能持续经常地发挥作用,不具有选择性或弹性,只要这个机制存在,所有行为都不遗漏,所以,具有经常性。通过内部―经常性机制发挥作用之后,可能还存在一些缺陷行为,称为剩余缺陷行为,对于这类缺陷行为,由外部―非经常性机制来应对(称为第二道防线)。通过外部―非经常性机制对缺陷行为的再次抑制,使缺陷行为降低到可容忍的程度。外部―非经常性机制包括监督机制和透明机制。这些机制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这些机制都是行为人行为过程之外的因素,并未植入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之中,因此,具有外部性。当然,外部性可能会影响这种机制对缺陷行为的抑制,但是,也正是这种外部性,不会影响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从而不会影响行为人的正常行为之效率。第二,这些机制对缺陷行为的抑制具有选择性或弹性,也就是说,并不一定会对所有的行为都进行“过滤”,而是可以选择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过滤”,所以,具有非经常性或选择性。当然,这种非经常性可能会影响这些机制对缺陷行为的抑制,但是,也正是这种选择性,使得这些机制可以灵活应用。上述各种机制的作用过程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缺陷行为应对构造中,行为审计在何处呢?行为审计属于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缺陷行为发生时,首先是由处于第一道防线的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和道德机制来应对,出于成本效益考虑,这些机制难以将缺陷行为抑制到可容忍的水平,从而产生剩余缺陷行为。对于这些缺陷行为,由监督机制和透明机制来共同应对。在监督机制中,行为审计是其重要的构成因素。一般来说,还有其他监督机制,例如,我国的国有单位还存在纪检监督,一些单位还存在类似于“特务”的信息员。所以,总体来说,行为审计是应对缺陷行为的机制之一,需要与其他应对机制协调配合,从而达到抑制缺陷行为之目标。

根据图2,缺陷行为审计需求程度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缺陷行为本身的严重程度,这是由人的自利、有限理性、多目标任务及权变因素所决定的。缺陷行为越是严重,行为审计需求越是强烈。第二,内部―经常性机制的有效性,如果内部―经常性机制对缺陷行为的抑制很有效,则剩余缺陷行为就不严重,此时,需要外部―非经常性机制来应对的缺陷行为也就不严重,那么,行为审计需求就不强烈。相反,如果内部―经常性机制不健全,则需要外部―非经常性机制来应对的缺陷行为也就较严重,此时,行为审计需求就强烈。第三,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在应对剩余缺陷行为的外部―非经常性机制中,如果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是有效的,则行为审计需求就相对较弱;相反,如果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是不健全的,则行为审计需求就相对较强。任何一个单位,应对缺陷行为的治理构造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内部―经常性机制、外部―非经常性机制及其内部构造可能不同,那么,对行为审计的需求程度也不同。

四、行为审计需求:中美两国政府审计主题比较分析

本文以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为基础,提出了一个行为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然而,这个理论框架是否正确呢?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无法采用常规的统计分析方法来检验。本文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中美两国最高审计机关审计主题方面的差异,以一定程度验证上述理论框架。

(一)中美两国政府审计主题差异

我国政府审计主要关注什么主题呢?以审计署为例,从相关数据来看其关注的审计主题。根据审计署公告的《56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 363张可疑发票中,发现5 170张为虚假发票,虚假率达17.6%;2010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项目31项(类),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99.4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9;2011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36项(类),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66.8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96;2012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25项,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1 28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16;2013年,审计署统一组织的26个审计项目,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2 75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52。①上述数据显示,国家审计署的关注重点是违规行为。当然,在此基础上,会跟踪其体制、机制、制度原因,提出和推进整改,但是,就审计主题来说,是行为审计。

一般而言,美国GAO②的审计业务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账项基础财务审计阶段、制度基础财务审计阶段、综合审计阶段、绩效审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GAO进入绩效审计阶段,绩效审计占整个审计工作量的比重已经超过85%(李璐,2009;黄小菊,2012)[ 10-11 ]。

(二)理论解析

为什么中美两国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主题会有这种差异呢?笔者根据前文提出的行为审计需求理论框架来分析其原因。

根据前文的理论框架,行为审计需求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缺陷行为本身的严重程度、内部―经常性机制的有效性、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从缺陷行为本身的严重程度来说,是假定没有任何应对措施的情形下,缺陷行为会达到何种程度。在这种情形下,人性的自利和有限理性是缺陷行为严重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当然还会受到其他一些权变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这方面,中美两国可能有些差异,但是,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中美两国并不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从内部―经常性机制的有效性、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来说,中美两国存在显著差异。我国还处于制度转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体制、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还较多,在这种背景下,“牛栏关猫,进出自如”,缺陷行为容易发生,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缺陷行为当然应该是政府审计关注的重要主题。美国的国家治理,经过较长期间的完善,已经较为健全,缺陷行为较难发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缺陷行为当然不应该是政府审计关注的主要主题。总体来说,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中美两国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主题差异。

五、结论和讨论

我国的审计实践中,行为是否合规合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主题,这类审计,本质上就是行为审计。本文以自利和有限理性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行为审计的需求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中美两国审计主题差异。

行为审计离不开委托关系,其主要目的是鉴证人履行经管责任时是否存在缺陷行为。缺陷行为分为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性自利,二是多目标委托关系。瑕疵行为主要是源于人的有限理性。

在应对缺陷行为的构造中,首先是内部―经常性机制发挥作用(称为第一道防线),将缺陷行为抑制在萌芽之中。通过内部―经常性机制发挥作用之后,可能还存在一些缺陷行为,称为剩余缺陷行为,对于这类缺陷行为,由外部―非经常性机制来应对(称为第二道防线)。通过外部―非经常性机制对缺陷行为的再次抑制,使缺陷行为降低到可容忍的程度。

行为审计属于外部―非经常性机制的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缺陷行为审计需求程度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缺陷行为越是严重,行为审计需求越是强烈。第二,内部―经常性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不强烈;内部―经常性机制越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就越强烈。第三,外部―非经常性机制中,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弱;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越强。

本文看似理论探讨,然而,这种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还是以行为主题为主,这是中国的政府审计特色。这种特色是由我国的国家治理现状所决定的。在国家治理未现代化的情形下,根据不同审计主题的重要程度来选择适宜的审计重点,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性选择,这里不存在先进或落后的问题。当然,行为审计本身也是有规律的,但是,我们对行为审计本身的规律总结不够,行之有效的行为审计模式还未能提炼出来,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审计准则也还未形成,这是今后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实证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7.

[2] WATTA R L,ZIMMERMAN J L.Agency problems,auditing,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some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3):613-633.

[3] 杨时展.审计的产生和发展[J].财会通讯,1986(4):4-8.

[4] TIMAN S, TRUMAN B.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6,8(2):159-172.

[5] MENON K, WILLIAMS D. The insurance hypothesis and market price[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4,69(2):327-342.

[6] 谢荣.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0-11.

[7] HOLMSTROM B, MILGROM P.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is:incentive contracts,assect ownership,and job design[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Organization,1991(7):24-52.

[8] SIMON H A.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69,(1):99-118.

[9] 西蒙.理性选择行为模型[M]//西蒙选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需求理论范文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

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数据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据统计,2008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3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8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3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500万千瓦,节电290亿千瓦时。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持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但目前我国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的只有《节约能源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少数法律法规,缺乏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启动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目前我国缺乏稳定的专项资金来源,影响了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第4篇:需求理论范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属于低级需求,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高级需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需求理论范文

微博作为新型的SNS网站,在国内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中国大陆第一个提供微博服务的是类似于Twitter的饭否网。从2007年第一家微博网站建立至今,微博已经进入了很多网友的视域。易观智库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达到7500万,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更多。

微博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关于微博的传播形态、微博的应用、微博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等的研究颇多。但是关于微博采纳的深层次的原因和因素探究的比较少,而且主要是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微博使用的动机进行分析。本文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的框架下,对微博的采纳作一分析。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近年来在研究互联网的扩散和使用时,祝建华借鉴了“预期价值” 理论和“问题与解决方案”理论,在前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权衡需求” 理论(weighted needs for new media,Zhu&He;祝建华,2004)。该理论认为,受众是否采纳某一新媒体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决策过程, 当且仅当他们发觉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无法被传统媒体所满足,并且认为某一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才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Zhu&He,2002,p.473)。

权衡需求理论建立在下述假定之上:

1.受众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并知道这些需要之间的轻重缓急之差别;

2.他们知道现有媒体是否满足了自己的各种需要;

3.他们还知道,即预期或想象,正在出现的新媒体是否能够满足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①

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来研究微博的采纳,就要分析和对比新旧媒体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以及这些需求的轻重缓急之差别。笔者以微博为新媒体,以传统的SNS网站如人人网为传统媒体。只有当受众觉得传统的SNS网站无法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并预期和认为微博能满足这些需求,而且这些需求对受众的生活较为重要和迫切时,受众才会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微博这样新媒体。

SNS和微博概述

首先,本文要厘清SNS和微博这两个概念,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SNS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严格讲,国内SNS并非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而是Social Network Sites(即社交网站)。②

学者对微博的定义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例如陈永东老师对微博的定义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内容(如140字)的广播式(即开放式)的社交网络平台”,韦路老师认为应该将 “广播式”改为“定制式”,因为在关注机制里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关注的对象,一条信息只能够传播到关注了自己的人那里。③

微博的传播形态较传统的SNS网站有了很大的变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互动模式的变革。微博用户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转发、评论及回复四大功能,并配合跟随机制、搜索机制、链接机制和提醒机制完成的。跟随机制(follow)是微博信息发现和传播的基础, 通过这一机制,关注与被关注用户得以相互联结,用户能及时发现他所关注的用户的信息;链接机制使微博的内容不再仅限于140字的限制,通过链接,可以链接到博客、视频等各种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从而保证了微博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在用户交流过程中,通过提醒机制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及时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论或回复,使得没有关注关系的用户之间也能迅速建立关联,弥补了跟随机制的不足;对于不存在关注关系的用户,则可以通过搜索机制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或人物,从而进入交流网络;④当然,碎片化、实时性、开放性等也是其特征。

作为SNS网络的一种,微博在中国发展出了与传统SNS网站不一样的特性。《2010年中国互联网微博与社区调查研究报告》(DCCI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微博成为即时的自媒体信息平台,SNS则为个人展示以及人际交友网络,这是基于对用户使用两类网站的目的、关注内容和使用功能的差异统计得出的结论。当然媒体化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微博的社交网络属性,用户在微博中仍然能够拓展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支持。

传统的SNS网站与微博满足需求竞争分析

作为Web2.0最主要的网站形态,SNS网站异常火热,相对传统媒体它也满足了很多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信息性需求,即比传统媒体更快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信息;社交性需求,即维系和拓展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娱乐性需求,即通过和朋友闲聊、讨论兴趣话题、在线游戏等放松和缓解压力。

于茜认为SNS满足的需求主要有四类:扩大社会交际网络、获取信息、建构自我形象与寻求群体身份认同、宣泄情感放松娱乐,最为重要的是社交需求。⑤

从DCCI2010年上半年的互联网调查可以发现,SNS和微博的使用动机有明显的差异。微博自媒体特性凸显,SNS为重要的人际网络。这可以从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与使用SNS的目的的差别看出来。用户使用SNS的目的主要是联系老同学、拓展新朋友等,社交性的动机最明显。而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动机是记录自己的心情、讨论共同兴趣话题等,相对来说,他们将微博作为一个即时交流信息的平台。

笔者认为微博相对于传统的SNS网站来说满足了如下新需求,这些需求是传统的SNS网站无法满足而微博可以满足的,而且这些需求对受众的生活来说是重要的:

1.围观、接近名人

希望能与明星或者社会名人进行实时的近距离对话, 是普通用户从传统SNS转而使用微博的重要原因,是微博满足了用户的新需求。

首先,微博的单向关注机制使得微博满足受众围观、接近名人的需求有了得以满足的条件。在传统的SNS网站中,必须双方认证和同意成为好友后,才能随时得到好友的最新动态信息,而在微博中,你可以无约束地选择任何人加以关注,无需认证即可获得该关注对象的除私信以外的所有动态信息。

其次,在如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这样大型和成功的微博平台中,一个公共舆论场所俨然形成,给围观提供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微博的低门槛使得微博更加“草根化”。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在《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中提到:“一个公共舆论场早已经在中国着陆,汇聚着巨量的民间意见,整合着巨量的民间智力资源,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让亿万人同时围观,让亿万人同时参与,让亿万人默默做出判断和选择的空间,即一个可以让良知默默地、和平地、渐进地起作用的空间。每次鼠标点击都是一个响亮的鼓点,这鼓点正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我们时代最壮观的交响。”⑥

另外,围观、接近名人是受众生活中较为重要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已经成为人们放松和聊天调侃的一种形式和话题。人们有通过围观获取重大社会新闻和表达观点立场的强烈需求,也有关注自己喜爱的演艺娱乐明星的强烈愿望。

2.全方位、多角度的即时信息交流

首先,微博的碎片化特征提供了微博满足全方位、多角度即时信息交流需求的条件。由于微博有140字的限制,它比较“碎片化”,更容易记录和发表自己的状态和心情,成为自媒体的平台。而且微博是一种广播机制,其媒体特征更强,更加支持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的网络内的即时信息交流。微博汇聚了大量的传统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关注感兴趣的媒体来获取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而微博的便捷性以及微博的“微”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交流信息,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

而在传统的SNS网站中,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网络或“朋友圈”为基础的。受众接触到的大多数是朋友、同学、同事的动态信息,很少接触到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信息。再加上传统SNS网站并没有吸引许多传统报纸广电等媒体在上面开设官方微博,受众想要接触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是比较困难的。

3.维持和拓展弱关系网络

SNS是双向认证机制,微博是单向关注机制,这就决定了SNS形成的是强关系网,微博形成的是弱关系网,从而使得微博提供维持和拓展弱关系网络成为可能。如果说SNS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网搬到了网络世界,那么微博使得这个关系网有了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在微博中,更容易接触到行业精英、兴趣小组、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且这种需求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弱关系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续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⑦也即是说,社会资本是存在于关系网络中的。而弱关系网络也构成了一种个人社会资本。

这种社会资本包括心理上的、信息上的、人际上的。在心理上,在微博中获得较高的关注无疑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可以通过抒写和表达来缓解压力;在信息上,这种弱关系恰恰提供了来源更加广泛和多元化的信息,使得受众信息的获取不仅仅局限在一个行业或一个方面;在人际上,通过这种弱关系更加容易认识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拓展交际网络,为以后的就业和事业提供更好的人际氛围。这些都使得人们有拓展和维系弱关系的强烈需求。

注释:

①祝建华、王晓华:《权衡需求理论与数码市场的前景》,《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93-103页

②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8258.htm

③陈永东和韦路的新浪微博

④袁毅、杨成明:《微博客用户交流的机制、结构及特征研究》,《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6期,第82-86页

⑤于茜:《SNS网站满足网民使用虚拟社区的新需求――一项基于对开心网网民使用调查的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第91-95页

⑥笑蜀:《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省略/content/40097

第6篇: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需求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从行为学和心理学出发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充分分析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需求全面的概括了人的需求本质,其需求的层次性一次增加。现代管理学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对人的需求的分析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

一、需求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对人的需求的分析,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则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的盈利及发展为目标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只有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员工的工作动力才能真正被带动,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可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需求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需求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

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是从企业的现有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现状出发,在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员以及岗位进行合理配置的一个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有人把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比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标签,通过这项工作可以使员工获得关于报酬的清晰的认识。根据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的工作内容,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认为需求理论在岗位分析和规划中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为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

通过对需求理论的运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正确分析企业员工的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员工分成若干类,同时,再将企业的岗位进行合理分析,以岗位所能提供的回报为基础也对岗位进行分类,在这些工作结束以后,在员工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岗位配置过程中就可以以此为参考。这样,岗位配置既可以实现公司运转的目的,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企业员工需求得到满足,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需求理论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进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2、需求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确立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般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了引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企业获利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建立起适合员工的奖励方式的一个过程。激励机制总的来说包括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的内容,薪酬激励解决员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而精神激励一般是为了解决员工的社会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机制的确立离不开对诱导因素的分析,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内容构成了诱导因素的集合。

诱导因素就是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奖励资源。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实际生活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每个员工的实际需求也就不同。对于生活相对较差的员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可能就更多一些,针对这样的员工,薪酬激励就非常重要,适当的奖金或者工资的适当提高的激励就可以最大限度内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对的,对于生活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员工来说,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都已经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他们更需要来自精神层面的激励,也就是社会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开始发挥作用,针对这些员工,就必须实行激励机制,通过职位升迁,会议表扬的方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进而就可以实现激励的目的。

根据这些分析可以知道,整个激励机制的确立和实行,都是在正确分析员工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作技巧,以需求理论为桥梁,把需求转化为员工动力,这

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较高境界。所以说,需求理论可以指导激励机制的确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需求理论的现实反映

一方面,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反映和印证。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多项内容,而在每一项内容中,都渗入着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理论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需求理论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对于需求理论的验证。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利于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需求理论的正确性。由此,人力资源管理是需求理论的现实反映。

结束语:对于需求理论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究将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利益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玉梅.需求理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企业家, 2012(15).

第7篇:需求理论范文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住处使用者需要且企业能够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财务和非财务数据;(2)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3)前瞻性信息;(4)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5)企业的背景信息”(汤云为、陆建桥,1997)而“人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各类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和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关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李心合,1996)同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对期望收益的评价,财务报表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证券风险。”(陈建根,1998)

可见,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理论界观点不一。其实,以上三种信息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其关键点仍在于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评估。同时,我们发现,一方面,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类型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论会计,而少有投资者本身行为即投资理论中找寻信息的根本,而且往往侧重于定性研究;另一方面,投资决策理论本身仅应用于指导个人投资,“引导决策者采取与模型更一致的生动,并根据最终结果修正所采用的决策模型,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何永明、陈文斌,1998)或是联系财务中的公司投资决策,“企业集团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组合,股份公司对不相关公司的收购兼并,个别游资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投资,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吴明礼,1998)。但是较少有人剖析投资理论在财务报告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拟从投资决策理论入手,通过对投资行 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 news)和利空消息(Bad 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

表一 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 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险,)见表二。2

表二 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300-2000)/2000=0.15

概率:0.77

期望收益率:0.1155

投资方差:(0.15-0.925)2×0.77=0.0025

(2)总收益:$1800

收益率:(1800-2000)/2000=-0.10

概率:0.23

期望收益率:-0.0230

投资方差:(-0.10-0.0925)2×0.23=0.0085

期望收益率:X=0.0925投资方差:σa2=0.0110

因而,甲的效用函数Ui(a)=2Xa-σa2=2×0.0925-0.0110=0.1740

方案二:甲将相同的资金分散购买A公司每股$20的股票60股和B公司每股$10的股票80股,即采用证券组合形式投资,每股期末支付$1股利。期末B公司股票上升到$10.50的概率为0.6750,下跌到$8.50的概率为0.3750,A公司同方案一。(在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定0.6750已经是计算过的后验概率)。

现在组合中存在四种可能的收益,两种市价同时上升或下降,一种上升而另一种下降。表三给出了四种收益值和可能概率。

表三 总收益和各自的概率

总收益

AB 股利 概率

事件1:A高B高收益1,320+840+140=$2,300 0.5942

事件2:A高B低1,320+680+140=$2,140 0.1684

事件3:A低B高1,020+840+1410=$2,0000.0959

事件4:A低B低1,020+680+140=$1,840 0.1225

1.0000

投资收益的计算无需赘述。现在主要考虑一下事件概率。在任何经济环境中,总存在许多共同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的市场因素,例如利息率,外汇汇率等等,使得股票之间同时升跌的可能性增大,而一升一跌的可能性减少。因而我们假定事件1的概率为0.5942,大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5198(0.77×0.6750)。同时也存在一些只影响个别公司的因素,例如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表三中的第二、三行,但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事件二的概率0.1864,将小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2888(0.77×0.3750),以此类推。

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如下表所示:

表四 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15

概率:0.5925

期望收益率:0.0893

投资方差:(0.15-0.0925)2×0.5952=0.0020

(2)总收益:$2140

收益率:(2140-2000)/2000=0.07

概率:0.1864

期望收益率:0.0130

投资方差:(0.07-0.0925) 2×0.1864=0.0001

(3)总收益:$20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00

概率:0.0959

期望收益率:0.0000

投资方差:(0.00-0.0925) 2×0.0925-0.0008

(4)总收益:$1840

收益率:(1940-2000)/2000=-0.08

概率: 0.125

期望收益率:-0.0098

投资方差: (-0.08-0.0925) 2×0.1225=0.00036

期望收益率:Xa=0.0925 投资方差:σa2=0.0065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

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

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 R.Scott: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Prentice Hall In.1997.

注释:

第8篇: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行政管理;激励;绩效

一、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约束不对称、重监督而轻激励

加强监督,对公职人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约束。但监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对公务员激励的被动性,激励成效有限。因此,除了加强监督以外,还应该强化内在激励机制,从积极方面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敬业务实,拒腐防贪,从源头上减少公务员的失职行为,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2.考核激励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考核激励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等挂起钩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而公务员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易产生考核误差,影响对公务员德才表现的准确评定,影响考核对激励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对公务员只进行定性考核,如某乡镇机关2007年年终考核,有48名公务员参加考核,除了4名公务员为优秀外,其余44名公务员均为合格,“不合格”一档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无疑有失全面和客观公正,甚至没有体现出考核的意义。

3.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激励

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体现不够,科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干部选拔过程中缺少激励,缺乏活力,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激励功能减弱。由于工资基本固定,收入与努力无关,与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无关,其结果是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消极怠工等“搭便车”现象反复出现。这从根本上说,不是某个人的过失和责任,而是在组织制度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据此,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

行为学家们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需要的层次、激励的因素以管理的策略对应成表,为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南[1]:(1)生理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工资和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管理策略可表现为完善的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工作时间(休息),创造健康工作环境,住宅和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职位保障,意外事故防止,管理策略为安全生产生活条件、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合理的用工制度、离退休养老金制度、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失业金制度等。(3)隶属与爱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良好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其管理策略为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工会及其他团体活动、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名誉、地位、权力与责任、被人尊重与自尊、与他人工资奖金之比较,管理策略为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职称晋升制度、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设制度。(5)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有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管理策略为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和破格晋升制度。

2.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机制

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薪酬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物质激励的范围,成为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指出:“金钱对那些抚养一个家庭的人来说要比那些已经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2]

在中国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公职人员的薪酬一直实行等级工资制,一般工资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高薪金的公务员制度,一位高级行政官员的年俸可以与首相相比。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不可能实行高薪金公务员制,但近年来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体现了决策者们对薪酬因素的重视。目前,中国公务员薪酬提高的趋势使得公共部门在与企业及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增加了优势。但是,要使金钱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因素,必须保证“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但给予他们的薪酬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就是说,薪酬应当与绩效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往刻板的工资报酬制度正逐渐被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所取代。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是基于这样的论点,即“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符合经济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且不论公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他们工资报酬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工作成绩越好,所得到的报酬就应该越多。这一论点意味着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公务员制度应该被取代。尽管公务员无疑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但在以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然而,金钱奖赏正逐渐取代这些无形的、但却是真实的价值观和激励因素而成为招聘人员和提高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3]

3.权力激励——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国家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公共部门这个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权力始终都在对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

第9篇:需求理论范文

【 关键词 】 信息安全理论;模型;安全需求

Analysis on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and Model

Zhao Zhi-hua

(Shanxi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ShanxiYuncheng 044004)

【 Abstract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al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variety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emerging. At the moment, the information is deep into all walks of life and people's daily lif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i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and widely, the information era has arrived. Followed by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 is gradually serious, threat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privacy protection, how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ssu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odel,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security needs.

【 Keywords 】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model; safety requirements

1 引言

信息安全模型以及信息安全理论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主要有PPDRR模型、三维结构、结构框架以及信息安全的具体含义。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模型对分析信息安全需求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分析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模型可以分析得出一个关系较为明确、定位较为精确、层次划分清晰的信息安全需求集,避免因盲目分析造成所得出的需求存在片面性。此外,充分利用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模型还可以对信息安全需求,做到综合而又全面的掌握,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以免出现安全漏洞,进而保证信息的整体安全。

2 理论和模型的具体内容

信息具有多效用性、处理性、增值性、分享型以及普遍性等特点,对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个人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越来越频繁,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基础是安全需求,只有做到正确、深入地了解安全需求的内涵,才能保障安全体系的有效性。

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发现,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模型在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安全的规律,有助于理解与分析信息安全需求,进而促进安全体系的建立。

第一,信息安全定义。

所谓信息安全,就是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即保证信息资源或是信息系统避免其受到各种破坏、干扰以及威胁。信息安全性根据国际标准来理解,就是指要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保密性、使用性与完整性。信息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发展,因此,国家、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行各业都应予以重视。信息安全所包含的内容从广义上来看,主要有信息环境安全、信息载体安全以及信息自身安全。信息载体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载体并存的,比如应用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物理平台与通信平台等等。信息环境有硬环境与软环境之分。信息环境、信息载体以及信息自身,同时也是信息安全需要保护的三个重要部分。

第二,结构框架。

这里的机构框架是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结构框架。信息保障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管理、组织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是保障体系的中心,同时也是保障体系发挥其效用的保障措施。管理体系包含培训、制度以及法律等几方面内容。组织体系是保障体系运作的基础,包括人事部分、岗位部分以及机构部分。技术体系是保障体系的关键,贯穿了保障体系的整个部分,包括硬环境的安全需求、信息载体与信息自身。组织与管理体系包含了软环境的安全需求。管理、组织以及技术体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缺少了哪一个体系,保障体系都不能健全,只有三者相互合作,才能实现保障体系的有效性。

第三,三维结构。

三维机构是从技术体系中延伸出来的一个信息安全结构,是由协议层次、系统单元以及安全服务三方面所形成的一个机构。首先,第一维结构,安全服务。根据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用户的安全服务主要包括安全审计、数据可靠性、数据抗抵性、数据保密性、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以及访问控制等方面内容。其次,第二维结构,系统单元。系统单元主要呈现了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载体,包括应用平台、系统平台、物理平台与通信平台。最后,第三维结构,协议层次。协议层次中主要体现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OSI RM基本参考模型中的七个层次协议。其中,将应用层、表示层与会话层统一归为了应用层。模型中的每个单元都与某个协议层次相对应,需要采取多个不同的安全服务才可以确保单元的安全性。比如,网络平台中的访问限制与身份认证,应用平台中的用户访问控制与用户身份认证,数据传输与数据储存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保证等。

第四,PPDRR模型。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体系建立的目标是保证信息的可追究性、应用应、全面性、完整性、保密性与保障。信息保密性主要包括访问控制以及数据保密性等。信息完整性主要包括系统完整性、用户身份正确性与数据完整性等。信息的可追究性对法律行动、威慑意义、攻击阻断、故障隔离、不可否认以及事后恢复等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信息可追究性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用户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负责。信息保障是信息可追究性、应用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的信心基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由信息保障所提供的信心基础主要是由安全认可与认证来实现的。安全模型中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是PPDRR模型。PPDRR模型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性与非静止性。不断变化的安全需求与安全风险并不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PPDRR模型完全可以为安全需求与安全风险不间断的提供保障。PPDRR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PPDRR五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意义。其中两个P分别是Protection(保护)与Policy(策略),D代表Detection(检测),两个R分别代表Recovery(恢复)与Response(响应)。其中,策略是指导、恢复、响应、检测与防护四部分形成了一个非静态的,完整的安全循环。

3 安全需求的具体分析

结合保障体系中的框架结构的三个体系,对信息安全需求进行具体分析:第一,根据管理体系分析。框架结构中的管理体系需要保证信息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健全性。此外,还需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专业技术、行为规范、岗位责任、规章制度以及法律规定等知识,从而实现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岗位责任意识的提高与操作技能的提高;第二,组织体系应建立安全机构,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完善人事管理,进行安全监督,确保体系的安全运行;第三,技术体系。技术体系分析中,应根据PPDRR模型与三维结构来对安全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应先对安全风险与系统单位进行识别与分析,然后结合PPDRR模型中的响应、检测、防护以及策略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安全需求。

4 结束语

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有力措施。明确信息安全需求是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而信息安全模型与理论则又是分析安全需求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想实现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就必须对安全需求进行细致分析,也就是要充分了解信息安全模型与理论内容。

参考文献

[1] 闵京华,胡道元.准确定位安全需求集――基于信息安全理论模型的安全需求分析[J].计算机安全,2004(10).

[2] 闵京华,马卫国,胡道元.基于信息安全理论和模型的安全需求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11).

[3] 艾鹏.基于PPDRR与GRL模型的安全域划分度量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

[4] 唐洪玉.电信支撑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

[5] 尹远.公众IP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2.

基金项目: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GH-13174)。